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浊滴定法测定三乙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

比浊滴定法测定三乙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

一、用浊度滴定法测定三醋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知[1](2015)在《复凝聚法回收淀粉加工废水中蛋白质的研究》文中指出淀粉工业是以马铃薯、小麦、大米、玉米等农作物为原料生产淀粉或者淀粉深加工产品的行业。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和小麦产量最大的国家,随着马铃薯和小麦深加工的发展,生产淀粉过程中产生的淀粉废水也不断增多,工业上一般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采用热絮凝法沉淀淀粉废水中的可溶性蛋白质,所得蛋白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导致营养功能性质大幅度降低。复凝聚法是一种条件温和的方法,原理是使带相反电荷的蛋白质和多糖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电中性、不溶性的复合物,进而形成相分离。复凝聚法回收蛋白质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蛋白质的相关性质,避免工业上的酸热条件,提高副产物资源的附加值。通过浊度滴定研究马铃薯蛋白-壳聚糖复凝聚过程中的相行为,以及不同p H、蛋白/壳聚糖比例对蛋白质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添加量的增大,蛋白/壳聚糖比例的降低,马铃薯淀粉废水/壳聚糖混合体系的浊度曲线向高p H方向偏移。最佳的蛋白回收条件为:p H 6.0,蛋白/壳聚糖比例1:2,蛋白回收率为51.9%。壳聚糖能选择性地回收酸性蛋白糖蛋白,通过电泳光密度分析,糖蛋白纯度达到88.6%。进一步对蛋白-壳聚糖复合物进行分离,回收产物蛋白含量由25%提高到78.9%。通过浊度滴定研究马铃薯蛋白-卡拉胶复凝聚过程中的相行为,以及不同p H、蛋白/卡拉胶比例对蛋白质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卡拉胶添加量的增大,蛋白/卡拉胶比例的下降,马铃薯淀粉废水/卡拉胶混合体系浊度曲线向低p H值方向偏移。最佳的蛋白回收条件为:p H 3.5,蛋白/卡拉胶比例2.5:1,蛋白回收率达100%,回收产物蛋白含量为67.2%。卡拉胶对马铃薯蛋白的回收没有选择性,不同p H和比例下得到的蛋白组分无明显差异。系统研究不同阴离子多糖对蛋白质回收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阴离子多糖分子量与蛋白质回收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卡拉胶、黄原胶、海藻酸钠、CMC、阿拉伯胶的最佳蛋白回收率分别为100%、99.2%、94.7%、85%和74%。多糖分子量与蛋白质回收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方程为y=10.895ln(x)+22.869,相关系数R2为0.8584。对照组酸沉法在p H 2.5,蛋白回收率为74.3%。酸热法在100℃下加热2 min,蛋白回收率为93.5%。通过对p H 3.5,蛋白/卡拉胶2.5:1下离心得到的上清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和氨基酸测定,得出上清液中存在大量的游离氨基酸,因此选用001×8型苯乙烯强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游离氨基酸作进一步回收。结果表明:Thomas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氨基酸的穿透曲线,拟合方程为y=-0.1054x+5.0035,相关系数R2为0.992。穿透体积下上样游离氨基酸回收率达88.4%,洗脱液中氨基酸干基含量达89.5%。为进一步验证复凝聚法回收淀粉废水中蛋白质的适用性,研究不同p H、蛋白/卡拉胶比例对小麦淀粉废水中蛋白质的回收。结果表明:随着卡拉胶添加量的增大,蛋白/卡拉胶比例的降低,浊度曲线向低p H值方向偏移。最佳的蛋白回收条件为:p H 4.5,蛋白/卡拉胶为2.5:1,蛋白回收率达95.7%。

林秀梅[2](2013)在《聚己内酯解聚酶的分离纯化及其催化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是由ε-己内酯开环聚合而成的合成型聚酯,因其自身的优良性能及可生物降解性,现已应用于多个领域。本实验室从活性污泥中筛得一株可降解PCL的菌株Pseudomonas mendocina DS1001,本论文在其产酶条件、PCL薄膜降解、PCL解聚酶的分离纯化、酶学性质、PCL解聚酶基因克隆及异源表达、蛋白结构与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PCL的降解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单因素发酵条件对菌株DS1001产PCL解聚酶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时间、培养基初始pH、温度、含碳量四个因素影响明显,并通过Box-Behnken组合设计方法设计了一个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出菌株DS1001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9.0、发酵温度31.27℃、含碳量0.05%(w/v),摇床培养48h,PCL解聚酶活力较优化前提升40%。(2)粗酶液经DEAE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一个PCL解聚酶纯酶组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4KDa,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与pH分别为60℃、9.5,在4-50℃、pH5-12范围内酶活力稳定; Ca2+、Mg2+可强烈促进PCL解聚酶活力,而酶活力会受到EDTA、PMSF的抑制;PCL解聚酶对甲醇等有机溶剂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但吐温-80与Triton X-100强烈抑制酶活力。PCL解聚酶对14C的底物催化效率最高,经质谱检测,PCL解聚酶对PCL的降解产物主要为羟基己酸二聚体,还有部分单体、三聚体及四聚体。PCL解聚酶无界面活性,可降解粗角质,且受角质诱导,推测PCL解聚酶在酶学分类上属于角质酶。(3)对PCL解聚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在E.coli BL21宿主菌中成功诱导表达,经Ni柱亲和层析获得了重组蛋白,理论分子量约为29KDa,在N端含有一个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并经基因定点突变验证,PCL解聚酶具有一个包含Ser148、Asp198、His228的催化三联体和一个Thr80、Gln149的氧离子空洞,其中任一氨基酸的突变均会造成PCL解聚酶活力的缺失,但并不会影响突变体的表达。(4)菌株DS1001在5天内可将非结晶的PCL薄膜完全降解,整个降解过程可分为“慢-快-慢”三阶段,且是由外到内逐层降解。对PCL降解机制进行了探讨,PCL解聚酶以外切酶作用模式,优先剪切链端的第二个酯键,PCL解聚酶与传统脂肪酶具有共同的催化机制,PCL在结构上与某些天然酶的底物类似,被其中一些底物特异性宽泛降解酶错误识别,从而发生降解。

覃有学[3](2012)在《油墨聚合物树脂的分子量及分布》文中研究表明在选择油墨树脂产品时,人们往往只注意树脂的类型和技术指标,而忽视了树脂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这个反映树脂产品内在质量的因数。分子量分布能对聚合物性能起重要影响,往往是油墨性能能否达到令人满意的关键。

李明[4](2010)在《燃料电池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文中指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作为可以替代目前电力来源的一种新能源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高、低或零排放和燃料容易运输等很多优点。DMFC作为一个便携式或移动电源有望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手机电池和电动车电源等。但是,DMFC目前面临两大主要难题,一是甲醇从阳极向阴极的透过率高,即膜的阻醇性能较差;二是阳极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反应的活性低。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AMDMFC)采用了阴离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整个体系为碱性。在碱性介质中甲醇氧化速度比在酸性介质中要快,而且也不存在反应中间产物使电极催化剂中毒现象;在AMDMFC中,氢氧根基团与甲醇传递方向相反,可消除电渗析产生的甲醇渗透,从而可降低甲醇渗透速度。因此,AMDMFC能够克服DMFC的缺点。阴离子交换膜作为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起到传导氢氧根离子、分隔燃料和氧化剂的双重功能。本论文旨在使用新型材料Poly (vinylbenzyl chloride) (PVBCl)制备一张阴离子交换膜,并对它的性能进行表征。使用合适的溶剂溶解聚合物PVBCl制成高分子溶液,选取合适的交联剂添加在高分子溶液中让其交联。将溶液浇铸在一块平整的载玻片上,然后让溶剂在室温下挥发足够长的时间(4小时)以确保溶剂能挥发完全,通过溶液浇铸法便可成功制备尺寸稳定性好、光滑平整、颜色透明的完整的PVBCl阴离子交换膜。文章对PVBCl膜的电性能和交换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溶剂的种类、凝胶介质、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对成膜性能的影响,并对膜的交联度、含水率、离子交换容量等性能进行了表征。

史可人[5](2008)在《新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燃料电池具有储运及补充方便等特点被认为是适应未来能源和环境要求的理想动力源之一。它被认为最适宜作可移动动力电源和便携式电源,如电动车电源和手机电池。目前燃料电池研究面临两大主要难题,一是甲醇从阳极向阴极的透过率高,即膜的阻醇性能较差。二是阳极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反应的活性低。甲醇氧化速度在碱性介质中比在酸性介质中要快,而且甲醇氧化催化剂的结构敏感性较小,也不存在反应中间产物使电极催化剂中毒现象。在碱性介质中,氢氧根基团与质子传递方向相反,可消除电渗析产生的甲醇渗透,从而可降低甲醇渗透速度等。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有望从改变电池酸碱环境的角度来克服存在的两大难题。阴离子交换膜作为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起到传导氢氧根离子、分隔燃料和氧化剂的双重功能。本论文工作集中在膜的制备与表征,并取得如下进展:聚苯乙烯基苄基氯(PVBCl)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一类用于制备分离膜的新型材料。使用合适的溶剂溶解聚合物PVBCl制成高分子溶液,选取合适的交联剂添加在高分子溶液中使其交联。将溶液浇铸在一块平整的载玻片上,然后让溶剂在室温下挥发足够长的时间(4小时)以确保溶剂能挥发完全。通过溶液浇铸法便可成功制备尺寸稳定性好、光滑平整、颜色透明的完整的PVBCl离子交换膜,并对PVBCl膜的力学性能和交换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溶剂的种类、成膜载体、聚合物的浓度、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对成膜性能的影响,并对膜的含水率、交换容量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其次,用基团贡献法计算出了PVBCl膜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浊度滴定法测得的数值相近,说明基团贡献法和浊度滴定法均可有效得到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从溶解度参数差可以得到乙酸乙酯(EA)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是PVBCl膜材料的良溶剂。将LCP关系分别用于研究PVBCl/NMP/Nonsolvent和PVBCl/EA/Nonsolvent铸膜液体系,通过实验研究了非溶剂添加剂(H2O、正丁酮、乙二醇、冰醋酸、正丁醇和PEG400)对铸膜液体系相分离行为的影响:发现LCP关系可以用于描述该体系相分离时的浊点组成,并依据LCP半经验关系式外推计算出各体系的双节线。根据LCP线性相关曲线以及计算得到的铸膜液体系的双节点线结果,可以得出截距数值a与非溶剂的沉淀能力相对应,当a值越小时,非溶剂对聚合物溶液的沉淀能力越强。结果表明对于PVBCl/EA/Nonsolvent和PVBCl/NMP/Nonsolvent铸膜液体系,实验中所用非溶剂添加剂对聚合物溶液的沉淀能力相同,按H2O、正丁酮、乙二醇、冰醋酸、正丁醇和PEG400依次减弱。通过LCP关系计算聚合物制膜体系的双节线与实验测得的浊点线一致。由此可以得到铸膜液体系中使用H2O作为凝胶介质。第三,从在线红外光谱跟踪测定,可以得到交联度是随着交联反应进行在变大,变化速度由快到慢,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交联反应一直在进行。从机理分析交联反应有可能是Sn1,也有可能是Sn2,由于能垒的作用,发生Sn2的可用性比较大。通过实验测定,在反应中段,得到了一个表观反应级数n=1.93,证明了交联反应是一个Sn1和Sn2的混合机理的反应,比较多的是进行了Sn2的反应。但是对反应速率与时间作图,发现反应在后期速度明显变慢,反应是中存在溶剂阱,也就是扩散作用在反应的后期控制了反应的进程。交联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升高。交联后聚合物膜的局部有序性提高。用等物质量的交联剂TMMDA、TMPDA、TMBDA、TMHDA和TMEDA与PVBCl交联后形成的膜平均孔径依次变大。TMEDA、TMPDA、TMBDA和TMMDA交联形成的PVBCl膜非结晶的XRD衍射峰都几乎重叠,TMHDA的峰比其它物质最尖锐,峰值较高,微区有序性最强。这几种交联剂对PVBCl膜Tg的影响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用不同量的TMMDA交联形成的膜,其表面形貌变化较小。交联密度与△Tg成线性关系。膜的交联浓度对膜的厚度、含水量、重均交联度影响较小。膜在KOH溶液中交换的OH-离子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直到膜与溶液体系达到离子交换平衡。本课题采用了FTIR法表征交联度,并利用pH计准确测量膜的离子交换率。

王孝军[6](2007)在《聚芳硫醚砜溶液行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芳硫醚砜(PASS)是聚芳硫醚(PAS)类特种工程塑料中的重要品种,其作为聚苯硫醚(PPS)的结构改性品种由美国Phillips Petroleum公司于1988年开发成功。PASS树脂保持了PPS树脂很多优良的性能如优良的耐腐蚀、耐辐射、阻燃、高力学强度、极好的尺寸稳定性及优良的电性能,同时PASS树脂具有比PPS树脂更优异的韧性,其玻璃化温度(Tg)高达218℃,因此具有比PPS更为优良的热稳定性和高温下的强度保持率。与PPS具有的结晶结构不同,PASS常态下是一种非晶聚合物,可在常温下溶于某些强极性有机溶剂,因此可以通过溶液法将其进行加工制备成高性能的纤维、薄膜制品。目前国外对PASS的合成及复合材料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PASS薄膜的应用研究则有韩国在进行。由于目前在学术领域对PASS的研究还大多集中于合成方法的完善,而对其物理性质、聚集态结构及加工方面的研究,无论在专利还是文献方面都还十分有限。目前国内对PASS的合成研究已逐步趋于成熟,为了实现PASS树脂的产业化开发,目前急需对其物理性质及加工应用进行研究。本论文首先回顾了PASS的性能、合成方法及国外研究进展,指出了PASS树脂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确定了本论文的目标是在前人对PASS树脂合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对其溶液性质及溶液加工制备PASS致密膜、分离膜及纳米纤维的研究,通过本博士论文的工作,获得了下列主要的研究成果:1、本论文发现了PASS在溶剂中形成结晶溶剂化物的现象,并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到了PASS与NMP形成的结晶结构的各种物理性质。首先通过对PASS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形成晶体过程的各种测试,证实了该晶体为PASS与NMP共同组成的结晶溶剂化物。此种结构并不稳定,其熔点低于130℃,而且当利用抽提或蒸发方法移除混合物中溶剂后,这种结晶结构将被破坏。通过热分析测试得到了PASS、NMP体系的相图,并得出PASS与NMP所组成的晶体中PASS分子链段与NMP分子的摩尔比应为7:3。发现对聚合物结晶溶剂化物的溶解过程进行一定简化后可以进行理论计算,并且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较吻合,通过计算得到PASS/NMP结晶溶剂化物的溶解热△h=4.59cal.g-1。本论文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及自制的密闭溶液池,对聚合物结晶溶剂化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发现PASS-NMP溶剂化物的结晶过程初期满足Avrami方程,此结晶过程的Avrami指数n=1.1,20℃及40℃下所对应得结晶速率常数分别为k20=2.77×10-4,k40=1.06×10-2。PASS-NMP结晶溶剂化物在加热分解过程中出现两个平台,其中第一个平台对应于NMP的蒸发过程,第二个平台对应于PASS的分解过程。本文采用了多种方法对PASS-NMP结晶溶剂化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分析,并计算得到了PASS-NMP结晶溶剂化物的热分解活化能及分解反映机理,发现与纯PASS热分解过程机理不同,PASS-NMP结晶溶剂化物的热分解过程满足线性相界面反应机理(R1降解机理),并导致PASS的热分解活化能由纯聚合物的214.24KJ/mol降低至174.18KJ/mol。2、本论文利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PASS致密膜并对退火处理前后薄膜的表面进行了观察,发现经过220℃退火处理后PASS致密膜表面出现球粒状突起结构。考察了制膜工艺对表面球粒状突起结构的影响,发现球粒状结构与制膜温度、处理条件密切相关。对退火前后薄膜的X射线衍射观察表明,在制膜及退火处理过程中并没有结晶现象的发生,但经过退火处理,PASS的近程有序性有所提高。论文从分子运动及传质角度对制膜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验证得出:在成膜过程中薄膜中会残留一定量的溶剂,溶剂的残留量只与成膜温度有关,溶剂在薄膜中分散均匀,且对于分子链的运动起到增塑剂的作用,薄膜的玻璃化温度略高于制膜温度。本论文对球粒状突起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针对PASS薄膜表面突起形成的模型:在制膜过程中,由于薄膜表面溶剂含量与基体溶剂含量存在一定的梯度,薄膜表层聚合物首先进入玻璃态,有一定量的溶剂残留于薄膜基体中无法完全挥发。在挥发速度很低时,这些残留的溶剂与PASS分子链在热运动中可以形成近晶结构,但此时PASS分子链已经处于玻璃态,聚合物分子链只能做局部调整,并且体系中溶剂分布较分散,因此这种近晶结构并不能成长为真正的晶体结构。由于此种结构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并且相对于基体的无规结构较为稳定,因此在热处理或较高温度制膜过程中,随着分子热运动的增强,此种结构将向表面聚集并形成球粒状突起结构。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可较好的解释论文中的实验现象。通过对处理前后的薄膜及前文所提及的结晶溶剂化物的表面元素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3、本论文利用沉浸凝胶法(L-S法)在国内首次成功制备了PASS分离膜,并对成膜机理进行了讨论。通过对PASS/溶剂/非溶剂体系的相图计算可知,在所研究体系内三个相互作用参数对相图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X13>X12>X23,即在制膜过程中聚合物与非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大小将对制膜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最大,沉淀浴的选择对控制制膜过程至关重要。利用浊点滴定法得到的PASS/溶剂/非溶剂三元体系相图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相吻合。所研究的各种溶剂对PASS的溶解能力大小顺序为:NMP>苯酚+四氯乙烷>二甲基甲酰胺(DMF),各种常用沉淀剂的沉淀能力总体上随羟基数的增加、极性的增大而增强,其从大到小的顺序是:H20>丙三醇>乙二醇>异丙醇>乙醇>1,2-丙二醇。所制备的PASS分离膜均具有指状孔结构,通过分析可知这种结构的形成可能是延迟分相所导致的。另外,随着所使用沉淀剂沉淀能力的减弱,薄膜表面的致密程度下降并形成孔结构。在铸膜液中加入添加剂聚乙烯醇(PEG)可有效提高薄膜的透过性,所添加PEG分子量为2000时薄膜的透过性最佳。PEG的添加量在5wt.%以下为宜,PEG的大量加入并不能继续改善薄膜的透过性。此外,薄膜浸入沉淀浴前的蒸发时间也会对薄膜透过性产生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蒸发时间应控制在60s左右为宜。关于沉淀剂对薄膜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以去离子水为沉淀剂时薄膜的纯水透过率最低而截留率最高。随着沉淀剂中溶剂组分(NMP)或沉淀能力较弱组分(乙醇)的加入,制得PASS分离膜的透水性增加但截留率有所下降。4、本论文报道了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ASS纳米纤维的研究结果,针对PASS的溶剂沸点均较高,本论文首创性的将环境温度的控制引入静电纺丝过程中。本论文对各种PASS溶液的可纺性进行了研究。在可纺性实验中发现以NMP为溶剂时,PASS溶液在常温下不可纺,而在高温下可以通过静纺得到纳米纤维,当以苯酚四氯乙烷为溶液时,可在常温下纺制PASS纳米纤维的结论,同时发现PASS溶液存在最低可纺浓度,且这一浓度值随PASS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通过对溶液可纺性的讨论得出,溶液的缠结与溶剂的有效蒸发是静电纺丝两个必要条件。由于对静电纺丝过程具有影响的工艺参数较多,本论文采用L2556正交实验对纺丝液浓度、环境温度、电压、接收距离及纺丝流量等纺丝工艺对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得出静电纺丝制备PASS纳米纤维过程中,溶液浓度对纳米纤维直径大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电压、溶液流量的影响,环境温度对纤维直径的影响最小,同时可知纳米纤维的直径总体上随着溶液浓度、电压、接受距离及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为减小。在PASS纳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应主要通过调整溶液浓度、电压及溶液流量变化来调控纳米纤维的直径。

杨黎明[7](2005)在《壳聚糖的改性及其智能水凝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壳聚糖(Chitosan)是虾、蟹和昆虫壳骨架中提取物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它来源丰富,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易生物降解、无毒、环境友好等特性;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有着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可用作药物载体、人工软组织材料(如人工皮)等。壳聚糖富含羟基和氨基,通过改性可以得到特定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如引入羧基后可得到特殊的聚两性电解质的性能。本文通过三种改性方法,在壳聚糖中引入羧基,成功地制备了三种具有特殊pH和温度敏感性的智能水凝胶。 采用60Co-γ射线和电子束对壳聚糖—丙烯酸混合水溶液辐照,制得了具有pH敏感性的壳聚糖(CS)/聚丙烯酸(PAAc)互穿网络水凝胶。该水凝胶在pH<4和pH>6的条件下溶胀较大,而在pH4至5之间的缓冲溶液中溶胀较小,具有明显的“酸”、“碱”双重敏感特性;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CS/PAAC磁性水凝胶微球,通过溶胀吸附法将一种广谱抗癌药物—平阳霉素包埋于该磁性水凝胶微球,测定了其体外模拟药物释放的性能。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磁微球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能有效地进入肿瘤细胞的“靶区”,对肿瘤细胞的主动脉具有栓塞作用,同时具有药物缓释作用,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疗效。 采用60Co-γ射线对羧甲基壳聚糖(CMCS)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混合水溶液进行辐照,制得了具有温度和pH双重敏感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CMCS半互穿网络水凝胶。该水凝胶将PNIPAAm温度敏感性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由32℃提高到人体温度37℃以上,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水凝胶的溶胀比;用考马斯亮蓝作为药物模型,研究了该共聚物水凝胶在不同温度下的药物释放性能。 采用丙酮酸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通过丙酮酸的羰基基与壳聚糖的氨基反应生成Schiff碱化合物,再用NaBH4进行还原,制备了聚两性电解质丙酮酸壳聚糖(PCS),然后采用聚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制得具有pH敏感性的丙酮酸壳聚糖(CPCS)水凝胶。该水凝胶显示出独特的酸碱两性响应性和良好的溶胀可逆性。

孙树东[8](2003)在《PSF-DMAc-IBA体系制得的高度非对称聚砜膜》文中研究指明高度非对称膜的概念是由Wrasidlo于1986年首次提出的。他发现聚合物溶液三元体系降温,或加入非溶剂时都显着地出现浑浊。此时该系统由单相转变为一种液相分散至另一相的分散液,其稳定度取决于分散液的组成距双结点线的距离。利用这种性质,根据原料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布、聚合物溶液的组分和不同的制备条件,可得到不同的相体积比。由不同相的组成和体积比可以得到不同性能,如膜的形态,膜各层的平均孔径及分布,耐爆破强度和中空纤维外表层和芯层的孔径比(>125)。 高度非对称膜是指膜的皮层与其支撑亚层是连接成一整体结构的。沿膜的皮层向其亚层的纵深方向,膜中的孔泡直径逐渐增大,而且整个膜的孔泡呈三维网状,泡间相互贯通,膜的通透率远比一般的超滤膜大,但流体通过的阻力小,并具有优异的截留性能。大孔径高度非对称膜对分离含有大粒子的流体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在血细胞的分离领域具有显着的实用性,例如可用于分离大的血细胞,如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根据这些细胞尺寸的差异,都可从血细胞中分别分离出来。这种膜还可深加工,例如膜表面和孔内进行修饰,或接上生物功能基团(智能化)用以提高其亲水性,防止血蛋白污染,或去除血液或体液中不利于人体的有毒物质。 聚砜(Polysulfone,PSF)作为血液净化的膜材料具有十分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性能,与其他合成材料相比已广泛受到临床医学界的欢迎。为此,研究开发PSF高度非对称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在大量阅读和总结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PSF—N,N-二甲孙树东:PsF·DM水c一IB八弊系制得的高度非对称聚讽膜基乙酞胺(N,N一dimethylacetamide,DMAe)一异T醇(150一butyl aleohol,IBA)所构成的制膜体系的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改进的方法计算出由PSF一DMAC一醇类非溶剂构成的制膜体系的双结点线,并利用这些醇类非溶剂进行浊点滴定实验,浊点曲线与双结点线基本重合,验证了双结点线的计算结果。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证实,不同的醇类非溶剂对PSF一DMAc溶液的沉淀能力不同,其双结点线(浊点曲线)在三元相图中的位置也不同。非溶剂的沉淀能力依次为:水>丙三醇>1,2一丙二醇>乙醇>异丙醇>异丁醇>异戊醇;而在热力学相图上,液一液均相区也按相同的顺序逐渐增大。 本文讨论了相互作用参数g。对热力学相图中双结点线的影响:溶剂一非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912对热力学相图的影响最为明显,醇类与DMAc的相互作用参数按以下顺序逐渐增大:水<丙三醇<l,2一丙二醇<乙醇<异丙醇<异丁醇<异戊醇,这是由于在与醇类作用时,溶剂DMA。属于非质子溶剂(Lewis酸),而醇类属于亲电子性非溶剂(Lewis碱),醇类的亲电子性强弱决定了与DMAc相互作用参数的大小。醇类一DMAc相互作用参数g,2的变化趋势恰好与液一液均相区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也恰好与非溶剂沉淀能力的变化趋势相反。热力学计算过程中还显示:非溶剂一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参数91。的增大,能使液一液均相区逐渐变小。 利用计算的双结点线和浊点实验结果,本文验证了Boom等提出的“线性化浊点理论”(linearized eloudPoint theo以LCp):该理论和与之相似的“一点法”都属于经验的公式和方法,与Boom等人根据热力学平衡理论推导的结论有明显的偏差。在低浓度范围内(聚合物浓度<l5%时),该理论基本成立,对于实际成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较高浓度范围,即有较大的误差。 通过计算和实验,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得出了PSF一DMAc一非溶剂三元体系相图的玻璃化边界线。结合双结点线的计算和浊点滴定实验,首次推导出PSF一DMAc一IBA三元体系的凝胶边界线,进而首次作出了该体系完整的热力学相图。 在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首次对PSF一DMAc一IBA三元体系的传质动力学特征及对应的浸没成膜结构进行了研究,利用传质动力学数学模型及扩散方程,计算出PSF一DMAc二元溶液体系和PSF一DMAc一IBA三元溶液体系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在各种不同凝固浴中成膜起始瞬间的组成变化途径,并结合成膜过程中透光率实验结果,研究了成膜的形态结构: 当铸膜液为PSF一DMAc二元体系,以水为凝固浴时,传质动力学计算结果显示:在浸没成膜的瞬间,组成变化途径穿越双结点线,进入液一液分相区。实际成膜结果显示,成膜过程属于瞬间分层,膜的皮层较薄,有大空泡,亚层为多孔状结构。 当铸膜液为PSF一DMAc二元体系,以IBA作为凝固浴时,计算结果显示:在浸没成膜的瞬间,组成变化途径全部位于单相区内,没有越过双结点线,铸膜液一凝固浴之间界面处聚合物的浓度高于用水作凝固浴的情况,易产生致密的皮层结构。实际成膜结果显示:成膜过程属于延时分层,所成膜皮层较厚、致密,亚层为泡沫状结构,无大空泡。 当铸膜液为PSF一DMAc二元体系,凝固浴为DMAc一水混合物时,计算结果显示:在浸没成膜的瞬间,组成变化途径位于单相区内,未越过双结点线,铸膜液一凝固浴之间界面处聚合物的浓度比只用水?

范忠雷[9](2003)在《氯化聚丙烯及其马来酸酐接枝物基础性质的研究》文中认为聚丙烯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和独特的性价比,使其在生产和应用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95年聚丙烯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居第三位,2000年聚丙烯产量达2820万吨,超过聚氯乙烯位居第二。聚丙烯广泛用于薄膜、纤维和注塑制品,尤其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聚丙烯制品的表面性能和外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一般涂料树脂对聚丙烯附着力很差,而氯化聚丙烯对聚丙烯塑料具有优良的附着力,因此汽车工业的需要就成为研究氯化聚丙烯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本文针对氯化聚丙烯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对氯化聚丙烯结构与性能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用激光光散射法测定了氯化聚丙烯和CPP-g-MAH接枝物的分子量,Z均方根旋转半径和第二维利系数等基本物性参数。通过窄级分氯化聚丙烯的分子量和特性粘数的测定,得到了氯化聚丙烯在甲苯溶液中、298.15K条件下的Mark-Houwink方程为[η]=0.0174M0.6919。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拟合出Z均方根旋转半径和重均分子量的关系式,计算了氯化聚丙烯在甲苯溶液中的均方根末端距和分子的柔性参数,得到氯化聚丙烯在甲苯溶液中是柔性分子,以无规线团的形式存在。 建立了一套精确测定聚合物溶解度参数的实验装置。用此装置可以准确测定高聚物在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参数,并且可以动态追踪整个实验过程,形象地给出聚合物溶解度参数范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氯化聚丙烯分子量、温度和马来酸酐接枝率对溶解度参数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分子量对氯化聚丙烯分级样品的溶解度参数影响不大。随温度的升高,可以显着改善氯化聚丙烯对非溶剂的容忍度,表现在溶解度参数上为氯化聚丙烯的溶解度参数范围扩大。随接枝率增加,CPP-g-MAH接枝物对极性溶剂的容忍度逐渐增大,表明通过接枝马来酸酐可以提高氯化聚丙烯的极性,改善与短油度醇酸树脂的混容性。 用称重法测定了氯化等规聚丙烯和其接枝物在298.15K下,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氯化聚丙烯溶解性能实验表明:氯化聚丙烯属于弱极性物质。在溶度参数接近时,一般弱极性溶剂为良溶剂,中等极性溶剂为微溶溶剂。用溶解度结果对CPP-g-MAH接枝物的极性进行分析,认为随着马来酸酐的引入,氯化聚丙烯的极性逐渐增强。并用一维溶解度参数、三维溶解度参数和类溶解度参数对氯化聚丙 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烯和接校物的溶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聚合物的溶解性能图,为其选择合适溶剂或配制混合溶剂提供依据。 用不同方法研究了氯化聚丙烯及其接校物与常用涂料树脂的相容性。稀溶液粘度法(a判据和p判据)预测结果是氯化聚丙烯和石油树脂相容,和丙烯酸树脂不相容性,和短油度醇酸树脂的相容性与配比有关。对氯化聚丙烯和短油度醇酸树脂的相容性进行判别,发现344“短油度醇酸树脂在树脂中的含量小于0.5时,a川,p川,表示M者相容;含量大于0.5时,um,p们,表示M者不相容。用红外光谱法考察了该类共混物的羟基位移情况,认为短油度醇酸树脂的羟基和氯化聚丙烯链上氯原子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两种树脂间的相容性。 在此基础上,用涂膜光泽度和透光度法研究了一系列氯化聚丙烯和醇酸树脂混合物涂膜的性能,发现涂膜的光泽度和透光度可用来表征聚合物之间的相容程度。所得的宏观结果与稀溶液粘度法预测的结果相当一致。 用正交实验考察了石油树脂与CPP的比例,G漆在总量中的百分含量,烘干温度三个因素对氯化聚丙烯涂膜光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烘干温度对氯化聚丙烯涂膜的光泽度有显着影响,当烘干温度达到CPP的软化点时,涂膜光泽度显着改善,因此,该涂膜的适宜烘干温度在333K~353K之间。这个结果对于聚丙烯涂料的工艺条件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蔡紫芸,黎秉环[10](1991)在《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表征》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讨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组成、结构等的表征方法及某些研究结果。

二、用浊度滴定法测定三醋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浊度滴定法测定三醋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复凝聚法回收淀粉加工废水中蛋白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马铃薯和小麦淀粉加工概述
        1.1.1 马铃薯和小麦简介
        1.1.2 马铃薯和小麦的化学组成
        1.1.3 马铃薯和小麦淀粉加工工艺
    1.2 马铃薯和小麦蛋白质概述
        1.2.1 马铃薯和小麦蛋白质的组成及性质
        1.2.2 马铃薯和小麦蛋白质的营养功能性质
    1.3 淀粉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1.3.1 物理法
        1.3.2 化学法
        1.3.3 生物法
    1.4 复凝聚原理及废水处理应用研究进展
        1.4.1 复凝聚原理
        1.4.2 影响复凝聚形成的参数
        1.4.3 复凝聚法回收蛋白质的应用进展
    1.5 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纯化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1.6 立题依据及意义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模拟马铃薯和小麦淀粉废水制备
        2.2.2 复凝聚法回收蛋白质
        2.2.3 离子交换色谱法回收游离氨基酸
    2.3 分析方法
        2.3.1 基本成分
        2.3.2 Zeta电位测定
        2.3.3 Tricine-SDS-PAGE
        2.3.4 质谱鉴定
        2.3.5 蛋白含量测定
        2.3.6 溶解性测定
        2.3.7 起泡性测定
        2.3.8 乳化性测定
        2.3.9 红外光谱测定蛋白结构
        2.3.10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肽分子量分布测定
        2.3.11 氨基酸分析
        2.3.12 氨基酸含量测定
        2.3.13 总糖含量测定
        2.3.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模拟马铃薯淀粉废水成分分析及蛋白质表征
        3.1.1 马铃薯淀粉废水基本成分及理化性质
        3.1.2 马铃薯淀粉废水蛋白成分
    3.2 阳离子多糖壳聚糖与马铃薯淀粉废水蛋白质复凝聚研究
        3.2.1 马铃薯淀粉废水Zeta电位分析
        3.2.2 浊度滴定研究
        3.2.3 不同pH对蛋白质回收率的影响
        3.2.4 不同比例对蛋白质回收率的影响
        3.2.5 壳聚糖选择性回收糖蛋白研究
        3.2.6 复合物分离研究
    3.3 阴离子多糖与马铃薯淀粉废水蛋白质复凝聚研究
        3.3.1 卡拉胶与马铃薯淀粉废水蛋白质复凝聚研究
        3.3.2 不同阴离子多糖回收马铃薯废水蛋白质研究
    3.4 马铃薯蛋白质功能特性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3.4.1 溶解性
        3.4.2 起泡性
        3.4.3 乳化性
        3.4.4 氨基酸组成分析
    3.5 游离氨基酸分离纯化研究
        3.5.1 复凝聚上清液成分分析
        3.5.2 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分离氨基酸研究
        3.5.3 苯乙烯树脂氨基酸的穿透曲线及Thomas模型拟合
    3.6 卡拉胶与小麦淀粉废水蛋白质复凝聚研究
        3.6.1 模拟小麦淀粉废水成分分析及蛋白质表征
        3.6.2 浊度滴定研究
        3.6.3 不同pH对蛋白质回收率的影响
        3.6.4 不同比例对蛋白质回收率的影响
        3.6.5 氨基酸组成分析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Ⅱ:部分实验图表

(2)聚己内酯解聚酶的分离纯化及其催化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PCL 的结构、性能及应用
    1.2 PCL 降解微生物及其降解酶
        1.2.1 PCL 降解菌
        1.2.2 PCL 降解酶
    1.3 PCL 解聚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4 PCL 生物降解机制的研究
    1.5 PCL 降解的影响因素
        1.5.1 微生物与降解酶对 PCL 降解的影响
        1.5.2 PCL 自身性能对降解的影响
    1.6 本论文立题依据
第二章 PCL 降解菌 DS1001 产酶条件的优化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实验药品
        2.1.3 培养基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PCL 解聚酶粗酶液的制备
        2.2.2 PCL 解聚酶活力测定方法
        2.2.3 菌株 DS1001 产酶条件的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菌株 PCL 降解能力的验证
        2.3.2 发酵时间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2.3.3 培养基初始 pH 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2.3.4 培养温度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2.3.5 不同含碳量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2.3.6 不同装液量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2.3.7 Box-Behnken 组合设计法优化菌株产酶条件
        2.3.8 菌株产 PCL 解聚酶最佳条件的验证
    2.4 小结
第三章 PCL 解聚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菌株
        3.1.2 培养基
        3.1.3 实验药品
        3.1.4 常用试剂配制
        3.1.5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PCL 解聚酶的分离纯化
        3.2.2 酶活性检测方法
        3.2.3 蛋白浓度测定
        3.2.4 TCA 沉淀
        3.2.5 PCL 解聚酶纯度及分子量的测定
        3.2.6 PCL 解聚酶最适反应温度与热稳定性的测定
        3.2.7 PCL 解聚酶最适反应 pH 与 pH 稳定性的测定
        3.2.8 金属离子、酶抑制剂及有机溶剂对 PCL 解聚酶活力的影响
        3.2.9 PCL 解聚酶酶学属性的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CL 解聚酶的纯化
        3.3.2 PCL 解聚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3.3.3 PCL 解聚酶酶学属性的研究
        3.3.4 PCL 解聚酶降解产物的测定
    3.4 小结
第四章 PCL 解聚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菌株、质粒与载体
        4.1.2 培养基与缓冲液
        4.1.3 实验试剂
        4.1.4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质谱 MALDI-TOF-PMF 鉴定
        4.2.2 菌株 DS1001 全基因组 DNA 的提取
        4.2.3 基因的克隆与纯化
        4.2.4 基因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4.2.5 连接产物的转化及重组质粒的筛选
        4.2.6 蛋白异源表达宿主菌的构建
        4.2.7 Pclase 突变体的克隆
        4.2.8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4.2.9 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
        4.2.10 目的蛋白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PCL 解聚酶 MALDI-TOF-PMF 鉴定
        4.3.2 pclase 的克隆
        4.3.3 重组质粒的构建
        4.3.4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4.3.5 pclase 的异源表达
        4.3.6 目的蛋白 Pclase 表达位置的检测
        4.3.7 目的蛋白 Pclase 的分离纯化
        4.3.8 Pclase 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4.3.9 Pclase 突变体的构建
        4.3.10 Pclase 突变体的基因表达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PCL 降解机制的探讨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菌株 DS1001 对 PCL 膜的降解
        5.3.2 PCL 降解机制的探讨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燃料电池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燃料电池
        1.1.1 燃料电池的特点
        1.1.2 燃料电池的分类及各种燃料电池的特点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1.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1.3.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特点
        1.3.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面临的问题
    1.4 离子交换膜
        1.4.1 离子交换膜的分类
        1.4.2 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材料及方法
        1.4.3 离子交换膜国内外发展现状
        1.4.4 电解质薄膜的研究
    1.5 阴离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AMDMFC)
        1.5.1 阴离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特点
        1.5.2 阴离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现状
    1.6 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
    1.7 本课题创新之处
    1.8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工艺
        2.2.1 PVBC1膜的制备工艺
        2.2.2 基膜聚苯硫醚(PPS)/碳纳米管制备工艺
    2.3 表征测试
        2.3.1 膜的电性能测试
        2.3.2 膜的离子交换容量(IEC)的测定
        2.3.3 含水率测试
        2.3.4 孔隙率测试
        2.3.5 溶胀率测试
        2.3.6 膜的形态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聚合物成膜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3.1.1 聚合物材料的红外谱图
        3.1.2 聚合物材料的核磁谱图
        3.1.3 聚合物材料的聚合物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谱图
        3.1.4 聚合物材料的XRD图
        3.1.5 聚合物材料的DSC图
    3.2 溶剂与非溶性添加剂研究
        3.2.1 PVBCl与溶剂的关系研究
        3.2.2 溶剂种类对制膜液黏度的影响
        3.2.3 溶剂种类的选择
        3.2.4 非溶性添加剂的研究
    3.3 聚合物膜的性能测试
        3.3.1 膜的交联度测试
        3.3.2 成膜过程的动态跟踪
        3.3.3 SEM的测试
        3.3.4 膜的含水率和离子交换容量的测试
        3.3.5 聚合物及膜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3.4 基膜聚苯硫醚(PPS)/碳纳米管制备与等温结晶动力学
        3.4.1 基膜PPS/CNT制备
        3.4.2 PPS/CNT等温结晶
        3.4.3 等温结晶动力学
        3.4.4 DSC分析
        3.4.5 结晶速率与成核方式
        3.4.6 等温结晶活化能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5)新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燃料电池
        1.1.1 燃料电池的分类
        1.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1.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1.1.4 阴离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1.2 离子交换膜
        1.2.1 离子交换膜的分类
        1.2.2 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材料及方法
        1.2.3 电解质薄膜的研究
    1.3 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
        1.3.1 离子电导率的影响因素及导电机理
        1.3.2 改进方法
        1.3.3 应用研究的现状
        1.3.4 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目的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方法与原理
        2.1.1 通过计算来预测高分子溶液的相容性
        2.1.2 聚合物溶解度参数的测定
        2.1.3 双节线的计算及经验公式
        2.1.4 影响Tg的因素
        2.1.5 液相中的扩散理论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3 PVBCL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2.3.1 PVBCL膜的制备
        2.3.2 膜的性能表征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铸膜液和凝胶介质
        3.1.1 聚合物溶解度参数的计算及测定
        3.1.2 溶剂种类对成膜的影响
        3.1.3 溶剂种类对铸膜液黏度的影响
        3.1.4 凝胶介质的研究
    3.2 聚合物成膜工艺
        3.2.1 不同载体对成膜的影响(附录2)
        3.2.2 聚合物溶液浓度对成膜的影响(附录3)
        3.2.3 聚合物共混对成膜的影响(附录4)
        3.2.4 交联度与成膜的性能的影响
        3.2.5 聚合物材料随时间的变化
    3.3 PVBCl膜交联过程研究
        3.3.1 交联程度与时间的关系
        3.3.2 反应动力学机理分析
        3.3.3 反应级数的测定
        3.3.4 动力学区与扩散学区
        3.3.5 交联前后聚合物膜的Tg变化
        3.3.6 交联前后XRD的变化
    3.4 阴离子交换膜性能
        3.4.1 交联剂不同对成膜的影响
        3.4.2 交联剂用量对成膜的影响
        3.4.3 膜的交换性能的测定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集及科研成果目录
作者和导师简介

(6)聚芳硫醚砜溶液行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PASS树脂的合成
        1.2.1 高压法
        1.2.2 常压法
        1.2.3 氧化法
    1.3 PASS的结构与性能
        1.3.1 PASS的链结构
        1.3.2 PASS的物理机械性能
        1.3.3 PASS的热性能分析
        1.3.4 PASS的耐化学药品性
    1.4 目前对PASS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
第二章 聚芳硫醚砜树脂的溶液行为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结晶结构的形成机理讨论
        2.3.2 PASS-NMP结晶溶剂化物的相图分析
        2.3.3 PASS-NMP结晶溶剂化物溶解过程热力学分析
        2.3.4 PASS-NMP结晶溶剂化物的结晶动力学
        2.3.5 PASS-NMP结晶溶剂化物的热分解过程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ASS致密膜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4 膜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实验现象
        3.3.2 PASS致密膜表面球粒状结构形成机理的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芳硫醚砜分离膜的制备研究
    4.1 前言
        4.1.1 聚合物分离膜制备方法
        4.1.2 沉浸凝胶法制备聚合物分离膜的机理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3 膜的制备
        4.2.4 膜的保存
        4.2.5 浊点滴定法测定相图
        4.2.6 膜结构的观察
        4.2.7 膜透过分离性能的表征与测试
    4.3 结果及讨论
        4.3.1 相图计算
        4.3.2 实验相图
        4.3.3 铸膜液组成和制膜条件对PASS分离膜的形态结构的影响
        4.3.4 铸膜液组成和制膜条件对PASS分离膜的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芳硫醚砜纳米纤维的制备研究
    5.1 前言
        5.1.1 纳米纤维的制备技术
        5.1.2 静电纺丝技术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及溶剂
        5.2.2 纺丝装置及工艺
        5.2.3 纳米纤维的纺制
        5.2.4 测试和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纺丝体系的可纺性
        5.3.2 纺丝工艺对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壳聚糖的改性及其智能水凝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壳聚糖及其智能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1.1 壳聚糖的概况
        1.1.1 壳聚糖的性质
        1.1.2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
        1.1.3 壳聚糖互穿聚合物网络的改性
        1.1.4 壳聚糖的交联改性
        1.1.5 壳聚糖的接枝共聚改性
        1.1.6 壳聚糖的共混改性
        1.1.7 壳聚糖的应用
    1.2 智能水凝胶
        1.2.1 水凝胶的定义和分类
        1.2.2 水凝胶制备方法
        1.2.3 智能水凝胶的类型
        1.2.4 智能水凝胶的应用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壳聚糖(CS)/聚丙烯酸(PAAc)共聚物水凝胶的研究
    2.1 引言
        2.1.1 CS/PAAc聚电解质复合膜
        2.1.2 CS/PAAc微球
        2.1.3 辐射技术在CS/PAAc水凝胶制备中的应用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2 实验原理与制备方法
        2.2.3 实验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S/PAAc水凝胶的性能研究
        2.3.2 CS/PAAc共聚薄膜性能膜研究
        2.3.3 磁导航抗癌药物CS/PAAc水凝胶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羧甲基壳聚糖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物水凝胶研究
    3.1 引言
        3.1.1 羧甲基壳聚糖(CMCS)的性能及其应用
        3.1.2 羧甲基壳聚糖智能水凝胶
        3.1.3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2 实验原理与制备方法
        3.2.3 实验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NIPAAm/CMCS水凝胶的温度敏感性
        3.3.2 PNIPAAm/CMCS水凝胶的pH敏感性
        3.3.3 PNIPAAm/CMCS水凝胶对温度变化刺激的响应性
        3.3.4 PNIPAAm/CMCS溶胀时间与溶胀率的关系
        3.3.5 不同pH条件下PNIPAAm/CMCS水凝胶的红外分析
        3.3.6 PNIPAAm/CMCS水凝胶的药物释放性能研究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丙酮酸改性壳聚糖及其水凝胶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原理与制备方法
        4.2.3 实验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丙酮酸壳聚糖(PCS)及交联丙酮酸壳聚糖(CPCS)的溶解性
        4.3.2 PCS的产率
        4.3.3 PCS的等电点
        4.3.4 交联剂用量对CPCS交联膜溶胀率的影响
        4.3.5 丙酮酸(PA)和壳聚糖(CS)不同配比对水凝胶膜溶胀率的影响
        4.3.6 PCS水凝胶膜溶胀平衡时间的测定
        4.3.7 CPCS交联膜pH敏感溶胀率可逆性
        4.3.8 PCS、CS、CPCS红外光谱图分析
        4.3.9 核磁共振分析
        4.3.10 PCS水凝胶溶胀前后的三维形貌图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专利
作者在读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8)PSF-DMAc-IBA体系制得的高度非对称聚砜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文献综述)
    1.1 血液净化膜发展现况
    1.2 从结构学观点来研究膜
    1.3 医用膜材的选择
    1.4 无定形聚合物高度非对称中空纤维膜
        1.4.1 高度非对称膜的涵义和特点
        1.4.2 高度非对称膜的制备
        1.4.2.1 制备方法
        1.4.2.2 影响制备非对称中空纤维膜的因素
        1.4.3 高度非对称膜的成膜机理
        1.4.3.1 形成高度非对称无定形聚合物膜的先决条件
        1.4.3.2 成膜机理
    1.5 膜表面的蛋白污染及对策
        1.5.1 膜表面的蛋白污染
        1.5.2 聚合物刷
        1.5.2.1 聚合物刷的基本概念
        1.5.2.2 聚乙二醇的特点
        1.5.2.3 用亲水性聚合物刷对疏水性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设想
第二章 聚砜类多元溶液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2.1 前言
    2.2 聚合物溶液的热力学模型
    2.3 多元聚合物溶液体系的热力学特性
        2.3.1 三元体系的热力学特性
        2.3.2 三元体系相平衡曲线
        2.3.2.1 双结点线(binodal)和连接线(tie line)及其计算方法
        2.3.2.2 旋节线(spinodal)和临界点(critical point)
        2.3.2.3 三元聚合物溶液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g_(ij)
        2.3.2.4 各种相关因子对三元聚合物溶液体系相图的影响
        2.3.3 三元体系的凝胶和玻璃化边界线
        2.3.4 四元体系热力学特性
        2.3.3.1 四元体系的热力学特性
        2.3.3.2 四元体系相图的表达方式
        2.3.3.3 四元体系相图的计算方法
        2.3.3.4 相互作用参数对四元体系的影响
    2.4 实验部分
        2.4.1 浊点滴定实验
        2.4.1.1 材料、仪器
        2.4.1.2 实验方法
        2.4.2 双结点线的理论计算
        2.4.2.1 溶剂-非溶剂相互作用参数
        2.4.2.2 非溶剂-聚合物相互作用参数
        2.4.2.3 溶剂-聚合物相互作用参数
        2.4.3 三元体系凝胶边界线的计算
    2.5 结果及讨论
        2.5.1 浊点曲线与双结点曲线
        2.5.1.1 三元体系的浊点曲线与双结点曲线
        2.5.1.2 线性化浊点理论的相关讨论
        2.5.1.3 四元体系的浊点曲线与双结点曲线
        2.5.2 PSF/DMAc/非溶剂体系完整的三元相图及其意义
        2.5.2.1 PSF/DMAc/非溶剂体系的玻璃化边界线
        2.5.2.2 PSF/DMAc/IBA体系的凝胶边界线、完整的三元相图及其意义
    2.6 本章小结:
    附录: 关于LCP理论的一些探讨
    本章符号与缩写
第三章 聚砜(类)多元溶液体系的动力学研究
    3.1 前言
        3.1.1 相分离机制的争议
        3.1.2 基于微核生长分离机理的传质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3.1.3 非溶剂对聚合物溶液传质动力学的影响
    3.2 计算和实验
        3.2.1 传质动力学模型及其计算
        3.2.1.1 扩散方程
        3.2.1.2 初始条件
        3.2.1.3 边界条件
        3.2.1.4 传质计算过程
        3.2.2 透光率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透光率实验结果
        3.3.2 传质动力学计算结果
        3.3.2.1 PSF-DMAc体系(凝固浴:水)
        3.3.2.2 PSF-DMAc体系(凝固浴:IBA)
        3.3.2.3 PSF-DMAc-IBA体系(凝固浴IBA)
        3.3.2.4 PSF-DMAc体系(凝固浴DMAc-Water)
        3.3.2.5 四元体系的现状
    3.4 本章结论
    本章符号与缩写
第四章 聚砜(类)多元体系溶液相转化成中空纤维膜
    4.1 前言
        4.1.1 一体化高度非对称膜的制备
        4.1.2 大空泡的形成研究
        4.1.2.1 大空泡研究简介
        4.1.2.2 形成大空泡的必要条件与抑制
        4.1.2.3 大空泡形成学说的新进展
    4.2 成膜体系和条件的设计
        4.2.1 平板膜成膜体系和条件的设计
        4.2.1.1 平板膜铸膜液配方的设计
        4.2.1.2 平板膜凝固浴的设计
        4.2.2 中空纤维膜成膜体系和条件的设计
    4.3 纺丝成膜实验
        4.3.1 主要试剂、仪器和设备
        4.3.2 成膜实验
        4.3.3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4.3.4 中空纤维通透性能的测试
    4.4 结果和讨论
        4.4.1 平板膜成膜的影响因素
        4.4.1.1 聚合物浓度对成膜的影响
        4.4.1.2 凝固浴(非溶剂)对成膜的影响
        4.4.1.3 铸膜液中添加剂对成膜的影响
        4.4.2 对膜结构中大空泡的解释
        4.4.3 一体化高度非对称中空纤维膜
    4.5 本章结论
第五章 聚乙二醇刷型聚合物在聚砜膜上接枝的初步探讨
    5.1 前言
        5.1.1 膜表面的蛋白吸附污染及聚合物刷
        5.1.2 材料表面光化学接聚乙二醇的方法
        5.1.3 本章的目的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2 聚乙二醇刷在聚砜膜上的接枝
        5.2.2.1 光活性分子对叠氮苯甲酸(4-Azidobenzoic acid,AzBA)的合成
        5.2.2.2 光活性的对叠氮苯甲酰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4-Azidobenzoylimino-mono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ABIMPEG)的合成
        5.2.2.3 聚砜膜的制作
        5.2.2.4 光活性ABIMPEG在聚砜膜上的同步法接枝
        5.2.2.5 MPEG-NH_2在聚砜膜(热融压制)表面的二步法接枝
        5.2.3 MPEG刷的评价
        5.2.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5.2.3.2 AFM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对叠氮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分析
        5.3.2 ABIMPEG的分析
        5.3.3 同步法接枝分析
        5.3.3.1 接枝条件对接枝后的聚砜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5.3.3.2 溶剂浸泡试验
        5.3.3.3 蛋白质粘附实验
        5.3.4 二步法接枝分析
        5.3.5 MPEG刷的评价
        5.3.5.1 MPEG及对叠氮苯甲酸在聚砜表面接枝率的分析
        5.3.5.2 聚砜膜表面形貌的AFM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创新点:
    6.3 需进一步研究的后续问题:
致谢
作者在论文工作期间的文章和专利:
参考文献

(9)氯化聚丙烯及其马来酸酐接枝物基础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聚丙烯(PP)树脂及其表面涂饰
    1.2 氯化聚丙烯工业生产的发展概况
    1.3 氯化聚丙烯的结构和性能
    1.4 氯化聚丙烯附着机理
    1.5 氯化聚丙烯的接枝改性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主要原料和化学试剂
    2.2 氯化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MAH-g-CPP)的合成
    2.3 聚合物的表征
    2.4 聚合物的溶解性能
    2.5 聚合物的热性能
    2.6 涂膜性能测试
    2.7 聚合物相容性实验方法
第三章 氯化聚丙烯与马来酸酐接枝物的表征
    3.1 氯化聚丙烯原料的表征
    3.2 CPP-g-MAH按枝物的表征
    3.3 氯化聚丙烯及其接枝物结构单元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氯化聚丙烯的分子量测定
    4.1 氯化聚丙烯的分级
    4.2 光散射法测定分子量
    4.3 Mark-Houwink方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氯化聚丙烯与CPP-g-MAH接枝物的溶解性能
    5.1 氯化聚丙烯及其接枝物的溶解度参数
    5.2 氯化聚丙烯及其接枝物的溶解度
    5.3 激光浊度法精确测定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稀溶液粘度法预测涂料树脂间的相容性
    6.1 前言
    6.2 相关判据
    6.3 予实验结果
    6.4 聚合物的特性粘数
    6.5 相互作用参数α判据和β判据
    6.6 红外光谱法研究树脂相容性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氯化聚丙烯和CPP-g-MAH接枝物与醇酸树脂的相容性
    7.1 共溶剂法和涂膜的透明度
    7.2 用透光度和光泽度表征相容性
    7.3 氯化度和马来酸酐接枝率对它和醇酸树脂相容性的影响
    7.4 用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接枝氯化聚丙烯的初步试探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氯化聚丙烯使用过程中相关工艺问题的研究
    8.1 烘烤温度对涂膜光泽度的影响
    8.2 溶液的粘度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下步工作打算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用浊度滴定法测定三醋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凝聚法回收淀粉加工废水中蛋白质的研究[D]. 孔令知. 江南大学, 2015(03)
  • [2]聚己内酯解聚酶的分离纯化及其催化特性的研究[D]. 林秀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3]油墨聚合物树脂的分子量及分布[J]. 覃有学. 丝网印刷, 2012(08)
  • [4]燃料电池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D]. 李明.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1)
  • [5]新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史可人. 北京化工大学, 2008(07)
  • [6]聚芳硫醚砜溶液行为及应用研究[D]. 王孝军. 四川大学, 2007(04)
  • [7]壳聚糖的改性及其智能水凝胶的研究[D]. 杨黎明. 上海大学, 2005(02)
  • [8]PSF-DMAc-IBA体系制得的高度非对称聚砜膜[D]. 孙树东. 四川大学, 2003(02)
  • [9]氯化聚丙烯及其马来酸酐接枝物基础性质的研究[D]. 范忠雷. 郑州大学, 2003(01)
  • [10]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表征[J]. 蔡紫芸,黎秉环. 纺织学报, 1991(01)

标签:;  ;  ;  

比浊滴定法测定三乙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