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救灾款物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韩颖[1](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演变的深刻历史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按照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时期(1979-1988年)、救灾捐赠的改革探索时期(1989-1999年)和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相关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章,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回顾。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对1949-1978年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归纳梳理,总结1949-1978年间中国救灾捐赠的特点。第二章,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救灾捐赠还处于初步恢复和摸索阶段,“左”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开始尝试恢复国内救灾捐赠工作,但救灾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在救灾外援的接收、入境、运输、检验检疫、发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固定做法和规定,但对救灾外援的态度还比较保守、谨慎、出现犹豫反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灾情、救灾和接受救灾外援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混在一起考虑,还不够开放、理性和务实。第三章,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体制的转轨,救灾捐赠开始真正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民政部开始初步探索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和救灾对口支援模式,并逐步规范、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扶贫济困捐赠行为的肯定、保护、规范和鼓励,为救灾捐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奠定了救灾捐赠工作法制化的基础。第四章,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主要介绍了2000年后中国救灾捐赠在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以及立法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经历了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等救灾捐赠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及立法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救灾捐赠在组织、发动、接收、运输、分配、统计、信息公开、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运行模式,逐步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结束语(第五章),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述评。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考察过程中,本文着重对该课题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在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和救灾捐赠立法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宋士云[2](2005)在《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1949-2002)》文中指出本文是从经济史学的视角,综合运用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知识,尝试对我国五十多年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与变迁进行专题性研究,力图探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时期的模式、结构和管理体制、绩效和存在的问题、变迁动因和历史背景,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能在理论上对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反思,为构建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提供理论支撑,为尽快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和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更好地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共五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的意义。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既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农”问题中极为重要的农村居民民生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十多年来,虽然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于把重点放在了城镇,因此,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至于从经济史学的视角,或者说从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背景下,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进行历史的考察则更为鲜见。本文对我国五十多年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与变迁进行专题性研究,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表现在:能在理论上对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反思,为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为构建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推动和促进社会保障学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和方法论的创新,为国史研究写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这一重要篇章;能在实践上为建立根植于我国国情的、有特色的、涵盖着农村的、完善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供重要借鉴,为尽快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和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更好地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解释。社会保障,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个社会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为其国民提供生活安全保障。在正式的制度中涉及国家的作用,而在非正式的制度中则较少或不涉及国家的作用,在这种层面上使用这一概念的情况不多,但是对这一广义概念的了解并非不重要,尤其是在
贾倩[3](2019)在《政府主导的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制度绩效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属于自然灾害的高发国家,自古以来饱受自然灾害的侵袭,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威胁也日益加重。自然灾害不但种类繁多,分布范围也越来越广,凡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及之处,都会受到灾害的威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受灾对象已从传统的农业部门扩展到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等各个行业中,灾害的受灾范围扩大,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断严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对灾害的抵御能力有所提升,但同时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张,灾害损失的绝对值也不断攀升。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是救灾活动中最关键的主体,只有政府才能最大限度无偿地进行救灾工作,能够将社会中众多力量调动起来进行救灾。因此,评价政府主导的自然灾害救灾制度绩效,建立合理有效的政府救灾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法、计量实证分析法等方法,按照“制度演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对策建议”思路对中国救灾制度绩效进行分析。首先,从政府、民间救灾措施和政府救灾机构的发展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救灾制度演变,从救灾的行政体制、法律、市场化手段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救灾制度演变,研究发现: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制度具有以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经济增长动力是救灾制度演进的关键因素、政府为主导的渐进性救灾制度演变模式的特征。其次,对政府主导的自然灾害救灾制度绩效进行理论研究,界定了救灾制度绩效的定义及评价标准,进而从政府救助和市场化手段结合、政府的财政权利下放、政府的法制建设影响救灾制度绩效三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再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救助和市场化手段结合、财政权利下放、法制建设三个方面实证分析政府主导的中国救灾制度绩效情况。政府救助和市场化手段结合方面构建以帕累托最优为评价标准的理论模型来分析政府救助是否对农业灾害保险市场产生挤出影响,并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2-2017年的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政府的农村自然灾害救助费用对农业保险市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即政府和保险市场手段结合可更好地应对农村自然灾害风险,提高农村救灾的效率,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财政权利下放方面采用了3SLS方法实证分析省份的财政自主度对因灾损失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因灾损失与财政自主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与财政自主度之间的临界点为65.5%,受灾人口与财政自主度之间的临界点为65%,在没达到临界点之前,集权体制下的救灾更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优势,临界点后分权体制下的救灾更有优势。法制建设方面选取了省级层次上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立法数量和执法力度对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立法完善来减少自然灾害损失是最根本而又最重要的途径,且应该重视立法救灾和执法救灾力度的有效配合。最后,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政府和市场结合的救灾体制、完善救灾的法律体系建设、完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救灾体制、构建不同救灾主体共同参与的救灾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界定了救灾制度绩效的评价标准。根据政府参与救灾中的行为选择,政府主导的救灾制度绩效可从政府救助和市场化手段结合、政府的财政权利下放、政府的法制建设对因灾损失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二,实证分析了政府主导的救灾制度绩效问题。本文根据中国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动态面板两步系统GMM方法、固定效应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实证研究政府救助和市场化手段结合、政府的财政权利下放程度、政府的法制建设对救灾制度绩效的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的基础,揭示了制度安排对减轻因灾损失的具体作用机理,并以此改善现有的救灾制度安排。
孟双会[4](2010)在《救灾款物审计体系完善对策探析 ——基于免疫系统论》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这场惨烈的灾难激发了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捐赠热情,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各界捐赠的款物总计594.68亿元,实际到账款物594.08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268.80亿元。如此巨额的款物,我们当然期望其能够被有效地管理、合理地使用,解救灾区人民于水火以及搞好灾后重建。然而笔者偶然的机会看到《第一财经日报》上一则消息:“六成捐赠人不知捐赠去向,汶川地震捐赠‘堰塞湖’”,感触良多。总计五百多亿元来自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高达二百多亿的救灾资金已经流向了灾区,但这部分资金的去向如何,使用有效性怎样,这无疑是全国人民的发问,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这次地震救灾款物审计的最主要任务就是监督财政拨付、捐赠救灾款物是否真实、有效地使用。笔者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找到的灵感,再加上一直师从导师从事审计研究,从而产生了对救灾款物审计体系进行初步研究的想法。目前,国内关于救灾款物审计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对救灾款物审计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末期,从1994-2007年间在主要审计期刊上相关文章的发表篇数几乎都少于3篇,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才出现短暂的研究高峰,成果数量比历年之和还多,而在2009年相关研究又急剧减少。具体到研究内容,则主要是对实战经验的总结和会议综述及评论报道,两者所占比率分别为35.71%和45.71%,比例总和达到81.42%。从作者单位看,主要集中在审计机关和普通高校,科研所和审计学会等参与较少。上述情况总体说明关于救灾款物审计的研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关注度不够,仅在大灾过后出现短暂研究热潮,而且研究内容比较局限,理论研究不足,也远远不成体系。如果说关于救灾款物审计的研究尚且起步,那么对于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的研究则是凤毛麟角,尤其是将审计“免疫系统”理论融入其中对其进行完善的探讨更是前无古人。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也即第一章,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等。文献综述部分分国外和国内。对于国外文献,主要是以机构或国家为单位选取了最新的、较有意义的INTOSAI、GAO、日本等的研究成果。国内文献则是从研究成果发表数量、期刊分布、年份分布、内容、作者类型等方面对救灾款物审计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中,首先对现有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现状从审计主体、审计目标、审计依据、审计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描述。接下来,笔者搜集了国内外多个相关案例,如印度洋海啸、美国卡特里娜和丽塔飓风、日本08年地震、台湾9.21地震等,并将汶川地震救灾款物审计实践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①汶川地震救灾款物审计与以往常规审计相比存在一些不同,这次审计是一次的非常规审计。这次审计的主要特点是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全程审计,即时监督;在审计目的上强调服务和预防;在组织方式上统分结合、机动灵活;‘审计依据主要是业务的发生而非会计资料;审计结果进行阶段性公布而不是等到项目结束后。这次非常规审计的成功经验实际上是我们对现有救灾款物审计体系反思的一个契机。②与其他案例比,在审计主体上,不论是国家审计、民间审计还是内部审计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对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意识还不足。③在审计方式上,其他案例中更加多样化、高科技化。比如INTOSAI提倡的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以及数据库等运用到救灾款物审计中。④几起案例最重要的共同点是,都重“防”。⑤笔者通过对上每个案例中取得成效进行进一步思考,认为可以分为三类:技术、体制、制度三方面的成效。正是由于技术先进、体制完善、制度成熟,文中的几起案例才取得了各自的相对成功。根据上述案例分析,本文进而找出了现有救灾款物审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审计主体相对单一,现有救灾款物审计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作用较弱;而且虽然国家审计是主导,但其视角尚局限在国内,对于捐赠给国外的款物缺乏跟踪、审计意识。②审计目标不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如在5.12汶川地震中就凸现了这个目标的局限性,这次非常规审计增加了服务和预防两个审计目标,强调审计工作要服务救灾工作的需要,促进和帮助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并督促执行落实。审计环境的变化,要求审计目标进行相应的完善。③审计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审计准则还属真空地带。④审计方式、方法比较落后,审计方式主要是事后审计,审计方法主要是传统审计。而事后审计是有缺陷的、是比较滞后的,违纪后果已经形成、损失浪费已成事实,国家利益、群众利益也已受到损害。传统审计方法也已不适应客观需求。上述问题,笔者将其概括为单一性、片面性、滞后性。单一性主要是指审计主体单一。片面性是指在客观环境变化条件下的不完善性,主要体现在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上,现有救灾款物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大型灾难时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主要是客观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丰富和改进才能满足客观需求。而滞后性主要是指审计方式一般是事后审计,这中审计方式下违纪后果已经形成、损失浪费已成事实,国家利益、群众利益也已受到损害。第三章,是对救灾款物审计体系进行完善的对策思考。首先,笔者提出了完善思路,这主要是基于免疫系统论的启示:①免疫系统论具有理论的一般特征,即广泛适用性,因而这个理论也可以用于其它范畴,如更大范围上的一般审计,或更小范围上的救灾款物审计。它适用于救灾款物审计,那就是说救灾款物审计也能成为保护救灾款物的“免疫系统”,使之具有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②在救灾款物审计体系这个系统中,包含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三大子系统,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只有充分认识到三者的整体性、关联性以及层次性(差异性),才能充分发挥救灾款物审计“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③在“免疫系统”论视角下,救灾款物审计也具有保护、清除、修补三大功能,审计目标是审计职能的具体化,审计目标应与之对应。④笔者认为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实际上构成了有益循环,保护——清除——修补——保护,这个循环周而复始,使得系统充满活力,使得免疫功能不断提高。⑤三大功能保护→清除→修补在时间序列上对应着事前→事中→事后,而且事前预防是基础,处于关键地位。充分发挥这三大功能,审计方式不能仅限于事后审计,而应对事前和事中给予足够重视。基于上述启示,笔者考虑通过三个维度将免疫系统思想及启示融入到现有救灾款物审计体系中。克服单一性,那么就应引入空间维度,也就是在原有相对单一的审计主体中加入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而克服片面性,则应根据免疫系统论的思想,、对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进行重新思考和完善;克服滞后性,则应将审计工作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开展工作,将关口前移,尤其重视事前预防,也即引入时间维度,站在时间长廊里思考问题。因为系统论指出,系统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或特定功能,因此,笔者引入了第三个维度——审计目标维度。经讨论,笔者认为救灾款物审计目标应是问责制和透明度,这是更本质的目标。通过这三个维度将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思想融入到现有救灾款物审计体系中,不仅能解决现有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还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功能(免疫功能)。在提出完善思路后,笔者接下来对该思路进行了具体化。依次讨论了完善依据、完善目标、完善原则,并根据之前结论提出了完善后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的模型。即由三个维度构成:空间维度、时间维度、目标维度。空间维度即审计主体,包括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时间维度即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的划分;目标维度即增强透明度、加强问责制。然后,笔者思考了该体系的运行机制。与之前案例分析结论相呼应,笔者从技术、体制、制度三方面着手加强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的有效运行。这三个方面决定了该体系运行的效率、效果,同时基于这些结果救灾款物审计体系也对三者产生反作用,促进技术改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最后是第四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局限性以及后续研究展望。本文实现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本文选取的角度较独特,选题有挑战性。关于审计的研究在国内已不鲜见,而对于救灾款物审计的研究则是从90年代末期才开始出现,对救灾款物审计的研究学术界还不够重视,而且相关理论研究不足,尚处于起步阶段。如果说关于救灾款物审计的研究尚且起步,那么对于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的研究则是凤毛麟角,尤其是将审计“免疫系统”理论融入其中对其进行完善的探讨更是前无古人。本文大胆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第二,研究资料新,尤其是外文文献,都是第一手原文资料。目前救灾款物审计方面的最新的、有价值的外文文献目前基本尚无学者引入国内。尤其是INTOSAI及美国GA0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首先搜集到这些文献并对这些原文资料进行翻译、整理、总结,力争将这些极具价值的文献的精髓原汁原味地介绍给大家。同时笔者结合中国国情,将在文献整理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火花融入到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的完善中,使其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本文对国内资料研究之新主要体现在归纳充分、完整、深入、透彻。笔者分别从研究成果发表数量、期刊分布、年份分布、内容、作者类型等方面对救灾款物审计相关研究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第三,本文大胆地对现有救灾款物审计体系进行了评述,并将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思想融入其中,对其进行完善,,弥补其原有的不足,并对其内容进行进一步丰富。基于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以及“免疫系统”的思想,笔者产生了从三个维度对救灾款物审计体系进行完善的想法,三个维度分别是空间维度、时间维度、目标维度。空间维度即审计主体,包括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时间维度即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的划分;目标维度即增强透明度、加强问责制。在提出了对现有审计体系进行完善的对策以后,笔者还探讨了完善后体系的运行。这些尝试在救灾款物审计体系方面的研究中都具有开拓性。
梁娟[5](2019)在《村干部犯罪治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高压反腐的态势下,农村“蝇贪”之害仍然突出,甚至呈高发态势,基层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村干部是村级治理的核心力量,也是职务犯罪的高发人群,如何有效治理这类人员实施的职务犯罪,是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对村干部犯罪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预测这类犯罪趋势的相关指标,梳理出刑事风险防控点,凸显应用法学领域研究方向;针对当前村干部犯罪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新时代下我国农村的实际,运用系统论和现代治理理论,构建村干部犯罪治理体系,提出治理的目标、原则、结构、方法等,弥补当前对基层职务犯罪治理体系研究的不足;将程序主义法律观引入村民自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通过完善制度从根本上预防村干部犯罪;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探索村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有效控制村干部犯罪,对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风险、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娄海杰[6](2019)在《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筹资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红十字会作为一支起源于战场救护的中立组织,救援和救灾是其重要的职责之一;在和平年代,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同时开展志愿服务、帮助最易受损害群体提高生命质量成为又一重要的职责,而筹资工作则是履行法定职责、践行宗旨和使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黑龙江省红十字会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基金会支持和社会捐赠三个渠道获得资助,然而财政拨款主要用于人员和办公经费的支出,基金会主要资助固定的慈善项目,所以只有不断增强社会捐赠,即自主筹集资源的能力,才能够满足黑龙江省的人道主义救助需求。由于黑龙江省红十字会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要长期、持续有效的筹资可谓是困难重重,所以对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筹资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及相关分析对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的筹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的筹资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研究假设;其次设计、下发和回收调查问卷,使用SPSS19.0进行信度、效度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捐赠意愿、捐赠氛围、捐赠观念、组织公信力、管理机制、服务机制、组织专业化、人员专业化和筹资专业化等9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的筹资产生正向影响,并针对这9个影响因素提出加强筹资的对策,包括通过公益宣传提升慈善捐赠氛围,通过公益活动进社区、企业和学校来促进慈善捐赠观念的深入;通过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全面监督机制和捐赠人服务体系来增强组织公信力;通过提高组织成员的专业素质、专业的备灾救灾体系和专业化的筹资流程来强化组织专业性;通过长期规划、内部控制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设来保障筹资对策的顺利实施。
梁晶[7](2014)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自然的角度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发生的自然灾害等级高、强度大,种类多,频度高,灾情严重,人财损失惨重。2013年4月20日爆发的四川雅安地震给当地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矛盾以及人民内部矛盾都比较激烈,如果处置失当,可能就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所以不论是从自然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我们都应当对公共突发事件给予很高的关注。审计机关对公共突发事件进行跟踪审计,既是审计机关回应爱心的重要举措,更是审计机关的一项法定责任和历史责任。不仅要通过跟踪审计实现审计的监督功能,查处问题并提请相关被审计单位进行相应的整改,更要实现跟踪审计的服务功能,服务于灾区人民群众,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实现国家良好治理。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以汶川地震的应急物资跟踪审计和恢复重建跟踪审计为背景。首先介绍了跟踪审计的理论体系,包括以“受托经济责任”为本质内涵延伸出的跟踪审计的含义、跟踪审计区别于传统“事后审计”的特点、跟踪审计对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体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审计重点和审计程序,然后论述了目前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现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些完善措施。最后针对汶川地震跟踪审计这个成功典型的案例,阐述了此次跟踪审计的积极作用以及经验教训,对于推动重大突发事件跟踪审计的深远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点是以汶川地震跟踪审计这个成功典型案例为背景,介绍了汶川地震跟踪审计的情况、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审计中遇到的问题得出的教训,以此阐述了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在完善措施中重点探讨了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以客观真实全面的评价跟踪审计的结果。本文希望通过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相关问题的研究,丰富跟踪审计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推进跟踪审计的实践发展,以更好的实现国家治理。
徐纯[8](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李宗华[9](2011)在《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研究》文中提出应急跟踪审计是近年来发展的区别于传统审计的一种特殊审计模式,其在确保救灾款物救灾款物筹集合法有序、分配公平公正、拨付及时到位、使用合规合理、管理安全有效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政府审计部门较早实行救灾款物专项审计是在1998年对长江流域遭受洪涝灾害的7个省份救灾资金进行审计。2003年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审计开始积极探索救灾款物审计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并在2008年年初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救灾款物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检验。2008年5月,汶川地震救灾款物审计是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实现了救灾款物“不出问题,少出问题,至少不出大问题”的工作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要求救灾款物筹集迅速、渠道多样、金额巨大,这就难免出现救灾款物账目资料不完整,管理使用混乱等情况。同时,救灾款物的去向和使用情况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审计人员在执行救灾款款物审计工作时面临较大的审计风险。如何在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准则的前提下,理顺关系,完善组织管理,规范审计方法、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和工作程序,从救灾款物审计实际情况出发,更好、更高效地完成审计工作,是救灾款物审计的一大难题。本文在梳理我国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款物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救灾款物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救灾款物审计有其自身特点,如审计介入时机的及时性、审计实施组织的统一性、审计方式的特殊性、审计信息发布的动态性、审计组织方式的联动性、审计成果利用的综合性等,所以审计工作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做保障,并完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强有力的组织做保障体现形势之一是建立救灾款物审计应急响应机制,及时高效地开展审计工作。由于救灾款物来源渠道多,数额巨大,需求紧急等特殊原因,其审计工作和一般财务收支审计有所不同,本文探索了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的对象、目标、内容、步骤及审计的方法等,以期望指导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工作。同时,救灾款物审计需要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主要包括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项目小组之间的沟通、公众与审计的内外部沟通。为降低审计风险,做好质量控制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全国人民对救灾款物关注度极高,审计人员面临很大压力,需要从一般要求、审计方案质量控制、审计项目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审计结论和报告质量控制四部分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审计工作进行绩效评价,但是由于法律对绩效审计评价没有明确规定、救灾款物审计的特殊性、常规审计绩效评价标准无法完全适应救灾款物审计评价工作、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等原因,导致救灾款物审计绩效评价难以有效开展。因此,绩效审计还需在满足救灾需要、全面、特事特办、成本效益等原则指导下积极探索救灾款物审计绩效评价的科学、合理标准。
王勤瑶[10](2014)在《改革与乡村:中国共产党救灾政策研究(1978~2012) ——以山西省平陆县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救灾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导人救灾理念的变化、国内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演变,形成了一套互相关联的比较完整的救灾制度,在防灾、减灾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从总揽全局的视角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救灾政策,既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又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为地方政府救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制度保障。深入考察改革开放大环境下中共救灾政策的历史嬗变及其深层次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和人文的动因,不仅要注重已形成文字的具体文件表述,更重要的是,要细致地研究在乡村社会千差万别的地方领导人的理论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这些政策如何落实于乡村社会,以及乡村社会自身对中央救灾政策的接受和消化程度。本文以山西省平陆县对中共救灾政策的变通与创新为切入角,叙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的救灾政策、独具特色的地方政府的救灾政策两个层面的历史演变,展现了地方政府作为与普通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微观个体,对总领全局的中央所制定的救灾政策的吸收和变通,呈现了中共救灾政策历史演变的多重面相。这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相博弈的历史过程,也生动地阐明了改革开放背景下乡村社会的转型,是对中共救灾政策在时代要求下不断改革与创新的真实写照。
二、救灾款物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救灾款物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回顾 |
第一节 1949-1978年的自然灾害状况 |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二、党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变化 |
三、初步提出救灾工作方针 |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救灾捐赠活动 |
一、“一碗米”、“一两米”等一系列节约捐输救灾运动 |
二、社会募集救济款物 |
三、群众互助互济 |
第三节 1949-1978年救灾捐赠评析 |
一、以生产自救自助为主,有限开展救灾捐赠 |
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灾民以有力支持 |
三、强调国内互助,排斥救灾外援 |
四、募捐活动具有一定的零散性、偶然性、被动性 |
五、救灾捐赠具体政策较笼统,缺乏规范性 |
小结 |
第二章 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 |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救灾工作的调整 |
一、重新明确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
三、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
四、开展救灾理论研究 |
第二节 国内救灾捐赠的初步恢复 |
一、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 |
二、救灾与扶贫募捐工作的初步实践 |
第三节 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调整和反复 |
一、首次被动接受救灾外援 |
二、缩紧外援口径,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出现反复 |
三、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要求 |
四、规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口径 |
小结 |
第三章 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 |
第一节 1989-1999年救灾捐赠改革探索的背景 |
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
二、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
三、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初步探索 |
一、经常性社会捐助的源起 |
二、初步探索和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
第三节 救灾对口支援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
一、对口支援政策溯源 |
二、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 |
第四节 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
一、明确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立场 |
二、逐步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相关规定 |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实施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制定的背景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救灾捐赠的规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 |
第一节 救灾捐赠面临机遇和挑战 |
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
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
三、救灾工作方针的新变化 |
四、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第二节 2000年以来救灾捐赠典型案例 |
一、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捐赠活动 |
二、2008年初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捐赠活动 |
三、“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
四、2010 年玉树“4·14”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捐赠活动 |
第三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形成和创新 |
一、加快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 |
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模式——“慈善超市” |
三、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调整和发展 |
一、适时调整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方案 |
二、“5·12”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重大发展 |
第五节 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
一、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二、救灾捐赠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应急机制的完善 |
第六节 救灾捐赠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
一、表彰奖励 |
二、税收激励 |
第七节 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变化 |
一、主动、规范、多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 |
二、积极开展印度洋海啸等对外救灾援助 |
三、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国际救灾减灾交流合作 |
第八节 救灾捐赠立法进程加快 |
一、出台《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
二、修订、颁布《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
三、制定一系列指导救灾捐赠的政策规章 |
小结 |
第五章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基本评价 |
第一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成就 |
一、救灾捐赠规范化、制度化显着加强 |
二、救灾捐赠法制化取得初步成效 |
三、救灾捐赠社会化逐步形成 |
四、救灾捐赠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
五、救灾捐赠内容、渠道不断拓宽 |
六、救灾捐赠规模、水平快速增长 |
七、救灾捐赠社会效果凸显 |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 |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
三、对救灾捐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力度不足 |
四、募捐主体与受赠主体存在混淆 |
五、救灾捐赠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
六、救灾捐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发展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完善救灾捐赠法律体系,以法制化推动救灾捐赠的科学发展 |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
四、明确募捐主体资格,理顺政府角色,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
五、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
六、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
七、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现状述评与选题的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
三、研究的范围、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 |
四、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农村个体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保障制度(1949—1955 年) |
一、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保障思想和实践 |
1. 古代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与保障措施 |
2. 近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
3. 中国小农自然经济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与特点 |
4. 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起点 |
二、建国初期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与农民生活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 |
1. 土地改革与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
2. 农民生活的初步改善与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
3. 以农民私有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互助与贫困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的缓解 |
三、人民政府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设 |
1. 建国初期的农村赈灾工作 |
2. 建国初期的农村社会救济 |
3. 建国初期对农村的医疗救助 |
4. 建国初期对农村鳏寡孤独残疾人的照顾 |
5. 建国初期的农村优抚工作 |
6. 某些传统社会互助项目的变迁 |
四、建国初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1.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是农民个体所有制经济,主体是农民家庭保障 |
2.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与政府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 |
3. 建国初期社会保障制度较好地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第三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1956—1983 年) |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救灾体制 |
1. 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救灾体制的内容 |
2. 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救灾体制的特征 |
二、集体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
1. 集体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救济的发展历程 |
2. 集体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救济的措施 |
3. 对农村中特殊人员的社会救济 |
三、集体经济条件下的五保户供养制度 |
1. 集体经济条件下农村五保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
2. 集体经济条件下农村五保制度的性质和内容 |
四、集体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优抚制度 |
1. 群众优待劳动日 |
2. 国家定期定量经济补助 |
3. 牺牲、病故抚恤和伤残抚恤 |
4. 义务兵退伍安置 |
五、集体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
1.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社会经济背景 |
2. 集体经济条件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
3.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合作医疗迅速衰落的原因分析 |
六、农村集体经济近乎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发挥了一种潜在的社会保障制度功能 |
1.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 |
2. 公共食堂人民公社体制时期 |
3.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人民公社体制时期 |
七、1956—1983 年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 |
1. 集体保障是一种社会救助型的社区保障制度 |
2. 集体保障是一种传统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
3.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
第四章 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1984—2002 年) |
一、社会经济体制变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二、经济转轨中的农村社会救灾体制 |
1.80 年代—1994 年对传统社会救灾体制的改革 |
2.1994 —2002 年农村社会救灾体制改革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取向 |
三、经济转轨中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与扶贫开发 |
1.80 年代—1994 年对农村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革 |
2.1994 —2002 年对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 |
3. 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 |
四、经济转轨中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
1. 经济转轨中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变迁 |
2. 敬老院的发展与管理 |
3.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五、经济转轨中的农村社会优抚安置制度 |
1. 改进群众优待办法,发放优待金 |
2. 提高抚恤标准,推行定期抚恤 |
3.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六、经济转轨中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
1.合作医疗制度解体之后的农村医疗保健服务供求状况 |
2.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
3.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不能发展壮大的原因分析 |
七、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 |
1. 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过程 |
2.1992 年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中的几种模式 |
3.1992 年以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
八、对经济转轨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 |
1. 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少、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 |
2. 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化程度较低,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难以选择 |
3. 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滞后,制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差 |
4. 农村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 |
第五章 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反思与前瞻 |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阐释 |
1.1949 —1955 年农村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国家社会救助模式 |
2.1956 —1983 年农村集体保障+国家救助模式 |
3.1984 —2002 年农村家庭保障+国家扶助+现代社会保障试点模式 |
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不发展的原因及负面影响 |
1. 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缺乏明确的理念、定位和发展规划 |
2. 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缺乏科学深入的研究 |
3. 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缺乏足够的重视与资金投入 |
4.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和农民缺乏社会保障意识 |
5.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发展的负面影响 |
三、历史启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模式与策略选择 |
1. 明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理念和目标 |
2. 近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 |
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表 |
(3)政府主导的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制度的界定 |
2.1.2 关于制度变迁的研究 |
2.1.3 关于制度绩效的研究 |
2.1.4 关于制度应对自然灾害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关于中国救灾制度的研究 |
2.2.2 关于救灾制度绩效的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制度的历史演进 |
3.1 新中国成立之前自然灾害救灾制度的历史演进 |
3.1.1 政府主导的救灾措施 |
3.1.2 民间社会的救灾措施 |
3.1.3 政府救灾机构的发展 |
3.2 新中国成立以后自然灾害救灾制度的历史演进 |
3.2.1 救灾的行政体制演进过程 |
3.2.2 救灾的法律手段演进过程 |
3.2.3 救灾的市场化手段演进过程 |
3.3 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制度演进的特征分析 |
3.3.1 政府是救灾制度的主要责任主体 |
3.3.2 经济增长是救灾制度演进的动力 |
3.3.3 救灾制度演变呈现为政府为主导的渐进性变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主导的自然灾害救灾制度绩效的理论研究 |
4.1 救灾制度绩效的界定与评价标准 |
4.1.1 制度、人类行为和自然灾害的相互影响分析 |
4.1.2 救灾制度绩效的界定 |
4.1.3 政府主导的救灾制度绩效评价标准 |
4.2 政府主导救灾中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 |
4.2.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救灾的博弈行为分析 |
4.2.2 非政府主体的行为选择 |
4.3 政府主导的自然灾害救灾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 |
4.3.1 政府救助和市场化手段结合影响救灾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 |
4.3.2 政府的财政权利下放影响救灾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 |
4.3.3 政府的法制建设影响救灾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救助和市场化手段结合影响救灾制度绩效的实证研究 |
5.1 理论假说的提出 |
5.1.1 政府主导的灾害保险定价模式 |
5.1.2 理论假说 |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分析 |
5.3.1 实证结果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的财政权利下放影响救灾制度绩效的实证研究 |
6.1 理论假说的提出 |
6.1.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6.1.2 理论假说 |
6.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6.2.1 模型构建 |
6.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6.3 实证分析 |
6.3.1 实证结果分析 |
6.3.2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府的法制建设影响救灾制度绩效的实证研究 |
7.1 理论假说的提出 |
7.1.1 利益博弈模型 |
7.1.2 理论假说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7.2.1 模型构建 |
7.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7.3 实证分析 |
7.4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提高我国自然灾害救灾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
8.1 建立和完善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救灾体制 |
8.1.1 将保险与政府规定的建筑法规相结合 |
8.1.2 借助政府完善农业保险市场 |
8.1.3 逐步构建和完善政府参与的巨灾保险制度 |
8.2 完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救灾体制 |
8.2.1 完善政府分级管理的救灾行政体制 |
8.2.2 构建风险分散、财政责任分担的救灾资金保障体系 |
8.3 完善救灾的法律体系建设 |
8.3.1 完善救灾的立法工作 |
8.3.2 完善救灾物资管理的监督机制建设 |
8.4 构建不同救灾主体共同参与的救灾体系 |
8.4.1 发挥企业在救灾中的作用 |
8.4.2 发挥非政府组织救灾中的作用 |
8.4.3 培育公众灾害文化意识,确保救灾中的社会稳定 |
8.4.4 提高技术水平,建立有效综合的自然灾害信息库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救灾款物审计体系完善对策探析 ——基于免疫系统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 |
1.2.2 国内文献 |
1.3 研究思路与拟实现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实现创新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2.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现状评述 |
2.1 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的一般描述 |
2.2 汶川地震与国内外其他几起自然灾害救灾款物审计案例的比较分析 |
2.2.1 汶川地震救灾款物审计 |
2.2.2 国内外其他几起相关案例 |
2.2.3 案例比较分析 |
2.3 现有救灾款物审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完善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的对策思考 |
3.1 完善思路——基于免疫系统论 |
3.2 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的完善 |
3.2.1 救灾款物审计体系完善依据 |
3.2.2 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的完善目标 |
3.2.3 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的完善原则 |
3.2.4 完善后的救灾款物审计体系 |
3.2.5 完善后救灾款物审计体系的运行 |
3.2.6 应注意的问题 |
4.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展望 |
4.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4.3 本文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村干部犯罪治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述评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研究述评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框架与内容 |
1.4.1 基本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村干部犯罪的现状与成因 |
2.1 村干部的概念与特征 |
2.1.1 村干部的概念 |
2.1.2 村干部的特征 |
2.2 村干部犯罪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
2.2.1 村干部犯罪的概念 |
2.2.2 村干部犯罪的特征 |
2.2.3 村干部犯罪的分类 |
2.3 村干部犯罪的现状 |
2.3.1 村干部犯罪的总体情况 |
2.3.2 村干部犯罪的特点 |
2.4 村干部犯罪的成因 |
2.4.1 村干部犯罪的主观原因 |
2.4.2 村干部犯罪的客观原因 |
第3章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现状 |
3.1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理念 |
3.1.1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概念 |
3.1.2 村干部犯罪治理理念的形成 |
3.2 村干部犯罪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 |
3.2.1 村干部犯罪治理方式的演变 |
3.2.2 村干部犯罪惩治主体的演变 |
3.2.3 村干部犯罪治理中的社会参与 |
3.3 村干部犯罪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村干部犯罪治理缺乏系统性 |
3.3.2 村级监督机制不健全 |
3.3.3 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
3.3.4 教育和保障制度不完备 |
3.3.5 信息技术利用不充分 |
3.3.6 国家惩治力度不够大 |
3.3.7 社会力量参与不充足 |
3.4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环境 |
3.4.1 政治环境 |
3.4.2 经济环境 |
3.4.3 文化环境 |
3.4.4 科技环境 |
第4章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经验 |
4.1 我国古代职务犯罪治理的主要举措 |
4.1.1 严刑峻法 |
4.1.2 道德教化 |
4.1.3 注重管理 |
4.1.4 强化监督 |
4.2 我国古代职务犯罪治理的有益经验 |
4.2.1 注重惩防结合 |
4.2.2 加强对官员的管理 |
4.2.3 发挥监察机构的作用 |
4.3 国际社会职务犯罪治理的主要举措 |
4.3.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主要治理措施 |
4.3.2 境外职务犯罪治理的主要举措 |
4.4 国际社会职务犯罪治理的有益经验 |
4.4.1 完善反腐败立法 |
4.4.2 执行信息公开制度 |
4.4.3 完善其他配套制度 |
第5章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总体设计 |
5.1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目标与原则 |
5.1.1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目标 |
5.1.2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原则 |
5.2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结构 |
5.2.1 预测体系 |
5.2.2 预防体系 |
5.2.3 惩治体系 |
5.3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方法 |
5.3.1 一体推进 |
5.3.2 明确重点 |
5.3.3 保持开放 |
第6章 村干部犯罪的预测体系 |
6.1 村干部犯罪的预测方法 |
6.1.1 经验预测方法 |
6.1.2 科学预测方法 |
6.2 村干部犯罪的预测内容 |
6.2.1 村干部犯罪发展趋势 |
6.2.2 村干部犯罪主体预测 |
6.2.3 村干部犯罪类型预测 |
6.2.4 村干部犯罪领域预测 |
6.3 村干部犯罪的预测指标 |
6.3.1 首要指标 |
6.3.2 主要指标 |
6.3.3 参考指标 |
6.4 村干部犯罪的预警机制 |
6.4.1 廉情预警机制 |
6.4.2 资金异动预警机制 |
第7章 村干部犯罪的预防体系 |
7.1 村干部犯罪的制度预防 |
7.1.1 协商民主制度 |
7.1.2 非正式制度 |
7.1.3 村务公开制度 |
7.1.4 村级财务制度 |
7.2 村干部犯罪的监督预防 |
7.2.1 基层政府监管 |
7.2.2 纪检监察监督 |
7.2.3 村级内部监督 |
7.2.4 社会组织监督 |
7.3 村干部犯罪的教育预防 |
7.3.1 廉洁教育 |
7.3.2 法治教育 |
7.4 村干部犯罪的保障预防 |
7.4.1 选任机制 |
7.4.2 待遇保障 |
第8章 村干部犯罪的惩治体系 |
8.1 村干部犯罪的查办 |
8.1.1 线索来源渠道 |
8.1.2 查办案件重点 |
8.1.3 快查快结机制 |
8.1.4 协作配合机制 |
8.2 村干部违纪违法的惩治 |
8.2.1 四种形态的运用 |
8.2.2 罪与非罪的界限 |
8.3 村干部犯罪的刑事惩治 |
8.3.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落实 |
8.3.2 此罪与彼罪的区分 |
8.3.3 量刑指导意见的细化 |
8.3.4 刑罚执行的社会化 |
8.4 村干部犯罪惩治的立法完善 |
8.4.1 严密法网 |
8.4.2 完善刑罚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筹资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2章 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筹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
2.1 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筹资现状 |
2.1.1 单位情况介绍 |
2.1.2 筹资原则及特点 |
2.1.3 筹资渠道现状 |
2.1.4 筹资统计数据 |
2.1.5 与兄弟省红十字会筹资现状的比较分析 |
2.2 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筹资存在的问题 |
2.2.1 筹资自主性差 |
2.2.2 筹资渠道单一 |
2.2.3 筹资总量少且自筹资源比例低 |
2.2.4 社会捐赠非常态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筹资影响因素的分析 |
3.1 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筹资的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3.1.1 捐赠意愿影响因素 |
3.1.2 组织公信力影响因素 |
3.1.3 组织专业性影响因素 |
3.1.4 研究假设 |
3.2 变量的测量及量表设计 |
3.2.1 捐赠氛围的测量 |
3.2.2 捐赠观念的测量 |
3.2.3 管理机制的测量 |
3.2.4 服务机制的测量 |
3.2.5 人员专业化的测量 |
3.2.6 筹资专业化的测量 |
3.2.7 量表的设计 |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下发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3.4 统计分析 |
3.4.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3.4.2 慈善认知的统计分析 |
3.4.3 捐助指数的统计分析 |
3.5 效度和信度分析 |
3.5.1 效度分析 |
3.5.2 信度分析 |
3.6 相关性分析 |
3.7 回归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筹资对策及保障措施 |
4.1 提高慈善捐赠意愿 |
4.1.1 公益宣传提升慈善捐赠氛围的广度 |
4.1.2 公益活动促进慈善捐赠观念的深入 |
4.2 增强组织公信力 |
4.2.1 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
4.2.2 建立全面监督机制 |
4.2.3 建立捐赠人服务体系 |
4.3 强化组织专业性 |
4.3.1 提高组织成员的专业素质 |
4.3.2 用专业的备灾救灾体系树立品牌形象 |
4.3.3 完善专业化筹资流程 |
4.4 筹资对策的保障措施 |
4.4.1 提升捐赠意愿的保障措施 |
4.4.2 增强组织公信力的保障措施 |
4.4.3 组织专业化的保障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7)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回顾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1.5 论文框架 |
2 跟踪审计的理论体系 |
2.1 跟踪审计的含义 |
2.2 跟踪审计的特点 |
2.2.1 目前理论界的分析 |
2.2.2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特点 |
2.3 跟踪审计的功能体现 |
2.3.1 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体现 |
2.3.2 跟踪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体现 |
2.4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基本内容 |
2.4.1 理论界的观点 |
2.4.2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重点 |
2.5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审计程序 |
2.6 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
2.6.1 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界定 |
2.6.2 开展跟踪审计是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客观需要 |
3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现状及问题 |
3.1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现状分析 |
3.2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3.2.1 跟踪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
3.2.2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风险高 |
3.2.3 跟踪审计的独特规律与常规审计行为方式存在冲突 |
4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完善措施 |
4.1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信息沟通机制建设 |
4.2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
4.3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绩效评价机制建设 |
5 汶川地震跟踪审计案例 |
5.1 汶川地震跟踪审计情况 |
5.2 汶川地震跟踪审计成功经验 |
5.3 汶川地震跟踪审计的教训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选题的背景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款物管理概述 |
第一节 我国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分类及界定 |
一、我国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分类 |
二、我国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界定 |
第二节 救灾款物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救灾款物审计工作实施情况 |
二、我国救灾款物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 |
三、我国救灾款物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的理论基础 |
一、受托责任论 |
二、信息不对称论 |
三、免疫论 |
第四节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的主要特征 |
一、审计介入时机的及时性 |
二、审计实施组织的统一性 |
三、审计方式的特殊性 |
四、审计信息发布的动态性 |
五、审计组织方式的联动性 |
六、审计成果利用的综合性 |
第三章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的组织 |
第一节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的主体 |
一、选择救灾款物审计主体的原则 |
二、救灾款物审计主体 |
第二节 救灾款物审计的组织 |
一、救灾款物审计应急领导机构 |
二、救灾款物审计应急工作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
三、救灾款物审计应急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
第三节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的响应机制建设 |
一、救灾款物审计应急启动的时间 |
二、救灾款物审计应急启动的方式 |
三、救灾款物审计应急准备 |
第四章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的对象、内容、步骤及方法 |
第一节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的对象 |
第二节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的内容 |
一、救灾款物管理机构的合规性 |
二、救灾款物管理制度及其有效性 |
三、救灾款物接受是否合规、完整 |
四、救灾物资采购是否合规 |
五、救灾款物的使用是否合规、合理 |
六、救灾款物审计的重点 |
第三节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的步骤 |
一、审计进点会议 |
二、救灾款物筹集环节的审计 |
三、救灾款物分配环节的审计 |
四、救灾款物拨付环节的审计 |
五、救灾款物使用环节的审计 |
六、救灾款物管理环节的审计 |
七、审计事实认定及整改说明 |
八、审计工作底稿 |
第四节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的方法 |
一、救灾款物审计方法新理念 |
二、救灾款物审计的技术方法 |
第五章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的信息沟通机制 |
第一节 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 |
一、上下联动 |
二、左右联动 |
第二节 项目小组之间的沟通 |
第三节 公众与审计的内外部沟通 |
一、救灾款物审计信息报送及发布 |
二、救灾款物举报信息分类处理 |
第六章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
第一节 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国际借鉴 |
第二节 救灾款物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探索 |
一、一般要求 |
二、审计方案质量控制 |
三、审计项目实施过程质量控制 |
四、审计结论和报告质量控制 |
第七章 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绩效评价 |
第一节 救灾款物绩效审计的含义及必要性 |
一、救灾款物绩效审计的含义 |
二、救灾款物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应急阶段救灾款物绩效审计的特点及原则 |
一、应急阶段救灾款物绩效审计的特点 |
二、应急阶段救灾款物绩效审计的原则 |
第三节 应急阶段救灾款物绩效审计的构建 |
一、确定救灾款物绩效审计的目标 |
二、评估救灾款物绩效审计重大风险领域 |
三、健全救灾款物绩效审计机制,筑牢“免疫系统”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10)改革与乡村:中国共产党救灾政策研究(1978~2012) ——以山西省平陆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救灾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救灾领域的拨乱反正(1978——1982年) |
第二节 救灾政策向市场化起步(1983——1988年) |
第三节 救灾政策向社会化转轨(1989——2005年) |
第四节 救灾政策向法治化迈进(2006——2012年)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救灾政策的地方实践:以平陆县为个案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平陆县的自然环境及灾害状况 |
第二节 平陆县救灾工作的恢复发展(1978——1982年) |
第三节 平陆县救灾工作的调整提高(1983——1988年) |
第四节 平陆县救灾工作的充实拓宽(1989——2005年) |
第五节 平陆县救灾工作的全面深化(2006——2012年)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救灾政策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人本化:救灾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
第二节 制度化:地方救灾工作的运行路径 |
第三节 法治化:地方救灾工作的基本保障 |
第四节 具体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第五节 地方化:调动乡村救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救灾款物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 韩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2]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1949-2002)[D]. 宋士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5(12)
- [3]政府主导的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制度绩效研究[D]. 贾倩. 西北大学, 2019(04)
- [4]救灾款物审计体系完善对策探析 ——基于免疫系统论[D]. 孟双会.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3)
- [5]村干部犯罪治理体系研究[D]. 梁娟. 南昌大学, 2019(01)
- [6]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筹资问题的研究[D]. 娄海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研究[D]. 梁晶. 山西财经大学, 2014(09)
- [8]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9]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款物应急跟踪审计研究[D]. 李宗华. 云南财经大学, 2011(01)
- [10]改革与乡村:中国共产党救灾政策研究(1978~2012) ——以山西省平陆县为个案[D]. 王勤瑶.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5)
标签: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政府审计; 审计报告; 跟踪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