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形容词作宾语(论文文献综述)
禹剑[1](2020)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语言文字综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以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以下简称“花东甲骨刻辞”)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述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整理、分析各类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看法,为今后花东甲骨刻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一章文例研究。整理分析了花东甲骨刻辞行款、段落结构、卜辞之间的相互关系、特殊契刻现象和记事刻辞文例5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行款。分析了目前行款分类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是受到卜辞读法、甲骨缀合、语法理解和文意理解4种因素的影响;分析了行款的成因,总结为守兆原则、契刻空间、契刻习惯和刻手失误4个方面;分析了行款研究对旧有刻辞和花东甲骨刻辞的重要意义。关于段落结构。讨论了各段落结构的本质属性、形式、位置和语义指向等问题,认为段落结构名称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卜辞中可以相互转化,需要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和卜辞文意具体分析,这也是各家对段落结构理解存在分歧的根本原因。关于卜辞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字词考释、释文校勘的最新成果以及我们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对贞卜辞、同版成套卜辞和同文卜辞辞例重新进行了整理,形成了本文的“附录一”、“附录二”和“附录三”;根据对贞卜辞和同版成套卜辞的实际情况,认为“先右后左”的辞序规律不明显,但整体呈现出向“先右后左”辞序过渡的趋势;根据同文卜辞的实际情况,认为其省略较少、契刻时没有经过特殊规划,与对贞卜辞、成套卜辞等明显不同;分析了各家排谱的成果,认为目前排谱的原则有待完善,主要问题是很可能把较长时间的活动压缩在了较短的时间内;重新梳理了各家的缀合成果,形成了本文的“附录四”,并总结了缀合对花东甲骨刻辞研究的实用价值。关于特殊契刻现象,分析了合文、重文、漏刻、补刻、倒书、横书、误刻、衍文和刮削现象,重点讨论了一些合文的认定以及刮削的原因。关于记事刻辞文例,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了记事刻辞辞例,形成了本文的“附录五”;认为记事刻辞中的“三”有可能当释为“气(乞)”,但目前不能确定;对记事刻辞的分类、格式和特点进行了补充论述。第二章文字研究。整理分析了花东甲骨刻辞字形和字词考释2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字形,讨论了字形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其中包括字形的收录和编排、字频和字量的统计、字形的分类整理、字形的结构分析等问题,重点辨析了新见字、新见字形和新字形3个概念,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新见字形,形成了本文的“附录六”;讨论了字体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字形的原始性和早晚期字形并存的现象,认为真正反映原始性的例字并不多,而且字形的原始性与时代早晚没有必然联系。早晚期字形并存的现象确实存在,也见于子组卜辞,所谓“晚期字形”其实属于“早期字形”,这种现象可能与类组差异有关,提示我们在利用字形进行分类断代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关于字词考释,简要总结了字词考释的大致情况;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字词考释的成果进行了重新梳理,选取了166条争议较大、对刻辞整体理解有较大影响和可以印证、修订以往看法的字词,以综览的形式,收录具有代表性的考释成果,形成了本文的“附录七”;从“花东甲骨刻辞旧字词的考释”和“花东甲骨刻辞新字词的考释”2个方面,举例分析了30个字词的考释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第三章词汇研究。整理和分析了花东甲骨刻辞词汇的整理与分类、字与词的对应关系、词与词的关系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词汇的整理与分类,简要介绍了相关研究的大致情况,分析了在词语认定和词类划分2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字词考释的研究成果,对词汇进行了重新整理与分类,并对大部分词义和用法作出了简要说明,形成了本文的“附录八”,初步建立了花东甲骨刻辞的词汇系统。关于字与词的对应关系,主要讨论了字与词的数量对应关系、字与词的意义对应关系。认为前者有4种类型,即一字一词、一字多词、一词多字和数字数词,并作了简要统计;把后者分为字与词义的对应关系、字与义项的对应关系、字与新见词以及新见义项的对应关系3个方面,重点分析了第3种关系。关于词与词的关系,简要介绍了相关研究的大致情况,认为词与词的关系有同义词和反义词2种,有学者划分的类义词意义不大;以“给予”义动词为例,详细讨论了字词考释和辞意理解对同义词研究的影响。第四章语法研究。整理分析了词法研究和句法研究2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词法研究,讨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副词、介词、连词的语法功能,并与旧有刻辞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对比,对个别词类的语法功能进行了补充,对“亦”、“又”和“于”字结构等语法功能进行了辨析。关于句法研究,讨论了句型的系统描述、双宾语句、三宾语句、句法成分的顺序、句法成分的省略等问题。重新对能够带双宾语或三宾语句的相关祭祀动词和非祭祀动词进行了认定和分类,对全部双宾语和三宾语句型进行了统计,对相关例句进行了穷尽性的整理和归类;辨析了受事主语句和名词宾语前置句;重新划分了省略句的类型,确定了判断省略情况尤其是省略复句之后句的一些方法。
郭晓红[2](2010)在《《战国策》形容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战国策》形容词进行系统、专门研究,形容词句法语义功能的穷尽性考察是主体内容,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和语义配价是研究的侧重点。全文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本部分阐释选题缘起和意义,分析上古汉语形容词研究和《战国策》语言研究状况,交代形容词研究的当代语言学理论背景及本文研究方法,讨论对《战国策》形容词如何判定的问题,最后对语料进行和体例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战国策》形容词的类别”。本部分多层级划分形容词,分类概述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面貌,并且指出性质形容词能够用于比较句,正是因为它包含一定的比较性特征,而状态形容词本身蕴涵的量性特征使得它无法再用程度副词来修饰,因而不能用于比较。第三章:“形容词作谓语的句法语义分析”。本部分分析形容词谓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形容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形容词作述谓成分时具有述谓功能,能充当简单述谓形核、从属述谓形核、降级述谓形核和复合述谓形核;形容词作为谓词时根据所要求必备的补足成分的多少,分为一价形容词、二价形容词,分别构成相应的形容词谓语句句型。形容词谓语的语义主要指向主语,偶尔指向宾语,有时同时指向主语和宾语或主语和状语,体现出非单一指向。第四章:“形容词作主语和宾语的句法语义分析”。本部分指出,常规功能为形容词的词作主语、宾语时产生功能的分化,一类仍具有陈述性,另一类则具有指称化倾向,因而可分作陈述义和指称义两类。形容词作指称性主语和宾语时有自指和转指两种情况,形容词词性没有转变。第五章:“形容词作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语义指向分析”。本部分指出,形容词作定语、状语和补语时句法上修饰或补充说明谓词性或体词性谓语中心语,语义上不一定指向中心语;有时指向谓语,有时指向主语,有时指向宾语;有时同时指向主语和谓语。第六章:“《战国策》形容词的历时地位”。本部分包括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战国策》形容词在汉语史进程中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结语部分。这部分包括具体的研究成果,对上古汉语专书研究和形容词研究所能提供的支持等,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规划。
周孟战[3](2012)在《《孙真人千金方》动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孙真人千金方》的动词作为考察对象,把共时的描写和历时的比较相结合,把对《孙真人千金方》动词的系统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把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揭示作为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转变时期的医学文献《孙真人千金方》动词的语义、语法功能及发展过程,并运用认知理论和配价理论对《孙真人千金方》动词的相关问题作了解释,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共分十章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从版本和语言特默,的角度介绍《孙真人千金方》的语料价价及研究现状,并简要地说明了动词和其他词类的区别,动词的再分类巳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对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存现动词、判断动词、使令动词、心理动词和动作行为动词进行探词一:一首先简要介绍每类动词的研究现状并分类;然後,对《孙真人干金方》中的动词进行详尽的描写,并对典型个案在共时的描写的基础上把它放在汉语史巾进行探讨,以期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第三部分是第九章,运用认知理论和呢价理论对“来”“去”表时问、“VO来”、“X去O”、“上”的隐喻义与动核结构的关系、“VO下”、动词重叠的认知基础等进行一f探讨。第四部分是第一·章,指出本文的结论和不足之处。1.共时使用上的不平衡性与历时发展的不同步性《孙真人千金方》作为由中古汉诘向近代汉语转变时期的作品,常用动词在使用数量上表现为巨增;词例数量上与初唐前的作品相比较,有所增加;词语适宜的句法环境有所扩大。同时,《孙真人千金方》的动词在使用上是不平衡的,例如能愿动词在16个例词中,必要类就占了8个;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同类词的句法格式在相邻历史时代的相同率不一样,同一个词在不同阶段与相邻历史时代的相同率也不一样。2.趋向动词虚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既要受到动核结构、“V”及趋向动词自身语义的制约,也要受到语义指向、语义重心、使用频率的制约。虚化的根本原因是人的认知模式的转变。3.汉语存在句的典型结构为:时地短语十动词十名词性短语,汉语具有由参照物到目标体的强烈倾向。“有”字存在句巳背景*参照物“时地短语”来确定图形*目标体“名词性短语”的空问存现位置。《千金方》的“有”字存在句以内在参照框架为主,既有不随视角变化而变化的方所关系,也有随视角变化而变化的方所关系。4.人们对重叠的识解与人们对类同物复现的识解是同构的,也就是说,人们对一类同物复现的识解通过结构隐喻投射到对重叠的识解,表现为五种识解模式。同时人们对重叠的识解过程要受到原式语义的制约,也要受到格式的制约和句法位置的制约。
刘欣[4](2020)在《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叠式以其生动的描写性、鲜明的音乐性和强烈的节奏感而被当代诗歌语言广泛运用。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数量丰富、灵活多样且极具个性。本文以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尽的分析描写,旨在客观、全面地反映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的总体面貌及其特征。全文共分六章,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重叠式进行了界定,对本文的语料来源与使用符号也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是对当代诗歌语言中形容词、动词、名词、副词、数词和量词的重叠式进行穷尽式的定量定性分析。通过对各个词类重叠式结构形式、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三个方面的详尽描写,展现当代诗歌语言中各词类重叠式的面貌和特点。第三部分为总结(第六章),主要是对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整体面貌的描述和整体特点的梳理。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数量庞大,使用频率高,形容词占主导。它们形式多样,共有11种之多,但也排斥一些重叠形式的出现;句法位置灵活,多有易位;功能丰富,常可独立成行,作独立成分句;可以突破一般的语法限制,由此得到更为自由而灵活的运用。这些都是其相较于非韵文语体重叠式的独特之处。第四部分为结语,主要是对全文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李教昌[5](2018)在《怒江傈僳语参考语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怒江傈僳语为研究对象,借鉴参考语法倡导的语言描写分析原则,综合运用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兼顾传统语法的研究范式,对怒江傈僳语的共时语法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描写与分析。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怒江地理与人口分布,傈僳语使用状况,对国内外傈僳语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评述,并交代本文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第二章怒江傈僳语语音系统。描写怒江傈僳语的声、韵、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类型;归纳傈僳语中的音变现象。重点分析辅音、韵母和声调的特点;对音节结构的类型和特点加以总结;对变调、合音、连读变调等音变现象进行分析与描写。第三章怒江傈僳语构词法。重点分析复合式、重叠式和附加式合成词的结构关系、语序语义类型,并对主要的构词词缀作些合理的解释。第四章怒江傈僳语实词。对傈僳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象声词等七类实词,进行详细描写分析,全面挖掘这些词类的语法特征,为句法分析奠定基础。着重研究分析了名词的词缀、“性”范畴;动词时体、动态、重叠、名物化以及助动词的语法化问题;形容词的名物化、动词化和重叠式;代词的重叠和引申用法;数词的概数表示法;量词的计量兼表性状及色彩意义;象声词的构成及句法功能。第五章怒江傈僳语虚词。对傈僳语副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四类虚词,进行逐个地分析与描写。详细描写副词的类别及语法功能;各种助词在连接不同语法成分、语法结构时的语法功能及其隐现对语义表达的影响;连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作用;虚词前置后置所表现出的类型学特征等。第六章怒江傈僳语短语。侧重描写并列、修饰、宾动、述补、主谓等五种傈僳语基本短语结构类型以及几种特殊短语,如量词短语、助词短语、方位短语、同位短语、连动短语等,并对这些特殊类型的结构关系归属作出鉴定。第七章怒江傈僳语句法成分。对主、谓、宾、定、状、补、中心语及独立语等8类句法成分进行细致梳理与描写分析,对句法成分的正常语序和移位变化,运用语法化、类型学等观点给予合理解释。第八章怒江傈僳语单句。以句型和句类划分法对傈僳语单句进行描写。研究分析了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名词性谓语句、主谓谓语句等主谓句,以及无主句、省略句和独词等非主谓句。第九章怒江傈僳语句类。本章从形式、语义的角度对傈僳语的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句类进行描写分析。重点探讨语气助词在四类语气句中的作用。第十章怒江傈僳语几种句式专题研究。对傈僳语中几种特殊句式结构,如比较句、被动句、话题句、存现句、判断句和连动句等进行专题探讨,对这些句式的语义、句法、表达特征进行了微观的描写和分析。第十一章结语。作为全文的结尾,主要对研究的观点和研究发现进行总结,确立了未来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通过描写分析,我们对怒江傈僳语的语法特点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怒江傈僳语的句法结构基本成分的顺序为SOV,基本语序类型表现为方式副词前置于动词,程度副词前置于形容词,否定副词前置于动词、形容词,助动词后置于动词。名词性短语的语序类型表现为中心语名词后置于修饰语名词,领属定语前置于中心语,形容词前置于中心语,指示词后置于中心语,量词短语后置于中心语。此外,动词、形容词中无自动、使动的形态变化,但处置句式发达。差比句的语序类型为比较基准后置于中心语。限制性关系从句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描写性关系从句只能前置。在句法结构形式中,怒江傈僳语突显话题优先,话题的结构与功能复杂。从以上语法特点来看,怒江傈僳语不仅具有藏缅语类型学的特点,还有许多不同于藏缅语的个性特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缪俊[6](2007)在《现代汉语句嵌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考察现代汉语句嵌结构,尝试援引意向性理论说明某些动词、形容词、名词可以支配句子作句法成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下列问题·小句宾语和谓词性词组作宾语、主谓词组作宾语有没有区别?·小句宾语和兼语式如何划界?·形容词、名词能不能支配句子作为补足语?·句子充当句法成分时能扮演那些语义角色?意向性理论认为,具有意向性的活动可以将一个外在事态映射为自身的内容。在语言中,特定动词、形容词、名词可以表示这种具有意向性的活动,从而在句法上可以支配一个句子,表示受到意向性关指的外在事态。第一章是全文绪论,首先简要介绍了句嵌结构的基本形式,然后回顾了以往研究者对相关课题的探索,并在检点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选题的价值、研究思路和方法等问题。第二、三两章讨论各种具有意向性的活动及其内在结构,以此为基础考察可以支配句子作句子成分的各种动词、形容词、名词,以及受支配的句子所作的句法成分,并给出现代汉语句嵌结构的类型系统。第四、五两章分别考察动词、形容词、名词所支配的句子(内嵌小句)。第四章提出了内嵌小句的独立性等级。不同的独立性实际上反映了词组成句可能性的大小。然后我们分别考察了意向动词、言说动词内嵌小句(小句宾语)的独立性,并尝试从“意向内容的可交流性”和“言语行为类型”的角度对两种动词小句宾语的独立性提出解释。之后,我们讨论了小句宾语与谓词性宾语的分界,通过意向性理论解释两者在独立性、结构形式上的差别。我们认为,小句宾语与谓词性宾语的差别是句子充当句法成分时和词组有系统差别的一方面表现。第五章中,我们考察了形容词、名词内嵌小句的独立性,并与作形容词补足语、名词修饰语的谓词性词组进行比对,发现这些内嵌小句和谓词性词组之间同样存在差别,与小句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之间的差别类似。此外,我们还从物理力、言辞力、意向力的不同入手分析小句宾语和兼语式的划界问题,尝试为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的思路。第六章考察句子充当句法成分时能扮演哪些语义角色。我们尝试探讨:句子如何像名词性成分那样取得语义角色?不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内嵌小句可能承担哪些不同的语义角色?语义角色的不同在句式转换中怎样体现?最后,我们还发现,动词内嵌小句充当语义角色的能力与动词带名词性宾语的能力相关。第七章总结全文,并提出关于句嵌结构的研究可以拓展到篇章分析之中。
朱红雨[7](2020)在《太仆寺旗方言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研究》文中指出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2012),太仆寺旗方言属于晋语张呼片。本文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参考语法的研究框架,对太仆寺旗方言谓词及谓词性短语进行系统探究。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太仆寺旗的地理概况,包括人文地理、历史变革以及方言系属;其次概述了晋语张呼片关于谓词及谓词性短语和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的研究成果,从宏观上把握张呼片语法研究的趋势,发现张呼片在语法领域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可探索的方向;最后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对谓词及谓词性短语作出界定,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理论依据、研究意义和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一部分对动词和形容词进行描写与解释。动词部分:首先对太仆寺旗方言中动词的类别进行描写;其次对太仆寺旗方言中动词的特殊类别主要是能愿动词、虚义动词和否定动词进行描写和分析;最后对太仆寺旗方言中动词的词法进行总结和说明,既包括构词形态也包括构形形态。形容词部分:首先对形容词的类别进行描写;然后对其生动形式进行说明,包括重叠式生动形式、附加式生动形式和复合式生动形式;最后对形容词的词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太仆寺旗方言中的动补结构进行描写与解释。包括“结果补语”“趋向补语”“能性补语”“程度补语”“状态补语”“动量、时量补语”。其中,太仆寺旗方言中的专用结果补语“罢”等极具方言特色。此外,太仆寺旗方言中的趋向补语“个”可代替“来/去”的全部用法,还可以跟“出”组成复合趋向动词。第三部分对太仆寺旗方言中的介词和副词的句法功能进行描写与解释。首先对太仆寺旗方言中的介词进行分类,有“处所介词”“时间介词”“对象介词”和“依凭介词”,并对介词的介引功能进行探讨。其次对副词进行分类,有“描摹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四类。最后,阐述了副词作状语时的句法特征。结语部分对太仆寺旗方言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的整体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而又细致的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杜丽荣[8](2004)在《《商君书》实词研究》文中提出《商君书》实词研究是《商君书》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专书语言研究范畴。 《商君书》是先秦法家的一部重要文献,是研究战国时代秦国历史的重要史料;它语言质朴,风格独特,又是研究上古汉语的重要语料。《商君书》古无注疏,治者颇鲜;近现代的《商君书》研究则多校释注译,或侧重其法治思想、军事思想和治国方略。近年来,《商君书》研究的范围虽有所扩大,但真正从语言角度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全面系统的实词研究尚属空白。 本文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主要采用客观描写、定量分析和比较互证等研究方法,对《商君书》中的1124个单音实词和489个复音实词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穷尽性研究。同时通过与某些专书的纵向历时比较和横向共时比较,总结了《商君书》实词系统的特征及其在汉语词汇发展中的地位;并在全面把握《商君书》实词系统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力图解决《商君书》中一些长期存有争议的疑难词语训释问题和句读问题。其具体内容为:1.引言。主要介绍《商君书》及其作者、《商君书》实词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及相关术语。2.《商君书》名词研究。3.《商君书》动词研究。4.《商君书》形容词研究。5.《商君书》数量词研究。6.《商君书》代词研究。7.《商君书》复音词研究。8.《商君书》实词词义研究。9.《商君书》实词的书写形式。10.《商君书》实词系统及其特征。主要总结《商君书》实词的构成情况、《商君书》实词的特点、《商君书》实词研究的释疑作用及《商君书》实词在汉语词汇发展中的地位。
梁春妮[9](2010)在《春秋战国铭文句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春秋战国时期的铭文语料作为研究对象,以专书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语法研究,着重对其中的句法进行梳理、分析,以期丰富和加强春秋战国铭文明显薄弱的句法方面的研究,填补汉语句法在春秋战国铭文这一特定语料研究上的空白,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近三十年金文语法已有的研究成果,说明课题的研究意义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并交代清楚材料的选择、处理以及体例方面的相关问题。第二章名词句法研究。(一)春秋战国铭文中未见否定判断句。“主语+名词性谓语”、“主语+隹+名词性谓语”是肯定判断旬的主要结构形式,与西周金文相较,肯定判断新增了“主语+殴(繁)+名词性谓语”、“主语+名词性谓语+也”两种类型,还出现了复句式判断句。(二)数量词作谓语是春秋战国铭文数量词最重要的用法。其中数量谓语说明的对象均为物,且绝大部分是对度量衡的说明。数量谓语在形式上或简或繁,出现了由数词和同一计量中不同进制的多个量词组合的复杂形式。(三)春秋战国铭文中的名词性非主谓句数量非常庞大,而且类型多样,这跟这一期的铜器制造制度——“物勒工名”有关。第三章形容词句法研究。(一)形容词谓语句是春秋战国铭文形容词最重要的句法。由于铭文歌功颂德的目的,形容词谓语多是对人的态度、能力、仪表、德行、武功、容貌等方面性质状态的描述,句型或简或繁。(二)春秋战国铭文形容词的活用包括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发生活用的形容词意义类型比较单一,且均具有褒义色彩。(三)春秋战国铭文作状语的形容词约有13个,既有性质形容词,也有状态形容词,其中以状态形容词“敬”的出现频率最高。第四章动词句法研究。本章分五个小节:(一)春秋战国铭文的双宾旬数量大,类别较为齐全,包括了授给类、称谓类、取得类、为动类和处置类。其中授给类、为动类是主要类型。本时期的双宾动词仍以单音节动词为主;双宾语的位置仍以间接宾语位于直接宾语之前为主流。新的特点表现为,间接宾语由代词来充当开始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介词)+O1+述动”结构的出现,促使了为动类双宾旬式的逐渐消失。(二)宾语前置句的数量不多,包括有规律的和无规律的,新的变化体现在肯定旬中包含复指代词“是”“之”的宾语前置句的产生。而有的宾语按规律本该前置而未前置,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宾语正慢慢从前置走向后置。(三)春秋战国铭文兼语句的类型虽少,只有使令类、助引类、册立封免类三种,但语法结构已渐趋成熟。(四)连动式内部的结构较为丰富多样,不同的语法结构高达17种之多。新的变化表现为:连动式动词间的语义关系多了“V1,表原因,V2表结果”这一类;有连词连接的连动式,连接动词的连词除了“以”外,新增了“而”。(五)春秋战国铭文意念上的被动句远远多于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仅有“于”字句和“为”字句两种类型,被动形态是比较单一、粗陋的,被动句处于从意念被动式向形态被动式发展的过渡阶段。第五章省略句研究。春秋战国铭文中的省略,种类繁杂,形式丰富而多样;不同成分的省略,出现的频率和省略的方式都大不一样。其中最大的特色是省略多发生在连贯复句中。
宋丹阳[10](2019)在《现代汉语“一+M+A”结构研究》文中提出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一般用来修饰名词和动词。吕叔湘、丁声树等人曾描述过数量短语修饰形容词的现象。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一+量词”修饰形容词的现象加以考察,下文称之为“一+M+A”结构。“一+M+A”结构的考察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组构成分分析、句法分布、语用、篇章功能以及历时和动因机制。我们认为数词“一”的不可替代性与“一”的文化符号意义、真值与非真值都有关系。能够出现在“一+M+A”结构中的量词有度量、摹状、借用、约量、时量等类别,其中摹状量词比较有表现力,也非常值得挖掘。“一+M+A”结构可以充当六类句法成分,而且倾向于充当宾语和谓语。在语用上,该结构可用于计量、表现情感和环境,篇章上也有衔接、加强、表述功能。该结构唐代就出现,并一直使用到现在,这与隐喻、转喻、有界性、名物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该结构的动因、机制以及各方面考察,希望可以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一+M+A”结构在日常会话和书面材料中的使用,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二、谈谈形容词作宾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形容词作宾语(论文提纲范文)
(1)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语言文字综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引书简称 |
前言 |
第一章 花东甲骨刻辞文例研究 |
第一节 花东甲骨卜辞的行款 |
一、花东甲骨卜辞行款的分类研究 |
二、“定位法”在花东甲骨卜辞行款分布研究中的运用 |
三、花东甲骨卜辞行款的特点及其成因 |
四、花东甲骨卜辞行款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花东甲骨卜辞的段落结构 |
一、花东甲骨卜辞的叙辞 |
二、花东甲骨卜辞的占辞 |
三、花东甲骨卜辞的用辞 |
四、花东甲骨卜辞的验辞 |
五、花东甲骨卜辞的孚辞 |
六、花东甲骨卜辞段落结构的组合形式 |
第三节 花东甲骨卜辞之间的相互关系 |
一、花东甲骨的对贞卜辞 |
二、花东甲骨的成套卜辞 |
三、花东甲骨的成批卜辞 |
四、花东甲骨的同文卜辞 |
五、花东甲骨卜辞的排谱 |
六、花东甲骨卜辞的缀合 |
第四节 花东甲骨卜辞的特殊契刻现象 |
一、花东甲骨卜辞的合文 |
二、花东甲骨卜辞的重文 |
三、花东甲骨卜辞的漏刻 |
四、花东甲骨卜辞的补刻 |
五、花东甲骨卜辞的倒书 |
六、花东甲骨卜辞的横书 |
七、花东甲骨卜辞的误刻 |
八、花东甲骨卜辞的衍文 |
九、花东甲骨卜辞的刮削 |
第五节 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文例 |
一、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辞例 |
二、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分类 |
三、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格式 |
四、花东甲骨记事刻辞的契刻特点 |
第二章 花东甲骨刻辞文字研究 |
第一节 花东甲骨刻辞的字形研究 |
一、字形系统的初步建立 |
二、字形系统的不断完善 |
三、花东甲骨刻辞字体的特点 |
第二节 花东甲骨刻辞字词考释概况 |
一、花东甲骨刻辞字词考释情况简介 |
二、对花东甲骨刻辞字词考释成果的整理 |
第三节 花东甲骨刻辞字词考释类举 |
一、花东甲骨刻辞旧字词的考释 |
二、花东甲骨刻辞新字词的考释 |
第三章 花东甲骨刻辞词汇研究 |
第一节 花东甲骨刻辞词汇的整理与分类 |
一、花东甲骨刻辞词汇整理与分类情况简介 |
二、花东甲骨刻辞词汇整理与分类存在的问题 |
三、对花东甲骨刻辞词汇的重新整理与分类 |
第二节 花东甲骨刻辞字与词的对应关系 |
一、花东甲骨刻辞字与词的数量对应关系 |
二、花东甲骨刻辞字与词的意义对应关系 |
第三节 花东甲骨刻辞词与词的关系 |
第四章 花东甲骨刻辞语法研究 |
第一节 花东甲骨刻辞的词法研究 |
一、名词 |
二、动词 |
三、形容词 |
四、代词 |
五、数词和量词 |
六、副词 |
七、介词 |
八、连词 |
第二节 花东甲骨刻辞的句法研究 |
一、花东甲骨刻辞句型的系统研究 |
二、花东甲骨刻辞个别句型的研究 |
结语 |
附录一 :花东甲骨对贞卜辞辞例 |
附录二 :花东甲骨同版成套卜辞辞例 |
附录三 :花东甲骨同文卜辞辞例 |
附录四 :花东甲骨卜辞缀合一览表 |
附录五 :花东甲骨记事刻辞辞例 |
附录六 :花东甲骨刻辞新见字形表 |
附录七 :花东甲骨刻辞重要字词考释综览 |
附录八 :花东甲骨刻辞词汇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战国策》形容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形容词判定的有关问题 |
1.5 关于语料和体例的说明 |
第二章 《战国策》形容词的类别 |
2.1 性质形容词 |
2.1.1 性质形容词的结构类别 |
2.1.2 性质形容词的语义类别 |
2.1.3 性质形容词并用的类型 |
2.2 状态形容词 |
2.2.1 单纯状态形容词 |
2.2.2 合成状态形容词 |
2.3 小结 |
第三章 形容词作谓语的句法语义分析 |
3.1 简单述谓形核 |
3.1.1 一价形容词简单谓语句 |
3.1.2 二价形容词简单谓语句 |
3.1.3 形容词作主谓谓语句中的小谓语 |
3.2 复杂述谓形核 |
3.2.1 复合述谓形核——形容词构成复合谓语 |
3.2.2 从属述谓形核——形容词作从属谓语 |
3.2.3 降级述谓形核——形容词作降级谓语 |
3.3 小结: |
第四章 形容词作主语和宾语的句法语义分析 |
4.1 形容词作陈述性主语和宾语 |
4.1.1. 形容词作陈述性主语 |
4.1.2 形容词作陈述性宾语 |
4.2 形容词作指称性主语和宾语 |
4.2.1 自指性主语和宾语 |
4.2.2 转指性主语和宾语 |
4.3 小结 |
第五章 形容词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语义指向分析 |
5.1 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分析 |
5.1.1 指向主语 |
5.1.2 指向谓语 |
5.1.3 指向宾语 |
5.1.4 指向定语 |
5.1.5 指向状语 |
5.1.6 指向补语 |
5.1.7 指向兼语 |
5.1.8 指向定语和主语 |
5.2 形容词状语的语义指向分析 |
5.2.1 指向谓语 |
5.2.2 指向主语 |
5.2.3 指向宾语 |
5.2.4 指向兼语 |
5.2.5 指向定语 |
5.2.6 指向状语 |
5.3 形容词补语的语义指向分析 |
5.3.1 指向谓语 |
5.3.2 指向主语 |
5.3.3 指向宾语 |
5.3.4 指向定语 |
5.3.5 指向主语和谓语 |
5.4 小结 |
第六章 《战国策》形容词的历史地位 |
6.1 共时比较 |
6.1.1 形容词分布的比较 |
6.1.2 形容词句法语义功能的比较 |
6.2 历时比较 |
6.2.1 《战国策》和《史记》的比较 |
6.2.2 其他历时比较 |
结语 |
附录一:《战国策》形容词句法语义功能总览 |
附录二:《战国策》形容词校读札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孙真人千金方》动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千金方》的语料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千金要方》医药价值研究 |
1.2.2 《千金要方》版本研究 |
1.2.3 《千金要方》语言研究 |
1.2.4 孙思邈生平、思想、医德等方面的研究 |
1.3 动词概念及与相关词类的区别 |
1.3.1 动词的概念 |
1.3.2 动词的性质和划界 |
1.3.3 动词的再分类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说明 |
1.5.1 语料 |
1.5.2 本文使用的符号 |
第二章 能愿动词 |
2.1 能愿动词概述 |
2.2 《千金方》中的能愿动词 |
2.2.1 可能类能愿动词 |
2.2.2 必要类能愿动词 |
2.2.3 意欲类能愿动词 |
2.2.4 意愿类能愿动词 |
2.2.5 其他类能愿动词 |
2.2.6 关於能愿动词运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趋向动词 |
3.1 趋向动词概述 |
3.2 《千金方》中的趋向动词 |
3.2.1 “来”组趋向动词 |
3.2.2 “上”组趋向动词 |
3.2.3 “出去”组趋向动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存现动词 |
4.1 存现动词概述 |
4.2 《千金方》中的存现动词 |
4.2.1 存在动词 |
4.2.2 隐现动词 |
4.2.3 增减动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判断动词 |
5.1 判断动词概述 |
5.2 《千金方》中的判断动词 |
5.2.1 “是”类判断动词 |
5.2.2 “像”类判断动词 |
5.2.3 “叫”类判断动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使令动词 |
6.1 使令动词概述 |
6.2 《千金方》中的使令动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心理动词 |
7.1 心理动词概述 |
7.2 《千金方》中的心理动词 |
7.2.1 状态心理动词 |
7.2.2 行为心理动词 |
7.3 个案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动作行为动词 |
8.1 动作行为动词概述 |
8.2 《千金方》中的动作行为动词 |
8.3 个案研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与动词相关问题的认知分析 |
9.1 “来”“去”表时间 |
9.2 VO来 |
9.3 V去0 |
9.4 上 |
9.5 下 |
9.6 “有”字存在句 |
9.7 动词重叠 |
9.7.1 类同物复现的识解类型 |
9.7.2 汉语重叠体现的不同维度 |
9.7.3 决定认知模式选择的因素 |
9.7.4 动词重叠的跨语言考察 |
9.7.5 小结 |
9.8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10.1 本文主要结论 |
10.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佛经语料库范围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4)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重叠式的界定 |
五、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形容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超常搭配 |
四、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章 动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动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单音节动词重叠式 |
二、双音节动词重叠式 |
小结 |
第二节 动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超常搭配 |
小结 |
第三节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表示“量” |
二、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 |
三、表示轻松、随意的意味 |
四、表示尝试 |
小结 |
第三章 名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名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名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名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四章 副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副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副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副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五章 数词、量词重叠式 |
第一节 数词重叠式 |
一、数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二、数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数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第二节 量词重叠式 |
一、量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二、量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量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第六章 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的总体面貌及特点 |
第一节 总体面貌 |
第二节 总体特点 |
一、结构形式特点 |
二、句法功能特点 |
三、语法意义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怒江傈僳语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题目及选题理由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傈僳语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外的傈僳语研究 |
1.3.2 国内的傈僳语研究 |
1.4 采取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
1.5.2 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1.5.3 语料使用上的创新 |
1.6 傈僳族语言文字概况 |
第二章 怒江傈僳语语音系统 |
2.1 辅音 |
2.1.1 辅音的特点 |
2.1.2 辅音说明 |
2.1.3 辅音例词举要 |
2.2 元音 |
2.2.1 元音的特点 |
2.2.2 元音的分类 |
2.2.3 元音说明 |
2.3 声调 |
2.3.1 调值与调类 |
2.3.1.1 调值 |
2.3.1.2 调类 |
2.3.2 调值及例词 |
2.3.3 声调说明 |
2.4 傈僳语音节结构 |
2.4.1 傈僳语的音节结构形式 |
2.4.2 傈僳语音节的特点 |
2.4.3 傈僳语音节的声韵配合规律 |
2.5 音变 |
2.5.1 代词与称谓词组合时的音变现象 |
2.5.1.1 单数人称代词跟长辈亲属称谓词组合时的音变情况 |
2.5.1.2 复数人称代词的音变情况 |
2.5.2 指示代词与数词t~hi~(31)连用时的音变情况 |
2.5.3 疑问代词a~(33)le~(33)和方位助词kua~(33)组合时的音变情况 |
2.5.4 形容词重叠时的变调情况 |
2.5.6 语音脱落 |
2.5.7 增音 |
第三章 怒江傈僳语构词法 |
3.1 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多音节词 |
3.1.2.1 双音节词 |
3.1.2.2 三音节词 |
3.1.2.3 四音节词 |
3.1.2.4 五音节词 |
3.2 四音格词 |
3.2.1 四音格词的类型 |
3.2.2 四音格词的构词方式 |
3.2.2.1 连绵式四音格词 |
3.2.2.2 复合式四音格词 |
3.2.2.3 重叠式四音格词 |
3.2.2.4 综合式四音格词 |
3.2.3 四音格词的语音特点 |
3.2.3.1 四音格词音韵和谐形式的分类 |
3.2.3.2 四音格词对称形式的分类 |
3.2.4 四音格词的语义特点 |
3.3 单纯词和合成词 |
3.3.1 单纯词 |
3.3.1.1 单音节单纯词 |
3.3.1.2 双音单纯词 |
3.3.1.3 多音单纯词 |
3.3.2 合成词 |
3.3.2.1 复合式合成词 |
3.3.2.2 附加式合成词 |
3.3.2.3 重叠式复合词 |
3.4 借词 |
3.4.1 借词的类型 |
3.4.1.1 音译 |
3.4.1.2 意译 |
3.4.1.3 半音译半意译 |
3.4.1.4 音译加注 |
3.4.2 借词对傈僳语的影响 |
3.4.2.1 丰富了傈僳语的词汇系统 |
3.4.2.1.2 借词推动傈僳语词汇细化、准确化和经济化 |
第四章 怒江傈僳语实词 |
4.1 名词 |
4.1.1 名词的类别 |
4.1.1.1 普通名词 |
4.1.1.2 专有名词 |
4.1.1.3 方所名词 |
4.1.1.4 时间名词 |
4.1.2 名词的构词标志 |
4.1.2.1 前缀标记 |
4.1.2.2 后缀标记 |
4.1.3 名词的语法范畴 |
4.1.3.1 名词的性范畴 |
4.1.3.2 名词的“数”范畴 |
4.1.4 名词的性状特征 |
4.1.4.1 表圆形物体 |
4.1.4.2 表成株的植物 |
4.1.4.3 表扁平状物体 |
4.1.4.4 表成片成块的地方 |
4.1.4.5 表环形空间 |
4.1.4.6 表有孔事物 |
4.1.4.7 表藤条状物 |
4.1.4.8 表巢穴状物 |
4.1.4.9 表野生、性野的 |
4.1.5 名词的大称和小称表示法 |
4.1.5.1 大称表示法 |
4.1.5.2 小称表示法 |
4.1.6 名词的句法功能 |
4.2 动词 |
4.2.1 动词的分类 |
4.2.1.1 按能否带宾语分类 |
4.2.1.2 按意义和功能分类 |
4.2.2 动词的重叠 |
4.2.3 动词的语法特征 |
4.2.3.1 作谓语 |
4.2.3.2 作主语 |
4.2.3.3 作定语 |
4.2.3.5 作补语 |
4.2.3.6 作状语 |
4.2.5 动词的态 |
4.2.5.1 自动态与使动态 |
4.2.5.2 互动态 |
4.2.6 动词的时体范畴 |
4.2.6.1 时体的类别 |
4.2.6.2 时体助词的连用 |
4.2.7 动词名物化 |
4.2.8 宾动同形结构 |
4.2.8.1 宾动同形的形式 |
4.2.8.2 宾动同形短语的结构关系 |
4.2.9 动词的“趋向”范畴 |
4.2.10 动词的否定形式 |
4.3 形容词 |
4.3.1 形容词与动词的关系 |
4.3.1.1 形容词与动词的相同点 |
4.3.1.2 形容词与动词的不同点 |
4.3.2 形容词的构造特点 |
4.3.2.1 单音节 |
4.3.2.2 双音节 |
4.3.2.3 多音节 |
4.3.3 形容词的重叠 |
4.3.4 形容词的程度变化 |
4.3.5 形容词的名物化 |
4.3.5.1 形容词名物化标记 |
4.3.5.2 形容词名物化结构的语法功能 |
4.3.6 形容词的使动态 |
4.3.7 形容词的否定式 |
4.3.8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
4.3.8.1 作定语 |
4.3.8.2 作谓语 |
4.3.8.3 作补语 |
4.3.8.4 作主语 |
4.3.8.5 作宾语 |
4.3.8.6 作状语 |
4.3.8.7 名物化形容词作主语、宾语 |
4.4 代词 |
4.4.1 人称代词 |
4.4.1.1 人称代词的主格、宾语和领格同形 |
4.4.1.2 人称代词的数 |
4.4.1.3 反身代词 |
4.4.1.4 泛称人称代词 |
4.4.2 指示代词 |
4.4.2.1 指示代词的类别 |
4.4.2.2 指示代词的语法特点 |
4.2.2.3 复合指示代词 |
4.4.3 疑问代词 |
4.4.3.1 疑问代词的类别 |
4.4.3.2 疑问代词的“数”范畴 |
4.4.3.3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
4.4.3.5 疑问代词的语法特征 |
4.5 数词 |
4.5.1 数词的类别 |
4.5.1.1 基数词 |
4.5.1.2 序数词 |
4.5.2 数词的语法特征 |
4.6 量词 |
4.6.1 量词的类别 |
4.6.1.1 名量词 |
4.6.1.2 动量词 |
4.6.3 量词的语法特征 |
4.7 象声词 |
4.7.1 傈僳语象声词的语音结构 |
4.7.1.1 A式(即单音节) |
4.7.1.2 AA式(即双音节) |
4.7.1.3 AB式(即双音节) |
4.7.1.4 ABB式(即三音节) |
4.7.1.5 Aza~(31)A式(即三音节) |
4.7.1.6 ABAB式(即四音节) |
4.7.1.7 ABza~(31)AB式(即五音节) |
4.7.2 象声词的分类 |
4.7.2.1 以象声词运用的情况来分类 |
4.7.2.2 按表达对象来分类 |
4.7.3 象声词有独特的语法功能 |
4.7.3.1 能单独回答问题 |
4.7.3.2 作主语 |
4.7.3.3 作补语 |
4.7.3.4 作定语 |
4.7.3.6 作谓语 |
4.7.3.7 作状语 |
4.7.3.8 象声词还能独立成句 |
4.7.4 象声词与形容词、叹词的区别 |
4.7.4.1 象声词与形容词不同 |
4.7.4.2 象声词与叹词不同 |
第五章 怒江傈僳语虚词 |
5.1 副词 |
5.1.1 副词的类别 |
5.1.1.1 程度副词 |
5.1.1.2 范围副词 |
5.1.1.3 时间副词 |
5.1.1.4 频率副词 |
5.1.1.5 肯定、否定副词 |
5.1.1.6 情状方式副词 |
5.1.1.7 关联副词 |
5.1.2 副词的句法功能 |
5.1.2.1 副词作状语 |
5.1.2.2 副词作补语 |
5.2 连词 |
5.2.1 连词的分类 |
5.2.1.1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
5.2.1.2 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 |
5.2.1.3 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 |
5.2.1.4 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
5.2.1.5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
5.2.1.6 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 |
5.2.1.7 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
5.2.1.8 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 |
5.2.1.9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
5.2.1.10 表示目的关系的连词 |
5.2.2 连词的语法特征 |
5.3 助词 |
5.3.1 结构助词 |
5.3.1.1 宾语助词 |
5.3.1.2 定语助词 |
5.3.1.3 状语助词 |
5.3.1.4 补语助词 |
5.3.1.5 主语助词 |
5.3.2 时体助词 |
5.3.2.1 将行体助词 |
5.3.2.2 经历体助词 |
5.3.2.3 完成体助词 |
5.3.2.4 进行体助词 |
5.3.2.5 持续体助词 |
5.3.2.6 未行体助词 |
5.3.3 语气助词 |
5.3.3.1 陈述语气助词 |
5.3.3.2 祈使语气助词 |
5.3.3.3 感叹语气助词 |
5.3.3.4 疑问语气助词 |
5.3.3.5 转述语气助词 |
5.3.3.6 揣测语气助词 |
5.3.4 其他助词 |
5.3.4.1 比况助词 |
5.3.4.2 方位助词 |
5.3.4.3 从由格助词 |
5.4 叹词 |
5.4.1 叹词的特征 |
5.4.2 叹词举要 |
5.4.3 叹词构成的感叹句 |
5.4.4 叹词的特殊用法 |
第六章 怒江傈僳语短语 |
6.1 短语的结构分类 |
6.1.1 并列短语 |
6.1.2 主谓短语 |
6.1.3 宾动短语 |
6.1.3.1 宾动短语的语义类型 |
6.1.3.2 宾动短语的述语性质分类 |
6.1.3.3 宾动短语的宾语性质分类 |
6.1.3.4 一种特殊的宾动短语——宾动同形短语 |
6.1.4 修饰短语 |
6.1.4.1 定中短语 |
6.1.4.2 状中短语 |
6.1.5 述补短语 |
6.1.5.1 述补短语的分类方法 |
6.1.5.2 述补短语的否定式 |
6.1.5.3 述补短语的语法化 |
6.1.5.4 述补短语的类型学特征 |
6.2 短语的特殊类型 |
6.2.1 连动短语 |
6.2.1.1 连动短语的分类 |
6.2.1.2 连动项间的语义关系 |
6.2.1.3 连动项间的语法关系 |
6.2.2 数量短语 |
6.2.2.1 数词和量词的结合情况 |
6.2.2.2 数量短语与其他词类的结合情况 |
6.2.2.3 数量短语独立做句法成分的条件 |
6.2.2.4 数量短语的调量功能 |
6.2.3 复指短语 |
6.2.4 名物化短语 |
6.3 短语的功能分类 |
6.3.1 名词性短语 |
6.3.2 动词性短语 |
6.3.3 形容词短语 |
第七章 怒江傈僳语句法成分 |
7.1 主语 |
7.1.1 主语的构成成分 |
7.1.1.1 名词性主语 |
7.1.1.2 谓词性主语 |
7.1.2 主语的语义类型 |
7.1.2.1 施事主语 |
7.1.2.2 受事主语 |
7.1.2.3 非施受事主语 |
7.2 谓语 |
7.2.1 谓语的构成成分 |
7.2.2 谓语的语义类型 |
7.3 宾语 |
7.3.1 宾语的构成成分 |
7.3.2 宾语的语义类型 |
7.3.3 宾语与宾语助词 |
7.3.3.1 受事宾语助词与定指度的关系 |
7.3.3.2 宾语助词与无生性宾语的关系 |
7.3.3.3 无生命名词宾语 |
7.4 定语 |
7.4.1 充当定语的成分 |
7.4.2 定语的语义类型 |
7.4.3 多重定语的语序 |
7.5 状语 |
7.5.1 状语的构成成分 |
7.5.2 状语的语义类型 |
7.5.3 多层状语的语序 |
7.6 补语 |
7.6.1 补语的构成成分 |
7.6.2 补语的语义类型 |
7.6.3 补语的语义指向 |
7.7 独立语 |
7.7.1 插入语 |
7.7.2 称呼语 |
7.7.3 感叹语 |
7.7.4 拟声语 |
第八章 怒江傈僳语单句 |
8.1 主谓句 |
8.1.1 动词性谓语句 |
8.1.2 形容词谓语句 |
8.1.3 主谓谓语句 |
8.1.4 名词性谓语句 |
8.2 非主谓句 |
8.2.1 体词性非主谓句 |
8.2.2 动词性非主谓句 |
8.2.3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
8.2.4 叹词性非主谓句 |
8.2.5 象声词非主谓句 |
第九章 怒江傈僳语句类 |
9.1 陈述句 |
9.1.1 根据陈述的方式分类 |
9.1.2 按陈述的角度分类 |
9.1.3 陈述句和语气助词 |
9.2 疑问句 |
9.2.1 疑问句的形式分类 |
9.2.2 疑问句的语义分类 |
9.2.2.1 是非疑问句 |
9.2.2.2 特指疑问句 |
9.2.2.3 正反问句 |
9.2.2.4 选择问句 |
9.2.2.5 反意疑问句 |
9.2.3 疑问句的语气分类 |
9.2.3.1 表示疑问 |
9.2.3.2 表示推测加求证 |
9.2.3.3 表示反话 |
9.3 祈使句 |
9.3.1 请求与建议类祈使句 |
9.3.2 劝阻与禁止类祈使句 |
9.3.3 敦促与命令类祈使句 |
9.4 感叹句 |
9.4.1 感叹句的形式分类 |
9.4.1.1 无叹词感叹句 |
9.4.1.2 有叹词感叹句 |
9.4.2 感叹句的语义分类 |
第十章 怒江傈僳语句式专题研究 |
10.1 话题句 |
10.1.1 话题与主语之争 |
10.1.2 话题与主语的关系 |
10.1.3 傈僳语话题的类别 |
10.1.4 傈僳语话题成分 |
10.1.4.1 充当话题的语法单位 |
10.1.4.2 充当话题的句法成分 |
10.1.5 傈僳语的话题标记 |
10.1.5.1 停顿 |
10.1.5.2 提顿助词 |
10.1.5.3 语序标记 |
10.1.6 话题标记体现句法成分的多功能性 |
10.2 被动句 |
10.2.1 傈僳语被动句的结构类型 |
10.2.1.1 受事+受事助词+施事+施事助词+动词性成分 |
10.2.1.2 受事+受事助词+施事+动词性成分 |
10.2.1.3 受事+受事助词+动词性成分 |
10.2.2 被动句施受事成分缺略的条件 |
10.2.2.1 语境省略 |
10.2.2.2 施事主语隐含 |
10.2.3 被动句的语法标记 |
10.2.4 被动句的语义类型 |
10.2.4.1 消极义被动句 |
10.2.4.2 积极义被动句 |
10.2.4.3 中性义被动句 |
10.2.5 被动句与主动句的转换关系 |
10.3 比较句 |
10.3.1 差比句 |
10.3.1.1 差比句结构要素 |
10.3.1.2 差比标记的来源 |
10.3.1.3 差比句的语序 |
10.3.1.4 差比句的类型学特征 |
10.3.2 等比句 |
10.3.2.1 等比句的肯定式 |
10.3.2.2 等比句的结构成分 |
10.3.2.3 等比句的否定式 |
10.3.2.4 等比句的语序 |
10.4 存现句 |
10.4.1 存现句和处在句的结构模式 |
10.4.2 存现句和处在句的关系 |
10.4.3 两种句式在傈僳语和汉语中的异同 |
10.4.4 存在句 |
10.4.4.1 存在句的结构模式 |
10.4.4.2 存在动词 |
10.4.4.3 存在句的类别 |
10.4.4.4 存在句的句法结构 |
10.5 判断句 |
10.5.1 判断句的形式类别 |
10.5.1.1 无判断词判断句 |
10.5.1.2 有判断词判断句 |
10.5.1.3 句尾有ma~(31)ηa~(33)(不是)的判断句 |
10.5.1.4 判断词和助词共现判断句 |
10.5.1.5 只用助词的判断句 |
10.5.2 判句的语义类型 |
10.5.2.1 等同或归类 |
10.5.2.2 表示属性特征 |
10.5.2.3 解释目的 |
10.5.2.4 存在处所 |
10.5.2.5 表示时间 |
10.5.2.6 工具、手段 |
10.5.2.7 表解释说明 |
10.5.3 判断句的语用功能及特点 |
10.5.3.1 判断功能 |
10.5.3.2 强调功能 |
10.5.3.3 应答功能 |
10.5.4 判断句的语法形式 |
10.5.4.1 使用否定词语ma~(31) ηa~(33)(不是) |
10.5.5 判断句结构成分的隐含 |
10.5.6 判断句的类型学特征 |
10.6 连动句 |
10.6.1 傈僳语连动句的特点 |
10.6.1.1 两个以上的动词连用 |
10.6.1.2 连用的动词为一个谓语 |
10.6.1.3 共享主语 |
10.6.1.4 共享时体、语气、情态 |
10.6.1.5 语调停顿或暂停标记不会出现在一个连动结构的成分之间 |
10.6.1.6 连动结构只用一个否定词 |
10.6.2 连动结构的分类 |
10.6.2.1 按是否使用标记来分类 |
10.6.2.2 按连动项的宾语来分类 |
10.6.2.3 按连动项动词的性质来分类 |
10.6.2.4 按连动项的组合方式分类 |
10.6.3 连用动词间的语义关系 |
10.6.3.1 动作顺承关系 |
10.6.3.2 动作—目的关系 |
10.6.3.3 方式—动作关系 |
10.6.3.4 条件—动作关系 |
10.6.3.5 动作—结果关系 |
10.6.3.6 然否关系 |
10.6.4 连动项间的句法关系 |
10.6.4.1 并列关系 |
10.6.4.2 修饰关系 |
10.6.4.3 补充关系 |
10.6.4.4 支配关系 |
10.6.5 连动词与宾语间的句法关系 |
10.6.5.1 连动结构与宾语的关系 |
10.6.5.2 双宾语中连动结构与宾语的关系 |
10.6.5.3 兼语句中连动结构与宾语的关系 |
10.6.5.4. 双宾语兼语句中连动结构与宾语的关系 |
10.6.6 连动词与动词语法化 |
10.6.7 连动结构的否定式 |
第十一章 结语 |
11.1 怒江傈僳语作为基础方言的特征明显 |
11.1.1 语音特征 |
11.1.2 词汇方面的特征 |
11.1.3 语法特征 |
11.2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1.2.1 创新点 |
11.2.2 研究的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0核心词列表 |
附录二 长篇语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现代汉语句嵌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任务 |
1.什么是"句嵌结构"? |
2.本文的任务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1.包孕句属于单句还是复句——句子如何充当句法成分? |
2.小句宾语研究 |
3.形容词、名词可以支配谓词性补足语吗? |
4.以往研究中的不足 |
5.近期成果 |
第三节 选题的价值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句嵌结构与意向性 |
第一节 从句子到"句嵌结构" |
第二节 句嵌结构的语义特点 |
第三节 "意向性"的概念与类型 |
1.意向性是意识的关指能力 |
2.初始的意向性与派生的意向性 |
第四节 意向活动、意向态度和意向概括 |
1.意向活动 |
2.意向态度 |
3.意向概括 |
4.意向结构 |
第五节 言说活动和言说概括 |
1.言说活动 |
2.言说概括 |
3.言说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句嵌结构的形式与类型 |
第一节 意向结构、言说结构的句法实现 |
第二节 句嵌结构的核心词语:具有意向性的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
1.具有意向性的动词 |
2.具有意向性的形容词 |
3.具有意向性的名词 |
第三节 内嵌小句的句法性质 |
第四节 句嵌结构的主语 |
第五节 句嵌结构的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意向动词和言说动词的内嵌小句 |
第一节 内嵌小句的独立性 |
1.独立性的定义和等级 |
2.意向动词内嵌小句的独立性 |
3.言说动词内嵌小句的独立性 |
第二节 小句宾语,还是谓词性宾语? |
1.问题的提出 |
2.从"意向性"看小句宾语与谓词性宾语的区分 |
3.小句宾语和谓词性宾语结构形式上的差别 |
第三节 物理力、言辞力、意向力与兼语式的三种类型 |
1.问题的提出:小句宾语和兼语式的划界问题 |
2.从物理力、言辞力、意向力看兼语式的分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意向形容词与意向名词的内嵌小句 |
第一节 意向形容词的内嵌小句 |
1.意向形容词内嵌小句的独立性等级 |
2.内嵌小句与谓词性词组作形容词的补足语 |
第二节 意向名词的内嵌小句 |
1.意向名词内嵌小句的独立性等级 |
2.自指的"的"字结构与转指的"的"字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嵌小句的语义角色 |
第一节 内嵌小句如何获取语义角色? |
1.动词、形容词的"向"涉及非名词性成分 |
2.经验内容的指称化 |
3.经验内容的角色分化 |
第二节 动词、形容词内嵌小句的语义角色 |
1.语义角色的分类与定义 |
2.语义角色在句式中的体现 |
3.内嵌小句的语义角色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余论 |
第一节 本章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余论:从句嵌结构到篇章的视域结构 |
附录1.具有意向性的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
附录2.内嵌小句的语义角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太仆寺旗方言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太仆寺旗概况 |
(一)地理概况 |
(二)历史变革 |
(三)方言系属 |
二、研究现状 |
(一)主要内容 |
(二)主要成果 |
(三)不足与展望 |
三、研究目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四、理论方法 |
(一)参考语法 |
(二)语言库藏类型学 |
(三)调查方法及语料来源 |
(四)论文体例 |
第一章 动词和形容词 |
第一节 动词 |
一、动词的类别 |
二、动词的语法特征 |
三、动词的特殊小类 |
四、动词的词法分析 |
五、小结 |
第二节 形容词 |
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
二、形容词的词法分析 |
三、小结 |
第二章 动补短语 |
第一节 补语的性质 |
第二节 结果补语 |
一、结果补语的构成和相关句法表现 |
二、专用的结果补语 |
三、小结 |
第三节 趋向补语 |
一、“去” |
二、“个” |
三、“转” |
四、“来” |
五、“上” |
六、“下” |
七、“上(来/去)”“下(来/去)” |
八、“进”“出”(来/去) |
十、小结 |
第四节 能性补语 |
一、V+C+了 |
二、能+V+补 |
三、小结 |
第五节 程度补语 |
一、“慌” |
二、“猛” |
三、“欢” |
四、小结 |
第六节 状态补语 |
一、“得” |
二、“得捏” |
三、小结 |
第七节 动量、时量补语 |
一、动量补语 |
二、时量补语 |
三、小结 |
第三章 状中短语 |
第一节 介宾状语 |
一、处所介词 |
二、时间介词 |
三、对象介词 |
四、依凭介词 |
五、小结 |
第二节 副词作状语 |
一、副词的分类 |
二、副词的句法功能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商君书》实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商君书》及其作者 |
1.1.1 《商君书》简介 |
1.1.1.1 主张法治 |
1.1.1.2 鼓励农战 |
1.1.1.3 反对儒家礼教 |
1.1.1.4 记录了秦国的一些政治、军事制度 |
1.1.2 《商君书》的作者 |
1.1.3 《商君书》的成书年代 |
1.1.4 《商君书》的流传情况 |
1.2 《商君书》实词研究的意义 |
1.2.1 专书词汇研究的意义 |
1.2.2 《商君书》实词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1.2.2.1 《商君书》具有独特的语料价值 |
1.2.2.1.1 《商君书》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典籍 |
1.2.2.1.2 《商君书》未经“焚书”之劫,较好地保留了先秦著作的原貌 |
1.2.2.1.3 《商君书》语言质朴,接近当时口语 |
1.2.2.2 《商君书》实词研究的现状尚很不理想 |
1.2.2.2.1 《商君书》古无注疏,治者颇鲜 |
1.2.2.2.2 近现代的《商君书》研究多校释注译,或侧重其法治思想、军事思想和治国方略 |
1.2.2.2.3 《商君书》语言研究成果有限,全面系统的实词研究尚属空白 |
1.2.2.3 《商君书》实词研究的具体价值 |
1.2.2.3.1 填补《商君书》实词研究的空白,为全面进行《商君书》语言研究及其他有关研究奠定基础 |
1.2.2.3.2 为汉语词汇史乃至整个汉语史研究提供准确翔实的材料和数据 |
1.2.2.3.3 有利于解决《商君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
1.3 指导理论、研究方法及有关术语 |
1.3.1 指导理论 |
1.3.2 研究方法及具体研究步骤 |
1.3.2.1 客观描写法 |
1.3.2.2 定量分析法 |
1.3.2.3 比较互证法 |
1.3.2.4 具体研究步骤 |
1.3.2.4.1 选择底本,搞好校勘 |
1.3.2.4.2 确定标准,切分单词 |
1.3.2.4.3 定量统计,定性分析 |
1.3.2.4.4 归纳描写,展现系统 |
1.3.2.4.5 比较互证,总结规律 |
1.3.3 所用术语及相关问題 |
1.3.3.1 词、语素和短语 |
1.3.3.2 字与词 |
1.3.3.2.1 字与词的对应关系 |
1.3.3.2.2 古今字 |
1.3.3.2.3 通假字 |
1.3.3.2.4 假借字 |
1.3.3.2.5 异体字 |
1.3.3.2.6 同源词 |
1.3.3.3 词的同一性 |
1.3.3.3.1 词形相同,词义间有引申关系者,不论词性如何均视为一词 |
1.3.3.3.2 词义引申后语音形式或书写形式发生变化者,另分为一词 |
1.3.3.3.3 假借义独立成词 |
1.3.3.3.4 通假字与本字、古字与今字所记录的词统计时均不作归并 |
1.3.3.3.5 同音同形而词义之间有无联系难以判断者,从合不从分 |
1.3.3.4 词类 |
1.3.3.4.1 实词和虚词 |
1.3.3.4.2 词类划分的标准和依据 |
1.3.3.4.3 词的活用与兼类 |
2 《商君书》名词研究 |
2.1 名词概说 |
2.2 名词的分类 |
2.2.1 按语义分类 |
2.2.1.1 普通名词 |
2.2.1.2 专有名词 |
2.2.1.2.1 人名、谥号 |
2.2.1.2.2 朝代、国名 |
2.2.1.2.3 地名、宫室名 |
2.2.1.2.4 书名、政令名 |
2.2.1.3 方位名词 |
2.2.1.4 时间名词 |
2.2.2 按音节分类 |
2.2.2.1 单音节名词 |
2.2.2.2 双音节名词 |
2.2.2.3 三音节名词 |
2.2.3 从其他词类活用来的名词及兼属其他词类的名词 |
2.2.3.1 从其他词类活用来的名词 |
2.2.3.1.1 从动词活用来的名词 |
2.2.3.1.2 从形容词活用来的名词 |
2.2.3.1.3 从数词活用来的名词 |
2.2.3.2 兼属其他词类的名词 |
2.2.3.2.1 与动词兼类的名词 |
2.2.3.2.2 与形容词兼类的名词 |
2.2.3.2.3 与数词兼类的名词 |
2.2.3.2.4 与量词兼类的名词 |
2.2.3.2.5 与代词兼类的名词 |
2.2.3.2.6 与动词、形容词兼类的名词 |
2.3 名词的语法功能 |
2.3.1 作主语 |
2.3.1.1 普通名词作主语 |
2.3.1.2 专有名词作主语 |
2.3.1.3 时间名词作主语 |
2.3.2 作宾语 |
2.3.2.1 普通名词作宾语 |
2.3.2.1.1 普通名词作动词宾语 |
2.3.2.1.2 普通名词作介词宾语 |
2.3.2.2 专有名词作宾语 |
2.3.2.2.1 专有名词作动词宾语 |
2.3.2.2.2 专有名词作介词宾语 |
2.3.2.3 方位名词作宾语 |
2.3.2.3.1 方位名词作动词宾语 |
2.3.2.3.2 方位名词作介词宾语 |
2.3.2.4 时间名词作宾语 |
2.3.2.4.1 时间名词作动词宾语 |
2.3.2.4.2 时间名词作介词宾语 |
2.3.3 作兼语 |
2.3.3.1 普通名词作兼语 |
2.3.3.2 专有名词作兼语 |
2.3.4 作定语 |
2.3.4.1 普通名词作定语 |
2.3.4.2 专有名词作定语 |
2.3.4.3 方位名词作定语 |
2.3.4.4 时间名词作定语 |
2.3.5 作状语 |
2.3.5.1 普通名词作状语 |
2.3.5.2 方位名词作状语 |
2.3.5.3 时间名词作状语 |
2.3.6 作谓语 |
2.3.6.1 普通名词作谓语 |
2.3.6.2 专有名词作谓语 |
2.3.7 作补语 |
2.3.7.1 普通名词作补语 |
2.3.7.2 方位名词作补语 |
3 《商君书》动词研究 |
3.1 动词概说 |
3.2 动词的分类 |
3.2.1 按用法分类 |
3.2.1.1 普通动词 |
3.2.1.1.1 带宾动词 |
3.2.1.1.2 不带宾动词 |
3.2.1.2 助动词 |
3.2.1.2.1 表示可能意义的助动词 |
3.2.1.2.2 表示意愿的助动词 |
3.2.1.2.3 表示应当、值得的助动词 |
3.2.1.2.4 表示被动的助动词 |
3.2.2 按音节分类 |
3.2.2.1 单音节动词 |
3.2.2.2 双音节动词 |
3.2.3 特殊用法的动词 |
3.2.3.1 使动词 |
3.2.3.1.1 来自形容词的使动词 |
3.2.3.1.2 来自不及物动词的使动词 |
3.2.3.1.3 来自及物动词的使动词 |
3.2.3.1.4 来自普通名词的使动词 |
3.2.3.1.5 来自方位名词的使动词 |
3.2.3.1.6 来自数词的使动词 |
3.2.3.2 意动词 |
3.2.3.2.1 来自形容词的意动词 |
3.2.3.2.2 来自普通名词的意动词 |
3.2.3.2.3 来自方位名词的意动词 |
3.2.3.2.4 注意区别使动词和意动词 |
3.2.3.3 为动词 |
3.2.3.3.1 来自动词的为动词 |
3.2.3.3.2 来自名词的为动词 |
3.2.3.4 由一般词类活用形成的动词 |
3.2.3.4.1 从名词活用来的动词 |
3.2.3.4.1.1 从普通名词活用来的动词 |
3.2.3.4.1.2 从方位名词活用来的动词 |
3.2.3.4.1.3 从专有名词活用来的动词 |
3.2.3.4.2 从形容词活用来的动词 |
3.2.3.4.3 从数词活用来的动词 |
3.2.4.兼属其他词类的动词 |
3.2.4.1 与名词兼类的动词 |
3.2.4.2 与形容词兼类的动词 |
3.2.4.3 与量词兼类的动词 |
3.2.4.4 与名词、形容词兼类的动词 |
3.2.4.5 与形容词、数词兼类的动词 |
3.3 动词的语法功能 |
3.3.1 作谓语 |
3.3.1.1 普通动词作谓语 |
3.3.1.2 助动词作谓语 |
3.3.2 作定语 |
3.3.3 作状语 |
4《商君书》形容词研究 |
4.1 形容词概说 |
4.2 形容词的分类 |
4.2.1 按语义分类 |
4.2.1.1 性质形容词 |
4.2.1.2 状态形容词 |
4.2.2 按音节分类 |
4.2.2.1 单音节形容词 |
4.2.2.2 双音节形容词 |
4.2.2.3 三音节形容词 |
4.2.3 从其他词类活用来的形容词及兼属其他词类的形容词 |
4.2.3.1 从其他词类活用来的形容词 |
4.2.3.2 兼属其他词类的形容词 |
4.2.3.2.1 与名词兼类的形容词 |
4.2.3.2.2 与动词兼类的形容词 |
4.2.3.2.3 与名词、动词兼类的形容词 |
4.2.3.2.4 与数词、动词兼类的形容词 |
4.3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
4.3.1 作谓语 |
4.3.2 作定语 |
4.3.3 作状语 |
5 《商君书》数量词研究 |
5.1 数词 |
5.1.1 数词概说 |
5.1.2 数词的分类 |
5.1.2.1 基数词 |
5.1.2.1.1 系数词 |
5.1.2.1.2 位数词 |
5.1.2.2 倍数词 |
5.1.2.3 分数词 |
5.1.2.4 概数词 |
5.1.2.5 序数词 |
5.1.2.6 虚数词 |
5.1.3 数词结构 |
5.1.3.1 表示十以上整数的数词结构 |
5.1.3.2 系数词修饰数词结构表示相乘关系 |
5.1.4 兼属其他词类的数词 |
5.1.4.1 与名词兼类的数词 |
5.1.4.2 与量词兼类的数词 |
5.1.4.3 与动词、形容词兼类的数词 |
5.1.5 数词的语法功能 |
5.1.5.1 数词作定语 |
5.1.5.2 数词作谓语 |
5.1.5.3 数词作状语 |
5.1.5.4 数词作补语 |
5.2 量词 |
5.2.1 量词概说 |
5.2.2 量词的分类 |
5.2.2.1 时间量词 |
5.2.2.2 一般事物量词 |
5.2.2.3 度量衡量词 |
5.2.2.3.1 表示长度单位的量词 |
5.2.2.3.2 表示重量单位的量词 |
5.2.2.3.3 表示容积单位的量词 |
5.2.2.3.4 表示面积单位的量词 |
5.2.3 量词与名词的区别 |
5.2.3.1 量词与普通名词的区别 |
5.2.3.2 量词与时间名词的区别 |
5.2.4 兼属其他词类的量词 |
5.2.4.1 与名词兼类的量词 |
5.2.4.2 与动词兼类的量词 |
5.2.4.3 与数词兼类的量词 |
5.3 数量短语的语法功能 |
5.3.1 数量短语作定语 |
5.3.2 数量短语作谓语 |
5.3.3 数量短语作补语 |
5.3.4 数量短语作状语 |
6 《商君书》代词研究 |
6.1 代词概说 |
6.2 代词的分类 |
6.2.1 人称代词 |
6.2.1.1 第一人称代词 |
6.2.1.2 第二人称代词 |
6.2.1.3 第三人称代词 |
6.2.1.4 己身称代词 |
6.2.2 指示代词 |
6.2.2.1 近指代词 |
6.2.2.2 远指代词 |
6.2.2.3 泛指代词 |
6.2.2.4 逐指代词 |
6.2.2.5 分指代词 |
6.2.2.6 虚指代词 |
6.2.2.7 无指代词 |
6.2.2.8 谓词性指示代词 |
6.2.2.9 特别的指示代词 |
6.2.3 疑问代词 |
6.2.3.1 询问人的疑问代词 |
6.2.3.2 询问事物的疑问代词 |
6.2.3.3 询问处所的疑问代词 |
6.2.3.4 询问数量的疑问代词 |
6.2.4 含有代词的“兼词” |
6.3 代词的语法功能 |
6.3.1 代词作句子成分的情况 |
6.3.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情况 |
6.3.2.1 “不待我”类 |
6.3.2.2 “弗敢我谋”“弗敢我杀”类 |
6.4 特别的指示代词:者、所 |
6.4.1 者 |
6.4.1.1 “者”字短语的构成方式 |
6.4.1.1.1 动词性成分+者 |
6.4.1.1.1.1 及物动词+者 |
6.4.1.1.1.2 不及物动词+者 |
6.4.1.1.1.3 (名词→)动词+者 |
6.4.1.1.1.4 (形容词→)动词+者 |
6.4.1.1.1.5 动宾+者 |
6.4.1.1.1.6 偏正+者 |
6.4.1.1.1.7 兼语+者 |
6.4.1.1.1.8 联合+者 |
6.4.1.1.1.9 连动+者 |
6.4.1.1.1.10 动补+者 |
6.4.1.1.2 形容词性成分+者 |
6.4.1.1.2.1 形容词+者 |
6.4.1.1.2.2 联合+者 |
6.4.1.1.3 主谓+者 |
6.4.1.1.4 数词+者 |
6.4.1.2 “者”字短语的语法功能 |
6.4.1.2.1 作主语 |
6.4.1.2.2 作宾语 |
6.4.1.2.2.1 作动词宾语 |
6.4.1.2.2.2 作介词宾语 |
6.4.1.2.3 作判断句谓语 |
6.4.1.2.4 作兼语 |
6.4.1.2.5 作定语 |
6.4.2 所 |
6.4.2.1 “所”字短语的构成方式 |
6.4.2.1.1 所+动 |
6.4.2.1.1.1 所+及物动词 |
6.4.2.1.1.2 所+及物动词短语 |
6.4.2.1.1.3 所+不及物动词 |
6.4.2.1.1.4 所+不及物动词短语 |
6.4.2.1.1.5 所+(形容词→)动词 |
6.4.2.1.1.6 所+(名词→)动词 |
6.4.2.1.2 所+介词+其他 |
6.4.2.1.2.1 所+以+其他 |
6.4.2.1.2.2 所+与+其他 |
6.4.2.1.2.3 所+于+其他 |
6.4.2.1.3 所……者 |
6.4.2.1.3.1 所+其他+者 |
6.4.2.1.3.2 所+以+其他+者 |
6.4.2.1.3.3 所+与+其他+者 |
6.4.2.2 “所”字短语的语法功能 |
6.4.2.2.1 作主语 |
6.4.2.2.2 作谓语 |
6.4.2.2.3 作宾语 |
6.4.2.2.3.1 作动词宾语 |
6.4.2.2.3.2 作介词宾语 |
6.4.2.2.4 作定语 |
7《商君书》复音词研究 |
7.1 复音词概说 |
7.2 复音词的确定标准 |
7.2.1 意义标准 |
7.2.1.1 构成新义 |
7.2.1.2 形成概括义 |
7.2.1.3 具有偏义 |
7.2.1.4 增加附加义 |
7.2.1.5 产生特指义 |
7.2.2 形式标准 |
7.2.3 其他标准 |
7.3 复音词的类型 |
7.3.1 单纯词 |
7.3.1.1 叠音词 |
7.3.1.2 联绵词 |
7.3.2 合成词 |
7.3.2.1 复合式 |
7.3.2.1.1 联合型 |
7.3.2.1.1.1 同义联合型 |
7.3.2.1.1.2 对义联合型 |
7.3.2.1.2 偏正型 |
7.3.2.1.2.1 定中关系型 |
7.3.2.1.2.2 状中关系型 |
7.3.2.1.3 主谓型 |
7.3.2.1.4 动宾型 |
7.3.2.1.5 补充型 |
7.3.2.2 重叠式 |
7.3.2.3 附加式 |
7.3.2.4 其他式 |
7.4 复音词中的其他问题 |
7.4.1 复音词中的新词 |
7.4.2 复音词中的同素异序词 |
7.4.2.1 词性词义完全相同 |
7.4.2.2 词性相同,词义不同 |
7.4.2.3 词性不同,词义相关 |
7.4.2.4 类似同素异序词的情况 |
7.4.3 似复音词者 |
8 《商君书》实词词义研究 |
8.1 《商君书》中的单义词 |
8.1.1 只使用本义的单义词 |
8.1.2 只使用引申义的单义词 |
8.1.3 只使用假借义的单义词 |
8.2 《商君书》中的多义词 |
8.2.1 本义和引申义同时使用的多义词 |
8.2.2 引申义和引申义同时使用的多义词 |
8.2.2.1 引申义之间为平行关系的多义词 |
8.2.2.2 引申义之间为递进关系的多义词 |
8.2.2.3 引申义之间为综合关系的多义词 |
8.2.3 在假借义基础上形成的多义词 |
8.2.4 复音多义词 |
8.3 《商君书》中的同源词 |
8.3.1 从书写形式看 |
8.3.1.1 同形同源词 |
8.3.1.2 字形有联系的同源词 |
8.3.1.3 字形无关的同源词 |
8.3.2 从语音关系看 |
8.3.2.1 同音同源词 |
8.3.2.2 音近同源词 |
8.3.2.2.1 声韵皆同,声调不同 |
8.3.2.2.2 韵同声近 |
8.3.2.2.3 声同韵近 |
8.4 同义词 |
8.4.1 单音对单音 |
8.4.2 双音对双音 |
8.4.3 单音对双音 |
8.5 反义词 |
8.5.1 单音对单音 |
8.5.1.1 名物的对立 |
8.5.1.2 动作行为的对立 |
8.5.1.3 性质状态的对立 |
8.5.2 双音对双音 |
8.5.3 单音对双音 |
8.5.4 确定反义词应注意的问题 |
8.6 《商君书》中的新词新义 |
8.7 《商君书》中有特定含义的词语 |
8.7.1 奸民、善民、良民 |
8.7.2 轻法、淫道、轻治 |
8.7.3 三军 |
9 《商君书》实词的书写形式 |
9.1 多个词对应一个书写形式 |
9.1.1 同形同音的一组词 |
9.1.2 同形异音的一组词 |
9.1.2.1 存在引申关系的同形异音词 |
9.1.2.2 不存在引申关系的同形异音词 |
9.2 一个词对应多个书写形式 |
9.3 古今字 |
9.3.1 按照分化原因分类 |
9.3.1.1 同音古今分化字 |
9.3.1.2 同源古今分化字 |
9.3.2 按照使用情况分类 |
9.3.2.1 只用古字不用今字 |
9.3.2.2 今字古字同时使用 |
9.4 通假字 |
9.4.1 通假字的使用情况 |
9.4.2 通假字与本字的分布情况 |
9.4.2.1 只用借字 |
9.4.2.2 本字借字同时使用 |
9.4.3 通假字与本字的对应关系 |
9.4.3.1 单通 |
9.4.3.2 递通 |
9.4.3.3 一通多 |
9.4.3.4 多通一 |
9.4.4 通假字与本字的语音关系 |
9.4.4.1 同音 |
9.4.4.2 音近 |
9.4.4.2.1 声韵皆同,声调不同 |
9.4.4.2.2 韵同声近 |
9.4.4.2.3 声同韵近 |
9.4.4.2.4 声韵皆近 |
9.4.4.2.5 声同韵远 |
9.4.4.2.6 韵同声远 |
9.4.4.2.7 韵近声远 |
9.5 同源通用字 |
10 《商君书》实词系统及其特征 |
10.1 《商君书》实词系统概况 |
10.2 《商君书》实词的构成情况 |
10.2.1 基本词汇 |
10.2.1.1 名词中的基本词汇 |
10.2.1.1.1 关于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的基本词 |
10.2.1.1.2 关于人体部位、器官的基本词 |
10.2.1.1.3 关于社会关系的基本词 |
10.2.1.1.4 关于日常生活生产及相关内容的基本词 |
10.2.1.1.5 关于国家制度及相关内容的基本词 |
10.2.1.1.6 关于方位时令的基本词 |
10.2.1.2 动词中的基本词汇 |
10.2.1.3 形容词中的基本词汇 |
10.2.1.4 数词中的基本词汇 |
10.2.1.5 量词中的基本词汇 |
10.2.1.6 代词中的基本词汇 |
10.2.2 构词能力强的语素 |
10.2.2.1 表现在断代语言系统中 |
10.2.2.2 表现在语言历时发展中 |
10.2.3 《商君书》中的特殊词汇 |
10.2.4 四字成语或四字格的源头 |
10.3 《商君书》实词的特点 |
10.3.1 名词的特点 |
10.3.2 动词的特点 |
10.3.3 形容词的特点 |
10.3.4 数词的特点 |
10.3.5 量词的特点 |
10.3.6 代词的特点 |
10.3.7 兼类词的特点 |
10.4 《商君书》实词研究的释疑作用 |
10.4.1 解决词汇问题 |
10.4.1.1 道明、道幽 |
10.4.1.2 关于“军爵”、“公爵”的有无问题 |
10.4.1.3 关于“越人” |
10.4.2 解决句读问题 |
10.4.2.1 “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 |
10.4.2.2 “强之重削弱之重强” |
10.4.2.3 “爱子不惰食惰民不窳而庸民无所于食是必农” |
10.4.3 对辞书内容的补充 |
10.5 《商君书》实词在汉语词汇发展中的地位及对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价值 |
10.5.1 为丰富汉语词汇做出了贡献 |
10.5.1.1 出现了一批新词新义 |
10.5.1.2 出现了新的语言现象 |
10.5.2 为研究某些特殊词汇在口语中的消亡提供了实证 |
10.5.2.1 关于名词词头“有”在先秦汉语中消亡的时间问题 |
10.5.2.2 关于数词结构中“有”(又)在先秦汉语中消亡的时间问题 |
10.5.3 客观地反映了一些特殊语言现象,为汉语词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课题 |
10.5.3.1 动宾短语用为使动 |
10.5.3.2 “及物动词+者”不表示动作行为主动者 |
参考文献 |
《商君书》文本 |
(9)春秋战国铭文句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金文语法研究综述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方法 |
第三节 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二章 名词句法研究 |
第一节 判断句 |
第二节 数量谓语句 |
第三节 名词性非主谓句 |
第三章 形容词句法研究 |
第一节 形容词谓语句 |
第二节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第三节 形容词作状语 |
第四章 动词句法研究 |
第一节 双宾句 |
第二节 宾语前置句 |
第三节 兼语句 |
第四节 连动句 |
第五节 被动句 |
第五章 省略句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现代汉语“一+M+A”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一+M+A”结构的组构成分分析 |
第一节 “一”的特性 |
一、符号特性 |
二、非真值与真值 |
第二节 M的类型及相关分析 |
一、M的类型及特点 |
二、M的数据统计 |
第三节 A的类型及相关分析 |
一、A的类型 |
二、A的选择限制 |
三、A的语义变化 |
第四节 组构成分的组合选择 |
一、语义选择 |
二、语境选择 |
三、音节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一+M+A”结构的句法分布与特点 |
第一节 “一+M+A”结构的句法分布 |
一、“一+M+A”结构作主、宾语 |
二、“一+M+A”结构作谓语 |
三、“一+M+A”结构作状语、补语、定语 |
第二节 “一+M+A”结构的句法特点 |
一、不平衡性 |
二、指称性 |
三、指向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M+A”结构的语用、篇章功能 |
第一节 “一+M+A”结构的语用功能 |
一、用于计量 |
二、用于情感表达 |
三、用于环境描写 |
第二节 “一+M+A”结构的篇章功能 |
一、衔接功能 |
二、表述功能 |
三、强化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M+A”结构的历时考察与动因机制 |
第一节 “一+M+A”结构的历时情况考察 |
一、“一+M+A”结构的历时概况 |
二、明代以来“一+M+A”结构的数据统计 |
第二节 “一+M+A”的产生动因 |
一、修辞和经济性需求 |
二、量词语义的泛化 |
第三节 “一+M+A”结构的形成机制 |
一、M和A的隐喻与转喻 |
二、有界性 |
三、名物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谈谈形容词作宾语(论文参考文献)
- [1]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语言文字综考[D]. 禹剑.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2]《战国策》形容词研究[D]. 郭晓红. 武汉大学, 2010(10)
- [3]《孙真人千金方》动词研究[D]. 周孟战.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4]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D]. 刘欣. 青岛大学, 2020(02)
- [5]怒江傈僳语参考语法[D]. 李教昌.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6]现代汉语句嵌结构研究[D]. 缪俊.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7]太仆寺旗方言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研究[D]. 朱红雨.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商君书》实词研究[D]. 杜丽荣. 四川大学, 2004(02)
- [9]春秋战国铭文句法研究[D]. 梁春妮.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现代汉语“一+M+A”结构研究[D]. 宋丹阳. 黑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