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宋运明[1](2014)在《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程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教材作为一种体现国家意志的印刷品,作为教与学的重要媒介、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编写质量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教材是否有编写特色是衡量其编写质量的重要标志,而教材编写特色是否鲜明是衡量其编写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其易教利学程度有重要影响。然而,教材编写研究长期以来被忽视,尤其是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研究更少,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需要。例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属性的集中体现,其编写特点直接影响教材质量也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教材编写特色中占据突出地位。本研究以例题编写特色为切入点对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小学数学新教材是指我国自2001年实施新课改以来依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编写并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小学数学教材,下同)的编写特色进行研究。研究的问题为: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有哪些利教利学的特点,有何凸显例题编写特点的建议?具体可以分解为4个子问题:1)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文本分析的框架,也即是从哪些类目分析教材文本中例题的编写特点?2)在教材文本中,各版本例题编写在框架各类目上存在哪些特点?3)小学数学教师对教材文本中例题编写特点的利教利学认同度如何?4)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有哪些利教利学的特点,有何彰显例题编写特点的建议?其中第1)和2)个问题是研究的重点,第3)个问题是研究的难点,第4)个问题是研究的归宿。研究与凸显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编写特点,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材编写质量、促进小学数学教材多样化发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乃至促进教育公平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借鉴有关研究成果,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人教版、西师版和苏教版四至六年级数学新教材中的例题编写特点进行了文本分析与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具体而言,首先基于对课程教材政策文件、小学数学教材特别是其中例题的编写特点及其他相关(数学)教育与心理学研究成果、小学数学教材文本的综合分析,构建小学数学新教材文本中例题的分析框架。其次采用该框架对所选择的教材文本中的例题进行分析、统计,进而比较得出各版本教材例题在分析框架各个类目上的共同特点与各自特点。再次基于文本研究的典型结论制定问卷,对383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例题编写特点利教利学认同度的调查研究,采用18.0版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综合上述静态和动态研究的主要结论,概括提炼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的利教利学特点,针对存在局限提出彰显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尤其是其中例题编写特色的建议。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其一,例题文本分析框架分为12个类目:所占篇幅,所含情境类型,所属情境倾向,所含插图类型,所含解题阶段,对知识的处理方式,所含启发方法,所含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开放性,所含对话交流引导,所含动手操作引导,知识主题中例题间的关系。其中大多类目分为若干亚类目或若干类型,如开放性分为所含“问题”信息是否充足、答案是否唯一、是否含“提出问题”提示语三个亚类目;所属情境倾向分为农村情境倾向、中性情境和城市情境倾向三种类型。其二,在文本分析中,三版本教材例题编写的共同点:平均每道例题长度占半个正文页面多一点。属于生活情境类型的例题占比约六成,属于其他学科和动画情境类型的例题占比较低。具有中性情境的例题个数占八成以上,隶属农村情境倾向的例题占比很低。含插图例题比重占七成以上;在三个知识领域(如不特别说明,三个知识领域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下同)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含功能性插图例题比重最高。在波利亚解题理论的四个解题阶段中,含弄清题意阶段的例题比例最小,含拟定计划阶段的比例次小,而含执行计划阶段的比例最高,回顾阶段得到足够重视;留白例题比例约六成;执行计划阶段含关键处点拨例题比重超过含该阶段例题的两成。用以获取知识的例题比重在54.7%-86.9%之间。使用启发方法的例题比重在三成以上;寻找模式和绘图处在教材例题启发方法使用频率的前三位,而且这两种启发方法主要分布在数与代数领域。含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例题比重在15%-22%之间;在三个知识领域中,数与代数领域含有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例题比重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领域。“问题”信息不充足和含“提出问题”提示语的例题很少,答案不唯一例题比重在14%-18%之间。含对话交流引导的例题比重在43%-58%之间。含动手操作引导的例题比重在15%-30%之间;四至六年级中,四年级含动手操作引导的例题比重最高。重视例题间深层结构变异与概念连接,同时注重通过例题后的“提示或小结”诱发学生的自我解释。三版本各自例题编写也有特性,如人教版例题较注重联系其他学科,西师版较重视农村情境,苏教版在问题解决多样化方面较突出等。其三,在对32个例题编写特点的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师认同度最高的特点是:含插图例题个数比重在72.9%-80.5%之间,平均为76.2%;认同度最低的特点是:具有农村情境的例题个数比重在0.6%-10.5%之间,平均为4.5%。小学数学教师是否使用过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版教材对其认同度的影响较小;数学学科教龄、职称和最后学历的影响一般;学校位置(城市或农村)与是否使用过西师版教材对认同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其四,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利教利学的共同特点有:呈现形式注重图文并茂,情境设置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方式倡导对话交流,例题功能注重新知获得,例题之间注意变式连接,活动设计强调动手操作。各版本教材例题也有一些利教利学特性,在三版本中,如西师版使用启发方法的次数最多,使用启发方法的例题个数比重最高;苏教版含回顾反思阶段的例题个数比重最高等。其五,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对彰显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色的建议:1)全力彰显例题编写的个性化特色;2)加强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知识领域例题编写的教学属性;3)关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尤其适当提高农村情境倾向例题比重;4)增强例题与动画情境、其他学科的联系;5)适度增强例题的开放性;6)适度增加含弄清题意阶段的例题比重,减少裸例题比重。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发展的建议:1)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选取和组织、难度等应多样化;2)坚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活动化的编写思路;3)关注小学数学教材的地方特色,尤应关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4)重视借鉴发达国家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经验;5)深入挖掘教材编写特色切入点,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6)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当放宽教材审查标准,特别是对教材形式的规定。论文分为8章。分别为导论,概念界定与文献述评,研究设计,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构建,例题文本编码结果的统计与分析,例题编写特点的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结论与建议,结束语。本研究创新之处:1)该研究是国内首例对小学数学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进行研究的博士论文,相关研究甚少,这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2)以定量分析为主对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进行研究,其中构建了例题的文本分析框架,而国内大多已有教材研究是以定性分析为主。3)提出了彰显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的建议。本研究不足之处:1)研究者仅对三个版本的教材例题进行了研究,而对有些比较有特色的教材版本没有涉及,致使有些所得结论说服力不强。2)调查研究中,问卷需进一步改进,调查对象没有涉及小学数学教研员和高校数学教育研究者。
李向勤[2](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董博清[3](2013)在《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创新思维是创新时代对人才的呼唤,学会思维是创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为思维而教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以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为目的,注重人的思维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教育就其自身而言,原本就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国外学者提出的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思考方法,它是由主题节点连线文字图像和色彩等多种形式构成的结构网络图,可以从多维度来储存组织表征和优化信息思维导图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结构,以视觉形象化的图示展现认知结构外化大脑图谱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展了大量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研究,并在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认知发展等方面成效显着相比而言,国内对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实践研究很少,也缺乏思维导图在具体学科教学中全面而深入的系统研究为此,本文进行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审视和定位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对理解教学功能教学目标教学形态教学活动进而对教学实践的影响,开展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系统研究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蕴含丰富的知识方法态度和精神论文综合科学教育脑科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相关研究成果,以中学物理课程学习为基础,以思维导图的潜藏教育价值为契机,以实现学生的思维发展为目的,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论文共分为八章,涵盖四个主要研究问题:思维导图的本体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理论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实验研究和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策略研究其中,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理论研究包括三部分: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追求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设计和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方案设计思维导图的本体研究部分,通过文献研究和相关书籍的研读,回答了思维导图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包含思维导图研究的理论基础思维导图的内涵本质和功能,具体内容为:脑科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知识可视化理论对思维导图研究发展的影响;思维导图的含义和特点思维导图的结构和类型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思维导图的可视化评价;思维导图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思维导图的认知心理学本质和思维导图的建构主义心理学实质;思维导图的描述功能表征功能设计功能和评价功能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理论研究部分,以思维导图的本体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全面认识之后,挖掘思维导图优化和完善教学和评价的功能,回答了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是什么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理念和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光现象教学内容,设计了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方案具体内容包括:对物理教学和物理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论证性过程性和生成性认识,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智慧者和思维潜能开发者作用的探讨;提出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分析基于思维导图的光现象教学流程,并设计了各节内容的教学方案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实验研究部分,以教学方案设计为依据,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实验班和控制班相比较的教育实验试卷测试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分析和讨论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影响,并考察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对不同程度和不同性别学生的影响效果,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新教学的态度和看法结果显示,相比于普通教学,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对于班级中等部分学生的影响效果最明显,他们的成绩提高也最显着;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教学同时提高了男生和女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并不存在性别上的显着差异;教师和学生很喜欢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并希望以后继续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实施策略研究部分,以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理论分析与实践开展为导向和启发,从教师教学理念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教学活动的灵活实施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实践中进行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优化策略具体内容有: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再定位,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思维培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师职能,切实发挥教师的促进者作用;构建系统化的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学生点线面体思维的发展;关注学生思维状态,适时为学生提供思维内容,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灵活选择构图时机,有效促进学生思考;最后,创建问题解决式教学评价和回环反馈的教学评价,寻求发展性评价
陈蓉[4](2019)在《论音乐教育中动作与音乐的关系与作用 ——从拉班人体动律学到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的目的是解释动作与音乐的关系,阐述动作在音乐学习中的表现形式,分析运动觉对于听觉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论文中提到两大理论即拉班人体动律学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拉班人体动律学提出了动作分析策略,其“力效”理论更是提出了组成动作的四大元素,旨在对动作进行观察、解释和记录,也对动作的情感表达进行规律性的提炼。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思想基础上的一种音乐教育方法,旨在发展广义的音乐才能。本文上篇纵览了西方历史上关于“动作与音乐”关系的理论研究,再从柏拉图关于“身体(soma)”的原理性特征出发到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中的“身体”概念的内容和内涵谈及哲学史上的关于“身”与“心”关系的探讨。上篇的主要研究核心包括:1)对拉班人体动律学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尤其对其“力效”理论、形状以及动作元素的分析进行了探讨,着重提出拉班理论对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2)关于情感性动作的讨论:拉班理论提出在表达性的身体活动中可以通过共享的身体过程来理解彼此的情感和意图。拉班动作分析也能帮助音乐教育建立良好的身体表达,也能帮助音乐家将情感更清晰地传递给观众。3)从音乐教育的角度看待拉班理论对于音乐学习的意义。由此提出身体对音乐体验与表达、音乐经验的积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提及体态律动教学法,为下篇抛砖引玉。本文在上篇和下篇中写作了一个过渡篇,比较了拉班与达尔克罗兹在历史事件中的交集以及两位观点的碰撞。过渡篇谈及两人对于“动作与音乐”的理解的异同,出发点及追求的目标各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其目标的手段等。本文下篇阐述了达尔克罗兹思想的形成过程,从莫里斯·梅洛-庞蒂的哲学思想出发谈及通过身体主体主观地体验和认识世界的意义,这一观点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是如何整体地思考和行动的,身体又是如何被视为认知和创造力的构成要素的。下篇研究的问题包括:1)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如何思考动作与音乐的关系?2)身体运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哪些理论依据?3)体态律动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分析。这些问题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并写作的,对于达尔克罗兹的思想研究主要从其基本着作、评论书籍、文章中获得;对于其实践方法的研究则是通过笔者课堂实践中获得。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课堂教学实验等,研究问题与实践音乐教育中的身心哲学问题相联系,并与现象学、心理学的观念和文献进行了对话。结论指出:从具体化的角度来看,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借鉴了拉班理论关于动作元素的分析,旨在用动作体验进行音乐表达,也将动作作为一种创作音乐的方式,更普遍地说是将音乐看作为“身体的声音”而不是音乐的概念或抽象知识。其次,本研究揭示了“有意识地反思”对于音乐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动作与音乐的结合能加强身心联系,以促进人格化、整体参与的方式实施具体化的音乐学习。再次,本研究探讨了动作是如何为检验音乐的感觉品质及其与音乐知识的关系提供了物质保障的,它是如何将我们的注意力和兴趣转向学生与音乐实践相关的生活经历的。最后,本文认为音乐学习可以有益地利用整体的身体经验,身体的参与可以体验和表达音乐情感。
谢萌[5](2019)在《初中英语深度阅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语深度阅读强调阅读不应只停留于语言文字表面,而是要超越表层信息,挖掘出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把握文章的情感态度,同时重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深入地思考与自我的建构,让读者在阅读中真正获得思维品质的发展和精神上的升华。英语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较大影响。英语深度阅读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挖掘出阅读对于学生持续性成长与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加之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心智获得较大发展,但思想与价值观等方面还未趋于成熟,在这一时期开展英语深度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深度阅读理念,聚焦于如何有效实施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旨在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纵向发展提出些许建议和参考。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首先是绪论部分,对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具体说明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属于理论部分,深入系统地解释了英语深度阅读理念,包含其内涵、性质与价值;第三部分是将深度阅读与英语学科结合起来,对英语深度阅读的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部分则是对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而最后一部分是初中英语深度阅读实施的策略探析,针对问题与成因提出了一定建议。通过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大多只专注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停留在语言信息表层,却没有注意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阅读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主要可以分为阅读内容停留于表面、阅读过程止步于浅层、阅读结果局限于当下等三个方面。而经过分析,本研究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知识处理不够深入、教师课程意识淡薄、教师教学思维固化等四个方面。基于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初中英语深度阅读实施的策略:首先要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方面深化阅读教学过程;其次要提升英语阅读品质,丰富英语阅读资源,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同时要转变教师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准确把握英语学科性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更新教学思维。
韩龙淑[6](2007)在《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的启发式教学,经过历代教育研究者接力式的努力,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思想逐渐丰富和发展。基于数学学科的启发式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然而与之相应的针对性研究却比较缺乏。在继承和尊重启发式教学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教与学对应”、“教与数学对应”的二重原理为立论基点,结合数学研课活动进行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是本研究的突破口。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一般启发式教学及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理论、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进行前提性思考;其次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与意义、基本特征、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条件系统、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策略、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启发要素进行了探索和构建;然后对启发性提示语的基本特征、功能,数学课堂中教师运用元认知提示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对数学启发式教学中构建具有层级的提示语链进行了尝试,结合数学解题探讨了运用元认知提示语启发学生生成有意义的新信息;并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最后从数学启发式教学的认识、启发的方式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思考。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基于数学学科的启发式教学的特征探讨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为:数学情境的愤悱性,数学学习的建构性,数学知识的结构性,数学教学的过程性。2.数学启发式教学条件系统的构建构建了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情境性、建构性、结构性、过程性、情感性条件。3.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策略研究4.数学启发式教学中启发要素的剖析对启发的目标定向、启发学什么、启发如何学、如何启发学等启发的基本要素进行了剖析。5.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启发性提示语探讨了启发性提示语的基本特征,提出元认知提示语具有认知活动的路标、思维策略的指导、促进迁移、激发自我意识等基本功能,对27节数学课例中元认知提示语的运用进行透析,并尝试构建具有层级的提示语链。6.实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张琳[7](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丁国浩[8](2013)在《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问题意识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理论问题,与问题意识相关的教育教学思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研究和探讨问题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把问题意识与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探讨形成了一种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教学的实践范式和理论体系。因此,把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范式来看待,从范式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命题:一是强调对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的关注;二是强调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三是强调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问题教学方式方法的策略与运用;四是强调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一种具有探究、反思、批判性的主体性理解过程和学习方式;五是强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生问题意识及其能力的培养教育要求。或者说,这五个相互联系的思政课教学命题共同构成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教学范式体系。重视问题意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问题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本文对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彰显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人本化、实践性和主体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要求,体现了问题意识导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丰宏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具有两个显着的基本特征:一是突显了从传统思政课教学的“文本本位”转向现代思政课教学“问题本位”的基本特征;二是突显了从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单向灌输”转向现代思政课教学“交往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而言,问题意识对于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具有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却通常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着问题意识不足的现象。在过分强调权威、服从和知识灌输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不仅学生的问题通常不被引起注意和重视,不能获得有效的回应,而且教师自身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随着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改革和研究的深入,问题意识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显示了它的重要意义和功能。人们从问题意识的视角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这些新的思想和看法又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发展、过程的优化以及效果的实现总是紧密地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主体、过程和效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和环节。问题意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体、过程和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内在契合性,深入研究、分析和考察问题意识和问题教学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体、过程和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和优化发展。另外,本文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话语和教学方法及其模式运用几方面来进行研究并优化问题意识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现路径、基本策略和方法等问题。总的来讲,我们提出基于问题意识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简单批判和否定,它也不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唯一的方式和路径,而只是从问题意识导向的这一重要视角对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和改革,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种新的选择、参考和借鉴。因此,本文研究对于对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和参考价值。
曲平[9](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学需要创新,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我国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提倡从20世纪80年代起延续至今,教师教学中依旧存在未有效落实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意识淡漠、理念不足,创新素质欠缺等诸多问题,这使得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持续深入研究尤为必要。且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又是小学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教学内容与特点,这些也使得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以创新教学为出发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的梳理与分析,确定采用访谈法、课堂观察以及问卷调查法探究Q市M小学和J市D小学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首先,通过教师访谈,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现行的课堂教学方式;他们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其认为的语文创新教学的应然;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实然;影响他们创新教学的因素;他们对未来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出的创新努力以及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期望等。其次,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他们是否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真正落实于实际的教学施行中。最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通过教师问卷再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动机、创新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具体的创新教学行为,以更全面地探析他们进行创新教学的影响因素、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以及他们对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学生问卷再更客观地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学生对其语文教师实际课堂创新教学表现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有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误解与不足;未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落实于教学实践;缺乏创新教学实效甚至未有教学创新等诸多问题。本研究进行相应的归因分析:一是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包括国家宏观方面教育教学政策与制度,教学改革与要求等与创新教学相关的具体教学指导;学校方面创新教学氛围的营造、条件的供给等的缺失;二是教师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欠缺;三是教学主体——学生,其个体差异、创新学习能动性方面的不足等,影响了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由此,本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国家宏观教学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更多的创新教学指导;二是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的环境氛围条件;三是教师多方面自主提升创新教学专业素质,优化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本研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积极探索与重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切实优化落实创新教学实践,营造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能力等,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王娟[10](2020)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将“教、学、评”一体化作为新的评价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然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具体落实核心素养的评价仍然是一个难题。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评价理念向评价行为转变,是本研究的目的和宗旨。为了构建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课堂教学评价工具,使其既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有诊断、导向、激励作用,又能检测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本研究完成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在文献分析和教师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指标体系和指标内涵,并据此编制专家征询意见稿。第二,采用德尔菲法,向高中一线化学教师征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意见,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内涵进行了修正和完善。第三,以高中一线化学教师对各个指标两两比较重要度的意见为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形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第四,选择6位独立观察者运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对高中化学必修2中“甲烷”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价。利用SPSS.20计算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评分者信度,以检验其实践操作性。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由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构成。(2)教学实践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并且可以发挥其诊断功能,能促进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教材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教材编写特色发展与研究概况 |
1.3 例题在数学教材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述评 |
2.1 数学教材特别是小学数学教材的相关研究 |
2.1.1 对数学教材的认识 |
2.1.2 数学教材的静态研究 |
2.1.3 数学教材的动态研究 |
2.2 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点的相关研究 |
2.2.1 对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点的认识 |
2.2.2 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点的相关研究 |
2.3 样例的相关研究 |
2.3.1 对样例、例题及样例学习的认识 |
2.3.2 样例内特征设计 |
2.3.3 样例间特征设计 |
2.3.4 样例与问题间特征设计 |
2.4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相关研究 |
2.4.1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重要性 |
2.4.2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文本分析 |
2.4.3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使用及其教学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对象 |
第4章 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构建 |
4.1 我国数学课程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特点 |
4.1.1 数学课程标准中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内容 |
4.1.2 数学教学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特点 |
4.1.3 数学教育测评中学生表现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特点 |
4.2 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构建 |
4.2.1 例题所占篇幅 |
4.2.2 例题所含情境类型 |
4.2.3 例题所属情境倾向 |
4.2.4 例题所含插图类型 |
4.2.5 例题所含解题阶段 |
4.2.6 例题对知识的处理方式 |
4.2.7 例题所含启发方法 |
4.2.8 例题所含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 |
4.2.9 例题的开放性 |
4.2.10 例题所含对话交流引导 |
4.2.11 例题所含动手操作引导 |
4.2.12 知识主题中例题间的关系 |
4.3 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实施方法 |
第5章 例题文本编码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5.1 例题文本编码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5.1.1 例题所占篇幅 |
5.1.2 例题所含情境类型 |
5.1.3 例题所属情境倾向 |
5.1.4 例题所含插图类型 |
5.1.5 例题所含解题阶段 |
5.1.6 例题对知识的处理方式 |
5.1.7 例题所含启发方法 |
5.1.8 例题所含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 |
5.1.9 例题的开放性 |
5.1.10 例题所含对话交流引导 |
5.1.11 例题所含动手操作引导 |
5.1.12 知识主题中例题间的关系 |
5.2 例题文本分析的主要结论 |
5.2.1 三版本教材的例题编写共同点 |
5.2.2 三版本教材各自的例题编写特色 |
第6章 例题编写特点的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 |
6.1 调查过程 |
6.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6.1.2 问卷的基本情况 |
6.1.3 样本的选取 |
6.2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6.2.1 统计分析的整体图景 |
6.2.2 例题编写特点利教利学认同度的差异检验 |
6.3 调查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的利教利学特点 |
7.1.1 呈现形式注重图文并茂 |
7.1.2 情境设置联系生活实际 |
7.1.3 学习方式倡导对话交流 |
7.1.4 例题功能注重新知获得 |
7.1.5 例题之间注意变式连接 |
7.1.6 活动设计强调动手操作 |
7.2 对彰显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色的建议 |
7.2.1 全力彰显例题编写的个性化特色 |
7.2.2 加强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知识领域例题编写的教学属性 |
7.2.3 关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尤其适当提高农村情境倾向例题比重 |
7.2.4 增强例题与动画情境、其他学科的联系 |
7.2.5 适度增强例题的开放性 |
7.2.6 适度增加含弄清题意阶段的例题比重,减少裸例题比重 |
7.3 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发展的建议 |
7.3.1 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发展的建议 |
7.3.2 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发展新成效探析——以西师版为例 |
第8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 文献综述 |
(一)思维导图研究的核心领域 |
(二)对思维导图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三)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的研究 |
三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思维导图的理论探讨 |
一 思维导图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脑科学理论 |
(二)多元智力理论 |
(三)知识可视化理论 |
二 思维导图的内涵 |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与特点 |
(二)思维导图的结构与分类 |
(三)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 |
(四)思维导图可视化评价 |
三 思维导图的本质 |
(一)思维导图的神经生物学本质 |
(二)思维导图的认知心理学本质 |
(三)思维导图的建构主义心理学本质 |
四 思维导图的功能 |
(一)描述功能 |
(二)表征功能 |
(三)设计功能 |
(四)评价功能 |
第三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价值追求 |
一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功能再认识 |
(一)优化教师的教 |
(二)增强学生的学 |
(三)促进发展的评 |
二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理念 |
(一)物理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
(二)物理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 |
(三)物理教师是学生思维潜能的开发者 |
第四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
一 教学目的 |
(一)在意义构建中发展学生思维 |
(二)实现学生立体化的思维培养 |
二 教学原则 |
(一)思维发展原则 |
(二)知识结构化原则 |
(三)知识问题化原则 |
(四)启发创造原则 |
(五)系统性原则 |
(六)差异性原则 |
(七)渐进性原则 |
三 教学内容 |
(一)教学内容的形态:活化的知识 |
(二)教学内容的特征:调控性和生成性 |
四 教学过程 |
(一)教学过程的特征:思维与问题的交融 |
(二)教学过程的组成:学习共同体是核心 |
(三)教学过程的实质:思维的对话与创生 |
五 教学策略 |
(一)科学设计认知活动,促进左右脑思维协同 |
(二)呈现多维知识图景,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 |
(三)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实践思维 |
(四)创建课堂思维环境,支持大脑自然思维态 |
第五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验方案 |
一 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设计依据 |
(一)与思维导图相宜的物理教学内容选择 |
(二)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时机选择 |
二 基于思维导图的光现象教学分析 |
(一)光现象教学内容分析 |
(二)光现象的教学价值分析 |
(三)光现象的教学设计思路 |
三 基于思维导图的光现象教学方案设计 |
(一)光现象一章的教学流程 |
(二)各节内容的教学方案 |
第六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验 |
一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被试 |
(三)实验设计 |
(四)研究变量 |
(五)研究假设 |
二 研究实施过程 |
(一)协商教学 |
(二)实施教学 |
(三)进行测试 |
(四)评定测试 |
三 工具编制 |
(一)测试题目的编制 |
(二)学生问卷的编制 |
(三)访谈提纲的设计 |
四 研究结果分析 |
(一)测试成绩结果分析 |
(二)思维水平测试结果分析 |
(三)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五)总结和讨论 |
第七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施策略 |
一 更新物理教师的教学理念 |
(一)转变教师观念,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
(二)教学目标再定位,强化学生的思维培养 |
二 转变物理教师和学生角色 |
(一)突出学习主体,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性 |
(二)完善教师职能,切实发挥教师促进作用 |
三 灵活实施物理教学活动 |
(一)构建系统物理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
(二)关注学生思维状态,给予学生思考时间 |
(三)适时选择构图时机,有效促进学生思考 |
四 创建发展性物理教学评价 |
(一)寻求问题解决式教学评价 |
(二)创建回环反馈的教学评价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反思 |
(一)对思维导图教学功能的反思 |
(二)对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的反思 |
三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论音乐教育中动作与音乐的关系与作用 ——从拉班人体动律学到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 |
(一)本文选题缘起 |
(二)关于“身体”教育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本文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比较法 |
3,课堂教学实验 |
前篇 |
绪论:“动作与音乐”理论研究概览 |
(一)19世纪:弗朗西斯·德尔萨特及其表情体系 |
(二)20世纪初:伊萨多拉·邓肯与现代舞 |
(三)20世纪初:鲁道夫·冯·拉班与人体动律学 |
(四)20 世纪中期之后:治疗性知觉-运动训练(Remedial Perceptual-Motor Training) |
本章小结 |
一、西方历史上的“身体哲学” |
(一)柏拉图关于身体(Soma)的哲学思考 |
(二)理查德·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 |
1,实用主义身心观与身体经验 |
2,从身体美学的三个基本维度看待身体哲学 |
1 )身体美学分析性维度(Analytic Somaesthetics) |
2 )身体美学的实用性维度(Pragmatic Somaesthetics) |
3 )身体美学的实践性维度(Practical Somaesthetics) |
本章小结 |
二、身体实践:鲁道夫·拉班与表现主义舞蹈 |
(一)后身体哲学时代与拉班的舞蹈哲学 |
(二)表现主义绘画与拉班的“运动空间理论” |
本章小结 |
三、拉班人体动律学的基本内容 |
(一)拉班动作分析与“力效”理论 |
1,“力效”理论 |
(二)身体运动中的“和谐空间” |
(三)“力效”中的人格体现 |
(四)动作中的“个性” |
本章小结 |
四、情感性动作研究 |
(一)音乐情感表达的身体基础 |
1,音乐情感表达的相关理论 |
2,音乐情感表达和身体运动的相似性 |
(二)拉班“力效”与“形状”对音乐表演的情感作用 |
本章小结 |
五、从音乐教育看拉班人体动律学的认知与身体观 |
(一)对动作的认知性思考 |
(二)超越音乐的“音乐” |
本章小结 |
过渡篇 |
六、拉班“教育性舞蹈”思想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 |
(一)怀有“教育性”远见的人——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 |
(二)拉班人体动律学和批判性教育学 |
本章小结 |
后篇 |
七、对音乐与动作的思考与实践 |
(一)达尔克罗兹:打破“身心二元论”的哲学观点 |
1,关于音乐学习中的动作表现 |
(二)“思考身体中的节奏”——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 |
1,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理论缘起 |
2,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内容 |
1 )节奏律动 |
2 )视唱练耳 |
3 )即兴创作和自发的情绪表达 |
4 )流动的雕塑(Plastique animée)和音乐敏感度 |
(三)从身体体验到内在的音乐理解 |
本章小结 |
八、理论与方法论的前提 |
(一)梅洛-庞蒂现象学 |
1,知觉身体 |
(二)音乐教育中对实践哲学的理解 |
本章小结 |
九、体态律动——动作、身体和音乐 |
(一)身体对节拍的感知和同步 |
(二)婴幼儿时期的动作与音乐发展 |
(三)达尔克罗兹的理论与实践——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例 |
1,身体意识与自我意识 |
2,唤醒空间认知 |
3,身体想象与探索 |
本章小结 |
十、体态律动的身体性特征——创造性能力 |
(一)身体运动的表达性与功能性 |
(二)体态律动的学科集合性 |
本章小结 |
十一、体态律动中活跃着的声音 |
(一)拉班“力效”在体态律动中的应用 |
(二)体态律动在器乐、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
1,体态律动中的钢琴教学(Dalcrozian Piano Pedagogy) |
1 )学习理论的转移 |
2 )多变的实践方法 |
3 )预习 |
4 )注意力 |
2,体态律动在声乐教学中的使用 |
1 )呼吸 |
2 )乐句 |
3 )力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1,英文参考文献 |
2,其他语言参考文献 |
(5)初中英语深度阅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1. 阅读对个人发展的显着价值 |
2.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
3.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反思 |
4.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有效途径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四) 研究综述 |
1. 英语阅读教学理论 |
2. 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
3. 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法 |
2. 课堂观察法 |
3. 案例分析法 |
(六) 研究思路 |
一、英语深度阅读的概念分析 |
(一) 英语深度阅读的内蕴 |
1. 英语深度阅读的内涵 |
2. 英语深度阅读与浅层阅读的比较 |
(二) 英语深度阅读的性质 |
1. 融入背景的深刻性阅读 |
2. 促进思考的启发性阅读 |
3. 建构自我的生成性阅读 |
(三) 英语深度阅读的价值 |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
3. 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
4. 促进学生的有效表达 |
二、英语深度阅读的过程分析 |
(一) 英语深度阅读的能力追求 |
1. 信息提取能力 |
2. 文本理解能力 |
3. 批判思考能力 |
4. 阅读反思能力 |
5. 语言运用能力 |
(二) 英语深度阅读的能力表现 |
1. 充分挖掘文本背景信息 |
2. 全面解读文章思想观点 |
3. 深入领会多元文化意蕴 |
4. 积极思考分享个人见解 |
(三) 英语深度阅读的阅读方式 |
1. 对话阅读 |
2. 互动阅读 |
3. 分享阅读 |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探析 |
(一) 研究设计 |
1. 研究缘由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问题 |
4. 研究对象 |
5. 研究方法 |
(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存问题 |
1. 阅读内容停留于表面 |
2. 阅读过程止步于浅层 |
3. 阅读效果局限于当下 |
(三) 初中英语浅层阅读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
1. 教学目标定位偏差 |
2. 知识处理不够深入 |
3. 教师课程意识淡薄 |
4. 教师教学思维固化 |
四、初中英语深度阅读的实施策略 |
(一) 深化阅读教学过程 |
1. 阅读前深化导入 |
2. 阅读中深化理解 |
3. 阅读后深化拓展 |
(二) 提升英语阅读品质 |
1. 丰富英语阅读资源 |
2. 重视学生课外阅读 |
3. 发挥情感因素作用 |
(三)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
1. 把握英语学科性质 |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
3. 更新教师教学思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的缘由、意义与问题的确定 |
0.1.1 启发式教学思想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
0.1.2 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需要重新认识和深化 |
0.1.3 数学研课活动引发的思考 |
§0.2 研究的设计思路与研究方法 |
0.2.1 研究的设计思路 |
0.2.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0.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0.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0.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章 研究述评及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1 一般启发式教学研究的沿革 |
1.1.1 国内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研究 |
1.1.2 国外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研究 |
§1.2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关于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研究 |
1.2.2 国外关于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研究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3.1 研究现状的评述及思考 |
1.3.2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的趋势 |
第2章 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的基础 |
§2.1 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2.1.2 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的教学论基础 |
2.1.3 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
2.1.4 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的认识论基础 |
2.1.5 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的系统科学基础 |
§2.2 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的实践基础 |
2.2.1 数学课堂观察与教学录象分析 |
2.2.2 数学教师对数学启发式教学认识的调查研究 |
2.2.3 影响数学启发式教学实施因素的调查研究 |
第3章 数学启发式教学理论探究 |
§3.1 "启发"的涵义及数学启发式教学 |
3.1.1 "启发"的涵义 |
3.1.2 数学启发式教学 |
3.1.3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目的与意义 |
§3.2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
3.2.1 数学情境的愤悱性 |
3.2.2 数学学习的建构性 |
3.2.3 数学知识的结构性 |
3.2.4 数学教学的过程性 |
§3.3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条件系统 |
3.3.1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情境性条件 |
3.3.2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建构性条件 |
3.3.3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结构性条件 |
3.3.4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过程性条件 |
3.3.5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情感性条件 |
§3.4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
3.4.1 以"愤悱术"和"产婆术"作为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
3.4.2 以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作为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切入点 |
3.4.3 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为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教学定向 |
3.4.4 以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活动作为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方式 |
3.4.5 以必要的时间等待和反馈作为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保证 |
§3.5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启发要素 |
3.5.1 启发的目标定向 |
3.5.2 启发学什么 |
3.5.3 启发如何学 |
3.5.4 如何启发学 |
3.5.5 启发的时机和力度 |
第4章 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启发性提示语 |
§4.1 启发性提示语 |
4.1.1 启发性提示语的由来与发展 |
4.1.2 启发性提示语的特征 |
4.1.3 启发性提示语的分类及其功能 |
§4.2 数学课堂中教师运用元认知提示语的现状透析 |
4.2.1 数学课堂中教师运用元认知提示语的频次统计 |
4.2.2 数学课堂中教师运用元认知提示语的特点及其分析 |
§4.3 数学启发式教学中元认知提示语的合理运用 |
4.3.1 数学启发式教学中具有层级的提示语链的构建 |
4.3.2 从数学知识分类的视角探讨元认知提示语的运用 |
第5章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实验研究 |
§5.1 基于反思性数学学习的启发式教学实验研究 |
5.1.1 基于反思性数学学习的启发式教学实验 |
5.1.2 数学解题的启发式教学实验课例 |
§5.2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实验研究 |
5.2.1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实验及其分析 |
5.2.2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实验课例 |
第6章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
§6.1 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理性认识 |
§6.2 数学启发式教学中启发的方式 |
6.2.1 认知维度的启发方式 |
6.2.2 情感维度的启发方式 |
§6.3 研究中的不足及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数学启发式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2: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前测) |
附录3: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后测) |
后记 |
(7)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一、 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谈起 |
二、 研究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关系的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相关的概念界说与研究概况述评 |
一、 本文相关的概念界定与阐释 |
二、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三、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关系研究成果简评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二、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高校思政课教学对问题意识的发展要求 |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问题意识教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高校思政课问题意识教学思想的历史探寻 |
二、 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及其主要内容概述 |
三、 高校思政课问题意识教学思想的资源借鉴 |
第二节 问题意识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维度 |
一、 问题意识是新时期思政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
二、 从学生问题出发是新时期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基点 |
三、 问题教学是新时期思政课教学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 |
四、 问题意识导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命题与特征 |
第三节 问题意识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意义 |
一、 问题意识对思政课教学的本体论意义 |
二、 问题意识对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论意义 |
三、 问题意识对思政课教学的方法论意义 |
第三章 问题意识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考量 |
第一节 传统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意识不足的主要问题 |
一、 传统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意识不足的表现 |
二、 传统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意识不足的原因 |
三、 传统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意识不足的影响 |
第二节 问题意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
一、 逐渐关注学生问题,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
二、 日益重视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教学研究 |
三、 采取多种方法手段,问题教学日益深入人心 |
第三节 高校思政课问题教学发展的理论关系阐释 |
一、 问题教学与传统思政课教学灌输理论的关系 |
二、 问题教学与思政课教学主体间性理论的关系 |
三、 问题教学与思政课教学交往实践理论的关系 |
四、 问题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理论的关系 |
第四章 问题意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契合性分析 |
第一节 问题意识对思政课教学主体的契合性 |
一、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
二、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性发挥 |
三、 问题教学与思政课教学主体间的对话融合 |
第二节 问题意识对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契合性 |
一、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
二、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
三、 问题教学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视域融合 |
第三节 问题意识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契合性 |
一、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
二、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
三、 问题教学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内化 |
第五章 问题意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现路径与策略思考 |
第一节 基于问题意识的思政课教学理念探讨 |
一、 “灌输”与“启发”相结合 |
二、 “外引”与“内生”相结合 |
三、 “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
四、 “理论”与“素质”相结合 |
五、 “知识”与“智慧”相结合 |
第二节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优化 |
一、 努力构建教学问题体系 |
二、 提炼聚焦有效教学问题 |
三、 积极回应重大现实问题 |
第三节 思政课问题教学的话语构建 |
一、 话语情境的预设与营造 |
二、 话语内容的翻译与转换 |
三、 话语形式的互动与协调 |
第四节 思政课问题教学方法的模式运用 |
一、 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
二、 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三、 问题解释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
四、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
五、 重视问题逻辑教学方法的运用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9)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
2.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要求 |
3.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紧迫性 |
4.个人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 |
(二)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特点 |
1.创造性 |
2.研究性 |
3.智慧性 |
4.生成性 |
5.民主性 |
(三)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价值意义 |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的研究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及内容 |
3.研究工具 |
(二)研究实施 |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1.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分析 |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讨论 |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问题 |
1.教师对创新教学存在误解 |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不足 |
(二)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与施行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
1.教师对创新教学准备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2.教师对教学资源创新利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3.教师对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4.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运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5.教师对创新教学评价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三)教师对创新教学的施行存在问题 |
1.教师重教轻学,缺乏实质创新 |
2.创新流于形式,缺乏教学实效 |
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 |
1.国家宏观教学要求的偏失 |
2.学校创新氛围条件的薄弱 |
(二)教师创新教学素养的欠缺 |
1.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 |
2.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淡漠 |
3.教师创新教学素质的缺乏 |
(三)学生个体能动性的不足 |
1.学生个性差异的束缚 |
2.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缺位 |
五、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
(一)国家宏观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创新教学指导 |
1.创新教学内涵的正确清晰定位 |
2.新课改与新教材的切实明晰指引 |
3.教育考试制度的适时有效调整 |
(二)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氛围条件 |
1.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
2.完善教学资源条件的供给 |
3.改善教师评价与奖励体制 |
4.减轻教与学的双重压力 |
(三)教师自主创新提升,优化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 |
1.增强创新教学意识及理念 |
2.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素养 |
3.生成具体的创新教学实践 |
4.强化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 |
5.加强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 |
6.形成个性的教学艺术风格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三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教师调查问卷 |
致谢 |
(10)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价 |
1.1.2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 |
1.2 研究现状 |
1.2.1 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1.2.2 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理论基础与概念鉴定 |
3.1 理论基础 |
3.1.1 目标理论 |
3.1.2 多元智力理论 |
3.1.3 有效教学理论 |
3.2 概念鉴定 |
3.2.1 学科核心素养 |
3.2.2 课堂教学评价 |
4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文献法 |
4.1.2 德尔菲法 |
4.1.3 层次分析法 |
4.2 研究过程 |
4.2.1 专家人员的选择 |
4.2.2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指标初拟 |
4.2.3 问卷编制和数据处理说明 |
5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修正过程 |
5.1 第一轮调查问卷处理 |
5.1.1 第一轮德尔菲法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1.2 修正调查问卷 |
5.2 第二轮问卷调查处理 |
5.2.1 第二轮德尔菲法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2 修正调查问卷 |
5.3 第三轮德尔菲法问卷调查处理 |
5.3.1 第三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4 评价量表的构建 |
6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实践应用 |
6.1 实践应用过程 |
6.2 实践应用分析 |
7 研究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D]. 宋运明. 西南大学, 2014(04)
- [2]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D]. 董博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4]论音乐教育中动作与音乐的关系与作用 ——从拉班人体动律学到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D]. 陈蓉. 上海音乐学院, 2019(02)
- [5]初中英语深度阅读策略研究[D]. 谢萌.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D]. 韩龙淑.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 [7]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 丁国浩. 上海大学, 2013(01)
- [9]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D]. 曲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王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