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常规自由电子激光器(论文文献综述)
王路威[1](2005)在《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发展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自由电子激光器是一种完全新型的相干电源,它的一些特点是其它相干光源所不可比拟的.本文在简述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原理之后,介绍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发展及其应用.
刘濮鲲,杨中海,钱尚介,刘盛纲[2](1993)在《非常规自由电子激光器》文中提出本文对当前自由电子激光研究领域内的一个热点—各种与等离子体有关的“非常规”自由电子激光器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等离子体波Wiggler自由电子激光、以等离子体为背景的静磁Wiggler自由电子激光和离子通道激光。文中不仅给出了有关原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设想,并指出了未来的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李靖怡[4](2019)在《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特性及蚀除材料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激光复合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其中激光与水射流耦合加工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进行了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特性及其蚀除材料行为各方面的研究,针对耦合过程中不同时空能量特性参数下激光与水、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分析。首先,本文研究了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区域的相关特性,总结了激光的波长、脉宽等与击穿阈值的关系,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阐述了不同脉宽作用下聚焦区域自由电子密度的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光时域脉冲序列调控的方法。对耦合腔内产生气泡的原因展开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并针对此现象提出了改进方案。随后,对于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能束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搭建了耦合能束稳定长度测量装置并进行了相关的测量实验,对不同压力、不同耦合功率下稳定长度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检测了耦合能束截面的激光能量分布。建立了耦合能束冲击过程的相关模型,探究了加工过程中水射流对于加工区域的冲刷作用。最后,进行了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能束蚀除材料的实验研究,对于304不锈钢、碳化硅以及硅等材料进行了划槽实验。深入分析了不同压力的加工效果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比了不同加工方法加工的槽道形貌,对于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能束加工材料的使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验证了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能束加工的优越性。论文针对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复杂的加工环境,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探索了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的聚焦区域,耦合能束以及加工区域的相关特性,为激光与水射流复合加工的整体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张斌[5](2019)在《激光诱导的单电子波函数的形变以及其量子经典转变》文中提出为了实现激光驱动的微型加速器,我们需要克服在微米量级上变得显着的量子效应,以及强场下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为了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参考了自由电子激光器中电子从经典行为到量子行为的转变过程,同时借鉴了激光诱导的近场电子显微镜中对于强场的处理。自由电子激光器(Free electron laser)是一种利用相对论性电子在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中运动,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发生周期性震荡产生同步辐射的器件。目前实验上的FEL完全可以用全经典的理论来描述电子的动力学行为,电子被处理为在磁场中运动的带电(-e)点粒子。而从康普顿散射的角度来看,如果相互作用中电子的量子反冲(quantum recoil q)足够大,且电子的动量分布宽度△P足够小时,电子的动量能够产生可观测的“量子化”分布,我们需要用量子力学来描述电子的行为,该情况下被称为量子自由电子激光器(quantum FEL)。当激光照射到纳米材料表面时,可以激发出局域在材料表面的强场,被称为近场。当电子与近场光发生耦合时,电子能够吸收/放出多个光量子,与量子自由电子激光器类似,产生“量子化”的动量/能量边带分布,这种现象是激光诱导的近场电子显微镜(Photon-induced near-field electron microscopy,简称PINEM)的显着特征,称为PINEM效应。为了能够统一的解释电子的波粒二象性问题,我们从量子力学的角度出发将电子作为波包处理,认为粒子性和波动性均为电子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中的表现,将相互作用过程作为一种测量手段。我们借助inverse Smith-Purcell效应的模型,让电子与光栅上激发的近场发生相互作用,通过调节入射光的波长、光栅的结构周期以及电子初始波包的大小和相位,系统地研究了单电子波函数在光学近场作用下的量子调控和聚束效应,并且得到了激光加速器中电子的经典粒子行为(如介质激光加速器)以及超快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量子波动行为(如PINEM效应)。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合分析,我们将电子波包尺寸与近场光的波长的比例定义为“衰减系数”(Γ(L)=2πσz(L)/βλ),用来衡量电子与近场耦合中表现出的点粒子行为和波动行为。通过调控衰减系数的大小,即改变电子波包的尺寸或近场光的波长,与近场光相互作用的电子能够实现从粒子到波的转变,从而具体地刻画出自由电子波函数在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的波粒二象性。我们研究了电子初始波包的啁啾相位对于末态电子的影响,结合衰减系数,将电子与近场耦合的模式区分为三种典型行为:经典的点粒子加速、量子的PINEM效应以及介于经典和量子条件之间的“非常规”动量/能量边带。对比PINEM效应,我们将最后一种情况命名为反常PINEM效应(anomalous PINEM,简称APINEM)。另一方面,我们利用Crank-Nicholson方法数值地计算相互作用过程中电子波函数的演化过程,并将电子态投影到相空间中得到了波包的Wigner分布,从而获得了相空间中电子的两种基本特征:即,波包的量子形变,和动量/能谱边带之间的量子干涉条纹。借助相空间中涌现出的电子波函数的量子形变和干涉条纹,我们将APINEM效应理解为经典的加速和量子的PINEM效应之间的一种“过渡”行为,因此从电子波包的角度能够将近场作用下粒子的经典线性加速和量子PINEM效应进行统一的解释。同时根据相空间中的波包演化特征,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自由传播带来的啁啾效应而导致的单粒子聚束,单粒子反聚束以及周期性聚束的行为。在周期性聚束中我们得到了阿秒级(10-18s)宽度的单个聚束,这样的结果对于提高电子相干性从而实现高分辨率的电子成像以及研究电子发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波粒二象性的图像下,我们研究了强场环境中的电子加速和电子量子相干调控的问题,提出了衰减系数Γ(L)的概念来刻画电子从粒子性到波动性的转变,在相空间中具体分析了电子与近场耦合过程中的量子形变与干涉条纹。借助量子干涉的概念,将电子与近场相互作用的三种典型图像自洽的联系在一起,将经典的加速行为理解为量子力学系统中自然涌现出的结果。
李让[6](2020)在《离子束制备金属纳米颗粒对介电材料光学特性的调控及应用》文中认为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效应,在信息存储、医学检测、生物传感以及集成电路等众多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费曼首次提出纳米技术以来,金属纳米颗粒在光子学领域的研究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其中,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对介电材料的线性及非线性的光学调制效应,已经成为集成光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传统的金属纳米颗粒合成技术,如化学合成等,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易受环境影响,且相对不利于器件集成化发展。因此,制备性能稳定可控的金属纳米颗粒并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对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多功能集成光子学器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离子束技术在金属纳米颗粒制备改性介电材料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离子辐照过程,将加速的金属离子轰击到介电材料表面,可以将金属离子的能量传递给靶材料;由于靶材料固溶度的限制,注入的金属离子超饱和析出,从而在介电材料内部合成嵌入式的金属纳米颗粒。不同于传统的金属纳米颗粒合成方法,离子束技术为金属纳米颗粒对介电材料光学特性的调控及应用带来了崭新的前景。一方面,纳米颗粒与介电材料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并可通过改变注入条件,控制纳米颗粒尺寸、空间分布、形貌等物理性质,对其光学响应进一步调控;另一方面,纳米颗粒嵌入到介电材料中,被介电材料所保护,具有高度稳定性,理论上可以在任意材料中合成任意种类的金属纳米颗粒。同时,离子束技术作为成熟的微纳加工技术之一,是实现高度集成化与工业化的光子学器件的基础与关键。迄今为止,人们已经成功利用离子束技术在玻璃等介质中实现了不同种类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然而,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还主要局限在非晶态介电材料中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形成,对于金属纳米颗粒对介电晶体材料光学特性的调控及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作为重要的光学介质,介电晶体(如Nd:YAG、Nd:YCOB、BGO、CaF2等)在频率转换、非线性吸收、激光产生、信号存储与放大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介电晶体材料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阐明金属纳米颗粒在介电晶体材料中的形成机理,利用金属纳米颗粒改性多功能介电晶体材料,并结合三维微纳结构,制备基于金属纳米颗粒和介电晶体复合材料的集成光子学器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兼具广阔的应用前景,为集成光子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在不同介电材料中合成金属纳米颗粒;利用快重离子辐照技术调控金属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质;利用离子注入、飞秒激光刻蚀等微纳加工技术设计光波导结构;以及结合金属纳米颗粒与光波导结构实现调Q锁模超快激光的产生等。根据实验目的和选用的介电材料种类的不同,可以将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归纳为如下内容:利用低能银离子注入技术,在熔融石英(Si02)中制备球形银(Ag)纳米颗粒。通过线性吸收谱,证明了纳米颗粒具有优良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其吸收峰位于400 nm波长处,并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而红移。基于Z扫描实验,纳米颗粒在可见光515 nm波长的非线性吸收展现出良好的饱和吸收特性,三阶非线性吸收系数为-64.6 cm/GW,非线性折射呈明显的自聚焦现象,三阶非线性折射率为4.2×10-12 cm2/W。而在近红外1030 nm波长处,纳米颗粒展现出弱饱和吸收特性。利用低能Ag离子注入技术,在掺钕的钇铝石榴石(Nd:YAG)晶体中制备球形Ag纳米颗粒。吸收谱表明,其等离激元共振吸收峰位于500 nm波长处,并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而红移。三阶非线性吸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在515 nm波长处增强了基底的饱和吸收特性,三阶非线性吸收系数增大6个数量级,而三阶非线性折射率和Nd:YAG晶体相比也增强了 4个数量级。在1030 nm波段,纳米颗粒展现出明显的饱和吸收特性,非线性吸收系数为-115 cm/GW,调制深度达0.8%。利用低能Ag离子注入技术,在锗酸铋(BGO)晶体中制备球形Ag纳米颗粒。整个注入区由于离子注入过程中的损伤呈多晶态,使得吸收峰实验值466 nm较模拟值蓝移。三阶非线性吸收结果表明,在引入纳米颗粒后,由于纳米颗粒等离激元共振的调制作用,BGO晶体的双光子吸收效应呈现类三光子吸收的现象。我们建立了一种双层结构的模型,解释了这个过程中的非对称Z扫描结果。利用快重(氙,Xe)离子辐照技术,拉长在Nd:YAG晶体中的球形Ag纳米颗粒,进而调控纳米颗粒的等离激元共振响应。通过偏振吸收谱测试,未经过Xe离子辐照的球形纳米颗粒的等离激元共振响应与偏振无关,其吸收峰在0°和90°偏振下均为448 nm。而拉长的纳米颗粒的等离激元共振响应,在0°偏振下吸收峰红移至452 nm,在90°偏振下吸收峰蓝移至443 nm。我们构建了纳米颗粒拉长模型,分析了纳米颗粒长宽比和尺寸对偏振依赖的等离激元共振响应的影响。结合纳米颗粒的近场光强分布,解释了纳米颗粒对Nd:YAG荧光的增强效果,打破了离子注入纳米颗粒导致基底荧光淬灭的传统观点。利用快重离子辐照技术,通过C60团簇注入及Xe离子注入,拉长在不同基底(SiO2、氧化铟锡晶体、氟化钙晶体)中的球形金纳米颗粒,研究基底对快重离子辐照拉长纳米颗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氟化钙晶体抗溅射能力最弱导致纳米颗粒被破坏,非晶态的SiO2抗溅射能力最强,而氧化铟锡晶体中纳米颗粒拉长效果最佳。与200 MeV Xe注入的样品相比,4 MeV C60团簇注入拉长效果相似,但溅射能力更强。该工作第一次在晶体材料中通过快重离子辐照实现纳米颗粒的拉长,并保持了基底材料的晶态,同时,利用C60团簇注入,使得拉长纳米颗粒所需要的注入能量降低了 98%。利用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在掺钕的氟化钙(Nd:CaF2)晶体中制备了包层光波导结构。实验探索了脉冲能量、写入深度以及光波导尺寸对光波导导光性能的影响。通过端面耦合系统表明,光波导对于入射光偏振依赖性较小,传输损耗最小为0.7 dB/cm,最优的飞秒激光加工参数为脉冲能量0.21 μJ、深度3.0 μm、直径50 μm。同时,荧光结果表明,波导区域中的荧光性能没有受到激光加工的影响,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为包层波导激光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低能Ag离子辐照结合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分别在SiCO2和Nd:YV04晶体上,制备了 Ag纳米颗粒和包层光波导结构。我们首次提出一种类二维纳米颗粒阵列模型,模拟了非孤立态纳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独特等离激元共振吸收现象。利用吸收峰的红移,增强近红外波段的非线性调控。通过双温模型对Z扫描过程中的温度分析,证明了纳米颗粒在近红外波段具有饱和吸收特性。利用Si02中的Ag纳米颗粒作为可饱和吸收体,结合Nd:YVO4中的包层光波导结构,实现了1μm波段调Q锁模激光的产生。激光阈值为31.5 mW,最大输出功率为245 mW,斜效率为29.3%,最大重复频率为6.5 GHz,最小脉宽为27 ps。利用碳离子注入结合精密金刚石刀切割技术,在掺钕的硼酸氧钙钇(Nd:YCOB)晶体中制备了脊形光波导结构。光波导的偏振依赖性被完整保留下来,最大输出功率56μW,波导区域的荧光强度也有所提高。此外,与平面光波导相比,脊形光波导倍频效率提高了 66%,最大倍频信号输出功率提高了10.7%。利用低能Ag离子辐照、氧离子注入结合精密金刚石刀切割技术,在Nd:YAG晶体上制备了集成Ag纳米颗粒的脊形光波导结构。纳米颗粒嵌入在光波导上表面53 nm深处,平均粒径3 nm。通过端面耦合系统测试表明,光波导具有良好的偏振依赖性,在集成纳米颗粒后,光波导的反饱和吸收性转变为优良的饱和吸收特性。在810 nm波长激光泵浦下,利用倏逝场耦合作用,我们成功在该集成光波导器件上实现了 1064 nm波长的调Q锁模激光的产生。激光最大重复频率为10.53 GHz,最小脉宽为29.5 ps。
李连森[7](2017)在《基于轫致辐射的单能X射线产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X射线脉冲星能够为航天器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时间等导航信息,可以用于实现航天器自主导航和自主运行管理,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与潜力。为了进行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关键技术研究,需要搭建基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地面模拟系统。作为地面模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X射线脉冲星模拟源是模拟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因此,对X射线脉冲星模拟源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系统的对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发展进行了论述,其中,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几种常用的X射线源的特点、工作原理及研究现状。基于目前国内外X射线源产生方案的研究现状,本文综合多种因素,提出使用高能电子入射到钨靶产生轴致辐射,使轫致辐射入射到金属靶材中产生特征X射线作为X射线脉冲星模拟源的技术方案。同时,为了确定该方案最优化设计参数,以得到单能性较好的软X射线源作为X射线脉冲星模拟源,本文使用了 MCNP和Geant4程序对模拟源进行理论模拟。模拟过程主要分为轫致辐射的产生和特征X射线的产生两个部分,通过对两个过程的模拟,得到了 X射线能谱分布随入射电子能量、金属靶的半径、长度、靶材的变化趋势以及特征X射线计数与X射线总计数的比值随入射电子能量、金属靶的半径、长度、靶材的变化趋势,从而得到了所模拟的情况中单能性最优解,为X射线脉冲星地面模拟系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何泊衢[8](2019)在《气相和液相介质中飞秒光丝相互作用对太赫兹辐射的调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太赫兹辐射,具备特征光谱、低能量、强穿透力、超短脉冲、高分辨率以及大带宽等优秀性质,在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医学、无损检测、光谱测量、无线通讯、太空探索等领域应用广泛,备受科研界与产业界工作者的青睐。然而,太赫兹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太赫兹光谱调控的研究、太赫兹幅度增强的新途径、传统材料在太赫兹频率的非线性研究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着提升空间。本论文主要研究气相和液相介质中飞秒光丝非共线相互作用形成的等离子体光栅对飞秒激光成丝产生太赫兹辐射的调控作用,并进一步实验研究了相变与二维材料的太赫兹频率非线性特性。本论文的具体内容包括:1.提出一种基于气相等离子体光栅的双色场飞秒光丝太赫兹辐射的全光学光谱调控新方法。通过单色场飞秒光丝与双色场飞秒光丝非共线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区域自由电子密度空间上呈现周期性调制的性质,形成可全光调控的等离子体光栅;在等离子光电流以及非线性四波混频作用下,实现了空气光丝中高频太赫兹光谱成分(>0.75 THz)的有效增加。在实验上研究了单脉冲能量、光场偏振态等物理参数对太赫兹增强效应的影响,观测到高单脉冲能量,平行偏振状态有助于光丝中高频太赫兹辐射的增强。本方法可以扩展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适用范围以及提高对应光谱检测灵敏度,为研究晶格声子振动,扭转变形和分子间键合等依赖于高频太赫兹场的物理过程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2.提出并实验验证了液相介质中飞秒光丝诱导产生的太赫兹辐射与超连续谱中短波频率的关联性;在实验上,利用两束同步飞秒光丝非共线相互作用,形成等离子体光栅,实现对液相介质飞秒光丝诱导产生太赫兹幅度的有效增强,并研究了光丝泵浦能量、相对偏振角度对太赫兹幅度的影响,当相互作用脉冲泵浦能量与初始脉冲能量相等、相对偏振为平行状态时,太赫兹具有最大的增强幅度。通过光丝相互作用产生的超连续谱短波的增强效应对太赫兹光场增强的机理进行解释。液体中飞秒光丝诱导产生的太赫兹辐射具有高转换效率的优点,同时通过光丝的相互作用可以便捷地远程控制液体中太赫兹的产生与增强,满足材料科学应用对5-20THz强场可调谐太赫兹源的迫切需求,为复杂材料体系低能量激发提供全新操控手段。3.通过Z扫描技术研究相变材料Ge2Sb2Te5(GST)以及二维材料石墨烯在太赫兹频率的非线性吸收系数;并且发现GST材料在太赫兹辐射作用下,具有非线性增透特性,该特性适用的光谱范围宽;利用石墨烯的可饱和吸收特性,提出一种利用可饱和吸收体进行脉冲宽度测量的方法。结合太赫兹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对传统材料在太赫兹频率的光学特性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新应用的产生,如GST材料可以广泛用于适当功率下的太赫兹镀膜技术,具有和传统光学增透膜技术的兼容性;石墨烯作为太赫兹频率上的可饱和吸收体,将对太赫兹半导体激光器被动锁模以及脉冲测量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军[9](1998)在《自由电子激光器的新进展》文中提出本文对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实验装置以及自由电子激光辐射的基本特征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在系统综述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韩鹏[10](2008)在《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系统建立及金属薄膜热输运过程研究》文中认为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的微观机理是能源、信息技术、材料科学和微加工等领域中的重要基础科学。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在微观层面都体现为载能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其时间一般都处在皮秒-飞秒量级。飞秒瞬态热反射(FTTR)技术,可以分辨并观测这些载能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而成为微观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观测及规律研究的实验手段,这也是观测载能粒子微观相互作用过程的唯一手段。本工作建立了基于FTTR技术的飞秒激光抽运-探测(又称泵浦-探测)热反射实验系统。此系统主要包括:飞秒激光器系统、光学系统、信号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飞秒激光器系统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光源,由飞秒光纤激光器、倍频器和温度控制器组成。光学系统是整个实验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分束模块、抽运光光路、探测光光路、延迟系统、调制系统和投射光路组成。光学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产生抽运光和探测光;实现对抽运光的调制以及探测光的延迟控制;保证抽运光与探测光共同聚焦于样品表面同一点。信号采集系统由光电探测器和锁相放大器组成,其功能是对测量信号进行提取和放大。控制系统由安装在工控机上的控制软件及工控机与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线构成,其功能是实现光学系统和信号采集系统的自动运行。在系统建立过程中,解决了采用自相关方法标定系统零点的关键技术;设计了系统控制软件,实现了整个实验系统的自动运行;针对光学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设计了多种实施方案,其中采用共线投射方案的光学系统(共线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超短激光脉冲加热,可能会在金属中产生非常复杂的温度分布。如果加热时间和电-声子相互作用时间在量级上相当,电子温度会高于周围晶格温度,出现非平衡热输运过程。目前,用于描述金属中微尺度非平衡热输运过程的模型主要有抛物两步(PTS)模型和双相滞(DPL)模型。本文通过对比PTS模型和DPL模型发现:两个模型在描述金属中非平衡热输运过程时并不一致;有热源项的DPL模型描述的温度与PTS模型描述的晶格温度和电子温度都不相符;DPL模型在描述超短激光脉冲加热金属出现的非平衡热输运过程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极低温度条件下,电子还可能以波动的形式在金属中传递热量,这种热量传递方式一般用热波(CV-Wave)模型或DPL模型描述。针对波动导热方式,本文提出了一种间接数值模拟方法。针对脉冲激光加热问题,利用这种方法对DPL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一维直角坐标系和二维圆柱坐标系中的数值模拟结果展示了热波、类热波、扩散和过扩散导热方式在两种坐标系中的表现形式。利用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实验系统,在低能量激光脉冲激发条件下,对金膜中的热输运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实验研究中,激光脉宽为140fs,最高电子温升不超过10K。实验结果与PTS模型、POS模型以及DPL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只有PTS模型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同时也发现,在低能量激光脉冲激发条件下得到的电-声子耦合因子G值为4.5×1016W/(m3K),与Brorson等以及Qiu等在高能量激光脉冲激发条件下实验结果拟合出来的G值,2.8×1016W/(m3K),有所区别。
二、非常规自由电子激光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常规自由电子激光器(论文提纲范文)
(1)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发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
3 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发展 |
4 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应用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特性及蚀除材料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激光与水耦合区域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2 激光与水射流耦合能束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3 耦合能束蚀除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区域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激光诱导水电离模型的建立 |
2.3 光致电离过程分析 |
2.3.1 自由电子密度演变过程分析 |
2.3.2 有时域脉冲序列的激光与水作用过程分析 |
2.4 激光诱导击穿实验 |
2.4.1 实验用激光器 |
2.4.2 实验结果分析 |
2.5 激光与水射流耦合界面现象分析 |
2.5.1 气泡产生过程分析 |
2.5.2 气泡观测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能束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耦合能束稳定长度探究 |
3.2.1 压力变化的影响 |
3.2.2 喷嘴周围能量分布的影响 |
3.3 耦合能束能量分析 |
3.3.1 光斑能量分布测量 |
3.3.2 耦合能束激光功率测量 |
3.4 耦合能束作用过程仿真研究 |
3.4.1 耦合能束蚀除材料过程 |
3.4.2 耦合能束冲击工件过程 |
3.5 能束特性实验探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能束蚀除材料实验 |
4.1 引言 |
4.2 耦合能束加工实验 |
4.2.1 不锈钢加工实验分析 |
4.2.2 碳化硅加工实验分析 |
4.2.3 硅加工实验分析 |
4.2.4 不同加工方法加工槽道形貌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激光诱导的单电子波函数的形变以及其量子经典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1节 自由电子激光器(FEL) |
1.1 FEL的基本原理 |
1.2 经典自由电子激光器中电子的动力学 |
1.3 量子自由电子激光器 |
第2节 光子诱导的近场电子显微镜(PINEM) |
2.1 等离激元(Plasmon) |
2.2 PINEM效应 |
第二章 理论模型和方法 |
第1节 微扰分析(单光子过程) |
1.1 相位依赖的动量分布 |
1.2 相位无关的动量分布 |
1.3 小结 |
第2节 非微扰分析(多光子过程) |
第3节 数值分析 |
3.1 相空间中的Wigner分布函数 |
3.2 离散化与Crank-Nicholson方法 |
第三章 数值结果与分析 |
第1节 点粒子相互作用图像 |
第2节 PINEM |
第3节 APINEM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6)离子束制备金属纳米颗粒对介电材料光学特性的调控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 |
2.1 金属纳米颗粒的基本理论 |
2.2 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2.3 金属纳米颗粒的实验表征 |
2.4 光波导技术 |
2.5 波导激光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低能离子注入制备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
3.1 熔融石英中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质 |
3.2 Nd:YAG晶体中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质 |
3.3 BGO晶体中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质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快重离子辐照调控金属纳米颗粒光学性质 |
4.1 Xe离子辐照对银纳米颗粒光学性质的调控 |
4.2 C_(60)团簇辐照对金纳米颗粒光学特性的调控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的包层波导激光的制备 |
5.1 飞秒激光制备包层光波导及其性质研究 |
5.2 基于Ag:SiO_2可饱和吸收体的包层波导激光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的脊形波导激光的制备 |
6.1 离子注入制备脊形光波导及其性质研究 |
6.2 基于Ag:Nd:YAG晶体的脊形集成波导激光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 |
7.1 总结 |
7.2 主要研究创新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
已发表论文 |
参加的国内及国际会议 |
获得的荣誉、奖励 |
致谢 |
附三篇已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轫致辐射的单能X射线产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的发展概况 |
1.3 X射线脉冲星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其意义 |
1.4.1 论文的意义 |
1.4.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X射线产生方法研究 |
2.1 X射线管 |
2.2 同步辐射 |
2.3 激光等离子体 |
2.4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X射线单能源产生方案及模拟结果 |
3.1 脉冲星X射线信号特征 |
3.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3 轫致辐射过程模拟 |
3.4 特征X射线产生过程模拟 |
3.4.1 铜靶材特征X射线产生 |
3.4.2 铁靶材特征X射线产生 |
3.4.3 铝靶材特征X射线产生 |
3.5 X射线单能性模拟 |
3.5.1 MCNP模拟结果 |
3.5.2 Geant4程序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气相和液相介质中飞秒光丝相互作用对太赫兹辐射的调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太赫兹辐射技术概述 |
1.1.1 应用背景 |
1.1.2 太赫兹产生的方法 |
1.1.3 太赫兹探测的方法 |
1.2 基于飞秒光丝的太赫兹辐射技术 |
1.2.1 飞秒光丝的形成以及其特性 |
1.2.2 飞秒光丝产生太赫兹研究进展 |
1.2.3 光丝相互作用对太赫兹辐射的影响 |
1.3 太赫兹辐射领域尚存的问题 |
1.4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1.4.1 选题的意义 |
1.4.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空气中光丝诱导太赫兹光谱调制 |
2.1 双色场飞秒光丝产生太赫兹的理论模型 |
2.1.1 四波混频模型 |
2.1.2 等离子体光电流模型 |
2.1.3 普适数值模型 |
2.2 等离子体光栅形成的物理机制以及特性 |
2.3 等离子体光栅对太赫兹频谱的调制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平行/垂直偏振情况下的等离子体光栅 |
2.3.3 偏振状态对于双色场太赫兹辐射的影响 |
2.3.4 单脉冲能量对于双色场太赫兹辐射的影响 |
2.3.5 四波混频效应对太赫兹高频部分的增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液体中光丝诱导太赫兹的产生与调制 |
3.1 液相介质中飞秒光丝产生的太赫兹辐射 |
3.1.1 理论模型与假设 |
3.1.2 实验设计与验证 |
3.2 液体中光丝产生太赫兹辐射的实验研究 |
3.2.1 太赫兹能量与泵浦能量之间的关系 |
3.2.2 液相介质中飞秒光丝产生太赫兹辐射的光谱测量 |
3.3 光丝相互作用诱导的太赫兹增强 |
3.3.1 实验装置 |
3.3.2 实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相变与二维材料的太赫兹非线性的研究 |
4.1 背景介绍 |
4.2 Z扫描技术 |
4.3 相变材料非线性的实验研究 |
4.3.1 非线性吸收系数的测量 |
4.3.2 非线性增透现象的实验测量 |
4.4 二维材料非线性的实验研究 |
4.4.1 可饱和吸收系数的测量 |
4.4.2 基于二维非线性材料的太赫兹脉冲诊断方法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未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以及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 |
作者简历 |
学术论文 |
发明专利 |
后记 |
(10)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系统建立及金属薄膜热输运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微观热载流子 |
1.1.2 激光二极管与尺寸效应 |
1.1.3 场效应晶体管与非平衡热输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飞秒瞬态热反射技术 |
2.1 飞秒瞬态热反射技术的实现原理 |
2.2 调制技术 |
2.3 反射率变化的测量过程 |
2.4 反射率与温度的函数关系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实验系统建立 |
3.1 主要仪器选取 |
3.1.1 飞秒激光器 |
3.1.2 声光调制器 |
3.1.3 锁相放大器 |
3.2 光学系统设计 |
3.2.1 光束分离 |
3.2.2 缩束模块 |
3.2.3 光程差控制 |
3.2.4 投射方式 |
3.3 实验系统 |
3.3.1 飞秒激光器系统 |
3.3.2 光学系统 |
3.3.3 信号采集系统 |
3.3.4 控制系统 |
3.4 激光脉宽测量 |
3.5 实验系统零点标定 |
3.6 实验系统降噪调节 |
3.7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激光加热金属问题的理论分析 |
4.1 特征时间 |
4.2 理论模型 |
4.2.1 激光加热在模型中处理方式 |
4.2.2 抛物两步模型 |
4.2.3 双曲一步模型 |
4.2.4 双相滞模型 |
4.3 DPL模型和PTS模型的对比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不同导热行为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5.1 DPL模型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5.1.1 一维直角坐标中的数值模拟 |
5.1.2 一维模拟结果分析 |
5.1.3 二维圆柱坐标系中的数值模拟 |
5.1.4 二维模拟结果分析 |
5.2 PTS模型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5.2.1 PTS模型数值模拟 |
5.2.2 PTS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 非平衡热输运与过扩散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金膜热输运过程实验研究及与预测结果对比 |
6.1 实验样品 |
6.2 实验条件及特点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主要符号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非常规自由电子激光器(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发展及其应用[J]. 王路威.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2]非常规自由电子激光器[J]. 刘濮鲲,杨中海,钱尚介,刘盛纲. 大自然探索, 1993(04)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纳秒激光与水射流耦合特性及蚀除材料实验研究[D]. 李靖怡.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激光诱导的单电子波函数的形变以及其量子经典转变[D]. 张斌. 南京大学, 2019(07)
- [6]离子束制备金属纳米颗粒对介电材料光学特性的调控及应用[D]. 李让. 山东大学, 2020
- [7]基于轫致辐射的单能X射线产生技术研究[D]. 李连森.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5)
- [8]气相和液相介质中飞秒光丝相互作用对太赫兹辐射的调制与应用[D]. 何泊衢.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自由电子激光器的新进展[J]. 文军. 渭南师专学报, 1998(02)
- [10]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系统建立及金属薄膜热输运过程研究[D]. 韩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