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诊治概述

垂体腺瘤诊治概述

一、垂体腺瘤诊断治疗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何宇豪[1](2019)在《248例垂体腺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收集我院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2017版垂体肿瘤新分类研究分析,探讨新分类下垂体腺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治垂体腺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248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术中所见以及术后组织标本的病理相关结果等,按照2017版新分类进行分类,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性别年龄分布:248例垂体腺瘤患者,男性105例,女性143例,男女比为0.73:1。年龄范围为:11-82岁,年龄均值为51.71±12.87岁,男性平均年龄为52.02±13.95岁,女性平均年龄为51.49±12.06岁。54.1%的患者分布在4160岁年龄段,并且此年龄段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不同类型垂体腺瘤发病高峰均位于4160岁。2.分型:按激素类型分类,不同激素类型垂体瘤占比情况: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占36.7%(91/248)、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腺瘤占24.6%(61/248)、生长激素(GH)细胞腺瘤占18.1%(45/248)、泌乳激素(PRL)细胞腺瘤占10.5%(26/248)、零细胞腺瘤占6.0%(15/248)以及多激素和双激素细胞腺瘤占3.6%(9/248)、促甲状腺激素(TSH)细胞腺瘤占0.4%(1/248)。按性别分组,男性组中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最多,占58.1%(61/105),女性组中ACTH细胞腺瘤最多,占39.2%(56/143)。在GH细胞腺瘤组、ACTH细胞腺瘤组两组中女性均明显多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χ2=42.639,P<0.01)。四种垂体腺瘤特殊类型:促性腺激素细胞垂体腺瘤91例、零细胞垂体腺瘤15例、静止型垂体腺瘤50例和多激素分泌型垂体腺瘤9例。五种高危型垂体腺瘤:稀疏颗粒型GH细胞腺瘤17例、男性PRL细胞腺瘤11例、PIT1阳性多激素腺瘤3例、静止性ACTH细胞腺瘤42例,本研究尚未发现Crooke细胞腺瘤。3.临床表现:26例(10.4%)以月经改变、泌乳、性功能下降、肢端肥大等内分泌症状为主要,178例(71.8%)以头痛、头晕、视力下降、多饮多尿等压迫症状为主要,11例(4.4%)为两种症状均有表现,33例(13.2%)为未出现明显症状,为体检时发现异常。各类型垂体腺瘤均以压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4.卒中发生:发生卒中的共有14例(5.6%)。其中PRL腺瘤、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零细胞腺瘤卒中发生比例较高。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垂体腺瘤的卒中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垂体腺瘤卒中发生率高于非高危型。5.侵袭:侵袭性垂体腺瘤37例(14.9%),侵袭性垂体腺瘤组ki-67指数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ki-67指数。在GH细胞腺瘤、ACTH细胞腺瘤两种类型中侵袭组ki-67指数高于非侵袭组ki-67指数。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的Knosp分级呈正相关(r=0.525,P<0.01)。高危型垂体腺瘤侵袭发生率高于非高危型。6.复发:复发性垂体腺瘤23例(9.3%),复发性垂体腺瘤组ki-67指数高于非复发性垂体腺瘤组ki-67指数。在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零细胞腺瘤两种类型中复发组ki-67指数高于非复发组ki-67指数。高危型垂体腺瘤复发发生率高于非高危型。结论:本研究中垂体腺瘤患者以女性多发(男女比为0.73:1),4160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最高(占54.1%)。按照新分类标准,本研究中垂体腺瘤患者以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最多,ACTH细胞腺瘤次之,TSH细胞腺瘤最少,零细胞腺瘤仅为6.0%。男性以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最多,女性以ACTH细胞腺瘤最多。GH细胞腺瘤、ACTH细胞腺瘤中以女性患者居多,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中以男性患者居多。GH细胞腺瘤、PRL细胞腺瘤、多激素和双激素细胞腺瘤平均年龄小于其他类型垂体腺瘤。五种高危型垂体腺瘤类型中静止性ACTH细胞腺瘤居多,尚未统计到Crooke细胞腺瘤。临床表现以压迫症状(头痛、头晕、视力下降、多饮多尿等)最多,其次是内分泌症状(月经改变、泌乳、性功能下降、肢端肥大等)。PRL细胞腺瘤、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零细胞腺瘤卒中发生比例较高。侵袭性组ki-67指数高于非侵袭性组ki-67指数。相比其他类型的腺瘤,GH细胞腺瘤、ACTH细胞腺瘤有更高的ki-67指数,提示这两种类型侵袭性腺瘤可能具有更明显的肿瘤增殖现象。Ki-67指数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与Knosp分级呈正相关。复发性组ki-67指数高于非复发性组ki-67指数。相比其他类型的腺瘤,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零细胞腺瘤两种类型中复发组ki-67指数更高。高危型垂体腺瘤侵袭性、复发及卒中发生率均高于非高危型。

张溢华[2](2019)在《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PVT1在垂体腺瘤进展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垂体腺瘤发病率高,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大多数腺瘤被认为是良性的,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辅助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可获得痊愈,但仍有一部分垂体腺瘤患者因术后复发或残瘤再生长,难以治愈,严重者预后差,甚至危及生命。大约35%的垂体腺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侵袭性生长,2017年6月出版的WHO垂体肿瘤新分类取消了既往认为容易复发的“非典型垂体腺瘤”的分类,在描述中将肿瘤增殖(Ki-67指数和有丝分裂计数)和肿瘤侵袭行为作为预测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尚未形成共识,仅在影像学上利用Hardy分类、改良Hardy分类和Knosp分类等分级系统来评估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对垂体腺瘤侵袭性行为的认识和预测仍然是一个挑战。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目前研究表明,家族性垂体综合征有明确的基因缺陷,但绝大多数垂体腺瘤为散发性腺瘤。据报道,散发性垂体腺瘤发生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异常会自引起分泌和旁分泌信号,以及细胞周期调节、信号转导、转录调节因子和miRNAs的改变,肿瘤抑制因子异常丢失,癌基因的过度表达,细胞周期的失调和细胞增殖的促进而发生转化。既往文献研究表明,侵袭性的分子基础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基因,蛋白质和信号通路,再加上垂体腺瘤的亚型分泌的激素在很多方面都不同,垂体腺瘤的发生进展机制有待于进一步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转录自至少75%的人类基因组,它们在基因调控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影响各种细胞过程,包括生存、增殖和迁移,有研究发现在零细胞腺瘤中LncRNA c5orf66-as1的表达低于正常垂体组织,侵袭性腺瘤中LncRNA c5orf66-as1的表达低于非侵袭性腺瘤,表明LncRNA c5orf66-as1抑制了垂体腺瘤的发展和侵袭。还有文献表明在非功能性垂体腺瘤中,侵袭性腺瘤与非侵袭性腺瘤相比增殖细胞核抗原的mRNA与meg3-LncRNA水平呈负相关,meg3和hotair的表达可能与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发展和侵袭有关。另外还有文献报道生长激素细胞腺瘤的侵袭与LncRNA H19水平呈正相关。目前,LncRNA PVT1对多种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具有促进作用,被认为是一种促癌基因,然而其对垂体腺瘤的增殖、侵袭转移的作用尚未见报道。为了深入研究LncRNA PVT1在垂体腺瘤的增殖、侵袭转移的作用与机制,本研究首先对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垂体腺瘤临床组织标本和垂体腺瘤细胞系来检测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标本、垂体腺瘤细胞系GH3和HP75中PVT1表达水平,实验研究PVT1对垂体腺瘤细胞系GH3和HP75生长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迁移能力以及PVT1对β-连环蛋白、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等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基于LncRNA PVT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作用,以期为垂体腺瘤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靶点。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一部分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1.收集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神经外科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121例,平均随访19.59±15.57月,根据复发或残瘤生长分为未复发组和复发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性别、年龄、肿瘤体积、肿瘤最大径、肿瘤增殖能力指标、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切除程度对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影响。第二部分LncRNA PVT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垂体腺瘤细胞中表达水平变化1.垂体腺瘤组织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神经外科接受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中,收集到36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5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另备两个垂体腺瘤细胞株(GH3和HP75)以及正常细胞株NHPG细胞。采用qRT-PCR分析垂体腺瘤组织、垂体腺瘤细胞株和正常细胞株的PVT1相对表达水平。第三部分LncRNA PVT1对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成瘤、迁移的作用1.构建pcDNA3.1-sh-PVT1#1、pcDNA3.1-sh-PVT1#2载体,以空白载体为对照,将HP75和GH3细胞转染后,确认其转染效率以及PVT1表达水平抑制效率,将pcDNA3.1-sh-PVT1#1、pcDNA3.1-sh-PVT1#2及空白质粒转染HP75和GH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平板克隆法检测HP75和GH3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HP75和GH3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第四部分PVT1对垂体腺瘤细胞β-连环蛋白、c-myc、细胞周期蛋白D1以及细胞间质转化标志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1.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相关分子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表达水平。2.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垂体腺瘤细胞HP75和正常细胞NHPG中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相关分子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表达水平。3.将sh-PVT1质粒和空白对照转染垂体腺瘤细胞HP75和GH3,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垂体腺瘤细胞HP75和GH3中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相关分子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表达水平。4.将sh-PVT1质粒和空白对照转染垂体腺瘤细胞HP75和GH3,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垂体腺瘤细胞HP75和GH3中E-cadherin和N-cadherin分子表达水平,研究PVT1对垂体腺瘤细胞HP75和GH3间质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影响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复发组年龄低于未复发组年龄(P<0.05);复发组肿瘤体积和肿瘤最大径大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肿瘤侵袭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肿瘤增殖率高于未复发组(P<0.05);切除程度比较,全切患者复发率最低(P<0.05)。术后残余肿瘤行伽玛刀治疗可降低复发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肿瘤侵袭是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第二部分PVT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垂体腺瘤细胞中表达的变化1.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相比,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PVT1的表达显着增高。2.PVT1在GH3细胞和HP75细胞的表达水平比NHPG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第三部分抑制PVT1抑制对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成瘤、迁移的影响1.pcDNA3.1-sh-PVT1#1、pcDNA3.1-sh-PVT1#2载体转染效率均达80%,抑制PVT1的抑制效率60%-70%。2.抑制PVT1对垂体腺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将pcDNA3.1-sh-PVT1#1、pcDNA3.1-sh-PVT1#2及空白质粒转染HP75和GH3细胞。MTT法检测结果显示,pcDNA3.1-sh-PVT1#1、pcDNA3.1-sh-PVT1#2转染HP75和GH3细胞后,均能抑制HP75和GH3细胞生长。3.抑制PVT1对垂体腺瘤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将pcDNA3.1-sh-PVT1#1、pcDNA3.1-sh-PVT1#2及空白质粒转染HP75和GH3细胞,平板克隆法检测结果显示,pcDNA3.1-sh-PVT1#1、pcDNA3.1-sh-PVT1#2转染HP75细胞后,均能抑制HP75和GH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4.抑制PVT1对垂体腺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将pcDNA3.1-sh-PVT1#1、pcDNA3.1-sh-PVT1#2及空白质粒转染HP75和GH3细胞,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结果显示,pcDNA3.1-sh-PVT1#1、pcDNA3.1-sh-PVT1#2转染HP75和GH3细胞后,均能抑制HP75和GH3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第四部分抑制PVT1对垂体腺瘤细胞β-连环蛋白、c-myc、细胞周期蛋白D1以及细胞间质转化标志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1.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在侵袭性、非侵袭性这两种垂体腺瘤组织的相对表达情况:和后者相比,前者的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的表达显着增加(p<0.05)。2.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在垂体腺瘤细胞HP75及正常细胞NHPG中相对表达水平:与正常细胞NHPG相比,垂体腺瘤细胞HP75中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这些分子的表达显着增加(p<0.05)。3.PVT1对垂体腺瘤细胞HP75和GH3中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影响:与空白质粒对照相比,sh-PVT1质粒转染的垂体腺瘤细胞HP75和GH3中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这些分子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4.抑制PVT1表达抑制垂体腺瘤细胞HP75和GH3间质转化:与空白质粒对照相比,sh-PVT1质粒转染的垂体腺瘤细胞HP75和GH3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显着升高(p<0.05),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结论:1.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是预防垂体腺瘤复发的有效方式,术后肿瘤残余及时行伽玛刀治疗有助于降低残余肿瘤的复发。肿瘤侵袭性生长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年轻患者需要延长术后随访期限。2.PVT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垂体腺瘤细胞中高表达,在垂体腺瘤发生进展、侵袭转移中具有促进作用。3.pcDNA3.1-sh-PVT1#1、pcDNA3.1-sh-PVT1#2可成功转染HP75和GH3细胞、表达GFP荧光蛋白,成功抑制PVT1的表达。pcDNA3.1-sh-PVT1#1、pcDNA3.1-sh-PVT1#2可成功抑制下调HP75和GH3细胞内的PVT1水平。抑制PVT1的表达可降低HP75和GH3细胞生长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迁移能力。4.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垂体腺瘤细胞中可能被激活。降低PVT1水平可抑制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在垂体腺瘤细胞HP75和GH3中激活。抑制PVT1的表达可通过β-连环蛋白、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调节垂体腺瘤细胞系HP75和GH3的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汪莹[3](2019)在《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miRNA表达及“垂宁方”对其内源性差异miRNA作用机制的探索》文中提出目的1、利用泌乳素型垂体腺瘤(Prolactin-type pituitary adenoma,PRL型垂体腺瘤)、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Growth hormone type pituitary adenoma,GH型)发现的内源性差异mi RNA(mi R-26b、mi R-138、mi R-206、mi R-let-7e)作为检测基因,对比无功能型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s,NFPAs)受试者与健康人对照组相关的mi RNA表达水平,探究无功能型垂体腺瘤与PRL型腺瘤、GH型腺瘤4个差异性mi RNA表达的异同。2、对比无功能型垂体瘤受试者“垂宁方”治疗前和治疗后mi RNA表达的变化水平,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探索“垂宁方”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10名尚未中医药治疗且拟长期服用“垂宁方”1年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受试者入组本课题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取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抽取外周血,对课题组前期获得的4个差异性mi RNA(mi R-26b、mi R-138、mi R-206、mi R-let-7e)通过qrt PCR技术进行检测,并做记录和存档。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受试者的mi RNA的表达水平,以及对此受试者治疗前后与健康人相关mi RNA的表达水平;通过统计分析,探索内源性mi RNA表达的差异和意义。结果1、治疗前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受试者外周血清中,mi R-26b、mi R-138、mi R-206、mi R-let-7e的表达与健康人有显着区别(P<0.05)。2、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受试者经“垂宁方”治疗1年后,按照中医证候积分评价,10例受试者中有效6例,显效4例;根据西医疗效评价标准,有效7例,显效3例。受试者mi R-138、mi R-let-7e的表达明显上调,其中mi R-138与健康人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mi R-26b、mi R-138、mi R-206、mi R-let-7e参与了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与PRL型、GH型有相似的差异性mi RNA表达,为进一步探索各类型垂体腺瘤的肿瘤标志物提供一定依据。2、中药“垂宁方”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效果显着,对差异性mi RNA表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mi R-138、mi R-let-7e明显上调,其中,受试者治疗后mi R-138水平趋近于健康人水平,这为进一步探索“垂宁方”对各类型垂体腺瘤内源性差异mi RNA调节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思路,为中医药有效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提供实验室依据。

孙博文[4](2016)在《基于全转录组深度测序的垂体ACTH腺瘤mRNA及microRNA表达谱分析》文中提出背景: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颅内肿瘤第二位,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肿瘤不断生长,可压迫蝶鞍区周围结构,如视神经、海绵窦、脑底动脉、下丘脑等,甚至累及额叶、脑干,而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同时,肿瘤生长还可导致垂体激素分泌紊乱。按照外周血激素水平,垂体腺瘤分为无功能型垂体腺瘤(NFPA)和功能型垂体腺瘤,包括:泌乳素腺瘤(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Cushing)、生长激素腺瘤(GH)、促甲状腺激素腺瘤(TSH)、促性腺激素腺瘤(PGA)以及混合激素分泌腺瘤等。其中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ACTH-PAs)临床又称为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是一种伴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的功能型垂体腺瘤约占全部垂体腺瘤的14%,约占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的70%。该病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为39/百万,我国尚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数据。由于该病的诊断主要基于实验室激素水平检查、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因此对于库欣病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容易误诊。患者常常由于高皮质醇血症而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及精神抑郁等就诊。在治疗上,对于绝大多数库欣病人而言,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仍然是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放射治疗以及帕瑞肽、酮康唑等药物治疗常作为难治性库欣病的术后辅助治疗方式。虽然文献报道外科手术成功率在65%-90%,但是由于肿瘤自身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及术者操作水平的差异,肿瘤复发率为3%-47%,平均复发时间为16~49个月,复发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近年来针对库欣病的分子水平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的侵袭性及激素分泌等方面,但目前对于库欣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临床上亟待寻找有助于库欣病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潜在靶点。本研究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对垂体ACTH腺瘤全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在转录组水平筛选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和microRNA;并与患者临床表型进行关联分析,探究垂体ACTH腺瘤所致临床表型的分子机理,此外,考虑到血清游离miRNA具有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潜力,筛选差异表达的血清miRNA,并对差异表达的血清miRNA进行了验证,为深入研究库欣病的发病机制,筛选诊断标志物提供依据。以期最终实现垂体腺瘤患者个性化治疗。第一部分:基于全转录组深度测序的垂体ACTH腺瘤mRNA差异表达分析目的:通过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垂体ACTH腺瘤行转录组测序,探究垂体ACTH腺瘤与瘤周正常垂体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以期揭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存在分子机制,并为后续的microRNA组学研究提供完整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收集单一中心68例垂体ACTH患者的组织标本(肿瘤及瘤周正常垂体),20例无功能垂体腺瘤,18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和8例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同时采集患者相关临床信息。运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9对配对样本(肿瘤和瘤周正常垂体组织)进行转录组深度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取垂体ACTH腺瘤基因差异表达谱。进一步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行GO term和PATHWAY分析,并挑选差异表达显着基因进行验证和功能机制研究,探究其在垂体ACTH腺瘤中可能存在的分子调节机制。结果:通过对垂体ACTH腺瘤mRNA-seq数据做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筛选出166个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和288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了库欣病肿瘤发生发展、激素分泌和肿瘤侵袭性等相关的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并从中挑选未经报道的TIMP3基因做进一步验证,发现与瘤周正常垂体组织相比TIMP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在各类型垂体腺瘤中显着下调,并与肿瘤的体积、侵袭性、Ki-67等显着相关。结论:通过建立垂体ACTH腺瘤基因的差异表达谱,揭示库欣病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型相关机制,并为后续的库欣病microRNA组学分子靶向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基于全转录组深度测序的垂体ACTH腺瘤microRNAs差异表达分析目的:运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建立垂体ACTH腺瘤microRNA差异表达谱。鉴定相关microRNA在垂体ACTH腺瘤组织中及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以期作为诊断库欣病和预后监测的分子标志物。方法: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库欣病患者,术中收集垂体ACTH腺瘤患者肿瘤标本及瘤周垂体组织共9对。运用Illumina Genome Analyzer Ⅱx行全转录组microRNA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垂体ACTH腺瘤差异表达的microRNA谱。并在55例肿瘤组织和15例瘤周正常垂体组织中运用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将筛选得到的microRNA在197例病人和120例健康人的血清中运用荧光定量PCR行验证检测,并进行靶基因的预测及与第一部分mRNA-seq结果做关联分析,在组织水平作相关基因功能验证,得到一组microRNA panel作为针对库欣病诊断和预后观察的分子标志物。结果:所有9对样品建库成功,Illumina Genome Analyzer Ⅱx深度测序平均读取10M/样品。我们发现,垂体ACTH腺瘤与瘤周垂体相比,有67个microRNA显着差异表达。通过对测序数据分析发现,垂体ACTH腺瘤相对瘤周正常垂体组织比较,根据Fold change>2, Recurrence≥5,发现67个差异表达的microRNA,其中包括39个上调的microRNA和28个下调的microRNA,在肿瘤和瘤周正常垂体组织中验证得到6个上调(miR-9-5p, miR-9-3p, miR-190b, miR-137, miR-885-5p, miR-592)和1个下调的mir-551b-3p,并且在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中进行检测,也得到了1个下调的mir-551b-3p,其表达水平与组织中一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mir-551b-3p对于库欣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中mir-551b-3p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体积,血皮质醇和ACTH水平显着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microRNA的差异表达可能参与垂体ACTH腺瘤的发生发展。microRNA有可能成为库欣病人特异性的,外周血无创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李妮[5](2020)在《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垂体MRI表现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垂体MRI表现与PRL水平的关系,以期垂体MRI为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12019.12期间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垂体MRI增强检查的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患者162例,根据MRI表现分为五组(正常、空泡蝶鞍、Rathke囊肿、垂体微腺瘤、垂体大腺瘤),探讨五组患者PRL水平差异性。微腺瘤组分为中央亚组、周围亚组,测量瘤体长、宽、高径线,用多田公式计算腺瘤体积,用FUNCTOOL软件获取瘤体动态增强参数,探讨PRL微腺瘤位置、体积、动态增强参数与PRL水平的关系。大腺瘤组分为PRL腺瘤亚组、非PRL腺瘤亚组,用多田公式计算腺瘤体积,用Knosp5级分类法判定腺瘤对海绵窦的侵袭性,探讨PRL水平、垂体MRI表现对PRL腺瘤与非PRL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五组患者PR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RL微腺瘤多位于周围(70%);中央亚组与周围亚组患者PR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PRL水平与微腺瘤体积呈正相关(r=0.386,P=0.006),与达峰时间、强化峰值、强化率、强化斜率无相关性(P>0.05)。3、PRL腺瘤亚组与非PRL腺瘤亚组患者PRL水平、瘤体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L腺瘤亚组与非PRL腺瘤亚组knosp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L/V对PRL腺瘤与非PRL腺瘤的鉴别诊断准确性高于瘤体体积、PRL水平。结论:1、垂体MRI为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有助于轻中度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及早治疗。2、PRL微腺瘤体积与PRL水平呈正相关,但其位置、动态增强参数均不能反映瘤体的分泌功能。3、PRL大腺瘤与非PRL大腺瘤均可导致高泌乳素血症,PRL/V=12.47 ng/ml/cm3可作为二者的鉴别诊断参考(AUC=0.750);PRL水平与垂体MRI表现结合可提高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对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王元朔[6](2018)在《垂体腺瘤临床诊断标准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垂体肿瘤的相关诊断方法,为垂体肿瘤的准确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的垂体腺瘤标本取自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接受手术的标本中随机抽样90例,其中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垂体腺瘤各30例。患者进行术前进行MRI检查、内分泌激素检查,术后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提取组织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各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1.研究中选入的90例垂体腺瘤患者中,经手术证实侵袭性垂体腺瘤者31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59例。MRI检查诊断认定侵袭性垂体腺瘤者25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65例,MRI对垂体腺瘤侵袭性诊断准确率为82.22%。MRI诊断与手术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33,P=0.334)。2.纳入研究的90例垂体腺瘤患者,经激素检查临床诊断为PRL瘤者共32例,PRL瘤临床激素检查诊断与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6.67%,真阳性率为83.33%,假阳性率为11.67%。经激素检查临床诊断为GH瘤者共31例,GH瘤临床激素检查诊断与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3.33%,真阳性率为76.67%,假阳性率为13.33%。经激素检查临床诊断为ACTH瘤者共27例,ACTH瘤临床激素检查诊断与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7.78%,真阳性率为76.67%,假阳性率为6.67%。3.PTTG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PTTG蛋白在PRL瘤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与GH瘤和ATCH瘤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GH瘤和ATCH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三者表达均高于正常垂体组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MRI对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非侵袭性的诊断准确性较高。2.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内分泌激素检查结合进行临床诊断,对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垂体腺瘤诊断准确性较高,对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诊断准确性欠佳。3.检测PTTG水平有利于判断垂体腺瘤是否具有侵袭性以及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功能类型。

王剑新[7](2011)在《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相关形态学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垂体腺瘤对鞍底硬膜影响的病理学研究一、研究背景垂体腺瘤按照生物学行为不同,分为垂体腺瘤和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IPA)。IPA的概念最早在1940年由Jefferson提出以来至今已有70余年之久,期间其概念、诊断标准及发生率争议颇大,各家报道不一。其最早定义为“生长突破其包膜并侵犯硬脑膜、视神经、骨质等毗邻结构的垂体腺瘤”,Martins等1965年将其定义为突破包膜生长或向邻近结构侵袭的垂体瘤,Scheithauer则将侵袭性垂体腺瘤归于介于垂体瘤和垂体癌之间的过度类型,三者在组织学上不能截然区分,只是在生物学行为上不同。还有人认为: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并无严格界限,差异仅在于侵袭性强弱程度的不同。如何有效地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尚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无论是病理学标准、影像学标准还是术中所见标准,争论均颇大。正是由于IPA概念及诊断标准对的多样性,导致了IPA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迄今为止,文献报道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为6%-85%。IPA概念和诊断标准的繁杂和混乱,影响了手术医生的诊断理念和治疗策略,导致IPA的手术切除率和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并不尽人意。研究清楚IPA侵袭征象的实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我们设计了本研究。有关IPA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临床研究中手术方式改进和临床疗效的总结以及基础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方面尤其是基因学和侵袭指标的研究方面,其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不少研究注意到了肿瘤对硬膜的侵犯,但只是着眼于术中术者对硬膜的粗糙感的主观判断及肿瘤对硬膜的侵犯的大体观察,未提到肿瘤与垂体囊之间的关系,且其病理取材方法多自于开颅术中且取材仅限于肿瘤本身。本研究采用适用较广的经鼻碟入路获取垂体腺瘤+膜结构标本,观察IPA患者肿瘤与垂体囊、硬膜等瘤周结构之间的关系,献尚未见报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二、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从鼻碟入路取“瘤+膜”(一侧是鞍底硬膜,一侧是肿瘤组织)标本,观察肿瘤细胞与垂体囊及硬膜之间的关系,探讨垂体腺瘤的侵袭征象。为进一步研究垂体腺瘤的生长方式提供病理形态学方面的依据。三、研究方法所选取的30例标本均来自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20~76岁,平均48.3岁;头痛20例,视力视野障碍21例,月经紊乱或闭经、泌乳8例,尿崩症状5例,肢端肥大4例,向心性肥胖3例,性欲减退3例,嗜睡10例,体检偶然发现肿瘤者1例。术后经病理证实,本组肿瘤病理类型有:PRL型9例,GH型4例,ACTH 2例,混合激素表达型10例,无功能型5例,其中零激素表达型3例。所有患者均经MRI头颅扫描,CT检查包括鼻腔及鼻窦的轴状位和冠状位扫描,主要了解鼻腔内结构、蝶窦气化程度、分隔及对称情况;MRI扫描主要观察了解肿瘤的形态、大小及扩张方向情况。根据Hardy-Wilson分类法和/或Knosp分类法对腺瘤进行侵袭性判断,Hardy-Wilson标准Ⅲ级-Ⅳ级和(或)C~E期的垂体腺瘤以及Knosp分类3-4级以上的垂体腺瘤考虑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所选30例患者垂体腺瘤中,符合Hardy-Wilson标准Ⅲ级3例,C期者14例,D期者5例,E期者9例;符合Knosp分类3级者7例,4级者5例。均符合IPA标准。本组所有患者手术方式或者首次手术方式均采用经蝶入路,在神经内镜下操作。显露鞍底硬膜后,细针穿刺确认为非出血性疾病后,用尖刀切取类四方体形的一侧是硬膜另一侧是肿瘤的标本,取出后即置入10%福尔马林液固定备进一步处理。将固定后的标本,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及染色过程。切片时注意膜与瘤的方向性,保证每张切片均有瘤组织和硬膜成分。切片采用Massion’s三重染色法染色后封固。在Olympus-DP70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片。详细观察肿瘤组织与垂体囊、硬膜之间的关系并记录描述。垂体囊厚度测量,每例选取5个点,取平均值,以本课题组既往测得的垂体囊正常厚度值作比较。统计方法为两样本t-test,在spss13.0软件上进行。三、研究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Ⅰ期手术做到了大部切除,临床症状改善或保持稳定者28例,1例(74岁)因术后出现慢性硬膜下血肿行血肿钻孔引流术,1例术后失访。术后影像学复查受肿瘤压迫的瘤周结构不同程度复位的有15例。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没有病人发生术后脑脊液漏,脑膜炎或视力恶化。30例中28例取材标本符合实验要求(即一侧是硬膜另一侧是肿瘤的标本),且另送检肿瘤病理检查报告回示均为垂体腺瘤。标本处理染色满意。通过倒置显微镜下仔细阅片观察发现,25例均能见到垂体囊,但厚度不一,平均厚度均小于正常垂体囊厚度。2例垂体囊内发现疑似肿瘤细胞,但垂体囊完整,未见疑似瘤细胞突破垂体囊;所有病例硬膜完整,未见肿瘤细胞浸润;垂体囊与硬膜之间的间隙(囊膜间隙)可辩者有19例,但此间隙显微镜下观察大小不一,其余囊膜间隙有部分难辩。垂体囊厚度(0.1599±0.0700mm)小于正常(t=21.998,P=0.000)。四、研究结论本研究采用经鼻碟入路内镜下操作获取“瘤+膜”标本,从病理学角度探讨了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鞍底硬膜之间的关系,结合相关文献得出以下结论:1.单纯从鞍底获取“瘤+膜”标本进行IPA侵袭征象的研究是合理和可行的,能够反映IPA对其他方向肿瘤与瘤周结构的实际关系,即侵袭实质;2.IPA瘤周膜性结构仍然存在,这表明传统意义的“侵袭”概念并不准确。垂体囊内可见疑似瘤细胞可能是目前造成侵袭性误判的主要原因;3.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似乎与肿瘤病理类型、年龄及性别等因素无关;4.IPA病理学诊断和影像学诊断有较大的出入;5.当前IPA概念及界定标准值得质疑、完善和商榷;垂体瘤极有可能是膨胀性生长,而非侵袭破坏性生长。6.有关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部分:蝶鞍侧壁窗和颈动脉沟形态学特点及其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关系一、研究背景蝶鞍位于颅底中心,一般认为其境界范围:前界为床突外侧缘与交叉沟的前缘,后界为后床突与鞍背,两侧界为颈动脉沟。由于蝶鞍的结构复杂而独特的解剖特征,曾经是神经外科手术的盲区和禁区。随着该区显微手术的普遍开展,该区域的形态学研究也深受重视。垂体腺瘤是鞍区最常见肿瘤,根据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有关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临床和基础两大领域:临床研究中主要侧重于手术方式改进和临床疗效的总结;基础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分子生物学方面尤其是肿瘤基因学和侵袭指标的研究方面。有关蝶鞍显微解剖学方面的文献及专着已经很多,但经过系统复习有关文献,对于蝶鞍侧壁窗(lateral bone window, LBW)和颈动脉沟(carotid sulcus,CAS)形态学特点及其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关系进行探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一方面收集国人成人干性颅底骨标本,选取蝶鞍骨性结构相对完整的标本进行实体测量,借助相关软件帮助,成功测得蝶鞍侧壁窗的面积大小数据,为蝶鞍解剖学提供了重要数据;还对蝶鞍侧壁窗的形态学特点进行了描述和分类,并结合文献和临床,探讨蝶鞍侧壁窗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尤其是垂体腺瘤向鞍旁(海绵窦)扩展生长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颈动脉沟是蝶鞍侧壁重要的骨性结构,尽管有关颈动脉沟的解剖学研究已有几项,但尚未见对其从临床应用方面进行分类。本研究结合蝶鞍薄层CT骨性扫描影像学资料,从对垂体腺瘤扩展“嗜好”特别是向鞍旁(海绵窦)扩展的影响的角度对颈动脉沟其作出分型并探讨阐述其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特别是垂体腺瘤向鞍旁(海绵窦)扩展生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具有重要的解剖学意义和临床意义。二、研究目的本研究对蝶鞍侧壁窗(lateral bone window, LBW)和颈动脉沟(carotid sulcus, CAS)形态学特点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为蝶鞍区形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为国人体质调查提供解剖学资料和参考;同时从解剖学角度探讨了LBW及CAS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特别是向鞍旁(海绵窦)扩展生长的关系,以期为垂体腺瘤的生长方式的解剖形态学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三、研究方法1.测量标本收集国内几家医学院校解剖教研室存放的经过常规处理的成人干性颅骨标本,沿颅骨眉弓至枕外隆凸上1cm处,用锯作环形锯开颅盖骨,显露颅底内面观。选取蝶鞍区骨性结构相对完整的颅底骨标本共530例。另收集50例(含100侧)鞍区薄层矢状位扫描冠状位重建的CT图像(主要用于CAS的观察分类)进行观察测量。对于典型的标本和图片进行照相、存档留作资料备用。2.测量内容主要观察测量内容如下:①测定记录LBW的面积大小、双LBW面积之间相关性、双LBW与蝶鞍深度相关性分析;②观察测量前后床突间的距离(distance between anterior clinoid process and posterior process,APD)和LBW最大宽度(maximum traverse diameter,MTD)相对比值及中床突(middle clinoid process,MCP)高度与LBW最大高度(maximum longitudinal diameter,MLD)相对比值;③观察测量蝶鞍桥(sella turica bridge, STB)和MCP的发生情况及特点;④结合相关数据和形态对LBW进行初步分级和分型;⑤测量LBW底边骨质最高点至鞍底的距离即底边骨质的高度(height of latera bone,LBH);⑥测量颈内动脉沟(carotid sulcus,CAS)长度(间接反映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的长度);⑦量化分级颈内动脉沟(carotid sulcus,CAS)弧形程度(间接反映CAS对颈内动脉的包裹程度)。3.测量方法LBW的测量:主要借助于橡皮泥、游标卡尺、相机及ImageJ软件帮助下操作完成;CAS形态学分类:是沿CAS弧形程度画圆,将所画圆12等份,即每份弧度为30。,然后即可判断出CAS弧形程度,可间接反映CAS对CA的包裹程度(详细操作过程见结果当中描述)。4.统计处理所有数据处理在SPSS13.0统计软件上进行。计量资料之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test;资料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着性水准取α=0.05,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研究结果(一)LBW解剖形态学特点1.LBW概念、位置与构成蝶鞍侧壁(骨)窗(lateral bone window,LBW)是位于骨性蝶鞍侧壁的窗型结构,左右各一。其上界为前后床突连线水平,下界为颈动脉沟的内侧缘,前界为视神经柱的后缘,后界为鞍背的前外侧缘。有时窗内有中床突(middle clinoid process, MCP)和蝶鞍桥(sella turica bridge, STB。即床突之间存在骨性联结)出现。当STB出现时,则窗的上界即为STB的下缘;当MCP与前床突形成颈动脉床突孔(Carotico-clinoid foramen henle, CCFH)时,则窗的前界即为CCFH的前缘。2.LBW面积及分级左LBW面积75.99±25.81mm2;右LBW面积76.00±25.53mm2; STD (depth of sella turica.蝶棱与鞍背顶端连线中点至鞍底距离)为11.00±1.82mm;双侧LBW面积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配对t-test,t=0.03.p=0.998);双侧LBW面积有良好的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r=0.638,P=0.000);双LBW与STD均有弱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左r=0.214,P=0.000;右r=0.180,P=0.000)。根据测得的结果,可将LBW面积大小作如下分级:A级:LBW面积小于60mm2(本组20%的例数符合);B级:LBW面积在60mm2至90mm2之间(本组60%的例数符合);C级:LBW面积大于90mm2(本组20%的例数符合)。3 LBW形态观察本研究对LBW形态的观察,主要集中于影响LBW形态的三大因素:APD(前后床突之间的距离,distance between anterior clinoid process and posterior process)的大小、MCP (middle clinoid process,中床突)的形成情况及STB (sella turica bridge,蝶鞍桥)的形成情况。根据综合观察结果,笔者将LBW形态作如下分型:Ⅰ型(开放型):LBW上口前后距离(即前后床突距离APD)大于LBW最大宽度MTD的一半以上。Ⅱ型(半开放型):LBW上口前后距离(即前后床突距离APD)大于LBW最大宽度MTD的1/4而小于MTD的一半。Ⅲ型(完整型):包括相对完整型(Ⅲa型)和绝对完整型(Ⅲb型)。LBW上口前后距离(即前后床突距离APD)小于LBW最大宽度MTD的1/4,可认为是完整型LBW,当APD=Omm,即存在前后型和前中后型蝶鞍桥STB时,即为绝对完整型。Ⅳ型(闩型):LBW存在自下而上的中床突MCP,想门闩一样。根据MCP的形态和大小,结合keyes对CCFH的分类,该型又可分为几个亚型:Ⅳa型---(相当于keyes完全型CCFH)即前后床突完全骨性连接形成;Ⅳb型---(相当于keyes接触型CCFH)即前床突和中床突间存在骨缝;We型---(相当于keyes不完全型CCFH)即前后床突间并无接触,存在间隔;Ⅳd型---即完整型LBW+完全型CCFH。4.LBW底边骨质高度(height of latera bone, LBH)的观察测量:LBH位于LBW底部,高度不一。LBH之于LBW,就像门槛之于门一样。测量值:左LBH=1.23±0.79mm,右LBH=1.22±0.82mm;双侧LBH相比无统计学意义(配对t-test,t=1.388.p=0.166)。(二)CAS解剖形态学特点1.CAS位置、形状与毗邻颈动脉沟(carotid sulcus, CAS)位于蝶鞍侧壁,左右各一;沟内走行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段),沟的形状多数为前后直行,少部分略呈前后“S”状走行;沟的前缘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颈内动脉膝段移行部,沟的后缘为破裂孔前缘,沟的内侧缘即为垂体窝外侧缘,LBW的下缘,沟外侧缘与颅中窝毗邻;沟的深度目测以沟两端最深,沟中间部最浅,有的中间沟深度几近为零,沟的形状不明显。2.CAS长度(length of CAS, CASL)观察测量:左CASL=19.83±1.87mm,右CASL=20.45±1.84mm;双侧CASL相比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test,t=-8.032.p=0.000),右侧大于左侧。3.CAS分型:具体测量是在选取的部分正常成人蝶鞍薄层冠状位扫描的CT图像上完成。在CT正中冠状位,根据颈动脉沟横截面弧形程度画圆(为画图的方便,将图片做适当放大,到能够基本看清CAS,有利于测量为标准),将圆等分为12等分,颈动脉沟内侧骨质最高点A、沟外侧骨质最高点B分别与圆心点O连线,观察(?)AOB度数大小,其不仅能反映CAS横截面的深度,也能反映CAS的宽度。依据测量数据将颈动脉沟分型如下:Ⅰ型:颈动脉沟横截面弧形程度(弧度)小于30。(42侧,42%);Ⅱ型:颈动脉沟横截面弧形程度(弧度)在30°与60°之间(33侧,33%);Ⅲ型:颈动脉沟横截面弧形程度(弧度)在60°与90°之间(19侧,19%);Ⅳ型:颈动脉沟横截面弧形程度(弧度)大于90°(6侧,6%)。四、研究结论本研究对国人正常干性颅底骨标本及正常头颅CT薄层扫描图片分别对LBW和CAS进行解剖学形态特点的观察,并探讨分析其对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特别是垂体腺瘤向鞍旁(海绵窦)扩展的关系。结合文献回顾结论如下:1.为蝶鞍区形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为国人体质调查提供了解剖学参考资料;2.LBW和CAS等蝶鞍解剖形态学因素对垂体腺瘤的生长方式特别是向鞍旁(海绵窦)扩展生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LBW中,LBW作为垂体腺瘤通往鞍旁(海绵窦)的“咽喉”,其面积大小与形态,应和肿瘤通过难易程度关系密切,面积大者比面积小者更“畅通”;分型中Ⅰ、Ⅱ、Ⅲa、Ⅲb、Ⅳa、Ⅳb、Ⅳc、Ⅳd型对垂体瘤向鞍旁(海绵窦)扩展的阻力依次增大;CAS中,A型、B型、C型、D型对垂体腺瘤包绕颈内动脉的阻力依次增大;APD相对大小的“天窗”作用;STB的“栏杆”作用、MCP的“闩”作用、LBH的“槛”效应及CCFH对ICA的“箍”作用尤其值得在定义海绵窦侵袭性垂体腺瘤时务需考虑的因素,因为本研究表明它们的发生率不容忽视;3.常用的IPA界定标准,特别是海绵窦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标准均未将LBW和CAS等蝶鞍解剖学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初步提示出这些诊断标准的不严谨性;4.结合文献,蝶鞍解剖形态学因素特点似乎可以解释垂体腺瘤的生长方式;5.IPA诊断标准之间存在争议,各家发生率报道不一,企待统一和完善;6.有关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朱惠娟,王任直[8](2020)在《垂体腺瘤临床诊治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垂体腺瘤是较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多为良性,但其高分泌激素或大腺瘤干扰腺垂体及周围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预后。多学科参与的规范诊疗是垂体腺瘤临床应对的重要原则。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第4次修订了垂体腺瘤的病理诊断分类,高危垂体腺瘤和难治性垂体腺瘤依然是临床诊治的难点,存在诸多挑战,而垂体腺瘤的发生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亦有待进一步揭示。本文系统总结了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进展。

周腾渊,陈来照[9](2016)在《垂体腺瘤的诊疗现状及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分泌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垂体腺瘤的诊断依赖于内分泌学、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并可据此分型。垂体腺瘤的治疗有药物、手术、放射、基因治疗等多种方式,手术治疗亦有多种入路,可在多学科合作下,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外科治疗以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肿瘤最为常见。本文对垂体腺瘤的分型、诊断、治疗及进展作一综述,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依据。

于群,鲁艾林[10](2018)在《垂体腺瘤分类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颅内肿瘤10%20%。常见分类方法包括按生物学行为方式、按内分泌成分、按影像学或解剖学划分。形态学分类方法包括组化法、免疫组化法、超微结构分类法。除上述方法外,还可利用内分泌细胞分化的标志物进行分类,如转录因子、铁蛋白、角蛋白等。垂体腺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作者就近年来垂体腺瘤分类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探讨分类法及治疗方式的意义。

二、垂体腺瘤诊断治疗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垂体腺瘤诊断治疗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248例垂体腺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结果
    1 本研究一般资料
    2 垂体腺瘤病理分型
        2.1 248 例垂体腺瘤分型
        2.2 四种垂体腺瘤特殊类型
        2.3 五种高危型垂体腺瘤类型
    3 各类型垂体腺瘤患者性别分布及比较
    4 各类型垂体腺瘤患者年龄分布及年龄均值比较
    5 各类型垂体腺瘤的主要临床表现
    6 不同类型垂体腺瘤卒中发生率的比较
    7 高危型与非高危型垂体腺瘤侵袭性、复发及卒中发生率比较
    8 各类型中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生情况及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ki-67指数的比较
    9 各类型垂体腺瘤复发情况及与非复发垂体腺瘤ki-67 指数的比较
    10 Ki-67 指数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发生的相关性
讨论
    1 垂体腺瘤分类的变化
        1.1 旧分类存在的问题
        1.2 新分类的变化
    2 本研究垂体腺瘤患者性别、年龄情况
    3 各类型垂体腺瘤情况
    4 临床表现
    5 几种特殊类型垂体腺瘤
        5.1 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
        5.2 零细胞腺瘤
        5.3 静止性腺瘤
        5.4 多激素垂体腺瘤
    6 侵彻性垂体腺瘤
        6.1 稀疏颗粒型GH细胞腺瘤
        6.2 静止性ACTH细胞腺瘤、Crooke细胞腺瘤
        6.3 男性泌乳素细胞腺瘤
        6.4 PIT-1 阳性多激素腺瘤
    7 垂体腺瘤卒中
    8 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复发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垂体腺瘤临床病理分型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PVT1在垂体腺瘤进展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垂体腺瘤简介
    1.2 垂体腺瘤侵袭与间质转化的关系
    1.3 长非编码RNA PVT1 及其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第二章 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2.1 引言
    2.2 临床资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PVT1 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垂体腺瘤细胞系中表达水平变化
    3.1 引言
    3.2 仪器、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PVT1 对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成瘤、迁移的作用
    4.1 引言
    4.2 仪器、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PVT1 对垂体腺瘤细胞β-连环蛋白、c-myc、细胞周期蛋白D1 以及细胞间质转化标志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
    5.1 引言
    5.2 仪器、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外科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垂体腺瘤的基础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3)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miRNA表达及“垂宁方”对其内源性差异miRNA作用机制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对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差异性miRNA表达的探索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学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终止和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试验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差异性miRNA表达的获取
        2.4 研究内容
        2.5 观察指标
        2.6 安全性指标
        2.7 伦理审查
        2.8 统计分析
        2.9 技术路线图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治疗前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受试者与健康人miRNA△CT水平对比
    4、分析与讨论
        4.1 垂体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4.2 miRNA的研究进展
        4.3 miRNA与肿瘤
        4.4 miRNA与垂体瘤
        4.5 4个差异性miRNA的相关研究进展:miR-26b、miR-138、miR-206、miR-let-7 家族
        4.5.1 miR-26b的研究进展
        4.5.2 miR-138的研究进展
        4.5.3 miR-206的研究进展
        4.5.4 miR-let-7 家族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垂宁方”对其内源性差异miRNA作用机制的探索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学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终止和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试验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差异性miRNA表达的获取
        2.4 研究内容
        2.5 观察指标
        2.6 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2.7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2.8 安全性指标
        2.9 伦理审查
        2.10 统计分析
        2.11 技术路线图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受试者治疗前后miRNA△CT水平对比
        3.3 治疗后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受试者与健康人miRNA△CT水平对比
        3.4 临床疗效评价
    4、讨论与分析
        4.1 垂体瘤的中医概述
        4.2 垂体瘤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4.3 “垂宁方”与无功能型垂体腺瘤
        4.4 “垂宁方”与miRNA调节
        4.5 临床医案两则
创新点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文献综述 垂体瘤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2、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3、CRF

(4)基于全转录组深度测序的垂体ACTH腺瘤mRNA及microRNA表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全转录组深度测序的垂体ACTH腺瘤mRNA差异表达分析
    第一节: 垂体ACTH腺瘤mRNA差异表达谱的建立
        1.1 引言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1.4 第一节结果:垂体ACTH腺瘤mRNA差异表达谱的建立
        1.5 讨论
    第二节: TIMP3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第二节结果:TIMP3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2.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全转录组深度测序的垂体ACTH腺瘤microRNA差异表达分析
    第一节: 垂体ACTH腺瘤microRNA差异表达谱的建立
        1.1 引言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1.4 第一节结果:垂体ACTH腺瘤microRNA差异表达谱的建立结果
        1.5 讨论
    第二节: 差异表达的microRNA在垂体ACTH腺瘤及血清中的验证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2.5 第二节结果:差异表达的microRNA在垂体ACTH腺瘤及血清中的验证分析
        2.6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5)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垂体MRI表现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6)垂体腺瘤临床诊断标准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垂体肿瘤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相关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垂体腺瘤对鞍底硬膜影响的病理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蝶鞍侧壁窗和颈动脉沟形态学特点及其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统计学证明

(8)垂体腺瘤临床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2 病理诊断及难治性垂体腺瘤概念
3 治疗
    3.1 手术治疗
    3.2 药物治疗
    3.3 放射治疗
    3.4 难治性垂体腺瘤的治疗
4 小结与展望

(9)垂体腺瘤的诊疗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垂体腺瘤的分型
二、垂体腺瘤的诊断
三、垂体腺瘤的治疗

(10)垂体腺瘤分类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垂体腺瘤分类
    1.1 按生物学行为分类
    1.2 按功能分类
    1.3 按放射影像学分类
    1.4 按染色性能分类
    1.5 世界卫生组织的五层新分类法
2 垂体腺瘤的治疗
    2.1 药物治疗
    2.2 手术治疗
    2.3 放射治疗
3 结语

四、垂体腺瘤诊断治疗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248例垂体腺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D]. 何宇豪.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2]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PVT1在垂体腺瘤进展中的实验研究[D]. 张溢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3]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miRNA表达及“垂宁方”对其内源性差异miRNA作用机制的探索[D]. 汪莹.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基于全转录组深度测序的垂体ACTH腺瘤mRNA及microRNA表达谱分析[D]. 孙博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5]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垂体MRI表现的相关研究[D]. 李妮.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6]垂体腺瘤临床诊断标准的对比研究[D]. 王元朔. 河北医科大学, 2018(02)
  • [7]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相关形态学研究[D]. 王剑新.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4)
  • [8]垂体腺瘤临床诊治进展[J]. 朱惠娟,王任直. 协和医学杂志, 2020(05)
  • [9]垂体腺瘤的诊疗现状及进展[J]. 周腾渊,陈来照.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08)
  • [10]垂体腺瘤分类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 于群,鲁艾林.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8(01)

标签:;  ;  ;  

垂体腺瘤诊治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