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角蛤蜊的温度试验研究——温度对四角蛤蜊胚胎发育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项峰,谢玺,陈微,朱守维,滕炜鸣,李大成,李晓东,王庆志[1](2021)在《辽河口四角蛤蜊繁殖周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辽河口海域四角蛤蜊的繁殖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2018年3—10月,每月采集样品1次,进行四角蛤蜊的测量、组织学观察及条件指数(软体部干质量占壳干质量的百分比)分析,同时测定该海域的水温、盐度和叶绿素a含量。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该海域四角蛤蜊每年排放配子2次,分别在4—6月与10月上旬,且第一次配子排放持续时间较长;配子成熟及排放期间,水温为15~21℃,叶绿素a含量较高。该海域雌、雄个体数量差异不明显,雄性略多,有雌雄同体现象。条件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四角蛤蜊配子排放后,6—9月为恢复期,由6月的最低值8.66逐渐升至9月的14.43。
胡冬婉[2](2020)在《水及贝类水产品中铅去除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铅是人们早期使用的金属之一。当Pb(Ⅱ)在人体内达到一定量时,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目前,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含有铅离子的工业废水被大量地排放到部分水域中,使很多水产品受到严重污染。因此,去除水体及水产品中Pb(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制备了三乙烯四胺改性果胶磁性微粒(TETA-Pectin-Fe3O4)和琥珀酸酐改性果胶磁性微粒(SA-Pectin-Fe3O4)两种吸附剂,并进行了一系列表征,主要实验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仪器对两种材料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显示,两种改性材料被成功地合成出来,材料表面粗糙多孔,TETA-Pectin-Fe3O4微粒的热稳定性较好。(2)通过对两种改性材料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的研究,表明,二者对铅的吸附较快,约吸附400600min达到平衡,TETA-Pectin-Fe3O4微粒平衡吸附量为76.73mg/g,SA-Pectin-Fe3O4微粒平衡吸附量为64.21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适合对其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8。(3)本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究了两种合成材料吸附水溶液中铅的最佳吸附条件。TETA-Pectin-Fe3O4正交实验最优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为150min,Pb(Ⅱ)初始浓度为200mg/L,pH=7,温度为40oC,吸附剂投加量为10mg;SA-Pectin-Fe3O4正交实验最优的吸附条件:吸附时间为120min,Pb(Ⅱ)初始浓度为150mg/L,pH=6,温度为50oC,吸附剂投加量为10mg。(4)在脱附再生实验中,采用0.1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洗脱剂,经过对TETA-Pectin-Fe3O4与SA-Pectin-Fe3O4的五次循环吸附后,脱除率仍可达60%以上。(5)把两种改性吸附剂应用于四角蛤蜊、青柳蛤、毛蚶、栉孔扇贝等贝类产品酶解液中铅的吸附,清除率能够达到75%以上,效果很好。
赵淑伟[3](2020)在《渤海湾沉积物中石油烃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及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上溢油以及船舶漏油事件频发,造成我国渤海湾石油烃污染日趋严重,海洋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和种类急剧下降,海洋环境风险剧增,而渤海湾沉积物中石油烃对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毒理机制不清,导致渤海湾海洋环境修复缺乏理论与技术依据。故本研究团队对渤海湾沉积物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长期监测,本文通过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开展沉积物中石油烃对优势种四角蛤蜊毒性模拟实验,研究渤海湾沉积物中石油烃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从群落水平、个体水平和细胞水平三个层面来研究大型底栖动物对沉积物中石油烃污染的响应。阐明渤海湾沉积物中石油烃对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毒理过程,明确优势种四角蛤蜊对石油烃污染的响应机制,为渤海湾的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2004-2017年间渤海湾沉积物中油类含量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数据,对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的时空变化以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丰度、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分析得出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在14年间的总趋势为逐渐上升,其中最低年平均值出现在2004年为15.4μg/g,最高年平均值出现在2017年为299.71μg/g,空间上渤海湾由南到北石油烃含量总体呈逐渐增加,由近岸到远岸逐渐降低的趋势。14年间大型底栖动物总物种数为228种;优势种主要以软体动物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占比明显增加,耐污型优势种增多且环节类优势种明显增加;年平均丰度在时间上2012-2014年有明显的上升,出现小型化现象,在空间上由南到北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采用SPSS软件在99%的置信区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和物种丰富度指数d在14年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总体上,渤海湾沉积物中石油烃的含量的变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2)优势种四角蛤蜊在96小时石油烃暴毒实验中,四角蛤蜊体重变化趋势为随着暴毒时间的延长处理组体重呈下降趋势,且染毒处理组的体重低于对照组。96小时死亡率随着浓度增大逐渐增加,1600 mg/kg的四角蛤蜊死亡率最大。总体上,96小时石油烃毒性实验对四角蛤蜊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3)在96小时石油烃毒性实验中,四角蛤蜊的生理生化指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四种抗氧化酶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在时间-效应上,POD、GST随着暴露时间的递增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SOD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CAT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剂量-效应上由于各个时间段略有差异,总体上POD、CAT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SOD、GST呈现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趋势,并对不同浓度组的四种酶活性用SPSS分别在95%和99%的置信区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不同浓度组四种酶的活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性差异和极显着性差异。
张高伟[4](2019)在《低氧胁迫对魁蚶机体的影响及分子响应初探》文中认为低氧耐受和适应调节能力对于水生动物,尤其是移动能力较差的物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具有较强的低氧耐受能力。本研究比较了7种海洋贝类在不同溶氧下的存活情况,并对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为0.5 mg/L胁迫下不同时间的魁蚶5个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不同浓度溶氧胁迫的魁蚶血淋巴进行测序,挖掘响应低氧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和通路,并克隆获得低氧诱导因子(HIF)信号通路中三个关键基因,分析了其基因结构特征和低氧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应用RNA干扰技术,初步探究了魁蚶HIF信号通路中HIF-1α对相关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研究初步明确了魁蚶的耐低氧能力及其对低氧胁迫在组织及分子层面的响应,丰富了海洋贝类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内容。具体结果如下:(1)对比了魁蚶、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青蛤(Cyclina sinensis)、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 jedoensis)、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丽文蛤(Meretrix Cusoria)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等7种海洋贝类在DO为0.5 mg/L、2.5 mg/L和4.5 mg/L胁迫不同时间的生存状态和死亡率,并计算半致死浓度。结果显示:DO为0.5 mg/L实验组的死亡率显着高于2.5 mg/L和4.5 mg/L实验组;0.5 mg/L胁迫4 h,实验组中毛蚶、青蛤和江户布目蛤出现死亡,处理至120 h的死亡率分别达到55%±3.2%、48%±2.2%和45%±5.8%,显着高于魁蚶、四角蛤蜊、丽文蛤、菲律宾蛤仔四组;胁迫9 d,魁蚶、四角蛤蜊、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毛蚶、青蛤和江户布目蛤的死亡率分别为44%±2.2%、48%±1.2%、65%±2%、68%±4.7%、74%±3.8%、88%±4.2%和100%。处理同一时间点,魁蚶处理组的LC50明显低于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毛蚶、青蛤和江户布目蛤这5个实验组;在处理3 d以前,魁蚶和四角蛤蜊LC50差异不显着。低氧胁迫不同时间段魁蚶鳃、外套膜、斧足肝、胰腺和闭壳肌5个组织的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DO为0.5mg/L胁迫120 h内,魁蚶的斧足和闭壳肌的肌肉组织结构没有明显变化,而另外三个组织在120 h时可观察到较为明显的组织损伤。处理24 h,鳃丝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鳃丝纤毛数量增多,鳃丝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鳃丝腔扩张,鳃丝腔内结缔组织变薄,且腔体内红细胞比例增加,处理72 h开始,红细胞比例减少,白细胞比例增加,鳃丝腔开始重新收缩;处理24 h,外套膜组织中的红细胞比例显着增加,白细胞比例减少,至72 h时开始显着降低,外套膜的结缔组织开始逐步出现细胞融合现象,120 h以后,外套膜的结缔组织细胞融合加剧,结缔组织出现疏松散乱。处理24 h,肝胰腺组织中的红细胞比例开始增加,出现细胞融合现象;72 h时,红细胞比例降低,细胞融合现象加剧,肝胰腺组织开始变得松散。(2)三个魁蚶血淋巴RNA样品的比较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85366条unigenes,其中NR库中己获得注释的46,123 unigenes共比对上935个不同的物种。KEGG Pathway差异富集性分析结果显示2040个差异基因共富集到153个Pathways,这些信号通路参与主要的代谢途径和信号转导通路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碳代谢(Carbon metabolism)、脂肪酸生物合成(Fatty acid biosynthesis)、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和HIF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等免疫、代谢和细胞增殖等相关主要通路。选取10个差异基因采取荧光定量验证,结果显示这些qRT-PCR验证的结果与mRNA测序结果虽然有些表现出倍数上的差异性,但是上下调趋势是相同的,这一结果验证了转录组测序分析的准确度。(3)以转录组获得的片段为基础,结合RACE和q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魁蚶HIF-1α基因(SbHIF-1α,GenBank号:MH936548)、HIF-1β基因(SbHIF-1β,GenBank:号MH936549)和ENO-1基因(SBENO-1,GenBank号:MK575044)cDNA全长序列,并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mRNA表达特征。SbHIF-1α、SbHIF-1β和SBENO-1基因cDNA全长分别为2741 bp、3110 bp和2411 bp,三个ORF编码711、717和603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分别为80.8 kDa、78.4 kDa和66.5 kDa,理论等电点为5.57、6.63和5.29,预测含有两个糖基化位点,一个脯氨酸羟化酶结合位点LxxLAP;软件预测SbHIF-1α和SbHIF-1β基因基因均包含一个HLH结构域、两个PAS结构域和一个PAC结构域,SBENO-1基因含有一个Enolase-N结构域和一个Enolase-C结构域。利用Mega 6.0软件的Maximum likelihood模型构建的进化树显示三个基因的分子进化地位与其生物学分类地位大体保持一致。qRT-PCR检测SbHIF-1α、SbHIF-1β和SBENO-1基因在血淋巴、鳃、外套膜、斧足、闭壳肌和肝胰腺6个组织中的表达,发现SbHIF-1α基因在六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由高到低分别是血淋巴、鳃、外套膜、斧足、闭壳肌和肝胰腺,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值是肝胰腺的11.63倍,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SbHIF-1β基因的表达量由高到低顺序是血淋巴、外套膜、鳃、肝胰腺、斧足和闭壳肌,相对于闭壳肌,SbHIF-1β在在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是闭壳肌的12.16倍,达到极显着水平的差异(P<0.01);SBENO-1基因组织表达高低顺序是鳃、血淋巴、肝胰腺、外套膜、闭壳肌和斧足,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4.23倍,也达到极显着差异(P<0.01)。三个基因在DO为0.5 mg/L、2.5 mg/L、4.5 mg/L的低氧胁迫下的六个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三个基因在0.5 mg/L实验组中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显着性高于2.5mg/L和4.5 mg/L实验组,且在每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在一定处理时间后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中血淋巴和鳃比其他四个组织的表达量差异更显着。血淋巴中SbHIF-1α的表达量变化趋势是逐步升高,而其他五个组织的表达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血淋巴中,DO为0.5 mg/L胁迫4 h后,SbHIF-1α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即达到极显着差异(P<0.01),胁迫64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是对照组的519.43倍。低氧胁迫0.5 mg/L和2.5 mg/L处理组SbHIF-1β的变化趋势更明显,SbHIF-1β的表达量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再升高,在8 h时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达到极显着差异水平,36 h时变化量达到最大值,随后降低,显着水平都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整体来看,鳃、血淋巴和肝胰腺中SbHIF-1β相比其他组织表达量更显着,最低值时,对照组分别为其24倍和19.43倍。血淋巴中SBENO-1相比其他组织响应较为积极,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最高值为对照组的89.25倍,表达量随胁迫时间增加而总体趋势是先升高,在24 h后有逐步下调的趋势,鳃中SBENO-1的表达量趋势与血淋巴相似,而SBENO-1这种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也体现斧足、闭壳肌和肝胰腺中,0.5 mg/L实验组斧足、闭壳肌和肝胰腺中SBENO-1的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组的6.98、32.31和12.69倍,都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本研究明确了SbHIF-1α、SbHIF-1β和SBENO-1的基因结构特征、时空表达特征及对低氧胁迫的响应规律,丰富了海洋贝类HIF通路基因的研究资料。(4)对魁蚶HIF-1α基因进行dsRNA干扰,检测干扰后SbHIF-1α及其靶基因一氧化氮合酶(NOS)、运铁蛋白(T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红素氧合酶(Ho)和烯醇酶(ENO)基因各时相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SBHIF-1α基因在干扰24 h开始降低,在48-72 h,SBHIF-1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降低一直持续到96 h,之后基因表达量开始回调。在SBHIF-1α被抑制表达后,SBHIF-1β基因在48 h-72 h显着上调表达(P<0.05),表明HIF两个亚基基因的表达可能有相互抑制的调节作用;相比对照组,实验组中各靶基因的表达量,在SBHIF-1α被干扰48 h-96 h后出现了显着性下调(P<0.05)。
杜静[5](2019)在《山东沿海主要养殖贝类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残留与风险评价》文中指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在环境及生物体中的广泛存在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危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POPs残留分析技术、污染监测及控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山东沿海贝类的污染状况,本文对主要养殖贝类进行了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OCPs)、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PCBs)和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s)的残留水平、分布特征、风险评价及污染来源的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贝类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建立了同时测定海洋贝类中8种有机氯农药和7种多氯联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提取,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固相萃取法(SPE)联用进行净化,外标法定量。该方法中α–666、PCB101、p,p’–DDE、PCB118、p,p’–DDD、PCB153、PCB138、PCB180定量限均为1.0μg/kg;β–666、PCB28、PCB52定量限均为1.5μg/kg;δ–666、γ–666、o,p’–DDT定量限均为1.3μg/kg;p,p’–DDT定量限为2.0μg/kg。检出限为0.30.8μg/kg。15种目标物在1.00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不低于0.995 0。加标回收率的范围为60.1%111%,相对标准偏差在1.7%9.8%之间,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适用于海洋贝类中8种有机氯农药和7种多氯联苯残留量的同时测定。优化了海洋贝类中16种多环芳烃残留测定前处理方法。样品经硅胶柱净化,正己烷淋洗,有效去除了烷烃等物质的干扰,采用15 m L正己烷–二氯甲烷(1:1,V/V)洗脱剂洗脱,得到了良好的回收率;经HP–5ms毛细管柱分离,GC–MS选择离子监测(SIM),采用内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16种物质分离效果良好,在2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不低于0.998 6,加标回收率的范围为84.1%119%,相对标准偏差在0.44%12%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能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2.山东沿海主要养殖贝类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所调查贝类样品中,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HCH)、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 trichloroethane,DDT)、多氯联苯残留量分别为n.d.17.6μg/kg,2.6866.7μg/kg,n.d.36.8μg/kg(湿重)。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农业工业较发达地区,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检出值相对较高。季节分布研究表明,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残留量从2017年4月到10月总体呈上升趋势。接触风险指数(expose risk index,ERI)和致癌风险指数(cancer risk index,CRI)在03.07×10–3和01.22×10–6,没有接触风险,致癌风险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3.山东沿海主要养殖贝类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风险评价及来源解析所调查贝类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污染较为普遍,16种多环芳烃组分的检出以24环为主,检出率最高的是萘(naphthalene,NA)和芴(fluorene,FLU),而56环的高分子量多环芳烃均未检出。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港口较多、船舶业等工业较发达地区,多环芳烃检出值相对较高。季节分布研究表明,有9个站位多环芳烃残留量从2018年4月到10月总体呈上升趋势。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山东沿海贝类体中多环芳烃对人体健康的接触风险指数均远小于1,为可接受范围,对健康没有影响;所有贝类样品的超额致癌风险均小于10–4,不具备显着的致癌风险。采用比值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贝类中多环芳烃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比值分析法结果指示,山东沿海养殖贝类中多环芳烃污染来自石油源和热解源的混合源,主要来自热解源,且以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为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多环芳烃污染源结果与之相吻合。
张鹏飞[6](2018)在《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波纹巴非蛤是我国南方沿海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增,巴非蛤增养殖规模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南方潮下带泥质底栖贝类的主要养殖对象,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近几年由于苗种来源单一、短缺,养殖技术粗放,导致巴非蛤蛤苗运输成活率低,蛤苗底播成活率低,养殖单产下降。巴非蛤生理生态研究是开展底播增养殖的基础,虽然已有一些报道,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着重对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生态、能量收支、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及敌害对其的捕食作用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期望能充实波纹巴非蛤生物学理论,并为其增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研究了不同悬浮颗粒条件下巴非蛤的摄食和能量收支响应,发现巴非蛤假粪阈值为17.00-19.80mg L-1;巴非蛤对无机颗粒的保留呈机械性筛选特性,保留效率与粒径大小相关;对有机颗粒的保留效率受粒径大小和浓度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巴非蛤倾向保留大粒径有机颗粒;在低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随颗粒浓度和有机物含量的增加,巴非蛤摄食率和生长余能(SFG)以递减的速率而增加,逐渐接近最大值,在高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清滤率和SFG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波纹巴非蛤对饵料条件变化响应敏感,通过调节颗粒的保留率、摄食行为(滤水率,假粪)和生理(吸收率,耗氧率)等优化能量摄入。2.通过研究环境因子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发现适宜巴非蛤摄食和生长的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18-32℃和25-30;海洋酸化胁迫下(pCO2>1500μatm)和低氧胁迫(溶解氧≤2 mg O2 L-1)下巴非蛤的摄食行为受到显着抑制,摄食率和SFG显着下降;巴非蛤摄食最适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28.42℃:,盐度29.29,溶解氧5.99mg L-1。结果表明,低盐及低温条件均不利于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在海洋酸化以及低氧胁迫下,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机能受到抑制。3.波纹巴非蛤初始半致死低温(26dLILT50)和高温(8d UILT50)分别为6.76±0.10℃和33.49±0.022℃,基于心率的阿氏拐点温度(ABT)为35.64±0.77℃,为其急性致死温度;初始半致死低盐(27dLILS50)和高盐(40dUILS50)分别为17.90±0.40和42.06±0.42。巴非蛤对低氧的耐受性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增加而降低,温度为25℃时,巴非蛤半致死溶解氧浓度(288hLC50)为 0.72 mg O2 L-1,30℃时巴非蛤 96hLC50 和 120hLC50分别为0.49和0.64 mg O2 L-1。与其他热带亚热带双壳类相比,巴非蛤对低温、低盐和低氧的耐受性较弱,而相比于潮下带双壳类,巴非蛤则具有较强的耐热性。4.波纹巴非蛤潜泥能力随规格的增大而增强,波纹巴非蛤幼贝比成体对底质粒径的选择范围更广,能在含沙率高达80%的底质条件下完成埋栖过程,而成体在底质含砂率≥40%时潜泥行为显着受阻。幼贝(壳长5-20mm)潜泥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5-30℃,当温度<15℃或>34℃时,壳长小于5mm幼贝超过半数不能完成潜泥过程。底质的含水率和含沙率通过影响巴非蛤的埋栖深度来影响巴非蛤摄食和能量收支,在含水率≥40%或含沙率≤40%的泥质底质中,巴非蛤的埋栖深度分别显着大于其他底质条件,当巴非蛤埋栖深度为6.5cm时,清滤率和SFG最大,过浅或过深其清滤率和SFG均显着降低。这表明,波纹巴非蛤适宜栖息于泥沙质或泥质底质,同时其埋栖深度对巴非蛤摄食和生长有显着的影响。5.波纹巴非蛤耐干露能力随湿度增加而增强,15℃下巴非蛤耐干露能力最强,Lt50为131h干露超过6h,幼贝的潜泥行为会受显着影响,超过48h后幼贝全部死亡;干露时长超过24h成体恢复后的存活率会显着降低,超过48h,存活率低于50%;干露不超过24h不会影响成体潜泥表现,干露超过48h后恢复时成体的摄食和吸收功能显着受损,SFG为负值。干露胁迫下巴非蛤体内糖原含量显着降低,无氧代谢产物丙酮酸含量显着降低,足肌和外套膜琥珀酸含量在干露12h后显着升高,足肌乳酸在干露24h后显着升高;内脏团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活力分别在6h、12h和48h显着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在12h显着降低,超氧化物气化酶(SOD)活力在24h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干露对波纹巴非蛤的存活、潜泥行为、摄食和生长均有不利影响,其幼贝和成体的干露运输适宜温度分别为20-24℃和15℃,干露时间分别以不超过6h和24h为宜。6.波纹巴非蛤埋栖较浅,不能躲避远洋梭子蟹的捕食危害,其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受水温显着影响,水温≤15℃时,远洋梭子蟹基本不捕食巴非蛤,当水温≥20℃时,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随温度上升而迅速增加,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和昼夜差异,对稚贝和小规格成体的选择性和摄食率显着高于大规格成体。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底播波纹巴非蛤成活率的方法,即选择大规格的蛤苗在水温较低的秋、冬季进行底播。
肖友翔[7](2016)在《环境因子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2015年410月,实验研究了温度、盐度、饵料组成、附着基和干露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日本海神蛤生长发育观察日本海神蛤受精卵卵径7585μm,在19℃,盐度32的海水中,受精卵1820 h发育至担轮幼虫,36 h发育至D形幼虫。日本海神蛤D形幼虫平均壳长121.00±3.32μm,壳高/壳长从D形幼虫时的0.75逐渐增大至稚贝期的0.88,之后缓慢向成贝0.71的比值发展。2、温度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日本海神蛤受精卵最适的孵化水温在1622℃之间;浮游期幼虫生长存活最适水温为1622℃,水温高于22℃,幼虫无法长时间存活,水温低于16℃,幼虫生长发育缓慢,变态率低;日本海神蛤变态期幼虫的适宜水温为1622℃,水温13℃时幼虫也能变态,但变态率比1622℃低,水温25℃时幼虫存活率和变态率都很低。3、盐度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日本海神蛤受精卵最适的孵化盐度为32;浮游幼虫最适盐度为30,盐度低于25无法长时间存活;变态的最适盐度为30;驯化可以提高日本海神蛤稚贝对低盐耐受能力。经驯化,在盐度20的海水中部分日本海神蛤稚贝可以长时间生存,在盐度25的海水中,其生长和存活仅略次于盐度30的实验组。4、密度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日本海神蛤受精卵适宜孵化密度为3个/mL;浮游幼虫适宜的培育密度为36个/mL。5、底质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日本海神蛤变态期幼虫在纯沙底质上变态的效果显着好于含泥底质;沙与泥1:1的底质稚贝存活率最高,稚贝在纯沙的底质上生长最快,日本海神蛤稚贝适应在含沙量大于50%的沙泥底质中培育。6、其他因子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日本海神蛤浮游期幼虫饵料以球等鞭金藻和小新月菱形藻2:1投喂效果最佳;变态期幼虫以球等鞭金藻和小新月菱形藻1:1投喂效果最佳。日本海神蛤浮游期幼虫在4 mg/L的大蒜浓度下,生长最快,存活率最高。稚贝在10℃下干露的存活率要高于0℃和20℃,较大的稚贝耐干露能力强于较小的稚贝,较小稚贝在干露处理后放回原培育环境培育,存在补偿生长现象。
王娟娟,缴建华,马丹,陈永平,李春青[8](2016)在《围填海吹填淤泥及悬浮物对天津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的急性毒性效应》文中提出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不断深入,天津围填海工程正在进一步加大。从2003-2012年,天津市海洋捕捞产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以2008年下降的最为严重,这也与2007年进行的大规模的围填海活动相吻合。本研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拟对围填海工程对底栖生物、浮游生物、鱼卵和仔稚鱼、游泳动物等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吹填淤泥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掩埋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经济贝类被掩埋后均表现出垂直迁移行为。毛蚶比四角蛤蜊的垂直迁移能力弱。随着体长的增加,生物迁移能力增强;随着掩埋深度的增加,死亡率也逐渐增加。(2)悬浮物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悬浮物溶液对卤虫无节幼体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271 mg/L;安全浓度为27.1 mg/L。悬浮物对于生物的危害性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3)悬浮物对两种经济鱼类的急性毒性实验表明,随着悬浮物暴露时间的延长,幼鱼对悬浮物的敏感性逐渐增强;水温可影响幼鱼对悬浮物的耐受能力,随着水温的升高,其耐受能力逐渐降低;生物品种不同,其对悬浮物的耐受能力亦有较大差异。
戚原野[9](2016)在《江苏沿岸四种经济贝类铅和镉的含量特征及其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沿海地区工业的迅猛发展,重金属对近岸海域环境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重金属可在贝类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成为贝类食用安全的潜在风险。本文于2015年6~10月选取江苏沿岸(赣榆、弶港、洋口港)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居民的性别、年龄和体重,综合考虑居民对贝类品种的喜好、食用频率和食用量等因素进行问卷的设计,开展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调查。同时采集江苏沿岸12个站位4种经济贝类样品,分析了重金属铅和镉含量特征,进行了暴露评估和风险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调查地区贝类消费的主要人群是成年人,体重多在50~65 kg之间,每周消费3~5次,每次消费量在10~50 g范围内。江苏沿岸居民对贝类的偏好品种依次为文蛤、杂色蛤、四角蛤蜊、青蛤,多数居民倾向于在水产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购买贝类,贝类的新鲜度和价格是居民购买的主要影响因素。2.2012~2015年度于江苏沿岸茅家港、洋口港、长沙港等12个站位采集文蛤、青蛤、杂色蛤和四角蛤蜊4种经济贝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铅和镉含量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贝类样品铅含量范围在0.02~0.77 mg.kg-1,均值为0.25 mg.kg-1’合格率为100%。2012~2014年4种贝类样品铅含量平均值表现为四角蛤蜊>文蛤>杂色蛤>青蛤,2015年表现为文蛤>四角蛤蜊>杂色蛤>青蛤。贝类样品镉含量范围在0.05~0.83mg.kg-1,均值为0.30mg.kg-1,合格率为100%。2012~2013年茅家港站位4种贝类样品镉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文蛤>杂色蛤>四角蛤蜊>青蛤,2014年表现为杂色蛤>文蛤>四角蛤蜊>青蛤,2015年表现为文蛤>杂色蛤>四角蛤蜊>青蛤。4种贝类样品不同器官铅、镉含量的分布规律为内脏团含量最高,鳃和外套膜次之,贝壳含量最低。3.比较了 2015年3月11个站位4种贝类铅、镉含量。结果表明,各站位数据存在差异,铅的最高值位于陈家港站位(0.44 mg.kg-1),最低值位于洋口港站位(0.21 mg·kg-1);镉的最高值位于陈家港站位(0.37 mg.kg-1),最低值位于东沙站位(0.09 mg·kg-1)。数据偏高的站位多位于沿岸化工厂企业分布较多的区域。4.2012年9月~2013年8月的4种贝类月度数据显示,不同季节贝类体内铅和镉的含量存在差异,茅家港站位文蛤、青蛤、杂色蛤和四角蛤蜊铅含量最高值(0.77、0.12、0.23 和 0.61 mg.kg-1)均出现在夏季,镉含量最高值(0.83、0.20、0.27和.0.24 mg·kg-1)均出现在秋季。4种贝类铅含量最低值(0.13、0.02、0.08和0.20 mg·kg-1)出现在不同的月份,镉含量最低值(0.31、0.08、0.16和0.12 mg.kg-1)也出现在不同的月份。5.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4种贝类样品铅和镉的食用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贝类生物质量均符合我国无公害食品标准限量,可供消费者安全食用。青蛤的铅、镉Pi平均值均为最低,说明青蛤受铅和镉因子的污染程度最低。陈家港、洋口港等站位个别月份文蛤、杂色蛤和四角蛤蜊受到铅和镉因子的轻度污染。但总体而言,所有样品均具有良好的食用安全性。6.应用点评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对4种经济贝类样品铅和镉进行了暴露评估。结果发现,4种贝类样品铅和镉周暴露量均低于PTWI值,所有样品铅和镉的THQ值均远低于阈值。表明江苏沿岸居民在正常消费水平下,4种贝类重金属铅和镉对人体造成的风险较低。应用Crystal Ball软件对江苏沿岸居民通过贝类摄入的重金属铅和镉进行暴露评估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江苏沿岸居民通过贝类摄入的重金属铅和镉的暴露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风险。
郭春阳,徐善良[10](2016)在《蛤蜊科贝类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蛤蜊科(Mactridae)属于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全世界已发现有35属199种。主要从蛤蜊科贝类的分类及地理分布、形态学特征、核型研究、生态习性、繁殖生物学、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研究、环境毒理学、养殖现状对蛤蜊科贝类的影响等,综述了蛤蜊科贝类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目前研究阶段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以后的蛤蜊科贝类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二、四角蛤蜊的温度试验研究——温度对四角蛤蜊胚胎发育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角蛤蜊的温度试验研究——温度对四角蛤蜊胚胎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口四角蛤蜊繁殖周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样地点与方法 |
1.2 条件指数 |
1.3 组织学分析 |
1.4 数据处理 |
2 结 果 |
2.1 环境因子变化 |
2.2 样品壳长、壳高与湿质量 |
2.3 繁殖周期 |
2.3.1 条件指数 |
2.3.2 性腺发育周期 |
2.3.3 性比 |
3 讨 论 |
3.1 环境因子与繁殖周期的关系 |
3.2 条件指数 |
3.3 繁殖周期 |
3.4 性比 |
4 结 论 |
(2)水及贝类水产品中铅去除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重金属污染概况 |
1.1.1 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
1.1.2 重金属污染危害 |
1.2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化学法 |
1.2.2 物理化学法 |
1.2.3 吸附法 |
1.3 生物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
1.3.1 生物吸附剂的种类 |
1.3.2 生物吸附机理 |
1.4 果胶结构与性质 |
1.4.1 分子结构 |
1.4.2 性质、功能和应用 |
1.4.3 改性果胶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2 三乙烯四胺改性果胶磁性微粒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TETA-Pectin-Fe_3O_4 制备及表征 |
2.3.1.1 TETA-Pectin-Fe_3O_4 制备方法 |
2.3.1.2 表征方法 |
2.3.2 吸附分析方法 |
2.3.3 单因素实验 |
2.3.3.1 时间对TET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2.3.3.2 铅的初始浓度对TET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2.3.3.3 pH对TET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2.3.3.4 温度对TET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2.3.3.5 TETA-Pectin-Fe_3O_4 投加量对吸附铅的影响 |
2.3.4 正交实验 |
2.3.5 吸附动力学 |
2.3.6 吸附等温线 |
2.3.7 解析再生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TETA-Pectin-Fe_3O_4 表征结果 |
2.4.2 单因素实验 |
2.4.2.1 时间对TET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2.4.2.2 铅的初始浓度对TET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2.4.2.3 pH对TET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2.4.2.4 温度对TET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2.4.2.5 TETA-Pectin-Fe_3O_4 投加量对吸附铅的影响 |
2.4.3 正交实验 |
2.4.4 吸附动力学 |
2.4.5 吸附等温线 |
2.4.6 贝类产品中铅的测定 |
2.4.7 解析再生实验 |
2.4.8 吸附机理的探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琥珀酸酐改性果胶磁性微粒的制备及其吸附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SA-Pectin-Fe_3O_4 制备及表征 |
3.3.1.1 SA-Pectin-Fe_3O_4 制备方法 |
3.3.1.2 SA-Pectin-Fe_3O_4 表征方法 |
3.3.2 吸附分析方法 |
3.3.3 单因素实验 |
3.3.3.1 时间对S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3.3.3.2 铅的初始浓度对S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3.3.3.3 pH对S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3.3.3.4 温度对S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3.3.3.5 SA-Pectin-Fe_3O_4 投加量对吸附铅的影响 |
3.3.4 正交实验 |
3.3.5 吸附动力学 |
3.3.6 吸附等温线 |
3.3.7 解析再生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SA-Pectin-Fe_3O_4 表征结果 |
3.4.2 单因素实验 |
3.4.2.1 时间对S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3.4.2.2 铅的初始浓度对S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3.4.2.3 pH对S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3.4.2.4 温度对SA-Pectin-Fe_3O_4 吸附铅的影响 |
3.4.2.5 SA-Pectin-Fe_3O_4 投加量对吸附铅的影响 |
3.4.3 正交实验 |
3.4.4 吸附动力学 |
3.4.5 吸附等温线 |
3.4.6 贝类产品中铅的测定 |
3.4.7 解析再生实验 |
3.4.8 吸附机理的探究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渤海湾沉积物中石油烃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及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洋石油污染概况 |
1.1.1 海洋石油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2 石油污染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
1.1.3 石油污染对海洋双壳贝类的影响 |
1.2 石油烃对双壳贝类毒性机制 |
1.2.1 石油烃对双壳贝类毒性研究现状 |
1.2.2 双壳贝类对石油烃的富集效应 |
1.2.3 石油烃对双壳贝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1.2.4 石油烃对双壳贝类DNA损伤的影响 |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石油烃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站位布设 |
2.1.2 样品采集 |
2.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渤海湾沉积物受石油烃污染情况 |
2.3.1 渤海湾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时间变化特征 |
2.3.2 渤海湾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空间变化特征 |
2.3.3 评价渤海湾沉积物中石油烃污染的环境风险 |
2.4 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
2.4.1 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 |
2.4.2 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优势种 |
2.4.3 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丰度 |
2.4.4 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油烃对四角蛤蜊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受试生物的选择 |
3.2 实验材料 |
3.2.1 材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染毒沉积物的制备 |
3.3.2 染毒沉积物浓度的测定 |
3.3.3 受试生物的驯养 |
3.3.4 急性毒性实验 |
3.4 实验结果 |
3.4.1 染毒沉积物实际浓度 |
3.4.2 四角蛤蜊在石油烃胁迫下的健康状况 |
3.4.3 四角蛤蜊体重的变化 |
3.4.4 四角蛤蜊的死亡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油烃对四角蛤蜊生理生化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材料及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染毒沉积物的制备 |
4.2.2 染毒沉积物浓度的测定 |
4.2.3 受试生物的驯养 |
4.2.4 急性毒性实验 |
4.2.5 组织匀浆的制备 |
4.2.6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4.3 实验结果 |
4.3.1 石油烃对四角蛤蜊POD活性的影响 |
4.3.2 石油烃对四角蛤蜊SOD活性的影响 |
4.3.3 石油烃对四角蛤蜊CAT活性的影响 |
4.3.4 石油烃对四角蛤蜊GST活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低氧胁迫对魁蚶机体的影响及分子响应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逆境对水生动物生存和生理的影响 |
1.1 逆境对水生动物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1.2 低氧胁迫对水生动物生理和组织结构的损伤 |
2 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2.1 组学发展概述 |
2.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贝类中的应用 |
3 HIF信号通路及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
3.1 HIF信号通路关键基因 |
3.2 HIF-1的调控途径及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
3.3 HIF信号通路在水生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4.1 研究内容 |
4.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低氧胁迫对不同贝类生存及魁蚶组织结构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1.3 数据处理 |
1.2 实验结果 |
1.2.1 低氧胁迫对7种贝类生存状态的影响 |
1.2.2 低氧胁迫对魁蚶组织结构的影响 |
1.3 讨论 |
第二章 低氧胁迫下魁蚶血淋巴比较转录组分析 |
2.1 实验材料与样品处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低氧胁迫处理 |
2.2 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分析 |
2.2.1 样本提取及Illumina HiSeq测序 |
2.2.2 转录本拼装与分析 |
2.2.3 Unigene功能注释和表达量计算 |
2.2.4 Unigene表达差异分析 |
2.2.5 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 |
2.3 实验结果 |
2.3.1 转录本拼装与分析 |
2.3.2 Unigene功能注释和分类 |
2.3.3 Unigene表达量分析 |
2.3.4 Unigene表达差异分析 |
2.3.5 qRT-PCR验证 |
2.4 讨论 |
第三章 魁蚶HIF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征 |
3.1 实验材料与样品处理 |
3.1.1 实验材料获得 |
3.1.2 实验样品处理及组织获取 |
3.2 基因克隆及低氧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3.2.1 总RNA提取与cDNA合成 |
3.2.2 SbHIF-1α、SbHIF-1β和SbENO-1基因克隆 |
3.2.3 序列分析 |
3.2.4 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SbHIF-1α、SbHIF-1β和 SBENO-1基因序列分析 |
3.3.2 SbHIF-1α、SbHIF-1β和 SBENO-1的基因结构特征及同源性分析 |
3.3.3 SbHIF-1α、SbHIF-1β和 SBENO-1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 |
3.3.4 不同浓度低氧胁迫后各个组织SbHIF-1α、SbHIF-1β和 SBENO-1的表达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HIF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SBHIF-1α干扰后的表达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引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SbHIF-1αdsRNA的制备 |
4.2.2 dsRNA注射及样品采集 |
4.2.3 总RNA提取与cDNA合成 |
4.2.4 RNA干扰的效应时间及各基因表达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dsRNA介导的RNA干扰效应所持续的时间 |
4.3.2 SbHIF-1αdsRNA后靶基因表达分析 |
4.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山东沿海主要养殖贝类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残留与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简介 |
1.1.1 POPS种类及来源 |
1.1.2 POPS的毒性与危害 |
1.2 贝类中POPS残留检测技术 |
1.2.1 前处理方法 |
1.2.2 检测方法 |
1.3 POPS污染状况 |
1.3.1 海洋环境中POPS污染状况 |
1.3.2 国内外贝类中POPS残留状况 |
1.4 贝类中POPS的风险评价 |
1.4.1 接触风险评价 |
1.4.2 致癌风险评价 |
1.5 展望 |
1.6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贝类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贝类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贝类中16种PAHS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东养殖贝类中有机氯农药与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的采集 |
3.2.2 仪器与试剂 |
3.2.3 样品前处理 |
3.2.4 测定 |
3.2.5 定性定量方法 |
3.2.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3.2.7 风险评价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贝类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残留情况 |
3.3.2 贝类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残留的空间分布 |
3.3.3 贝类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残留的季节分布 |
3.3.4 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残留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价 |
3.3.5 山东养殖贝类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污染情况与国内外调查数据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养殖贝类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风险评价及来源解析 |
4.1 引言 |
4.2 山东养殖贝类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山东养殖贝类中多环芳烃来源解析 |
4.3.1 比值分析法 |
4.3.2 比值分析法结果 |
4.3.3 主成分分析法 |
4.3.4 主成分分析法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成果 |
(6)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波纹巴非蛤介绍 |
1.1.1 波纹巴非蛤生物学 |
1.1.2 波纹巴非蛤产业及养殖现状 |
1.1.3 波纹巴非蛤研究现状 |
1.1.4 波纹巴非蛤种群变动分析及其资源保护对策 |
1.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生理研究进展 |
1.2.1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器官组织学 |
1.2.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机制 |
1.2.3 滤食性双壳类的颗粒保留与选择 |
1.2.4 滤食性双壳类的摄食调节 |
1.3 双壳类能量学及研究进展 |
1.3.1 双壳类能量收支方程及研究方法 |
1.3.2 环境因子对能量收支的影响 |
1.3.3 贝类能量学研究意义及应用 |
1.4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埋栖行为和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
1.4.1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
1.4.2 环境因子对埋栖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
1.4.3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
1.5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
1.5.1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长、存活的影响 |
1.5.2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
1.5.3 干露胁迫对水生动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6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作用研究进展 |
1.6.1 敌害生物对海洋贝类的危害 |
1.6.2 水温对敌害生物捕食双壳类的影响 |
1.6.3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选择 |
1.7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悬浮颗粒物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
2.1.2 不同悬浮颗粒物的制备 |
2.1.3 摄食生理实验方法 |
2.1.4 摄食参数 |
2.1.5 实验设计和方法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波纹巴非蛤假粪阈值 |
2.2.2 波纹巴非蛤最低滤除浓度研究 |
2.2.3 波纹巴非蛤对粘土颗粒的摄食选择 |
2.2.4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粒径浮游单胞藻的摄食选择 |
2.2.5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质量悬浮颗粒的摄食响应 |
2.2.6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POM悬浮颗粒的能量收支 |
2.3 讨论 |
第三章 环境因子及规格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
3.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3.2.2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3.2.3 海洋酸化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3.2.4 溶解氧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3.2.5 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特征 |
3.2.6 温度、盐度和溶解氧3种环境因子对波纹巴非蛤清滤率和SFG影响的响应曲面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波纹巴非蛤对几种环境因子的耐受性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
4.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波纹巴非蛤的致死温度、盐度 |
4.2.2 波纹巴非蛤对低氧耐受性研究 |
4.2.3 基于心率的波纹巴非蛤耐热性评测 |
4.3 讨论 |
第五章 底质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
5.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温度和盐度对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
5.2.2 底质含水率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
5.2.3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
5.2.4 底质含水率和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成体埋栖深度的影响 |
5.2.5 不同含水率泥质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5.2.6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5.2.7 埋栖深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生理生态的影响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
6.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 |
6.2.1 波纹巴非蛤的干露耐受性研究 |
6.2.2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
6.2.3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
6.2.4 干露及恢复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6.2.5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体成分的影响 |
6.2.6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无氧代谢的研究 |
6.2.7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免疫指标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及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摄食生理的影响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
7.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 |
7.2.1 三种敌害生物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 |
7.2.2 水温对远洋梭子蟹捕食波纹巴非蛤的影响 |
7.2.3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选择 |
7.2.4 远洋梭子蟹幼蟹对波纹巴非蛤幼贝的捕食作用 |
7.2.5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的影响 |
7.2.6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7.3 讨论 |
第八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论文 |
致谢 |
(7)环境因子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1.1 前言 |
1.2 海水贝类产业发展概况 |
1.2.1 国内海水贝类养殖的发展 |
1.2.2 国内海水贝类产业现状的统计分析 |
1.2.3 国内海水贝类产业存在的问题 |
1.3 环境因子对海洋贝类的影响 |
1.3.1 温度和盐度 |
1.3.2 培育密度和饵料 |
1.3.3 其他因子 |
1.4 海神蛤属的研究现状 |
1.5 本实验的意义 |
第二章 日本海神蛤发育及生长特征研究 |
2.1 日本海神蛤不同发育时期观察 |
2.1.1 材料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2 日本海神蛤发育过程中的壳型变化 |
2.2.1 材料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第三章 温度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不同温度对日本海神蛤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2 温度对日本海神蛤浮游期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
3.2.1 材料方法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3.3 温度对日本海神蛤变态期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
3.3.1 材料方法 |
3.3.2 结果 |
3.3.3 讨论 |
第四章 盐度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不同盐度对日本海神蛤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 |
4.1.3 讨论 |
4.2 盐度对日本海神蛤浮游期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
4.2.1 材料方法 |
4.2.2 结果 |
4.2.3 讨论 |
4.3 盐度对日本海神蛤变态期幼虫生长、存活和变态的影响 |
4.3.1 材料方法 |
4.3.2 结果 |
4.3.3 讨论 |
4.4 日本海神蛤稚贝盐度驯化的研究 |
4.4.1 材料方法 |
4.4.2 结果 |
4.4.3 讨论 |
第五章 密度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 不同孵化密度对日本海神蛤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 |
5.1.3 讨论 |
5.2 不同初始养殖密度对日本海神蛤浮游期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
5.2.1 材料方法 |
5.2.2 结果 |
5.2.3 讨论 |
第六章 底质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6.1 底质对日本海神蛤变态期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
6.1.1 材料方法 |
6.1.2 结果 |
6.1.3 讨论 |
6.2 不同底质对日本海神蛤稚贝生长、存活的影响 |
6.2.1 材料方法 |
6.2.2 结果 |
6.2.3 讨论 |
第七章 其他因子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7.1 不同饵料对日本海神蛤浮游期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
7.1.1 材料方法 |
7.1.2 结果 |
7.1.3 讨论 |
7.2 不同饵料对日本海神蛤变态期幼虫生长、存活和变态的影响 |
7.2.1 材料方法 |
7.2.2 结果 |
7.2.3 讨论 |
7.3 大蒜对日本海神蛤浮游期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
7.3.1 材料方法 |
7.3.2 结果 |
7.3.3 讨论 |
7.4 干露对日本海神蛤稚贝生长存活的影响 |
7.4.1 材料与方法 |
7.4.2 结果 |
7.4.3.讨论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及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8)围填海吹填淤泥及悬浮物对天津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的急性毒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发利用建设现状 |
2 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
2.1 围填海工程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
2.1.1材料与方法 |
2.1.2结果与讨论 |
2.2 围填海工程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
2.2.1材料与方法 |
2.2.2结果与讨论 |
2.3 围填海工程对仔鱼和鱼卵的影响 |
2.3.1材料与方法 |
2.3.2结果与讨论 |
2.4 围填海工程对游泳动物的影响 |
3 结论 |
4 建议 |
(9)江苏沿岸四种经济贝类铅和镉的含量特征及其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江苏沿岸主要经济贝类 |
1.2.1 4种主要经济贝类概述 |
1.2.2 江苏沿岸贝类养殖现状 |
1.2.3 4种贝类的功效和价值 |
1.3 重金属铅、镉的概述 |
1.3.1 贝类体内铅的来源及其危害 |
1.3.2 贝类体内镉的来源及其危害 |
1.4 国内外贝类中铅、镉的限量标准 |
1.5 贝类中铅、镉含量的检测方法 |
1.5.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1.5.2 检测方法 |
1.6 贝类铅和镉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
1.6.1 贝类中铅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6.2 贝类中镉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7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章 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调查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内容 |
2.3 调查方法 |
2.4 调查工具 |
2.5 质量控制 |
2.6 资料录入 |
2.7 结果与分析 |
2.7.1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
2.7.2 江苏沿岸居民对贝类品种的选择情况 |
2.7.3 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的来源 |
2.7.4 影响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的基本因素 |
2.8 小结 |
第三章 江苏沿岸4种经济贝类铅的风险评估 |
3.1 样品采集 |
3.1.1 样品种类 |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3 实验试剂 |
3.1.4 仪器与设备 |
3.1.5 质量控制 |
3.1.6 样品的消解 |
3.1.7 仪器条件 |
3.1.8 绘制铅的标准曲线 |
3.1.9 试样测定 |
3.1.10 基体改进剂的使用 |
3.1.11 分析结果的统计 |
3.1.12 数据统计 |
3.2 贝类中重金属铅的风险评估方法 |
3.2.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3.2.2 点评估法 |
3.2.3 目标危害系数法 |
3.2.4 月暴露量法 |
3.2.5 应用风险商值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江苏沿岸贝类样品铅的含量水平 |
3.3.2 江苏沿岸贝类样品铅的风险评估 |
3.3.3 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摄入铅的暴露评估 |
3.3.4 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摄入铅的风险评估 |
3.4 讨论 |
3.4.1 江苏沿岸贝类体内铅含量的比较和风险分析 |
3.4.2 不同贝类体内重金属铅含量的特征分析 |
3.4.3 不同站位的贝类体内重金属铅含量的特征分析 |
3.4.4 不同季节的贝类体内重金属铅含量的特征分析 |
3.4.5 贝类体内重金属铅的食用安全风险分析 |
3.4.6 贝壳中重金属铅的食用安全风险分析 |
3.4.7 贝类体内重金属铅暴露的对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沿岸4种经济贝类镉的风险评估 |
4.1 样品采集 |
4.1.1 样品种类 |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1.3 实验试剂 |
4.1.4 仪器与设备 |
4.1.5 质量控制 |
4.1.6 样品的消解 |
4.1.7 仪器条件 |
4.1.8 绘制镉的标准曲线 |
4.1.9 试样测定 |
4.1.10 基体改进剂的使用 |
4.1.11 分析结果的统计 |
4.1.12 数据统计 |
4.2 贝类重金属镉的风险评估方法 |
4.2.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4.2.2 点评估法 |
4.2.3 目标危害系数法 |
4.2.4 月暴露量法 |
4.2.5 应用风险商值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江苏沿岸贝类样品镉的含量水平 |
4.3.2 江苏沿岸贝类样品镉的风险评估 |
4.3.3 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摄入镉的暴露评估 |
4.3.4 江苏沿岸居民贝类消费摄入镉的风险评估 |
4.4 讨论 |
4.4.1 江苏沿岸贝类体内铅含量的比较和风险分析 |
4.4.2 不同贝类体内重金属镉的含量特征分析 |
4.4.3 不同站位的贝类体内重金属镉含量的特征分析 |
4.4.4 不同季节的贝类体内重金属镉含量的特征分析 |
4.4.5 贝类体内重金属镉的风险分析 |
4.4.6 贝类中重金属镉暴露的不确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蛤蜊科贝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蛤蜊科的分类及地理分布 |
2 蛤蜊科的形态学特征 |
3 核型研究 |
4 蛤蜊科贝类的生态习性 |
4. 1 生境特点 |
4. 2 摄食与代谢研究 |
4. 3 年龄与生长 |
5 繁殖生物学 |
5. 1 性比及性成熟年龄 |
5. 2 生殖周期 |
5. 3 繁殖季节 |
5. 4 胚胎与幼虫发育 |
6 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研究 |
7 环境毒理学研究 |
7. 1 重金属离子 |
7. 2 有机磷农药和化学消毒剂 |
8 人工育苗与养殖现状 |
8. 1 人工育苗 |
8. 2 养殖现状 |
四、四角蛤蜊的温度试验研究——温度对四角蛤蜊胚胎发育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口四角蛤蜊繁殖周期研究[J]. 刘项峰,谢玺,陈微,朱守维,滕炜鸣,李大成,李晓东,王庆志. 水产科学, 2021(06)
- [2]水及贝类水产品中铅去除方法的研究[D]. 胡冬婉. 渤海大学, 2020(12)
- [3]渤海湾沉积物中石油烃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及毒性研究[D]. 赵淑伟.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4]低氧胁迫对魁蚶机体的影响及分子响应初探[D]. 张高伟.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5]山东沿海主要养殖贝类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残留与风险评价[D]. 杜静.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2)
- [6]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D]. 张鹏飞. 厦门大学, 2018(06)
- [7]环境因子对日本海神蛤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D]. 肖友翔. 大连海洋大学, 2016(11)
- [8]围填海吹填淤泥及悬浮物对天津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的急性毒性效应[J]. 王娟娟,缴建华,马丹,陈永平,李春青. 渔业科学进展, 2016(02)
- [9]江苏沿岸四种经济贝类铅和镉的含量特征及其风险分析[D]. 戚原野.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10]蛤蜊科贝类的研究进展[J]. 郭春阳,徐善良. 生物学杂志,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