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时期中国造纸业的分布与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胡德志[1](2020)在《民国上海纸商业研究》文中提出纸商业的产生、发展与上海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开埠以来,上海城市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革,尤其是西方近代机器印刷术的引进以及上海工商、文教事业的快速发展,无不为纸张的行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作为上海日用商品行业中的一员,纸商业亦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日常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民国后,纸商业迎来勃兴发展时期。纸商业的经营涵盖了土纸经营和机纸经营两个经营层面。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土纸与机纸在纸张产品种类的经营上和销售空间的分布上形成了层次化的市场形态。为适应市场多元化的纸张需求,上海纸商业在产品经营上采取了不同的购销形式,并对纸商业的经营群体做出了行业分工。此外,针对不同业务的运作,纸商业还专门制定了多种经营策略。纸商业的贸易范围不仅辐射国内诸多地区,也兼及海外。纸商业群体有资方群体与劳方群体之分。资方群体中的经营者和劳方群体中的职工,虽属不同的群体阵营,有着相异的身份属性,在薪酬与福利待遇上也不尽相同,甚至在劳资关系上也曾针锋相对过,但二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在人事分工上体现出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不过,纸商业的从业群体,在籍贯来源上、人事管理上有着明显的地缘因素与业缘因素相结合的传统特色。在自身发展的历程中,纸商业也于不同时期里不断建立健全本行业的同业组织。其内部组织体制,相继历经了委员制、董事制、理事制三个发展阶段,纸商业的内部组织机构,虽在设置运作上大同小异,但也体现出了现代特征。纸商业同业组织的建立健全,不仅适应了行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通过自身功能的发挥,有效地维护了会员的利益,方便了政府对纸业市场的管理。在纸商业发展过程中,以围绕着纸张问题的治理以及治理背后所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的互动与博弈,亦构成了民国上海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尤以纸张的统制及其统制下的现实影响和“物”纸背后的文化特性和政治特性最为显着。可以说,民国时期,纸张的统制,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政治问题。
高洁[2](2020)在《唐宋民间手工业的品牌商标与广告 ——以制墨业、造纸业为中心》文中认为唐宋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分工的不断细化,人身依附关系也相对宽松;科举制的完善给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笔墨纸砚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唐以后私营手工业因发展经营的需要,进行广告宣传活动,出现了市场品牌定位和商标雏形。本文以唐宋时期的制墨业、造纸业为中心,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把制墨业、造纸业分为家族品牌和地方品牌两种品牌经营模式,就民间手工业中的品牌发展及经营模式进行考察,并探讨品牌发展与市场化行为之间的关系。上篇:从制墨业中看唐宋时期家族品牌的形成、发展与传播以唐宋时期的制墨业为中心,通梳理唐五代到两宋时期制墨业生产重心由北向南不断转移的历史过程。在制墨业南移的过程中,以家族为中心进行产业转移的制墨者尤其值得注意,本文以家族品牌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由唐宋时期的制墨业者,分析其生产经营模式,得出唐宋时期的制墨业经营者大多数存在家内继承的经营模式,从而形成家族品牌经营模式的出现。制墨技术的改良提高、墨品牌文化的塑造和墨广告的推广,让我们看到了唐宋时期制墨业的兴盛和其主要的宣传模式。另外,作为墨的主要消费者的文人群体也不断的对品牌墨加以塑造,形成了品牌墨的超品牌效应,可以看到品牌树立、塑造和传播过程。下篇:从造纸业中看唐宋时期地方品牌的经营与文化现象以唐宋时期的造纸业为中心,分析其主要产区依托于地方资源而发展壮大的情形。从唐代开始有关记载逐渐对于造纸产地着重书写,而不单单局限于纸张的质量或特性。这种以地方纸直接代替纸质量或特性要求的现象,促进了地方品牌的兴起。考察唐宋时期的地方品牌及其下属子品牌可以发现,子品牌纸张所具有的的单独命名、尺寸、厚度、颜色和纹样的相对固定的现象已经具有了品牌化的意义。在子品牌的不断建构过程中,各地造业生产者对于其纸品作技术上、颜色上、尺寸上的排他性区分,消费者群体也在不断的接受这一被塑造的品牌,大量笔记、诗词显示出文人群体对于地方品牌子品牌的偏爱。另外,在品牌文化被树立的过程中,造纸业者从品牌文化的单纯塑造,即增加知名度和销售额逐渐转向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追求。在四川地区,从早期当地的薛涛到后期外地的蔡伦,逐渐形成了行业神崇拜现象。本文通过对唐宋时期的制墨业和造纸业两个产业的考察,分析家族品牌和地方品牌两大品牌经营模式,有益于多角度观察唐宋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运作的多样性。
赵水静[3](2019)在《五代十国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作为连接唐、宋文化的纽带,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具备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学术界对于五代十国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前、后蜀、南唐和吴越等国,对同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关注则相对较少。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视为有机整体,并对南、北文化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认知五代十国文化,亦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各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结构的变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呈现周期破坏与缓慢发展交替的情况,南方地区在局部统一后则发展相对迅速。除此之外,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阶层变动异常剧烈,南北经济格局变迁与阶层流动均促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出现若干新特点。五代十国时期的各文化领域与唐代相比出现了不小变化,某些领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教育领域出现官学教育萎缩,私学教育有较大发展的情况。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书院、学馆、私塾,尤以南方地区成就突出,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科举方面,中原王朝与南方诸国均深化建立相关制度,竞相举行考试,录取人数有较大提升,进而刺激了文化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史学成果颇为可观,官方编撰了一大批典籍,其成就超过我国历史上其他分裂时期。就文学领域而言,这一时期北方地区停滞不前,而南方各地则发展迅速。词的创作日趋繁荣,诗歌创作逐渐萎缩。小说数量虽少,但不乏精品。俗文学的发展开启了宋代市民文学的先声。散文创作颓势虽难以遏制,但王闽与吴越地区仍有可称之处。在绘画与书法领域,创作题材及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释道人物画渐趋衰落,山水花鸟画数量则大为增加。绘画材质从画壁称雄转变为以卷轴画为主,这种变化与作品的商品化趋势有密切关系。五代十国时期书法艺术成就颇高,开启了宋人书法尚意风格之先河。五代十国时期的乐舞与唐代相比衰落严重,但其承前启后的作用仍不容忽视。这一时期的区域文化呈现较大发展,主要呈现在江浙地区、川蜀地区、闽广地区及两湖地区,反映出我国文化版图的巨大变迁。南方各区域中,文化发展体现出不平衡态势。江浙与西蜀两地发展最快,两湖地区次之,闽地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两湖地区,南汉所在的岭南地区发展仍相对滞后。五代十国时期伴随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各地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导致文化重心进一步加速南移。自此时起,南方地区在文化上的全面优势地位就此奠定,其后基本未发生改变,并积极引领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古代文化重心的转移始于五代十国时期,两宋时期南方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坚实发展基础上的。这一时期文化发展表现出了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的特点与新趋势。其基本特点是:(一)南北文化的差异是政治上的分裂在文化上的体现。(二)五代十国文化体现了汉地文化的特色。(三)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四)佛教文化的色彩愈来愈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是:(一)词的发展方兴未艾。(二)绘画艺术的新趋势对后世影响极大。(三)私学教育发展趋势影响了宋代教育的基本格局。(四)尚意书法影响了宋代及后世书法的审美趋向。(五)五宗的理论与思想对宋代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韩海蛟[4](2015)在《产品层次与技术演变 ——近代中国造纸业之发展(1884-1937)》文中研究表明造纸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手工业之一,发明于汉代,其后造纸技术与生产形态并没有发生显着地变化。直至近代,随着西方机器造纸技术的传入,中国造纸业的生产形态发生了重大改观,大规模的机器造纸工厂开始出现,其技术、原料、资金、生产规模、产品种类等各个方面,与传统手工造纸业截然不同。与此同时,传统手工造纸业受到机器造纸业的影响,生产形态亦发生变化,生产技术、产品种类、市场范围、经营形态、外部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在此背景下,近代手工造纸业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无论是数量,还是产品质量,均有所提高,而且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仍然占据着市场的主体地位。机器造纸业在近代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产品数量增长迅速,并逐步增加自身产品种类,扩大市场范围,但整体来看,仍处于相对不成熟的阶段,无法取代手工造纸业在近代中国纸业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这种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即为造纸业本身的特殊性。造纸业产品种类多样,各种产品种类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手工造纸业虽然是相对落后的生产形态,但能够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技术的发展导致出现了手工与机器造纸两种生产形态,二者受到产品多样性的影响,在彼此竞争的基础之上实现产品层次和市场地理格局进一步的互补。技术演变是近代造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手工造纸业在原料、漂白工序、生产工具等方面的改良,使得其能够适应时代和市场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机器造纸业采用大型机器设备,却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老化等问题,制约了自身发展,而且限于近代中国整体工业水平的低下,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部分手工现象。手工造纸业凭借着自身长期发展的、相对固定的商业市场网络,保证了产品的顺畅运销;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包买制和包工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政府政策和经营制度是近代造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机器造纸业,更需要政府的直接支持,而政策的悬空成为机器造纸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朱玉哲[5](2019)在《清代以来贵州手工造纸的分布变迁及影响》文中认为手工造纸是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然而随着现代机械造纸的出现,手工造纸在近些年走下神坛,变成了一项极为濒危的民间艺术形式。贵州至今仍然存在着数量可观的手工造纸基地,其中多处还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贵州手工造纸的分布变迁能够有效的寻找到贵州境内手工造纸遗存,从而更加科学的保护开发这些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采用史料分析、数据统计、图表对比等方法,以有关贵州手工业的着作论文,贵州少数民族调查报告,贵州清代民国时期的地方志文献,贵州省文物局和贵州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丹寨、贞丰、乌当、印江、务川、从江、平塘、绥阳等地田野调查记录为资料来源,深入探讨了清代民国以来贵州手工造纸的分布、变迁、特色、影响等诸多问题。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手工造纸基本情况的概述,分国内手工造纸概述和贵州手工造纸概述两部分。第二部分是贵州手工造纸时空分布的研究,从地域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两个角度对清至民国贵州手工造纸的发展轨迹进行论述。第三部分是对贵州手工造纸分布变迁原因的研究,主要从自然地理因素、政府政策因素、社会发展因素、生产力与市场因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贵州手工造纸的区域特色,从分布特点、造纸术传承特点和少数民族特点等角度对贵州手工造纸的区域特点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贵州手工造纸的影响,以年代为顺序,分别探讨了各时期贵州手工造纸在省内和全国的影响。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了清代以来贵州手工造纸沿古驿道从少到多,从点到面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各时期影响,同时对如何发掘贵州手工造纸的文化价值,如何更好的保护贵州手工造纸,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陈艳君[6](2018)在《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文中指出悠久的社会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为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奠定了历史基础。清末民国时期,人地矛盾造成的生存压力及政府的提倡推动了皖南手工业在传统基础上向近代转型。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析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考察技术转型、组织形式的近代化、结构变革、转型的特征、有限突破,客观总结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力图复原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图景,为皖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皖南手工业的技术转型主要包含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两个方面。手工业由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型的技术科学化不仅表现为手工业文本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本中科技含量的增加方面,尤其以制茶业、纺织业和文房四宝业最为显着。随着手工业技术逐渐由经验型上升为科学理论型,其技术传承方式和操作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为新式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生产设备的革新。新式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不断细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生产设备的革新以安庆土布业的生产工具改良、芜湖碾米业的新式动力设备引进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最为引人注目。生产工具的改良、新式动力机器的引进以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使皖南手工业在生产力形态上与传统手工业区别开来。皖南手工业的组织形式转型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形式和行业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以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和工场以及合作制最为突出。家庭手工业在近代皖南尤其是乡村地区广泛存在,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状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坊、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行业分布广泛,大多规模较小,小本经营,内部分工明确,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合作制手工业方面,祁门茶叶合作社是典型代表。然而,由于在实际业务的进行过程中过多注重“运”、“销”环节,对“产”、“制”环节的关注明显不足,银行和洋商趁机取巧图利,成为最终受益者,忽视了最底层的茶农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改良茶叶品质,更不可能复兴红茶。在手工业行业组织形式方面,传统行会逐渐被新兴同业公会及工会代替。在劳资纠纷中,代表雇主的同业公会与代表雇工的工会的团体谈判,大多能达成团体协议。即便不能达成一致,在第三方的调处下,也能减少对抗,促进纠纷解决,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但同业公会及工会处在政府的严密监管中,只是披上了新式行业组织的外衣,传统行业组织的积习依然存在。在洋货以及国产机制品的冲击下,皖南手工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行业结构变革加剧。首先,纺纱业、染料业、炼钢业、制丝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逐渐衰落。其次,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具有局部性和复杂性,织布业、榨油业、造纸业、制烟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守住部分市场份额而继续艰难发展;铁、铜、锡器制造业,竹木加工业,砖瓦业,石业,陶瓷业等传统行业未受到机器工业的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徽墨业、宣纸业、舒簟业及罗经业等传统特色行业在时代的变迁中勉力维持。再次,皖南手工业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以祁红为代表的出口型手工业深受国际市场主导和影响;针织、铅石印刷、皂烛、火柴、化妆品等新兴行业从国外引进后与皖南实际相结合而改用手工生产。因此,除少数传统行业走向衰落,近代皖南手工业还是有所发展的,一些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产品品种等进行了改良和革新,不断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出现了某些近代因素。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彰显出总体发展迟缓及不平衡的特征。首先,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在技术科学化、技术传承方式、技术操作方式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苏南地区,苏南在文本数量及科技含量、实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机器化或半机器化的规模及程度等方面相对于皖南占据优势。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区位与交通条件、社会力量的推动、基础电力工业的支持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其次,具体到皖南区域内部,鲜明地显现出转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和行业上,也表现在生产者身份的主体化与技术的边缘化、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等方面。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功能的拓展,即手工业对农业的较强的后向联系效应及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但皖南手工业在近代转型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包括交逼而来的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的暴敛、商业资本的压榨等多方盘剥,管理主体及生产主体的观念制约,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导致的教育不振。由于众多障碍性因素的掣肘,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取得的突破十分有限。
吴家洲[7](2018)在《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唐代洛阳地区森林的变迁。洛阳地区地处“天下之中”,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政治、文化积淀,使得其发展到唐代,依然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极其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这种发达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森林消耗的基础上的,发达程度和森林消耗速度成正比,在安史之乱前表现的尤为明显。目前,国内有关唐代区域森林变迁的研究并不多见,有关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拟利用中国古代的文献、档案资料,结合考古发掘资料,并运用数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等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对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状况进行考察,找出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分析其造成的影响及采取的森林保护措施,以期尽可能复原唐代洛阳地区的森林变迁状况,为当今洛阳地区和一些类似地区的森林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减少主要是由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各种木构建筑的营建、薪柴和丧葬的日常消耗、战争的破坏等原因引起的,由此造成了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等水环境恶化问题和动植物资源减少、土壤盐碱化、土地沙化及气候环境有所恶化等其他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唐代洛阳地区人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也采取了一些植树造林的措施,但人工林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远远无法和天然森林比较,唐代洛阳地区的森林呈不断下降趋势,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
张绪[8](2010)在《民国时期湖南手工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区域经济史的角度,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在系统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1912~1945年间湖南手工业的发展与变迁情况,分析了该时期湖南手工业经济变迁所产生的多元效应,并总结了该时期湖南手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一章主要对清代湖南手工业的发展概况作了简单回顾。在清代,湖南地区的纺织业、矿冶业、制茶业、造纸业、酿酒业、陶瓷业、制烟业等手工行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甚至在有些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形态。清代湖南手工业经济商品化的发展取向,不仅促进了湖南城镇经济的繁荣,也为民国时期湖南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变迁提供了初始条件。第二章主要对该时期湖南手工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考察,并对湖南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做了细致地分析。在这一时期,湖南手工业的发展与变迁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12-1937年,第二阶段为1937-1945年。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中,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湖南手工业也与沿海地区的手工业一样,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取向,有些手工行业在外国工业品的冲击下趋于衰落;有些手工行业则因国际市场的需求而走向兴盛;还有一些手工行业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仍然沿着传统的发展道路我行我素。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中,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湖南的许多手工业如土布业、土纱业、土靛业、制糖业等,在战时环境的推动下有了短暂的复兴,这时期湖南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即政府参与色彩浓厚、注重生产技术改进、合作形式增多、不稳定环境因素增强,这些手工业的发展成为抗战期间大后方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手工业在经营形式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业主制下的自主经营形式,也存在着包买主制下的依附经营形式。第三章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湖南手工业经济发展与变迁所带来的多元效应。在这一时期,湖南手工业的发展与变迁对湖南农村经济产生了积极性影响,如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村市场的发育和专业性市场的成长。该时期湖南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还推动了湖南商业的兴盛,活跃了湖南城市经济,拉动了湖南海关出口贸易的增长,并带动了特殊商业的兴起。此外,湖南手工业的发展还对湖南近代工业化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手工业不仅在湖南的工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且还表现出向现代工业过渡的发展趋势,这为湖南的近代工业化发展道路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第四章系统总结了民国时期湖南手工业发展中所存在的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表现在不同方面,如生产技术的落后、资金的薄弱、行业中欺诈行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频发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以及农村经济的贫困化等等。在这些制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湖南手工业的发展困难重重,它们在向现代工业的转化过程中也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李为[9](1983)在《历史时期中国造纸业的分布与变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论述了自汉代发明造纸术以来,我国造纸业的分布及其变迁。指出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地理转移,造纸业发生明显的地理变迁。原料、燃料、水源的分布与保证程度及交通条件等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严艳[10](2005)在《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运用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格局作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揭示边区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及其产业布局的主要特征,分析各产业发展与布局的互动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进而探索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意义,以期进一步充实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好地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服务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十个方面入手,研究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特征。 第一章,“绪论”,主要探索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分析本文选题的主旨,利用归纳法和主题词统计研究法对近些年来有关陕甘宁边区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述评,阐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第二章,“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综论陕甘宁边区的由来、形成与发展,陕甘宁边区的行政区划沿革,勾勒出主题研究的背景基础,并对影响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评价,尤其对移民的经济发展影响进行重点研究。 第三章,“农林业生产与布局”,研究边区农业发展的条件,重点研究农业的部门布局及其演变特征,主要研究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布局、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布局、畜牧业的生产与布局等,并对边区的林业分布状况、林业的经济利用、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及植树造林的效果诸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第四章,“工业生产类型与布局特征”,研究边区的各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演变特征,尤其是对工矿业(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纺织业、军事工业、造纸业、化学工业等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边区工业的部门结构和地域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第五章,“盐业生产与运销”,食盐是陕甘宁边区的特产之一,抗战时期,边区政府积极开发这一资源优势,对盐业的生产、运输、销售进行管理,盐业成为边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使盐业在边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的金融秩序,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本章就盐业的地位、生产与分布特点、盐业的运网建设、盐业贸易等问题作全面梳理和分析。 第六章,“交通运输与通讯网络的建设与布局”,交通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命脉和先行部门。本专题就边区交通运输业的方式、运网系
二、历史时期中国造纸业的分布与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时期中国造纸业的分布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上海纸商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纸商业的发展进程 |
第一节 纸商业的缘起 |
一、客商经营土纸贸易的传统 |
二、旺盛的纸张需求与商业机会 |
三、交通优势与纸张集散中心地位的形成 |
第二节 纸商业发展的三个时期 |
一、1912-1925:土纸独盛、洋纸初兴发展时期 |
二、1925-1937:土纸与机纸全盛发展时期 |
三、1937-1949:土纸与机纸曲折发展时期 |
第三节 纸商业的分布、资本等级与组织 |
一、分布格局的演变 |
二、资本等级与组织 |
第二章 纸商业的市场经营 |
第一节 纸张经营的种类与用途 |
一、土纸种类与用途 |
二、机纸名称与应用 |
第二节 纸张的购销形式 |
一、采购 |
二、销售 |
第三节 营销策略 |
一、品牌建设 |
二、商业广告宣传 |
三、良好的服务态度 |
第四节 纸商业市场经营的动态分析 |
一、纸商业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 |
二、洋纸销售的历史作用 |
第三章 纸商业从业群体与同业组织 |
第一节 纸商业从业群体分析 |
一、经营者与职工的概况 |
二、职员薪酬与福利待遇 |
三、劳资关系 |
第二节 纸商业同业组织 |
一、历史沿革 |
二、内部组织机构设置 |
三、组织运营管理 |
第三节 职责与社会功能 |
一、维护同业利益、增进共同福利 |
二、协助政府进行行业治理 |
三、参与社会救济 |
第四章 纸张统制与纸商业的发展 |
第一节 纸张统制的举措及影响 |
一、日伪战时纸张统制及其政策 |
二、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用纸管理 |
第二节 对纸张统制的评价 |
第三节 资源与权力:“物”纸背后的政治象征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唐宋民间手工业的品牌商标与广告 ——以制墨业、造纸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一)研究范围 |
(二)概念界定 |
1.品牌 |
2.地方品牌 |
3.家族品牌 |
4.商标 |
四、学术史回顾 |
(一)品牌及广告研究现状 |
1.唐宋时期品牌及广告研究现状 |
2.用不同文本研究唐宋元时期的广告方面 |
3.广告主所在行业的广告研究 |
4.广告及商铺字号的文化特征 |
5.品牌字号研究 |
(二)制墨业、造纸业研究现状 |
1.手工业方向研究 |
2.社会文化史方面研究 |
上篇从制墨业中看唐宋时期家族品牌的形成、发展与传播 |
一、唐宋时期制墨业从地方品牌到家族品牌转变 |
(一)唐宋时期制墨业的主要产地及其南移 |
(二)唐宋时期制墨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 |
1.北墨南墨制作差异的形成 |
2.制墨业中“和胶”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
二、家族品牌的创立及经营 |
(一)制墨业家族品牌的经营及传承 |
1.官方制墨与民间制墨业的发展 |
2.民间制墨业传承模式 |
(二)制墨业的品牌及市场定位 |
1.民间制墨业品牌文化塑造 |
2.民间制墨业市场定位 |
(三)唐宋时期制墨业家族品牌商标的创立及传播 |
(四)唐宋时期制墨业家族品牌中墨的外观纹样和形制 |
1.墨的形制 |
2.墨的颜色 |
3.墨的纹样与装饰 |
4.墨的香气 |
(五)制墨业市场中的假冒伪劣现象 |
二、制墨业家族品牌的传播 |
(一)唐宋时期制墨业当中的文人传播与合作——墨的象征意义 |
1.墨广告诗中的好墨标准与文人群体对品牌墨的热衷现象 |
2.涉墨诗中所蕴含的赠送情谊 |
3.涉墨诗中的男性气质 |
(二)李廷珪墨超品牌现象的历史生成 |
1.李氏制墨家族世系年代考 |
2.李廷珪墨超品牌形象生成过程 |
下篇从造纸业中看唐宋时期地方品牌的经营及文化现象 |
一、唐宋时期造纸业地方品牌的建构 |
(一)各地区以当地原料为依托所生产的纸品 |
1.麻纸 |
2.楮纸 |
3.竹纸 |
4.藤纸 |
5.苔纸和桑皮纸 |
(二)造纸业地方品牌的建构 |
1.因土贡而知名的地方品牌 |
2.在商品自由竞争中胜出而知名的地方品牌 |
二、名品纸:造纸业地方品牌中子品牌的建构 |
(一)地方品牌子品牌的出现 |
(二)地方品牌的等级化 |
(三)地方品牌子品牌的经营与广告模式 |
1.纸张尺寸的多样化及品牌纸张尺寸的固定化 |
2.品牌纸张厚度的固定化 |
3.纸张装饰的多样化与品牌宣传 |
4.其他 |
(四)造纸业子品牌命名的广告效应 |
(五)造纸业地方品牌的品牌文化建构 |
(六)唐宋时期造纸业商标探析 |
三、唐宋时期造纸业塑造的文化意涵 |
(一)风雅与世俗——唐宋时期造纸业中工艺美术的应用 |
1.装饰纹样砑花纸 |
2.文人画砑花纸 |
3.其他装饰工艺 |
(二)文人对纸品牌的塑造——以唐宋诗词中所见纸品牌为中心 |
1.唐宋诗词所见地方品牌纸张 |
2.唐宋诗词所见纸张子品牌 |
(三)唐宋时期造纸业纸品创始者与行业神的塑造 |
1.蔡伦行业神形象形成 |
2.蔡伦行业神由血缘信仰到行业信仰的转变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元佚名《新编对相四言》明刻本 |
附录二 :宋李孝美《墨谱法式》墨样 |
附录三 :《全宋诗》涉品牌墨诗汇总表 |
附录四 :唐宋诗词所见纸张子品牌汇总表 |
后记 |
(3)五代十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关于“文化”的定义 |
2、“文化重心”与“文化中心”概念辨析 |
3、“五代十国”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主要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
3、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
第一节 南北方的经济格局 |
一、北方经济的破坏与缓慢恢复 |
二、南方经济的恢复与迅速发展 |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 |
一、统治阶层的变动 |
二、农民阶层的新特点 |
三、商人阶层的壮大 |
四、市民阶层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教育与科举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官学与私学教育 |
一、官学教育的衰落 |
二、南方私学教育的兴盛 |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变化 |
一、中原诸朝科举 |
二、南方诸国科举 |
小结 |
第三章 史学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
第一节 史馆制度的延续 |
一、五代史馆设置状况 |
二、十国史馆设置状况 |
第二节 史馆的组织与管理 |
一、监修国史 |
二、史馆修撰 |
三、直史馆 |
第三节 修撰史书活动与成就 |
一、官方修史的成就 |
二、私家修撰的兴盛 |
小结 |
第四章 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
第一节 文学的地域差异 |
一、文学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南北文学的差异 |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状况 |
一、绘画艺术的变化与影响 |
二、书法创作的新动向 |
三、乐舞艺术的成就 |
小结 |
第五章 五代十国时期文化重心的转移及原因 |
第一节 文化版图与分布格局的特点 |
一、晚唐的文化格局 |
二、五代时期的文化格局 |
三、南方区域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区域文化中心形成的原因 |
一、唐后期以来自然环境的变迁 |
二、南方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
三、人口的迁移与分布 |
四、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及历史影响 |
一、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 |
二、文化重心转移的历史影响 |
小结 |
结语: 五代十国文化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产品层次与技术演变 ——近代中国造纸业之发展(1884-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主要分歧 |
1. 学界对中国近代工业与手工业关系方面的研究 |
2. 学界对近代中国造纸业的研究 |
三、本文主旨与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中国近代造纸业的基本概况 |
一、近代以前的手工造纸业 |
二、近代手工造纸业的曲折发展 |
三、机器造纸业的突发式产生与发展 |
第二章 近代纸业市场的产品需求层次与地理格局 |
一、纸业市场的产品需求层次 |
1. 手工纸产品的种类与用途 |
2. 国产机制纸的主要品种与特性 |
3. 产品需求层次互补形态的分析 |
二、近代纸业市场的地理格局 |
三、近代纸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
1. 手工纸与国产机制纸的竞争及优势 |
2. 洋纸与国产机纸的竞争 |
第三章 技术演变与近代造纸业的兴衰 |
一、机器造纸业的先进技术与困境 |
1. 机器造纸业的机器设备与技术 |
2. 机器造纸业的技术困境 |
二、手工造纸技术的渐进 |
1. 纯碱与苛性钠在手工造纸业中的应用 |
2. 手工造纸业漂白工序的进步 |
3. 手工造纸业生产工具的改良 |
第四章 制度变迁与近代造纸业的兴衰 |
一、商人与近代手工造纸业的制度变迁 |
1. 手工造纸业的购销网络与包买制 |
2. 手工造纸业中的包工制 |
二、政策措施与近代造纸业的变迁 |
1. 鼓励政策与手工造纸业的发展 |
2. 政策悬空与机器造纸业的坎坷前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清代以来贵州手工造纸的分布变迁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由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一、手工造纸概况 |
(一)全国手工造纸概况 |
(二)贵州手工造纸概况 |
二、贵州手工造纸的时空分布及变迁 |
(一)贵州手工造纸空间分布 |
(二)贵州手工造纸时间分布 |
三、贵州手工造纸分布变迁原因 |
(一)自然环境因素 |
(二)政府政策因素 |
(三)社会发展因素 |
(四)手工纸生产技术与手工纸市场因素 |
四、贵州手工造纸的地域特色 |
(一)贵州手工造纸分布特点 |
(二)贵州手工造纸的传承特色 |
(三)贵州少数民族手工造纸特色 |
五、贵州手工造纸的影响 |
(一)清代贵州手工造纸的影响 |
(二)民国贵州手工造纸的影响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贵州手工造纸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 |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
一、社会历史概况 |
二、地理资源概况 |
三、商品经济概况 |
第二节 前近代皖南手工业概况 |
一、制茶业 |
二、纺织业 |
三、文房四宝业 |
四、其他行业 |
第三节 驱动因素 |
一、人地矛盾与生存压力 |
二、地方政府的提倡 |
小结 |
第二章 技术转型 |
第一节 技术的科学化 |
一、手工业文本的增长 |
二、制茶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三、纺织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四、文房四宝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二节 技术传承方式的转变 |
一、传统学徒制概况 |
二、实业教育 |
三、职业教育 |
四、私立静仁职业学校个案研究 |
第三节 生产设备的革新 |
一、传统生产工具的改良 |
二、新式动力设备的引进 |
三、向机器生产的转化 |
小结 |
第三章 组织形式的近代化 |
第一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
一、家庭手工业 |
二、作坊、工场手工业 |
三、合作制手工业——以祁门茶叶合作社为中心 |
第二节 行业组织的演变 |
一、行会 |
二、同业公会 |
三、工会 |
小结 |
第四章 结构变革 |
第一节 机器工业冲击下逐渐衰落的行业 |
一、纺纱业 |
二、染料业 |
三、炼钢业 |
四、制丝业 |
第二节 被侵占部分市场而继续发展的行业 |
一、织布业 |
二、榨油业 |
三、造纸业 |
四、制烟业 |
第三节 未受到机器工业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的行业 |
一、概况 |
二、铁、铜、锡器制造业 |
三、竹木加工业 |
四、砖瓦业 |
五、陶瓷业 |
第四节 勉力维持的传统特色行业 |
一、徽墨业 |
二、宣纸业 |
三、舒簟业 |
四、罗经业 |
第五节 国际市场影响下的出口型手工业——以祁红为对象的考察 |
第六节 新兴手工业 |
一、针织业 |
二、铅石印刷业 |
三、皂烛业 |
四、火柴业 |
五、化妆品业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转型的特征 |
第一节 转型的迟缓——基于皖南与苏南的比较 |
一、差距之比较分析 |
二、原因之比较分析 |
第二节 近代转型的不平衡 |
一、地域的不平衡 |
二、行业的不平衡 |
三、生产者身份主体化与技术边缘化 |
四、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有限突破与多重障碍 |
第一节 手工业功能的拓展 |
一、后向联系农业 |
二、满足多元消费 |
第二节 多重障碍 |
一、天灾人祸 |
二、多方盘剥 |
三、观念制约 |
四、教育不振 |
小结 |
余论 |
一、手工业近代转型的最大瓶颈 |
二、近代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三、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
后记 |
(7)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洛阳地区概况 |
第一节 唐代洛阳地区范围界定 |
第二节 洛阳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
一、洛阳地区地形地貌概况 |
二、洛阳地区水系概况 |
三、洛阳地区气候概况 |
四、洛阳地区土壤概况 |
第三节 唐以前洛阳地区森林概况 |
一、先秦至两汉时期洛阳地区森林概况 |
二、魏晋至隋时期洛阳地区森林概况 |
第二章 唐代洛阳地区的森林变迁 |
第一节 唐代洛阳地区农业开发与森林变迁 |
一、唐朝洛阳地区安史之乱前的农业开发与森林变迁 |
二、唐朝洛阳地区安史之乱后的农业开发与森林变迁 |
三、唐朝洛阳地区的人口变迁 |
第二节 唐代洛阳地区手工业发展与森林变迁 |
一、唐代洛阳地区矿冶业对森林的消耗 |
(一) 唐代洛阳地区金属矿产分布情况 |
(二) 唐代洛阳地区矿冶业消耗材木分析 |
(三) 唐代洛阳地区矿冶业与生态环境 |
二、唐代洛阳地区陶瓷业对森林的消耗 |
(一) 唐代洛阳地区瓷窑作坊遗址分布 |
(二) 唐代洛阳地区制瓷业消耗森林分析 |
(三) 唐代洛阳地区烧瓦业消耗森林分析 |
三、唐代洛阳地区造船业、造纸业对森林的破坏 |
(一) 唐代洛阳地区造船业对森林的破坏 |
(二) 唐代洛阳地区造纸业对森林的破坏 |
四、唐代洛阳地区其他手工业对森林的破坏 |
第三节 唐代洛阳地区的木构建筑耗材与森林变迁 |
一、唐代洛阳地区的宫室建筑与森林变迁 |
(一) 唐代洛阳地区新营建宫室建筑分布情况 |
(二) 唐代洛阳地区新营建宫室建筑消耗材木分析 |
二、唐代洛阳地区佛教、道教建筑与森林变迁 |
(一) 唐代洛阳地区佛教建筑与森林变迁 |
(二) 唐代洛阳地区道教建筑与森林变迁 |
三、唐代洛阳地区居民建筑与森林变迁 |
四、唐代洛阳地区木构建筑与森林变迁 |
第四节 唐代洛阳地区的薪柴、丧葬用林与森林变迁 |
一、唐代洛阳地区的薪炭消耗与森林变迁 |
(一) 唐代洛阳地区薪炭使用情况 |
(二) 唐代洛阳地区薪炭耗材分析 |
二、唐代洛阳地区丧葬用林与森林变迁 |
(一) 唐代厚葬之风盛行 |
(二) 唐代洛阳地区棺木耗材分析 |
(三) 唐代洛阳地区墓地对森林的破坏 |
第五节 唐代洛阳地区的战争与森林变迁 |
一、唐代洛阳地区战争的特点 |
(一) 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
(二) 破坏范围广,破坏程度深 |
二、唐代洛阳地区战争中火攻对森林的破坏 |
三、唐代洛阳地区战争武器装备耗材分析 |
(一) 唐代洛阳地区军队弓弩配备估计 |
(二) 唐代洛阳地区弓箭、弩箭耗材分析 |
四、唐代洛阳地区战争与森林变迁 |
第六节 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的总体情况 |
一、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减少的总体情况 |
二、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分布状况 |
(一) 唐代洛阳地区北部、南部、西部山区森林颇丰 |
(二) 唐代洛阳地区东部嵩山地区森林保存较好 |
(三) 从草木药物分布、行宫分布、道教圣地分布看唐代洛阳地区森林状况 |
三、唐代洛阳地区森林环境状况评估 |
第三章 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减少与环境恶化 |
第一节 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减少与水环境恶化 |
一、唐代洛阳地区水旱灾害频繁 |
(一) 唐代洛阳地区的水灾 |
(二) 唐代洛阳地区的旱灾 |
(三) 唐代洛阳地区水旱灾害的并发影响 |
二、唐代洛阳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
(一) 唐代洛阳地区水土流失的表现 |
(二) 唐代洛阳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影响 |
第二节 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减少与其他生态环境问题 |
一、唐代洛阳地区动物、植物资源减少 |
(一) 从唐诗中看唐代洛阳地区动物资源减少 |
(二) 从药用植物变迁看唐代洛阳地区植物资源减少 |
二、唐代洛阳地区其他环境问题 |
(一) 唐代洛阳地区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
(二) 唐代洛阳地区气候环境有所恶化 |
第四章 唐代洛阳地区的森林保护 |
第一节 唐代洛阳地区森林保护措施的加强 |
一、唐代洛阳地区林业职官系统的完善 |
二、唐代洛阳地区森林保护法律和诏令 |
第二节 唐代洛阳地区的植树造林 |
一、唐代洛阳地区的果树种植 |
二、唐代洛阳城的宅院树种植 |
三、唐代洛阳地区的园林树种植 |
四、唐代洛阳地区行道树、堤岸树的种植 |
(一) 唐代洛阳地区行道树的种植 |
(二) 唐代洛阳地区堤岸林的种植 |
结语 |
附录 |
附表1 唐代洛阳地区面积估算表 |
附表2 唐代洛阳地区黄河决溢情况表 |
附图1 唐代河南府在全国相对位置图 |
参考文献 |
一、古人着作、文集 |
二、今人着作、论文集 |
三、期刊、文章 |
四、博士、硕士论文 |
五、电子、报纸、外国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民国时期湖南手工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导言 |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资料基础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清代湖南手工业发展概况 |
一、纺织业 |
二、矿冶业 |
三、制茶业 |
四、造纸业 |
五、其他手工业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湖南手工业的发展与变迁 |
一、1912-1937年湖南手工业命运的多向性变化 |
二、抗战期间湖南手工业的短暂复兴 |
三、民国时期湖南手工业经营形式的多元化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湖南手工业经济的多元效应 |
一、手工业与湖南乡村经济的变迁 |
二、手工业与民国时期湖南商业的关系 |
三、手工业对湖南近代工业化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湖南手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和经营资本的薄弱 |
二、欺诈行为与民国时期湖南手工业经济的衰变 |
三、灾害与贫困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一、历史经济地理学的几个问题 |
二、学术研究述评 |
三、选题宗旨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一、行政区划沿革研究 |
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
三、技术条件对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
四、社会经济条件对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
五、移民对边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附论:边区移民的来源与安置 |
第三章 农林业生产与布局 |
一、农业生产条件评价及农业的增长状况 |
二、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布局格局 |
三、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布局演变 |
四、畜牧业的发展与布局 |
五、林业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
第四章 工业生产类型与布局特征 |
一、工业发展的数量和类型特征 |
二、主要公营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 |
(一) 军事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
(二) 公营纺织业的发展与布局 |
(三) 石油工业、煤炭工业和炼铁业的发展与布局 |
(四) 化学工业的生产与布局 |
(五) 造纸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
三、私营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
四、手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
五、工业的部门结构、地域结构综合分析 |
第五章 盐业生产与运销 |
一、盐业在边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二、盐池的分布与盐业的发展 |
三、盐业的运网建设 |
第六章 交通运输与通讯网络建设与布局 |
一、交通运输业的运输方式 |
二、交通运网的建设与布局格局的演变 |
三、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内驱力分析 |
四、邮电通讯网的建设与布局 |
第七章 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布局 |
一、对外贸易的构成与商路演变 |
二、公营商业的发展与分布 |
三、合作商业的发展与分布 |
四、私营商业的发展与分布 |
第八章 市建制与城市体系特征 |
一、抗战前边区的市建制 |
二、边区建置市的体系 |
三、城市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部驱动力 |
四、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城市发展特征 |
第九章 “边区模式”研究 |
一、陕甘宁边区特色经济模式分析 |
二、“边区模式”的经济效果分析 |
三、“边区模式”的产业结构评价 |
四、“边区模式”的环境影响评价 |
五、边区模式的“经济—生态”系统研究 |
六、“边区模式”的反思 |
第十章 陕甘宁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
一、老区经济与生态现状 |
二、老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议 |
三、老区“生态特区”的建设思考 |
四、陕甘宁边区独特市建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图 |
四、历史时期中国造纸业的分布与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上海纸商业研究[D]. 胡德志.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唐宋民间手工业的品牌商标与广告 ——以制墨业、造纸业为中心[D]. 高洁.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五代十国文化研究[D]. 赵水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产品层次与技术演变 ——近代中国造纸业之发展(1884-1937)[D]. 韩海蛟.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5]清代以来贵州手工造纸的分布变迁及影响[D]. 朱玉哲.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6]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D]. 陈艳君. 苏州大学, 2018(01)
- [7]唐代洛阳地区森林变迁研究[D]. 吴家洲.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8]民国时期湖南手工业研究[D]. 张绪. 武汉大学, 2010(05)
- [9]历史时期中国造纸业的分布与变迁[J]. 李为. 地理研究, 1983(04)
- [10]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D]. 严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