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结合”的创作方式是“大跃进”的产物吗?——与陆林同志商榷

“两者结合”的创作方式是“大跃进”的产物吗?——与陆林同志商榷

一、“两结合”创作方法是“大跃进”的产物吗?——与吕林同志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于宁志[1](2012)在《一九五八年的中国文坛》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958年的中国大陆文坛。这一年的文坛发生了很多新现象,如新民歌运动、诗歌道路问题的讨论、文艺大跃进、“共产主义文艺”、“三史”写作、“两结合”创作方法等,它们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流变的链条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学界对这一年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缺少必要的关注。因此,选择“1958年的中国文坛”这一课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再批判”、“共产主义文艺”、“三史”写作、“党委、群众、作家”三结合的集体创作方式等是人们较少关注的现象,本课题将1958年的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充分关注被学界忽视的问题,具有填补性意义。第二、选择这一课题,将有利于凸显1958年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提醒人们重视1958年的影响和重要作用。第三、以1958年的中国文坛作为研究对象,透过一个年头看一个时代,也有利于探寻一种新的文学史结构与叙述方式。第一章考察1958年文坛发生的一系列文艺批判运动:对“双百”时期“毒草”的批判、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再批判”等。批判的矛头直指“写真实”、“个人主义思想”、“文学的独立性”等问题,而批判的目的是通过惩戒越规者,重新确立文艺规范。第二章梳理文艺大跃进运动的过程,勾勒“大跃进文艺”的面貌和特征,研究革命回忆录、“三史”写作、“三结合”写作模式、“共产主义文艺”等新现象。“大跃进文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并产生了“共产主义文艺”的萌芽,它在打击“资产阶级文学”和“修正主义文学”之后继承了“双百”文学以前的无产阶级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传统,并决定着此后近20年文学运动的方向和基本形态。第三章检视诗歌发展道路问题的讨论。首先,描述新民歌引发的大讨论的过程和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一元派和多元派争论的分歧和焦点;最后,阐述这次讨论的影响和意义。这场讨论抛弃了五四以来新诗几十年建立的基础,扭转了五四新诗和新文学的发展方向;消解了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堵住了诗歌向外国学习和借鉴之路,切断了中国新诗和新文学借助于世界资源以实现现代化的路程。第四章将关注的重点投向文艺大跃进运动的理论成果——“两结合”创作方法”。第一节叙述“两结合”提出的过程、依据以及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关系;第二节概括“两结合”的实质,即突出“革命的浪漫主义”,以此扼制了“双百”文学中刚刚出现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使文学成为合格的政治工具。第三节审视“两结合”指导下的文学创作,指出这种文学成为“文革”中“假大空”文学的先导。第五章考察新规范制约下的边缘、异类与潜在创作。许多注重艺术个性营造、表现复杂个人情感、塑造丰富人物形象的作品因为不符合“规则”而受到批评,说真话的精神和批判的声音既不准公开出现,“清醒者”的创作只好转入地下。后来者需要打捞他们的声音,倾听他们的言说。本文以“1958年的中国文坛”为研究对象,关注了“再批判”、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共产主义文艺”、“三史”写作、“三结合”创作方式、1958年的潜在创作等学界较少关注的现象,并概括了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功能。论文阐述了1958年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流变中的位置和作用,使人们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期有更深入的认识。另外,解剖一个历史结点,以一个年头透视一个时代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文学史写作方法,可以为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个例证。

孙铭有[2](1984)在《“两结合”创作方法是“大跃进”的产物吗?——与吕林同志商榷》文中指出吕林同志在《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兼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原则和特征》一文中,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经过"追本溯源,从历史和逻辑上"分析之后,得出结论说: "‘两结合’这个口号本来没有任何真正科学的根据",因此,应

孙铭有[3](1983)在《“两结合”创作方法是“大跃进”的产物吗?——与吕林同志商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吕林同志在《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兼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原则和特征》一文中,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经过“追本溯源,从历史和逻辑上”分析之后,得出结论说: “‘两结合’这个口号本来没有任何真正科学的根据”,因此,应

荆博[4](2018)在《“十七年”戏剧批评的政治美学阐释》文中认为“十七年”戏剧批评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戏剧批评。“十七年”戏剧批评有着鲜明的政治美学特征,政治意识形态的内容规定着戏剧批评的发展趋向和美学话语,反过来,戏剧审美批评则在在体现出政治意识形态有形或无形的强力渗透和影响。政治美学的话语内涵有着古今中外丰富的批评资源的有力支撑。从《礼记·乐记》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体现出政治美学批评资源的一脉相承。作为概念的政治美学,其核心内涵就是诉诸文艺的极致的意识形态教化,致力于以对审美的教化将个体置于约束的政治框架之中,与追求将个体从政治与伦理的教化束缚中解救出来实现自我的启蒙美学正构成一组对立性概念。具体到“十七年”的戏剧批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执政者政治美学思想及其戏剧批评实践无疑对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文化领导权的诉求和对革命浪漫主义的追求也深深体现在“十七年”戏剧创作及批评的发展走向和具体实践当中。在执政者政治美学思想影响下,“十七年”的戏剧批评领域出现了若干富有争议并引发辩驳的理论话题。在戏曲领域,批评家们围绕“推陈出新”这一戏曲发展的根本方针展开辩驳,阐释这一话题的微言大义。作为政治美学的示范性文本,在对现代戏的批评讨论中,凸显了现代戏发展的政治与艺术困境。在有关鬼戏与神话剧的论争中,暴露出以政治批判代替学术批评所导致的悲剧性后果。话剧领域的批评则显现出政治美学与启蒙美学的对立纠葛。批评家们围绕“第四种剧本”的主题意义和思想性展开探讨,并对其“讽刺性”特征进行历史和学理层面的辨析。在对这一时期历史剧的批评中,批评家们不仅对其出色的文本实践进行了评析,还针对历史剧的“古为今用”以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政治美学思想影响下的“十七年”戏剧批评,开展正常学术批评的空间愈趋狭小,政治批判的态势则愈趋明显和强烈,批评的政治单一性逐渐取代了学术多样性,以至于戏剧批评发展到“文革”阶段,“三突出”理论竟成为这一时期仅有的戏剧批评话语。与此同时,启蒙美学的思想表达和形象展现永远处在一种“突围”的尴尬境地,只能在政治美学主动“撤离”或无暇顾及的短暂瞬间才得以破土而出。惟其如此,启蒙的意义才愈发显得深远。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批评者应自觉维护学术批评的独立性姿态和理性立场,谨守学术与政治之间的适当距离,在多元化的批评环境中,坚定弘扬启蒙理性和现代精神,为中国戏剧走向真正的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汪介之[5](2012)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行程》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和定义的出现,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国文学的观念、理论批评和创作,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纵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坛近70年的理论行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学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它的接受和评价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学为认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实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是检测中国文学和俄苏文学关系的一张晴雨表,并从特定层面显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自身演变发展的一个侧面。

王保生[6](2014)在《《文学评论》编年史稿(1957—1966)》文中提出《文学评论》最初刊名为《文学研究》。1957年《文学研究》创刊,1959年改名为《文学评论》,1966年出至第3期,因为"文化大革命"爆发被迫停刊。在这9年半期间,何其芳同志作为文学研究所的所长,一直兼任《文学评论》主编。在《文学评论》直至如今50多年的历史上,这9年半的时段不算很长,但它作为《文学评论》发展史上的第一阶段,在刊物的学术定位、办刊思路上,却奠定了这一刊物的总体风貌。

吕林[7](1982)在《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兼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原则和特征》文中研究表明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这个口号,自从作为我们文学的最好的创作方法加以大力提倡到现在,历时已近四分之一世纪了。鉴于长期的实践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成功经验,相反,倒是有着我们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一再受到过损害的事实,前两年就有人对“两结合”提出了质疑。至今有两种相反的意见,未能统一。本文想追本溯源,从历史和逻辑上来看看“两结合”到底是否科学。

梁安全[8](1983)在《“两结合”孔见》文中研究指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首《题西林壁》的哲理诗,开头的两句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观赏庐山奇丽的姿容是这样,立脚点不同,面目就各异。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的看法又何尝不是如此?视角不同,结论也就迥异。有的认为“两结合”是我们时代唯一正确的创作方法;有的则说“两结合”不科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两种意见,相去何远?孰是孰非?以笔者一孔之见,均觉欠客观。

曹辉[9](1983)在《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问题的不同意见》文中指出 本刊1982年第4期刊登了吕林同志的《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兼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原则和特征》一文后,陆续收到一些来稿,有赞同吕文的,也有与之商榷的。现将来稿意见综述如下: “两结合”的提法有弊病江西万年师范学校邹忠民对吕文的论点作了补充,认为还是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分开来提为好,不必再提“两结合”。第一,“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束缚作家的创作个性。任何作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气质和素养,从而相应采用不同的创

王艳文[10](2016)在《新时期儿童小说的创作新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新时期儿童小说,论文以20世纪50-70年代的儿童小说作为比较对象与参照物,主要从题材、形象、主题、创作原则与叙事模式五个角度来观察分析新时期儿童小说的创作特点,试图全面、具体地呈现出新时期儿童小说在创作上的变化与得失。从题材上来看,新时期以来的校园小说呈现出从50-70年代的“去校园化”到新时期“再校园化”的文学现象。家庭生活题材小说,表现为在50-70年代“去家庭化”的基础上实现“再家庭化”的描绘,甚至有“后家庭化”的特点。乡村题材小说中,乡村从50-70年代“政治化”的农村逐渐蜕变为“去政治化”的乡村。城市题材的小说中,则从“反现代性”的书写转变为对城市“现代性”的描摹。在革命题材上,一反50-70年代的“宏大叙事”,采用“微观叙事”的方式对革命进行别样讲述,补充与丰富以前的“宏大叙事”。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新时期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儿童是适合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敢于质疑、勇于独立的“小小男子汉”形象。他们不再是50-70年代那种乖巧听话、低眉顺眼、唯老师与父母之命是从的“先进型典范”。新时期的红色儿童也开始褪尽光华,从出神入化的小英雄回归于平凡普通的小战士。新时期本色儿童的塑造是以新写实的手法还原当代大多数儿童本真的生存状态,他们再也不是50-70年代那种幸福快乐的小顽童,而是中间状态的读书郎。新时期小说中的“问题儿童”是需要教育与挽救的不良少年。不同于50-70年代的“问题儿童”,那时不是真正的“问题儿童”,而是成人把儿童天性中不符合成人要求的地方当成了“问题”,“问题儿童”其实不是儿童出“问题”而是成人出了“问题”。新时期的残障儿童是有明显的器官或组织残缺导致行为障碍的残疾儿童与有着轻微的器官损伤导致交往障碍的智障儿童。他们身体残疾,心地善良。50-70年代一般把反面儿童写成残障儿童,是一种刻意丑化的艺术行为,目的是突出神化小英雄,小说中几乎没有真实可信的有关残障儿童的描写,真正意义上的残障儿童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女童形象由50-70年代的“假小子”,“铁姑娘”演变成为新时期的“青春美少女”。从主题意蕴的角度看,新时期儿童小说中,情感主题由50-70年代“公共情感”的抒发转为“私人情感”的表达。人性的主题,不再“唯阶级论”,认为一切人性都非通过阶级性体现不可。不再把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的有着丰富多样性情的人,简单地当作阶级性的化身,而是还原人性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写出了具体的真实可信甚至是感人的普遍人性来。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的苦难主题相对于50-70年代群体性的“政治苦难”而言,主要抒写个体的“生命苦难”。新时期成长主题旨在描写少年儿童生命的成长过程,这种成长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规训下的“被动成长”,而是少年儿童生命的自然成长过程,是“主动成长”。从创作原则上来看,新时期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原则打破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条条框框,恢复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性与批判性。儿童小说发展到80年代中期,在外来思潮与寻根文学的影响下,被中断的浪漫主义思潮逐渐开始觉醒。新时期儿童小说家还挣脱了传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束缚,借鉴现代派的创作手法,对儿童小说艺术形式进行探索与革新,创作出一批带有现代主义特色的儿童小说,如意识流小说、象征主义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有些小说创作还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表现为结构的平面化与拼贴,内容的反深度与戏谑。从叙事模式上看,在人称与视角上,新时期儿童小说一改50-70年代视角的单一化特点,开始变得丰富而多样。在时间意识与叙事时间上与50-70年代也大为不同,体现为个体生命年龄时间对社会历法时间的取代,内在心理时间对外在客观时间线性顺序的打破。新时期小说的叙述重心从50-70年代注重外在的单一故事的讲述转移到关注人物心理情感的传达方面上来,于是小说的叙事结构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从原来的“故事—情节”模式的叙事结构转变为“心理—情绪”模式的叙事结构。新时期儿童小说在创作上相对于50-70年代的儿童小说来说,在题材、人物、主题、创作原则及叙事模式等五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新变的原因除了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之外,再就是文学自身的发展。新时期儿童小说在修正50-70年代儿童小说的不足,继承现代文学优良传统,借鉴当代成人文学长处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并取得了上述成就。但是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对经济利益的一味追求,也使儿童小说创作出现从重艺术追求到以读者为中心的转移趋向。

二、“两结合”创作方法是“大跃进”的产物吗?——与吕林同志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结合”创作方法是“大跃进”的产物吗?——与吕林同志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一九五八年的中国文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二、 本课题的研究状况
    三、 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批判与再批判
    第一节 铲除“毒草”
        一、 关于反对官僚主义
        二、 “个人主义思想”
        三、 站稳立场:改造思想感情
    第二节 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
        一、 对“雪峰派”的批判
        二、 对秦兆阳等人的批判
        三、 对国外修正主义思想的批判
    第三节 再翻历史的旧账
        一、 “再批判”的发动
        二、 “以革命者的姿态写反革命的文章”
        三、 “萧军及其《文化报》的毒草丛”
        四、 “再批判”的战略
    第四节 1958 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一、 表态和检讨
        二、 新的改造运动
第二章 文艺大跃进及其成果
    第一节 “建军”与“练兵”
    第二节 “完全新型的”文艺
        一、 “群众性”
        二、 “配合政治任务”
    第三节 文学的“无产阶级立场”
    第四节 “三史”与“三结合”
        一、 “三史”与革命回忆录
        二、 “党委、群众、作家”三结合的集体创作方式
    第五节 所谓“共产主义文艺”
        一、 产生
        二、 任务
        三、 效果
第三章 道路设计:新民歌与新诗发展方向
    第一节 新民歌引发的大讨论
    第二节 一元派和多元派
        一、 如何评价新民歌
        二、 如何评价五四新诗及外来形式
        三、 如何规划中国诗歌发展的道路
    第三节 结局和影响
        一、 辩解和检讨
        二、 “新格律诗”的探索
        三、 “另起炉灶”
第四章 理论成果:“两结合”创作方法
    第一节 “两结合”的提出
        一、 口号的提出
        二、 提出的依据
        三、 “两结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第二节 “革命的浪漫主义”
        一、 混合而非结合
        二、 不平等的混合
    第三节 “两结合”指导下的创作
        一、 “真实”的“神话”
        二、 “冲天的干劲”
第五章 边缘、异类与潜在写作
    第一节 逸出规范的文学
        一、 个人情感在生活中的位置
        二、 关于英雄人物
        三、 关于干部和群众形象
        四、 知识分子题材
    第二节 潜行于深处的地火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4)“十七年”戏剧批评的政治美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源起
    第二节 论文研究思路及结构内容
第一章 政治美学与戏剧批评
    第一节 政治美学的批评资源及逻辑内涵
        一、从《乐记》到《讲话》——政治美学批评资源的一脉相承
        二、极致的意识形态教化:政治美学的逻辑内涵
    第二节 戏剧批评中的政治美学因素
        一、“讽谏”传统与“教化”追求
        二、政治美学语境中的“十七年”戏剧批评
第二章 执政者政治美学思想及“十七年“戏剧批评实践
    第一节 :文化领导权的诉求
        一、新文化原则的建立
        二、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纯粹性”诉求
    第二节 :革命浪漫主义的追求
        一、“提高”优于“普及”
        二、“浪漫”重于“现实”
        三、对“新形式”的追求
第三章 传统艺术领域的政治美学批评实践
    第一节 “推陈出新”的微言大义
        一、教条化的“推陈出新”
        二、理解不一的“人民性”
        三、“推陈出新”的重心:继承还是创新
        四、“保守”与“粗暴”的选择——戏曲艺术的革新
        五、“进”与“退”的两难
    第二节 现代戏——政治美学的示范性文本
        一、从“厚今薄古”到“两个批示”
        二、传统形式与现代内容
        三、京剧的特殊性
        四、现代戏的政治与艺术困境
    第三节 “净化”与“升华”—关于鬼戏与神话剧的论争
        一、鬼戏:艺术还是迷信
        二、鬼戏与政治——以《李慧娘》为范本
        三、神话剧的“镣铐”——历史与逻辑
        四、学术与政治的距离
第四章 政治美学与启蒙美学的对立纠葛
    第一节 启蒙理性的倔强与困境——围绕“第四种剧本”的批评
        一、“第四种剧本”:启蒙理性的回归
        二、“第四种剧本”的“讽刺”色彩
    第二节 徘徊期的历史剧文本实践
        一、《关汉卿》——“意外”的启蒙力作
        二、历史剧的“古为今用”
        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结语
参考文献

(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行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苏联的出现
二、30-40年代我国文论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接受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50年代的命运
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的口号
五、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论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再阐释

(6)《文学评论》编年史稿(1957—1966)(论文提纲范文)

1955 年
1956 年
1957 年
1958 年
1959 年
1960 年
1961 年
1962 年
1963 年
1964 年
1965 年
1966 年

(7)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兼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原则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9)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问题的不同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两结合”的提法有弊病
“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科学的
“两结合”是崭新的文艺体系
“兼有”即是“结合”
“结合”并非吃掉
“两结合”是“第三种东西”
“两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把握好现实与理想的关系
不能把某些“消极后果”归之于“两结合”
“两结合”不是“大跃进”中提出来的

(10)新时期儿童小说的创作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小说
        (一) 儿童
        (二) 儿童文学
        (三) 儿童小说
    二、新时期儿童小说研究述评
        (一) 儿童小说思潮研究
        (二) 儿童小说专题研究
        (三) 单个作家作品研究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题材的新变
    第一节 校园题材: “去校园化”与“再校园化”
        一、“去校园化”回顾
        二、“再校园化”新变
    第二节 家庭题材: “非家庭化”与“再家庭化”
        一、“非家庭化”回顾
        二、“再家庭化”新变
    第三节 乡村题材: “政治化”与“去政治化”
        一、“政治化”农村回顾
        二、“去政治化”乡村新变
    第四节 城市题材: “反现代性”与“现代性”
        一、“反现代性”回顾
        二、“现代性”新变
    第五节 革命历史题材: “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
        一、“宏大叙事”回顾
        二、“微观叙事”新变
第二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儿童形象的新变
    第一节 理想儿童: “先进型典范”与“小小男子汉”
        一、“先进型典范”回顾
        二、“小小男子汉”新变
    第二节 红色儿童: 英雄与凡人
        一、小英雄的回顾
        二、平凡人的回归
    第三节 本色儿童: “写实”与“还原”
        一、“写实性”回顾
        二、“新写实还原”
    第四节 问题儿童:“问题”与“教育”
        一、不是“问题”的“问题”
        二、不良少年的教育
    第五节 残障儿童: “遮蔽”与“凸显”
        一、“故意遮蔽”的回顾
        二、“有意凸显”的新变
    第六节 “女童”:“男童化”与“美少女”
        一、“男童化”回顾
        二、“青春美少女”新变
第三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主题意蕴的新变
    第一节 情感主题: “公共情感”与“私人情感”
        一、“公共情感”的回顾
        二、“私人情感”的新变
    第二节 人性主题: “阶级性”与“普遍人性”
        一、“阶级性”的回顾
        二、“普遍人性”的显现
    第三节 苦难主题: “政治苦难”与“生命苦难”
        一、“政治苦难”的回顾
        二、“生命苦难”的新变
    第四节 成长主题: “被动成长”与“主动成长”
        一、“被动成长”的回顾
        二、“主动成长”的新变
第四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创作原则的新变
    第一节 现实主义儿童小说的回归: “革命现实主义”之外
        一、回归的开端——伤痕小说
        二、回归的深化—问题小说
        三、回归的发展——写实小说
    第二节 浪漫主义儿童小说的觉醒: “ 革命浪漫主义”之外
        一、“革命浪漫主义”的回顾
        二、浪漫主义儿童小说思潮的觉醒
    第三节 现代主义儿童小说的探索: “先锋小说”的艺术实验
        一、意识流小说
        二、象征主义小说
        三、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第五节 后现代主义儿童小说的闪现: 消费社会的影响
        一、结构的平面化与拼贴
        二、内容的反深度与戏谑
第五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变
    第一节 叙述人称与叙事视角: “单一狭窄”与“丰富多变”
        一、视角“单一狭窄”回顾
        二、视角的“丰富多变”
    第二节 时间意识与叙事时间: 时间的束缚与挣脱
        一、“时间的束缚”回顾
        二、“时间的挣脱”新变
    第三节 叙述重心与叙事结构: “故事—情节”结构与“心理—情绪”结构
        一、“故事—情节”结构的回顾
        二、“心理—情绪”结构的出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两结合”创作方法是“大跃进”的产物吗?——与吕林同志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九五八年的中国文坛[D]. 于宁志. 南开大学, 2012(06)
  • [2]“两结合”创作方法是“大跃进”的产物吗?——与吕林同志商榷[J]. 孙铭有.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1984(00)
  • [3]“两结合”创作方法是“大跃进”的产物吗?——与吕林同志商榷[A]. 孙铭有.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 1983
  • [4]“十七年”戏剧批评的政治美学阐释[D]. 荆博. 中国传媒大学, 2018(12)
  • [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行程[J]. 汪介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2(01)
  • [6]《文学评论》编年史稿(1957—1966)[J]. 王保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 [7]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兼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原则和特征[J]. 吕林. 文学评论, 1982(04)
  • [8]“两结合”孔见[J]. 梁安全.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3(04)
  • [9]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问题的不同意见[J]. 曹辉. 文学评论, 1983(03)
  • [10]新时期儿童小说的创作新变研究[D]. 王艳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两者结合”的创作方式是“大跃进”的产物吗?——与陆林同志商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