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水浒》作者的道家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梦[1](2021)在《乡土与市场,“关系”与“说话”——刘震云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震云是文坛怪杰,不仅创作多变、风格诡异,且能量兼涉文学与影视。他的创作驱动是什么?如何整体把握他的变化,评价他在小说与影视间的跨界书写,特别是那标志性的"幽默"与"喜剧"?其"说话"风格的历史渊源、困境与创新在哪?怎么理解那宛然天书的大部头《故乡面和花朵》?本文将刘的书写置于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探索转型的大背景中,通过考察刘的创作活动——包括书写、访谈、演讲,他与冯小刚、王朔等的交往合作等,详细阐述了以上问题。刘氏创作的"始源"触发要归于乡土与"1990年代"的狭路相逢,系乡土"关系"生存与市场私利扩张彼此激发的结果。由是开启了一连串的文化冲撞和驿动,如中原权力哲学、流民文化、"50后"的代际追求与审美、新时期文学的历史记忆与寻根,等等。
倪晓明[2](2021)在《《论衡》会通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会通”的角度切入《论衡》的研究。文章从书与人两条线交融的视角出发,试图挖掘作家身份与文本形态的融会贯通属性。总体上,文章又分文体、文本、文心、文脉四个范畴,而王充的士大夫身份是勾连四个范畴的桥梁。第一章谈王充的文体意识及其文化动因。《论衡》是王充创作实践与认识观念的统一体。在“论”体层面,王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文体意识。与兰台文人作家群相比,王充的批判气质使其能对“论”体进行深入探索。从王充到刘勰,展现的是文体探究由朦胧模糊到逐渐清晰的文体发展历程。“论”体的正俗功能,促使王充将其作为“疾虚妄”的选择;王充的博通之学,则为其驾驭“论”体提供客观保障。越文化、书肆、班氏家族,共同铸就王充的博通学风。王充的个人气质与学术素质使其与“论”体交融为一,相互成就。第二章从文本素材角度还原了王充的士大夫身份。《验符》篇涉及的素材大多是汉代的文书,王充对文书内容进行节录与转写处理后,将其移入《论衡》的文本之中,而官吏身份是其能够阅读官方文书的前提,他对文书的熟悉也是其官吏身份的反映。这表明王充的真实身份应当是融“文人”与“官吏”于一身的士大夫。王充征引文书有两大意义:其一是文书的史料价值。《论衡》所载汉事与常见史书存在详略不同、文字出入等差异。其二是征引素材的宣汉意义。王充将政府公文用于文章写作,含有宣汉的政治意味。此举致力于匡正儒生的复古观念,是从素材到理念的双重纠偏。第三章谈王充颂汉的文化意味。为汉辩护是王充创作《论衡》的首要动机,是其为文之用心。首先,王充的颂汉理念与其对《春秋》的继承密不可分。《春秋》“惩恶劝善”的理念为王充“颂汉”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其次,王充与东汉前期的其他文士存在颂汉理路的细微差异。王充依违五经,东汉文士依附五经。东汉其他文士对汉德的歌颂不出经义的范畴,王充的颂汉则超出了五经的界限。东汉文士通过依附往圣的方式抬高汉圣,王充则通过对比往圣的方式以凸显汉帝王的优越性。第四章谈《论衡》在后世的接受。总体来讲,20世纪以前的《论衡》评价呈现出褒贬不一的态势。由于历代的文章评判标准不同,《论衡》的评价也随之起伏不定。黄晖撰写的《论衡校释》是融“会校”与“通释”于一体的“会通型”学术专着。张舜徽先生对《论衡》之接受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张氏由《论衡》崇博尚通的学风奠定自身博通的治学路径。其二,张氏服膺《论衡》贬斥师法与其自身转益多师的学术阅历有关。其三,张氏以《论衡》“作”、“述”、“论”三科为依托,由考辨体例到编纂语选,实现了体用的会通。其四,张氏由认同《论衡》“反是古非今”理念,到推崇知今之学,将教学与科研、时代与学术融会贯通,知行合一。
林慧娇[3](2021)在《《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
李超[4](2021)在《金庸小说人名研究》文中指出
胡亮[5](2021)在《整体主义与汉诗》文中研究表明一沐川是一个县、一座城,森林环绕,群山起伏,位于岷江、大渡河和金沙江之间的三角地带。或许,沐川还是一艘船。什么船?比如弗吉尼亚号(Virginian)。这个故事始于一个弃婴。弗吉尼亚号的煤炭工丹尼(Danny Boodman)偶然发现了这个弃婴。弃婴装在一个纸箱里,纸箱放在一架钢琴上。这个纸箱印有如是字样:TD牌柠檬。丹尼坚持这样来理解:"TD"就是"Thanks Danny"2。丹尼决定抚养这个弃婴,将他命名为"1900"——这个弃婴以船为家,逐渐长大,居然成了一位天才的钢琴师。
叶官谋[6](2021)在《明代三大经典名着使用诗词比较刍议》文中研究指明明代三大经典章回小说使用诗词,无论在哲学思想、作者意旨还是在选择诗词水平和自创诗词水平上均存在较大不同,这反映了明代以来诗歌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朝着更为丰富、更加自由方向发展的鲜明倾向。
武云峰[7](2021)在《《水浒传》道教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浒传》中道教书写颇多,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有道教人物、道教法术、道教斋醮、道教建筑以及道教名山等。《水浒传》中有关道教的书写并不是偶然写就的,而是与水浒故事的发生、发展以及形成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同时,《水浒传》中的道教书写在全书思想和艺术方面也发挥着一定的功用。本文的论述旨在揭示《水浒传》道教书写的形成过程,探究道教书写在《水浒传》中的作用。本论文正文分四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第一章论述早期水浒故事《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代水浒戏剧本中的道教书写,通过分析二者中九天玄女、张天师等道教人物及“替天行道”“罡星”“魔星”等概念,探讨其与《水浒传》的渊源。第二章从道教人物、道教活动、道教名山与建筑三个方面探讨《水浒传》中的道教书写,通过对《水浒传》中主要描写的道教人物如九天玄女、罗真人、公孙胜,道教活动如罗天大醮,道教名山如龙虎山、华山、二仙山,道教建筑如上清宫、玄女庙、西岳庙等的分析,对《水浒传》道教书写进行较全面地探究。第三章从《水浒传》中道教书写出发,在《水浒传》“泛滥百家,贯串三教”的整体视野下,探讨《水浒传》以佛辅道、以道传儒的思想特征。第四章论述《水浒传》道教书写的艺术功能,主要从《水浒传》道教书写的结构功能和叙事功能进行探究。在结构功能方面,本文(?)《水浒传》比作“太和殿”,(?)《水浒传》道教书写中的临凡框架、二梦玄女、罗天大醮、星宿隐喻比作太和殿之间架、重檐庑殿顶、斗拱及其地址进行分析。在叙事功能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水浒传》道教语境、道教仙真、道教法语、道教法术在全书叙事情节上凝聚天罡地煞、救助水浒英雄、预示人物命运、增加文章之奇的功用。
冯译萱[8](2021)在《阿城论》文中研究指明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张悦[9](2021)在《谢无量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惊心动魄的风云变革时期,谢无量先生是历经晚清民国时期的重要学者,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远大的理想抱负使其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二十世纪初的时代变革之中,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谢氏的生平经历和学术着作来分析谢氏学术思想的内涵,以陈寅恪先生“了解之同情”的眼光还原真实生动的谢无量本人。本文首先梳理了谢氏的生平经历,随后结合谢氏的生平经历和学术着作,归纳出谢氏学术思想的特点和创获,最后总结谢氏被历史遗忘的原因。谢无量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这场广泛的思想激荡之中,形成了保有儒者底色的多元思想融合体,成为晚清民国时期独具个人特色的现代学者。
杨文英[10](2021)在《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研究》文中提出王国维在诗词、戏曲等文体方面的研究造诣深厚、论着颇丰,受到学界长期以来的广泛关注。相比之下,王国维在小说领域的研究成果所受关注程度相对不足。王国维对小说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小说创作理论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值得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王国维在考察“小说”一词的基础上,对小说文体的源流演变进行了追溯与梳理,得出后世小说以唐朝变文为发端,发展到宋代说话、话本,最后演变为通俗小说。他考究章回小说的起源与祖本的问题,认为章回小说萌芽于赵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后世章回小说之祖。对于一直以来的小说因袭写作现象,他予以梳理判断,断定后世章回小说多为因袭之作,绝非一时之作,流露出对小说因袭写作问题的保留态度。关于小说文体的创作理论,王国维认为小说创作主体应当具备“忠实”与“阅世”的基本能力素养;在小说创作过程中,需要兼顾叙事性与抒情性的两种倾向,同时应当注重“描写人格”,也要关注小说作品中所呈现的“乐天”精神与“悲剧”性质。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的生成,有着自身研治史学的学术积淀,也有着家学、师承的旧学传承和新学渗透。此外,以焦循文体观等为代表的传统文论和以叔本华等为代表的西方理论也对他的小说文体观念的生成,有着不容忽视的潜在影响和融合作用。王国维从文体独立性的维度,审视、界定、推崇小说;从史学研究的角度,搜集、考证、梳理小说;从美学阐释的视角,分析、评论、研究小说。这样的小说文体观,对后世小说研究和文体学研究都产生着持续性的影响,既有文体观念的启蒙、研究范式的创新,也有治学风格的引领,这些都是研究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的主要研究意义和重要学术价值。
二、谈《水浒》作者的道家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水浒》作者的道家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乡土与市场,“关系”与“说话”——刘震云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鬼马”怪杰 |
二流民文化,宋朝文章 |
三“新写实”的雅俗之辨 |
四《论语》新解与“找话儿” |
五有朋自远方来 |
六“朋友”“关系”与“结构” |
七流民复活、认同的历史契机与表达 |
八“关系”痴迷与乡土创伤 |
九三个男人“一台戏”86 |
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贵族? |
十一“两拳空空”:从革命到日常 |
十二幽默、喜剧的“和平”之道 |
十三刘震云的文学“开端”与“1990年代” |
十四“无头的父亲” |
(2)《论衡》会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论”体意识与博通之学 |
第一节 自然与自觉:王充文体意识的过渡性 |
一、关于“文体意识” |
二、自然:王充文体意识的整体面貌 |
三、自觉:王充“论”体意识的明确 |
四、王充文体意识的过渡性 |
第二节 王充“论”体意识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三节 “论”体与王充的博通学风 |
一、王充与“论”体的交融 |
二、博通与越文化 |
三、博通与书肆 |
四、博通与班氏家族 |
第二章 士大夫身份与《论衡》征引文书的意义 |
第一节 文本素材与身份重估 |
一、以叙述代议论:从《验符》篇“庐江湖水出金事件”谈起 |
二、偏重主旨:《验符》篇研究史略 |
三、以文书为素材:《验符》篇素材来源剖析 |
四、士大夫:王充身份重估 |
第二节 史料与宣汉:《论衡》征引文书的双重意义 |
一、史料价值:对东汉史书记载的补充 |
二、政治意味:文书与宣汉 |
第三章 《论衡》颂汉的文化意味 |
第一节 《春秋》与颂汉:王充颂汉动因析论 |
一、历史意识的缺失:王充颂汉动因研究史略 |
二、采善贬恶:王充对《春秋》的接受及其颂汉学术基础的确立 |
第二节 依违五经:王充颂美汉帝王的独特理路 |
一、 “五、三”与王充颂美汉帝王的背景 |
二、高汉于周:王充对汉代圣王图谱的勾勒 |
三、依违与依附:王充与东汉文士颂汉的差异 |
第三节 颂汉视野与王充对东汉文章的推崇 |
一、知行合一:王充对兰台文士颂汉理念的认同与实践 |
二、颂汉无罪:王充赋论观平议 |
第四章 《论衡》接受发微 |
第一节 历代《论衡》接受举隅 |
一、六朝:对书与人的全面肯定 |
二、唐代:肯定《论衡》与贬低王充 |
三、宋代:“非圣无法”与“以人废言” |
四、清代:官学打压与私学赞扬 |
第二节 文脉不绝:黄晖及其《论衡校释》平议 |
一、黄晖与《论衡校释》成书始末 |
二、“会校”:校勘的方法与理念 |
三、“通释”:归纳与分类方法的结合 |
第三节 通人通学:《论衡》对张舜徽先生治学理路的影响 |
一、弃专尚通:博通的治学路径 |
二、不拘师法:学术为天下公器 |
三、体用结合:考辨体例与撰述实践 |
四、古为今用:知今之学最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明代三大经典名着使用诗词比较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者使用诗词在思想维度上的不同 |
(一)诗词所蕴含的主要哲学思想不同 |
(二)诗词所体现的作者思想意旨不同 |
二、在艺术表现维度上的不同 |
(一)作者自创诗词的多寡和引出诗词的方式方法不同 |
(二)使用自创诗词的灵活度不同 |
三、使用诗词之水平不同 |
四、余 论 |
(7)《水浒传》道教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界定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早期水浒故事中的道教书写 |
第一节 《大宋宣和遗事》中的道教书写 |
第二节 元代“水浒戏”剧本中的道教书写 |
第二章 《水浒传》中的道教书写 |
第一节 道教人物 |
第二节 道教活动 |
第三节:道教名山与建筑 |
第三章 《水浒传》道教书写的思想表征 |
第一节 以佛辅道 |
第二节 以道传儒 |
第四章 《水浒传》道教书写的艺术功能 |
第一节 结构功能 |
第二节 叙事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
1.2.2 争鸣与辨析 |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
2.1.3 无画处成妙境 |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
2.2.1 生活的音符 |
2.2.2 结构的旋律性 |
2.2.3 可读的节奏 |
2.2.4 对位法曲式 |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
2.3.3 电影化叙事 |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
2.3.5 声画合一 |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
第二节 “古”化语言 |
3.2.1 字词的复位性 |
3.2.2 半文言风貌 |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
3.3.1 阿城的诗性观 |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
4.1.2 限度、维度、超越 |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
4.2.1 艺术起源论 |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
4.2.3 “巫”与文化基因 |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
结语 |
附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谢无量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两种文化的抉择——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第一章 谢无量先生略传 |
第一节 少年才俊求学立身 |
第二节 以笔作枪办学存古 |
第三节 着书立说助力五四 |
第四节 受知国父投身革命 |
第五节 潜心励志传道杏坛 |
第二章 谢无量学术研究的几个面向 |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研究 |
一、《中国哲学史》的产生 |
二、《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框架 |
三、《中国哲学史》的书写特点 |
第二节 《孔子》研究 |
一、 《孔子》的基本架构 |
二、《孔子》的书写特色 |
第三节 《朱子学派》研究 |
一、《朱子学派》的基本架构 |
二、从对朱子学术渊源的论述看谢氏的思想气质 |
三、重提朱子学说的深层意义 |
第四节 《阳明学派》研究 |
一、《阳明学派》的基本架构 |
二、谢氏对于阳明思想的理解和服膺 |
第五节 对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介绍和研究 |
一、谢氏选取尼采进行研究的意义 |
二、《德国大哲学者尼采之略传及学说》 |
第六节 谢无量文学与文学史思想研究 |
一、《中国大文学史》 |
(一)、《中国大文学史》的基本架构 |
(二)、《中国大文学史》的书写特色 |
二、《中国六大文豪》 |
(一)、《中国六大文豪》 |
(二)、六大文豪之代表——屈原 |
三、平民文学与《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罗贯中与马致远》) |
(一)、平民文学的提出 |
(二)、提倡平民文学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三)、平民文学是与时代相结合的产物 |
(四)、平民文学的代表 |
(五)、对妇女文学的提倡 |
第七节 谢无量书法艺术研究 |
一、谢无量学术思想对书法艺术的滋养 |
二、谢无量书法艺术之特点 |
第三章 谢无量学术思想的特点及其创获 |
第一节 “兼总百家,必归于儒”的儒学底色 |
第二节 “创造的、自信的、自决的”的道家气质 |
第三节 “敏于外,察于内”的直觉思维方法 |
第四节:“了解之同情”、“温情与敬意”的研究方法 |
第四章 谢无量学术思想未受到重视的历史反思 |
一、从谢氏本人看 |
二、从谢氏的作品情况看 |
三、从时代发展来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综述 |
二、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王国维对小说文体的演变考察 |
第一节 对通俗小说的源流梳理 |
第二节 对章回小说的起源推论 |
第三节 对因袭写作的梳理判断 |
第二章 王国维的小说文体创作理论 |
第一节 小说创作主体素养论 |
第二节 小说创作的叙事性与抒情性倾向 |
第三节 小说创作以“描写人格”为主 |
第四节 小说创作的悲喜剧类型论 |
第三章 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家学传承的影响 |
第二节 传统文论的积淀 |
第三节 西方文论的融合 |
第四章 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体”的认可与推崇 |
第二节 “史”的追求与创新 |
第三节 “美”的继承与融合 |
第四节 对后世小说文论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谈《水浒》作者的道家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乡土与市场,“关系”与“说话”——刘震云论[J]. 李丹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10)
- [2]《论衡》会通研究[D]. 倪晓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 林慧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金庸小说人名研究[D]. 李超. 山东大学, 2021
- [5]整体主义与汉诗[J]. 胡亮.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1(03)
- [6]明代三大经典名着使用诗词比较刍议[J]. 叶官谋. 语文学刊, 2021(03)
- [7]《水浒传》道教书写研究[D]. 武云峰.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8]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9]谢无量学术思想研究[D]. 张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10]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研究[D]. 杨文英. 扬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