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西北马政中盐马制度

明代西北马政中盐马制度

一、明代西北马政中的中盐马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斌[1](2021)在《明代靖虏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磊[2](2019)在《明代卫所与河西地区社会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在历史上,河西地区是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要地,长期远离中原王朝的统治中心,处于中原汉族王朝的边疆地带。安史之乱后,河西地区为吐蕃所占据,其后又长期被吐蕃、甘州回鹘、西夏、元等少数民族政权所统治。使得河西地区的民族、语言、文字、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这一趋势的浸染。直到洪武年间,嘉峪关以东的河西地区才重新回归到汉族王朝的版图。但由于北元的存在,河西地区一直处于明蒙对峙的前沿,是明朝的九边之一。为了更好的抵御和控制蒙古、吐鲁番、西番等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部落,明朝在河西地区设立了凉州卫、永昌卫、山丹卫、甘州前卫、甘州后卫、甘州左卫、甘州右卫、甘州中卫、肃州卫、镇番卫、镇夷守御千户所、古浪守御千户所、高台守御千户所等十卫三所,属陕西行都司管理,而不再设置属于民政系统的府州县,河西地区因之成为典型的军管型政区。卫所从此以军事单位的形式嵌入了河西地区,不仅成为河西地方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成为河西社会的主导性力量。卫所作为国家力量的代表深入河西地方社会,卫所军户构成了河西人口的主体,卫所军事屯田成为了河西经济的基础,甚至国家文化政策的推行实施也需以卫所为凭藉。此后,随着边境军事形势的好转,民政事务的增多,以及军事指挥制度的变化,军管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明朝为加强对河西地区的控制,通过增设文官,改革管理体制等方式,使得河西地区军政一体的管理体制出现了明显的行政化趋势。经过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数百年的统治,以及残酷的元明战争后,原本繁荣富庶的河西地区,在明初已是一幅地旷人稀、残破颓败的景象。为巩固国防和恢复、发展河西地区的社会经济,移民实边就成为了明廷重要举措。大量的汉族人口通过军士留戍、谪迁流放、行政安置、民间的自发流移等方式涌入河西地区。同时,在明朝招抚政策的吸引和军事打击下,还有大量的前元部众和从嘉峪关以西的关西诸卫、吐鲁番乃至撒马尔罕的部众主动附明。为了便于管理,明朝将各族移民大多直接编入卫所,成为了明朝户籍体系中的军户。这些明初迁移到河西地区的军户随着世代繁衍,在明朝中期就形成了庞大的军户群体。同时由于军制的改革,这些军户中除了袭替军役的正军外,其他军余都可以广泛的参与到各项社会活动中,除从军、务农外,还出现了在儒学、科举上积极进取的士子和投身贸易的商人。对于大量滞留和归附的少数民族,明廷采取寄住和直接编充入卫所的方式进行安置。其中被编入河西诸卫所,并担任各级职务的少数民族武官,即被称为“土官”。在河西地区频繁的战事中,能征善战的土官为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并涌现出了吴允诚、毛忠、达云等名震西陲的高级将领。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家族地位,获得明朝的认可,在明朝民族同化政策的导向下,土官群体大多积极地向汉文化圈靠拢。大量军队的驻防和人口的迁入,使得河西地区形成了庞大的军事消费圈,给原本贫瘠的河西地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满足粮食的供给,明初逐渐形成了民运粮、纳粮开中、京运物料与屯粮一道构成的以征收实物为中心的边饷供给体系。此后,随着军事、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白银货币化的发展,明朝不断对河西地区的军饷供应体系进行调整,使之呈现出了征收本色米粮—折征物料—折征白银的大体趋势。军马作为另一项重要的军需物资,明朝则通过官牧军马、茶马贸易、官方购买、战争俘获等方式进行补充。以军粮、军马的供应为中心,明朝在河西地区形成的极为复杂的军需供给体系,对河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长期被北方少数民族所统治,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在河西地区的影响力也随之陷入低谷。明朝建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汉族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发展学校教育、推行旌表制度、国家通祀体系以及对民间信仰的改造等方式,促进了河西地区儒家文化的传播、儒家伦理道德价值观的构建。同时,根据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以及伊斯兰教在河西地区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明朝制定了不同的宗教政策,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借助宗教在钳制思想、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强大力量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从而使得河西地区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局面。明代河西地域社会变迁是在军管型政区这一特定辖治形态下北方边地社会发展演进的一个缩影,而其内地化的这一社会变迁过程,为清前期的卫所改设州县的行政体制变革奠定了基础,是河西地域文化、社会结构最终定型的关键时期。

雷继凯[3](2018)在《明代西北地区马政兴衰的环境因素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有明一代,作为明朝国家重务之一的马政,备受历任统治者的重视,而西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更是明代马政的重心所在。文章将明代西北地区马政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西北地区马政的主要内容即仆、苑官牧等进行研究。认为除了政治的清浊、管理的宽紧等因素外,明代西北地区环境的变化包括气候的变冷、植被的减少、土壤的沙化以及由此引发的频繁的自然灾害等等,也对马政的兴衰造成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张晓俊[4](2018)在《西北地区湖泊资源利用研究(1368~1911)》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有数量不小的湖泊,蕴含着丰富的湖泊资源。这些湖泊资源是有助于西北地区社会发展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湖泊水资源,是西北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是在干旱半干旱的地理条件下,这些湖泊大部分为咸水湖,淡水湖的比例非常低,这就使得湖泊水资源可利用率有限。要想充分利用湖泊资源特别是湖泊水资源帮助促进社会生产进步,就需要人类探索和采用多种利用方式。明清两代的开发使得西北地区社会生产方式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采用史料分析、数据对比、举例论证等方法探究在此过程中湖泊资源的利用,可以一窥湖泊资源在明清时期的西北地区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探究湖泊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明清两朝关于西北地区湖泊资源的利用是有一些理论探索的,但是这些湖泊资源利用思想大多包含于对西北地区水利建设的理论探索中。因此,使用西北地区水利思想资料研究这一时期的湖泊资源利用思想是此部分研究的重要手段。明清两代的湖泊利用思想具有继承关系,思考的角度基本不脱离救荒救灾、蓄水抗旱、排水泄洪等,明代水库池塘的修建之法也为清所继承。清代后期吸收了西方湖泊科学的理论,表明湖泊资源利用思想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湖泊水资源在西北屯田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一定意义,但就整个西北地区而言,它在不同地区所起到的作用不尽相同。在河流众多、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湖泊与河流呈相互补充的状态,并承担调节水量的工作,如宁夏平原和关中地区;在其它形式地表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湖泊池沼可能成为当地发展屯田的主要供水来源,如柳林湖地区和巴里坤地区;而新疆导源湖泊的水渠和坎儿井的“涝灞”则反映了社会生产方式与自然资源的互动。城市中的湖泊池沼与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由于城市中的湖泊池沼有不同的类型和作用,因此从其水利价值、景观与文学价值以及特定湖池的价值三方面可以探究城市湖池资源的利用情况。而城市湖池的发展更加依赖人类活动,并与城市水利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园林发展关系密切。其他各种湖泊资源在明清时期的人类社会生活中也扮演着不同角色。湖泊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物资源在人类社会生活的饮食、医药、取暖方面都有不同作用,是人类社会开发利用湖泊资源的直接和具体表现。由明到清,盐池在数量上虽有所增加,但其地理分布没有大的变化,池盐的生产方式在明朝也比较成熟了,在长期的探索中,人们总结出了适合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采盐方式。此外,一些湖泊湫池在民间信仰方面也有特殊意义。

郑国穆[5](2015)在《甘肃陇东地区茶马古道文化遗产考察研究——甘肃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考察之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陇东地区历史上古道交通发达,纵横交错的支干线构成完整的"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体系,见证了唐宋以来以茶马互市贸易为主的历史,是茶马古道线性文化遗产考察研究的丰富历史物证,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丝绸之路东段主干及其支线古道作为曾经的"茶马古道"的历史。

展龙,耿勇[6](2013)在《明代灵州盐业管理与运营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自西汉以来,宁夏池盐即被纳入政府盐业生产与销售体系。经过唐、西夏、元的不断发展,迄明,宁夏池盐生产达到高峰。其中,灵州盐业因被纳入北边防御体系,不仅产量逐年增高,行销区域不断扩大,盐引行销方式也时有变化,表现出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点。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明代盐业已有较多研究,但对明代灵州盐业的研究却尚嫌薄弱。最早,姚继荣先生《明代西北马政中的中盐马制度》一文围绕西北马政,对明代灵州盐课司纳马中盐制度做了初步考察。继之,薛正昌先生《灵州盐池与宁夏历史文化》一文概括介绍了自西汉至清代灵州盐业生产情况,于明代灵州盐业生产着墨尤多,但囿于史料,文中尚留有诸多需要深人研究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本文揆诸以往研究征引较少的相关资料,

展龙,耿勇[7](2013)在《明代灵州盐业管理与运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西汉以来,宁夏池盐即被纳入政府盐业生产与销售体系。经过唐、西夏、元的不断发展,迄明,宁夏池盐生产达到高峰。其中,灵州盐业因被纳入北边防御体系,不仅产量逐年增高,行销区域不断扩大,盐引行销方式也时有变化,表现出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点。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明代盐业已有较多研究,但对明代灵州盐业的研究却尚嫌薄弱。最早,姚继荣先生《明代西北马政中的中盐马制度》一文围绕西北马政,对明代灵州盐课司纳

郭会房[8](2013)在《明代官马民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在军事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古代的战争中,军马更是不可缺少的装备。所以古代封建王朝对于马的孳生和牧养,向来十分重视。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均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马政。马政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游牝别群,则执腾驹,班马政”。所谓马政,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对官用马匹的采办、牧养、训练、使用等诸方面所实施的管理制度。《周礼》中有许多关于马政职官及将马匹按用途分类的记载。秦汉以后,则规定由太仆卿管理马政,并逐渐设置完整的马政机构。在随后的中国历史上,各封建王朝对于官用马匹的牧养基本上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官府集中牧养;另一种是散在民间牧养。而具体到明代的马政,以上的两种方法是同时并行的,即官马官牧和官马民牧是同时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这也是明代马政最突出的特点。以往的研究通常都比较重视官马官牧,认为这是明代马政的重心所在。然而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官马官牧和官马民牧对于明代马政是同时发挥作用的,并且.随着明代社会的变迁和明政府更加追求经济效益,虽然官马民牧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但是它对于明代马政所发挥的作用是越来越大的,与官马官牧的迅速衰败相反,官马民牧在明代马政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笔者认为随着俵马折色化的发展和后来种马的变卖,太仆寺常盈库积聚了大量的白银,边镇奏讨和万历之后的户工兵三部的无休止拆借,使太仆寺的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马政的管理机构到后来兼具财政机构的职能,这是以往大部分的研究者所没有重视的。最后,笔者通过对官马民牧政策发展演变的叙述,发现它的变化与明代中后期白银货币化和赋役征银制的确立有莫大的关系,明代官马民牧的政策变化无疑成了晚明社会变迁的最好佐证和说明。

罗杰[9](2012)在《明代俵马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马政关系到军国大计而为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所重视,明朝亦是如此。明朝的马政制度有着严密的运行体制,负责马政事务的机构有太仆寺、行太仆寺以及苑马寺,且总于兵部,皇室之马由御马监负责,太仆寺与兵部不得过问。马政事务十分繁多,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也十分复杂,俵马制度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俵马制度正式确立于正统十四年,主要是指明政府将官马散于民间牧养并定期验收马驹及原有马匹,同时对检验合格的马匹进行印俵以备操练。俵马制度主要是解决明政府战马所需以及减少政府在购买马匹等马政事务方面的开销。客观地说,俵马制度在实行之初的确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俵马制度给马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虽然明政府为马户减免了一定的赋役,但仍然无法减轻马户在喂养马匹中所承受的负担。马户要定期缴纳马驹,如果不能按时上缴马驹或者马驹不合格,亦或是种马与马驹有瘦损、死亡等情况发生时,马户要负责赔偿,马户的赔补压力巨大。与此同时,牧马草场也因被豪强所占或为流沙侵没等原因大量减少,这便进一步的加重了马户的负担,在沉重的负担之下,马户进行了反抗甚至发生了拒养马匹的事件。鉴于此,明政府对俵马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俵马折色以及种马变卖。俵马折色之后,马户既然可以通过少量银两解决问题,自然放松了喂养标准,致使大量马匹不足以用,而隆庆、万历年间两次大规模的变卖种马,更是大伤俵马制度之元气,所以改革适得其反,使俵马制度逐渐走向衰落。俵马制度的衰落对于明朝的马政、军事以及统治秩序都造成了重大影响。俵马制度的衰落使得明朝的马政制度逐渐走向下坡路,同时也进一步消减了明朝骑兵的战斗力。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明政府军事力量的软弱,严重威胁到其统治秩序。明代俵马制度作为马政的重要环节,对明代的政治制度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俵马制度在制定之初便忽视了民众的利益,因此其存在着先天性的弊端,最终走向末路也不足为奇。

边奋勇[10](2011)在《明清时期陕北盐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古至今,盐业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有着密切的关系,历来是统治者和学者所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但由于诸多客观因素,诸多学者将研究视角集中于两淮地区盐业,而对陕北地区盐业研究较少。明清时期陕北主要盐产地有灵州花马池和无定河沿岸的榆林永乐仓、米脂县马湖峪、绥德州三眼泉等地,其盐广销陕北、关中、陕南、宁夏、甘肃、山西等地。明朝设立陕西灵州盐课使,管理灵州大小盐池的生产、运销、税收、行盐范围等盐务。随着明朝国势衰弱和朝代更替以及陕北边疆局势的变化,食盐管理主要经历了开中制、纲法、票盐行销、民运商销等四次变化。私盐问题始终贯穿于明清盐务管理中,主要有六方面因素引起的:盐业经营体制的刺激、盐政局面恶化、市场需求、销区划分的不合理、税使对盐政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对于陕北地区来说,私盐在一定程度上却起到了便利边民生活和缓和边疆矛盾的作用。明清时期,陕北盐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陕西商帮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在支援地方财政的同时,也为边疆建设做出了极大地贡献;促成了边疆一些新村落的形成,缓和了内地社会矛盾;开辟了定边盐马古道,极大地活跃了周边地方经济,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此外也孕育出了丰厚的陕北盐文化。

二、明代西北马政中的中盐马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代西北马政中的中盐马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2)明代卫所与河西地区社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概述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卫所在河西地区的设立与变迁
    第一节 河西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行政沿革
        一、河西地区的自然环境
        二、明以前河西地区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洪武年间明军在河西地区的活动与卫所的设立
        一、洪武初年明军在河西地区的军事活动
        二、洪武时期河西地区卫所的设立
        三、洪武以降河西地区卫所建置的变化及镇戍体系的完善
    第三节 河西卫所的职官体系
        一、卫所职官的基本情况
        二、河西诸卫的武职系统
        三、河西诸卫的文职系统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河西卫所管理的有司化
        一、卫所军事职能的削弱
        二、卫所独立司法权的丧失
        三、文官对卫所管理的介入
        四、基层管理体制的变迁
第二章 移民与河西地区的人口变迁
    第一节 明代移民与河西地区人口状况的变迁
        一、明代河西移民的类型
        二、明代移民对河西地区人口状况的影响
    第二节 明代河西地区军户群体的形成、来源与转变
        一、河西地区卫所军户群体的形成
        二、河西地区卫所军户群体的来源
        三、由“军”到“民”—卫所军户的转变
    第三节 卫所土官群体的形成及其身份的变化
        一、河西地区土官群体的形成
        二、树立勋绩——土官家族的崛起
        三、土官家族的发展与转化
第三章 军需供给与河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河西卫所的军粮供给体系
        一、庞大的军事消费区出现
        二、明初河西地区的军粮供给体系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卫所军粮供给制度的变化
        一、屯田的衰败与军屯田土的民田化
        二、由“本色”到“折色”—民运、开中、京运的转变
        三、边地米粮市场的形成与粮价的腾涌
    第三节 河西地区的军马供应体系
        一、官牧军马
        二、茶马互市
        三、官方购买
        四、其他方式
    第四节 河西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一、促进了河西农业的发展
        二、促进了河西畜牧业的恢复与发展
        三、促进了河西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 明朝对河西地区的文化整合
    第一节 卫学、科举与儒家文化的直接传播
        一、卫学为主体的学校教育
        二、科举的发展与河西地区崇文重教风尚的形成
    第二节 明朝在河西地区的旌奖实践与儒家伦理道德秩序的构建
        一、立祠祭祀
        二、题建坊匾
        三、刻碑写传
        四、其他方式
    第三节 明代河西地区正统祭祀体系的构建
        一、明代河西地区的地方祀典建设的概况
        二、国家通祀体系在河西地区的推广
        三、官方对民间信仰的控制与改造
    第四节 明朝对河西地区的宗教管理与控制
        一、佛教
        二、道教
        三、伊斯兰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明代西北地区马政兴衰的环境因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马政机构的时空分布
    (一) 陕西、甘肃行太仆寺
    (二) 陕西、甘肃苑马寺
三、明代西北环境的变迁
    (一) 气候变迁
    (二) 植被变迁
    (三) 土地沙化
四、环境变化的次生灾害
    (一) 旱灾
    (二) 雹灾、霜雪冻灾
    (三) 其他灾害
五、余论

(4)西北地区湖泊资源利用研究(1368~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明清湖泊资源利用思想
    第一节 明人湖泊资源利用思想
        一 《荒政要览》与“禁淤湖荡”
        二 左光斗的“池塘之议”
        三 《屯田疏稿》与湖泊资源利用
    第二节 清人湖泊资源利用思想
        一 许承宣与《西北水利议》
        二 陈仪的湖淀营田之法
        三 禁止侵垦淤地理论
        四 西方湖泊知识的传入
第二章 西北湖泊水资源与屯田灌溉
    第一节 宁夏、陕西的湖泊水资源与屯田灌溉
        一 湖泊水资源丰富的宁夏平原
        二 陕西涝池的修建与使用
    第二节 甘肃、青海的湖泊水资源与屯田灌溉
        一 河西走廊的屯田发展
        二 集中于河湟地区的青海屯田
    第三节 新疆的湖泊水资源与屯田灌溉
        一 新疆的湖泊与水利发展
        二 哈密与巴里坤地区屯田的发展
第三章 城市湖泊池沼资源的利用
    第一节 城市湖池的水利价值例证
        一 城市水利兴盛下的曲江池与莲花池
        二 改变城市水利格局的陇州莲池
        三 城中涝池的城市水利价值
    第二节 用途广泛的书院泮池
        一 书院泮池的历史传统与重要性
        二 书院泮池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文学中的园林湖泊意象
        一 洗砚池边的行文之乐
        二 凤翔东湖——常咏长兴
        三 宁夏金波湖——并蒂莲生示祥兆
第四章 湖泊资源利用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 盐池的开发与利用
        一 明清时期盐池的地理分布
        二 池盐的生产方法
    第二节 湖泊动植物、矿物资源的利用
        一 湖泊植物资源的利用
        二 湖泊动物资源的利用
        三 湖泊矿物资源的利用
    第三节 湖池在祷雨祭祀中的民俗意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甘肃陇东地区茶马古道文化遗产考察研究——甘肃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考察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记载的“通茶新路”——宋金以来的陇东“茶马古道”
二、宋代环、庆、宁州地区的茶马古道——“通茶新路”
三、长安—灵州间的茶马古道
四、泾州—兰州道(泾河一兰州线,“六盘山道”)
五、几条沟通南北茶马古道干线的支线交通历史走向
    1. 萧关—茹河道(茹河—蒲河线)
    2. “回中”古道(茹河—泾河—千河线)
    3. 南、北石窟寺古道
    4. 麻夫川驿路
六、结语

(8)明代官马民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绪论
    一、 研究动机
    二、 研究范围与时间断限
        1、民牧的研究范围
        2、时间断限
    三、 研究回顾
    四、 章节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马政的情况介绍
    第一节 官马民牧
        一、 管理机构设置与变化
        二、 牧养地区划分
        三、 马匹种类介绍
        四、 种马佥派办法与课驹标准
    第二节 官马官牧
        一、 管理机构设置与变化
        二、 草场兴废
第二章 官马民牧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民牧成果的爆发期(洪武二十八年到正统十一年)
        一、 洪武时期的奠定
        二、 永乐时期的发展
        三、 洪、宣以至正统十一年的极盛
    第二节 民牧政策的完善期(正统十二年到正德三年)
        一、 寄养马的出现
        二、 弘治六年的种马定额
        三、 正德二年的改革
    第三节 民牧的急剧变化期(正德四年到万历九年)
        一、 隆庆二年的种马半卖
        二、 万历九年的种马尽卖
        三、 开始已久的折色和此期白银收入
        四、 各边奏讨与各部拆借的开始
    第四节 民牧的勉强维持期(万历十年到明末)
        一、 万历十四年种马的象征性恢复
        二、 各边奏讨与各部门拆借的扩大化
第三章 由官马民牧的发展变化所得出的三点认识
    第一节 民牧地位的不断上升
        一、 牧养机构的变化
        二、 养马数量的变化及其后期折色
    第二节 太仆寺财政职能的出现
        一、 成、弘以后太仆寺的白银收入
        二、 成、弘以后太仆寺的白银支出
    第三节 官马民牧与晚明社会变迁
        一、 整体包含和推动个体
        二、 个体表现和适应整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明代俵马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前言
一、明代马政运行体制
二、俵马制度概述
三、俵马制度之利弊
    (一)俵马制度之利
    (二)俵马制度之弊病
四、俵马制度走向衰落及其影响
    (一)俵马制度衰落对马政制度的影响
    (二)俵马制度衰落对明代政治军事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明清时期陕北盐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
第二章 陕北的盐业概况
    一、明代以前陕北盐业概况
    二、明清时期陕北食盐管理概况
第三章 明清时期陕北盐业变迁
    一、食盐体制的变迁
    二、灶户和盐课的变化
    三、私盐问题
第四章 明清时期陕北盐业的重要地位
    一、陕西盐商的崛起
    二、新兴村落的形成
    三、支援边疆建设
    四、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影响
    五、对地方社会的贡献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活动

四、明代西北马政中的中盐马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靖虏卫研究[D]. 王国斌.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明代卫所与河西地区社会变迁研究[D]. 张磊.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3]明代西北地区马政兴衰的环境因素探析[J]. 雷继凯. 黑龙江史志, 2018(11)
  • [4]西北地区湖泊资源利用研究(1368~1911)[D]. 张晓俊.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甘肃陇东地区茶马古道文化遗产考察研究——甘肃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考察之三[J]. 郑国穆.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6]明代灵州盐业管理与运营机制研究[J]. 展龙,耿勇. 明史研究, 2013(00)
  • [7]明代灵州盐业管理与运营机制研究[A]. 展龙,耿勇. 明史研究(第十三辑), 2013
  • [8]明代官马民牧问题研究[D]. 郭会房. 天津师范大学, 2013(08)
  • [9]明代俵马制度研究[D]. 罗杰.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10]明清时期陕北盐业研究[D]. 边奋勇. 延安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明代西北马政中盐马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