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阳司长(小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傅宏远[1](2011)在《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学生态 ——以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中心(1930-1937)》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930年至1937年间的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重点和中心,借助当时当地的报刊资料及当事人的书信日记等材料描述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人聚散情况,试图展示当时青岛的文学生态状况及青岛作为山东的区域文化中心和中国的“文化边城”的复杂身份。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指出1930年代前期的青岛可以作为北京和上海这两个现代中国的文化中心城市之外的另一种城市来加以研究,而且当时的青岛和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分别可以作为一类沿海新兴城市和地方性国立大学的代表。第一章通过选校址和择校长两个关键问题来考察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建立的过程,从而展示出1930年代前后青岛和济南之间相互位置的变化和山东文化版图的变迁,并且通过论述杨振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措施来展示1930年至1937年间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发展。第二章描述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洪深等人在上海、北平和青岛之间来来去去的流动过程,通过对于他们在青期间的活动状况的考察,指出他们在青岛的侨居和暂住的生存状态和指向文化中心城市的心理认同,从而展示出当时作为“文化边城”的青岛与作为全国性文化中心的上海、北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重点考察沈从文、老舍、洪深等教授作家在青期间的文学创作及其作品的发表情况、臧克家在闻一多等人扶掖下开始新诗创作并且被推向文化中心的过程以及王弢、俞启威等青年学生在青岛所进行的左翼文艺社团活动,通过教授和学生两个层面来展示大学校园里的文学生态,并且进一步指出青岛相对于北平、上海的“文化边城”的地位。本章还把目光转移到大学校园之外,描述以王统照为代表的青岛本地文人当时的文学活动,重点考察他们所进行的本十报刊文艺阵地建设的尝试,通过对于青岛当地报纸文艺副刊的实际编辑情况的考察,展示出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内外的相对隔离的状态及青岛之所以最终未能成为文化中心点的部分原因。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论述,指出1930年代前期的青岛的文化“候鸟栖息地”和“文化边城”的性质,其后随着大学的迁回济南及其自身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而导致的成为文化中心点的可能性的丧失,青岛成为“未形成的文化中心”。
陈永兴[2](1997)在《欧阳司长(小小说)》文中指出这几天,司里各处室议论纷纷。自打马司长脑溢血住院以后,司长的"位子"一直空着。"听说,上边要从外单位调来一位姓欧阳的司长来。""内幕消息,这欧阳司长有来头,能耐不小。""可靠情报,这欧阳司长脾气古怪,小心为妙!"司长办公室秘书小殷,研究生毕业,书生气十足。小殷有个习惯,遇事总爱"琢磨琢磨"。听说欧阳司长来,心里的"小九九"早盘算开了。某日上午,欧阳司长正式上任。小
冯小冰[3](2017)在《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始于20世纪50年代,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截止到目前为止,学界依然缺乏对于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系统性研究。本研究的内容有三:其一,系统梳理1978-2013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情况;其二,深入剖析影响译介活动的多元要素;其三,探究中国当代小说本体与其德译活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依托卫礼贤翻译中心数据库和东亚文学杂志数据库,建立了独立的1978-2013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出版信息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译介经历了三大周期,即1978-1992年间的高潮、1993-1999年间的低谷、2000-2013年间的新时期。总体上,中国当代小说的德译情况欠佳,译介缺乏持续性,读者数量也很有限。报纸、杂志和文集/单行本是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三大渠道。德语地区的译介主体以学术和商业出版社为主,多受学术界和商业利益的主导,而中国官方出版社的译介活动则深受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从选题上看,译介活动多受意识形态和诗学因素的操控,纪实性、文革类、禁书类以及反映中国风物的短篇作品更受到德语出版机构的偏爱。本论文以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为指导,提出了由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者、译介渠道、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六大环节构成的文学译介模式。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研究对典型性现象展开了定性分析。研究表明:1978-2013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学本体的影响最大;而随着中国当代小说本体的转变,虽然意识形态依旧保持着很强的影响,但诗学要素对译介的作用也日益增强。特别是中国当代小说本体从“政治美学”到“文学审美”的回归,使德语读者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接受逐渐摆脱固有的思维习惯,不再局限于政治与社会学的解读视角,而是更加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并日趋多元化。另一方面,读者期待视野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本研究以图书销量和媒体评论为依据,分别选取了三个译介周期内最成功的中国当代小说德译作品,针对影响其译介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其具体的翻译策略展开个案分析。分析显示,随着目的语读者期待的变化,译者的翻译策略也从面相目的语读者的“可接受性翻译”逐渐转向了更多以源语为导向的“充分性翻译”。而这种翻译策略转变所取得的积极效果也直接体现在德语国家的读者和媒体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上。对此,研究通过对各家德语媒体,特别是《法兰克福汇报》上的书评,对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接受效果进行了分析,最终证实了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学本体这三大要素对读者期待、翻译策略和译介效果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程则峰[4](2019)在《传薪翻是出书人 ——舒新城出版理念及其实践研究(1930-1937)》文中认为晚清以降,西学东渐,中国的传统知识结构渐趋解体,思想和知识体系发生重大转型,使得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前后截然两分。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新式出版业成为勾连知识和常识、思想世界和生活世界的重要中介。出版家对于知识内化为常识、思想渗透入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曾长期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的舒新城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典型的五四青年,舒新城素存教育救国之志,随着对国内实际教育情形和近代中国教育史认识的深化,其教育思想由“教育万能论”转向“教育工具论”,并重视出版对于教育普及的作用,最终在友人陆费逵的邀请下,怀着“出版补助教育,出版开通民智”的理想加入中华书局任编辑所所长。舒新城的教育思想主导了他的出版理念,使他形成了“发展教育文化与维持公司生存兼顾”的出版方针和服务于中小学生和一般社会人士的读者取向。为落实出版理念,舒新城厉行考试制度,俾为编辑所揽才,并通过开展职业训练、塑造职业风气等方式对编辑所同人进行培育。同时,重视中华书局图书馆的建设,以丰富的图书参考资料支撑书籍出版。舒新城将书籍作为启迪民智、传播常识的工具,将自身的文化理念融入书中,出版了旨在提供系统知识的百科类书籍和满足学生求知需要的教育类丛书。在国难之际,舒新城还致力于出版普及国难知识和训练应变常识的国防类书籍,以此参与“文化国防”的建设工作。舒新城融教育思想于出版事业,致力于传播基础知识和各类常识,其主持出版的书籍承担着简化改造精英思想并将其向下传递的任务。这些书籍随着中华书局强大的发行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潜移默化地形塑着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影响深远而绵长。从这一角度而言,以舒新城为代表的近代出版家所从事的实际上是有别于学者和思想家的另一种形式的启蒙事业,实可谓:传薪翻是出书人!
赵燕[5](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黎俊祥[6](2011)在《近代史料笔记研究 ——以记载晚清史料的笔记为主》文中认为近代史料笔记数量众多,其中大部分笔记涉及晚清历史人物、重要事件、典章制度以及民风民俗等问题。论文考察这些以记载晚清历史为主的史料笔记,探讨编纂体例、史料价值、刊行情况及相关问题,并对其代表性着作进行专题研究。晚清史料极为丰富,档案、起居注、实录、文集、年谱、地方志、日记等蔚为大观,其中史料笔记是晚清史研究资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史料笔记数量众多,目前存世的笔记有数百种之多;二、史料笔记反映内容极为丰富,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民俗等内容无所不包;三、史料笔记中包含着大量其他类型资料中所没有记载或记载不多的内容;四、史料笔记记载的细致性和生动性也是其他史料所难以比肩。同时,就目前学术界对对史料笔记的研究现状来看,第一,对笔记的内涵、外延、分类等问题还缺乏较深入的研究;第二,对近代史料笔记的整体性研究付诸阙如,个案研究也尚有不足;第三,学术研究中在史料笔记利用方面尚有欠缺,如将笔记视为丛残杂书,不重视史料笔记的记载,或偏信史料笔记的记载而不加考证,导致研究失实等。因此,对近代史料笔记进行整体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对近代史料笔记的整体研究有利于我们对近代史料笔记整体面貌的了解;其次,有利于我们对近代史料笔记史料价值的正确认识;再次,有利于学术研究中对史料笔记的把握与利用。针对“近代史料笔记”这一研究对象,论文主要探讨以下五个问题,相应的分为五章,分述如下。(一)近代史料笔记概述。即总体上介绍近代史料笔记的发展背景、分类、价值与特点等。近代史料笔记是在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大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欧风美雨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同时,清政府穷于应付来自于内外的各种威胁,对文化的控制有所放松;而嘉道时期的经世致用思潮、同光时期的洋务思潮、维新思潮,也影响着人们的观念进而影响了笔记作品的写作。史料笔记大体可分为杂记、汇编二类。而笔记作品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材料,原始的素材与较为客观的记载,细致而生动的描述,这些是其价值所在。(二)近代史料笔记的史料价值。这是本文的重点和主体,将从人物研究资料、政治军事史研究资料、经济史研究资料、民俗史研究资料、地方史研究资料五个方面评述近代史料笔记的史料价值。(三)近代史料笔记史料价值的判定。虽然史料笔记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记的史料价值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但我们也认识到,作为笔记这一体裁的作品在史料价值方面有许多缺陷,特别是同档案、日记等史料类型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本部分内容将讨论近代史料笔记史料价值的判定。判定的标准第一是考察笔记记载史实的来源;第二是注意记载资料中是否受到作者主观意识的干扰;第三是看笔记作品的体例。(四)近代史料笔记的出版刊行。近代史料笔记的出版在晚清时期主要以私刻、坊刻为主,间或收录入期刊。进入民国,近代史料笔记的出版进入大发展时期,除了传统的私刻、坊刻外,新诞生的现代出版社出版的类书、丛书中大量收录了笔记作品,期刊也成为笔记作品刊行的重要载体。到新中国成立后,笔记作品的出版呈现出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特别是各种收录了笔记作品的丛书的出版层出不穷。但是因种种因素,出版还有各种不足,主要体现在整理工作不足,重复低水平出版及点校工作比较粗糙等方面。(五)近代史料笔记的个案研究。为了进一步深入对史料笔记作品的了解,更好的研讨史料笔记的价值及其利用,本文选择了《异辞录》、《天咫偶闻》《宦游偶记》、《十叶野闻》四部笔记作品进行个案研究,以此来说明史料笔记作品的价值及其缺陷。另外,为了使读者能对近代史料笔记有一概括性的印象,特在论文之末编制了近代史料笔记的出版刊行情况简表及近代主要留存的史料笔记简介。
刘晓丽[7](2005)在《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文中指出强权能约束人的行动,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文学是人类的心灵产物,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1932-1945年的中国东北地区有自己的心灵史,也有其别样的文学实践经验和文学生产机制。这段文学应该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视界。 基于以上观念,本论文选择了“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对散佚资料的搜集和爬梳,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缺失的角落——伪满洲国时期的中国本土文学的现状和发展,作一系统的考述,并试图达到以下目的:绘出东北伪满洲国时期的部分文学图景,揭橥当时文人复杂的精神史的某些层面,厘清那个异态时空中精神世界的一些真相。 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文学无意构建‘新满洲’”,是对伪满洲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一本中文文化综合期刊《新满洲》的考述。考证出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的主体倾向。本章首先描述伪满洲国的文艺政策及其政策实施的方略,展示该杂志生存的话语背景,并借此为全篇论文提供论述的基底。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新满洲》杂志7年的编辑流程,厘清杂志的真实办刊策略。在特殊语境中,杂志既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又要维护文字的尊严,以文学为手段,在顺从文艺政策的同时却走向与之无关的不合作之路。在妥协和抗争的同时运作下,杂志中的文学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通俗文学承载了创生新文体的文学精神,女性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经验。 第二章“新文学的想象”,是对文学期刊《艺文志》《文选》《作风》《诗季》及“文丛刊行会”的考述。藉此描述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新文学的发展状态,并探讨文学背后的作家个体心灵等问题。本章首先以围绕对“艺文志”同人的批评为线索,考察《艺文志》《文选》《作风》三种杂志以及“文丛刊行会”,展示伪满洲国时期东北部分作家、作品及文学期刊的经营形式。然后通过对当时惟一的一本中文诗歌杂志《诗季》进行考述,揭示当时文坛的诗歌发展状况。这些纯文艺同人杂志,只出刊了两到三期,便纷纷停刊,但这些当时文人的心血之作,其间寄托了他们的文学梦想和社会愿望,忠实地记录了艰难时世中不甘坠落的个体心灵的坚韧与挣扎。在上述期刊考述中还触及一些在伪满洲国生活的日本文人的创作情况及内心世界。 第三章“通俗文学的风景”,是对大众文化杂志《麒麟》的考述。藉此描述东北通俗文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创作环境的情状。在当时的东北没有专门刊载通俗文艺的杂志,《麒麟》杂志可以算作当时文坛通俗文学的大本营。言情俊杰、侦探专家、武侠高手、幽默说客等汇聚于此,不仅有本地作者,还有华北通俗大家加盟,杂志以一半以上的篇幅,刊出了言情、
洪煜[8](2006)在《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文中提出关于近代上海报刊的研究,以往学者多从报刊史角度入手,且多倾向于大报大刊研究,甚少注意近代上海小报社会史方面的研究。本文着力于这一领域的探讨,研究它的社会史意义,并将其作为市民文化公共空间加以诠释。而对于近代上海公共领域的研究,学术界也多从城市物质空间或精英文化空间层面探讨,缺少对于非主流的通俗小报文化空间的研究,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一初步的探索。近代上海小报是在上海繁荣的经济、商业及文化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同时,也是当时特定历史转型时期的产物。近代租界的存在,人口的高度集中,娱乐业的发展,为上海小报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上海全国文化中心地的确立及近代稿费制度的实施,为大批传统知识分子在科举制度废除以后不得不寻找新的谋生之路,提供新的生存空间,卖文为生以及编辑报刊成为这群知识分子新的谋生手段。共同的文化背景、相似的生存经历和志趣爱好等,构建小报文人群体网络的形成。小报的生存困境及文化定位显示了市民社会中的小报价值趋向。小报文人在市民社会生存实践中,从传统知识分子的自矜姿态逐步回落到追逐实利的市民生活之中,其文化活动也完全商业化,以滑稽消遣文体迎合市民审美阅读趣味,以市民本位和文化市场趋向为准绳,小报遂成为市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文化消费品。小报文人立足市民本位,建构市民日常生活空间,以其平民化视角和风趣话语,肯定并认同市民大众现实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使大众世俗生活、娱乐消费及物质消费具备独立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诠释市民日常生活物化价值观念和人格特征,显示了小报的平民性。同时,小报文人也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模式构建一个有别于城市主流文化的“市民文化公共空间”。这种文体风格形成,是小报这一传播媒介在政治权威之下边缘化的选择,是以边缘化为中心对抗社会权威的调侃,几乎创立了“言者无罪”的传统。这一文化空间的建构,一方面激发了市民大众的都市文化想象,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在不经意中促进了市民文化现代性的转变。尽管小报是非主流文化的一种话语叙事,从表面上看是迎合市民所谓低级趣味的世俗、消遣和娱乐的文字,但如果从社会深层意义上来看,小报这种话语系统,则反映了市民文化对于政治权威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抗和解构。
信安娜[9](2017)在《亦新亦旧、亦中亦西:冯叔鸾剧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冯叔鸾是晚清民初风云一时的剧评家和戏剧家,在民初文化界特别是戏剧界享有盛誉。因政治立场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他在戏剧界的地位被忽略。但是,无论是对中国传统的旧剧还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而新兴的新剧,冯氏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冯氏本身就是一个旧剧大家,除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鼓吹旧剧,他还在将旧剧与新剧进行对比时进一步认识到旧剧的价值,主张旧剧不可废除,可以一定程度上进行改良,从而为旧剧的保存和发展找到了一条道路,为现在京剧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同时,冯氏还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参与新剧的众多实践活动,他编写新剧剧本,参与众多新剧团体并演出新剧,还以其旧戏专家的身份介绍和推广新剧,为新剧在中国的发展做了重要贡献。本文在大量相关资料阅读的基础上,对冯氏的戏剧活动和多重戏剧身份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着重分析其数量众多的戏剧评论文章,从而考察西方文化涌入的时代背景之下其对于戏剧的复杂态度、其剧评的特点及域外文化因素在其剧评中的反映。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现有研究状况及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的创新性。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是对冯叔鸾这个人物的文化身份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勾勒,着重表明他以其多重身份广泛参与了当时新剧和旧剧的众多活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的第二章具体分析冯氏在双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进行剧评的复杂态度和他剧评的特点。重点分析他在戏剧改良运动中对旧剧的守护态度以及他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关于旧剧存废和新剧发展的论争,强调他对于旧剧的守护不是僵化的固守,且其对旧剧的守护又是与对新剧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并存的。接着分析他在新、旧两种文化的影响之下进行戏剧评论所表现的剧评特点。首先,其剧评文章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民初戏剧的纷繁景象,具有珍贵的文献和史料价值。其次,他的剧评文章中还表现了对于新剧和旧剧脚本问题的特别关注。最后,他的剧评文章还呈现出很明显的新剧、旧剧的比较视野。本文的第三章主要分析冯氏处于西方文化涌入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和西方两个文化体系都对其戏剧观念和戏剧理论产生影响,因而他的戏剧评论具有相应的时代特点。笔者梳理了冯氏的戏剧评论文章中所体现的域外影响,其剧评中的域外因素体现了他主动向西方学习的态度,这不仅是戏剧现代化的有益尝试,更是冯氏身处彼时彼地尝试中外戏剧交流的实证。另外,其剧评文章中对于西方戏剧史、西方戏剧家和西方戏院相关情况的介绍不仅具有时代眼光,还有一个中国戏剧发展的大背景作为参照,其间也有与中国戏剧相比较的自觉意识,这些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结语部分简要总结全文。附录部分对冯氏的相关补充资料进行了整理,分别为附录一:冯氏生卒年考证,附录二:冯叔鸾剧评目录,附录三:冯叔鸾小说目录,附录四:冯叔鸾翻译作品目录,附录五:冯叔鸾其他作品目录。
潘喜颜[10](2011)在《清末历史译着研究(1901-1911) ——以亚洲史传译着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共出版历史译着456种,与1901年前相比,数量与种类出现了明显飞跃,其中史学理论书籍开始引入,亚洲史所占比例大大提高,专门史的数量与种类、史传译着的数量均大为增加。清末共出版了87种史传译着,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清末史传译着具有与古代史传颇为不同的特点。清末留日学生取代传教士成为翻译的主力,他们共翻译了至少234种历史着作,占全部历史译着的51%,因此可以称为“留日学生主译时期”。清末历史译着的主要出版机构为民办出版社,其中出版数量最多的是上海广智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等。其中绝大部分历史译着是在1901—1904年间出版的,其中又以1902—1903年为主,而1903年是史书译介的鼎盛时期,从1904年开始,历史译着逐渐减少。在“华夷天下观“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洲”、“亚洲”的概念。“东洋”在历史上只是一个区域不断变动的地域观念。明末,利玛窦带来的世界地图,给国人了带来的“五洲”、“亚细亚洲”的观念。近代日本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东洋”概念,并形成了“亚洲”、“东亚”概念,这些概念于近代传入中国,使国人的亚洲意识真正觉醒,并且国人对“东洋史”有不同于日本人的认知。与1901年以前相比,清末亚洲史译着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均大为增加,其中尤以“东洋史”与亡国史的影响较着。在清末出版的87种史传译着中,东洋史传译着为32种,所占比例为36.8%。与1901年前相比,清末东洋史传译着所占比例大为上升。清末维新思潮兴起,国人译介了大量有关日本明治维新人物事迹的史传着作,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对维新志士的形象作了不同于日本原着者的解释。清末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国人在重建民族英雄系谱时,不仅从传统史书中寻找材料,而且还积极借助邻国日本所提供的资源,着重塑造了郑成功、成吉思汗、孙中山等人与以往不尽相同的形象。
二、欧阳司长(小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阳司长(小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学生态 ——以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中心(1930-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现代中国的新兴城市 |
第一章 大学的兴废:在济南与青岛之间 |
第一节 选址:为何设在青岛? |
第二节 择人:为何是杨振声? |
第三节 杨振声的办学理念与大学的发展 |
第二章 文人的聚散:在中心与边缘之间 |
第一节 "新月派包办青大" |
第二节 "消愁解闷惟有杜康" |
第三节 重返文化中心 |
第三章 大学内外的文学教育与文学活动 |
第一节 教授们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 |
第二节 学生们的文学活动与文艺社团 |
第三节 青岛在地文人的报刊编辑和本土文艺阵地建设 |
结语:未形成的文化中心点 |
附录 |
参考书目 |
后记 |
(3)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其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现状 |
1.2.2.1 概述式研究 |
1.2.2.2 个案研究 |
1.2.2.3 名家感悟与访谈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材料 |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翻译即传播 |
2.2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
2.3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下的译介模式 |
2.4 文学译介模式 |
2.5 文学译介模式下的文学译介 |
2.5.1 文学译介的历史观 |
2.5.2 文学译介的整体观 |
2.5.3 文学译介的语境观 |
第三章 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德译概述 |
3.1 译介背景 |
3.2 1978-2013年的整体译介趋势 |
3.3 译介渠道 |
3.3.1 报纸 |
3.3.2 杂志 |
3.3.3 文集/单行本 |
3.4 译介主体 |
3.4.1 译介主体的总体构成 |
3.4.2 德语地区的译介主体 |
3.4.2.1 学术出版社 |
3.4.2.2 商业出版社 |
3.4.3 中国的译介主体 |
3.5 译介内容 |
3.5.1 译介小说类型 |
3.5.2 译介作家与作品 |
3.6 译者 |
3.7 小结 |
第四章 1978-1992:多重施力下的译介高潮 |
4.1 中国当代小说在两德的译介 |
4.1.1 中国当代小说在民主德国的译介 |
4.1.2 中国当代小说在西德的译介 |
4.1.3 中国发起的译介活动 |
4.1.4 中德译介活动中的译介选题对比 |
4.2 译介效果的影响因素——小说《沉重的翅膀》 |
4.2.1 翰泽尔出版社(Hanser)、德国袖珍书出版社(dtv) |
4.2.2 译者阿克曼 |
4.2.3 小说《沉重的翅膀》 |
4.2.4 《沉重的翅膀》德译本翻译特点 |
4.2.4.1 删减 |
4.2.4.2 增译与改译 |
4.2.4.3 文末注释 |
4.3 小结 |
第五章 1993-1999:政治事件作用下的译介低潮期 |
5.1 中德双方的译介活动 |
5.1.1 中国出版社的译介活动 |
5.1.2 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 |
5.2 译介效果的影响因素——小说《美食家》 |
5.2.1 第欧根尼出版社(Diogenes) |
5.2.2 译者高立希(Ulrich Kautz) |
5.2.3 小说《美食家》 |
5.2.4 《美食家》德译本翻译特点 |
5.2.4.1 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及其处理策略 |
5.2.4.2 保留 |
5.2.4.3 俗语、谚语与诗歌等的翻译 |
5.2.4.4 替换策略 |
5.3 小结 |
第六章 2000-2013:国家关注下的译介新时期 |
6.1 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 |
6.1.1 奥地利的译介活动 |
6.1.2 瑞士的译介活动 |
6.1.3 德国的译介活动 |
6.1.3.1 参与译介的出版社 |
6.1.3.2 获得译介的作家与作品 |
6.2 译介效果的影响因素——小说《兄弟》 |
6.2.1 费舍尔出版社(Fischer)与译者高立希 |
6.2.2 小说《兄弟》 |
6.2.3 《兄弟》德译本翻译特点 |
6.2.3.1 保留策略 |
6.2.3.2 替换策略 |
6.2.4 《沉重的翅膀》、《美食家》、《兄弟》的译介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反作用 |
6.2.4.1 成功译本的译介效果影响因素对比 |
6.2.4.2 成功译本对译介效果影响因素的反作用 |
6.3 小结 |
第七章 1978-2013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译介效果 |
7.1 媒体评论 |
7.2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回顾与展望 |
8.2 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启示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978-2013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本出版书目 |
附录二: 获得持续译介的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出版信息 |
附录三: 访谈录 |
附录四: 《沉重的翅膀》德译本中删节最大一处的小说原文内容: |
(4)传薪翻是出书人 ——舒新城出版理念及其实践研究(193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三、研究方案 |
第一章 以出版为志业:舒新城入职中华书局 |
第一节 与文化运动相应和:中华书局的前二十年 |
一、与中华民国相伴而生 |
二、承前启后的二十年代 |
三、变动时代中的编辑所 |
第二节 友谊乎?志业乎?:舒新城入职中华书局的因缘经过 |
一、教育家的成长之路 |
二、从教育界转向出版界 |
第三节 早期经历中适于出版的素质 |
一、广博与专精的知识体系 |
二、嗜书如命 |
三、熟于出版流程,敏于读者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融教育于出版:舒新城的出版理念 |
第一节 由教育救国到出版救国 |
一、五四青年的“教育万能论” |
二、从“教育万能论”到“教育工具观” |
三、出版是补助教育的利器 |
第二节 融合教育的出版理念 |
一、出版方针:“发展教育文化与维持公司生存兼顾” |
二、预设读者:服务于中低文化程度者 |
三、鼓动潮流:出版宜有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为出版奠基:中华书局人才网和知识库的建设 |
第一节 练成专业人才:中华书局编辑所的人才引进和培育 |
一、不拘文凭揽人才 |
二、培育编辑英才 |
第二节 打造“知识仓库”:舒新城与中华书局图书馆 |
一、设立图书馆 |
二、改造图书馆 |
三、建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出版理念与时代思潮交织下的书籍出版 |
第一节 建构系统知识:以百科类书籍为中心 |
一、“灌输一般知识的读物”:《中华百科丛书》 |
二、“供给人人必备之工具”:《辞海》 |
第二节 “养成新民”:以教育丛书为中心 |
一、“为儿童造福”:《小朋友文库》 |
二、供少年求知:《初中学生文库》 |
三、“提高文化的前途”:《大学用书》 |
第三节 国难之际的文化担当:以国防类书籍为中心 |
一、普及国难真相:以《东北研究丛书》与《淞沪御日战史》为例 |
二、“训练应变常识”:以《国防丛书》与《非常时期丛书》为例 |
本章小结 |
结语:近代出版家的启蒙理想及其践履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华百科丛书》书目简表 |
附录二 《小朋友文库》书目简表 |
附录三 《初中学生文库》书目简表 |
致谢 |
(5)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近代史料笔记研究 ——以记载晚清史料的笔记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笔记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动态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创新 |
第一章 近代史料笔记概述 |
第一节 近代史料笔记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近代史料笔记的分类 |
第三节 近代史料笔记的特点 |
第二章 近代史料笔记的史料价值 |
第一节 人物研究资料 |
第二节 政治军事史资料 |
第三节 经济史资料 |
第四节 民俗研究资料 |
第五节 地方史研究资料 |
第三章 史料笔记价值的判定依据 |
第一节 材料来源的复杂多样 |
第二节 作者的主观因素 |
第三节 笔记作品的体例 |
第四章 近代史料笔记的刊行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史料笔记刊行概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史料笔记出版 |
第三节 1949年后的史料笔记刊行 |
第五章 近代史料笔记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刘体智:《异辞录》 |
第二节 震钧:《天咫偶闻》 |
第三节 陈惟彦:《宦游偶记》 |
第四节 许指严:《十叶野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代史料笔记刊刻出版情况 |
附录二 近代史料笔记简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章 文学无意构建“新满洲”——《新满洲》杂志考述 |
第一节 杂志存在的话语背景 |
第二节 编辑流年 |
第三节 不合作的文学 |
第二章 新文学的想象——《艺文志》《文选》《作风》《诗季》杂志及“文丛刊行会”考述 |
第一节 《艺文志》与《文选》《作风》及“文丛刊行会” |
第二节 新诗的青果——《诗季》杂志 |
第三章 通俗文学的风景——《麒麟》杂志考述 |
第一节 杂志的编辑与发行 |
第二节 作者的构成 |
第三节 通俗文学的大本营 |
第四章 庄严与无耻并存——《青年文化》杂志考述 |
第一节 杂志的定位及刊行 |
第二节 杂志中的文学 |
第三节 爵青之谜 |
第五章 附逆作品的表里——《艺文志》杂志考述 |
第一节 关于附逆作品的前见 |
第二节 杂志钩沉 |
第三节 附逆作品的表里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伪满洲国时期出版的部分期刊目录 |
附录二 伪满洲国时期出台的部分文艺政策 |
附录三 伪满洲国时期部分出版机构及其出版丛书 |
附录四 伪满洲国特高警察部分秘密报告书 |
上官缨先生的启示(代后记) |
致谢 |
(8)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概述 |
三 几个概念的界定 |
四 思路与方法 |
五 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近代上海小报的生成和发展 |
第一节 近代上海小报生成的社会背景 |
一 上海开埠后城市近代化的发展 |
二 租界的特殊环境 |
三 人口的集中及问题 |
第二节 近代上海繁荣的文化环境 |
一 娱乐业的发达 |
二 近代报刊在上海的发展 |
第三节 近代上海小报的发展流变 |
一 小报初创时期(1897-1919年) |
二 小报鼎盛期(1919-1930年) |
三 小报转型期(1930-1937年) |
四 小报衍变期(1937-1952年) |
第四节 小报繁荣原因及创办动机分析 |
第二章 近代上海小报生存状况和文化定位 |
第一节 小报产权及规模 |
一 小报的产权 |
二 小报的规模 |
第二节 近代上海小报的生存困境 |
一 外部环境:发行、租报制度、同业公会、小报审查等 |
二 内部因素:小报广告、售价、小报编撰等 |
第三节 小报经营策略的应对 |
一 发行策略 |
二 文化定位 |
第四节 近代上海小报受众分析 |
一 政界阶层 |
二 文人阶层 |
三 学生阶层 |
四 职员阶层 |
第三章 近代上海小报文人群体网络的建构 |
第一节 近代上海小报文人群体的形成 |
一 上海文化市场的集聚效应 |
二 稿费制度的确立 |
三 报人社会地位的演变 |
第二节 上海小报文人群体分析 |
一 小报文人身份分析 |
二 市民社会中小报文人生存状况 |
三 小报文人政治观念和游冶生涯 |
第三节 小报文人群体网络的建构 |
(一) 小报文人私人交往网络 |
(二) 社团与文人交往 |
(三) 文人交往与城市空间 |
第四章 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生活 |
第一节 小报中日常市民生活叙事 |
一 上海住大不易 |
二 只重衣衫不重人 |
三 吃的门槛 |
第二节 关注民生社会问题 |
第三节 对上海市民性格的评价 |
(一) 上海人的虚荣(奢侈) |
(二) 上海人的势利 |
(三) 矛盾的上海人 |
(四) 麻木的上海人 |
(五) 智慧的上海人 |
(六) 时尚的上海人 |
第五章 上海小报公共空间与市民文化现代性 |
第一节 小报边缘化的批判模式 |
一 晚清时期对政治的隐寓劝惩 |
二 民国以来对政府的讽刺调侃 |
三 二十年代以后对社会政治的嬉笑怒骂 |
第二节 小报传媒的舆论监督和引导 |
一 关于社会阴暗面的曝光 |
二 对社会公德等的监督和引导 |
第三节 市民文化想象空间 |
一 小报中的摩登世界 |
二 小报中的黑幕上海 |
第四节 小报与市民文化的现代性 |
一 小报对于市民意识的整合 |
二 小报与市民文化的现代性 |
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亦新亦旧、亦中亦西:冯叔鸾剧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冯叔鸾多重文化身份与文学活动 |
一、冯叔鸾的多重文化身份 |
1.1 多重的戏剧身份 |
1.2 鸳鸯蝴蝶派小说家 |
1.3 报界人士 |
二、冯叔鸾在戏剧界的交游 |
2.1 与名戏剧家的交往 |
2.2 参与新剧团体 |
第二章: 冯氏复杂的戏剧态度和剧评特点 |
一、对新剧、旧剧的复杂态度 |
1.1 冯叔鸾与戏剧改良运动 |
1.2 新、旧剧并不相妨 |
二、冯氏评剧的特点 |
2.1 反映民初戏剧万象 |
2.2 对于新、旧剧脚本问题的特别关注 |
2.3 新剧、旧剧比较视野的体现 |
第三章: 冯叔鸾剧评中的域外影响 |
一、对西方戏剧概念的思考和借用 |
二、对西方理论与科学方法的应用 |
三、对西方戏剧的介绍 |
3.1 《伊蒲生之剧》 |
3.2 对域外剧场及独脚戏的介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冯氏生卒年考证 |
附录二: 冯叔鸾剧评目录(共计190篇) |
附录三: 冯叔鸾小说目录(共计86篇) |
附录四: 冯叔鸾翻译作品目录(共计21篇) |
附录五: 冯叔鸾其他作品目录(共计48篇) |
(10)清末历史译着研究(1901-1911) ——以亚洲史传译着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时段及范围 |
第二节 相关成果 |
一、有关清末历史译着的书目分析 |
二、有关清末历史译着的研究成果 |
三、有关清末史传译着的研究成果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
上编 |
第一章 清末历史译着的种类与特点 |
第一节 清末历史译着的数量与种类 |
第二节 清末史传译着的分类与特点 |
一、清末史传译着的分类 |
二、清末史传译着的特点 |
第二章 清末历史译着的译介与出版 |
第一节 译者群体 |
第二节 出版机构 |
第三节 出版时间 |
下编 |
第三章 清末历史译着中的“东洋”、"东亚"与亚洲史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东洋”与明末传入中国的"亚洲"概念 |
一、中国历史上的"华夷天下"世界观 |
二、中国历史上的“东洋”概念 |
三、明末传入中国的"亚洲"概念 |
第二节 清末来自日本历史译着中的“东洋”、"东亚"及国人对"东洋史"的认知 |
一、日本近代的“东洋”概念 |
二、近代来自日本历史译着中的“东洋” |
三、近代来自日本历史译着中"东亚" |
四、清末国人对"东洋史"的认知 |
第三节 清末亚洲史译着的译介与影响 |
一、清末亚洲史着作的译介 |
二、清末东洋史译着的影响 |
三、清末亚洲亡国史的译介 |
第四章 清末史传译着中的东亚人 |
第一节 清末史传译着中的亚洲人 |
一、东西洋合传中的亚洲人 |
二、亚洲人物传记中的亚洲人 |
第二节 清末史传译着中的日本维新志士 |
一、清末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与日本维新人物传记的译介 |
二、清末维新派与革命派心中的日本维新志士形象 |
第三节 清末史传译着中的中国人 |
一、清末民族主义叙事的盛行与中国人物史传之译介 |
二、驱逐异族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
三、开疆拓土的帝国主义者——成吉思汗 |
四、大革命家——孙中山 |
结论 |
附录一:清末(1901—1911)历史译着知见录 |
第一、史学理论 |
第二、年表、年鉴 |
第三、万国史 |
第四、区域史、国别史 |
一、东洋史、亚洲史 |
二、西洋史、欧美史 |
三、非洲史 |
第五、专门史 |
一、独立史、亡国史、战争史、外交史 |
二、维新史、政治史、法制史、议会史 |
三、学术史、文明史、教育史 |
四、经济史 |
第六、史传译着 |
一、亚洲史传译着 |
二、西方史传译着 |
三、其他史传译着 |
附录二:清末历史译着译者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欧阳司长(小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 [1]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学生态 ——以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中心(1930-1937)[D]. 傅宏远. 北京大学, 2011(10)
- [2]欧阳司长(小小说)[J]. 陈永兴. 紫光阁, 1997(01)
- [3]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D]. 冯小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4]传薪翻是出书人 ——舒新城出版理念及其实践研究(1930-1937)[D]. 程则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6]近代史料笔记研究 ——以记载晚清史料的笔记为主[D]. 黎俊祥. 安徽大学, 2011(03)
- [7]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 刘晓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8]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D]. 洪煜. 上海师范大学, 2006(05)
- [9]亦新亦旧、亦中亦西:冯叔鸾剧评研究[D]. 信安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8)
- [10]清末历史译着研究(1901-1911) ——以亚洲史传译着为中心[D]. 潘喜颜. 复旦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