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松干蚧的风力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袁福香[1](2009)在《日本松干蚧发生发展气象适宜程度研究》文中认为利用吉林省1961~2009年的气候资料和日本松干蚧在吉林省发生面积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日本松干蚧在吉林省发生及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旬平均最低气温呈逐年升高趋势,夏季旬最高气温呈弱的上升趋势,6月上旬(卵孵化期)空气相对湿度有变小趋势,近49年来,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异系数呈逐年增大趋势。在吉林省,冬季最低气温是制约日本松干蚧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夏季最高气温和相对湿度都位于基本适宜到非常适宜的气候条件范围内,随着气候变暖,冬季最低气温逐渐升高,为日本松干蚧安全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气候变暖有利于日本松干蚧在吉林省的发生和扩散。利用日本松干蚧发生及扩散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将影响日本松干蚧发生及扩散的主要气象因子分级,计算气象因子的级别值,假设每个气象因子对日本松干蚧发生程度的影响是线性的,将每个影响因子对日本松干蚧发生的影响程度相叠加,建立日本松干蚧发生气象适宜程度等级预报方程,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气象因子的权重系数。最后对日本松干蚧扩散的风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由于日本松干蚧的发生及传播相当复杂,影响因子众多,本文只是定量地分析了影响日本松干蚧在东北地区发生扩散的主要气象因子——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对日本松干蚧安全越冬影响的风险,根据风险区划指出重点防御区域。通过历史文献和公开发表的论文,总结了日本松干蚧生长发育的规律,介绍了日本松干蚧为害及扩散现状,并确立了影响日本松干蚧发生发展的气象因子:冬季最低气温、夏季最高气温和卵孵化期的空气湿度。
田茂娟,喻三鹏,张念念,邱建生,樊中亮,吴晓敏,周倩[2](2021)在《日本松干蚧在贵州的风险分析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 Kuwana)于2014年传入贵州省以来,种群快速扩散,严重危害松林安全,给贵州的经济、社会及生态造成重大损失。为确定日本松干蚧在贵州的风险等级,本文采用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日本松干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松干蚧在贵州的风险风险综合评价值为2.57,属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风险等级高,对贵州的经济、社会及生态均构成严重威胁。要阻止日本松干蚧的进一步传播和危害,须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加强执法检疫及开展有效监测。
袁福香,李忠辉,高晓荻,胡艳全[3](2016)在《基于气候适宜度的东北地区日本松干蚧扩散风险评估》文中提出为了明确日本松干蚧在东北地区可能扩散区域,根据日本松干蚧生长发育所需的气象条件,利用关键期气候资料,采用几何平均方法建立了气候适宜度经验公式,分析了日本松干蚧在东北未感染地区的气候适宜度,对日本松干蚧在东北地区传播扩散的风险进行了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黑龙江西南部、中南部、东部及吉林境内日本松干蚧入侵的可能性最大;进入绥化一带气象条件也较为适宜,日本松干蚧也可在此地生存繁衍并蔓延;该虫进一步扩散到黑河北部、伊春北部等地其生存会受到一定的威胁,气象条件异常寒冷的冬天会造成越冬若虫的大量死亡,被积雪覆盖的幸存下来的松干蚧会继续繁衍生息,或由外地传入的松干蚧继续生存发展,日本松干蚧生存北界将会止于此区域;大兴安岭地区北部冬季气候寒冷,夏季积温不足,气象条件不适宜日本松干蚧生存,日本松干蚧继续北扩蔓延进入大兴安岭地区的可能性很小。
袁福香,许晓明,史树森,刘实,胡艳全,邓小芳[4](2014)在《温度对越夏代日本松干蚧发育和扩散的影响》文中认为日本松干蚧是为害松树的外来入侵害虫,一年发生两代即越冬代和越夏代,目前在东北地区逐渐向北扩散蔓延。随着地理纬度升高,夏季热量条件能否满足越夏代日本松干蚧的生长发育并产下健康的卵是其进一步为害和扩散的基础。本文通过温度控制进行了10、15、20和25℃共4个温度梯度的模拟试验,同时,对日本松干蚧的高温耐受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25℃条件下日本松干蚧发育最快,20℃时生长发育进度与当地野外条件下相当,15℃时发育较缓慢,10℃条件下日本松干蚧卵孵化迟缓,无法完成正常发育并繁殖下一代,故10℃可以作为阻止日本松干蚧北扩的下限温度,根据这一指标,越夏代日本松干蚧可以继续向北扩散至黑龙江所有区域。耐高温测试结果表明,持续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日本松干蚧耐高温能力仍很强,若传到南方高温区域仍可继续生存扩散。研究结果可为探究东北地区越夏代日本松干蚧适宜生存范围提供依据。
田茂娟,喻三鹏,张念念,邱建生,樊中亮,吴晓敏,周倩,王戍勃,李巧[5](2021)在《贵州首次发现的日本松干蚧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于2014年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及绥阳县首次发现,目前已导致330 ha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死亡。因该虫隐蔽性强,危害症状极易与真菌病害混淆,防治难度极大。为科学制定防控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开展了日本松干蚧每个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发现的松干蚧为日本松干蚧,其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1龄若虫越冬,并以有性生殖繁衍后代,未见孤雌生殖现象,且春秋两季主要依靠风力进行自然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点。日本松干蚧系首次传入贵州并进入到北纬27°范围,加之黔中及黔北区域又是马尾松的集中分布区,须加强该区域监测预警工作,特别是加强对针叶枯黄、主梢和枝弯曲的马尾松进行识别和鉴定,适时进行卫生伐,除治濒死木,切断传播途径,做好精准防控。
徐云峰,范淑艳,吕志方,徐海峰,苑静,樊巍,盖文涛,苗力[6](2014)在《日本松干蚧传播扩散规律及营林防治技术》文中认为作者在长春市净月林区,对日本松干蚧传播扩散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营林防治技术。
王拥军,于涛,何武江,李景梅[7](2016)在《日本松干蚧虫情预报与虫口密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揭示日本松干蚧分布规律,预测其发生期,提供虫情预报,在仙人洞自然保护区赤松栎林和赤松林分内,分别设置固定和临时标准地,面积为50 m×50 m,得出各虫期和虫口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效基数法对日本松干蚧越夏代若虫的发生量进行预测预报,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吻合;日本松干蚧的虫口密度随赤松树龄加大而增加,从阳坡到阴坡逐渐加大,与林分的郁闭度和混交林中赤松的比例成正比。
寻明华,葛芳[8](2016)在《辽宁省日本松干蚧的危险性分析》文中指出参照国际上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称PRA)方法,从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日本松干蚧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其风险评估值(R)为1.62。评价结果表明,日本松干蚧在辽宁省属中度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传播扩散的危险。文章结合辽宁省实际,提出了风险管理对策。
王旭[9](2017)在《蚧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触角是昆虫重要的外周感受器官,在昆虫寻找栖息地、寄主、配偶、产卵场所等行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关于蚧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研究却非常有限。蚧虫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胸喙亚目Sternorrhyncha,蚧总科Coccoidea,目前共记录有32个科,1150个属,近8000种,均为植食性。蚧虫的分布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不同类群的蚧虫具有不同的形态和行为特征,而同种蚧虫的雌雄成虫之间的性二型性又非常明显。所有这些特点使得蚧虫的触角及其感受器在形态、结构、功能、发育,等方面展现出了极为丰富的多样性。研究蚧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分析蚧虫触角和触角感受器的功能,比较蚧虫触角及其感受器在不同的类群、物种、龄期和性别之间的变化和发育特点,可以为蚧虫的行为、发育、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在蚧总科中选择了古蚧类的甘草胭脂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 Arch和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新蚧类的朝鲜毛球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甘草胭脂蚧属于珠蚧科Margarodidae,是典型的地栖性害虫,专门在植物根部取食。日本松干蚧属于松干蚧科Matsucoccidae,专门为害松属植物,寄生于树皮缝隙。它们在若虫阶段都有一个触角退化消失的“珠形期”。朝鲜毛球蚧属于蚧总科中的第三大科,蚧科Coccidae,在植物表面表面固着寄生,若虫阶段没有“珠形期”。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详细研究这些蚧虫在不同龄期和两性之间,触角和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功能与行为适应性、变化特点与发育规律。研究结果1、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触角感受器及其神经分布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的触角6节,念珠状,长约120–145μm,分布6种共20–23个感受器,分别是1个B?hm氏鬃毛、1个钟形感受器、1个Johnston氏感受器、13–16个无孔毛形感受器、2个腔锥形感受器和2个多孔钉形感受器。其中B?hm氏鬃毛、钟形感受器和Johnston氏感受器属于具有自体感受功能的机械感受器,无孔毛形感受器属于具有触觉感受功能的机械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属于温湿度感受器,而多孔钉形感受器属于具有嗅觉功能的化学感受器。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触角感受器的神经排布与一般昆虫不同,其神经细胞的胞体没有分布在感器下方的表皮层内,而是位于更基部的位置。其中化学感受器和温湿度感受器的神经树突在触角淋巴腔内汇集成一束,穿过整个触角淋巴腔一直延伸至头部淋巴腔内。它们的神经细胞胞体位于触角下方的头部淋巴腔内。而机械感受器的神经树突则汇集形成另外一束神经束,它们的神经细胞胞体位于触角柄节和梗节的淋巴腔内。2、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和触角感受器结构及其对地栖行为的适应意义甘草胭脂蚧成虫的触角与一龄若虫触角有很大差别。雌成虫的触角9节,长约480–650μm,塔形,顶节半球形,其余各节短柱形,节间连接紧密,整个触角呈现出短而粗壮的特点。触角上分布着4种共29–48个感受器,包括2–5 B?hm氏鬃毛、5–12无孔毛形感受器、10–15腔锥形感受器和11–22多孔钉形感受器。这些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角的3个节上,分别是:柄节,第3鞭节和第7鞭节。而在其它触角节上几乎没有感受器分布。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短粗的形态,感受器集中的分布,以及大量腔锥形感受器(温湿度感受器)和多孔钉形感受器(嗅觉感受器)的特点都很好的的适应了该蚧虫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寻找地下产卵场所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3、甘草胭脂蚧雄成虫触角和触角感受器结构及其对寻偶行为的适应意义甘草胭脂蚧雄成虫的触角也是9节,但更为发达,长约1350–1660μm,念珠状。触角上分布着6种共401–541个感受器,包括1–4个B?hm氏鬃毛、62–109个无孔毛形感受器、1个Johnston氏感受器、8–15个腔锥形感受器、2–6个多孔钉形感受器和324–440个多孔毛形感受器。雄成虫的Johnston氏感受器结构与一龄若虫的Johnston氏感受器结构明显不同,其结构更为发达,由约60个具橛感器组成。这些具橛感器呈环状排列在触角梗节表皮下方,在雄成虫飞行过程中,可能具有感受风速的功能。多孔毛形感受器是雄成虫触角特有的嗅觉感受器,可能具有感受雌虫性信息素的功能。发达的触角,发达的Johnston氏感受器和大量的嗅觉感受器可以保证甘草胭脂蚧雄成虫通过飞行,在较大的范围内寻找和定位雌成虫。4、日本松干蚧触角及其感受器在不同龄期的变化与发育日本松干蚧触角的形态和感受器分布特点在第一龄期(一龄若虫)、第三龄期(雌成虫和三龄雄若虫)和第五龄期(雄成虫)分别呈现出明显不同的3种样式。日本松干蚧一龄若虫的触角6节,念珠状,长约80–95μm,分布着6种共16个感受器,分别是1个钟形感受器、4个无孔毛形感受器、2个节间感受器、2个腔锥形感受器、3个多孔钉形感受器、4个单孔钉形感受器。其中节间感受器属于具有自体感受功能的机械感受器,而单孔钉形感受器属于化学感受器中的味觉感受器。日本松干蚧雌成虫和三龄雄若虫都处于发育的第三龄期,它们的触角在形态和感受器分布特征上非常相似,却与一龄若虫触角有着明显不同。日本松干蚧雌成虫的触角9节,长约750–850μm,念珠状,触角上分布着7种,共82–108个感受器,分别是:9–16个B?hm氏鬃毛、3–7个钟形感受器、50–75个无孔毛形感受器、0–3个节间感受器、3–10个腔锥形感受器、8个多孔钉形感受器和5个单孔钉形感受器。三龄雄若虫的触角略短。感受器的分布规律与雌成虫的相同,只是钟形感受器,无孔毛形感受器Ⅰ型和Ⅲ型的数量略少于雌成虫。日本松干蚧雄成虫的触角10节,鞭状,长约1250–1400μm,分布着8种共259–312个感受器,分别是:7–15个B?hm氏鬃毛、2–5个钟形感受器、11–20个无孔毛形感受器、0–3个节间感受器、2–7个腔锥形感受器、23–29个球杆状感受器、179–230个多孔毛形感受器和8个多孔钉形感受器。日本松干蚧第一龄期和第三龄期触角在形态和感受器分布特征上的显着差异可能源自于第二龄期触角的退化。另一方面,第一龄期和第三龄期触角上分布的感受器类型又非常相似,并有着相同的化学感受器类型,它们可能执行着相似的功能。这可能与日本松干蚧一龄若虫、雌成虫和三龄雄若虫都具有通过感受植物化学物质,寻找寄主树皮缝隙的习性有关。日本松干蚧三龄雄若虫和雄成虫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基于二者之间“蛹期”的发育结果,也适应了三龄雄若虫到雄成虫之间行为的巨大变化。日本松干蚧雄成虫的主要行为是通过飞行,在较大的范围内寻找和定位雌成虫。与之相适应的,雄成虫的触角更为发达,并且触角上出现了2种新的感受器类型,即球杆状感受器和多孔毛形感受器,前者可能与雄成虫的飞行控制有关,而后者数量极大,具有感受雌成虫性信息素的功能。尽管雄虫触角在“蛹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3龄雄若虫和雄成虫触角上感受器的分布特点显示,雄成虫触角仍旧是在3龄雄若虫触角的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发育而来的。日本松干蚧雄性触角经历“蛹期”发育的变化特点符合外翅类昆虫触角发育的一般规律,而与内翅类昆虫触角的蛹期发育有着本质的不同。值得注意的是,雄成虫触角上多孔钉形感受器可能与其它龄期的多孔钉形感受器一样,具有感受植物源挥发物的功能,提示植物源挥发物在雄成虫寻找雌成虫的过程中可能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5、朝鲜毛球蚧触角及其感受器在不同龄期的变化与发育朝鲜毛球蚧属于蚧科中的球坚蚧亚科Eulecaniinae,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果树害虫。对其一龄若虫,雌性的二龄若虫、三龄若虫、成虫,雄性的二龄若虫、预蛹、蛹和成虫的触角及其感受器的研究结果显示,朝鲜毛球蚧一、二、三龄雌性若虫触角均为6节,长度分别为100–120μm,180–220μm和245–270μm。触角都分布5种共24个感受器,分别是:1个钟形感受器、11个无孔毛形感受器、2个锥形感受器、7个多孔钉形感受器和3个刺形感受器。其中锥形感受器属于温湿度感受器,而刺形感受器属于化学感受器中的味觉感受器。朝鲜毛球蚧雌成虫的触角多为6节,个别7节或5节,触角长约290–340μm,触角上的感受器数量和分布与若虫基本一致。朝鲜毛球蚧雌性触角的长度随着龄期的增长逐渐增加,但各龄期触角的节数以及感受器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符合其渐变态的发育特点,也体现了雌虫固定取食后,其触角功能重要性的下降。朝鲜毛球蚧在第二龄期发生雌雄分化。二龄雄若虫触角的长度(175–225μm)、形态、感受器的数量和分布都与二龄雌若虫类似,但触角增加为7节。二龄之后,雄“预蛹”的触角增加为9节,长约190–280μm,仅在端部有2个锥形感受器。雄“蛹”触角9节或10节,长约520–610μm,仅在端部有1个或2个锥形感受器分布。雄成虫的触角更为发达,10节,鞭状,长约800–950μm,分布7种共156–214个感受器,包括:16–34个无孔毛形感受器、1个钟形感受器、1个Johnston氏感受器、3个球杆状感受器、2–5个锥形感受器、7个多孔钉形感受器。雄性触角的形态和感受器分布经过“预蛹”和“蛹”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体现了过渐变态昆虫触角发育的典型特点,也与雄虫若虫和成虫之间行为模式的巨大变化是相适应的。同时,对同是蚧科的皱大球坚蚧Eulecanium kuwanai kanda(球坚蚧亚科Eulecaniinae)、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蜡蚧亚科Ceroplastinae)、褐软蚧Coccus hesperidum L.(软蚧亚科Coccinae)的一龄若虫和雌成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研究显示,它们的触角感受器分布与朝鲜毛球蚧一龄若虫和雌成虫的非常类似,特别是顶节分布的12个感受器的分布模式是完全一致的。说明朝鲜毛球蚧的触角在蚧科昆虫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周丽丽,夏英杰,朱丽军[10](2020)在《日本松干蚧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析日本松干蚧的发生特点对有针对性地防治起到关键作用,也可以合理地分配控制方向和力度,科学地控制日本松干蚧的防治效果。本文从日本松干蚧多方面的发生条件阐述了其发生特点,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为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二、日本松干蚧的风力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松干蚧的风力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松干蚧发生发展气象适宜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选择 |
1.4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计算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日本松干蚧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为害 |
3.1 日本松干蚧生长发育历期及生活史 |
3.2 日本松干蚧的为害 |
3.3 日本松干蚧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 |
3.4 日本松干蚧传播扩散与气象条件关系 |
3.5 日本松干蚧快速扩散蔓延的管理及生理原因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日本松干蚧发生及扩散的影响研究 |
4.1 吉林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4.2 气候变化对日本松干蚧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日本松干蚧发生发展气象适宜程度预报研究 |
5.1 建模的思路 |
5.2 日本松干蚧生长发育的生理气象指标 |
5.3 气象因子分级 |
5.4 建立预报模型 |
5.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日本松干蚧传播风险分析 |
6.1 风险的定量表达 |
6.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6.3 东北地区日本松干蚧风险分析 |
6.4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气候变化对日本松干蚧发生扩散影响分析 |
7.2 日本松干蚧发生发展气象适宜程度预报研究 |
7.3 日本松干蚧传播风险分析 |
创新点 |
不足之处 |
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日本松干蚧在贵州的风险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日本松干蚧生物学特征 |
2 风险分析 |
2.1 定性分析 |
2.1.1 分布 |
2.1.2 扩散蔓延特性 |
2.1.3 寄主植物及传播渠道 |
2.1.4 日本松干蚧天敌 |
2.1.5 对经济和非经济的影响 |
2.1.6 检疫和铲除难度 |
2.2 定量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基于气候适宜度的东北地区日本松干蚧扩散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气候适宜度模型建立 |
1.2.1 越夏代气候适宜度(S∑T)模型建立 |
1.2.2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适宜度(STJ)模型建立 |
1.2.3 最冷月(1月)最低气温适宜度(STM)模型建立 |
1.2.4 气候适宜度综合指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越夏代发育期热量条件适宜度及对生存扩影响评估 |
2.2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适宜度及对生存扩影响评估 |
2.3 冬季最冷月最低气温影响因子及对生存扩散影响评估 |
2.4 其他气象影响因子评估 |
2.5 日本松干蚧气候适宜度区划评估 |
2.6 日本松干蚧扩散风险评估 |
3 结论与讨论 |
(4)温度对越夏代日本松干蚧发育和扩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卵孵化和发育的温控实验 |
1.3 若虫高温生存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日本松干蚧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温度对越夏代日本松干蚧扩散范围的影响 |
2.3 高温对固定若虫死亡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5)贵州首次发现的日本松干蚧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地点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在贵州发现的日本松干蚧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
2.2 日本松干蚧在贵州区域的生活周期 |
2.3 日本松干蚧在贵州区域的危害与传播情况 |
3 结论与讨论 |
(6)日本松干蚧传播扩散规律及营林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松干蚧传播扩散规律 |
1.1日本松干蚧的自然传播规律 |
1.2人为传播规律 |
2日本松干蚧营林防治技术 |
2.1清林 |
2.2营林抚育 |
(7)日本松干蚧虫情预报与虫口密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仙人洞自然保护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日本松干蚧生活史 |
2.1.1 室内观察 |
2.1.2 野外调查 |
2.2 日本松干蚧的发生期及发生量预测预报 |
2.3 日本松干蚧的分布状况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日本松干蚧生活史 |
3.2 虫口密度分布规律 |
3.3 赤松林内日本松干蚧分布情况 |
3.3.1 不同树龄的赤松林内日本松干蚧分布情况 |
3.3.2不同坡向的赤松林内日本松干蚧分布情况 |
3.3.3 不同郁闭度赤松林内日本松干蚧分布情况 |
3.3.4 不同树种组成的赤松栎树林内日本松干蚧分布 |
3.4 日本松干蚧的发生期及发生量预报 |
3.4.1 日本松干蚧的发生期预测 |
3.4.2 日本松干蚧发生量预测 |
4 影响因素分析 |
4.1 气象因素的影响 |
4.1.1 温度对日本松干蚧数量的影响 |
4.1.2 相对湿度对日本松干蚧数量的影响 |
4.2 林分结构的影响 |
5 结论 |
(8)辽宁省日本松干蚧的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定性分析 |
1.1 分布状况 |
1.1.2 辽宁地区分布情况辽宁省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营口、辽阳、铁岭。 |
1.2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 |
1.2.1 传播途径 |
1.3 潜在危害性 |
1.4 寄主植物 |
1.5 危险性管理难度 |
2 定量评估 |
3 结果分析 |
4 风险管理 |
4.1 加强对疫情的检疫封锁 |
4.2 强化疫情监测防御 |
4.3 提升营林管理水平 |
(9)蚧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昆虫的触角 |
1.2 昆虫的触角感受器 |
1.2.1 昆虫触角感受器的一般形态与分类 |
1.2.2 昆虫触角感受器的内部结构与功能 |
1.3 昆虫触角及其感受器超微结构的研究意义 |
1.4 蚧虫的触角及其感受器 |
1.4.1 蚧虫及其触角的多样性 |
1.4.2 蚧虫及其触角的特殊性 |
1.4.3 蚧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附录:触角感受器命名及术语 |
第二章 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触角感受器及其神经分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的采集 |
2.1.2 光学显微镜观察 |
2.1.3 电子显微镜观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触角的形态与感受器分布 |
2.2.2 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触角感受器的类型与结构 |
2.2.3 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触角感受器的神经排列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触角感受器的结构与功能 |
2.3.2 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触角感受器的神经分布 |
第三章 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和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甘草胭脂蚧雌成虫的采集 |
3.1.2 光学显微镜观察 |
3.1.3 电子显微镜观察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的形态与感受器分布 |
3.2.2 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类型与结构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的形态特点与行为适应性 |
3.3.2 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结构、功能与行为适应性 |
3.3.3 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感受器的分布特点与行为适应性 |
3.3.4 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缺失的感受器 |
第四章 甘草胭脂蚧雄成虫触角和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甘草胭脂蚧雄成虫的采集 |
4.1.2 光学显微镜观察 |
4.1.3 电子显微镜观察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甘草胭脂蚧雄成虫触角的形态与感受器分布 |
4.2.2 甘草胭脂蚧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类型与结构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甘草胭脂蚧雄成虫触角的形态与行为适应性 |
4.3.2 甘草胭脂蚧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分布、结构、功能与行为适应性 |
第五章 日本松干蚧触角及其感受器在不同龄期的变化与发育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日本松干蚧的采集 |
5.1.2 光学显微镜观察 |
5.1.3 电子显微镜观察 |
5.1.4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日本松干蚧不同龄期的触角形态与感受器分布 |
5.2.2 日本松干蚧触角感受器的类型与结构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日本松干蚧第一龄期触角(一龄若虫) |
5.3.2 日本松干蚧第三龄期触角(雌成虫和三龄雄若虫) |
5.3.3 日本松干蚧第五龄期触角 (雄成虫) |
第六章 朝鲜毛球蚧触角及其感受器在不同龄期的变化与发育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朝鲜毛球蚧和另外三种蚧科昆虫的采集 |
6.1.2 光学显微镜观察 |
6.1.3 电子显微镜观察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朝鲜毛球蚧不同龄期触角的形态与感受器分布 |
6.2.2 朝鲜毛球蚧触角感受器的类型与结构 |
6.2.3 朝鲜毛球蚧触角与另外三种蚧科昆虫触角的比较 |
6.3 结论与讨论 |
6.3.1 朝鲜毛球蚧触角感受器的分类与功能 |
6.3.2 朝鲜毛球蚧雌虫触角的发育 |
6.3.3 朝鲜毛球蚧雄虫触角的发育 |
6.3.4 朝鲜毛球蚧触角及其感受器的特征在蚧科昆虫中的代表性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日本松干蚧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日本松干蚧发生特点的条件 |
1.1 与温度的关系 |
1.2 与湿度的关系 |
1.3 与气象条件关系 |
2. 防治方法 |
2.1 林地清理与抚育 |
2.2 严禁从疫区调运苗木、原木和薪柴 |
2.3 保护和利用天敌进行生物控制 |
总结 |
四、日本松干蚧的风力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松干蚧发生发展气象适宜程度研究[D]. 袁福香. 兰州大学, 2009(S1)
- [2]日本松干蚧在贵州的风险分析报告[J]. 田茂娟,喻三鹏,张念念,邱建生,樊中亮,吴晓敏,周倩. 贵州林业科技, 2021(03)
- [3]基于气候适宜度的东北地区日本松干蚧扩散风险评估[J]. 袁福香,李忠辉,高晓荻,胡艳全.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6)
- [4]温度对越夏代日本松干蚧发育和扩散的影响[J]. 袁福香,许晓明,史树森,刘实,胡艳全,邓小芳. 中国农业气象, 2014(05)
- [5]贵州首次发现的日本松干蚧生物学特性研究[J]. 田茂娟,喻三鹏,张念念,邱建生,樊中亮,吴晓敏,周倩,王戍勃,李巧. 环境昆虫学报, 2021
- [6]日本松干蚧传播扩散规律及营林防治技术[J]. 徐云峰,范淑艳,吕志方,徐海峰,苑静,樊巍,盖文涛,苗力. 吉林农业, 2014(23)
- [7]日本松干蚧虫情预报与虫口密度的研究[J]. 王拥军,于涛,何武江,李景梅. 辽宁林业科技, 2016(06)
- [8]辽宁省日本松干蚧的危险性分析[J]. 寻明华,葛芳. 防护林科技, 2016(03)
- [9]蚧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研究[D]. 王旭. 山西大学, 2017(02)
- [10]日本松干蚧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探析[J]. 周丽丽,夏英杰,朱丽军. 农村科学实验, 2020(06)
标签: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