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逃生方式种种(论文文献综述)
王滢[1](2016)在《基于疏散行为的滨海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从疏散的全局性和实效性角度出发,通过归纳国际上对滨海城市避难空间的相关研究,一方面概括其定义与类型,对避难场所规划方法和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借鉴了相关国家法律背景下的疏散规划方法。针对我国滨海城市的灾害类型多而且频繁发生,但避难空间体系建设及防控措施单一而薄弱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力图弥补当前我国避难场所课题研究的空白,系统化完善避难空间规划体系,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灾害损失,为我国滨海城市避难空间规划提供实效性较强的策略。本论文从人的行为研究出发,探索一般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环境影响的诸多因素,分析突发灾害条件下人的不同疏散意识和行为对疏散结果影响的特征,力求找到有效地疏散办法。本文依据量化的数据及大量的调查与综合分析,具体剖析了瓶颈口竞争行为、延缓择机行为、从众结伴行为、拥挤竞争行为四种疏散行为机理。兼顾疏散行为研究的特殊性,以老龄人群为例,探索了老年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及行为规律,老龄人群在突发灾害情况下对空间需求的特殊性,为完善避难空间体系提供依据。探索了滨海城市避难空间的内涵与外延。从城市空间形态、空间结构、避难空间组成、用地布局、开敞空间等方面提出了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特别针对滨海城市海洋型灾害、气象型灾害、地质型灾害和人为灾害四种频发的典型灾害,构建适应不同滨海城市灾害特征的避难系统,并针对每一种灾害提出了与灾害特征相对应的城市避难空间的防灾策略。在研究人群疏散的安全性、可达性及适用性等风险评估基础上,按照海洋型灾害和气象型灾害发生的时序为老龄人群提供可行性的疏散方法。并根据研究国内外相关滨海城市应急防灾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小学学校为主要空间载体,由市、区级负责下的社区防灾应急避难系统,形成城市全覆盖防灾机制,深化了平灾结合的原则。论文的最后,从人群实际疏散角度出发,选择天津滨海新区塘沽人口密集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老龄人群疏散中体现的避难空间合理性进行实际的模拟分析。并对比借鉴了日本有关滨海城市老龄人群在灾害遇难的启示经验基础上,以Mapinfo的GIS功能作为技术支撑,探索滨海新区塘沽主要自然灾害的避难有效途径。为避难空间规划中不同灾害的疏散设置路径、方法和避难场所布局,为防灾决策以及避免灾害疏散的盲目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杨利慧[2](2018)在《世界的毁灭与重生:中国神话中的自然灾害》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灾害神话中蕴含着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对灾害的深刻记忆及其应对经验和伦理,其中既有同世界其他民族相似的情节,也有独具的母题和特点:治水、补天、射日、兄妹婚等母题表明,中国灾害神话的叙事核心并不在于强调人对神的被动服从,而在于主动征服灾害。神话中所强调的"主动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以克服灾害,哪怕付出巨大代价"的精神,以及"灾害的发生是对人类失当的道德和行为的惩罚"的观念,都使中国灾害神话具有鲜明的道德教诲基调,形塑了中国人的灾害伦理观。它为后世的观念和行为提供了镜鉴,并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的灾害叙事。
齐维恒[3](2020)在《韩国灾难电影叙事策略研究(2006-2019)》文中提出当代韩国灾难电影发展迅速,主题内涵引人深思。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其对人性的揭示与对社会母题的探寻都成为韩国灾难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为韩国灾难电影的艺术研究提供了阐释基础。影片中的灾难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天灾”,二为“人祸”。相较于“天灾”,韩国灾难电影尤以擅长运用“人祸”表达强烈的现实关注,其试图引导观众理解,这些恐怖灾难的发生正是社会阴暗面衍生的结果,如果任其肆意发展,银幕中的灾难则很有可能成为现实。本论文从叙事策略角度对韩国灾难电影的繁荣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梳理韩国灾难电影的概念界定、题材类型及其形成与发展;第二部分从叙事表达出发,分析韩国灾难电影的形象建构、本土特质和叙事主题;第三部分从叙事特征出发分析韩国灾难电影视觉角度及叙事时空呈现方式的独到之处;第四部分以韩国灾难电影的成功经验与当代展望分析其创作模式对于中国灾难电影的启示。本文以叙事学为理论基础,以电影叙事策略为研究视角,试图对2006年至2019年上映的韩国灾难电影文本进行分析与研究。
康宁[4](2020)在《基于改进Dijkstra算法的煤矿井下应急路径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矿井下巷道环境复杂多变,当井下发生事故时,合理高效的疏散路径规划可有效提高人员的逃生概率。因此,研究井下应急路径规划对煤矿应急逃生与救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经典Dijkstra算法在运算过程中存在的空间复杂度高,中间节点无序随机存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接表与二叉排序树的改进Dijkstra算法。该算法使用改进的邻接表替代了原始的连接矩阵,使用距离信息矩阵储存各连接顶点的权值;引入二叉排序树,对中间节点依照权值的大小进行了排序操作。结合矿井下存在的多出口,人群拥挤以及次生灾害等影响路径规划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改进的Dijkstra算法基础上提出了标记出口节点、热门节点以及最优逃生节点的应对搜索策略。利用Dijkstra算法的贪婪特性,通过被标记出口节点的回溯操作一次性求解出最优出口节点;利用初次规划结果,筛选标记出热门节点并人为增长热门节点对应巷道当量长度,然后再次运行路径规划,促使人群分散逃生避免拥堵;结合标记出的人员逃生节点状况数据与煤矿安全监控监测实时数据,当次生灾害影响到原逃生节点后,系统提醒矿工切换逃生路径。改进的Dij kstra算法的连接矩阵占用空间降低了 90%,单人次路径规划耗时从经典Dijkstra算法的1.2秒降低到了 0.95秒,单次搜索时间降低了 0.25秒。在多出口的情况下,算法的平均运行时间减少了 18秒,在人员拥堵的仿真模型里人员的平均逃生耗时降低了 15.5%,次生灾害下的最优疏散规划结果切换速度在1分钟左右。仿真结果表明,研究可以满足煤矿井下灾害环境下的多人应急疏散需求,能以较短的总体逃生时间保障人员从煤矿井下安全撤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张宇[5](2013)在《对不起,南极》文中提出第一章手里是风1.南极的梦想到南极去!对我来说,突然到防不胜防……当《大河报》电话通知,确定要我到南极去的时候,我正在家里阅读何士光刚刚出版的新书《今生》。这部书稿最初在《钟山》杂志发表时我已读过一遍,接到何士光寄来的单行本,我这是第二次阅读。当代作家出版的新书能够让我重读的,很少。我个人认为,《今生》就像一本佛经。
蒋巍[6](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认为"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赵峰[7](2010)在《公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及火灾逃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路隧道作为地下工程具有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外在公路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重大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将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引入到公路隧道工程中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对于公路隧道建设期风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运营期风险的研究则相对很少。本论文在国内首次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公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运营事故统计分析、运营风险接受准则、运营风险定量风险分析方法、火灾热释放率及逃生研究等几部分内容。首先,论文通过对收集的208起国内公路隧道交通事故、103起国内公路隧道火灾事故以及31起国外严重火灾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我国公路隧道运营事故在事故形态、产生原因、发生频率及事故损失等方面的初步规律,并列举了各种影响公路隧道运营风险的基本因素。其次,论文通过对我国2000~2008年各类主要事故死亡率(包括交通事故死亡率)以及自然灾害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个人风险接受准则的制定原则,首次给出了我国建议的公路交通行业个人风险接受准则:可接受标准为1×10-6,可忍受标准为5×10-5;通过对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社会风险接受准则进行分析探讨,结合社会风险接受准则的制定原则以及我国国情,首次提出了建议的我国公路隧道运营社会风险接受准则F-N曲线。进而给出了建议的经济风险接受准则F-D曲线以及环境风险接受准则F-T曲线。第三,论文结合风险分析基本模型以及公路隧道运营特点,系统地建立了一套公路隧道运营风险定量分析方法,给出了适用于我国的公路隧道设计事故场景及公路隧道运营风险概率模型和损失模型,并初步给出了火灾事故和危险货物运输泄露事故等典型风险事故的风险概率及风险后果。第四,火灾是典型的公路隧道运营事故,本论文通过对公路隧道火灾逃生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建议在火灾事故场景风险分析中采用平方增长的初始阶段火灾模型作为设计火灾模型,并给出了不同设计火灾的参数取值及热释放率增长曲线;2)初步给出了公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中人员疏散逃生模型的基本框架;3)通过对FED扩展模型和PUSER模型中的几种关键气体毒性以及高温危害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联合采用PUSER窒息气体模型和修正Crane高温气体模型作为公路隧道火灾人员逃生的条件。第五,论文以雁门关隧道为例,分析了该隧道运营期的社会风险。通过对不同设计事故场景进行计算分析,给出了各类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后果,并最终绘制了雁门关隧道社会风险F-N曲线。验证了本论文提出的风险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最后,论文简要地总结分析了公路隧道运营风险减轻的27项基本措施,并按照用户、运营管理、基础设施和车辆等几个方面给出了提高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的措施。
黄晶[8](2016)在《时代语境与高尔斯华绥戏剧》文中研究指明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1867-1933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重要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除了《福赛特世家》三部曲等小说之外,还有大量剧作传世。他的戏剧不仅显示出超乎寻常的丰富的思想,还富有极大的独创性和高超的技巧。20世纪20-40年代,高尔斯华绥的戏剧曾在中国传播,其揭出病苦的批判精神,同情弱势群体的人道情怀,崇尚公平正义的现代价值观,直面现实的写真手法等,对中国话剧的精神蕴涵、艺术面貌以及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对高尔斯华绥剧作的译介、搬演、研究均相对冷寂,20世纪40年代以后,高氏戏剧逐渐淡出国人视野。尚有9部高氏剧作没有中译本,迄今并无研究高氏戏剧的专着问世。高尔斯华绥的戏剧对于中国戏剧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过去,对今天的中国戏剧创作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是值得我国剧坛和学界持续关注的“他山之石”。例如,高氏剧作对弱势群体的热切关注,对公平、正义的大声呼唤,对冷漠、自私的鞭挞,对善良、正直、有担当的人性之光的礼赞,无论是对于当今的戏剧创作,还是对净化社会风气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故笔者试图以本文重新“唤醒”我国剧坛和学界对这位世界戏剧名家的记忆。除《引言》之外,本文共分五章,另有《余论》和《高尔斯华绥生平大事年表》等四个附录。第一章论述高尔斯华绥所处的时代及其语境。高尔斯华绥出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戏剧创作开始于20世纪初,此前的人生阅历、思想倾向、艺术观念对其戏剧创作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本章首先考察维多利亚时代及其语境,然后再考察高氏戏剧创作所经历的爱德华七世与乔治五世时代及其语境。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政治上实现了贵族政体向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转变,经济上完成了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型,制造业空前发展,有世界工厂之誉。但资本原始积累所造成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社会不公、海外殖民等成为普遍现实,底层民众处境悲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等风起云涌。乔治五世时期英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国内的煤矿、铁路工人大罢工,起义、骚乱也时有发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经济遭受重创,物价飞涨,大批工人失业,引发了深层次的道德问题,尤其是信仰和家庭伦理问题,国民由战争的狂热跌入悲观失望的情绪之中。这些都在高尔斯华绥的剧作之中有或明或暗、或多或少的反映,高氏的许多剧作可以说是这个血与火的时代生动形象的纪录。第二章分析高尔斯华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创作的12部剧作。这些剧作大多是聚焦劳资冲突、阶级对立、社会底层的困境、不公的审判制度、令人精神崩溃的监狱管理、殖民战争等社会现实问题的“社会问题剧”,但也有触及婚姻家庭生活与社会公德等问题的伦理道德剧,彰显了自由、平等、正义等现代价值,剧中拒绝冷漠,护佑众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同情弱者的悲悯情怀令人动容。多数剧作思想与社会生活蕴涵丰富而深刻,时代性和批判性很强,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强烈的反叛社会的精神。《银烟盒》中议员的妻子白夫人、议员的儿子杰克和女佣的丈夫蒋四,《欢愉》中与人同居的茉莉及不理解她的女儿卓怡,《争斗》中不惧牺牲的工人领袖罗伯特以及主张用铁腕手段对待罢工工人的董事长安东尼,《长子》中具有新型婚恋观的勋爵长子培尔和女仆符丽德,《正义》中遭受非人折磨的罪犯菲尔德,《愚人》中被讥为“傻瓜”的画家威尔文,《逃亡者》中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有夫之妇克莱尔,《乌合之众》中的“反战英雄”、议员莫尔,《小个子》中热心助人却遭受误解的小个子,《一丝爱意》中的牧师斯特兰威等形象,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特征,不同于以往戏剧舞台上的人物形象,而且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从表现形式和审美形态看,其中既有自然主义风格的写实戏剧,也有抒情性较强、浪漫色彩鲜明的诗剧;大多是篇幅较长的多幕剧,也有只有一场的短剧;大多是令人震撼但又与传统悲剧不太相同的悲剧,也有悲喜混杂的正剧和令人解颐的喜剧与闹剧。这说明高尔斯华绥的编剧技巧已臻娴熟。第三章分析高尔斯华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创作的15部剧作。这些剧作大多反映“一战”后英国的社会现实,现实性与时代性仍然是其特色,对底层群众的关怀和对上流社会的揭露批判仍然是其重要的精神取向。例如,从侧面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败北》,正面揭露殖民者罪恶的《森林》,表现“一战”后英国信仰缺失的《忠诚》,谴责工业新贵与乡绅、佃农“斗法”的《欺诈游戏》,反映英国煤炭工人失业、“一战”中伤残军人没有得到妥善安置、战后英国内政混乱、党争严重的《放逐》,描写犯人忍受不了监狱里狗一般的生活而越狱的《逃脱》,揭露无良记者不顾新闻伦理为吸引眼球歪曲事实的《一场闹剧》等都是例证。但这一时期的剧作又有不同于前一时期的某些特点,剧作中体现的人道主义关怀更甚“一战”之前,最为突出的是:内容上偏重于反思伦理道德和叩问人性,表现向度上向“内”用力,表现手法上引入象征手法,艺术旨趣上追求哲理性,审美形态上悲剧减少,正剧、喜剧增多。例如,描写“一战”结束后返乡的士兵杰克发现未婚妻另有所爱后唱着歌离去的《太阳》,借勋爵德罗蒙蒂家的地下酒窖象征底层群众和国家基础的《根基》,探讨战后信仰问题的《玻璃窗》,呼唤复兴传统骑士精神和绅士风范的《玻璃窗》《老式英国人》,叩问人性的《最前的和最后的》(《逃脱》中也有对人性之光的表现,主人公麦特为了不让牧师撒谎,主动现身,被前来抓捕的警察带走,体现了麦特的人性觉醒),表现人们在大火中相互帮助,找回人性尊严的《天台》等都是例证。《败北》《忠诚》《欺诈游戏》《森林》等剧作亦有哲理性和反思品格,例如,《败北》一剧对爱国主义的反思就相当深刻,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与哲理性、象征性追求相一致,这一时期剧作的人物个性不如前一时期鲜明。第四章对高尔斯华绥的艺术思想进行梳理,探讨这些思想与时代语境的关系,并对高氏艺术思想与其艺术实践——特别是戏剧创作的关系进行了辨析。高尔斯华绥认为,艺术源于自然和生活,其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包含戏剧家在内的艺术家必须公正,要热爱生活,勇于直面社会现实,坚持独立思考,不为流俗所左右,善于发现真理,敢于反映真理;戏剧家应具备较高的素养和人道主义情怀;艺术的生命在于它的“境界”和“魅力”,好作品应能体现生命的尊严。这些思想是工业新贵代替旧贵族主导社会的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凝聚了启蒙精神和批判现实主义之要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还对当时社会的一些艺术现象和艺术批评方法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高氏一生的戏剧创作也充分地体现了其艺术思想。第五章考察高尔斯华绥戏剧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历程。高尔斯华绥的戏剧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新文化运动之后,其作品的介绍、翻译、研究和演出深受中国社会时代语境的影响。民国时期的高尔斯华绥戏剧传播以作品翻译、评介等为主,主要关注点在于作品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和社会不公问题的揭露与批判,剧作演出虽然不是很多,但因切合时代需要,反响热烈。此外,通过分析高尔斯华绥戏剧与陈大悲、郭沫若、曹禺、顾仲彝、向培良等现代剧作家的戏剧创作的关系,透视高氏戏剧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高尔斯华绥的戏剧受到冷落,学界判定其为资产阶级剧作家,认为他宣扬阶级调和,对其作品以批判为主。1978年至今,中国掀起了外国戏剧研究热潮,但高氏剧作继续遇冷,翻译、研究者寥寥。余论阐述了高尔斯华绥戏剧对中国戏剧的现状与未来的意义。
孙金铃[9](2020)在《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十分微妙,人类开始无节制的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但自然并非随意任人类摆布宰割,当一系列灾难来袭时,人类的文明一击即破。灾难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电影,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类型特点。本文首先对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以及灾难电影的概念进行概述;然后以《独立日》、《哥斯拉》、《后天》、《2012》、《独立日:卷土重来》5部影片为例,以叙事艺术、视听语言两方面对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进行不同主题的分类研究,最后探讨其灾难电影中的价值内涵。文章按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以及将文章分为5个部分的阐述等几个方面对文章论述内容进行简要说明。第一章对灾难电影的概念界定进行了简要叙述。第二章主要是通过结合具体的影片分析电影中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人物形象以及影片中所运用的情感诉求策略,展现出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独特的叙事艺术。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电影中的视听语言,以具体的影片为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析影片中的镜头语言、音响设计以及特效场面,展现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吸睛的视听艺术。第四章中主要分析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的价值内涵,罗兰·艾默里奇的每一部灾难电影都体现出了不同的生态意识,他在虚实结合的镜头中将想要表达的生态思想呈现在银幕上,在本章内容中,作者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生态思考、生态伦理隐喻下的人性思考以及电影中所体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四个方面对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的价值内涵进行探讨。
蒲凯[10](2013)在《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分析的铁路客站空间安全设计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依托院铁道部重点课题“铁路大型客站后评价体系研究”而进行的,作为该课题的延展课题。首先,通过对于铁路客站的背景分析,得出客站安全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明确论文的研究意义。再对与铁路客站安全设计相关的研究理论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客站安全设计的研究现状,指出其对于铁路客运站安全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分析的不足。进一步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的切入点。其次,介绍客站安全设计中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即: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并将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建筑设计中加以应用。提出环境行为心理学理论中与安全设计有关的三种安全事故模式,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再次,对铁路客站的空间特点与旅客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基于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将旅客行为分为正常状态与应急状态两种模式,分别针对这两种模式下的旅客行为进行分析,并确定导致安全问题的环境与行为因素:“建筑——环境——行为——安全”之间的相互关系。选取北京南站与广州南站进行客站实例调研,从旅客的主观角度出发,以问卷调研形式对客站的环境行为心理安全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可能存在的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最后,铁路客站安全设计策略,本章内容将前文几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针对旅客对于安全的环境心理需求,提出三个层面的客站安全空间策略,即:空间组织策略,建筑形式策略,客站各节点空间设计策略。在设计策略中,空间组织策略主要围绕站内空间布局设计;建筑形式策略主要围绕与建筑形式相关的色彩,尺度,材质等方面的建筑设计;各节点空间设计策略主要围绕客站内比较重要的节点如:进出站口,检票口,站台等空间进行安全设计。进而形成多层面相互协调与统计的铁路客站安全设计策略。
二、动物逃生方式种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物逃生方式种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疏散行为的滨海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1.4.1 探索有效的疏散途径和方法 |
1.1.4.2 构建适应滨海城市灾害的避难空间体系 |
1.2 相关研究的界定 |
1.2.1 滨海城市 |
1.2.1.1 我国滨海城市灾害区域分类 |
1.2.1.2 滨海城市空间特点 |
1.2.1.3 城市社区 |
1.2.2 疏散行为 |
1.2.3 模型评估 |
1.2.4 避难空间 |
1.2.5 软件应用的科学性 |
1.2.5.1 本文采用GIS应用软件 |
1.2.5.2 本文采用MapInfo应用软件 |
1.2.5.3 本文采用Mapinfo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的科学性 |
1.3 国外滨海城市疏散和避难空间研究 |
1.3.1 国外滨海城市灾害 |
1.3.2 日本避难疏散相关研究 |
1.3.2.1 日本城市疏散和避难空间发展阶段 |
1.3.2.2 日本防灾体系与管理机制 |
1.3.2.3 相关法律法规 |
1.3.3 美国避难疏散相关研究 |
1.3.3.1 美国城市疏散和避难空间发展阶段 |
1.3.3.2 美国防灾体系和管理机制 |
1.3.3.3 相关法律法规 |
1.3.4 英国避难疏散相关研究 |
1.3.4.1 英国城市疏散和避难空间发展阶段 |
1.3.4.2 英国防灾体系和管理机制 |
1.3.4.3 相关法律法规 |
1.3.5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4 国内滨海城市疏散和避难空间研究 |
1.4.1 我国滨海城市典型灾害分类 |
1.4.1.1 我国滨海城市灾害 |
1.4.1.2 我国滨海城市灾害特征 |
1.4.1.3 我国滨海城市典型灾害 |
1.4.2 我国避难疏散相关研究概况 |
1.4.2.1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
1.4.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行为空间 |
2.1 空间认知与逃生决策 |
2.1.1 空间认知 |
2.1.1.1 空间知觉的特性 |
2.1.1.2 环境知觉的选择性 |
2.1.1.3 知觉的恒常性与错视 |
2.1.1.4 空间认知的一般规律 |
2.2 行为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
2.2.1 行为的特性 |
2.2.1.1 行为的含义 |
2.2.1.2 行为特性 |
2.2.1.3 行为的差异性 |
2.2.1.4 行为的产生与认知理论的发展 |
2.2.2 行为选择的广度与维度 |
2.2.2.1 注意的广度 |
2.2.2.2 认知的范围 |
2.2.2.3 空间表征 |
2.2.2.4 空间的易辨认性 |
2.3 空间行为 |
2.3.1 空间形式与防灾功能 |
2.3.1.1 空间 |
2.3.1.2 城市空间的特性 |
2.3.1.3 优化社区空间结构的防灾功能 |
2.3.1.4 社区空间对行为的引导与制约 |
2.3.2 空间需要 |
2.3.2.1 行为需要 |
2.3.2.2 空间需求 |
2.3.2.3 突发灾害下的空间需求 |
2.3.2.4 防灾空间道路的需求 |
2.3.2.5 应急避难空间的需求 |
2.3.2.6 城市公共绿地空间需求 |
2.4 恐慌行为反应及对空间认知的影响 |
2.4.1 恐慌下的心理机制 |
2.4.1.1 情感对心理的影响 |
2.4.1.2 恐慌下的心理反应 |
2.4.2 应激反应类型 |
2.4.3 恐慌行为对空间认知的影响 |
2.4.3.1 灾害情境下的环境因素 |
2.4.3.2 过度恐慌对空间认知的影响 |
2.5 老年人群的避难行为空间需求 |
2.5.1 老年人的身体心理行为特征 |
2.5.1.1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类型 |
2.5.1.2 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
2.5.1.3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活动范围 |
2.5.2 老年人突发灾害下的行为反应 |
2.5.3 老年人突发灾害空间需求的特殊性 |
2.6 小结 |
第三章 疏散行为机理分析 |
3.1 瓶颈口竞争行为 |
3.1.1 瓶颈口现象 |
3.1.2 人流粘滞系数增加带来的拥堵 |
3.1.3 疏散人流受到节流带来的拥堵 |
3.2 延缓择机行为 |
3.2.1 正常偏见带来的延缓择机 |
3.2.2 不同认识带来的延缓择机可能性分析 |
3.2.2.1 延缓择机疏散模型(一) |
3.2.2.2 疏散者步行时间的计算 |
3.2.2.3 不同择机者的疏散流程及时间 |
3.2.2.4 延缓择机疏散模型(二) |
3.2.2.5 围合式布局 |
3.3 从众结伴行为 |
3.3.1“从众”的由来 |
3.3.2“从众”结伴的危害案例 |
3.3.3“从众”结伴的心理分析 |
3.3.4 科学防范灾害的成功案例 |
3.3.5 客观看待“从众”现象 |
3.3.6“从众”结伴疏散模型 |
3.3.6.1“从众”模型的构成和分析 |
3.3.6.2 疏散相关因素 |
3.3.6.3 社区街道灾民逃生结果分析 |
3.4 拥挤竞争行为 |
3.4.1 拥挤时容易摔倒的原因分析 |
3.4.1.1 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
3.4.2 拥挤群体相撞的危害 |
3.4.3 非常拥挤人群分析 |
3.4.4 防止拥挤的对策 |
3.5 小结 |
3.5.1 对“瓶颈口竞争行为”相关建议 |
3.5.2 对“延缓择机行为”相关建议 |
3.5.3 对“从众结伴行为”相关建议 |
3.5.4 对“拥挤竞争行为”相关建议 |
第四章 滨海城市避难空间体系建构 |
4.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主要问题 |
4.1.1 避难场所类型与层级缺乏针对性 |
4.1.2 应急机制不完善 |
4.1.3 行为主体研究相对薄弱 |
4.1.4 灾害风险认知不足导致规划目标不明确 |
4.2 滨海城市社区综合防灾原则 |
4.2.1 针对多灾并发实现综合防灾的原则 |
4.2.2 以社区空间为载体的滨海城市全覆盖防灾原则 |
4.2.3 兼顾防灾疏散行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 |
4.3 滨海城市避难空间体系的构成及内涵 |
4.3.1 滨海城市避难疏散场所的类型与分级 |
4.3.1.1 避难场所类型 |
4.3.1.2 避难场所分级 |
4.3.2 疏散路径建设 |
4.3.3 选址条件与配套管理 |
4.4 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滨海城市灾害特征的避难策略与疏散方法 |
5.1 滨海城市疏散与避难空间研究内容 |
5.1.1 滨海城市避难空间特征 |
5.1.1.1 滨海城市可提供为避难空间的用地 |
5.1.1.2 滨海城市避难空间形态与结构 |
5.1.2 滨海城市开敞空间防灾策略研究 |
5.1.3 滨海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策略 |
5.2 滨海城市海洋型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策略与疏散方法 |
5.2.1 构建滨海城市海啸避难所 |
5.2.2 滨海城市避难个体为本的海啸疏散模型 |
5.2.3 滨海城市海洋型灾害避难空间规划策略 |
5.2.3.1 建设海啸紧急避难设施 |
5.2.3.2 建立海啸预警系统 |
5.2.4 基于沃罗诺伊图的老龄人群海啸灾害疏散方法 |
5.2.4.1 城市浸水高度与受灾老年人群估算 |
5.2.4.2 基于网络沃罗诺伊领域图的空间数据生成方法 |
5.2.4.3 通过网络沃罗诺伊区域划分避难领域 |
5.3 滨海城市气象型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策略与疏散方法 |
5.3.1 建立气象型灾害风险评估图 |
5.3.2 构建滨海城市气象型避难所 |
5.3.2.1 气象型避难所防洪防涝设计要素 |
5.3.2.2 气象型避难所设计策略 |
5.3.3 滨海城市气象型灾害避难空间规划策略 |
5.3.3.1 滨海城市公共空间弹性改造策略 |
5.3.3.2 滨海城市可持续的排水系统 |
5.3.4 滨海城市大规模水灾广域避难策略研究 |
5.3.4.1 合理的避难时机选择 |
5.3.4.2 合理的避难方式选择 |
5.3.5 滨海城市水灾老龄人群疏散方法 |
5.3.5.1 大规模水灾以携带老龄者家庭为单位的疏散方法 |
5.3.5.2 滨海城市地下空间浸水避难疏散方法 |
5.4 滨海城市地质型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策略与疏散方法 |
5.4.1 避震疏散场所的抗震安全性评价 |
5.4.2 优化滨海城市避震疏散场所指标 |
5.5 滨海城市人为灾害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策略与疏散方法 |
5.5.1 构建滨海城市人防避难所 |
5.5.2 滨海城市人为灾害避难空间策略研究 |
5.6 强化学校应急防灾功能完善我国防灾策略 |
5.6.1 以中小学校园为载体的应急系统可行性策略研究 |
5.6.1.1 重大灾害应急机制的构建 |
5.6.1.2 应急避难系统的安全性与适宜性 |
5.6.2 日本应对突发灾害策略对我国应急机制的启示 |
5.6.2.1 灾前的应急准备工作 |
5.6.2.2 灾害发生时学校的避难运营系统 |
5.6.2.3 灾后的恢复期 |
5.6.3 深化平灾结合的应急避难策略 |
5.6.3.1 学校应急避难系统的构建与整合 |
5.6.4 基于老龄人群的应急防灾策略 |
5.7 小结 |
第六章 天津滨海新区塘沽老龄人群疏散分析 |
6.1 滨海新区塘沽概况 |
6.1.1 滨海新区人口密集地塘沽的地理位置 |
6.1.2 滨海新区塘沽的地质构造 |
6.1.3 滨海新区塘沽的地貌及形成原因 |
6.1.4 滨海新区塘沽的气候 |
6.1.5 滨海新区塘沽的水文条件 |
6.2 滨海新区塘沽的历史 |
6.3 滨海新区塘沽历史上记载的自然灾害 |
6.4 滨海新区塘沽陆地与海平面的位置变化 |
6.4.1 滨海新区塘沽自然灾害时海面高度的变化 |
6.4.2 滨海新区塘沽当今海平面高度的变化 |
6.5 自然灾害给滨海城市塘沽带来的经济损失 |
6.6 滨海新区塘沽历史上的各种灾害死伤人数 |
6.7 滨海新区塘沽的主要自然灾害构成 |
6.8 滨海新区塘沽与日本的对比 |
6.8.1 滨海新区塘沽的人口分析 |
6.8.2 滨海新区塘沽老龄人口状况 |
6.8.3 日本老龄人口状况 |
6.8.4 日本高龄人口在东日本地震中遇难的启示 |
6.8.5 滨海新区塘沽的老年公寓 |
6.9 滨海新区塘沽避难场所的位置分布 |
6.9.1 滨海新区塘沽的公园绿地 |
6.9.2 滨海新区塘沽内假设可作为疏散避难所的学校 |
6.10 滨海新区塘沽老龄人口疏散分析 |
6.10.1 滨海新区塘沽老年公寓居家养老的疏散用沃罗诺伊图分析 |
6.10.1.1 滨海新区塘沽老年公寓的疏散用沃罗诺伊图 |
6.10.1.2 滨海新区塘沽在家养老高龄人口疏散用沃罗诺伊图 |
6.10.2 滨海新区塘沽老年公寓和养老院的地理位置 |
6.11 滨海新区塘沽居家养老的高龄人的疏散研究 |
6.11.1 滨海新区杭州道街的地理位置 |
6.11.2 滨海新区塘沽杭州道街道及其周边的海拔地图(代灾害地图) |
6.11.3 居家养老高龄人口水灾避难疏散地图 |
6.11.3.1 滨海地区居住高楼的老龄人口的疏散地图 |
6.11.3.2 滨海地区居住普通楼房和平房老龄人口的疏散 |
6.11.3.3 现存紧急避难场所的配置建议 |
6.12 小结 |
第七章 论文结论及后续研究内容 |
7.1 论文总结与结论 |
7.2 论文局限性及后续研究方向 |
附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韩国灾难电影叙事策略研究(2006-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韩国灾难电影概述 |
(一)灾难电影的概念界定 |
(二)韩国灾难电影的题材类型 |
(三)韩国灾难电影的形成与发展 |
二、韩国灾难电影的叙事表达 |
(一)韩国灾难电影的形象建构 |
1.平民化的英雄形象 |
2.利己性的反派形象 |
3.教化性的智者形象 |
(二)韩国灾难电影的本土特质 |
1.市民化的本土人物 |
2.符号化的本土建筑 |
3.象征性的本土地域 |
(三)韩国灾难电影叙事主题的现实意蕴 |
1.民族意识的现实传达 |
2.社会丑态的现实批判 |
3.人性抉择的现实审思 |
三、韩国灾难电影的叙事特征 |
(一)全局化与本位性的视觉角度 |
1.全知叙事下的宏观审视 |
2.主观叙事下的内视角感知 |
3.客观叙事下的外视角观察 |
(二)延宕与压缩的时间再塑 |
1.延宕性的时间再塑 |
2.压缩性的时间再塑 |
3.逆转性的时间再塑 |
(三)开放性与封闭式叙事空间 |
1.生活化的开放区域 |
2.流通性的封闭空间 |
3.隐喻性的封闭空间 |
四、韩国灾难电影的经验与展望 |
(一)韩国灾难电影的成功经验 |
1.国家层面的支持与引导 |
2.电影工业体系的日趋完善 |
3.现实关注与本土革新 |
(二)韩国灾难电影的当代展望 |
1.民族主义与全球视野的待融合 |
2.灾难元素与题材类型的待拓展 |
3.电影振兴与文化危机的待考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改进Dijkstra算法的煤矿井下应急路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2 路径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
2.1 路径规划概述 |
2.2 最短路径规划相关算法介绍 |
2.3 几种路径规划算法的比较与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Dijkstra算法的改进与仿真 |
3.1 Dijkstra算法 |
3.2 Dijkstra算法的改进 |
3.2.1 基于改进的邻接表的改进 |
3.2.2 基于二叉排序树的改进 |
3.3 改进Dijkstra算法的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改进Dijkstra算法的井下应急疏散路径规划 |
4.1 煤矿井下路径规划的基本要求 |
4.2 煤矿井下巷道建模 |
4.2.1 巷道内部相关影响因素 |
4.2.2 多出口 |
4.2.3 人员拥堵 |
4.2.4 次生灾害 |
4.3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3.1 最优逃生出口的选取 |
4.3.2 人员拥堵策略 |
4.3.3 次生灾害应对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对不起,南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手里是风 |
1. 南极的梦想 |
2. 因果之间 |
3. 自己的证明 |
4. 北京意识流 |
5. 1996年的雪 |
6. 历史没有真相 |
7. 手里是风 |
8. 虚构生活 |
第二章在路上 |
1.平民的胃 |
2.西藏的痕迹 |
3.爱情一种 |
4.被告的故事 |
5. 独立广场的鸽子 |
6. 经典的成长 |
7. 看不到彼岸的河流 |
8. 安第斯山的性欲 |
9.乌斯怀亚的神器 |
第三章 南极观想 |
1.噩梦悄然到来 |
2.穿越“死亡走廊” |
3.白天的长度 |
4.南极英雄谱:阿蒙森 |
5.南极英雄谱:斯科特 |
6.南极英雄谱:沙克尔顿 |
7.恍若隔世的感觉 |
8.企鹅的思维形式 |
9.南极忏悔 |
尾声:多余的话 |
(7)公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及火灾逃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隧道风险评估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风险的基本概念 |
1.1.2 公路隧道工程风险的基本定义 |
1.1.3 国内外隧道工程风险研究现状 |
1.2 公路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基本体系 |
1.2.1 公路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基本流程 |
1.2.2 公路隧道风险辨识 |
1.2.3 公路隧道风险估计 |
1.2.4 公路隧道风险评价及决策模型 |
1.2.5 隧道风险评估方法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1.3.1 目前公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2 开展公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研究的意义 |
1.3.3 论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
1.3.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公路隧道运营事故统计分析 |
2.1 公路隧道运营事故总体特征 |
2.1.1 公路隧道运营事故基本要素逻辑关系 |
2.1.2 公路隧道运营事故分级 |
2.2 公路隧道运营事故统计分析 |
2.2.1 国外公路隧道车辆故障统计 |
2.2.2 我国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统计 |
2.2.3 我国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统计 |
2.2.4 国外公路隧道严重火灾事故统计 |
2.3 典型公路隧道运营事故分析 |
2.3.1 典型交通事故 |
2.3.2 典型火灾事故 |
2.3.3 典型危险品事故 |
2.3.4 其它事故 |
2.4 公路隧道运营风险因素辨识 |
2.4.1 公路隧道运营事故发展历程分析 |
2.4.2 公路隧道运营风险基本因素 |
2.4.3 公路隧道运营风险因素辨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隧道运营风险接受准则研究 |
3.1 风险接受准则概述 |
3.1.1 ALARP准则 |
3.1.2 风险接受准则分类 |
3.2 国内外风险接受准则 |
3.2.1 个人风险接受准则 |
3.2.2 社会风险接受准则 |
3.2.3 经济风险接受准则 |
3.2.4 环境风险接受准则 |
3.2.5 总风险 |
3.3 我国公路隧道运营风险接受准则研究 |
3.3.1 个人风险接受准则研究 |
3.3.2 社会风险接受准则研究 |
3.3.3 经济风险接受准则研究 |
3.3.4 环境风险接受准则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隧道运营风险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
4.1 隧道运营风险分析的方法与流程 |
4.1.1 基本方法 |
4.1.2 基本流程 |
4.1.3 隧道风险分析基本因素 |
4.2 公路隧道风险分析设计事故场景 |
4.2.1 设计事故场景选择的原则 |
4.2.2 设计火灾场景 |
4.2.3 危险货物运输设计事故场景 |
4.2.4 设计事故场景选择 |
4.3 公路隧道风险分析概率模型 |
4.3.1 基础概率 |
4.3.2 修正基础概率 |
4.3.3 条件损失概率 |
4.4 公路隧道风险分析损失模型 |
4.4.1 火灾危害模型 |
4.4.2 危险货物后果模型 |
4.4.3 损失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隧道火灾热释放率研究 |
5.1 火灾对人的危害 |
5.1.1 能见度降低 |
5.1.2 有害气体 |
5.1.3 高温 |
5.2 设计火灾的内容 |
5.2.1 隧道壁面最大温度 |
5.2.2 温度-时间曲线 |
5.2.3 火荷载 |
5.2.4 热释放率 |
5.2.5 烟气生成量 |
5.2.6 有毒气体 |
5.2.7 能见度 |
5.3 火灾热释放率研究 |
5.3.1 热释放率研究概况 |
5.3.2 影响热释放率的一些因素 |
5.3.3 热释放率增长模型 |
5.3.4 隧道火灾试验热释放率统计分析 |
5.3.5 不同火灾场景的热释放率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路隧道火灾疏散模型及逃生条件研究 |
6.1 公路隧道火灾人员疏散模型基本框架 |
6.1.1 疏散时间 |
6.1.2 车队序列模型 |
6.1.3 火灾烟气控制通风 |
6.2 火灾烟气毒性评价模型 |
6.2.1 火灾烟气毒性评价模型概述 |
6.2.2 火灾烟气FED扩展模型 |
6.2.3 PURSER模型(工程应用模型) |
6.2.4 不同评价模型适用条件 |
6.3 隧道火灾逃生条件研究 |
6.3.1 烟雾能见度对逃生的影响 |
6.3.2 有毒气体对逃生的影响 |
6.3.3 高温危害模型对比 |
6.3.4 公路隧道火灾人员逃生条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公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示例 |
7.1 雁门关隧道运营风险评估流程 |
7.2 雁门关隧道运营风险场景设定 |
7.2.1 雁门关隧道基本信息 |
7.2.2 事故场景设定 |
7.3 雁门关隧道风险概率 |
7.3.1 基础概率 |
7.3.2 条件损失概率 |
7.3.3 风险概率 |
7.4 人员疏散程序 |
7.4.1 疏散人员计算 |
7.4.2 疏散策略及疏散时间 |
7.5 雁门关隧道风险后果 |
7.5.1 火灾 |
7.5.2 危险货物泄露 |
7.5.3 TNT爆炸 |
7.6 雁门关隧道运营风险 |
7.6.1 雁门关隧道事故频率及后果 |
7.6.2 雁门关隧道F-N曲线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公路隧道运营风险控制措施 |
8.1 公路隧道风险处理基本对策 |
8.2 公路隧道运营风险减轻基本措施 |
8.2.1 风险减轻的基本原则 |
8.2.2 风险减轻的基本措施 |
8.2.3 风险减轻措施的有效性 |
8.3 提高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的措施 |
8.3.1 用户 |
8.3.2 运营管理 |
8.3.3 隧道基础设施 |
8.3.4 车辆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时代语境与高尔斯华绥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理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 |
(二) 国外研究 |
三、难点与创新点 |
(一) 拟突破的难点 |
(二)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高尔斯华绥所处的时代及其语境 |
概述 |
第一节 维多利亚时代及其语境 |
一、社会政治经济语境 |
二、社会文化语境 |
第二节 爱德华与乔治五世时代及其语境 |
一、社会政治经济语境 |
二、社会文化语境 |
小结 |
第二章 时代语境与“一战”之前高尔斯华绥戏剧 |
概述 |
第一节 时代语境与公平正义主题 |
一、追求阶级公平 |
二、维护劳工阶层的正义 |
三、罪与罚 |
第二节 时代语境与英雄主题 |
一、愚人与圣人 |
二、小人物与大英雄 |
三、懦夫与勇士 |
第三节 时代语境与爱情婚姻主题 |
一、爱情的向往和幸福的追求 |
二、走出婚姻束缚的艰难与失败 |
三、婚姻中的男性面面观 |
第四节 时代语境与高尔斯华绥的彷徨与挣扎 |
小结 |
第三章 时代语境与“一战”之后高尔斯华绥戏剧 |
概述 |
第一节 时代语境与战争题材剧作 |
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
二、战后的阴影与光明 |
三、殖民主义的罪恶 |
第二节 时代语境与争斗题材剧作 |
一、劳资争斗中的善 |
二、种族冲突中的忠诚 |
三、新旧较量中的情感 |
第三节 时代语境与道德信仰主题剧作 |
一、骑士精神与斯多葛主义 |
二、罪与罚中的救赎与信仰 |
三、自由与道义间的选择 |
四、尊严与生命间的选择 |
第四节 时代语境与婚恋家庭题材剧作 |
一、婚恋家庭中的女性 |
二、婚恋家庭中的男性 |
小结 |
第四章 高尔斯华绥的艺术思想 |
概述 |
第一节 高尔斯华绥的艺术观 |
一、何为艺术 |
二、何为艺术家 |
三、艺术批评观 |
四、语言观 |
第二节 高尔斯华绥的戏剧观 |
一、戏剧道德观 |
二、戏剧元素观 |
第三节 高尔斯华绥戏剧观的实践 |
小结 |
第五章 时代语境与高尔斯华绥戏剧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 |
概述 |
第一节 高尔斯华绥戏剧在民国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
一、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 |
二、民国时期高尔斯华绥剧作的译介、研究和演出情况 |
三、高尔斯华绥戏剧与中国话剧 |
第二节 高尔斯华绥的戏剧在新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
一、建国初30年的社会文化语境及高剧的译介、研究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文化语境及高剧的译介、研究 |
小结 |
余论 |
附录一高尔斯华绥生平大事年表 |
附录二高尔斯华绥剧作汉语译本一览表 |
附录三高尔斯华绥剧作汉语译名一览表 |
附录四高尔斯华绥剧作剧情简介 |
中英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9)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罗兰·艾默里奇”的研究 |
(二)关于影片《2012》的研究 |
(三)关于影片《后天》的研究 |
(四)关于影片《哥斯拉》的研究 |
(五)关于影片《独立日》、《独立日2》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灾难电影概述 |
第一节 灾难电影的定义 |
第二节 灾难电影的分类 |
第三节 灾难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影片的叙事结构 |
一、多线并置的戏剧性叙事结构 |
二、增强故事性的悬念冲突 |
第二节 影片的叙事视角 |
一、全知视角叙事 |
二、第三人称视角叙事 |
第三节 人物角色的形象刻画 |
一、不可或缺的小人物形象 |
二、好莱坞经典英雄人物形象 |
第四节 情感诉求策略研究 |
一、情感诉求的原理 |
二、情感诉求把握下的观众心理 |
三、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
第三章 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的视听呈现 |
第一节 镜头语言的表达探究 |
一、画面构图的多样化 |
二、蒙太奇艺术的隐喻表达 |
三、以景抒情的空镜头画面 |
四、光影魅力的表达与呈现 |
第二节 以自然为主的音响设计 |
第三节 数字技术下的特效场面 |
第四章 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的价值内涵 |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生态思考 |
第三节 生态伦理隐喻下的人性思考 |
第四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参考影片 |
致谢 |
(10)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分析的铁路客站空间安全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铁路客运站的发展概况及特征 |
1.1.2 安全设计在铁路客站中的主要问题 |
1.1.3 环境行为心理对于客站安全的重要作用 |
1.2 国内外铁路安全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2.4 本文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理论概念界定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安全设计的环境行为心理学理论基础 |
2.1 铁路客站安全因素分类 |
2.1.1 站内安全因素分类 |
2.1.2 安全因素特征分析 |
2.2 环境心理学理论基础 |
2.2.1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环境心理学 |
2.2.2 环境的空间概念与构成 |
2.2.3 空间的界定、流动与连续 |
2.2.4 认知环境的空间属性及心理需求 |
2.3 行为心理学理论基础 |
2.3.1 行为心理学概述 |
2.3.2 旅客行为个体差异 |
2.3.3 人的行为共同特征 |
2.3.4 与行为有关的安全性事故模式 |
2.4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客站安全设计中的理论及应用 |
2.4.1 旅客安全心理需求 |
2.4.2 建筑环境的心理作用 |
2.4.3 环境心理学在客站安全设计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客站空间与旅客环境行为特征分析 |
3.1 铁路客站空间特征分析 |
3.1.1. 铁路客站空间整体特征 |
3.1.2. 站内空间组合分类 |
3.2 正常状态旅客环境行为特征 |
3.2.1 站内空间交通环境特征 |
3.2.2 旅客行为普遍特征 |
3.2.3 功能空间行为特征分析 |
3.2.4 正常状态旅客行为特征安全性分析 |
3.3 应急状态旅客环境行为特征 |
3.3.1 旅客应急状态情形分析 |
3.3.2 旅客应急状态模型仿真 |
3.3.3 旅客应急疏散特征安全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客站安全性实例调研分析 |
4.1 北京南站问卷调研 |
4.1.1. 北京南站调研资料准备与问卷设计 |
4.1.2. 北京南站调研问卷统计与分析 |
4.2 广州南站问卷调研 |
4.2.1. 广州南站调研资料准备与问卷设计 |
4.2.2 广州站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4.3 客站的安全性调研综合统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客站安全空间设计策略 |
5.1 空间组织策略 |
5.1.1 以流线为主的功能布局 |
5.1.2 满足空间尺度的心理需求 |
5.1.3 加强空间的心理防御性 |
5.2 建筑形式设计策略 |
5.2.1 涂装色彩设计策略 |
5.2.2 材料选择策略 |
5.2.3 采光照明设计策略 |
5.2.4 室内绿化策略 |
5.2.5 通用设计策略 |
5.2.6 标识系统设计策略 |
5.3 站内各空间节点安全设计策略 |
5.3.1 售票厅 |
5.3.2 出入口 |
5.3.3 候车厅 |
5.3.4 交通空间 |
5.3.5 站台空间 |
5.3.6 其他服务性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动物逃生方式种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疏散行为的滨海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 王滢. 天津大学, 2016(12)
- [2]世界的毁灭与重生:中国神话中的自然灾害[J]. 杨利慧. 民俗研究, 2018(06)
- [3]韩国灾难电影叙事策略研究(2006-2019)[D]. 齐维恒.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基于改进Dijkstra算法的煤矿井下应急路径规划研究[D]. 康宁.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对不起,南极[J]. 张宇. 作家, 2013(07)
- [6]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 [7]公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及火灾逃生研究[D]. 赵峰. 长安大学, 2010(01)
- [8]时代语境与高尔斯华绥戏剧[D]. 黄晶. 武汉大学, 2016(07)
- [9]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研究[D]. 孙金铃.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分析的铁路客站空间安全设计策略[D]. 蒲凯.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