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岛礁饮用水净化消毒装置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韵[1](2018)在《基于复合活性炭纤维材料的吸附式空气取水原理与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岛礁与内陆干旱地区淡水资源短缺,且居民住所分散无法集中供水。基于太阳能驱动的吸附式空气取水有效地提供了分布式供水的解决方案。该技术在夜间用吸湿剂捕获空气中的水蒸气,继而在太阳能驱动下解吸再生吸湿剂,从吸湿剂中释放出水蒸气并通过冷凝收集液态水。相比于工作在露点为15℃以上湿润地区的电驱动冷凝式取水技术,太阳能驱动的吸附式取水技术通过吸附解吸循环提高循环空气的露点,在露点低于5℃的干旱地区实现高效率捕获淡水,且无需额外电耗。然而现有的吸附式取水机组因循环设计粗糙、吸附剂低效、吸附床传热传质能力差,机组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无法在较少能耗及较短循环时间内实现大量取水。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半开吸附式空气取水循环,在夜间开式吸附、在白天闭式解吸,各个工作组件分别独立,实现在60℃解吸温度(热空气温度在70℃)高效取水。基于该循环,本文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固化活性碳纤维合氯化锂(ASLI)复合吸附剂,并基于这种吸附剂,设计了具有出色传热传质能力的吸附床。为了验证材料及系统的高效性,设计了一套10kg取水量的系统,完成了电加热工况及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潮湿工况实验;针对吸附空气取水的规模化以及普适性规律研究的需求,作者构建了一套新型的热空气驱动的分离式吸附空气取水系统,该系统集储能于一体,典型上海夏季气候条件下日产水量可以达到50kg。构建了空气取水湿空气状态的变化准则,并通过干燥工况以及潮湿工况的实验进行了验证。基于全球不同的地域的实际工况,衡量了这套取水系统在世界典型地区气候下的取水潜能,为装置的规模化实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间歇吸附式空气取水系统,构建了一套高效的半开式空气取水循环,构建了吸附空气取水系统普适的热力学描述理论框架H-RH-T图,分析了湿空气状态变化的内在原理。通过对循环图取水面积分析可得,在循环空气质量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在吸附工况下提升吸附床入口空气的绝对含湿量,或者是在解吸情况下降低吸附床入口的绝对含湿量或者是提升解吸温度,都增加取水量。将吸附床、冷凝器、加热器、以及动力辅助设备独立开来,使得各个部件相互耦合并高效工作。(2)开发了以活性炭为基质的复合吸附剂,对比常见的粗孔硅胶、膨胀硫化石墨基质,研究复合LiCl和CaCl2两种吸湿性盐后的性能。从微观性能、平衡吸附性能及脱附性能等方面分析上述复合吸附剂,发现浸渍盐溶液后,复合吸附剂的BET比表面积,孔容孔径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吸附性能却得到了增强。ASLI有着最佳的吸附和脱附性能,可在15-25℃环境中完成吸附,在65℃-70℃温度下完成解吸。ASLI盐浓度在30%时既能保证吸附量又能在目标吸附时长内避免溢液问题。基于Polanyi理论进行了ASLI材料平衡吸附方程的拟合,为机组的拓展研究建立理论基础。(3)基于新开发的ASLI高效复合吸附剂,研制出具有高传热传质能力的蜂窝状吸附床结构。单层床体结构为0.4×0.4×0.2 m3,用CFX模拟空气流动过程,以验证其流道的低流阻,在流速为2m/s下,单层流动阻力模拟值为8.8 Pa,用压差变送器实测值为1 mm水柱,即9.8 Pa。优化流道单元尺寸以后,制备出相应的吸附床整体,搭建10kg小型机组,在高湿度工况下及不同电加热器驱动的温度下,对其吸附和脱附性能进行研究,验证了吸附剂在整套系统中运行的可行性。将系统连接到实际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中进行实况实验,以测试在太阳能驱动下机组的取水性能。实验结果说明,解吸温度一定,吸附工况入口相对湿度越高,取水量越多;吸附工况一定,再生温度越高,取水量越多。(4)针对吸附空气取水规模化应用的实际需求,研制了一台日产水50kg的集储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空气取水机组。在干燥的沙漠工况以及湿润的海岛工况下进行实验并得到了机组的固有效率,并结合材料与机组的固有性能对世界范围内典型工况进行模拟,得到其取水潜能,结合世界各典型地区的太阳能辐射强度,计算出所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面积,为机组在各地的实用推广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刘园[2](2018)在《饮用海水淡化水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背景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s)为一组心脏和血管疾病,是全球死因的首要原因。数据显示,2015年1770万人死于CVDs,主要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通常被认为是吸烟、不健康饮食、肥胖、缺乏身体活动、滥用酒精和高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表现[1]。我国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地表水污染形势严峻。为保障我国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及供给需要综合利用水资源,海水淡化是重要的饮用水资源之一,尤其是在海滨城市及某些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在无污染的环境中,食物和饮水摄取可认为是人体暴露化学物质最主要的途径,淡化的海水在理化性质和化学组分方面可能与研究较多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同,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一定的理论意义。通常海水淡化水不同于传统水源,矿物质含量低,水质稳定性较差,硬度常常低于75 mg/L。饮用水对人体每日必需元素推荐摄入量贡献比例较少,而食物中摄入则是其大部分来源,但由于水中离子通常能直接被生物所利用,长期饮用淡化水就有可能造成饮水来源的矿物质摄入不足。有关于海水淡化饮用水与居民健康[2.3]的研究结论显示,与饮用淡水和混合水源(淡化水与淡水混合)的居民相比,饮用海水淡化水的居民高血压、冠心病和血脂异常率较高,也有研究如杨晓雄[4]等关于海水淡化水与高脂血症患病现状调查显示,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关联。目前我国关于海水淡化水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现场位于我国东海北端,陆地面积小,水源短缺,淡水资源贫乏,当地很大程度上依靠海水淡化水对淡水资源进行补充,在某些乡镇,居民生活用水甚至是完全依赖于海水淡化水。而海水淡化水水质卫生调查研究[5]显示,海水淡化水水质硬度低,属于“软水”,水中钙、镁含量往往低于传统淡水资源,而钙、镁等矿物质摄入不足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6-8]。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地的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并对其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索饮用海水淡化水是否是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其他可能危险因素,以期为海岛居民的健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居民健康与饮用海水淡化水关系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线索。2研究目的了解我国海水淡化水卫生学研究现状,海岛居民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以及当地的水质卫生情况,通过分析当地居民饮食、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探索居民心血管疾病与当地居民生活、行为习惯、饮水暴露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当地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3研究方法采用现场调研、专家讨论和文献调研的方式对我国海水淡化水的卫生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现场调研,获得某海岛县居民心血管疾病数据以分析其流行特征。调研该海岛县各乡镇的供水水源、基本水质、居民用水等基本水供情况,确定单纯供应海水淡化水的G乡和供应淡水的H乡作为2个调查现场。收集部分水质资料、2013~2016年的居民健康体检资料,作为回顾性调查基线资料。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新发心血管病例列入病例组,并以性别相同,年龄±2岁,同期匹配对照(1:1),同时收集研究对象尿样用于钙、镁含量以及尿肌酐含量检测。利用Epidata 3.1双录入调查问卷,SAS 9.3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4结果第一部分我国海水淡化水的卫生学研究现状用于居民生活用水的海水淡化工程已占总规模的1/3,海水淡化水主要水质卫生问题有TDS低,矿物离子含量、硬度均较低,海水淡化水的硬度一般在10~75 mg/L,此外还存在腐蚀输水管网,以及卫生监管、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肿瘤、甲状腺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第二部分某海岛县居民心血管疾病流行特征2013年到2016年全县的心血管疾病报告发病情况呈上升趋势。2013年35岁以上参加体检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患病与年龄、(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身体活动、饮用海水淡化水、心率有关。第三部分饮用海水淡化水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查阅及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除水质有明显差别,其它影响因素在H乡和G乡无明显差异。H乡自来水出厂水水质硬度为140mg/L,G乡硬度<5 mg/L,而两个乡居民的钙镁代谢水平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2013~2016年,两乡心血管疾病的4年累积发病率是18.83‰,居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OR=5.38,95%CI=1.05~27.45)、缺乏身体活动(OR=0.35,95%CI=0.16~0.75)、高血压(OR=3.61,95%CI=1.58~8.25)、饮酒(OR=2.57,95%CI=1.02~6.47)和易怒(OR=4.30,95%CI=1.93~9.60),而本研究未观察到饮用海水淡化水对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OR=0.94,95%CI=0.49~1.83)。5结论我国海水淡化饮用水在卫生、管理、政策等多个方面需要建立、改进和完善。海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海岛人群心血管疾病具有独特的流行特征。文章第二部分通过生态学研究初步探索了当地居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能与饮用海水淡化水存在关联,第三部分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检验了相关假设,发现当地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是肥胖、缺乏身体活动、高血压、饮酒和易怒,未发现饮用海水淡化水可增加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许强强[3](2018)在《聚热集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设计及脱盐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为避免使用复杂的光学聚光系统,本文采用聚热集能的方式,设计了一种无需聚光的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使用面积较大的聚热集能板收集太阳能,以高效传热的方式汇聚到加热位置,从而达到较高温位。通过建立非聚光太阳能聚热集能传热传质数学模型,获得不同太阳辐射强度、聚热集能面积、聚热比与散热损失下蒸汽发生管内的温度与水蒸汽产生速率的关联关系;并通过减少聚热集能装置的散热损失,实现了太阳能蒸汽的产生。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1)对太阳能聚热集能蒸汽产生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非聚光太阳聚热集能的能量输入、装置能量输运结构及散热损失,讨论太阳辐射强度、聚热集能面积、聚热比、聚热传热结构、散热损失对聚热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层玻璃盖板(其有效传热系数约为4 W/(m2·K))、底部与四周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44 W/(m·K),聚热集能板的有效集热面积AC为7.6 m2,在太阳辐照度高于600 W/m2时,热损失低于太阳辐射能,所获得的有用能在100℃、110℃和120℃三种温度下均可稳定输出蒸汽。(2)搭建了聚热集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并完成了系统的基本调试。实验研究了不同太阳辐射下聚热集能装置中各组件温度的变化,并对装置一日内产蒸汽量随时间、太阳辐照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聚热集能板、蒸汽产生管及排气管平均温度与太阳辐射的变化趋势一致。聚热集能板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大,蒸汽发生管较小。在典型天气下(多云或晴天),聚热集能装置蒸汽输出从10:00开始,在15:00以后,聚热集能装置几乎不再产生蒸汽。所不同的是,典型晴天聚热集能装置产蒸汽的速率较快。(3)通过实验研究了聚热集能板温度对日产蒸汽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10:00开始,产蒸汽量随聚热集能板表面温度增高而增加,由于天气的影响,15:00后聚热集能板温度较低,不再输出蒸汽,日累计产蒸汽时间约5 h。在多云天气的情况下,聚热集能板的平均温度为118℃,日产蒸汽量约4.415 kg。而在晴天,聚热集能板的平均温度为134℃,日产蒸汽量约6.174 kg。(4)分析了聚热集能式太阳能可控蒸汽发生系统单位时间内产蒸汽量的变化。典型天气下,在上午9:00和下午16:00时,装置单位时间内的产蒸汽量几乎为零。由于在8-9时和15-16时这两个时间段,太阳辐照度较小,无蒸汽输出。典型多云天气下,装置在12:00时补水一次,紧接着产蒸汽的速率急速下降。典型晴天天气下,由于太阳辐照度较大,整个装置需要补水3次,大概每隔一个小时补水一次。(5)对聚热集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进行了脱盐应用研究。实验研究表明:聚热集能装置处于满压状态时,系统的全天产水量为6.297 kg,其盐度为1.65%,TDS为660 mg/L。聚热集能装置处于泄压状态时,系统的全天产水量为1.897kg,其盐度为0.05%,TDS为20 mg/L。若对脱盐系统适时调控,单效脱盐系统的全天产水量为3.026 kg,其盐度为0.95%,TDS为380 mg/L。(6)对典型晴天下脱盐系统产水速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典型晴天下,脱盐系统在泄压状态下,无需添加盐水,系统的产水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先升后降,在13:00附近时,系统的产水速率最快;脱盐系统在人为控制下,需要添加一次盐水,系统的产水速率在13:00附近时达到最快,但由于添加盐水的影响,产水速率出现一次回升;脱盐系统在满压状态下,需要添加三次盐水,系统产水速率达到最快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在12:00附近产水速率最快。
陈雄[4](2018)在《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气候变化问题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其核心是发展权之争,是国际事务的主导权之争和减排资源的分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开展南南技术合作也是我国实施科技“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20多年来,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技术援助与技术培训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丰富经验,也为进一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研讨会、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等方式,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探讨了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案例和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按地区、按类型需求的分析,发现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减缓领域和适应领域,总结出了这些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发展中国家重点技术需求大多以低成本、易掌握、易维护的成熟适用技术为主,并且这些需求与其优先发展事项如减贫、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紧密关联。(2)开展我国对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形成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可供转让的适用技术清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对农业、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进行了筛选,编制了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应用的《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3)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通过在农林业、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与环境和卫生健康等几方面合作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面向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的合作机制、模式,以及相关战略措施。(4)提出了南南技术转移主要存在的障碍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西非农业科技园建设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点亮非洲行动方案(减缓领域)和非洲生态守护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等重点领域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南南科技合作方案建议,促进形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的整体机制、有效平台、优先领域和重点援助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201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 2017年 第1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全社会资源投向,我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现予公布。本目录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5大领域8个产业(相关服务业单独列出)、40个重点方向下的174个子方向,近4000项细分产品和服务。附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
杨学森[6](2017)在《热环境军事作业卫生保障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由于南海争端、钓鱼岛争端、中越、中缅等边界争端的加剧,我国本土战略防御重点南移,并且为了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国际救援、反恐、维和、护航等已成我军担负的常态化军事任务,由此在热带地区特殊环境执行作战或其他非战争军事行动明显增加。加上大
米子龙[7](2015)在《水源切换对给水管网水质铁稳定的影响及控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水北调和淡化海水等水源切换工程对我国城镇供水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可能造成给水管网中铁、浊度、色度等水质指标超标的黄水问题。本论文针对水源切换对给水管网水质铁稳定的影响及控制技术展开研究,分析了水质化学组分突变对给水管网铁释放的影响特性,提出了管网铁稳定性的水质控制指标;建立了应对水源切换引发管网黄水问题的控制技术体系,明确了水质调节技术的控制参数及作用机理;阐释了腐蚀性阴离子对管垢的侵蚀机理,揭示了水源切换引发管网铁释放的微观机理;完善了给水管网铁稳定性控制理论,为保障多水源供水管网水质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水源切换造成硫酸盐和氯化物浓度突然增加对管网铁稳定性的影响作用效果显着且响应迅速,1-2天即可导致水质恶化,且腐蚀性阴离子浓度越高,铁释放量越大。水源切换时,建议控制管网水中硫酸盐浓度<75mg/L,Larson指数(以摩尔浓度计)<0.70;淡化海水需与常规水源勾兑使用,或采取相应的后处理措施。通过实际管网用户水质跟踪监测和管段模拟反应器试验,定量研究了水源调配技术、酸碱调节技术(调节pH值和碱度)、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技术、缓蚀剂投加技术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探讨了控制机理,并评价了技术经济性。在此基础上,较全面构建了应对我国水源切换水质化学组分突变引发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技术体系。根据腐蚀管垢内外分层的理化特征和管段试验,首次发现了基于消毒剂浓度调节氧化还原电位(ORP)对铁释放的控制机制,为控制管网铁稳定性提供了新思路。维持管网水中ORP≥300mV可有效抑制铁释放,ORP<300mV时,管垢会发生还原反应,铁释放程度随着离子强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强。游离氯比一氯胺可维持更高的ORP值,从管网铁稳定性角度,建议水厂将氯胺消毒改为游离氯消毒,并通过更换优质水源、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对老旧管道定期冲洗喷涂、对二次供水设施补氯等措施维持管网水高余氯,以保障管网水质铁稳定性。运用材料学分析仪器和晶体学理论,国内外首次定量分析了腐蚀性阴离子对管垢晶态矿物成分(Fe3O4和FeOOH)的侵蚀特性,从机理上阐释了水源切换引发管垢破坏及黄水问题的微观机制,初步提出了阴离子侵蚀强度经验公式,并对Larson指数进行了修正。
侯立安,张林[8](2014)在《膜分离技术在缓解水安全问题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水污染所引发的水安全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水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膜技术发展趋势,综述了膜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废水处理、灾害应急供水及特种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分析和展望了膜技术应对水安全问题的研究方向。
周国胜,卢丙楠,王晓燕[9](2010)在《海军驻岛礁部队水源卫生状况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海军驻岛礁部队水源卫生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其水源水质情况,为制定水源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海军部队辖区14个岛礁16家单位34处水源,进行水源卫生学及流行病学调查。水质检测和卫生评价。结果 34处水源中,浅层地下水14处,地面水10处,雨水7处,外界补给供水3处;部队营区内的水源卫生状况、防护均较好;水质检测结果:(1)源头水样中,pH值、总硬度的合格率最低,均为80%;其次是氟化物,合格率为90%;再次为总铁和氯化物,合格率为95%。其中,地面水的总硬度合格率最低,为62.5%;其次为地下水的pH值及地下水的氟化物,合格率分别为72.7%和81.8%。(2)末端水样中,以pH值的总合格率最低,为90%;其次为总硬度,合格率为96.67%。其中,地下水的pH值合格率最低,为75%;其次为补给供水的pH值和地下水的总硬度,合格率分别为80%和87.5%。(3)抽检了8个水样进行微生物学指标检测(总大肠菌群数MPN),3个水样出现纸片染色(MPN值大于9.2,3片染色)。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结论海军驻岛礁部队淡水资源普遍缺乏,水源存在污染隐患,水质处理措施不够完善,必须加强水源管理,做好卫生防护,建立健全水质处理系统,定期监测,科学消毒,正确洁治。
鲍艳红[10](2007)在《海岛水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以海王九岛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海岸线长,海岛众多,这些海岛在我国旅游、渔业、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海岛开发的迅速发展,淡水不足、水质超标以及污水直接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为了促进海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海岛居民生活水平,必须高质、足量的提供生活用水,同时对散排的污水处理后回用,以实现海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海岛具有陆域面积狭小、持水能力低、生态系统脆弱等特点,有必要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扬长避短,设计一种既经济,又高度节约水资源的海岛水循环经济模式。本文以水循环经济(水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出一种海岛区域水循环模式,以直饮水机和合并净化槽作为模式中的支撑体系,并对此模式在技术、经济以及环境效益方面加以论证。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水样、拍摄照片的方式对海王九岛生态环境进行调查,重点对海王九岛地区供水和排水状况进行分析,目的是将这种水循环模式应用于海王九岛。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述了海岛及海岛水资源研究现状,分析了海岛水资源的特征,并提出目前海岛淡水资源存在的问题。2总结了海岛水循环经济的各种模式,主张海水淡化以海水为水源,是实现海岛水循环经济的最佳模式。并认为将海水淡化与移动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应用在海岛地区,必将为海岛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3提出并建立移动式海岛水循环经济模式,着重从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论证这种模式的可行性。详细介绍了便携式一体化直饮水机和移动式合并净化槽的结构、功能和特点,对其在海岛地区作用和意义也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4以海王九岛作为范例进行了在海岛地区建立区域小型水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研究。通过调查海王九岛,分析拍摄的照片、调查问卷、整理数据,对模式应用在海王九岛作了细致的分析,得出此移动式海岛水循环模式在海岛应用具有实际可行性和较高的价值,为实现我国海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二、岛礁饮用水净化消毒装置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岛礁饮用水净化消毒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合活性炭纤维材料的吸附式空气取水原理与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空气取水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表面冷却取水 |
1.2.2 膜分离 |
1.2.3 吸附/吸收法取水 |
1.3 不同空气取水方式对比及能效成本分析 |
1.4 目前间歇式空气取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间歇吸附式空气取水循环构建及理论分析 |
2.1 间歇吸附式空气取水循环研究 |
2.1.1 取水循环构建 |
2.1.2 间歇式系统H-RH-T图 |
2.2 取水原理分析 |
2.2.1 等温吸附曲线分类 |
2.2.2 取水原理及理想材料的选择 |
2.2.3 复合吸附剂 |
2.3 空气取水机组的取水过程及性能评判指标 |
2.4 规模化取水预估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气取水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 |
3.1 多孔基质以及吸湿盐的初步选择 |
3.2 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特性 |
3.2.1 ACF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优化 |
3.2.2 硅胶复合吸附剂的制备过程 |
3.2.3 膨胀硫化石墨固化复合吸附剂的制备过程 |
3.2.4 不同复合吸附剂的盐比例 |
3.3 活性炭纤维基质的各向异性浸渍研究 |
3.4 复合吸附剂的微观表面形貌 |
3.5 复合吸附剂的微观结构 |
3.6 复合吸附剂的吸附脱附性能测试 |
3.6.1 动态及平衡吸附测试 |
3.6.2 复合吸附剂的动力学性能 |
3.6.3 实验过程中的液解现象 |
3.6.4 等温平衡吸附方程 |
3.6.5 吸附剂解吸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气取水系统设计及模拟仿真 |
4.1 空气取水系统的设计 |
4.1.1 样机设计目标 |
4.1.2 固化吸附床的设计 |
4.1.3 其他辅助设备的选型 |
4.2 吸附床的传质模拟仿真模型 |
4.3 样机及工作原理 |
4.4 取水器在电加热工况下的实验分析 |
4.4.1 吸附过程的实验结果 |
4.4.2 解吸阶段的实验结果 |
4.5 取水器在太阳能工况下的实验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模化取水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
5.1 取水装置在沙漠及海岛上的应用工况及水量预测 |
5.1.1 沙漠及岛礁地区典型工况分析 |
5.1.2 复合材料在特定工况下的取水量推演 |
5.2 优化设计及机组建立 |
5.3 实验性能分析 |
5.4 空气取水机组的取水性能及不同区域取水潜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附录 -水样本检测报告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科研项目 |
所获奖励 |
(2)饮用海水淡化水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我国海水淡化水的卫生学研究现状 |
1.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部分 某海岛县居民心血管疾病流行特征 |
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部分 饮用海水淡化水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3.1 对象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 |
4.1 研究结论 |
4.2 当地防控建议 |
4.3 研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聚热集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设计及脱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太阳能产蒸汽的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产蒸汽的方式 |
1.2.2 太阳能产蒸汽存在的问题 |
1.3 聚热集能式太阳能产蒸汽及含盐水淡化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聚热集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的设计 |
2.1 太阳能聚热集能装置物理模型 |
2.1.1 聚热集能蒸汽发生装置获得的有用能 |
2.1.2 聚热集能蒸汽发生装置的散热损失 |
2.1.3 聚热集能蒸汽发生装置能量平衡分析 |
2.2 太阳能聚热集能装置的结构参数 |
2.2.1 顶部散热比 |
2.2.2 底部散热比 |
2.2.3 侧面散热比 |
2.2.4 几何聚热比 |
2.2.5 有效聚热比 |
2.3 结构参数优化 |
2.3.1 几何聚热比对太阳能聚热集能装置的影响 |
2.3.2 聚热集能蒸汽发生装置的散热损失 |
2.3.3 顶部玻璃盖板传热系数对散热损失的影响 |
2.3.4 保温隔热材料的结构参数对散热损失的影响 |
2.3.5 聚热集能板表面温度对散热的影响 |
2.3.6 不同太阳辐射下单位时间内产蒸汽量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热集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实验系统 |
3.1 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的搭建 |
3.1.1 聚热集能结构 |
3.1.2 保温隔热结构 |
3.1.3 冷凝装置 |
3.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热集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性能实验测试与分析 |
4.1 不同太阳辐射下聚热集能装置中各组件温度的变化 |
4.1.1 不同位置聚热集能板/金属蒸汽管温度的变化 |
4.1.2 各组件平均温度的变化 |
4.2 装置一日内产蒸汽量随时间、太阳辐照度的变化 |
4.2.1 不同太阳辐射下有用能和产蒸汽量的变化 |
4.2.2 日产蒸汽量随时间/太阳辐照度的变化 |
4.3 聚热集能板温度对日产蒸汽量的影响 |
4.4 不同太阳辐射下单位时间内产蒸汽量的变化 |
4.4.1 典型多云天气下单位时间内产蒸汽量的变化 |
4.4.2 典型晴天天气下单位时间内产蒸汽量的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热集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脱盐应用研究 |
5.1 太阳能汽化脱盐系统基本运行情况 |
5.1.1 太阳能汽化脱盐系统 |
5.1.2 各装置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
5.2 太阳能汽化脱盐系统脱盐性能分析 |
5.2.1 太阳辐照强度和累计辐射值 |
5.2.2 太阳能汽化脱盐系统产水量的变化 |
5.2.3 太阳能汽化脱盐系统产水量的盐度及TDS变化 |
5.2.4 典型晴天下产水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
5.3 系统的稳态性能系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展望及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案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
2.1 气候变化科技合作态势 |
2.2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助现状与特点 |
2.2.1 发达国家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
2.2.2 国际组织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
2.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
2.3.1 南南科技合作现状与政策 |
2.3.2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的途径 |
2.3.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按地区) |
3.1.1 东非 |
3.1.2 南非 |
3.1.3 西非 |
3.1.4 中非 |
3.1.5 西亚北非 |
3.1.6 东南亚 |
3.1.7 南亚 |
3.1.8 中亚 |
3.1.9 拉美 |
3.1.10 小结 |
3.2 需求分析(按类型) |
3.2.1 小岛国及低海拔沿海国家 |
3.2.2 干旱与半干旱国家 |
3.2.3 最不发达国家 |
3.3 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分析 |
3.3.1 重点领域与优先技术 |
3.3.2 技术需求特点 |
第4章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分析 |
4.1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 |
4.1.1 农林业 |
4.1.2 可再生能源 |
4.1.3 水资源与环境 |
4.1.4 卫生健康 |
4.1.5 节能减排 |
4.1.6 我国可供转让适用技术清单 |
4.2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 |
4.2.1 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
4.2.2 已转让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
4.2.3 适用技术来源分布 |
4.3 可转让适用技术储备分类统计 |
4.3.1 能源 |
4.3.2 农业 |
4.3.3 林业 |
4.3.4 水资源 |
4.3.5 卫生健康 |
4.3.6 建筑节能减排 |
4.3.7 工业节能减排 |
4.3.8 商业和民用节能减排 |
4.3.9 防灾减灾 |
4.3.10 基础设施 |
4.3.11 废弃物利用 |
4.3.12 交通 |
4.3.13 资源环境技术 |
4.3.14 其它 |
4.4 已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分析 |
4.4.1 已转让技术按领域分布 |
4.4.2 已转让技术按国别分布 |
4.5 小结 |
第5章 重点领域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分析 |
5.1 农林业 |
5.1.1 杂交水稻技术合作 |
5.1.2 种植加工技术合作 |
5.1.3 菌草利用技术合作 |
5.1.4 节水农业技术合作 |
5.2 可再生能源 |
5.2.1 太阳能技术合作 |
5.2.2 小水电技术合作 |
5.2.3 沼气利用技术合作 |
5.3 水资源与环境 |
5.3.1 水窖技术合作 |
5.3.2 给排水技术合作 |
5.3.3 坦噶尼喀湖生态监测技术合作 |
5.3.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技术合作 |
5.3.5 气象技术合作 |
5.3.6 生态保护技术合作 |
5.4 卫生健康合作 |
第6章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机制分析 |
6.1 南南技术转移的主要障碍 |
6.1.1 资金短缺 |
6.1.2 文化差异 |
6.1.3 受体水平 |
6.1.4 需求不明 |
6.1.5 政治与人身安全 |
6.1.6 商务障碍 |
6.2 南南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6.3 南南技术转移的模式、机制分析 |
6.3.1 政府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
6.3.2 市场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
6.3.3 国际组织/NGO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三方合作机制 |
6.4 重点领域技术转移模式探讨 |
6.4.1 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
6.4.2 环境领域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
6.4.3 农业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
6.5 中国科技部-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项目实证分析 |
6.5.1 水行动项目方案设计、建议提出及实施 |
6.5.2 水行动项目实施成效及影响 |
6.6 小结 |
第7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合作方案 |
7.1 中国-联合国-非洲水行动项目合作 |
7.2 非洲农业行动南南合作方案 |
7.3 点亮非洲项目建议 |
7.4 非洲生态守护项目建议 |
7.5 关于加强与周边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建议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成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附录 |
附录1: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重点领域分类 |
附录2:面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征集调查表 |
附录3: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问题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4:创新合作机制,深化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建议 |
附录5: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外及南南合作工作的建议 |
附件 |
(6)热环境军事作业卫生保障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外军热环境军事作业卫生保障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概况 |
1.1 外军一直重视热环境军事作业卫生保障的研究 |
1.1.1 越来越多的军事强国都注重研究热区军事行动的卫生保障 |
1.1.2 以美军为代表的外军在热环境军事作业领域的研究持续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 |
1.2 外军热环境军事作业卫生保障研究方向从基础研究转向应用性研究,积极开发实用性装备 |
1.2.1 热环境热应激监测与机体热压力评价 |
1.2.2 热环境中水盐代谢规律及保障策略研究 |
1.2.3 促进机体热耐受与热习服,提高热环境作业能力策略研究 |
1.2.4 不断完善预防中暑和提高热区部队军事作业能力的综合措施 |
1.3 外军热环境军事作业卫生保障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实战 |
2 我军热环境军事作业卫生保障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 |
2.1 中暑防治与热环境作业卫生 |
2.2 热区部队脑力作业、智力疲劳与心理应激研究 |
2.3 热区部队饮水卫生 |
2.4 热区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 |
3 中外对比分析 |
3.1 热环境军事作业卫生保障应用性研究我军落后于外军 |
3.2 热射病的防治研究我军优于外军 |
3.3 我军热环境军事作业卫生保障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与形成实际卫勤保障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
4 展望 |
(7)水源切换对给水管网水质铁稳定的影响及控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饮用水水质安全性 |
1.1.2 给水管网水质稳定性问题 |
1.1.3 水源切换引发管网黄水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源切换对管网水质的影响 |
1.2.2 给水管网铁稳定性的评价 |
1.2.3 给水管网铁稳定性的机理 |
1.2.4 给水管网铁释放的影响因素 |
1.2.5 给水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技术 |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腐蚀性阴离子突变对管网铁稳定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验流程和操作 |
2.1.3 一氯胺的配制方法 |
2.1.4 水质参数测试方法 |
2.1.5 管垢预处理及分析方法 |
2.2 硫酸盐突变对管网水质铁稳定性的影响 |
2.2.1 水源切换计划与水质条件 |
2.2.2 管段取样与管垢特性分析 |
2.2.3 硫酸盐浓度变化对铁释放的影响试验结果 |
2.2.4 不同管垢的铁释放特性比较 |
2.2.5 硫酸盐和拉森指数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指标体系 |
2.3 氯化物突变对管网水质铁稳定性的影响 |
2.3.1 水源切换计划与水质条件 |
2.3.2 管段取样与管垢特性分析 |
2.3.3 氯化物浓度变化对铁释放的影响试验结果 |
2.3.4 不同管垢的铁释放特性比较 |
2.3.5 氯化物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指标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给水管网铁释放的水源调配控制技术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取样设置与管道情况 |
3.1.2 水质测试项目与方法 |
3.2 实际给水管网中隔夜滞留水水质特性分析 |
3.3 水源调配技术对水源切换引发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3.3.1 水源切换计划 |
3.3.2 水源调配技术对给水管网铁稳定性的影响 |
3.4 实际管网系统中不同管道铁稳定性差异分析 |
3.5 管道涂衬技术对给水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3.6 实际管网水中含铁颗粒物释放特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给水管网铁释放的酸碱调节控制技术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装置 |
4.1.2 试验用水水质 |
4.1.3 试验流程及方法 |
4.1.4 水质测试项目及方法 |
4.2 应对高硫酸盐水源切换引发管网铁释放的酸碱调节控制技术 |
4.2.1 调节pH值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4.2.2 管网铁释放量与pH值相关性分析 |
4.2.3 调节碱度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4.2.4 管网铁释放量与碱度相关性分析 |
4.3 应对高氯化物淡化海水引发管网铁释放的酸碱调节控制技术 |
4.3.1 调节pH值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4.3.2 管网铁释放量与pH值相关性分析 |
4.3.3 调节碱度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4.3.4 管网铁释放量与碱度相关性分析 |
4.4 酸碱调节技术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机理分析 |
4.4.1 调节pH值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机理 |
4.4.2 调节碱度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机理 |
4.5 酸碱调节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给水管网铁释放的氧化还原调节控制技术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装置 |
5.1.2 试验用水水质 |
5.1.3 试验流程及方法 |
5.1.4 水质测试项目及方法 |
5.2 基于自由氯调节氧化还原条件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 |
5.2.1 氧化还原电位(ORP)与自由氯的相关性分析 |
5.2.2 调节氧化还原电位(ORP)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5.2.3 调节氧化还原电位(ORP)控制铁释放的特性分析 |
5.2.4 基于自由氯调节氧化还原条件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体系 |
5.3 基于一氯胺调节氧化还原条件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 |
5.3.1 氧化还原电位(ORP)与一氯胺的相关性分析 |
5.3.2 调节一氯胺浓度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5.3.3 调节一氯胺浓度控制铁释放的特性分析 |
5.3.4 基于一氯胺调节氧化还原条件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体系 |
5.4 氧化还原调节技术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机理分析 |
5.4.1 氧化还原电位(ORP)对管垢铁释放的理论分析 |
5.4.2 氧化还原条件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给水管网铁释放的缓蚀剂投加控制技术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装置 |
6.1.2 试验用水水质 |
6.1.3 试验流程及方法 |
6.1.4 水质测试项目及方法 |
6.2 不同磷酸盐缓蚀剂投加技术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 |
6.2.1 正磷酸盐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6.2.2 三聚磷酸盐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6.2.3 六偏磷酸盐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6.2.4 三种磷酸盐缓蚀剂控制管网铁释放的效果比较 |
6.3 应对不同浓度硫酸盐水源切换的缓蚀剂投加控制技术 |
6.3.1 六偏磷酸盐对低硫酸盐水源切换引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6.3.2 六偏磷酸盐对中硫酸盐水源切换引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6.3.3 六偏磷酸盐对高硫酸盐水源切换引发铁释放的控制效果 |
6.3.4 不同硫酸盐水源切换下六偏磷酸盐投加剂量的比选 |
6.4 磷酸盐缓蚀剂投加技术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机理分析 |
6.4.1 投加正磷酸盐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机理 |
6.4.2 投加聚磷酸盐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机理 |
6.5 磷酸盐缓蚀剂投加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腐蚀性阴离子对管垢晶态矿物成分的侵蚀机理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晶态矿物及其特性分析 |
7.1.2 试验流程及方法 |
7.2 腐蚀性阴离子对晶态矿物的侵蚀特性 |
7.2.1 晶态矿物的铁释放特性分析 |
7.2.2 晶态矿物的微观形貌变化特性分析 |
7.2.3 晶态矿物的能谱变化特性分析 |
7.2.4 晶态矿物的比表面积变化特性分析 |
7.3 腐蚀性阴离子对晶态矿物的侵蚀机理分析 |
7.4 腐蚀性阴离子的侵蚀强度经验公式 |
7.5 Larson指数经验公式的修正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膜分离技术在缓解水安全问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我国水安全现状 |
3 膜分离技术现状 |
4 膜技术在水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
4.1 膜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
4.2 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4.3 膜技术在灾害应急供水中的应用 |
4.4 膜技术在特种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5 膜技术应对水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 |
6 结语 |
(9)海军驻岛礁部队水源卫生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
1.2 方法 () |
1.2.1 水源卫生学及流行病学调查 |
1.2.2 水样采集和水质检测 |
1.2.3 评价标准 |
1.3 统计学处理 () |
2 结果 |
2.1 水源类型 () |
2.2 水源卫生状况 () |
2.3 水质处理情况 () |
2.4 水质检测结果 () |
2.5 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 |
3 讨论 |
(10)海岛水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以海王九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海岛研究 |
1.1.1 海岛研究意义 |
1.1.2 海岛研究进展 |
1.2 海岛水资源研究 |
1.2.1 水资源概况 |
1.2.2 海岛水资源 |
1.2.3 海岛水资源特征 |
1.2.4 海岛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
1.3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3.3 课题研究意义 |
2 海岛水循环经济的研究 |
2.1 水循环经济概念 |
2.2 水循环经济的特征 |
2.3 水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 海岛水循环经济模式 |
2.4.1 节约用水模式 |
2.4.2 开发本地淡水资源模式 |
2.4.3 大陆引水模式 |
2.4.4 进口虚拟水模式 |
2.4.5 海水淡化模式 |
2.4.6 其它模式 |
3 移动式海岛水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与论证 |
3.1 海岛水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原则 |
3.2 移动式海岛水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 |
3.2.1 供水单元 |
3.2.2 污水处理单元 |
3.3 模式主体单元的的论证 |
3.3.1 供水单元-便携式小型一体化直饮水机 |
3.3.2 污水处理单元-合并净化槽 |
3.4 模式的可行性 |
3.5 本章小结 |
4 海王九岛水循环模式的应用 |
4.1 海王九岛简介 |
4.2 海王九岛调查状况 |
4.2.1 人口情况 |
4.2.2 经济发展状况 |
4.2.3 供排水状况 |
4.2.4 生活饮用水水质分析 |
4.2.5 调查问卷分析 |
4.3 模式在海王九岛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过的其它工作 |
致谢 |
四、岛礁饮用水净化消毒装置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合活性炭纤维材料的吸附式空气取水原理与系统[D]. 王佳韵.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 [2]饮用海水淡化水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研究[D]. 刘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01)
- [3]聚热集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设计及脱盐应用研究[D]. 许强强.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D]. 陈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 2017年 第1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 2017(11)
- [6]热环境军事作业卫生保障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 杨学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7(04)
- [7]水源切换对给水管网水质铁稳定的影响及控制特性研究[D]. 米子龙. 清华大学, 2015(07)
- [8]膜分离技术在缓解水安全问题中的应用[J]. 侯立安,张林. 中国工程科学, 2014(07)
- [9]海军驻岛礁部队水源卫生状况调查[J]. 周国胜,卢丙楠,王晓燕. 海军医学杂志, 2010(04)
- [10]海岛水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以海王九岛为例[D]. 鲍艳红.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