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主权国家联盟到独联体(上)——苏联解体经过(论文文献综述)
彭昕[1](2021)在《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制度的发展有深化合作和扩大规模两个方向。相对于深化合作直接实现内部提质、进一步促进制度的发展,制度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制度成员的增多,如若不基于强有力的约束协调,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制度功能的发挥、威胁制度的未来发展。诸如欧盟等强制度,因扩员而引起的内部协调困难、一体化进程延缓等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约束力较弱的国际制度扩员就更易引起功能涣散、治理低效等问题。因此,弱约束性制度理应倾向于深化合作,谨慎扩员。然而,针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实践的经验观察发现,即便在组织面临迫切提质需求的情况下,弱约束性制度仍然实现了扩员。这一选择逻辑上的反常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所在:弱约束性制度为何选择扩员?弱约束性制度如何应对扩员后的功能低效?针对这一问题,就学理基础而言,制度变迁研究构成了研究的宏观理论背景;就经验积累而言,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数据与文献为本文提供案例检验基础。但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梳理不难发现,当前以功能主义和理性选择为导向,大量聚焦强制度扩员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对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问题提供有效解释。针对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制度扩员的经验研究,缺乏更进一步的学理提炼与整合,存在理论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分析折中主义方法,在制度具备包容性特征且处于协调性制度互动背景的前提下,围绕国际制度功能的多重性内涵,提出了影响弱约束性制度扩员实现的权力制衡、规范扩散以及功能补偿三项基本假设。将其分别带入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从搁置(2001年至2007年)到进行法律准备(2008年至2014年)再到最终落实(2015年至2017年)的三个具体阶段予以验证。就上海合作组织案例而言,针对其弱约束性特征的判定既有其结构性的客观原因,也依据其一系列主观的规则设定。作为一项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主导的区域间合作制度,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基本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同一空间内众多的相似性制度供给,也在大国利益和小国需求的彼此兼容中维持了基本协调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前提,通过历时性比较上合组织扩员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发现:第一,在俄罗斯视角下,由于对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威胁感知不断提升,受到中国实力提升对中亚经济影响力增强的压力,其权力制衡需求呈现了持续增强,因此俄始终致力于积极推动扩员,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作为软制衡工具的作用;第二,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背景下,上合组织的制度成熟、成员国的实力增长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提升“上海精神”这一核心规范出现了日益增强的扩散需求,推升了各成员国寄希望于通过扩员提升制度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倾向;第三,2015年“一带一盟”对接的实现、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确立,通过制度间功能协调上合组织突破原有功能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扩员引起的功能弱化问题,解决了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引起低效问题的后顾之忧。基于系统的理论假设和经验论证,最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制度成员国权力制衡和规范扩散需求的提升增强了制度扩员的可能,但不足以促成扩员的最终实现;功能补偿的出现,是在前两项需求不断增长、扩员可能不断累积的情况下促使上合扩员决策得以最终达成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当前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分析总结出可资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约束性国际制度借鉴的发展经验和政策建议:在逆全球化时代、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大背景下,不论是既有弱约束性制度的未来发展,还是后发力量类似的制度供给,都应在关注内部功能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间关系的维护,避免碎片化引起的制度消耗,追求在协调型互动中形成制度间功能的补偿甚至借用。2021年适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本文对于上合扩员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已完成的扩员实践,还在明晰扩员依据的基础上对上合新阶段从制度协调中获取的新兴发展动力做出了积极评估与展望。
闫亚娟[2](2021)在《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为主体的三大区域板块,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主要继承国,自独立以来就不断加强独联体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努力与独联体国家一道成为世界多极格局中的一极。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2015年1月1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共同成立了欧亚经济联盟,随后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果,最终目标是发展成为类似于欧盟的欧亚联盟。但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之初正值俄罗斯遭遇美欧等西方国家经济制裁,加之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俄罗斯陷入经济危机。受俄罗斯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经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欧亚经济联盟陷入发展困境。在此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提出对外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是欧亚经济联盟各国自独立以来首次宣布同独联体以外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不仅为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会,也为域外国家深度参与独联体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新契机。欧亚经济联盟是中国周边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组织之一,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深入分析欧亚经济联盟对外战略动向对中国深化对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在明确独联体地区、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自由贸易区理论、非传统收益理论、轮轴-辐条理论以及地缘政治经济理论为基础,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与诉求、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思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际进展入手,重点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特征、主要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对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未来走势进行了研判,在此基础上针对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建议。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是在内部和外部环境都不甚乐观的情况下提出的,目标宏大。为使建设顺利进行,欧亚经济联盟规划了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具体推进思路。第一,以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为指导。新欧亚主义思想是21世纪以来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它主张东西并重,强调重视欧洲同时,增加亚洲在对外合作中的比重。第二,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为主要发展方向。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欧盟关系恶化,欧亚经济联盟向西发展受阻,在此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选择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作为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第三,以中国、越南、印度、伊朗等为实施中的支点国家。中国和越南为俄罗斯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国,印度为俄罗斯的优先战略伙伴关系国,伊朗为俄罗斯的“特殊关系”国,欧亚经济联盟选取四国依次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的支点国家,以点带面,进行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第四,以“5+1”为基本合作模式。“5”这里是指欧亚经济联盟五个成员国,分别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1”这里是指第三国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5+1”即为欧亚经济联盟+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越南等。第五,以市场、能源和技术合作为推进手段。欧亚经济联盟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能源储备以及先进的军工技术,借助巨大的潜在市场、开展能源外交和进行军事技术合作成为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手段。按照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路线图,2015年5月29日,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16年10月5日,《欧亚经济联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该协定是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是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样板。2018年5月17日,欧亚经济联盟与伊朗签署临时自由贸易协定,2019年10月27日,《欧亚经济联盟-伊朗临时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之后,2019年10月1日及2019年10月25日,欧亚经济联盟又分别与新加坡和塞尔维亚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截止到2020年底,欧亚经济联盟对外已签署4个自由贸易协定。除此之外,欧亚经济联盟与印度、以色列、埃及等国也分别进行了多轮自由贸易谈判。从其现有实践看,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表现出了如下四个特征:第一,在地域范围上以亚洲国家为主;第二,在谈判对象上优先选择盟友及战略伙伴国;第三,在协议内容上采取灵活的自由化标准;第四,在建设目标上兼顾传统与非传统收益。经过多年努力,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对独联体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系列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联盟各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目标不一致延缓了谈判进程;第二,联盟各国产业结构畸形与贸易结构单一影响贸易伙伴国的选择范围;第三,联盟对外贸易伙伴国整体贸易规模偏小制约了经济收益;第四,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经济压力挤压了发展空间。未来欧亚经济联盟依然会把小型贸易伙伴作为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点对象,同时逐步推进与东盟和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并最终实现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联盟现已与中国签署经贸合作协定,但距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双方自由贸易区建设还存在很大障碍。为此,中国可以借鉴欧亚经济联盟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功经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蔡湫元[3](2021)在《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苏联解体后,苏联时期遗留的民族矛盾与原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疆界划分问题转化为新独立国家间的边界纷争或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在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案例中,较富代表性意义的当属阿布哈兹冲突、南奥塞梯冲突、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以及近年来成为热点问题的纳尔戈诺—卡拉巴赫冲突和顿巴斯冲突。这些冲突也被称为“后苏联空间的热点”。这些冲突的爆发有较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从叶利钦到普京时期,俄罗斯一直对后苏联空间非常重视,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调整后苏联空间政策。外高加索、德涅斯特、顿巴斯等地区冲突局势受到美国、欧盟等外部行为体的影响,且俄罗斯在这些地区拥有广泛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利益考量和根深蒂固的大国意识以及对后苏联空间俄语居民的族群意识的驱使之下,俄罗斯一直对后苏联空间范围内的武装冲突进行积极介入。在俄罗斯有效介入下,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已长期处于冻结状态,而纳-卡冲突以及顿巴斯冲突则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半冻结”的动态稳定状态之中。未来短期之内,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将大体处于可控状态。从长远来看,存在着一定变数。在继续推行后苏联空间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对后苏联空间的利益观驱动下,俄罗斯仍将在解决现存冲突问题、防范新冲突上力求发挥作用。在未来应对后苏联空间冲突问题上,俄罗斯依靠自身硬实力方式主导冲突解决的模式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如何在完善自身在解决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中角色的同时,更高效地推行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是未来俄罗斯领导人需要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
丁鹏[4](2020)在《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研究》文中提出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EaP)是欧盟针对东部邻国建立起来的一种区域性制度安排,实现了周边邻国政策在重点地区的差异化,是对欧盟睦邻政策的补充和完善,大幅增强了欧盟同东部伙伴关系国的联系和合作水平,使双方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涉及到欧盟与邻国内政和外交层面上的紧密合作,范围广泛,是一种特殊的“伙伴关系”,区别于欧盟传统上的外交政策。本文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本质是什么?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与欧盟扩大有何关系?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发展变迁的动力是什么?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在推进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影响、遇到了哪些困境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冷战结束后,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版图剧烈变动,美国利用辐射全球的强大军事实力,借助北约加强对原苏联加盟国进行大范围的政治和军事干预,遏制俄罗斯重新崛起,维护自己的单极霸权地位。欧盟则大力实施东进战略,推动欧洲一体化,扩大地缘战略空间,力图提高主导欧洲安全事务的能力。欧盟地理边界大幅拓展,同东部地区一些不稳定国家接壤,东部邻国的安全局势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欧盟自身的安全稳定,引起欧盟的极大重视,在欧盟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中的地位显着提升,“欧盟安全战略”强调周边地区是欧盟外交政策的重点。欧盟一方面通过扩大政策,向中东欧国家提供成员国资格,将其纳入内部;另一方面通过邻国政策,向东部地区原苏联国家提供援助,促使其改革转型。欧盟的东部邻国政策经历了主动有限接触、积极高调介入和全面深入参与三个阶段演变后,欧盟在东部地区的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总的来看,在欧洲大陆地缘政治局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向东扩展势力范围,增强与东部邻国的关系符合欧盟的发展战略,是欧盟的必然选择。俄格战争导致欧盟周边地缘政治形势发生新变化,出于地缘政治、安全、经济以及民主价值观等多重利益考量,2009年5月,欧盟推出针对乌克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六个东部邻国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作为欧盟睦邻政策(ENP)的组成部分,旨在将欧盟安全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签订联系国协定(AA)、提供市场准入和实现签证便利化等措施,加速和深化欧盟与东部伙伴关系国之间的政治联系和经济一体化水平,力图从根源上解决导致极端主义、危机和冲突的问题,进而实现安全和稳定,最终将这些国家绑上西方的“战车”,成为防范和抵御俄罗斯的前沿阵地。东部伙伴关系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是大国争夺的焦点,特别是乌克兰位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加上历史的原因,对俄罗斯来说战略意义异常重要,是其再次实现大国复兴梦的关键合作伙伴。苏联解体后,北约和欧盟不顾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双双向东扩大,不断蚕食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导致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在美国和北约的强势介入下,“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这一带有地缘政治动机的外交政策不断触及俄罗斯的底线,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一时难以调和,最终导致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引发严重地缘政治危机,东部伙伴关系国深陷大国博弈的漩涡。东部地区严峻的地缘政治形势,使欧盟深感自身也越来越“不安全”,不仅要应对日益复杂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更要面对传统安全威胁回归的严峻现实。历史制度主义为我们深入理解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特别是综合考察其发展变迁的逻辑提供了理论视角,按照制度变迁的逻辑来审视,“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在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中具有混合的特性,是路径依赖、关键节点和渐进转型等制度变迁模式的混合体。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属于欧盟睦邻政策的东部层面,在组织机构和人事安排、合作机制和政策工具以及地缘战略目标等方面都对扩大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俄格战争和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冲突事件,成为改变欧盟东部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的关键节点,推动欧盟在不破坏原有规则的前提下对“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进行了优化改造,逐渐调整原先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思维,采取利益优先原则,不断寻求务实调整,完成了一系列制度突破,实现渐进转型。地缘政治博弈、安全局势复杂、经济利益诉求以及民主价值观输出等因素构成“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发展变迁的动力。欧盟在原苏联空间推进以“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为代表的周边外交战略,主要以自身作为世界上最大单一市场和欧元的世界第二大货币地位等雄厚的经济力量充当工具,通过一系列机制和手段,在安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不断蚕食俄罗斯势力范围,加剧了区域地缘政治竞争。乌克兰危机发生后,来自欧美的严厉制裁,促使俄罗斯加快推进“转向东方”战略,寻求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为中俄合作的升级和深化提供了契机。欧盟在内外政策转型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已经抛弃以价值观为主导的“排他性”传统周边政策理念,开始重视与第三方的合作,这与中国积极倡导和践行的多方合作共赢理念趋于一致,未来将更加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的对接合作。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和国际格局出现深刻调整和重塑。面对大国博弈日益激烈、欧美分歧不断加大以及内部危机频发的现实,欧盟开始寻求“战略自主”,主张“欧洲主权”,努力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地缘政治行为体。“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作为欧盟周边治理政策,是带有地缘政治色彩的制度安排,追求地缘政治利益最大化是其发展变迁的主要动力。因此,本研究整体以历史制度主义为统领全文的视角和主线,重点结合地缘政治理论,在深入考察欧盟东部地缘政治演变以及东部邻国政策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一方面,把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其发展变迁的模式和动力机制;另一方面,将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作为自变量,分析其发展变迁过程中达到的成效和带来的影响,对产生的作用进行审视反思,同时对其推进机制和手段、深层困境以及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证。本文认为,欧盟扩大是成功的地缘政治战略,“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对扩大存在强劲的路径依赖,可以看作是扩大的变种,同样具有深刻的地缘政治属性。本质上看,“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是欧美用来制衡俄罗斯的工具,是欧盟推进扩大的一种“柔性”方式。本文力求能够在全方位分析论述“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基础上,重点解构欧盟外交的战略考量和利益诉求,剖析欧盟在大国博弈中的角色定位,继而更深入的认识欧盟内外政策转型调整的未来发展走向。
汪晓波[5](2020)在《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外来移民是困扰俄罗斯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问题,受到俄罗斯政府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世纪,受战争和社会动荡影响,俄罗斯人口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人口数量下降呈常态化趋势。面对人口危机形势,俄罗斯政府把外来移民作为化解人口危机,弥补人口减少,缓解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短缺的重要手段,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俄罗斯根据不同时期外来移民特点制定、出台和调整外来移民政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大致经历了调整时期、积极治理时期、发展新动向与再调整时期三个阶段。外来移民政策制定的目标是从人口危机现实出发,在严格遵守宪法、国际条约及其他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本着地缘政治和人口经济原则,更多地引进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族居民、国际高技术人才、投资移民和留学移民,制定外来移民管理措施,进行外来移民管理机制改革,促进外来移民社会融入,为外来移民的永久定居创造条件。外来移民与俄罗斯总体发展呈现良性互动,也带来多方位冲击。外来移民与俄罗斯总体发展良性互动体现在,外来移民弥补劳动力数量不足,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灵活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俄罗斯政治进程、对外关系和公共外交的发展;为文化注入新活力,丰富俄罗斯多元文化。外来移民是把“双刃剑”,为俄罗斯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引发系列问题。外来移民滋生“影子经济”、冲击俄罗斯就业市场和外汇市场秩序;对俄罗斯合法性政治认同弱化、引发民族问题、“三股势力”威胁国家主权完整;加重社会公共卫生负担;给俄罗斯文化带来不利因素。基于外来移民与俄罗斯总体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多方位冲击,俄罗斯加大对外来移民政策的调整力度。经过博弈,俄罗斯摸索出适合国情发展的外来移民政策。总体来看,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思路更加清晰、移民规划更加完善、管理重点更加明确,外来移民治理取得良好成效。未来,在国内人口危机的背景下,俄罗斯加大外来移民的引进力度的总方向不会改变。在引进外来移民的类别上,俄罗斯以吸引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族居民、高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为主;打造软环境,促进外来移民一体化进程;根据国内外形势,对外来移民政策进行动态调整;分阶段、按步骤完善外来移民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弥补外来移民的社会融入、信息采集、专项政策及非法移民治理的措施上存在诸多不足。最终实现其外来移民发展的战略构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来移民数量大幅度增加。外来移民中不乏有来自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移民。如何能使这类移民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是对我国外来移民政策的考验。我国现行的移民政策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外来移民政策缺乏前瞻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对外来移民特别是对移民的准入和居留制度管理严格,操作性不强。这些弊端制约了高层次的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的进入。研究其他国家外来移民政策的经验,为完善我国外来移民政策提供参考。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二大外来移民目的地国,外来移民结构具有特殊性。经过近30年的发展,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外来移民的社会贡献率增加,但是社会舆论导向,信息统计体系、非法移民治理措施等措施有待完善。总结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的正反经验,为我国外来移民政策的完善提供重要启示。
丁伟航[6](2020)在《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对区域制度和区域治理的研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一直都占有一席之地。区域作为沟通国家和全球的桥梁,这一桥梁的实质性作用是“建构”。而区域和国家、区域和全球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相互建构的。国家作为行动者通过国际互动建构区域性社会结构,区域性社会结构反过来也约束并建构着国家的利益和认同。区域可以理解为一种由观念建构的制度化结构。观念往往是行动的理由,而非行动的原因,由于存在这一理由,所以因果性因素才会产生具体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类“前提理由”,同样的“因素”就无法产生同样的因果性效应。因此,强调观念或共有观念在建构区域制度中的作用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是本文的核心。为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本文主要采用了以社会学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方法,强调主体间性和社会事实等概念。此外,考虑到建构主义的理论局限,还借鉴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等方法。为深入剖析这一过程,研究选取了危机管理、共同利益、国际协调和集体意向四个变量,并就这四个变量间的建构或因果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证。其中,与“危机管理”相关的概念如“临界点、决定性事件、外部刺激、共同威胁与共同命运”等;“国际协调”一般包括“国际谈判、多边会议”等;与“集体意向”相关的概念如“主体间性、共有观念、集体承诺、集体理性与互信”等。基于这四个变量,本文提出以下假设:1.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主要发生在由霍布斯无政府文化向洛克式无政府文化和康德式无政府文化转化的过程中,也可以理解为从“对抗性”共识走向“竞争性”或“合作性”共识,这一过程是国际实践与互动建构的结果。2.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就某一问题达成合作的集体意向,才能进一步建构区域制度性事实。3.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是指在区域国际社会中,各国基于共同利益和危机管理的需要,通过国际协调建构集体意向;在达成集体意向后,继续经国际协调建构为国际制度,国际协调贯穿整个制度化进程。4.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一般从小规模的成员国为代表的次区域共识开始,逐渐由核心扩散至边缘。或曰,次区域性国际制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扩展为区域/跨区域性国际制度。为便于观察区域共识的制度化进程,以及四个变量在不同案例中的异同,我们在充分综述各类区域性/全球性国际制度案例的基础上,将依据“次区域–区域/跨区域–全球”分三个维度。首先,在“跨区域”扩展至“全球”这一维度,我们分别选取了“欧洲协调–国际联盟–联合国”和“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这两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在“次区域”扩展至“区域”这一维度,我们重点以“法德煤钢联营–西欧联盟–欧共体–欧洲联盟”这一典型的区域制度化进程为样本。第三,在“次区域”维度,分别选取了三个制度化空间较大的案例,即维谢格拉德集团,上合组织和“东盟+”制度群。这三个维度不仅用于验证研究变量和假设,还将为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提供多种可能性。通过对变量的论证和案例的考察,得出结论如下:首先,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之一般经验基本上是与研究假定一致的。其中,共同利益是区域共识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危机管理为区域共识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为制度化进程提供了机遇;国际协调是区域共识的形成与制度化之必要途径;集体意向是制度化的初始状态。若要实现制度化,各行为主体间必须先形成集体意向。其次,区域共识是区域社会在三种无政府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间转换的产物,是国家互动建构的结果,是区域内国家间共有的观念结构;区域共识是国家间在相互依赖条件下形成的共识,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区域共识的制度化。第三,关于区域共识的制度化,还有以下影响因素如区域大国、行为体的数目、功能外溢、相互依赖程度等。最后,区域层面比全球层面更容易达成共识,也更容易制度化。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有助于丰富区域主义理论,有助于更好地保障“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的国际制度建设,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制度化建设提供制度“接口”。
宋芳[7](2020)在《地缘政治竞争中的“软制衡”与“新遏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比较研究(2000年至今)》文中研究指明2000年俄罗斯普京总统上台以来至今,美欧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双方的地缘政治博弈愈演愈烈,这对国际格局和世界政治正在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从地缘政治竞争的视角,研究这一时期在面对共同的威胁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提出欧美相关政策差异的特征分别是“软制衡”和“新遏制”,进而着力分析这种差异生成的主要变量,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西方与俄罗斯关系和欧美关系的本质、乃至当下国际格局的嬗变。本文认为,从结构性层面来说,欧美对俄罗斯政策的同异源于两种结构性矛盾:一是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二是欧盟与美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前者是欧美选择共同打压俄罗斯的原因,而后者则成为了欧美对俄政策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欧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同于它们与俄罗斯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欧美不仅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而且在俄罗斯问题上的政策的一致性应该大于差异性,因而总体上双方保持着合作。总体而言,欧美对俄政策是以同为主,同中有异。欧美对俄政策的一致性在于,从20世纪90年代它们都希望将俄罗斯纳入西方体系转变为2000年以来共同防范、压制俄罗斯,对俄政策从缓和到趋于强硬。究其根源,欧美与俄罗斯的结构性矛盾,是欧美选择共同压制、对抗俄罗斯的原因。欧美从传统的地缘政治认知出发都将俄罗斯视为潜在的威胁,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共同推动北约、欧盟双东扩,扩大西方势力范围同时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欧美的对俄政策制定是基于对“目标+所能承受的后果”的综合考量。从目标上来说,欧盟和美国都希望能够消除俄罗斯的威胁、约束俄罗斯的行为,但是就二者所能承受的后果而言,欧盟不能承受刺激俄罗斯所带来的可能后果,而美国能够承受严厉打击俄罗斯的后果。本文提出,2000年以来,从整体上看,美国对俄罗斯采取的是“新遏制”政策,表现为公开地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上对俄罗斯实施步步紧逼的战略压制。相比之下,欧洲对俄罗斯的政策显然没有美国的强硬,是某种“软制衡”政策,即并非要将俄罗斯逼入墙角,而是留有较大余地,以避免与俄罗斯的强烈对抗,一个安分、稳定的俄罗斯更符合欧盟的利益。本文认为,安全威胁的感受度不同、经济依赖度不同、战略文化差异以及决策与执行能力差异四个变量决定了欧美对俄采取有差别的政策。第一,就安全威胁的感受度来说,欧盟军事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加之地理上与俄罗斯邻近,造成了欧盟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一方面源于欧盟国家与俄罗斯是邻居,激怒俄罗斯受到打击的可能性更高;另一方面来自于对大西洋同盟有效性的怀疑,既担心被美国抛弃又害怕被美国牵连,担心如果真的遭到俄罗斯的攻击,美国是否会帮助欧洲。相比之下,美国军事实力强,距离俄罗斯又远,能够承受与俄罗斯“硬碰”的后果。美国的不安全感不是源于担心俄罗斯威胁美国本土安全,而是来自于俄罗斯能够威胁美国的海外利益和盟友安全,同时挑战美国霸权。第二,欧美与俄罗斯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不同。欧盟更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和市场,而美国与俄罗斯的经济相对独立,相互依赖程度低。第三,欧美战略文化的差异。历史的创伤使欧盟逐渐形成了审慎的战略文化,倾向于使用多边的和国际法的方式处理俄罗斯问题,而美国喜欢使用单边的、武力的方式解决问题。第四,决策与执行能力差异,欧盟是国家集团,决策和执行能力相对较弱,面对俄罗斯,欧盟内部往往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政策协调十分困难,而美国的决策权很大程度上集中在美国总统手中。特朗普总统执政以来,美国将俄罗斯作为其主要威胁之一并加强了对俄遏制力度。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商品加收关税、对欧洲一体化的消极态度以及强硬要求欧洲盟友承担更多的同盟义务等凸显了欧美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即美国护持美主欧从的霸权等级结构与欧洲追求更为均衡的跨大西洋关系之间的矛盾。欧盟面对特朗普的压力,不得不将“战略自主”提上日程,减轻对美国的依赖,同时不顾美国反对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项目合作,欧美在对俄政策上的分歧有所发展。然而,欧洲的实力不足和凝聚力的缺乏,而美国的全球战略仍然需要欧洲盟友的支持,决定了欧美外交关系的斗而不破。
李辰[8](2020)在《俄罗斯的欧亚一体化战略构想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精英阶层在新欧亚主义思潮的引导下,开始将目光从欧洲转向了欧亚地区,希望以地区一体化来维持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以维护自身安全、主导区域议程。俄罗斯早期的一体化政策致力于独联体范围内一体化,由于国际形势和地区局势的发展变化,俄罗斯实际上推行了与部分国家联合的次区域一体化政策,并逐步发展为欧亚经济联盟。随着俄罗斯外交重心“向东转”,普京总统在欧亚经济联盟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欧亚伙伴关系构想,将欧亚一体化战略的空间范围从后苏联空间扩展到了欧亚大陆,使欧亚一体化战略取得了新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俄逐步意识到以地缘政治为出发点和目标的政策已难以为继,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功使俄方逐步将重点从维持其战略空间、建立集体安全等目标转移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上来。俄罗斯的欧亚一体化战略从空间上将中国包括在内,与中国主张的“一带一路”倡议有重合之处,其战略设想和实施明确表示与中国的合作是重点。因此,欧亚一体化战略具有较强涉我性,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作出合理的应对。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研究:正文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俄罗斯开启欧亚一体化战略的由来。本章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内部面临的实际情况和精英阶层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及俄罗斯面临的外部国际形势和地区形势的变化两个方面介绍了欧亚一体化战略推行的原因。正文第二章梳理了俄罗斯欧亚一体化战略的发展轨迹。本章介绍了俄罗斯在不同时期推行的各项欧亚一体化政策,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评述,重点展示了俄罗斯从以维持后苏联战略空间为目标所推行的政治一体化到积极推动欧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转变,以及在这一进程中俄罗斯的战略出发点从地缘政治驱动转变为经济发展驱动的过程。正文第三章主要对俄罗斯欧亚一体化战略进行了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了欧亚一体化战略的总体目标,随后分析了欧亚一体化视角下俄罗斯的利益、优势和劣势,并以此判断俄罗斯欧亚一体化战略对欧亚地区和中国的影响。结语章节对欧亚一体化战略的前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俄罗斯的欧亚一体化战略受限于俄罗斯自身的实力和亚太地区的地缘环境,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该战略与我国“一带一路”具有一定程度的互补之处,欧亚一体化这一概念同样符合中国利益,因此中国应在支持与合作的同时加强研判,坚持以我为主,通过积极合作实现共赢。
申达宏[9](2019)在《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幻,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朗。亚太地区凭借飞快的发展速度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东北亚地区则是亚太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俄罗斯所面临的地缘现实和自身利益需求决定了俄罗斯要采取相应的东北亚政策。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研究。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是在中、美、日等世界大国在东北亚地区战略利益和地缘政治诉求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俄罗斯立足本国国情实际,既注重现实利益,又考虑长远发展,制定的涵盖政治、经济、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全方位策略。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策略方面,俄罗斯的政策主要强调自己是该地区的重要成员之一,并能为地区事务发挥作用,防止被排斥在地区事务之外。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凭借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某些经济优势,参与东北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带动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发展双边关系,保证俄罗斯东部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积极参与该地区的各种安全对话与合作,保证东北亚局势的稳定,保证俄罗斯不被排斥在地区安全事务之外。虽然普京在其三个任期内对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进行过微调,但是对东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总体思想没有变,那就是在依托欧亚地缘优势,在实用灵活的平衡外交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到东北亚国家事务中,最终达到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目的。梅德韦杰夫在总统任期内基本上秉持延续了普京的东北亚政策思想。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普京的东北亚政策颇有成效,主要表现在:俄罗斯与中国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中俄的合作关系愈加稳固;俄罗斯与日本构筑了建设性伙伴关系,这必将推动两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对朝韩双方奉行平衡外交,加强了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发言权;与蒙古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确保了俄罗斯南部的安全与稳定。虽然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实施,但随着俄罗斯国内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外交战略的适当调整,制约因素会逐渐好转,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的互利合作会不断加强。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东北亚政策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西伯利亚和远东是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主要地区,在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推动下,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将使我国获得战略拓展新空间、能源进口新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于水镜[10](2019)在《新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嬗变 ——基于对《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五个版本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联解体后,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俄罗斯如今已成为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外交政策不断调整,对国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俄外交政策的纲领性文件——《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以下简称《构想》)是研究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它全面地介绍了俄罗斯领导人对世界发展的观点及其对外政策主张,集中阐述了俄外交活动的主要原则和优先方向。迄今为止,俄罗斯共出台过五个版本的《构想》,分别是在1993年、2000年、2008年、2013年和2016年。本论文的研究以时间为线索,从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算起,到2018年5月6日普京第三个总统任期结束止。论文以五个版本的《构想》文本为基础,围绕其出台背景、主要内容,从文本的变化及特点入手,同时结合俄罗斯的外交实践与某些重大俄国内、国际事件,展开对俄罗斯外交政策发展的探索。本文由序言、四章和结论组成。序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与论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第一章以1993年版《构想》为基础分析叶利钦时期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这期间俄外交经历了一开始的“一边倒”的亲西方阶段、温和保守主义阶段以及后来的全方位对外政策。在这一时期,如何在虚弱的国力基础上维持国际地位,为国家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条件,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但国内政治、经济的种种困难又使得俄外交实践常常力不从心。1993年4月出台的首版《构想》,明确了俄罗斯对本国世界大国的定位,强调维护自身利益,与西方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同时对独联体、亚太国家开始予以关注。但是,包括叶利钦在内的主要外交决策者并没有放弃对西方的幻想,《构想》也带有明显的亲西方色彩。1996年普里马科夫出任俄外长后,俄罗斯对外政策进入全方位外交阶段。在“多极化”思想的指导下,俄罗斯外交更加多样化,对于地区及国际事务态度更加积极且具有独立性,与西方出现的分歧逐渐增多。总体来看,本阶段俄罗斯外交受限于国家实力的衰弱,《构想》中提出的诸多目标未能得以实现。第二章通过对2000年版《构想》的研究,探索普京前两个总统任期俄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特点。普京执政的八年,是俄罗斯全面发展、走向复兴的八年。稳定国内局势,发展民族经济、恢复综合国力是俄罗斯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2000年出台的《构想》提出俄罗斯外交政策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原则,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优先方向。《构想》中继承了叶利钦时期对国家的基本定位——积极谋取世界大国的地位。在此基础上,俄罗斯积极倡导构建世界新秩序,加强对国际安全问题的关注,并且开始注重本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本阶段俄罗斯外交以平衡性为主要特点,具有灵活、务实的风格。第三章则是结合2008年版《构想》,分析“梅普组合”时期俄外交政策。本阶段,俄罗斯外交政策强势特征凸显,这一点在梅德韦杰夫上台后颁布的2008年版《构想》中就已经充分体现。一方面,俄罗斯在经历连续、快速发展的几年后,国家实力增强,大国自信日益彰显;另一方面,俄罗斯已经不再满足于影响国际政治,而是进一步谋求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本阶段俄罗斯国家发展的重点依然是经济,因此不论与西方国家斗争还是合作,出发点都是为本国经济的振兴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在《构想》中就已经强调俄不会使自己“陷入消耗性的对抗中,不会破坏经济和内部发展去进行新的军备竞赛。第四章重点研究2012年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也就是其第三个总统任期内的俄外交政策,本阶段共出台了两版《构想》,分别是在2013年和2016年。就在2013年版《构想》出台仅一年后,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令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大幅度滑坡,双方开始长期的制裁战。受此影响,俄罗斯在2016年11月30日出台新版《构想》,调整外交政策。在《构想》中,俄罗斯对国家目标的定位进行了调整,国家目标有所收缩。俄不再强调国家竞争力,转而更加注重世界秩序的公平性,并对恐怖主义问题关注度提高。对于西方,俄罗斯并没有放弃合作的意愿,同时,俄更加注重发展东方外交,包括对同中国的合作表现得也更加积极,首次在《构想》中将中俄关系作为单独一部分进行论述。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对俄罗斯近三十年的外交政策嬗变进行研究,可以看到其对外政策的强势特征日益凸显,对欧洲文明的认同日趋清晰,逐渐加强了文化因素在外交中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把握俄外交政策的发展脉络:以谋求大国地位为主线,以建立“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统一经济、人文空间”为重要战略目标,以稳定性和延续性为外交政策的发展趋势。俄罗斯的发展之路也对我们起到借鉴意义,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互惠共赢的外交政策经济发展与内政的稳定是外交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二、从主权国家联盟到独联体(上)——苏联解体经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主权国家联盟到独联体(上)——苏联解体经过(论文提纲范文)
(1)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
二、既有研究回顾与评析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弱约束性制度为何扩员 |
第二节 国际制度趋弱的现实背景 |
第三节 既有学理逻辑的解释与不足 |
第二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可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弱约束性制度 |
第二节 两个假定:包容性制度、协调型互动 |
第三节 三个假设:权力制衡、规范扩散、功能补偿 |
第三章 案例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扩员问题概述 |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弱约束性界定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包容性特征和制度互动背景 |
第四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权力制衡需求 |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相关权力要素:俄罗斯、美欧、中国 |
第二节 权力制衡需求:俄罗斯视角下的制衡需求与制衡可能 |
第三节 权力制衡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
本章小结 权力制衡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
第五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规范扩散需求 |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价值规范要素:“上海精神” |
第二节 规范扩散需求:“上海精神”的扩散需求与扩散路径 |
第三节 规范扩散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
本章小结 规范扩散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
第六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功能补偿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出现 |
第二节 在对接协调中获取功能补偿的可行性论证 |
第三节 功能补偿对扩员决策的决定性影响 |
本章小结 功能补偿是弱约束性制度扩员的必要条件 |
总结 |
一、总结与结论 |
二、基于结论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2)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 |
1.2.2 关于欧亚经济联盟自身一体化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经济合作的研究 |
1.2.4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独联体地区 |
2.1.2 欧亚经济联盟 |
2.1.3 自由贸易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2.2 非传统收益理论 |
2.2.3 轮轴-辐条理论 |
2.2.4 地缘政治经济理论 |
第3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与诉求 |
3.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 |
3.1.1 乌克兰爆发危机 |
3.1.2 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 |
3.1.3 独联体地区向心力下降 |
3.1.4 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 |
3.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诉求 |
3.2.1 推动联盟各国经济增长 |
3.2.2 改善联盟外部政治环境 |
3.2.3 维护联盟各国地区安全 |
3.2.4 提升联盟地区及国际影响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思路 |
4.1 以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为指导 |
4.1.1 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的形成 |
4.1.2 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的核心内容 |
4.1.3 新欧亚主义影响下联盟成员国的对外合作战略 |
4.2 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为主要发展方向 |
4.2.1 联盟成员国的欧洲观 |
4.2.2 联盟成员国的亚洲观 |
4.2.3 乌克兰危机后亚洲在联盟对外合作中的地位 |
4.3 以中国、越南、印度、伊朗为实施中的支点国家 |
4.3.1 东亚的支点国家:中国 |
4.3.2 东南亚的支点国家:越南 |
4.3.3 南亚的支点国家:印度 |
4.3.4 西亚的支点国家:伊朗 |
4.4 以“5+1”为基本合作模式 |
4.4.1 “5+1”合作模式的内涵 |
4.4.2 “5+1”合作模式的优点 |
4.4.3 “5+1”合作模式的难点 |
4.5 以市场、能源、技术合作为推进手段 |
4.5.1 借助巨大的潜在市场 |
4.5.2 开展能源外交 |
4.5.3 进行军事技术合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际进展 |
5.1 与越南、伊朗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分别生效 |
5.1.1 《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背景 |
5.1.2 《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
5.1.3 《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效果 |
5.2 与新加坡、塞尔维亚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分别签署待生效 |
5.2.1 《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背景 |
5.2.2 《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
5.2.3 《自由贸易协定》的潜在效果 |
5.3 与印度、以色列、埃及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分别谈判中 |
5.3.1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背景 |
5.3.2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展 |
5.3.3 《自由贸易协定》的预期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特征及影响 |
6.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
6.1.1 在地域范围上以亚洲国家为主 |
6.1.2 在谈判对象上优先选择盟友及战略伙伴国 |
6.1.3 在协议内容上采取灵活的自由化标准 |
6.1.4 在建设目标上兼顾传统与非传统收益 |
6.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影响 |
6.2.1 推动了独联体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
6.2.2 加剧了俄罗斯与美欧的地缘政治竞争 |
6.2.3 提升了亚洲国家在联盟空间的经济地位 |
6.2.4 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困境及走势 |
7.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
7.1.1 联盟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目标不一致延缓了谈判进程 |
7.1.2 产业结构畸形与贸易结构单一影响伙伴国选择范围 |
7.1.3 对外自由贸易伙伴国整体贸易规模偏小制约了经济收益 |
7.1.4 美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压力挤压了发展空间 |
7.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走势 |
7.2.1 继续推进与小型贸易伙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2 努力推进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3 逐步推进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4 长期致力于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与对策建议 |
8.1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经贸合作现状 |
8.1.1 双方已签署《经贸合作协定》 |
8.1.2 《经贸合作协定》的主要内容 |
8.1.3 《经贸合作协定》与《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系 |
8.2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 |
8.2.1 俄罗斯担心中国会削弱其在联盟的影响力 |
8.2.2 联盟其他成员国警惕对中国经济形成过度依赖 |
8.2.3 联盟成员国地区安全隐患困扰中国与其深化合作 |
8.3 中国深化对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8.3.1 坚持以经济为导向,积极引导去政治化 |
8.3.2 深化实体项目合作,逐步扩大产业投资 |
8.3.3 借助上合组织平台,加强安全领域合作 |
8.3.4 秉持先易后难原则,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тонация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三、相关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概述 |
第一节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由来 |
一、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冲突 |
二、纳尔戈诺—卡拉巴赫冲突 |
三、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 |
四、顿巴斯冲突 |
第二节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共性与差异性分析 |
一、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共性 |
二、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差异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罗斯介入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动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经济动因 |
一、地缘政治动因 |
二、经济动因 |
第二节 深层心理动因 |
一、大国意识 |
二、族群意识与历史记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过程 |
一、俄罗斯应对阿布哈兹及南奥塞梯冲突 |
二、俄罗斯应对纳尔戈诺-卡拉巴赫冲突 |
三、俄罗斯应对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 |
四、俄罗斯应对顿巴斯冲突 |
第二节 对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评价 |
一、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成效 |
二、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未来演变与俄罗斯的应对 |
第一节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未来演变及对俄罗斯的影响 |
一、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未来演变 |
二、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对俄罗斯未来的影响 |
第二节 未来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冲突问题上的政策选择 |
一、巩固现有冲突干预成果的政策选择 |
二、推进顿巴斯冲突解决的政策选择 |
三、防范新冲突的政策选择 |
本章小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和研究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历史制度主义的主要内容 |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观 |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 |
第二节 历史制度主义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
一、欧洲具有悠久的地缘政治历史 |
二、欧盟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体系 |
第三节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冷战后欧盟东部邻国政策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欧盟东部的地缘政治环境 |
一、冷战后欧盟东部地缘政治的演变 |
二、东扩后欧盟东部边界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欧盟东部邻国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主动有限接触阶段:1990年-2003年 |
二、积极高调介入阶段:2004年-2008年 |
三、全面深入参与阶段:2009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发展变迁的模式 |
第一节 路径依赖模式分析 |
一、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路径依赖 |
二、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路径依赖的机理 |
第二节 关键节点模式分析 |
一、关键节点一: 俄格战争 |
二、关键节点二: 乌克兰危机 |
第三节 渐进转型模式分析 |
一、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层叠”式渐进转型 |
二、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性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发展变迁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安全稳定诉求是发展变迁的根本动力 |
一、欧盟安全战略的调整 |
二、维持周边安全是欧盟全球战略重点 |
三、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
第二节 地缘政治博弈是发展变迁的直接动力 |
一、扩大欧盟的战略缓冲空间 |
二、平衡成员国地缘偏好和利益目标 |
三、协同北约向原苏联空间扩张 |
第三节 民主价值观输出是发展变迁的内在动力 |
一、促使东部伙伴关系国的体制转型 |
二、围绕俄罗斯营造民主示范的包围圈 |
三、避免与东部伙伴关系国产生新分界线 |
第四节 经济利益需要是发展变迁的外在动力 |
一、实现欧盟能源供给渠道多元化 |
二、深化与东部伙伴关系国的自由贸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机制和手段 |
第一节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推进机制 |
一、签订联系国协定是核心目标 |
二、建立深入全面的自由贸易区 |
三、完善内部市场准入机制 |
四、落实“更多换更多”的激励机制 |
第二节 欧盟推进“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手段 |
一、促进经济发展和提供市场机会 |
二、强化制度建设和保障善政 |
三、维护能源安全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
四、实施签证自由化和增强流动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效能分析 |
第一节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成效 |
一、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安全成效 |
二、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政治成效 |
三、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经济成效 |
四、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社会文化成效 |
第二节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影响 |
一、加速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 |
二、促进东部伙伴关系国的社会化进程 |
三、促使俄罗斯加快推进“转向东方”战略 |
四、扩大中俄、中欧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机遇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困境和趋势 |
第一节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深层困境 |
一、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内在弱点 |
二、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外部风险 |
第二节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发展趋势 |
一、“安全稳定”代替“模式转型”成为优先目标 |
二、坚持“差异化”原则和“量身定制”策略 |
三、推出更具包容性的“邻国的邻国”概念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英文首字母缩略词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既有研究述评 |
三、概念及理论阐释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阐释 |
四、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五、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俄罗斯的人口形势与外来移民发展 |
一、俄罗斯的人口危机 |
(一)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形成 |
(二)俄罗斯人口危机的表现 |
(三)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冲击 |
二、俄罗斯的人口政策及未来人口状况 |
(一)俄罗斯的人口政策 |
(二)俄罗斯未来人口状况 |
三、俄罗斯外来移民发展 |
(一)苏联解体引发人口迁移潮 |
(二)俄罗斯外来移民发展现状 |
(三)俄罗斯中国移民进程及现状 |
第二章 俄罗斯的外来移民政策与管理机制改革 |
一、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的变迁 |
(一)苏联解体前的外来移民政策 |
(二)1990 年—2000 年:外来移民政策的调整时期 |
(三)2001 年—2010 年:外来移民政策的积极治理时期 |
(四)2010 年以来:外来移民政策的新动向与再调整时期 |
二、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的制定 |
(一)外来移民政策制定的基本目标 |
(二)外来移民政策制定的主要原则 |
(三)外来移民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 |
三、俄罗斯的外来移民管理措施 |
(一)发放临时居留许可证 |
(二)规范登记程序 |
(三)签发邀请函和签证 |
(四)分类管理外来移民 |
四、俄罗斯外来移民管理机制改革 |
(一)改组外来移民管理部门 |
(二)加强外来移民环境建设 |
(三)开展外来移民国际合作 |
第三章 外来移民与俄罗斯总体发展的互动 |
一、外来移民与俄罗斯人口发展 |
二、外来移民与俄罗斯区域发展 |
(一)区域环境与外来移民 |
(二)外来移民对俄罗斯区域发展的影响 |
三、外来移民与俄罗斯经济发展 |
(一)外来移民促进俄罗斯的宏观经济发展 |
(二)劳务移民推动俄罗斯劳动力市场发展 |
(三)经济增长是外来移民进入的先决条件 |
四、外来移民与俄罗斯政治发展 |
(一)外来移民推动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 |
(二)外来移民扩大俄罗斯对外政策影响 |
(三)教育移民促进俄罗斯公共外交发展 |
(四)外来移民受到阻隔的政治因素分析 |
五、外来移民与俄罗斯文化发展 |
(一)外来移民与俄罗斯的多元文化 |
(二)外来移民为俄罗斯文化注入新元素 |
第四章 外来移民对俄罗斯的多方位冲击 |
一、俄罗斯的非法移民问题 |
(一)俄罗斯非法移民的现状 |
(二)俄罗斯非法移民的类别 |
(三)俄罗斯非法移民的成因 |
(四)俄罗斯非法移民的影响 |
二、外来移民的经济冲击 |
(一)对就业市场的冲击 |
(二)非正常汇款的影响 |
(三)“影子经济”的滋生 |
三、外来移民的政治冲击 |
(一)对俄罗斯政治合法性认同的弱化 |
(二)对俄罗斯主权认知及维护的影响 |
(三)对俄罗斯处理国际关系的影响 |
四、外来移民的社会冲击 |
(一)外来移民所引发的民族问题 |
(二)外来移民加重公共卫生负担 |
五、外来移民的文化冲击 |
(一)对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冲击 |
(二)对俄罗斯政治文化的冲击 |
第五章 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走向及其启示 |
一、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调整的总体成效 |
(一)政策思路更加清晰 |
(二)移民规划更趋完善 |
(三)管理重点更为明确 |
二、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许可证制度问题较多 |
(二)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三)负面性舆论导向问题 |
(四)信息统计体系不健全 |
(五)专项政策实施不明显 |
(六)非法移民治理有阻碍 |
三、未来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走向的研判 |
(一)加大引进外来移民力度 |
(二)战略规划外来移民政策 |
(三)促进外来移民政策落实 |
(四)加快外来移民一体化进程 |
四、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一)中国外来移民的现状与特点 |
(二)中国外来移民治理的新动向 |
(三)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渊源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阐释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研究 |
二、区域主义理论的研究 |
三、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变量综述与选择 |
四、区域共识制度化的案例综述与选择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
一、概念诠释与描述性推论 |
二、比较案例分析与因果推论 |
三、过程追踪与历史制度分析 |
第一章 区域共识的形成 |
第一节 共识的内涵 |
一、观念与共享观念 |
二、意向与集体意向 |
三、语言与共同承诺 |
四、认同与集体认同 |
第二节 共识的建构 |
一、利益与共识 |
二、危机与共识 |
三、交往与共识 |
第三节 区域共识的建构 |
一、共同利益与区域共识 |
二、危机管理与区域共识 |
三、国际互动与区域共识 |
第二章 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一般规律 |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化 |
一、制度的构成 |
二、制度化动因 |
第二节 国际制度及其制度化 |
一、国际安全共识的制度化 |
二、国际经济共识的制度化 |
三、国际环境共识的制度化 |
第三节 区域制度及其制度化 |
一、制度化:动态的社会实践过程 |
二、区域共识的制度化变量与假设 |
第三章 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主要变量 |
第一节 共同利益 |
一、利益协调需要制度保障 |
二、共同利益促进制度合作 |
三、利益扩大推动再制度化 |
第二节 危机管理 |
一、危机化解需要制度安排 |
二、危机管理依靠制度协调 |
三、危机管理迫使制度合作 |
第三节 国际协调 |
一、国际协调奠定制度基础 |
二、国际协调促进制度合作 |
三、国际协调推进制度建设 |
第四节 集体意向 |
一、集体意向决定集体行动 |
二、集体意向建构社会实在 |
三、集体意向建构制度事实 |
第四章 国际共识的制度化案例:全球与区域 |
第一节 全球性国际共识的制度化:从跨区域到全球 |
一、国际安全“共识”:从欧洲协调、国际联盟到联合国 |
二、国际经济“共识”:从七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 |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共识的制度化:从次区域到区域 |
一、西欧联合:从思想理念到煤钢共同体 |
二、欧洲联合:从“三大共同体”到欧盟的成立 |
第三节 全球和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关系 |
第五章 国际共识的制度化案例:次区域与区域 |
第一节 “维谢格拉德集团”共识的制度化 |
一、危机管理:东欧剧变推动中欧制度合作 |
二、共同利益:集体安全需要中欧制度安排 |
三、国际协调:维谢格拉德会晤与“V4+N”会晤机制 |
四、集体意向:共同加入欧盟与加强中欧身份 |
五、维谢格拉德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
第二节 “上合组织”共识的制度化 |
一、危机管理:反恐国际合作启动共识的制度化 |
二、共同利益:能源与安全利益奠定制度化基础 |
三、国际协调:从“双边”上海峰会到“多边”杜尚别会晤 |
四、集体意向:《上合宣言》与《打击三股势力公约》 |
五、上合组织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
第三节 “东盟+”共识的制度化 |
一、危机管理:内忧外患推动共识的制度化 |
二、共同利益:利益范围扩大助力制度合作 |
三、国际协调:从邦胜聚会到东亚峰会 |
四、集体意向:从《东盟宣言》到《东盟宪章》 |
五、“东盟+”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
第四节 区域共识制度化的“接口”:“扩员”与“+N”模式 |
结论 |
一、区域共识制度化的一般经验 |
二、区域共识制度化的理论限定与局限 |
三、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其他变量与假定 |
四、中国等新兴国家引领的区域共识制度化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7)地缘政治竞争中的“软制衡”与“新遏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比较研究(2000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本选题的现实意义 |
(二)本选题的学术价值 |
(三)关于研究时段的选取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跨大西洋同盟存续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欧美与俄罗斯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研究 |
(四)关于俄格战争和乌克兰危机的研究 |
三、本文基本假设、主要概念和变量选取 |
(一)基本假设 |
(二)主要概念 |
(三)影响欧美对俄政策差异的主要变量 |
四、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五、本文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00年以来国际秩序的变化与欧美俄对外战略的调整 |
第一节 国际秩序的变化 |
一、国际体系的重构 |
二、地缘政治竞争与欧亚大陆地缘环境的重塑 |
三、美欧同盟的延续与分歧 |
第二节 欧盟一体化的深化与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
第四节 普京上台后俄罗斯重塑大国地位的努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欧美与俄罗斯结构性矛盾的激化:欧美对俄政策趋硬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美欧的对俄政策 |
第二节 欧美与俄罗斯矛盾激化的过程 |
一、2000年至2008年 |
二、2008年至2014年 |
三、2014年至今 |
第三节 欧美与俄罗斯矛盾激化的原因 |
一、欧美与俄罗斯的结构性矛盾无法调和 |
二、“双东扩”与地缘政治博弈的强化 |
第四节 欧美政策趋硬对俄罗斯产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美对俄政策特征的差异 |
第一节 “软制衡”:欧盟对俄政策选择 |
一、欧盟对“软制衡”政策的选择 |
二、欧盟内部关于对俄政策的博弈和协调 |
三、欧盟对俄“软制衡”的政策体现 |
第二节 “新遏制”:美国对俄政策选择 |
一、美国对俄“新遏制”政策的选择 |
二、美国对俄“新遏制”的政策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美对俄政策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安全威胁的感受度差异 |
一、实力差距 |
二、地缘环境因素 |
三、安全认知差异 |
第二节 经济依赖度差异 |
第三节 战略文化差异 |
一、战略文化中的单边与多边 |
二、战略文化中武力的使用 |
第四节 决策与执行能力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俄格战争与乌克兰危机中的欧美对俄政策 |
第一节 俄格战争中欧美对俄政策比较 |
一、俄格战争爆发及欧美俄的纷争 |
二、美国的对俄政策 |
三、欧盟的对俄政策 |
四、欧美对俄政策的比较 |
第二节 乌克兰危机中欧美对俄政策比较 |
一、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及其地缘政治意义 |
二、美国的对俄政策 |
三、欧盟的对俄政策 |
四、欧美对俄政策的比较 |
第三节 西方与俄罗斯会出现“新冷战”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特朗普上台后的美欧俄关系 |
第一节 欧美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
一、原有矛盾的加深——利益分配的分歧加深 |
二、新矛盾的产生——特朗普的“另类”风格 |
第二节 特朗普执政以来欧盟和美国的对俄政策比较 |
一、欧美对俄罗斯的态度和政策 |
二、欧、美、俄在“北溪-2”问题上的角力 |
第三节 欧美俄关系的未来走向 |
一、美俄竞争日趋激烈 |
二、跨大西洋关系“变局”还是“延续”? |
三、欧俄关系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俄罗斯的欧亚一体化战略构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问题的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俄罗斯开启欧亚一体化战略的由来 |
第一节 内部因素 |
一 融入欧洲战略失败 |
二 新欧亚主义的兴起 |
第二节 外部因素 |
一 国际形势的变化 |
二 地区形势的变化 |
第二章 俄罗斯欧亚一体化战略的发展 |
第一节 独联体一体化 |
一 独联体一体化的进展与前景 |
二 独联体一体化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欧亚次区域的一体化 |
一 俄白联盟 |
二 欧亚联盟 |
第三节 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盟”对接 |
一 欧亚经济联盟 |
二 “一带一盟”对接与合作 |
第四节 大欧亚伙伴关系 |
一 大欧亚伙伴关系的战略意图 |
二 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实施路径 |
第三章 俄罗斯欧亚一体化战略分析 |
第一节 俄罗斯欧亚一体化战略的目标 |
一 维持后苏联空间的战略稳定 |
二 提高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 |
三 加强与亚洲地区的经济交往 |
第二节 欧亚一体化视角下俄罗斯的利益及优势和劣势 |
一 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利益 |
二 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
第三节 欧亚一体化战略的实践效果 |
一 对欧亚地区局势的影响 |
二 对中国的影响 |
结语 |
一 欧亚一体化战略展望 |
(一)欧亚一体化战略的前景 |
(二)面临的潜在风险 |
二 欧亚一体化与中国 |
(一)应支持欧亚一体化战略 |
(二)中国的应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前言 |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与结构设计 |
第一章 俄罗斯东北亚外交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因素 |
一 欧洲—大西洋主义 |
二 现代斯拉夫主义 |
三 新欧亚主义 |
第二节 历史文化因素 |
一 俄罗斯文化特征 |
二 历史文化传统作用下的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变化 |
第三节 面临的国内外不利现实因素 |
一 外部影响因素 |
二 内部影响因素 |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出台的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第二节 回眸20世纪下半叶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 |
一 二战后苏联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
二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内容 |
一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要点 |
二 俄罗斯落实东北亚政策的策略和措施 |
第四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特点 |
一 谋略性 |
二 务实性 |
三 可行性 |
四 机制性 |
五 持续性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东北亚国别政策 |
第一节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领域合作 |
第二节 俄罗斯对日本的政策 |
一 俄罗斯与日本的政治、外交纪实 |
二 俄罗斯与日本的经济交往 |
三 俄罗斯与日本的领土博弈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军事安全合作 |
第四节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军事安全合作 |
第四章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走势 |
第一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走向 |
一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发展面临新挑战 |
二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 |
三 俄罗斯在中东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
四 俄罗斯与美欧关系仍很棘手 |
第二节 俄罗斯国内的整体发展布局 |
一 政治上稳形势、推改革 |
二 经济上推创新、促增长 |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的形势发展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新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嬗变 ——基于对《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五个版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序言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首版《构想》与叶利钦时期的外交政策 |
第一节 1993年版《构想》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1993年版《构想》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1993年版《构想》的实践与俄外交政策的调整 |
第四节 对叶利钦时期外交政策的几点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000年版《构想》与普京的务实外交 |
第一节 2000年版《构想》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从2000年版《构想》看俄外交的变化与特点 |
第三节 2000年版《构想》的外交实践及其成效 |
第四节 对普京务实外交政策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08年版《构想》与俄罗斯强势外交政策 |
第一节 2008年版《构想》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2008年版《构想》与俄外交政策强势特征初显 |
第三节 2008年版《构想》出台后俄外交政策的转变 |
第四节 对俄罗斯强势外交的解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普京第三总统任期俄外交政策的调整 |
第一节 2013年版《构想》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的俄罗斯外交 |
第三节 2016年版《构想》与俄外交策略的调整 |
第四节 对普京第三总统任期外交特点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从主权国家联盟到独联体(上)——苏联解体经过(论文参考文献)
- [1]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D]. 彭昕. 外交学院, 2021(10)
- [2]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D]. 闫亚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研究[D]. 蔡湫元.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研究[D]. 丁鹏. 山东大学, 2020(02)
- [5]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研究[D]. 汪晓波. 吉林大学, 2020(08)
- [6]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D]. 丁伟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7]地缘政治竞争中的“软制衡”与“新遏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比较研究(2000年至今)[D]. 宋芳. 南京大学, 2020(04)
- [8]俄罗斯的欧亚一体化战略构想与实践[D]. 李辰. 武汉大学, 2020(04)
- [9]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D]. 申达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10]新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嬗变 ——基于对《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五个版本的研究[D]. 于水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