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路房屋构件简统化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铁三院勘测处规标组[1](1978)在《铁路房屋构件简统化会议纪要》文中指出铁路房屋构件简统化会议于1978年4月7日至13日在福州召开。会议由南昌铁路局和第三设计院共同组织。参加会议的有各铁路局、工程局、设计院(济南局、第三工程局未到会)的设计、施工制造部门的代表共75人,铁道部基建总局和福建省建委都派员到会指导。
孙秀兰,吴树棉,王效良,邵祥荣,宜辉[2](1993)在《《铁道标准设计》附录一 铁路标准设计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说明本大事记本着尊重事实、记述历史的原则,记载了1953~1993年(个别包括1950~1952年)铁路标准设计编制和管理各个方面发生的大事、要事和新事,目的是向广大读者,特别是标准设计编管人员提供一个查考40年来铁路标准设计比较重大事情的资料索引。本大事记根据有关文件、资料记述,依事情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缺乏具体日期的放在每月、年之后。所记载的会议、规章侧重于全路性的,或是对全路有相当影响、具有指导意义的。
范诚[3](2014)在《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转型变迁(1840-1937)》文中提出1840—1937年是中国城市建筑近代化转型变迁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个近代化的过程中既有物质层面的近代化,更包括制度层面和思想观念的近代化。本文的研究工作关注的是近代城市建筑转型变迁中,政府与城市建筑活动之间的关系。“内力”与“外力”、“官方”与“民间”、“权利机制”和“技术机制”,成为本文讨论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三个重要的组织线索。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和一手档案史料的梳理,本文致力于还原一个连续的租界以外的中国典型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的历程,从中找到近代中国城市建筑发展背后的规律及其推动力量,进而为当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思考提供历史的借鉴。论文通过不同的视角展开研究,理清城市建筑管理观念的变化及其推动力量,寻找传统与变革的相互关系,并以具体的城市案例,解析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的特点与得失。从城市建筑管理机制认知的角度,阐述在西方文明强势输入的背景下,对于城市建筑本身“用”“体”分开的认知,进一步拓展到了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认知上,而这是相关机制变迁的必要准备。从中国传统社会机制转型的角度,考察清末民初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变迁,和变迁中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社会中“公领域”的变化和发展,成为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切入点。从技术和权力两个不同的视角,考察在弱势中央政府和强势中央政府的统治下,城市建筑管理机制不同的变迁之路。其中既有以民间机制为主线的上海城市自治,也有以官方推动为主线的天津、北京的地方自治。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变迁,是一个积蓄——发展——并置——突显的过程。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清历史,寻求诸多当代社会现状的渊源,也能够总结得失,摸索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办法。
朱瑞[4](2018)在《铁路房建专业建设综合性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铁路行业作为国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要的组成,由于其内容覆盖面广、接口专业多、形式复杂多变等特殊性,很难总结出一套通用型的管理模式及方法,而随着中国高速铁路规模宏大的推进建设,如何提高铁路房建建设管理水平意义重大。论文以兰渝铁路的房建管理为契机,通过对管理过程经验总结以及接合理论分析,总结形成一套应用性的管理构架和具体实施方法、预防措施。论文以房建管理为背景,通过兰渝铁路的主要管理理念进行延伸至对房建系统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重点从管理理念研究、重点卡控措施及实践、未来展望三个方面,研究中国现代铁路规模及技术的高速发展进程中,通过管理模式及方法优化铁路房建碎片化特性,得到如下结论:(1)正确先进的理念结合科学的管理手段,把握管理工作的重点,以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并积极推行一体化管理,构建集成管理体系。把铁路房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全寿命三维集成管理,将铁路房建“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五性”理念和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技术创新“六位一体”建设要求具体落实,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管理理念,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实际结果证明通过铁路房建专业建设综合性管理能够有效抑制交叉干扰,保证项目管理水平,使各个子系统相协调,降低了建设综合成本,保证了社会效益最大化。(2)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卡控,牢抓质量安全控制,源头对设计质量安全加强把控,并合理搭建同施工、监理、设计沟通桥梁,组织运营单位全面参与建设,组织开展提前介入工作,过程中帮助指导施工单位构建标准化体系,强化考核措施形成闭合管理,并引入样板引路制度,能够有效提高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以及整体工期保障。最后对全文的分析研究进行总结,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侯叶[5](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刘永红[6](2007)在《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大规模修建客运专线已经开始。作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接触网系统的相关工程技术方案,包括主要技术规格参数、关键工程技术方案和接口设计等必须尽快完成标准定型。虽然有前期的科研基础和部分建设经验,但与世界水平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根据我国的气象环境条件及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系统特有的技术条件,对铁路客运专线触网系统工程技术进行研究十分必要。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是以我国多年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铁道部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工作、客运专线国际咨询成果以及与国外技术交流成果,参照采用欧洲最新技术动态如TSI、EN50119及IEC、UIC最新国际技术标准,重点借鉴了法国的地中海线接触网、德国的Re330及SiCatH 1.0接触网和西班牙EAC-350接触网工程的建设经验,研究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的工程技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重点研究了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受流质量评价的标准、接触网悬挂类型及系统主要技术参数、接触线类型的选择、接触网支柱及基础类型、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及自动过分相方式、接触网的主要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的选型、道岔处接触网布置方式、接触网系统的接地防雷及安全防护、接触网系统设计的相关接口设计等课题,提出了系列接触网标准及相关技术方案,为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设计、四电系统集成提供参考。
罗富荣[7](2011)在《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监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地铁工程受周边环境限制与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存在大量的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在目前地铁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安全风险控制形势日趋严峻。依托北京地铁工程建设经验,紧密结合北京地铁实际需要,通过经验总结与分析,提出了风险工程的概念,确定了风险工程的分级标准、预警体系、监控管理模式、安全管控工作要点及各参建单位职责,形成了系统的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基于北京地铁4、5号线和10号线一期邻近周边建(构)筑物(包括既有地铁线、桥基、建筑和管线)施工的典型工程,建立了地铁工程典型环境风险的评估与控制体系,并成功应用该体系对北京地铁9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工程(原方案)进行了现状调查评估与施工影响预测。在上述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和周边环境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领导研发了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将安全风险控制体系与监控系统成功应用于北京地铁建设中,通过在北京地铁9号线太平桥-北京西站区间工程的应用实践证明: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和监控系统行之有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论文的主要贡献是:1、提出了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核心理念,即“基础工作坚实、监控标准明确、立足预防预控、突出过程控制”。围绕该理念,建立了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提出了落实体系的关键工作包括“夯实基础工作、完善控制标准、强化控制过程、定性定量结合、综合控制措施、完善专家系统、细化安全责任”。2、提出了风险工程的概念,确定了分级标准。提出了“施工单位全面监测结合第三方监测单位重点监测,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现场巡视,风险预警以第三方监测单位为主”的监控管理模式。总结提出了北京地铁第三方监测的工作要求,在工程监测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场巡视的思想,并且分工法(盾构法、明挖法和矿山法)、分对象(工程自身与周边环境)的提炼形成了现场巡视的工作内容与重点。提出了单一的监测预警、巡视预警以及综合预警的预警体系。总结提出了地铁新线建设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模式及职责,形成了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勘察与环境调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工后阶段)的风险识别、分析、分级和控制体系,明确了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重点。3、建立了北京地铁工程典型周边环境的评估与控制体系,包括现状调查与评估、地铁施工影响预测、控制标准确定与措施制定等。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流程包括:1)邻近等级划分;2)调查与评估;3)施工影响预测;4)确定影响等级;5)确定控制指标和标准,制定控制措施。6)变形监测与反馈;7)工后评估。4、基于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安全风险监控系统设计思路和流程,建立了网络化架构,设计了监测、巡视、风险处置和工程文档等用例模型,设计的系统模块包括地理地质系统、工程资料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工程事务管理和风险预警管理等。领导研发的管理系统实现了风险工程管控的信息化管理。5、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监控系统适应北京地铁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需求,为地铁建设的风险控制提供了一整套比较系统、完善的技术管理指南,最大限度地规避了工程建设安全风险,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服务,促进了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宋子婧[8](2015)在《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路桥梁作为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工程,其性能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交通运营和行车安全,而且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效益。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大型、特大型桥梁的陆续建成,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国际前列,与此同时.桥梁工程的重点也从新桥的设计建造逐渐转变为新建与养护加固并重的阶段。如何对现有桥梁尤其是新建桥梁实现建设与养护管理并重,使桥梁在运营期间保持完好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是现阶段桥梁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桥梁养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桥梁信息管理手段落后,在桥梁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能满足桥梁管养合理化、信息化、科学化的需求。因此,对公路桥梁提出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的研究,对提高养护管理效率,实现桥梁管理信息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是桥梁建设与养护管理中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论文在对现有公路桥梁建设和养护中存在的建养分离、信息流失和信息孤岛等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养一体化概念并对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论文的主要研究如下:(1)运用信息管理研究方法,以桥梁后期养护管理需求为导向,从项目主体和项目过程信息需求两方面对建养一体化信息需求进行分析,明确建养一体化模式下公路桥梁进行信息管理要达成的管理目标。(2)在信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以系统结构分解(EBS)为基础,以BIM为核心的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框架。(3)运用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BLM)方法,从过程管理角度分析了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包括基于BLM理念从信息创建、管理、共享和使用角度的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过程和信息流程分析两方面。最后,论文结合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具体情况,在对大桥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和信息管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BIM的养护管理系统框架,探索马鞍山长江大桥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体系的研究,丰富了集成管理、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理论实践,促进了桥梁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为提高桥梁养护管理效率提供了信息支持,为新建桥梁的建设提供指导,其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邱铁鑫[9](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著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陈正光,宜辉,王效良,吴树棉,邵祥荣,赵启儒,李继武[10](1993)在《《铁道标准设计》第三章 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1966~197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66~1978的13年基本上处于"文化大革命"的逆境之中,这是铁路标准设计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发展历程,也是其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在此之前,在探索我国铁路发展自己标准设计道路的实践中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出现了大好的局面。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形势突变,大好的局面顿失滔滔,陷入逆境,人心浮动,生产停顿,直至1970年2月标准处由铁专院划归地区设计院领导,半年之后铁专院被撤销,同期各设计院、所的标准设计机构也一度瘫痪了。
二、铁路房屋构件简统化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房屋构件简统化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3)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转型变迁(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其他学科 |
(1) 关于城市建筑变迁 |
(2) 关于社会群体、国家体制的变迁 |
1.2.2 建筑学 |
(1) 关于建筑体系整体转型 |
(2) 关于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
1.2.3 现有研究成果分析 |
(1) 建筑学成果的启示 |
(2) 其他专业成果的启示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向的梳理 |
1.3.2 研究工作和领域 |
(1) 研究领域 |
(2) 研究工作 |
1.3.3 研究视角 |
(1) “内力”和“外力”相结合的视角 |
(2) “技术”与“权力”互动的视角 |
1.3.4 研究目标 |
(1) 梳理历史资料完善历史进程 |
(2) 分析历史进程中的变迁和转型 |
(3) 发现历史规律获得启示 |
1.3.5 基本概念 |
(1)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
(2) 公领域 |
1.3.6 时间节点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晚清城市建筑管理机制转型的准备:内力和外力的积聚 |
2.1 传统城市建筑体系 |
2.1.1 传统社会中的城市建筑认知观 |
2.1.2 传统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
(1) 传统的国家管理机制 |
(2) 传统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
(3) 官方的工官管理机制 |
(4) 民间的运行机制 |
(5) 官方与民间的示范关系——工官选拔机制 |
2.2 外力的影响——建立全新的示范机制 |
2.2.1 重塑“器物”观 |
(1) “奇技淫巧” |
(2) “用”“论”分开 |
2.2.2 重塑城市建筑观 |
(1) 中国文化主导下的西式建筑 |
(2) 传统城市占优势地位时的“夷屋” |
(3) 租界崛起后的“洋场”“洋楼” |
(4) 西式建筑物的进一步发展 |
2.2.3 租界全新管理机制推动管理观重塑 |
(1) 租界城市市政建设的完善 |
(2) 租界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完善 |
2.3 内力的影响一——民间城市建筑认知的重建 |
2.3.1 传统官方建筑与民间建筑之间示范机制的断裂 |
2.3.2 民间建筑活动开始脱离礼制路线 |
(1) 民间礼制观念的淡漠——“礼仪之争”的讨论 |
(2) 建筑商品化——建筑房地产的兴起 |
2.3.3 城市建筑认知中“器”的回归 |
2.4 内力的影响二——官方城市建筑认知的重建 |
2.4.1 城市建筑发展的新需求 |
(1) 经济驱动下的城市新发展 |
(2) 建筑材料技术的发展 |
2.4.2 官方“用”“体”分开的认知模式 |
(1) 洋务企业建设的“用”“体”分开 |
(2) 洋务企业管理的“用”“体”分开 |
2.4.3 城市建筑管理的重新认知 |
本章小结:传统示范机制的断裂和西方示范机制的建立推动观念的重塑 |
第三章 清末城市建筑管理机制整体转型的起点:分化与演变 |
3.1 清末城市建筑管理体系的特点及其构成 |
3.1.1 章程的约束 |
(1) 官方建筑活动的典章制度 |
(2) 民间建筑活动的典章制度 |
3.1.2 城市定位和管理机制 |
(1) 城市管理方式和定位 |
(2) 传统城市的“公领域” |
3.1.3 1900年前后清代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
3.2 外力的变化:西方示范管理机制的发展变迁 |
3.2.1 租界、租借地城市建筑发展的新阶段 |
(1) 中国被瓜分的新局面 |
(2) 城市规划体系的出现 |
3.2.2 西方在华城市管理机制的发展 |
(1) 租界——上海公共租界 |
(2) 殖民地——殖民城市青岛 |
3.3 官方的变化——城市管理机制自上而下的变迁 |
3.3.1 清末新政引发系统化的变革 |
3.3.2 城市和建筑的发展 |
3.3.3 城市自治的影响 |
3.4 民间的变化——城市管理机制自下而上的变迁 |
3.4.1 民间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
3.4.2 民间社会承担的城市功能 |
3.4.3 “公领域”的扩大和拓展 |
本章小结:官方倡导下”公领域”的扩张酝酿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变迁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的并置:自治与集权 |
4.1 地方自治推动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发展——以上海为例 |
4.1.1 城市自治时期 |
(1) 城市建筑管理机构的草创 |
(2) 全新管理机制的诞生——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 |
(3) 新式管理机制的成熟和保持——上海城自治公所、上海市政厅 |
(4) 自治机构权力变迁背景下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 |
(5) 结论 |
4.1.2 工巡捐局时期 |
(1) 自治时期管理机制的延续和发展 |
(2) 城市建筑技术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3)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完善——官方与民间的权力协作 |
(4) 项目的建设流程——个案分析 |
(5) 隐形自治阶段城市建筑管理的权力机制 |
(6) 结论 |
4.1.3 其他管理机构 |
(1) 上海市公所 |
(2) 淞沪商埠督办署和其他城市管理机构 |
(3) 结论 |
4.2 清末集权政治推动的城市管理机制发展 |
4.2.1 天津 |
(1) 城市建筑管理的技术完善 |
(2) 城市建筑管理的运行机制 |
(3) 相关管理机制的传承和发展 |
(4) 小结 |
4.2.2 北京 |
(1) 庚子事变中集权型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开始 |
(2) 巡警机制为代表的集权型管理机制 |
(3) 小结 |
本章小结:技术机制完善过程中权力机制多样化变迁的并置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突显:集权重塑 |
5.1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建立的背景 |
5.1.1 统治合法性的需求 |
5.1.2 总理遗教的构成及执行 |
(1) 权能分制的万能政府 |
(2) 以党治国的“训政” |
(3) 专家治国的构想 |
5.1.3 城市建筑事务对于国民政府的重要意义 |
(1) 孙中山与《实业计划》 |
(2) 孙科与《都市规划论》 |
(3) 中山陵的建设及其政治意义 |
(4) 官方建筑的复兴 |
5.1.4 相关法规、机构的完善 |
(1) 城市规划管理主体的建立 |
(2) 城市规划相关法规的完善 |
5.2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发展的新动力 |
5.2.1 官方推动——政权的下延与党治的拓展 |
(1) 工务局体系及其技术官僚的人员构成 |
(2) 政府对传统民间团体的控制 |
5.2.2 民间推动——民间团体的转型和新生 |
(1) 传统民间团体角色的褪变 |
(2) 新兴民间机制的成长和积累 |
(3) 止步于“专业化”的民间机制 |
5.3 集权重塑在地方的体现 |
5.3.1 技术属性的完善 |
(1) 工务局的组织构架 |
(2) 技术官僚队伍的建设 |
(3) 城市建筑章程的修订 |
(4) 管理职能的明确与细化 |
(5) 《建筑规则》的修订与完善 |
5.3.2 运行机制的完善 |
(1) 技术会议机制 |
(2) 《建筑规则》的修订机制 |
(3) 道路修筑中的公共权力机制 |
(4) 大上海计划中的权力机制 |
本章小结:强势政府介入下专业化的不完全和民间机制的丧失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的特点 |
6.1.1 变迁的历程 |
(1) 变迁力量的积蓄 |
(2) 变迁的发展和并置 |
(3) 变迁转型的突显 |
6.1.2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变迁与转型 |
6.2 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管理机制转型的特点 |
6.2.1 变迁的动力 |
6.2.2 变迁的方式 |
6.2.3 变迁的突变 |
6.3 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中的得失 |
6.3.1 变迁中的所得 |
(1) 无政府状态的结束 |
(2) 技术管理的不断完善 |
(3) 建筑专业的建立 |
(4) 建筑领域民间活力的存在 |
6.3.2 变迁中的所失 |
(1) 不完全的职业化 |
(2) 相关法规章程的曲高和寡 |
(3) 城市建筑事务中民间机制的丧失 |
6.4 对当代的启示 |
6.4.1 市民社会的培养与民间机制的保持 |
6.4.2 完善建筑师的专业化并明确其第三方地位 |
6.4.3 法规制定中民主性带动下的适度性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附录11 |
附录12 |
附录13 |
参考书目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致谢 |
(4)铁路房建专业建设综合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1.1 设计方面主要存在问题 |
1.1.2 施工方面主要存在问题 |
1.1.3 制度方面主要存在问题 |
1.2 本文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1.4.1 理论构建 |
1.4.2 实践指导 |
1.4.3 发展趋势 |
1.4.4 研究的方法 |
1.5 拟采取的管理方法及可行性 |
1.5.1 以制度为前提基础 |
1.5.2 以人员为保障要素 |
1.5.3 以现场为把控重点 |
1.5.4 以过程为关键核心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兰渝铁路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
2.2.1 战线长,交通不便 |
2.2.2 队伍新,责任重大 |
2.2.3 时间紧,压力巨大 |
2.2.4 难度大,技术复杂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房建专业管理理念研究 |
3.1 正确树立科学管理理念 |
3.1.1 坚持系统建设的理念 |
3.1.2 把握管理工作的重点 |
3.1.3 以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 |
3.1.4 积极推行一体化管理 |
3.2 实行全寿命三维集成管理 |
3.2.1 铁路房建三维集成的概念 |
3.2.2 铁路房建专业项目集成管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点卡控措施及实践 |
4.1 设计质量及安全控制 |
4.1.1 因地制宜,优化设计方案 |
4.1.2 深化设计,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 |
4.1.3 联合确认,把握材料质量关 |
4.2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4.2.1 强化设计及施工技术交底 |
4.2.2 编制指导性施组、强化实施性施组和方案的审查 |
4.2.3 重点分部分项工程把控 |
4.2.4 强化房建的标准化管理施工 |
4.2.5 强化考核措施形成闭合管理 |
4.2.6 强化协调配合树立大局观念 |
4.2.7 强化自身发挥核心作用 |
4.2.8 强化沟通做到建管合一 |
4.2.9 强化质量以样板引路 |
4.2.10 常见的质量通病问题及预防措施 |
4.2.11 重点细部设计和施工规定 |
4.3 应用及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未来铁路房建系统展望 |
5.1 站房、生产生活房屋集群、地方广场三位一体 |
5.2 生产、生活房屋的集成 |
5.3 客站与地方配套综合体建设 |
5.4 客站与自然环境、人之间的关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现状 |
1.2 我国200km/h及以上接触网现状 |
1.2.1 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 |
1.2.2 遂渝铁路接触网系统 |
1.2.3 沪宁段250km/h接触网系统 |
1.3 接触网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受流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 |
2.1 国外高速接触网的弓网受流评价 |
2.1.1 欧洲高速接触网的弓网受流评价 |
2.1.2 日本高速接触网受流评价 |
2.2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评价标准的研究 |
2.2.1 静态标准 |
2.2.2 动态标准 |
2.3 弓网受流评价标准的建议 |
第3章 接触网悬挂类型及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研究 |
3.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
3.1.1 日本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 |
3.1.2 德国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 |
3.1.3 法国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 |
3.1.4 西班牙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 |
3.2 中国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
3.3 客运专线接触网悬挂类型的研究 |
3.3.1 确定接触网悬挂类型的手段 |
3.3.2 接触网悬挂类型的研究 |
3.4 接触网悬挂主要技术参数 |
3.4.1 接触导线高度 |
3.4.2 接触网锚段关节 |
3.4.3 接触线预留弛度和弹性吊索 |
3.4.4 接触网跨距 |
3.4.5 接触网结构高度 |
3.4.6 接触网的计算温度 |
3.4.7 接触网锚段长度 |
3.4.8 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 |
3.4.9 接触网绝缘泄露距离 |
3.4.10 接触网中心锚结形式 |
3.4.11 承力索材质及张力 |
3.4.12 接触线张力 |
3.4.13 附加导线的安装形式 |
3.4.14 接触网设计风速的选取 |
第4章 接触线类型的选择 |
4.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线的应用 |
4.2 国内铁路接触线的应用 |
4.3 各类型接触线的技术比较 |
4.3.1 铜锡合金接触线与铜镁合金接触线的比较 |
4.3.2 铜银合金接触线与铜锡、铜镁合金接触线的比较 |
4.4 接触线类型的选择 |
第5章 接触网支柱及基础类型的研究 |
5.1 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研究的主要内容 |
5.2 接触网支柱类型的研究 |
5.2.1 国外接触网支柱主要类型 |
5.2.2 国内接触网支柱主要类型 |
5.2.3 客运专线接触网支柱类型的确定 |
5.3 接触网基础类型的研究 |
5.3.1 国外接触网基础主要类型 |
5.3.2 国内接触网基础主要类型 |
5.3.3 桥上接触网基础类型的研究 |
5.3.4 路基段接触网基础类型的研究 |
5.3.5 隧道内接触网基础类型的研究 |
5.4 研究结论及建议 |
5.4.1 接触网支柱类型 |
5.4.2 接触网基础类型 |
第6章 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及机车自动过分相方式的研究 |
6.1 国外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和机车过分相方式 |
6.1.1 接触网锚段关节电分相的形式 |
6.1.2 自动过电分相的方式 |
6.2 国内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和机车过分相方式 |
6.2.1 接触网电分相的形式 |
6.2.2 自动过电分相的方式 |
6.3 客运专线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和机车过分相方式的研究 |
6.3.1 接触网电分相的形式 |
6.3.2 机车自动电分相的方式 |
第7章 接触网主要装配形式及主要器材选型的研究 |
7.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1.1 德国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1.2 法国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1.3 日本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2 中国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3 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的确定 |
7.3.1 接触网腕臂支持结构形式 |
7.3.2 接触网定位装置结构形式 |
7.3.3 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结构形式 |
7.3.4 接触网用绝缘器件形式 |
7.4 接触网用主要器材技术要求 |
7.4.1 接触网关键零部件技术参数 |
7.4.2 接触网关键绝缘器件技术参数 |
第8章 道岔处接触网布置方式的研究 |
8.1 道岔处接触网布置的方式及基本条件 |
8.2 我国既有传统交叉布置方式 |
8.3 新型交叉布置方式 |
8.4 无交叉布置方式 |
8.5 结论 |
第9章 接触网系统的接地、防雷及安全防护的研究 |
9.1 客运专线接触网接地系统 |
9.1.1 国外高速铁路接地系统概况 |
9.1.2 我国既有电气化铁路接地系统概况 |
9.1.3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必要性分析 |
9.1.4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的设计原则和工程方案 |
9.2 客运专线接触网防雷设计 |
9.2.1 国外高速铁路防雷设计概况 |
9.2.2 国内接触网防雷设计概况 |
9.2.3 客运专线接触网防雷研究 |
9.2.4 客运专线接触网防雷建议 |
9.3 客运专线接触网的安全防护设计 |
第10章 接触网系统的相关接口设计及管理 |
10.1 接触网系统接口设计原则 |
10.1.1 土建预留基础接口设计原则 |
10.1.2 综合接地要求的接口设计原则 |
10.2 接触网系统接口关系及管理 |
10.2.1 接触网系统的接口关系 |
10.2.2 接触网系统的接口管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北京地铁建设主要特点 |
1.3 安全风险控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安全风险技术管理 |
1.3.2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对邻近既有建(构)筑物影响与控制研究… |
1.3.3 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研究 |
1.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路线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研究 |
2.1 北京地铁建设风险工程分级研究 |
2.1.1 风险工程 |
2.1.2 环境风险工程分级 |
2.1.3 自身风险工程分级 |
2.1.4 风险控制原则 |
2.2 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安全风险监控管理模式 |
2.2.1 第三方监测 |
2.2.2 现场安全巡视 |
2.2.3 预警分类与分级 |
2.3 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 |
2.3.1 岩土工程勘察及环境调查 |
2.3.2 设计阶段 |
2.3.3 施工阶段 |
2.3.4 工后阶段 |
2.4 安全风险控制的组织管理模式及职责 |
2.5 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核心理念与关键工作 |
2.5.1 体系的核心理念 |
2.5.2 体系特色 |
2.5.3 落实体系的关键工作 |
2.6 本章小结 |
3 北京地铁工程典型周边环境的评估与控制体系研究 |
3.1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的评估流程 |
3.2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的现状调查与评估 |
3.2.1 既有线的现状调查与评估 |
3.2.2 桥基的现状调查与评估 |
3.2.3 建筑的现状调查与评估 |
3.2.4 管线的现状调查与评估 |
3.3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的预测 |
3.3.1 地铁施工对既有线影响的预测 |
3.3.2 地铁施工对桥基影响的预测 |
3.3.3 地铁施工对建筑影响的预测 |
3.3.4 地铁施工对管线影响的预测 |
3.4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的控制体系 |
3.4.1 地铁施工对邻近既有线影响的控制体系 |
3.4.2 地铁施工对邻近桥基影响的控制体系 |
3.4.3 地铁施工对邻近建筑影响的控制体系 |
3.4.4 地铁施工对邻近管线影响的控制体系 |
3.5 工程应用—北京地铁9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对既有1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公主坟站区间的影响评估 |
3.5.1 工程概况 |
3.5.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
3.5.3 现状调查与检测 |
3.5.4 施工影响预测 |
3.5.5 评估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4 北京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研究 |
4.1 系统研发方案 |
4.1.1 监控信息管理 |
4.1.2 风险处置 |
4.1.3 工程文档 |
4.1.4 工程事务 |
4.2 系统结构设计 |
4.3 系统功能 |
4.3.1 主功能介绍 |
4.3.2 权限管理 |
4.3.3 工程事务管理 |
4.3.4 基础数据管理 |
4.3.5 工程状态监控 |
4.3.6 风险预警 |
4.3.7 风险预警查阅与处置 |
4.3.8 监控信息上报、分析和处理 |
4.3.9 统计信息查询 |
4.3.10 工程资料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5 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 |
5.1 北京地铁在建线路风险概况 |
5.2 北京地铁9号线太平桥站-北京西站区间工程概况 |
5.3 太-北区间施工概况 |
5.3.1 马头门施工 |
5.3.2 区间正洞施工 |
5.4 太-北区间风险工程分级及工程应对措施 |
5.4.1 风险工程分级 |
5.4.2 太-北区间重要风险工程管控措施 |
5.5 太-北区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实施 |
5.5.1 管理体系的建立 |
5.5.2 第三方监测、现场巡视要求 |
5.5.3 监控信息报送 |
5.6 太-北区间安全风险监控系统的应用 |
5.6.1 监控系统基础资料录入 |
5.6.2 监控信息分析及报送 |
5.6.3 太-北区间现场监测系统应用 |
5.6.4 太-北区间现场巡视系统应用 |
5.6.5 太-北区间综合预警案例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创新性工作 |
6.2 主要研究成果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施工期巡视预警参考表 |
附录B 安全风险监控系统运行环境和架构设计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我国桥梁发展现状及前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研究现状 |
1.2.2 桥梁工程信息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概念 |
2.1.1 公路桥梁工程的特点 |
2.1.2 公路桥梁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2.1.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定义 |
2.2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概述 |
2.2.1 建设工程信息特点 |
2.2.2 公路桥梁信息分类 |
2.2.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 |
2.3 基础理论和方法 |
2.3.1 建设项目集成管理 |
2.3.2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
2.3.3 建筑信息模型(BIM) |
2.3.4 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BLM) |
第3章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需求分析 |
3.1 信息需求分析维度 |
3.2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项目主体信息需求分析 |
3.2.1 运营方信息需求 |
3.2.2 业主方信息需求 |
3.2.3 设计方信息需求 |
3.2.4 施工方信息需求 |
3.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项目过程信息需求分析 |
3.3.1 公路桥梁建设管理信息需求 |
3.3.2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信息需求 |
3.3.3 公路桥梁健康监测信息需求分析 |
3.3.4 公路桥梁维修加固信息需求分析 |
第4章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框架构建 |
4.1 公路桥梁系统结构分解及编码体系建立 |
4.1.1 公路桥梁系统结构分解 |
4.1.2 公路桥梁信息编码体系 |
4.2 基于BIM的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 |
4.2.1 BIM信息管理的优势 |
4.2.2 基于BIM的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内容 |
4.2.3 基于BIM的建养一体化参与主体信息管理 |
4.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框架设计 |
第5章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过程分析 |
5.1 基于BLM理念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
5.2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的实施 |
5.2.1 建设阶段信息管理过程 |
5.2.2 养护阶段信息管理过程 |
5.2.3 信息再利用 |
5.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流程 |
5.3.1 建养一体化项目管理流程分析 |
5.3.2 建养一体化信息流分析 |
第6章 案例分析:马鞍山长江大桥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 |
6.1 项目背景 |
6.1.1 工程概况 |
6.1.2 建养一体化的必要性 |
6.2 马鞍山长江大桥信息管理的实施 |
6.2.1 马鞍山长江大桥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
6.2.2 信息管理过程分析 |
6.3 基于BIM的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框架设计 |
6.3.1 建养一体化养护管理系统框架构建 |
6.3.2 健康监测与养护管理系统的结合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四、铁路房屋构件简统化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房屋构件简统化会议纪要[J]. 铁三院勘测处规标组.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8(07)
- [2]《铁道标准设计》附录一 铁路标准设计大事记[J]. 孙秀兰,吴树棉,王效良,邵祥荣,宜辉. 铁道标准设计, 1993(S2)
- [3]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转型变迁(1840-1937)[D]. 范诚. 南京大学, 2014(01)
- [4]铁路房建专业建设综合性管理研究[D]. 朱瑞.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5]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D]. 刘永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5)
- [7]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监控系统研究[D]. 罗富荣. 北京交通大学, 2011(10)
- [8]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研究[D]. 宋子婧. 东南大学, 2015(08)
- [9]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10]《铁道标准设计》第三章 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1966~1978)[J]. 陈正光,宜辉,王效良,吴树棉,邵祥荣,赵启儒,李继武. 铁道标准设计, 199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