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市场、启动市场的思考

盘活市场、启动市场的思考

一、关于搞活市场启动市场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萧冬连[1](2020)在《改革开放史研究需要多学科对话——以解释“中国奇迹”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史是各个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只是观察视角和方法不同。改革开放史研究要深入,必须打破学科界线,进行多学科的对话。在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逻辑方面,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成果丰富,以解释"中国奇迹"为例,国内外学者在诸如怎样理解中国市场化改革中政府的作用、中国改革的决策模式、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等问题上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历史学者不能无视这些研究自说自话。改革开放史研究既要有国家叙事,也要有民间叙事,呈现体制变革引发各领域的社会变迁。理想的改革开放史写作,应该把"时间序列逻辑"与"结构/机制逻辑"相结合,既要看到历史的自主性,看到历史人物的作用,又要看到其背后的动因和约束。不过,历史学的写作不能落入概念游戏,舍弃其生动、鲜活的品质。

朱丽丽[2](2020)在《农村宅基地渐进式盘活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宅基地是我国农村特有的建筑用地形态。长期以来在“一国两策、城乡分隔(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背景下,宅基地承担着保障农村居民生活,维系乡村形态的重要作用。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常住人口的减少,我国农村的宅基地却呈现出不降反增和利用率下降的特征,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所谓的“空心村”。我国是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村,每一寸土地都应当得到有效利用,而宅基地的低效率使用越来越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刻。宅基地的功能主要包含保障功能和财产性功能。在过去城乡分隔界限严格的时期,宅基地主要承担着保障农民生活。随着城乡融合的发展,一方面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另一方面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逐步建立,这两个方向的变化使得宅基地的财产性功能逐渐凸显,宅基地的盘活也因此到了改革的窗口期。本文梳理了宅基地改革相关文献、法规和理论,指出了未来宅基地改革应当走渐进式的道路,走财产化的道路,走城乡融合的道路。为了夯实研究的数据基础,本研究以各省的农村人口数量为权重,以全国宅基地面积为总量,首先估算了各省宅基地面积,然后以城市房地产价格为参考,评估了我国当前宅基地的潜在总市场价值约为百万亿级的水平,发现宅基地的盘活将是整个改革的巨大红利。通过现状梳理,分析了我国宅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参考马克思地租理论和渐进式决策理论,结合我国宅基地现状,指出盘活宅基地可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逐步释放农村土地红利,有助于缓解城市建设性用地紧张,有助于城乡融合发展。根据问卷调查,梳理出我国宅基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并采用混合策略博弈方法,分析了达成宅基盘活时,应当构建合理的基层干部和宅基地拥有农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做好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的规划。最后在几个案例剖析的支撑下,结合理论分析和博弈分析的结果得出了宅基地渐进式盘活的路径和主要政策建议。本研究提出的宅基地渐进式盘活的总体路径是:以试点为抓手的先行先试,以发达地区为突破口的改革方式,并结合地方实际采用的不同盘活模式。具体实施路径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方面:近期的盘活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为闲置宅基地提供有偿退出方式,对尚未闲置的农村危房等进行异地搬迁整理,以及对‘一户多宅’或超过规定面积部分的宅基地进行整治。中期的宅基地盘活重点是开发宅基地的财产功能,在限制流转年限以及流转用途的情况下逐步扩大宅基地可流转的范围并加强各地区宅基地管理规范。远期路径主要是根据市场化经济的基本特点,建立完善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市场,最终实现城乡融合。

张煜然[3](2020)在《基于间断均衡视角的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于1998年启动了住房制度改革,取消了福利分房,正式开启了住房商品化的时代。随后的20年里,我国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居民的住房情况也得到不断的改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也开始蓬勃发展并维持了十余年的相对稳定。但从2016年以来,沿海城市的炒房热波及成都,受多方影响,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波动情况加剧,房价也一路走高,引起了全国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总结,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研究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仅仅只是研究成都市制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而应将成都市施行的国家层面和四川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纳入研究范围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概念、内涵和边界进行了界定,本文研究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主要是针对商品住房市场的政策。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对政策进行了分类,并认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住房保障政策、一般管理性政策构成了我国房地产政策的主要内容。本文梳理了1998年以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发展历程,通过间断均衡框架的分析,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和2016年“限购令”的颁布为分界点,将1998年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变迁划分成三个阶段。1998年—2008年是政策初期,主要是构建住房制度、完善住房市场;2008年—2016年是政策均衡期,但焦点事件爆发引发了新政策的出台,主要政策目标并未发生变化,仍是进一步鼓励住房消费;2016年—2018年是政策间断期,宏观价值取向的改变和政府注意力变化导致政策出现180度的转向。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间断均衡框架,对2008年汶川大地震这一焦点事件、2016年“房住不炒”新定位引发的宏观价值取向改变和城市人口策略引发的政府注意力变化进行了深度分析,结合成都市这一典型案例分析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文章最后,对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构建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并结合成都市当前实际,就落实房住不炒新定位新要求,就成都市如何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王义娜,臧德先[4](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供需改革的政策变迁及互动关系》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均成为过改革的重点,只不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经济社会主要矛盾不同而有所侧重,二者一直是此消彼长、相互促进的关系。新中国成立70年来供需改革的政策变迁,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8年的供需转折阶段:"高积累、低消费"式的供需导向。1979—1992年的供给短缺阶段:供给扩张为主,需求体系逐渐改善。1993—2012年的供需转换阶段。需求拉动为主,供给体系改革为辅。2013年至今的供需错配阶段:供给改革回归,需求相机抉择。现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正确的做法是:让供需两侧保持某种紧密关联又有所区分的关系,既要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的"发动机"效应,又要注重需求侧发挥的"稳定器"功能。

邹玉友[5](2019)在《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通过碳市场减排增汇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途径。林业碳汇作为碳市场的重要交易标的,伴随着我国林业碳汇供给能力的上升,碳市场中林业碳汇需求不足问题凸显,着重表现为林业碳汇减排量低、市场份额小和需求不强的现实困境。在全国碳市场启动的新形势下,控排企业已成为碳市场中林业碳汇的重要需求主体。2018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制定的《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为基础的碳抵消机制,将林业碳汇优先纳入全国碳市场,引导控排企业优先购买林业碳汇减排量。那么,控排企业选择林业碳汇是否有减排的可行性,主体意愿是否强烈?控排企业怎样形成有效需求,受哪些因素影响,其“需求不强”的深层次机理是什么?如何有效驱动控排企业优先购买林业碳汇?都是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而在中国学术界,林业碳汇需求及其相关机制研究仍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尤其缺乏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考虑碳市场及其制度环境的动态的、量化的研究。因此,开展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不仅利于林业碳汇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落实,还能间接地缓解控排企业减排压力,丰富资源经济学理论体系,推动林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学和气候变化经济学深度交叉研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决策参考价值。本文瞄准碳市场制度环境下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的前沿科学问题,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按照“先验问题一主体意愿一需求机理一驱动机制一探寻解决之道”的逻辑思路开展研究。首先,分析控排企业林业碳汇交易现状及其抵消减排的可行性,论证本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辨析森林碳汇和林业碳汇的科学内涵,介绍林业碳汇纳入碳市场的过程与要求,搭建研究的基础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分析控排企业林业碳汇的交易现状,采用供需理论剖析控排企业林业碳汇抵消减排的可行性,得出了强制市场林业碳汇交易成熟度高于自愿市场,且正处在“自愿市场”向“强制市场”的过渡时期,林业碳汇是更深层次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帕累托改进的论断。其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解析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因素选取的理论依据和深层逻辑关系,构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理论模型,利用396份微观企业调研数据,选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得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减排成本、竞争优势、合作伙伴和政策支持。再次,遵循复杂网络理论研究模式,提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制度环境一项目优势一主体意愿”三维理论框架,构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解释结构模型,将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要素层次划分为需求层、成本比较层、主体动力层、生态优势层、外部激励层、比例设置层、市场条件层和制度建设层八个层次,形成市场主导型、减排压力主导型和合作伙伴驱动型的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作用路径。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对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解释结构模型、要素层级和作用路径进行不确定性概率仿真。最后,从控排企业减排主体和制度创新主体行为视域出发,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驱动过程中两类主体博弈关系及其稳定均衡策略,借助Matlab软件对演化博弈结果进行仿真发现控排企业和公共管理部门的主体博弈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主体策略会受到控排企业减排方式成本与收益、公共管理部门激励策略成本和政策支持等参数影响。结合博弈仿真结论提出通过利益均衡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来构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驱动机制。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控排企业和制度建设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驱动建议。

柳思维[6](2018)在《新时代中国特色贸易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若干思考》文中指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贸易经济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动因;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贸易经济学必须明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创新与中国特色发展贸易经济学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张少停[7](2018)在《国家管制视角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当前,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各学科聚焦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这个热点问题:或强调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或强调土地公有制的政治属性;或关注集体土地产权对农民权利和社会秩序的意义;或关注集体土地产权的不清晰问题。而本文认为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之上还存在着一个国家管制权,并试图从国家管制的视角深入分析和探索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困境和出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公共利益性决定了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是纯粹民法意义上的私权利,土地的这一特殊性质要求一种公权力和私权利的结合,即国家公权力对土地私权利(集体土地产权)的干预。国家通过对农村土地产权的管制来达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或社会目的。因此,国家管制是分析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社会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规律可以为当前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历史经验。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土地所有权管制(夏商周)、到土地所有权和收益权并管(隋唐)、再到土地收益权管制(宋朝)的历史演变过程,反映了古代中国国家对土地产权管制逐步从单一的政治目的发展到经济目的和社会目的。历史证明,土地产权不同于一般物的财产权而具有产权不完整的特性,即国家公权力对土地私权利的干预。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历史性的农村人口大转移,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正面临着改革的历史难题。国家管制下的现行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主要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管制、承包权经营权的管制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管制等。鉴于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仍然承载着农村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进城失败农民工最后的生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生态保护等重大战略任务,改革的基本战略应是:其一,坚持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管制;其二,当前历史条件下农村土地承包权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是“三权分置”,即加强承包权的管制,放松土地经营权的管制;而从土地承包权制度改革的远期目标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理应放松土地承包权的国家管制,以避免亿万城市市民为农村集体成员的不合理现象;其三,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的框架下,坚持传统农区宅基地所有权和资格权的国家管制,适度放松闲置宅基地使用权管制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放松对城郊村、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管制以解决小产权房等难题。总之,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上,进行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战略思考和顶层设计,在国家管制的框架下,实行有限的土地市场经济制度,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逐步放松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受益权的国家管制,解放和激发土地和农民作为生产力要素的活力。

范斌[8](2018)在《我国光伏产业政府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消耗的日益增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已成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太阳能作为一种丰富、洁净和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对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方国家纷纷制定了新能源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扶持,将光伏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光伏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的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较为严重。本文梳理了我国光伏产业规制现状,分析了准入规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生产能力、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产品质量三个方面设定了光伏产业准入条件,从而构建了光伏产业规制政策指标体系。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政府规制对光伏产业的影响,并结合江苏和无锡的案例对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博弈结论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光伏制造业的两个重点环节多晶硅和电池片以及产业总体效果三个角度对光伏产业政府规制政策执行效果进行了分析。针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目标的差异,本文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演化博弈分析发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采取混合策略,即地方政府对于光伏产业准入规制的执行采取支持与合作的态度对自己有利。从案例分析来看,江苏建立了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应证了演化博弈分析的结论。针对政府与企业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本文构建了政府与企业在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方面的博弈模型,通过演化博弈分析发现,企业与政府合作有利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改善社会整体效益,对企业与政府均有利。从案例分析来看,无锡从土地、信贷、人才等方面对光伏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其成为我国光伏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同样也验证了政府与企业博弈模型分析的结论。针对光伏产业规制政策,本文从生产能力、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产品质量三方面设定了光伏产业准入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光伏产业准入规制政策的指标体系,并重点从光伏制造的两个重点环节多晶硅和电池片以及产业总体效果三个角度对光伏产业政府规制政策执行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光伏产业准入规制的政策建议。在发展思路上,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光伏产业从追求规模与速度向重视效益与质量转变,促进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郭娜[9](2017)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小产权房治理及用地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日益增加,城市周边村被吸纳的频率越来越快,基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等历史遗留问题显露无疑,弊端阻碍重重,社会矛盾日趋激烈,实际情况是迫切需要城乡统筹发展。在城乡结合部及乡镇企业相对发达地区,各类中小企业对低成本用地的偏好、进城务工人员对低廉的居住成本的要求与农民集体和农户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收益的强烈动机一拍即合,各类隐性流转大量出现,小产权房建设用地就是此类隐性流转的突出表现。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购买,没有取得合法产权证的房屋”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度框架下出现的特有现象,也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大背景下产生的问题,其影射出我国城市房地市场、住房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农民利益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小产权房牵涉面甚广,国家、基层政府、农民、城镇居民多个主体的利益,围绕小产权房屡禁不止的现象,出现了很多明显违法却难以执法、难以规制的问题如:农村集体土地私建私卖商品房应该如何治理?小产权房的买卖合同效力应该如何认定?城镇居民购买小产权房又该如何处理?房屋拆迁后赔偿金该分配给谁?在这些问题未解决时,农民面临的选择是:被动的等待征地,由政府收取最高不超过农地常年产值30倍之外的土地补偿,还是冒着不受法律保护的风险,主动地兑现土地增值?与此同时,城镇居民面临的选择是:在城市高房价的压迫下做房奴,甚至望楼兴叹而无安身之地?还是以价格低廉很多但拿不到房产证的小产权房为家?在当前的情形下,国家显然已不能再继续回避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属、收益和转让的问题。因此,怎样解决农村土地制度方面的障碍,怎么样解决小产权房问题,怎样实现政府、村集体、房地产开发商、农民和城镇居民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这些问题都是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函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保护耕地,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保证我国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保障人民的住房需求,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贯彻农民应该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的理念是现今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我党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初衷所在。本文意在城乡统筹发展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合理解决农村小产权房建设用地问题,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对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实践缺陷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促进我国土地资源高效管理,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结论:农村小产权房建设用地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多视角出发:一方面在政策上,要根据土地类型对小产权房进行区别化处理。并且,要通过城乡统筹规划来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以及优化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来加强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另一方面从法规的视角对农村小产权房建设用地问题加以规制,要将我国农村建设用地问题纳入法制轨道,其次,要提高执法力度,违法必究,严格规制农村小产权房建设用地问题。

吴越菲[10](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二、关于搞活市场启动市场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搞活市场启动市场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农村宅基地渐进式盘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经济评估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博弈分析法
        1.3.4 案例分析法
        1.3.5 访谈调查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探讨和理论准备
    2.1 宅基地相关研究述评
        2.1.1 宅基地存在的相关问题研究
        2.1.2 宅基地产权的相关研究
        2.1.3 宅基地政策演化研究
        2.1.4 宅基地交易和盘活的研究
        2.1.5 文献简要述评
    2.2 宅基地盘活的理论准备
        2.2.1 地租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制度变迁
        2.2.4 农户理性行为理论
        2.2.5 推拉理论
        2.2.6 渐进决策理论
第3章 我国宅基地管理现状与盘活原则
    3.1 我国宅基地的存量现状
        3.1.1 评估体系设计的说明
        3.1.2 我国宅基地面积总量评估
        3.1.3 我国宅基地闲置面积评估
        3.1.4 我国宅基地土地经济价值评估
    3.2 我国当前的宅基地管理制度现状
        3.2.1 我国宅基地相关法规
        3.2.2 当前宅基地相关法规中存在的问题
        3.2.3 我国宅基地管理制度
        3.2.4 当前宅基地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3.3 当前宅基地管理制度弊端的形成原因
        3.3.1 无偿取得的福利性导致乱占滥建
        3.3.2 保障功能与财产权实现之间的制度安排冲突
        3.3.3 政府在宅基地退出中掌握较高话语权
        3.3.4 未来改革需要破解的问题
    3.4 宅基地盘活的必要性
        3.4.1 农村宅基地是重要的改革红利
        3.4.2 逐步开发农村宅基地商业价值可以释放土地红利
        3.4.3 农民与宅基地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动且社会保障渠道多样化
        3.4.4 推动城乡融合顺利发展
    3.5 宅基地渐进式改革的必要性
        3.5.1 当前的城乡二元差距依然存在
        3.5.2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
        3.5.3 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仍有必要
        3.5.4 宅基地违规现象清理需要较长时间
第4章 宅基地渐进式盘活中的利益博弈分析
    4.1 宅基地盘活中利益相关主体的范围界定及特点分析
        4.1.1 利益相关主体的定义
        4.1.2 宅基地盘活利益相关主体的初步选取
        4.1.3 利益相关主体的层级划分
        4.1.4 关键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分析及其利益诉求
    4.2 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4.2.1 博弈参与者行为决策
        4.2.2 博弈模型参数设计
        4.2.3 博弈模型分析
    4.3 博弈结果的比较与启示
第5章 宅基地渐进式盘活的案例分析
    5.1 浙江省德清县案例分析
        5.1.1 案例所在地的基本情况
        5.1.2 案例所在地宅基地改革的具体做法
        5.1.3 改革结果与效益分析
    5.2 安徽省金寨县案例分析
        5.2.1 案例所在地的基本情况
        5.2.2 案例中宅基地改革的主要做法
        5.2.3 改革结果与其效益分析
    5.3 安徽省巢湖市坝镇镇案例分析
        5.3.1 案例所在地的基本情况
        5.3.2 案例所在地宅基地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5.4 案例总结与启示
        5.4.1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未尽之处
        5.4.2 改革实践的主要启示
第6章 宅基地渐进式盘活的路径
    6.1 宅基地渐进式盘活的总体思路
        6.1.1 以试点为抓手的先行先试
        6.1.2 以发达地区为突破口的改革方式
        6.1.3 结合地方实际的不同盘活模式
    6.2 宅基地渐进式盘活的框架设计与具体路径
        6.2.1 总体框架
        6.2.2 近期各地区宅基地的盘活路径
        6.2.3 中期各地区宅基地的盘活路径
        6.2.4 远期各地区宅基地的盘活路径
    6.3 宅基地渐进式盘活的政策建议
        6.3.1 保留集体所有的产权结构
        6.3.2 建立规范有序的宅基地流转制度
        6.3.3 建立统一的城乡竞争性土地市场
    6.4 未来宅基地改革需要关注的重点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 宅基地改革的利益相关者重要性调查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基于间断均衡视角的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性
第2章 概念、内涵和理论框架
    2.1 房地产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概念
    2.2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内涵
        2.2.1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主体、客体、目标、边界
        2.2.2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时代价值:决定城市发展的未来
    2.3 研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的理论框架
        2.3.1 公共政策分析的间断均衡框架
        2.3.2 间断均衡框架在我国政策变迁分析中的运用场景和研究评估
        2.3.3 间断均衡框架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研究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第3章 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的回顾与评估
    3.1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与间断均衡框架的相关性分析
    3.2 基于间断均衡框架的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阶段
        3.2.1 均衡期:初期政策(1998——2008)
        3.2.2 均衡期:焦点事件引发新政策(2008——2016)
        3.2.3 间断期:根本性变化(2016——2018)
第4章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
    4.1 行政命令牵引:政策变迁的主要形式
    4.2 焦点事件爆发:汶川大地震
    4.3 宏观价值取向的改变:房住不炒的新定位
    4.4 政府注意力转移:城市人口发展策略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5.1 间断均衡框架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的解释限度
    5.2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5.3 对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动力的评估
    5.4 借鉴国内先发城市经验、结合成都市实际的有关政策建议
        5.4.1 继续沿用抑制投机的措施
        5.4.2 根据人口情况合理确定住房供应结构和规模
        5.4.3 加大住房保障领域的顶层制度设计
        5.4.4 摆脱卖地困境:探索城市运营新方式
全文总结及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1.1998年——2018年国家层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清单
    2.1998年——2018年四川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清单
    3.1998年——2018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清单

(4)新中国成立70年供需改革的政策变迁及互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供需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总结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供需改革的政策变迁
    (一)1949—1978年的供需转折阶段:“高积累、低消费”式的供需导向
    (二)1979—1992年的供给短缺阶段:供给扩张为主,需求体系逐渐改善
    (三)1993—2012年的供需转换阶段:需求拉动为主,供给体系改革为辅
        1.投资拉动是经济迅速恢复的强劲动力
        2.扩大内需是扩大需求的持久动力
        3.扩大开放分享全球化红利
    (四)2013年至今的供需错配阶段:供给改革回归,需求相机抉择
三、供需双侧发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对标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要素市场化配置
    (二)防范化解风险,需求侧管理注重“三驾马车”的转型升级

(5)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控排企业的范畴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森林碳汇的内涵与特点
        2.2.2 林业碳汇的内涵与属性
        2.2.3 林业碳汇项目的内涵、流程与方法学
        2.2.4 林业碳汇项目的分类
    2.3 理论基础
        2.3.1 外部性理论
        2.3.2 排污权理论
        2.3.3 供需理论
        2.3.4 计划行为理论
        2.3.5 复杂网络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交易现状及其抵消减排的可行性分析
    3.1 国际林业碳汇交易的现状
        3.1.1 国际碳市场的基本框架
        3.1.2 国际林业碳汇需求变化
        3.1.3 国际林业碳汇交易总量、金额与价格
        3.1.4 国际林业碳汇项目分布
    3.2 中国碳市场交易的现状
        3.2.1 碳市场的发展历程
        3.2.2 碳市场规模、金额与价格
        3.2.3 碳市场CCER项目情况
    3.3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交易的现状
        3.3.1 控排企业的选定与数量
        3.3.2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交易的市场分布
        3.3.3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交易金额与价格
        3.3.4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交易的项目类型
    3.4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抵消减排的可行性分析
        3.4.1 问题描述与研究假设
        3.4.2 情境设计与理论分析
        3.4.3 均衡分析与讨论
        3.4.4 抵消减排可行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的需求意愿分析
    4.1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理论分析
        4.1.1 行为态度
        4.1.2 主观规范
        4.1.3 感知行为控制
        4.1.4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2 样本来源与变量选择
        4.2.1 样本来源
        4.2.2 样本特征
        4.2.3 变量选择
    4.3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交叉分析
        4.3.1 林业碳汇需求意愿水平
        4.3.2 行为态度与需求意愿
        4.3.3 主观规范与需求意愿
        4.3.4 感知行为控制与需求意愿
        4.3.5 控制变量与需求意愿
    4.4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实证检验
        4.4.1 实证模型
        4.4.2 模型检验
        4.4.3 估计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的需求机理分析
    5.1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理论分析
        5.1.1 控排企业特质
        5.1.2 林业碳汇优势
        5.1.3 碳市场制度环境
        5.1.4 需求机理理论模型
    5.2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结构分析
        5.2.1 解释结构模型介绍
        5.2.2 解释结构模型建模
        5.2.3 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结构框架分析
        5.2.4 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要素层级分析
        5.2.5 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作用路径解析
    5.3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的实证仿真
        5.3.1 贝叶斯网络模型介绍
        5.3.2 仿真数据与变量设计
        5.3.3 贝叶斯网络模型实证仿真过程分析
        5.3.4 贝叶斯网络模型实证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的驱动机制分析
    6.1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驱动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6.1.1 演化博弈的基本思路
        6.1.2 演化博弈的基本假设
        6.1.3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6.1.4 演化博弈的策略均衡
    6.2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驱动机制仿真分析
        6.2.1 控排企业和公共管理部门行为策略的动态演进
        6.2.2 不同减排方式成本与收益对控排企业策略影响
        6.2.3 激励林业碳汇的成本对公共管理部门策略影响
        6.2.4 政策支持对控排企业和公共管理部门策略影响
    6.3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的驱动机制构建
        6.3.1 博弈仿真分析结论
        6.3.2 基于博弈仿真结论的驱动机制构建
    6.4 本章小结
7 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的驱动建议
    7.1 控排企业层面
        7.1.1 提高企业林业碳汇生态作用认知
        7.1.2 加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经济认知
        7.1.3 助推控排企业环境伦理观的形成
        7.1.4 鼓励利益相关者间联合选择林业碳汇
    7.2 制度建设层面
        7.2.1 构建自下而上林业碳汇驱动体系
        7.2.2 健全林业碳汇多元激励政策
        7.2.3 加快完善林业碳汇抵消机制
        7.2.4 优化林业碳汇交易制度环境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温室气体控排主体林业碳汇项目需求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附件

(6)新时代中国特色贸易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贸易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机遇与动因
二、中国特色贸易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辨析
    (一) 贸易经济学是一门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
    (二) 关于《贸易经济学》研究内容
    (三) 《贸易经济学》与《商业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四) 其他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也难以取代贸易经济学
三、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贸易经济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国家管制视角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古代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案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土地产权与国家管制相关理论阐释
    1.1 概念澄清
        1.1.1 产权
        1.1.2 管制
        1.1.3 土地产权
        1.1.4 土地产权的国家管制
    1.2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1.2.1 马克思主义产权的结构与体系
        1.2.2 马克思主义产权制度变革的动因
        1.2.3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的国家管制职能
    1.3 西方产权理论与管制理论
        1.3.1 西方产权理论:从“科斯定理”到“诺斯悖论”
        1.3.2 西方国家管制理论:从庇古国家干预到拉丰管制激励
    1.4 比较视野中的土地产权国家管制理论
        1.4.1 历史变革中的土地产权制度
        1.4.2 从市场和政府双失灵到重新发现公益性
        1.4.3 马克思阶级社会中的土地产权国家管制理论
第二章 国家管制下中国古代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2.1 先秦早期国家的土地产权及其管制
        2.1.1 夏商时期土地产权及其管制
        2.1.2 西周分封制国家的土地产权及其管制
        2.1.3 春秋战国时期大诸侯极权国的土地改革
    2.2 秦汉至隋唐中央集权国家的土地产权及其管制
        2.2.1 秦汉中央集权国家对土地产权管制的重构
        2.2.2 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产权国家管制强化与放松
        2.2.3 隋唐时期土地产权国家管制的成熟和完善
    2.3 两宋至明清国家的土地产权及其管制
        2.3.1 两宋时期农工商共同发展条件下土地产权管制的放松
        2.3.2 明清时期权力高度集中下土地产权管制的再强化
    2.4 小结
第三章 国家管制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战略分析
    3.1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国家管制的历史实践
        3.1.1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国家管制的历史条件
        3.1.2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国家管制的法理分析
    3.2 国家管制下的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3.2.1 国家管制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关系
        3.2.2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国家管制的具体表现
    3.3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转型困境
        3.3.1 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解构
        3.3.2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内在矛盾
    3.4 国家管制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战略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国家管制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
    4.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历史渊源
        4.1.1 改革开放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变迁
        4.1.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迁的经验
    4.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形成及其管制
        4.2.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形成
        4.2.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国家管制
        4.2.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管制的价值与限度
    4.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3.1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
        4.3.2 集体土地成员权资格界定困难
        4.3.3 集体所有权下农民土地财产属性难以实现
        4.3.4 分散经营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4.4 国家管制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方向
        4.4.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当代价值
        4.4.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确认和重构
        4.4.3 国家管制下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方向
    4.5 小结
第五章 国家管制下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制度改革
    5.1 “三权分置”下放松土地经营权管制的时代意义
        5.1.1 “三权分置”提出的历史条件
        5.1.2 农村承包地产权关系的历史演变
        5.1.3 “三权分置”的时代意义
    5.2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制度的矛盾分析
        5.2.1 保留进城农民承包权的二难抉择
        5.2.2 现行农地承包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5.2.3 “三权分置”下国家对农户承包权的管制:承包权不能流转
    5.3 国家管制下农村土地承包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思考
        5.3.1 国家对农户承包权管制的目的:保护进城农民权益
        5.3.2 放松农村土地承包权管制的历史条件
        5.3.3 农村土地承包权制度“长久不变”的思考
        5.3.4 国家管制下承包权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5.4 小结
第六章 国家管制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
    6.1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本质
        6.1.1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史演变
        6.1.2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本质认识
    6.2 国家管制下当代农村宅基地面临的制度困境
        6.2.1 所有权主体不清,审批制度空转
        6.2.2 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无偿使用难以为继
        6.2.3 农村宅基地管理失效,违法使用普遍存在
    6.3 国家管制下农村宅基地产权关系及其变化
        6.3.1 国家管制下农村宅基地产权关系
        6.3.2 国家管制下农村宅基地产权面临的历史变化
    6.4 国家管制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策略
        6.4.1 坚持远郊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管制
        6.4.2 适当放松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的管制
        6.4.3 放松城中村、城郊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管制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我国光伏产业政府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发展光伏等新能源是大势所趋
        1.1.2 发展光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政策的体系和演变
        1.2.2 财政补贴政策
        1.2.3 产业准入政策
    1.3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规制理论与政府行为
        2.1.1 有关规制的一些概念
        2.1.2 政府规制的原则
        2.1.3 政府规制的几种理论
    2.2 进入与退出壁垒理论
        2.2.1 进入壁垒
        2.2.2 退出壁垒
        2.2.3 政府的准入规制
    2.3 产业发展理论
        2.3.1 产业经济理论概述
        2.3.2 产业政策理论与政府行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光伏产业分析
    3.1 我国光伏产业概况
        3.1.1 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
        3.1.2 我国产业发展历程
    3.2 我国光伏产业基本特点
        3.2.1 产业结构方面
        3.2.2 工艺设备和技术方面
        3.2.3 市场方面
        3.2.4 典型特征
    3.3 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3.1 一般性分析
        3.3.2 政府政策
        3.2.3 产品技术和成本
        3.2.4 产业竞争强度
    3.4 我国光伏产业传统激励政策的困境
        3.4.1 我国光伏产业激励政策的主要内容
        3.4.2 激励政策影响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4.3 激励政策低效的原理探析
    3.5 政府规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5.1 政府规制国际经验总结
        3.5.2 分析框架
        3.5.3 必要性分析
        3.5.4 可行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伏产业准入条件的设定
    4.1 准入指标和准入原则
        4.1.1 建立准入指标体系
        4.1.2 确定准入条件的原则
        4.1.3 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4.2 多晶硅生产的准入条件
        4.2.1 生产能力
        4.2.2 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4.2.3 产品质量
        4.2.4 确定准入条件
    4.3 电池生产的准入条件
        4.3.1 生产能力
        4.3.2 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4.3.3 产品质量
        4.3.4 准入条件汇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伏产业政府规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
    5.1 光伏产业政府规制的基本概念与关系
        5.1.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5.1.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
        5.1.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后的行为偏差
        5.1.4 政府间行为偏差对光伏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5.2 博弈模型构建
        5.2.1 模型假设
        5.2.2 博弈模型构建
    5.3 博弈模型的演化分析
        5.3.1 中央政府的策略分析及其稳定性
        5.3.2 地方政府的策略分析及其稳定性
        5.3.3 系统的稳定策略分析
    5.4 实证分析
        5.4.1 特征年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5.4.2 模型参数的影响及结果分析
    5.5 中央与地方光伏产业政策的对比分析
        5.5.1 中央政府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政策
        5.5.2 地方政府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政策
        5.5.3 中央和地方政府光伏产业政策对比
    5.6 博弈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光伏产业政府规制下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6.1 博弈模型构建
        6.1.1 基本概念
        6.1.2 模型假设
        6.1.3 准入规制下博弈模型构建
    6.2 稳定性检验
        6.2.1 政府的策略分析及其稳定性
        6.2.2 企业的策略分析及其稳定性
        6.2.3 系统的稳定策略分析
    6.3 实证分析
        6.3.1 模型参数及博弈矩阵分析
        6.3.2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6.3.3 基于帕累托最优均衡的光伏产业政策分析
    6.4 地方政府支持光伏企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6.4.1 无锡光伏产业发展概况
        6.4.2 无锡光伏产业政策分类
        6.4.3 无锡政府产业支持政策
    6.5 博弈结果及分析
第七章 光伏产业政府规制政策的效果分析及建议
    7.1 光伏产业政府规制政策的效果
        7.1.1 产业总体效果情况
        7.1.2 光伏产业政策评估
        7.1.3 政府规制政策效果
    7.2 多晶硅行业的效果
        7.2.1 产能利用率
        7.2.2 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7.2.3 价格和利润
    7.3 电池片行业的效果
        7.3.1 产能利用率
        7.3.2 产品质量
        7.3.3 价格和利润
    7.4 政策建议
        7.4.1 完善我国光伏政府规制的基本思路
        7.4.2 完善我国光伏产业政府规制未来调整的主要方向与具体建议
第八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混合策略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
        8.1.2 协同合作是政府与企业双赢的必然选择
        8.1.3 优化环境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8.2 不足之处
        8.2.1 参考价值有待提升
        8.2.2 定量分析有待加强
        8.2.3 动态分析有待深入
    8.3 研究展望
        8.3.1 由近及远,跟踪产业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
        8.3.2 由点及面,研究产业规制政策的基本规律
        8.3.3 由上到下,提出产业规制政策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小产权房治理及用地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小产权房发展态势研究
        二、小产权房存在的根源是相关制度的滞后
        三、小产权房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
        四、以循环经济理念来治理小产权房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公民享有基本居住权理论
        四、帕累托最优理论与利益均沾理论
        五、资源稀缺与代际公平理论
        六、适度国家宏观调控理论
第三章 我国小产权房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我国小产权房的发展现状
        一、以北京为例
    第二节 小产权房问题社会关注度
        一、民众
        二、政府
        三、媒体
    第三节 目前我国小产权房的特征分析
        一、从小产权房存在的地理位置分析
        二、从小产权房购买人心态分析
        三、小产权房多功能化
第四章 小产权房产生的用地制度诱因
    第一节 不同时期住房用地制度变革
    第二节 小产权房对社会制度的反馈
        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其相关制度的反馈
        二、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优惠政策的颁布
        三、生态环保力度加大促进环保类法规的改革
        四、小产权房现象要求制度创新
    第三节 小产权房问题的用地制度反思
        一、土地集体所有与家庭联产承包的积极作用
        二、现行土地制度遇阻的问题
        三、农村土地国有化有利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第五章 城乡统筹背景下小产权房存在现实因素分析
    第一节 城镇化对城乡建设用地需求的影响分析: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
        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使得土地需求量增加
    第二节 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改善住房水平的需求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
        二、近年来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进程
        三、江苏省城镇化进程与居民住房水平相关性研究
        四、小结与建议
    第三节 小产权房:城乡居民住房需求的一种补充形式
        一、小产权房在城镇化中起的作用
    第四节 城乡关系助推小产权房发展
        一、城乡关系发展阶段与演进
        二、我国城乡关系演变过程映射小产权房的发展过程
        三、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小产权房的发展
第六章 小产权房治理及用地制度创新
    第一节 制度创新:小产权房治理的源动力
        一、资源稀缺督促制度创新
        二、利益博弈督促制度创新
        三、公众事件督促制度创新
    第二节 小产权房的治理策略与路径
        一、小产权房的治理可借鉴“香港建筑物活化计划”
        二、小产权房的治理路径
        三、小产权房的治理还可借鉴PPP项目模式
    第三节 小产权房用地制度改革模式
        一、国有化模式
        二、资产量化模式
        三、土地股份制模式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三) 研究意义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农业转移人口
        (二) 市民化
        (三) 选择性市民化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 理论视角
        (二) 研究框架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三、未尽的探索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附录三: 访谈大纲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后记

四、关于搞活市场启动市场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史研究需要多学科对话——以解释“中国奇迹”为例[J].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2020(05)
  • [2]农村宅基地渐进式盘活路径研究[D]. 朱丽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基于间断均衡视角的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变迁研究[D]. 张煜然.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新中国成立70年供需改革的政策变迁及互动关系[J]. 王义娜,臧德先. 学习论坛, 2019(10)
  • [5]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邹玉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6]新时代中国特色贸易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 柳思维. 商学研究, 2018(06)
  • [7]国家管制视角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 张少停. 山西大学, 2018(04)
  • [8]我国光伏产业政府规制研究[D]. 范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9]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小产权房治理及用地制度创新研究[D]. 郭娜.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盘活市场、启动市场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