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山注《黄帝内经太素》考证

杨尚山注《黄帝内经太素》考证

一、杨上善注《黄帝内经太素》考(论文文献综述)

魏然[1](2021)在《宋以前腧穴归经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自《素问·气府论》中以经统穴思想出现至北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将全身穴位归入十四条经脉,腧穴归经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由于对经穴关系的认识不同,历代医家在归经穴位的数量、范围,归经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这导致了部分穴位的归经结果存在差异,而今日通行的腧穴归经标准较为单一地来源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一、二,缺少必要的考证。鉴于此,对宋以前腧穴归经的演变过程进行全面研究,探讨其原因,揭示其意义,对补充针灸文献研究的内容和完善经络腧穴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宋以前与腧穴归经相关文献的全面整理、分析,旨在厘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前腧穴归经的演变过程,总结不同时代、不同文献的穴位归经特点和差异,分析归经结果差异出现的原因,对归经有争议的穴位进行考证,并探讨腧穴归经的意义以及对经络腧穴体系建立的影响,以促进针灸理论研究,并为针灸临床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学、训诂学、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宋以前的腧穴归经相关文献,按年代分为两汉及魏晋时期、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北宋时期三部分,以文献为单位,总结腧穴归经的基本情况和方法,分析归经特点,讨论对其后腧穴理论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对比研究,厘清文献来源关系,统计归经结果存在差异的穴位,综合经穴关系、经脉循行、病候主治得出合理的归经结果。结果论文主体分为四章,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章,整理了两汉及魏晋时期的腧穴归经相关文献,包括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分析了各文献中经穴关系的表现和特点,讨论了经脉与穴位建立联系的原因和途径。第二章,整理了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腧穴归经相关文献,分析了各文献中腧穴归经的情况和特点,讨论了经穴关系由理论特性向穴位分类、排列方式演变的原因。第三章,整理了北宋时期的腧穴归经相关文献,分析了文献中腧穴归经的情况和特点,讨论了对经络腧穴理论发展的影响。第四章,总结了腧穴归经的演变过程,讨论了腧穴归经的意义和缺陷,对历代文献中归经结果存在差异的穴位进行了考证。结论第一,经穴关系的产生是古人基于整体观和临床观察、实践将人身体表与体内联络的结果,是腧穴理论化的需要。经穴关系建立的途径是多样的,有的从脉诊与经脉的关系发展而来,有的为脏腑理论或经脉理论发展的结果,有的建立在腧穴位置与经脉行线关系的基础上。第二,腧穴归经的演变过程在归经顺序上表现为从经脉行线规则的部位如四肢、胸腹部到经脉循行交会错杂的部位如头面、肩胛部;在归经模式上表现为奇经的删减平衡,从十八脉减至十二脉,最后确定为十四脉;在性质上表现为从穴位排列方式逐渐演变为简化后的经穴关系。第三,腧穴归经是历代医家在寻求穴位分类、排列方式和腧穴特性的统一中产生的最优解,是经穴关系简化的结果。其意义在于使经络腧穴形成了分经列穴的、从共性到特性的体系结构,有利于针灸学的传承、发展,便于临床选穴应用,但其降低了经脉与腧穴的独立性,以及经穴关系的准确性,容易导致相关理论的错误理解和应用。第四,腧穴归经差异的考证结果为,今日通行归经属手少阳三焦经的颅息穴归入足少阳胆经更优,今属足少阳胆经的听会穴归入手少阳三焦经更优,今属督脉的兑端穴归入手阳明大肠经更优,今属手太阳小肠经的天容穴归入足少阳胆经更优,今属手少阳三焦经的臑会穴归入手阳明大肠经更优,今属足太阳膀胱经的会阳穴归入督脉更优。

席肖晓[2](2019)在《出土秦汉经脉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出土秦汉经脉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一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有学者将後两种归於诊断类之书);二张家山竹简《脉书》,其内容大部分见於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卷前佚书的後三篇;三老官山医简《十二脉》(附相脉之过)、《别脉》、《诊脉法》、《敝昔医论》、《脉死候》。论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文本集释:在全面收集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按照出土经脉文献简帛释文行文顺序,做出出土秦汉经脉文献集释的文本。其次是个人研究,体现於相关集释条目的案语中。其中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所集释的字词,全面核查图版,逐一审形辨字,考订出马王堆汉墓相关经脉内容原释文字形隶定错误42字,张家山汉简《脉书》原释文隶定错误5字。(老官山图版未公布)并对原图版字形隶定有问题的字词,笔者出示原图版字形,分析其字形隶定得失之原由,给出重新隶定的字词。二是在整理相关考释资料的基础上,做出出土秦汉经脉文献字词集释的文本,总结研究成果,能有自己认识的条目,做出案语。其中,发现各家误释、误写字、及断句错误31条;指出学界对某一字词释定实为偏颇,未敢信从,列出阙疑2条;对学界论说较简略的9条字词,深入进行论证申说。三是利用新近出土的老官山医简经脉文献,补证马王堆汉墓帛书、张家山汉简《脉书》等学者注释观点22条。

陈昊[3](2018)在《唐初医经《黄帝内经太素》的历史语境》文中研究指明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在《内经》传递的谱系中位置重要。杨上善撰注《太素》时在李贤府中,但此书无论在李贤府中的文化工程中,还是在官方医学的知识传递中,都并非处在核心的位置,而且在其初撰成时,显然缺乏足够的环境去赢得同时代的读者。但这部着作和杨上善的经历,却也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即如何在写本时代的文本流动性和多样性之下理解经典权威的造成;以及在边缘的经典整理者,如何面对不同知识权力和思想资源做出选择,进而展示出经典权威在历史语境中被塑造的过程。

孙基然,刘洋,马其南,鞠宝兆,孙科峰,吴景东,张立德,杨关林[4](2017)在《"膀胱"与"胞"、"津液"与"尿"及相关诸问题》文中提出《黄帝内经》中的"津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其论述并不严谨,"津液"一词有时可与"汗" "尿"互训,故"膀胱者,津液之府也"的"津液"即为尿液。《素问·气厥论篇》 "胞移热于膀胱"的"胞"为子宫;《素问·示从容论篇》 "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的"膀胱"本为"胞"的注文,后误入正文;《灵枢·五味论》 "膀胱之胞"的"胞"为膀胱的"外候",即阴囊,《备急千金要方》作"膀胱走胞"系讹误;《灵枢·淫邪发梦》 "客于胞,则梦便溲"的"胞"指子宫,""指肛门;《素问·痹论篇》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的"胞"指膀胱;《灵枢·五音五味》 "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的"胞"指膀胱,并不是子宫。从《黄帝内经》对"膀胱"和"胞"的记述来看,中医古籍中的膀胱就是实体解剖器官膀胱,"胞"是指囊状样器官,可以表示膀胱、子宫、阴囊等。

李曌华[5](2017)在《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时期。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是隋唐五代时期两种重要的历史文献,其语言特点有同有异。通过对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的比较,旨在揭示两种不同性质材料医学词汇上的异同。其相同的部分,可以呈现隋唐五代断代医学词汇的部分面貌;其不同的部分,可以反映两种材料医学词汇上存在的具体差异,而这种共时的差异往往又可以折射出某些历时的变化。方法围绕比较两种材料医学词汇异同这一核心,本文在进行共时比较的同时也结合历时的比较;在定性分析的同时,也注重定量的统计说明;在立足材料本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关注其他材料的外证功能;在大量描写异同事实的基础上,也对一些变化的事实试图作出解释。由於医学词汇既涉及医学领域,又涉及语言学领域,既有汉语词汇的一般特点,又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因此本文还注重综合运用语言学、文献学与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结果比较的结果是:从语言特点上看,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都反映了中古、近代汉语交替时期的语言面貌,其中所使用的词汇十分丰富,这些词汇都是在历时的继承、借用和共时的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既有承继前代文献的内容,又有新的发展。同时,佛教词汇、医学词汇和普通词汇之间还有一些相互渗透的情况。但是,佛经音义的口语化程度高於隋唐五代医书,佛经音义收载的词汇有些是对汉语固有词汇的借用和创新,有些则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其词汇系统的稳定性低於隋唐五代医书。从词汇的使用上看,隋唐五代医书中使用了不少佛教术语、佛教词汇,收载了大量外来方药和部分外来病证观念,而佛经音义中同样收载了许多医学词汇,并对这些词汇进行释义和说解,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这些词汇的历史面貌。从文字的使用上看,俗字通行是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中存在的共同现象,文字的社会性与隋唐五代开化的社会风气使得俗字在社会不同阶层中都能得到使用。但是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中俗字出现的具体情况仍有区别,前者较为单一,後者包容并蓄,前者受到正统的约束始终多於後者。受时代的影响和历史的局限,佛经音义编撰者有区分正俗的文化认同和强烈愿望,而隋唐五代医书的编撰者对俗字则普遍持接纳的态度。从字形的发展演变上看,佛经音义收载的多种字形和对字形的说解是字形演变研究重要的参考资料,而隋唐五代医书在一定程度上又为这种研究提供了文献例证。从词义的发展演变上看,佛经音义及其所释佛经加速了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发展,其对汉语固有词汇的仿造和改造、及对固有词素的重组造成大量新词新义的产生,且在新词新义的使用方面,汉译佛经及佛经音义往往比包括隋唐五代医书在内的同期中土文献要快。而佛经音义对讹误字和不同词形的收载有助於那些词形发生变化的医学词汇的溯源和考察,有助於解决隋唐五代医书中一些疑难字词。结论首先,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的语言特点有同有异。其相同的部分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语言面貌的体现,可以充分展现隋唐五代时期词汇的部分特点和规律,有助於这一时期相关词汇的共时研究;其不同的部分与各自文献性质、文献来源、编撰者水平和原始文献时代的差异有关,可以反映其中某些词汇形、音、义等方面的变化,有助於这一时期相关词汇的历时研究。其次,隋唐五代医书受到佛教影响十分明显,既有直接套用的佛教术语、佛教词汇,又有通过佛教傅播而进入中土的外来方药、外来病证觐念的化用,此外还有受佛教医学影响导致的医学词汇内涵的变化,很可能还有佛经翻译和傅抄过程中产生的俗字。而佛教医学对我国傅统医药知识的吸收也在佛经音义中得到集中体现,其既有对我国傅统医学词汇的直接借用,又有对医学词汇进行仿造、改造和重组的内容。而这两者的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医学词汇词义的发展演变。再次,佛经音义中医学词汇的释义与隋唐五代医书中医学词汇的实际用例,有助於了解隋唐五代医学词汇的文字使用情况和俗字观念,有助於医学词汇字形演变轨迹的勾勒和同形字现象的分析,有助於医学词汇名实和名义的考察,有助於医学词汇词义发展演变情况的描写。而辞书释义与文献用例的彼此结合,以及资料的丰富性与时代性相辅相成,既呈现了隋唐五代医学词汇的部分面貌,又能繋联古今,考察整个汉语医学词汇系统及其文字系统。此外,在对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同形字、异体字、声符示源、汉字的表意功能、词义演变动因等问题,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文献语言材料和参考意见。

袁开惠,张亭立,刘庆宇[6](2016)在《《素问·宝命全形论》针刺词语考辨举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帝内经》有较多篇章论述针刺之理与法、针刺之道与术。因为去今已远、专业性强等原因,针刺篇章中很多词语较难理解。从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出发,对比《黄帝内经》与《太素》异文,综合考辨,认为"匀"为""之形误,意为目动。《素问·宝命全形论》之"针耀而匀",当为"针耀而",也即《太素》之"针耀而眴"。"静意视义"之"义"为目标义。"是谓冥冥"之"冥冥"指代道。"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乌乌""稷稷"杨上善注"凤凰之声",并非无据;说其为雌雄之声,却失准确。"从"为随从义,可译为"随之"。"谁"应为"杂",形近而讹。"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意思是说听见凤鸣,随即看见凤形,而并未有其他杂象的干扰,即只现祥瑞之征象。

金珉串[7](2016)在《《黄帝内经太素》五神藏理论结构与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本论文以知识考古学为方法整理《黄帝内经》和《黄帝内经太素》的藏象理论,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分析的方法,考察藏象理论中五神藏理论的地位在《内经》和《太素》的演变,分析《太素》五神藏理论及其背后的知识结构,其变化之背景,以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本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的分析方法,进行《内经》和《太素》的五神藏理论的历史考察,五脏、五脏所藏之精气、五脏所舍之五神的对象的形成、陈述方式、概念的扩散、主题策略的选择、及概念间的关系等内容进行考察,以分析《太素》时期的藏象理论的核心从五脏藏精气到五神藏理论的演变现象。1.对《内经》《太素》两本中,五脏和五脏所藏之精气的概念对象的形成进行考察,即对五脏和五脏所藏之精气所指范围的确定;2.对《内经》《太素》两本中,五脏所舍之五神概念对象的形成进行考察,即在《内经》《太素》两本中,对五脏所舍之五神应用的范围确定;3.对《内经》《太素》两本中,五神藏理论的陈述方式进行考察,即五神藏理论以什么方式、与哪些概念、以怎样的关系出现在当时的藏象理论体系当中;4.对五神藏理论从属的主题进行考察,即五神藏理论是在讨论什么问题的时候出现,又是在什么问题之下消解。结果因《内经》时期的主流思想是经学的“天人感应”,故《内经》藏象理论为“天”支配人体的生命活动,能将具体的生命现象进行分类。《内经》阴阳、五行均为气,属于气的运行模式,其中阴阳二气的运动为天地之气的升降,而五行之气的运行为四时之气的有序更迭。《内经》藏象理论受此期经学的影响,以五脏藏天地之精气为核心,天地为精气的来源;脏为外来之精气的库藏、器皿;经络为天人之间疏通的精气之通道。五脏应四时,反映气候变化。因《太素》时期,在经学的“天人感应”的基础上,再受释家的影响,故《太素》藏象理论继承《内经》藏象理论,为“天”支配人体的生命活动,但“天人感应,五脏藏天地之精气”已非是《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而是以五神藏理论为《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在《内经》中已经记载了,五脏藏神,且其分别有其物质基础,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神藏精,精舍志。《太素》进一步认为,五脏各有物质基础,是为了五脏内舍五神,即五脏藏外来之精气,外来之精气的存在是为了内舍五脏所分主的五神。如肝储藏天地之精气——少阳之气、春之气、木气,其为化生肝所舍之魂的物质基础。故肝、心、脾、肺、肾所藏之精气足够,能舍魂、神、意、魄、志。它的重点是五神藏理论,五脏藏精气只是五神藏理论的物质基础。如《太素·虚实补泻》曰:“血藏于肝以舍魂”。佛教从古印度发生,在东汉时期进入中国,自魏晋以后逐渐中国化而在隋唐时期兴盛的。佛教的缘起论、无常论、无我论等精华思想认为,因人生无常,忽视世俗的生老病死,而是“一切唯心造”,而且通过修行断除一切烦恼才能解脱苦恼的人生而进入涅盘境界。故《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从“五脏藏精气”到“五神藏理论”,五脏藏天地之精气,以舍五神。临床应用当中,除了《内经》时期的五脏所藏之精气的有余、不足和不通外,还进一步强调五神来,五脏储藏源于天地之精气,以舍五神,进行生命活动,从生老病死的烦恼中解脱。反之,内有脏腑和五神的病变,外有经络、五官、九窍、五体上的病变。在《太素》时期,“五神藏”开始成为藏象理论的核心,在藏象理论中占据重要位置。比如与《太素》同时期的《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叙述当中,除了脉证外,更突出了五神藏理论的五神特点。精气是五神的物质基础,故五脏藏精气,以舍五神。结论1.《太素》藏象理论在《内经》藏象理论的基础上,虽延续了“五脏藏天地之精气”,但进一步强调以“五神藏理论”为核心。《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从“五脏藏精气”变到“五神藏理论”。2.《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从“五脏藏精气”变到“五神藏理论”之背景是,隋唐时期兴盛的佛教引起的。3.《太素》时期临床应用当中,除了《内经》时期的五脏所藏之精气的有余、不足和不通外,更突出了五神的特点。

彭榕华,王育林[8](2015)在《钱超尘教授中医文献研究特点及其学术成就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钱超尘教授是我国着名的中医训诂学家和中医文献学专家,擅长以《说文解字》为核心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考据学,为乾嘉学派正统传人。他在北京中医药大学40余年教学生涯中,勤勉治学,孜孜不倦,在中医文献研究及中医经典着作的语言研究方面开拓新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古籍相关学科的传承与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钱超尘教授精湛的学术造诣,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成立"钱超尘人文学术传承工作室"作为北京中医药

陈广坤[9](2014)在《《黄帝内经太素》针灸学术思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是唐代杨上善撰着的一部医学经典着作,其内容是对《灵枢》、《素问》两书的注释和校训。原书共三十卷,因社会战乱及历史等因素,现存仅二十五卷,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研究课题获有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古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支持。《太素》在中国医学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其与《灵枢》、《素问》(两书合并为《黄帝内经》)成书的历史年代最接近,对研究《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医理、文化、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是其对《内经》的章节进行了重新构建分类,使得对《内经》的医学理论有了系统的总结归纳。再者就是杨上善是医学大家,有着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临床水平,尤其是在针灸理论的研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针灸、经络学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另外,杨上善的校注,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也是一部重要的参考文献着作。当然,《太素》在其他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经过中国漫长的历史和社会战乱等因素,《太素》版本的流传几经曲折,于近现代重回于国内,研究版本的选择对《太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经专家推荐,研究以李云教授点校的学苑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太素》为主参考版本,以其他校注版本为辅助参考校本。同时,参阅《太素》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为辅助资料。本文就《太素》针灸学术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梳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文对杨上善的生平和成书年代进行了考证,确定其生平和成书年代。杨上善对《内经》进行分类编排,对中医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笔者对其经络理论方面进行观点的总结,尤其是对经穴按十四经进行分类,对“离穴不离经”的认识提供的参考意义。杨上善对重视经络、脏腑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是密切的联系的。通过调理经脉对其循行路线所关联的脏腑亦具有调节的作用,尤其是脏腑虚实方面的调节。笔者对杨上善奇经八脉定义注解进行概括。在督脉方面总结以下观点:提出督脉以气血为本而发挥功能,督脉易受风邪,督脉循行路线为两条,对督脉在男女方面的功能方面是相同的,并非男女有异而作用不同,对任脉重视血气为本。通过考证,杨上善的对“隐曲”一词注解为“大小便”是正确的。对杨上善在腧穴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主要体现在腧穴异称命名的统一和定位。同时对腧穴穴名的释义形象而恰当。杨上善继承了《内经》的针灸疗法。注重辨证论治和因人而异。针法倡导以“调气为本”,重视寒热针刺方法,提出了个别穴位应注意其针刺注意事项。在总的治疗方面,应针灸、药并用,以达到疾病痊愈的目的。因此,通过对杨上善在针灸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中医理论和临床方面的具有深远的意义。

孟永亮[10](2014)在《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宋校正医书局是仁宗嘉佑二年(1057)由官府设置的临时性医籍整理机构,12年间编校医籍11部,使这些医籍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它为保存和传承古代医学文献,及促进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中医学术界对其全面系统的研究甚少。本论文采用历史文献学、目录学、考据学等研究方法,同时应用统计学手段,全面考察了校正医书局13位成员的生平事迹,并对校正医书局所校11部医籍的校语注文进行了系统整理与分析,力求厘清这一机构的历史面貌。这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医知识与古籍文本在北宋的传承和变迁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对当今中医古籍整理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校正医书局的成立背景、前后过程、组成成员、主要成就、不同评价及主要结论等六个方面来论述。1.校正医书局的成立背景校正医书局是在北宋前期社会和医学两大背景下产生的。北宋政府“右文崇儒”之政策从主观上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而战争和疫灾又从客观上使北宋政府更多地关注军民的医疗和健康;北宋前期较强的财政实力为校刊医籍提供了经济保障;印刷、造纸及制墨等技术不断完善,从技术上有力地支持着医籍的大规模刊印;科举制度的改革、官私学校的兴盛、读书时尚的形成、校书传承的延续等因素又加速了人们对知识规范的渴望和书籍整理的需求。此外,宋初四朝的医籍整理,又积累了许多校书经验,为校正医书局大规模校书奠定了基础。2.校正医书局的前后过程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在枢密使韩琦的建议下,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编校、刊印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初隶属于编修院。该机构从诏选校正医书官、制定编校计划、确定编校原则、布置编校任务等均有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通过史料分析,校正医书官不在校正医书局编校书籍,而在自己家里校书;医书校正机构之名称当为“校正医书所”而非“校正医书局”。神宗熙宁二年(1069)校正医书之机构罢散,校正医书之事徒太学(国子监),校正医书局存在时间共计12年。3.校正医书局的组成成员校正医书局成员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提举校正医书局,由京朝官兼任;韩琦、范镇、钱象先等3位官员先后提任提举校正医书局一职;韩琦从国民健康、国防安全的角度建言置局校正医书,功劳最着。从仁宗嘉佑二年(1057)首任提举校正医书,至嘉佑八年(1063),任职6年;范镇于嘉佑八年(1063)接任,至英宗治平三年(1066)止,任职3年;钱象先从治平三年(1066)接任,推测最晚于神宗熙宁二年(1069)卸任,任职3年;他们三人虽非医官,但在任职期间,精心组织,积极参校,成绩卓着。二为校正医书官,由馆阁官员、知医儒臣、翰林医官构成。掌禹锡、林亿、张洞、苏颂为馆阁官员,高保衡、孙奇、孙兆、陈检为知医儒臣,秦宗古、朱有章为翰林医官。在10位校正医书官中,林亿、高保衡、孙奇参校医籍时间最长,参校医籍最多。儒臣在北宋医书编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校正医书局的主要成就12年间,校正医书局全面系统整理了《嘉佑补注本草》、《本草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备急千金要方》、《金匮要略方》、《千金翼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脉经》、《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方》等11部医籍,使这些医籍结束了手工传抄的历史,并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此外,还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医籍校勘原则、方法和程式,为后世医籍校勘树立了典范。5.对校正医书局的不同评价古今中外学者对校正医书局所取得的成就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也有一些学者对校正医书局的校书方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校正医书局的评价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客观、公正。6.主要结论(1)校正医书局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北宋前期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医学等因素综合发展的产物。其中,与仁宗朝校书重心的转移有极大的关系。(2)校正医书局的设立与韩琦的建议有着直接的关系;校正医书官在自己家里校书,不在校正医书局办公;校正医书机构之名称当为“校正医书所”而非“校正医书局”。(3)在校正医书局成员中,提举一职负责组织、协调及详定工作;儒臣在北宋医书校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医官之外,参校者均在书序后署名。(4)校正医书局原计划整理8部医书,最终编校了11部;其中《灵枢》、《太素》、《广济》三书,目前未见校刊记载;《本草图经》、《千金翼方》、“仲景三书”及《脉经》等6部医籍,未在原计划中,后纳入校正范围。(5)校正医书局这种以儒臣、医官等不同专业背景成员相结合的校书组织和校书模式,在当今中医古籍整理中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杨上善注《黄帝内经太素》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上善注《黄帝内经太素》考(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以前腧穴归经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论文
        1. 腧穴归经的文献研究
        2. 腧穴归经的演变过程研究
    二、专着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两汉及魏晋时期
    第一节 早期穴位与经脉关系——出土文献
        1 专论经穴类文献
        1.1 《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1.2 经穴髹漆人像
        2 涉及经穴类文献
        2.1 “经脉穴”的认识
        2.2 早期的经脉施治处
        3 小结
    第二节 腧穴与经脉联系的建立——《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中的穴位指称方式
        1.1 穴名指称
        1.2 定位指称
        1.3 经脉名代指
        2 《黄帝内经》中的经穴关系
        3 《黄帝内经》中腧穴与中医理论关系的建立
        3.1 腧穴理论的发展
        3.2 腧穴与经脉关系的建立
        3.3 腧穴与脏腑联系的建立
        4 《黄帝内经》中经穴关系的应用
        5 《黄帝内经》中经穴关系差异的原因
        6 小结
    第三节 经络腧穴专着中的经穴关系——《针灸甲乙经》
        1 《针灸甲乙经》卷三中的异文
        2 《针灸甲乙经》中的经穴关系
        3 《针灸甲乙经》中腧穴理论的发展
        4 《针灸甲乙经》中经穴关系的特点
        4.1 具有经穴关系的腧穴数量增加
        4.2 具有经穴关系的经脉数量增加
        4.3 经穴关系成为腧穴特性
        4.4 经穴关系特例
        5 《针灸甲乙经》中的穴位分类方法
        6 小结
第二章 南北朝及隋唐时期
    第一节 腧穴归经的正式出现——《产经》脉图
        1 《产经》中腧穴归经的基本情况
        2 《产经》中腧穴记载的特点
        2.1 腧穴差异
        2.2 腧穴的排列顺序
        2.3 腧穴的定位
        3 《产经》中腧穴归经的特点
        3.1 经穴关系性质发生变化
        3.2 腧穴归经特例
        4 小结
    第二节 唐代《黄帝内经》腧穴的归经研究——杨上善与王冰
        1 《黄帝内经太素》和《黄帝内经明堂》
        1.1 腧穴归经的基本情况
        1.2 腧穴归经的特点
        2 《次注黄帝素问》
        2.1 经穴关系的基本情况
        2.2 经穴关系的特点
        3 杨上善和王冰对《素问·气府论》的注释差异
        3.1 《黄帝内经》传本差异
        3.2 腧穴理解差异
        3.3 文献来源差异
        4 小结
    第三节 归类方式和腧穴性质的分离——《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
        1 按部分行列穴的发展——《千金方》
        1.1 《千金方》针灸卷的编排体例
        1.2 《千金方》中腧穴归经的基本情况
        1.3 《千金方》中腧穴归经的特点
        2 十二经归经的完成——《外台秘要方》
        2.1 《外台秘要方》中腧穴归经的基本情况
        2.2 《外台秘要方》中腧穴归经的特点
        3 小结
第三章 北宋时期
    第一节 十四经归经的完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1 《铜人经》三卷本与五卷本
        2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腧穴归经的基本情况
        3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腧穴归经的特点
        3.1 首创十四经归经模式
        3.2 综合多种归经方法
        3.3 经穴关系存在错讹
    第二节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影响
讨论
    第一节 讨论
    第二节 腧穴归经差异考证
        1 头部
        2 面部
        3 肩颈部
        4 胸腹部
        5 背腰部
        6 四肢部
        7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宄成果
个人简历

(2)出土秦汉经脉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出土秦汉经脉文献简述
    第二节 出土秦汉经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引用书目简称说明
第二章 马王堆汉墓经脉文献
    第一节《足臂十一脉灸经》集释
    第二节《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集释
    第三节《脉法》集释
    第四节《阴阳脉死候》释文集释
    第五节《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释文集释
第三章 张家山汉简《脉书》
    第一节《阴阳十一脉灸经》丙本集释
    第二节《阴阳脉死候》集释
    第三节《脉法》集释
第四章 老官山汉简《脉书》
    第一节《十二脉(附相脉之过)》集释
    第二节《别脉》集释
    第三节《诊脉法》集释
    第四节《敝昔医论》集释
    第五节《脉死候》集释
    第六节《归脉数》(刺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唐初医经《黄帝内经太素》的历史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医经的谱系与历史的断简
二、个人的经历与书籍的撰注
三、分经与编次———写本时代的医经文本
四、杨上善的选择
五、不在“中心”的撰注者与未被广泛阅读的医经:如何理解他/它的历史语境?

(5)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隋唐五代医书语言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佛经音义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论
        1 研究背景
        2 选题缘由
        3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价值
        1 研究内容
        2 研究价值
        第四节 研究特点及创新点
    第二章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的语言特点
        第一节 隋唐五代医书的语言特点
        1 词汇特点
        2 其它语言特点
        第二节 佛经音义的语言特点
        1 词汇特点
        2 文字特点
        第三节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语言特点之异同比较
        1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语言的共同特点
        2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语言的差异
        3 造成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语言差巽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之比较——共时研究
        第一节 隋唐五代医书中的佛教影响——以医学词汇为中心
        1 隋唐五代医书中的佛教用语
        2 隋唐五代医书对外来医药知识的吸收与发展
        第二节 佛经音义中的我国传统医药知识
        1 佛经音义对我国传统病证观念的收载
        2 佛经音义中涉及的我国医药书籍
        3 佛经音义对我国本土药物和药用觐念的收载
        第三节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中的时行俗字
        1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中的时行俗字
        2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中的俗字现象分析
        第四节 佛经音义与医学词汇释义
        1 佛经音义的引文及释文与医学词汇释义
        2 佛经音义所涉及的相关佛经原文与医学词汇释义
        3 佛经音义词目与医学词汇释义
        4 佛经音义非医学词汇与医学词汇释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的历时考察
        第一节 医学词汇中同形字的关系类型及理论探讨
        1 同形字概述
        2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中同形字的关系类型
        3 关於同形字的几点思考
        第二节 医学词汇字形演变轨迹的勾勒与解释
        1 医学词汇字形演变轨迹的勾勒
        2 关於医学词汇字形演变的几点思考
        第三节 医学词汇溯源与名义分析
        1 医学词汇溯源与名义分析
        2 基於佛经医学词汇与医书医学词汇的几点思考
        第四节 医学词汇历时演变的描写与解释
        1 词义的历时演变与转移
        2 词义演变的动因
        本章小结
结语
徵引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素问·宝命全形论》针刺词语考辨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一、针耀而匀
    1. 针刺之道与术的关系
    2.“光耀”黄老之道的哲学内涵
    3.“匀”“”形近而讹
二、静意视义
    1. 义为仪之古字
    2.“仪的”义析
    3.《黄帝内经》针刺篇章之“义”多为目标义
三、是谓冥冥
四、见其乌乌, 见其稷稷, 从见其飞, 不知其谁
    1. 乌乌稷稷
    2. 从见其飞, 不知其谁

(7)《黄帝内经太素》五神藏理论结构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太素》研究现状
        1.1 杨氏生活年代研究
        1.2 《太素》类编研究
        1.3 《太素》医学思想研究
    2 五神藏理论的含义
        2.1 心藏神
        2.2 肝藏魂
        2.3 脾藏意
        2.4 肺藏魄
        2.5 肾藏志
    3 五神藏理论的研究现状
    4 五神藏理论的临床应用
    5 五神藏理论在脏腑辨证中应用
        5.1 心藏神
        5.2 肺藏魄
        5.3 肝藏魂
        5.4 脾藏意
        5.5 肾藏志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上篇:《内经》与《太素》的藏象理论考察
        1 方法学介绍:知识考古学
        2 《内经》的藏象理论考察
        2.1 《内经》藏象理论以“五脏藏精气”为核心
        2.2 阴阳、五行均为气
        2.3 五脏应四时
        3 《太素》的藏象理论考察
        3.1 开分类研究《内经》先河的《太素》
        3.2 《太素》藏象理论
        3.3 《太素》以五神藏为核心
        3.4 从核心到物质基础——精与神
        3.5 《太素》的五脏藏神与神志病
        4 小结
    下篇:五神藏理论演变背景及其临床应用
        1 以五神藏理论为《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之背景
        1.1 在《内经》成书之前心神关系的形成
        1.2 在经学的影响下《内经》五神藏理论的产生
        1.3 佛教影响下《太素》以五神藏理论为藏象理论的核心
        2 《太素》时期五神藏理论的临床应用
        2.1 《内经》神志活动决定于五脏所藏之天地的精气
        2.2 《太素》从气病到神志病的转变
        2.3 《太素》时期五神藏理论的临床应用
        3 小结
结语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钱超尘教授中医文献研究特点及其学术成就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黄帝内经太素研究》的学术价值
    1. 1全面展示钱超尘教授的学术经验
    1. 2突出介绍《太素》研究的方法
        1. 2. 1运用音韵学知识校正《内经》《太素》及杨上善注错讹
        1.2.2运用训诂、校勘和文献整理等方法对古籍进行考据研究
        1. 2. 3运用俗字理论归纳出《太素》俗字的6种主要类型
    1. 3对《太素》注的反切进行分类整理
    1. 4对杨上善撰注《太素》时代作出准确考证
2钱超尘教授中医古籍研究方法述略
    2. 1寻根溯源,勤修实学
    2. 2广搜博引,举证务详
    2. 3根植小学,多方生发
    2. 4融汇新知,理论阐发
3钱超尘教授学术思想及其中医文献研究的成就
    3.1继承章太炎学术思想,在《伤寒论》版本史研究上贡献卓着
    3. 2阐发乾嘉小学及章黄陆一脉传承的传统语言学,研究中医经典
    3. 3运用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改正中医经典中的一些讹字误训
    3. 4精研版本,抢救将亡之书

(9)《黄帝内经太素》针灸学术思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
    1. 《太素》作者及成书年代考
        1.1 作者生平考
        1.2 成书年代考
        1.3 《太素》版本流传研究
    2. 《太素》类编研究
    3 《太素》的校训和音韵研究
        3.1 校训研究工作
        3.2 《太素》音韵理论研究工作
    4. 《太素》经络、腧穴理论的研究
        4.1 经络理论的研究
        4.2 经络理论的研究
    5. 《太素》的针灸治疗理论的研究
    6. 《太素》的其他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1. 杨上善生平及着作
2. 经络统穴释病、经脉调理虚实
    2.1 经络统穴理论
    2.2 经脉络脏腑循行释病
    2.3 经脉调理重虚实
3. 阐发奇经八脉生理注释引经据典
    3.1 奇经八脉定义
    3.2 注释引经据典考证
    3.3 督脉独特阐释
        3.3.1 突出督脉受气血发挥功能
        3.3.2 督脉多受风邪
        3.3.3 督脉考证方法
        3.3.4 督脉循行路径为两条
        3.3.5 对男女生殖系统作用相同
        3.3.6 主治二阴病症
        附:考证杨上善“隐曲”一词注释“大小便”解
        3.3.7 督脉与任脉易混淆
    3.4 任脉
        3.4.1 任脉多以血气为本
        3.4.2 任脉促进生殖功能发育
        3.4.3 促进男性第二性征发育
4. 腧穴释义定功能、统一规整
    4.1 针灸腧穴考证
    4.2 对腧穴异称统一及定位
    4.3 腧穴穴名释义
    4.4 腧穴释义定功能
5. 针灸治疗大法、调气为本
    5.1 提出针灸治疗以调气为本
    5.2 针法
        5.2.1 针法因人而异
        5.2.2 针刺寒热方法
        5.2.3 明确腧穴针刺注意事项
    5.3 灸法因人而异
    5.4 临床疾病治疗灸针药并重理论
6. 《太素》研究要理性审视条文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10)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校正医书局的成立背景
    1.1 社会背景
        1.1.1 政治概况
        1.1.2 经济简况
        1.1.3 科技情况
        1.1.4 文教状况
    1.2 医学背景
        1.2.1 宋之前医籍整理简况
        1.2.2 宋初医籍整理状况
        1.2.3 北宋医学教育考试概况
    1.3 小结
2. 校正医书局的前后过程
    2.1 原因概述
    2.2 过程梳理
    2.3 流程考述
    2.4 名称考究
    2.5 费用探讨
    2.6 隶属分析
    2.7 小结
3. 校正医书局的组成成员
    3.1 提举校正医书局
        3.1.1 韩琦
        3.1.2 范镇
        3.1.3 钱象先
    3.2 校正医书官
        3.2.1 掌禹锡
        3.2.2 林亿
        3.2.3 张洞
        3.2.4 苏颂
        3.2.5 高保衡
        3.2.6 孙奇、孙兆
        3.2.7 陈检
        3.2.8 秦宗古 朱有章
    3.3 小结
4. 校正医书局的主要成就
    4.1 编校医籍的成就
        4.1.1 《嘉佑补注本草》
        4.1.2 《本草图经》
        4.1.3 《伤寒论》
        4.1.4 《金匮玉函经》
        4.1.5 《备急千金要方》
        4.1.6 《金匮要略方论》
        4.1.7 《千金翼方》
        4.1.8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4.1.9 《脉经》
        4.1.10 《黄帝针灸甲乙经》
        4.1.11 《外台秘要方》
    4.2 编校医籍的原则、方法及特点
        4.2.1 校勘依据
        4.2.2 校勘方法
        4.2.3 校勘内容
        4.2.4 校记书写
        4.2.5 校勘凡例
        4.2.6 序录撰写
        4.2.7 儒臣校书
    4.3 小结
5. 对校正医书局的不同评价
    5.1 对校正医书局的赞赏
    5.2 对校正医书局的批评
6. 主要结论
7. 参考书目及文献
8. 致谢
9. 个人简历
10. 附录
    10.1 校正医书局所校医籍序、后序、奏敕或进呈汇总
        10.1.1 《补注本草奏敕》、《嘉佑补注总叙》、《补注神农本草总序》、《本草后序》
        10.1.2 《图经本草奏敕》、《本草图经序》
        10.1.3 《伤寒论序》
        10.1.4 《校正金匮玉函经疏》
        10.1.5 《金匮要略方论序》
        10.1.6 《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后序》、《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序》、《后序》
        10.1.7 《校正千金翼方表》
        10.1.8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10.1.9 校定《脉经》进呈割子
        10.1.10 《新校正黄帝针灸甲乙经序》
        10.1.11 《校正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序》、《外台秘要》卷末“内降札子”
    10.2 校正医书局所校医籍注文统计
        10.2.1 《嘉佑补注本草》注文统计
        10.2.2 《伤寒论》注文统计
        10.2.3 《金匮玉函经》注文统计
        10.2.4 《金匮要略方论》注文统计
        10.2.5 《备急千金要方》注文统计
        10.2.6 《千金翼方》注文统计
        10.2.7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文统计
        10.2.8 《脉经》注文统计
        10.2.9 《黄帝针灸甲乙经》注文统计
        10.2.10 《外台秘要方》注文统计
    10.3 《金匮要略方论》附方统计

四、杨上善注《黄帝内经太素》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以前腧穴归经演变研究[D]. 魏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出土秦汉经脉文献整理与研究[D]. 席肖晓. 贵州大学, 2019(09)
  • [3]唐初医经《黄帝内经太素》的历史语境[J]. 陈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 [4]"膀胱"与"胞"、"津液"与"尿"及相关诸问题[J]. 孙基然,刘洋,马其南,鞠宝兆,孙科峰,吴景东,张立德,杨关林. 中华医史杂志, 2017(05)
  • [5]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D]. 李曌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素问·宝命全形论》针刺词语考辨举隅[J]. 袁开惠,张亭立,刘庆宇. 中医药文化, 2016(06)
  • [7]《黄帝内经太素》五神藏理论结构与临床应用[D]. 金珉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钱超尘教授中医文献研究特点及其学术成就初探[J]. 彭榕华,王育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11)
  • [9]《黄帝内经太素》针灸学术思想的研究[D]. 陈广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8)
  • [10]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D]. 孟永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杨尚山注《黄帝内经太素》考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