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DT推出全新系列FIFO产品(论文文献综述)
王利群[1](2021)在《FMCW激光器低温漂驱动源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电流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结构紧凑、调制速度快、适合对动态物体进行测距,成为了FMCW(调频连续波)测距技术的理想光源。但由于其工作特性和结构缺陷,导致频率的非线性变化,使测量的精确度和分辨率降低。电流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对驱动电流和温度变化比较敏感。本文通过研究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技术,为改善半导体激光器输出信号的稳定特性,降低温度对激光器驱动系统的影响,设计了FMCW激光器低温漂驱动源。本文在研究电流驱动和温度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FMCW激光器低温漂驱动源。在对电流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工作特性和原理分析后,总结满足激光器高精度测量的条件和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对恒流驱动、恒温驱动和低温漂技术原理进行了研究,提出FMCW激光器低温漂驱动源设计方案。整体方案设计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上、下位机之间采用以太网口通信,既保证波形数据和控制指令的稳定传输,又便于多台激光器组网校正。上位机基于MATLAB设计实现产生校正波形数据和发送控制指令的功能。下位机驱动源板卡设计了低温漂任意波形恒流源电路、温度补偿模块和恒温驱动模块。其中低温漂任意波形恒流源电路主要包括基准电压电路、波形发生电路、可调偏压叠加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和恒流输出电路,可以根据上位机发送的波形数据输出特定的非线性驱动电流。采用场效应管并联结构作为恒流输出电路部分调整管,并选用低温漂精密电阻作为采样电阻,降低温度对驱动电流的影响。针对恒流输出电路部分设计了温度补偿模块,通过采集到的温度值根据建立的温度补偿模型重新计算输出新的驱动电流,减小由于温度漂移属性带来的误差。采用温控芯片设计了激光器恒温驱动电路,与激光器内部TEC模块和热敏电阻构成温度闭环反馈,稳定控制激光器工作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器低温漂驱动源可以输出上位机预置的任意波形,实现输出电流连续可调的功能。输出驱动电流范围为50~350m A,相对误差小于0.05%;通过控制TEC制冷器调节激光器工作温度,温度波动小于0.05℃。驱动源能够有效地驱动激光器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满足设计需求。
宋晋举[2](2019)在《火工品等效器自动测试仪的设计并制造》文中指出战略导弹是军工技术发展的基础,而战略导弹的点火、级间分离、弹头释放、诱饵弹释放全靠火工品来实现的,对火工品而言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发射电路及飞行电路,战略导弹实弹发射前需要对火工品进行大量、重复的快速测试。但火工品风险高和耗费大的两个特性,决定实际情况中不会使用真实的火工品,在现代军工企业中会采用火工品等效器的方案。军工企业的设计人员通过大量的理论设计及测试实验,证明了此方案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由于火工品等效器除了控制电路存在个体差异外,发射电路及飞行电路的总体原理比较相似且为需测试的重点内容,目前军工企业中对发射电路和飞行电路的测试方法大多为手工测试,并没有进行汇总研究,这种测试方法具有效率低、人员熟练程度要求高且错误率也高的特点;生产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并影响成本控制不利于企业发展。从军工企业生产的实际利益为出发,设计出具有通用性的火工品等效器自动化测试仪具有较高的经济意义。本文首先从企业可实施性出发提出了将CPCI总线技术与FPGA控制技术相结合的自动化测试仪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总体架构、每个单板所需实现的独立功能,重点分析每个单板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单板包括开关量输出板、电源板切换板、通信板,每块单板的接口电路选用PLX公司的接口芯片PCI9054完成,在对PCI9054芯片的功能仔细研究后决定采用C工作模式;根据实际需求每块单板的FPGA芯片选用XILINX公司virtex系列的XC3S1000-4FG456I型芯片,详细研究其性能参数后决定增加达林顿管来提高其驱动能力;对串行通信板卡研究设计时,分析对比后选用RS485标准,并详细描述了EEPROM配置电路及存储电路的设计;电源切换板卡设计时除了满足测试所需的基本功能外,增加了输入输出保护电路及电流、电压检测电路的设计。在产品软件设计时根据需求给出火工品等效器自动化测试仪测试软件的工作流程并设计软件框架图,运用WDM模型开发驱动程序,应用程序框架采用MFC为基础类库,进行编写消息处理函数来缩短开发周期,并详细介绍开关量输出板卡控制程序。最后选取航天产品常用元器件并依据军工企业成熟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出的自动化测试仪与火工品等效器的对接测试验证其有效性,最终实现了论文设计的预期目标且设计的通用性使其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邓凡水[3](2019)在《μSR谱仪样机读出电子学系统研制》文中指出μ子是标准模型中12个基本粒子之一,它最早是在1936年被加州理工学院的Carl D.Anderson和Seth Neddermeyer在实验中发现。μ子是一种典型的粒子探针,它可以提取材料中的微观磁性或电子环境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其他方式很难获得或者说不可能获得的特征。将自旋极化的μ子作为探针注入到物质材料中,对其自旋相互作用进行检测的技术都可以称为μSR技术。μSR技术在研究材料微观磁性质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并与其他公认的技术如中子散射、电子自旋谐振和核磁共振形成互补的关系。高强度的μ子源实验装置是进行μSR技术研究的前提条件,而要产生高强度的μ子源就需要有高功率的质子加速器,目前国际上只有TRIUMF、ISIS、PSI和J-PARC四家机构拥有μ子源和开展μSR研究。而在国内,因为长期以来的缺少高功率的质子加速器,μSR研究无法开展。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成,使得μSR研究成为了可能。2015年由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高强度μ子源关键技术研究”计划在中国散裂中子源上研制一个实验型的高强度μ子源和一台128通道的μSR谱仪样机。μSR谱仪样机的数据获取系统包括前端电子学和读出电子学系统,本论文主要完成了μSR谱仪样机读出电子学系统的研制。其主要任务是测量μ子束到达与探测器探测到其衰变产生的正电子之间的时间差,然后将测量结果上传到计算机上,转换成固定格式后交由专门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脉冲型μSR谱仪的特点和设计目标,读出电子学系统包括读出(或TDC)模块、扇出(Fanout)模块和一套数据获取软件(DAQ)。TDC模块是其核心模块,主要负责时间测量和数据上传。通过对多种时间测量方案的比较,最终选择在FPGA中使用多路时钟相移的方法进行时间测量,以降低资源占用并提高通道数。使用16个200 MHz的相移时钟采样实现了 312.5 ps的分辨率,针对多路时钟相移的TDC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降低输入信号到多个采样触发器的走线偏差的方法,实现了所有TDC通道走线偏差小于4ps。最终在单片FPGA中实现了 32通道的时间测量、千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以及与4个前端电子学的通信。扇出模块负责将μ子束流监测器输出的定时脉冲同时扇出到4个TDC模块。数据获取软件负责数据获取、系统控制、数据存储和数据格式转换。整个读出电子学系统的死时间小于10ns,双通道的RMS时间精度小于185ps,单通道的命中缓冲深度为512,时间测量范围为0-327.68μs,数据传输速度最大为840.2 Mbps。本论文首先介绍了 μ子的基本性质、μSR原理、μ子源的建设现状,然后介绍了 μSR谱仪样机的设计,重点介绍了 μSR谱仪样机读出电子学系统各部分(包括TDC模块、扇出模块和数据获取软件)的具体设计细节,最后介绍整个系统的重要指标测试。本论文在μSR谱仪样机读出电子学系统的研制方面有以下创新点:1、针对μSR谱仪样机的特殊需求专门研发了一个低死时间、大缓冲深度、大测量范围、高精度和多通道的TDC模块,实现了 32通道TDC的设计和千兆以太网接口的设计。2、提出了一种降低输入信号到多个采样触发器的走线偏差的方法,实现了所有TDC通道走线偏差小于4 ps,改善了微分非线性和积分非线性,解决了时钟相位的难点。3、研发了 μSR谱仪样机数据获取软件,实现了数据获取、系统控制和数据存储,支持NeXus数据格式,兼容国际上常用的Muon数据分析软件,满足数据分析的要求。
周杨[4](2013)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混合信号电路自动测试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仪器普遍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电子芯片集成工艺的发展,电子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管脚结构紧凑,电路形式日趋复杂,这就对电子仪器核心电路的测试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子器件的电路出厂检测和使用中检测,直接关系到电子产品的生产周期和使用寿命,间接影响了产品的市场认可度。特别是随着航空、汽车及家电等领域的电子产品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混合信号集成电路,传统的针床测试和人工测试方法明显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对混合信号电路的测试需求,因此边界扫描技术应运而生。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逐步取代了手工测试,不断完善的边界扫描技术为混合信号电路自动测试的实现提供了依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混合信号电路的可测性,缩短检测时间,降低电子芯片的测试难度。同时,电子仪器的发展已经进入第四代——虚拟电子仪器时代,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对混合信号电路的测试,适应科技发展趋势。虚拟仪器打破了传统仪器以硬件为主体,系统固定封闭的仪器模式,采用高效、开放、灵活的软件系统,提供图形化编程语言,使用户可自定义仪器界面,采用模块化的硬件结构,方便用户自行选择需要的硬件模块,标准的软硬件平台能够满足各种电子测试需求,方便测试仪器系统集成。这也正是NI公司近30年来始终引领测试测量行业发展趋势的原因所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仪器更打破了空间限制,使远程测试更为便捷,同时为高校构建虚拟实验室打下了坚实基础。本课题研究混合信号电路自动测试系统,深入研究了边界扫描技术,并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基于VIIS-EM系统进行开发。VIIS-EM系统,是吉林大学虚拟仪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套电子集成测试系统,具有信号源、信号的时域和频域测量、逻辑分析及网络化应用等功能,为高校教学与工业生产提供通用、快捷、廉价的可重构测试平台。研究主要包括IEEE1149.4混合信号测试总线标准及特点,详细分析标准中新增的关于混合信号测试的内容,即模拟边界扫描部分和测试接口电路。提出符合边界扫描技术且能应用于VIIS-EM系统的混合信号电路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实现硬件的数据采集模块,微处理器模块,通信模块等电路设计。通过实验室自主研发的VIIS-EM总线将硬件集成到实验系统中,系统通过USB实现与计算机的通信。采用LabVIEW软件设计友好的仪器界面,实现测试数据的分析显示。设计测试方法,试验验证系统可以实现混合信号电路的测试功能。
孔银鸽[5](2012)在《遥测数字地震采集系统中电源站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勘探仪器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更新。地震勘探的野外施工方法决定了地震仪与其它地球物理仪器的显着区别。尤其是遥测数字地震仪的出现更是地球物理仪器行业内的一次革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仪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考察了国外同类型仪器的设计原理之后,结合近几年电子技术的进步,通过比较LVDS, RS485和PHY器件等物理层传输方案,提出了一套遥测数字地震仪中电源站电路结构的解决方案。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四部分:(一)电源站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开发;(二)电源站相关程序的编写;(三)重复器设计;(四)进行重复数据传输试验,确定仪器稳定性。电源站硬件电路由三块电路板组成:接口电路板、接口控制电路板和主控电路板。接口控制电路板上集成了LVDS, RS485和ksz8041等接口模块,可以与课题组不同方案的采集站相互通信。接口控制板以一片Altera的CycloneⅢ系列的芯片为核心,集成了FIFO模块,接口板和接口控制板供电模块。电源站的程序使用VHDL语言设计,在QuartusⅡ8.0环境下进行编写、调试和固化。QuartusⅡ8.0集成开发环境提供了FPGA开发的全套工具,有完整的帮助文档,使用方便。电源站程序部分主要有MII和MIIM接口程序,物理层数据编解码程序,物理层接口程序等。在数据采集排列中,重复器以类似采集站的方式出现。重复器设计要求以低功耗的方式实现。本文将比较Altera EP3C5E144和Actel AGL250在重复器设计过程中的优缺点。整套仪器设计中最花费时间的是仪器的稳定性测试。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电源站的设计也属于探索性的课题,仪器的软硬件设计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不断地重复性试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仪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李楚洲[6](2011)在《基于PCIE总线的CCSDS标准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作为国家级的卫星地面站,兼具国内外多颗业务卫星接收任务。国际化业务要求数据接收设备务必也与国际接轨,以适应全球化的遥感卫星数据传输技术革新。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研制基于PCIE总线的CCSDS标准卫星数据采集系统。本文着重介绍硬件设计和实现。本论文在认真调研国内外数据采集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及未来卫星数据采集系统高速、连续的设计要求,引入了第三代I/O互连PCIE总线来实现高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整个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结构,将硬件系统分为本地总线控制逻辑、数据缓存及PCIE总线接口等主要模块。其中,PCIE总线接口的设计和本地端时序逻辑是本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本地总线控制主要是采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对CPLD编程实现了对PCIE接口芯片、CCSDS数据帧同步、FIFO缓存和DMA数据传输的逻辑控制;数据缓存是利用2片FIFO数据缓冲区的乒乓切换和PC机内存共享缓冲区的环行存储技术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接收;综合考虑性能和成本等因素,确定采用基于专用的总线协议芯片PEX8311来设计PCIE总线接口,IDT72V36100作为FIFO数据缓存,逻辑控制CPLD采用EMP240T100。通过对PEX8311芯片结构、地址空间及传输方式的深入了解,确定数据传输采用DMA块模式传输。在本课题的设计前期,对系统设计进行了高速信号完整性的分析和可编程逻辑的仿真;采用WinDriver用户模式开发了设备的驱动程序,实现了对PEX8311内部的寄存器的访问;在系统后期调试中,根据调试结果对系统的误码率等性能进行评估,详细讨论了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对PCIE点到点串行总线涉及的高速印制电路板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高速电路布局布线原则和实际电路布局布线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PCIE数据采集卡工作状态稳定,通过模拟信号源及实际接收CCSDS卫星数据证明满足业务需求。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同类台站。
梁艳[7](2010)在《多传感器气动参数测试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一种多传感器气动参数测试系统。针对飞行器风洞实验过程中测试数据复杂并且无法进行实际飞行实验的现状,尤其是薄翼模型,其有自身薄、且表面测试点密集、测试参数多等特点,使得测试更加困难,本文结合大量的实际工程实践,对传感器的结构及性能、智能传感器系统的理论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多传感器气动参数测试系统,即对风洞吹风实验中的翼型模型表面压力、温度等多参数进行测试、采集、储存并进行后期处理。样机已加工完成。文中介绍了数据采集部分、控制部分、以太网接口部分的设计细节,即依据设计要求的测试点密集、测试面小等条件,分析了现有各种压力、振动、温度传感元件的优缺点,根据课题需要选用小尺寸的传感元件,再对采集的传感器模拟信号进行调理,并在控制部分,完成数据信号的存储、传输,数据的传输即将实时数据传送至PC机,传输方式采用以太网,并给出了最后设计样机和结果;还介绍了传感器标定实验的详细设计,说明了如何实现标定并给出一次标定过程和数据;最后介绍系统装配,本系统要在风洞试验中完成测试,所以嵌入传感器的被测面的气密性是必须要保证的,这就要求在装配中每一步都要保证气密性。经过试验,本设计基本达到设计指标。
曹国峰[8](2010)在《基于PC/104总线的GFSINS导航计算机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是舍弃陀螺而只用加速度计来实现导航的捷联惯导系统。由于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舍弃了陀螺,从而避开了因陀螺动态范围小而引起的一系列难题。与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相比,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快速反应、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角加速度和角速度动态范围大的载体进行惯性导航。因此,对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所研究的重点是建立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硬件环境,为验证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理论的正确性和可应用性提供实验平台。本文给出了载体上任意一点的加速度输出以及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中加速度的输出公式,在理论上验证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分析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导航计算机的特点,指出了传统导航计算机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提出了具有双CPU结构的导航计算机设计方案。2.设计并实现了具有双CPU结构的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硬件架构,包括加速度计的配置方式、系统结构设计、CPU任务划分、数据采集、双CPU通信、串口扩展等。3.编写了导航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单片机系统软件和PC/104系统软件,并实现了双CPU的协调工作。进行了导航计算机系统的调试及运行测试,进而对系统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系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导航计算机系统运行可靠、反应灵敏,能够输出比较稳定的加速度计信息,为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龚钶[9](2009)在《基于NiosⅡ的微波干涉测速系统电路及软件接口设计》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将SOPC技术融入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并搭建了一个微波干涉测速系统。随着近年来半导体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性能的片上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不断推陈出新,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正在进行一场革命。如今,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已经深入复杂逻辑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将之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本课题采用Altera公司的FPGA和SOPC技术,设计了微波干涉系统的电路和接口驱动及应用程序。该系统以Altera公司的CycloneⅢ系列FPGA为核心,采用NiosⅡ软核处理器和FFT算法,得到了待测物同发射微波的相对运动出现的多普勒效应而产生的多普勒频率信号,达到高速处理数据测得初速的目的。扩展了CAN、UART等模块接口以及其他电路来构成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信号处理和传输的硬件平台;采用u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底层软件平台设计了相关软件程序。
林锋[10](2009)在《基于ARM的便携式伽玛能谱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γ能谱测量是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和放射性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石油、建材、环境、生物、医学、考古等领域。γ能谱仪中的数据采集系统,以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为核心部件,集核探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与放射性相关的信息及参数,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放射性测量方法。特别是,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以32位ARM为核心的微控制器,己被引入γ能谱仪中的数据采集之中,既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速度和精度,又为系统的功能扩展、系统集成提供了高效的开发平台。本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γ能谱仪数据采集系统,它主要由γ信号处理电路、谱数据采集电路以及应用程序构成。γ射线信号处理电路,主要由线性放大器与脉冲信号成形电路组成;谱数据采集电路,由S3C2410、高速ADC与FIFO为核心,采用DMA方式保存能谱数据,实现了1024道的软件多道幅度分析器,并在Linux下,设计了能谱数据采集的驱动程序S3C2410DMA。以ARM9为试验载体,移植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和YAFFS文件系统,嵌入式Linux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而且通过充分利用Linux的系统资源,便于构建复杂的γ能谱软件,实现了多任务处理能力。移植了QT/Embedded GUI开发库,利用QT/Embedded开发库,可以便捷、快速开发复杂、直观、易用的能谱处理分析软件。通过利用S3C2410A处理器快速的运算速度、丰富的外围设备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及其丰富的软件资源,开发了基于QT/Embedded的集能谱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分析功能于一体的γ能谱采集软件系统,可使研制的γ能谱仪器脱离计算机而独立工作,充分展现了高端32位嵌入式处理器性能好的特点。
二、IDT推出全新系列FIFO产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DT推出全新系列FIFO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1)FMCW激光器低温漂驱动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温漂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源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FMCW激光器低温漂驱动源方案设计 |
2.1 FMCW测距技术原理 |
2.2 DFB半导体激光器原理 |
2.2.1 DFB半导体激光器工作原理 |
2.2.2 半导体激光器工作特性 |
2.2.3 半导体激光器结构 |
2.3 激光器驱动系统设计原理 |
2.3.1 恒流驱动电路理论分析 |
2.3.2 恒温驱动电路设计原理 |
2.4 激光器驱动源低温漂设计 |
2.4.1 基准电路 |
2.4.2 运算放大器 |
2.4.3 低温漂精密电阻 |
2.4.4 程控温度补偿方法 |
2.5 低温漂驱动源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器低温漂驱动源硬件电路设计 |
3.1 低温漂任意波形恒流源电路 |
3.1.1 波形发生电路 |
3.1.2 可调偏压叠加电路 |
3.1.3 低通滤波电路 |
3.1.4 恒流输出电路 |
3.1.5 ARM处理器及网络通信电路 |
3.2 温度补偿模块 |
3.3 恒温驱动模块 |
3.3.1 温控方案设计 |
3.3.2 恒温驱动电路设计 |
3.3.3 PID补偿网络设计 |
3.4 PCB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温漂驱动源程序设计 |
4.1 基于ARM的程序设计 |
4.1.1 波形发生程序设计 |
4.1.2 网口通信程序设计 |
4.1.3 PID控制程序设计 |
4.2 基于MATLAB上位机控制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
5.1 下位机板卡调试 |
5.1.1 电源电路调试 |
5.1.2 网络通信电路调试 |
5.1.3 波形发生电路测试 |
5.1.4 恒流输出电路测试 |
5.1.5 温度补偿模块测试 |
5.1.6 恒温驱动电路测试 |
5.2 低温漂驱动源板卡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火工品等效器自动测试仪的设计并制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
1.2 国内自动化测试仪的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火工品等效器自动测试仪的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主要用途 |
2.3 工作原理 |
2.4 自动测试仪的总体设计 |
2.4.1 概述 |
2.4.2 CPCI总线论述 |
2.5 火工品等效器自动测试仪的总体结构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工品等效器自动测试仪的的硬件设计 |
3.1 自动测试仪的总体硬件设计 |
3.2 CPCI总线工控机 |
3.3 开关量输出板卡设计 |
3.3.1 开关量输出板卡总体概述 |
3.3.2 CPCI接口电路设计 |
3.3.3 光MOS输出电路、电磁继电器输出电路 |
3.4 串行通信板卡设计 |
3.4.1 总体电路设计 |
3.4.2 EEPROM配置电路设计 |
3.4.3 UART逻辑电路的设计 |
3.4.4 存储电路设计 |
3.5 电源板卡设计 |
3.5.1 输入输出保护电路设计 |
3.5.2 电流/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3.5.3 印制板合理化设计 |
3.5.4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
3.5.5 简化设计 |
3.5.6 电磁兼容性设计 |
3.5.7 安全性设计与分析 |
3.6 通用性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工品等效器自动测试仪的的软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自动测试仪的软件工作原理 |
4.3 驱动程序的开发 |
4.3.1 WDM驱动程序模型 |
4.3.2 系统程序开发 |
4.3.3 火工品等效器自动测试仪的应用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产制造及测试验证 |
5.1 生产制造 |
5.1.1 元器件选型 |
5.1.2 单板制造 |
5.2 测试验证 |
5.3 稳定性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μSR谱仪样机读出电子学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μ子的基本性质 |
1.2 μ子源及μSR |
1.2.1 μ-和μ+ |
1.2.2 μ子束流的产生 |
1.2.3 μ子源的分类 |
1.2.4 μSR原理 |
1.2.5 μSR谱仪 |
1.3 国际上μ子源的现状 |
1.4 中国μ子源的建设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μSR谱仪样机的设计 |
2.1 国际上其他μSR谱仪的设计 |
2.1.1 ISIS的μSR谱仪设计 |
2.1.2 J-PARC的μSR谱仪设计 |
2.2 μSR谱仪样机的设计 |
2.2.1 μSR谱仪样机的整体设计 |
2.2.2 探测器系统 |
2.2.3 数据获取系统 |
2.3 Super-μSR谱仪 |
第3章 TDC模块设计 |
3.1 μSR时间谱的拟合方式 |
3.2 μSR谱仪对TDC模块的指标要求 |
3.3 TDC模块的设计方式 |
3.3.1 TDC模块的设计方案选择 |
3.3.2 FPGA芯片的选型 |
3.3.3 LVDS收发器和以太网收发器芯片的选型 |
3.4 TDC模块整体设计 |
3.4.1 32通道TDC的设计 |
3.4.2 千兆以太网的设计 |
3.4.3 与前端电子学的通信 |
3.5 PCB设计 |
3.5.1 电源设计 |
3.5.2 布局布线 |
第4章 扇出模块设计 |
4.1 扇出模块的功能 |
4.2 芯片选型 |
4.2.1 扇出芯片的选型 |
4.2.2 比较器的选型 |
4.3 扇出模块设计 |
4.3.1 单端Start接入电路 |
4.3.2 差分Start接入电路 |
4.3.3 单端Stop接入电路 |
4.4 PCB设计 |
第5章 数据获取软件设计 |
5.1 数据获取软件功能 |
5.2 数据获取和系统控制 |
5.2.1 WinPcap |
5.2.2 数据获取和系统控制 |
5.3 NeXus数据格式转换 |
5.3.1 MANTID软件介绍 |
5.3.2 NeXus数据格式 |
5.3.3 HDF数据格式 |
5.3.4 NeXus数据格式转换的实现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读出电子学系统测试 |
6.1.1 DNL和INL |
6.1.2 RMS时间分辨 |
6.1.3 长时间测试 |
6.1.4 死时间 |
6.1.5 千兆以太网最大传输速率 |
6.2 数据获取系统性能测试 |
6.2.1 甄别阈值 |
6.2.2 RMS时间分辨 |
6.2.3 长时间测试 |
6.2.4 死时间 |
6.2.5 各通道延时偏差测试 |
6.3 束流测试 |
6.3.1 实验死时间 |
6.3.2 非对称性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混合信号电路自动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混合信号电路测试及研究现状 |
1.1.1 混合信号电路概述 |
1.1.2 混合信号电路测试方法发展 |
1.2 虚拟仪器技术简介 |
1.2.1 虚拟仪器简介 |
1.2.2 虚拟仪器的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边界扫描技术与 IEEE1149 标准 |
2.1 边界扫描技术 |
2.2 IEEE1149 标准 |
2.3 边界扫描技术发展趋势 |
第3章 VIIS-EM 系统简介与本文总体设计方案 |
3.1 VIIS-EM 系统简介 |
3.2 混合信号电路测试仪需求分析 |
3.3 混合信号电路测试仪性能指标 |
3.4 本文总体设计方案 |
第4章 混合信号电路自动测试仪的硬件设计 |
4.1 硬件系统结构 |
4.2 硬件模块化设计 |
4.2.1 微处理器模块 |
4.2.2 数据采集模块 |
4.2.3 存储模块 |
4.2.4 时钟模块 |
4.2.5 电源模块 |
4.2.6 通信接口模块 |
第5章 混合信号电路测试仪的软件设计 |
5.1 LabVIEW 图形化编程语言 |
5.2 LabVIEW 与仪器总线的通信程序设计 |
5.3 设备驱动程序 |
5.4 仪器运行程序 |
5.4.1 MCU 控制程序 |
5.4.2 边界扫描芯片控制程序 |
5.4.3 模拟信号数据采集程序 |
5.5 仪器界面设计 |
第6章 混合信号电路自动测试系统应用 |
6.1 数字信号电路测试 |
6.2 模拟信号电路测试 |
6.3 仪器网络化实现 |
第7章 总结 |
7.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遥测数字地震采集系统中电源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及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遥测数字地震仪的工作原理 |
2.1 电源站存在的意义 |
2.2 电源站工作原理 |
2.3 FPGA设计技术 |
2.3.1 FPGA设计的现状 |
2.3.2 FPGA器件的分类 |
2.3.3 FPGA的开发流程 |
第3章 电源站硬件电路设计 |
3.1 硬件电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
3.2 电源站接口电路板设计 |
3.2.1 物理层传输方案简介 |
3.2.2 RS485用作物理层器件时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设计 |
3.2.3 LVDS模块电路设计 |
3.2.4 ksz8041用作物理层器件时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设计 |
3.3 仪器整体供电方案 |
3.4 接口控制电路板设计 |
3.4.1 FPGA与PPC405通信接口 |
3.4.2 FPGA与FIFO模块的接口部分 |
3.4.3 延迟线设计 |
第4章 电源站程序设计 |
4.1 FPGA与ksz8041通信程序 |
4.1.1 ksz8041复位程序 |
4.1.2 ksz8041配置程序 |
4.1.3 ksz8041接收程序 |
4.1.4 ksz8041发送程序 |
4.2 LVDS接收发送程序 |
4.3 RS485接收发送程序 |
4.4 FIFO读写程序 |
4.4.1 IDT720X的读写程序 |
4.4.2 FIFO IP核读时序 |
4.5 延迟线模块设计 |
4.6 重复器电路介绍 |
第5章 电源站的调试 |
5.1 电源站独立工作数据传输测试 |
5.2 地震仪工作状态下电源站数据传输测试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PCIE总线的CCSDS标准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气象卫星数据传输的发展 |
1.2 CCSDS标准简介 |
1.3 PCIE总线简介 |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卫星传输及采集卡的发展和现状 |
2.1 当前卫星数据传输体制 |
2.1.1 风云三号卫星 |
2.1.2 欧洲METOP 卫星广播的HRPT |
2.1.3 美国NPP/ NPOESS卫星广播的HRD |
2.1.4 极轨卫星的异同分析 |
2.1.5 地面接收的基本策略 |
2.2 卫星数据采集卡的发展 |
2.2.1 前期数据采集卡 |
2.2.2 当前数据采集卡 |
2.2.3 数据采集卡发展趋势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CIE技术特征及总线架构 |
3.1 PCIE总线的技术特征 |
3.1.1 设备间高速串行端对端传输 |
3.1.2 双通道、高带宽、传输速度快 |
3.1.3 灵活的扩展性 |
3.1.4 低功耗及电源管理 |
3.1.5 支持设备热插拔和热交换 |
3.1.6 支持QoS链接配置和公证策略 |
3.1.7 封包分层协议架构 |
3.1.8 多点虚拟通道技术 |
3.1.9 可保持端对端和链接级数据完整性 |
3.1.10 具有PCI级的错误处理和先进的错误报告功能 |
3.1.11 小型连接,节约空间,减少串扰 |
3.1.12 在软件层兼容PCI 标准(非硬件和接口层面) |
3.2 PCIE总线架构 |
3.2.1 事务层 |
3.2.2 数据链路层 |
3.2.3 物理层 |
3.3 PCIE总线接口定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CIE采集卡的设计与实现 |
4.1 硬件整体设计方案 |
4.2 各功能模块硬件选择及性能简析 |
4.2.1 本地总线可编程逻辑控制 |
4.2.2 PCIE总线接口 |
4.2.3 FIFO缓存 |
4.3 基于EMP240 的逻辑控制电路的实现 |
4.3.1 EPM240 T100 性能阐析 |
4.3.2 CCSDS数据帧同步的实现 |
4.3.3 数据缓存的实现 |
4.3.4 DMA传输 |
4.4 系统PCB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SIC性能详解和驱动设计 |
5.1 基于PEX8311 的计算机接口电路 |
5.1.1 PEX8311 芯片结构及地址空间 |
5.1.2 PEX8311 的数据传输方式 |
5.1.3 PEX8311 在本设计中的应用 |
5.2 基于IDT72V36100 的FIFO数据缓存 |
5.2.1 IDT72V36100 功能特点 |
5.2.2 使用要点 |
5.2.3 IDT72V36100 在本设计中的应用 |
5.3 驱动程序设计 |
5.3.1 WinDriver功能介绍 |
5.3.2 PCIE采集卡驱动开发流程 |
5.3.3 驱动程序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性能测试 |
6.1 系统仿真 |
6.1.1 信号完整性的仿真 |
6.1.2 可编程逻辑的仿真 |
6.2 系统调试 |
6.2.1 PCIE数据采集卡单板调试 |
6.2.2 系统联调 |
6.3 系统性能和应用 |
6.4 系统的改进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多传感器气动参数测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多传感器气动参数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3 多传感器气动参数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
3.1 采集部分硬件设计 |
3.1.1 传感器测试单元设计 |
3.1.2 压力测试单元设计 |
3.1.3 振动测试单元设计 |
3.1.4 温度测试单元设计 |
3.2 采集控制单元设计 |
3.3 多路开关、A/D 转换及FIFO 的选择及设计 |
3.4 传输部分硬件设计 |
3.4.1 以太网适配器MCU 和以太网控制器芯片的选择 |
4 多传感器气动参数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采集部分程序的设计 |
4.2 系统传输部分程序的设计 |
4.3 以太网传输协议的选择 |
4.4 协议解析控制模块 |
4.4.1 PC 机发送命令组织 |
4.4.2 采集控制器接收数据的组织方式 |
4.4.3 数据传输组织的方式 |
5 传感器的标定 |
5.1 压力传感器的标定 |
5.2 振动传感器标定 |
5.3 温度传感器标定 |
6 系统装配与调试 |
6.1 测试系统样图 |
6.1.1 装配设计 |
6.2 以太网传输部分调试 |
6.3 数据采集部分调试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PC/104总线的GFSINS导航计算机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
1.2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 |
1.2.1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特点 |
1.2.2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发展概况 |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基本原理 |
2.1 引言 |
2.2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载体上任意一点的加速度输出 |
2.4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加速度输出 |
2.5 加速度计的配置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导航计算机系统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功能需求 |
3.2.2 性能需求 |
3.3 双CPU 结构设计方案 |
3.4 PC/104 工业控制计算机 |
3.5 STM32F103 微控制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导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加速度计选型 |
4.3 加速度计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4.3.1 加速度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4.3.2 温度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4.4 模数转换模块设计 |
4.4.1 模数转换器AD7656 简介 |
4.4.2 应用AD7656 的注意事项 |
4.4.3 AD7656 与STM32F103 接口电路的设计 |
4.5 STM32F103 与PC/104 之间的数据共享设计 |
4.5.1 数据共享的实现 |
4.5.2 双端口RAM IDT7133 简介 |
4.5.3 IDT7133 接口电路设计 |
4.6 串口扩展电路设计 |
4.6.1 TL16C552 简介 |
4.6.2 利用TL16C552 实现PC/104 的串口扩展 |
4.7 电源模块设计 |
4.7.1 电源需求分析 |
4.7.2 电源电路设计 |
4.7.3 3.3V 及2.5V 电压转换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导航计算机系统软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 |
5.2.1 IAR EWARM 集成开发环境及配套仿真器 |
5.2.2 STM32 固件库 |
5.2.3 AD7656 接口编程 |
5.2.4 加速度计数据的数字滤波设计 |
5.3 双CPU 通信软件方案设计 |
5.4 PC/104 与IDT7133 接口编程 |
5.5 PC/104 串口程序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导航计算机系统测试 |
6.1 引言 |
6.2 系统调试 |
6.2.1 硬件调试 |
6.2.2 软件调试 |
6.2.3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6.3 系统测试及数据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NiosⅡ的微波干涉测速系统电路及软件接口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系统总体结构 |
2.1 SOPC技术和FPGA |
2.1.1 SOPC技术简介 |
2.1.2 FPGA的选择 |
2.1.3 Nios Ⅱ软核处理器 |
2.2 系统总体架构 |
2.3 硬件设计内容 |
2.4 软件设计内容 |
3 Nios Ⅱ片上系统的搭建 |
3.1 SOPC Builder设计工具与IP核 |
3.1.1 SOPC Builder介绍 |
3.1.2 IP核介绍 |
3.2 基于NIOS Ⅱ硬件系统的搭建 |
3.2.1 定制IP组件 |
3.2.2 FPGA引脚分配 |
4 硬件电路设计 |
4.1 CAN总线扩展电路设计 |
4.1.1 CAN总线特点 |
4.1.2 CAN报文帧格式 |
4.1.3 CAN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
4.2 UART串口扩展电路接口设计 |
4.2.1 电平转换芯片SP3232E |
4.2.2 UART接口电路设计 |
4.3 存储器扩展电路设计 |
4.3.1 DDR SDRAM与FPGA的接口 |
4.3.2 Flash与FPGA的接口 |
4.4 数据采集电路与FPGA的接口设计 |
4.4.1 A/D转换电路设计 |
4.4.2 乒乓结构FIFO设计 |
4.5 FPGA配置模块电路设计 |
4.5.1 AS配置模式电路 |
4.5.2 JTAG配置模式电路 |
4.6 电源、复位和时钟电路 |
4.6.1 电源电路 |
4.6.2 复位电路 |
4.6.3 时钟电路 |
5 系统软件设计 |
5.1 UC/OS-Ⅱ操作系统和NIOS Ⅱ IDE |
5.1.1 uC/OS-Ⅱ操作系统介绍 |
5.1.2 Nios Ⅱ IDE集成开发环境 |
5.2 应用分析与程序设计 |
5.2.1 MCP2515驱动程序设计 |
5.2.2 UART驱动程序设计 |
5.2.3 FFT驱动程序设计 |
5.2.4 上层应用程序设计 |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 调试工具和调试方法 |
6.1.1 系统在线调试 |
6.1.2 编程下载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ARM的便携式伽玛能谱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γ能谱仪硬件电路设计 |
2.1 脉冲成形放大电路 |
2.2 软件多道幅度分析器原理 |
2.3 软件多道幅度分析器电路设计 |
2.3.1 ADC 芯片的选择 |
2.3.2 ADS805 的功能与特点 |
2.3.3 A/D 转换电路设计 |
2.3.4 数据缓存模块设计 |
2.4 能谱数据采集卡的工作过程 |
2.5 能谱采集电路板的制作 |
3 系统软件设计 |
3.1 处理芯片的选取 |
3.1.1 嵌入式系统概况 |
3.1.2 S3C2410 芯片特点 |
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
3.3 Bootloader 的移植 |
3.4 Linux 内核的配置与移植 |
3.4.1 Linux 内核 |
3.4.2 嵌入式Linux 的移植 |
3.5 文件系统 |
3.5.1 Linux 文件系统 |
3.5.2 CRAMFS 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
3.5.3 YAFFS 文件系统的移植 |
4 Linux 下能谱数据采集驱动程序设计 |
4.1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概述 |
4.2 linux 设备程序开发流程 |
4.2.1 驱动程序的注册与注销 |
4.2.2 设备驱动的接口函数设计 |
4.2.3 I/O 端口 |
4.2.4 内存处理 |
4.2.5 中断处理 |
4.3 能谱数据采集驱动程序设计 |
4.3.1 DMA 寄存器的设置 |
4.3.2 驱动程序接口函数的设计 |
4.3.3 DMA 驱动程序 |
4.3.4 测试程序 |
5 γ能谱程序设计 |
5.1 GUI 图形库的选取 |
5.2 QT 编程概述 |
5.2.1 Qt 的QWidget 类 |
5.2.2 信号与槽机制 |
5.2.3 事件与事件过滤器 |
5.3 能谱程序的设计 |
5.3.1 能谱程序的功能 |
5.3.2 类设计 |
5.3.3 系统的界面设计 |
5.4 谱线显示 |
6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IDT推出全新系列FIFO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 [1]FMCW激光器低温漂驱动源设计[D]. 王利群.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2]火工品等效器自动测试仪的设计并制造[D]. 宋晋举.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μSR谱仪样机读出电子学系统研制[D]. 邓凡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4]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混合信号电路自动测试系统研究[D]. 周杨. 吉林大学, 2013(09)
- [5]遥测数字地震采集系统中电源站的研制[D]. 孔银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0)
- [6]基于PCIE总线的CCSDS标准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楚洲.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7]多传感器气动参数测试系统设计[D]. 梁艳. 中北大学, 2010(05)
- [8]基于PC/104总线的GFSINS导航计算机系统研究[D]. 曹国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5)
- [9]基于NiosⅡ的微波干涉测速系统电路及软件接口设计[D]. 龚钶. 南京理工大学, 2009(01)
- [10]基于ARM的便携式伽玛能谱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D]. 林锋. 重庆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