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文化精神及其涵蕴(论文文献综述)
孟楠[1](2017)在《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和实现这样宏伟而神圣的使命,事关国家文明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民族强大崛起,教育振兴,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大事。搞好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意义重大。对大学教育而言,立德树人方向的校准、目标的确立、模式的创新、制度的设计决定大学前途与命运,决定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文化实力,更标明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终极关怀。研究大学立德树人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下,研究如何通过文化建构,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的研究置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野,首先是基于依据更科学更权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从学理上确保研究的价值方向;其次是基于大学过往教育中的“人学空场”现实,特别是人才培养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大学自诞生的那一天起,传统教育中就一直被取“仕”思想惯性束缚;建国后形势的胁迫、政治及政治运动对大学教育的异化;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的地方和学校,育人被冷落,树人被遮蔽,人被“工具”异化,道德不仅丧失了崇高,而且也失去了根基。最后,基于国家崛起对有德性有理想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没有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业难以为继。立足人学视域、研究问题,力求大学教育回到它的原点——人,回归它的本真——育人,完成根本任务——树人,这是本研究的核心价值追求。研究大学立德树人从文化切入,依据和思路是,首先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它的核心精神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类精神的丰富与超越,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社会历史理论,是我们认识、把握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抵制技术理性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和价值冷漠状态,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积极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价值的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其次是研究大学立德树人,依据文化的逻辑,会超越各种认知的局限,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对于理解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价值、当代的重大意义和实施过程中对策的提出,都具有方法论的作用。为此,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价值诉求和研究成果、发展脉络梳理开始,紧密结合立德树人中现实问题的分析,形成研究思路和框架。前后两大部分。前四章紧紧围绕“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展开论述。基于马克思人学中的主要观点,将视角放在了指向人性、生命、主体、生活、公民等领域,从立德的范畴论域和树人的内在本质内涵及其二者的关系入手,确立了大学立德树人生命文化、德育文化和智育文化等主体要素,涵盖了党的教育方针德育体美诸方面。人学的指向和文化的视角,保证了文化建构中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高度,系统地回答了何为立德、何为树人以及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后半部分,围绕大学“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的问题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展开论述。文化的视角,使“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的研究,超越了过去技术性、程式化的方式、方法的层面,透过具体对策背后的价值、理念、精神、策略等更深层次更本质的方面去挖掘。为此,确定了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共三章的内容。精神文化中包括了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宗旨,并从人学和文化的维度,给出了学理上的依据,并没有停留在一般性的举措和技术方案的层面。制度文化在分析大学从管制、管理到治理的制度变迁的过程基础上,超越了一般制度制定、制度范围、结构和实施等范畴,重点论述了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从制度的价值追求、作用功效、管理方式、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及大学章程等层面,回答了大学制度及制度文化在立德树人上的方向把握、体系和能力提高与完善等问题。大学物质文化一章,依据国内学术界的共识,在界定范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在物质文化中怎样立德树人的主要文化要素进行论述,明确了课程、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和环境技术文化的内涵、统领的理念、价值追求、建设方向、建构策略、基本路径,突出强调了服务于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宗旨,侧重阐述了实施中资源的统筹、协同、整合,尤其注意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态势及对大学物质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对策。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民族复兴依靠大学造就培养有道德能创新的一代新人;新人造就要“以文化人”,德在文化濡养中而立,人在化人环境中而树!
张晶晶[2](2017)在《明代湖广作家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代,是继先秦以後两湖之地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主要表现为大家、流派林立,作家作品繁富。从明初的易代老臣刘三吾、“台阁体”代表杨溥,到以宰相主持文柄的李东阳和“茶陵派”、再到“後七子”的吴国伦以及复古派後期殿军李维桢,以至公安三袁、竟陵锺、谭,还有明末的陶汝鼐、杜濬等等,均是明代文学史中举足轻重甚至引领一时文学潮流的重要人物。不仅如此,明代湖广作家传世作品丰富,是浙江、南直以外又一作家作品高产地之一。论文首次对湖广明代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搜罗与研究,并揭示出其鲜明的地域特徵和时代风貌。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搜罗,包括通志、地方志、诗文集等,共收集到有诗文集或文学作品存世的明代湖广作家768人,并访查其存世着述与文集290余种。并以地域为区划,作家为单位,对768位作家的生平、着述和文学创作情况一一提要叙录。进而,在这些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有完整文学着述传世的153位作家中,遴选出近约80位既具有典型时代共性又有鲜明创作个性的作家为主要叙述依据和研究对象,对明代湖广文坛的历时与地域发展面貌进行综合论述,追求尽可能客观展现明代湖广作家文学创作实践原貌。纵观明代湖广文坛,历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阶梯势的递增繁荣,且每阶段均有在其时声望、影响较大的作家。正统以前的湖广文坛是其发展中最薄弱的阶段,相较於江浙、闽粤的繁盛,此时湖广作家作品数量均较少,文坛发展的主导力多以政治因素为主。正统至正德是湖广文坛的发展期,也是有明一代唯一一个湖南文学成就高於湖北的阶段,此时湖广籍的作家与文坛发展多以李东阳为轴心。正德以後直至明末,是湖广作家作品质与量、文坛地位均迅速提升的繁荣期,尤其是万、启祯期间,家族作家繁盛,且有吴国伦、李维桢、“三袁”、锺、谭诸位具有主柄文坛实力的文学大家相继崛起,一时形成“诗教以楚人为政”的盛势;与此同时,湖广地域内作家间的相交交游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典型如启祯间盛极一时的“竟陵”思潮,单与谭元春相交相善的湖广名士就几遍两湖之地。进入崇祯年间,两湖之地较早就被卷入明末的战乱硝烟中,这样的历史背景基本决定了明末湖广文坛的发展面貌——作家组成多为抗节义士,文学作品多为爱国悲歌;另一方面,与明末仍持续发展的作家人数不相协的是,此时期存世作品文集数量急速回落,此点亦与明末湖广之地长达约40年的战乱有直接关系。明代湖广作家及文学的地域特徵也尤为显着:一是大家林立、流派与群体作家异常繁盛,且引领时代文学潮流。二是明代湖广作家为官者居多,达530余位,且多武将名臣,为官四品以上达250余人,约占作家总数1/3。三是明代湖广作家传世文集中多以诗文为主,鲜少有小说、戏曲;讲学传道、公文疏牍的数量倒尤为可观,此点与湖广作家的政治身份有直接关系。四是亢直义士、狂狷志士颇多,气节尤盛,楚人风采彰着。五是文化家族繁盛,尤其是正德以後,成为明代湖广作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一切从作家传世作品入手,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全面考查和研究,综合展现有明一代三百年湖广文坛的文学面貌和地域特色,是本文追求的目标。
森茂芳,森文[3](2014)在《云南电视纪录片的创新与发展》文中指出云南影视纪录片有着其独特的发展历程、艺术建构特征、发展战略定位。从云南第一部纪录片20世纪初年的《滇越铁路的修筑与通车》,到20世纪5060年代电影"民族志"纪录片诞生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再到21世纪"绿色云南,绿色人文"纪录片战略定位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历时性研究中,我们看到了云南电视纪录片①的深厚美学传统与艰辛发展之路,以及建基地、设专栏、与新闻戏剧共生、为地方时政服务、联合创作、易地采访、大片战略等云南纪录片人的发展智慧,他们为云南纪录片的发展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这一切,无不为云南电视纪录片未来的创新发展留下许多可吸纳的有益经验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小敏[4](2013)在《日本江户时代《诗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经》是一部影响中国历史数千年的文化经典,同时也是古代东亚国家的经典。因而古代东亚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都留存下了大量《诗经》研究的着作。17世纪后半叶到18世纪末,正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期。这个盛世的外在表现之一,便是文化事业与经学研究的大繁荣。在其强大影响下,日、朝、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学研究高峰。特别是日本,其研究成果之丰硕尤其引人注目。当时正值日本江户时期(1603-1868)中期。江户学者慕华成风,以通汉文为尚,故其着作多用汉文书写,被人称作“准汉籍”。据不完全统计,在江户二百多年间,产生研究《十三经》的着作多达四千余种。据日本学者江口尚纯先生的调查,江户时期《诗经》着述近500种,是《四库全书》与《续修四库全书》所收诗类总和的近四倍。笔者按图索骥进行盘查,今可见到的约尚有150种(大多是江户中后期的着作),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从这批《诗》学着作中,我们看到了《诗经》在江户时代的文化建构与变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日本江户时代的《诗经》研究,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江户初期,这是朱子《诗》学独霸的时期。江户时期《诗经》已传入日本一千多年。像毛氏的《毛诗故训传》、郑玄的《毛诗笺》、孔颖达的《毛诗正义》、朱熹的《诗集传》,在日本皆有传本。德川幕府统治日本后,决定借鉴邻国经验,采取文教政治。朱子学说凭借其强大的文化影响力,迅速压倒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印度佛教、西方洋学,以官学的身份,承担起了构建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使命。作为朱子学思想体系重要载体之一的《诗集传》,迅速以绝对优势压倒了《毛传》、《郑笺》,成为日本学人重点研讨的对象。仁井田好古日:“明氏科举之制,于诗独取朱一家,着为攻令,于是天下无复他学。此风延及皇国,毛郑虽存,皆绌而不讲,古义湮晦莫甚于此。①”江户朱子“诗学”的发生,林罗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罗山是藤原惺窝的大弟子,惺窝早期公开宣讲朱子学,影响甚广。罗山深受德川家康将军青睐,被拜为五经博士,以后一直做到最高学政官。罗山治《诗》,倍加推崇《诗集传》,他的选择代表了幕府的政策,影响了江户初期数十年的《诗》学研究。其子林恕接替父职,受明朝《诗经大全》启发,撰《诗经私考》等五经教材,方便国人学习朱子学。与林恕训诂义理兼得有所不同,来自民间的中村之钦,着有《笔记诗集传》等五经笔记,偏重于从义理上丰富朱子学。还①仁井田好古.上金紫光禄大夫伏原清公书//仁井田好古.乐古堂文集[H].国立国会图书馆藏写本.有松永昌易的《头注诗经集注》,采用高头讲章的说经模式,总结概括篇章主旨,以羽翼《诗集传》。他们一方面根据朱子《诗集传》编写教材,在更广阔的领域传播朱子学思想;一方面不断引用最新传入的明朝《诗》学成果,完善朱子《诗》学理论。第二个时期一一江户中期,朱子“诗学”独尊的时代一去不返,《诗》学由“一元”转向“多元”。江户中期町人文化的崛起,宣扬情欲、张扬个性成为这个时期的文化主流。《诗经》研究也出现任情解诗,多元阐释的新局面。西山拙斋致柴野栗山的信中说:“方今海内之学,四分五裂,各自建门户胥,失统归久矣。有黜六经废《学》《庸》,歧尧舜孔子为二致者。有外性理混王霸蔑视思孟程朱者,有阳儒阴佛妄唱心学者,有称神道而薄汤武者。或枯单说道,或杂博论学。或抵掌谈经济,或抗颜骋词坛。惟新奇是竟,异言百出,迭相驱扇。动辄着书炫世,.以自欺欺人,钓名罔利,遗毒后昆,实繁有徒。青衿子弟,伥伥乎无所适从,逐臭吠声,不陷于此,必陷于彼,滔滔者天下皆是。噫学之失统,未有甚于此时也。①”具体到《诗经》学,朱子“诗”学独尊的时代一去不返,代之而起的是各种流派的齐头并进。如伊藤仁斋主“《诗》道性情”论,继之太宰纯提出“诗无古今”说,奠定了《诗经》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冈白驹尊序补传《毛诗》,赤松弘兼采汉宋自成一家,开启了《诗经》汉学研究的先河。中井积德重新编列三百篇,诸葛蠡自立新序,掀起《诗经》异学研究的高潮。日本《诗经》名物学也于此时诞生并迅速走向繁荣。总之,江户中期的《诗经》学,以人情《诗》学为契机,不仅涌现出大量新《诗》着,新观点,新派别,而且促成了日本《诗》学自觉时代的全面到来,开辟出一个崭新的《诗》学时代。第三个时期一一江户末期,《诗经》汉学的复兴。这是在清代汉学回归的影响下而出现的《诗》学新转向。时至江户末期,清代前中期的《诗经》着作逐渐成为日本《诗》学者关注的焦点,如陈启源、毛奇龄等人的着作都曾引起轰动效应。日本汉学之风随之兴起。八田繇《诗经古义解》把《诗序》比作君,自己比作臣,挑战《诗序》犹如无礼于君,自己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称“不若是不足以致愚忠”②。龟井昱撰《古序翼》,力驳朱熹《诗序辨说》对《诗序》的否定。又撰《毛诗考》,为重建《诗序》的价值体系作努力。诸葛晃《诗序集说》汇辑各家学说,力求全面发挥《诗序》的意义。蓝泽祗在《诗经讲义序》中为《诗序》鸣冤不平,说:“序文古奥,细绎之,诗人之原意,历历可观焉……后人从毛郑朱之解以观序文,谓其意不过如此,是眼随意移,以白为黑,何其冤乎!①”冢田虎《冢注毛诗》带有鲜明的史家观照的特征,对《诗序》的历史考察不遗余力。《诗序》所涉人物关系、事件经过务求考辨明晰。仁井田好古着《毛诗补传》,他在给伏原清的信中写到成书的来由。曰:“盖圣门传诗,莫古于毛,又莫善于毛。唯其说简深古奥,后儒推衍虽勤也,义归或乖,异论逢起,无复全学。仆为此发愤,皋牢诸家而折其衷,缀修补合以成其义,名曰《毛诗补传》。②”日本《诗经》学集大成之作安井息轩的《毛诗辑疏》,以考据见长,丝毫不怀疑《毛传》的训诂,而是在尊毛的前提下多有所发挥,进一步佐证《毛传》的正确性。就连有朱子学统成长起来的一批学者,也将目光投向汉学,形成兼采的特色。如猪饲彦博《诗经集说标记》、东条弘《诗经标识》、古贺煜《朱子诗传思问续编》、日尾瑜《毛诗诸说》等,无不将汉学作为其学术的有力支撑。日本江户时代《诗》风的三次转变,跟中国明清两代文化思潮的变迁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彼我之间形成此消彼长的连锁反应模式。其间有一个时间差,大约是二百年。古贺煜在《侗庵新论》中说:“本邦学术文风大率仿象西土而为之,故西土盛行之后,百年内外方覃被乎本邦,洵时执之自然也。李伯王李复古之说,袁钟清新空灵之见,钱牧斋混唐宋为一之论,以及王新建之张主良知,顾阎胡毛之罄力于考证,皆经百年而始行乎我……”
侯长林[5](2013)在《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大学逐步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刻变革和高校校园文化的自身发展,迫切需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本研究采取系统研究法、多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对高校校园文化本质、结构、价值、发展、建设五大基本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解决了其中一些关键性问题,构建了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体系。本研究从时代背景出发提出问题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与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尤其是对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的内涵及其研究的依据进行了讨论,理清了五大基本理论之间的内部联系。要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本质,得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谈起,然后从高校校园文化自身的本质特征和本质属性,以及高校校园文化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对高校校园文化本质进行研究,得出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化人”即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观点。高校校园文化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主体结构、层次结构、状态结构等。本研究在分析高校校园文化价值时,首次将高校校园文化功能和高校校园文化文化力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两种价值表现形式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功能是高校校园文化潜价值,高校校园文化力是高校校园文化显价值,功能与文化力的关系,就是潜价值与显价值的关系。本研究既讨论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起源、变迁,也阐释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从发生学的角度认为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属于“内生型”,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属于“外生型”,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矛盾是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本研究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逻辑辩证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重点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主要包括:一是进行总体规划,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理性自觉;二是丰富校园心灵结构,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全面发展;三是引入生态化理念,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和谐发展;四是实施社会控制,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五是建设创新文化,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水平;六是打造文化特色,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竞争力。
俞国锋[6](2013)在《质量文化: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文中提出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抓好质量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重点。质量理念化、理念制度化、制度文化化是提高质量文化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
钱佩忠,宣勇[7](2012)在《论大学的文化自觉》文中认为大学发展史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都是以文化自觉为基础和前提的。我国大学向来缺乏自治传统,忽视文化传承,背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唤醒大学文化自觉并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成为中国大学科学发展和实现卓越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的文化自觉包括坚守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用先进的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成为社会良心以促进社会进步两个方面。
唐征友,魏婷[8](2011)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塑造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及其培养途径》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工程,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它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园文化研究,构建"社会参与"的媒介教育模式。(二)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课程体系。(三)增强校园学术文化气氛,构建媒介素质教育的载体。(四)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切实规范大学生媒介素养行为。
徐晖[9](2010)在《唐代国子监学官与文学》文中研究指明文人是其所处时代之物质、精神与制度共同体中的产物。唐代国子监学官作为文人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思想意识极大地受着唐代的教育制度、科举制度、铨选制度及文化风尚、文学思潮等的影响。作为唐代国子监学官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基础,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唐代国子监学官”在本文中特定的研究对象,即唐代国子监学官中曾任职于国子祭酒、国子司业、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四门博士、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等职位的文人。接着,对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作简要介绍。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前两章概括论述唐代国子监官学与学官在当时的“现状”。第一章重点论述唐代国子监官学制度与身在其中的学官,以及国子监学官在唐代政治文化中的地位。第二章主要论述唐代国子监学官的学术素养。以礼乐、教化为政治思想核心的儒家文化,讲求的是“会通”,它要求儒者“知通统类”。唐代国子监学官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做到的。另外,他们在“孔门四科”中之德行与政事两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后三章以初唐时期与中唐时期为主要矛盾的突破口,在中国儒家士人以参政与议政构成的价值坐标系中,以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管理者与文化承担者二角色为考察工具,对唐代国子监学官与其当世之文学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初步的结论。第三章主要论述初唐国子监学官双重角色融合的时代特征,以及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实践。第四章主要着眼于中唐特殊的历史地位将儒家士人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国子监学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积极的角色。在“儒学复兴”与“古文运动”中,以韩愈、李翱等为代表的中唐国子监学官们作出了不朽的业绩,影响深远。第五章是余论,将着眼点置于“比较”之上,也就是将初唐与中唐这两个时期国子监学官与文学的关系加以比较,说明一些问题,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
李养正[10](2009)在《略论道教的中和思想》文中提出"中和",是认识和讲究关于天地人协调和谐的、含意广泛、丰湛的哲学思想范畴,也是取得主客观理想境界、状态的一种标志。"中",从字面上解,一般指中间、当中、不上不下、不高不低、首尾之间。如居中、正中。"和",从字面上解,一般指和平、和谐、温和、和缓、谦和。如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衷共济。"中"与"和"联组而为"中
二、大学文化精神及其涵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文化精神及其涵蕴(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根基研究现状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及中国探索的过程 |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
(三)国内外学校文化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
一、人与生命 |
(一)人的生命是自然的存在物 |
(二)人的生命是社会存在物 |
(三)人的生命是精神存在物 |
二、生命与文化 |
(一)人的生命是未特定化的生物体 |
(二)人的生命是文化的存在 |
(三)人的生命是超越性的存在 |
三、立足本原性,建构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
(一)生命认知中的迷失 |
(二)生命文化中的实践问题 |
(三)走向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
注释 |
第三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德育文化 |
一、德育文化中的人学的概念 |
(一)对“树人”之人的理解 |
(二)对“树人”之人性的把握 |
(三)对“人的发展”的阐释 |
二、德育文化的困境与挑战 |
(一)是高科技挑战道德责任 |
(二)是市场经济挑战人的价值取向 |
(三)是数字化生活挑战人的价值判断 |
(四)教育理念的偏差挑战德育的实践 |
三、德育文化内容中的基本问题 |
(一)德育文化内涵基本要素的视角 |
四、德育文化现实重大问题的视角 |
五、创新大学德育文化 |
(一)道德文化的人学主线 |
(二)要“立”真、善、美、爱“之德”以“树人” |
(三)拓展德育视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 |
(四)大学“立德树人”德育文化再造 |
注释 |
第四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智育文化 |
一、马克思人学中有关能力发展的思想 |
二、科学、技术与人文 |
(一)知识的价值 |
(二)新世纪需要的人才特征 |
(三)坚持科学、技术与人文的统一 |
三、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 |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文化 |
(二)深化科学与技术研究,创新学术文化 |
(三)强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注释 |
第五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 |
一、大学精神与文化选择 |
(一)大学精神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精神与文化选择 |
(三)大学精神文化的形成 |
二、树立现代大学办学理念 |
(一)倡导新的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大学理念 |
(二)树立“立德树人”的新理念 |
(三)树立引领社会前进的大学理念 |
三、坚持文化自觉、创新大学精神文化 |
(一)坚持文化自信,努力成为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先锋 |
(二)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 |
(三)转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四)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创造出中华文明新辉煌 |
注释 |
第六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制度文化 |
一、人学视角的现代大学制度与文化 |
(一)人学与制度 |
(二)制度与文化 |
(三)大学制度与大学制度文化 |
二、大学制度文化中的迷思与反省 |
(一)大学制度文化变迁中问题的理性透视 |
(二)大学制度文化问题成因浅析 |
三、促进大学制度文化创新 |
(一)加速理念升华与观念更新 |
(二)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 |
(三)大学治理现代化中的章程建设 |
注释 |
第七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物质文化 |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蕴意和构架 |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要义 |
(二)大学物质文化的价值追求 |
二、现代大学课程体系和学科(专业) |
(一)课程设置及其价值观 |
(二)课程体系结构 |
三、建设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 |
(一)教师水平决定大学水平 |
(二)教师队伍的现状及文化能力的缺失 |
(三)大力建构现代教师文化 |
四、大学环境技术文化 |
(一)大学环境技术文化的要义与特征 |
(二)努力建构大学环境技术文化 |
(三)精心打造环境技术文化的新样态 |
注释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明代湖广作家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明代湖广作家作品述论 |
绪论 |
一、前贤研究概况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步骤 |
三、湖广文学历史简说 |
第一章 洪武至正统朝湖广文坛与颂圣台阁之声 |
第一节 易代文臣——魏观、刘三吾 |
一、魏观 |
二、刘三吾 |
第二节 台阁治世之音 |
一、杨溥与“台阁体” |
二、台阁禆将与台阁余响 |
第二章 李东阳与景泰至正德间湖广文坛 |
第一节 李东阳与“茶陵派” |
一、李东阳生平与着述 |
二、“茶陵派”之称 |
三、李东阳文学宗尚与诗文创作 |
第二节 李东阳周边湖广籍作家 |
一、东阳师友——黎淳、彭泽、刘大夏 |
二、东阳门生——鲁铎、何孟春 |
第三节 倾心白沙的嘉鱼李氏兄弟——李承芳、李承箕、李承勋 |
一、“嘉鱼二李”文集中的“台阁”与“山林” |
二、兵部尚书李承勋 |
第三章 复古风尚下的湖广文坛(一)—正德进士作家群与湖广家族作家云起 |
第一节 正德六年进士与崇阳汪氏、华容孙氏 |
一、汪文盛与崇阳汪氏 |
二、孙继芳与华容孙氏 |
第二节 正德十二年进士与黄冈王氏 |
一、王廷陈 |
二、王同轨与王一鸣 |
第四章 复古风尚下的湖广文坛(二)—吴国伦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作家群 |
第一节“後七子”之吴国伦 |
一、吴国伦生平与着述 |
二、“後七子”与吴国伦“抗志还大雅”的复古主张 |
三、“闳襟宇”以发“风雅之微旨” |
第二节 湖广文坛中其他复古一脉作家 |
一、“後五子”之魏裳与“末五子”之李维桢 |
二、京山高氏与沔阳陈氏 |
三、其他文名显着的湖广籍作家 |
第五章“楚风”进主文坛与“性灵”风炽—“公安”、“竟陵”继起 |
第一节 公安“三袁” |
一、袁宗道与“本分诗”到“信意信手”的过渡 |
二、袁宏道与“性灵”思潮的高峰 |
三、袁中道与“不效袁氏少年未定诗”的反省 |
第二节“三袁”周边的湖广籍作家 |
一、“不能一瞬息忘民”之公安派主将江盈科 |
二、公安派羽翼李腾芳、雷思霈、苏惟霖、曾可前、丘坦 |
三、多与“公安”社事之武陵龙氏兄弟、释如愚 |
四、其他与“三袁”交好的湖广名士——武将重臣梅国桢、郭正域 |
第三节 锺惺、谭元春与“性灵”说的变调 |
一、锺、谭生平与着述 |
二、“於古不背今不袭,升沉其外中而立” |
三、“阴晴俱从路中变,教人何处学古风” |
第六章 明末湖广文坛之“竟陵风染”与“忧时托志” |
第一节 明末“竟陵之风”的广布流传 |
一、“天下盖知宗景陵” |
二、“楚诗多为竟陵所染” |
第二节“忧时托志”之士的末世悲歌 |
一、“漫道崖山波已竭,试看浩气作狂澜”——张同敞 |
二、守节不仕之士——郭都贤 |
三、布衣遗民——郭金台、杜濬 |
第七章 明代湖广作家作品总论 |
第一节 明代湖广作家作品的历时分布 |
一、元末明初至正统朝——湖广文坛的薄弱期 |
二、景泰至正德朝——湖广文坛的发展期 |
三、正德、嘉靖至万历中期——湖广文坛的繁盛期 |
四、万历中後期至明末——湖广文坛的鼎盛期 |
第二节 明代湖广作家作品地域分布特色 |
一、湖广作家地域排布特色 |
二、异军突起的黄州府 |
三、家族作家的地域分布 |
四、明代湖广宗藩的密集分布 |
结语 |
下编:明代湖广作家作品叙录 |
撰写凡例 |
武昌府 |
汉阳府 |
黄州府 |
承天府 |
德安府 |
岳州府 |
荆州府 |
襄阳府 |
郧阳府 |
长沙府 |
常德府 |
衡州府 |
永州府 |
宝庆府 |
辰州府 |
直隶郴州 |
直隶靖州 |
宗藩(依各王分封顺序列) |
施州卫 |
附录一:明代湖广作家历时分布一览表 |
附录二:访查明代湖广作家存世着述表 |
参考文献 |
後记 |
(3)云南电视纪录片的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定位“绿色”创新发展 |
二、设专栏建基地 |
三、本土化国际化 |
四、困境下的生存智慧 |
五、大片化与系列化 |
六、问题与思考 |
(4)日本江户时代《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诗学东渐与日本朱子“《诗》学”的独尊 |
1.1 朱子“《诗》学”的传入 |
1.2 朱子“《诗》学”的兴盛 |
1.3 朱子“《诗》学”的走向 |
第二章 日本《诗》学的独立及其特色的形成 |
2.1 町人文化与《诗经》研究的多元化 |
2.2 《诗》言性情说与《诗经》的文学研究 |
2.3 《诗》言修道说与《诗经》的道学诠释 |
2.4 经典还原与《诗经》的社会学阐释 |
2.5 背景还原与《诗经》的史学考释 |
第三章 清代考据学影响下的日本《诗》学变迁 |
3.1 江户末期文化环境与《诗经》汉学的兴起 |
3.2 尊序派的《诗经》研究 |
3.3 折衷派的《诗经》研究 |
3.4 考据派的《诗经》研究 |
3.5 《诗经》名物学研究 |
第四章 江户《诗》风的余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2 高校校园文化本质论 |
2.1 高校校园文化内涵 |
2.2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本质属性 |
2.3 高校校园文化本质是“化人” |
3 高校校园文化结构论 |
3.1 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结构 |
3.2 高校校园文化层次结构 |
3.3 高校校园文化状态结构 |
4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论 |
4.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的内涵 |
4.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的分类 |
4.3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 |
5 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 |
5.1 高校校园文化起源 |
5.2 高校校园文化变迁 |
5.3 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 |
6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 |
6.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逻辑辩证关系 |
6.2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
6.3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
7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出版着作、主持课题、获奖情况目录 |
(6)质量文化: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质量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 |
(一) 大学文化传统构成 |
(二) 大学质量文化概念的缘起 |
(三) 大学质量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亚文化 |
二、质量文化建设将有利于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
(一) 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
(二) 质量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重点 |
三、地方高校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
(一) 质量理念化 |
(二) 理念制度化 |
(三) 制度文化化 |
(7)论大学的文化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的文化自觉: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和前提 |
二、大学的文化自觉:坚守特质与引领社会 |
三、大学的文化自觉: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涵 |
(8)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塑造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及其培养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前大学生在媒介接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影响 |
三、通过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探讨 |
1.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校园文化研究, 构建“社会参与”的媒介教育模式 |
2.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课程体系 |
3.增强校园学术文化气氛, 构建媒介素质教育的载体 |
4.健全校园制度文化, 切实规范大学生媒介素养行为 |
(9)唐代国子监学官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中"唐代国子监学官"范围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价值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唐代国子监官学制度 |
第一节 唐代国子监的成立与历史 |
一、国子监之“三学一馆” |
二、国子监“三学一馆”的课程规定 |
附录 1—1 |
第二节 唐代国子监学官的编制及其职责 |
一、关于国子祭酒、国子司业 |
二、关于学官的几项规定 |
附录 1—2 |
第三节 唐代国子监学官的政治地位 |
第二章 唐代国子监学官的学术素养 |
第一节 知通统类 |
第二节 "孔门四科"之德行科 |
第三节 "孔门四科"之政事科 |
第三章 初唐时期的国子监学官与文学 |
第一节 初唐国子监学官双重角色融合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初唐国子监学官的文学创作剖析 |
第三节 孔颖达的诗学理论 |
第四章 中唐时期的国子监学官与文学 |
第一节 中唐国子监学官双重角色融合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韩愈与中唐古文革新运动 |
第三节 从《进学解》看韩愈对对话式表达艺术的贡献 |
第四节 从《欧阳生哀辞》看韩愈对哀祭文的贡献 |
第五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大学文化精神及其涵蕴(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D]. 孟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2]明代湖广作家作品研究[D]. 张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9)
- [3]云南电视纪录片的创新与发展[J]. 森茂芳,森文. 民族艺术研究, 2014(01)
- [4]日本江户时代《诗经》学研究[D]. 张小敏. 山西大学, 2013(12)
- [5]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D]. 侯长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4)
- [6]质量文化: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J]. 俞国锋.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7]论大学的文化自觉[J]. 钱佩忠,宣勇. 教育发展研究, 2012(Z1)
- [8]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塑造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及其培养途径[J]. 唐征友,魏婷. 新闻知识, 2011(10)
- [9]唐代国子监学官与文学[D]. 徐晖.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 [10]略论道教的中和思想[J]. 李养正. 中国道教,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