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尼德奥斯姆电厂的扩建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史煜[1](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高丹[2](2019)在《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政公用事业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准公共产品,其公共性和市场性属性交织,产业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错综复杂,公用事业领域的深化改革问题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伴随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更广泛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如何处理好这一领域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做到引得进、干得好,即如何激励社会资本规范投资、自主运行、高效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文章梳理了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明确市场化改革进程减慢这一现实,成为本文的研究初衷;在概述激励性规制理论与实践的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其中的理论争议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文章始终以中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实例为论据,以多学科理论为支撑,坚持公共管理学研究范式,探讨激励性规制在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机制建构、工具选择及现实应用等问题,描绘出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的博弈和合作关系。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解释市政公用事业何以需要运用激励性规制;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和合同治理理论阐释激励性规制的机制设计问题;借助政策工具理论展现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现有可供选择的工具,以及工具的合理配置问题。以政策评估理论为基础介绍政府规制领域常用的评估方式;最终本文选择目前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绩效评估模式,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公共道路工程特许经营作为评估样本,通过大量调研和资料整理,对激励性规制的实践应用状况展开评估检验。文章认为激励性规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政府规制机构要重视激励性规制的制度化建设,拓宽工具选择空间,科学评估市场化改革成效,正面引导企业规范经营。科学合理的运用激励性规制,切实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高速发展和运行效率,为规制双方建构更加融洽的合作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平台。
吴文治[3](2018)在《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研究(1843-1949)》文中指出城市的地区性特征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累积形成的,当前处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提篮桥地区的地区性正在被逐渐消解、擦拭和抹去,地区人居基因处在无法逆转的消失过程中。本文以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融贯综合的研究方法,从城市空间、街道形态、建筑类型、绿化景观、公共环境卫生等进行研究。同时,以设计学的专业视角将人居环境研究拓展到室内陈设、建筑装饰等方面,全方位的梳理近代一百多年来提篮桥地区的人居状况、人居演变规律、人居文化构成等内容。本文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大核心学科和设计学的专业本位,对提篮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挖掘。从相关史料和临近地区照片资料出发,有依据的提出提篮桥开埠前的自然环境为江南农村水乡、大小村落零星分布、农田密布为主的自然风貌,并随着上海开埠和美租界的辟立、公共租界的拓展而逐渐改变。提篮桥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空间和街道形态体现了其人居城市空间的转变过程和主要特征。本文首先分析了水网、道路之间的关系和演变情况,即人居环境的变迁和城市化的推进是依托道路的拓展而在空间上逐渐延伸,道路的修筑在城市化发展初期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水网的分布和走向。街道形态的研究依据《老上海百业指南》(约1937-1940年间)的测绘图和作者所进行的实地测绘图进行,主要从平面形态、立面形态、空间形态既独立又互相融合的三个方面展开。近代提篮桥地区的平面形态呈现出规划中的自生长性,即在整体有序的城市平面形态中较为普遍的存在私搭乱建、占用道路等情况:立面形态则体现出中式传统建筑样式与西方现代建筑交融共存的特点,街道D/H的比值也经历了从大变小的明显变化;空间形态主要依据历史实景照片进行论述,同时综合了街道各种形态指标,可以判断出提篮桥的街道空间形态从传统到现代、从断续到连贯、从乡村到城市、从单一的居住到商业为主的商住结合的转变,在时空上是以百老汇路、熙华德路为起点,并逐渐向东、向北推进。提篮桥地区建筑类型多样,里弄住宅为分布最广最为普遍的类型,宗教建筑、监狱建筑、服务航运建筑、菜场建筑、学校建筑等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也蕴藏着地区的独特性——提篮桥监狱和犹太人建筑构筑出独有的地区文化。室内人居环境是设计学角度研究人居环境对于该理论的有效补充。提篮桥地区的室内人居环境体现出时代的设计和审美特征和居住主体阶层的差异化。从材料上来看主要是以木材、石膏等作为装饰的主要材料,吊顶、楼梯扶手、地面铺装、壁炉、门窗、家具等因为居民层次的不同而差异明显;也有紧凑型的平民装饰(如唐山路三益村)和大户有格调的装饰(如高阳路215弄)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别的外国人带来了不同风格的室内陈设文化,尤以反映日本人恶行的“慰安所”和犹太人带来的“犹太风格”最为典型。近代提篮桥地区长期扮演租界非中心地带的角色,道路绿化景观呈现出断续、不均衡的状态,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绿化景观。其中,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园林景观是霍山公园和汇山大戏院的屋顶花园,它们为二战时期的犹太难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户外活动空间。霍山公园作为本地区唯一的公园其作用尤为显着,其公园景观发生了四次以上的历史性大的变化。提篮桥地区公共环境卫生受租界整体管理、运营的影响统一于租界整体,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双重角色”。除了解决本地区的公共环境卫生之外,还依托虹口港等承担着租界地区的垃圾转运与焚烧、粪便转运等公共环境卫生问题。近代一百多年间,提篮桥地区从传统乡村转向现代都市,人居环境受地理区位与滨江环境影响,建设时序呈现由南向北、由西往东逐步推进的规律性变化和质的转变。这个过程受近代上海开埠和租界扩展的极大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极大的融入了不同的异质文化,形成了该地区包括里弄文化、犹太文化、法制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在内的人居文化。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的人居环境受前现代社会“互嵌式”发展模式的影响,受制于经济、社会、宗教、政治等的总体影响,呈现出一种外力决定的阶段性、断裂式的发展态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微观区域差异和时序性特征。阶段性体现在至少可以将其划分为上海开埠至美租界时期(1843-1863)、公共租界初期(1863-1900)、公共租界中期(1900-1937)、日占时期(1937-1945)和抗日胜利至新中国成立(1945-1949)五个阶段。微观区域差异性体现在该地区西南老美租界区域、南部滨黄浦江区域与虹口浜沿岸和北部区域的不同人居特征。时序性直接体现在租界当局成立并活动的时序、方向与强度。近代提篮桥地区人居软环境(政策、法规、文化、宗教等)既具有与公共租界的同步性、同质性,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地区性特征最终形成并延续至今。基于以上的历史性研究,结合人居环境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对如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作了归纳和展望。
奚协[4](2016)在《从现代设计的摇篮到创意英国—对英国现代设计发展轨迹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少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现代设计看作是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和举措,甚至是发展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国策。英国保留了罗马时代、乔治王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多层次的历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19世纪的“世界工厂”,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尽管在20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由于英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发展遭受了严重的困难,加上原来的许多殖民地纷纷独立,丧失了原先“世界工厂”和经济上的世界霸权地位,英国一度出现了被称作“英国病”的经济衰退,现代设计的发展受到了重要的影响。然而,政府仍然关心和支持现代设计的发展,特别是经过20世纪90年代对国内的经济政策做了重要的调整,根据被誉为“创意经济学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一书中提出的“创意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形式”。1997年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为振兴英国经济,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布莱尔首相亲自负责新成立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名为《英国创意产业路径》的重要文件,把广告、建筑、艺术与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装设计、视频游戏、音乐、表演、出版、软件、电视与电台等13个行业列为“创意产业”。其中的大部分行业与现代设计有关。英国的这一举措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发展现代设计的高度重视。由于这一政策的实施,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英国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3月2日,英国政府在上海举办的名为“创意英国”的展览,宣传英国的创意产业。正在中国访问的威廉王子出席了展览会的开幕盛典。“创意英国”成了当今英国的国家形象。英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经验值得注意。为此,本文尝试着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英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中得到了发展现代设计的四点启示,即首先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设计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保证;其次,重视设计教育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关键;再次,努力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要条件;最后,展现代设计要努力继承和发扬手工艺的优秀传统。这些启示,对于深入思考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谭翀[5](2015)在《政策营销失灵现象研究 ——基于中国大陆政策营销的运用现状》文中指出本文认为,如果从“强制—诱导”、“高回应性—低回应性”两个纬度审视政策动员模式,可以将其划分为“强制灌输”、“政策促销”、“回应发布”、“政策营销”四种类型。而“政策营销”是一种特殊的“政策动员模式”和“政策管理工具”,它是政府等公共部门为了推动某项政策议程或者保障既定政策的顺利执行,运用类似企业营销的理念和技术了解和回应政策对象的诉求,尽可能使用强制性低的说服、诱导性政策工具,来获取民众对政策的认同与支持,最终实现公共部门与政策对象需求的互配,提升社会整体福利的方法和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府的政策动员模式发生了转型:传统的“强制灌输”模式开始弱化、“政策营销”模式开始成为新的趋势。特别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来,各级政府在政策动员的实践中对“营销”的应用越来越多,并呈现出转型期的特点。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前中国政策营销的实践过程中,“营销失灵”的现象十分突出。“政策营销失灵”是指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对象的需求应当却最终未能通过“营销”这种“价值交换”方式得以互配。在以下几个情况下可能发生政策营销失灵:政府和公共部门在政策动员中未能在适当的时机启动“政策营销”;或者尽管启动了“政策营销”但未能按照预期成功地提升政策对象的认同和支持;或者即便是有效提升了政策对象的认同和支持,但这种认同和支持并不持久,未能够形成足够的资源以保障政策系统内下一次政策营销的成功开展。可以将这些政策营销失灵现象划分为:“启动失灵”(政策营销未启动、政策营销启动滞后)、“产出失灵”(整合性产出失灵、区隔性产出失灵)、“反馈失灵”(路径依赖失灵、溢出效应失灵)。为什么政策推动者未能运用比较成熟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来避免政策营销的失灵现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本文的主要任务。在总结国内外学者早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政策营销作为一种政策动员模式,其是否被运用以及其运用的效果如何都与政策网络的结构关系密切相关。政策营销的应用过程也是政策网络成员对其进行学习的渐进过程,政策营销学习与政策网络结构关系相互建构。在这样一个判断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个政策营销失灵现象的“网络结构—政策学习”整合分析模型,力图对政策营销失灵的机理进行解释。具体可以表述如下:政策网络的结构关系特征可以用两个维度来考察:其一为政策倡导联盟各自的“竞争”能力,包括政策网络成员各自拥有资源的多寡,以及由此决定的政策倡导联盟的力量对比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高低;其二是政策网络成员间及倡导联盟间交流互动程度的高低,以及由此决定的政策网络的开放程度。政策营销能否被应用以及应用的效果如何与这两个维度密切相关,因为前者决定了政策营销双方是否具有进行平等交换的能力和诉求;后者决定了政策营销双方是否有进行平等交换的机会和渠道。当政策网络中政策动员方垄断了政策资源,政策网络又高度封闭的情况下政策营销根本就不会启动;当政策动员双方竞争实力相对均衡,政策网络开放度高,政策网络成员间既有平等交换的能力和诉求,又有充足的平等交换的机会和渠道,政策营销就会成功;而当政策动员方客观上无法垄断政策资源,政策受众的竞争能力开始增强,但政策网络却仍旧相对封闭,政策营销双方的价值诉求和交换预期以及由此决定的各自博弈策略往往无法达成一致,政策营销就会失灵。政策营销的理念和技术可以划分为“次要层面”、“近核心层”、“根本核心层”。政策营销的应用过程本身也是政策网络成员对“政策营销”模式学习的过程,学习又是渐进的。对政策动员方来说,其对政策营销的应用策略往往会经历“在技术—操作层面运用”(借鉴了政策营销的具体技术,但不刻意考虑各项技术的“整合性”问题)、“在管理—战术层面运用”(充分考虑“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多种要素的呼应和配合,考虑政策营销各部门之间的整合,以期达至最佳的政策营销效果)、在“价值—战略层面运用”(将营销的重点放在构建政策营销主客体之间牢固的,充满信任的合作关系和协商机制上)几个阶段;对政策受众方来说,其应对策略也往往会有“泠漠对待”、“抵制抗争”、“合作参与”几种变化。尽管在实践中由于政策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双方的应对策略并不一定会一一对应,也不一定体现为严格的线性演变,但却会呈现由浅入深、逐渐向核心层面靠拢的总体格局。政策营销的学习过程也在逐渐改变着政策倡议联盟的竞争能力和政策网络的开放程度,从而也建构着政策网络的结构关系。本文通过对台北市“垃圾随袋收费”政策、厦门海沧PX项目事件以及深圳垃圾分类减量政策三组政策营销的案例进行比较,以证明政策网络结构与政策营销策略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还通过对1988年到2014年深圳市垃圾焚烧厂建设政策过程中政策营销运用变迁的分析,描述了政策营销双方对该政策动员模式渐进的学习过程,以及政策营销双方的策略选择与政策网络关系之间的相互建构作用。本文认为,提升政策网络成员的参与能力和参与机会,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提升政策网络的开放程度,并最终促成政策网络的结构变迁是解决政策营销失灵现象的关键。具体而言应该分别从技术层面、价值重塑(“公共性与工艺性的双重兼顾”、“以顾客为导向理念的树立”、“慎议式民主体验”)、制度规范(“绩效评估改革”、“伙伴关系的建立”、“行政流程的再造”)三个层面进行改进。
刘琼琳[6](2015)在《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文中认为近代商贸建筑是广州这个具有典型商贸特质的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应广州实现“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我们将之置于世界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广大背景中,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缺乏广泛关注的情况下,本论文尝试深层挖掘这类建筑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也尝试依据体系之特性建立适用的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原则,促进保护走向整体化和科学化。本文以近代广州为时空背景,以《巴拉宪章》之“广义整体”的概念确定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体系。体系中的各类建筑在百年内以先后、主次的特点发展演变。通过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各时期世界主导的商贸业态,以经济学增长极概念和经济数据确定各阶段的主导型建筑类型:清末时期的海关类建筑、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和民国中期的酒店类建筑。再以英国建筑师戴维·史密斯·卡彭先生的建筑六项范畴分析模式分析这些主导型建筑的特征演变,进而提出了殖民时代之新古典主义的粤海关、大消费时代之折衷主义带芝加哥学派风格的城外大新、大饭店时代之装饰艺术风格的爱群大厦等三个典型案例,作为1840-1949年间广州商贸建筑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形成文化发展和实体空间对比研究的框架体系,将此体系建筑与西方建筑原型、上海近代的同类建筑比较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总体特征。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研究背景、意义、文献及内容组织进行了阐述,研究思路遵循时空关系中自上而下、自宏观而微观、层层深入;第二章回溯了广州历代商贸建筑和商贸区的发展,提出研究对象的重点区域是沙面岛、长堤商贸区,同时将研究划分为分别以海关类、百货类和酒店类为主导的三个阶段;第三、四、五章分别探讨了近代的三个主要时期的主导型商贸建筑的发展演变特征,重点运用六项范畴模式进行各阶段建筑特征分析;第六章是在前三章的研究基础上对广州近代商贸建筑进行特征总结,并展示了论文的分析模式和结论在近代建筑实践中的运用。
邓曦[7](2013)在《现象学视角下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寻求新老建筑的联系时,我们往往很容易陷入外在风格的模仿中,仅关注外在的视觉效果,而忽视老建筑的内在特征,如空间、肌理、材料、质感等等,这样难免导致感官贫乏以及与历史的割裂。现象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建筑现象学强调对建筑所在场所的思考,关注人在建筑中的空间体验。历史建筑的保护活动需要建筑师尽可能多地对有关建筑的历史和活动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进而原真地保护历史并在其中延续当今的生活,为历史建筑延年益寿。这样就将建筑的事物性与人的意识很自然地联系了起来,这与现象学考察问题的角度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将建筑现象学介入到历史建筑保护和更新之中,探讨了现象学视角下对人体感知与体验的关注以及相关的设计策略与方法。文中首先对现象学相关理论和发展脉络进行总结,分析现象学在建筑学领域应用的哲学基础,并讨论现象学与建筑学的联系。以知觉现象为主要脉络,探讨在历史建筑的体验中知觉感官系统扮演的角色与作用。强调源于对历史主观认识与感触产生的“历史性”相对于老建筑的重要性。在第三章中,分别从场地氛围,空间体验,材料感知,三个主要从现象学引申到建筑学领域的方面,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论述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第四章中分析了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方法,探讨各个建构要素对激发人体感知的影响。在第五章中,结合国内外重点案例及实践案例,分析现象学视角下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的应用。文章最后强调了在历史建筑设计中我们不能仅仅追求所谓形式上的统一,而落入后现代主义的“纯粹布景术”的俗套,借助于现象学的视角,通过对调动人体感知的关注,我们可以从历史与现代的关联中创造出一种令人难忘的体验,而不必求助于历史主义,重建一种历史的延续性,为保护更新设计带来更多的想象力与创新的成分。
何林暄[8](2012)在《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中弱对比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托伯特·哈姆林在《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写道:“一个建筑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那些事在难免的多样化组成引人入胜的统一。”在城市迅猛扩张的今天,如何将新建建筑融入历史环境是函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新旧建筑以何种方式共存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建筑理论与创作过程中纷争的焦点和永恒的话题。历史环境具有复杂性、不稳定性,同时建筑创作具有多样性,因此新建筑姿态存在多种可能性与历史建筑对话。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城市历史环境更新中,新介入元素的弱对比设计策略,通过对东西方历史建筑及地段现状的区别比较,分析弱对比手法的相关特点及适用性,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实际实例,从中借鉴和总结以往的先进经验,归纳了具体的设计手法,探讨在保持历史环境原有特点和规模的条件下,新旧建筑如何和谐共存的问题。
马静[9](2011)在《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与大陆同用汉语,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上的影响,两岸的一部分词语出现了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岸人民的交流。本文以台湾《醒报》新闻网“今日必读”栏目的新闻稿作为语料进行词汇考察与研究,对这部分语料进行分析梳理和观察,形成了《醒报》词表,并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作对比。根据所选语料和词表,从词形的角度进行考察。在两岸用词有差别的部分中,大陆和台湾的词汇在词形上存在四个方面的不同,即,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台湾特有词、台湾保存下来的旧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结合具体词,分析产生差异的类别,并结合具体例子,得出了结论,产生差异的词主要存在于外来词和新兴事物造词方面;在两岸用词相同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历史传承词和行业词,以及部分词形一致的外来词上。根据所选语料,并对照词表,在对比台湾与大陆词汇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后,结合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探究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历史的影响和台湾与大陆社会生活的不同。再结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认为一部分词汇会在两岸交流密切的领域得到融合,消除两岸交流的障碍。
俞天琦[10](2011)在《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当代建筑表皮的设计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关注也大于以往任何时期。建筑表皮是指建筑与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方式。它不仅是建筑的物质载体,而且是精神载体;对于表皮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形式美学设计,更应该关注材料与技术,强调人与建筑的情感对话;它不仅是建筑空间形成的关键,更是建筑意义承载与表达的关键。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表皮,是将完整的传播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而不局限于某个环节。更多的关注建筑表皮信息的传播效果、建筑表皮对大众的心理影响,以及建筑表皮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建筑表皮的不断进步,是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因素。建筑表皮的信息传播是“本体需求--媒介表现--受众认知”三个过程共同作用完成的。建筑表皮信息的客观需求来源于建筑本体。表皮是建筑内外空间分隔的界面,建筑内外环境的信息交流和阻断都是通过这层界面,它承载大量视觉信息的同时,也担负着建筑构成的多种需求。表皮是建筑围护功能的满足过程,表皮是复杂建筑形态的表现过程,表皮是空间单元特质化的塑造过程。表皮各类信息的传递,都建立在这些基本需求被满足的基础之上。它们是表皮信息的源起与需求,是信息传播的基础。媒介通过其所承载的符号传递信息。材料、结构和构造都是表皮的物质构成,它们都具有其自身的媒介表现性。设计者通过建筑表皮的材料、结构、构造等物化元素,将构思以具体物质手段抽象的表达出来。各种不同的媒介,所适合承载的信息不同,因此,建筑师选择表皮材料的组合方式、结构的暴露方式和构造的表达方式,就是在选择信息以及信息的传达方式。这是一个表皮信息的选择与表达的过程,直接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传播的目的在于影响受众并产生共鸣。建筑表皮的受众心理需求是逐层深入的过程。受众对于表皮信息的选择性注意,是促成一系列表皮受传活动的第一步,也是保证传播效果的重要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对信息选择加以引导、促进和强化。受众对于表皮信息的理解,是建立在与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符号储备相关联的时候,因此,表皮所承载的情感信息:如地理信息、历史信息、城市信息等,应该注意与受众情感的关联。传播的同时即伴随反馈,建筑表皮的信息传播是大众化的传播活动,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因此,有必要将这个传播活动置于“社会”这个更大的范畴,充分认识传播的效果,这才会令建筑表皮的信息传播活动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建筑表皮设计作为一个社会领域的传播活动,与单纯技术领域的传播有所不同,它不单纯涉及到技术的提升与转变,还受到社会思想的影响,这是一个发生在社会环境下的建筑活动。笔者试图通过对信息传播过程的研究,探索当代建筑表皮的信息传播机制,并归纳出相应的建筑表皮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建筑表皮设计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观念的进步。
二、尼德奥斯姆电厂的扩建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尼德奥斯姆电厂的扩建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现状 |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
2.5 小结 |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
3.5 小结 |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
4.5 小结 |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
5.4 小结 |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
6.6 小结 |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
7.3 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评价 |
第二章 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的内生需求 |
第一节 提高规制效率的显性需求 |
第二节 规避信息不对称的隐性需求 |
第三节 达到“良好的规制”发展需求 |
第三章 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的机制设计 |
第一节 机制设计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机制设计的基本目标 |
第三节 机制设计的主要原则 |
第四节 机制设计的核心要点 |
第四章 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的工具选择 |
第一节 激励性规制工具选择的类别 |
第二节 激励性规制工具选择的依据 |
第三节 激励性规制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的评估模式 |
第一节 政策评估模式的知识基础 |
第二节 规制评估模式的主要类别 |
第三节 激励性规制评估模式建构 |
第六章 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的实践评估 |
第一节 实践评估的设计背景 |
第二节 实践评估的指标体系 |
第三节 实践评估的综合评判 |
第四节 规制行为主客体综合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绩效考核相关表格 |
表格1: 总表 |
表格2: 2014-2016年南宁市公共道路工程特许经营绩效考核指标表 |
表格3: 2014-2016年南宁市公共道路工程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指标表 |
表格4: 特许经营过程中部分工程项目情况 |
致谢 |
(3)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研究(184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提篮桥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
2.1 传统江南水乡渔村风貌 |
2.1.1 明清至上海开埠前提篮桥地区的自然环境 |
2.1.2 上海开埠以后自然环境的渐进变化 |
2.2 不断变动的行政区划与区域范围 |
2.2.1 提篮桥名称的由来 |
2.2.2 提篮桥的历史地理沿革 |
第三章 提篮桥地区的城市空间与街道形态 |
3.1 空间的城市化演变与特质形成 |
3.1.1 水网道路构筑空间的宏观肌理 |
3.1.2 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及方向 |
3.1.3 城市空间的特质性要素 |
3.2 具有多重意义的街道空间形态 |
3.2.1 街道形态的总体演变 |
3.2.2 主要街道的业种分布及其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
第四章 提篮桥地区的建筑类型与室内陈设 |
4.1 体现地区人居环境特征的建筑类型 |
4.1.1 中西结合的传统里弄建筑 |
4.1.2 教堂与监狱等特殊建筑 |
4.1.3 其他特色建筑 |
4.2 风格多样的建筑装饰 |
4.2.1 里弄过街楼装饰 |
4.2.2 建筑风格与构件装饰 |
4.2.3 门窗样式与装饰 |
4.3 优雅与窘迫交织的室内陈设 |
4.3.1 普通市民居住的室内陈设 |
4.3.2 犹太难民居住的室内陈设 |
4.3.3 其他类型的室内设计 |
第五章 提篮桥地区的绿化景观与公共环境卫生 |
5.1 渐进建设的绿化景观 |
5.1.1 绿化景观的性质转变、建设时序与微观分区 |
5.1.2 东西差异且零散断续的道路绿化与室外绿化 |
5.1.3 犹太人的户外乐园:霍山公园与临时改建的屋顶花园 |
5.2 提篮桥地区的公共环境卫生 |
5.2.1 提篮桥的“双重角色”与“自西向东”拓展的环境卫生建设 |
5.2.2 公共环境卫生的宣传、管理与举报 |
第六章 提篮桥地区的人居文化及其历史价值 |
6.1 提篮桥地区的人居文化 |
6.1.1 提篮桥人居文化的形成 |
6.1.2 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 |
6.2 提篮桥地区历史人居环境的价值 |
6.2.1 历史人居环境的价值分析 |
6.2.2 提篮桥地区历史人居环境的价值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从国际经验到共识 |
7.2.2 从共识到现实 |
7.2.3 从现实到行动 |
7.2.4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4)从现代设计的摇篮到创意英国—对英国现代设计发展轨迹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第二节 本课题中关键词的内涵 |
一、“设计”与“现代设计” |
二、创意经济 |
三、创意产业 |
四、创意英国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从英国工业革命到现代设计的摇篮(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
第一节 工业革命前英国及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状况 |
一、优越的自然环境 |
二、独特的政治制度 |
三、特有的经济特征 |
四、新型的社会结构 |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社会变化 |
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主要原因 |
二、工业革命产生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
第三节 英国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艺术 |
一、中世纪时期英国的设计艺术 |
二、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设计艺术 |
三、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的设计艺术 |
第四节 英国是世界现代设计的摇篮 |
一、英国现代设计教育的雏形 |
二、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魅力和意义 |
三、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第一次设计运动——“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
四、对“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反思 |
第五节“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与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 |
一、“新艺术运动”和“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相似之处 |
二、“新艺术运动”和“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主要区别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步履蹒跚的英国设计艺术(1918年——20世纪50年代) |
第一节 自盛极一时到英国的衰落 |
一、1918年至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
二、英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
第二节 环视同时期国际设计的形势 |
一、德国设计的崛起 |
二、美国设计的风尚与典范 |
三、意大利设计的恢复和重建 |
四、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民族风格 |
五、日本设计的厚积薄发 |
第三节 战时经济下的英国设计 |
一、战争阴霾的英国设计 |
二、英国的国字改革设计运动 |
三、伦敦交通视觉传达设计的世界典范作用 |
四、优良设计 |
五、为反法西斯侵略而进行的设计 |
第四节 步履蹒跚的英国设计 |
一、凸显国家干预重要性的英国设计 |
二、二战后用设计展览促进英国的振兴 |
三、20世纪50年代英国设计的新面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塑形象的“创意英国”的设计(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 |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世界经济社会概况 |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样性 |
二、发展与矛盾并存的世界社会格局 |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的国际设计形势 |
一、国际设计的大走向 |
二、美国的设计明星、偶像、权威的树立 |
三、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设计 |
四、建立“德国制造”品质的德国设计 |
五、展现“美好生活”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
六、追求卓越精致的日本设计 |
第三节 走出低谷迈向“创意英国”的设计 |
一、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英国经济社会状况 |
二、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 |
三、手工艺复兴运动 |
四、“设计师——造物人”运动 |
第四节“创意英国”,创意无限 |
一、革命性的建筑设计 |
二、“种子圣殿”——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
三、可拆卸的体育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奥林匹林克体育场 |
四、旧工业建筑的戏剧性重生 |
五、奇思妙想的创意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意英国助推设计教育变革 |
第一节 搭建企业与设计教育间的桥梁 |
一、D&AD——创意成就的象征 |
二、“现代工厂”——设计工作室 |
第二节 设计教育的普及和传播工作 |
一、零售业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 |
二、强调为大众服务的理念 |
三、普及各类场馆,创造和提升学习环境 |
四、伦敦设计节:打造世界品牌 |
第三节 现代设计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
一、强强联合,打造世界创意艺术的大学 |
二、构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设计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保证 |
二、重视设计教育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关键 |
三、努力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要条件 |
四、发展现代设计要努力继承和发扬手工艺的优秀传统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作者简介 |
(5)政策营销失灵现象研究 ——基于中国大陆政策营销的运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公共政策营销”时代的来临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含台湾地区)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
1.2.3 文献综合简评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3 理论创新与现实意义 |
1.3.4 推论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已采用的规避措施 |
第二章 “政策营销”与“政策营销失灵” |
2.1 “政策营销”的起源 |
2.1.1 公共政策分析的跨学科传统与“批判性复合主义”倾向 |
2.1.2 现代“营销”观念的诞生与变迁 |
2.1.3 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营销管理导向 |
2.2 政策营销的概念谱系 |
2.2.1 政策营销的传统定义 |
2.2.2 政策营销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3 多维视角下的“政策营销” |
2.3 “政策营销失灵”的描述性定义 |
第三章 当前中国政策营销的应用及其失灵现象 |
3.1 政策营销在转型期中国的诞生 |
3.1.1 从“强制灌输”到“政策营销” |
3.1.2 政策营销在转型期中国出现的背景 |
3.2 当前中国政策营销应用的主要政策领域 |
3.2.1 政策营销应用领域的应然分析 |
3.2.2 当前中国政策营销应用领域的实然分析 |
3.3 转型期中国政策营销应用的特点 |
3.3.1 “利益激励”的运用特点 |
3.3.2 政策信息回应机制的不断完善 |
3.3.3 对政策营销工具应用的多层次性 |
3.3.4 仍受到政策环境的限制 |
3.4 当前中国政策营销应用中的“失灵现象” |
3.4.1 政策营销的“启动失灵” |
3.4.2 政策营销的“产出失灵” |
3.4.3 政策营销的“反馈失灵” |
3.5 小结 |
第四章 政策营销失灵现象的理论分析框架 |
4.1 政策营销失灵现象的两条分析路径 |
4.1.1 基于营销管理技术运用的分析路径 |
4.1.2 政策网络结构决定论者的观点 |
4.2 以上两条分析路径的局限与启示 |
4.3 政策营销失灵现象的“政策网络结构—政策营销学习”整合分析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政策网络结构与政策营销失灵: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的若干政策营销案例 |
5.1 台北市“垃圾随袋收费”政策营销 |
5.1.1 台北市“垃圾随袋收费”政策网络的结构关系 |
5.1.2 台北市“垃圾随袋收费”政策推动方的营销策略 |
5.1.3 台北市“垃圾随袋收费”政策营销受众联盟的应对策略 |
5.2 厦门海沧PX项目事件前后的政策网络结构关系与政府的营销策略运用 |
5.2.1 事件发生前后政策网络结构关系的变化 |
5.2.2 厦门市政府的政策营销策略运用 |
5.2.3 事件过程中政策营销受众的应对策略 |
5.3 深圳市的垃圾分类减量政策营销 |
5.3.1 2000-2010年深圳市垃圾分类减量政策网络的结构关系 |
5.3.2 2000-2010年深圳市垃圾分类减量政策过程中政府部门的主要营销策略 |
5.3.3 2000-2010年深圳市垃圾分类减量政策营销受众的反应及营销的效果 |
5.3.4 深圳“十二五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制定时政策网络结构关系的变化 |
5.3.5 深圳市政府“十二五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政策营销的主要举措 |
5.3.6 深圳“十二五”垃圾分类减量政策营销受众的反应及营销效果 |
5.4 案例研究小结 |
第六章 政策营销的学习:深圳市垃圾焚烧厂建设政策营销案例 |
6.1 深圳垃圾焚烧厂建设相关政策出台的背景 |
6.2 深圳垃圾焚烧厂建设政策营销运用的变迁 |
6.2.1 1988—1999年深圳垃圾焚烧厂建设的政策动员 |
6.2.2 2000—2005年深圳垃圾焚烧厂建设政策动员模式的变化 |
6.2.3 2006—2009年,前期积累问题的大爆发 |
6.2.4 2010—2014年深圳垃圾焚烧厂建设政策营销的进一步完善 |
6.3 案例研究小结 |
第七章 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
7.1 本文的研究发现 |
7.1.1 对“政策营销”和“政策营销失灵”的重新解读 |
7.1.2 “政策营销”在当前中国的应用现状 |
7.1.3 对政策营销失灵机理的描述性解释 |
7.2 当前中国政策营销应用的优化路径 |
7.2.1 技术工具层面的优化 |
7.2.2 制度规范层面的再造 |
7.2.3 价值理念层面的重塑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
附录A. 社区访谈资料(节选) |
附件B. 周林刚、陈家喜等《白鸽湖环境园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课题组访谈录音资料(2010年12月1日—10日节选) |
致谢 |
(6)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时间界定 |
1.2.2 空间界定 |
1.2.3 内容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西方研究综述 |
1.3.2 中国研究综述 |
1.3.3 广州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标、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工具 |
1.4.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和分类 |
2.1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基本概念 |
2.1.1 `商贸_的涵义 |
2.1.2 "商贸建筑"的涵义 |
2.1.3 `商贸建筑_与`市_的关系 |
2.2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 |
2.2.1 广州商贸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
2.2.2 广州历代着名商贸建筑和商贸区 |
2.2.3 广州近代商贸区发展概况 |
2.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类型 |
2.3.1 商贸建筑的分类依据 |
2.3.2 广州近代商贸类建筑分类 |
2.3.3 世界经济背景的广州商贸类建筑发展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海关类为代表的清末时期广州商贸建筑 |
3.1 殖民扩张时代的发展背景 |
3.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
3.1.2 广州清末时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
3.1.3 广州清末时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
3.2 海关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
3.2.1 海关类建筑范围和种类 |
3.2.2 西方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3.2.3 中国海关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3.2.4 广州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3.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特征分析 |
3.3.1 建筑形式 |
3.3.2 建筑功能 |
3.3.3 建筑意义 |
3.3.4 建筑形态 |
3.3.5 建筑文脉 |
3.3.6 建筑意志 |
3.3.7 建筑特征总结 |
3.4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
3.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
3.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
3.4.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
3.4.4 海关制度更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百货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初期商贸建筑 |
4.1 大消费时代的发展背景 |
4.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
4.1.2 广州民国初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
4.1.3 广州民国初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述 |
4.2 百货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
4.2.1 百货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
4.2.2 西方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4.2.3 中国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4.2.4 广州百货类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
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特征分析 |
4.3.1 建筑形式 |
4.3.2 建筑功能 |
4.3.3 建筑意义 |
4.3.4 建筑形态 |
4.3.5 建筑文脉 |
4.3.6 建筑意志 |
4.3.7 特征总结 |
4.4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
4.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
4.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
4.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酒店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中期商贸建筑 |
5.1 大饭店时代的发展背景 |
5.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
5.1.2 广州民国中期重要建设项目慨况 |
5.1.3 广州民国中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
5.2 酒店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
5.2.1 酒店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
5.2.2 西方酒店建筑发展概况 |
5.2.3 中国酒店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5.2.4 广州酒店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5.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建筑特征分析 |
5.3.1 建筑形式 |
5.3.2 建筑功能 |
5.3.3 建筑意义 |
5.3.4 建筑形态 |
5.3.5 建筑文脉 |
5.3.6 建筑意志 |
5.3.7 特征总结 |
5.4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特征和影响 |
5.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
5.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
5.4.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特征总结 |
6.1 特征分析 |
6.1.1 建筑形式 |
6.1.2 建筑功能 |
6.1.3 建筑意义 |
6.1.4 建筑形态 |
6.1.5 建筑文脉 |
6.1.6 建筑意志 |
6.2 特征总结 |
6.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主要内因 |
6.3.1 商业传统 |
6.3.2 `商战_思想 |
6.3.3 近代商人阶层的形成 |
6.3.4 专业建筑师的介入 |
6.4 实例讨论 |
6.4.1 广州海关红楼建筑 |
6.4.2 广州民间金融街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存在问题、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与方志 |
二、着作 |
三、翻译文献 |
四、图册 |
五、外文文献 |
六、学位论文 |
七、期刊杂志 |
附录目录 |
附录1 |
附录2:建筑研究之六项范畴 |
附录3:广州近代洋行类建筑一览表 |
附录4:广州近代外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
附录5:广州近代华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
附录6:广州近代映画院类建筑一览表 |
附录7:广州近代酒店建筑发展列表 |
附录8:1927年广州市政厅之《旅馆章程案》 |
附录9:民国三十四年申请旅业执照图 |
附录10:酒店分类标准 |
附录11:外国文献详细列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现象学视角下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问题的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2 确立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范围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3.1 国外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研究动态 |
1.3.2 国内对现象学和建筑学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章结概述 |
第2章 现象学的一般性理论及其与建筑学的关系 |
2.1 现象学的相关理论 |
2.2 现象学与建筑学的联系 |
2.3 历史建筑中的知觉体验 |
2.3.1 视觉体验 |
2.3.2 听觉体验 |
2.3.3 触觉体验 |
2.3.4 嗅觉与味觉 |
2.3.5 知觉与历史性 |
第3章 现象学视角下的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 |
3.1 挖掘场所本质力量 |
3.1.1 干预的极小化 |
3.1.2 柔性渗透 |
3.1.3 意义延续 |
3.2 丰富空间体验 |
3.2.1 路径与空间片段体验 |
3.2.2 空间激活 |
3.2.3 视差中的互补对比 |
3.3 强化材料感知 |
3.3.1 新旧片段共存 |
3.3.2 背景式处理 |
3.3.3 装饰性与复杂性的回归 |
第4章 现象学视角下的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方法 |
4.1 建筑界面更新 |
4.1.1 立面——历史表情的还原与维护 |
4.1.2 屋面——古今交织 |
4.1.3 地面——洼地效应 |
4.2 建筑空间更新 |
4.2.1 空间恢复——故事铺陈 |
4.2.2 空间重组——时空穿梭 |
4.2.3 空间拓展——场所性格彰显 |
4.3 建筑结构更新 |
4.3.1 旧结构体系的保护——延年益寿 |
4.3.2 新结构体系的加入——和谐共生 |
4.4 新旧材料的兼容整合 |
4.4.1 时间与真实——时间绵延 |
4.4.2 材料的对比——情绪调动 |
4.4.3 材料的转变运用——潜能激发 |
4.5 细部的表达 |
4.5.1 细部的建构——移情作用 |
4.5.2 细部的感知——触觉领域 |
第5章 重点案例分析 |
5.1 斯卡帕的“断片”建筑 |
5.2 国内案例调研分析 |
5.3 实践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中弱对比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缘起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课题相关名词释义 |
1.2.2 历史建筑保护宪章的相关研究 |
1.2.3 历史建筑保护更新的相关理论探索 |
1.2.4 历史建筑与城市更新关系的相关理论探索 |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3.1 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
1.3.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历史地段及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及理论原则 |
2.1 历史意义 |
2.2 现实意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弱对比协调设计手法差异性比较 |
3.1 新建筑邻近历史建筑对比协调设计策略与原则 |
3.1.1 原真性的发生与发展 |
3.1.2 对比协调设计手法原则 |
3.1.3 强、弱对比协调设计手法定义 |
3.2 强、弱对比协调设计手法差异性比较 |
3.2.1 平缓与冲击 |
3.2.2 渐变与激变 |
3.2.3 形式与意象 |
3.2.4 强化与突出 |
3.2.5 对立与统一 |
3.3 弱对比手法在国内历史环境更新运用适用性探讨 |
3.3.1 建筑群体融合上的适用性 |
3.3.2 城市肌理延续上的适用性 |
3.3.3 历史文脉传承上的适用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弱对比协调设计手法策略研究 |
4.1 隐化统一设计策略 |
4.1.1 主体式隐化 |
4.1.2 地景式隐化 |
4.1.3 内部式隐化 |
4.2 整合统一设计策略 |
4.2.1 体量上的横纵相交 |
4.2.2 材料上的虚实对比 |
4.2.3 形式上的繁简相衬 |
4.2.4 肌理上的填充补齐 |
4.3 类比统一设计策略 |
4.3.1 体量上的契合统筹 |
4.3.2 材料上的拼贴融合 |
4.3.3 形式上的传承转译 |
4.3.4 空间上的延续承接 |
4.3.5 历史轴线上的呼应对位 |
4.4 各弱对比设计策略的复合作用 |
4.4.1 各要素弱对比的复合作用 |
4.4.2 实际案例弱对比策略运用解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关于弱对比设计策略的反思 |
仿古复古现象探讨 |
弱对比与时代特征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语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醒报》词汇统计与分析 |
2.1 《醒报》词表 |
2.1.1 《醒报》词表的获取 |
2.1.2 《醒报》词表分析 |
2.2 《醒报》词表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对比分析 |
2.2.1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存在差异的部分 |
2.2.2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相同的部分 |
第3章 《醒报》与大陆存有差异的词汇的分析 |
3.1 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 |
3.1.1 使用范围有大小之别 |
3.1.2 所指对象有别 |
3.1.3 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
3.1.4 由缩略语产生的词形相同的词 |
3.2 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的词语 |
3.2.1 外来词的差异 |
3.2.2 词序相反 |
3.2.3 语素相近 |
3.2.4 新兴事物命名不同造成词形不同 |
3.2.5 由于缩略造成的词形略有不同 |
3.3 台湾特有词 |
3.3.1 社会制度的不同产生的特有词 |
3.3.2 具有特色的社会生活产生的特有词 |
3.4 台湾保留下来的旧词语 |
第4章 《醒报》新闻用词中与大陆普通话用词的相同部分 |
4.1 历史传承词 |
4.2 使用一致的外来词 |
4.2.1 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
4.2.2 来源于日语的词 |
4.3 行业词采用一致的用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1.1.1 信息社会的来临 |
1.1.2 建筑表皮的繁荣 |
1.2 建筑表皮的发展阶段 |
1.2.1 形成附属身份——表皮的装饰化 |
1.2.2 打破从属关系——表皮的表情化 |
1.2.3 建立主导地位——表皮的信息化 |
1.3 既有理论研究综述 |
1.3.1 传播学的理论研究 |
1.3.2 国内外建筑表皮理论研究 |
1.3.3 传播学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建筑表皮信息的传播特性解析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建筑表皮 |
2.1.2 信息传播 |
2.1.3 建筑表皮与信息传播 |
2.2 建筑表皮信息的内涵 |
2.2.1 功能信息 |
2.2.2 审美信息 |
2.2.3 社会信息 |
2.3 建筑表皮信息的传播要素 |
2.3.1 传播主体 |
2.3.2 传播媒介 |
2.3.3 传播客体 |
2.4 建筑表皮信息的传播机制 |
2.4.1 表皮信息的源起与需要——本体需求 |
2.4.2 表皮信息的选择与表达——媒介表现 |
2.4.3 表皮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受众认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的本体需求 |
3.1 满足围护功能的需求 |
3.1.1 表皮构件信息系统化 |
3.1.2 表皮尺度信息整体化 |
3.1.3 表皮界面信息复合化 |
3.2 表现复杂形态的需求 |
3.2.1 表皮信息主导建筑形态 |
3.2.2 表皮信息模拟生物形态 |
3.2.3 表皮信息重构环境形态 |
3.3 塑造特质空间的需求 |
3.3.1 表皮信息塑造共享性空间 |
3.3.2 表皮信息塑造起伏性空间 |
3.3.3 表皮信息塑造流动性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的媒介表现 |
4.1 材料表现——美学信息的传递 |
4.1.1 材料的媒介性 |
4.1.2 表皮材料的特性转向 |
4.1.3 表皮材料的肌理构成 |
4.1.4 表皮材料的色彩呈现 |
4.2 结构表现——力学信息的传递 |
4.2.1 结构的媒介性 |
4.2.2 表皮分离暴露结构构件 |
4.2.3 表皮形态反应结构逻辑 |
4.2.4 表皮消隐暗示结构信息 |
4.2.5 结构化表皮的力学表现 |
4.3 构造表现——技术信息的传递 |
4.3.1 构造的媒介性 |
4.3.2 表皮构造组合的图式表达 |
4.3.3 表皮可控构造的动态表达 |
4.3.4 表皮构造工艺的技巧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的受众认知 |
5.1 受众对表皮信息的选择性注意 |
5.1.1 受众注意的心理 |
5.1.2 建设环境的强化选择 |
5.1.3 传播媒介的刺激选择 |
5.1.4 社会因素的引导选择 |
5.2 受众对表皮信息的关联式理解 |
5.2.1 受众理解的前提 |
5.2.2 地理信息的抽象关联 |
5.2.3 历史信息的时空关联 |
5.2.4 城市信息的情境关联 |
5.3 受众对表皮信息的社会化反馈 |
5.3.1 受众反馈的机理 |
5.3.2 社会审美需求的嬗变 |
5.3.3 社会生活模式的转化 |
5.3.4 传受关系的社会重构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尼德奥斯姆电厂的扩建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市政公用事业激励性规制研究[D]. 高丹. 厦门大学, 2019(07)
- [3]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研究(1843-1949)[D]. 吴文治. 上海大学, 2018(03)
- [4]从现代设计的摇篮到创意英国—对英国现代设计发展轨迹的思考[D]. 奚协.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5]政策营销失灵现象研究 ——基于中国大陆政策营销的运用现状[D]. 谭翀. 南京大学, 2015(01)
- [6]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D]. 刘琼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7)
- [7]现象学视角下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D]. 邓曦.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8)
- [8]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中弱对比设计策略研究[D]. 何林暄.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9]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D]. 马静. 河北大学, 2011(11)
- [10]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研究[D]. 俞天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