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松江起义的三个阶段

北宋末松江起义的三个阶段

一、北宋末宋江起义活动的三个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秦思源[1](2021)在《宋钦宗朝的宰执群体研究》文中提出宣和末年,宋钦宗从其父手中接过早已摇摇欲坠的北宋王朝,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兵,懦弱胆小、优柔寡断的宋钦宗在与金战与和的问题上始终摇摆不定,时而轻率出兵,时而卑辞求和。尽管统治集团的腐朽性注定了北宋王朝的悲剧,但是宋钦宗和他的宰执群体于靖康年间所作的每一个决定,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北宋末期政局的走向。北宋的宰相与执政合称宰执,宋徽宗时以太宰兼门下侍郎为左相,少宰兼中书侍郎为右相。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钦宗恢复元丰官制,仍以尚书左、右仆射兼门下、中书侍郎为宰相名号。钦宗朝的宰执具有人数众多、任期偏短、更换频繁、主战派与主和派的纷争贯穿靖康始终的特点,即便想有所作为的宰执也很难施展抱负,多数宰执热心内斗并甘于无所作为。对宰执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在徽宗朝已担任过宰执和钦宗新提拔的宰执;按对金军不同的政治态度,可分为主战派、主和派、避战派;按金人两次南侵的时间阶段,可分为第一次南侵、第一次南侵后至第二次南侵前以及第二次南侵时三个阶段;按宰执的籍贯,划分为河南地区、江南地区、淮南地区、成都地区和福建地区;按宰执被罢免的理由,可分为台谏弹劾、自请罢免、卒于任上、过错被罢和北宋灭亡;按宰执是否出使过金营划分;以及根据宰执靖康之乱后不同的结局划分,病卒、殉国、北迁、南渡和死于战乱。宋钦宗在任命宰执时也带有他的个人特色,他扶植一心亲信势力,倚重耿南仲、李邦彦等主和派,对所任命的宰执不辨忠奸、用人太易,排挤李纲、许翰等人,数月间三番五次更换宰执,并且召回了徽宗朝被贬官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旧两党再起纷争的不利影响。本文将从宋钦宗朝的二十六名宰执入手,对靖康宰执群体及其矛盾内斗和个人命运进行研究,通过解读宋钦宗与宰执群体的互动,试图还原北宋末期国内外复杂政治局势,宰执内斗排挤忠良、金兵两次南侵形势危急,其中还穿插着北宋两党之争的余绪。梳理出靖康时期的时间线,揭示钦宗朝宰执频繁换人、轻易任免的原因:北宋内部日益加剧的权力争夺与政治斗争,其中还受到金兵入侵的外部危机、北宋长久党争的余绪及宋钦宗本人性格的影响。

钟闻[2](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研究表明

钟闻[3](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1."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水浒争鸣》案头语(《水浒争鸣》编委会)2.《水浒》的真人真事(王利器)3.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周绍良)4.《水浒传》与《宣和遗事》——口头文学所奠定的《水浒》基础之一(高明阁)

高兰兰[4](2020)在《宋朝户绝财产与社会保障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大致可分为先秦时期,秦汉至隋唐时期,宋朝以后三个阶段,内容分为救荒与济贫两大部分。宋朝以前的社会保障多为有限的救荒,而济贫方面只临时性地对无告穷民有一定的照顾,裹足不前。到了宋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仓储备荒体系,灾荒救助措施较前代更为积极主动,更重要的进步是,在济贫方面,除了提升对原来的穷民的照顾之外,还扩大到了一般的贫困人群,即建立了救荒与济贫这两个平衡的体系。而宋朝社会保障的经费来源,救荒和济贫在两宋的历史上是不同的,尽管后期有合流的趋势,但本质上属于不同的经费来源。宋朝救荒主要是常平仓义仓等备荒仓储,常平仓早期(嘉佑二年以前)经费来源于三司调拨、留取上供、内藏拨款等中央财政拨款。义仓经费来源于民户随二税按比例缴纳的谷物,本来属于正税之外的附加税,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赋。而济贫的经费则来源于户绝财产,属于地方财政。综上所述,宋朝社会保障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的重要转型期,其表现之一就是出现了济贫这一新生事物,宋朝济贫事业的经费来源最主要就是户绝财产。因此,本文将从对户绝财产与社会保障关系入手,既可以厘清宋朝济贫事业的经费来源与支出,也能够认识两宋济贫事业变化的原因,并且深入分析户绝财产对宋朝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济贫事业的影响,认识宋朝社会保障的局限性与不足。从制度层面与文化认知两方面对宋朝社会保障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保障的转型期这一定位有清晰的认知。具体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选题的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研究现状及文本目标,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的界定三部分。学界对于宋朝社会保障的研究成果丰硕,尤其业师张文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本文帮助很大,本文“社会保障”、“户绝财产”等相关概念的界定来源于这些研究成果。同时,绪论部分也结合研究现状对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予以梳理。第一章简要介绍唐宋变革社会背景,宋朝社会保障的转型以及宋朝户绝财产与宋朝社会保障经费的关联三个问题。在唐宋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唐以后,社会结构出现分化,均田制崩溃,贫富分化开始出现,贫困人群随之出现。笔者将贫困人群分为三类:弱势群体、贫困人口、其他人群。由此,宋朝社会保障在继承前朝救荒的基础上,出现了济贫这一新生事物。宋朝的救荒经费多来自于中央财政拨款,济贫则来自于地方财政,户绝财产正是宋朝济贫事业的主要经费来源。第二章主要讨论宋朝户绝财产的法律规定及其法律实施问题,分三个阶段论述。第一节为北宋前期户绝财产的法律规定与法律实践,以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为界,为户绝财产法律规定的形成阶段,法律实践则首次将户绝财产统筹起来,以济贫民。第二节为北宋后期户绝财产的法律规定与实践,法律规定为户绝财产法律的完成时期,法律实践有扩大化的趋向,用于救荒与济贫。第三节为南宋时期户绝财产的法律规定与法律实践,基本继承了北宋后期。法律规定没有大的变化,法律实践不似北宋时与常平司的紧密。第四节总结宋朝户绝财产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关系。它们二者之间有一定背离,即法律规定趋向合理,而政府为了增加可支配收入,对户绝财产的认定有扩大化的倾向。第三章对户绝财产与社会保障的关系作专题研究。分户绝财产运用于弱势群体保障(养老与慈幼)、户绝财产运用于贫困人口保障(贫困者救助与贫病者救助)和户绝财产运用于其他人群保障(助学养士、贫宦保障、归正人救助)三个专题分述,对户绝财产参与的生活补贴救助与院内收养的济贫机构有全面地了解。第四章为余论。分宋朝户绝财产的属性与特点、户绝财产对宋朝社会保障的体系的影响、户绝财产用于宋朝社会保障的文化逻辑三部分。户绝财产的属性与特点对宋朝社会保障体系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宋朝社会保障分为救荒与济贫两大体系,宋朝户绝财产对救荒的影响为其隐性的一面,对济贫的影响为其显性的一面。这是从宋朝社会保障的经费出发,建立在制度层面的结论。从文化层面,即宋人对于户绝财产用于社会保障的文化认知也能佐证这一事实。是以,户绝财产与社会保障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杨彤翊夫[5](2020)在《宋代武学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代武学的建立是中国军事教育史上的重要创新之举,它既是宋代文武分殊的历史趋势的使然,又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统治的必然。宋代武学的建立和发展既是我国“文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体现,又是我国“尚武精神”延绵不断的现实映射。本文立足于《宋会要辑稿》、《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基础史料,借助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宋代武学的发展演进过程,影响武学发展演进的主要因素,宋代武学的教育教学特点等进行深入分析,以弥补学界对武学研究的不足,更为当代军事教育提供参考借鉴。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相关研究文献,阐明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第二部分包括正文的前两个部分,这部分主要对宋代武学的诞生与发展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将宋代武学的发展演进过程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阶段,即宋代武学的萌芽阶段、创立阶段、曲折发展阶段以及僵化没落阶段,为其后的研究作了必要的铺垫。本部分重点分析了影响宋代武学发展演进的主要因素。认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影响宋代武学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第三部分对宋代武学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展示宋代武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样态。第四部分对宋代武学的教育管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力图通过对宋代武学的学规学制、教师管理和武学生管理等再现宋代武学教育管理的原貌。第五部分概括了宋代武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总结了宋代武学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宋代武学教育给予我们的借鉴及启示。最后是论文的结语部分,本部分对论文的总体研究结论进行了高度的提炼与概括,强调客观评价宋代武学教育的历史作用,充分运用宋代武学教育中的智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推动当代军事体育教育的发展。

王宏伟[6](2019)在《黄河下游地区传统堡寨聚落群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堡寨聚落”是我国古代先民抵御外侵内乱、为求安全而营建的一种典型的防御性聚落形式,以聚落外围环绕式的防御性建构(如堡墙、壕沟等)为共性设防特征,其在黄河流域有着广泛的分布。现有的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已取得大量基础性资料并也有相应的分析,但是存在着个体或单一类型研究居多、缺乏群体关注及系统整合的局限。对于此,本文拓展性引入“群系”的聚落研究新视角,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现代空间分析技术,对黄河下游地区进行“传统堡寨聚落群系”的整体性研究。关注堡寨聚落的集群类别组成、群体性地理分布、及其社会文化内涵与历史时空发展的全息关系,对堡寨聚落进行区域划分,从中阐释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及演化分布规律。本文以人文地理学角度以及研究的可行性方面确定黄河下游地区以山东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北京市的行政区为界,结合文献史籍以及具体实例对研究范围内的1115个堡寨聚落信息进行统计、梳理与录入。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借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现代空间分析技术对所选典型传统聚落分布进行相关密度分析和总结。从堡寨聚落形成的自然、社会、历史因素和群系类型两方面进行相关性的比较与筛选,总结对比所选取的典型村落类型,并整合基础数据信息、对比其特征的共性与差异,并进一步得出主要的属性特征,并以此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堡寨聚落群系在进行归类分区,划分出八个堡寨分布区等群集子系。最后,通过群系的研究来总结黄河下游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堡寨聚落的个性特征,并进一步揭示其内在共性。本文希望通过“群系”角度的研究为民居聚落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期在完善民居聚落层次体系研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深化相关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学术意义与研究价值。

王睿[7](2019)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人而无德,行之不远”。道德对于国家生存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道德的根基在于养成,而道德养成之难以至于中外先贤都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以试图破解这一难题,也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德养成思想与实践智慧,它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宋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是中国教育思想与文化奔流涌动的黄金时代。其中,宋代理学家“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道德养成思想是这一时代教育思想丰赡发展的成果和重要标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为宋代乃至之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主体思想与道德言说,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是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历史样态。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回顾、意义澄清和现代价值转化,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的本土创生、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历史依据,是对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要求的时代回应,是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坚定教育自信的必然选择,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现状仍然差强人意:在价值定位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常被冠以“以理杀人”的帽子,被当做中国文化难以现代转化的原罪;在研究视角方面,鲜见有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当做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进行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作为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没有获得准确定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独特性、时代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研究结论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如何从儒家学者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转化成普罗大众普遍认同、易知易行的教育实践的这一中间环节阐述语焉不详,这些不足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创新的空间,这也是本研究的学术价值所在。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一是在研究视角方面,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展开研究,注重其整体性、独特性的同时聚焦其历史意蕴和现实价值的挖掘;二是提出一种观点,即认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实施与传播是儒家思想从书斋到民间,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它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特性;三是以古鉴今,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生命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合理转化,为当下德育理论的完善与创新提供重要的历史参照与理论支撑,挖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智慧,以回应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主要围绕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一反道德滑坡、势力浇漓之乱象,成功实现“尽人情之美”、风敦俗睦的同时汇聚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这些被广泛使用却含义不清的概念进行学理分析,确定道德养成的特征与内涵。采用思想史、专题史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张栻、陈亮、叶适等宋代理学家的道德养成思想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回答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从中发现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总体趋势。第二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的问题。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创生环境的宏大画卷,进而揭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其次,分析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对宋代社会的深刻影响,阐述其时代影响和历史意蕴。最后回答“新时期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问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虽存在历史局限性,但仍然饱含立德树人智慧,为当今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关注人生根本问题的道德养成可以很好的解决和回答现今德育针对性不强、方法陈旧刻板等问题;德育应该兼顾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性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性的双重功效;道德养成在倡导内省修身、道德践履的同时不应排斥以道德理想为价值导向的功利追求,而应该将二者整合为一;道德养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道德养成应该是“道德的实践”与“实践的道德”之统一;道德养成必须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李雨薇[8](2019)在《明代山东小说地域文化研究》文中提出自明代起,“山东”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名称被初步确立并沿用至今,其范围大致是先秦齐鲁故地。这使得明代的山东区划既具有行政意义也具有地域色彩,并将齐文化与鲁文化统筹其间。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造就了山东文化独特的地域色彩,明代山东小说正是呈现山东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表现山东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在总体数量上,明代山东小说逊于南方诸省,这与明代文学发展南强北弱的局面相适应,但其在北方独占鳌头。北方地区山东文学的相对繁荣以及深厚的齐鲁文化渊源共同造就了明代山东小说的繁荣。在署名特点上,明代山东小说中的文言小说多署真名,白话小说多以别名代称。而白话小说的署名也分为两种情况,罗贯中、施耐庵等创作的历史演义小说多署真名,其余几部世情小说均用别名。“鲁人孔迩”“东鲁落落平生”等别名反映了小说作家对鲁地强烈的归属意识。地域文化视野下,明代山东小说在内容上集中呈现了运河、泰山、气候等地理景观以及饮食文化、节庆风俗、豪杰文化等人文景观。由于山东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呈现山东景观时,基于自身对山东地理景观历史文化渊源的了解,无意识地赋予它许多内涵,运河、泰山、气候这些地理景观对于小说场景的营造和情节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而山东人文景观在明代山东小说中的出现,一方面增强了小说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相对于小说中的自然景观,同一人文景观在不同时期的明代山东小说中呈现出更明显的新变特征,使得明代山东小说这一整体具有时间上的流动性。大量的山东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赋予了明代山东小说内容的地域特色,而宗周重礼的鲁文化则深刻影响了明代山东小说的思想倾向。明代山东小说在思想倾向上呈现出推崇正统、礼义为先、崇北抑南等地域文化特色。无论是主观上对所处地域的关注,还是客观上受其文化的影响,山东小说作家在叙述的过程中都深刻地反映了当地的地域文化。自然生态、人文意象、思想特点亦或隐或显地在小说中呈现出来,展现了山东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

张一飞[9](2018)在《中国战略文化中的“战”与“和”:“自修”文化的两种战略选项》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对于中国战略文化的研究普遍被“好战”与“好和”的二元对立思维所限制。如何超越“战”与“和”的偏好,诠释更为深刻的中国战略文化?这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战略文化是特定社会背景下,战略主体在战略流程中长期稳定存在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先秦诸子学说的对立性说明在中国文化身份形成之初,便同时出现了两种系统性和重要性相当的战略思想体系。其中,“主战”逻辑依据实力,通过提高物质资源积累和转换效率的方式,致力于建立“军争”秩序;“主和”逻辑依据道德,通过向国内外不同战略对象授予权利的方式,致力于建立“非攻”秩序。但是,这两种战略逻辑都未能系统而全面地压制对方,或持续稳定地支配中国大战略。从稳定程度、意识深度,以及社会化程度三个方面评估,它们只能被归为战略选项而非战略文化。通过发掘“战”“和”两种战略思想体系的共同特征,本论文认为中国战略文化是一种由“兼顾实力和道德的战略资源积累”,“被动反应式的战略资源使用”,以及“同质、适度的反应原则”构成的,呈现出体系化特征的“自修”文化模式。中国历史上与此模式相符的大战略会因得到国内民众支持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而因偏执于物质实力积累/主动对外使用军事力量/以怨报德/过度反击而导致的战略透支,以及因偏执于道德认可积累/对外主动输出利益/以德报怨/过度反馈而导致的战略闲置,则都会受到国内失序的惩罚。对西汉和北宋的历史观察进一步验证了“大战略与‘自修’文化模式相符程度”和“国内发展有序性和可持续性”之间的因果联系,并进一步说明了“自修”文化模式在历史中的操作细节。“自修”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独特的地理人文条件息息相关。其中,中央大平原的地缘政治条件及其农业生产方式,宗教缺位的理性人文传统,以及巨型国家的体量效应都决定了“自修”文化不同环节的战略模式特征。本论文还从“自修”文化模式的角度诠释了毛泽东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以及2010年以后三个阶段的国家大战略,并指出中国革命成功与和平崛起的战略经验就是遵循“自修”文化模式。为了进一步实现和平崛起,并为世界贡献文化新质,中国必须在实践中继续稳定和深化“自修”文化模式。

杨颋[10](2017)在《古济南城水系与空间形态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济南是我国北方一座着名的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省会,以城内外周环泉水而闻名,又称“泉城”。“济南府城”(历城)可以考证的建城历史有2000多年,是中华文明早期建成的城市之一。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济南城从未发生过移城、废弃的情况,其城市规模不断扩展,政治、文化、经济地位也在不断上升,最终成为整个山东半岛的首府、中国北方着名的大都会。这样的发展路径不仅在黄河中下游的诸多古城当中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这既与济南城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稳定少灾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也与济南城自身发展建设中注意防洪防灾息息相关。本文以自西汉至清末的古代济南城为研究对象、以古城水系的变迁考察作为切入点,通过宏观层面的流域城市群消涨分析、中观层面的城市水环境与空间形态互动的考察,到对城市水系统作用机制的探讨,试图找出济南城长盛不衰的内部、外部原因与规律。全文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中,提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厘清研究对象和空间、时间范畴,以及对国内在地方性城市形态、城市群体研究、城市水系研究、考古及文献研究,以及济南本地的城市史相关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整理,进而阐述本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以梳理济南城市建置沿革为契机,寻求济南城在地缘政治、文化上的定位。探索济南成为山东省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基础,即确认济南的“齐文化”定位与探寻“济南府城”、“省城”观念的形成过程。第三章从黄河-济水-运河的宏观流域视角,对黄河(济水)下游、运河周边的城市群落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察,并与济南城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宏观的流域性灾害、交通变迁、经济和人口的发展状况,总结城市兴、衰的趋势和规律,并对济南城的古城选址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其“依山傍水抱泉”的科学选址,是济南城得以持续2000年不衰的首要原因。指出古济南城是中国古代城市选址注意防洪的典范,是自中华文明早期建城以来城址不变的少有的几个城市之一。第四章将济南城市内部及周边以河、湖、泉、城为要素的城市水系统作为考察目标,探讨济南水系统的变迁与济南城的空间形态演变、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结合对古籍的考辨和最新的考古发现,对清末以来广泛流传的南北朝济南“双子城”进行辨析,提出“子母城”是北魏时期济南城更加合理的历史空间形态可能性;进而提出唐宋齐州城扩展为“三重城”的可能性;最后分析了明清济南城的空间布局由“州城”向“王城”转变的过程及原因。第五章以具体的水灾、兵灾的事件过程和规律总结,探寻济南城市水系的作用机制。梳理了济南城的7种防洪方略,指出济南城综合、有效地利用了多种防洪方略,从而避免了历史上“迁城”的悲剧;进而对“蓄”和“管”两类防洪方略进行了详细考察:指出大明湖、护城河在发生城市涝灾时的调蓄作用是济南城少涝灾的重要因素;济南府城是当今建设“海绵城市”的标杆案例;又指出“以诗管水”、“以文管城”是古代济南城城市防洪体系的重要特色,以“七十二名泉”的名录式管理和将城市水系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景观建设为管理策略,是济南的城市水系统保持长时间、稳定运转的关键。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文的各项结论、创新点,并对将来进一步的持续研究作展望。

二、北宋末宋江起义活动的三个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宋末宋江起义活动的三个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宋钦宗朝的宰执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宋钦宗朝的政治军事概况
    第一节 徽宗朝的历史遗留问题
    第二节 对宋徽宗朝旧臣的处置
第二章 宋钦宗朝宰执群体的概况
    第一节 钦宗朝宰执情况总览
    第二节 宋钦宗朝宰执群体的类型分析
    第三节 更换频繁的宰执群体
    小结
第三章 宋钦宗朝宰执群体与靖康时局
    第一节 钦宗与宰执间的关系
    第二节 宰执群体关于宋金和战的争论
    第三节 宋钦宗朝宰执群体与北宋党争余绪
第四章 靖康之变与钦宗朝宰执的个人命运
    第一节 钦宗朝宰执的最后抵抗
    第二节 宰执的不同选择与结局
    第三节 南渡后的钦宗朝宰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钦宗朝宰执群体的任免文书
    二、靖康大事年表
致谢

(3)《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
第二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
第三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
第四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第五辑(张国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
第六辑(张国光、佘大平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第七辑(张虹、喻斌主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第八辑(张虹、刘启方主编,崇文书局2006年6月出版。)
第九辑(张虹、康传忠、曹先锋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第十辑(张虹、刘春龙主编,崇文书局2008年10月出版。)
第十一辑(张虹、马成生、王益庸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第十二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第十三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第十四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第十五辑(张虹、王益庸主编,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11月出版。)
第十六辑(张虹、浦玉生、窦应元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第十七辑(景遐东、浦玉生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4)宋朝户绝财产与社会保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本文目标
        (一)研究现状
        (二)本文目标
    三、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社会背景与宋朝社会保障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唐宋变革
        一、唐宋变革学说史
        二、宋朝土地制度与社会结构变化
        三、宋朝财政体制与经济结构变化
    第二节 宋朝社会保障的转型
        一、宋以前的社会保障
        二、宋朝社会保障的转型
        三、宋朝社会保障的经费问题
    第三节 宋朝户绝财产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关联
        一、宋朝户绝财产的定义
        二、户绝财产的构成
        三、户绝财产与宋朝社会保障的关联
第二章 宋朝户绝财产的法律规定与法律实施
    第一节 北宋前期户绝财产的法律规定与法律实践
        一、户绝财产的法律规定
        二、户绝财产的法律实践
    第二节 北宋后期户绝财产的法律规定与法律实践
        一、户绝财产的法律规定
        二、户绝财产的法律实践
    第三节 南宋时期户绝财产的法律规定与实践
        一、户绝财产的法律规定
        二、户绝财产的法律实践
    第四节 户绝财产的法律规定与法律实践的关系
        一、宋朝户绝财产法律规定的合理性
        二、宋朝户绝财产法律实践的扩大化
第三章 户绝财产与宋朝社会保障的运用关系
    第一节 户绝财产运用于弱势群体保障
        一、养老
        二、慈幼
    第二节 户绝财产运用于贫困人口保障
        一、贫困者救助
        二、贫病者救助
    第三节 户绝财产运用于其他人群保障
        一、户绝财产与助学养士
        二、户绝财产与贫宦保障
        三、户绝财产与归正人救助
第四章 余论
    一、宋朝户绝财产的属性与特点
        (一)户绝财产的属性
        (二)户绝财产的特点
    二、户绝财产对宋朝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
        (一)隐性的影响
        (二)显性的影响
    三、户绝财产用于宋朝社会保障的文化逻辑
        (一)宋人对户绝财产的文化认识
        (二)宋人对济贫事业的文化认知
        (三)户绝财产与社会保障的“天然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宋代武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宋代武学的诞生与发展演进
    (一)宋代武学的诞生
    (二)宋代武学的发展演进
    (三)影响宋代武学发展演进的主要因素
二、宋代武学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以承担“将帅之任”为主旨的培养目标
    (二)忠义为本、兵法为重的课程教学内容
    (三)射术为重的军事技能训练
三、宋代武学的教育管理
    (一)严立学规
    (二)严格的教师管理
    (三)宽严相济的武学生管理
四、宋代武学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宋代武学教育的经验
    (二)宋代武学教育的教训
    (三)宋代武学教育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黄河下游地区传统堡寨聚落群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主题的界定
        1.1.1 传统堡寨聚落的概念
        1.1.2 黄河下游地区的划分
        1.1.3“群系”概述
    1.2 课题研究意义
        1.2.1 聚落史学意义
        1.2.2 社会文化意义
        1.2.3 现实实践意义
    1.3 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1.3.1 建筑学对与堡寨相关的防御性聚落的研究
        1.3.2 人文社科领域对聚落设防及黄河流域文化的关联研究
        1.3.3 GIS及量化技术在聚落研究方面的应用
        1.3.4 国外学者对(防御性)聚落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创新性和体系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性
        1.4.3 研究体系框架
第2章 黄河下游地区传统堡寨聚落概述
    2.1 山东传统堡寨聚落的分布
        2.1.1 山东传统堡寨式聚落产生及发展现状
        2.1.2 堡寨聚落分布特点
    2.2 京津冀传统堡寨聚落的分布
        2.2.1 京津冀传统堡寨式聚落产生、发展的整体环境
        2.2.2 京津冀堡寨聚落的分布特点
    本章小结
第3章 特色堡寨聚落子系群集分布
    3.1 堡寨聚落群系总体分布特征
    3.2 群系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3.2.1 自然环境因素
        3.2.2 社会经济因素
        3.2.3 历史文化因素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河下游地区传统堡寨聚落群系类型
    4.1 民间防御体系堡寨
        4.1.1 普通堡寨村落
        4.1.2 因险设防山寨
        4.1.3 庄园堡寨
    4.2 军事防御体系堡寨
        4.2.1 军政中心城池
        4.2.2 边防军事堡寨
    本章小结
第5章 堡寨聚落子系群集区划
    5.1 鲁西南地域堡寨分布区
        5.1.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5.1.2 分布区实例概述
    5.2 鲁中南水系堡寨分布区
        5.2.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5.2.2 分布区实例概述
    5.3 黄河河道堡寨分布区
        5.3.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5.3.2 分布区实例概述
    5.4 太行山系山麓堡寨分布区
        5.4.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5.4.2 分布区实例概述
    5.5 鲁中山区堡寨分布区
        5.5.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5.5.2 分布区实例概述
    5.6 胶东海防沿线军堡分布区
        5.6.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5.6.2 分布区实例概述
    5.7 冀北长城沿线军堡分布区
        5.7.1 分布区边界划分和基本特征
        5.7.2 分布区实例概述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国内民居研究历程
附录B 黄河下游在历史上的变迁
附表C 中国史前文化——黄河流域文化分布
附录D 黄河下游地区农民起义汇总
附录E 黄河下游地区堡寨聚落信息汇总
附录F 黄河下游地区堡寨聚落群系划分图

(7)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一)当代中国道德伦理重建之需要
        (二)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内在价值之体现
        (三)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之诉求
        (四)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之旨归
    二、研究综述
        (一)有关道德养成的相关研究
        (二)有关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三)有关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相关研究
        (四)相关研究呈现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问题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
        (三)新时代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四)个案研究法
    五、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价值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创新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道德养成的学理审视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与“理学”
        (二)宋代理学家
        (三)道德养成
    二、道德养成思想的基础与依据
        (一)哲学基础:道德可教
        (二)心理学基础:习惯可成
        (三)历史依据:思想渊源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划分依据
        (一)以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依据
        (二)以学派主张或地域为依据
        (三)以宋代理学思想发展阶段为依据
第二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奠基塑型
    一、一理二气,五行分合: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
        (一)“自太极论始”的哲学基础
        (二)“顺万物化万民”的教育目的
        (三)以“诚”为主的教育内容
        (四)“主静”“行之”的原则方法
        (五)“穷禅客”真儒家: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二、以物观物,体四用三:邵雍道德养成思想
        (一)以“即物穷理”为哲学基础
        (二)“以道尽人”“正人”“效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三)以儒家典籍为主要内容
        (四)“循理”“润心”“慎独尚行”的原则方法
        (五)“以物观物”的“异数”:邵雍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三、民胞物与,礼以持性:张载道德养成思想
        (一)以气本论与人性二元论为哲学基础
        (二)“变化气质”,“敦本善俗”的教育目的
        (三)“民胞物与”,“尊礼贵德”的教育内容
        (四)“养正于蒙”、“事中明理”的原则方法
        (五)“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四、养正于蒙,敬义兼持:二程道德养成思想
        (一)“人与天地一物”的哲学基础
        (二)“醇教化”“尽人情之美”的教育目标
        (三)“九德”“六艺”的教育内容
        (四)“敬义兼持”“习而后能安”的原则方法
        (五)“德性宽宏”“文理密察”:二程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五、性情一也,陶冶成之: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
        (一)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基础
        (二)“仁者圣之次也,智者仁之次也”的教育目标
        (三)“德以仁为主”“德以礼为体”的教育内容
        (四)“振民育德”“风俗法度”的原则方法
        (五)“经世致用”“知命厉节”: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大成分化
    一、去欲存理,易知易行:朱熹的道德养成思想
        (一)“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的教育目标
        (二)“尊德性,道问学”的教育内容
        (三)“知行相须”,“整齐严肃”的践履举措
        (四)“去欲存理”,“易知易行”的思想特质
        (五)“穷理禁欲”:朱熹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二、明理立心,代天理物: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
        (一)以“心即理”为哲学基础
        (二)“君子”、“存心”的教育目的
        (三)“仁义者,仁之本心也”的教育内容
        (四)陆九渊道德养成方法体系
        (五)“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三、其为有渐,其进有序:张栻道德养成思想
        (一)“性,天下之大本也”的哲学基础
        (二)“尽仁道者圣人”,“传道济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三)“礼俗”、“伦纪”的教育内容
        (四)“知行互发”“其为有渐,其进有序”的原则方法
        (五)“只说践履而不务穷理”:张栻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四、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浙东学派道德养成思想
        (一)兼顾内外,本末并举:吕祖谦道德养成思想
        (二)复正情性,义利双行:陈亮、叶适道德养成思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
        (一)经济环境:富庶繁荣,一道德以同俗
        (二)政治环境:内权集上,外权不竞
        (三)文化环境:多元圆融,返之淳正
        (四)科技环境:嘉惠学林,公诸同好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社会的互动
        (一)义利相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经济之互动
        (二)才资德帅: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政治之互动
        (三)教化人伦: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文化之互动
        (四)格物致知: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科技之互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历史经验与现实观照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经验
        (一)哲学基础:关注道德人格尊严,“参赞天地之化育”
        (二)目标定位:以内圣外王为旨归
        (三)内容选择:“身心”“内外”“知行”与“纲常名教”
        (四)原则方法:“躬行”、“事上磨练”的实践品格
        (五)思想传播:构建多元化、多途径的传播体系
        (六)文化立场:兼顾文化继承与文化互鉴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评价之依据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现实观照
        (一)准确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二)目标设计: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个人修养提升与社会能力增强
        (三)内容选择:聚焦人生根本问题,精选道德榜样
        (四)原则方法:内在超越与外在约束并举,坚守实践品格
        (五)实施基础: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为道德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明代山东小说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性
        1.3.1 课题的创新性
        1.3.2 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
        1.4.1 “山东”的界定
        1.4.2 “明代山东小说”的界定
第二章 明代山东小说及小说作家概说
    2.1 明代山东小说概说
    2.2 明代山东小说作家概说
        2.2.1 存疑作家辨析
        2.2.2 作家署名情况
第三章 明代山东小说中的山东地理景观
    3.1 山东地理景观在明代山东小说中的呈现
        3.1.1 运河——商业城市的形成
        3.1.2 泰山——进香求仙之所
        3.1.3 气候——水旱灾害频发
    3.2 山东地理景观在明代山东小说中的作用
        3.2.1 空间环境的设置
        3.2.2 空间环境的扩展
第四章 明代山东小说中的山东人文景观
    4.1 山东人文景观在明代山东小说中的呈现
        4.1.1 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4.1.2 纪胜述异的节庆风俗
        4.1.3 好汉山东与豪杰文化
    4.2 山东人文景观在明代山东小说中的作用
第五章 明代山东小说思想倾向的地域特色
    5.1 推崇正统——强烈的家国情怀
    5.2 礼教为先——丑恶的僧尼形象
    5.3 文化冲突——地域上崇北抑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中国战略文化中的“战”与“和”:“自修”文化的两种战略选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战”与“和”在中国战略思想中的地位与内容
    第一节 战略文化与战略选项的区别
        一、稳定偏好与即时策略的区别
        二、直觉反应与理性算计的区别
        三、社会产物与普遍工具的区别
    第二节 “战”与“和”在理论层面的“战略选项”地位
        一、“以战为常”的“主战”思想体系
        二、“以和为贵”的“主和”思想体系
        三、“战”“和”思想体系的非压制关系
    第三节 “战”与“和”在实践层面的“战略选项”地位
        一、“儒法结合”的内政
        二、“礼兵杂糅”的外交
        三、“分合交替”的国家态势
    小结
第二章 “自修”文化对中国战略的统领地位
    第一节 先秦诸子思想的纵向分野
        一、思想奠基者
        二、温和发展者
        三、极端发展者
    第二节 “自修”文化的实力积累和“反应”策略
        一、兼修德力的战略资源积累
        二、“自修”文化使用战略资源的时机问题
        三、“自修”文化的反应方式和程度问题
    第三节 “自修”文化的惩罚功能及其原理
        一、“主战”思想的战略透支陷阱
        二、“主和”思想的战略闲置陷阱
        三、战略文化的稳定性与惩罚作用
    小结
第三章 “自修”文化的历史呈现
    第一节 关于历史呈现的说明
        一、历史呈现的目的
        二、案例选择
        三、观察预期
    第二节 案例一:大一统的西汉
        一、汉高祖时期的“自修”立国
        二、汉惠帝及吕后专政时期的“软骨”政治
        三、汉文帝时期向“自修”文化的回归
        四、汉景帝时期的“无为”与衰退
        五、汉武帝时期的“秦政”
        六、汉昭帝与汉宣帝时期的战略修复
        七、汉元帝之后的实力流散与西汉覆灭
    第三节 案例二:准分裂时期的北宋
        一、宋太祖与宋太宗时期的严重战略透支
        二、宋真宗时期的“矫枉过正”
        三、宋仁宗以降三代皇帝的战略透支
        四、高太后时期的战略闲置
        五、宋哲宗时期的战略透支
        六、宋徽宗乱政与宋钦宗亡国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自修”文化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大平原文明的独特诉求
        一、对多元战略对象的应对措施——多元战略资源的积累
        二、对改造外部世界的动力缺失——被动的反应策略
        三、对秩序规律的心理依赖——同质、适度的对外反应
    第二节 宗教缺位的理性精神
        一、人本思想的深厚基础——多元战略资源的积累
        二、“师法自然”是信仰上限——被动的反应策略
        三、“正”与“中”的理性传统——同质、适度的对外反应
    第三节 巨型国家的体量效应
        一、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多元战略资源的积累
        二、调动资源的成本高昂——被动的反应策略
        三、巨大体量导致的安全感盈余——同质、适度的对外反应
    小结
第五章 当代中国的“自修”文化传承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自修”文化实践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的战略经验
        二、建国后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战略资源积累
        三、符合“自修”文化模式的战略资源使用
    第二节 邓小平开启的新一轮“自修”流程
        一、邓小平理论的战略本质——战略资源积累再启动
        二、符合“自修”文化模式的战略资源使用
        三、后邓小平时代变化的“自修”形式与稳定的“自修”逻辑
    第三节 2010年以来中国的稳定“自修”
        一、“和平发展”的主题
        二、“合作共赢”的主题
        三、“弘扬中国梦”主题
    小结
结论与启示:中国的战略“自画像”
    一、“人即国家”
    二、“国家即民心”
    三、“民心即文化”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古济南城水系与空间形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1.3 研究的学术基础
        1.3.1 中国古代地方性城市形态的研究基础
        1.3.2 中国古代城市群体研究基础
        1.3.3 中国城市水系统的相关研究基础
        1.3.4 济南的城市史研究基础
        1.3.5 考古和文献的研究基础
    1.4 研究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2章 古代济南城市发展综述
    2.1 先秦:济南地区的城市群
        2.1.1 济南地区的早期城市的考古线索
        2.1.2 春秋时期济南地区的城市群
        2.1.3 春秋时齐文化在济南的确立
        2.1.4 战国时济南地区古代城市的快速发展
        2.1.5 西汉时济南地区建置的稳定与核心城市的确立
        2.1.6 传统观念中“济南”的特征
    2.2 隋唐至宋元:济南府城的成型
        2.2.1 沿革述要
        2.2.2 宋、金、元间济南的城市发展
    2.3 明清:济南府城的重建与稳定发展
        2.3.1 沿革述要
        2.3.2 明清济南府城的发展
    2.4 小结:“济南府”的成城
第3章 古代济南“依山傍水抱泉”的城市选址分析
    3.1 本章的研究范围与问题的提出
    3.2 黄河-济水-运河的流域变迁史略
        3.2.1 黄河下游变迁史略
        3.2.2 济水变迁史略
        3.2.3 与济南相关的运河变迁
        3.2.4 古代济南城周边的水系统变迁
    3.3 流域视角下济南地区的城市群落变迁探讨
        3.3.1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济南地区的城市消涨
        3.3.2 隋唐至宋时济南地区的城市消涨
        3.3.3 明、清时济南周边的城市变迁
    3.4 古代济南城“依山傍水抱泉”的选址分析
        3.4.1 古代济南城(历城)选址的思想渊源
        3.4.2 历下古城的地利说
    3.5 小结
第4章 古济南城的水系统变迁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4.1 本章的研究范围与问题的提出
    4.2 南北朝时期的历城县的水系与城市形态演变
        4.2.1 历城初始成城的位置与时间
        4.2.2 舜井、舜祠、历山以及“双子城”的已有考证
        4.2.3 关于历城历史上是否存在“双子城”的讨论
        4.2.4 几个关键性参考点的讨论和定位
        4.2.5 西汉至南北朝时期历城县的城市形态推测
    4.3 唐宋齐州城至金元济南府的水系与城市形态演变
        4.3.1 历城在唐宋年间扩张的具体时间推测
        4.3.2 晚唐至北宋齐州城“三重城”的城市形态
        4.3.3 晚唐至北宋齐州城的水系统
        4.3.4 济南府城护城河与黑虎泉产生
        4.3.5 金、元时期济南城遭受的兵灾、水灾,以及大明湖的扩张
    4.4 明清时济南府城的城市形态变迁
        4.4.1 明、清时期的济南府城、池
        4.4.2 明代府城由“州城”转“王城”的空间布局转变
    4.5 小结
第5章 古济南城水系统与城市空间的运作机制
    5.1 本章的研究范围与问题的提出
    5.2 古济南城的防洪体系
        5.2.1 历史时期济南的洪涝灾害
        5.2.2 古代济南的城市防洪方略
        5.2.3 古济南城的防洪特色
    5.3 古济南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5.3.1 古代济南的城市攻防记录
        5.3.2 古代济南城防御体系的特点
    5.4 古代济南城的水系文化景观与水系管理
        5.4.1 古代济南城的水系管理
        5.4.2 古代济南城的泉水景观
        5.4.3 古代济南城的湖水景观
        5.4.4 古代济南城的景观集称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北宋末宋江起义活动的三个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宋钦宗朝的宰执群体研究[D]. 秦思源. 河北大学, 2021
  •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J]. 钟闻. 水浒争鸣, 2020(00)
  • [3]《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A]. 钟闻. 《水浒争鸣》(第十八辑), 2020
  • [4]宋朝户绝财产与社会保障关系研究[D]. 高兰兰. 西南大学, 2020(01)
  • [5]宋代武学教育研究[D]. 杨彤翊夫.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黄河下游地区传统堡寨聚落群系研究[D]. 王宏伟. 天津大学, 2019
  • [7]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D]. 王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明代山东小说地域文化研究[D]. 李雨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中国战略文化中的“战”与“和”:“自修”文化的两种战略选项[D]. 张一飞. 外交学院, 2018(11)
  • [10]古济南城水系与空间形态关系研究[D]. 杨颋. 华南理工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北宋末松江起义的三个阶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