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金富集的化学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高玲玲[1](2020)在《新疆阿尔泰南缘西段金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文中提出阿尔泰南缘地处中亚造山带西段、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汇聚带北缘。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大体经历了:前震旦纪古陆形成阶段,震旦纪-晚古生代早期洋盆形成、俯冲和闭合演化阶段,晚古生代中晚期大陆板块碰撞阶段,中生代亚洲大陆边缘以及新生代陆内造山四个复杂演化阶段,是我国重要的贵重、有色和稀有金属矿集区。阿尔泰南缘西段以发育金、铜-锌多金属矿床为特色,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早中泥盆世-早石炭世VMS型矿床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中温热液脉型两种。其中VMS型主要代表矿床有阿舍勒铜锌矿床和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中温热液脉型矿床包括多拉纳萨依金矿、托库孜巴依金矿、金坝金矿等。区内VMS型矿床主要产于阿舍勒组一套火山沉积岩/次火山岩中,成矿作用大体经历了早期海相火山喷气-同生热液沉积和晚期变形变质热液叠加作用;中温热液脉型矿床主要产于玛尔卡库里韧性剪切带的次级断裂中,成矿作用一般经历了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作用。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VMS型矿床矿石及其石英脉中主要发育大量富液相包裹体(LV型)、少量富气相包裹体(VL型)及含子矿物包裹体(S型)。包裹体均一温度由早到晚逐渐降低,盐度也逐渐减小,由初期中温、低盐度的H2O-CO2-NaCl体系演化为后期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体系热液;同位素C、H、O及流体包裹体综合研究表明:在成矿初期时成矿流体为岩浆来源,后期成矿流体中混入了海水;S、Pb同位素数据暗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热液和地层中。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发育的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液相包裹体(LV型)、富气相包裹体(VL型)、含CO2包裹体(LC型)和纯CO2包裹体(C型)。包裹体均一温度由早到晚逐渐降低,盐度逐渐减小;成矿流体从中温、低盐度的H2O-CO2-NaCl体系逐渐演变为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体系热液。稳定同位素C、H、O研究表明:金矿早期的成矿流体为岩浆来源,中期晚期不断有大气水混入,由S、Pb同位素数值暗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和地层。对研究区内主要矿床开展了系统的岩浆岩、火山岩和次火山岩锆石U-Pb定年及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显示,VMS型矿床的成矿时代分别为:阿舍勒铜锌矿床(342Ma)和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383Ma);中温热液脉型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多拉纳萨依金矿、托库孜巴依金矿、金坝金矿(300290Ma)。上述成果表明研究区内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分别是(1)早中泥盆世-早石炭世大洋板块不断向北俯冲在西伯利亚块板的构造背景之下的矿化;(2)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板块碰撞后伸展构造背景有关的矿化。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空间上,VMS型及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分别产于阿舍勒组和托克萨雷组,并且矿床的分布与北西向延伸的断裂同向,构造不同程度控制、影响矿床的产出,金矿床往往沿着侵入体边缘分布,围岩蚀变发育并有一定的分带性且对于矿体的分布有一定的指示性。时间上研究区中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分别是380340Ma的铜-锌金多金属矿化以及290300Ma的金矿化。在系统总结了研究区内金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利用ArcGIS平台,采用“阿尔泰南缘西段金及铜锌多金属预测概念模型”,建立研究区不同类型矿床成矿预测空间数据库。在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及靶区圈定。以定量化空间数据分析和集成方法为主线,开展了区域金、铜-锌及多金属矿床、地质、化探以及遥感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金成矿远景区5处,铜-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4处。
楼金伟[2](2012)在《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文中提出包括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在内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是提供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也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理论成就丰硕。铜陵矿集区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成矿区带,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尤其是矿床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研究成果丰富,但也留有许多长期争议的关键地质问题。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前人对该区侵入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区中生代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成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厘定了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准确划分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系列,并基于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区域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研究认为: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5~147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总体受基底断裂制约,沿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主要呈岩枝、岩墙和岩脉状浅成侵入产出;岩石矿物成分变化较大,但多以斜长石为主,依据实际矿物成分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玢/斑)岩3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02含量中等,略偏酸性或基性,富碱富钠,高钾准铝质,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熔融,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熔融下地壳形成埃达克质岩浆进而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本区中酸性侵入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岩浆在地壳深部因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形成带状岩浆房,同时伴随结晶分异作用;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侵入体空间上相互穿插,时间上难分早晚;区域岩浆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岩石圈地幔加厚后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到海西-印支期断裂坳陷及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在平面上主要沿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展布的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中部产出,集中分布于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沙滩脚等5个矿田。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和茅山组至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及其附近岩体中,其中最主要赋矿层位是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白云岩和灰岩。矿化在垂向剖面上往往表现为上金(银)下铜(钼)以及上部浅成热液脉状矿化、中部矽卡岩型矿化和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分带现象。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斑岩型和脉型,其中矽卡岩型有裂隙式、接触带式、层间式、层控式等矿化形式,斑岩型矿床的最新发现为矿集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提供了有益启示。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海西期沉积事件中是否有火山喷发或火山喷流(或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以及其对成矿的贡献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甄别。本文针对矿集区矿床成因机制及铜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带特征,选择狮子山矿田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虽以矽卡岩型矿化为特征,但后期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矿化非常强烈,以致大多数矿床早期矽卡岩矿物组合受晚期叠加热液的强烈改造而改变甚至部分消失,多数矿床矽卡岩型矿石不发育,或矽卡岩中的矿化并不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的成矿作用一般可以划分为(早+晚)硅酸盐(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晚)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铜多金属矿化主要集中于硫化物阶段,部分铜矿化亦发育于硅酸盐阶段,部分金矿化亦发育于碳酸盐阶段。矿田内主要矿床的原生包裹体主要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略有差异,但富气相包裹体常与富液相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温度中等、弱酸性至弱碱性,在相同的成矿阶段,如硫化物阶段,金或金(铜)矿床成矿温度一般较铜(金)矿床低,反映金的沉淀成矿温度略低。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成矿热液流体演化过程中,共存于同一成矿流体中的铜和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使其在沉淀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铜和金的时空分离;但与此同时,由于本区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的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成矿热液流体的连续性演化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波动性变化,往往又导致金矿化叠加在铜矿化之上,金矿化与铜矿化又表现出共生的现象。矿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成矿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大气降水混入不断增加。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虽然不能排除沉积铅的加入,但无疑沉积铅是次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简单类比表明,冬瓜山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Sedex型矿床明显不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VHMS型矿床不同,而它们均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虽然区域沉积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但热力学计算显示成矿热液中的硫来源于区内高钾钙碱性岩浆熔体分异的热液流体,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硫的同位素证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可以认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为受统一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层控矽卡岩-浅成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3](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韩颖霄[4](2020)在《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文中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成矿带,发育大量与燕山期侵入岩相关的斑岩-矽卡岩-层控型Cu-Fe-Au-Mo矿床。虽然经过多年研究,但远离接触带的脉状金矿化和层控型矿体的成因依然存在巨大争议,而且矿区内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以九瑞矿集区丰山矿田、城门山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内赋存于碳酸盐岩中的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的成因开展研究,并对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进行探讨。丰山矿田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和脉状金矿床中发育大量Te-Au-Ag-(T1)矿物,如银金矿、碲金银矿、碲金矿、碲金铊矿物等。这两种矿化在铅锌成矿阶段均发育富Mn碳酸盐,可标识出岩浆热液的前锋位置;在矿田中由近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金矿至远接触带脉状金矿,可识别出Cu-Mo-Te-Bi、Pb-Zn-Mn-Te、As-Te-TI的元素分带。这两种矿化中碳酸盐δ13C和δ18O值由早到晚呈正相关增大趋势,模拟计算显示这是由岩浆热液与碳酸盐岩反应过程中水岩比降低所导致的。新的硫酸盐S同位素测试和前人数据共同显示矿田内矽卡岩型铜金、脉状金矿化为单一的岩浆硫源。在城门山矿区,镜下特征显示纹层状矿石、胶状-草莓状黄铁矿均不能作为同生喷流沉积作用的证据,层控型矿体的矿物组合、生成顺序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一致,即矽卡岩成矿系统可以解释各类型矿石的矿相学特征。城门山矿区发现大量与铜铅硫化物密切相关的Te-Bi矿物,包括碲银矿、辉碲铋矿、硫铋铜矿、硫铋铅矿等,这与丰山矿田中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相类似。原位微量元素研究显示黄铁矿具有早期富Se、Co,晚期富As、Au、Tl的典型特征,且含量变化与斑岩体密切相关,与其他地区的岩浆热液系统相似,而不同于喷流沉积型矿床;闪锌矿早期富Fe、In,晚期Cd、Mn的特征也符合前人对岩浆热液系统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的总结。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研究显示城门山矿区的硫源为单一且稳定的岩浆硫源(834S=0~4‰),高氧逸度环境会导致局部样品富集轻硫(δ34S最小达-30%‰)。矿相学、稳定同位素、硫化物微量元素等研究显示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其成因类型分别为远接触带型金矿化、manto交代型矿化,与近接触带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化构成了与燕山期斑岩体相关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矿区内可发育稀散金属富集,例如Te、Tl元素常以细粒的矿物集合体产出,而Se、In、Ga、Cd等元素则可以赋存在不同产状的黄铁矿、闪锌矿之中;同时本文建立的黄铁矿Se/As-Co图解,在识别矿床成因类型时也可提供重要思路。
于晓飞[5](2010)在《西昆仑造山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昆仑造山带地处青藏高原西北缘,是板块北缘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论文以区域动力学背景和区域成矿理论为基础,以成矿作用为核心,采用成矿动力学背景-区域成矿分析与典型矿床研究相结合,在阐明成矿动力学背景、成矿作用、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模式,总结成矿规律,确定找矿远景区。区域成矿动力学背景表明,本区区域构造演化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壳演化,包括太古代陆核形成、俯冲、碰撞和陆内构造作用。以往研究认为库地蛇绿岩和其曼于特蛇绿岩是裂解洋和弧后洋盆的重要证据,本文研究发现它们是古大洋发育成熟的产物,并且库地蛇绿岩现在的位置并不是西昆北洋碰撞缝合的位置,而是受后期挤压作用的影响仰冲上来的。对中新元古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长城系、蓟县系基性火山岩形成于洋中脊和洋岛环境;阿克塔什、萨洛依热水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类型的确定,进一步证明大洋环境的存在。这些证据表明西昆仑-塔里木古元古代并不存在统一大陆裂解形成的裂陷槽,而是一个古大洋。以往多认为本区中新元古代时期从塔里木板块裂解出去的,有着共同的基底,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西昆仑地块并不是从塔里木地台裂解出来的微陆块,而是完全独立的太古宙古陆块,具有独立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被南北两侧的古大洋所分隔,本文称之为“西昆北洋”和“西昆南洋”。针对西昆仑中间岩浆岩带,分别针对各个时期的花岗岩,尤其是对加里东期和海西期花岗岩进行地球化学、年代学和构造环境研究,认为自510480Ma(寒武纪)开始,西昆北洋东部洋壳向南、北两侧大陆俯冲,在440430Ma(早志留世)两个陆块发生碰撞,直到410Ma(早泥盆世)西昆北洋东部南、北两侧大陆完全对接,而这时期的西部仍然为浩瀚的大洋。海西早期东部进入后造山阶段,西昆北洋西部洋壳开始向两侧俯冲,于270Ma(二叠纪)南北两侧大陆对接碰撞,大洋闭合,结束了西昆北洋的历史,是一种自东向西“剪刀式”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西昆仑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演化经历了如下4个阶段:①西昆仑古陆的形成②西昆北洋的演化与闭合-内部造山③西昆南洋的演化与闭合-边缘造山④西昆仑造山带的后期演化-隆升。研究中以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为主线,对西昆仑地区各时代侵入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高精度定年方法对大同布斯拉津铜钼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和花岗细晶岩、塔什库尔干班迪尔闪长玢岩和斯如依迭尔碱性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年龄测试,它们分别是449Ma和446Ma、239.8Ma、13Ma。446Ma和449Ma年龄代表后造山花岗岩,证明加里东期造山带的存在,这个时期东部已经开始碰撞造山,是一俯冲间歇期伸展环境的产物;239.8Ma年龄代表了印支早期岩浆热事件;13Ma年龄代表了帕米尔构造结作用的结果。另外,首次对布斯拉津铜钼矿床的辉钼矿进行Re-Os法定年,获得了439 Ma辉钼矿Re-Os年龄,指示了西昆仑地区加里东期的成矿事件。对研究区内部分金矿床(点)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成矿因素进行研究,首次提出黄羊岭锑(金)矿、帕西木金矿点、叶尔羌河金矿、木吉金矿等为造山型金矿床的观点,采集矿区样品进行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通过获得的成矿温度,计算出不同成矿深度,认为区内造山型金矿存在从低温-中温、从浅成(黄羊岭锑(金)矿、帕西木金矿点、叶尔羌河金矿)-中成(木吉金矿)等连续成矿的特点,从而建立起该区造山型金矿的地壳垂直连续成矿模式。研究了西昆仑北带的塔木铅锌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化蚀变特征和岩浆岩特征,并采样测试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获得流体盐度为3.45wt%NaCl,密度为0.90g/cm3,首次提出了塔木-卡兰古一带的铅锌矿床不是前人认为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而是与基性辉绿岩脉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脉状铅锌矿床。根据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的特点,我们按照块状硫化物矿床和贫硫化物型喷流矿床进行研究。西昆北带石炭纪海底火山喷流-喷气沉积成矿特点,明确提出阿克塔什、萨洛依铜矿床为热水喷流沉积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萨洛依铜矿床为别子型、阿克塔什铜矿床为类黑矿型;契列克其、黑恰铁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研究表明,二者都是受后期岩浆热液的影响,导致矿化进一步富集,是热水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同时指出矿区含钠长质硅质岩和碳酸盐岩为热水沉积岩,从而为寻找热水喷流成因矿床提供了有力证据。通过对大同布斯拉津铜钼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成矿年代学的研究,明确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脉型铜钼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加里东中期,略晚于成岩年龄;通过对含矿石英脉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测得成矿均一温度为147~172℃之间,辉钼矿形成于低温条件。在成矿动力学演化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矿床、同位素年代学、成矿地球化学、成矿作用的研究,建立了西昆仑造山带的成矿模式,并总结了成矿规律,在成矿模式、确定找矿标志和大型矿田产出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各类矿床的6个找矿方向,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何西恒[6](2019)在《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黄滩Au-Cu矿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卡拉塔格矿集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的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带内发育大量的铜多金属矿床。黄滩矿床位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的北部,是东天山最近勘查新发现的VMS矿床。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黄滩矿床为研究对象,在深度剖析矿区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系统开展岩相学、矿物学、流体包裹体测温以及Re-Os同位素测年等工作,厘定了成矿期次阶段,分析了金的赋存机制,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黄滩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可分为VMS成矿期、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VMS成矿期分为黄铁矿阶段和黄铜矿-闪锌矿阶段,热液期可分为石英-硫化物脉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VMS成矿期金主要以碲金银矿的形式赋存,沿黄铁矿裂隙呈串珠状分或被其包裹,为同期同作用富集机制,是海底喷流作用成因;热液期金主要以银金矿和自然金的形式赋存,主要分布在石英硫化物脉中,呈圆形、不规则状,单颗粒较大,金银含量较高,为后期热液叠加作用富集机制。VMS成矿期黄铜矿-闪锌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具有较高的均一温度(247.6℃~357.6℃)和盐度(6.6~16.1 wt.%NaC1 eqv);而热液期石英-硫化物阶段具有较低而均一温度(143°C~215℃)和盐度(0.4~7.3wt.%NaCleqv)。从VMS成矿期到热液期,成矿流体由中高温向中低温演化,盐度逐渐降低,流体中成分均以水为主,并含有少量CO2和CH4等还原性气体。黄滩矿床VMS成矿期块状硫化物和热液期石英硫化物脉中的黄铁矿分别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黄滩矿床VMS成矿期的成矿年龄为436.2±7.5 Ma;热液期的成矿时代在436.3±7.6 Ma左右。综合研究表明:黄滩矿床形成于早志留世海相环境,以海底喷流作用为主的VMS矿床,被后期次火山热液叠加。随着次火山岩侵位的不断升高,热液温度不断上升,热液流体和海水发生混合,由于喷口流体的传导冷却作用导致含矿热液的温度、压力、pH值和氧逸度等发生变化,Au元素随着硫化物的重结晶以[Au(HS)2]-形式的Au从基底活化,在晚期中低温低压环境下富含贵金属元素的热液发生大规模金银沉。
邬介人,任秉琛,张苺,高栋丞,赵统,张汉文,宋志高,张群力[7](1987)在《青海锡铁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类型及地质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锡铁山矿床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含矿绿岩系和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床的成因与类型。通过对柴达木北缘绿岩系区域构造、火山岩地质及成矿活动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形成于晚奥陶世古裂谷海槽或称裂谷型优地槽环境中。同时,通过对矿体宏观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和组构、矿石主元素 Zn、Pb、S的变化和伴生 Au、Ag 的赋存状况与分布、稳定同位素、围岩与其蚀变以及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锡铁山矿床属加里东期火山喷气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从而,初步建立了“锡铁山式”矿床的成矿模式。
张瑶瑶[8](2019)在《冲绳海槽海底热液硫化物金银富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首次发现海底热液活动以来,海底热液活动以及热液硫化物成矿过程中的金属元素赋存形式及富集机制一直是国际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产于不成熟弧后盆地中的热液硫化物矿床,其成矿特征不同于洋中脊和成熟弧后盆地,通常具有典型的富Pb-Zn成矿特征,尤其是显着富集金和银。本研究依托“973”项目“典型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其成矿机理”,利用我国自主调查航次在典型弧后盆地冲绳海槽的中部和南部热液区获取的热液硫化物样品,采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能谱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原位微区分析技术手段,对不同类型热液硫化物中金和银元素赋存形式和富集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硫化物样品的详细镜下观察、硫化物单矿物中金和银元素的微区分析,并结合热力学模拟计算等方法,揭示了冲绳海槽热液区不同类型热液硫化物中金和银的赋存形式及其差异化富集特征,对深入认识冲绳海槽热液活动和热液硫化物成矿机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对冲绳海槽南部的第四与那国海丘和中部的伊平屋北海丘热液区典型热液硫化物样品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热液硫化物主要类型为富Zn-Fe-Cu块状硫化物、富Zn-Pb-Ba-Cu块状硫化物和富Si-Ba-Fe块状硫化物。富Zn-Fe-Cu硫化物样品中,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占主导,且黄铁矿呈自形-半自形,反映高-中温的成矿条件;富Zn-Pb-Ba-Cu硫化物样品中,其细粒的闪锌矿-黝铜矿-方铅矿组合、普遍存在的重晶石和无定形硅,反映中-低温的成矿条件;富Si-Ba-Fe硫化物样品,以无定形硅和重晶石占主导,富含胶状硫化物矿物,对应低温热液活动。2.识别出冲绳海槽海底热液硫化物中一系列载金矿物和载银矿物,估算了各载金和载银矿物中的金、银含量。其中载金矿物平均含金量从高到低分别为:雌黄、胶状黄铁矿、胶状闪锌矿、黝铜矿;载银矿物平均含银量从高到低分别为:银硫盐矿物和银硫化物、黝铜矿、铜蓝、方铅矿、胶状黄铁矿、胶状闪锌矿、雌黄。根据载金/银矿物的矿物丰度和各载金/银矿物的金/银含量,估算各载金矿物中的金总含量:胶状黄铁矿>胶状闪锌矿>雌黄>黝铜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和各载银矿物中的银总含量:黝铜矿>方铅矿>铜蓝≈胶状黄铁矿、胶状闪锌矿>黄铜矿>雌黄。3.金主要以“不可见金”的形式赋存于载金矿物中:以晶格替代及亚显微自然金包体形式赋存于胶状黄铁矿中,以均匀分布的晶格替代或纳米级包体形式赋存于胶状闪锌矿中,以晶格替代的形式赋存于雌黄、黝铜矿中。银在富银矿物中主要以晶格替代形式赋存:Ag在黝铜矿中替代Cu的晶格位置,在方铅矿中Ag与其他一价元素T1、Cu及三价元素Sb、Bi一起组合替代Pb的晶格位置;银在黝铜矿和方铅矿中的赋存均受到高Sb含量的促进。4.结合金银分布特征及硫化物的矿物组合特征、矿物的形态及其微量元素特征,总结了对应于成矿温度的3组赋金矿物和4组赋银矿物。3组赋金矿物:低温条件(<150℃)沉淀的胶状硫化物矿物以及雌黄最富集金;而高温条件(>300℃)沉淀的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以及中温条件(300-150℃)沉淀的黝铜矿,仅赋存痕量或少量金。4组赋银矿物:中温条件(300-150℃)沉淀的黝铜矿和方铅矿最富集银;而高温条件(>300℃)沉淀的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低温(<150℃)条件沉淀的胶状硫化物矿物及雌黄,以及更低温(<100℃)条件沉淀的银硫盐矿物,仅赋存少量或痕量银。在冲绳海槽海底热液硫化物中,金富集于低温成矿条件下,主要产出于热液丘顶部的晚期富重晶石层;而银主要富集于中温成矿条件下,黑矿型的矿石是银的主要产出部位。5.对金银的的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的热力学模拟计算显示,温度降低是Ag以及其他贱金属矿物(Ag及Zn、Pb、Cu的迁移以Cl-络合物占主导)沉淀的有效控制因素,这解释了 Ag主要富集在中温的黑矿型矿石中。而冲绳海槽热液流体的高pH值(与厚层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反应),促使Au主要以HS-络合物而非C1-络合物迁移。Au的溶解度对热液-海水混合导致的温度、pH变化不敏感,而主要因H2S浓度降低(因海水大量混入热液而被稀释,以及被主成矿期硫化物矿物的沉淀大量消耗)发生沉淀,解释了高含量的Au不在中高温条件下沉淀于主成矿期,而是于晚期低温条件下与胶状硫化物一起沉淀。
D.L.Huston,R.R.Large,王楠[9](1991)在《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金富集的化学模式》文中指出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罗斯伯里和赫利尔、昆士兰查默斯山和魁北克米伦巴赫)中金分布的研究表明,金有两种组合:(1)在富锌块状硫化物透镜体上部的金-锌-铅-银组合(如罗斯伯里和赫利尔》;(2)在富铜矿床的下部及细脉带中的金-铜组合(如查默斯山和米伦巴赫)。在每个矿床中,金总是以其中一个组合形式出现,而不出现另一个组合形式。 火山成因流体的热力学模式(Large,1977;Eldridge 等,1983;Pisutha-Arnond和Ohmoto,1983)表明:在富锌块状硫化物透镜体上部的金是以Au(HS)2-的形式迁移的,而在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底部和细脉中的金则以AuCl2-形式迁移。成矿流体的pH值和fo2直接控制金的沉淀及品位。重晶石-碳酸盐-(长石)脉石矿物组合表明,接近中性并具有氧化性的低温(150—275℃)流体有利于在富锌硫化物中形成高品位的金,而斑铜矿或重晶石或赤铁矿脉石则表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高温(275—350℃)流体有利于在富铜硫化物底部和细脉中形成高品位的金。后一种流体还具有较强的酸性,因为脉石矿物中还有高岭石出现。 根据fo2-T图,金以Au(HS)2-形式的迁移只发生在黄铁矿的稳定区域中,并且温度较低(<300℃)。而以AuCl2-形式的迁移则不受铁矿物平衡的限制,但在高温(>300℃)和高氧逸?
陈辉[10](2014)在《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浙西北地区铜(金)成矿作用 ——以平水铜矿和建德铜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平水铜矿和建德铜矿均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的浙西北地区。平水铜矿发育有铜矿体和金矿体。铜矿体赋矿地层为新元古代双溪坞群平水组火山岩;矿体直接产出于平水组细碧角斑岩系内,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与细碧角斑岩的关系为整合关系;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磁铁矿,矿石构造主要为典型的块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并存在特征性的喷流沉积岩:铁碧玉、重晶石和石膏等;平水铜矿体具有矿石矿物和特征性矿物分带现象。平水铜矿体形成之后,平水地区经历了后期的变质变形作用,在铜矿体的下盘普遍发育韧性剪切带。近期全国危机矿山找矿项目在该剪切带发现了金矿体。金矿体的产状严格受到韧性剪切带控制。锆石U-Pb定年表明,平水组细碧岩成岩年龄为952 Ma,平水组角斑岩成岩年龄为954 Ma,西裘石英闪长岩形成年龄为909 Ma,均形成于新元古代。平水组细碧角斑岩属于双峰式火山岩系列;富Na2O,贫K2O,轻稀土富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相对亏损的εNd(t)(3.52~7.57)和εHF(t)值(0.72~9.00)说明火山岩主要来自于亏损地幔,并在上升过程中可能受到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西裘石英闪长岩可能是幔源玄武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平水铜矿体伴生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比较简单,主要是气液两相包裹体,按照成因可以分为2类:Ⅰ类原生的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217~328℃,盐度从3.2~5.7 wt%NaC1 eqv,Ⅱ类次生的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从148~189℃,盐度从2.8~4.6 wt%NaCl eqv,拉曼测试表明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为水;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和气相成分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海水。平水铜矿体的矿石硫同位素在频率图上零值附近呈比较明显的塔式分布,说明其来源单一,可能主要来自于平水组火山岩。铜矿体中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与平水组火山岩中长石铅的同位素组成一致,均位于地幔铅附近,说明平水铜矿体的铅同位素主要来源于平水组火山岩。地质证据,结合成矿流体和同位素证据表明,平水矿铜矿体是新元古代平水组岛弧火山岩赋矿的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成矿类型属于双峰式-铁镁质岩石容矿的系列,类似于诺兰达型VMS矿床。平水金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类包裹体:Ⅰ型H2O-Co2包裹体,Ⅰ型包裹体在室温下呈两相或三相(LH2O+LCO2±VCO2);Ⅱ型H2O包裹体;Ⅰ型包裹体常和Ⅱ型包裹体在同一视域中共存,显示出流体不混溶的岩相学特征;Ⅰ型包裹体最终均一至气相,均一温度为225~282℃,盐度为1.2~6.0 wt.%NaC1 eqv,而Ⅱ型包裹体均一至液相,均一温度为214~2710C,盐度为2.7~8.7 wt.%NaCl eqv。Ⅰ型包裹体与共存的Ⅱ型包裹体有相近均一温度,较大差异的盐度,不同的均一方式,表明主成矿期发生了流体不混溶作用。流体不混溶导致了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强烈的相分离作用,因此可能造成金的沉淀和金矿体的形成。石英Rb-Sr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金矿体的成矿年龄为450 Ma。平水金矿体是加里东期造山事件的产物,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建德铜矿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石炭系黄龙组地层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体主要为块状矿体和矽卡岩化矿体,受石炭系灰岩和泥盆系砂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矿区侵入岩广泛分布,呈不规则岩枝、岩脉产出,主要为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按其穿插关系可分为早期花岗闪长斑岩和晚期花岗斑岩。矿体与早期花岗闪长斑岩有密切关系,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外接触带。锆石定年数据显示建德铜矿的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晚侏罗世(大约161Ma)。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花岗闪长斑岩以钙碱性为特征,同时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如高 LaN/YbN(18.5~35.9)比值,以及低 Y(5.38~7.83 ppm)和Yb(0.45~0.62 ppm)含量等;此外,花岗闪长斑岩缺乏Eu负异常,具有低含量的MgO(0.22~1.0 wt.%)含量和相对高的207Pb/204Pb比值(15.518~15.608)。这指示着花岗闪长斑岩可能是形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同时,花岗闪长斑岩具有类“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类整体地球的εNd(t)值,高的初始87Sr/86Sr值(0.7078~0.7105),相对亏损的εHf(t)值(-0.6~+2.8)和1.0~1.2 Ga的Hf模式年龄。因此,花岗闪长斑岩可为新元古代洋陆俯冲作用形成的新生地壳在晚侏罗世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建德铜矿的硫化物石英中发育三类包裹体:包括Ⅰ型的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Ⅱ型的富气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以及Ⅲ型的含子晶包裹体;Ⅰ类富液相包裹体加热后均一到液相,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280~340℃,流体包裹体盐度0.63~8wt.%NaC1 eqv,Ⅱ类富气相包裹体加热均一到气相,均一温度289~324℃,盐度1.22~2.00 wt.%NaC1 eqv的低盐度范围,Ⅲ类含子晶包裹体加热均一到液相,均一温度范围与Ⅱ类包裹体基本相同,290~336℃,盐度则较高,31.87~38.16 wt.%NaC1 eqv。Ⅱ类与共存的Ⅲ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相似,盐度相差很大,表明强烈的流体沸腾作用发生。流体强烈沸腾作用是造成建德铜矿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原因。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硫化物硫同位素研究显示,δ34S值的总变化范围是0.93‰~4.77‰之间,并且总体分布在零值附近呈塔式分布。这暗示着建德铜矿硫化物的硫主要来自于岩浆。建德花岗闪长斑岩体长石铅与矿石硫化物铅具有一致的同位素组成,同时指示着建德铜矿体的铅也来自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证据均指示了,建德铜矿属于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矽卡岩型铜矿。
二、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金富集的化学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金富集的化学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阿尔泰南缘西段金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论文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同类型金矿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矿床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区金、铜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1.6.1 主要认识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早古生代侵入岩 |
2.3.2 晚古生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矿产 |
2.4.1 早古生代矿床 |
2.4.2 晚古生代矿床 |
2.4.3 中-新生代矿床 |
第3章 研究区主要矿床地质特征 |
3.1 VMS型矿床 |
3.1.1 阿舍勒铜锌矿床 |
3.1.2 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 |
3.2 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
3.2.1 多拉纳萨依金矿 |
3.2.2 托库孜巴依金矿床 |
3.2.3 金坝金矿 |
第4章 主要矿床成因研究 |
4.1 VMS型矿床 |
4.1.1 阿舍勒铜锌矿床 |
4.1.2 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 |
4.2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 |
4.2.1 多拉纳萨依金矿 |
4.2.2 托库孜巴依金矿 |
4.2.3 金坝金矿 |
第5章 区域构造演化及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模式 |
5.1 区域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构造背景 |
5.1.1 阿舍勒铜锌矿床 |
5.1.2 萨尔朔克金及多金属矿床 |
5.1.3 多拉纳萨依金矿床 |
5.1.4 托库孜巴依金矿床 |
5.1.5 金坝金矿床 |
5.2 区域构造演化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模式 |
5.2.1 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5.2.2 晚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5.2.3 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第6章 区域金、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
6.1 区域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条件 |
6.1.1 VMS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 |
6.1.2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 |
6.2 金、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 |
6.2.1 VMS型金、铜-锌多金属矿 |
6.2.2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
6.2.3 矿床空间分布及产出规律 |
6.2.4 矿床时间演化规律 |
6.3 金、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 |
6.3.1 VMS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
6.3.2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找矿标志 |
6.4 区域金、铜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 |
6.4.1 成矿预测空间数据库建设 |
6.4.2 成矿相关信息提取、分析及靶区圈定 |
6.4.3 预测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选题依据 |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工作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3.1 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深部结构特征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2 铜陵矿集区 |
2.2.1 地壳结构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地层 |
2.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三章 矿集区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
3.1 岩浆岩研究现状 |
3.2 岩浆岩时空分布 |
3.2.1 岩体空间分布 |
3.2.2 岩石形成年龄 |
3.3 岩浆岩矿物组成和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石种属 |
3.3.2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岩石系列 |
3.4 岩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微量元素 |
3.4.2 稀土元素 |
3.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1 Sr-Nd同位素 |
3.5.2 O同位素 |
3.5.3 Pb同位素 |
3.6 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 |
3.6.1 岩浆起源 |
3.6.2 岩浆演化 |
3.6.3 成岩大地构造背景 |
3.6.4 成岩动力学过程 |
3.7 小结 |
第四章 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 |
4.1 矿床时空分布 |
4.1.1 矿床空间分布 |
4.1.2 矿床时间分布 |
4.2 矿床成因类型 |
4.3 矿田地质特征 |
4.3.1 铜官山矿田 |
4.3.2 狮子山矿田 |
4.3.3 新桥矿田 |
4.3.4 凤凰山矿田 |
4.3.5 沙滩角矿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
5.1 矿田地质概况 |
5.1.1 地层 |
5.1.2 构造 |
5.1.3 岩浆岩 |
5.1.4 矿床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2.1 包村金(铜)矿床 |
5.2.2 朝山金矿床 |
5.2.3 鸡冠石银(金)矿床 |
5.2.4 东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5 西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6 老鸦岭铜(钼)矿床 |
5.2.7 大团山铜(金)矿床 |
5.2.8 花树坡铜(金)矿床 |
5.2.9 胡村铜(钼)矿床 |
5.2.10 冬瓜山铜(金)矿床 |
5.3 小结 |
第六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和实验 |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1.5 成矿流体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6.1.6 铜和金的络合物形式及相关热力学计算 |
6.1.7 铜和金迁移和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
6.1.8 小结 |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氢-氧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2.3 铅同位素 |
6.2.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4)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矿物缩写 |
1 绪论 |
1.1 赋存于碳酸盐岩中金矿化 |
1.1.1 研究现状 |
1.1.2 丰山矿田 |
1.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层控型矿体 |
1.2.1 不同矿床类型的特征总结 |
1.2.1.1 喷流沉积矿床 |
1.2.1.2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
1.2.1.3 Manto交代型矿体 |
1.3 稀散金属 |
1.3.1 定义和研究意义 |
1.3.2 长江中下游稀散金属分布情况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计划实施及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九瑞矿集区 |
3 丰山矿田脉状金矿化成因研究 |
3.1 矿区地质 |
3.1.1 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
3.1.2 脉状金矿床 |
3.2 矿相学特征 |
3.2.1 矽卡岩铜金矿床 |
3.2.2 脉状金矿床矿相学研究 |
3.3 碳酸盐成分 |
3.4 稳定同位素研究 |
3.4.1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 |
3.4.2 硫酸盐硫同位素研究 |
3.5 丰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
4 城门山矿区层控型矿体成因研究 |
4.1 矿区地质 |
4.1.1 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2.1 断裂 |
4.1.2.2 褶皱 |
4.1.3 岩浆岩 |
4.2 矿石类型 |
4.3 矿石组合及生成顺序 |
4.4 硫化物微量元素测试 |
4.4.1 黄铁矿微量元素 |
4.4.1.1 城门山矿区 |
4.4.1.2 丰山矿田鸡笼山矿床 |
4.4.1.3 黄铁矿Se/As-Co图解 |
4.4.2 闪锌矿微量元素 |
4.4.2.1 城门山矿区 |
4.4.2.2 丰山矿田鸡笼山-曹家山成矿系统 |
4.4.2.3 闪锌矿Fe/Mn-In图解 |
4.5 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测试 |
4.6 金、银、稀散金属赋存状态 |
4.7 城门山矿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
5 结论 |
5.1 主要认识 |
5.2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西昆仑造山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依托项目及论文选题 |
二、研究区范围 |
三、工作程度及存在问题 |
四、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
五、本次研究主要进展 |
第1章 西昆仑造山带区域地质背景 |
1.1 西昆仑区域断裂构造与构造分区 |
1.1.1 区域断裂构造 |
1.1.2 西昆仑构造分区 |
1.2 区域地层 |
1.2.1 前寒武纪 |
1.2.2 下古生界 |
1.2.3 上古生界 |
1.2.4 中生界 |
1.2.5 新生界 |
1.3 区域岩浆岩 |
1.3.1 侵入岩 |
1.3.2 西昆仑蛇绿岩带 |
1.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1.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1.4.2 区域磁场特征 |
第2章 西昆仑地球动力学背景 |
2.1 西昆仑地球动力学演化史研究现状 |
2.2 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构造背景 |
2.2.1 元古代花岗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 |
2.2.2 加里东期花岗岩的构造背景 |
2.2.3 海西期花岗岩的构造背景 |
2.2.4 西昆南带印支期侵入岩的构造背景 |
2.2.5 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 |
2.2.6 西昆南带喜马拉雅花岗岩的构造背景 |
2.3 火山岩活动的构造背景 |
2.3.1 中新元古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
2.3.2 早古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
2.3.3 晚古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
2.4 西昆仑造山带东西向差异 |
2.4.1 地层与沉积建造东西向差异 |
2.4.2 火山岩东西向差异 |
2.4.3 花岗岩东西向差异 |
2.4.4 区域矿产分布的东西向差异 |
2.5 西昆仑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演化 |
2.5.1 西昆仑南、北洋的确定 |
2.5.2 西昆北洋的演化 |
2.5.3 西昆南洋的演化 |
2.5.4 西昆仑造山带的隆升 |
第3章 典型矿床研究 |
3.1 造山型金矿 |
3.1.1 造山型金矿概述 |
3.1.2 西昆仑典型造山型金矿特征 |
3.1.3 西昆仑造山型金矿连续成矿模式的建立 |
3.2 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研究 |
3.2.1 西昆仑块状硫化物典型矿床研究 |
3.2.2 贫硫化物型喷流矿床的研究 |
3.3 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研究 |
3.3.1 大同乡布斯拉津岩浆热液脉型铜钼矿点 |
3.3.2 塔什库尔干司热洪矽卡岩型铜(铁)矿床 |
3.4 塔木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矿床研究 |
3.4.1 矿区地质特征 |
3.4.2 矿床地质特征 |
3.4.3 流体包裹体特征 |
3.4.4 成矿物质来源 |
3.4.5 矿床成矿机理 |
3.4.6 塔木铅锌矿床成矿模型 |
3.5 特格里曼苏生物化学沉积砂岩型铜矿床研究 |
3.5.1 矿区地质特征 |
3.5.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4章 西昆仑造山带区域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
4.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4.1.1 不同时代地层与成矿 |
4.1.2 特殊岩性与成矿 |
4.2 岩浆作用与成矿 |
4.2.1 火山作用与成矿 |
4.2.2 侵入作用与成矿 |
4.3 构造与成矿 |
4.3.1 构造演化与成矿 |
4.3.2 深大断裂与成矿 |
4.4 区域成矿规律 |
4.4.1 成矿的时间演化规律 |
4.4.2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4.5 成矿后的保存条件 |
4.5.1 西昆北成矿带保存条件 |
4.5.2 西昆中成矿带保存条件 |
4.5.3 西昆南成矿带保存条件 |
4.5.4 西昆仑成矿带东西保存条件 |
第5章 区域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5.1 区域成矿模式 |
5.2 大型矿田的形成条件及其地球动力学 |
5.2.1 形成与产出条件 |
5.2.2 动力学条件 |
5.3 区域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
5.3.1 区域找矿标志特征 |
5.3.2 进一步找矿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黄滩Au-Cu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VMS矿床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完成工作量 |
2 矿集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大地构造 |
2.3 区域火山岩 |
2.4 区域侵入岩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床地质及含矿建造特征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矿物特征 |
3.4 围岩蚀变特征 |
3.5 成矿期次划分 |
4 成矿流体性质 |
4.1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3 激光拉曼分析 |
4.4 流体包裹体热力学参数 |
5 金银矿物富集特征 |
5.1 金银矿物相特征 |
5.1.1 金银矿物SEM-EDS分析 |
5.1.2 TIMA综合矿物分析 |
5.1.3 EPMA元素分析 |
5.2 成矿年代学 |
6 矿床成因 |
6.1 成矿流体演化 |
6.2 金的富集与成矿作用 |
6.3 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冲绳海槽海底热液硫化物金银富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弧后盆地海底热液硫化物成矿特征 |
1.2.2 热液硫化物金银成矿作用 |
1.3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4 工作量 |
2 区域成矿背景 |
2.1 冲绳海槽区域地质特征 |
2.2 研究区区域地质特征 |
2.2.1 伊平屋北海丘热液区 |
2.2.2 第四与那国海丘热液区 |
3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3.1 样品来源 |
3.2 分析方法 |
3.2.1 电子探针 |
3.2.2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3.3 公开发表数据 |
4 热液硫化物矿物学和矿物化学 |
4.1 矿物学及矿物序列 |
4.2 矿物化学 |
4.2.1 电子探针数据 |
4.2.2 LA-ICP-MS数据 |
4.2.3 与其他热液区对比 |
4.3 热液硫化物的成矿温度 |
5 冲绳海槽金富集特征 |
5.1 金在热液硫化物中的分布 |
5.2 金在主要载金矿物中的赋存机制 |
5.2.1 金在黄铁矿中的赋存机制 |
5.2.2 金在闪锌矿中的赋存机制 |
5.2.3 金在雌黄中的赋存机制 |
5.2.4 金在黝铜矿中的赋存机制 |
5.3 对应于成矿温度的金富集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冲绳海槽银富集特征 |
6.1 银在热液硫化物中的分布 |
6.2 银在主要载银矿物中的赋存机制 |
6.2.1 银在黝铜矿中的赋存机制 |
6.2.2 银在方铅矿中的赋存机制 |
6.2.3 银硫盐矿物和银硫化物的沉淀 |
6.3 对应于成矿温度的银富集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7 金银的差异化富集机制 |
7.1 金银的热力学数据 |
7.2 金银迁移沉淀过程的热力学模拟 |
7.3 吸附过程对金富集的作用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浙西北地区铜(金)成矿作用 ——以平水铜矿和建德铜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1.2 完成工作量和取得新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第三章 样品分析方法 |
3.1 火成岩的分析方法 |
3.2 矿床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平水矿矿床地质特征 |
4.1 矿区地层 |
4.2 矿区构造 |
4.3 矿区侵入岩 |
4.4 矿体特征 |
4.5 矿石类型与结构构造 |
4.6 成矿期次 |
4.7 围岩蚀变 |
第五章 平水矿岩浆岩研究 |
5.1 样品采集和岩相学特征 |
5.2 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5.3 平水组火山岩的成岩年代 |
5.4 西裘岩体和平水组火山岩的成因 |
5.5 成矿地质背景 |
5.6 平水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化的启示 |
第六章 平水铜矿体成矿流体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6.1 平水铜矿体流体包裹体研究 |
6.2 平水铜矿体硫铅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
6.3 矿物空间分带和深部找矿 |
第七章 平水金矿体成矿流体和成矿年代研究 |
7.1 平水金矿体形成背景分析 |
7.2 平水金矿体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
7.3 平水金矿体的成矿年代及地质背景 |
第八章 建德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 |
8.1 矿区地层 |
8.2 矿区构造 |
8.3 矿区岩浆岩 |
8.4 矿体特征 |
8.5 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 |
8.6 围岩蚀变 |
第九章 建德铜矿成矿花岗闪长斑岩研究 |
9.1 样品采集和岩相学特征 |
9.2 成矿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9.3 成矿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因 |
9.4 燕山期成矿地质背景 |
第十章 建德铜矿成矿流体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10.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10.2 氢氧硫铅同位素特征 |
10.3 成矿流体特征及金属沉淀机制 |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和成矿地质模型 |
11.1 平水矿的成因特征和实体模型 |
11.2 建德铜矿的成因特征和实体模型 |
11.3 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浙西北地区成矿演化过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与参加的学术会议 |
四、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金富集的化学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阿尔泰南缘西段金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D]. 高玲玲. 吉林大学, 2020(08)
- [2]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 楼金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4]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D]. 韩颖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西昆仑造山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D]. 于晓飞. 吉林大学, 2010(05)
- [6]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黄滩Au-Cu矿床成因研究[D]. 何西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7]青海锡铁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类型及地质特征[J]. 邬介人,任秉琛,张苺,高栋丞,赵统,张汉文,宋志高,张群力. 西北地质科学, 1987(06)
- [8]冲绳海槽海底热液硫化物金银富集机制研究[D]. 张瑶瑶. 浙江大学, 2019(02)
- [9]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金富集的化学模式[J]. D.L.Huston,R.R.Large,王楠. 地质地球化学, 1991(01)
- [10]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浙西北地区铜(金)成矿作用 ——以平水铜矿和建德铜矿为例[D]. 陈辉.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