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低剂量防治储粮虫霉试验

低氧低剂量防治储粮虫霉试验

一、低氧低药量防治贮粮虫霉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梅,陈旭,季一顺,李皖光,胡斌[1](2016)在《我国储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文中提出粮食安全存储关系国计民生,关乎社会安定。有效的储粮措施可以为粮食安全存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结合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选用合适的储粮技术,不仅能够创造不利于虫、霉生长的条件、抑制虫霉滋生,而且可以起到延缓陈化、保质保鲜的作用。

钟建军[2](2012)在《高温及气调对小麦粉中害虫作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在相对湿度为60-80%、时间为60-120s、温度为45-65℃的高温处理及气调包装对赤拟谷盗和烟草甲的控制作用效果,以及高温及气调包装对小麦粉几个重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高温是害虫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温瞬时加热对赤拟谷盗和烟草甲各虫态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害虫不同虫态的死亡率随着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不加小麦粉的试验处理中,在处理温度为50℃条件下,赤拟谷盗成虫的耐热性最强。在处理温度低于45℃或者高于55℃时,不同处理时间对害虫死亡率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在处理温度低于45℃时,赤拟谷盗成虫、蛹和幼虫在设定的处理时间下的死亡率为0%。在处理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120s时,赤拟谷盗成虫、蛹和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73.33%、0%和23.33%。当处理温度为55℃及其以上温度时,在设定的各处理时间下,赤拟谷盗各虫态的死亡率均到达100%。在添加50g小麦粉的试验处理中,在处理温度为55℃和60℃时,不同处理时间对赤拟谷盗成虫的死亡率影响差异显着,对赤拟谷盗蛹和幼虫的死亡率差异不显着。处理温度大于或等于55℃时,处理时间为90s及其以上时,赤拟谷盗成虫的死亡率达到100%。在处理温度大于或等于60℃时,处理时间为90s及其以上时,赤拟谷盗幼虫的死亡率达到100%。处理温度大于或等于65℃时,处理时间为75s及其以上时,赤拟谷盗蛹的死亡率达到100%。在设定的处理温度下,烟草甲蛹的耐热性最强,其次是卵、成虫和幼虫。当处理温度大于或等于60℃时,处理时间为75s及其以上时,烟草甲幼虫的死亡率达到100%。当处理温度大于或等于60℃时,处理时间为90s及其以上时,烟草甲成虫和卵的死亡率达到100%。当处理温度大于或等于60℃时,处理时间为120s时,烟草甲蛹的死亡率达到100%。(2)在60℃、65℃和70℃的处理温度下,不同处理时间对小麦粉的水分含量、脂肪酸值和白度三个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温度的升高,小麦粉的水分含量逐渐减少,小麦粉的游离脂肪酸值略微升高。起始水分含量为12.80%的小麦粉,在60、65和70℃温度处理120s后,小麦粉的水分含量分别是10.64%、10.93%和10.33%,小麦粉的游离脂肪酸值分别是25.57KOHmg/g (w.b.)、24.37KOH mg/g (w.b.)、25.60KOH mg/g (w.b.)。处理温度对小麦粉白度的影响变化不大。(3)气调包装对小麦粉中害虫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密闭处理6d后,赤拟谷盗成虫的死亡率达到100%;密闭8d后,烟草甲成虫的死亡率达到55%。密闭处理对其它虫态的影响不大。在添加脱氧剂密闭处理时,处理4d后,赤拟谷盗各虫态的死亡率均达到100%;处理6d后,烟草甲各虫态的死亡率均高于90%。当利用97%的氮气气调处理时,处理4d后,赤拟谷盗各虫态的死亡率均达到100%;处理6d后,烟草甲各虫态的死亡率均达到100%。不同虫种对氧气的耐受力不同,同种试虫不同虫态对氧气的耐受力也不同。(4)气调包装对小麦粉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气调包装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小麦粉水分的散失,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阻止能力在逐渐减退;气调包装同常规相比,对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不大。添加脱氧剂的气调包装可以加速小麦粉的白度的变化。其它储藏方法对小麦粉白度的影响差异不显着。

孔祥刚[3](2011)在《糙米气调储藏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稻谷产量大国,由于人口众多,中国还是稻谷及谷物产品消费大国,因此保证稻谷消费和储藏安全成为了中国一项战略性任务。稻谷储藏显得尤为重要,糙米气调储藏开辟了中国稻谷储藏新纪元。糙米气调储藏是一种新型储藏工艺,合理利用丰富的N2和CO2可再生资源,搞好粮库糙米储藏,节省储藏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粮库效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国家粮食建设发展是本实验主要目的。本实验以籼稻舟903(湖北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粳稻水晶3号(河南农业科学研究院)2种稻谷,3种含水量(13.5%、15.0%、17.0%)、3种储藏温度(18℃、自然温度、25℃)、3种储藏气体成分(98%N2、40%CO2、空气)为基础,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9种气调储藏方案,主要研究了籼糙米和粳糙米以下内容和品质变化规律:糙米储藏品质:色度,微生物含量,脂肪酸值,丙二醛含量,粘度,挥发性物质;糙米生理品质:发芽率,浸出液电导率,过氧化氢酶活度,降落数值;糙米加工品质:整精率,大米透明度;糙米营养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米饭品质:食用品质感观评分值,质地剖面分析,蒸煮品质。通对以上指标进行认真的检测和研究,并对影响糙米品质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线性回归、方差分析以及正交实验数据处理,实验表明了原始粳糙米的各项指标几乎均好于原始籼糙米,储藏过程中,粳糙米受储藏时间、储藏温度、含水量以及气调方式影响波动比较大,品质变化较明显。糙米储藏温度和含水量是糙米品质变化的关键因素,98%N2和40%CO2气调储藏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糙米品质劣变。因此,糙米储藏期间,合理降低糙米储藏温度和含水量,辅助98%N2和40%CO2气调储藏,储藏效果更佳,如18℃和13.5%条件下,充98%N2和40%CO2气调,可以使籼、粳糙米12个月内还具备良好的储藏特性,如脂肪酸值仍为23.78KOHmg/100g,米饭感官评价值保持在90分以上。同时,糙米储藏温度和含水量越低,98%N2和40%CO2气调效果越明显,储藏温度和含水量升高时,这种效果越来越微弱。总之,与40%CO2气调相比,98%N2气调保鲜效果更明显,常规空气储藏效果最差。

金春媚[4](2009)在《粮食防虫膜的研制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在储存期间容易受到害虫、害螨和微生物等有害生物的为害,造成粮食质量和数量的巨大损失,而人们目前用于保护粮食不受害虫侵害的武器正在减少,研究开发出一种安全、高效、低成本、对主要储粮害虫驱避效果显着的新型粮食防虫膜用于粮食防虫储藏势在必行。本文以粮食储藏期间最常见储粮害虫玉米象、谷蠹和杂拟谷盗为防治对象,研究了KD1、KD2、KD3、KD4和KD5五种驱虫药剂对3类储粮害虫的驱避效果,重点研究驱虫药剂的筛选、载药无纺布的载药剂量、涂布工艺和吹膜工艺,并通过培养皿驱避和包装储藏实验,确定了最佳驱避驱避剂及其浓度。最后对新型粮食防虫膜进行物理性能和卫生指标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培养皿驱避试验驱避效果最好驱虫药剂为KD1,最适浓度为7.86μg/cm2,对3种储粮害虫驱避率分别为91.31%、91.80%和81.78%,达到Ⅴ级。(2)以KD1作为驱虫药剂进行涂膜试验,制备的载药量为7.86μg/cm2的防虫袋对3种储粮害虫平均驱避效果最好,平均驱避率为83.27%,达到了Ⅴ级。(3)利用5种驱虫药剂进行吹膜试验的结果表明:添加驱虫药剂KD2、KD3和KD5吹出的防虫膜驱避效果显着,平均驱避率分别为80.70%、70.37%、86.30%,其驱避等级均在Ⅳ级以上。(4)对添加驱虫药剂KD5吹出的膜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断裂纵向伸长度达863%,较对照提高5%,横向拉伸强度为较对照提高11%,透湿率降低9%,透O2率降低18%,CO2透过率增加了2%,并通过国家卫生检验。

康云霞[5](2007)在《陕西省档案图书害虫种类及综合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档案和图书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全社会的公众资源。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尽管档案图书的利用率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影响,但档案图书所特有的历史价值不可替代,特别是对于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保管好各种历史资料和档案图书始终是备受关注的课题。陕西位于我国中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科技实力雄厚,高校科研院所众多,西安又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名城,不仅馆藏档案图书非常丰富,而且这些珍贵的档案图书为陕西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由于档案图书种类繁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和管理技术相对缺乏等因素,导致陕西馆藏的档案图书屡遭害虫危害,使档案图书轻则蛀蚀成洞破坏其完整性,重则使档案图书成为昆虫排泄物和纸张碎片的混合体,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为了全面掌握陕西档案图书害虫的种类和危害情况,探究无公害种群调控措施,本项研究选择陕西省不同地区、不同管理水平和类型的档案馆图书馆为对象,采取定点调查与随机抽样、室内观测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档案图书害虫种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和防治试验以及综合治理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通过调查摸清了陕西档案图书害虫有6目17科33属44种(含文献记载的6种),鞘翅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0%以上,为档案图书害虫的研究与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从发生危害情况来看,陕西档案图书害虫特点是种类较多,危害不重。2.根据档案图书害虫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将陕西省档案图书害虫划分为重要害虫、一般害虫和偶见害虫3种类型,其中烟草甲Lasiodevma serricorne Fabricius、药材甲Stegobium paniceum (Linnaeus)、小圆皮蠹A. verbasci (Linnaeus)、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sicolor Creatzer、拟裸蛛甲Gibbium aequinoctiale Boieldieu等为陕西省档案图书害虫的主要种类。陕西档案图书害虫的发生、扩散与陕西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管理人员害虫防治知识缺乏有密切关系,另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缺乏必要的害虫预测人员和设备也是陕西档案图书害虫频发的重要原因。3.陕西档案图书害虫的区系组成是广布种16种,占陕西档案图书害虫总种数的36.36%;古北界6种,占总种数的13. 64%;东洋界5种,占总种数的11.36%;跨2界分布10种,占总种数的22.73%(古北东洋界共有种6种,占总种数的13. 64%;古北新北界共有种4种,占总种数的9. 09%);跨3界分布5种,占总种数的11.36%;跨4界、5界分布各1种。广布种为陕西档案图书害虫的优势种群,其次为古北界分布种、古北东洋界共有种。4.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冷冻杀虫的适宜温度和熏蒸用药的剂量。一般情况下冷冻杀虫的温度为-20℃,可以杀死烟草甲害虫的各个虫态;通常档案库房熏蒸用药剂量磷化铝为12~15 g/m3 ,磷化锌为15 g/m3。5.根据昆虫种群生态学理论,提出了档案图书害虫综合治理的对策。档案图书害虫生活于档案馆图书馆这个室内封闭或半封闭系统环境中,档案图书害虫的治理,较容易人为控制。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利用害虫与寄主(图书、档案)之间的关系,以生态调控措施为基础,物理措施为主导,运用必要的生物措施,辅以合理的化学应急措施,同时,因时因地因虫制宜协调运用各种措施,兼顾环境和人身安全,实现对害虫种群的科学管理。根据陕西档案图书保管条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强调加强日常管理,防止虫源入库;调控馆库内温湿度,创造不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抑制害虫发生;主张小批量档案图书虫害采用冷冻杀虫处理,大批量采用磷化铝或磷化锌熏蒸杀灭害虫。

邓永学[6](2001)在《环境因子对四种储粮害虫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innaeus在我国严重危害储藏豆类。在重庆市及四川省西昌市,绿豆象尽管外部形态相似,但对豆类危害特性上却存在差异。绿豆象在重庆主要危害储藏绿豆Vigna radiata、豇豆V. sinensis及饭豆V. angularis,而在西昌,绿豆象则主要危害蚕豆Viciafaba和大豆Glymine max。 在20℃、25℃、28℃、30℃、32℃及35℃及75%rh下,采用绿豆V. radiata作饲料,研究比较重庆绿豆象及西昌绿豆象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温度对两地绿豆象发育历期、存活率及繁殖力影响显着(P<0.05)。t测验表明两地绿豆象整个未成熟期在25℃、32℃下差异显着(P<0.05)。发育起点温度重庆绿豆象卵期及豆内期分别为14.15℃及13.53℃;西昌绿豆象分别为12.05℃,12.34℃,发育起点差异代表了种的地理分布特点。成虫寿命两地理种群之间在25℃、28℃、30℃下存在显着差异(P<0.05)。重庆绿豆象产卵量高于同温下西昌绿豆象产卵量,同温下两地理种群产卵量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重庆绿豆象内禀增长率在32℃达最大值(0.07861),西昌绿豆象在30℃时达最大值(0.06310)。 在30℃、75%rh条件下,研究绿豆V. radiata、饭豆V. angularis、蚕豆V. faba、爬山豆V. umbellata及大豆G. max对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虫取食绿豆、饭豆、蚕豆及爬山豆后,豆内幼虫及蛹发育历期差异不显着,但取食大豆后,差异显着(P<0.05)。取食绿豆、饭豆、爬山豆后,世代存活率重庆绿豆象高于西昌绿豆氟 取食大豆及蚕豆后,世代存活率西昌绿豆象高于重庆绿豆象。食物对产卵量的彤响极为显着u狈.of入 同一食物两地理种群产卵量之间差异显着u叨.05人成虫产卵对寄主具有涉择任,均宜欢产卵于表面光滑的大豆上。新羽化成虫体重测定结果表明取含大豆后,西昌绿豆象重于重庆绿豆象。在大豆上造成的羽化孔内径西昌绿豆象大于重庆绿豆象。 综上所述,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由于地理田高和豆类栽用制度的不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其生长发盲、繁殖及危害特性上已明显达到分化程度,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地理种群。 巴西豆象动broies sMoscz’atusBohe删系我国目前进境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在控制隔高条件下,利用社豆 V sinensis作寄主,在 90%rh下,研究温度(20t、24t、28t、32℃、36’C)对巴西豆象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五种温度下,巴西豆象从印至成虫发育历期(未成熟用)分别为83.8,46.7,25.2,22.8,22.2天.发育起点卵为15.66C,豆内用幼虫和蛹为14.78C,鳖个未成戳期为15.ot。温度与发育速率呈逻辑斯谛关系.世代存活串以32℃最高O8.e入20t最低 (3.e人成虫寿命及产卵用口湿庄升高线性地獭短。产印量受沮度影响显着,在20—28℃范固内,冈着温度升高,产卵量逐陌增加,温度超过28℃,产卵数又明显下降。内禀增长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二次抛物线方程拟合,最适种群增长理论温度 32.6 t。湿度因子试验表明高湿有利于巴西豆象种群增长。 在 20、24、28、32、36C五种温度及90%rh条件下,研究比较菜R肋aseolus vu人枯rzs、社R 0 sznensls、雪R(小白 H)尸 luna ins、 2 绿豆 y raw、饭豆厂仰卯阶is、豌豆 P sa ti vum及大豆 G.max对 巴西豆象生长发育和蟹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巴西豆象幼虫取食菜豆、 虹豆、雪豆、绿豆及饭豆后,均能正常发育和繁殖;而产在豌豆表面的 卵虽能孵化,但幼虫蛀入不久便死亡;幼虫取食大豆后,只有极少数成 虫羽化。幼虫取食菜豆、可豆及雪豆后,从卵至成虫发育历期较在饭豆 及绿豆上短,世代存活率高,内莫槽长率大,系巴西豆象最适寄主,而 绿豆及饭豆可视为巴西豆象较适宜寄主。在进行巴西豆象疫情监测时, 以上寄主均应作为重点寄主对待。 双低储粮虫螨群落组成研究表明,双低小麦粮仓虫螨组成简单,优 势种群为腐食酪螨Q们劝加凹砧 pu们sentiae(Schrank)、害嗜鳞螨 L即j蛔加帖 dest wCt” ()及书虱 LlposcellS bostl’echoph。Ins L,次要种群为长角扁谷盗 Cpolestes pus。11us(S.)、e米象 Sltoph。1。z。Is Motschulsky、日本蛛甲 凡。uns jpon。c;Is Renter、裸蛛甲 tabbllon pndlo。des Czempinsk、谷蠢a几忆Op。tha dominica(Fab)、锯谷盗 伍r朋印加jlus surt。amensjs(L)、杂拟谷 盗 Trlboltum confUSum Jacq.等。 在 20、25、28、30、35℃五种温度和 75%rh下,研究 9% 0。、16% CO。 及 5%0卜 12%CO。两种气调环境对杂拟谷盗 Z confUSum Jaco.生长发 育和繁殖的影响,并设自然大?

王佩祥[7](1987)在《学习《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发言提纲》文中研究说明 同志们:《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随商业部(87)商储(粮)字第7号文件印发全国,自一九八七年十月一日起试行。为使我们对《规范》更好的理解执行,我和大家一起准备用两天时间,共同学习和讨论一下《规范》。我先作个带头发言,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邹胜源[8](1985)在《贮藏“综合防治”的探讨》文中指出 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综合防治是防治虫害的科学方法.是成效卓着的技术措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保粮新路子.一、从谷蠹成为当今主要常见仓虫的现实,看贮粮综合防治应用的迫切性多年来,由于贮粮的成倍增加,盲目地、单纯凭化学药剂熏蒸杀虫从而个别地区出现仓虫的密度和种类上升,增强了仓虫的抗毒性.一些原属第二食性的害虫已逐渐演变

王宜春[9](1985)在《熏蒸剂的应用情况和前景》文中研究表明 全国解放以前,熏蒸剂在国内虽已有应用,但范围较小,或仅属于试验性质;同时,药剂来源大部分为进口。国内熏蒸剂的大规模生产与应用是从建国以后才开始的。目前,除粮食部门外,农业、检疫、商业、外贸、卫生,档案等部门也有少量应用。

臧永藏,黄耀祥,任国立,张绮帆,郭国安[10](1984)在《小麦低氧、低药量安全储藏三年》文中研究指明低氧、低药量储粮法<简称双低>。是“自然缺氧”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储粮方法。本课题是在50万斤房式仓,拱型仓、100万斤拱型仓双低储粮杀虫试验的基础上,又在500万斤房式仓进行了小麦双低储藏试验。1981年夏征小麦,入库平均粮温35℃、粮食水分11.1%、害虫密度:玉米象成虫12头/公斤;大谷盗成虫3头/公斤;幼虫3头/公斤;麦蛾7头/米2。塑料薄膜密闭48小时后,袋装粮面牵引投药法,施以3克/米2磷化铝片剂,施药后120小时氧浓度降至最低9.6%,102小时粮堆内PH3浓度达到峰值(中层为1.34克/米3),722小时,PH3消失后拆口插样检查,粮堆害虫和试虫100%死亡。储存三年,出库检查,无虫无霉,品质正常,符合粮食长期安全储存的技术要求。

二、低氧低药量防治贮粮虫霉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氧低药量防治贮粮虫霉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储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三低”储藏
2 机械通风
3 控温储藏
    3.1 通风降温
    3.2 应用隔热材料
    3.3 屋面喷水控温
    3.4 空调制冷控温
    3.5 排风扇排热控温
    3.6 地下仓储粮
4 气调储藏
    4.1 氮气
    4.2 二氧化碳
    4.3 沼气
5 环流熏蒸技术
6 储粮新技术
    6.1 电、磁、辐射等物理技术
    6.2 生物技术
7 结语

(2)高温及气调对小麦粉中害虫作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小麦粉概述
        1.1.1 小麦粉
        1.1.2 小麦粉的主要营养成分
    1.2 小麦粉的储藏特性
    1.3 小麦粉的储藏现状
    1.4 小麦粉的储藏方式
        1.4.1 常规储藏
        1.4.2 密封储藏
        1.4.3 低温储藏
        1.4.4 气调储藏
    1.5 影响小麦粉储藏的生物因素
        1.5.1 害虫对小麦粉的危害
        1.5.2 微生物对小麦粉的危害
    1.6 小麦粉储藏期间有害生物防治方式
        1.6.1 温度对害虫的影响
        1.6.2 气调对害虫的影响
        1.6.3 气调对微生物的影响
    1.7 选题依据
第二章 高温对小麦粉中害虫的作用效果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试验方法
    2.2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温湿度的测定
        2.3.2 不添加小麦粉时赤拟谷盗的死亡率测定
        2.3.3 添加小麦粉时赤拟谷盗的死亡率测定
        2.3.4 烟草甲的死亡率测定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高温对小麦粉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方法
        3.1.1 主要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1.4 实验方法
    3.2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温度
        3.3.2 高温对小麦粉水分的影响
        3.3.3 高温对小麦粉脂肪酸的影响
        3.3.4 高温对小麦粉白度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气调包装对小麦粉中害虫的作用效果研究
    4.1 材料方法
        4.1.1 主要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1.3 供试昆虫
        4.1.4 试验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密闭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4.2.2 脱氧气调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4.2.3 N_2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气调包装对小麦粉品质影响研究
    5.1 材料方法
        5.1.1 主要材料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
        5.1.4 实验方法
    5.2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气体浓度分析
        5.3.2 气调包装对小麦粉水分的影响
        5.3.3 气调包装对小麦粉脂肪酸的影响
        5.3.4 气调包装对小麦粉白度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糙米气调储藏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糙米的营养价值及开发
    1.2 糙米储藏的经济意义
    1.3 国外对糙米储藏的研究
    1.4 国内对糙米储藏的研究
    1.5 气调储藏的发展及应用
    1.6 实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糙米储藏期间储藏品质
    2.1 材料来源
    2.2 材料处理
    2.3 试验试剂
    2.4 试验仪器
    2.5 试验方法
        2.5.1 色度
        2.5.2 微生物检测
        2.5.3 脂肪酸值
        2.5.4 丙二醛含量
        2.5.5 糙米粉 RVA
        2.5.6 挥发性物质
    2.6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2.6.1 糙米色度及相关因素研究
        2.6.2 糙米细菌数量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2.6.3 糙米霉菌数量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2.6.4 糙米脂肪酸值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2.6.5 糙米丙二醛含量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2.6.6 糙米粉 RVA 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2.6.7 糙米挥发性物质及相关因素研究
第三章 糙米储藏期间生理品质
    3.1 材料来源
    3.2 材料处理
    3.3 实验试剂
    3.4 实验仪器
    3.5 实验方法
        3.5.1 发芽率
        3.5.2 浸出液电导
        3.5.3 过氧化氢酶活度
        3.5.4 降落数值
    3.6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6.1 糙米发芽率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3.6.2 糙米浸出液电导率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3.6.3 糙米过氧化氢酶活度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3.6.4 糙米降落数值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第四章 糙米储藏期间加工品质
    4.1 材料来源
    4.2 材料处理
    4.3 实验仪器
    4.4 实验方法
        4.4.1 整精率
        4.4.2 大米透明度
    4.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5.1 糙米整精率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4.5.2 大米透明度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第五章 糙米储藏期间营养品质
    5.1 材料来源
    5.2 材料处理
    5.3 实验试剂
    5.4 实验仪器
    5.5 实验方法
        5.5.1 直链淀粉含量
        5.5.2 还原糖含量
    5.6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6.1 糙米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5.6.2 糙米还原糖含量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第六章 糙米储藏期间米饭品质
    6.1 材料来源
    6.2 材料处理
    6.3 实验仪器
    6.4 实验方法
        6.4.1 米饭食用品质
        6.4.2 米饭质地剖面分析
        6.4.3 米饭蒸煮品质
    6.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6.5.1 米饭食用品质变化
        6.5.2 米饭质地剖面分析变化
        6.5.3 米饭蒸煮品质变化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4)粮食防虫膜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国内外粮食生产现状
        1.1.1 粮食发展的重要性
        1.1.2 近年来世界粮食生产状况
        1.1.3 我国粮食发展回顾
        1.1.4 我国粮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粮食储藏保护措施
        1.2.1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
        1.2.2 我国粮食储藏的方法
        1.2.3 保鲜袋的原料种类
        1.2.4 粮食的虫害损失
        1.2.5 本研究防治的主要储藏害虫种类
        1.2.6 防治害虫的方法
    1.3 化学防治法储藏粮食
        1.3.1 国内外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1.3.2 储粮防护剂简介
        1.3.3 防护剂发展现状
        1.3.4 新型防虫膜法储藏粮食
        1.3.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原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供试虫种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三类储藏害虫的饲养
        2.2.2 三类储藏害虫的危害规律研究
        2.2.3 药剂筛选—培养皿驱避试验
        2.2.4 无纺布防虫袋研制试验
        2.2.5 聚烯烃基防虫膜研制试验
        2.2.6 防虫膜的物理性能测试
        2.2.7 防虫膜的卫生指标测试
3.结果与讨论
    3.1 三类储藏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3.1.1 三类储藏害虫发育与防治周期分析
        3.1.2 三类储藏害虫的危害规律
    3.2 新型驱虫药剂的筛选
        3.2.1 驱虫药剂KD_1对3种试虫的驱避作用
        3.2.2 驱虫药剂KD_2对3种试虫的驱避作用
        3.2.3 驱虫药剂KD_3对3种试虫的驱避作用
        3.2.4 三种驱虫药剂的培养皿空白试验结果
    3.3 驱虫药剂筛选结果
    3.4 无纺布新型粮食防虫袋应用试验结果
    3.5 无纺布新型粮食防虫袋应用试验效果图
    3.6 聚烯烃基新型粮食防虫膜的研制结果
        3.6.1 五种聚烯烃基新型粮食防虫膜试样
        3.6.2 聚烯烃基新型粮食防虫膜培养皿驱避试验结果
        3.6.3 聚烯烃基新型粮食防虫膜培养皿自然空白试验结果
        3.6.4 三种聚烯烃基新型粮食防虫膜标准试样
    3.7 防虫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3.7.1 物理性能测试结果
        3.7.2 卫生指标测试结果
4.结论
5.展望
6.参考文献
7.论文发表情况
8.致谢

(5)陕西省档案图书害虫种类及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档案图书害虫研究概况
    1.2 档案图书害虫种类
        1.2.1 鞘翅目
        1.2.2 蜚蠊目
        1.2.3 等翅目
        1.2.4 啮虫目
        1.2.5 鳞翅目
        1.2.6 缨尾目
    1.3 档案图书害虫生物生态学研究
        1.3.1 鞘翅目
        1.3.2 蜚蠊目
        1.3.3 等翅目
        1.3.4 啮虫目
        1.3.5 鳞翅目
        1.3.6 缨尾目
    1.4 防治技术
        1.4.1 环境调节技术
        1.4.2 害虫治理技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档案图书害虫调查
        2.1.1 样点设置
        2.1.2 调查时间
        2.1.3 调查内容
        2.1.4 调查点的设计
        2.1.5 调查方法
        2.1.6 档案图书害虫统计
    2.2 档案图书害虫主要种类生物学观察
    2.3 档案图书害虫防治试验
        2.3.1 冷冻杀虫试验
        2.3.2 化学熏蒸试验
    2.4 档案图书害虫区系组成分析
    2.5 档案图书害虫综合治理研究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档案图书害虫的种类与为害
        3.1.1 陕西档案图书害虫的种类
        3.1.2 陕西档案图书害虫种类与全国种类的比较
        3.1.3 陕西档案图书害虫的危害
        3.1.4 陕西档案图书害虫发生危害的原因分析
    3.2 档案图书害虫主要种类的生物学特性
        3.2.1 烟草甲 Lasioderma serricorne (Fabricius)
        3.2.2 药材甲 Stegobium paniceum (Linnaeus)
        3.2.3 大理窃蠹 Ptilineurus marmoratus (Reitter)
        3.2.4 黑毛皮蠹 Attagenus unicolor japonicus Reitter
        3.2.5 小圆皮蠹 Anthrenus verbasci (Linnaeus)
        2.2.6 花斑皮蠹 Trogoderma variable Ballion
        3.2.7 百怪皮蠹 Thylodrias contractus Motschulsky
        3.2.8 拟裸蛛甲 Gibbium aequinotiale Boieldieu
        3.2.9 美洲大蠊 Periplaneta americana Linnaeus
        3.2.10 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 (Serville)
        3.2.11 德国小蠊 Blattella germanica (Linnaceus)
        3.2.12 嗜卷书虱 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abonnel
        3.2.13 毛衣鱼 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icius)
    3.3 档案图书害虫的区系组成
    3.4 档案图书害虫的防治试验
        3.4.1 冷冻杀虫试验
        3.4.2 化学熏蒸试验
    3.5 档案图书害虫的种群治理对策
        3.5.1 影响档案图书害虫发生的因子
        3.5.2 档案图书库房生态系统的特点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关于陕西省档案图书害虫防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2.1 入库杀虫制度贵在坚持
        4.2.2 掌握虫情抓住关键防治时期
        4.2.3 化学杀虫应注意药品选择
        4.2.4 应用杀虫措施应特别注意安全
        4.2.5 密闭除湿防虫的关键是密闭
参考文献
附录 陕西档案图书害虫名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环境因子对四种储粮害虫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环境因子对储粮害虫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储粮害虫防治措施探讨(文献综述)
    1. 温度
    2. 湿度和水分
    3. 气体
    4. 食物
    5. 生物因子
    6. 人为因子
    7. 储粮害虫防治措施探讨
    8.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环境温度及湿度对两种豆象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第一节 温度对绿豆象地理种群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豆象地理种群生物学特性比较
        2.2 温度对绿豆象地理种群发育繁殖的影响
        2.2.1 温度对绿豆象地理种群发育历期的影响
        2.2.2 发育起点与有效积温
        2.2.3 温度对绿豆象地理种群成虫寿命与繁殖的影响
        2.2.4 温度对绿豆象地理种群存活率的影响
        2.2.5 温度与绿豆象地理种群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温度和湿度对巴西豆象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巴西豆象的生物学特性
        2.2 温度对巴西豆象发育的影响
        2.3 温度对巴西豆象存活的影响
        2.4 温度对巴西豆象繁殖的影响
        2.5 温度对巴西豆象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2.6 湿度对巴西豆象发育繁殖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食物对两种豆象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第一节 食物对绿豆象地理种群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绿豆象对豆类危害实地调查
        1.2 食物对绿豆象地理种群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比较
        1.3 产卵趋性实验
        1.4 新羽成虫体重测定
        1.5 羽化孔内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豆象对豆类危害实地调查结果
        2.2 食物对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3 食物对产卵趋性的影响
        2.4 食物对新羽化成虫体重的影响
        2.5 羽化孔内径测定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食物对巴西豆象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食物对巴西豆象发育历期的影响
        2.2 食物对巴西豆象存活率的影响
        2.3 食物对巴西豆象成虫寿命及繁殖的影响
        2.4 食物对巴西豆象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气调对储粮害虫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双低储粮害螨群落组成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实仓调查结果
        2.2 室内模拟储藏调查结果
        3. 小结和讨论
    第二节 气调对杂拟谷盗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气调下杂拟谷盗的发育历期
        2.2 气调下杂拟谷盗的存活率
        2.3 气调下杂拟谷盗的繁殖况
        3. 小结和讨论
    第三节 高二氧化碳气调对两种储粮害虫死亡率的影响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高CO_2气调对谷蠹成虫死亡率的影响
        2.2 高CO_2气调对杂拟谷盗各虫态死亡率的影响
        2.2.1 成虫
        2.2.2 卵
        2.2.3 幼虫
        2.2.4 蛹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气调下植物芳香油对杂拟谷盗成虫致死率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五种植物芳香油配合气调对杂拟盗成虫的致死率
        2.2 低浓度红桔油、松节油及柠檬叶油对杂拟谷盗成虫的致死率
        2.3 三种低浓度植物芳香油配合气调措施对杂拟谷盗成虫的致死率
        3. 小结与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低氧低药量防治贮粮虫霉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储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J]. 王艳梅,陈旭,季一顺,李皖光,胡斌.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6(06)
  • [2]高温及气调对小麦粉中害虫作用效果研究[D]. 钟建军. 河南工业大学, 2012(02)
  • [3]糙米气调储藏稳定性研究[D]. 孔祥刚. 河南工业大学, 2011(01)
  • [4]粮食防虫膜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 金春媚. 天津科技大学, 2009(06)
  • [5]陕西省档案图书害虫种类及综合治理研究[D]. 康云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6]环境因子对四种储粮害虫影响的研究[D]. 邓永学. 西南农业大学, 2001(01)
  • [7]学习《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发言提纲[J]. 王佩祥.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1987(06)
  • [8]贮藏“综合防治”的探讨[J]. 邹胜源.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1985(02)
  • [9]熏蒸剂的应用情况和前景[J]. 王宜春.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1985(01)
  • [10]小麦低氧、低药量安全储藏三年[J]. 臧永藏,黄耀祥,任国立,张绮帆,郭国安. 粮油食品科技, 1984(03)

标签:;  ;  ;  ;  ;  

低氧低剂量防治储粮虫霉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