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文言句法特点释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祺[1](2019)在《战国竹书训诂方法探论》文中研究表明战国竹书训诂研究是竹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困难却又至关重要的工作。训诂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竹书的进一步研究。而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训诂方法,则是开展竹书训诂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结合中国传统训诂学中的训诂方法,并根据战国竹书自身的特殊情况,试图总结出一套适合战国竹书训诂研究的方法,以期爲战国竹书的训诂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上的参考与借鉴。本文分爲五章:第一章爲传统训诂方法在战国竹书训诂中的应用,具体分爲八节。第一节爲据古训,举例论述了正确利用古训对於战国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二节爲破通假,分别从古音上的沟通、文献对读对通假的提示作用、传世古书中的词汇例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节爲据境求义,举例论述战国竹书上下文文义对於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四节爲据古书文例,举例论述正确辨析同义连文、反义连文、同义对文、反义对文、类义对文、俪偶等古书文例对於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五节爲分析语法,指出在战国竹书训诂研究中应注意辨析词性、句法结构以及虚词。第六节爲考异文,分别从通假关系的异文、同义替换的异文以及)字三方面举例论述战国竹书训诂研究应注意辨析异文。第七节爲明句读,指出正确的句读在战国竹书词义训诂中的重要性,并详细论述了战国竹书的句读方法。第八节爲传统训诂方法之余论,具体分爲战国竹书词义训诂中词语的同义替换、排比归纳法、词义的“同步引申”、利用方言材料、利用古代典章制度、利用传统训诂学家的训诂成果等六种方法。根据各类训诂方法的不同情况,部分方法的论述会有进一步的细分。第二章主要论述战国竹书的特殊性在竹书训诂中的运用,具体分爲八节。第一节爲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与竹书训诂,详细举例论述了战国竹书文字的考释方法,以及字形正确考释对於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二节举例论述了战国竹书通假研究中应注重吸收上古音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三节讨论战国竹书通假释读中应注意寻找战国竹书内部的通假证据。第四节论述战国竹书拼合、编联与竹书训诂的关系,举例论述战国竹书拼合与编联成果在竹书训诂中的具体运用。第五节爲战国竹书)字、残字、脱字、衍字、倒字与竹书训诂,指出战国竹书训诂研究中要注意辨析)字、残字、脱字、衍字、倒字等文字现象。第六节爲战国竹书特殊符号与竹书训诂,主要讨论正确辨析战国竹书重文符号及合文符号对竹书训诂的重要性。第七节讨论战国竹书用字习惯与竹书训诂,举例论述在战国竹书通假释读时应考虑竹书用字习惯。第八节论述战国竹书特殊性在竹书句读中的运用,以及正确句读对於竹书训诂的作用。第三章主要讨论在利用传统训诂方法进行战国竹书训诂时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从与古训有关的问题、与通假有关的问题、词语搭配的问题、误解上下文义、不识古书文例、误解虚词、误解异文、错误句读以及未能正确利用文献对读等九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则是讨论利用战国竹书特殊性进行竹书训诂时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从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中应注意的问题、竹书拼合与编联错误、不识)字及以不)爲)、不合战国竹书用字习惯、战国竹书特殊符号的错误认识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五章是我们学习以及研读战国竹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分别对上博竹书以及清华竹书中部分字词的训诂提出自己的意见,尽量做到训诂论证的有理有据。
曹雨杨[2](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曹茜[3](2020)在《初中文言虚词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言虚词既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因为各种原因,文言虚词教学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据,对文言虚词教学进行研究。文章包括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学术界对虚词的代表性定义及分类,接着将虚词的特点归纳为:单音节为主、一词多义以及存在古今异义现象,最后阐述虚词的作用:语音修饰、表达语气、加强逻辑、形成句式;第二章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虚词进行定量统计与分析,根据出现频率将71种单音节虚词分为高频、中频、低频三类,双音节虚词数量虽少,但出现频率也有高低之分,频率统计的目的是对虚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三章基于问卷调查,发现初中文言虚词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虚词释义不一,加大教学困难,学生对文言虚词学习兴趣缺失,不理解学习文言虚词的意义,教学过程程式化、碎片化;针对以上问题,第四章提出六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归类总结法、替换比较法、前后一体解读法、抓住主次法、多样朗读法。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得到的相关结论,对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
谢翠青[4](2019)在《17-19世纪西方汉学视域下的汉语连词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7-19世纪8本欧洲汉语论着(汉学论着原版影印和部分中文翻译版文献)中的连词内容为研究对象,汇集罗曼语族(意大利语、法语)、日耳曼语族(英语、德语)、斯拉夫语族(俄语)多语种背景,探讨来自不同母语背景汉学家认知下的汉语连词类型特征,借助他域视角辅助本土汉语连词研究,且西人的连词研究中,很多问题的发现已经连接现当代前沿学术问题(如语法化、类型学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将8本汉语论着进行历时分析,按照汉学家的身份以及语族,归纳了连词收录、次类划分的情况;站在多语言类型视角看,汉语连词的类型对比突出汉语连词本质特征;从共时角度横向看,西方汉学家及与之同时代的本土汉语连词研究对比,考察中西两个视角的连词同类问题研究,完善汉语连词多视角研究。由此得出结论:一、17-19世纪西方汉学家对连词的认识轨迹是从比附西语到逐渐趋向贴近汉语事实;二、汉学家认为“也罢”类词是表示“起止”连接功能的连词,“之故”类词属于表因后置连词,多视角的汉语连词研究可为具体词的词类划分提供参考;三、连词需要与他类句法结构和功能形似的词进行横向的比对,才能凸显其语法特征;四、通过印欧多语言类型对比,印欧各语族语中表示“AND”义连词只在真值[p&q]=真值[q&p]时,才等同于汉语“和”类词,表伴随的“WITH”义介词更倾向“和”类连词,“AND”义表达的非并列语义与汉语“而”语义相同;五、汉语意合能力是汉语连词缺省的原因之一,汉语韵律要求也为连词缺省提供条件。
武振玉[5](2006)在《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文中研究指明两周金文作为语料的价值被认识并且自觉运用到古汉语研究中是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的。虽然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有学者利用金文材料进行《尚书》的语言研究,此后亦不断有学者进行类似的研究,并且这些研究也多集中在虚词方面,但到目前为止,全面而系统的两周金文虚词研究尚付阙如。而随着《殷周金文集成》及其《引得》的编撰,对两周金文中的所有虚词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调查研究已成为可能,并且应是上古汉语虚词研究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两周金文中的虚词进行专门研究。研究范围包括两周金文中的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语气词,共六类。其中对代词的词类归属考虑到了传统的看法及本文的体例。研究方法上则采用汉语史研究中常用的穷尽性数量统计、历时分析、共时比较的方法,以期全面揭示两周金文的虚词系统。
袁耀辉[6](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顾王乐[7](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于春莉[8](2019)在《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研究》文中指出清代嘉道时期桐城经学家马瑞辰一生勤於着书,《毛诗传笺通释》为其代表作。其父马宗琏是经学名家,与许多汉学家有密切交往。家学熏陶是马瑞辰接受桐城文风熏染和乾嘉汉学影响的起点。桐城文学极盛,学术风气具有开明、豁达以深求经义的特点,区域文化特色促使马氏的《诗经》研究坚持汉宋兼采、独立求实的作风,注重以小学为工具,且关注《诗经》的文学性。马瑞辰成年後求学京师,得中进士。其间得以结识汉学家,使得马瑞辰在转益多师的过程中从多方面汲取汉学的丰厚营养,为继承乾嘉汉学的学术传统研治毛《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家学、区域学术、汉学这三方面构成了马瑞辰学术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具备了撰着《毛诗传笺通释》的条件。马瑞辰处於中国经学的总结时期、乾嘉汉学极盛之後,《诗学此时亦达於胜境。前人发明的卓越研究方法,取得的大量优秀成果,为他撰着《毛诗传经》笺通释》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马瑞辰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正式开始撰写《毛诗传笺通释》,历经十六年成书。此书与胡承珙《毛诗後笺》、陈奂《诗毛氏传疏》成为代表清代《诗经》研究最高成就的三巨着。马瑞辰的训诂考证研究将乾嘉考据学的方法和成果发扬光大,并在治《诗经》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特色。其一,考见毛《传》、郑《笺》、孔《疏》训释歧异,条分缕析,指出其不足或失误,所作补充或订正,详明允当。其二,利用三家《诗》遗说考证毛《诗》,在校勘文字、辨别通假、考订字义、证明诗义等方面都有创获。马氏认为三家《诗》与毛《诗》“异流而同原”,进而兼采今古文以注经。这一做法表明其消解今古文门户之见,求得《诗》之统一性的意图。其三,着力于讨论毛《诗》、毛《传》、郑《笺》的通假现象,运用辨别声韵和形体关系,比对异文,藉助文法分析等方法,在辨识通假字方面多有新解。其四,其对语言文字的声义联系有深刻认识,发扬乾嘉考据学“不拘形体,以音求义”的传统,训解毛《诗》能够贯穿“因声求义”的原则与方法。其五,无论是从马瑞辰大量运用各种与“文法”相联系的术语上,还是从利用文同一例、上下文语境分析法来训诂、校勘的具体实践中,都可见出马瑞辰已然具备了明确的文法觐念,能相当娴熟地运用文法规律对《诗经》文本进行详尽地考证。马瑞辰也利用两周铜器铭文训释文字、考证历史人物、考证名物。清代《诗经》学研究中,利用金文对《诗经》文本进行疏解的专着还相当稀有,治《诗》三大名着中只有马瑞辰采用了以金文解《诗》的方法,虽然还很不成熟,但颇具启发後世学者之功。马瑞辰也对《诗经》所涉及的名物典制内容进行了研究。考证了种类丰富的名物,且对《诗经》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古代的地理名称等都有详细研讨,善於归纳名物命名的规律,训解细致,析义精到,方法亦多种多样。马瑞辰对《诗经》所涉及的礼制内容亦有研究,诸如,古代祭祀礼制、职官制度、宫室制度、服制、军礼、射礼、车制、婚礼、宴饮制度等。此方面的考证,马瑞辰都能利用丰富的文献材料,旁征博引,反复论证,取得了较好的成续。桐城学术文化的特质是调和汉学与宋学,兼采汉学精华为宋学追求义理所用。此种学术追求亦深刻影响着马瑞辰,故而《毛诗传笺通释》不乏探索《诗经》学思想义理方面的内容。自《诗经》产生以来,诸如“诗教观念”、“采诗说”、“诗入乐观”、“郑声淫”、“国风的编次问题”、“二南说”等《诗》学基本问题就成为了古往今来许多大学者竟相争辨的焦点,甚至有许多至今仍聚讼纷纭。马瑞辰对《诗经》中的这些基本的理论性问题和颇具争议的话题给予回应,言之有据且时有新见。《通释》中部分“国风”前有总论,用以阐明一国之风的共同主题;关於具体诗篇的诗义和题旨散见于部分诗篇之中,这些都反映了马瑞辰对诗歌义理的探索,揭示出马氏关於国家政治、社会人生、礼义道德的看法和主张,表现出他於内忧外患时代心系时政与民生的迫切心情。马瑞辰对《诗经》进行文学关照的思维亦非常敏锐。第一,注重把握《诗经》的比兴手法,虽未能完全超越经学的束缚,然而往往能将比兴作为文学手法去悉心体会。第二,善於涵泳诗篇字词,使解读具有更多的文学鉴赏的意味,得出了很多昭示《诗经》文学色彩的结论。第三,重视《诗经》的文体结构特点。能够非常娴熟地利用《诗经》的重章叠唱的文体特性以及相关修辞方法,去分析诗歌文本,训解诗义。第四,马瑞辰善於体会《诗》文的情境创造,注意到其中情境描写及人物情感、心绪的表现,擅长揣摩诗人的创作意图,品玩诗歌的抒情性。第五,涉及文学接受的观察视角。马瑞辰在涵泳诗义的时候,常常不由自主地联系到後代的文学作品,以此来反观《诗经》在文辞、立意方面对後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实际上已经踏入了文学接受、文学母题、文学意象探索的边缘。第六,涉及文学还原的观察视角。他在考据过程中关注到了社会风俗、历史神话,虽是偶尔为之,但这种研究视角还原了《诗经》的本来面目,对探究诗篇本义意义重大。总之,马瑞辰时常将《诗经》作为诗歌来品读,其一是由於《诗经》本就是诗歌总集,文学性乃是其基本属性,任何经学家都不能越过《诗经》的这一特性而不谈论。其二,马瑞辰自幼受桐城一域文学风气熏染,文学素养已然融於血液,故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更强。尽管马氏对《诗经》文学性的关注尚处于一种自发而非自觉的阶段,但在很大程度上,文学性的解读在客观上帮助马瑞辰在《诗经》训诂考证研究中获得更多新颖畅达的学术成果,少了迂腐胶固的气息。《毛诗传笺通释》是代表清代《诗经》学研究最高成就的作品之一,在清代《诗经》研究的三大家中,马氏不拘门户的治学追求、学术研究的批判色彩都使这部着作以鲜明的学术风格名载史册。该书不守旧学的拘囿,在《诗经》语言训诂方面最有突破,又不乏对《诗经》学思想义理的探索。马瑞辰关注到《诗经》文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冲破政教说《诗》的限制,逸出了经学研究的藩篱。此书彰显出马瑞辰学术上通达的观念和开阔的视野,时至今日,该书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余沛芝[9](2016)在《东周金文代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东周金文这一出土文献为语料,从理论原理和语料检验两个维度,对东周金文中出现的代词进行了穷尽性的统计考察,并从语法、语用、比较的角度进行分门别类的探宄。东周金文代词共26个,可以分为三大类,人称代词(13个)、指示代词(11个)和疑问代词(2个)。对每个大类代词又可以进行下位分类,人称代词可细分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己身代词;指示代词可细分为近指代词、还指代词和无指代词;疑问代词由於数量较少,不作下位划分。本文对东周金文中各类代词的使用状态、语法特性、篇章语用进行静态描写,讨论了人称代词的数量、使用频率、句法功能、称数特徵、篇章指示功能以及谦敬语用功能,分析了指示代词的数量、使用频率、句法功能和篇章指示功能,并阐述了己身代词、无指代词和疑问代词在两周时代的发展演变历程。本文遗将西周金文、东周金文以及同时代传世文献中的代词系统进行动态比较,分别从代词数量及使用频率、语法特性、篇章语用三个层面总结代词系统的发展演变趋势。
侯倩[10](2019)在《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的认知世界里,否定范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现实世界中否定无处不在,在语言里也同样如此,否定存在人类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素到篇章,语言都有自己表达否定的系统,与肯定范畴相比,否定范畴的表达在形式上更为复杂。本文立足于词汇学的研究范式,以具有形式标记的“否定语素+X”词汇为研究对象,探讨否定语素构词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形式和意义的对应性、否定语素作为词内成分对词义表达的影响、否定语素构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不同否定语素构词的特点及其对比等问题。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和第六章是绪论和结语,绪论部分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梳理了否定语素构词的研究现状,包括否定语素构词个类研究与综合研究,汉语中的否定语素构词研究和英语中的否定语素构词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研究空间,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结语部分总结文章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文章的创新之处及其有待于继续研究讨论的问题。第二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不+X”构词,本章以否定语素构词中数量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类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不”本身的语法语义特点,探讨“不”在构词中的性质和语义表现,“不”在“不+X”中的意义表现相比较其他否定语素来说,呈现出更为多义性的特点,这与“不”的普遍性、常用性以及主观性都有关系。“不+X”的结构类型主要是偏正式,“不”与不同词性成分构词表现出倾向性,“不”作为副词性成分与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成分的结合最为常规和典型,其中与形容词性成分的结合数量最多,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更透明,而与名词性成分的结合,要求进入此结构的名词性成分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在意义上也是提取这部分语义特征,从而出现形容词化的倾向,以构式的视角阐释,是受到构式压制作用而出现的语义调整。“不+X”与“X”的语义关系,从实词和虚词、双音节和三音节、单义和多义等不同维度展开讨论,试图探究形式和意义对应性以及不对应性的规律及内在因素。“不+X”在褒贬色彩义上表现出“不+褒义或中性成分”构成带贬义色彩的词占优势的现象,并且具有语言学上的普遍性,这可以从功能语言学中的委婉机制和礼貌原则上寻求解释。“不+X”的词汇化类型主要是“粘合”类,在词汇化语法化的过程中,“不”的语义和功能发生变化,表现在功能由独立变为黏着,表达否定的语义弱化。第三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无+X”和“没+X”构词。“没”是汉语否定系统中与“不”对比讨论最多的否定性成分,“不”和“没”的分合对否定系统的面貌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无”和“没”具有历时替换关系,本章通过“无”和“没”本身的语法语义特点,探讨“无”和“没”在构词中的性质和语义表现,单义词“无+X”除了意义有所虚化的副词以及虚词无法分析“无”和“X”的语素义外,其余的大部分实词“无+X”中的“无”都是“没有”的意思,在多义的“无+X”中,有的“无+X”表现出“不”和“没有”两种否定意义,“没”作为词内成分,意义是“没有”,“没”在复合词中没有显示出“不”的意义,这与“没”产生时代较晚,与“不”分工明确有关。“没”产生于白话文兴起的语境下,且与“无”具有替换关系,在语体色彩上,“没+X”表现得较为口语,而“无+X”则一般比较文雅,属于书面语。“无+X”和“不+X”的主要不同表现在“无+X”中的“X”主要是名词性成分,“不+X”中的“X”主要为谓词性成分。由于“不”和“没”作为否定语素构词,否定的概念域完全不同,所以“不+X”和“没+X”没有同素构词,即不存在“X”为同一形式的“不+X”和“没+X”。“没|无+X”与肯定系统里的“有”所构成的“有+X”之间一般存着语义对应性,但是有些“有+中性名词”会出现语义偏移,偏向“正面、积极”义,这种情况下,“没、无+X”与“有+X”不能形成语义对应。第四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非+X”和“未+X”构词。“非”是否定词系统里一个比较有特点的词,“非”作为构词语素参与构词,语义是“不、不合于、不属于某种范围”,“非”的典型功能是否定属性词,“非+X”一般表示的是不具备X属性特征的。如果X是属性词,那么这个“非+X”结构是符合常规的结构,如果“X”不是属性词,那么在“非+X”的构式压制下,“非”会激活“X”的某些属性,表现出对属性的否定。“非”在现代汉语中作为类前缀结合范围很广,可以与不同的词结合构成一个表示否定意义的结构,组合能力非常强大,出现了一些“非+X”形式短语。“不+X”与“非+X”对应对较少,但少数的对应对的意义相似性高。“未+X”与其他否定语素构词相比,更具有委婉性。这与“未”本身语义的时制信息有关,“未”不关涉将来的特点使得表达更有委婉表现的空间,“未”是文言词,表达更为典雅,这也是“未+X”委婉性的因素。第五章考察含有否定语素的成语,成语也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关注具有形式特性的汉语否定语素类成语,以否定语素作为切入角度探讨成语的构造机制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否定语素在成语中的意义表现及其对成语化的贡献。
二、常见文言句法特点释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见文言句法特点释例(论文提纲范文)
(1)战国竹书训诂方法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战国竹书的发现与公布 |
第二节 战国竹书训诂方法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 |
第一章 传统训诂方法在战国竹书训诂中的运用 |
第一节 据古训 |
第二节 破通假 |
第三节 据境求义 |
第四节 据古书文例 |
第五节 分析语法 |
第六节 考异文 |
第七节 明句读 |
第八节 传统训诂方法之余论 |
一、词语的同义替换 |
二、排比归纳法 |
三、词义的“同步引申” |
四、利用方言材料 |
五、利用古代典章制度 |
六、利用传统训诂学家的训诂成果 |
第二章 战国竹书特殊性在竹书训诂中的运用 |
第一节 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与竹书训诂 |
第二节 上古音研究成果的吸收 |
第三节 战国竹书内部的通假证据 |
第四节 战国竹书拼合、编联与竹书训诂 |
第五节 战国竹书讹字、残字、脱字、衍字、倒字与竹书训诂 |
第六节 战国竹书特殊符号与竹书训诂 |
第七节 战国竹书用字习惯与竹书训诂 |
第八节 战国竹书特殊性在句读中的运用 |
第三章 利用传统训诂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与古训有关的问题 |
第二节 与通假有关的问题 |
第三节 词语搭配的问题 |
第四节 误解上下文义 |
第五节 不识古书文例 |
第六节 误解虚词爲实词 |
第七节 误解或不识异文 |
第八节 错误句读 |
第九节 未能正确利用文献对读 |
第四章 利用战国竹书特殊性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战国竹书文字考释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二节 竹简拼合编联错误 |
第三节 不识讹字及以不讹爲讹 |
第四节 不合战国竹书用字习惯 |
第五节 战国竹书特殊符号的错误认识 |
第五章 战国竹书训诂研究举例 |
第一节上博竹书训诂研究举例 |
第二节 清华竹书训诂研究举例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2)《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3)初中文言虚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及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虚词概述 |
第一节 虚词的定义 |
第二节 虚词的特点 |
一、单音节为主 |
二、一词多义 |
三、古今异义 |
第三节 虚词的作用 |
一、语音修饰 |
二、表达语气 |
三、加强逻辑 |
四、形成句式 |
第二章 对教材中虚词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文言虚词统计范围 |
第二节 文言虚词统计种类的确定 |
第三节 文言虚词统计情况与分析 |
第三章 初中文言虚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虚词释义不一,加大教学困难 |
第二节 学生对文言虚词学习兴趣的缺失 |
第三节 学生不理解学习文言虚词的意义 |
第四节 教学过程程式化、碎片化 |
第四章 初中文言虚词教学方法 |
第一节 分层教学法 |
一、以单篇课文为例 |
二、以单个虚词为例 |
第二节 归类总结法 |
第三节 替换比较法 |
一、句末虚词“也”与“矣”的比较 |
二、句首虚词“噫”与“呜呼”的比较 |
第四节 前后一体解读法 |
一、结合整句 |
二、结合整段及全文 |
第五节 抓住主次法 |
一、教新不教旧 |
二、挑难点、重点进行教授 |
第六节 多样朗读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南通市虹桥二中文言虚词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部编版文言虚词统计表 |
附录三 南通市虹桥二中文言虚词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情况统计表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17-19世纪西方汉学视域下的汉语连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欧洲汉语论着中连词研究历时概述 |
第一节 17-18世纪欧洲汉学论着中对汉语连词的认识 |
第二节 19世纪欧洲汉学论着中对汉语连词的认识 |
第三节 汉学论着的历时归纳 |
第三章 欧洲汉语论着中连词范畴研究 |
第一节 连词的定名定义 |
第二节 连词的界限 |
第三节 连词的次类划分问题 |
第四章 欧洲汉语论着中连词语法特征研究 |
第一节 连词结构 |
第二节 连词的位置和连接功能 |
第五章 欧洲汉语论着中连词语义与语用功能研究 |
第一节 连词语义分析 |
第二节 连词语用分析 |
结语 |
附录: 17-19世纪欧洲汉语论着中的连词释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金文的语料价值及虚词研究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两周金文虚词研究的历史回顾 |
第三节 两周金文虚词研究的方法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说明 |
第二章 两周金文中的代词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第一人称代词 |
第二人称代词 |
第三人称代词 |
己身代词 |
第二节 指示代词 |
第三节 疑问代词 |
第四节 无指代词 |
第三章 两周金文中的副词 |
第一节 否定副词 |
第二节 范围副词 |
第三节 程度副词 |
第四节 时间副词 |
第五节 频率副词 |
第六节 情态副词 |
第七节 语气副词 |
第八节 关联副词 |
第九节 方式副词 |
第四章 两周金文中的介词 |
第一节 引进处所的介词 |
一、引进动作行为所在的处所 |
二、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 |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起始处所 |
四、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方面或范围 |
第二节 引进时间的介词 |
第三节 引进对象的介词 |
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偕同对象 |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受事对象 |
三、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
四、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对象 |
五、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对象 |
第四节 引进原因的介词 |
第五章 两周金文中的连词 |
第一节 并列连词 |
第二节 承接连词 |
第三节 因果连词 |
第四节 假设连词 |
第五节 让步连词 |
第六节 递进连词 |
第六章 两周金文中的叹词 |
第七章 两周金文中的语气词 |
第一节 句首语气词 |
第二节 句首句中语气词 |
第三节 句中语气词 |
第四节 句尾语气词 |
引书简称表 |
词语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
一、误析字形结构 |
二、误认文字初形 |
三、误说字本义 |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
结语 |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
单字索引 |
简称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马瑞辰家世生平事迹考论 |
第一节 家世述略 |
第二节 生卒年考 |
第三节 生平行迹考 |
一、仕路悲辛两蹉跎 |
二、万里贬谪戍东北 |
三、亡于太平军兵事 |
第四节 交游考述 |
一、与桐城学人之交游 |
二、与汉学家的交游 |
第二章 马瑞辰学术渊源考论 |
第一节 马瑞辰着述情况考 |
一、精心研治《诗经》 |
二、着述《列女传》等其他学术作品 |
三、文学着述 |
第二节 家学渊源考述 |
一、学术方向的选择 |
二、学术精神的浸润 |
三、学术方法的启迪 |
第三节 区域学术渊源考述 |
一、桐城学术文化的特色简论 |
二、桐城学术文化对马瑞辰的影响 |
第四节 汉学学术渊源考述 |
一、汉学的学术文化背景 |
二、汉学对马瑞辰的影响 |
第三章 《毛诗传笺通释》撰着考论 |
第一节 《毛诗传笺通释》撰着过程考 |
一、《毛诗传笺通释》的成书时间 |
二、《毛诗传笺通释》的版本 |
第二节 《毛诗传笺通释》引述典籍考 |
一、引书的总体情况 |
二、引清人学术成果 |
三、引书特点研究 |
四、由引书看马瑞辰的治学特点 |
第四章 《毛诗传笺通释》训诂考证 |
第一节 悉心辨证《传》《笺》《疏》 |
一、具有辨析三者的明确意识 |
二、辨析《传》、《笺》、《疏》训释的异同关系 |
三、解释、引申毛《传》或纠正毛《传》之误 |
四、解释、引申郑《笺》或纠正郑《笺》之误 |
五、补充、完善《正义》或纠正《正义》之误 |
第二节 充分徵引三家《诗》 |
一、明晰的学术探研意识 |
二、三家《诗》说的用途 |
第三节 校勘以使文字明 |
一、《毛诗传笺通释》的校勘内容 |
二、《毛诗传笺通释》的校勘方法 |
第四节 明辨通假成果丰 |
一、由声韵关系判定假借 |
二、由形体关系判定假借 |
三、根据异文判断假借 |
四、藉助文法判断假借 |
五、综合多种方法明假借 |
第五节 训诂方法多样化 |
一、因声求义 |
二、据文求义 |
三、利用金文 |
第五章 《毛诗传笺通释》的名物典制研究 |
第一节 名物训释 |
一、名物考证内容丰富 |
二、归纳名物命名规律 |
三、训解细致追求内涵 |
四、名物考证方法多样 |
第二节 礼制考证 |
一、有关吉礼的考证 |
二、有关军礼的考证 |
三、有关嘉礼的考证 |
第六章 《毛诗传笺通释》的《诗》学思想 |
第一节 《诗经》基本问题的阐述 |
一、采诗与诗教相联系的观点 |
二、“诗入乐”说考 |
三、“郑声淫”说新解 |
四、国风编次可见国之兴衰 |
五、“二南”考述 |
六、“二南”后夫人为泛称 |
七、《豳雅》、《豳颂》非《豳凰·七月》 |
第二节 《诗经》义理的阐发 |
一、国家兴亡取决於民心 |
二、尚贤用贤极为重要 |
三、勤俭兴国的政治见解 |
四、君王应勤政自强 |
五、礼义与功利相统一的治国策略 |
六、利用阴阳五行学说解读诗义 |
第三节 《诗经》的文学品鉴 |
一、关注《诗经》文学性的表现 |
二、关注《诗经》文学性对经学研究的影响 |
结语 |
一、《毛诗传笺通释》学术特色 |
二、《毛诗传笺通释》学术地位之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东周金文代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概述 |
第二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相关说明 |
第一章 代词的界定和分类 |
第一节 代词的界定 |
第二节 代词的分类 |
第二章 人称代词 |
第一节 第一人称代词 |
第二节 第二人称代词 |
第三节 第三人称代词 |
第四节 己身代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指示代词 |
第一节 指示代词的特性和体系 |
第二节 近指代词 |
第三节 速指代词 |
第四节 无指代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疑问代词 |
一、东周金文中的疑问代词 |
二、同时代传世文献中的疑问代词 |
三、西周金文中的疑问代词 |
四、两周时代疑问代词的发展演变 |
五、小结 |
结语 |
附录 本文所涉东周铜器汇总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否定语素和否定词的研究 |
1.3.2 关于“否定语素+X”复合词的研究 |
1.3.3 现有的研究局限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现代汉语“不+X”复合词研究 |
2.1 “不”的语义功能 |
2.1.1 “不”在不同文献中的解释 |
2.1.2 “不+X”构词中“不”的性质问题 |
2.1.3 “不+X”构词中“不”的多义性 |
2.2 “不”与不同词性成分构词情况 |
2.2.1“不+X”的结构类型 |
2.2.2 “不”与名词性成分的结合 |
2.2.3 “不+X”的形容词化 |
2.3 “不+X”与“X”的语义关系 |
2.3.1 双音实词“不+X”与“X”的关系 |
2.3.2 双音虚词“不+X”与“X”的关系 |
2.3.3 三音节“不+X”与“X”的关系 |
2.4 “不+X”的色彩意义 |
2.4.1 “不+X”与“X”的书面语色彩 |
2.4.2 “不+X”的感情色彩 |
2.4.3 “不X不Y”与“不A而B”构式的感情色彩 |
2.5 “不+X”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
2.5.1 关于词汇化和语法化 |
2.5.2 “不+X”的成词途径 |
2.5.3 “不+X”的语法化——-以“不但”类词为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汉语“无|没+X”复合词研究 |
3.1 “无”和“没”及其关系 |
3.1.1 “无”的语义功能 |
3.1.2 “没”的语义功能 |
3.1.3 “无、没”的历时替换过程及“没”的演化 |
3.2 “无、没+X”的语义 |
3.2.1 “无+X”的语义 |
3.2.2 “没+X”的语义 |
3.3 “无+X”与“没+X”的对比及二者与“不+X”的对比 |
3.3.1 “无+X”与“没+X”的对比 |
3.3.2 “无+X”与“不+X”的对比 |
3.3.3 “没+X”与“不+X”的对比 |
3.4 “无|没+X”与“有+X”的关系 |
3.4.1 “无有”和“没有”的产生 |
3.4.2 “无+X”和“有+X”的关系 |
3.4.3 “没+X”和“有+X”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代汉语“非|未+X”复合词研究 |
4.1 “非”的语义功能 |
4.2 “非+X”的语义 |
4.2.1 “非+X”中“非”的语义表现 |
4.2.2 “非+X”的流行性 |
4.3 “非+X”与“不+X”的对比分析 |
4.4 “未”的语义功能 |
4.5 “未+X”的语义 |
4.5.1 “未+X”中“未”的语义表现 |
4.5.2 “未+X”表委婉的语义特点 |
4.5.3 “未+X”与“不+X”的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代汉语含否定成分的成语研究 |
5.1 含否定成分的成语的并列形式及构造机制 |
5.1.1 并列式的两种基本结构 |
5.1.2 并列结构成语的特征与功能 |
5.1.3 作为成语孳生形式标记的否定成分 |
5.1.4 以丰富性为追求原则的成语微变 |
5.2 四字否定成语的几种特殊形式 |
5.2.1 冗余否定 |
5.2.2 作为“否定小句”的成语 |
5.2.3 委婉态四字否定成语 |
5.2.4 相近功能成语的同构性 |
5.3 “不X”作为构词成分对成语化的贡献 |
5.3.1 “自强不息”型 |
5.3.2 “不胫而走”型 |
5.3.3 从双音节词到四音节成语孳生过程中对否定成分的筛选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否定语素+X”中否定语素的语义功能 |
6.2 本研究的认识与创新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常见文言句法特点释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国竹书训诂方法探论[D]. 吴祺.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3]初中文言虚词教学研究[D]. 曹茜. 喀什大学, 2020(07)
- [4]17-19世纪西方汉学视域下的汉语连词特征研究[D]. 谢翠青. 厦门大学, 2019(08)
- [5]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D]. 武振玉. 吉林大学, 2006(10)
-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7]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8]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研究[D]. 于春莉. 扬州大学, 2019(02)
- [9]东周金文代词研究[D]. 余沛芝.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10]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D]. 侯倩. 山东大学, 2019(02)
标签: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