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推广数显技术在重型机床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张程[2](2017)在《“大跃进”期间的“超声波化”运动》文中指出"超声波化"运动是"大跃进"期间发生的以推广应用土超声发生器为主要内容的全民运动。论文把这场运动做为反映"大跃进"期间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典型案例,从技术史、政策史、技术与社会等角度开展了专题研究。论文在广泛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简要梳理了 1950年代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并介绍了"大跃进"给推广工作带来的变化。第二,系统梳理了"超声波化"运动从发端到兴起的过程,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大致估算了运动的规模,介绍了运动期间保密范围过宽的情况并分析了原因。第三,以典型案例方式分领域、分部门的考察了运动开展情况,并分析了这些领域和部门中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最后,介绍了运动期间推广应用土超声发生器的主要种类,分析了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总体上评价了土超声发生器的性能和作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论文多角度地系统总结了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了运动期间非理性行为存在的思想根源,考察了运动在生产、技术推广、科学研究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科技界知识分子在运动期间的表现。
郭笑鸽[3](2017)在《重型锻锤立车加工方法及仿真分析》文中指出作为当今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航空锻造业正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以某一重型机械加工厂进行生产转型为契机,以航空大型模锻件锻压设备630kJ对击锤作为加工对象,以重型数控双柱立式车床作为加工设备,对其机械加工方法进行研究,以降低重型锻锤加工制造难度,提高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开拓企业现有的重型数控双柱立式车床的设备性能,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针对重型锻锤传统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制定了新的工艺方案,并对其加工过程进行了仿真;采用新工艺规程进行了锻锤的实际生产加工,并对加工的结果进行质量评定和误差分析;另外,为方便重型锻锤的立车加工,本文还设计了配套的夹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设计新的锻锤加工方法。不同于传统加工方法,即先精车锤杆全部,然后采用过盈配合,通过热—压装的方法完成锤杆与锤头的装配,新方法的加工工艺是在采用铆焊的方法完成锤杆与锤头装配后,在重型立车上完成对锤杆全部的粗车和精车加工,其加工制造简单、效率高、锤杆使用寿命长。对加工过程进行数控仿真,在理论上验证了新工艺的可行性。最后应用新工艺,对锻锤进行了实际加工,其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为在重型加工过程中解决常规装夹方法存在的找正困难等问题,实现对工件的快速装夹及对中找正,本文设计了一套与新工艺相适应的配套夹具,同时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似工件加工。
李自汉[4](2016)在《数控机床关键误差识别、建模及实时补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控机床的几何与热复合位置误差对其加工精度影响十分突出,如何对这些误差因素进行有效辨识与补偿受到了国内学者与机床生产厂家的广泛关注。本课题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以沈阳机床集团生产的一台立式加工中心和浙江日发精机生产的一台大型龙门机床为研究对象,对数控机床关键误差的识别、建模与补偿实施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对不同结构类型数控机床关键误差的辨识与分析,建立了数控机床几何与热复合位置误差的精确预测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基于NI虚拟仪器与嵌入式PC机开发了一套实时智能误差补偿系统,对机床的几何与热复合位置误差进行实时补偿,有效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实际加工精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结构类型数控机床的通用空间误差模型。通过对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与误差表现形式的研究分析,基于多体运动学理论建立了适用于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大型龙门机床、卧式镗床等不同结构类型数控机床的通用空间误差模型。通过考虑平动轴角偏误差对机床空间定位精度的影响,使得所建综合误差模型通用性更强,同时适用于不同行程大小与结构类型的数控机床。(2)提出了不同结构类型数控机床关键误差的辨识方法。首先定性分析了定位误差、直线度误差、垂直度误差、角偏误差等各类误差元素对数控机床直线位置精度与平面圆轨迹精度的影响机理。并分析了其在不同行程大小、结构类型机床上的表现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基于敏感性分析判定法提取出了影响各类机床加工精度的关键误差元素,有效提高了误差检测与补偿的效率。(3)对立式加工中心的关键误差进行了有效检测与建模。首先对立式加工中心处于不同温度状态下的定位误差进行了测量。然后,对于其几何位置误差,提出了基于Chebyshev正交多项式的误差拟合建模方法,通过基函数的正交化设计,克服了高阶多项式的局部过拟合现象,有效提高了几何位置误差的建模精度。此外,Chebyshev正交多项式可以自适应地判定最佳拟合阶次,实现自动建模。针对机床丝杆的热误差,提出了基于自然指数热机理分析法的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并确定了机床丝杆热误差的产生机理,以及其随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此外,其还可以克服在机床降温阶段由于温度测量滞后而导致的预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有效保持了热误差模型在升温、降温、环境温度变化等不同工况下的预测精度,提高了补偿模型的鲁棒性。(4)对大型龙门机床的关键误差进行了有效检测与建模。首先介绍了基于工件加工表面检测的龙门机床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方法。然后针对龙门机床运动行程大、几何位置误差曲线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几何误差拟合建模方法。此建模方法结合了自适应分段拟合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建模优点,通过引入紧支域的概念,有效提高了复杂误差曲线的建模精度,并降低了区间拟合函数的阶次。此外,通过对龙门机床平动轴角偏误差引起的Abbe误差进行分析与建模,有效地提高了龙门机床的三维空间定位精度。(5)开发了虚拟仪器实时误差补偿系统。基于NI虚拟仪器与嵌入式PC机开发了一套综合误差实时补偿系统,结合数控系统的外部机械原点偏移功能,其可以对机床的几何与热复合位置误差进行实时补偿。补偿软件平台嵌入了MATLAB功能模块,其能自动识别与提取激光干涉仪测量文件的误差数据、温度记录文件的温度数据,并完成几何与热复合位置误差的在线自动建模。此外,为了适应各类数控系统不同的补偿需求,本文分别基于快速以太网与机床外部I/O模块开发了两种补偿方案,其分别通过内部嵌入式以太网或机床外部I/O模块与数控系统的PMC窗口功能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有效提高了补偿器的适应性。(6)进行了数控机床多误差的动态实时补偿试验,以及工件的实际切削补偿验证。针对误差实时补偿系统,在立式加工中心与大型龙门机床上设计了一系列的多误差综合补偿试验,并使用激光干涉仪与球杆仪对机床在补偿前后的直线位置精度与圆轨迹精度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经补偿后机床的精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此外,为了验证补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也在立式加工中心与大型龙门机床上设计了一系列的标准件实际切削加工补偿试验。通过对补偿前后工件的加工精度进行对比表明:本文开发的误差补偿器能有效提高机床的实际加工精度,可以应用到机床的实际生产加工中。
占炜[5](2016)在《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学界对中国近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有一定的重视,在设计史认识和研究方法领域的探讨甚为活跃,也出现了一些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专着。但从国内检索出该领域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专题研究的深入程度等状况可以看出,学界对以工业产品为中心的近代设计研究不足,近代设计史相关研究着作中对工业设计的论述也偏少,关于我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的研究还是零星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中国近代工业是在西方国家影响下发生的,其发展经历了由沿海到内陆不断深化、加剧的过程。中国近代工业并不是依靠自身技术变革或产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主动调整,而是传统的自然经济对西方先进生产方式侵入的被动回应。中国近代工业设计与近代工业是共时发展的,中国近代工业“被动”发生下的“主观性”和“跳跃性”模式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颇深,总体上说,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呈现出一种失衡性、依附性和被动性的发展特征。根据近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特点,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和停滞期。技术、商业和人文恰是设计本体中需要思考的三种关键要素,本文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界定为三条:技术进步、商业利权和人文启蒙。这也可以理解为从三个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条线索并不是平行对等的,三者间存在着依次递进的关系:技术进步在工业设计发展之初的作用显着,其关键作用贯穿于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全过程;商业利权是工业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得以广泛重视,有效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繁荣;作为一种修正力量,人文思想则是工业设计反思层面的考量,这种考量使工业设计发展逐渐迈向成熟。技术是工业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国家政策和企业行为都以实现技术的进步为目标,这期间未有完全独立的设计现象,设计师也没有成为独立的职业。在近代,作为后进国家的中国一直将技术当成工业发展的核心,要缩小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技术发展是关键。本文将技术进步界定为“主干线”,该线索的论述更多是关注工业设计实践领域的事件和问题,是以一种微观视角对工业设计现象和行为进行考察。技术是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基础,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行为以“功效”为逻辑,设计往往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的生存需求。本文技术进步线索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广泛考察了国家战略性工业和民用工业。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包括产品标准化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在中国近代,商业作为一种启蒙思想是伴随技术进步一起发展的。近代早期国家战略工业的发展,对技术引进和企业运作的商业化思考不足,这也使得相关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动力,这种现象直到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才有所改观。因近代商业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程度较技术的低,笔者将商业利权线索界定为“辅助线”,但这种界定并不否认近代商业线索的重要性。商业利权下的相关论述更关注工业设计发展中的策略问题,是以中观视角对工业设计发展的考察。商业竞争是工业设计发展繁荣的刺激因素,在此逻辑下,国家以促成利权、企业以追求利益为目标。本文商业利权线索的近代工业设计考察从政府、企业和相关中间组织三个层面展开。政府举办博览会、发起国货运动旨在促进本土工业产品的发展;国家战略工业企业在商业利权思想下改革重组,在华的外国企业重视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在此压力下,民营企业开始利用民族情感进行产品品牌建设和视觉推广;行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等相关中间组织也为抵制洋货,促进本土产品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工业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近代以来,政府颁布多部法律激励产品设计创新和规范品牌商标制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工业设计发展共时演进。人文思想对工业设计实践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因工业设计物(洋货)深度介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其传播和使用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扩展了民众的视野,促进民众思想上的开明、开化,这使得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思想启蒙有反向作用。该线索是将工业设计发展投射至人文社会中的宏观考察,因此,本文将人文启蒙线索界定为“投影线”。人文性思考是对工业设计整体发展的一种反思,其中夹带着对工业设计多层面的理想和期许,是使工业设计自我修复、迈向成熟的力量。人文思想在近代工业设计实践中有若干表征:理性思想启蒙下近代工业产品的实用主义倾向,民众审美观念变化下产品风格的变迁,文化碰撞下中西产品风格的融合;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维的形成,外来器物广泛使用促进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城市公共交通等为大众的设计促进社会的民主意识,自行车、缝纫机等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从产品(技术)引进、仿制到融合、创新,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走出了特殊路径。近代早期产品技术引进运行效率低下和缺乏持续性,近代社会机制中缺乏“再创造”的动力,这些因素使得近代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大打折扣;随着商业利权思想的深入,设计实践开始从“重商”发展到“重调查”,设计战略从政府政策扶持走向企业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这些都映射出工业设计的某些进步。在“效益”的追求下,技术进步和商业利权两条线索在工业设计发展中走向结合是必然的;由于近代特殊的国情,民族情感对工业设计的利权行为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在商业利权思想下,当时前卫的艺术和美学思想(形式)得以在设计中广泛传播。技术、商业、人文在工业设计发展初期以一种独立线索形式加以考量是为了理清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问题根源,其对当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借鉴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工业设计被认为是融合技术、商业、人文(美学)的一种重要介质,是人类走向诗意生活的推动力,此时,技术、商业、人文线索(逻辑)或将走向统一。
李昳雯[6](2014)在《长春光机数显公司光栅数显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长春光机数显公司作为一家以生产和销售光栅数显系列产品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其现有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面对前景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环境,长春光机数显公司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本文首先对长春光机数显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环境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光栅数显产品市场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了公司的客户特点,通过对竞争对手情况的调研确立了自身在行业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及竞争优势,对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现有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及工业品营销相关理论,根据长春光机数显公司自身特点,对现有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如下改进:改变了以往只重视产品性能与质量的产品策略,实行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产品和服务策略,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或者超出顾客期望;拟定了以需求导向为主的价格策略,争取最大限度的提高利润空间;渠道设计为混合渠道,采取公司直接销售与国内贸易商代理、整机配套代理、国外贸易商代理、OEM经销等相结合的渠道策略;针对行业特点制定了广告、展会营销及网络营销等多样化、以扩大品牌知名度为目标的促销策略。最后,为了确保改进后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能够顺利进行,拟定了一系列的实行保障办法:先介绍了建立国际市场营销理念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国际市场营销复合型人才需具备的素质,包括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技术工具,具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能力;另外,公司应对公司激励机制进行完善,主要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及个性化的激励机制等方式;最后是如何做好国际市场营销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本文结合长春光机数显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其光栅数显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丰富以光栅数显产品生产企业为蓝本的工业品营销理论研究,完善关于光栅数显行业产品营销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方面的具体研究。同时,通过对公司现有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并重新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及实施方面的研究,为公司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参考,对有效改善公司国际市场营销体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长春光机数显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其他相关工业品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提供了参考。
丁振乾[7](2014)在《液体静压、动静压技术在我国机床的发展历史及现况》文中研究说明静压支承具有高精度、高刚度、长寿命等一系列优点而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最早的液体静压支承的雏形是在1878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的能灵活浮动的展品。193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帕罗马尔山天文观测站在200英寸天文望远镜上,首次成功地应用液体静压推力轴承。该望远镜重量为500t,转速为1转/天,但驱动功率仅需70W。1945年法国工程师P.Gerard发明了向心静压轴承,并于1948年成功地应用于Gendron
张德宝[8](2014)在《海德汉(中国)公司东北三省市场营销规划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和扩展,全球制造业收到了重大影响,与制造业相关的精密仪器和机床行业也难逃此劫。为了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和振兴东北地区制造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和发展区域经济的一项重大政策,国务院出台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规划》与十二五规划,电气设备、汽车及汽车配件、机床、航空航天军工及其他专用机械等众多子行业公司从中受益,与海德汉业务直接相关的机床制造业、试验机行业、量具行业、电机行业和工业研究领域都涵盖在国家规划和地方规划中,可以说海德汉(中国)公司发展是困境与机遇共存。本文以海德汉(中国)公司东北地区哈尔滨办事处为具体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国际经济危机过后的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政策和区域宏观环境的基础上,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践调研法、调查问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文章从介绍营销组合理论及相关营销理论知识入手,对海德汉(中国)公司哈尔滨办事处具体营销策略及主要对手竞争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公司目前营销体系的不足提出了营销体系改进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策略,分别从产品组合、营销渠道、客户服务体系进行了具体的策略改进论述。接下来论文进一步论述了海德汉(中国)公司东北区域市场实施营销体系改进的相关保障措施,分别从企业文化、销售队伍建设、价格策略方面提出了营销体系改进的相关保障。本论文目的在于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的有关知识,结合海德汉公司在东北三省的市场营销策略实践,对其营销体系进行改进,为公司在实施东北工业振兴的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中,提出有效应的营销应对措施,提升企业市场综合竞争能力。
汪艺[9](2013)在《CIMT2013重大专项展区报道》文中研究表明数控机床专项自2009年实施以来,不断加强和完善组织实施和管理措施,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在重点领域用户企业成功应用,更有部分产品在与国际先进技术产品同台竞争中赢得订单,成功进入国际高端市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明显,激励着机床工具行业相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行业的科学发展。在CIMT2013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机床
朱少堃[10](2013)在《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及其应用》文中提出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是提高数控机床自身精度和加工精度的一种非常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了数控机床误差产生原因、测量方式、建模和实时补偿等数控机床误差补偿的先进技术及其应用。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任务:(1)针对重型数控落地镗铣床方滑枕伸出时由重力原因产生挠度误差问题,提出利用百分表、平尺及海德汉绝对值光栅尺的测量方案,建立滑枕伸出长度对应挠度误差值的数学曲线模型,采用PLC控制的逐点液压补偿方式对其进行实时补偿,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成功运用到TK系列的产品上。(2)针对线镗刀精加工时刀具磨损后人工调整效率低的问题,在曲轴孔加工专机上设计自动刀径补偿功能。设计的总体构想是通过增加自动测量模块和伺服调整模块,使曲轴孔专机能实时监测加工工件的精度,一旦加工误差超过设定范围,启动自动刀具调整程序,由伺服电机精确调整精镗刀片,达到自动刀径补偿的目的。(3)研究和分析了重型落地镗铣机床主轴定位误差同温度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使用PT100温度传感器对主轴各部件的温度进行测量,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对机床镗杆W轴进行了误差的测量,得到了W轴位置误差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建立“温度-形变”数学模型,结合SIEMENS840D数控系统的温度补偿功能,实现对重型数控机床主轴热变形误差的实时补偿。本文综合国内外数控机床误差补偿的技术现状,针对三类有代表性的数控机床误差案例进行研究,指出目前这类误差解决方案的不足和难点,设计新的解决方案更好的完善这些误差补偿技术,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获得了良好的误差补偿精度和经济效益。
二、积极推广数显技术在重型机床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推广数显技术在重型机床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大跃进”期间的“超声波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950年代超声技术的推广应用 |
第一节 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有利条件 |
一、国家科学规划中的超声技术推广 |
二、中苏科技合作协定中的超声技术引进 |
三、超声技术的科普宣传 |
第二节 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成果 |
一、国产超声设备的制造 |
二、超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第三节 "大跃进"前期超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变化 |
一、跃进式的超声研究和应用规划 |
二、"技术革新"运动与群众自制超声设备 |
小结 |
第二章 "超声波化"运动的兴起 |
第一节 土超声波发生器的发明与北京市的推广活动 |
一、北京市化工局的超声应用规划 |
二、兴华染料厂发明土超声波发生器 |
三、对机织印染厂和兴华染料厂制造的超声发生器的分析 |
四、北京市化工局的推广活动和"新发现"的出现 |
五、北京市委举办超声应用成果展览会 |
六、从落后到先进的机织印染厂 |
第二节 上海市推广土超声波发生器的活动 |
一、土超声波发生器传入上海 |
二、上海市化工局的推广活动 |
第三节 中央和各部委对推广活动的推动 |
一、北京、上海的两份报告与中央的批示 |
二、国家各部委对"超声波化"运动的推动 |
第四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规模和运动期间的保密措施 |
一、"超声波化"运动的规模 |
二、"超声波化"运动期间的保密措施 |
小结 |
第三章 工业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第一节 化工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等地化工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化工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二节 冶金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等地冶金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冶金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三节 机械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陕西、江苏、吉林、上海等地机械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机械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四节 纺织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陕西等地纺织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纺织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五节 轻工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上海、陕西、四川等地轻工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轻工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小结 |
第四章 农业、医疗卫生、科研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第一节 农业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等地农业领域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农业领域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二节 医疗卫生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陕西、江苏等地医疗卫生领域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医疗领域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三、卫生领域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三节 科研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吉林分院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科研机构在运动期间的重大"发现" |
小结 |
第五章 运动期间的土超声器与"超声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土超声波发生器的种类和典型分析 |
一、土超声波发生器的种类 |
二、对若干典型土超声波发生器的分析 |
第二节 土超声波发生器的性能和作用 |
一、对土超声波发生器性能的综合分析 |
二、对土超声波发生器所起作用的评价 |
第三节 运动期间的"超声理论"研究 |
一、华东师范大学《超声波对物质作用的机理探讨报告》 |
二、中国科学院《关于超声波应用问题的报告》 |
三、中国化学化工学会1960年年会会议纪要 |
小结 |
第六章 "超声波化"运动的结束、失败原因与影响 |
第一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结束 |
第二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失败原因 |
一、技术推广政策失误 |
二、群众运动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
三、过分依靠"以土为主"方法 |
四、所追求的"超声波化"目标过高 |
五、如何理解运动期间的非理性行为 |
第三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影响 |
一、"超声波化"运动对生产的影响 |
二、"超声波化"运动对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 |
三、"超声波化"运动对科教领域的影响 |
四、科技界知识分子在运动中的表现及其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重型锻锤立车加工方法及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中国重型机械加工行业现状 |
1.1.2 重型锻锤加工方法研究的应用价值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1 传统加工工艺改进的必要性 |
1.2.2 数控仿真技术引进的重要性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安排 |
1.4 本文研究的结构安排 |
2 新工艺的方案设计 |
2.1 新工艺的需求分析 |
2.1.1 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 |
2.1.2 新工艺预期达到的效果 |
2.2 新工艺方案的初步设计 |
2.2.1 新工艺的初设方案 |
2.2.2 初设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2.2.3 初设方案的论证评估 |
2.3 新工艺方案的改进完善 |
2.3.1 新工艺的改善方案 |
2.3.2 改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2.3.3 改善方案的论证评估 |
2.4 新工艺方案的最终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3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
3.1 分析工件图样 |
3.1.1 图纸审查 |
3.1.2 毛坯分析 |
3.1.3 机床选择 |
3.2 确定定位与装夹方案 |
3.2.1 定位基准的确定 |
3.2.2 装夹方案的确定 |
3.3 完成工序划分与工步安排 |
3.3.1 工序划分 |
3.3.2 工步安排 |
3.4 确定刀具与切削用量 |
3.4.1 选择车削刀具 |
3.4.2 确定切削用量 |
3.5 编录数控加工工艺表 |
3.6 本章小结 |
4 新工艺加工过程仿真分析 |
4.1 建立工件实体模型 |
4.2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
4.3 数控加工编程操作 |
4.3.1 生成加工轮廓线 |
4.3.2 设置机器群组属性 |
4.3.3 规划加工刀具路径 |
4.4 加工过程模拟仿真 |
4.4.1 路径模拟分析 |
4.4.2 实体仿真验证 |
4.4.3 仿真过程分析 |
4.5 后处理数控加工程序 |
4.6 本章小结 |
5 实际加工成果分析 |
5.1 实际加工情况介绍 |
5.2 实际加工质量检测 |
5.3 实际加工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工艺配套夹具设计 |
6.1 夹具设计的需求分析 |
6.1.1 装夹方案的确定与问题分析 |
6.1.2 配套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
6.2 配套夹具的方案设计 |
6.2.1 夹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
6.2.2 配套夹具的结构分析 |
6.3 配套夹具的定位分析 |
6.3.1 夹具定位的实现过程 |
6.3.2 夹具定位的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数控机床关键误差识别、建模及实时补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机床误差元素的测量与辨识 |
1.3.2 机床几何与热综合误差模型的建立 |
1.3.3 机床误差补偿技术 |
1.4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5 本文的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数控机床空间综合误差模型 |
2.1 引言 |
2.2 数控机床的结构分类 |
2.3 数控机床综合误差建模 |
2.3.1 数控机床误差传递链分析 |
2.3.2 数控机床综合误差建模 |
2.4 数控机床的通用综合误差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关键误差元素分析与辨识 |
3.1 引言 |
3.2 数控机床误差元素的影响机理分析 |
3.2.1 定位误差影响机理分析 |
3.2.2 直线度误差影响机理分析 |
3.2.3 垂直度误差影响机理分析 |
3.2.4 角偏误差影响机理分析 |
3.3 基于敏感性分析判定法的机床关键误差辨识 |
3.3.1 立式加工中心的关键误差辨识 |
3.3.2 大型龙门机床的关键误差辨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立式加工中心关键误差的测量与建模 |
4.1 引言 |
4.2 立式加工中心几何与热误差的测量 |
4.2.1 机床定位误差的测量 |
4.2.2 机床直线度与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
4.3 基于Chebyshev正交多项式的几何误差元素建模 |
4.3.1 正交多项式的建模思路 |
4.3.2 基于Chebyshev正交多项式的建模方法 |
4.3.3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元素建模实例 |
4.4 基于自然指数热机理分析法的机床热误差建模 |
4.4.1 基于多元回归统计的机床热误差建模 |
4.4.2 机床丝杆温度场的测量分析 |
4.4.3 机床丝杆的热特性机理分析 |
4.4.4 机床丝杆的热力学边界条件确定 |
4.4.5 机床丝杆在不同进给速度下的温度变化规律 |
4.4.6 基于热机理分析法的热误差建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龙门机床关键误差的测量与建模 |
5.1 引言 |
5.2 大型龙门机床定位误差的测量与建模 |
5.2.1 龙门机床定位误差的测量 |
5.2.2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定位误差建模 |
5.3 大型龙门机床导轨直线度误差的测量与建模 |
5.3.1 基于角度测量法的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 |
5.3.2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导轨直线度误差建模 |
5.4 大型龙门机床的导轨角偏误差分析与建模 |
5.4.1 龙门机床Abbe误差的影响机理分析 |
5.4.2 龙门机床Abbe误差的测量与建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虚拟仪器的数控机床实时误差补偿器开发 |
6.1 引言 |
6.2 基于外部原点偏移功能的误差补偿策略 |
6.3 虚拟仪器误差补偿器的硬件平台开发 |
6.3.1 误差补偿器数据通讯方式的研究 |
6.3.2 基于机床外部I/O模块通讯的虚拟仪器误差补偿器 |
6.3.3 基于快速以太网通讯的虚拟仪器误差补偿器 |
6.4 虚拟仪器误差补偿器的软件平台开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数控机床误差实时补偿试验与应用 |
7.1 引言 |
7.2 立式加工中心的误差补偿试验 |
7.2.1 立式加工中心定位误差补偿试验 |
7.2.2 立式加工中心直线度误差补偿试验 |
7.2.3 基于球杆仪的圆轨迹补偿试验 |
7.2.4 基于标准件的切削加工补偿试验 |
7.3 大型龙门机床的误差补偿试验 |
7.3.1 龙门机床定位误差补偿试验 |
7.3.2 龙门机床Abbe误差补偿试验 |
7.3.3 基于工件切削加工的龙门机床导轨直线度误差补偿试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论文、发明专利及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5)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题的界定和说明 |
1.3.1 地域与时间的界定 |
1.3.2 工业设计概念的界定 |
1.3.3 本文考察的重点领域 |
1.3.4 研究视角的界定 |
1.4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4.1 同类研究 |
1.4.2 相关研究 |
1.5 本文的史料来源 |
1.5.1 基本史料来源 |
1.5.2 相关史料来源 |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难点 |
1.7.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概况及线索界定 |
2.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 |
2.1.1 中国近代工业发生的地域分布及演变 |
2.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典型特征 |
2.1.3 中国近代社会消费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
2.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特点 |
2.2.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失衡性发展 |
2.2.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依附性发展 |
2.2.3 中国近代工业和设计的被动性发展 |
2.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史学地位及阶段划分 |
2.3.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史在中国设计史中的地位 |
2.3.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划分依据 |
2.3.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四个阶段的发展特征 |
2.4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及结构 |
2.4.1 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 |
2.4.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条线索及结构关系 |
2.4.3 线索的定位及关键信息界定 |
第3章 主干线——技术进步线索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
3.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技术逻辑与技术力量 |
3.1.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逻辑关系 |
3.1.2 影响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技术背景及技术形态 |
3.1.3 促进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两股技术力量 |
3.2 国家战略性工业技术进步下的产品研制和创新 |
3.2.1 制造、化学等技术进步下的枪炮研制 |
3.2.2 造船技术进步驱动下的现代轮船设计 |
3.2.3 技术进步下近代陆空交通工具的发展 |
3.3 民用工业技术进步驱动下的产品研制与创新 |
3.3.1 木材加工技术进步下家具设计 |
3.3.2 民营机器技术进步及产品设计 |
3.3.3 技术进步下纺织、服装的设计和创新 |
3.4 技术驱动下工业设计发展的关键问题 |
3.4.1 产品生产制造中的标准化 |
3.4.2 技术和创新人才需求的解决对策 |
第4章 辅助线——商业利权思想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
4.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商业逻辑和行为层次 |
4.1.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商业利权逻辑 |
4.1.2 中国近代的商业观念转变与商业环境 |
4.1.3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层次行为 |
4.2 政府行为——从博览会到国货运动 |
4.2.1 清末政府为推销国产商品举办的商业展会 |
4.2.2 民国时期政府主导的国货运动 |
4.3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企业行为 |
4.3.1 利权思想下国家战略性工业的改革 |
4.3.2 新产品的引入与本土化发展 |
4.3.3 企业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 |
4.3.4 中国近代民族品牌创立及其视觉化策略 |
4.4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中间组织行为 |
4.4.1 行会行为——中间组织的初始形态 |
4.4.2 同业公会——企业与市场间的桥梁 |
4.4.3 商会——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 |
4.5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产业政策 |
4.5.1 政府的设计创新激励机制 |
4.5.2 政府的产品商标制度 |
第5章 投影线——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人文启蒙的交织演进 |
5.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人文线索的界定及两者关系 |
5.1.1 西方工业设计史中的人文思想视角 |
5.1.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思想启蒙和人文环境 |
5.1.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人文启蒙的相互促进 |
5.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人文思想的若干表征 |
5.2.1 理性思想启蒙与实用性产品设计 |
5.2.2 审美观念改变下设计形式的变迁 |
5.2.3 中西文化碰撞下产品风格的融合 |
5.2.4 艺术自由沁入设计之中 |
5.2.5 基于民族情感的传统符号再生 |
5.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的积极影响 |
5.3.1 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想启蒙 |
5.3.2 外来器物促进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 |
5.3.3 近代城市公共交通促进社会民主意识 |
5.3.4 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促进社会公平 |
第6章 余论 |
6.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各线索的关键问题剖析 |
6.1.1 从引进、仿制到改良、创新——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路径 |
6.1.2 早期技术进步下产品研制和创新的局限 |
6.1.3 中国社会机制缺乏“再创造”的动力——以西方为参照 |
6.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的互动 |
6.2.1 技术逻辑与商业逻辑在工业设计中的结合是一种必然 |
6.2.2 三条线索走向统一——亦或是一种思考 |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长春光机数显公司光栅数显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长春光机数显公司光栅数显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现状及问题 |
2.1 光栅数显产品简介 |
2.2 光栅数显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现状 |
2.3 光栅数显产品国际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
2.4 光栅数显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第3章 长春光机数显公司光栅数显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制定 |
3.1 顾客满意为导向的产品和服务策略 |
3.2 需求导向为主的价格策略 |
3.3 混合渠道策略 |
3.4 扩大品牌知名度为目标的多样化促销策略 |
第4章 长春光机数显公司实施营销策略改进的保障措施 |
4.1 树立国际市场营销理念 |
4.2 培养复合型国际市场营销人才 |
4.3 完善营销队伍的激励机制 |
4.4 防范和控制国际市场营销风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液体静压、动静压技术在我国机床的发展历史及现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理验证阶段 (1958~1960) |
二、生产性试验阶段 (1961~1968) |
三、重视理论研究和大量推广阶段 (1969~1984) |
四、动静压轴承、静压轴承应用的扩大和商品化 (1985~) |
五、世界领先的技术 |
六、结语 |
(8)海德汉(中国)公司东北三省市场营销规划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发展综述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论文的构成和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思路和框架 |
第2章 海德汉公司东北三省市场的营销现状分析 |
2.1 海德汉公司的基本情况分析 |
2.1.1 海德汉公司简介 |
2.1.2 海德汉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 |
2.1.3 海德汉公司哈尔办事处简介 |
2.2 海德汉公司在东北三省区域市场宏观环境的 PEST 分析 |
2.3 海德汉公司在东北三省区域市场情况分析 |
2.3.1 东北三省区域市场和行业情况 |
2.3.2 海德汉产品东北三省市场竞争分析 |
2.4 目前海德汉公司在东北三省的市场营销策略 |
2.4.1 哈尔滨办事处的用户分类 |
2.4.2 海德汉产品东北三省销售渠道分析 |
2.4.3 海德汉公司东北三省新产品推广策略 |
2.5 海德汉产品销售在东北三省市场的 SWOT 分析 |
2.6 海德汉公司东北三省市场营销策略的不足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德汉公司东北三省市场营销规划的改进设计 |
3.1 市场营销规划改进设计原则和思路 |
3.1.1 海德汉公司东北三省市场营销规划改进的原则 |
3.1.2 营销规划改进的思路及目标 |
3.1.3 哈尔滨办事处 2013 年营销工作规划 |
3.2 基于产品组合销售优势理论进行的改进设计 |
3.2.1 波士顿产品组合方法 |
3.2.2 基于新产品研发支撑作用的改进设计 |
3.3 基于销售渠道的改进设计 |
3.4 完善以客户关系为主体的服务营销体系 |
3.4.1 基于用户需求变化的改进设计 |
3.4.2 基于客户服务战略的改进设计 |
3.5 适当调整价格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德汉公司市场营销规划改进设计的保障措施 |
4.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融合 |
4.2 销售队伍建设 |
4.2.1 销售人员聘用和选拔 |
4.2.2 销售队伍的培训 |
4.2.3 销售队伍的激励政策 |
4.3 其他保障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9)CIMT2013重大专项展区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专项成果篇 |
1.1 数控机床专项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
1.2 专项课题验收工作稳步推进 |
1.3 专项成果介绍 (以下企业都是项目责任单位) |
2 专项任务篇 |
3 成果应用篇 |
(10)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误差补偿与补偿系统的基本概念 |
1.3.1 基本定义 |
1.3.2 基本特性 |
1.4 论文立项依据及研究目的 |
1.4.1 论文立项依据 |
1.4.2 研究的目的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重型数控落地镗铣床滑枕挠度的误差补偿 |
2.1 引言 |
2.2 TK69 系列重型数控落地镗铣床主轴箱结构 |
2.2.1 TK69A 型滑枕挠度分析 |
2.2.2 TK69B 型滑枕挠度分析 |
2.3 TK69A 重型落地镗铣床滑枕补偿系统 |
2.3.1 TK69A 型滑枕补偿原理 |
2.3.2 TK69A 型滑枕补偿的硬件设计 |
2.3.3 TK69A 型滑枕补偿的 PLC 程序 |
2.4 TK69B 重型落地镗铣床滑枕补偿 |
2.4.1 TK69B 型滑枕补偿原理 |
2.4.2 TK69B 型滑枕补偿的硬件设计 |
2.4.3 TK69B 型滑枕补偿的 PLC 程序 |
2.5 滑枕补偿的操作及误差对比分析 |
2.5.1 滑枕误差测量及补偿方法 |
2.5.2 补偿前后滑枕误差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加工中心的刀具磨损自动检测补偿功能 |
3.1 引言 |
3.1.1 数控加工中心镗刀磨损 |
3.1.2 发动机曲轴孔专机 OP180 |
3.2 加工中心刀具半径检测补偿原理 |
3.3 刀径检测及补偿功能的核心硬件 |
3.3.1 MARPOSS 内径气检探头 E9066N |
3.3.2 OP180 专机线镗刀 |
3.3.3 伺服夹爪机构 |
3.4 刀径自动检测和补偿的电气设计 |
3.4.1 控制部分 |
3.4.2 补偿装置 |
3.4.3 程序分析 |
3.5 自动刀径补偿功能的效益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床热变形误差检测及补偿 |
4.1 引言 |
4.2 热变形误差产生的原因 |
4.3 基于 SIEMENS 840D 系统的温度补偿原理 |
4.4 硬件设计 |
4.5 温度补偿 PLC 程序设计 |
4.5.1 程序分析 |
4.5.2 程序清单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积极推广数显技术在重型机床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大跃进”期间的“超声波化”运动[D]. 张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3]重型锻锤立车加工方法及仿真分析[D]. 郭笑鸽. 西安工业大学, 2017(02)
- [4]数控机床关键误差识别、建模及实时补偿应用研究[D]. 李自汉.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5]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D]. 占炜.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6]长春光机数显公司光栅数显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李昳雯. 吉林大学, 2014(03)
- [7]液体静压、动静压技术在我国机床的发展历史及现况[J]. 丁振乾.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14(02)
- [8]海德汉(中国)公司东北三省市场营销规划改进研究[D]. 张德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6)
- [9]CIMT2013重大专项展区报道[J]. 汪艺.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3(07)
- [10]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及其应用[D]. 朱少堃. 湖南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