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对学生读者的服务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赵心如,蔡迎春[1](2021)在《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儿童阅读服务既是民国儿童图书馆事业的中心点,也是当代以全民阅读理念为指导的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介绍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发展的历史沿革,对其阅读服务内容和特征进行梳理归纳,认为民国阅读服务于儿童的思想,对当前的儿童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通过完善儿童图书馆服务标准,构建阅读活动调查评估体系,考查馆中阅读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二是通过完善服务队伍,包括馆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畅通服务通道,提供服务保障;三是通过深入实践阅读指导理念,借助总分馆模式和个性化的活动提高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儿童知识利用率,实现儿童阅读服务的普惠均等。
黄德海[2](2021)在《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文中研究指明金克木,一代学人,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学贯东西,知兼古今,以小学学历而卓然成家,和季羡林、张中行、邓中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本文按年谱体例分上、中、下三编,以学习时代、为师时代、神游时代为界,细致梳理先生近九十年的传奇人生,得窥先生读书与治学的独到之处。青年学者黄德海以至诚之心、文学之笔,沿途追索,处处志之,甚而独出新裁,引领读者跟随先生足迹,去读书"偷学问",开阔视野。如此,经由两代学人之循循善诱,令人得悟先生自学之方法及自强之信念。这一部编年录,演化成并非虚构的成长小说,对于喜欢读书之人,甚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都有诸多启迪意义,亦给后生晚辈留下一份珍贵的生命记录。
袁嘉蔓[3](2021)在《贵州省县级图书馆中小学生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丽丽[4](2021)在《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现代学习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正在走向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教学科研支持部门,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根据空间社会学理论,空间既是行为发生的条件,又是由行为所建构的。那么,图书馆学习空间,又是如何支持当下多样化的学习行为并被学习行为所改变呢?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大学图书馆是否支持或是满足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型?学生自发的新型学习方式如何推动图书馆学习空间改变?这种相互“形塑”是否在形成新的高校学习文化?为有效揭示新技术环境、学科背景等因素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西南地区四所不同层次和类型大学的新建校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描述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二者之间的互动,总结当前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的经验,发现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之间的相互塑造。论文主要分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阐述论文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步骤、研究技术线路图、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第二部分:四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及其中学习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现场观察、访谈、体验,发现各校图书馆建设个性鲜明,空间建设及资源供给上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校园文化传统,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中的学习行为表现出来高度的统一性。D大学作为信息技术为主的985理工大学,其图书馆科技感十足,但学生主要使用图书馆的自主、静默学习空间进行无需或少量技术支持的学习;C大学作为985综合型大学,其图书馆造型古朴,馆藏丰富,但学生主要找地方“自习”,评价“不好用”;J大学作为以交通技术为主的工科211大学,其图书馆学习空间重实用,学生主要来图书馆找地方写作业、复习,多功能空间“基本没用”;S大学是省属重要师范大学,其图书馆规模大、空间多,学生进馆学习的人数多,但设施设备少有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评价“不舒服”。第三部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着多元学习文化的形成。通过对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和使用的调查,发现各大学图书馆建设表现出一些共同点:资源供给及设施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明显升级;空间功能多样化是普遍趋势;相对于学习空间硬件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学习空间管理与服务都表现出相对的滞后。各大学图书馆带有鲜明的本校学科特色和传统校园文化特点,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行为共性大于个性,使用图书馆的目的、主要学习行为类型都高度相似。尽管如此,各校学生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需求有显着的差异:文科、综合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不足,大学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完备”和“好用”的空间条件;工科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较好,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舒服”和“更独立”的学习条件。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生空间期待的落差主要源于现有的图书馆建设、管理缺乏学生参与。学生新的学习空间需求、新的学习方式与图书馆的学科传统、现代化建设相互作用,正在推动形成新的多元化学习文化。
崔卓敏[5](2021)在《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随着我们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机构改革的推行,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越来越重视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的重要代表之一,更要注重自身档案馆各个层面的建设,努力为党、国家和社会公众提高优质的服务,为中国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因此,目前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现状如何,它能否满足公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是值得去关注的一个重点方向。本篇文章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研究省级综合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情况。第一章论述了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等内容。第二章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概念界定具体包括综合档案馆、公共档案馆、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能力;理论基础具体包括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档案价值理论。第三章是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调查情况,该部分主要论述了调查的思路、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第四章是对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情况的分析。内容主要是从服务主体、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机制、服务环境和服务方式五个方面展开的分析和论述。第五章是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优化策略部分,该部分是从五个方面来论述的:一是从树立公共服务意识,落实行动保障方面来写的;二是从丰富馆藏,优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方面来写的;三是从完善服务机制,实现管理良性循环方面来写的;四是注重档案馆形象,优化公共服务环境来写的;五是从有效利用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方面来写的。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在研究方法上,文章主要采用了实地调研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三种方法结合进行。首先采用实地调研法,以档案用户的角色亲自去天津市档案馆进行调研,观察、了解和体验档案馆各方面的服务情况,获得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第一手材料,提升研究过程的信度;其次采用访谈法,通过访谈法预先了解社会公众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体验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开展量化研究。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将访谈结果进行质性分析获得调查问卷的指标后,设计访谈问卷开展大范围调查,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档案馆在公共服务方面的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周芮[6](2021)在《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W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随着图书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国家发起了“推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的号召,阅读被提升到影响国民综合素质的高度。“书香校园”也是“书香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小学长期处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弱势地位,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情况更加值得关注。本研究旨在立足于客观现实,发现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村小学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以满足农村小学师生的使用需求、提高学校的育人实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首先,采用调查研究法、实地观察法,通过对重庆市W区教育局和I、J、O三个农村小学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现场观察以及相关实证资料搜集,对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生均图书不达标,图书更新太缓慢;馆舍面积太狭小,基础设施未配齐;图书内容不适切,需求匹配不到位;运行模式不科学,开放时间被压缩;图管员素养偏低,服务质量待提高;信息化建设滞后,电子阅读推广难。其次,结合访谈文本和实证材料探析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政府层面发现:图书配置单向化,忽略使用者需求;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图书硬件配置;阅读推广后续乏力,书香校园难以建成。学校层面发现:过度依赖上级部门,主体责任意识不足;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图书室地位边缘化;习惯和技术双重限制,信息化发展受阻;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缺乏培训与约束。社会层面发现:城镇化进程加快,教育资源配置滞后;农村文化氛围不浓,阅读习惯趋于保守;休闲方式泛娱乐化,学生阅读行为弱化。最后,针对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从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村小学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其一,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小学图书资源的投入与指导,具体要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激发图书室发展动能;完善图书配置机制,精准匹配阅读需求;加强统一指导与监督,保障图书室高效运行。其二,农村小学发挥图书资源完善和优化配置的主体作用,具体要自主购买部分资源,及时填补阅读缺口;完善图书室管理制度,规范图书室运行状态;加强图管人员培养,促进图书室服务升级;积极开展相关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完善阅读空间建设,促进图书功能发挥。其三,农村社区配合农村小学营造良好的图书阅读和利用环境,具体要大力推广图书功能,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快建设农家书屋,引领农村阅读风尚;社区教育同步展开,爱心关怀留守儿童。其四,社会组织给予农村小学力所能及的物质支持和爱心帮扶,具体要切实关注农村教育,积极开展社会捐赠;开展进校志愿服务,共同推动阅读建设。
徐金婷[7](2021)在《全民阅读视域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务院总理于201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倡导全民阅读,到2021年“全民阅读”已经连续八年写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在众多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下,当下鼓励全民阅读、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青少年作为全民阅读的主体之一,我们应努力抓好学校教育的关键一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新课标也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强调以整本书的阅读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由此可知,全民阅读与整本书阅读都在强调提升人们的阅读素养。但是在对整本书阅读研究成果的文献整理中,我们发现将全民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而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不仅能够为整本书阅读提供阅读氛围,创造阅读条件。整本书阅读教学也能以学生、教师、家长带动全民阅读,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发展。因此我们试图以全民阅读为引领,对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材料及方法。第一章为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从不同的维度设计了学生和教师的调查问卷,在对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后分析了当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归因分析。第二章为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首先,通过营造整本书阅读的大环境,为学生提供阅读氛围,创设阅读条件;其次,从遵循“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原则为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最后,从精读单篇,联读多篇,整本书阅读教学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第三章为构建“单篇—组文—整本书”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首先,对教学对象和所选教学材料进行分析;其次,设计了十个课时的教学实践;最后,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第四章为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检验与启示。主要对开展“单篇—组文—整本书”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性检验,并对这一模式的开展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思考。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归纳。通过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也希望能够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为早日建成全民阅读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郭永璋[8](2021)在《基于生态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研究》文中指出
武保民,刘东辉[9](2020)在《疫情常态化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此次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具有极强的感染性,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部门,是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空气流通性差的公共场所,这给疫情常态化下的防控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疫情常态化下的高校图书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精准防治,尽最大努力保障读者有一个健康、安全的读书环境。
郭昕[10](2020)在《农村小学“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的策略研究 ——以扬州市S小学为例》文中认为“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是响应“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号召,倡导“全民阅读”共同构建“书香中国”“书香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区、各学校正积极展开“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而农村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农村小学的“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改善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与城市小学教育资源不平衡所带来的缺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借鉴丰富的阅读环境建设、农村小学阅读环境建设及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的研究理论基础上,以江苏省扬州市S小学这所农村小学为例,对S小学师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考察S小学“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现状,探究小学“书香校园”的物理、制度、校园文化、活动和网络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图书资源利用率不高、制度建设不健全、校园文化氛围不浓、“书香校园”活动单一、校园网络阅读平台尚未得到合理利用等。进而提出“以开发利用农村小学图书馆基础设施和校园阅读空间来加强阅读物理环境建设、以逐步建立图书管理员工作制度来完善阅读制度环境建设;以营造“书香”走廊和“书香”墙壁文化来挖掘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阅读活动与学科教学相渗透及组织亲子共读主题活动来拓展阅读活动建设、以创新家校网络阅读分享模式优化网络阅读环境建设”等一系列推进农村小学“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的整体优化策略。
二、谈谈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对学生读者的服务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对学生读者的服务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发展历史沿革 |
1.1 萌芽发展期(1909—1929) |
1.2 繁荣鼎盛期(1930—1936) |
1.3 多舛波折期(1937—1949) |
2 民国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内容 |
2.1 基础保障服务 |
2.1.1 通过馆内布局设计打造良好阅读服务体验 |
(1)馆内软环境装饰 |
(2)馆内硬件设备选择与设置 |
2.1.2 通过培养专业馆员引导儿童阅读 |
(1)选择馆员的标准 |
(2)馆员的服务职责 |
2.1.3 选择馆藏书籍要慎重且适宜 |
2.2 延伸服务 |
2.2.1 儿童阅读调查提供参考基础 |
2.2.2 阅读指导和考查是核心服务 |
(1)图书馆使用指导 |
(2)儿童学习和阅读方法指导 |
(3)儿童阅读情况考查 |
2.2.3 阅读服务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
(1)儿童读书会 |
(2)读物展览会 |
(3)比赛活动 |
3 民国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的特征 |
3.1 以儿童为中心的辅助教育服务思想 |
3.2 阅读推广与合作思想逐渐形成 |
3.3 文化救亡和时事阅读特点显着 |
4 民国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启示 |
4.1 完善服务标准,构建阅读活动调查评估体系 |
4.2 建设服务队伍,确立服务保障 |
4.3 深化阅读指导,提高知识利用率 |
5 结语 |
(2)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学习时代 |
明末清初 |
道光年间 |
1861年 |
1894年 |
1906年 |
1907年 |
1911年 |
1912年 1岁(6) |
1913年 2岁 |
1914年 3岁 |
1915年 4岁 |
1916年 5岁 |
1917年 6岁 |
1918年 7岁 |
1919年 8岁 |
1920年 9岁 |
1921年—1925年 10—14岁(10) |
1926年 15岁 |
1927年 16岁 |
1928年 17岁 |
1929年 18岁 |
1930年 19岁 |
1931年 20岁 |
1932年 21岁 |
1933年 22岁 |
1934年 23岁 |
1935年 24岁 |
1936年 25岁 |
1937年 26岁 |
1938年 27岁 |
1939年 28岁 |
1940年 29岁 |
1941年 30岁 |
1942年 31岁 |
1943年 32岁 |
1944年 33岁 |
1945年 34岁 |
中编 为师时代 |
1946年 35岁 |
1947年 36岁 |
1948年 37岁 |
1949年 38岁 |
1950年 39岁 |
1951年 40岁 |
1952年 41岁 |
1953年 42岁 |
1954年 43岁 |
1955年 44岁 |
1956年 45岁 |
1957年 46岁 |
1958年 47岁 |
1959年 48岁 |
1960年 49岁 |
1961年 50岁 |
1962年 51岁 |
1963年 52岁 |
1964年 53岁 |
1965年 54岁 |
1966年 55岁 |
1967年 56岁 |
1968年 57岁 |
1969年 58岁 |
1970年 59岁 |
1971年 60岁 |
1972年 61岁 |
1973年 62岁 |
1974年 63岁 |
1975年 64岁 |
1976年 65岁 |
1977年 66岁 |
1978年 67岁 |
1979年 68岁 |
1980年 69岁 |
1981年 70岁 |
下编 神游时代 |
1982年 71岁 |
1983年 72岁 |
1984年 73岁 |
1985年 74岁 |
1986年 75岁 |
1987年 76岁 |
1988年 77岁 |
1989年 78岁 |
1990年 79岁 |
1991年 80岁 |
1992年 81岁 |
1993年 82岁 |
1994年 83岁 |
1995年 84岁 |
1996年 85岁 |
1997年 86岁 |
1998年 87岁 |
1999年 88岁 |
2000年 89岁 |
2001年 |
2002年 |
2011年 |
(4)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基础 |
1.5 概念界定 |
1.6 研究设计 |
2 “高科技含量但使用不足的”D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2.1 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2.2 “被沉默的”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3 “高大上但不接地气的”C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3.1 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3.2 “美中不足”的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4 “本分的”J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4.1 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4.2 “还可以的”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5 “不好用的”S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5.1 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5.2 “支持学习不足的”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6 “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多元化学习文化的形成 |
6.1 大学图书馆建设现状 |
6.2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的相互形塑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结论 |
7.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1.5.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研究概念界定 |
2.1.1 综合档案馆 |
2.1.2 公共档案馆 |
2.1.3 公共服务 |
2.1.4 公共服务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档案双重价值论 |
第三章 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调查 |
3.1 调查的目的及设计 |
3.1.1 调查的目的 |
3.1.2 调查设计 |
3.2 调查步骤与过程 |
3.2.1 调查对象 |
3.2.2 资料分析 |
3.2.3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2.4 问卷设计 |
3.2.5 问卷收集情况 |
3.2.6 调查问卷分析情况 |
第四章 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分析 |
4.1 服务主体能力分析 |
4.1.1 公共服务意识分析 |
4.1.2 工作人员能力分析 |
4.1.3 档案宣传工作分析 |
4.2 档案信息资源分析 |
4.2.1 档案数字化和开放度分析 |
4.2.2 档案编研成果分析 |
4.3 服务机制分析 |
4.3.1 档案馆服务制度分析 |
4.3.2 档案馆评估和反馈机制分析 |
4.4 公共服务环境分析 |
4.4.1 档案馆物理环境分析 |
4.4.2 档案馆人文环境分析 |
4.5 服务方式分析 |
4.5.1 档案馆公共服务提供方分析 |
4.5.2 档案馆服务形式和手段分析 |
第五章 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
5.1 树立公共服务意识,落实行动保障 |
5.1.1 强化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
5.1.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服务能力 |
5.1.3 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增强服务认知度 |
5.2 丰富馆藏,优化信息资源开发 |
5.2.1 推进数字化建设,提高档案开放度 |
5.2.2 扩大收集范围,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度 |
5.3 完善服务机制,实现管理良性循环 |
5.3.1 健全档案馆制度,提高查档效率 |
5.3.2 优化评估反馈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
5.4 注重档案馆形象,优化公共服务环境 |
5.4.1 健全档案馆基础设施,改观物理环境 |
5.4.2 合理划分功能区域,烘托人文环境 |
5.5 有效利用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 |
5.5.1 强化社会合作,多样化产品供给 |
5.5.2 加强新媒体建设,促进服务均等化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访谈提纲——关于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情况的访谈问卷(馆内工作人员) |
附录2:访谈提纲——关于天津市档案馆公共服务情况的访谈问卷(利用者) |
附录3:调查问卷——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研究成果 |
(6)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W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图书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
2.农村小学处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弱势地位 |
3.国家提出“全民阅读”建设的号召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一、农村小学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与基本要求 |
(一)农村小学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
1.发挥图书教育功能、促进师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
2.完善学校资源配置、提高学校育人实力的需要 |
3.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
(二)农村小学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要求 |
1.符合国家制定的图书馆建设标准 |
2.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
3.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
4.满足农村小学师生的使用需求 |
二、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 |
(一)生均图书不达标,图书更新太缓慢 |
(二)馆舍面积太狭小,基础设施未配齐 |
(三)图书内容不适切,需求匹配不到位 |
(四)运行模式不科学,开放时间被压缩 |
(五)图管员素养偏低,服务质量待提高 |
(六)信息化建设滞后,电子阅读推广难 |
三、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政府层面 |
1.图书配置单向化,忽略使用者需求 |
2.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图书硬件配置 |
3.全民阅读推广乏力,书香校园难以建成 |
(二)学校层面 |
1.过度依赖上级部门,主体责任意识不足 |
2.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图书室地位边缘化 |
3.习惯技术双重限制,信息化发展受阻 |
4.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缺乏培训与约束 |
(三)社会层面 |
1.城镇化进程加快、教育资源配置滞后 |
2.农村文化氛围不浓、阅读习惯趋于保守 |
3.娱乐消遣方式泛滥,学生阅读行为弱化 |
四、促进农村小学图书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建议 |
(一)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的投入与指导 |
1.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激发图书室发展动能 |
2.完善图书配置机制,精准匹配阅读需求 |
3.加强统一指导与监督,保障图书室高效运行 |
(二)农村小学发挥图书资源完善和优化配置的主体作用 |
1.自主购买部分资源,及时填补阅读缺口 |
2.完善图书室管理制度,规范图书室运行状态 |
3.加强图管人员培养,促进图书室服务升级 |
4.积极组织相关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
5.完善阅读空间建设,促进图书功能发挥 |
(三)农村社区配合农村小学营造良好的图书阅读及利用环境 |
1.大力宣传图书功能,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
2.加快建设农家书屋,引领农村阅读风尚 |
3.社区教育同步展开,爱心关怀留守儿童 |
(四)社会组织给予农村小学力所能及的物质支持与爱心帮扶 |
1.切实关注农村教育,积极开展社会捐赠 |
2.开展进校志愿服务,共同推动阅读建设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2: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3:教育局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5:图书室管理员访谈提纲 |
附录6:W区教育局工作文件 |
致谢 |
(7)全民阅读视域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整本书阅读是全民阅读在校园的延伸 |
2.整本书阅读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
3.整本书阅读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综述 |
1.关于全民阅读的研究 |
2.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对象及范围 |
1.研究对象 |
2.研究范围 |
(五)研究材料及方法 |
1.研究材料 |
2.研究方法 |
一、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具体设计 |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1.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
2.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三)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1.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的现状 |
2.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教”的现状 |
二、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
(一)营造整本书阅读的大环境 |
1.营造书香社会的氛围 |
2.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
3.营造书香家庭的氛围 |
(二)遵循“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原则 |
1.遵循整体性的原则 |
2.遵循系统性的原则 |
(三)探索整本书阅读的优化策略 |
1.精读单篇,强化动机 |
2.联读多篇,锻炼思维 |
3.研读整本,提升能力 |
三、构建“单篇—组文—整本书”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 |
(一)构建“单篇—组文—整本书”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案例 |
1.教学对象及教学材料分析 |
2.教学设计及分析 |
(二)构建“单篇—组文—整本书”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反思 |
1.在文本选择上的局限性 |
2.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上的局限性 |
四、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检验与启示 |
(一)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检验 |
1.语言建构与运用 |
2.思维发展与提升 |
3.审美鉴赏与创造 |
4.文化传承与发展 |
(二)开展“单篇—组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启示 |
1.开展“单篇—组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思考 |
2.开展“单篇—组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启示 |
结语 |
附录一 学生整本书阅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疫情常态化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
1.1 图书馆人员流动的复杂性 |
1.2 图书在借还、阅读过程中存在着卫生隐患 |
1.3 图书馆内部的环境不利于疫情常态化下的预防工作 |
2 应采取的措施 |
2.1 图书馆硬件设施的增加与改进 |
2.2 加强对高校图书馆的消杀清洁工作 |
2.3 加强学生的卫生素质教育 |
2.4 疫情防控对图书馆职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
2.5 调整开馆时间、指导学生有序入馆 |
2.6 建立图书馆对类似重大灾害的应急响应机制 |
2.7 与医务部门协作做到科学的消杀 |
2.8 加强图书馆线上服务功能,开展多渠道图书外借服务 |
3 结语 |
(10)农村小学“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的策略研究 ——以扬州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
(二) 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阅读环境的研究 |
(二) 关于农村小学阅读环境建设的研究 |
(三) 关于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村小学“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农村小学 |
(二) 书香校园 |
(三) 阅读环境 |
二、理论基础 |
(一) 教育生态学理论 |
(二)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
(三) 阅读循环圈理论 |
三、农村小学“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的政策背景 |
(一) 倡导“全民阅读”政策:保障全民阅读权利 |
(二) 推进建设“书香校园”政策:重视实施素质教育 |
(三)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关注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
四、农村小学“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的特殊价值 |
(一) 有助于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素养 |
(二) 有助于推进城乡小学义务教育均衡 |
第二章 S小学“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 调查方法 |
(三) 调查内容 |
二、Y市S小学“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的现状 |
(一) S小学投入“书香校园”阅读物理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二) S小学创设“书香校园”阅读制度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三) S小学营造“书香校园”校园文化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四) S小学开展“书香校园”阅读活动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五) S小学建立“书香校园”阅读网络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三、Y市S小学“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图书设施有限且利用率不高 |
(二) 阅读制度化环境尚未完善 |
(三) 校园文化建设潜力挖掘不足 |
(四) “书香”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
(五) 网络阅读空间活跃度不足 |
第三章 农村小学“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的改进策略 |
一、加强“书香校园”阅读物理环境建设 |
(一) 提高图书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
(二) 增强阅读空间配套设施的育人功能 |
二、完善“书香校园”阅读制度环境建设 |
(一) 图书管理员工作制度化 |
(二) 班级图书角管理制度化 |
(三) 教师阅读指导工作制度化 |
三、挖掘“书香校园”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
(一) “书香”走廊文化建设 |
(二) “书香”墙壁文化建设 |
四、拓展“书香校园”阅读活动环境建设 |
(一) 阅读活动与学科教学相渗透 |
(二) 保障班级阅读课程的开设 |
(三) 丰富阅读环境中全校性活动载体 |
(四) 组织亲子共读主题活动 |
五、优化“书香校园”阅读网络环境建设 |
(一) 创新网络阅读分享模式 |
(二) 丰富校园网络阅读平台资源 |
六、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纲要 |
致谢 |
四、谈谈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对学生读者的服务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研究[J]. 赵心如,蔡迎春. 图书馆, 2021(10)
- [2]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J]. 黄德海. 江南, 2021(05)
- [3]贵州省县级图书馆中小学生服务研究[D]. 袁嘉蔓.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4]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D]. 杨丽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省级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D]. 崔卓敏.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6]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配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W区为例[D]. 周芮.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7]全民阅读视域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徐金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基于生态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研究[D]. 郭永璋. 东南大学, 2021
- [9]疫情常态化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措施研究[J]. 武保民,刘东辉. 图书馆建设, 2020(S1)
- [10]农村小学“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的策略研究 ——以扬州市S小学为例[D]. 郭昕. 扬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