一、谈非水酸碱滴定的理论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岚[1](2021)在《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策略研究 ——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周林[2](2021)在《金刚烷胺季铵碱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刚烷胺季铵盐和季铵碱具有特定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和胶体化学性质,在工业和医药等领域均有重要用途。其中,可以作为模板剂用来合成SSZ-13分子筛,其在选择性催化还原、吸附分离、MTO反应中发挥优异的催化作用。目前,传统的制备金刚烷胺季铵盐的方法是以金刚烷胺为原料,经甲酸甲醛体系还原再与硫酸二甲酯(DMS)进行甲基化反应制得。该工艺反应时间太长,而且DMS本身具有剧毒、腐蚀性和致癌性,且生产过程废水过多,对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开发了一条绿色合成金刚烷胺季铵碱的方法。首先,以金刚烷胺为原料,碳酸二甲酯(DMC)为甲基化试剂,合成中间体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甲基碳酸铵。然后,中间体经水解后与氢氧化钙反应,得到最终产物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并通过1H-NMR和13C-NMR对季铵盐和季铵碱的结构进行表征。在金刚烷胺季铵盐的合成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140℃,DMF为催化剂且用量m(DMF):m(1-金刚烷胺)=0.25,反应时间5 h和n(1-金刚烷胺):n(DMC)=1:8。此时季铵盐的收率可达到97.3%。通过对副产物的分离和提纯,经过结构确定副产物是DMC甲氧羰基化的结果,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在以DMF为催化剂,且用量为1-金刚烷胺质量的25%,反应温度140℃时,副产物对甲基化反应的影响最小。在金刚烷胺季铵碱的合成中,经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的金刚烷胺甲基碳酸铵水解条件是m(水):m(原料)=3: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5 h。此工艺条件下,水解转化率达到100%。经单因素实验得到合成金刚烷胺季铵碱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金刚烷基碳酸氢铵):n[Ca(OH)2]=1:1.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 h。通过酸碱滴定确定本工艺得到的金刚烷胺季铵碱的浓度大约在20%左右,通过原子吸收法确定了产品中残存的钙离子浓度小于5 mg/L,均已经满足市场要求。综上,本工艺采用DMC为甲基化试剂,开发了一条绿色环保的合成金刚烷胺季铵碱的工艺路线,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王勇力[3](2019)在《两亲分子型离子液体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离子液体克服了很多传统有机溶剂的缺点,作为一种“可设计性”溶剂,具有很多优点,发展潜力极大。其中,结合了离子液体“可设计性”和表面活性剂双亲结构的两亲型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兴的,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物质。本文选用具有表面活性剂和离子液体特性的新型离子液体—两亲型离子液体四丁基膦氯合氯化铁盐和十四烷基三丁基膦氯合氯化铁盐([P4444]FeCl4和[P44414]FeCl4)。[P4444]FeCl4和[P44414]FeCl4在水溶液中,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相互作用及对其临界胶团浓度(cmc)的影响,结果发现其虽然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却不会在水溶液中聚集成胶团,在水溶液中不与CTAB发生作用,也不会影响传统表面活性剂的cmc值。[Bmim]Cl、[P4444]FeCl4和[P44414]FeCl4加入AOT/环己烷体系中,形成离子液体微乳液。离子液体可以影响油水界面膜的性质,采用滴定法测得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最大增容水量;电导法研究了温度对离子液体微乳液的影响;红外法研究了离子液体浓度和含水量变化的影响,不同状态的增容水百分比含量变化,得出三种离子液体作用的方式;纳米粒径分析仪,测定不同浓度的离子液体形成的微乳液粒径分布。通过类比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和离子液体/盐双水相体系,萃取生物小分子色氨酸,效果良好。依据以上实验,研究了两种表面活性剂结构的离子液体[P4444]FeCl4和[P44414]FeCl4,在一定的配比和盐的浓度下可形成[P4444]FeCl4([P44414]FeCl4)/SDS(SDBS)/柠檬酸钠体系双水相,同时以[Bmim]Cl作为参照,也可以形成这种类型的双水相。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上下相的聚集状态,发现上相呈液晶态,并用其萃取染料二甲基酚橙,效果良好。此项研究不仅有助于填补对季膦盐离子液体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空白,也有助于对微乳液中不同状态的增容水的调节,为其作为纳米反应器和生物膜模型提供理论支持。
何彤[4](2019)在《支链型改性有机硅乳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表面活性剂,但当应用于化妆品等领域时,依然存在对硅油与烃类油、油脂等组成的复合油相乳化能力差、制备的乳液难以保持长期稳定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在硅氧烷主链上接枝亲水性支链、疏水性的支链型硅烷和烷基链,得到了对硅油、烃类和油脂组成的复合油相具有优异乳化能力的非离子型有机硅乳化剂。1)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氧基三甲基硅烷为原料,制备了乙烯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以下简称支链型硅烷)。以含氢硅油、支链型硅烷、烯丙基聚醚及1-十二烯为原料制备了改性有机硅乳化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实验条件:反应温度95 oC、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20 ppm、反应物配比n(Si-H):n(混合物组成的C=C)=1:1.1,反应转化率高达94.97%。2)将合成的支链型硅烷、聚醚、烷基改性有机硅乳化剂制备成油包水乳液,研究了其分子结构、油相组成等因素对乳化剂乳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硅主链中支链型硅烷的引入可以增强有机硅乳化剂对硅油的乳化能力,烷基的引入可以改善有机硅乳化剂对烃类油的乳化能力;当以含氢量为0.30%的硅油为原料,乳化剂HLB为5,疏水链组成为n(支链型硅烷)/n(烷基)=25/75时,可以制备得到较高稳定性的W/Si、W/O及W/Si+O型油包水乳液。此外,当乳液内水相中添加1%的氯化钠和8%的1,3丁二醇时,油水界面张力迅速降低,乳液初始粒径可以降至4.45±0.32μm,显着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3)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二聚甘油为原料合成了烯丙基三聚甘油。以含氢硅油、支链型硅烷、烯丙基三聚甘油及1-十二烯为原料合成了改性有机硅乳化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到了最佳实验条件:反应温度92.1 oC,反应时间5.08 h,催化剂用量21.69 ppm,反应物配比n(Si-H):n(C=C)=1:1.03,得到的产物转化率为92.94%。此外,通过研究乳化剂结构、油水比及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稳定性影响,发现当乳化剂HLB为2.55、SLB为2.55时,可制得稳定的W/Si和W/O乳液;当油包水乳液内水相占80%(V/V)、乳化剂用量为水相的5 wt%时,乳液稳定性最高,该结果为化妆品等领域的配方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贺超海[5](2018)在《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工艺与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工具和材料,人们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经验和认识,以相对稳定造型、图式、技艺和文化等要素凝结在器物之中。传统工艺是技术史研究的重要分支,也是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作为一种传统生活方式,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管是从科学、技术、文化,还是经济、社会的角度去考察传统工艺的发展,都会发现,它是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创造活动,是一种“活态文化”。传统工艺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生命力,就是因为它紧扣生活的脉搏,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艺术和科技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且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其形式和制作,从而充实和丰富人民的生活。从现代技术哲学的角度看,传统工艺既是一种“生态技术”,也是一种“综合技术”,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造物文脉,传统工艺通过广大民众的创造,以“技”的形式,“物”的形态,融汇了包括自然观念、造物哲学、材料工艺、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时代、民族、地域的文化信息,并形成了完备的生产体系。传统工艺不同于保存在经典中的精英文化,也与当前数字化、单一化大众文化有别,它体现的是民族和民众独特的创造力。中国传统工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科技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对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中国传统工艺的“人、技、器、环境和历史”的价值本体,以及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和当代价值理论实践研究六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来讨论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体系。在历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今天,中国的传统工艺正在面临振兴。技术与情感,是传统工艺的两大基本要素,社会的发展需要情感的满足和人性的回归,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充分吸取民族资源和民族智慧,建立有中国特色传统工艺理论体系,走向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发展的道路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杨天野[6](2018)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微纳结构制备与快速响应气敏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今,人类生产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大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比如日益严重的雾霾以及化工生产中的泄露和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等。气敏传感器是一种可以对这些有毒有害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的器件。其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气敏材料,由于其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低、响应恢复速度快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气敏传感器研究的主流方向和前沿。开发和制备高性能气敏传感器,其核心问题在于制备出高性能的半导体氧化物气敏材料,达到降低传感器的检测下限、扩大检测范围、增加传感器可靠性与稳定性的目标。本论文中,重点选取了几种典型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制备出不同的表面形貌结构,再通过构筑异质结以及激光辐照等手段来实现对挥发性有机物脂肪胺(三甲胺、三乙胺和正丁胺)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快速检测。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合成出α-Fe2O3雪花状三维分级结构。雪花形貌由单晶特性的纳米枝晶构成,每两个分叉之间夹角为60°。根据成核控制及扩散生长机理,提出雪花状形貌的生长机理。所制备的雪花状α-Fe2O3三维分级结构三甲胺气敏测试结果显示,在工作温度260℃时,对三甲胺气体呈现出极短的响应/恢复时间(0.9s/1.5 s),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和优异的选择性。利用吸附脱附模型、氧空位、材料内部存在的快速交换作用及构型优势的协同作用的机理来解释其气敏机理。2.设计并制备出α-Fe2O3纳米菱面体材料。根据连续的位错排列及奥氏熟化过程,提出了纳米菱面体的生长机理。该材料在工作温度240℃下对100 ppm三甲胺气体具有极短的响应/恢复时间(<1 s/<1 s),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及选择性。利用吸附脱附模型、材料内部电子交换作用及结构形貌优势来解释其快速敏感机理。3.设计合成出V2O5花状分级结构材料,由纳米带自组装而成的放射状形貌。根据形核控制和自组装过程提出花状形貌生长机理。V2O5花状分级结构传感器在相对较低的工作温度140℃对100 ppm挥发性有机物正丁胺表现出优异的气敏性能,包括非常短的响应时间9 s和恢复时间49 s,良好的选择性以及出众的稳定性。利用吸脱附模型、耗尽层理论、构型优势以及材料自身与检测气体分子之间的嵌入作用来阐释其敏感机理。4.设计制备出ZnO-SnO2纳米带异质结材料,并在激光辐照下对其三乙胺气敏性能进行了测试。纳米带异质结的生长机理根据晶核控制理论以及取向生长机理来解释。在220℃工作温度和激光辐照下,ZnO-SnO2纳米带异质结传感器对100 ppm三乙胺气体的响应值9.9和响应/恢复时间1.8 s/18 s,检测极限低至1 ppm相对于无激光辐照时气敏性能显着提升。利用光激发,构型优势以耗尽层理论及异质结构的共同作用来阐述气敏传感机理。5.设计并制备出ZnFe2O4-ZnO准二维介孔异质结材料。利用Gibss-Wulff生长定律,多发形核及扩散控制理论对异质结的生长机理进行了讨论。所制备的ZnFe2O4-ZnO准二维介孔异质结传感器在240℃下对50ppm三乙胺呈现很短的响应时间1.9 s和恢复时间31 s,以及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检测极限低至0.5 ppm。利用结构形貌优势、吸脱附模型,耗尽层理论以及异质结构来解释其气敏机理。
张文娟[7](2018)在《渗透化学观念的高中化学模糊概念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化学概念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成功的解决问题;在现有的化学教学中,以事实性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也导致学生产生“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这样的认识,是导致我们教学中心偏移的主要原因,在此之下以“概念”为本,以“观念”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就显得尤为关键,也是我们有效的帮助学生更深刻、全面理解概念的主要方向和方法。本研究选择了物质的酸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溶解性三个贯穿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主要阐述了以下内容:第一,理论研究方面:在综合国内外有关化学概念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国内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的不同,特别是渗透化学观念的概念教学方面的不同,发现缺少化学模糊概念中具体概念的研究;对化学概念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进行梳理;认识化学观念的内容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在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渗透化学观念的重要意义。第二,学科解析方面:对物质的酸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溶解性三个贯穿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从化学热力学、电化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使模糊概念更为明确。第三,调查研究方面:应用已有问卷,选取实习学校的教学班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对学生的化学观念以及三个模糊概念的认识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调查数据显示:能量观、分类观与学生考试成绩呈显着性相关,但微粒观与学生考试成绩不呈现显着性相关,学生微粒观、能量观、分类观不存在性别差异,各化学观念之间呈现显着性相关。第四,案例研究方面:首先,对人教版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化学4(选修)中涉及到的化学观念、知识载体进行总结;再按照基于核心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模型,结合调查情况,以物质的酸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溶解性为内容进行教学案例研究。最后,从教师意识、学生理解、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几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得以解决。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研究从化学热力学、电化学的角度对高中化学中物质的酸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溶解性三组重要的概念进行学科解析,在对学生相关化学观念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观念建构模型进行教学案例研究,整个过程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2)本研究对概念教学和化学教学中如何将教学的重心放在概念为本的教学上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化学概念、化学事实性知识、化学观念三者在教学中的关系进行梳理,对实际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3)对学生化学观念的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对于我们认识学生化学观念水平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芳蓉,赵明,刘凤霞,童丹,孙彦坪[8](2018)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学分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在对"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和实践了该教学方法在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学分析技术教学中应用,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倍增。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得到了明显的锻炼,班级组织性、纪律性、凝聚力也明显增强。同时,师生感情也更加深厚。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对实际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皆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达到高效适用灵活的教学效果。
何亮[9](2017)在《纤维素纤维纯化与溶解过程中的参数检测方法及传质与反应行为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粘胶基再生纤维仍然是产能最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其年产能可占到再生纤维素纤维总产量的65%以上。然而,在其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如不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妥善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关于粘胶基再生纤维工业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仍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达到降低二硫化碳的使用量,开发出低毒化的清洁生产技术的目的,本文主要从提高粘胶基再生纤维生产过程中关键性参数的检测效率以及实现主要工艺流程的精准控制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还研究开发出一种经济可行的粘胶基再生纤维用纤维原料的纯化新工艺。此外,还对纤维素纤维原料的物化性质对粘胶基再生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具体内容如下:针对目前粘胶基再生纤维生产过程中纤维原料纯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操作繁琐、耗时,开发出了基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快速测定方法。首先,基于可见光谱耦合统计学分析技术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纤维素纤维中α-纤维素含量的新方法。其次,利用相反应转化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建立了可批量测定纤维素纤维中α-,β-,和γ-纤维素含量的高效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的数据与传统的滴定法测得的数据高度一致,说明本方法可用于纤维素纤维生产企业及科研院所中纤维素纤维中α-,β-,和γ-纤维素含量的大批量检测。基于光散射原理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纤维素纤维反应性能的新方法,通过与改良的Fock法进行结果对比,发现两种方法的相对偏差小于11%,说明本方法在快速评价纤维素纤维的反应性能时结果是可靠的。然而,该方法在测定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硫化氢气体,操作时需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本文还利用相反应转化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可批量测定纤维素纤维原料反应性能的高效方法。利用一种统计学分析技术——偏最小二乘法对纤维素纤维原料的主要物化参数与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做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当灰分和结晶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时,最主要的影响参数依次是粘度、α-纤维素含量以及羧基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给出了各参数对反应性能影响程度的量化值,这对于改善纤维素纤维反应性能的工艺参数调整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性的思路。利用流动注射技术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法建立了一种在线监测冷碱抽提过程中半纤维素溶出量的方法。并利用该监测方法,分析了不同冷碱抽提条件下半纤维素溶出量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冷碱抽提过程中半纤维素的溶出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挖掘冷碱抽提工艺纯化纤维素纤维的潜力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单段式冷碱抽提纯化纤维素纤维原料时碱液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冷碱抽提新工艺——回用冷碱液式冷碱抽提法,并针对该工艺过程进行了传质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得出了较好的回用碱液工艺参数。此外,还对抽提后浆料反应性能的改善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对冷碱液中半纤维素的利用途径进行了简单分析。搭建了在线监测黄化反应过程的衰减全反射-紫外/可见光学传感器平台,并建立了配套的实时预测纤维素纤维溶解情况的化学统计学模型。通过该装置和模型的配套使用,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纤维素纤维溶解情况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在已知黄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的情况下,该模型能实现纤维素纤维溶解情况的实时预测。最后还利用该测定平台,建立了黄化反应终点的光谱学判断方法。本终点判断方法的建立,为粘胶基纤维黄化过程的准确控制给出了很好的依据。
刘懿瑾[10](2016)在《基于化学平衡的人教版与鲁科版在选修教材化学反应速率、限度、方向内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反应原理》是化学理论知识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在高中化学上占据十分关键的位置。化学反应原理是人们依据众多实践经验、生活经验与科研经验的基础上,历经无数次的探索后,得出有关化学反应所遵循的一般规律,能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反应速率、限度与方向是化学反应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研究人教版与鲁科版教材在化学反应速率、限度、方向三部分内容上的对比,包括内容的选择、章节的排布、知识的组织和呈现特点。并着重探讨两个版本有关化学平衡内容的不同,人教版侧重于使用勒夏特列原理解决化学平衡问题,当只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时,可以采用勒夏特列原理去判定平衡的移动方向,属于定性判断。鲁科版则更侧重于使用化学平衡常数,依据平衡常数与浓度商的大小对比,属于定量判断。二者均能用于解决很多化学平衡问题,但对于有些化学平衡问题两种方法使用起来各有优劣。本论文利用二段式检测法分析学生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和化学平衡常数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情况,并总结出不同题型的适宜解题方法,为高中化学一线教师的教学以及教材编写者提供帮助。本论文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选题的原因,本文依据新课改,在熟知河南省高中化学教材使用的基础上选择本课题。第二部分阐明了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内容编写的发展历程,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思路设置及三大主题。第三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先对人教版和鲁科版两版本教材的栏目设计及内容选择进行整体的对比分析,然后具体到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反应方向三部分内容的对比,从内容编排顺序到内容组织和呈现特点的对比分析。第四部分是勒夏特列原理和化学平衡常数在化学平衡理论上的应用。先阐述了化学平衡在高中化学所起的关键作用,再分别探讨二者在化学平衡理论上的应用,最后对比二者在解决化学平衡题时的不同,及在人教版和鲁科版上的侧重。第五部分是利用二段式测验法检测勒夏特列原理和化学平衡常数在化学平衡上的应用。先阐述教学诊断的研究背景,及二段式检测方法和检测目的,然后是二段式测验的实施,最后根据测验结果,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与化学平衡常数在解决不同化学平衡问题的适用情况。第六部分是对人教版与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速率、限度、方向三部分内容对比分析后的研究结论,以及提供的建议。
二、谈非水酸碱滴定的理论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非水酸碱滴定的理论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2)金刚烷胺季铵碱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金刚烷化学的研究 |
1.1.1 金刚烷 |
1.1.2 金刚烷衍生物 |
1.1.3 金刚烷胺 |
1.1.4 金刚烷胺衍生物 |
1.2 季铵盐的化学研究 |
1.2.1 季铵盐简介 |
1.2.2 季铵盐的应用进展 |
1.2.3 金刚烷胺季铵盐简述 |
1.3 季铵碱的化学研究 |
1.3.1 季铵碱的性质 |
1.3.2 季铵碱的应用 |
1.3.3 季铵碱的发展前景 |
1.3.4 季铵碱的制备工艺 |
1.4 碳酸二甲酯化学概述 |
1.4.1 碳酸二甲酯的物理性质 |
1.4.2 碳酸二甲酯的化学性质 |
1.4.3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研究 |
1.4.4 碳酸二甲酯的应用 |
1.5 本章小结 |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背景以及课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2 金刚烷胺季铵盐的制备工艺与优化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过程 |
2.2.1 金刚烷胺季铵盐的反应原理 |
2.2.2 金刚烷胺季铵盐的合成 |
2.2.3 金刚烷胺季铵盐的合成工艺优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种类对甲基化反应收率的影响 |
2.3.2 催化剂用量对甲基化反应收率的影响 |
2.3.3 反应物摩尔比对甲基化反应收率的影响 |
2.3.4 反应温度对甲基化反应收率的影响 |
2.3.5 反应时间对甲基化反应收率的影响 |
2.3.6 母液循环次数对VI反应收率的影响 |
2.4 正交实验过程 |
2.4.1 正交实验设计 |
2.4.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2.4.3 最优工艺条件验证 |
2.5 副产物的结构确定与优化 |
2.5.1 副产物的分离提纯 |
2.5.2 VI合成反应中副产物的结构确定 |
2.5.3 副产物对甲基化反应收率的影响 |
2.5.4 DMF催化VI的合成机理探讨 |
2.6 与工业化路线的对比 |
2.6.1 工业化路线的评价 |
2.6.2 DMC与 DMS作甲基化试剂工艺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3 金刚烷胺季铵碱的制备工艺 |
3.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1 主要试剂 |
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 实验过程 |
3.2.1 金刚烷胺季铵碱的合成 |
3.2.2 金刚烷胺甲基碳酸盐的水解优化 |
3.2.3 金刚烷胺季碱的合成优化 |
3.2.4 金刚烷胺季铵碱的含量分析 |
3.2.5 火焰原子吸收实验测定TMMAOH溶液中钙离子的含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解反应的单因素优化 |
3.3.2 TMMAOH的单因素优化 |
3.3.3 TMMAOH的含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两亲分子型离子液体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绿色化学 |
1.2 离子液体 |
1.2.1 离子液体的分类 |
1.2.2 离子液体的特点 |
1.3 表面活性剂 |
1.3.1 表面活性剂分类 |
1.3.2 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和cmc |
1.3.3 胶团与反胶团 |
1.3.4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前景 |
1.3.5 两亲型离子液体—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 |
1.3.6 两亲型离子液体的发展前景 |
1.4 聚集状态及研究方法 |
1.4.2 电导分析法法 |
1.4.3 激光粒度分析仪 |
1.4.4 动态光散射—粒径测量 |
1.4.5 差示扫描量热法 |
1.5 微乳液 |
1.5.1 增容水 |
1.5.2 反相微乳液 |
1.5.3 离子液体微乳液 |
1.5.4 微乳液的应用 |
1.6 双水相 |
1.6.1 双水相的种类 |
1.6.2 影响双水相分配系数的因素 |
1.6.3 双水相的研究方法 |
1.6.4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
1.7 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7.1 选题背景 |
1.7.2 研究内容 |
1.7.3 创新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步骤 |
2.2.1 电导法对cmc的测定 |
2.2.2 最大增容水量的测定 |
2.2.3 红外法测定不同状态增容水百分含量 |
2.2.4 SDS/CTAB双水相成相条件探究 |
2.2.5 [Bmim]Cl/无机盐双水相成相条件探究 |
2.2.6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钠双水相成相条件探究 |
2.2.7 偏光显微镜 |
2.2.8 粒径的测量 |
3 两亲型离子液体与表面活性剂cmc |
3.1 两亲型离子液体的cmc |
3.2 两亲型离子液体对表面活性剂cmc的影响 |
3.3 小结 |
4 AOT/环己烷/离子液体微乳液 |
4.1 最大增容水量 |
4.2 温度对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电导率的影响 |
4.3 红外光谱法探究不同状态增容水百分比含量变化 |
4.3.1 浓度对不同状态增容水百分比含量的影响 |
4.3.2 含水量对不同状态增容水百分比含量的影响 |
4.4 离子液体微乳液的纳米粒径分析 |
4.4.1 浓度对离子液体微乳液粒径大小分布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盐双水相 |
5.1 SDS/CTAB双水相 |
5.1.1 SDS/CTAB成相条件 |
5.1.2 SDS/CTAB双水相萃取色氨酸 |
5.1.3 H_2O量对SDS/CTAB双水相分配系数的影响 |
5.2 [Bmim]Cl/无机盐双水相 |
5.2.1 无机盐与[Bmim]Cl成相情况 |
5.2.2 K_2HPO_4、KOH和 K_2CO_3 对[Bmim]Cl/盐双水相萃取率影响 |
5.3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钠双水相 |
5.3.1 季膦盐离子液体/柠檬酸钠双水相的温敏性 |
5.3.2 B[mim]Cl/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钠双水相体系 |
5.3.3 SDS/季膦盐离子液体/柠檬酸钠双水相体系 |
5.3.4 SDBS/季膦盐离子液体/柠檬酸钠双水相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支链型改性有机硅乳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硅 |
1.1.1 有机硅概述 |
1.1.2 有机硅分类 |
1.1.3 有机硅发展与展望 |
1.2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
1.2.1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2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乳化机理 |
1.2.3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分类 |
1.2.4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应用 |
1.3 非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
1.3.1 聚醚类改性有机硅乳化剂 |
1.3.2 聚甘油类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
1.4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支链型硅烷、聚醚、烷基改性有机硅乳化剂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乙烯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的制备 |
2.3.2 支链型硅烷、聚醚、烷基改性有机硅乳化剂的制备 |
2.3.3 测试及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乙烯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的反应路线 |
2.4.2 乙烯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的结构分析 |
2.4.3 乙烯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的合成条件优化 |
2.4.4 支链型硅烷、聚醚、烷基改性有机硅乳化剂的反应路线 |
2.4.5 支链型硅烷、聚醚、烷基改性有机硅乳化剂的红外谱图分析 |
2.4.6 支链型硅烷、聚醚、烷基改性有机硅乳化剂的合成条件优化 |
2.5 小结 |
第三章 支链型硅烷、聚醚、烷基改性有机硅乳化剂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最佳条件下合成不同HLB值的乳化剂 |
3.3.2 最佳条件下合成不同疏水侧链组成的乳化剂 |
3.3.3 最佳条件下合成不同侧链密度的乳化剂 |
3.3.4 油包水乳液的制备 |
3.3.5 乳液稳定性测试 |
3.3.6 粒径测试 |
3.3.7 粘度测试 |
3.3.8 界面张力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乳化剂HLB值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3.4.2 乳化剂疏水侧链组成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3.4.3 乳化剂侧链密度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3.4.4 乳化剂对复合油相的乳化能力研究 |
3.4.5 助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支链型硅烷、聚甘油、烷基改性有机硅乳化剂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烯丙基三聚甘油的制备 |
4.3.2 支链型硅烷、聚甘油、烷基改性有机硅乳化剂的制备 |
4.3.3 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结构分析 |
4.4.2 支链型硅烷、聚甘油、烷基改性有机硅乳化剂的合成条件优化 |
4.4.3 支链型硅烷、聚甘油、烷基改性有机硅乳化剂的乳化性能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从“天工开物”到“工开万物” |
2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与分类 |
2.2 中国古代传统工艺文献与研究 |
2.3 中国现代传统工艺研究 |
2.4 国外传统工艺价值实践和理论研究 |
2.4.1 西方传统工艺理论的研究 |
2.4.2 日本传统工艺研究 |
2.5 小结 |
3 论文选题 |
3.1 选题意义 |
3.2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3.3 研究路径 |
3.4 研究方法 |
3.5 创新性 |
4 中国传统工艺的价值本体 |
4.1 价值主体——人 |
4.1.1 人的尺度 |
4.1.2 工艺承担者——工匠 |
4.2 价值的中介“技” |
4.2.1 “技”的物质载体——工具 |
4.2.2 “技”的程式性 |
4.2.3 “技”的习得性 |
4.2.4 “技”的艺术性 |
4.3 价值客体——器物 |
4.3.1 备物致用 |
4.3.2 化材成器 |
4.3.3 器以载道 |
4.4 环境 |
4.4.1 自然环境 |
4.4.2 社会环境 |
4.5 历史 |
4.5.1 连续性 |
4.5.2 演化性 |
4.5.3 信息性 |
5 中国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 |
5.1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5.2 传统工艺文化的表现形式 |
5.2.1 民间工艺文化 |
5.2.2 宫廷工艺文化 |
5.2.3 文人工艺文化 |
5.2.4 少数民族工艺文化 |
5.3 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符号 |
5.4 传统工艺构造的文化空间 |
6 中国传统工艺的科技价值 |
6.1 传统工艺的科学因素:“工匠传统”与“理性精神” |
6.2 传统工艺的技术因素 |
6.2.1 中国传统工艺中技术特点 |
6.2.2 中国传统工艺产生的模式 |
6.3 传统工艺的科学价值挖掘与科学化 |
6.4 传统工艺科技价值的应用 |
7 中国传统工艺的经济价值 |
7.1 传统工艺与“亚细亚生产方式” |
7.2 传统工艺的生产模式 |
7.2.1 家庭生产模式 |
7.2.2 手工作坊模式 |
7.2.3 手工工场模式 |
7.2.4 产业化模式 |
7.3 传统工艺经济价值近现代实践 |
7.4 传统工艺未来经济价值实现路径:创建中国品牌 |
8 中国传统工艺的社会价值 |
8.1 工匠精神 |
8.2 以人为本的“综合技术” |
8.3 传统工艺与“生态技术” |
8.4 文化强国下的传统工艺 |
9 中国传统工艺的价值实践举例 |
9.1 富阳手工竹纸工艺调查 |
9.1.1 原料与辅料的种类及用途 |
9.1.2 富阳手工造纸工艺流程 |
9.1.3 工具与器具的种类及用途 |
9.1.4 产品与销售、使用 |
9.1.5 富阳手工造纸艺人的传承与现状 |
9.1.6 富阳手工纸的相关民俗与其他文化 |
9.1.7 富阳手工纸保护现状与思考 |
9.2 山东潍坊风筝工艺与文化调查 |
9.2.1 调查地概况 |
9.2.2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 |
9.2.3 潍坊风筝的文化生态空间 |
9.2.4 潍坊风筝文化价值的开发 |
9.3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调查 |
9.3.1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文化生态的构建 |
9.3.2 传统工艺的有形展示 |
9.3.3 活态展示和互动体验 |
9.3.4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启示 |
10 结论——新时代与中国传统工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微纳结构制备与快速响应气敏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气敏传感器概述 |
1.2.1 气敏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
1.2.2 气敏传感器的参数及结构 |
1.2.3 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机理 |
1.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 |
1.3.1 纳米材料简介 |
1.3.2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3 气敏传感器性能提升的方法 |
1.3.4 典型金属氧化物气敏材料 |
1.4 论文选题思路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α-Fe_2O_3雪花状三维分级结构合成与三甲胺快速响应特性 |
2.1 引言 |
2.2 α-Fe_2O_3雪花状三维分级结构的制备与表征手段 |
2.2.1 材料的制备 |
2.2.2 材料的表征 |
2.2.3 传感器的制备与气敏测试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貌与成分分析 |
2.3.2 光学性质 |
2.3.3 生长机理 |
2.3.4 气敏性能 |
2.3.5 敏感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α-Fe_2O_3单晶纳米菱面体制备与三甲胺超快响应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α-Fe_2O_3纳米菱面体的制备 |
3.2.2 α-Fe_2O_3纳米菱面体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
3.3.2 生长机理 |
3.3.3 气敏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V_2O_5花状分级结构的制备及正丁胺气敏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样品的制备 |
4.2.2 样品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与结构 |
4.3.2 生长机理 |
4.3.3 光学性质 |
4.3.4 正丁胺敏感性能 |
4.3.5 正丁胺气敏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ZnO-SnO_2纳米带异质结的制备与光激发增强的三乙胺气敏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SnS纳米带材料的制备 |
5.2.2 SnO_2纳米带制备 |
5.2.3 ZnO-SnO_2纳米带异质结制备 |
5.2.4 气敏传感器件的制作与气敏性能测试 |
5.2.5 材料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
5.3.2 光学性质 |
5.3.3 生长机理 |
5.3.4 气敏性能测试 |
5.3.5 气体敏感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ZnFe_2O_4-ZnO准二维介孔异质结的制备与三乙胺敏感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合成与表征 |
6.2.1 材料的制备 |
6.2.2 材料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结构形貌表征 |
6.3.2 生长机理 |
6.3.3 气敏性能测试 |
6.3.4 三乙胺敏感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 |
致谢 |
(7)渗透化学观念的高中化学模糊概念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
1.1.2 概念教学的意义 |
1.1.3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1.4 化学观念对化学概念理解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化学基本观念 |
2.1.2 模糊概念 |
2.1.3 概念教学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 |
2.2.2 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 |
2.2.3 国内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述评 |
第3章 研究思路及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分析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统计分析法 |
3.2.4 案例研究法 |
第4章 理论基础 |
4.1 概念为本的教学理论 |
4.1.1 核心观点 |
4.1.2 内容 |
4.2 建构主义理论 |
4.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 |
4.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 |
4.3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4.3.1 起源 |
4.3.2 主要观点 |
第5章 物质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学科解析 |
5.1 物质溶解性模糊概念的热力学学科解析 |
5.2 物质酸碱性模糊概念的热力学学科解析 |
5.3 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模糊概念的电化学学科解析 |
第6章 高中生化学观念认识水平的调查研究 |
6.1 结构 |
6.2 理论分析 |
6.2.1 微粒观认知水平 |
6.2.2 分类观认知水平 |
6.2.3 能量观认知水平 |
6.3 调查数据分析 |
6.3.1 能量观、分类观、微粒观的相关性分析 |
6.3.2 化学观念水平与化学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6.3.3 高中生化学分类观、能量观观念水平现状分析 |
6.3.4 高中生化学分类观观念水平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
6.3.5 高中生化学能量观观念水平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
6.3.6 高中生化学微粒观观念水平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
6.3.7 能量观、分类观、微粒观中模糊概念的理解情况分析 |
第7章 渗透化学观念的高中化学模糊概念教学案例研究 |
7.1 教材分布 |
7.2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 |
7.2.1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程序 |
7.2.2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模型 |
7.3 模糊概念案例设计 |
7.3.1 基于物质溶解度的模糊概念的教学设计方案 |
7.3.2 基于物质酸碱性的模糊概念的教学设计方案 |
7.3.3 基于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模糊概念的教学设计方案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教学建议 |
8.3 研究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学分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相关概念 |
2 化学分析技术教学项目与任务设计 |
3“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实施 |
3.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流程 |
3.2“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实例 |
3.2.1 首先应明确任务 |
3.2.2 任务准备和计划执行 |
3.2.3 项目验收和结果评价 |
3.2.4 项目总结 |
4 结论 |
(9)纤维素纤维纯化与溶解过程中的参数检测方法及传质与反应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纤维素纤维溶解体系的研究进展 |
1.2.1 衍生化溶解体系 |
1.2.2 水相直溶体系 |
1.2.3 非水相直溶体系 |
1.3 主要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市场现状分析 |
1.4 粘胶基再生纤维素纤维制备过程中“三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1.4.1 废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1.4.2 废渣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1.4.3 废水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1.4.4 追本溯源——从源头上减少“三废”排放量 |
1.5 粘胶基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基本制备流程 |
1.6 粘胶液制备过程中涉及的主、副反应机理解析及关键参数表征 |
1.6.1 碱化及老成过程中的主、副反应机理解析及关键参数表征 |
1.6.2 黄化及熟成过程中的主、副反应机理解析及关键参数表征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快速测定纤维素纤维中的 α-, β-和 γ-纤维素含量新方法的建立 |
2.1 基于可见光谱法耦合化学统计学分析快速测定纤维素纤维中 α-纤维素含量 |
2.1.1 前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本节小结 |
2.2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技术高效测定纤维素纤维中的α-,β-,和γ-纤维素含量 |
2.2.1 前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本节小结 |
第三章 快速评价纤维素纤维原料反应性能新方法的开发 |
3.1 基于光散射原理建立一种快速测定纤维素纤维反应性能的方法 |
3.1.1 前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本节小结 |
3.2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批量测定纤维素纤维原料的反应性能 |
3.2.1 前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本节小结 |
第四章 纤维素纤维的物化性质对其反应性能的影响机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药品 |
4.2.2 分析测试方法 |
4.2.3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单因素分析 |
4.3.2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冷碱抽提过程中半纤维素溶出动力学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与药品 |
5.2.2 冷碱抽提工艺操作及在线监测 |
5.2.3 光谱数据处理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半纤维素溶出量的在线监测平台搭建及效果评价 |
5.3.2 冷碱抽提过程中半纤维素的溶出规律 |
5.3.3 半纤维素的溶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用冷碱液抽提过程中主要组分的传质行为解析及工艺优化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药品及原料 |
6.2.2 实验步骤 |
6.2.3 分析方法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回用碱液过程中相关组分的传质理论计算 |
6.3.2 回用碱式冷碱抽提工艺参数优化 |
6.3.3 冷碱抽提后浆粕反应性能的改善 |
6.3.4 冷碱抽提过程副产物——半纤维素的糖组成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化反应过程控制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药品和材料 |
7.2.2 粘胶液制备及在线检测 |
7.2.3 光谱数据处理及建模分析 |
7.3 结果和讨论 |
7.3.1 黄化反应过程控制模型的建立 |
7.3.2 黄化反应过程中纤维素纤维的溶解动力学 |
7.3.3 黄化反应终点的判断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溶解浆中α-, β-, γ-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
附件2 溶解浆反应性能的测定可见光谱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10)基于化学平衡的人教版与鲁科版在选修教材化学反应速率、限度、方向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2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 |
2.1 化学基础理论 |
2.2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内容编写的发展历程 |
2.3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设置思路 |
2.4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主题分析 |
3 人教版与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材的对比分析 |
3.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3.2 人教版与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栏目设计的比较 |
3.2.1 人教版教材栏目设计的特点 |
3.2.2 鲁科版教材栏目设计的特点 |
3.3 人教版与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内容选择的分析 |
3.3.1 人教版教材内容选择的分析 |
3.3.2 鲁科版教材内容选择的分析 |
3.3.3 两版本教材内容选择的差异比较 |
3.4 人教版与鲁科版在化学反应速率、限度、方向的内容组织和呈现特点 |
3.4.1 两版本中化学反应速率、限度、方向的内容编排分析 |
3.4.2 两种版本化学反应速率、限度、方向上内容组织和呈现特点的比较 |
3.4.3 两版本教材比较结果分析 |
4 勒夏特列原理与化学平衡常数在化学平衡上的应用 |
4.1 化学平衡及其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 |
4.2 勒夏特列原理在化学平衡上的应用 |
4.3 化学平衡常数在化学平衡上的应用 |
4.4 勒夏特列原理与化学平衡常数在化学平衡应用上的对比分析 |
5 二段式测验法检测勒夏特列原理与化学平衡常数在化学平衡上的应用 |
5.1 化学教学诊断研究背景 |
5.2 问题的提出 |
5.3 二段式测试法 |
5.4 二段式测验的实施 |
5.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二段式测验法诊断学生对勒夏特列原理和化学平衡常数应用情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所获奖励 |
致谢 |
四、谈非水酸碱滴定的理论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策略研究 ——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D]. 王雅岚. 西南大学, 2021
- [2]金刚烷胺季铵碱的合成研究[D]. 周林.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两亲分子型离子液体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应用[D]. 王勇力.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4]支链型改性有机硅乳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何彤. 江南大学, 2019(12)
- [5]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D]. 贺超海.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9)
- [6]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微纳结构制备与快速响应气敏性能研究[D]. 杨天野. 吉林大学, 2018(12)
- [7]渗透化学观念的高中化学模糊概念案例研究[D]. 张文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学分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 李芳蓉,赵明,刘凤霞,童丹,孙彦坪. 畜牧兽医杂志, 2018(01)
- [9]纤维素纤维纯化与溶解过程中的参数检测方法及传质与反应行为研究[D]. 何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10]基于化学平衡的人教版与鲁科版在选修教材化学反应速率、限度、方向内容的研究[D]. 刘懿瑾.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