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挂瓦流水线设计方案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铁四局设计处[1](1976)在《挂瓦流水线设计方案说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挂瓦流水线是供铁路货车旧轴瓦体检修和白合金重挂之用。过去货车旧轴瓦体加修及白合金重挂作业大部采用手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恶劣,而且生产效率也低。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车辆工人以阶级斗争为纲,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大搞群众运动,对旧轴瓦体的检修和白合金的重挂工艺、设备进行了革新创造,使检修和重挂作业逐步机械化、自动化,提高了旧轴瓦的检修和重挂质量及生产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
孙一[2](2020)在《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武威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河西走廊边防重地,是丝绸之路“咽喉”所在。连年战火的纷扰使得武威人民广泛建立了具有防御性质的堡寨,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脚步加快,现代建筑形式、技术、材料对于堡寨民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们改变堡寨民居原有的营建逻辑,丢失了传统的建筑语汇,造成了传统建筑文化的断层。因此,将堡寨民居营建模式进行现代化设计应用就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瑞安堡代表了武威地域文化的一种主流的建筑形式——堡寨民居,在其营建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建构和生态经验,其价值尤其体现在人、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处理上,对于以瑞安堡为代表的堡寨民居进行现代化应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基于“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子课题三1,本论文以现代设计应用研究为目的,首先以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的选址规划、院落类型和空间单元、构造材料等方面为关注点,进行了广泛的实态调研;其次提取瑞安堡的空间原型及其组合形式,结合森佩尔理论的分类方法提炼出空间建构要素,并总结和归纳出瑞安堡的生态设计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Ecotect、Phoenics、以及DeST-H软件从光环境、风环境和热环境三个层面模拟堡寨民居原型的生态性能,发掘和总结瑞安堡的所具有独特生态价值;最后,通过研究该地区同类型的堡寨民居以及分析以堡寨民居为原型的现代地域建筑,确定瑞安堡营建模式应用的广泛性,并进行现代堡寨民居的改造设计研究,以此为武威及周边地区设计应用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宋宇[3](2020)在《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的铁路车站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同时开工建设铁路新车站1000余座,建成804座。”沈阳铁路局作为规划的实施单位之一,管辖范围内需要建设很多铁路车站,而其中中小型车站就占了规划的70%以上。因此,本论文对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作为绪论部分,阐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并简述铁路车站相关概念及划分、车站类型。通过剖析中西方及日本铁路车站的发展现状,从中提炼出对我国铁路车站有价值的设计和思路。最后界定中小型铁路车站及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第二章主要对地域性相关理论进行简要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地域性相关概念的阐释,建筑地域性所包含的要素,探索出中小型铁路车站建筑在立面、平面以及建筑技术方面的地域性表达。这些基础理论及探索为本文客站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的得出提供了一定的方法。第三章通过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零星分散房屋现状问题,分析车站建筑集中整合的原则及必要。用典型车站进行设计研究,总结出集中整合的优点。第四章通过提出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建筑老旧无特色的问题。进而分析沈阳铁路局中小型车站改造的原则及必要性。最后通过典型车站的设计,研究出改造车站一些有价值的方法。第五章以岫岩铁路车站作为设计实践,将以上章节总结出的理论、方法、研究应用到本实例中进行分析解读。第六章作为结论,对全文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本文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方法,为今后中小型铁路车站尤其是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车站设计及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刘瑜[4](2014)在《建造主体演变对当代农宅技术变迁的推动作用 ——基于川渝农村地区案例的分析》文中指出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农村建设热潮接连迭起。建筑学界内,面对我国目前如雨后春笋般接连破土动工“新农村居民点”和“新农村综合体”项目,主要的讨论与研究内容更多地指向物质空间的实践,而对于建造过程中的建造主体对建造的推动作用缺乏进一步思考。这使得在建造主体发生异化的今天,反思如何使建筑师对农宅建造的介入更加合理且具推广性成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本文共四章。第一章首先对当代农宅建设现状进行概括性的阐述,然后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在基于对已有研究的批判和吸收,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范畴,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农宅建设活动中建造主体的发展转变历程。本章从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这个历程,一是从时间进程的角度概述了建造主体的发展演变概况;二是在个体建造和集体建造两种不同的建造组织方式的主线下,分别阐述并分析了不同时期的建造主体状况及变化,以及之间的区别与不同,并从两种建造模式衍生出第三种模式——共同建造及其主体。对不同时代与组织方式的建造中的建造环节、影响因素、建筑主体构成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为实地调研重点案例的分析,本章首先针对三个当代农村建设实例的调研进行了建造过程及组织运作方式解析,着重分析建造主体的差异性与共性,以及其带来的作用机制。然后针对对调研对象村落的整体布局、单体功能平面及建造技术特征的演变过程,对调研成果进行随时间进程的纵向分析和不同村落间的横向分析,得到其建造技术表征的演变规律,以及其所应用的建造技术变迁情况。最后总结出建造主体与技术变迁的内在联系。第四章在上文的基础上,分别从技术因素与组织因素的角度分析并总结建造技术特征演变的动因,这其中重点分析了当代建造主体作用机制的历史特点与差异性,并解析其作用环节与原理。随后,从设计介入的各个环节入手,对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原则给出建议。本文正文约120000字,图表92幅。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重庆农村住房建造技术体系演变与现实技术策略研究》(51108474)支持。
孙小曦[5](2017)在《标准模块化轻钢结构房屋工业化建造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轻钢结构作为一种结构形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相比而言,我国建筑市场中对钢结构的使用总体上还处于一个很低的比例。随着国家推动建筑工业化及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轻钢结构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本论文主要针对轻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特性,并结合总结了国外成熟的应用技术,对轻钢结构建筑如何通过标准化模块的建安方式来实现工业化的建造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标准模块化轻钢结构是将传统的轻钢结构建筑分割成一定大小尺寸的标准化模块单元体,在工厂流水线上进行焊接组装成型后配以适应产业化安装并满足保温节能,绿色环保的围护结构产品及装修配材,通过专用设备组装成精装修的标准模块化房屋。将至少80%以上的建安工作在工厂完成后,利用国际上陆海通用的集装箱物流形式将完工的模块以及需要现场作业的工具配材等运往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形成一幢完整的建筑,并对模块交接部进行一定处理后即可交付使用。通过这种施工工艺可将建筑主体与建筑基础施工同时进行,相比传统建筑建造流程工期至少可缩短一半以上;大部分施工作业均在工厂完成,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和建筑噪音以及传统工艺建设中房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相关环节浪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标准化物流运输的资源,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工厂流水线机械化的建造有效的确保了建筑物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该技术体系是从日本引进的模块化房屋建筑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了 ALC围护体系的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体系,该体系在2012年初完成体系设计,2013年在国内多个建筑项目上得到应用,2014年获得了江苏省省级工法认证。该技术体系的房屋适用于高速公路休息站、快捷连锁酒店、公寓楼、学校、私人别墅等中小型多层民用和公共建筑建设,充分满足建筑本身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能很好的提高施工效率与建筑品质,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先行。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业还长期停留在传统手工作业,加之多道繁杂的施工流程相互制约与影响,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的进度,造成了大规模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要改变现状,必须尽快实现建筑工业化,而相对其他建筑工法,标准模块化轻钢结构建筑技术凭借其自身特点,更接近工业化的特点要求,所以更容易实现工业化转型。标准模块化房屋体系的应用与实践为整体建筑业的工业化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的同时,其大量的建筑项目应用也在最大限度上节约了社会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现在的建筑,不管是板楼,或是塔楼,都是框架式的。未来的建筑应该是拼插模块式的,其间将更多地体现仿生学的元素。未来的建筑将是单元体结构,如同一个个火柴盒,但又不局限于四边形的方体。每个单元体可以是多边形的,呈现不同的形体构造。这些利用特殊新型节能材料修建起来的单元体,将通过插件,拼插焊接在一起。这一过程有些类似于搭火柴盒,或是儿童搭建、拼插积木玩具。将预先制作好的房间安装在已经做好的框架中接上水电等管道简单的理解就是像火车一样的车厢连起来就是一列。建筑框架的设计与建造能够达到建筑标准以及抗震的标准这样的建筑形式是成立的。
张悦扬[6](2015)在《陇川县景颇族民居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文中认为我国地域广阔,拥有五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以聚居的方式生活在边远落后的乡村地区,村落作为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载体,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民居是原始建筑的继承与发展,人们可以从中看到纯粹的传统形态,它反映了一个特定民族、特定地域、特定时期所具有的生活理念,它产生于民众的生活,崇尚实用性和功能性,与民间习俗相结合。德宏州陇川县地区景颇族民居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与居室文化。然而,在我国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陇川地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地区、民族间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加之自然资源的匮乏,从而促使景颇族传统民居不断的发展演变,在很多地方早已见不到“低脚矮楼”的影子,传统民居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陇川县地区景颇族民居建筑作的实地调研,以当下这个时间点为前提,界定景颇族民居建筑发展过程中被人们继承的部分,和摒弃的部分。在民居未来的发展中,对需要改变的因素做出的调整。在此过程中如何使改造或新建民居成为传统民居的继承和延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再生利用至关重要。试图在规划设计中努力寻求一种生活平台和场景,从平面布局、构建方式和室内外部造型视觉特征方面分析民居现状及成因。以能更好地延续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并在相似的地形结构、相同的民族信仰之间搭建联系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沟通桥梁,使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其生活环境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给景颇族民居发展带来新的秩序和意义。本文以陇川县景颇族民居更新为例,以居住者的需求为核心,从居住者的角度,在民居平面划分、民居外形的地域特色和差异性进行实践。首先分析了陇川县景颇族民居的发展到当时当下的现状及成因;在设计分析阶段针对陇川县的自然地理、人文背景以及景颇族在陇川的族源分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确定设计背景;在设计调研阶段通过对国内外乡土建筑更新设计的分析得出对景颇民居更新的启示;在实地调研中通过对德宏州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更新进行同地区不同民族横向对比,以及对临沧市耿马县和德宏州陇川县的景颇民居进行不同地区同民族横向对比得到民居更新的切入点;根据分析总结问题点设计具有陇川地域特色可同其他地区景颇民居区分开来的4套民居方案。
段威[7](2013)在《浙江萧山南沙地区当代乡土住宅的历史、形式和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南沙地区为地理范围,从单体到聚落层面的形式和组织秩序入手,在追溯历史背景的基础上,以解放后至今现存的当代的乡土住宅为对象,研究其历史背景、形式规律和生成模式,并企图挖掘在新城镇化语境下未来城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建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是研究工作的理论准备。第二章至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总结归纳了萧山的乡土住宅的模式,它是由5个子系统相互映射组成,分别是:样本、形式、组织、特征和语境。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对上述五个子系统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对萧山当代乡土住宅的语境进行了分析,整理了当地的地理形成、地方文化、土地政策、政策干预和城乡规划等5个方面的内容,梳理了当地的乡土住宅和聚落形成的历史条件。第三章是对一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阐释了取样的前提和范围,梳理和描绘了田野调查获取的样本的物质环境、空间形态、功能布局、材料构造和装饰母题等内容。第四章,包含类型分析和组织机制两个部分。首先明确了类型分析的方法,并据此对收集的样本从时间断代、空间类型和地块格局等3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上述诸方面的形式规律。其次,从组织机制的角度,借鉴相关理论分析了形式规律的生成机制和受控过程,总结了样本在基因受控下,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变过程。第五章,通过对萧山当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萧山南沙当代乡土住宅的“之间”态特征,并据此建立起第四章和第二章之间的桥梁,即从微观样本到宏观语境的关联。第六章对全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结合新城镇化的语境,对中国当代的农村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和研究视角。本文立足实地调查的137处样本和详细测绘访谈的20处样本,建立起了萧山南沙地区当代乡土住宅从微观样本到宏观语境的关联,总结了其生成的机制和模式。本研究将萧山南沙地区当代乡土住宅生成过程中涉及的诸多样本、形式、组织、特征和语境进行了一种较为逻辑的梳理,提供了看待这一复杂生成过程的观察角度和分析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城镇化语境下对乡村未来人居环境建设的若干建议。
梁斐赫[8](2020)在《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建筑的热工性能及构造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各种生产活动中,建筑是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一种,建筑的可持续性建造对自然、人类甚至地球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渐渐恢复,木材作为绿色可再生资源再次慢慢进入建筑生产活动。文章围绕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建筑的设计与研究,开展对该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构造的研究。针对我国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研发出适宜于寒冷地区村镇住宅的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建筑构造体系,并通过理论计算、ANSYS模拟计算和实验测试的方法来研究该建筑墙体的传热特性,通过对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优化构造设计方案,并且根据ANSYS模拟计算的高准确性,由该软件计算出适应于其它分区的墙体最佳保温厚度,以供其推广参考。首先通过对既有的木结构建筑构造技术的解析,并结合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建筑的构造设计做法,提出改进后的具体构造措施,例如基础、墙体、屋顶等构造做法,建立适用于寒冷地区村镇范围内的新型木结构体系。其次,将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墙体与传统的木骨架组合墙体进行对比,分析其相同点与不同点,然后根据传热学原理,利用粘合板材、保温材料为基本组成材料,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生产流程,设计制作出5种填充不同保温材料的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墙体试件。并结合理论传热计算、ANSYS模拟计算的方法计算出5种保温墙体的传热系数及传热阻,对比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性,为下一步的实验测试提供理论支撑。再次,通过实验室热箱法来测定上述5种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墙体的传热系数,将其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及ANSYS模拟计算值对比分析,验证软件模拟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针对寒冷和严寒地区节能设计标准对不同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要求,通过ANSYS模拟计算出适应不同分区的最佳墙体及保温层厚度。找出影响墙体传热系数的因素,提出改善措施,为该墙体的构造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建筑墙体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节能墙体,具有热工性能好、节约建筑能耗、施工速度快、可持续发展等优势,对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建筑热工性能及构造进行研究,既增加了新型木结构建筑的研究素材,又推动了对该建筑体系的推广,为我国寒冷地区采用木结构建筑的节能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陈悦[9](2015)在《基于建筑设计全过程理论的建筑策划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现在的每年的建筑施工面积位列世界第一,但在建筑设计上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其中固然有国人崇洋媚外的心态,然而国内建筑师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设计全过程尤其是建筑策划均有着长期和广泛的缺失,这是设计水准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两代建筑设计方法论运动的进化,并介绍了国内对建筑设计方法论和建筑策划理论的研究成果。在诸多的设计方法理论中,以阿西曼的设计形态结构为原型,采用建筑专业的词汇将之转译为建筑设计流程的全过程结构。通过理论上设计过程结构的建立和实践中RIBA(英国)和AIA(美国)的设计标准流程相互验证,得出建筑设计的首要工作即是建筑策划这一理论。通过国内外的实际案例的调查研究,证明了建筑策划的成功不仅能确保建筑设计按照业主的最初设想实现,而且还可以达到超出业主预期的合理性;而失败的建筑策划则必然导致建筑设计的重大失误。最后,针对国内建筑策划工作滞后的现状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设想,并且基于房地产开发中的“甲方建筑师”行使建筑策划职能的现象对国内建筑策划的发展给予积极的展望。
吴海容[10](2016)在《天津大学建筑系馆外檐更新工程后续研究》文中提出天津大学建筑系馆外檐更新工程是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课题《建筑外檐更新中硬质饰面材料的再生利用技术研究》的示范工程,该工程首次将既有建筑外檐的更新改造与废弃外檐材料的再生相结合,是硬质饰面材料再生技术在外檐更新工程中的创新应用,具有一定的试验性。本文研究缘起于此。论文从“建筑外檐”一词的内涵出发,确定了外檐与建筑特定部位节点构造的对应关系,说明研究外檐更新技术要关注外檐饰面材料和节点构造措施,以及利用再生骨料生产新型建筑外墙板在建筑外檐更新中的意义;因为西方国家建筑理论领域没有与“建筑外檐”相对应的概念,故没有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借鉴,而我国建筑外檐更新的理论研究也是罕有,说明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仍是当前外檐更新研究的主要手段。通过天津大学建筑系馆外檐改造后调研与评价,总结天津大学建筑系馆外檐更新工程的经验教训,从三个方面十四个细节梳理材料设计、研发、生产、安装、及整个外檐改造施工中重要节点的构造要点,并提出优化建议,从而为相似的外檐更新工程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指导。
二、挂瓦流水线设计方案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挂瓦流水线设计方案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2)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堡寨民居的地域性 |
1.1.2 堡寨民居的生态经验 |
1.2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瑞安堡实态调研 |
2.1 武威堡寨民居概述 |
2.2 选址规划 |
2.2.1 临近沃土,便于农耕 |
2.2.2 临近大路,交通便捷 |
2.2.3 数堡并存,互为犄角 |
2.3 空间形态 |
2.3.1 空间界面生成 |
2.3.2 空间形态特点 |
2.3.3 空间防御营造 |
2.4 空间组合 |
2.4.1 院落组合 |
2.4.2 院落单元 |
2.4.3 建筑形式 |
2.5 构成要素 |
2.5.1 院落组成 |
2.5.2 建筑元素 |
2.5.3 防御性要素 |
2.6 构造技术 |
2.6.1 建筑材料 |
2.6.2 建筑结构 |
2.6.3 建筑物理 |
2.7 本章小结 |
3 瑞安堡营建模式研究 |
3.1 瑞安堡空间建构模式研究 |
3.1.1 森佩尔四要素理论的模式分类法 |
3.1.2 瑞安堡空间原型 |
3.1.3 瑞安堡原型的建构要素 |
3.2 瑞安堡生态经验的科学化模式研究 |
3.2.1 武威建筑气候分区与策略 |
3.2.2 保温与隔热 |
3.2.3 日照与遮阳 |
3.2.4 通风与防风 |
3.2.5 绿植与排水 |
3.3 本章小结 |
4 瑞安堡生态性能定量分析模拟研究 |
4.1 生态性能定量模拟分析目的 |
4.2 基于Ecotect下的光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
4.2.1 光环境模型的设置 |
4.2.2 临界照度下采光系数分析 |
4.2.3 夏至日与冬至日遮挡分析 |
4.2.4 最佳朝向分析 |
4.2.5 挑檐最佳宽度光环境模拟优化提升 |
4.3 基于Phoenics下的风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
4.3.1 风环境模型的设置 |
4.3.2 瑞安堡风环境分析 |
4.3.3 堡墙高度风环境模拟优化提升 |
4.3.4 院落空间风环境模拟优化提升 |
4.4 基于DeST-H下的堡寨民居热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
4.4.1 热环境模型的设置 |
4.4.2 冬至日自然室温分析 |
4.4.3 维护结构影响因素程度的定量分析 |
4.4.4 围护结构优化策略的定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瑞安堡营建模式的设计应用研究 |
5.1 同地区其他堡寨民居案例比较研究 |
5.1.1 武威及其周边地区堡寨概述 |
5.1.2 营建模式比较研究 |
5.1.3 瑞安堡营建模式的适用性 |
5.2 瑞安堡营建模式的适应性更新 |
5.2.1 营建模式的现代适应性分析 |
5.2.2 技术要素的发展对瑞安堡营建模式传承的影响 |
5.2.3 营建模式的适应性更新策略 |
5.3 敦煌山庄现代设计案例评析 |
5.3.1 敦煌山庄项目概况 |
5.3.2 对堡寨民居营建模式的传承 |
5.3.3 对堡寨民居设计的创新 |
5.4 山丹峡口村A户改造提升方案设计 |
5.4.1 改造民居概况 |
5.4.2 改造方案设计 |
5.4.3 对堡寨民居的营建模式的传承 |
5.4.4 对堡寨民居的营建模式的创新 |
5.4.5 改造方案模拟分析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结论 |
6.1.1 瑞安堡的营建模式 |
6.1.2 瑞安堡营建模式现代设计应用结论 |
6.2 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 |
(3)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铁路车站简述 |
1.2.1 铁路车站概念及划分 |
1.2.2 铁路车站类型 |
1.3 国内外铁路车站发展及中小型车站研究现状 |
1.3.1 欧洲车站发展 |
1.3.2 日本车站发展 |
1.3.3 我国车站发展 |
1.3.4 中小型车站研究现状 |
1.4 概念界定及范围 |
1.4.1 中小型铁路站房界定 |
1.4.2 沈阳铁路局及其管辖范围 |
1.5 本章小结 |
2 中小型铁路车站的地域性表达 |
2.1 地域性基本概念 |
2.1.1 地域性 |
2.1.2 地域性建筑的概念 |
2.2 地域性所包含的因素 |
2.2.1 自然因素 |
2.2.2 文化因素 |
2.2.3 技术因素 |
2.3 中小型铁路车站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
2.3.1 建筑立面的地域性表达 |
2.3.2 建筑平面布局的地域性表达 |
2.3.3 建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 |
2.4 中小型铁路车站绿色节能设计策略 |
2.4.1 节约土地 |
2.4.2 节约能源 |
2.4.3 节材节水 |
2.5 本章小结 |
3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整合新建设计研究 |
3.1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现状分析 |
3.1.1 车站建筑零散分散问题 |
3.1.2 对相关车站的调研 |
3.2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集中整合新建必要性及原则 |
3.2.1 对车站建筑集中整合新建的必要性 |
3.2.2 对车站建筑集中整合新建的设计原则 |
3.2.3 依据沈阳铁路局相关文件 |
3.3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集中整合新建设计研究 |
3.3.1 车站既有房屋整合概况 |
3.3.2 车站总平面布局设计研究 |
3.3.3 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
3.3.4 车站配套设备设施设计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改造设计研究 |
4.1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存在的问题 |
4.1.1 车站建筑老化严重 |
4.1.2 车站建筑缺乏特色 |
4.1.3 车站配套设施不全 |
4.1.4 对相关车站的调研 |
4.2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改造必要性及设计原则 |
4.2.1 对老旧无特色车站建筑改造必要性 |
4.2.2 对老旧无特色车站建筑改造设计原则 |
4.3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改造设计研究 |
4.3.1 车站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
4.3.2 车站建筑特色改造设计研究 |
4.3.3 车站建筑配套设备设施改造设计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岫岩铁路车站设计实践 |
5.1 .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工程概况 |
5.2 总平面设计 |
5.2.1 总平面布局 |
5.2.2 竖向及道路设计 |
5.3 建筑设计 |
5.3.1 建筑规模界定及人员统计 |
5.3.2 建筑平面设计 |
5.3.3 建筑构造及建筑装修 |
5.4 建筑地域性表达 |
5.4.1 整体造型的地域性表达 |
5.4.2 当地气候的地域性表达 |
5.4.3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建造主体演变对当代农宅技术变迁的推动作用 ——基于川渝农村地区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变动的农村社会 |
1.1.2 新农村建设浪潮 |
1.1.3 建造主体异化的推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理论研究与实践 |
1.2.2 国外研究与实践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建造主体 |
1.3.2 农宅建造技术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转变与动因:建造主体的发展历程 |
2.1 时间进程下的建造主体发展历程 |
2.2 两种组织模式下的主体演变 |
2.2.1 个体组织模式下主体的转变 |
2.2.2 集体组织模式下主体的转变 |
2.2.3 共同建造的生成 |
2.3 建造主体变动因素 |
2.3.1 经济主体异化 |
2.3.2 技术主体转变 |
2.4 从重合到分离:建造主体与使用者的合与分 |
3 变迁与推动:调研案例分析 |
3.1 调研对象概况 |
3.1.1 选取原则 |
3.1.2 对象概况 |
3.1.3 调研内容与分析方式 |
3.2 调研分析一:建造主体的推动 |
3.2.1 重庆市酉阳县光明村 |
3.2.2 四川达县陈余村 |
3.2.3 四川达县二东村 |
3.2.4 小结:三个案例中主体的推动作用 |
3.3 调研分析二:建造技术的变迁表征与分析 |
3.3.1 总体布局 |
3.3.2 功能平面 |
3.3.3 建造技术表征 |
3.3.4 小结:建造技术的变迁情况 |
3.4 从主体到建造:客观历史中农宅演变的主观选择 |
4 机制与原则:建造主体异化下的设计介入 |
4.1 建造主体对技术变迁的影响机制 |
4.1.1 技术客观因素——技术主体 |
4.1.2 组织与经济因素——建造主体 |
4.1.3 机制与环节 |
4.2 建造的现实策略 |
4.2.1 设计介入受到的限制 |
4.2.2 现实策略 |
4.3 理性的推动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B. 国内农宅建造技术类学术位论文统计表 |
C. 作者的农村调查表格 |
D. 作者的农村访谈记录整理 |
(5)标准模块化轻钢结构房屋工业化建造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对象和框架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对象 |
1.3.3 研究的框架 |
1.4 国内外轻钢结构现状分析 |
1.4.1 国内轻钢结构现状分析: |
1.4.2 国外轻钢结构现状分析: |
1.5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标准化单元体与ALC外围护体系 |
2.1 标准模块化单元体 |
2.1.1 标准模块化单元体主要作业流程 |
2.1.2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单元体主要性能指标 |
2.1.3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单元体主要尺寸类型 |
2.1.4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单元体主要构件尺寸类型 |
2.2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单元体的现场组装与施工 |
2.3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外围护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技术体系的改良与研发方向 |
3.1 改良的目的与研发的方向 |
3.1.1 改良的目的 |
3.1.2 研发的方向 |
3.2 新型电脑绘图软件应用在项目全过程 |
3.2.1 软件的类型 |
3.2.2 软件在已有项目中的应用 |
3.3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技术体系相关规程与工法的编制 |
3.3.1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与钢结构结合应用省级工法编写 |
3.3.2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江苏省验收标准的编写 |
3.3.3 ALC板外围护体系应用规程修编 |
3.4 相关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的申报与获取 |
3.5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体系的市场拓展 |
3.5.1 标准厨卫模块领域 |
3.5.2 可移动工人社区领域 |
3.5.3 农业沼气发酵舱领域 |
3.6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生产的改造优化 |
3.6.1 流水线全程精细化管理,减少流水线作业损耗 |
3.6.2 流水线模具设备改造,适应多种尺寸模块的生产需要 |
3.6.3 标准模块的多样性吊装工具的研发 |
3.6.4 多种辅助功能模块的研发与生产 |
3.7 ALC围护体系产业化生产工艺与施工技术的研发与改良 |
3.7.1 ALC大板生产与应用技术研发 |
3.7.2 ALC超薄型板生产与应用技术研发 |
3.7.3 外窗保温窗套生产与应用技术研发 |
第四章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技术体系项目实例分析 |
4.1 独立单元体项目实例(一代产品) |
4.1.1 国电南瑞二次设备舱项目 |
4.1.2 南京绿博园移动卫生间项目 |
4.2 多个单元体组合项目实例(二代产品) |
4.2.1 东南大学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项目 |
4.2.2 亚洲青年运动会组委会办公楼项目 |
4.3 多个单元体与钢结构结合应用项目(三代产品) |
4.3.1 江苏省大丰市麋鹿保护区高等级公路休息站项目 |
4.3.2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绿色建筑技术博览园一期综合楼项目 |
4.4 其他典型项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技术体系总结 |
5.2 ALC外围护技术体系总结 |
5.3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技术体系未来的发展展望 |
5.3.1 模块化概念的普及 |
5.3.2 工业化生产施工的优势 |
5.3.3 标准化与个性化建筑设计 |
5.3.4 绿色节能的围护体系 |
5.3.5 对城市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
5.3.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A 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附件B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NALC)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附件C 产业化钢结构单元房生产施工工法 |
附件D 一种可拆卸迷你吊具及使用方法 |
附件E 带自动升降翻转功能的工业化房屋组装用装置 |
致谢 |
(6)陇川县景颇族民居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背景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设计的对象 |
1.4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1.4.1 设计的目的 |
1.4.2 设计的意义 |
1.5 相关理论 |
1.5.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1.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3 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
1.6 研究方法 |
1.7 设计计划 |
1.8 设计依托单位 |
第二章 陇川县景颇族民居设计背景 |
2.1 陇川县自然和人文历史背景 |
2.1.1 陇川县地理地貌 |
2.1.2 陇川县气候条件 |
2.1.3 陇川县少数民族构成 |
2.2 陇川县境内景颇族 |
2.2.1 陇川县景颇族族源及分布 |
2.2.2 陇川县景颇族的传统文化与信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计调研 |
3.1 国内乡土建筑更新实践析借鉴 |
3.1.1 瑞士谷仓改造个案评述 |
3.1.2 瑞士乡土建筑改造给中国乡村民居改造的启发 |
3.2 其他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更新实践分析 |
3.2.1 湘西特色民居建筑改造分析 |
3.2.2 鄂温克族传统建筑更新研究 |
3.3 实地调研 |
3.3.1 设计对象——陇川县陇把镇景颇族民居实地调研 |
3.3.2 县域内横向对比——陇川县境内干栏民居更新实地调研 |
3.3.3 探寻景颇文化—临沧市耿马县景颇族民居实地调研 |
3.4 调研总结 |
3.4.1 融于自然,与环境和谐相处 |
3.4.2 文化内涵丰富多彩 |
3.4.3 景观风貌以热带景观元素为主 |
3.4.4 结语 |
第四章 陇川县景颇族民居建筑设计分析 |
4.1 新民居设计理念 |
4.2 新民居设计影响因素 |
4.3 材料分析 |
4.4 居住者审美分析 |
4.5 居住者信仰分析 |
4.6 问题总结 |
第五章 陇川县景颇族民居更新设计理念 |
5.1 陇川县景颇族新居各部分设计要点 |
5.2 陇川县景颇族新居装饰设计 |
5.3 起居室与客厅的设计 |
5.4 卧室的设计 |
5.5 餐厅和厨房的设计 |
5.6 卫生间的设计 |
5.7 火塘的设计问题 |
5.7.1 景颇族火塘设计分析 |
5.7.2 景颇族火塘架设计定位 |
5.7.3 景颇族火塘架效果图 |
第六章 陇川县景颇族民居设计方案 |
6.1 初步设计 |
6.1.1 初步方案1 |
6.1.2 初步方案2 |
6.1.3 初步方案3 |
6.1.4 初步方案4 |
6.2 初步设计方案评价和筛选 |
6.3 方案的再设计 |
6.3.1 方案再设计 |
6.3.2 后续方案装饰纹样的设计 |
6.4 最终设计方案 |
6.4.1 方案1 |
6.4.2 方案2 |
6.4.3 方案3 |
6.4.4 方案4 |
第七章 设计结论 |
7.1 设计过程 |
7.2 设计总结 |
7.3 设计感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浙江萧山南沙地区当代乡土住宅的历史、形式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释题和语境 |
1.1.1 释题 |
1.1.2 语境 |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
1.2.1 关注“日常景观” |
1.2.2 研究乡土住宅和聚落的意义 |
1.2.3 选择萧山南沙地区的原因 |
1.2.4 概念辨析 |
1.3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3.1 从风雅建筑到风土建筑 |
1.3.2 西方 20 世纪以来的乡土建筑研究 |
1.3.3 我国学界的乡土建筑研究 |
1.3.4 文献综述 |
1.3.5 本研究所处的位置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田野调查 |
1.4.2 定性研究 |
1.4.3 外部路径 |
1.4.4 论证结构的建立 |
1.5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历史和条件——萧山南沙乡土住宅的语境 |
2.1 萧山南沙地区的地理形成 |
2.1.1 “三亹”的演变(宋嘉定年间至清乾隆年间) |
2.1.2 南沙的成陆(清嘉庆年间至 1960 年代) |
2.1.3 南沙外围新涂形成和围垦(1956 年至 1980 年) |
2.1.4 小结 |
2.2 萧山县三个子地区的地方文化——塘里,南沙和南乡 |
2.2.1 塘里的地方文化 |
2.2.2 南沙的地方文化 |
2.2.3 南乡的地方文化 |
2.2.4 小结 |
2.3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其对聚落格局的影响(1949 年至 1984 年) |
2.3.1 解放前时期 |
2.3.2 土地改革时期 |
2.3.3 人民公社时期 |
2.3.4 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2.3.5 小结 |
2.4 聚落和住宅的物质形态演化及政策干预(1950 年代至 2005 年) |
2.4.1 园田化规划(1950 年代至 1980 年代) |
2.4.2 政府颁布农村建房标准(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后期) |
2.4.3 “农民住宅区”试点(1990 年代后期至 2000 年代中期) |
2.4.4 官方推荐农宅设计方案(2000 年代中期至今) |
2.4.5 小结 |
2.5 城市化进程下的规划和重写(1990 年至今) |
2.5.1 第一阶段,安于一隅,卫星城镇 |
2.5.2 第二阶段,杭州的侵蚀,大都市副城区 |
2.5.3 第三阶段,萧山的分解,新城计划 |
2.5.4 小结 |
第3章 取样和阅读——萧山南沙乡土住宅的样本 |
3.1 样本取样方式 |
3.1.1 取样的前提 |
3.1.2 取样的范围 |
3.2 取样村镇基本情况 |
3.2.1 新街镇 |
3.2.2 瓜沥镇 |
3.2.3 党湾镇 |
3.2.4 南阳镇 |
3.2.5 义蓬镇 |
3.2.6 临浦镇 |
3.3 样本阅读 |
3.3.1 样本 001:老夫妻独居之家 |
3.3.2 样本 002:“歪”住宅 |
3.3.3 样本 003:老于家的扩建计划 |
3.3.4 样本 004:独居老人的出租屋 |
3.3.5 样本 005:平台上的基督徒之家 |
3.3.6 样本 006:乡土基督教堂 |
3.3.7 样本 007:以厂为家的工作坊 |
3.3.8 样本 008:租户集合住宅 |
3.3.9 样本 009:老组长的田园之家 |
3.3.10 样本 010:新家在“新农村” |
3.3.11 样本 011:工长的“去装饰”住宅 |
3.3.12 样本 012:“山寨”,新流行样式的发生 |
3.3.13 样本 013:建造中的婚房 |
3.3.14 样本 014:90 年代中期的流行样本之一 |
3.3.15 样本 015:90 年代中期的流行样本之二 |
3.3.16 样本 016:设计和调整,村委会记的家 |
3.3.17 样本 017:兄弟住宅的更新 |
3.3.18 样本 018:“农民城市人”的第二居所 |
3.3.19 样本 019:80 年代末期的流行样本 |
3.3.20 样本 020:新旧嫁接——老宅的生长 |
第4章 形式和组织——萧山南沙乡土住宅的类型分析 |
4.1 样本分析方式 |
4.1.1 多角度考察 |
4.1.2 样本的局限性 |
4.1.3 类型分析方式 |
4.2 样本的时间断代和分布 |
4.2.1 年代组 01,1980 年代之前 |
4.2.2 年代组 02,198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初 |
4.2.3 年代组 03,1990 年代中期至 2000 年 |
4.2.4 年代组 04,2000 年至 2009 年 |
4.2.5 年代组 05,2009 年至今 |
4.2.6 小结 |
4.3 主体建筑空间类型 |
4.3.1 原始型 |
4.3.2 基本型和扩展型 |
4.3.3 对称型和组合型 |
4.3.4 “基因图谱”——主房空间的类型进化规律 |
4.4 附属建筑空间类型 |
4.3.1 附着型 |
4.3.2 共生型 |
4.3.3 替换型 |
4.3.4 扩张型 |
4.3.5 占据型 |
4.3.6 “新陈代谢”——附属配房的演化逻辑 |
4.5 聚落地块格局分析 |
4.5.1 聚落肌理 |
4.5.2 地块格局 |
4.5.3 围合和阡陌——萧山南沙聚落的地块格局 |
4.5.4 边界和圈层——萧山南沙聚落的入户路径 |
4.5.5 网格和细分——悉尼奥斯特拉地区的比较研究 |
4.5.6 地块格局,规划和生产的博弈 |
4.5.7 未来规划,重写并非唯一解 |
4.6 形式的组织机制总结 |
4.6.1 基因——受控的广谱型 |
4.6.2 共享——短程通讯 |
4.6.3 突变——特征涌现 |
4.6.4 蔓延——“序”的形成 |
4.6.5 小结 |
第5章 特征和模式——萧山南沙乡土住宅的生成逻辑 |
5.1 萧山南沙地区乡土住宅的模式 |
5.1.1 映射:地域基因的“函数” |
5.1.2 模式,子系统的映射组合 |
5.2 “之间”:萧山乡土住宅的外部条件特征 |
5.2.1 在乡土建筑语境下“之间”的内涵 |
5.2.2 萧山南沙乡土住宅的“之间”状态 |
5.3 乡土和都会之间,萧山的社会规则 |
5.3.1 “家”,通用的框架 |
5.3.2 礼俗和迷信,乡民的心态 |
5.3.3 差序格局,亲疏的隔离 |
5.4 农业和工业之间,萧山的经济形态 |
5.4.1 高密度小规模工业化,扁平化的城乡 |
5.4.2 “不离乡不离土”,萧山的工业化转型 |
5.4.3 “农民城市人”,萧山的新农村人 |
5.5 地方和全球之间,萧山的文化价值 |
5.5.1 “山寨”,缺乏自信的文化 |
5.5.2 “媚俗”,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
第6章 结语:新城镇化语境下萧山南沙乡土住宅的启示 |
6.1 乡村,从城镇化到村镇化 |
6.2 土地,从争利到让利 |
6.3 品味,从媚俗到白贲 |
6.4 传统,从静态到动态 |
6.5 关注,从精英到民粹 |
6.6 匠作,从业余到规范 |
6.7 设计,从封闭到开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样本访谈记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建筑的热工性能及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木结构建筑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木结构建筑的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2 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建筑的构造设计研究 |
2.1 木结构建筑体系 |
2.1.1 概述 |
2.1.2 方木原木结构体系 |
2.1.3 胶合木结构体系 |
2.1.4 轻型木结构体系 |
2.1.5 结构体系对比分析 |
2.2 木结构建筑中的节点技术 |
2.2.1 穿插、榫卯连接 |
2.2.2 齿、抵连接 |
2.2.3 螺栓连接 |
2.2.4 齿板连接 |
2.3 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建筑的构造设计 |
2.3.1 概述 |
2.3.2 基础的构造做法 |
2.3.3 墙体的构造做法 |
2.3.4 屋顶的构造做法 |
2.3.5 楼梯的连接节点做法 |
2.3.6 屋架的连接节点做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墙体传热计算与对比分析 |
3.1 木结构建筑外墙的应用模式 |
3.1.1 木骨架组合墙体 |
3.1.2 构造层次对比分析 |
3.2 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墙体传热系数的理论计算 |
3.2.1 围护结构的传热方式 |
3.2.2 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
3.2.3 保温材料的选取 |
3.2.4 墙体试件的规格尺寸与构造详图 |
3.2.5 墙体填充不同保温材料时传热系数的理论计算 |
3.3 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墙体传热系数的有限元模拟计算 |
3.3.1 ANSYS有限元软件的三维热力学模拟分析法 |
3.3.2 ANSYS有限元模拟计算过程 |
3.3.3 ANSYS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4 理论计算与ANSYS模拟计算的统计与分析 |
3.4.1 计算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3.4.2 对比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4 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墙体热工性能实验研究 |
4.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方法 |
4.1.1 热箱法及其检测原理 |
4.1.2 热流计法及其检测原理 |
4.1.3 红外热像仪法及其检测原理 |
4.2 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墙体试件的制作 |
4.2.1 木结构材料的分类 |
4.2.2 试件材料的选取 |
4.2.3 试件设计及制作 |
4.3 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墙体热工性能实验 |
4.3.1 实验设备 |
4.3.2 实验装置及工作原理 |
4.3.3 主要技术性能及指标 |
4.3.4 测试步骤及过程 |
4.3.5 实验数据统计 |
4.3.6 数据汇总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建筑节能优化设计 |
5.1 数据对比与差异原因分析 |
5.1.1 传热系数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 |
5.1.2 差异原因分析 |
5.1.3 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墙体的热工性能对比分析 |
5.2 节能优化设计 |
5.2.1 墙体构造优化设计 |
5.2.2 填充不同厚度XPS板的墙体传热系数研究 |
5.2.3 墙体最佳厚度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图录 |
表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本人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建筑设计全过程理论的建筑策划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基本理论 |
2.1 建筑设计方法论 |
2.1.1 设计方法论的研究现状 |
2.1.2 建筑设计的全过程理论 |
2.1.3 阿西曼的设计形态结构 |
2.1.4 建筑设计流程的构成 |
2.1.5 建筑策划理论 |
2.2 国内建筑设计流程结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传统建筑设计现状 |
2.2.2 国内建筑设计过程理论研究成果 |
3 国外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建筑策划实践 |
3.1 RIBA的工作计划及协会对建筑策划的要求 |
3.1.1 Plan of Work 2013 |
3.1.2 RIBA对建筑策划的约定 |
3.2 AIA的B201合同模板及对建筑策划的要求 |
3.2.1 AIA的B201合同模板 |
3.2.2 B201合同对建筑策划的约定 |
3.3 国外建筑策划的实践活动 |
3.3.1 查尔斯.摩尔在圣马修教堂的参与性设计过程 |
3.3.2 GBQC建筑事务所在美国印第安国家博物馆的成功 |
3.4 国外建筑策划实践的总结 |
4 国内建筑设计过程 |
4.1 国内建筑设计程序及常规工作流程 |
4.1.1 各项法律政策下的标准建筑设计服务内容 |
4.1.2 国内建筑策划服务的现状 |
4.2 典型的建筑设计案例 |
4.2.1 GAD建筑设计公司在西溪小镇项目上的失败 |
4.2.2 中海西溪华府项目的成功 |
4.2.3 项目建筑策划成功的要点 |
4.2.4 项目建筑策划的总结和分析 |
4.2.5 项目建筑策划存在的不足 |
4.3 国内建筑策划缺失的影响 |
4.3.1 对项目的影响 |
4.3.2 对建筑师的影响 |
5 建筑策划的方法 |
5.1 加强建筑策划在当下的必要性 |
5.2 客观条件的支持 |
5.3 主观意识的培养 |
6 结束语 |
6.1 对本研究的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6.3 对建筑前期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天津大学建筑系馆外檐更新工程后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缘起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界定 |
1. 研究对象 |
2. 相关概念界定 |
(1)建筑外檐 |
(2)建筑外檐更新 |
三、既往研究 |
1. 建筑外檐更新工程既往研究 |
2.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更新改造实践研究 |
四、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 |
(2)现场调研 |
(3)经验总结 |
五、研究内容和框架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建筑外檐及其更新改造 |
1.1 建筑外檐 |
1.1.1 外檐的涵义 |
1.1.2 外檐的组成 |
1.1.3 外檐的作用 |
1.1.4 保证外檐作用的两要素 |
1.2 建筑外檐更新改造 |
1.2.1 外檐更新改造的原因 |
1.2.2 外檐更新改造的常用方法 |
1.3 建筑外檐材料更新与再利用 |
1.3.1 外檐材料更新 |
1.3.2 废弃建筑材料再利用 |
1.3.3 废弃外檐材料再生——利用再生骨料生产新型建筑外墙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外檐更新实践 |
2.1 项目概况 |
2.1.1 项目背景 |
2.1.2 项目基本信息 |
2.2 目标和原则 |
2.2.1 更新改造目标 |
2.2.2 整体更新改造原则 |
2.3 更新改造方案 |
2.3.1 更新设计——建筑外檐整体修缮改造 |
2.3.2 材料和技术更新——外檐饰面材料的再生 |
2.4 工程实践的效果评价 |
2.4.1 传承性 |
2.4.2 适用性 |
2.4.3 安全性 |
2.4.4 节能性 |
2.4.5 经济性 |
2.4.6 示范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外檐更新工程的构造措施探讨 |
3.1 节点构造方式的选择 |
3.1.1 平瓦屋面的檐沟和滴水 |
3.1.2 滴水构造对外观的影响 |
3.1.3 女儿墙压檐的坡度和方向 |
3.1.4 窗台披水对立面的影响 |
3.1.5 板缝的构造与施工要求 |
3.1.6 幕墙内部的有组织排水 |
3.2 新材料与原材料的连接 |
3.2.1 新材料荷重的隐患 |
3.2.2 结构加固改造中的遗憾 |
3.2.3 新材料表面强度低 |
3.2.4 龙骨的安全性 |
3.2.5 出水口位置对墙裙的影响 |
3.2.6 散水的排水组织 |
3.3 门窗的更新及对室内装修的影响 |
3.3.1 门窗安装 |
3.3.2 与室内装修的衔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外檐材料的再生技术探讨 |
4.1 废弃外檐材料再生 |
4.1.1 拆除方式的选择 |
4.1.2 废料粉碎后大粒径颗粒的利用 |
4.1.3 施工场地对就地再生的限制 |
4.1.4 机械设备对就地再生的限制 |
4.2 再生墙板的固化能耗 |
4.2.1 建筑节能与固化能耗能 |
4.2.2 再生外墙板的固化能耗 |
4.2.3 外檐饰面材料再生的节能思路 |
结语 |
一、外檐更新工程要注重细节 |
1. 水对建筑外檐的柔性破坏 |
2. 细节决定外檐更新的效果 |
二、外檐更新工程应用材料再生技术的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挂瓦流水线设计方案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挂瓦流水线设计方案说明[J]. 铁四局设计处.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6(10)
- [2]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D]. 孙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与实践研究[D]. 宋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建造主体演变对当代农宅技术变迁的推动作用 ——基于川渝农村地区案例的分析[D]. 刘瑜. 重庆大学, 2014(01)
- [5]标准模块化轻钢结构房屋工业化建造的实践研究[D]. 孙小曦. 东南大学, 2017(04)
- [6]陇川县景颇族民居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D]. 张悦扬.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1)
- [7]浙江萧山南沙地区当代乡土住宅的历史、形式和模式研究[D]. 段威. 清华大学, 2013(07)
- [8]燕尾榫接板式木结构建筑的热工性能及构造研究[D]. 梁斐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9]基于建筑设计全过程理论的建筑策划调查研究[D]. 陈悦. 浙江大学, 2015(08)
- [10]天津大学建筑系馆外檐更新工程后续研究[D]. 吴海容. 天津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