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04例

补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04例

一、补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04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岩[1](2019)在《柴胡茯苓饮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柴胡茯苓饮对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AG)患者的胃黏膜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情况的影响,为该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型CNAG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自拟方柴胡茯苓饮,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一个疗程为4周,共治疗一个疗程。期间不允许应用其他药物及非药物的治疗措施,并且避免吸烟、饮酒及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心情愉悦,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般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以电子胃镜下胃黏膜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PRO)测量量表评分为观测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胃黏膜情况、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并判断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胃黏膜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慢性胃肠疾病PRO测量量表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胃黏膜炎症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慢性胃肠疾病PRO测量量表积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对改善患者胃黏膜情况、中医证候及消化不良、反流、排便、心理、社会状态、全身症状均有效,而且在中医证候、胃黏膜情况及消化不良、排便、心理、全身症状方面,柴胡茯苓饮疗效优于西药,但在反流及社会状态方面,柴胡茯苓饮与西药无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胃黏膜情况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3.33%,提示在中医证候和胃黏膜改善情况方面,柴胡茯苓饮优于西药。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柴胡茯苓饮能改善肝胃不和型CNAG患者的胃黏膜情况、中医证候疗效及生活质量,优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图4幅;表17个;参127篇。

张世洋[2](2019)在《人参白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配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人参、白术配伍前后物质基础变化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效变化,为中药配伍理论研究提供依据。2.研究人参、白术药对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口腔及肠道菌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用参考,为新药创制奠定坚实基础。方法:1.以60%乙醇提取人参配伍白术前后皂苷,用大孔树脂对其进行富集、纯化,采用HPLC法对人参配伍白术前后皂苷进行分析鉴定,测定人参配伍白术前后皂苷成分的变化。2.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配伍人参前后挥发油,采用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测定白术配伍人参前后挥发油各成分含量的变化。3.用MNNG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造模70天后给药组按生药量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日用药1次,连续60日,通过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技术观察各组胃黏膜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药物治疗前后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上AQP3、AQP4蛋白的表达,通过PCR测定AQP3、AQP4 mRNA的表达,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提取肠道、口腔微生物总DNA,检测肠道及口腔菌群的变化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用HPLC法对人参配伍白术前后皂苷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人参与白术配伍后,人参皂苷中Rg1、Re、Rf、Rb1、Rc、Rb2和Rd的含量升高,并产生了新的物质。2.用GC-MS法测定白术与人参配伍前后挥发油成分,白术挥发油共鉴定出18种化合物,配伍后挥发油鉴定出24种化合物,两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均为苍术酮,其中白术配伍人参后挥发油中苍术酮的相对含量为45.94%,比白术挥发油中的51.67%低。除苍术酮外白术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大的均为烯类化合物,其种类也最多。3.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胃组织病理评分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治疗后病理评分与模型组相比均显着降低(P<0.05),各配伍后给药组胃组织病理评分与配伍前比均有一定降低趋势。电镜观察表明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皱襞隆起,胃小凹变形,小凹壁上皮细胞萎缩等,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胃小凹形状大小趋向规则。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AQP3蛋白、AQP 4蛋白的表达均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胃黏膜AQP 3蛋白、AQP 4蛋白的表达均升高。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胃黏膜AQP 3 mRNA表达显着升高,与模型组比,各给药组胃黏膜AQP 3 mRNA表达均降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QP 4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各给药组胃黏膜AQP 4 mRNA表达均升高。4.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肠道、口腔菌群多样性及丰富度显着增加(P<0.05),肠道、口腔中致病菌群的数目减少,肠道、口腔菌群失调得到改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鼠病理学炎性评分与其口腔、肠道菌群的丰度、多样性以及门、属水平上的差异菌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1.人参与白术配伍后,增加了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和Rd的溶出率,并产生了新的物质,这可能是人参配伍白术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增加的物质基础。2.白术与人参配伍后,挥发油成分发生改变,配伍后挥发油中苍术酮的含量降低,使其燥性减轻,除此之外新化合物的产生以及烯类化合物的变化可能是白术配伍人参后挥发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增加的物质基础。3.人参、白术有效部位可减轻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的炎症,提高AQP3蛋白、AQP 4蛋白的表达,使AQP 3、AQP 4 mRNA的表达趋向正常,改善胃黏膜细胞水盐代谢,缓解胃黏膜的萎缩,使胃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4.人参、白术配伍后提取的多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优于人参多糖、白术多糖与人参多糖+白术多糖这三组。5.人参、白术配伍混合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煎混合组,为所有给药组中效果最优的,提示人参、白术配伍可增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6.人参、白术有效部位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口腔、肠道菌群下降的丰度和多样性,减少肠道、口腔中的致病菌,提示人参、白术有效部位对口腔、肠道微生态的调节是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之一。

魏小果,杨帆,王倩凤,何昉[3](2018)在《逆萎益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逆萎益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2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逆萎益中方治疗。2组均治疗1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检测指标[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临床症状(胃脘疼痛、胀满、痞闷、嗳气、纳差)及血清炎症因子(CRP、IL-6及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胃黏膜萎缩程度、IM、Dys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萎缩程度、IM、Dy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逆萎益中方可有效提高CAG的临床疗效,可抑制患者血清CRP、IL-6、TNF-α的过高表达,改善临床症状。

秦雪婷[4](2018)在《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兼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兼湿热证)的临床观察,验证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和特色,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科门诊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被确诊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兼湿热证)的72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分组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应用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一次40mg(1片),日1次,口服。4周为1疗程,2组病例均连续服用1个疗程,通过运用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证候总积分、症状疗效、胃镜总积分、胃镜病变疗效的比较观察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的疗效。结果:(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进行比较,在缓解胃脘胀痛、身体困重、大便黏滞或溏滞方面,组内比较两组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根据疗效评分标准对证候疗效进行比较,36例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88.89%;36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治疗后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3)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进行比较,治疗组36例患者治疗前为21.19±5.02,治疗后为5.97±3.00,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36例患者治疗前为20.44±4.89,治疗后为9.78±4.89,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前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4)根据疗效评分标准对胃镜病变疗效进行比较,36例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4.44%;36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86.11%。两组患者治疗后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5)对两组患者胃镜病变总积分进行比较,治疗组36例患者治疗前为5.36±1.61,治疗后为2.14±1.10,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36例患者治疗前为5.28±1.72,治疗后为2.94±1.37,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前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根据上述结果说明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兼湿热证)的疗效明显更佳,中医辨证施治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且安全可靠。通过临床观察进一步证实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色与优势,为临床上治疗本病又拓展了更加有效的安全治疗方案。

申尧[5](2017)在《补中益气汤的方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补中益气汤是着名补土派医学家李东垣的代表方,此方由八味药物组成,分别是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主治饮食不佳,疲乏,脾胃运化不利,阴火发热,气虚下陷诸证。功用补气行脾,升阳举陷。本文通过研究古今大量文献资料,并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全面阐述本方方证规律,以及探求补中益气汤新的理解和运用。方法文章首先对李东垣所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了解他立论思想的历史渊源,再对其主要着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条文进行研究,归结出本方如何创立,补土派的立论思想及本方的方义,方解,整合出李东垣对本方的运用范围;其次归纳古代其它医者的文献资料,对本方运用,对应症状等进行探究;再次研究现代文献资料,对本方现代临床方证运用进行归纳,并通过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总结出本方的方证规律;最后,由于现代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医疗卫生设施持续改善,医疗保健意识持续加强,而反观李东垣所处的战乱和流离失所的年代,当时的情况和我们现今的条件相差巨大,所以现代本方所治疾病和古代相比就会出现差异,因此我们就需要深挖理论,从认识上扩大本方所治证的范畴,于是进而探讨了补中益气汤在肾阴虚、肾阳虚证候中的运用以及在情志病方面的运用。希望能更好地帮助补中益气汤在临床的运用。本文收集了2000年至2016年补中益气汤临床可用病案300例,对这些病案中的症状体征、药物使用频率及用量等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并继续采用黄金分割法、聚类分析法、关联规则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本方方证规律。结果根据频次统计,结果显示,补中益气汤的核心脉症为饮食不佳、疲乏、面色无华、舌淡白、苔薄白、脉细;主要脉症为气不足、不愿说话、腰部和腹部以下有下坠感、大便溏、头晕,所以本方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兼具气虚下陷。本方的原八味药均入选为核心药物。聚类分析,表明补中益气汤中补气药的剂量最大,表明本方主要功用是益气健脾,兼具提升阳气。文章分别对第l类群和第4类群进行了分析,两者的核心脉症都是全身症状,表明本方病机是脾胃气虚为主;主要脉症稍有一些小的变化,由脾胃不足,气运不畅所引起,所以第1类群和第4类群的药物剂量也有变化。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本方核心脉症和核心药物关联置信度均超过61.8%,可推断分析的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有关联性。结论本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补中益气汤方证规律进行探查,让本方方证规律变得准确,为下一步规范化工作提供一些资料,以期可以在临床遣方用药中发挥作用。

刘宁[6](2016)在《刘景源教授学术经验及其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景源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着名温病学专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6年,具有丰富的教学与临床经验。从师3年的时间里,跟随导师听课、侍诊,耳濡目染,深刻地体会到导师的教学风范与临床功力,受益匪浅。本研究的目的是全面、系统、深入地整理总结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刘师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经验进行临床研究。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第二部分是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第三部分是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渊源主要源于中医经典着作。他认为,《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精气学说”与“藏象学说”,充满了辩证法,是非常先进的科学理念,直至今天,仍然闪耀着哲学的光芒,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张仲景对汉代以前中医临床医学的全面总结。《伤寒论》虽是以“伤寒”为名,但却不局限于外感病,对内伤杂病同样有重大指导作用。刘师早年曾精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至今仍时时翻阅并能将其中不少着名经方熟练地用于临床。刘师曾言,读仲景书不可死背,不必拘于原文,更不可拘泥于一证一方,而是要灵活理解,综合运用。运用经方,应当善于拆分组合。根据病情需要,可将几个方剂拆分,取其各自的主要成分,组成新的方剂,或将经方中几个小方组合运用。如参附汤,就是取补气固脱的生脉散之君药人参,与回阳救逆的四逆汤之君药附子,组成了新的补气固脱,回阳救逆的方剂。古人这种对成方拆分组合运用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读经典,做临床”的典范,值得认真学习。刘景源教授精研温病40余年,对叶天士、俞根初、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大家的着述都有精到的见解。刘师遵吴鞠通《温病条辨》辨证体系,继承其师印会河教授的学术思想,主张以卫气营血辨证辨温热病,以三焦辨证辨湿热病并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刘师对辛凉清解法治疗温热病、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有独特见解,曾多次在全国各地作学术讲座进行推广。刘师在温病教学中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在教学中加入亲身治验案例,深受学生欢迎。刘景源教授除熟读四大经典之外,对后世各家着作亦多有涉猎,所以能博采众长,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刘师临证处方用药从无门户之见,更无宗某非某之说,而是从善如流,择善而从。在临床中运用前人名方往往信手拈来,灵活加减。刘师常讲,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所针对的患者群的不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不同流派,这些流派各有所长,都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但任何流派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在临床中不可存门户之见,而应当集思广益,择善而从。第二部分,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思想内容丰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对温病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和临床各科两大部分。刘景源教授从事温病学教学与临床工作多年,对温病学理论与温病的临床治疗体会殊深。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的学术思想,认为卫气营血辨证的核心是气血辨证,把温热邪气对人体气与血的损伤划分为浅深轻重的四个不同阶段,气的病变表现为卫分证与气分证,血的病变表现为营分证与血分证。三焦辨证是把温病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标示其病变部位以及传变规律。主张温病的定性应当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温热病的发展规律是沿卫→气→营→血传变;湿热病的发展规律是沿上焦→中焦→下焦传变。因此,在临床上主张用卫气营血辨证辨治温热病;用三焦辨证辨治湿热病。刘景源教授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认为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侵袭人体,导致正邪相争;内伤发热的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在治疗方面,外感发热以祛邪为主,邪去则热退;内伤发热则以调理气血阴阳平衡为法,阴平阳秘则正安。关于内伤杂病的治疗,刘景源教授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痰饮水湿类病变趋多。因痰饮水湿郁阻,气血运行障碍,清阳不升,往往见形体倦怠,精神萎靡等临床表现。若诊为虚证,则越补越滞,反成胶着难解之势,应当用分消走泄法祛除痰饮水湿,浊气去则清阳自升。本文对刘景源教授的临床经验分为内、妇、儿、外各科,按系统进行了概要的梳理总结和研究。第三部分,刘景源教授运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分别用加味黄芪建中方和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将刘景源教授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经验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100例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脾胃虚弱证)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对照组予黄芪建中汤治疗。每位患者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通过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情况的比较,对比治疗前后评分值的改变,判断患者症状的缓解程度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两组在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黄芪建中汤,且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的远期疗效较好,刘景源教授运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经验可推广于临床。

王丽华[7](2016)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单兆伟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医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全国名老中医单兆伟教授多年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实践为基础,以数据挖掘技术为手段,对单兆伟教授临床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使其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继承,同时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中医诊疗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临床采用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对单兆伟教授2013年5月——2015年12月临床诊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医案进行录入,建立数据专库,并依照医案纳入标准、医案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对符合标准的153例(755诊次)医案应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重点挖掘医案中的症状、病机、方药等内容,并结合单兆伟教授的临证实际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755诊次中男性90例480诊次,女性63例275诊次,平均年龄51-86岁。主症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胀痛、痞满、隐痛,在所有诊次中分别占38.94%、30.86%、27.02%;兼症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口干、寐差、腹泻、嗳气、泛酸、口苦、烧心、纳差、便秘、乏力,在所有诊次中分别占60.26%、39.8%、38.81%、37.48%、35.51%、26.36%、17.88%、17.75%、11.79%、10.33%。病机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脾胃气虚、湿热内蕴、瘀血阻滞、胃阴亏虚,在所有诊次中分别占88.61%、45.43%、32.72%、13.64%。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用药广泛,共涉及中药183味,高频药物主要有7种,分别为:仙鹤草、白术、蛇舌草、太子参、半夏、麦冬、薏苡仁,在所有诊次中分别占96.82%、93.91%、93.91%、88.74%、69.80%、59.74%、55.50%。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病机方面:脾胃气虚为基本病机,兼夹湿热、血瘀、阴伤。基本治法为:益气养阴,清热活血。遣方用药方面:以补气药、清热药、养阴药、化痰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等为主。单兆伟教授临证用药特色:用药轻灵,孟河余韵;补而不滞,忌刚用柔;病证结合,灵活选药;精于配伍,巧用药对。

唐丹丹[8](2016)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扶正清幽汤对其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中医辨证分析,归纳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根据规律调查选取最常见证型脾胃湿热型,观察扶正清幽汤联合四联疗法对此证型的疗效。方法1.选取2010年9月—2015年9月安徽省中医院干部脾胃科住院部及门诊部所有被确诊为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患者510例。将搜集的所有患者依据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舌苔脉象进行频数统计分析,总结出分布规律。2.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安徽省中医院干部脾胃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Hp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扶正清幽汤、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30例;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30例。西药疗程均为14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积分、C14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胃镜、病理、肝肾功能等各项检查的变化。结果1.在调查的510份病例中,女性283例,占55.49%;男性227例,占44.51%。男女比例:1:1.25。经统计学分析,Hp感染在性别方面无差异(P>0.05)。对各年龄段的分布发现,44-59岁的中年人患病最多,占41.37%;18-44岁的青年患者次之,占36.86%;60-89岁的老年患者109例,占21.37%;18岁以下的少年患者最少,仅有数个。从患者的患病年龄趋势来看,患病率与年龄有关。总结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及舌苔脉象,临床症状以胃脘胀满者最多见,占91.37%,其次为胃脘胀痛占76.27%、反酸烧心占73.52%、口苦口臭占61.17%、纳呆少食占57.45%等;舌脉象以舌红,苔黄腻,脉滑稍数为主。这些均符合脾胃湿热的临床表现。分型归类发现脾胃湿热型210例,占41.18%;肝胃气滞型93例,占18.24%;肝胃郁热型86例,占16.86%;脾胃虚弱型77例,占15.10%;胃阴虚型37例,占7.25%;胃络瘀阻型7例,占1.37%。从构成比上来看,脾胃湿热型最多。从中医证型与西医胃炎分类来看,脾胃湿热型、肝胃郁热型、肝胃气滞型以CSG者居多,各占66.19%、66.67%、63.95%;脾胃虚弱型、胃阴虚型、胃络瘀血型均以CAG患者居多,各占55.84%、86.49%、100%。在证型的性别组比较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分类与性别无关,男女均可患病。从年龄组来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型以中年人居多,占47.14%;肝胃郁热证亦以中年人居多,占47.3%;肝胃气滞证以青年人居多,占46.51%。脾胃虚弱证、胃阴虚证、胃络瘀血证均以老年人占多数,各占44.16%、45.95%、71.43%。2.扶正清幽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胃镜积分观察,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CSG患者治疗后积分降低较CAG患者明显。病理炎症观察两组消除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经卡方检验,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比较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表中例数,治疗组中CSG构成比即有效率是93.75%,CAG有效率是55.85%。对照组中CSG有效率是68.75%,CAG的是50%,即CAG临床疗效欠于CSG。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发现治疗组的Hp阳性率为6.7%,对照组Hp阳性率为26.67%,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活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4C-UBT数值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安全性比较:中药治疗组未出现不适反应,对照组使用四联疗法治疗患者出现食欲下降2例,腹泻2例,占全组的13.33%。程度较轻,经调节饮食后自行缓解。两组患者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两组副作用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提示中药组较之具有安全性。结论1.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多以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肝胃气滞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几类,最常见证型当属脾胃湿热证。患者患病与性别无关,与年龄相关。患者年龄分布以中年人所占比例最大。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无关。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脾胃虚弱型、胃阴虚型、胃络瘀血型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中医证型分布与胃炎类型有关,脾胃虚弱型、胃络瘀血型、胃阴虚型以CAG多见;脾胃湿热型、肝胃郁热型、肝胃气滞型则以CSG多见。2.扶正清幽汤能改善Hp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提高Hp的根除率,改善患者胃镜下和组织学炎症表现。扶正清幽汤联合四联疗法对组织学炎症改善的能力CSG患者优于CAG。应用扶正清幽汤联合治疗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信楠[9](2016)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记载脾胃病医案进行分析,提炼《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的证型以及核心药物,并对证型与药物进行相关性研究,从而挖掘、探讨脾胃病的证治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归纳总结《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以学习经典为基础,导师经验为补充,研习医案,开阔诊疗思路,发现古今名医的学术经验、掌握证治规律,验证中医理论,进而传承与发展,并通过发现理论创新点,为中医理论的发展创新提供有力的依据,达到审证、思路精确的临床水平。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中脾胃病相关医案,整理其症状、病位、病性、方药,建且SPSS数据库,运用SPSS20.0及IBM SPSS Modeler14.1统计学软件进行频数、平方Euclidean距离系统聚类及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胃痛医案共60案,证型分别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湿热中阻、瘀血停胃、脾胃虚寒、气阻痰凝、阳虚气滞、阳虚痰凝、气滞血瘀、阳虚血瘀、气郁化火共12种。其中证型增加了气阻痰凝、阳虚气滞、阳虚痰凝、气滞血瘀、阳虚血瘀、气郁化火等6个证型,频数前五位是脾胃虚寒、肝气犯胃、瘀血停胃、寒邪客胃、湿热中阻。主要病位在脾、胃、肝,累积百分比98.9%,病性辩证以气、虚、实、血证居多,累积百分比87.5%,中药使用频数分析显示:共使用方药83种。出现频率10次以上者,半夏、茯苓、延胡索、生姜、川楝子、桂枝、橘红、人参、栀子、干姜、陈皮,中药使用频数分析显示:频数在10以上的药物种类为理气药、解表药、温里药、温化寒痰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气药、化湿药、清化热痰药,其中解表药桂枝取其温通作用,温化寒痰药半夏应用最多,燥湿和胃,清化热痰药如川贝母等则组合应用治疗肝郁化火证。药性频数分析前5位:温、微温、寒、微寒、平,累积百分比86.7%,药味前5位为辛、苦、咸、甘、淡,累积百分比90.4%。药物聚类结果如下:半夏,茯苓,桂枝、川楝子、延胡索、生姜,橘红、人参、栀子、干姜、陈皮、高良姜、桃仁、枳实、黄连、胃痛用药关联性较强的药物组合:半夏、枳实;生姜、黄连;半夏、干姜;半夏、黄连、生姜;半夏、干姜、茯苓;半夏、生姜、茯苓;延胡索、川楝子、半夏;半夏、桂枝、茯苓;半夏、枳实、黄连;半夏、人参、茯苓等;证药关联分析:肝气犯胃关联药物:半夏、川楝子、延胡索、栀子、橘红、生姜;脾胃虚寒证:人参、干姜、煨姜、茯苓、桂枝、半夏。2.痞满医案共64案,中痞满所有医案中的证型分别有痰湿中阻、湿热阻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脾胃阳虚、肝郁脾虚、湿伤脾胃、气机阻滞、热邪里结、寒热错杂、肝胃郁热、暑入心营,其中痰湿中阻、脾胃阳虚、湿热阻胃、气机阻滞、胃阴不足、湿伤脾胃、脾胃虚弱7种证型出现的累积百分比82.8%。痞满医案的主要病位在脾、胃、肝,累积百分比97.6%,病性辩证以气、虚、实证居多,累积百分比90.5%,中药使用频数分析显示:共使用方药80种,其中使用频次在4次以上的共30种,累积百分比79.3%。种类共20种,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共12种,频数在10以上的药物种类为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清热药、解表药、温化寒痰药、化湿药、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补气药)、温里药、清化热痰药、消食药,其中利水渗湿药主要为茯苓,健脾祛湿,温化寒痰药为半夏,在聚类分析中二者排位居前,止咳平喘药主要为杏仁,使用累积频数22次。症状频数分析排位居前为痞满、大便不畅、泄泻、恶心、胀痛、呕吐、眩晕、畏寒、饥不欲食、口干、肢冷,累积百分比80.7%,药味其中前三位为苦、辛、甘药物、累积百分比85.6%,聚类结果为痞满常用药物为半夏、茯苓、杏仁、生姜、厚朴、陈皮、郁金、黄连、人参、橘红、滑石、枳实、黄芩、栀子、淡豆豉。药物涵盖证型种的痰湿中阻、湿热阻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证型,关联药物组合:茯苓、陈皮、半夏;茯苓、陈皮;茯苓、人参、半夏;茯苓、陈皮、厚朴;半夏、黄芩;半夏、茯苓、生姜;杏仁、淡豆豉;半夏、枳实、黄连;人参、茯苓;杏仁、滑石;证型与药物关联分析结果提示:气机阻滞证:栝楼皮、栀子、郁金、杏仁、淡豆豉、橘红;湿热阻胃证:滑石、厚朴、杏仁、半夏、淡竹叶、郁金、黄芩、橘红,脾胃阳虚证:益智、茯苓、桂枝、白术、陈皮、干姜、吴茱萸;脾胃虚弱证:人参、陈皮、茯苓;胃阴不足:石斛、茯苓;痰湿中阻:藿香、厚朴、茯苓、陈皮、滑石、通草、杏仁、橘红、半夏、黄芩、黄连、郁金、神曲、麦芽;热结里结:黄芩、黄连、半夏、枳实。3.腹痛医案共27案,研究中腹痛所有医案中的证型分别有肝郁气滞、中脏虚寒、湿热壅滞、脾胃不和、寒邪内阻、秽浊阻遏、饮邪郁滞、气血瘀滞、瘀血内停、营分虚寒、脾胃虚弱,其中肝郁气滞、中脏虚寒、湿热壅滞、脾胃不和、寒邪内阻、秽浊阻遏、饮邪郁滞、气血瘀滞8种证型出现的累积百分比88.9%。腹痛医案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鸣、纳差、嗳气、腹胀,累积百分比91.9%,病位在脾、胃、肝、肾,累积百分比90.6%,病性辩证以气、虚、寒、实、热证居多,累积百分比90.6%,中药使用频数分析显示:共使用中药64种,其中使用频次在2次以上的共31种,累积百分比79.4%。其中药味前四位为苦、辛、甘、酸药物、累积百分比90.4%,药性前四位为温、寒、平、微寒,中药使用频数分析显示:共使用方药种类共19种,其中使用频次在5次以上的共10种,理气药、温里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补气药)补虚药(补血药)、化湿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温化寒痰药、补虚药(补阳药),累积百分比88.8%。对腹痛医案所用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的常用药物:茯苓、白芍、陈皮、厚朴、桂枝、益智、白术、半夏、香附、人参,对药证之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脾胃不和证:人参、茯苓;秽浊阻遏证:白豆蔻、藿香;寒邪内阻证:桂枝、白术;气滞血瘀证:当归、香附;饮邪郁滞证:半夏、桂枝;肝郁气滞证:川楝子、丁香、郁金、茯苓;湿热壅滞证:黄芩、藿香、白术;中脏虚寒证:人参、白术、茯苓、高良姜。4.泄泻医案共75案,频数分析显示证型居前的为湿热伤中、脾胃阳虚、肾阳虚衰、脾虚湿盛、肝气乘脾、脾胃虚弱,累积百分比82.7%,泄泻的病位在脾、小肠、大肠、肾,累积百分比91.5%,泄泻医案的主要症状为泄泻、腹胀、小便不利、纳差、腹鸣、腹痛,累积百分比91.4%,从药物频数分析看,频次在十次以上的药物为茯苓、陈皮、人参、厚朴、泽泻、白术、益智、木瓜、苍术、猪苓、白芍、炙甘草,药物种类主要为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补虚药(补阳药)、祛风湿药,药性前五位:温、平、寒、微温、微寒,累积百分比90.5%,药味频数分析:辛、苦、甘、酸四味累积百分比98.0%,聚类分析前七类药包括:茯苓、陈皮、人参、厚朴、泽泻、白术、益智、木瓜、苍术、猪苓、白芍、炙甘草、附子,主要作用为健脾燥湿、温阳、利水渗湿,关联药物组合: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智:陈皮;人参、白术、陈皮:益智;黄柏、地榆、泽泻、苍术:猪苓;防风、羌活、厚朴、苍术、木瓜:陈皮。证药关联规则:湿热伤中证关联药物:藿香、苍术、半夏、猪苓;脾虚湿盛关联药物:厚朴、茯苓、陈皮;寒湿内盛关联药物:半夏、猪苓;肾阳虚衰关联药物:吴茱萸;脾胃阳虚关联药物:白术、益智、吴茱萸、人参、陈皮;脾胃虚弱关联药物:人参、陈皮、益智。5.痢疾医案共87案,证型在基础辨证基础上增加11种,其中频数在3次以上的证型依次分别为虚寒痢、湿热痢、阴虚痢、湿热兼虚、休息痢、阴阳两虚、噤口痢、湿热痢热重于湿、湿热痢湿重于热,累积百分比88.5%,病位主要在大肠、脾、肾,累积百分比95.5%,病性前四位:实、虚中夹实、寒、热,累积百分比88.7%,共使用药味101种使用方药种类共20种,其中使用频次在20次以上的共10种,分别为清热药、补虚药(补气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补血药)、温里药、理气药、收涩药、化湿药、消食药、补虚药(补阳药),药性前四位:温、寒、平、微温,累积百分比81.6%,药味前四位:辛、甘、苦、淡,累积百分比87.4%,聚类分析得出痢疾医案常用药物:茯苓、人参、白芍、黄连、黄芩、山楂、陈皮、当归、厚朴、甘草、干姜、附子、白术、金银花、熟地、木香、炮姜、益智、秦皮、泽泻、五味子、乌梅、枳实、木瓜、牡丹皮、炙甘草、肉桂,并可形成多种组合治疗不同证型的痢疾,关联药物组合:花椒、附子;黄柏、地榆;白芍、山楂;芡实、莲子;干姜、黄连;芡实、白术;肉桂、肉豆蔻;羌活、苍术;羌活、防风;人参、乌梅;细辛、附子;黄连、秦皮;益智、白术;益智、丁香;人参、羌活;巴戟天、附子, 休息痢关联药物:人参、白术、熟地;阴阳两虚关联药物:熟地、五味子、人参; 湿热兼虚关联药物:人参、黄芩;虚寒痢关联药物:人参;阴虚痢关联药物:熟地、人参;噤口痢关联药物:黄芩、白头翁、生地、人参;湿热痢关联药物:黄芩。6.便秘医案38案,便秘证型分别为津枯血燥、血结热瘀、肾阳虚衰、湿热蕴阻、气秘、肺气不通、阴虚秘、郁热燥结、脾阳失运、热郁气阻,出现频数在3次以上的证型分别为津枯血燥、血结热瘀、肾阳虚衰、湿热蕴阻、气秘,累积百分比73.7%。病位主要在大肠、肾肾、肺,累积百分比97.4%,病性前四位:实、阳虚、血虚、阴虚,累积百分比94.7%。共统计方药69味,使用频次183次,使用频次在4次以上的为当归、桃仁、郁李仁、黄连、柏子仁、芦荟、川楝子、半夏、大黄、硫磺、茯苓、红花、生地、青皮、川芎、牛膝,累积百分比51.9%,其中频次在5以上的药物种类分别为泻下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理气药、补虚药(补血药)、安神药、补虚药(补阴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补阳药)、化湿药、温化寒痰药、杀虫止痒药、止咳平喘药。药性频数前五位为温、寒、平、微寒、微温,累积百分比96.7,药味频数前五位为甘、辛、苦、淡、咸,累积百分比94.6%。结合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得出常用的药物组合如下:郁李仁、红花;桃仁、红花;郁李仁、牛膝;当归、牛膝;当归、柏子仁;桃仁、红花、郁李仁;当归、牛膝、郁李仁;当归、柏子仁、郁李仁;当归、柏子仁、桃仁;半夏、硫磺。证药关联:肾阳虚衰证:常用药物半夏硫磺,脾阳失运证:常用药物甘草、白术、干姜、肉桂,热郁气阻证:常用药物为陈皮、郁金、杏仁、厚朴、川楝子、芦荟;气秘:黄连、枳实、半夏、芦荟;血结热瘀:桃仁、大黄,当归、郁李仁、川楝子、桂枝、红、。柏子仁;津枯血燥:当归;湿热蕴阻:神曲、苍术、香附、川芎;津燥血枯:当归、柏子仁、郁李仁、牛膝、生地、松子、肉苁蓉;肺气不通:滑石、白豆蔻、芦根、金银花、薏苡仁、通草、川贝、杏仁、芦荟、朱砂;郁热燥结:莱菔子、黄柏、栀子、陈皮、山楂、知母、厚朴、青皮、川楝子、黄连;阴虚秘:龟甲、枸杞、沙参、沙苑子、石斛、阿胶、麦冬、知母、生地、柏子仁、当归。结论:一、《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的总结叶天士提出的脾胃分治、胃阴学说、温通胃阳等观点为中医脾胃学说注入了新的血液,对脾胃病的辨治注重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载:“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1.脏腑阴阳辨治脏腑各有阴阳,阴阳协调失衡,就能形成各种病症,在脾胃病医案中,尤以脾、胃、肾之阴阳为重要,叶氏注重滋养胃阴,同时不忽视胃阳,胃阴为根本,胃阳相对胃阴而言,胃阴虚则知饥少纳,不饥不食,为胃之根本,胃阳虚则食谷不化,对消化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形成滋养胃阴之养胃汤和通补胃阳之大半夏汤化裁;脾阳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主升清,其运动特点以升、动、散为主,此皆阳之作用。对叶氏脾胃学说多以养胃阴着称,但在医案挖掘中我们发现脾胃阳虚证亦有多见,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则宜温燥升运,当用东垣法,可见叶氏对东垣脾阳学说非是批判,而是补充发展,脾阴学说历来多有争议,暂且认为养胃阴亦可补脾阴,而肾之阴阳,久病及肾,阴虚者滋养肾阴,阳虚者温阳补肾,叶氏在辨证时从脏腑辨证,重阴阳不同,也重视脏腑之间的关系,如脾胃关系: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得阳为运,胃得阴而安,叶氏认为脾应温补,胃应滋润;肝胃关系,肝胃不和,肝气犯胃,肝火伤阴,肝木宜疏,胃则宜降;肝肾关系:肝性疏泄,肾肾为纳藏,肝阳宜清潜,肾肾阳宜温益,肝肾精血宜补润,肝肾亏虚少见,多见脾肾两虚;脾肾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阳虚可用建中汤类,肾阳虚可补奇经,脾肾两虚则脾肾双补。2.气血经络辨治叶氏认为病久入络,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由气及血的发展过程,对气的辨证有分为气滞、气郁、气虚等,在气又分脏腑、虚实、阴阳,具体辨气为胃气、脾气、肝气、肾气,胃气仍以通降,胃腑以通,腑气通即为补,肝气需疏降,而对脾气、肾气多以虚证为主,治脾宜补中益气,维养脾营,肾气多注重温养摄纳。另叶氏在治疗脾胃病尤重视肺气,可见于胃痛篇、痞满篇、泄泻篇、便秘篇,三焦辨证尤以上焦先论,因肺主一身气化也,肺气宣通则一身之气机通达,三焦通畅,营卫皆和,叶氏用药轻灵,轻清宣透,疏通气滞,胃痛、痞满、泄泻之湿邪为病,用藿香、佩兰、苏叶辛香宣透,用杏仁、半夏、厚朴辛温开郁,宣通肺气为叶氏治疗脾胃病的特色,其他如泄肺气助肝之用,上实者下必虚,清肃上焦,可谓安下,令其摄纳也体现叶氏脏腑关联辨证的观点。治疗络病又分辛泄治络和虫蚁搜剔,“佐以辛香,络病大旨”,辛散郁结,宣通气血,病已至络,辛味药非羌活、独活、荆芥、防风之属,需用桃仁、桂枝、丹皮、川楝子、延胡索、香附、郁金等辛通之药,佐以当归濡润,如病久“经年累月,邪正混出,草木不能驱逐”,需用搜剔动药,如胃痛用蜣螂深入络隧。3.扶正祛邪施治在脏腑阴阳气血辨证的基础上,见虚损则扶正,元气有伤,施以甘药,补阳用甘温、补阴用甘凉, “甘凉养胃阴,胃阴自立”,养胃阴又分为甘凉养阴、甘寒养阴、咸寒养阴等,对脾胃病虚证,叶氏也提出了应用血肉有情之品,见实证则祛邪,常用为清热法及祛湿法,清热以苦降,而湿邪致病在脾胃病医案中尤为多见,叶氏常用燥湿利湿渗湿三法联合微温通阳之药。具体的祛湿法包括芳香化湿法、辛开苦降法、通阳化湿法、宣清泄浊法,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阳通而湿祛。叶天士以此为理论基础创制三仁汤、杏仁滑石汤等为后世传用;除此特色治法及用药轻灵平正之外,善用风药也是叶氏治疗脾胃病的特色之一,如荆芥、防风、白芷、柴胡、升麻、葛根等,叶氏在脾胃病医案中对此类药物的应用不仅仅是解表祛邪,其他妙用如升阳、祛湿、疏肝、解郁、透热转气、利水祛湿、疏理气机、疏通经络等。二、导师治疗胃痛经验对胃脘痛病因的探讨导师认为脾胃虚弱是主要因素。胃脘痛病位主要在胃,并与脾肝胆肾相关。且一切应以辨证病机为着眼点。慢性胃痛病症病症多处于虚损兼加的病变过程,虚证要病位多在于脾,形成“脾虚”之证,脾虚则运化不利,水谷运化不利变为实滞; “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加之岭南地区气候潮湿,外湿亦容易困脾,而成“湿阻”之证。“湿阻”与“脾虚”互为因果,湿邪内郁日久,则容易化热,造成脾虚湿热之证,日久则湿热伤阴,形成胃阴亏虚兼湿热内蕴,又有“肝郁”之证,郁久化火横逆犯胃,诱发或者加重病情,久病不愈,多有胃络瘀阻之“血瘀”之证,另外,脾虚水液运化不利,形成湿邪,聚湿成痰,痰瘀凝滞,多见气虚与湿滞并存,阴虚与湿热同见,痰湿与血瘀兼见,证候兼加,治以调和气血。气滞与淤血相兼的证候,活血行气,二是淤血与气虚并存的证候,需温补中焦。另在临床中提倡将胃镜上消化道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治疗,与此同时重视生活调摄、饮食调节、适当运动、心理疗法,慢性胃痛病变复杂,病性表现多虚实相兼,病位多及脾与肝,病机多处于虚实交错之中,临证首先宜分清虚实主次,再辨明不同层次的虚与实的病理属性,分层论治,对症治疗,则治疗主线明确。具体实施中,采取药物、饮食与心理多方面治疗,以此,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导师治疗胃痛与《临证指南医案》的共同之处在于:注重通条中焦气机,宣达气机,理气解郁,病久活血化瘀,与叶氏“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相通,导师在治疗胃痛时注重肝胃、肝脾、脾胃关系,与叶氏脏腑阴阳辨治相通,叶氏脾胃病医案辨证用药,独不用大枣,因其滋碍胃阳,导师临证中亦不用大枣等滋腻之品。另在湿热证的治疗上导师的主要方法亦为宣上畅中渗下三焦通条法,久病者亦从络论治,在胃痛等脾胃病的调护上,导师注重生活调摄、饮食调节、及心理疗法等与叶氏“潜心静养、绝欲戒劳”;饮食宜忌,“清淡之味,与病不悖”,“忌进甜物”;调节情绪,“若不情怀开爽,服药无益”,“速戒恼怒,安闲自在”等异曲同工。三、药对与证药的发现关联规则产生《临证指南医案》中常用药对,及不同证型的关联用药。部分结果为医案已有记载,但仍有部分药对及关联用药值得进一步探讨,如防风、羌活、厚朴、苍术、木瓜:陈皮药对,黄柏、地榆、泽泻、苍术:猪苓药对,化湿、燥湿、利湿结合,而风药祛湿、开宣肺气祛湿也能从数据挖掘中体现出来。或使用熵聚类重新组合,以上结果可为临床治疗和中药机理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四、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本研究所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涵盖了病因、病位、病性、证型和用药等中医医案涉及的常见要素,并应用SPSS Modeler挖掘证药规律,研究结果与现行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基本相关,并能以量化的数据较好地展现出来;这提示了该方法体系比较严谨和完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现代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经典文献及医案研究领域的有益尝试和创新,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疾病的古今中医病案的证治用药规律的对比研究。

张婷[10](2015)在《方剂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之建立 ——吴茱萸汤证的辨证施治》文中指出“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理论中最具有学术特色的理论体系之,对临宋中疾病的诊断、治疗起宏观指导作用。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中医研究方法、诊疗技术的不断丰富,方剂辨证论治方法逐渐被中医学界所重视并采用。此种诊疗方法是通过选取多年临床中所使用的经方,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中的典型症候,化繁为简,使其能够在临床实际操作中简单易用。本文通过运用现代科学统计学方法对从古今医着、医案中收集的204例吴茱英汤验案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并总结出吴茱萸汤证主症、兼症以及舌象、脉象参考范围,得出吴茱英汤证的证候类型,进行全面系统化的理论分析,以阐明吴茱萸汤证的病因病机、诊断原则、治疗方法及方药的加减规律,为临床准确辨证诊断吴茱英汤证及更好地使用吴茱英汤提供理论依据。

二、补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04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补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04例(论文提纲范文)

(1)柴胡茯苓饮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入组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病例分组
        1.2.2 治疗方案
        1.2.3 观察指标
        1.2.4 疗效判定标准
        1.2.5 统计学处理
        1.2.6 研究质量控制
    1.3 研究结果
        1.3.1 一般资料
        1.3.2 疗效评价
    1.4 讨论
        1.4.1 治疗组立方依据
        1.4.2 病机分析
        1.4.3 治疗组方药分析
        1.4.4 对照组药物的选择
        1.4.5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1.5 不足与展望
        1.5.1 研究不足
        1.5.2 研究展望
    1.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1 现代医学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2.1.1 流行病学调查
        2.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3 西医诊断及治疗
    2.2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2.2.1 病名及历史沿革
        2.2.2 病因病机
        2.2.3 辨证论治
    2.3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A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附录 B 慢性胃肠疾病PRO测量量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人参白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配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人参配伍白术前后成分变化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章 人参白术配伍前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生物效应研究
    1.实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口腔、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1.总结
    2.意义与创新点
    3.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3)逆萎益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西医诊断标准
        1.1.2 中医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治疗组
        1.3.3 疗程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指标评分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2.4 2组治疗前后血清CRP、IL-6及TNF-α变化比较
3 讨论

(4)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兼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2 西医对CNAG的认识
    3 问题与展望
试验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讨论
    1 试验研究结果分析
    2 中西医对CNAG的认识
    3 胃脘痛肝胃不和兼湿热证的病因病机
    4 CNAG与精神状态及柴胡疏肝散的关系分析
    5 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组方分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5)补中益气汤的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补中益气汤的文献研究
    1.1 补中益气汤创立的历史渊源、条文
    1.2 补中益气汤组成、方解
        1.2.1 本方组成、用量及用法
        1.2.2 使用注意事项
        1.2.3 补中益气汤的功能与主治
        1.2.4 药物分析
        1.2.5 本方病机与治则分析
        1.2.6 方剂配伍意义
        1.2.7 中气、胃气、阴火的概念
    1.3 李东垣对补中益气汤的理解运用
    1.4 古代医家对补中益气汤的运用
        1.4.1 名医名家对本方的理解运用
        1.4.2 古代医家在四大科中对本方的应用实例概述
第二章 现代医家临床运用进展
    2.1 内科
        2.1.1 眩晕
        2.1.2 失眠
        2.1.3 低血压
        2.1.4 发热
        2.1.5 慢性腹泻
        2.1.6 慢性肝炎
        2.1.7 重症肌无力
        2.1.8 胃下垂
        2.1.9 痤疮
    2.2 外科
        2.2.1 肾绞痛
        2.2.2 腹股沟疝
        2.2.3 肛门术后大便难
    2.3 妇科
        2.3.1 子宫脱垂
        2.3.2 产后癃闭
        2.3.3 妊娠高血压
        2.3.4 阴吹症
    2.4 儿科
        2.4.1 小儿神经性尿频
        2.4.2 小儿变异性哮喘
        2.4.3 泄泻后期发热
        2.4.4 反复呼吸道感染
    2.5 五官科
第三章 研究目的
第四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1 研究方法
        4.1.1 频次统计
        4.1.2 黄金分割法
        4.1.3 聚类分析
    4.2 技术路线
        4.2.1 资料来源
        4.2.2 检索策略
        4.2.3 纳入标准
第五章 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
        5.1.1 年龄分布
        5.1.2 性别
        5.1.3 病因和病程
        5.1.4 中医诊断
        5.1.5 西医诊断
    5.2 补中益气汤核心脉症
        5.2.1 症状体征
        5.2.2 舌象
        5.2.3 脉象统计
        5.2.4 核心脉症
    5.3 补中益气汤核心药物
        5.3.1 补中益气汤原方用药频次统计
        5.3.2 补中益气汤中核心药物的配伍关系
    5.4 补中益气汤药物用量分析
    5.5 药物用量与脉症的关系
        5.5.1 第1类群药量与脉症关系
        5.5.2 第4类群药量与脉症关系
        5.5.3 第1类群与第4类群中用药量和脉症的比较
    5.6 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
第六章 补中益气汤在肾阴虚、肾阳虚证候中及情志病中的运用探讨
    6.1 补中益气汤在肾阴虚、肾阳虚证候中运用
    6.2 补中益气汤在情志病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综述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刘景源教授学术经验及其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一、刘景源教授简介
    二、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1 深入研究《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观、“精气学说”与“藏象学说”
        2 精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灵活熟练地用于临床
        3 精研温病,学有专长,术业有专攻
        4 博采众长,集思广益
        5 师承有渊源,继承各流派,临床有发扬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一、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二、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1 刘景源教授治疗内科病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2 刘景源教授治疗妇科病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3 刘景源教授治疗儿科病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4 刘景源教授治疗外科病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5 刘景源教授应用外用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6 刘景源教授对古今用药之异的论述
第三部分 刘景源教授应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西医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1 发病原因
        2 病理生理
        3 临床表现
        4 检查
        5 诊断
        6 鉴别诊断
        7 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黄芪建中汤的认识
        1 黄芪建中汤的历史沿革
        2 黄芪建中汤组成药物的分析
        3 黄芪建中汤的临床应用
        4 现代医家对黄芪建中汤的加减运用
        参考文献
    胃痛、胃痞及其治疗的中医理论探讨
        1 关于胃痛的中医理论探讨
        2 关于胃痞的中医理论探讨
        3 关于泛酸、烧心的中医理论探讨
        4 关于呕吐的中医理论探讨
    前言
        参考文献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疗效评价
        6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临床疗效
        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情况比较
        3 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部分患者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情况
        4 不良事件及脱落病例
    讨论
        1 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2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证候分析
        3 加味黄芪建中方解析
        4 疗效分析
        5 安全性和依从性
        6 创新点
        7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

(7)基于数据挖掘的单兆伟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认识
        1. 病名溯源
        2. 病因研究
        2.1 外邪犯胃
        2.2 情志失调
        2.3 饮食不节
        2.4 素体脾虚
        3. 病机探讨
        4. 治则治法
        4.1 辨证论治
        4.2 基础方加减
        4.3 专方专药治疗
        4.4 中成药治疗
        4.5 针灸(针药结合)治疗
        5. 存在问题及展望
    二、数据挖掘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的应用概况
        1. 应用背景
        2. 数据挖掘简介
        2.1 关联规则
        2.2 聚类分析
        2.3 Logistic回归分析
        2.4 因子分析
        3.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经验研究举例
        3.1 内科疾病
        3.2 妇科疾病
        3.3 儿科疾病
第二部分 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医案资料来源
        1.2 纳入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医案信息采集
        2.2 医案信息预处理
        2.3 医案信息数据挖掘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入选医案的基本信息
        3.2 频数分析数据结果
        3.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3.4 药物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一般情况
    2. 临床表现
    3. 病机方面
        3.1 脾胃气虚
        3.2 湿热内蕴
        3.3 胃阴亏虚
        3.4 瘀血阻滞
    4. 治疗用药
        4.1 益气养阴,清热活血
        4.2 用药轻灵,孟河余韵
        4.3 补而不滞,忌刚用柔
        4.4 病证结合,灵活选药
        4.5 精于配伍,巧用药对
    5. 核心处方
    6. 临证备要
    7. 典型医案
第四部分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扶正清幽汤对其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病名的研究
    2.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3.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特点的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诊断标准
        3.统计分析
        4.结果
        5.讨论
        6.结论
    二 扶正清幽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研究
        1.临床资料
        2.诊断及病例选择准
        3.研究方法
        4.统计学处理
        5.结果
        6.讨论
        7.结论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研究近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胃痛证治规律研究
    1.1 研究对象
        1.1.1 医案来源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构建《临证指南医案》胃痛数据库
        1.2.2 数据准备
        1.2.3 数据挖掘方法
    1.3 数据挖掘结果
        1.3.1 一般情况分析
        1.3.2 频数分析
        1.3.3 药物聚类分析
        1.3.4 关联规则分析
    1.4 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痞满证治规律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医案来源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一般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构建《临证指南医案》痞满数据库
        2.2.2 数据准备
        2.2.3 数据转换
        2.2.4 数据挖掘方法
    2.3 数据挖掘结果
        2.3.1 一般情况分析
        2.3.2 频数分析
        2.3.3 药物聚类分析
    2.4 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腹痛证治规律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医案来源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一般资料
    3.2 研究方法
        3.2.1 构建《临证指南医案》腹痛数据库
        3.2.2 数据准备
        3.2.3 数据挖掘方法
    3.3 数据挖掘结果
        3.3.1 一般情况分析
        3.3.2 频数分析
        3.3.3 聚类分析
        3.3.4 关联规则分析
    3.4 讨论
第四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泄泻证治规律研究
    4.1 研究对象
        4.1.1 医案来源
        4.1.2 纳入标准
        4.1.3 排除标准
        4.1.4 一般资料
    4.2 研究方法
        4.2.1 构建《临证指南医案》泄泻数据库
        4.2.2 数据准备
        4.2.3 数据挖掘方法
    4.3 数据挖掘结果
        4.3.1 一般情况分析
        4.3.2 频数分析
        4.3.3 聚类分析
        4.3.4 关联规则分析
    4.4 讨论
第五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痢疾证治规律研究
    5.1 研究对象
        5.1.1 医案来源
        5.1.2 纳入标准
        5.1.3 排除标准
        5.1.4 一般资料
    5.2 研究方法
        5.2.1 构建《临证指南医案》痢疾数据库
        5.2.2 数据准备
        5.2.3 数据挖掘方法
    5.3 数据挖掘结果
        5.3.1 一般情况分析
        5.3.2 频数分析
        5.3.3 聚类分析
        5.3.4 关联规则分析
    5.4 讨论
第六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便秘证治规律研究
    6.1 研究对象
        6.1.1 医案来源
        6.1.2 纳入标准
        6.1.3 排除标准
        6.1.4 一般资料
    6.2 研究方法
        6.2.1 构建《临证指南医案》便秘数据库
        6.2.2 数据准备
        6.2.3 数据挖掘方法
    6.3 数据挖掘结果
        6.3.1 一般情况分析
        6.3.2 频数分析
        6.3.3 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
    6.4 讨论
第七部分 综合讨论
    7.1 叶天士生平及着作
    7.2 基于数据挖略的《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总述
    7.3 导师诊治胃痛经验总述
        7.3.1 辨证思路
        7.3.2 治疗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文献综述
    附录2:附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方剂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之建立 ——吴茱萸汤证的辨证施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一、方剂辨证论治方法概述
    二、吴茱萸汤证概述
        (一) 吴茱萸汤证的病因、病机与脉证
        (二) 吴茱萸汤证相关争议
        (三) 吴茱萸汤用药配伍
        (四) 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
吴茱英汤证的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二、吴茱萸汤证的研究方法
        (一) 资料的收集
        (二) 资料的归纳和整理
        (三) 资料的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资料的一般情况
        (二) 吴茱萸汤治疗疾病种类的统计情况
        (三) 吴茱萸汤证的脉症统汁结果
        (四) 吴茱萸汤证加减用药统计结果
讨论
    一、吴茱萸汤证研究结果讨论
        (一) 吴茱萸汤证统计结果病机及主症、兼症的探讨分析
        (二) 吴茱萸汤证舌脉分析
        (三) 吴茱萸汤证的诊断标准
    二、吴茱萸汤方药及配伍意义探讨
    三、吴茱萸汤药物加减变化规律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四、补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04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胡茯苓饮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D]. 李岩.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2]人参白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配伍机制研究[D]. 张世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逆萎益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 魏小果,杨帆,王倩凤,何昉. 河北中医, 2018(04)
  • [4]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兼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秦雪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3)
  • [5]补中益气汤的方证研究[D]. 申尧.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7(01)
  • [6]刘景源教授学术经验及其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D]. 刘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基于数据挖掘的单兆伟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医案研究[D]. 王丽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8]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扶正清幽汤对其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研究[D]. 唐丹丹.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D]. 信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10]方剂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之建立 ——吴茱萸汤证的辨证施治[D]. 张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补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04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