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杂粮市场后市乏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斐,刘猛,赵宇,夏雪岩,赵文庆,李顺国[1](2020)在《2019年中国谷子高粱产业发展分析及后期展望》文中指出中国既是谷子高粱生产大国,也是谷子高粱消费和高粱进口大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谷子高粱生产不断调整,种植规模稳步提升,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形势不断变化。2019年中国谷子高粱面积逐步扩大,谷子价格高开低走,高粱价格低开高走,产业融合加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平稳,但主产区局部地区出现旱灾与霜冻,病虫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并存在扶持政策不足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消费者对谷子等杂粮的认知有待提升致使消费市场拓展缓慢、价格波动明显且价格涨跌规律性不强、产业文化挖掘不足且品牌建设乏力等问题。最后,从加强政策扶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品牌培育与宣传、顺应市场需求升级、优化产品类别、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提出促进谷子高粱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左腾达[2](2020)在《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这些年在积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农产品贸易也更为活跃。欧盟作为后起的经济伙伴,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额在近十来年迅速增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从欧盟的农产品增加最快,其中部分贸易产品如乳制品、猪肉等更是有十倍以上的贸易增速。中国从欧盟的农产品进口规模已接近美国。如何来看待中国和欧盟跨越式的贸易发展。从贸易理论来看,传统的贸易理论偏向从要素禀赋,要素价格上来解释贸易的波动,随后的贸易理论用产业内贸易、引力模型来分析,并强调了贸易协定、关税、贸易壁垒等在当今时代对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此本文不仅从中国的农业资源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两方的贸易,还从贸易便利化、贸易壁垒、关税等角度去看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此外,欧盟是个多国组合的国家联盟,中国也没有和欧盟达成统一的贸易协定,还是与每个国家商讨贸易,因此分析欧盟内部农业发展趋势和内部贸易是有必要的。这个分析是建立在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的基础上,这是欧盟最重要的农业政策。相比中国的农业政策,这个政策的投入巨大,是推动欧盟农业变革的主导力量。所以本文以此逻辑,从这个政策的分析开始,一步步分析了欧盟农业的政策对欧盟内部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一步对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本文基于以上两个主体进行分析,主要内容有:首先对中国和欧盟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分析了这十年双方农产品贸易结构的改变,分别从中国和欧盟方面对影响双方贸易发展的主要宏观或微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对重点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包括蔬菜水果类、肉类、水产品和乳制品类。同时对重点贸易国家进行分析,包括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通过这些对中国和欧盟的农产品贸易的基本概况有了比较明确的掌握。然后基于李嘉图模型对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产生根源进行了分析。首先是从生产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讨论了人口、土地、技术、资本和气候资源上双方的不同,这些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然后对重点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这里选择的是猪肉和乳制品的生产行业,这是中国从欧盟进口增长最快的农产品类。欧盟相关的农产品贸易优势建立在其发展成熟的行业基础上,因此这里结合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对这两个行业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是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双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分析,首先政策对不同农产品行业的支持力度不一样,其次从欧盟加盟时间来划分的欧盟15国和13国的角度分析,分析了两组国家在政策的刺激下,农业生产的转变,从而引起欧盟内部农产品贸易的变化。这也会对中国和欧盟整体的农产品贸易带来影响。接下来是贸易便利化对贸易影响的分析,这是影响中国和欧盟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章重点阐述了中国和欧盟在农产品贸易便利化上的推动,尤其一带一路对中国和欧盟贸易便利化的推动。并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来衡量不同国家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比较。然后是欧盟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进行分析,涉及了关税比较、欧盟普惠制贸易措施的影响以及欧盟设置的贸易壁垒,WTO规则下中国欧盟农产品补贴政策研究等。最后本文用实证模型来分析不同因素对不同种类的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边巴拉姆[3](2020)在《GZ公司青稞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三大攻坚战”之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了战略成功的重要抓手。对于西藏地区来说产业发展更是迫在眉睫,产业发展与能否提高高原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食品污染、工业污染、有色食品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注重自身的健康,开始追求生活品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健康、绿色、营养、精致、特色”的食品。在这样的现实需要和现实条件下,开发和推动青稞产业的发展在西藏必然成为了主要的致富手段,相继出现了许多打着“高原无污染绿色食品”口号的青稞加工销售企业,GZ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而一个企业能否得走的长远、飞的更高与其生产销售的产品的市场营销状况有着决定性的关系。随着青稞市场的拓展和成熟,GZ公司也将面临区内外更多的竞争对手,将面对更复杂的区内外环境,因此不断改进GZ公司青稞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做到市场营销的与时俱进对其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GZ公司青稞产品为对象,对其青稞产品营销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改进的建议。结合当前现实情况,首先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做了全面的介绍,在此基础和前提下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为下文具体开展研究理清了思路;其次,详细阐述了市场营销学中的4P、PEST、STP等理论和分析工具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特点,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理论做了精炼的分析、总结和归纳,领会市场营销学的智慧内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以GZ公司为具体研究对象,从企业基本情况、经营现状和产品定位的角度分析其内部环境,从宏观环境、消费者行为、其他青稞产品营销现状的角度分析其外部环境,为下面改进营销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在此后面,系统分析了当前GZ公司产品营销中运用的营销策略,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策略中需要改进的不足和问题。最后,结合GZ公司当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产品定位等综合情况,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和改进GZ公司青稞产品营销策略组合的建议,再从企业管理、政府行为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的保障措施和改进建议,以切实增强GZ公司青稞产品的营销实力,增加销售收入,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青稞产品,实现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
吕天石[4](2019)在《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指出天津自1860年开埠以来,逐渐成长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至民国时期,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洋货进口港。天津港的贸易数据成为反映华北地区经济的重要晴雨表。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下,梳理了1912年至1937年间的天津港进口贸易的各项有关数据,以洋货为抓手深入研究了其在津的进口转运情形、销售流程、售价、商家、消费群体等多种因素,探讨了天津港口贸易与民众生活的互动关系。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的洋货涵盖了纺织品、食品、五金、工业制品、建筑材料、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燃油类等几大类。本文的研究主体部分按衣、食、住、行这民众日常生活的四方面来分别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进口商品,且多为近代工业制成品作为研究抓手。同时运用大量档案、报刊广告与图表等资料加以阐释民国时期天津港洋货贸易与民众生活变迁之间的关系。在“衣”部分,笔者研究了天津港进口的纺织品、成衣、鞋帽与日化用品,探究了这些商品与民众身体变迁的关系。“食”部分则通过研究天津港的进口食品与药品贸易,从而探究这些商品与民众餐饮习俗变迁的关系。“住”的部分通过研究一些与民众居住空间有关的近代特色洋货产品在天津港的进口情形及华北地区的销运情况,探讨了天津港进口贸易与民众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行”的部分研究民众出行与沟通。这一部分主要研究交通工具、通讯传媒设备与民国时期华北民众的交通方式与沟通方式的变迁。观察进口商品货物类型的变化,则呈现出以纺织品、食品为重点向以工业制成品、交通工具为重点的转变趋势。而进口来源国别的变化趋势更是非常明显,即由英、德、法等老牌欧洲国家向日、美、苏等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日本转变。纵观1912年至1937年二十余年间天津港进口贸易,棉布、成衣、日化产品等生活用品改变了民众的衣着与穿戴;面粉、糖类等食品原料或制成制品的进口改变了民众的餐饮习惯与消费意识;五金、机器、电料等则改善了民众的居住空间与生存条件;车辆与通讯工具的进口更是显而易见的提高了民众的沟通效率。然而港口贸易的繁盛之下还有许多幻象。首先就是关税主权的丧失使得海外贸易收入并不能用来改善民生,而正常的中外贸易本身就已经是外国压迫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再辉煌的贸易数额都只能是虚假的繁荣。其次在华北地区的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各阶层之间,洋货所带来的影响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别。大部分普通民众不可能享受到所有进口产品的红利,只能停留在个别进口货品的使用这一层次。第三个幻象来自于洋货与国货的竞争关系。洋货的进口对于民族工业而言有两方面作用:从正面驱动力而言,各类进口产品先进的技术启发了国货的改良,进口机器与外国技师的到来更是直接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生产力;而从反面来看,摧毁民族产业的罪魁正是大量倾销的外国货品。最后,日本因素不容忽视,日本势力在华北地区先倾销后走私的经济侵蚀政策严重破坏了天津港口正常的洋货贸易。至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天津港进口的商品已经全面呈现了由欧美货品向日本货品的趋势。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洋货与华北民众的生活变迁有很大关联性。虽然还存在很多幻象,但这些商品毕竟能够开一时风气之先,为华北地区的民众打开了近代化生活的大门。
金科[5](2020)在《沦陷时期杭州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研究(1937-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7-1937年是民国时期杭州发展的“黄金十年”。在此期间,杭州的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杭州民众的生活总体稳定,有了更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然而七七事变以后,日军的野蛮侵略打断杭州现代化发展的进程。随着日军南下,民众纷纷逃亡,杭州社会秩序陷入混乱。沦陷初,杭州的城市被破坏,各行各业都陷入停滞。随着日伪政权构建起沦陷区的殖民秩序,杭州社会治安逐渐好转,人口回归。然而因为日伪的高压统治与竭泽而渔的掠夺破坏,杭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远不及战前水平。沦陷初,日军通过军事入侵,制造种种暴行,造成的人口和财产损失不可数计,民众的生活从“常态”转向“非常态”。匮乏的物资、阻断的交通、脏乱的城市环境等各种问题随后凸显,严重影响普通民众日常的生活,使其生活质量大幅下滑。沦陷后期,杭州民众的生活从“非常态”转向“殖民化常态”。各种因素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使杭州物价疯涨,生活指数飙升。普通民众的日常支出与收入差距加剧,尤其是工薪阶层入不敷出,沦陷区民众生存困难,生活逐步陷入崩溃。作为杭州沦陷区普通民众中的一部分,单帮客、劳工、学生、僧尼等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不同,然而他们的共同经历和心态都反映出在日本殖民秩序压迫下普通民众艰难的生活。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对沦陷区实行“以战养战”的殖民统治政策。然而在其统治的过程中,沦陷区的现代化进程受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被破坏,沦陷区对日的补给能力进一步下降。沦陷区民众,更是中日战争的首要受害者。民众因为日军暴行无法产生对沦陷区政府的信任,同时生存的困难进一步激发出他们的反日意识与行为,促成他们形成民族自我身份的认同,这也使日本的镇压成本上升。这宣告日本殖民统治的失利与侵华战争的注定失败。
任丽萍[6](2019)在《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国内国外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走势放缓,国有农场如何在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面前,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变化,确保农产品安全、农业生态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力保经济发展稳中求进,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我国国有农场科学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国农业发展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梳理美国和加拿大农业经济发展主要靠政府支持和高度机械化作业;日本、韩国农业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德国农业经济发展依靠产业布局;法国和英国农业经营依靠分工明确和建立支撑体系。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较,农业发展转型的不同。我国不断推进企业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业态,构建现代化服务体系等方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样本访谈法、实证研究法,首先界定国有农场的内涵、特征、地位、功能,绿色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概念,在发展经济学、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梳理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历程、自然现状和优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确定农场经济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未来发展方向和遵循原则,设立总体和具体的发展目标。基于农场生态环境优良,资源丰富,农机制造业实力雄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结构不优,产品结构特色不突出的特点,面对国家农业政策和农垦改革的契机,提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扬优势、补短板,突出绿色、突出特色的策略。树立“培育状大主导产业,完善绿色服务体系,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走农林牧渔综合经营,农工商服一体化运作,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致力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旅游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服务体系、经营体系,坚持破除瓶颈,提升产业支撑。构筑绿色产业链、培育绿色食品基地、扶壮龙头,筑牢农业绿色发展根基,加快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服务监管体系,创新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实北大荒集团,对农场进行公司制改造。对于垦区其他农场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现有富余劳动力,提高农场职工群众的收入,促进产业融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
王琳瑛[7](2019)在《乡村文化空间形塑及其发展政策义涵 ——以西北C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发展研究中的核心因子之一,文化固然重要,但关乎文化得以成长的土壤和生境乃更为值得深究的选题。本研究探讨的文化空间异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用词汇,而是发展语境下的文化空间,其为立足于乡村社区底板上的泛化概念,是国家治理视阈下公共性显着的全景式场域。基于西北地区长期的田野观察,经验判断后抽离得出贫困文化、商业文化、精英文化以及“文化的文化”(信仰文化)四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空间形塑变量,深描其对文化空间的形塑过程及结果,并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层面探讨发展政策启示,以期回应乡村全面发展的文化意涵。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范式的个案研究,以中国西北地区C村为个案,具体采借扩展个案法和反证法的逻辑思维以微见宏、间接反观,得出超越个案的科学结论及政策涵义。界定发展语境下“文化空间”的基本内涵,包括其内部结构是物质维、实践维与精神维的三重组合体系,及其属性的多功能梯次表征等延伸辨析。文化空间是农民的生计舞台、公共记忆、地方秩序和精神家园,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常态化社会样态。文化空间被四种亚文化形塑后的空间表达为“内卷”与“挣脱”、“腐蚀”与“抵制”、“合作”与“疏离”、“区隔”与“逃逸”的关联过程,在持续性地被压缩、被切割、被扭曲、被宰制后,文化空间呈内卷化、扁平化、扭曲化及多中心化。四大形塑文化在争夺与挤压中,文化空间集时间性、空间性和社会性相互缠绕并最终呈现出一种“纠结的发展”,致使农民自在自为的表达、选择、机会、能力、尊严等日趋逼仄。研究发现,文化空间遭遇多重力量的叠加挤占、造成“无主体的发展”及农村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虚化。如此区隔的、固化的甚至是异化的文化空间将农民牢牢吸附,严重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更让乡村发展困境重重。文化空间已然演变为国家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对象、工具抑或前提,蕴涵丰富的现代化治理要义。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不平衡不充分”到“全面发展”,可得四个层面的政策启示:第一,从社会建设层面,提供均等的城乡公共服务,构建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络,打破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牢固“物质兴”的第一发展定量;第二,从经济建设层面,搭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平台,引领商业文化的义利观与合作共赢的市场观,规避农业经营风险、提升农民竞争力,保障农民土地、产权等经济权益;第三,从政治建设层面,通过“三治合一”促使国家治理重心下沉,致力于社区营造,重塑精英与社区群体内部的有机联系、回归农民的发展主体性地位;第四,从文化建设层面,健全基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驱动“一核多元”的文化治理模式,拓宽农民可行能力提升的“大育人工程”。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社区,培育理性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主流信仰文化。合力塑造友好型文化空间,确保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中国梦,赋权赋能助推农民习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自由全面的文化内涵式发展路径。本研究的可能创新点包括,将文化空间拓延至发展政策的框架下进行研究,选题本身具有创新性;借用反证法来研究文化空间,逆向思维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构建“贫困文化—商业文化—精英文化—文化的文化”四维分析框架,属微观研究理论框架的创新。
李顺国,刘斐,刘猛,赵宇,龚瑞平,杨振立[8](2018)在《近期中国谷子高粱产业发展形势与未来趋势》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中国谷子、高粱生产面积逐步扩大,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但受主产区旱情重于上年影响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后期,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带动影响,谷子、高粱种植布局逐步优化,价格将回归平稳,质量和品牌意识显着提高。最后,提出应从强化优势区域布局、加强信息监测预警、重视气候变化、加强病虫害防治、鼓励发展农业服务型经营主体、积极拓展市场等方面促进谷子高粱产业发展。
赵静轩[9](2018)在《基于“互联网+”的J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加速,外食人口的增加,以“快”着称的快餐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快餐业因此得以蓬勃发展,在餐饮行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自2010年以来,社会结构发展变化快速,餐饮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快餐业的经营型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已经从单店竞争、地区性竞争发展到全国范围、品牌、连锁规模化之间的竞争。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给传统的餐饮巨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迫使餐饮企业的原来的销售模式、营销方式等发生变化,从传统餐饮门店的线下销售走向“门店+互联网+APP”的模式,营销模式也转向移动网络终端的微信、微博、APP订餐平台等营销模式。本项目借助“互联网+”这个大势,利用互联网平台这个大舞台,前期产品以莜麦杂粮面为主打产品,本项目是立足于商务区,以年轻白领为目标顾客的餐饮公司。项目分三期展开实施,创业期1-2年、拓展期3年和发展期5年。计划用2年时间布局10家分店,并将成功的商业模式在广州市复制,5年的时间开店数量达到50家,到第10年时,实现在广东省主要城市的门店达到300家以上的。本文从J项目的首家分店餐厅入手,对J项目概况进行全面介绍。本文阐述了J项目的发展计划,对项目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从所处的行业和外部宏观环境、市场与竞争环境、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并制定了相应的竞争策略和营销策略,然后对J项目做了详细的财务预算与分析,并对整个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综合的分析、阐述,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本文以商业计划书的形式展开,作为创业者对项目发展规划的蓝图,目标在于制定一份科学、客观、可行的商业计划书,为项目的决策实施提供参考。
赵业[10](2018)在《农地与“家园” ——中越边境地区一个壮族村寨的城市化与“地权”意识》文中提出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壮族人世代与土地相依,稻作传统是安身立命之本。在他们看来,土地不仅仅是稳定家庭经济的生产资料,更是在乡土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依托。因此对农地意识的研究不能仅仅着眼于制度、技术、经济效益、人地关系等外部因素的探讨,自上而下的俯视问题,而必须尊重乡土社会的经济逻辑。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推动了乡土社会结构的转型,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地意识也随之产生了波动。从家园情怀的新视角,对中越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因和社会结构演变历程进行探讨,对土地行为背后深层次的经济心理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农地意识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广西宁明县堪爱村是中越边境地区的一个传统壮族村寨。作为农业民族,堪爱村壮族人长期在相对封闭的,适宜稻作农耕的山地生态环境中过着以稻作生计方式为核心的平稳生活。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了,但早期的城市化进程对身处岭南山区、远离中原地带的壮族人的社会生活影响相当有限,并且在1949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城乡二元化”的制度设计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快速城市化阶段迅速漫延至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动摇了传统乡土社会的结构,给壮族人的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堪爱村传统的稻作农耕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并在不可逆转的城市化进程中日渐凋敝。农业耕种不再是堪爱村壮族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农地利用也不再延续千百年来的精耕细作而是走向粗放管理,甚至丢荒。然而,在近年来为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而开展的土地整合、土地流转工作中,堪爱村的壮族人对待这些能增加一些经济收益的政策却并不积极,仍旧将耕地的使用权视为最珍贵的家庭经济保障。这样一个违反“经济理性”的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所带来的土地耕作经营细碎化问题给农业发展带来的阻力也日益彰显。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是大势所趋。严格意义上来说,过去的传统稻作农耕生产方式也体现了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其主要通过个体种植户生产统一的农业产品——水稻来实现稳定发展的族群经济。现代化农业对资本、产权、高素质的职业农业从业人员和农业科技的要求,以及岭南山区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现状,决定了集体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佳出路。农业产业化通过建立链条完整的循环经济,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能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延续和发展农耕文化,并且对于边疆地区而言有着保卫边疆安全、巩固国防的作用。而通过土地流转进行土地整合,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人是生产力改变客观自然物质的主体。无疑改变岭南山区农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是符合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是民心所向的。但在堪爱村土地整合工作中出现的农民家庭参与土地流转意愿不强,也反映了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目标的土地改革进程不会一蹴而就。民族经济学认为劳动者素质技能与社会地位的矛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在经济发展中必须确保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从堪爱村壮族人的主体视角,对当地的社会环境和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厘清土地流转症结所在,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铺平道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快速城市化阶段,颠覆了稻作农耕生产方式在一些民族地区家庭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城市工业化的进程,引发大量农村人口持续向城市聚集并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导致城市社会的重构和乡土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工业化的进程,引发大量农村人口持续向城市聚集并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导致城市社会的重构和乡土社会结构的变化,乡土社会在这一进程中由农业为主向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在传统的壮族乡土社会中,农地的生产资料、族群生活空间、社会关系载体、经济生活保障、信仰寄托等价值,也随城市化的进程而出现变化。由此,传统农民分化为坚守在耕地上的壮族人,实现非农生计方式的壮族人,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城市新移民等,过往较统一的农地意识随之出现了多元化的转变。传统稻作农耕生产方式是一个自成系统的产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经济结构,充分体现了壮族人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族群社会经济的优越性,展现了壮族人的智慧。当地壮族人的一些非农生计方式的转变是被动卷入了以资本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系,没能体现经济的主体性,与传统民族文化相脱离,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脱嵌”,受“经济利益”的摆布而出现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城市新移民对城市社会生活缺乏归属感和农村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是这一危机导致的现象,进而降低了农地利用的效率。劳动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素质技能的提升来源于坚持主体地位的发展。通过对堪爱村社会经济生活的田野考察,我们认为出路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帮助城市新移民融入城市体系;以工业反哺农业带动乡土社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中壮族人主体地位的加强,才能充分发挥农地意识对农业生产活动的驱动力,最大限度利用耕地创造价值,进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论文的第一章通过田野点的经济现象提出了问题,确定了主题和研究意义,围绕问题梳理了前人研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描述了堪爱村社会生活的概况。第三章论述农地意识变迁的社会环境背景和农地意识的决定因素。第四章论述了城市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第五章论述了农地意识的演变和影响因素。第六章阐释了后城市化时代的乡土重建过程中农地价值的分化。第七章做出了论文的结论。
二、全国杂粮市场后市乏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杂粮市场后市乏力(论文提纲范文)
(1)2019年中国谷子高粱产业发展分析及后期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2019年中国谷子高粱产业发展特点 |
1.1 谷子面积显着增加,高粱面积略有增加,糜子面积保持稳定 |
1.2 主产区局部地区出现旱灾与霜冻,病虫害发病程度差异较大 |
1.3 谷子价格高开低走,高粱价格低开高走 |
1.4 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平稳 |
1.5 产业融合加速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
2 2019年谷子高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1 扶持政策不足,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发展 |
2.2 消费者杂粮认知待提升,消费市场拓展缓慢 |
2.3 价格波动明显,涨跌规律性不强 |
2.4 产业文化挖掘不足,知名品牌建设乏力 |
3 2020年谷子高粱产业发展趋势 |
3.1 全国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区域间变动存在差异 |
3.2 谷子价格趋于稳定,高粱价格稳中有升 |
3.3 谷子、高粱加工品渐增,消费比例将有所提升 |
3.4 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
4 谷子高粱产业发展建议 |
4.1 加强政策扶持,构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
4.2 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价值链 |
4.3 加强品牌培育与宣传,提升产业软实力 |
4.4 顺应市场需求升级,优化产品类别 |
4.5 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延伸产业链条 |
(2)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思路、对象和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贸易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农业贸易影响因素及相关贸易模型的研究 |
一、基于传统贸易模型的解释 |
二、基于产业内贸易的诠释 |
三、基于引力模型的诠释 |
第三节 当前贸易研究热点与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研究 |
一、一带一路和贸易便利化 |
二、贸易政策和农产品贸易 |
三、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研究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一、现有文献研究特点和研究成果 |
二、当前文献的不足 |
第三章 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总体特征 |
第一节 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主要特点 |
一、贸易规模增加迅速,中国贸易逆差加大 |
二、进口农产品结构趋于集中,出口农产品结构趋于分散 |
三、从要素投入看双方农产品贸易 |
四、部分农产品出口互成规模 |
五、出口初级农产品价格高,加工农产品价格低 |
第二节 对欧盟农产品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
第三节 对欧盟进出口区域市场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和欧盟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选择 |
第五节 影响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中国市场的变化 |
二、欧盟市场的变化 |
第四章 中国和欧盟主要农产品和主要国家的贸易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主要农产品 |
一、蔬菜水果类贸易 |
二、水产品贸易 |
三、肉类贸易 |
四、乳制品贸易 |
第二节 主要贸易国家 |
一、荷兰 |
二、德国 |
三、英国 |
四、西班牙 |
五、法国 |
第五章 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产生根源分析 |
第一节 理论框架 |
第二节 中国和欧盟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分析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水平对比 |
一、乳业产业发展水平对比 |
二、猪肉行业发展水平对比 |
第六章 生产政策对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生产的影响 |
一、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核心功能 |
二、2013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及影响 |
第二节 共同农业政策对欧盟内部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影响分析 |
一、欧盟15国和欧盟13国农业生产对比分析 |
二、欧盟各国的农业优势对比分析 |
三、欧盟13国与欧盟15国之间贸易变化分析 |
四、欧盟成员国间的贸易对欧盟和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第七章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农产品贸易和贸易便利化 |
第二节 中国和欧盟在农产品贸易便利化上的推动 |
一、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 |
二、国际互认AEO制度 |
三、各种贸易协议签订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和贸易便利化 |
第四节 贸易便利化指数分析 |
一、世界银行的物流表现指数 |
二、自建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 |
第八章 主要贸易政策对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欧盟的关税管理措施分析 |
一、欧盟对中国主要关税设定分析 |
二、欧盟的普惠制关税政策 |
三、进口关税配额 |
第二节 欧盟设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
一、主要农产品贸易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
二、欧盟对中国农产品进口问题通报制度 |
第三节 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争议 |
第九章 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和欧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
第十章 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优化对策分析 |
一、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建设 |
二、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生产升级 |
三、加大农产品出口支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3)GZ公司青稞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的方法 |
1.2.3 研究技术路线 |
1.2.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2.1.1 市场营销策略的含义 |
2.1.2 市场营销4P理论 |
2.1.3 市场营销分析工具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章 GZ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3.1 内部环境分析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3.1.2 经营概况 |
3.1.3 青稞产品市场定位分析 |
3.2 外部环境分析 |
3.2.1 PEST分析 |
3.2.2 消费者行为分析问卷调查 |
3.2.3 高原有机青稞白酒营销策略分析 |
第4章 GZ公司青稞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
4.1 产品分析 |
4.1.1 产品策略 |
4.1.2 存在的问题 |
4.2 价格分析 |
4.2.1 价格策略 |
4.2.2 存在的问题 |
4.3 渠道分析 |
4.3.1 渠道策略 |
4.3.2 存在的问题 |
4.4 促销分析 |
4.4.1 促销策略 |
4.4.2 存在的问题 |
4.5 内部保障策略存在问题分析 |
4.5.1 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 |
4.5.2 管理模式落后,缺乏长远谋划 |
4.5.3 融资要素不足,资金运转困难 |
4.5.4 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软性约束 |
第5章 GZ公司青稞产品营销策略优化 |
5.1 产品策略 |
5.1.1 增加产品附加值 |
5.1.2 优化品牌策略 |
5.1.3 保障产品的供应和质量 |
5.2 价格策略 |
5.2.1 完善差异化定价策略 |
5.2.2 适当调整区外定价 |
5.3 渠道策略 |
5.3.1 完善分销渠道 |
5.3.2 完善和改进网络销售渠道 |
5.4 促销策略 |
5.4.1 加大广告投放力度 |
5.4.2 充分利用各类展销平台 |
5.4.3 强化人员推销 |
5.5 内部保障策略 |
5.5.1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
5.5.2 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
5.5.3 加大政府行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青稞加工食品消费行为分析调查 |
(4)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路 |
四、概念界定 |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介绍 |
第一章 北方洋货集散地:民国时期的天津港进口贸易总体情况 |
1.1 国际航运视域下的民国时期天津港口与进口船舶情况 |
1.2 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洋货的情况与变化趋势 |
1.2.1 进口洋货的总体情况 |
1.2.2 进口洋货的历年变化趋势 |
1.3 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货品结构与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穿戴与装扮 |
2.1 棉纱与棉布——天津港进口大宗纺织品情况 |
2.1.1 棉纱的情况 |
2.1.2 棉布的情况 |
2.1.3 纺织品的贸易——“西货”与“东货”的此消彼长 |
2.2 洋装在身——天津港进口洋装、洋帽及装饰物情况 |
2.2.1 洋装成衣与国产“机制洋装” |
2.2.2 进口洋帽及装饰物 |
2.3 从“多余物”到“必需品”——天津港进口日化用品情况 |
2.3.1 进口香皂与天津制皂工业 |
2.3.2 进口牙膏、香水和其他化妆品 |
小结 |
第三章 饮食与医药 |
3.1 天津港进口大宗食品及相关商品情况 |
3.1.1 面粉与糖——天津港进口大宗食品的规模化 |
3.1.2 农作物种子、肥料——农业相关产品的进口 |
3.1.3 从传统香料到味精——调味品的转变 |
3.2 天津港新式食品、饮料的进口与餐饮风气变迁 |
3.2.1 进口洋酒的销售与管控 |
3.2.2 西式汽水饮料与甜品的引进 |
3.2.3 罐头食品的进口与国产化 |
3.2.4 天津与世界非主要国家食品贸易情形 |
3.3 天津港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的进口与转运 |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工程与居住环境 |
4.1 天津近代住建材料的引进与使用 |
4.1.1 从木材到钢筋水泥——天津进口住建材料的新变化 |
4.1.2 从洋漆垄断到国货崛起——天津油漆工业的奇迹 |
4.2 天津港进口工程机器及设备的情况 |
4.2.1 精密建工仪器的引进 |
4.2.2 大型建工机器的引进 |
4.3 天津港进口贸易下的城市住宅内部空间变迁 |
4.3.1 新式室内用品的进口情形 |
4.3.2 冰箱——现代家用电器的出现 |
小结 |
第五章 交通工具与通讯传媒设备 |
5.1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交通工具的引进 |
5.1.1 汽车入津与民众对汽车的认识 |
5.1.2 自行车的传入及在华北地区的推广 |
5.2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通讯设备的引进 |
5.2.1 无线电设备与技术在天津及华北的扩散 |
5.2.2 电话设备与技术在天津及华北的扩散 |
5.3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新型传媒设备及传媒技术的引进 |
5.3.1 照相机的引进与国产化 |
5.3.2 电影、电视技术的传播 |
小结 |
第六章 繁盛与幻象:对天津港口贸易与华北民众生活变迁的思考 |
6.1 洋货贸易影响下的民国时期天津民众生活 |
6.2 数据繁盛的背后 |
6.2.1 关税与主权 |
6.2.2 城市与乡村 |
6.2.3 洋货与国货 |
6.3 日本因素与走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沦陷时期杭州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 |
(四)史料来源、研究方法 |
一、沦陷前杭州的“常态”时期 |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杭州 |
(二)“常态”下的日常生活 |
二、沦陷初杭州的“非常态”时期 |
(一)杭州的沦陷 |
(二)“非常态”下的日常生活 |
三、沦陷后期杭州的“殖民化常态”时期 |
(一)杭州市伪政府的建立 |
(二)“殖民化常态”下的日常生活 |
(三)“殖民化常态”下的特定人群 |
四、杭州沦陷区日本殖民统治的失败 |
(一)打断杭州现代化发展进程 |
(二)破坏民众的日常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背景 |
1.1.2 研究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目的 |
1.1.3 研究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意义 |
1.2 国内国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国有农场的内涵与特征 |
2.1.1 三农特性突出 |
2.1.2 企业社会双重性 |
2.1.3 内在独立外在统一性 |
2.2 国有农场的地位与功能 |
2.2.1 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
2.2.2 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桥头堡 |
2.3 产业发展 |
2.4 绿色发展 |
2.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5.2 区域发展理论 |
2.5.3 产业发展理论 |
2.5.4 产业结构理论 |
3 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经济发展历程 |
3.1.1 经济发展孵化期 |
3.1.2 经济发展成长期 |
3.1.3 经济发展成熟期 |
3.1.4 经济发展转型期 |
3.2 自然状况 |
3.3 人口状况及组织结构 |
3.4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5 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
3.5.1 农业生态环境优良 |
3.5.2 农业资源相对丰富 |
3.5.3 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
3.5.4 农机制造领先垦区 |
4 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
4.1 产业发展结构不优 |
4.1.1 农业资源总量小 |
4.1.2 种植特色不突出 |
4.1.3 养殖业发展短腿 |
4.1.4 农产品加工滞后 |
4.1.5 龙头发育严重不足 |
4.2 经济发展根基不牢 |
4.2.1 基础设施薄弱 |
4.2.2 环境污染威胁 |
4.3 发展体系配套不足 |
4.3.1 农业科研体系水平不高 |
4.3.2 服务监管体系供应不足 |
4.3.3 营销体系建设进程缓慢 |
4.4 历史遗留负担较重 |
4.4.1 企业办社会负担超负荷 |
4.4.2 企业履行行政职能超载 |
5 问题成因分析 |
5.1 产业发展进程与市场变化不同步的矛盾 |
5.1.1 从工转向农再向三产融合转变的不适应 |
5.1.2 农场产业发展市场培育期长的典型特点 |
5.1.3 农机制造业产品面临严重替代品的威胁 |
5.2 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研判规划 |
5.2.1 经济发展缺乏研判生产效率低 |
5.2.2 农业生产环节缺乏统筹规划 |
5.3 经济转型升级与低质量的矛盾 |
5.3.1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不适应 |
5.3.2 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严重挑战 |
5.3.3 消费者对高质量消费品需求量大 |
5.4 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阻碍 |
6 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
6.1 总体思路及发展方向 |
6.1.1 建设优质产业集群 |
6.1.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6.1.3 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
6.1.4 深化国有农场体制机制改革 |
6.2 遵循原则 |
6.2.1 坚持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原则 |
6.2.2 坚持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6.2.3 坚持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原则 |
6.2.4 坚持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原则 |
6.3 发展目标 |
6.3.1 总体目标 |
6.3.2 经济发展目标 |
7 推动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产业结构构筑特色产业链 |
7.1.1 向结构调整要总量 |
7.1.2 发展绿色专用玉米产业 |
7.1.3 培育壮大优质水稻产业 |
7.1.4 做优做大绿色大豆产业 |
7.1.5 培育壮大绿杂粮豆产业 |
7.1.6 培育绿色林特果蔬产业 |
7.1.7 发展绿特畜禽养殖产业 |
7.1.8 培育特色水产养殖产业 |
7.1.9 做强做大农机制造产业 |
7.2 筑牢农业绿色发展根基 |
7.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7.2.2 加强农业资源节约与利用 |
7.2.3 加强生态系统养护与修复 |
7.3 加快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服务监管体系 |
7.3.1 提升科研体系建设水平 |
7.3.2 完善绿色发展服务体系 |
7.3.3 健全绿色发展监管体系 |
7.4 创新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
7.4.1 推进农场企业化公司化改造 |
7.4.2 完善健全农业绿色发展制度 |
7.4.3 制定落实农业绿色发展政策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乡村文化空间形塑及其发展政策义涵 ——以西北C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田野社区概况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空间:从“缺席”到“在场” |
2.2 文化空间: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 |
2.3 文化与发展的内在关系 |
2.4 发展语境下的“文化空间”建构 |
2.5 小结:由零散式界定到全景式重构的文化空间 |
第三章 贫困文化的空间表达:“内卷”与“挣脱” |
3.1 贫困文化:文化空间的第一发展定量 |
3.2 文化空间的内卷化 |
3.3 挣脱文化空间的发展束缚 |
3.4 小结:思想观念支配发展逻辑 |
第四章 商业文化的空间表达:“腐蚀”与“抵制” |
4.1 商业文化及其空间的乡土叙事 |
4.2 商业文化的空间烙印 |
4.3 熟人社会的抵制 |
4.4 小结:经济逻辑支配下的商业文化实践 |
第五章 精英文化的空间表达:“合作”与“疏离” |
5.1 精英文化的标准化与简单化 |
5.2 精英文化主导下的地方化合作 |
5.3 精英文化主导社区发展需求 |
5.4 小结:精英逻辑疏离大众发展逻辑 |
第六章 信仰文化的空间表达:“区隔”与“逃逸” |
6.1 信仰文化:村落空间的文化内塑力 |
6.2 被区隔的文化空间 |
6.3 向往新文化空间的个体逃逸 |
6.4 小结:信仰逻辑替代发展逻辑 |
第七章 结论、政策启示及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发展政策启示 |
7.3 讨论:文化空间与国家治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近期中国谷子高粱产业发展形势与未来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2017年谷子高粱产业发展特点及问题 |
1.1 产业发展特点 |
1.1.1 谷子、高粱种植面积扩大明显, 糜子种植面积稳定 |
1.1.2 主产区旱情重于上年, 病虫害较轻 |
1.1.3 谷子低价位运行, 高粱高价位运行 |
1.1.4 谷子出口保持稳定, 高粱进口持续增长 |
1.1.5 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
1.1.6 科技成果不断转化, 产业整体发展潜能不断加强 |
1.2 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1.2.1 消费方式单一, 产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
1.2.2 价格波动剧烈, 农户种植风险加剧 |
1.2.3 高粱大量进口, 冲击国内高粱市场 |
1.2.4 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仍需加快 |
1.2.5 深加工产品匮乏, 同质竞争严重 |
2 谷子高粱产业发展趋势 |
2.1 播种面积将保持平稳, 部分地区或有增长 |
2.2 谷子价格趋于平稳, 高粱价格将有所回落 |
2.3 产业加速融合, 延伸全产业链 |
2.4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完善社会化服务 |
2.5 产业扶贫力度加大, 提高农民增收 |
3 谷子高粱产业发展建议 |
3.1 强化优势区域布局, 倡导理性种植 |
3.2 加强信息监测预警, 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
3.3 重视气候变化, 加强病虫害防治 |
3.4 鼓励发展农业服务型经营主体, 提高产业组织 |
3.5 引导多种消费, 积极拓展市场 |
(9)基于“互联网+”的J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快餐的定义和分类 |
1.2.2 波特竞争战略 |
1.2.3 4Ps营销理论 |
1.2.4 互联网 |
1.2.5 O2O营销模式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项目概况 |
2.1 公司介绍 |
2.2 产品和服务 |
2.3 目标顾客 |
2.4 门店规划 |
2.5 组织架构 |
2.6 激励机制 |
2.7 股权结构及股东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餐饮行业及外部环境分析 |
3.1 餐饮行业分析 |
3.1.1 我国餐饮行业的现状 |
3.1.2 消费者对互联网外卖的需求 |
3.1.3 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 |
3.2 中国快餐餐饮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法律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文化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与竞争分析 |
4.1 市场分析 |
4.1.1 餐饮市场分析 |
4.1.2 快餐市场分析 |
4.1.3 面食市场分析 |
4.1.4 餐饮外卖市场分析 |
4.2 餐饮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分析 |
4.2.2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4.2.3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
4.2.4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威胁 |
4.2.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4.3 SWOT分析 |
4.4 竞争战略选择 |
4.4.1 目标聚集战略 |
4.4.2 差异化战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营销策略制定 |
5.1 STP营销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营销策略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促销策略 |
5.2.4 渠道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财务预算与分析 |
6.1 投资收益分析 |
6.1.1 投资计划 |
6.1.2 收入预测 |
6.1.3 成本和费用估算 |
6.1.4 项目损益及现金流量表 |
6.2 财务分析 |
6.2.1 静态分析 |
6.2.2 动态分析 |
6.3 风险定量分析 |
6.3.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
6.3.2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风险识别与防范 |
7.1 风险定性分析 |
7.1.1 市场风险 |
7.1.2 经营风险 |
7.1.3 管理风险 |
7.1.4 财务风险 |
7.2 风险防范 |
7.2.1 市场风险对策 |
7.2.2 经营风险对策 |
7.2.3 管理风险对策 |
7.2.4 财务风险对策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农地与“家园” ——中越边境地区一个壮族村寨的城市化与“地权”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农地利用、开发与农地意识的研究回顾 |
1、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三、研究主题与研究意义 |
1、研究主题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进入田野 |
1、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2、进入田野 |
五、相关概念和问题描述 |
1、相关概念定义 |
2、研究主题描述 |
第二章 一个边缘地带的壮族村寨 |
一、堪爱村的山、水和生态空间 |
二、族群历史与稻作传统 |
三、制度演变 |
四、经济生活方式 |
五、风俗习惯 |
1、日常生活习俗 |
2、节庆习俗 |
六、宗教信仰 |
第三章 地权制度及农地耕作方式的变迁 |
一、地权制度 |
二、农地耕作方式的变迁 |
1、生计方式的适应 |
2、生计方式的选择 |
3、生计方式变迁的特点 |
三、农地意识与城市化的关系 |
1、农地意识与农地利用 |
2、城市化与壮族人生计方式的变化 |
3、农地意识与虚拟空间 |
第四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 |
一、城市化的机遇 |
二、城市化的挑战 |
1、民族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乡村常住人口流失 |
2、市场化的侵蚀 |
3、外来经济、文化的冲击 |
4、族群认同的变迁 |
三、“后城市化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 |
1、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发展 |
2、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第五章 农地意识的演变 |
一、农地意识的产生 |
二、农地意识的实 |
三、农地意识的虚 |
四、农地意识的分化 |
1、延续稻作农耕文化的壮族人 |
2、随城市化浪潮实现非农转变的壮族人 |
五、农地意识的影响因素 |
1、农地经济价值 |
2、土地非经济价值 |
第六章 后城市化时代的乡土重建 |
一、农地意识因人地关系紧张而凸显 |
二、城市化与虚拟网络社区 |
1、壮族人的“同地”微信群 |
2、网络空间的社会性 |
3、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 |
三、农地意识出现多元形态 |
四、农地流转意愿受农地非经济价值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 |
一、从实践主体的视角探讨农地意识的变迁 |
二、农地意识的分化 |
三、农地意识与家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全国杂粮市场后市乏力(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年中国谷子高粱产业发展分析及后期展望[J]. 刘斐,刘猛,赵宇,夏雪岩,赵文庆,李顺国. 农业展望, 2020(04)
- [2]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研究[D]. 左腾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GZ公司青稞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边巴拉姆.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D]. 吕天石. 河北大学, 2019(05)
- [5]沦陷时期杭州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研究(1937-1945)[D]. 金科.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任丽萍.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2)
- [7]乡村文化空间形塑及其发展政策义涵 ——以西北C村为例[D]. 王琳瑛.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8]近期中国谷子高粱产业发展形势与未来趋势[J]. 李顺国,刘斐,刘猛,赵宇,龚瑞平,杨振立. 农业展望, 2018(10)
- [9]基于“互联网+”的J项目商业计划书[D]. 赵静轩.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10]农地与“家园” ——中越边境地区一个壮族村寨的城市化与“地权”意识[D]. 赵业.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