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与海南发展银行托管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彭许庆[1](2021)在《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管研究 ——以G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樊孝东[2](2020)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往有关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在研究范畴和视角上,多从宏观层面着眼,微观和个案的考察较为欠缺;在研究时段上,常以1949年为界将边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与19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割裂开来。然而,对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农业合作化运动而言,一方面,宏观、微观和个案研究应该结合起来,三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考察中共乡村治理的历史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很多制度在边区时期已经进行过实验或已形成雏形,因此不能将两个时期连接起来就不能完整地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乡村治理政策和实践。本文以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1944—1958)为个案,按照纵向时序对其进行了较长时段的追踪和考察。从建立冀中抗日根据地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开始,到“农业合伙组”阶段的急剧扩张和退组事件,到“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合并小社成立全村大社与整社,再到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和转为高级社的完整发展历程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研究。主要探析了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历程中每一阶段的变化和特征,包括中共合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变化,社员入社、退社心态的变化等。并通过对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各个时期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的考察,进而探析合作社与国家、社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认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特例到全国典型的变迁过程。耿长锁及其农业生产合作社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标志性人物和示范性村庄,一方面是以耿长锁为代表的乡村精英人物的努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契合了其时国家的政策需要和农民理想。但是,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树立成典型后,随着国家改造和重塑合作社的力度和进程逐步加大和深化,国家与合作社之间的管理边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自主权逐步收缩,特别是关系到社员切身利益的地劳分红比例的变化更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与收益分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杨川渝[3](2020)在《制度自信视域下民族区域自治运行研究》文中提出
张鹏程[4](2020)在《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显着标志,也是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关于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教育的论述,是干部教育的根本。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政治认同教育是任何政党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文献及文件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在具体内容和标准比以前更加清晰,要通过政治认同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状、规律及趋势。通过比较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与中高级干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异同,发现其自身特点。历史经验需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主要工作、乡村干部自身情况等,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乡村干部的关注点和工作表现,通过干部自身及农民评价,获得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与现状。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主要挑战有不良思想对社会主流思想仍存在潜在严重对抗、价值多元化对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等,主要问题有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教育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干部的政治认同,其主要举措有: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党建学习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实施教育交流策略等提高教育实效;教育保障机制方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等,完善了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与应有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要素的提升与整合是重要方面。提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必须要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措施,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推进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等。创新之处是将政治认同教育扩展到乡村干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曲成举[5](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李永娜[6](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周苗[7](2020)在《新中国成立后集体住宅的空间形态研究(1949-1978)》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后30年,是我国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作为这一时期建设的住宅,它的空间形态反映了我国高度组织化和集体化的设计思想。无论是梳理我国集体形制的发展,还是研究我国集体住宅的空间形态,抑或是探讨该时期住宅中居民的生活形态等问题,新中国成立后30年建设的住宅都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新中国成立后的集体住宅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背景基础上,分析我国集体的产生和集体住宅的类型。采用案例研究、口述访谈和城市形态学及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分别从聚落层面和建筑层面,对集体住宅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在聚落层面,从总体布局、生活区及住宅组团展开分析,归纳其空间布局的特点;在建筑层面,对不同类型的集体住宅,归纳分析其住宅形式和空间类型,以及总结其建造模式。然后,进一步深入探讨集体住宅是如何如何通过其空间形态组织与管理居民,使其日常生活实现集体化,以及集体住宅空间形态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梳理分析集体住宅的空间形态及其内部社群生活的组织,可以发现:集体住宅空间的设计具有影响居民生活方式、组织与管理内部居民的能力,个人通过集体与国家产生联系,国家借助集体和集体住宅,培养个体的集体生活方式,强制其不断集体化和工业化。同时,集体住宅的研究可以为现在社区的建设及住宅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启示。
黄辉[8](2019)在《中共对东南亚华侨的心理统战研究(1949-1966)》文中提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法宝。华侨在近代以来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在对外改革开放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群体一直也是中共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重要统战对象。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引导华侨、归侨和侨眷致力于祖国现代化建设及和平统一大业,推进全球反“独”促统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长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理论研究中,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是经常被重点关注的,而心理因素多被忽视。本文着重从心理层面探讨中共对东南亚华侨的统战工作。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尽可能多用一手材料,并尝试借鉴心理学、政治学的理论,来梳理与探究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的相关问题。本文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通过文化宣传和政治服务来影响华侨心理,呈现出以华侨对华侨进行心理统战,以归侨和侨眷对华侨进行心理统战,利用领导人的威望对华侨进行心理统战和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对华侨进行心理统战的特点。中国对华侨的心理统战旨在使华侨在心理上认同中共和中国,进而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事业等做出一定的贡献。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注重利用多元的统战媒介和方式组合,擅于选择良好的统战时机,并能够针对性地对敌方言论进行驳斥和削弱敌方的影响力,使其统战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中共对华侨的心理统战使华侨心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导致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恐慌,进而采取排华措施。
谭立地[9](2019)在《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革命旧址是近现代革命事件影响下遗留下来的重要建筑遗产,是革命历史、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地处鄂豫皖三省边界的七里坪作为革命根据地早期建设的中心地带,在土地革命时期集中建立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革命旧址,被誉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也是我国着名的“红都”,其遗产价值对当下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和宣传作用。时过境迁,如今革命旧址周边的现实环境已发生巨大改变,除镇区革命旧址已基本布展利用,大量旧址仍因地处偏远的山野村落而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展示,很多具有重要展示潜力的革命旧址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从调研现状来看,已经展示利用的革命旧址中仍普遍沿用传统博物馆式的陈列方式,展示方式和内容相对趋同,原有旧址“场所精神”的展示逐渐空洞失去特色,当地文物部门迫切希望找到真正适合七里坪革命旧址的展示方式。因此,如何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呈现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特征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展开对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的研究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七里坪革命旧址的背景概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梳理,涉及建筑类型、数量及分布特征的分类统计,全面总结剖析了革命旧址的保存、展示现状和问题。其次,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普查资料,确定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评估体系,选取30处典型革命旧址作为价值评估对象,结合专家意见对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并根据价值评估结果将革命旧址划分为四个级别,为系统化、类型化地指导旧址的展示和利用提供数据理论支撑。最后,通过对新型展示利用理念和方式的案例研究和梳理,在价值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七里坪革命旧址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空间特征提出可适的策略方法。
黄馨瑶[10](2019)在《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资本运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发酵与国内刺激基建政策的影响,工程机械领域出现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经营成本增大的问题,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一定压力。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合理利用资本运营管理整合与优化资源,成为工程机械企业保值增长,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式。中联重科是国内一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金融服务综合体的装备制造企业,在当前机械行业的大环境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联重科积极进行海外资本运营的尝试,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积极拓展,整合供应链与销售网络,积极并购国外企业,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研发水平与产品技术含量。在海外资本运营的过程中,中联重科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同时也遭遇了一些挫折,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改进。本文主要针对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的资本运营管理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其资本运营管理的改良措施与评价指标体系,为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资本运营管理的改进提供了一些思路。本文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确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回顾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的资本运营管理现状,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中联重科资本运营管理上各方面利弊。随后,以中联重科东南亚的发展目标为引领,提出从内部管理到资本投放再到全流程优化的改良措施。最后从企业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成长性四个方面提出一整套资本运营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资本运营实践提出基本遵循与评价反馈的依据。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资本运营管理还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本文主要针对中联重科的情况进行研究,提出的改良措施与评价体系对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的资本运营实践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同时,与中联重科的情况相似,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经营主要集中于国内,对于海外布局经验不足,极易在海外资本运营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与损失。因此,本文对于一般工程机械行业的企业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参与海南发展银行托管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与海南发展银行托管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重点、难点与创新 |
四、主要人物、概念及相关说明 |
第一章 饶阳县与五公村的自然环境 |
第一节 饶阳县的基本情况 |
一、饶阳县的建置沿革 |
二、饶阳县的自然条件 |
三、饶阳县的人地关系 |
四、自然环境制约下的农家经营行为 |
第二节 五公村的基本情况 |
一、五公村的建置沿革和自然条件 |
二、五公村的人地比例关系和土地分配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合伙组”时期的自发组织(1944-1949) |
第一节 从打绳组到土地合伙组 |
第二节 合伙组的迅速扩张与退组风波 |
第三节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合伙组的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省、国模范(1950-1951) |
第一节 从“合伙组”到“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二节 从河北省农业劳模到全国丰产模范 |
小结 |
第四章 一波三折的大社(1952—1955年) |
第一节 初建“大社” |
第二节 “整社” |
第三节 恢复“大社”与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 |
小结 |
第五章 平稳过渡的高级社(1956-1958) |
第一节 成立高级社 |
第二节 高级社的巩固与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制度与绩效: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一节 合伙组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二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三节 大社和高级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一、社员入社、出社 |
二、组织系统和干部选举 |
三、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二)政治认同理论 |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内涵及实质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一)乡村干部及职责内涵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
(二)乡村振兴理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唤醒阶级意识教育的思索 |
(二)大革命时期打倒封建军阀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四)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的探索 |
(五)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争取实现民主教育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乡村干部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艰辛探索 |
(一)过渡时期乡村干部巩固新生政权的认同教育 |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认同教育的探索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教育的曲折探索 |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的探索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乡村治理建设教育的探索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基层党建教育的探索 |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
(二)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 |
(三)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 |
(四)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 |
一、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 |
(一)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三)“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二、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思想仍存在严重潜在对抗 |
(二)价值多元化冲击基层思想观念和执政基础 |
(三)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 |
(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 |
三、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 |
(四)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举措 |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增强理想信念认同 |
(二)加强党史党建国史教育增强政党认同 |
(三)强化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道路和制度认同 |
(四)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增强政策认同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建设强化价值认同 |
二、拓展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主渠道功能 |
(二)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 |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教育策略 |
(四)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拓展学习方式 |
(五)拓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功能 |
三、以保障机制为重点完善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 |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走深走实 |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
(三)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巩固认同教育基础 |
(四)完善网络网站建设丰富政治认同教育资源 |
(五)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遵循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
(一)立足发展现实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二)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施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实现 |
二、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
(一)思想境界是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首要和根本 |
(二)榜样示范是激发乡村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动力 |
(三)教育主体的领导力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
三、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
(一)乡村干部实际情况是政治认同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突出个性需求特点 |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
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 |
(一)加强“三农”问题教育增强对乡村干部的身份认同 |
(二)普及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教育增强职业认同 |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
(四)巩固公仆意识教育增强情感认同 |
五、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 |
(一)扭曲的权力观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问题的根源 |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
(三)教育导向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四)有效奖惩保障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实效的提升 |
六、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5)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3.2 选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
5.4.2 铁路运营管理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
6.1.1 党组织的建立 |
6.1.2 青年团的建立 |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
6.2.3 发动政治运动 |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
6.3.2 改造经济制度 |
6.3.3 改革行车制度 |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
(6)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
1.3.3 社会认同理论 |
1.3.4 国家认同理论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
3.2.2 文化心态单一 |
3.2.3 政治参与冷漠 |
3.2.4 领土意识模糊 |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
4.1.1 匪患的危害 |
4.1.2 匪患的肃清 |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4.2.2 各级人民政府 |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
4.5.1 培养原则 |
4.5.2 培养途径 |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
5.4.1 财政优惠政策 |
5.4.2 税收优惠政策 |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
7.1 基本经验 |
7.2 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新中国成立后集体住宅的空间形态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历史背景 |
1.2.2 时代背景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3.3 时间与空间界定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既往相关研究 |
1.5.1 国内关于新中国成立后 30 年间住宅的研究 |
1.5.2 国外关于新中国成立后 30 年间住宅的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的方法 |
1.6.2 案例研究法 |
1.6.3 比较法 |
1.6.4 口述访谈法 |
1.7 研究框架 |
2.集体与集体住宅及其类型 |
2.1 集体与集体形制 |
2.1.1 国内外既有的集体形制 |
2.1.2 国内有关“集体”的理论探索 |
2.1.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集体形制的实践 |
2.2 集体住宅 |
2.3 我国集体住宅的类型 |
2.3.1 以早期工人新村为代表的集体住宅 |
2.3.2 单位的集体住宅 |
2.3.3 人民公社的集体住宅 |
2.4 本章小结 |
3.集体住宅的空间布局与住宅形式 |
3.1 不同类型的集体住宅的总体布局与功能形态 |
3.1.1 总体布局 |
3.1.2 功能形态 |
3.2 生活区的空间布局 |
3.2.1 生活区的总体规划 |
3.2.2 住宅与公共建筑的空间关系 |
3.3 住宅组团的空间布局 |
3.4 不同类型的集体住宅的住宅形式 |
3.4.1 以早期工人新村为代表的集体住宅 |
3.4.2 单位的集体住宅 |
3.4.3 人民公社的集体住宅 |
3.4.4 分析:家庭式住宅与单身宿舍 |
3.5 本章小结 |
4.集体住宅的建造模式 |
4.1 既有集体住宅的建造模式 |
4.1.1 住宅工业化与标准化的提出 |
4.1.2 苏联完善的定型化设计组织体系 |
4.2 我国集体住宅工业化与标准化的发展 |
4.2.1 我国集体住宅工业化与标准化的提出 |
4.2.2 我国集体住宅工业化与标准化的发展 |
4.2.3 苏联模式的反思 |
4.3 我国集体住宅工业化与标准化的设计方法 |
4.3.1 单元组合设计法 |
4.3.2 基本单体组成的灵活住宅单元设计法 |
4.3.3 基础核心单元+卧室 |
4.4 建造模式与“精神”意义 |
4.4.1 干打垒的建造技术到干打垒精神 |
4.4.2 装配式的建造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5.集体住宅中的社群生活 |
5.1 目标的统一 |
5.1.1 集体目标: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
5.1.2 个体目标:自身需求(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及被尊重需求)得到满足 |
5.1.3 集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统一 |
5.2 行为的控制 |
5.2.1 严格的作息时间安排 |
5.2.2 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
5.3 空间的限定 |
5.3.1 空间的封闭 |
5.3.2 空间的等级 |
5.3.3 空间的属性 |
5.3.4 空间的尺度:个体基本生活空间的压缩 |
5.4 本章小结 |
6.结语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6.2 集体住宅空间形态的研究对现在的启示 |
6.2.1 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
6.2.2 集体住宅与共享住宅 |
6.3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集体住宅平面汇总 |
(8)中共对东南亚华侨的心理统战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当前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的兴起 |
第一节 中共侨务政策沿革 |
第二节 心理统战相关概念的解析 |
第三节 华侨与中国的关系在心理上体现出的特征和重要性 |
第二章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的具体实践 |
第一节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的对象 |
第二节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的方式 |
第三节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的特点 |
第三章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对华侨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对东南亚的影响 |
第四节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对台湾侨务政策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的优点与不足 |
第一节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的优点 |
第二节 中共对东南亚华侨心理统战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缘起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2.3 时间和空间界定 |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既往研究及本文创新点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成果分析 |
1.4.4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2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背景研究 |
2.1 红安七里坪的背景概述 |
2.1.1 区位概况 |
2.1.2 自然环境 |
2.1.3 人文环境 |
2.2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历史背景 |
2.2.1 根据地初步创建时期(1927.8—1930.8) |
2.2.2 根据地巩固发展时期(1930.8—1932.10) |
2.2.3 根据地坚持抗战时期(1932.10—1937.7) |
2.3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分布特征 |
2.3.1 时代背景下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2 地域环境下的现状分布特征 |
2.4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概况特征 |
2.4.1 建筑类型划分 |
2.4.2 建筑保存现状 |
2.4.3 概况特征总结 |
2.5 小结 |
3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典型案例及其展示与利用现状调查 |
3.1 长胜街革命旧址—集镇历史街区的集中展示 |
3.1.1 旧址背景概述 |
3.1.2 旧址展示利用的方式及内容 |
3.1.3 旧址展示利用的问题及不足 |
3.2 列宁小学旧址—镇区外部环境影响下的单体展示 |
3.2.1 旧址背景概述 |
3.2.2 旧址展示利用的方式及内容 |
3.2.3 旧址展示利用的问题及不足 |
3.3 闵氏宗祠—村落与旧址分离的单体展示 |
3.3.1 旧址背景概述 |
3.3.2 旧址展示利用的方式及内容 |
3.3.3 旧址展示利用的问题及不足 |
3.4 红二十八军新兵营招兵处—红色影视剧拍摄影响下的旧址展示 |
3.4.1 旧址背景概述 |
3.4.2 旧址展示利用的方式及内容 |
3.4.3 旧址展示利用的问题及不足 |
3.5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利用现状总结 |
3.5.1 展示利用现状概况 |
3.5.2 展示利用问题梳理 |
3.6 小结 |
4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评估研究 |
4.1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
4.1.1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的目的 |
4.1.2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的意义 |
4.2 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评估方法和评价对象的确定 |
4.2.1 层次分析法(AHP) |
4.2.2 评价对象的确定 |
4.3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体系的确定和评估过程 |
4.3.1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因子的选取 |
4.3.2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
4.3.3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分标准的确定 |
4.4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的评估结果 |
4.5 评估结果分析 |
4.5.1 根据评估结果对革命旧址进行分类 |
4.5.2 不同分类结果下的建筑特征分析 |
4.5.3 根据分类结果制定展示利用的策略标准 |
4.6 小结 |
5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的探索和策略制定 |
5.1 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利用模式的相关案例分析 |
5.1.1 集合要素,分类叙事型—主题博物馆集群展示 |
5.1.2 关联主题,原貌展示型—旧址本体场景展示 |
5.1.3 结合环境,活态展示型—生态博物馆展示 |
5.1.4 独立遗址,景观展示型—革命遗址公园展示 |
5.2 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利用方式的相关案例分析 |
5.2.1 情景演绎 |
5.2.2 内涵隐喻 |
5.2.3 环境叙述 |
5.2.4 空间拓展 |
5.2.5 数字体验 |
5.3 基于价值评估的七里坪革命旧址空间模式展示利用策略 |
5.3.1 院落空间的展示利用 |
5.3.2 本体要素的展示利用 |
5.3.3 群落层面的展示利用 |
5.3.4 策略总结概述 |
5.4 基于价值评估的七里坪革命旧址建筑类型展示利用策略 |
5.4.1 民宅建筑的展示利用 |
5.4.2 祠堂、寺庙建筑的展示利用 |
5.4.3 街屋建筑的展示利用 |
5.4.4 遗址类建筑的展示利用 |
5.4.5 策略总结概述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成果综述 |
6.2 研究成果思考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6.4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七里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基本信息汇总表 |
附录2 纳入评价对象的30 处革命旧址总表 |
附录3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专家调查问卷表 |
附录4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结果汇总表 |
(10)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资本运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资本运营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中联重科有限公司简介 |
2.1.1 历史沿革 |
2.1.2 产品介绍 |
2.1.3 组织架构 |
2.1.4 中联重科海外市场与销售概况 |
2.2 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资本运营管理现状 |
2.2.1 资本层面与产业层面 |
2.2.2 操作层面 |
2.3 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资本运营管理问题分析 |
2.3.1 中联重科并购CIFA中的资本运营得失 |
2.3.2 中联重科主要竞争对手资本运营管理分析 |
2.3.3 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资本运营管理SWOT分析 |
2.3.4 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资本运营过程中的问题 |
第3章 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资本运营管理优化 |
3.1 目标分析 |
3.1.1 中联重科海外资本运营目标 |
3.1.2 中联重科海外资本运营市场战略定位 |
3.1.3 中联重科海外资本运营未来发展趋势 |
3.2 投入与产出关联的资本联动的资本运营管理 |
3.2.1 企业管理指标的的选取 |
3.2.2 构建人才制度和宏观红线指标责任体系 |
3.2.3 实业资本的投放 |
3.2.4 优化企业资源计划 |
3.2.5 业务流程再造 |
3.3 资本运营管理优化测评 |
3.3.1 资本运营收益性指标分析 |
3.3.2 资本运营安全性指标分析 |
3.3.3 资本运营流动性指标分析 |
3.3.4 资本运营成长性指标分析 |
3.3.5 资本运营管理优化的简要评价 |
第4章 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资本运营管理优化的实施与保障 |
4.1 资本运营管理优化的实施 |
4.1.1 资本运营绩效考核流程 |
4.1.2 资本运营绩效考核改进的实施步骤 |
4.2 资本运营管理优化的保障 |
4.2.1 组织保障 |
4.2.2 资金保障 |
4.2.3 人力资源保障 |
4.2.4 企业文化保障 |
4.2.5 实施过程中困难处理与对策 |
4.3 资本运营管理优化的实施效果预测 |
4.3.1 确保销售任务与预算计划的实施与完成 |
4.3.2 优化资本运营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参与海南发展银行托管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管研究 ——以G省为例[D]. 彭许庆. 南昌大学, 2021
- [2]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D]. 樊孝东. 河北大学, 2020(03)
- [3]制度自信视域下民族区域自治运行研究[D]. 杨川渝.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4]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张鹏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5]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7]新中国成立后集体住宅的空间形态研究(1949-1978)[D]. 周苗.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中共对东南亚华侨的心理统战研究(1949-1966)[D]. 黄辉. 厦门大学, 2019(08)
- [9]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研究[D]. 谭立地.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中联重科东南亚分公司资本运营管理研究[D]. 黄馨瑶. 湖南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