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浒》续书中的两种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钟闻[1](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认为
钟闻[2](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认为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1."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水浒争鸣》案头语(《水浒争鸣》编委会)2.《水浒》的真人真事(王利器)3.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周绍良)4.《水浒传》与《宣和遗事》——口头文学所奠定的《水浒》基础之一(高明阁)
谢孔伟,陆思远[3](2017)在《《荡寇志》的接受演变》文中研究表明《荡寇志》是对《水浒传》的逆向接受,这决定了《荡寇志》的接受与《水浒传》的命运密不可分。晚清时期,《宣和谱》的出现为《荡寇志》做了前驱,一批文人读者力图从传统的道德观和政治观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于是便否定"诲盗"的《水浒》,同时肯定"反水浒"的《荡寇志》。二十世纪的《荡寇志》接受一直伴着《水浒传》的命运起伏跌宕。二十一世纪以来,思想的自由使《荡寇志》的接受呈现一种多元化的特点,不断出现的网络续作,体现的则是当代大众文化背景下《荡寇志》的接受。
武禹含[4](2016)在《《彭公案》研究》文中认为《彭公案》是清朝末年的长篇小说,是继《施公案》、《三侠五义》之后又一部着名的侠义公案小说。它由公案与侠义两种题材融合而成,保留了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既有的元素。书中描述了彭公在江湖豪侠的帮助下,如何惩治贪官恶霸、绿林草寇的故事,塑造了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一批侠义之士的形象,大部分情节属于虚构。由于侠义公案小说产生的历史客观性,其出现后便深受追捧,并产生了不少续书,甚至是一续再续。关于《彭公案》的研究虽然开始的比较早,但一般都将其与《施公案》和《三侠五义》放在一起探讨,针对《彭公案》的独立性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对《彭公案》的基本情况、人物类型和情节设置、相关的戏曲和评书以及其影响进行整理。《彭公案》的基本情况涉及到它的作者、历史上的彭公,以及《彭公案》流传版本。从《彭公案》原本前一百回中的人物类型来看,可划分为官员、绿林、恶霸与盗寇。整个故事情节以彭公私访、绿林与官府之间的联合、绿林与衙役之间的联合、地方之间的联合、英雄聚会和婚姻的联合六条脉络纵横交错而成,充之以杀人案、偷盗案、采花案和谋反案四类案件。《彭公案》在地方戏曲、京剧、汉剧和评书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对续书、侠义公案小说、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结合《彭公案》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综合整理,希望能为以后《彭公案》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王伟[5](2014)在《林黛玉形象阐释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其所具有的不朽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自《红楼梦》诞生之日起,就有学人对其研究。本文尝试通过爬梳二百余年来对林黛玉形象的所有研究,从中提炼出有代表性的观点,以便清晰明了的展现不同阶段不同研究者对林黛玉形象的认识及见解,且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论文将进行了两个多世纪的林黛玉形象研究从时间上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末;第二阶段: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第四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将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展述不同学人在一定的背景下有关林黛玉的观点,及产生此种观点的原因,或仅仅提炼出不同学人的观点,而不作分析探究,只展现他们的研究视角。
杨芳[6](2013)在《《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空间和时间表示的都是事物间的位置关系,时间用以描述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空间用以描述物体的位形。《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同属传统的情节小说,都遵循时间的自然持续和与情节要求相对应的空间转换,按主人公的先后经历,来安排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两部小说缺乏现当代小说时空交错的叙事特点,但都不乏相对同时代小说来说先时的叙事技巧。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线性时间叙事技巧对比研究。“在现实世界里,即使恰好在同一时间里发生了两件事,用语言表现它们时,也就必须采取先说其中一件事,然后再说另一件事的形式;或者部分交替着说两件事。总之都需要变成线性形式。”《红楼梦》与《源氏物语》都继承发扬《春秋》与《史记》两种文学体裁的线性时间叙事特征,将朝代纪年、世代时间与人物年纪三者有机结合,体现出东亚古典小说典型的线性时间叙事特征。《源氏物语》线性时间叙事是直线的单一绵延,不枝不蔓,“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红楼梦》时间叙事技巧向现代小说靠拢,但不能因其局部对时间的切割、打碎和穿插,否定其主体叙事时间的连贯性。《红楼梦》叙事时间技巧不及《源氏物语》明确,但所言之事如丝以待,丝于络成之后,方知作茧之精,与《源氏物语》略显板滞的时间叙事技巧比较,《红楼梦》时间叙事技巧更为灵活多变,是清朝小说时间叙事艺术迅猛发展的标识。实际上《红楼梦》中不可回溯的主干时间流对文本进行着整体有效的操控。二、时间情态化叙事技巧比较研究。“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国人传统思维中,时间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时间流变与心理感受密切相连。季节交替变换推动事态演变,是提供《红楼梦》和《源氏物语》情节展开的必备条件。两部小说将事态变迁与自然季节变化紧密结合,使得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的矛盾纠葛描写有机融合。在时间情态化的文本诠释过程中,中日两位作者均擅长“喻情于景,借景抒情”,叙事表现艺术中形象先于逻辑,感性强于思辨。《红楼梦》以情节的跌宕吸引读者,季节的变化辅助情节的发展,向现代小说叙事手法靠近。《源氏物语》注重通过季节变化来抒发个人感情,注重小说叙写的“散文式抒情特色”。《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两书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抒”与“叙”紧密结合。同时,两书均采用既能抒发“意”,又不被“意”所束缚的灵活多变的譬喻性话语体系。中日古典小说的抒情叙事特质恰好与西方古典小说注重情节的叙事传统形成鲜明对比。三、地志空间叙事技巧比较研究。时间是流动、变化的,暗含新生与幻灭之意,空间是静止、平稳的,在静止的某一时刻凝注文本。两部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志空间,即人物的外部环境是相对封闭的,这些“深宫帐纬”的场所一般人不可企及,都是发生在一小块区域内,由一小群身份颇高人的人引领,发生在“院子里”的故事,是一方水土的缩影,都具备地方志的特征。“文笔园林”是两书有别于其他典籍作品的重要叙事特征,“文笔园林”因人/事设景、因景设置植被,以不同的植物烘托人物的性情、渲染气氛。紫式部与曹雪芹旨在作品构筑的虚构世界中逃避现实、逃避纷争,在曲径通幽的还乡之路上品尝人生的甘美,构建了一处诗意的栖居地、理想的乌托邦。两部作品在花园意象的描写上均体现出求真、求善、求美。另一方面,日本古园林是中国古园林建筑的分支,中国人文因素自古以来对园林影响大,讲究园林艺术中的立意,饱含伦理教义。日本园林的趣旨在于通过事物外部,冥思事物内在,重视心与心的人天对话,讲究的是悟性。两书不同地志空间特征,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基于中日两国彼邻而居,文化渊源流传,两国文化有若干相似与迥异。反映在文本当中,就是各自既具备独特的民族风情,又能相互得以共识处。四、文本空间结构叙事艺术比较研究。该部分研究,一是对两书的文本叙事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二是对两书的文类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红楼梦》的叙事主线争议繁多,切入视角及赏析角度的差异造成各式审美取值及其价值认同。《红楼梦》分为“家运”、“神瑛与绛珠草恋情”、“宝玉运程”三条主轴,第三条叙事主轴(“宝玉运程”)有力地将前两条叙事主轴扭合。《源氏物语》以“冷泉帝构想系统”、“明石姬构想系统”、“女三宫构想系统”、“紫上构想系统”为叙事主轴,前三条主轴为先后承接关系,第四条主轴(“紫上构想系统”)一直与前三条主轴相互缠绕,齐头并进。通过两部小说叙事主轴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两书特质结构惊人相似,一是,两书主体构架简单明了,基本都为平铺直叙型,事态的发展循序渐进。文本叙事主梁由几股主轴构成,其中一条主轴又贯穿于其他几条主轴当中,将其他几条主轴紧密扭合,叙事主梁呈麻绳状。二是,在这些连绵不间断的主体构架当中,又有若干条叙事暗线埋伏其间。两书中这些大大小小的叙事系统互为参照、明暗相间、紧密结合、同步共进,在交错展开的过程中搭建有机的叙事空间。两书都是在时空交错的网状结构中定型,最后都达到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叙事效果。该部分还将对古典小说叙事的各种文类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例如:预叙式总纲、情史与恋爱模式、神谕与预言、皇权、神话与传奇、梦境。
詹丽[7](2012)在《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在全面整理钩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从通俗小说的载体、文本和理论批评建设等多角度,对东北沦陷时期的通俗小说进行探究,以期全面呈现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的真实情况,认识通俗小说之于沦陷文学的意义及承载的文学使命,改变“二元对立”和“相互验证”的研究方法和封闭格局,丰富沦陷文学的研究内容。全文共分6章。导论在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证了本文的选题理由及研究的意义;第一章在宏观把握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发展史的基础上,梳理出东北通俗小说的流变情况,探讨边缘地域小说发展的独特性和异质性;第二章具体探究了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生存的话语空间和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三章是对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的载体进行研究。这里通过对东北小报、东北报纸副刊和期刊的整体梳理、归纳、概括,来考证不同载体下的通俗小说特征;第四章是对通俗小说作家群落的考察,由于他们各自的教育背景、人生经历和政治信仰的不同,表现出的文学气质和创作心态也迥然不同,呈现出的作品各有特色;第五章是对通俗小说的类型进行分析,小说类型主要有社会言情小说、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和山林秘话小说;第六章通过对东北现代时期的通俗文学理论的发展情况概括,总结出东北沦陷时期通俗文学理论建设的特点,分析东北现代通俗小说理论建设的开山之作——《小说作法之研究》。
于祥昀[8](2012)在《中西方复仇文学类型考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仇就是对伤害自我利益或情感的人实施报复的一种人类行为,因此,复仇文学可以看作是对一切具有与复仇相关内容的大量描写的任意体裁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对复仇文学的研究具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层面的意义。由于中西方传统仇恨观不同,中国更注重肉体毁灭,而西方对精神层次的复仇更加重视,因此在对目前国内外学术史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力图寻求在爬梳中西方复仇文学作品新的分析角度的基础上,从中西方复仇文学的类型系统考辩入手,以比较中西方复仇文学不同类型中人性差异为研究目的。本文认为可将中西方复仇文学划分为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四大类型进行比较。即“冤冤相报”型复仇文学、“家族义务“型复仇文学、“快意恩仇”型复仇文学和“道义伦理”型复仇文学。“冤冤相报”型复仇文学的中西代表作有《水浒传》、《三国演义》、《呼啸山庄》、《双城记》、《白鲸记》等;“家族义务“型复仇文学作品有伍子胥复仇故事的相关作品、《赵氏孤儿》、《高龙巴》、《熙德》、《铸剑》、《原野》、《复仇》等;“快意恩仇”型复仇文学作品有中国的新旧武侠小说、《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道义伦理”型复仇文学作品有《一个女人的复仇》、《十日谈》部分故事、《俄瑞斯忒亚》、《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美狄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关于以上不同复仇文学类型的考辩,结合中国受孔孟儒家、西方受基督教深远影响的思想文化背景、中西仇恨观分别注重肉体毁灭和精神解脱的特点不同,我得出如下结论:“冤冤相报型”复仇在中国表现为肉体毁灭的形式,曾经风行,逐渐因其残酷而不被认可,而西方学者则认为是人类生存本能的互相作用、不良印象的反馈;“家族义务”型复仇在中国由于封建礼教的影响只在意复仇的必要性及其结果,而西方则强调关注复仇过程中的人性纠结,凸显出极大的人性沉重感;“快意恩仇”型复仇则无论中西方都体现了对人性善的追寻、对人性正义的褒扬;“道义伦理”型复仇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对人性的深刻影响,也最能表现西方文学界对复仇的精神层次的深度追求。中西方复仇文学作者都是通过对复仇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复仇行为的反思,体现了中西方复仇文学家的人道主义思索和人文关怀。通过描写仇恨的毁灭性,复仇的残酷性、沉重性,引起读者反思;通过描写复仇者充满矛盾和文学张力的复仇情节来体现对人性的深度理解和包容;对被复仇者与复仇者都体现出了人道主义同情;同时通过复仇故事的社会现实性,体现了作家对实现社会正义、善、爱的审美诉求,等等。复仇文学作家看到了复仇行为中蕴含对人性深度挖掘的潜力,将自己的人性观念、人文主义关怀融入到作品之中。这些人文主义关怀闪现的人性光辉,是复仇文学作品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中西方复仇文学类型考辩的意义所在。
宋金民[9](2011)在《水浒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浒小说是指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作品。水浒小说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对水浒故事的加工与创造,水浒小说的代表作是《水浒传》。由于《水浒传》的巨大魅力,研究者往往把《水浒传》以后的水浒小说看作是《水浒传》的续书。因此,以往的水浒题材小说研究实际分为两块,即《水浒传》研究和《水浒传》续书研究。与以往研究相比,水浒小说研究把水浒题材的小说作品视为对同类题材的不同处理,以作整体的把握,是完整意义上的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小说研究。这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视角的新转换。通过分析不同时代不同水浒小说思想与艺术上的继承与创新,探讨水浒故事自身的魅力及其演变的规律性。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水浒小说释义、水浒小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等。第一章为水浒小说概述,简要介绍水浒小说的发展史及其特点。水浒小说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在成熟后,水浒小说并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而是表现得异彩纷呈,并最终走向衰变;水浒小说作为一类小说,具备类型化的特征,在内容上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出末世色彩,是乱世英雄题材的政治小说。第二章为水浒小说题材研究,重点考察水浒小说题材的来源、类型、特点,探讨水浒小说题材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水浒戏等都是水浒小说重要的题材来源。水浒小说题材的类型更是宽泛,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公案侠义一样也不少,基本包含了小说题材的所有类型。因此,水浒小说题材具备了类型多样化、内涵多元化、审美多重性等特点。而水浒故事不断地为文人所演绎,并成为一个着名的文学母题,就在于水浒小说的题材具有可生发性、政治特性以及侠义色彩等魅力。第三章为水浒小说主旨研究,指出水浒小说以救世为宗旨。首先探讨了古代文人救世情结的由来、传承以及在明清小说中的体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定水浒小说实际上是对古代文人救世情结的传承,水浒小说以救世为宗旨。尽管水浒小说都是以救世为宗旨,但在救世道路的选择上,由于作者以及时代的不同,水浒小说表现出不同的救世道路设计。《大宋宣和遗事》只是表露出救世的倾向性,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救世之路;《水浒传》表达的是理学家的救世之路;《水浒后传》表达的是布衣文人的救世之路;《后水浒传》表达的是草泽英雄的救世之路;《荡寇志》表达的是封建卫道者的救世之路;两部《新水浒》表达的是维新改良者的救世之路。第四章为水浒小说人物形象研究。水浒小说中英雄侠士无疑是作者用笔最勤,也最为光彩动人的。但以往的人物形象研究,宋江倍受重视但对他的认识并不准确:《水浒传》中的宋江实际上是坚持士人追求的孤独的殉道者,《后水浒传》中的宋江是毫无瑕疵的完美者,而《荡寇志》、《新水浒》中的宋江却成了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对燕青却缺乏重视,以至于在《水浒传》中燕青成为一个被人轻视的英雄,只有到了《水浒后传》,这种情况才得到改观,燕青也终于名至实归,成为一个完美的英雄。水浒小说人物形象以男性英雄的塑造为主,但由于作者与作品的互动,传统与时代的交融,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却完整体现了作者女性态度的发展与改变,而这正是整个水浒小说人物形象演变的动因。第五章为水浒小说结构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水浒小说结构研究现状,指出唯有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正确认识水浒小说具有的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双构性结构特点的事实。水浒小说的结构在叙述层面上体现了小说的整体构思,表现出更多带有人类对世界构造理解的共同性特点,这更接近于结构之道;在情节层面上,体现了对小说局部谋篇布局的艺术追求,更多带有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这更接近于结构之技。与之相适应,水浒小说的结构具有诠释、形成叙事张力、增强作品的圆融性等功能。第六章为水浒小说情节研究。水浒小说的情节主要是以曲、巧、险、幻为特点的追求常外之奇的审美特征。但是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水浒小说的情节又转而倾向于常人常事、常言常行、常理常情等内容,表现出常内之奇的审美特征的新变。在水浒小说情节的艺术功能上,水浒小说的情节首先具有审美价值,要满足读者的审美期待;其次,水浒小说的情节突出了水浒小说救世的主旨,情节的设置要为主题服务;最后,情节的设置多层次、全方位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发展与变化。结语部分总结了水浒小说研究的内容与意义:通过对水浒小说题材、主旨、人物、情节、结构等内容的研究,让我们看清了不同时代不同水浒小说思想与艺术上的继承与创新,认识到水浒故事的魅力所在及其对当前小说研究的积极意义。
宋金民[10](2010)在《“水浒小说”研究综述》文中指出认识到"水浒小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水浒传》诞生就已经开始,并围绕《水浒传》展开,一直相沿至今。但是,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各部"水浒小说"思想与艺术上的创新,发现总结同题小说演变的规律性与特殊性,探讨母题的独特魅力,这一系统性的研究至今尚无人涉及。"水浒小说"研究一定会为当前的同题小说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二、《水浒》续书中的两种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浒》续书中的两种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 |
第二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 |
第三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 |
第四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
第五辑(张国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 |
第六辑(张国光、佘大平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
第七辑(张虹、喻斌主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
第八辑(张虹、刘启方主编,崇文书局2006年6月出版。) |
第九辑(张虹、康传忠、曹先锋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
第十辑(张虹、刘春龙主编,崇文书局2008年10月出版。) |
第十一辑(张虹、马成生、王益庸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
第十二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
第十三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
第十四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
第十五辑(张虹、王益庸主编,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11月出版。) |
第十六辑(张虹、浦玉生、窦应元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
第十七辑(景遐东、浦玉生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
(3)《荡寇志》的接受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代前中期的“反水浒”创作环境 |
二、“心忧国患”的普通士人与《荡寇志》的晚清接受 |
三、平淡与疯狂的交替———20世纪的《荡寇志》接受 |
四、二十一世纪以来《荡寇志》批评的多元化与网络续写 |
结语 |
(4)《彭公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彭公案》作者、版本及历史上的彭公 |
第一节 作者 |
第二节 版本 |
第二章 《彭公案》文本研究 |
第一节 人物类型 |
一 官员 |
二 绿林 |
三 恶霸与盗寇 |
第二节 脉络线索 |
一 彭公私访 |
二 绿林与官府之间的联合 |
三 衙役之间的联合 |
四 地方之间的联合 |
五 英雄聚会 |
六 婚姻的联合 |
第三节 奇诡案情 |
一 人命案 |
二 偷盗案 |
三 采花案 |
四 谋反案 |
第三章 《彭公案》戏曲和评书 |
第一节 《彭公案》京剧 |
一 《彭公案》京剧剧目 |
二 《彭公案》原文与京剧情节对勘 |
第二节 《彭公案》汉剧 |
第三节 《彭公案》评书 |
第四章 《彭公案》的影响 |
第一节 《彭公案》的续书 |
第二节 《彭公案》作为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 |
第三节 《彭公案》对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的影响 |
一 《彭公案》对武侠小说的影响 |
二 《彭公案》对侦探小说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介绍 |
后记 |
(5)林黛玉形象阐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 林黛玉形象阐释史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清代绚丽多姿的阐释画卷 |
一、 脂批论林黛玉 |
二、 清时三人评批中的林黛玉论 |
(一) 姚燮评点中的林黛玉论 |
(二) 王希廉评点中的林黛玉论 |
(三) 张新之评点中的林黛玉论 |
三、 索隐派中的林黛玉论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多视角价值阐释 |
第四章 建国后三十年单一性思维阐释 |
一、 五十年代林黛玉研究 |
二、 六十年代林黛玉研究 |
三、 七十年代林黛玉研究 |
第五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走向多元化阐释 |
一、 八十年代林黛玉研究 |
二、 九十年代至今的林黛玉研究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思路、价值与创新 |
第一章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线性时间叙事 |
第一节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线性时间叙事的同源性 |
一、 中日古代叙事 |
二、 史记、唐传奇 |
第二节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三种线性时间的叙写 |
一、 朝代纪年的叙写 |
二、 世代时间的叙写 |
三、 纪传时间的叙写 |
第二章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间循环叙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红楼梦》季节循环叙事 |
一、 《红楼梦》中的四季循环 |
二、 四季的意象化虚拟 |
第二节 《源氏物语》时间循环叙事 |
一、 《源氏物语》中的四季循环 |
二、 《源氏物语》中的时间情态化 |
第三节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间循环叙事对比研究 |
一、 时间情态化中的“四季” |
二、 时间情态化中的“悲” |
第三章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地志空间叙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大观园与六条院的源起 |
第二节 大观园与六条院的园林布局比较 |
第三节 《源氏物语》中的自然景色描写 |
第四节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地志空间叙事比较 |
第四章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文本空间叙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叙事结构比较 |
一、 《红楼梦》叙事结构 |
二、 《源氏物语》叙事结构 |
三、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叙事结构比较 |
第二节 叙事空间比较 |
一、 拟实空间比较 |
二、 虚拟空间比较 |
结语 |
引用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东北沦陷之前的通俗小说概述 |
第一节 渐进衍变:东北古代通俗小说发展状态 |
第二节 现代转型:1906-1917 年东北现代通俗小说的萌芽期 |
第三节 初具规模:1918-1930 年东北现代通俗小说的发展期 |
第二章 东北沦陷与通俗小说的全面繁荣 |
第一节 殖民语境: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成长的外部环境 |
第二节 自我调适: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发展的两个阶段 |
第三章 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三大载体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体现市民精神的小报通俗小说 |
第二节 聚焦新闻事件的报纸副刊通俗小说 |
第三节 标新立异的刊载通俗小说 |
第四章 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家群体的文化特质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固守:20 年代通俗小说家群 |
第二节 现代意识的萌动:三四十年代通俗小说作家群 |
第三节 殖民话语的催生:女性作家群 |
第四节 小说潮流的引领:“京津作家群” |
第五节 多重文化的映射:日系、俄系、鲜系作家群 |
第五章 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的五大类型探析 |
第一节 旧调新声:社会言情小说 |
第二节 寄情遣愁:历史小说 |
第三节 都市空间的想象:侦探小说 |
第四节 地域文化的融合:武侠小说 |
第五节 生态思维的书写:山林秘话小说 |
第六章 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的理论批评建设 |
第一节 感性与理性的互动:批评家的文化特征 |
第二节 借鉴中成长:海外文艺思想的引进 |
第三节 通俗小说“合法性”的寻求:关于通俗小说的理论之争 |
第四节 东北现代通俗小说理论的开山之作:《小说作法之研究》 |
余论 东北光复之后的通俗小说走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报刊所载小说目录补遗 |
附录 2:报刊所载文学理论批评文章目录补遗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西方复仇文学类型考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复仇文学概述 |
(一) 复仇文学内涵 |
(二) 中西方复仇文学的发展概况 |
(三) 国内外复仇文学研究现状 |
二、 中西方复仇文学类型考 |
(一) 中西方文学仇恨观的异同 |
(二) 中西方复仇文学的类型 |
三、 中西方各类型复仇文学的“人性”思辩及文化差异 |
(一) 中西方人性总论 |
(二) 不同复仇文学类型中的人性与文化研究 |
结论 |
(一) 中西方复仇文学类型考辩的意义 |
(二) 中西方复仇文学的人文关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水浒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水浒小说”释义 |
二、水浒小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水浒小说概述 |
第一节 水浒小说的历史 |
一、水浒小说的形成 |
二、水浒小说的发展 |
三、水浒小说的成熟 |
四、水浒小说的演进 |
五、水浒小说的衰变 |
第二节 水浒小说的特点 |
一、水浒小说是末世小说 |
二、水浒小说是政治小说 |
第二章 水浒小说的题材 |
第一节 题材研究综述 |
一、题材内容研究综述 |
二、题材主题倾向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水浒小说题材的来源、类型 |
一、来源 |
二、类型 |
第三节 水浒小说题材的特点 |
一、多样性 |
二、可生发性 |
三、与文人政治性的暗合 |
四、侠义色彩 |
第三章 水浒小说的救世主旨 |
第一节 古代文人救世情结综述 |
一、救世情结的产生 |
二、救世情结的传承 |
三、救世情结在明清小说中的体现 |
第二节 水浒小说以救世为主旨 |
一、救世的倾向性流露——《大宋宣和遗事》 |
二、救世的寓意式表达——《水浒传》 |
三、救世的乌托邦——《水浒后传》 |
四、救世的挽歌——《后水浒传》 |
五、救世的同工异曲——《荡寇志》 |
六、救世的传声筒——《新水浒》 |
第三节 水浒小说救世道路的探索 |
一、理学家的救世设计——《水浒传》 |
二、布衣文人的救世梦想——《水浒后传》 |
三、草泽英雄的救世思考——《后水浒传》 |
四、封建卫道者的救世之路——《荡寇志》 |
五、维新改良者的救世之路——《新水浒》 |
第四章 水浒小说的人物形象 |
第一节 水浒小说人物形象研究综述 |
一、宋江形象研究综述 |
二、燕青形象研究综述 |
三、女性形象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宋江形象的演变 |
一、孤独的殉道者 |
二、毫无瑕疵的完美者 |
三、阴险狡诈的小人 |
第三节 燕青形象的演变 |
一、名实不符,一个被轻视的英雄 |
二、名至实归,一个完美的英雄 |
第四节 女性形象的演变 |
一、“红颜祸水”到巾帼英雄 |
二、女性意识的回归与张扬 |
三、情的扭曲、修正与绽放 |
第五节 人物形象演变的动因 |
一、传统与时代的交融 |
二、作者与作品的互动 |
第五章 水浒小说的结构 |
第一节 水浒小说结构研究综述 |
一、《水浒传》结构研究综述 |
二、其它水浒小说结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水浒小说结构的双构性 |
一、结构之道 |
二、结构之技 |
第三节 水浒小说结构的功能 |
一、结构具有诠释功能 |
二、结构形成巨大的叙事张力 |
三、结构使作品圆融性增强 |
第六章 水浒小说的情节 |
第一节 水浒小说情节研究综述 |
一、《水浒传》情节研究综述 |
二、其它水浒小说情节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水浒小说情节的“常外之奇” |
一、以曲为奇 |
二、以巧为奇 |
三、以险为奇 |
四、以幻为奇 |
第三节 水浒小说情节的“常内之奇” |
一、常人常事之奇 |
二、常言常行之奇 |
三、常理常情之奇 |
第四节 水浒小说情节的艺术功能 |
一、情节为作品主题服务 |
二、情节为人物性格塑造服务 |
三、情节本体的审美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水浒》续书中的两种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J]. 钟闻. 水浒争鸣, 2020(00)
-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A]. 钟闻. 《水浒争鸣》(第十八辑), 2020
- [3]《荡寇志》的接受演变[J]. 谢孔伟,陆思远. 菏泽学院学报, 2017(06)
- [4]《彭公案》研究[D]. 武禹含. 吉林大学, 2016(10)
- [5]林黛玉形象阐释史研究[D]. 王伟. 集美大学, 2014(02)
- [6]《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D]. 杨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5)
- [7]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研究[D]. 詹丽. 吉林大学, 2012(08)
- [8]中西方复仇文学类型考辩[D]. 于祥昀.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9]水浒小说研究[D]. 宋金民.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10]“水浒小说”研究综述[J]. 宋金民.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