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砂六君子汤合胃舒平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7例(论文文献综述)
林依璇[1](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运用柴胡类方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及意义:中医显性知识的获取、共享和传播已相对容易,而个人拥有独特、难以模仿的中医隐性知识正成为中医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本研究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挖掘伤寒名家王庆国教授运用柴胡类方临床经验,以病证结合及方证相应为切入点,量化分析导师运用柴胡类方的辨治思想、用药规律,揭示柴胡类方证的内在结构与相互异同,为掌握柴胡类方运用规律提供客观依据。此外,透过数据挖掘导师用药经验,显性化其隐性知识,增加、提升导师中医知识量,实现其内隐化的临床诊治技能的传递与交流。研究方法:1资料来源:病例来源于2013年4月至2017年11月间王庆国教授门诊病例。选取一方用药中,主要组成药物属《伤寒论》柴胡类方者(本文主要探讨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且一般资料记录及四诊信息记录完整者。2资料收集与处理:规范统一柴胡类方病例中病名、症状体征及药物等信息,并录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保证数据库质量控制,数据库项目需全面、准确、真实记录,并由专人负责,它人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修改。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结果:共有1138例柴胡类方病例,其中小柴胡汤295例,柴胡桂枝汤525例,柴胡桂枝干姜汤293例,大柴胡汤15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0例。根据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知导师运用各柴胡类方的适应证及其主症、主药,并通过药物聚类分析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以体现导师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隐形知识。1小柴胡汤:导师运用小柴胡汤常见疾病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其次为睡眠障碍及各种术后调理。中医证型为少阳枢机不利证及脾虚肝胃不和证,常兼有痰饮食滞。主要症状包含消化道脾虚肝胃不和表现如心下痞、纳差、呃逆、心下疼、泛酸、恶心;情志失调表现如不寐、心烦;及郁热伤津表现如口苦、咽干、大便干。主要药物为柴胡、黄芩、法半夏、炙甘草、党参、黄连、煅牡蛎、大枣、干姜、茯苓、当归、陈皮、黄芪,即小柴胡汤原方加上黄连、煅牡蛎、干姜、茯苓、当归、陈皮、黄芪。常用合方药物以调理肝胆脾胃以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药为主,包含:半夏泻心汤、平胃散、温胆汤、香砂六君子、理中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开胃进食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旋覆代赭汤、四逆散、柴胡解毒汤;其他包含益气聪明汤、生脉散、潜阳封髓丹、玉液汤等。2柴胡桂枝汤:导师将柴胡桂枝汤用于一系列疾病边缘状态为主如亚健康状态、各种术后调理,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妇科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型为太阳少阳两经不和证及肝郁脾虚证,常兼有脾肾阳虚或心脾两虚。主要症状包含少阳经气不利表现如口干、耳鸣;太阳表虚受寒表现如汗出、畏寒、恶风、喷嚏、流涕、手足冷、关节疼痛;正气虚弱表现如乏力、心悸;消化道表现如心下痞;情志失调表现如不寐、心烦。主要药物为柴胡、黄芩、桂枝、白芍、炙甘草、法半夏大枣、党参、黄芪、当归、煅牡蛎、附子,即柴胡桂枝汤原方去生姜,加黄芪、当归、煅牡蛎、附子。常用合方药物较为多元,多根据疾病特性合方用药,如亚健康状态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苓桂术甘汤、木防己汤、三仙汤及生脉散;更年期综合征合用龙牡甘麦大枣汤;过敏性鼻炎合玉屏风散及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辛夷;慢性胃炎合百合乌药半夏泻心汤、六君子汤、丁香柿蒂汤;上呼吸道染合麻杏石甘汤、金沸草汤;荨麻疹合用荆芥、连翘、徐长卿、蝉蜕等祛风解毒之品;肝硬化合用柴胡活络汤;类风湿关节炎合用穿藤通痹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木防己汤;崩漏合用傅青主加减当归止血汤等。3柴胡桂枝干姜汤:导师将柴胡桂枝干姜汤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及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为肝热脾寒证。主要症状包含消化道脾阳虚衰表现如腹胀、大便稀而次数多;少阳经气不利表现如胁胀痛;寒热错杂表现如畏寒、下焦冰凉、口干。主要药物为柴胡、黄芩、桂枝、干姜、煅牡蛎、法半夏、炙甘草、党参、黄连、白芍、黄芪,即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去天花粉,加法半夏、党参、黄连、白芍、黄芪。合方用药以治疗肠炎、肝炎、胃炎用药为主,如治疗肠炎常与薏苡附子败酱散、援绝神丹、葛根芩连汤、乌梅丸等合用;肝炎与柴胡解毒汤、柴胡活络丹合用;胃炎与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黄连汤合用。4大柴胡汤:导师运用大柴胡汤的适应证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如胆囊炎、胆囊结石及慢性便秘。中医证型为少阳胆热兼阳明里实证。主要症状包含少阳本证表现如口苦、胁痛、纳差、口干;阳明里实表现如大便干、大便次数少。主要药物为柴胡、黄芩、白芍、枳实、法半夏、黄芪、茵陈、生熟大黄、炙甘草、郁金,即大柴胡汤原方去生姜、大枣,加黄芪、茵陈、炙甘草、郁金。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导师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治疗精神疾病,例如焦虑证及抑郁症。中医证型为少阳受邪兼心胆气虚证。主要症状包含心神不宁表现如心悸、胆怯、不寐、焦虑;少阳证表现如抑郁、胸闷、头晕、纳差。主要药物为柴胡、黄芩、煆龙骨、锻牡蛎、生铁落、桂枝、茯苓、法半夏,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方去人参、大枣、生姜、大黄。结论:导师运用柴胡类方特点可归于以下几点:1法仲景心得,承师门术功:导师运用柴胡类方不离仲景愿意,且在继承刘渡舟教授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个人特色。导师认为少阳病有经证、腑证,临床上以脏腑失和,肝胆气郁为主,后根据疾病属性及机体状态导致而有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2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导师借用现代医学方法,以西医疾病明确诊断,并同时辨别中医证型,达到病证结合,最后根据核心病机遣方用药。3善抓主症,方证相应:导师认为抓主症即把握核心病机,包括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邪趋势,谨守病机,随症治之。4合方化裁,拓展运用:导师临证时不仅将柴胡汤类方与经方相合,亦常与后世时方相合,基本未见原方使用。导师透过合方运用产生新的疗效,扬长避短,扩大柴胡汤类方的主治范畴,应对复杂多变的病证,提高临床疗效。
钟子劭[2](2018)在《梁氏脾胃流派辨治痞满特点及健脾方四君子汤疗效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辨治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经验,为国内外脾胃消化病科临床医师治疗痞满(FD)提供有益思路。对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代表治法益气健脾法的核心方剂四君子汤进行机制研究,揭示益气健脾法治疗痞满(FD)的分子机制,为中药作用机理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新靶点。方法:在文献综述部分,运用文献数据库检索联合查阅古籍,对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治疗痞满(FD)、FD发病机制的新进展以及中医药对胃肠平滑肌MLCK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进行回顾。在流派研究部分,对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第二代、第三代医家代表的门诊病案进行数据加工并建立起可供计算机数据挖掘的标准化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等算法对医案数据库进行挖掘,分析流派第二代传人黄穗平教授辨治痞满的证治特点,分析第三代传人代表陈延教授和张北平教授治疗痞满的用药特点,梳理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的发展脉络,总结流派治疗痞满(FD)的辨治思路和特色。在实验研究部分,对FD最常见证型脾虚证的模型大鼠以及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代表治法益气健脾法的核心方剂四君子汤干预后Calmodulin/MLCK信号通路的机制进行实验研究。运用碘乙酰胺灌服联合隔日进食、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进行脾虚证FD模型造模,给予中药四君子汤和西药莫沙比利治疗。给药结束后运用半固体胃排空法测定各组大鼠胃排空、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胃底体平滑肌Calmodulin和MLCK蛋白和转录水平变化。为了进一步验证动物实验结果,运用原代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从幼年SD大鼠胃底体平滑肌分离并体外培养平滑肌细胞,运用四君子汤药液对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干预,应用Western Blot法、RT-PCR法观察Calmodulin和MLCK蛋白和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从梁乃津教授开始,经过黄穗平教授、陈延教授、张北平教授等第二、第三代弟子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岭南地域特色,在脾胃病治疗上独具一格、疗效出色的学术理论和辨治方法。而FD在十二指肠炎症、肠道微生态等方面出现了较多新进展,可能成为FD发病机制研究的新突破点。中医药对胃肠平滑肌MLCK信号通路的研究仅有少数局部研究,或仅对胃窦和空肠进行研究,未有对近端胃平滑肌细胞内该通路的机制进行研究。流派研究结果表明,岭南梁氏流派医家共同认为“脾胃虚弱,气机失调”是痞满发生的核心病机,补益脾胃是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治疗痞满的治本之法,调畅气机是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治疗痞满的治标之法。治疗上,常用补益脾胃的药包括益气健脾的党参、白术、甘草、黄芪,温阳健脾的干姜,滋养胃阴的沙参、麦冬、玉竹等。因此,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医家常在四君子汤、理中汤、益胃汤的基础上加味治疗,常用方有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黄穗平教授的健脾理气方等。调畅脾胃升降气机,常用的治法有“升脾气”和“降胃气”。升脾气常用黄芪、升麻、柴胡、羌活等中药,常用处方包括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胃气不降最常用厚朴和半夏这两味药降胃气,这两味药除了能通降胃气,还有很好的燥湿化痰功效,针对岭南地区患者多痰湿特点非常适宜。调畅肝的气机,常用的治法为疏肝和胃、疏肝健脾等。对于肝胃不和以及脾虚湿阻化热的患者,部分岭南梁氏流派医家喜用小柴胡汤加减进行治疗。对肝郁脾虚之患者,喜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并且时刻顾护脾胃,一旦患者表现为脾虚为主,立刻停用寒凉药物,防止伤及脾胃正气。此外,梁氏流派医家喜用延胡索和郁金这两味中药,他们能行气止痛,调气分和血分之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脾虚证FD复合造模后,大鼠蜷缩、反应较迟钝、背毛枯槁,倦怠乏力、懒动、纳食减少,大便欠成形,体重较正常组明显减轻,符合脾虚证表现。造模后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造模各组间体重无明显差异(P=0.391);大鼠进食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造模各组间进食量无明显差异(P=0.569)。运用四君子汤和莫沙必利干预后,大鼠活动较前活跃,反应较前敏捷,大便恢复正常,四君子汤组大鼠平均体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莫沙必利组大鼠体重变化较模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四君子汤组大鼠平均进食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四君子汤干预后大鼠胃排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莫沙必利组大鼠胃排空率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脾虚证FD大鼠胃底体平滑肌Calmodulin、MLCK蛋白表达量较空白组高,MLCK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01),但Calmodulin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386);四君子汤干预后,Calmodulin、MLCK表达均下降,MLCK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但Calmodulin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140)。莫沙必利干预组结果与四君子汤组相似,MLCK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Calmodulin未见显着差异(P=0.623)。脾虚证FD模型大鼠胃底体平滑肌MLCK mRNA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01);四君子汤干预后,MLCK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莫沙必利亦能使平滑肌MLCK mRNA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脾虚证FD大鼠Myosin ATP酶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四君子汤干预后,Myosin ATP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莫沙必利干预后ATP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四君子汤干预使大鼠胃底体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MLCK蛋白表达下降,并随四君子汤药液浓度增大呈剂量依赖,较高的四君子汤浓度(12 mg/mL、15 mg/mL)对MLCK表达下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4,0.0072)。而Calmodulin表达虽有所下降,但与空白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干预使大鼠胃底体SMCs MLCK mRNA表达下降,并随四君子汤药液浓度增大呈剂量依赖,较高的四君子汤浓度(12 mg/mL、15 mg/mL)对MLCK mRNA表达下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3,<0.0001)。结论: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从梁乃津教授开始,经过黄穗平教授、陈延教授、张北平教授等第二、第三代弟子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岭南地域特色,在脾胃病治疗上独具一格、疗效出色的学术理论和辨治方法。脾虚证FD存在MLCK信号通路的异常,四君子汤可通过调整该通路改善进食量和胃排空能力,降低MLCK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可能是其改善FD胃底容受舒张异常,缓解痞满、早饱等症状的机制。
雷蕾[3](2016)在《芩连生肌愈疡汤治疗脾胃湿热型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芩连生肌愈疡汤结合西医三联疗法对于脾胃湿热型HP阳性、重度糜烂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内镜下糜烂愈合效果及HP清除率的改善,以评定芩连生肌愈疡汤对糜烂性胃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笔者导师门诊就诊的共42例病例,均在1周内经胃镜确诊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并经碳13呼气试验诊断为HP阳性,同时按中医标准诊断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及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证候上均无明显差异。2.治疗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先予以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0mg,每日2次;克拉霉素胶囊50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胶囊1.0g,每日2次;共10天。10天后对照组继续服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周,治疗组改服中药芩连生肌愈疡汤,每7天为一个疗程,共服用4个疗程。3.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的组间及组内临床证候积分的比较;两组间治疗后临床证候疗效的比较;两组间治疗后胃镜下糜烂性胃炎分级及糜烂愈合疗效的比较;两组间治疗后HP转阴率的比较;4.统计学分析方法:所收集数据均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满足正态分布的,对于计量资料,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所得结果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前对比两组样本间的性别、年龄、病程、证候疗效积分均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对比组间治疗后临床证候疗效,治疗组21例,临床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1%;对照组21例,临床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2%。经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后P<0.05,提示其临床证候疗效有统计学差别。3.对比组间治疗后胃镜下糜烂愈合情况,治疗组21例,痊愈2例,显效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47%;对照组21例,临床痊愈2例,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6.19%。经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后,P>0.05,提示两组疗法对于胃镜下糜烂愈合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对比组间治疗后HP转阴率,治疗组21例,阴性19例,阳性2例,转阴率为90.48%;对照组21例,阴性17例,阳性4例,转阴率为80.95%。经c2检验,P=0.05,提示两组疗法对HP清除最终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就样本而言,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生肌愈疡汤是湖北省中医大师张介眉教授的经验方,笔者导师在此基础上加黄连、黄芩用于治疗脾胃湿热型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显示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证候,对于HP阳性患者,在三联疗法基础上使用,有助于提高HP清除率及促进镜下糜烂愈合。尤其在改善临床证候方面,效用优于泮托拉唑,是治疗糜烂性胃炎的有效方剂。
马云龙[4](2013)在《A型行为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其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统计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及其中医分型与A型行为的相关性,明确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为患者的日常行为提供指导依据以提高治愈并降低复发率,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的资料。方法:本研究对200例CSG患者和200例健康人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20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认真调查,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认真分析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内科学》(第六版)有关“胃痛”、“胃痞”等相关论述,结合消化科主任医师专家意见确定患者所属中医证型。所有参与调查者均认真填写A型行为调查表。调查表回收后,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统计数据,然后将研究因素量化,采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先对患病组和健康组一般情况及A型行为构成比进行卡方检验,再对相关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无显着差异,经卡方检验(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就各型行为类型在两组中的构成比进行卡方检验得X2=29.942P=0.000,说明病例组与对照组行为类型构成比具有明显差异性。经统计病例组A型行为(A型+mA型)所占比为64.5%,对照组所A型行为(A型+mA型)所占比为41%,经卡方检验得X2=22.157P=0.000,二者具有明显差异性。并对其平均得分进行比较,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但经t检验,TH(P=0.019<0.05)及TH+CH(=0.0195<0.05)得分差异性明显,而CH得分无明显差异性(t=1.3564p=0.1764>0.05)。对A型行为与慢性胃炎的关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A型行为(P=0.000<0.01OR=2.615)是CSG的发病因素。(2)对病例组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其中肝胃不和证76人占38%,脾胃虚弱证40人占20%,脾胃湿热证39人占19.5%,胃阴不足证31人占15.5%,胃络瘀阻14人占7%,其中A型行为人数在各证型中的构成比分别为:肝胃不和证64人占84.2%;脾胃虚弱证14人占35%;脾胃湿热证22人占66.7%;胃阴不足证17人占54.8%;胃络瘀阻6人占42.9%,并分别与对照组中A型行为构成比进行卡方检验,其中肝胃不合证、脾胃湿热证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证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A型行为在肝胃不和证与脾胃湿热证中所占比差异明显(X=4.663P=0.031)。结论:A型行为是CSG的致病因素,并且TH因子为主要致病因素;其与肝胃不和证及脾胃湿热证CSG关系最为密切,其密切程度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
谢子琪[5](2012)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CSG)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其发病率很高,是消化科的常见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疼痛、食后饱胀等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暖气、反酸、恶心、食欲减退等,部份患者可无症状及体征。胃镜下可见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出血、甚至糜烂等胃粘膜炎性改变,本病复发率很高,症状时轻时重,病情发展到后期可引起萎缩性胃炎,甚至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颇具优势,有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症状缓解明显、复发率低等优点。一、理论研究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对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状况,进行分析、综合现存的问题。方法:透过CNKI、万方、PUbMed检索系统查阅资料,分别总结了慢性胃炎在近年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结果:透过资料分析、整合,认识到不论中医及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的研究、讨论均十分详尽,不仅介绍了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标准以及其它治疗方法的进展。同时还总结了中医对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对本病临床辨证分型各种中药治疗、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各方面的进展。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较理想,但目前的文献研究多局限于专方专药的应用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缺乏严格的科学对照及统计学方法分析,由于各位医家学术观点不同,对本病的辫证论治观点也不一致,令各文献的研究结果难以相互比较、引证,导致临床上不能效仿。二、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该方疗效的作用,以肯定其能改善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以进一步推广其在临床的应用。通过总结,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本病的研究前景,为研究抑肝扶脾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奠定临床理论基础。同时证实其临床安全性。方法:1.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门诊及香港博爱医院中医部门诊就诊,符合西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型的91例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1例治疗组和4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均无明显差异,具有显着的可比性(P>0.05)。治疗组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主进行治疗,予加味小柴胡汤,水煎,150ml/次,早、晚温服;对照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水煎,150ml/次,早、晚温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完结后均随访1月。2.分别对胃脘疼痛、上腹胀满、嗳气、泛酸、纳呆食少、太息、性情抑郁或急躁易怒及神疲乏力等症状和体征进行疗效观察。另外,亦对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观察,包括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血糖(Glu)、血、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等。最后,对经收集整理后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中医证侯积分,均显示具有可比性。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治疗结果2.1治疗后中医证侯改善情况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经方差检验,P<0.05,说明在临床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另外,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中医证侯积分差值,经方差检验,P<0.05,说明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显着疗效;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2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和体征积分的变化情况在改善胃痛、胸闷、纳呆、太息方面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抑肝扶脾法在改善胃痛、胸闷、纳呆、太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3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比较尼莫地平法评价证候疗效,经RIDIT分析,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经精确FISH检验,X2=0,P=1.000,无统计意义。2.4两组治疗后疾病复发情况两组复发率经X2检验,P>0.05,无统计意义。2.5安全性指标观察经t检验后,评估治疗前、后治疗组的各主要治疗指标,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主要指标同治疗前相比,P>0.05,无统计意义。3.治疗组中,临床治愈者,共10例,显效者,共31例,有效者,共8例,无效者,共2例,总体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中,治愈者,共1例,显效者,共29例,有效者,共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经统计学处理(P>0.05),表明两组药物在治疗肝胃不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时无显着差别,同样有效。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后,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的改善与对照组相约(P>0.05)。5.治疗组对腹胀、嗳气、反酸、抑郁、神疲乏力等症与对照组疗效相约:但对于改善胃痛、胸闷、纳呆、善太息等症则优于对照组。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 AST)、肾功能(BUN、 Cr)、血糖(G1u)、血常规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尿、便常规+0B、心电图与治疗前比较没有变化。7.在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1.以抑肝扶脾法,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着,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2.加味小柴胡汤在改善胃痛、胸闷、纳呆、太息等症优于对照组。3.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具有安全性。
冯园[6](2012)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HP感染证候、证素分布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缠绵难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防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巩固疗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临床研究中方药多变、制剂各异,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评价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和规范标准,而现有标准因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研资料,无法获得临床的普遍认同。本研究从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类与证素特点的角度出发,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数理统计,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及阴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例进行证候、证素对比研究,并进一步探索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候、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科研、提高疗效及证候规范化提供有利参考。对象:2011年9月—2012年2月期间收集就诊于东直门、东方医院消化科门诊,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史并有症状,经胃镜及C13呼气试验检查诊断为Hp阳性或Hp阴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病例各40例。方法:设计临床研究观察表,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一般情况、四诊信息、C13呼气试验、胃镜检查等各方面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完成。结果:(1)男女患者比例为1:1.96;年龄平均值为48.5,其中50-59岁及40-49岁年龄阶段人数较多;发病诱因主要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受凉和劳累;患者饮食偏嗜以甜食、辛辣、浓茶、油腻、煎炸为主。(2)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候分类主要是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胃热内蕴证、脾胃虚弱证,且肝胃不和证(12例)、肝胃郁热证(12例)>脾胃虚弱证(11例)>胃热内蕴证(5例); HP阴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候分类主要是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且脾胃虚弱证(21例)>肝胃不和证(11例)>肝郁脾虚证(8例)。(3)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性证素主要有气滞、热、气虚、气逆、阳虚,病位证素主要是脾、胃、肝;HP阴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气滞、气逆、热、阳虚、阴虚,病位证素主要是脾、胃、肝。(4)针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分布相关性研究表明,尚不能认为HP阳性及HP阴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证候分布与性别、年龄相关。
白晓晓[7](2012)在《陈慈煦辨治脾胃病的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文中指出脾胃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中医药治疗脾胃病历史悠久,且疗效显着。贵州省名老中医陈慈煦老先生,行医五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辨治肿胃病的经验。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了陈老辨治脾胃病的经验及其学术思想:1陈老对脾胃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认识;2陈老对脾胃生理与病理的特性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3陈老对脾胃发病的病因和病理产物的体会;4陈老对脾胃与其它脏腑之间关系的体会;5陈老对脾胃病治疗原则的体会;6陈老对脾胃病的预防及调护的体会;7陈老的治疗经验;8陈老遣方用药的经验与特色。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陈老辨治脾胃病经验之丰富,学术造诣之深厚,若将其丰富的经验运用于临床,必将造福于病患;若将其深厚的学术理论传与后世学者,必将对后世在临床上辨治脾胃病有所启迪。
薛珂[8](2010)在《半夏泻心汤古今运用考探》文中研究指明方剂学的现代研究主要由文献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三部分组成,其中文献整理是方剂学重要研究方法之一。近年来,方剂学的研究一直以古方在临床运用经验的总结和方剂学实验研究开展较多,从研究结果来看,方剂文献学的研究成果丰硕,并且越来越被重视,其研究内容也更加广泛。中医药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虽然经过了近几年的发展,但与其它领域的研究相比,仍然比较薄弱,通过计算机工具的使用,深入挖掘古代医籍中所蕴含的信息,是现代中医药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数据库统计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对半夏泻心汤古今运用进行考探。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半夏泻心汤的运用已经远远超越了原方证的主治适用范围,广泛地应用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内科疾病当中。本文根据中医学术发展经验和方剂学知识,调查了古今方剂学及其相关文献,从一千余部古代医籍和六百余篇现代文献中搜集整理古代和现代有关半夏泻心汤运用的信息条文427条,应用计算机技术,借助现代化数据统计工具,建立了有关半夏泻心汤的数据库,将文献资料转化为数字信息,并从多个角度对信息进行处理,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古代和现代半夏泻心汤的主治病种、主治证侯、主治症状、舌脉特征、用药剂量、加减药法及其剂型变化、禁忌证等特点。结果发现,半夏泻心汤在古代运用中共涉及病种24种。半夏泻心汤在使用中所涉及中医病名频次较高的疾病主要有中暑、痢疾、疟疾、泄泻、消瘅、噎膈六种疾病。在历史沿革中,清代运用半夏泻心汤涉及的病名最多,除继承宋代用于痢疾、泄泻,明代用于痢疾、消瘅、咳逆、黄疸等病外,进一步拓展用于中暑等24种疾病。半夏泻心汤在古代运用中共涉及证侯20种。其中湿热证、热结胃肠证、火热证、寒热错杂证、胃热证出现次数较多。其中湿热证31次,出现频次最高,是本次研究发现的半夏泻心汤涉及频次最高的证侯,这一结果提示,目前学界对于本方证“寒热互结于心下”的病机看法可能和实际运用中情况不太相符,有必要重新审视该方证的病机。半夏泻心汤在汉代和两晋的运用未涉及具体病证名称,从唐代开始记载其治疗上焦虚寒证,宋代和元代记载本方治疗阳明证和火热证,明代本方治证增多清代治证最为广泛,共涉及18在对半夏泻心汤所涉及症状的考察中发现,古代半夏泻心汤运用中涉及的症状达34种,其中“痞”出现频率最高,达221次,其次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呕吐”、“肠鸣”和“下利”三症,分别为91、42和20次,表明本方治证中以痞满为中心、多兼呕吐、肠鸣、下利三症,这与现代方剂学教科书中将“痞、呕、利”三症列为半夏泻心汤方主治症的观点基本一致。除了上述三症外,本次研究发现本方运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还有食欲不振、身热、烦躁、胃痛、口渴等症,其中食欲不振与中焦受损、脾胃不和有关,身热、烦躁、口渴与热邪入里或里热有关。考察半夏泻心汤药味加减运用发现,原方中被减次数最多的是大枣,共被减50次,其次为干姜和甘草,被减分别为42和41次;黄芩和黄连被减次数较少,分别为10次和1次。在加味应用中,共发现加味药物79种,运用频率超过10%的有生姜、枳实、陈皮、竹茹、茯苓、白芍,其中生姜共出现46次,是加味时出现频次最高的药物,此外枳实的加味使用频次也较高。本方古代运用中加味药物出现频率很高,有明显的规律性,这些药物大都具有行气、化痰、祛湿、通利之性,提示本方在加味运用时多涉及行气药和祛湿化痰药。有关半夏泻心汤中药物用药剂量因历史朝代原因和医家个人经验不同,差异较大。以君药半夏为例,古代文献中半夏用量范围在390克~1.56克之间;其中运用频次较高的用量是65克、11.19克、41克及18.65克;其中最多用量为65克(54次),其次为11.19克(8次)。在方中药物配伍比例方面,全方总体剂量和单味药物剂量具有同步性,未发现方中某一味药物的剂量和全方剂量出现明显的不一致。在总体剂量水平上,清代的温病学家使用的剂量较小,本次资料中所有的最小使用剂量均在清代出现,本方现代运用中常规剂量接近清代时剂量水平。符合本次收录条件的条文中涉及半夏泻心汤剂型的共有124条,其中汤剂117条,散剂7条,未发现其他剂型。半夏泻心汤服药涉及禁忌的条文很少,本次研究的427条条文中,只有2条涉及禁忌,内容相同,均为“禁忌海藻菘菜饧羊肉生葱猪肉冷水”。本课题较为系统地整理总结了古代和现代关于半夏泻心汤的运用经验,探讨了历代半夏泻心汤运用的变化规律,深化了关于半夏泻心汤病因病机特点、组方规律的认识,为本方临床的进一步拓展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背景经验。
黄均毅[9](2009)在《胃下垂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胃下垂是现代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此病西医诊断明确,但在治疗方面缺乏有效手段,主要采用中药和针灸治疗。近三十年来治疗胃下垂的中医药报道不断涌现,积累了丰富经验,临床治疗方法逐渐摆脱传统单纯补益升提之法。但是此类报道多局限于个人经验,缺乏系统性研究。古代文献没有“胃下垂”之称,但存在很多类似疾病记载。1目的通过对中医治疗胃下垂文献整理和系统研究,探究其发病病因病机,同时使中医治疗胃下垂理论方法系统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2方法采用文献学方法收集整理古代文献中类似胃下垂疾病的记载,探究古代对此类疾病治疗理论和方法。收集整理近十年来临床文献报道中关于此病报道,对其进行症状和证候学频度分析,寻找主要证候和症状,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3结果依据从《内经》到明清历代医家有关胃下垂相关疾病的论述,结合近十年来临床报道,系统整理研究此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发病途径及规律、治疗原则和方药。发现此病实证以气滞、血瘀、痰浊为主,虚证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病位在胃、脾、肝、肾、大小肠。治疗药物上依据临床证候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和方药。4结论对胃下垂疾病治疗应坚持中医辨证论治,不能把下垂简单划为中气下陷,应随证治之。
王卢曦[10](2009)在《陷胸汤类方证治规律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东汉末年,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因其辨治疾病,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疗效卓着,遂传诸于后世,成为中医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着作。大、小陷胸汤、三物白散、十枣散为治疗痰水互结诸证的代表方,并历经后世医家临证加减衍化,拓展其应用范围,乃成为一大类方。目的:后世学者对大、小陷胸汤及其类方应用论述颇多,但多为个人经验总结,其证治规律尚缺乏深入的理论阐述和系统的临床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终有所缺憾。本文试从理论及临床方面,对大、小陷胸汤及其类方临床应用规律作系统深入探讨,以便能更好地掌握仲景学术思想,熔古化新,扩大应用范畴,为临床医疗服务。方法:采用由源及流的方法,上溯《伤寒论》,下及其成书以后对后世有影响力的伤寒着作,如《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集》等,以及近、现代医家对大、小陷胸汤及其类方的研究,通过整理古、现代文献,从大、小陷胸汤及其类方的源流、组方特点、证治规律、临床特点、典型医案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陷胸汤类方包括大陷胸丸、大陷胸汤、小陷胸汤、文蛤散、三物白散、十枣汤共6方,功专祛心下、胸胁之邪气,病性有寒、热、痰、水之别,在治疗上有轻重之分,在病位上亦有或上或下之别,然解决热与痰水凝结则一。后世医家应用多有发挥,临证加减化裁,创制诸多衍化方,极大的拓展了该类方剂的应用范围。现代医学中,以陷胸汤类方加减可用于治疗内科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方面疾病,而以小陷胸汤、十枣汤、大陷胸汤研究较多。由于主治病症存在各自的特点和不同情况,以及现代临床的特点,目前很少见到单纯使用伤寒原方的情况,大部分是加减使用。结论:《伤寒论》结胸证辨治重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当水热互结病变范围大,病重势急者,用峻剂大陷胸汤逐水泻热荡实,若邪结偏高、病势缓者,则变汤为丸,缓攻。当痰热互结局限心下,病变范围小,病势轻缓者,则用药力缓和之轻剂小陷胸汤清热涤痰开结。当寒邪痰水之邪结于胸胸膈,其虽似大结胸证但无烦热等症状者,用温下寒实的三物白散,峻逐寒痰水饮之邪。水热互结胸胁,症见心下痞硬满、咳唾引胁下痛者,以十枣汤泄热逐饮,开胸散结。现代医学中,以陷胸汤类方加减能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溃疡病穿孔、肾功能衰竭、渗出性胸膜炎、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自发性气胸、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肺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食道、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头痛、胸腹水等多种疾病,具有较强的普适性。通过本文可以发现,陷胸类方虽为结胸证而设,但临证不拘于病名,只要辨证准确,符合病机,均可用之。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而扩大了伤寒论方的应用,促进着中医临床的不断发展。
二、香砂六君子汤合胃舒平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砂六君子汤合胃舒平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7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运用柴胡类方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柴胡类方现代临床运用进展 |
一、小柴胡汤 |
1 消化系统疾病 |
2 循环系统疾病 |
3 神经系统疾病 |
4 内分泌系统疾病 |
5 呼吸系统疾病 |
6 皮肤病 |
7 儿科疾病 |
8 妇产科疾病 |
9 其它 |
二、大柴胡汤 |
1 内科疾病 |
2 外科疾病 |
3 其它 |
三、柴胡桂枝汤 |
1 内科疾病 |
2 外科疾病 |
3 妇儿科 |
4 其它 |
四、柴胡桂枝干姜汤 |
1 内科疾病 |
2 皮科疾病 |
3 妇儿科疾病 |
4 其它 |
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1 内科疾病 |
2 妇儿科疾病 |
3 皮肤科 |
4 其它 |
六、柴胡加芒硝汤 |
七、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教授运用柴胡类方组方规律研究 |
前言 |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教授运用小柴胡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对象 |
3 数据处理 |
4 数据管理与分析 |
二、研究结果 |
1 小柴胡汤证治规律 |
2 小柴胡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小柴胡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小柴胡汤疾病谱 |
3 小柴胡汤症状信息 |
4 小柴胡汤药物信息 |
5 小柴胡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1 导师运用小柴胡汤证治规律 |
2 小柴胡汤主治疾病症药规律举隅 |
3 导师运用小柴胡汤结论 |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柴胡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柴胡汤桂枝常见西医疾病药症关系举隅 |
三、讨论 |
1 柴胡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柴胡桂枝汤适应证 |
3 柴胡桂枝汤症状信息 |
4 柴胡桂枝汤药物信息 |
5 柴胡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1 柴胡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导师运用柴胡桂枝汤主治疾病症药规律 |
3 导师运用柴胡桂枝汤结论 |
研究三: 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教授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治规律 |
2 柴胡桂枝干姜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柴胡桂枝干姜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柴胡桂枝干姜汤适应证 |
3 柴胡桂枝干姜汤症状信息 |
4 柴胡桂枝干姜汤药物信息 |
5 柴胡桂枝干姜汤常见病证用药比较 |
四、小结 |
1 导师运用柴胡桂枝拷汤证治规律 |
2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治疾病症药规律 |
3 导师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结论 |
研究四: 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教授运用大柴胡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大柴胡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大柴胡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大柴胡汤适应证 |
3 大柴胡汤症状信息 |
4 大柴胡汤药物信息 |
四、小结 |
研究五: 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疾病谱 |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状信息 |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物频次分析 |
四、小结 |
总体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梁氏脾胃流派辨治痞满特点及健脾方四君子汤疗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治疗痞满研究回顾 |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2.1 感染因素 |
1.2.2 胃和十二指肠动力异常 |
1.2.3 十二指肠炎症 |
1.2.4 消化道微生态 |
1.2.5 遗传易感性 |
1.2.6 心理状态异常 |
1.2.7 FD疾病模型新假说 |
1.3 中医药对平滑肌MLCK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1.3.1 胃肠动力与Ca~(2+)-Calmodulin-MLCK信号通路 |
1.3.2 中医药对胃肠Ca~(2+)-Calmodulin-MLCK通路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流派研究部分 |
2.1 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立 |
2.1.6 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2.1 一般情况 |
2.2.2 梁氏流派第二代传人黄穗平教授诊治痞满(FD)证治规律 |
2.2.3 梁氏流派第三代传人代表陈延教授治疗痞满(FD)用药规律 |
2.2.4 梁氏流派第三代传人代表张北平教授治疗痞满(FD)用药规律 |
2.3 讨论 |
2.3.1 病案一般情况 |
2.3.2 黄穗平教授对痞满病机和辨证的认识 |
2.3.3 黄穗平教授治疗痞满用药经验 |
2.3.4 陈延教授治疗痞满用药经验 |
2.3.5 张北平教授治疗痞满用药经验 |
2.3.6 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治疗痞满经验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研究部分 |
3.1 实验一 脾虚证FD模型和四君子汤干预对大鼠胃平滑肌MLCK信号通路作用研究 |
3.1.1 研究内容 |
3.1.2 材料与设备 |
3.1.3 研究方法 |
3.1.4 研究结果 |
3.1.5 讨论 |
3.2 实验二 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原代分离改良实验 |
3.2.1 引言 |
3.2.2 材料与设备 |
3.2.3 研究方法 |
3.2.4 研究结果 |
3.2.5 讨论 |
3.3 实验三 四君子汤对体外培养大鼠胃平滑肌细胞MLCK信号通路作用研究 |
3.3.1 研究内容 |
3.3.2 研究材料与设备 |
3.3.3 实验方法 |
3.3.4 研究结果 |
3.3.5 讨论 |
3.4 实验部分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4.1 研究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芩连生肌愈疡汤治疗脾胃湿热型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中医证候分级及量化积分标准 |
1.5 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治疗方案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的比较 |
3.2 临床证候积分及疗效比较 |
3.3 胃镜下糜烂愈合疗效比较 |
3.4 HP根除率比较 |
讨论 |
1 祖国传统医学对糜烂性胃炎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机 |
2 祖国传统医学对脾胃湿热的认识 |
2.1 历史沿革 |
2.2 治疗 |
3 西医对糜烂性胃炎的认识 |
3.1 病因 |
3.2 治疗 |
4 芩连生肌愈疡汤的立方依据及组成、分析 |
4.1 立方依据 |
4.2 组成及分析 |
5 临床疗效分析 |
5.1 中医临床证候疗效分析 |
5.2 胃镜下糜烂愈合疗效分析 |
5.3 HP疗效分析 |
5.4 药物不良反应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献综述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诊疗研究进展 |
1 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诊疗研究进展 |
2 慢性糜烂性胃炎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A型行为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其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目的 |
二、 临床资料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二) 中医诊断标准 |
(三) 试验病例标准 |
(四) 病例资料分析 |
三、 统计学处理方法 |
四、 结果以及结果分析 |
(一) 一般情况分析 |
(二) A 型行为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
(三) 就 A 型行为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 |
(四) A 型行为与 CSG 中医分型的相关性 |
五、 结论 |
讨论 |
一、 A 行为的西医研究 |
(一) A 型行为的提出 |
(二) A 型行为的利弊 |
(三) A 行为与疾病的关系 |
(四) A 型行为致病机理 |
二.A 型行为与中医人格及体质学说 |
(一) 中医人格学说 |
(二) 中医人格与西医人格联系 |
(三) A 型行为与中医五态人格学说 |
(四) 中医五态人格与体质的关系 |
(五) A 型行为与中医辩证的关系 |
四.调查结果讨论 |
五. A 型行为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及日常调养建议 |
六.本研究的不足 |
(一) 地域及时间的局限性 |
(二) 研究因素单一 |
七.未来研究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5)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慢性胃炎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一、概念 |
二、流行病学基础 |
三、诊断标准 |
四、鉴别诊断 |
五、病因和发病机制 |
六、西医疗法 |
七、疗效评价 |
第二节 慢性胃炎的中医学研究概况 |
一、病名及历代沿革 |
二、病因病机 |
三、辨证分型 |
四、中医治疗 |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 |
六、中医药实验研究 |
第三节 小柴胡汤治疗脾胃病的临床应用 |
一、胃炎 |
二、胆汁反流性胃炎 |
三、消化性溃疡 |
四、泄泻 |
五、其他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随机分组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项目 |
四、疗效评价标准 |
五、安全性评价标准 |
六、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报告方法 |
七、统计学处理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治疗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一、研究结果分析 |
二、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的出处 |
三、加味小柴胡汤的药物研究 |
四、小柴胡汤组方特点 |
五、小柴胡汤实验研究进展 |
结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HP感染证候、证素分布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认识及研究进展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论治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证素研究 |
1. 证候研究 |
2. 证素研究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现代西医学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 诊断 |
3. 治疗 |
4. 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观察方法与数据处理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因子分析法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候、证素分布 |
3. 系统聚类法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候、证素分布 |
4.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相关性研究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布 |
3.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分类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
4.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分类与证素 |
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陈慈煦辨治脾胃病的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陈老对脾胃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认识 |
1.1 “纳”、“磨”、“运化” |
1.2 “散精”、“输布津液” |
1.3 “益气”、“生血”、“统血” |
1.4 藏精舍意 |
2. 陈老对脾胃生理与病理的特性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
2.1 “纳”与“运” |
2.2 “升”和“降” |
2.3 “燥”和“湿” |
3. 陈老对脾胃发病的病因和病理产物的体会 |
3.1 脾胃发病的病因 |
3.1.1 六淫因素 |
3.1.2 情志因素 |
3.1.3 饮食因素 |
3.1.3.1 肥甘 |
3.1.3.2 生冷 |
3.1.3.3 酒 |
3.1.4 生活因素 |
3.2 脾胃病的病理产物 |
3.2.1 食积 |
3.2.2 痰饮 |
3.2.3 水气 |
4. 陈老对脾胃与其它脏腑之间关系的体会 |
4.1 脾胃与肝胆的关系 |
4.2 脾胃与心的关系 |
4.3 脾胃与肺的关系 |
4.4 脾胃与肾的关系 |
5. 陈老对脾胃病治疗原则的体会 |
5.1 治疗脾胃病,关键在调理 |
5.2 注重升降,运转枢机 |
5.3 强调整体观念,他病从脾胃论治 |
5.4 审病虚实,随证治之 |
6. 陈老对脾胃病的预防及调护的体会 |
6.1 内养正气 |
6.2 外慎邪气 |
6.3 调节情志 |
7. 陈老的治疗经验 |
7.1 治疗胃脘痛经验 |
7.1.1 胃脘痛命名 |
7.1.2 胃脘痛的致病因素 |
7.1.3 胃脘痛的治疗原则 |
7.1.3.1 调畅气机,理气为要 |
7.1.3.2 分清虚实,补泻有度 |
7.1.4 胃脘痛的辨证分型 |
7.1.4.1 肝郁气滞,胃失和降型 |
7.1.4.2 肝郁化火,郁热伤胃型 |
7.1.4.3 食积脾胃,阻滞中焦型 |
7.1.4.4 胃阴不足,虚火上扰型 |
7.1.4.5 血行不畅,胃络瘀阻型 |
7.1.4.6 脾阳虚弱,痰饮中阻型 |
7.1.4.7 中阳不振,脾胃虚寒型 |
7.1.4.8 寒热虚实错杂型 |
7.1.5 病案举隅 |
7.1.6 心得体会 |
7.1.6.1 诊疗细微,辨痛明确 |
7.1.6.2 治疗原则,理气为要 |
7.1.6.3 虚证当补,不宜蛮补 |
7.2 通降解毒法治疗噎嗝的临床经验 |
7.3 治疗胃反(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痉挛及梗阻一例)经验 |
7.4 腹痛治疗经验 |
7.5 痢疾与泄泻验案 |
7.6. 从脾胃论治不寐验案举隅 |
7.7 调理中焦,治疗不明原因发热验案 |
7.8 上损,下损,治取中 |
7.8.1 调中健脾,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衰 |
7.8.2 甘温扶阳,调补中州,治产后疑难病症 |
8. 陈老遣方用药的经验与特色 |
8.1 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
8.2 用药轻灵,顾护胃气 |
8.3 顾及脾胃,纳运之功 |
8.4 善用药物举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综述一: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近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半夏泻心汤古今运用考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半夏泻心汤现代运用的文献研究 |
第二部分 半夏泻心汤古代临床运用的研究 |
前言 |
1 文献资料来源 |
2 文献信息的处理 |
3 研究结论 |
3.1 古文献中半夏泻心汤运用所治病种 |
3.2 古文献中半夏泻心汤运用所涉的证侯 |
3.3 古文献中半夏泻心汤运用所涉症征 |
3.4 古文献中半夏泻心汤药味加减规律的研究 |
3.5 古文献中半夏泻心汤运用中的药物配伍用量 |
3.6 古文献中半夏泻心汤运用所涉剂型、服法、禁忌 |
4 讨论 |
4.1 古代半夏泻心汤运用所涉疾病及历代演变 |
4.2 古代半夏泻心汤运用所涉证侯及历代演变 |
4.3 古代半夏泻心汤运用所涉症征及历代演变 |
4.4 古代半夏泻心汤运用中的药味加减规律 |
4.5 古代半夏泻心汤运用中用药量选配规律 |
4.6 古代半夏泻心汤运用中的剂型与用法 |
5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胃下垂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一 胃下垂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
1 胃的生理解剖结构 |
2 胃下垂发病机制 |
3 胃下垂的现代医学诊断 |
4 胃下垂的现代医学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胃下垂的中医学临床研究进展 |
1 胃下垂中医名称研究 |
2 胃下垂病因病机研究 |
3 胃下垂治则治法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古代文献中与胃下垂相关病证记载 |
1 先秦两汉早期认识 |
2 隋唐时期全面发展 |
3 宋代金元臻至繁荣 |
4 明清时期日渐完备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胃下垂中医证候文献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分析结果 |
3 文献研究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理论研究 |
1 胃的生理特性 |
2 胃与味、吐物、二便关系 |
3 胃与经络关系 |
4 胃与其他脏腑关系 |
5 胃下垂病因 |
6 胃下垂病机 |
7 胃下垂治疗方法 |
8 常用胃下垂方药统计 |
9 医案举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陷胸汤类方证治规律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伤寒论》类方研究概述 |
1.1 类方研究沿革 |
1.1.1 《伤寒论》类方研究源启 |
1.1.2 方证相应的类方研究 |
1.2 《伤寒论》类方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伤寒论》类方定义的确立 |
2.1 类方涵义略识 |
2.1.1 类方涵义认识现状 |
2.1.2 现存类方涵义的不足 |
2.2 《伤寒论》类方定义 |
3 《伤寒论》类方研究内容 |
4 陷胸汤类方确定 |
4.1 陷胸汤类方概况 |
4.2 陷胸汤类方比较 |
5 陷胸汤类方证治规律及临床应用 |
5.1 大陷胸汤 |
5.1.1 伤寒原文 |
5.1.2 病因病机 |
5.1.3 方义解析 |
5.1.4 方论选录 |
5.1.5 临床运用 |
5.1.6 医案举隅 |
5.2 大陷胸丸 |
5.2.1 伤寒原文 |
5.2.2 病因病机 |
5.2.3 方义解析 |
5.2.4 方论选录 |
5.2.5 临床运用 |
5.2.6 医案举隅 |
5.3 小陷胸汤 |
5.3.1 伤寒原文 |
5.3.2 病因病机 |
5.3.3 方义解析 |
5.3.4 方论选录 |
5.3.5 临床运用 |
5.3.6 医案举隅 |
5.4 文蛤散 |
5.4.1 伤寒原文 |
5.4.2 病因病机 |
5.4.3 方义解析 |
5.4.4 方论选录 |
5.4.5 临床运用 |
5.5 三物白散 |
5.5.1 伤寒原文 |
5.5.2 病因病机 |
5.5.3 方义解析 |
5.5.4 方论选录 |
5.5.4 临床运用 |
5.5.5 医案举隅 |
5.6 十枣汤 |
5.6.1 伤寒原文 |
5.6.2 病因病机 |
5.6.3 方义解析 |
5.6.4 方论选录 |
5.6.5 临床运用 |
5.6.6 医案举隅 |
6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香砂六君子汤合胃舒平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庆国运用柴胡类方组方规律研究[D]. 林依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2]梁氏脾胃流派辨治痞满特点及健脾方四君子汤疗效机制[D]. 钟子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3]芩连生肌愈疡汤治疗脾胃湿热型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D]. 雷蕾.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4]A型行为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其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统计分析[D]. 马云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5]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谢子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6]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HP感染证候、证素分布相关性研究[D]. 冯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7]陈慈煦辨治脾胃病的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D]. 白晓晓. 贵阳中医学院, 2012(04)
- [8]半夏泻心汤古今运用考探[D]. 薛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9]胃下垂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的理论研究[D]. 黄均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陷胸汤类方证治规律及临床应用研究[D]. 王卢曦. 湖北中医学院,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