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分离蛋白的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

大豆分离蛋白的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

一、分离大豆蛋白质的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达飞[1](2021)在《马铃薯缔造运动传奇——用“运动营养科技”筑起健康国防的钢铁长城》文中指出从营养之王——马铃薯的全营养价值、"二战大赢家"与马铃薯、马铃薯与运动营养、用运动营养学筑起健康的钢铁长城方面分析马铃薯与运动、营养、健康的关系。合理地运用运动营养科技成果,为提高官兵的整体健康水平与官兵战斗力提供重要保障。

邓文亚,徐婧婷,郭顺堂,李智高[2](2021)在《火麻仁蛋白与大豆蛋白的营养评价及比较》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火麻仁蛋白的基本组成及营养价值,以大豆蛋白为参比,对脱脂火麻仁粕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元素、氨基酸构成以及蛋白质营养价值(如必需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预测生物价)进行了评价比校,为火麻仁蛋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脱脂火麻仁粕的钾钠比为大豆的7.5倍,其Cu、Fe、P、Zn、Mg、Mn元素含量均高于大豆。而脱脂大豆粕和脱脂火麻仁粕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23%和62.61%、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65.67 mg/g蛋白和1174.58 mg/g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分别为40.02%和41.68%。同时,火麻仁蛋白必需氨基酸指数为106.23、营养指数为66.50、预测生物价为104.72,营养价值更加接近理想蛋白模式。由此可见,脱脂火麻仁粕的营养价值堪比脱脂大豆粕,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蛋白资源来供产业的开发和应用。

李程[3](2021)在《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肌肉衰减症是老年健康领域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肌肉衰减症增加老年人衰弱、跌倒、骨折与失能风险,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死亡风险上升,严重威胁老年健康。研究发现,肌肉衰减症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膳食营养是可调节因素之一。然而,近十年来,肌肉衰减症的诊断标准不断更新,不同版本间存在较大差异,尚不统一;肌肉量的测量方法也较为复杂,存在应用局限;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与肌肉衰减症相关的大型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近年来,虽有部分研究提示,禽畜肉、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可能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有关;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可能通过多种通路影响老年人的肌肉健康;但目前相关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观点认为,与单一食物或营养素相比,膳食模式与老年人肌肉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然而目前有关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的研究较少,缺乏从膳食模式角度防治肌肉衰减症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目的:1.了解掌握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现状,分析影响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的相关因素。2.探究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低肌肉量的关系。3.构建我国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为开展老年人低肌肉量、肌肉衰减症筛查和研究提供新的应用工具。4筛选影响我国老年人肌肉衰减症不同生理代谢路径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的关系;为防治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提供膳食营养领域的科学证据和实践方法。方法:1.利用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中14719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食物频率法膳食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分析评价我国老年人在不同膳食模式下的食物摄入特征和膳食多样性。应用决策树模型,从社会经济、食物消费、营养健康宣教等角度,探究影响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的主要因素。2.利用我国老年人营养改善策略与应用(2018)研究中861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数据,从广东、江苏、内蒙等典型区域,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老年人膳食模式。应用亚洲肌肉衰减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和欧洲老年人肌肉衰减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推荐的肌肉衰减症诊断标准(AWGS2014、AWGS2019、EWGSOP2)进行肌肉衰减症的判别,并应用logistic回归和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三地区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的关系。比较不同肌肉状态和膳食模式下老年人膳食营养素摄入差异。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回归模型,分析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剂量-反应关系。3.利用我国老年人营养改善策略与应用(2018)研究数据,采用老年人常规体格测量指标和生化检测指标构建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 Hosmer-Lememshow 拟合优度检验(H-L检验)进行模型评价。应用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分析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调查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的总体分布状况和不同亚组间差异,探究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预测低肌肉量的关系。4.基于我国老年人营养改善策略与应用(2018)研究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决策树模型、RCS回归模型等方法,筛选、评价我国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应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关系。结果:1.分析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调查数据发现,我国老年男性和女性膳食模式整体相似,主要存在三种膳食模式,即以米类、猪肉、蔬菜、水产品、动物油等为主要特征食物的“传统膳食”模式;以杂粮、豆类、菌藻、蔬菜、水果、奶类、蛋类、零食类等为主要特征食物的“多样化膳食”模式和以禽畜肉、动物内脏、水产品、蛋类等为主要特征食物的“动物性食物”模式。“多样化膳食”模式膳食多样性评分较高,整体结构更为均衡。应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发现,城乡、地域、文化水平、食物消费支出、营养健康宣教等是影响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的重要因素。农村地区、食物消费支出较高、不知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未接受过营养健康宣教的老年人,更倾向于“传统膳食”模式;城市地区、文化水平较高、知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接受过营养健康宣教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多样化膳食”模式;城市地区、食物消费支出较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动物性食物”模式。2.在广东、江苏、内蒙等典型地区调查发现,三地区老年人中主要存在“传统膳食”模式、“多样化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模式。将人群按各类膳食模式因子得分由低到高划分为Q1~Q4组;比较后发现,“多样化膳食”模式Q1组人群肌肉衰减症患病率最高(23.7%),Q4组人群肌肉衰减症患病率最低(8.4%);其他两类膳食模式的Q1~Q4组肌肉衰减症患病率无显着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以各类膳食模式的Q1组人群做参照,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后发现,“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显着负相关(OR=0.33,95%CI=0.14~0.77,P趋势<0.01),而“传统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模式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无显着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低握力型肌肉衰减症显着负相关(OR=0.22,95%CI=0.07~0.74,P趋势<0.05)。与其他两类膳食模式相比,“多样化膳食”模式的Q4组人群,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脂肪供能比低,分别为53.4%E和31.2%E(P<0.05);蛋白质供能比为16.4%E,显着高于“传统膳食”模式(P<0.05),但与“动物性食物”模式的Q4人群无显着差异(P>0.05)。应用RCS回归分析发现,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与肌肉衰减症无显着相关,蛋白质供能比与肌肉衰减症整体呈负相关,肌肉衰减症的发病风险随蛋白质供能比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脂肪供能比<30%E与肌肉衰减症呈负相关,较高的脂肪供能比(30~50%E)与肌肉衰减症呈正相关。3.应用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等老年人常规的健康指标,可构建老年男性和女性的低肌肉量预测模型。老年男性低肌肉量预测模型为logit(P)=2.67+0.13*年龄(岁)-0.55*BMI(kg/m2)+0.09*FBG(mmol/L);老年女性低肌肉量预测模型为logit(P)=5.31+0.07*年龄(岁)-0.56*BMI(kg/m2)+0.35*TC(mmol/L)。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区分度,男性预测模型AUC=0.86(95%CI=0.83~0.89),模型整体正确率为80.8%;女性预测模型AUC=0.87(95%CI=0.84~0.90),模型整体正确率为80.4%。H-L检验P值均大于0.05。ROC曲线和H-L检验证明老年男性和女性的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应用列线图技术,可绘制可视化的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有助于老年人低肌肉量和肌肉衰减症的快速筛查。应用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分析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调查数据发现,“传统膳食”模式与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呈显着正相关(OR=1.54,95%CI=1.34~1.76,P趋势<0.01);“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呈显着负相关(OR=0.58,95%CI=0.50~0.67,P趋势<0.01);“动物性食物”模式与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呈显着负相关(OR=0.79,95%CI=0.69~0.91,P趋势<0.01)。4.从营养代谢、肝肾功能、炎症反应等多角度进行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的筛选。结果发现,以AWGS2014作为老年人肌肉衰减症诊断标准,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部分反映老年人营养代谢和肝肾功能的指标,如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间接胆红素(Indirectbilirubin,IBIL)和尿酸(Uric acid,UA)与肌肉衰减症显着负相关(OR<1,P<0.01);血清总蛋白(Totalprotein,TP)、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和胱抑素 C(Cystatin C,Cys-C)与肌肉衰减症显着正相关(OR>1,P<0.05);而各类炎症因子与肌肉衰减症无显着相关。在AWGS2019和EWGSOP2诊断标准下,IBIL与肌肉衰减症均显着负相关(AWGS2019:OR=0.55,95%CI=0.42~0.71,P<0.01;EWGSOP2:OR=0.67,95%CI=0.48~0.92,P<0.05);GGT 与肌肉衰减症均显着正相关(AWGS2019:OR=1.42,95%CI=1.14~1.77,P<0.01;EWGSOP2:OR=1.25,95%CI=1.06~1.49,P<0.01);UA与肌肉衰减症均呈显着负相关(AWGS2019:OR=0.72,95%CI=0.57~0.90,P<0.01;EWGSOP2:OR=0.48,95%CI=0.35~0.66,P<0.01)。决策树模型发现,与 UA 相比,IBIL和GGT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关系更为密切,可能是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应用RC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较低的IBIL水平或较高的GGT水平,均与肌肉衰减症呈显着正相关。分析膳食模式与IBIL、GGT的关系发现,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IBIL水平随“多样化膳食”模式因子得分的上升而显着上升(P趋势<0.01),与其他膳食模式则无显着相关。GGT水平随“传统膳食”模式和“多样化膳食”模式因子得分的上升而显着下降(P趋势<0.05);随“动物性食物”模式因子得分的上升而显着上升(P趋势<0.05)。结论:1.我国老年男性与女性膳食模式整体相近,主要存在“传统膳食”模式、“多样化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模式。其中,“多样化膳食”模式膳食多样性较高,整体结构相对均衡。加强营养健康宣教,可能使我国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多样化膳食”模式。2.“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呈显着负相关,“传统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模式与肌肉衰减症无显着相关。蛋白质供能比与肌肉衰减症整体呈负相关,脂肪供能比<30%E与肌肉衰减症呈负相关,较高的脂肪供能比(30~50%E)则与肌肉衰减症呈正相关。在坚持“多样化膳食”模式的基础上,保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合理控制脂肪摄入,可能有助于预防和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症。3.应用老年人常规健康指标,可构建稳定、高效的低肌肉量预测模型。本研究首次将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应用于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调查数据,探讨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呈显着负相关。进一步提示,以杂粮、豆类、菌藻、水果、蔬菜、奶类等为主要特征食物的“多样化膳食”模式,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发病风险。4.从营养代谢、肝肾功能和炎症反应等多角度筛选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发现,IBIL和GGT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关系较为密切,是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潜在的生物标志物。IBIL与肌肉衰减症呈显着负相关,GGT与肌肉衰减症呈显着正相关;IBIL较低或GGT较高,可能增加肌肉衰减症的发病风险。“多样化膳食”模式与IBIL呈显着正相关,与GGT呈显着负相关,可能有利于老年人肌肉健康。

薛玲玲[4](2021)在《日粮中添加脂肪酶解产物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

胡佳妮,李勇[5](2021)在《生物活性低聚肽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相比多肽,低聚肽具有优异的吸收机制与生物活性,本文主要从生物活性低聚肽生理功能的角度综述生物活性低聚肽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活性低聚肽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玮[6](2021)在《海阳市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调查分析海阳市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本地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针对性的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海阳市地域划分为分层因素,按东、西、南、北、中抽取2个街道和4个乡镇,每个街道(乡镇)随机抽取5个居委会(村),按照辖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在每个居委会(村)随机抽取18岁及以上居民84人,总共2520人进行问卷调查与专项健康体检。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慢病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情况、膳食状况、体重管理和健康素养);专项健康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脂检测。通过横断面研究,分析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在调查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和社会行为因素特征,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1、本次共完成调查2520人,回收有效问卷2276份,有效率为90.3%。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检出率为39.5%。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分布、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分组间,人群的高血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的检出率为11.3%,不同年龄、文化程度、BMI、WHR分组间,人群的糖尿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异常检出率为22.7%,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分布、文化程度、BMI、WHR分组间,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调查人群总吸烟率为24.5%,其中,男性为52.6%,女性为3.1%。开始吸烟平均年龄为(20.8±5.9)岁。吸烟与不吸烟人群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调查人群过去12个月饮酒者占总人群的比例为30.9%,其中男性的饮酒率为62.2%,女性为7.4%。饮酒与不饮酒人群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调查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率为56.1%,不同体育锻炼频率的人群高血压、血脂异常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调查人群日常饮食偏咸的比例为28.7%。饮食偏淡与饮食偏咸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调查人群日常饮食偏油腻的比例为23.3%。清淡饮食与油腻饮食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调查人群的膳食摄入情况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值相比,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其中,谷薯类日食用量均值符合推荐食用量;而蔬菜类、水果类、奶类食用量均值低于推荐摄入量;畜禽类、水产类、蛋类、大豆及坚果类食用量均值高于推荐摄入量。高血压和非高血压人群蔬菜摄入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人群蔬菜和大豆坚果类摄入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异常和血脂非异常人群水果摄入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调查人群具备健康素养的占16.1%,不具备健康素养的占83.9%。不同性别、年龄组、城乡、文化程度、职业类别成人健康素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女性,男性更易罹患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升高,罹患高血压的风险也随之升高,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以BMI为判定依据,超重及肥胖是罹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健康素养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不具备健康素养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升高,罹患糖尿病的风险随之升高,风险最高的是60岁及以上人群。以BMI为判定依据,超重及肥胖是罹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升高,罹患血脂异常的风险也随之升高,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以BMI为判定依据,超重及肥胖是罹患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饮酒可以增加罹患血脂异常的风险。结论:1.海阳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多病共患情况应引起重视。2.海阳市居民吸烟率、饮酒率均较高,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健康素养水平较低。3.男性、高龄、超重及肥胖、不具备健康素养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龄、超重及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高龄、超重及肥胖、饮酒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高龄、超重及肥胖是三种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这其中高龄、性别为不可控因素,但肥胖、饮酒则是可控因素。

张博[7](2021)在《肺结核患者低蛋白营养状况对抗结核治疗影响的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肺结核(PTB)患者的蛋白营养状况、治疗前及治疗一个月的痰检结果、临床症状进行调查,分析低蛋白营养状况对PTB患者初期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改善PTB患者的低蛋白质营养状况及辅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于2012-2020年在山东省两市结核病定点防治医疗机构,对840名确诊的强化治疗前的PTB患者开展蛋白质营养状况调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身高、体重,机体蛋白水平(包括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数据资料。通过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及3天24h膳食问卷收集患者食物摄入量(包括谷薯类、豆类、禽畜肉类、鱼虾类、奶及奶制品、蛋类)并计算蛋白质摄入水平。根据膳食摄入低于推荐摄入量、机体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判定患者伴有低蛋白营养状况。采用四分位进行分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TB患者膳食蛋白摄入量与机体蛋白水平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中399名确诊的PTB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4周)的随访调查。收集患者的病历信息、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痰检结果。分析抗结核治疗前和治疗一月后膳食蛋白质摄入和机体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四分位数法进行分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TB患者低蛋白营养状况对治疗前及治疗初期(1月)痰菌转阴、临床病症改善的影响。结果:膳食调查结果显示,840例PTB患者谷薯类、豆类、禽畜肉类、鱼虾类、奶类、蛋类平均摄入量分别为309.00g/d、18.67g/d、50.00g/d、10.00g/d、33.33g/d、50.00g/d,其中豆类、鱼虾类及奶类均低于我国膳食宝塔的推荐摄入量(RNI)。PTB患者蛋白质平均摄入量为58.72g/d,其中57.1%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低于膳食蛋白质参考摄入量(DRIs)。机体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显示,PTB患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的平均水平分别为68.34±8.70 g/L、39.76±5.41g/L、132.01±18.08g/L。其中16.2%的患者TP低于正常参考值,17.0%的患者伴有低白蛋白血症,15.6%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显着降低(即贫血)。采用四分位进行分组,经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禽畜肉摄入量≥93.25g/d、奶类摄入量≥106.67g/d、蛋白质摄入量≥75.55g/d与PTB患者正常的蛋白水平显着相关。399名PTB患者临床表现分析显示,咳嗽、咳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的发生率分别为77.9%、67.2%、34.6%、38.8%、40.9%、25.6%。其中168名患者完成抗酸杆菌涂片检查,54.8%的患者涂片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42.30g/L与痰检结果显着相关,PTB患者更可能表现为痰检阴性。ALB≥42.30g/L、HGB≥142.00g/L与临床病症显着相关,PTB患者更可能伴有较少的临床病症。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可能会增加PTB患者临床病症增多的风险。抗结核治疗一个月后,咳嗽、咳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的发生率分别为39.1%、28.8%、4.0%、29.3%、17.8%、11.3%。31.0%的患者涂片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白蛋白血症可能会延误PTB患者痰菌转阴、临床症状消退。蛋白质摄入量≥74.57g/d、TP≥77.80g/L、ALB≥41.90g/L、HGB≥149.00g/L与痰检结果、临床症状显着相关,可能会促进PTB患者痰菌转阴、临床症状消退。结论:PTB患者蛋白质营养状况较差,膳食蛋白摄入量偏低,低白蛋白血症检出率较高。增加禽畜肉、奶类、蛋白质摄入可能会改善PTB患者的蛋白水平。蛋白质营养状况较差,可能会影响疾病严重程度,并延误PTB患者痰菌转阴、临床症状消退。因此,建议PTB患者适量增加富含蛋白质食物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改善蛋白质营养状况,促进疾病康复。

徐蕊[8](2021)在《胶州市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与膳食多样性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老年人生命质量是健康老龄化的关键预测因素。膳食营养是健康老龄化主要策略之一,本研究拟通过调查胶州市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现状和膳食摄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膳食多样性与生命质量的关联,为农村老年人通过膳食摄入提高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开展横断面研究,选取胶州市≥65岁的农村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访谈的问卷调查收集研究资料。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营养状况和认知功能;采用中文版欧洲五维度健康评定量表(Euro Qol Five-Dimensions Scale,EQ-5D)调查研究对象的生命质量,包括五维健康描述系统和视觉模拟量表(Euro Qol Visual Analogue Scale,EQ-VAS)两部分;通过体格测量收集研究对象身高、体重、腰围数据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食物频率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调查研究对象膳食摄入情况,计算膳食多样性评分(Diet Diversity Score,DDS)。使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对一般情况、生命质量和膳食摄入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根据数据分布类型,连续性变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组间差异;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性。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生命质量与膳食多样性之间的关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258名,其中男性559人(44.4%),女性699(55.6%)。2.研究对象生命质量现状(1)老年人EQ-5D量表五维度报告有问题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疼痛/不舒服(29.4%),日常活动(12.6%),行动能力(11.0%),焦虑/抑郁(10.6%),自我照顾能力(9.2%)。研究对象在疼痛/不舒服维度存在问题最为严重,自我照顾维度存在问题最少。(2)老年人EQ-5D健康效用值为0.95±0.10分,EQ-VAS得分为76.97±14.44分。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较好,但自我健康评价较低。3.研究对象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EQ-5D量表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居住状况、慢性病史、活动时间、营养状况和认知功能。女性、年龄≥75岁、未接受过教育、独居、有慢性病史、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生命质量低于其他老年人,活动时间≥2h/d的老年人生活质量高于其他老年人。4.研究对象膳食摄入情况(1)食物和营养素摄入情况:老年人谷薯类、油脂类和食盐摄入高于推荐摄入量,水果类、水产品、奶类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摄入不足。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摄入低于参考摄入量,女性维生素E和硒摄入不足。其他食物组和营养素摄入充足。(2)老年人DDS平均得分为6.72±1.46分。各类食物一周内消费率最高的为谷类和油脂类,均为100%。其次为蔬菜类(96.3%)。消费最少的为豆类(45.3%)和奶及奶制品(39.3%)。5.研究对象DDS与生命质量的关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DDS与EQ-5D各维度存在关联(P<0.05)。与DDS 1-6分组相比,DDS 7-9分组与行动能力(OR:0.63,95%CI:0.43-0.90)、自我照顾(OR:0.53,95%CI:0.35-0.79)、日常活动(OR:0.64,95%CI:0.46-0.91)、焦虑/抑郁(OR:0.63,95%CI:0.43-0.91)维度有问题的风险呈显着负相关(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DDS水平与EQ-5D健康效用值(β=0.012,95%CI:0.001-0.024)和EQ-VAS得分(β=3.041,95%CI:1.456-4.626)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结论:DDS与老年人生命质量密切相关;提高膳食多样性水平,对改善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成乐[9](2021)在《维生素D与老年人认知相关性及抗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人群横断面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对老年人认知与体内VD水平及炎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利用Aβ1-42诱导PC12细胞建立体外AD模型,探讨VD对AD细胞模型的抗炎机制,为认知障碍的抗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老年人认知情况与体内血浆VD及炎症因子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1.认知度调查在山西省太原市采用流行病学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小店区、晋源区6个区的老年人口分布密集社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判得分后筛选出MCI组,同时选取同期社区认知正常的健康人群,根据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为匹配因素进行筛选。2.样本量计算样本量的确定根据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公式计算,根据20102013中国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报道老年人的VD缺乏率为39.15%、α=0.05、β=0.10、OR=2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N=176对,考虑到数据缺失的可能,确定样本量为180对,即360人。3.血样采集及检测前处理收集被调查老年人晨起空腹血样,收入5 ml EDTA抗凝采血管中,立即分离血浆和红细胞,并在-80℃冰箱中储藏。4.血浆25(OH)D3水平炎症因子IL-1β与IL-18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25(OH)D3、炎症因子IL-1β与IL-18水平。目前国际推荐的VD缺乏程度分类标准为:25(OH)D3<10 ng/m L(<25nmol/L)为严重缺乏、<20 ng/m L(<50nmol/L)为缺乏、2129 ng/m L(5272nmol/L)为不足、≥30 ng/m L(≥75nmol/L)为充足。第二部分:老年认知障碍VD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1.研究对象在前期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被纳为病例组的180例参与者为研究对象,按照VD缺乏与否(25(OH)D3水平<20 ng/m L)将纳入调查者分为VD充足组与VD缺乏组。2.血样采集及检测前处理收集被调查老年人晨起空腹血样,收入5 ml EDTA抗凝采血管中,立即分离血浆和红细胞,并在-80℃冰箱中储藏。第三部分:1,25(OH)2D3对Aβ1-42诱导PC12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20μM Aβ1-42诱导PC12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20μM Aβ1-42)、1,25(OH)2D3低剂量组(1 n M 1,25(OH)2D3+20μM Aβ1-42)、1,25(OH)2D3中剂量组(10 n M 1,25(OH)2D3+20μM Aβ1-42)及1,25(OH)2D3高剂量组(100 n M1,25(OH)2D3+20μM Aβ1-42)。CCK-8法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AO/EB双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膜通透性,生化法检测细胞LDH释放率,ELISA检测细胞IL-1β、IL-18含量,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焦亡通路相关蛋白。第四部分:Aβ1-42诱导PC12细胞焦亡机制研究采用si RNA转染技术抑制Caspase-1蛋白的表达,设立对照组、模型组(20μM Aβ1-42)、Caspase-1-si RNA组(50 n M Caspase-1-si RNA+20μM Aβ1-42)、NC-si RNA组(50 n M NC-si RNA+20μM Aβ1-42)、1,25(OH)2D3剂量组(100 n M 1,25(OH)2D3+20μM Aβ1-42)、Caspase-1-si RNA+1,25(OH)2D3剂量组(50 n M Caspase-1-si RNA+100n M 1,25(OH)2D3+20μM Aβ1-42)。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焦亡通路相关蛋白,AO/EB双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膜通透性,生化法检测细胞LDH释放率,ELISA检测细胞IL-1β、IL-18含量。结果:第一部分:老年人认知情况与体内血浆VD及炎症因子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本次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社区老年人360例,平均年龄在(73.06±5.53)岁,其中女性181人(50.3%),男性179人(49.7%),根据Mo CA得分情况,将接受调查的老年人分为正常组(n=180)及MCI组(n=180)。对两组老年人Mo CA总分及各项得分进行比较后发现,MCI组在Mo CA总分、视空间、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回忆及定向力上得分均低于正常(Normal Control,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两组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后发现,NC组和MCI组在性别(P=0.916)、年龄(P=0.342)以及教育程度(P=0.070)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均衡可比。在其他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方面,两组间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病例对照研究所调查的360名老年人25(OH)D3平均浓度为14.43(11.58,18.17)ng/m L,其中25(OH)D3水平严重缺乏者16例(4.4%),缺乏者271例(75.3%),不足者39例(10.9%),充足者34例(9.4%),缺乏及严重缺乏者占比高达79.7%。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25(OH)D3水平分别为14.78(11.81,20.46)ng/m L和14.16(11.31,17.38)ng/m L,将两组总体水平进行比较之后发现,认知障碍组25(OH)D3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老年人炎症因子IL-1β水平中位数为6.66 pg/m L(5.96 pg/m L,7.41 pg/m L),其中NC组IL-1β水平中位数为6.12 pg/m L(5.58 pg/m L,6.68 pg/m L),MCI组IL-1β水平中位数为7.20 pg/m L(6.63 pg/m L,7.95 pg/m L),与NC组相比,MCI组老年人体内血浆炎症因子IL-1β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炎症因子IL-18水平中位数为229.88 pg/m L(206.63 pg/m L,259.42 pg/m L),其中NC组IL-18水平中位数为214.51 pg/m L(186.61 pg/m L,247.63 pg/m L),MCI组IL-18水平中位数为246.92 pg/m L(222.5pg/m L,277.11 pg/m L),与NC组相比,MCI组老年人体内血浆炎症因子IL-18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不同认知水平老年人的认知Mo CA总评分及各个认知维度得分与其25(OH)D3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老年人血浆25(OH)D3水平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257,P<0.001。与认知各个维度得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抽象及回忆的认知维度中,与25(OH)D3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121,P=0.022;r=0.131,P=0.013。IL-1β水平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440,P<0.001,IL-18水平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434,P<0.001。与认知各个维度得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各个认知维度中,均与二者呈负相关。以认知分组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对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收入水平、BMI和VD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有关,其中糖尿病(OR=1.987,95%CI:1.0543.744)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为认知的危险性因素;收入水平(OR=0.823,95%CI:0.6840.990)、BMI(OR=0.687,95%CI:0.5130.918)和VD(OR=0.366,95%CI:0.2490.538)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为认知的保护性因素。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以认知分组为因变量,以炎症因子IL-1β与IL-18水平为自变量进行分析,在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BMI、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否吸烟、饮酒、锻炼等变量进行调整后,发现炎症因子IL-1β水平在Q2、Q3、Q4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风险分别为得分在Q1者的4.221倍、7.848倍与12.619倍(Q2:OR2=4.221,95%CI2:2.0318.773;Q3:OR2=7.848,95%CI2:3.74016.465;Q4:OR2=12.619,95%CI2:5.88927.040)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炎症因子IL-18水平在Q4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风险为得分在Q1者的3.373倍(Q4:OR2=3.373,95%CI2:1.7366.553)。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以认知分组为因变量,以炎症因子IL-1β与IL-18水平为自变量进行分析,在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BMI、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否吸烟、饮酒、锻炼等变量进行调整后,发现炎症因子IL-1β水平在Q2、Q3、Q4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风险分别为得分在Q1者的4.221倍、7.848倍与12.619倍(Q2:OR2=4.221,95%CI2:2.0318.773;Q3:OR2=7.848,95%CI2:3.74016.465;Q4:OR2=12.619,95%CI2:5.88927.040)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炎症因子IL-18水平在Q4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风险为得分在Q1者的3.373倍(Q4:OR2=3.373,95%CI2:1.7366.553)。第二部分:老年认知障碍VD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在前期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被纳为病例组的180例参与者为研究对象,按照VD缺乏与否(25(OH)D3<20 ng/m L)将纳入调查者分为VD充足组与VD缺乏组。对两组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后发现,VD充足组和VD缺乏组在一般调查数据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所选择的180名认知障碍老年人炎症因子IL-1β水平中位数为6.39pg/m L(5.77 pg/m L,7.36 pg/m L),其中VD充足组IL-1β水平中位数为5.58 pg/m L(5.05 pg/m L,6.12 pg/m L),VD缺乏组IL-1β水平中位数为6.61 pg/m L(5.85 pg/m L,7.56 pg/m L),与VD充足组相比,VD缺乏组老年人体内血浆炎症因子IL-1β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总体炎症因子IL-18水平中位数为222.56pg/m L(187.57 pg/m L,255.62 pg/m L),其中VD充足组IL-18水平中位数为185.98pg/m L(172.64 pg/m L,208.49 pg/m L),VD缺乏组IL-18水平中位数为228.66 pg/m L(201.83,257.93 pg/m L),与VD充足组相比,VD缺乏组老年人体内血浆炎症因子IL-18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对纳入研究的认知障碍老年人的体内血浆25(OH)D3水平与炎症因子IL-1β及IL-18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老年人血浆25(OH)D3水平与IL-1β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168,P=0.025;血浆25(OH)D3水平与IL-18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257,P<0.00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以炎症因子IL-1β、IL-18水平四分位数为因变量,以VD状态为自变量进行分析,在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BMI、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否吸烟、饮酒、锻炼等变量进行调整后,发现VD缺乏者的高炎症因子水平发生风险是VD充足者的4.066倍(Q4:OR2=4.066,95%CI2:1.6549.995),未见VD缺乏与炎症因子IL-1β之间存在相关联系。第三部分:1,25(OH)2D3对Aβ1-42诱导PC12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根据CCK-8实验结果选择20μM Aβ1-42与1、10、100 n M 1,25(OH)2D3干预剂量进行后续的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27)0.01)。与模型组比,1、10、100 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存活率有显着提高(P<0.05或P<0.01)。AO/EB染色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死亡率显着增加(P(27)0.01)。与模型组相比,1 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死亡率有所降低,10 n M 1,25(OH)2D3与100 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死亡率降低更为明显(P<0.05或P<0.01)。100 n M1,25(OH)2D3干预组细胞死亡率较1 n M 1,25(OH)2D3与10 n M 1,25(OH)2D3干预组降低更为显着(P(27)0.01、P(27)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DH释放与IL-1β、IL-18分泌显着增多(P(27)0.01),与模型组相比,1 n M、10 n M和100 n M 1,25(OH)2D3预处理的干预组细胞LDH释放与IL-1β、IL-18分泌显着降低(P(27)0.01),其中100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LDH释放率与IL-1β、IL-18分泌水平较1 n M和10 n M改善作用显着增强(P(27)0.01,P(27)0.05)。通过对ASC与Caspase-1蛋白荧光强度半定量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蛋白荧光强度高(P(27)0.01);与模型组细胞相比,1 n M 1,25(OH)2D3预处理的干预组细胞ASC蛋白荧光强度无显着差异(P(29)0.05),Caspase-1蛋白荧光强度降低(P<0.05),10 n M和100 n M 1,25(OH)2D3预处理的干预组细胞两种蛋白荧光强度显着减弱(P(27)0.01);在100 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中降低较1 n M 1,25(OH)2D3干预组更为显着(P(27)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NLRP1、ASC、Pro-Caspase-1、Caspase-1与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27)0.01)。模型组细胞相比,1 n M1,25(OH)2D3预处理的干预组细胞NLRP1蛋白表达无显着差异(P(29)0.05),10 n M和100 n M 1,25(OH)2D3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1);1 n M和10 n M 1,25(OH)2D3组Pro-Caspase-1蛋白表达无显着差异(P(29)0.05),100 n M 1,25(OH)2D3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1);3个干预组细胞ASC、Caspase-1、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1);100 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NLRP1、ASC、Pro-Caspase-1、Caspase-1与GSDMD-N蛋白表达水平较1 n M和10 n M 1,25(OH)2D3干预组更为显着(P(27)0.05或P(27)0.01)。第四部分:Aβ1-42诱导PC12细胞焦亡机制研究通过对ASC与Caspase-1蛋白荧光强度半定量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β1-42组蛋白荧光强度高(P(27)0.01);与Aβ1-42组细胞相比,Caspase-1-si RNA组细胞ASC蛋白荧光强度无显着差异(P(29)0.05),1,25(OH)2D3干预组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干预组细胞ASC与Caspase-1蛋白荧光强度显着减弱(P(27)0.01);在100 n M 1,25(OH)2D3干预组细胞中降低较1 n M 1,25(OH)2D3干预组更为显着(P(27)0.01)。NC-si RNA组与Caspase-1-si RNA组相比,两种蛋白荧光强度较强(P(27)0.01),与Aβ1-4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β1-42组细胞NLRP1、ASC、Pro-Caspase-1、Caspase-1与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27)0.05或P(27)0.01)。与Aβ1-42组细胞相比,NLRP1、ASC蛋白在1,25(OH)2D3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干预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1);Pro-Caspase-1蛋白在Caspase-1-si RNA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干预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1);Caspase-1与GSDMD-N蛋白在Caspase-1-si RNA、1,25(OH)2D3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干预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27)0.01)。与Caspase-1-si RNA干预组相比,NLRP1、ASC蛋白在1,25(OH)2D3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干预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1);Pro-Caspase-1、Caspase-1与GSDMD-N蛋白在Caspase-1-si RNA干预组中相比NC-si RNA干预组降低更为明显(P(27)0.01);GSDMD-N蛋白在Caspase-1-si RNA+1,25(OH)2D3干预组中较Caspase-1-si RNA干预组表达较低(P(27)0.05)。AO/EB染色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β1-42组细胞死亡率显着增加(P(27)0.01)与Aβ1-42组相比,Caspase-1-si RNA组、1,25(OH)2D3组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组红色荧光减少,细胞死亡率降低(P(27)0.01)。NC-si RNA组与Caspase-1-si RNA组相比,红色荧光强(P(27)0.01),与Aβ1-4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Aβ1-42组LDH释放与IL-1β、IL-18分泌显着增多(P(27)0.01)。与Aβ1-42组相比,Caspase-1-si RNA组、1,25(OH)2D3组与Caspase-1-si RNA+1,25(OH)2D3组细胞LDH释放与IL-1β、IL-18分泌显着降低(P(27)0.01)。NC-si RNA组与Caspase-1-si RNA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27)0.01),与Aβ1-4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Caspase-1-si RNA+1,25(OH)2D3组IL-1β分泌水平低于Caspase-1-si RNA组(P(27)0.05)。结论:1、本研究所调查的360名太原市6社区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及严重缺乏者比例为79.7%,不足者比例为8.3%,充足为17.8%;老年人MCI患者血浆25(OH)D3水平显着低于正常老年人血浆25(OH)D3水平,且认知水平与血浆25(OH)D3水平呈正相关;老年人MCI患者血浆IL-1β与IL-18水平显着高于正常老年人,且认知水平与血浆IL-1β与IL-18水平呈负相关;患糖尿病是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收入水平与VD水平是认知的保护性因素,正常偏胖体型较消瘦者认知更好,老年人血浆高水平的IL-1β与IL-18是认知障碍的发生的危险因素。2、VD缺乏组认知障碍老年人体内血浆炎症因子IL-1β与IL-18水平水平高于VD充足组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障碍老年人血浆25(OH)D3水平与IL-1β与IL-18水平呈负相关,且VD缺乏是认知障碍老年人血浆炎症因子IL-18高水平的危险因素。3、Aβ1-42能够诱导的PC12细胞发生细胞焦亡现象,1,25(OH)2D3能通过抑制Aβ1-42诱导的PC12细胞发生焦亡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4、使用si RNA抑制Caspase-1的表达会抑制焦亡关键成孔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膜的破损与LDH、IL-1β、IL-18的成熟与释放。

郭艳[10](2021)在《α-亚麻酸植物甾醇酯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α-亚麻酸植物甾醇酯(plant sterol ester of alpha-linolenic,PS-ALA)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改善作用,并基于调节内质网稳态,抑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诱导的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探索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AIN-93G饲料喂养)、高脂组(HFD,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植物甾醇组(PS,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添加2%PS喂养)、α-亚麻酸组(ALA,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添加1.3%ALA喂养)和α-亚麻酸植物甾醇酯组(PS-ALA,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添加3.3%PS-ALA喂养)。16周后,测定小鼠体重和肝指数;COD-PAP法,GPO-PAP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肝脏TC,TG水平,聚乙烯硫酸盐沉淀法,磷钨酸-镁沉淀法分别检测血清LDL-C,HDL-C水平,酶法检测血清ALT和AST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肝细胞内质网结构;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检测肝脏组织ERs标志蛋白分子CHOP和GRP78的表达水平;F4/80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IL-18和IL-1β的含量;TUNEL染色观察肝细胞凋亡程度;Western-blot检测ERs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关键分子IRE1α、p-IRE1α、XBP1s、NLRP3、IL-1β和IL-18和凋亡信号通路关键分子JNK、p-JNK、TRAF2、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PS-ALA显着改善HFD诱导的小鼠NAFLD。与Control组相比,HFD组小鼠肝脏组织出现大量脂肪沉积,小叶炎症和气球样变。PS-ALA干预显着改善了上述病理变化,降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评分。同时,与HFD组相比,PS-ALA组小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显着降低,HDL-C水平升高,并且肝脏TG和TC水平显着降低,有效改善了HFD导致的血脂紊乱和肝脏脂质沉积(P<0.05)。2.PS-ALA显着改善HFD诱导的小鼠肝脏ERs。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PS-ALA组小鼠肝脏中内质网结构损伤显着改善,ERs标志物GRP78荧光强度明显降低;Western-blot结果显示,PS-ALA显着降低了ERs标志分子CHOP和GRP78表达水平(P<0.05)。3.PS-ALA抑制IRE1α/XBP1信号通路,减轻ERs诱导的肝脏组织炎症反应。F4/80染色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PS-ALA组小鼠肝脏F4/80阳性细胞显着减少(P<0.05)。ELISA结果显示,HFD引起血清炎症因子IL-1β和IL-18以及ALT和AST水平升高,PS-ALA干预显着降低上述因子水平。Western-blot结果显示,HFD组小鼠肝脏ERs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关键分子、p-IRE1α、XBP1s、NLRP3、IL-1β和IL-18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PS-ALA干预后明显降低上述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4.PS-ALA抑制IRE1α/TRAF2信号通路,减轻ER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PS-ALA组小鼠肝脏中凋亡细胞(深棕色)数目显着减少。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HFD组小鼠肝脏ERs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关键分子TRAF2、p-JNK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S-ALA干预后显着逆转了上述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PS-ALA能够改善小鼠NAFLD,其分子机制与调节内质网稳态,抑制ERs诱导的肝脏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相关。

二、分离大豆蛋白质的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离大豆蛋白质的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马铃薯缔造运动传奇——用“运动营养科技”筑起健康国防的钢铁长城(论文提纲范文)

1 营养之王———马铃薯的全营养价值
2“二战大赢家”与马铃薯
3 马铃薯与运动营养
4 用运动营养学筑起健康的钢铁长城

(2)火麻仁蛋白与大豆蛋白的营养评价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矿物质元素测定
        1.2.2 蛋白质含量测定
        1.2.3 氨基酸组成测定
        1.2.4 营养评价
        1.2.4. 1 氨基酸比值、比值系数、比值系数分、氨基酸评分
        1.2.4. 2 化学评分
        1.2.4. 3 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预测生物价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脱脂火麻仁与脱脂大豆的蛋白质含量
    2.2 矿物质元素
    2.3 氨基酸组成
    2.4 营养评价
        2.4.1 必需氨基酸比值、比值系数、比值系数分以及必需氨基酸评分
        2.4.2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
        2.4.3 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预测生物价
3 结论

(3)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方法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2.5 研究内容
        2.6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老年人主要膳食模式提取与分析
        3.3 不同膳食模式下老年人食物摄入特征和膳食多样性比较
        3.4 我国老年男性膳食模式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3.5 我国老年女性膳食模式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我国三地区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方法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2.5 研究内容
        2.6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三地区老年人膳食模式提取与评价
        3.3 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分析
        3.4 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与肌肉衰减症关系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预测低肌肉量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方法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2.5 研究内容
        2.6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老年人常规健康指标与肌肉量相关性分析
        3.3 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3.4 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优化与应用
        3.5 基于预测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低肌肉量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筛选与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方法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2.5 研究内容
        2.6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初筛
        3.2 基于多种统计学模型筛选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
        3.3 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关系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主要结论与建议
创新点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人膳食营养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生物活性低聚肽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活性低聚肽的生理功能
    1.1 调节免疫
    1.2 抗氧化活性
    1.3 延缓衰老
    1.4 护肝作用
    1.5 调节血脂
    1.6 调节血糖
    1.7 调节血压
    1.8 抗疲劳
2 展望

(6)海阳市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实验材料和设备
    3 内容和方法
        3.1 问卷调查
        3.2 体格检查
        3.3 血压、血糖、血脂检测
    4 质量控制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调查人群一般状况
    2 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情况
        2.1 高血压检出率及分布情况
        2.2 糖尿病检出率及分布情况
        2.3 血脂异常检出率及分布情况
        2.4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检出情况构成
    3 社会行为因素调查
        3.1 吸烟行为调查
        3.2 饮酒行为调查
        3.3 体育锻炼情况调查
        3.4 盐、油食用情况调查
        3.4.1 盐的食用情况
        3.4.2 油的食用情况
        3.4.3 限盐及控油行为
    4 膳食结构调查
    5 健康素养调查
    6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影响因素分析
        6.1 相关因素对高血压的单因素分析
        6.2 影响罹患高血压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6.3 相关因素对糖尿病的单因素分析
        6.4 影响罹患糖尿病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6.5 相关因素对血脂异常的单因素分析
        6.6 影响罹患血脂异常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 调查对象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分布情况
    2 不同生活方式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关系
    3 不同膳食结构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关系
    4 健康素养水平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关系
    5 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肺结核患者低蛋白营养状况对抗结核治疗影响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肺结核患者蛋白质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2 膳食蛋白摄入情况
        2.3 蛋白水平分析
        2.4 膳食蛋白摄入量与机体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5 膳食蛋白摄入对PTB患者蛋白水平的影响分析
    3 讨论
第二章 低蛋白营养状况与肺结核患者临床病症关联分析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2 蛋白质摄入情况
        2.3 机体蛋白水平
        2.4 痰检结果
        2.5 临床症状基本情况
        2.6 低蛋白营养状况与治疗前痰检结果的关联分析
        2.7 低蛋白营养状况与治疗前临床症状的关联分析
        2.8 低蛋白营养状况与治疗一个月痰检结果的关联分析
        2.9 低蛋白营养状况与治疗一个月临床症状的关联分析
    3 讨论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结核病发生、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8)胶州市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与膳食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伦理
        4 质量控制
        4.1 调查前质量控制
        4.2 调查阶段质量控制
        4.3 数据录入质量控制
        5 统计分析
    结果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 研究对象生命质量现状
        3 研究对象生命质量单因素分析
        4 研究对象生命质量多因素分析
    讨论
        1 研究对象生命质量现状
        2 研究对象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第二章 农村老年人膳食多样性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伦理
        4 质量控制
        5 统计分析
    结果
        1 膳食及营养素摄入情况
        2 膳食多样性分析
        3 DDS与生命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4 DDS与生命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1 研究对象膳食调查
        2 研究对象生命质量与膳食多样性相关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伦理
致谢

(9)维生素D与老年人认知相关性及抗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老年人认知情况与体内血浆VD及炎症因子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不同认知组老年人Mo CA总分及各项得分比较
        2.3 不同认知组老年人一般情况的比较
        2.4 不同认知组间血浆VD水平的比较
        2.5 不同认知组间炎症因子IL-1β、IL-18 水平的比较
        2.6 老年人认知水平与VD水平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2.7 影响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多因素分析
        2.8 logistic回归分析炎症因子IL-1β、IL-18 与认知的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老年认知障碍VD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目的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VD水平组认知障碍老年人一般情况的比较
        2.2 不同VD水平组认知障碍老年人炎症因子IL-1β水平的比较
        2.3 不同VD水平组认知障碍老年人炎症因子IL-18 水平的比较
        2.4 认知障碍老年人VD水平与炎症因子IL-1β及IL-18 水平的相关性
        2.5 炎症因子对认知障碍老年人VD水平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PC12 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株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1.4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Aβ_(1-42)以及1,25(OH)_2D_3对PC1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2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PC1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3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PC12 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2.4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PC12 细胞LDH释放率的影响
        2.5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PC12 细胞炎症因子IL-1β及IL-18 水平的影响
        2.6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PC12 细胞焦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 1,25(OH)_2D_3对Aβ_(1-42)诱导细胞焦亡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株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1.4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Caspase-1-si RNA对1,25(OH)_2D_3与Aβ_(1-42)诱导细胞焦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2.2 Caspase-1-si RNA对1,25(OH)_2D_3与Aβ_(1-42)诱导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2.3 Caspase-1-si RNA对1,25(OH)_2D_3与Aβ_(1-42)诱导细胞LDH释放率的影响
        2.4 Caspase-1-si RNA对1,25(OH)_2D_3与Aβ_(1-42)诱导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18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国老年人维生素 D 摄入与认知障碍防治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10)α-亚麻酸植物甾醇酯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PS-ALA对 HFD诱导的NAFLD改善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受试物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PS-ALA对小鼠体重和肝指数的影响
        2.2 PS-ALA对小鼠NAFLD的影响
        2.3 PS-ALA对小鼠血脂及肝脏TC和 TG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PS-ALA调节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炎症和凋亡改善NAFLD的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受试物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1.4 方法
    2 结果
        2.1 PS-ALA对小鼠肝细胞ER结构变化的影响
        2.2 PS-ALA对 ERS标志物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3 PS-ALA对 HFD引起的肝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
        2.4 PS-ALA对 HFD引起的炎症反应和肝脏损伤的影响
        2.5 PS-ALA对 ERS相关炎症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2.6 PS-ALA对 HFD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
        2.7 PS-ALA对 ERS相关凋亡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内质网应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植物化学物的保护效应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分离大豆蛋白质的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马铃薯缔造运动传奇——用“运动营养科技”筑起健康国防的钢铁长城[A]. 马达飞. 马铃薯产业与绿色发展(2021), 2021
  • [2]火麻仁蛋白与大豆蛋白的营养评价及比较[J]. 邓文亚,徐婧婷,郭顺堂,李智高. 食品工业科技, 2021(23)
  • [3]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研究[D]. 李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4]日粮中添加脂肪酶解产物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 薛玲玲. 石河子大学, 2021
  • [5]生物活性低聚肽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 胡佳妮,李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06)
  • [6]海阳市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王玮. 青岛大学, 2021
  • [7]肺结核患者低蛋白营养状况对抗结核治疗影响的调查分析[D]. 张博. 青岛大学, 2021
  • [8]胶州市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与膳食多样性的关系研究[D]. 徐蕊. 青岛大学, 2021
  • [9]维生素D与老年人认知相关性及抗炎机制研究[D]. 成乐.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10]α-亚麻酸植物甾醇酯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D]. 郭艳.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大豆分离蛋白的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