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沿岸晚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关系

华南沿岸晚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关系

一、华南沿海晚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祝嵩,姚永坚,李学杰[1](2021)在《南海及邻区岩浆岩时空分布特征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的岩浆作用自始至终高度活跃,岩浆活动规模远远超出以前的想象。根据地壳发展阶段及其产生的岩浆作用强度和类型的差异,结合岩石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南海及邻区划分为前吕梁期、吕梁期、晋宁期、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8个岩浆作用时期,主要分布于南海及周缘的广东、广西、海南岛、台湾岛、中南半岛、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时代从前吕梁期至喜马拉雅期均有出露。南海及邻区最老的岩浆岩是在中南半岛出现的太古代黑云母花岗岩、紫苏花岗岩和辉长岩;最新的现代岩浆岩海陆均有发现,南海西南部和菲律宾等地区至今还有火山喷发岩浆活动。南海海区岩浆岩以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为主,燕山期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广泛分布于南海陆缘,尤其南海北部和西南部最甚;喜马拉雅期以强烈的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为主,遍布于整个南海海区,以玄武岩为主。总体上,海区岩浆活动要比陆区晚。

董跃龙[2](2021)在《海口石山火山群典型熔岩隧道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中分布着40余座火山,至今发现了30余条熔岩隧道,熔岩隧道群整体规模大、数量多,火山地质遗迹丰富,是研究熔岩隧道成因、发掘熔岩隧道旅游价值的理想地点。本文以石山火山群为研究区,通过现场调查,专项测量对海口石山火山群地质公园主景区内出露的几条典型熔岩隧道进行了研究,包括七十二洞熔岩隧道、仙人洞熔岩隧道、乳花洞熔岩隧道和火龙洞熔岩隧道。深入熔岩隧道内部,发现了大量包括熔岩钟乳石、熔岩石笋等在内的微地貌景观,分析了其形成原因与结构特点。我们通过古地磁、K-Ar法、热释光以及地貌特征、地层接触关系等年代学资料,将琼北地区出露在地表的新生代火山岩期次进行了重新的梳理,火山岩特性进行了重新的归纳总结,从早到晚分为6期,分别为蓬莱期(中新世)、金牛岭期(上新世)、多文岭期(早更新世)、东英期(中更新世)、道堂期(晚更新世)、雷虎岭期(全新世),其中雷虎岭期又可细分为雷虎岭亚期、昌道亚期和马鞍岭亚期。根据熔岩流的分布范围、展布形态、火山岩期次及特征与熔岩隧道的所处位置、延展形态、内部结构、火山岩特征相对比,我们认为乳花洞、火龙洞形成于马鞍岭亚期晚期,仙人洞、七十二洞形成于马鞍岭亚期前中期,根据测年数据分析我们判断几条熔岩隧道都应该形成于距今8-10ka的第四纪全新世马鞍岭期。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分析了熔岩隧道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形成机制主要受控于地形地貌条件、火山岩类型和侵蚀作用。通过熔岩流特征、隧道形态、结构特点等对比和综合分析得出:仙人洞、乳花洞和火龙洞形成模式与平稳流限制性地形模式相符合,七十二洞与平稳流非限制性地形模式相符合。其它关于隧道内的特殊结构特征,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说明。在国内,与镜泊湖、五大连池等发现的熔岩隧道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优势,同时相比于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瑟斯顿熔岩隧道、韩国济州岛熔岩隧道、冰岛火山熔岩隧道等世界上着名的熔岩隧道,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熔岩隧道也具有其世界级的旅游价值和科研价值。

陈维[3](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杨文健[4](2020)在《广西涠洲岛晚新生代玄武岩地幔源区特征及岩浆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涠洲岛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第四纪火山岛,其火山活动具有多期、多旋回和多喷发中心的特征,但其地幔源区特征和岩浆成因依然存在争议。本文对涠洲岛玄武岩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和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研究,并与整个南海及周缘地区的晚新生代玄武岩进行对比,以揭示涠洲岛玄武岩的地幔源区特征和岩浆成因机制,并试图对南海以及周缘地区的晚新生代玄武岩成因提供重要信息和约束条件。涠洲岛玄武岩主要为碱性玄武岩,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上呈现出轻稀土(LREE)富集、重稀土(HREE)亏损的右倾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强烈分馏(ΣLREE/ΣHREE=7.92~12.22,(La/Yb)N=14.42~28.64)。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呈现Nb、Ta明显正异常,以及明显区别于大陆地壳的高Nb/U和低(La/Nb)N、(Th/Nb)N比值,暗示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几乎未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全岩Sr-Nd-Pb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较均一,87Sr/86Sr=0.703492~0.703741,143Nd/144Nd=0.512914~0.512977,Pb同位素比值为208Pb/204Pb=38.5574~38.9179,207Pb/204Pb=15.55871~15.6525,206Pb/204Pb=18.4361~18.7327。涠洲岛玄武岩显示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地幔端元组成呈现亏损地幔(DMM)与富集地幔(EM2)的二元混合趋势,并且DMM和EM2可能均来源于海南地幔柱。微量元素模拟结果以及与夏威夷玄武岩相似的全岩Ca O含量、Fe OT/Mn O比值和橄榄石Ni O含量,指示涠洲岛玄武岩可能源于混合的地幔橄榄岩和石榴石辉石岩部分熔融。Sr(Sr/Sr*=1.21~2.36)和Eu(Eu/Eu*=1.01~1.11)正异常,指示源区存在再循环辉长岩洋壳组分。结合已有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得出南海及周缘地区的晚新生代玄武岩的形成受控于海南地幔柱,伴随着海南地幔柱的上升,再循环的辉长岩洋壳组分经部分熔融与地幔橄榄岩反应生成石榴石辉石岩(贫硅辉石岩),最终石榴石辉石岩和未反应的地幔橄榄岩混合部分熔融形成涠洲岛玄武岩。

刘靖[5](2020)在《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块体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挤压和西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拉张应力的共同作用,在其周缘发育了一系列的断陷盆地和断裂带。作为在华北新生代和现代构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活动块体,以及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块体深部结构研究一直受到地球物理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在该地区观测获得的高质量地震数据,对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的壳幔S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动力学意义,获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利用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在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布设的461个地震台为期2年的地震观测资料,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获得了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5-46s周期、分辨率高达0.3°*0.3°的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布图像。(2)利用获得的相速度频散数据,使用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非线性反演方法反演获得了地壳及上地幔顶部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浅部存在明显的沉积层,且表现为西部厚,东部稍薄的特征。在上地壳,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西部的相对低速可能与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东北缘对块体西部边界的挤压,进而产生地壳内部不同程度的变形和破坏有关。鄂尔多斯内部中上地壳存在明显的NE向高速异常带,推测可能与鄂尔多斯块体的基底拼合有关。鄂尔多斯中下地壳和上地幔表现为显着的高速异常,该高速异常与临汾盆地、灵石隆起地区的高速异常相连接,并一直向东延伸至太行山造山带南部,表明该区域在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未遭到严重破坏。兴蒙造山带南缘中上地壳速度分布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推测与整个造山过程中,不同海陆块的拼合和物质交换,以及地壳的缩短和隆升引起中下地壳界面的剧烈起伏有关。(3)利用~710个流动地震台站的SKS资料通过剪切波分裂分析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显示,在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各向异性总体较弱,应与块体具有较大的力学强度不易变形有关。在鄂尔多斯块体西部地区各向异性比东部地区明显偏大,且快波方向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我们推测在青藏高原扩张和挤压的影响下,块体西缘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在鄂尔多斯东北缘和山西断陷带北部存在一个快波偏振方向为NW-SE方向的狭窄区域,它与地震层析成像揭示的低速带相一致,与青藏高原对鄂尔多斯块体的NE向挤压相垂直,推测它与上地幔低速物质受青藏高原东北缘NE向挤压的远程效应有关。在山西断陷带中部存在一个明显的弱各向异性区,它与鄂尔多斯东部的弱各向异性区相接,其分布范围与地震层析成像显示的高速区相一致性,认为山西断陷带中部的岩石圈厚度和力学强度高于其南部和北部地区。在太原盆地附近EW向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自西向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未受NE-SW走向拉张盆地影响,推测太原盆地下岩石圈地幔变形不大。兴蒙造山带区域快波偏振方向主要以NWW–SEE为主,与绝对板块的运动方向大致相同,推测各向异性可能与软流圈流动有关。然而靠近阴山造山带部分的各向异性快波偏振方向与阴山-燕山造山带走向一致,推测与兴蒙造山带南缘燕山期的构造变形残留有关。(4)利用~200个远震的SKS震相,采用切向能量最小方法,研究获得了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512个宽频带地震台站下方的壳幔各向异性。结果显示,在四川盆地内部,平均延迟时间仅约为0.35 s,与其岩石圈较厚且不易变形有关。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快波偏振方向与周围地区明显不同,推测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幔物质向东逃逸过程中产生的近E-W向压应力,作用在岩石圈强度相对较软的四川盆地东北部,沿右旋最大剪切方向发生了强烈变形。四川盆地西南部区域具有很强的SKS各向异性,表明该地区的岩石圈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在川滇菱形块体内部,存在近E-W向的各向异性,其快波偏振方向几乎与其北部和南部区域的各向异性方向相垂直。我们推测该区域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可能导致地幔物质的上涌和部分熔融,在近N-S向的挤压应力作用下产生近E-W方向的变形。松潘-甘孜块体南部的延迟时间明显小于北部,且快波偏振方向也与北部不同,不以NW-SE方向为主导。地震层析成像显示这里的岩石圈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上地幔热物质的上涌和该区域复杂的构造应力致使上地幔各向异性矿物很难沿某一特定的主导方向排列。

李薇[6](2020)在《琼北长流地区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琼北地区地震与火山活动强烈、活动断裂广泛发育。活动断裂与地震、地质灾害等密切相关,它对城市建设以及人类生活都存在潜在威胁,沿发震断裂产生的地表错动是严重的位移带和破坏带。查明琼北地区断裂带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可以为该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价、跨断裂带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及海南岛自贸区建设等提供地质依据。本文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高密度电法和浅层人工地震探测与跨断裂带钻孔联合剖面综合研究,结合光释光(OSL)与14C测年,初步建立了琼北长流地区第四纪地层序列;通过对琼北长流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空间展布特征、运动方式及第四纪活动性的调查,系统地研究了断裂带的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并通过应力场转化的初步研究,探讨了北北东向断裂带的形成机制。获得如下认识及成果:1、厘定了琼北长流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层序。研究区地层主要包括上新世海口组、早更新世秀英组、中更新世北海组及多文组、晚更新世道堂组及八所组与全新世琼山组和烟墩组。为研究区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奠定了地层基础。2、对琼北长流地区主要断裂带进行了野外调查及第四纪活动性研究。马袅-铺前断裂带西段由三条近平行的阶梯状正断层组成,该断裂在3116ka B.P.发生过两期活动,第一期表现为南北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累计垂直位移3.3m,第二期为南倾正断活动。琼华-莲塘断裂带由两条倾向相反的正断层组成地垒构造,F6-1与F6-2为背向倾斜的正断层,最新活动时间不晚于98.9ka B.P.。3、在琼北地区首次发现北北东向的老城-西秀断裂带,并对其活动时间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该断裂带由四条近平行展布的阶梯状正断层组成,其中局部出现雁列式反倾断层。其中F15-2活动的时间为8.906.45ka B.P.,F15-4活动时间为6.705.41ka B.P.。不同时代断错位移量表明,老城-西秀断裂带至少自上新世开始形成,琼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导致了北北东向断裂带的形成。该断裂带全新世活动的证据表明,新华夏构造应力场现今可能尚在持续作用。

李思伟[7](2020)在《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从岩石成因到火山岩储层》文中研究表明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三者的交汇区,其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决定了其在中、新生代板块构造重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珠江口盆地是新生代发育在南海北部陆缘的边缘海盆地,形成演化经历了完整的裂谷演化阶段,地层中发育了大量的火山岩,这些火山岩不仅完整地记录了盆地形成初始演化阶段的火山作用过程,而且还是本区最具有油气勘探前景的有利储层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地质证据的局限,关于深部埋藏的火山岩岩石成因、时空配置关系以及火山岩储层发育特征仍然不清楚。鉴于此,本文选取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钻井钻遇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基于钻井、测井、U-Pb锆石测年、地球化学及地震资料,对本区火山岩进行详细的岩性鉴定、岩相-测井相-地震相划分,开展火山岩岩相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并且对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讨论,以此为基础,对火山机构外部界面进行识别、内部火山岩岩相进行地震刻画,总结火山岩空间展布规律,分析岩石成岩作用、储集空间和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南海北部陆缘火山岩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1.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岩性发育特征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岩性主要发育有粗面岩、粗面英安岩、流纹岩、粗面质角砾熔岩、英安质凝灰岩5种火山岩岩性。主要发育有火山通道相火山颈亚相、侵出相外带亚相、侵出相中带亚相、侵出相内带亚相、爆发相空落亚相和火山沉积相含外碎屑火山沉积亚相6个火山岩岩相。2.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中岩浆结晶年龄时代为早古近纪,火山喷发从59.15±0.77 Ma一直持续至57.53±0.72 Ma之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具有高硅SiO2=60.3%70.44%,高钾2.39%5.71%;K2O/Na2O=0.481.34,TiO2=0.43%0.72%,碱含量中等偏低Na2O+K2O=5.59%9.57%的特征。利用花岗岩的S-I-M-A型分类方案在相关地球化学图解中进行投图,结果显示研究区火山岩样品总体上属于I型花岗岩。在R1-R2构造判别图解中,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主要落在晚造山期花岗岩范围内,结合Yb+Ta-Rb、Y+Nb-Rb、Yb-Ta和Y-Nb图解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形成于洋壳向陆壳俯冲相关的火山弧环境。通过对比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的SiO2、Al2O3和MgO等主量元素含量以及Y、Sr含量、(La/Yb)N值,Sr/Y值等微量元素特征,综合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中显示具有轻微正的Eu异常,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特征,认为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属于埃达克岩,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火山岩样品的相容元素(如Cr、Ni)的含量较低,K2O含量较高以及部分样品显示轻微的正铕异常(δEu=1.331.88)的特点,在MgO-SiO2和Ni-Mg#图解中可以看出研究区埃达克岩属于下地壳成因。3.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在研究区共识别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4种类型储集空间。原生孔隙有粒间孔和原生气孔,次生孔隙为斑晶溶蚀孔和基质溶蚀孔,原生裂缝有斑晶炸裂缝和基质收缩缝,次生裂缝为构造裂缝和构造溶蚀缝,其中粒间孔和构造溶蚀缝对有效孔隙贡献最大,构造裂缝多为后期热液作用充填。研究区火山岩储层多数样品的孔隙度大于4%,孔隙度分布在4.2-5.9%之间,平均孔隙度为5.3%。渗透率分布较为集中0.0016-0.0024mD,平均渗透率为0.0021mD,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好,二者均随深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分为5种类型,与之相对应的火山岩储层也分为5种孔隙结构类型,分别为单峰偏细态型,单峰偏粗态型,双峰偏细态型,双峰细态型和单峰细态型。4.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岩相地震刻画及分布规律结合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震属性分析,对研究区火山岩进行了平、剖面识别,结果表明原认为是基底顶面的Tg之下发育一套由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同裂谷阶段火山岩。南海北部陆缘全区发育的始新统-上新统沉积序列是在该火山岩顶面(Tg反射层)之上形成的同-后裂谷阶段盆地充填,该火山岩底面可在盆地范围内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全区追踪,本文将该层底面解释为Tgv。基底岩性以晚白垩世花岗岩为主,将前裂谷侵蚀面、削截面和拆离断层所组成的基底顶面解释为Tgb。研究区火山岩平面相序为:火山通道相→侵出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火山岩在近源相带附近厚度最大,远离近源相带向四周厚度减薄,最大厚度达1272m,一般厚度为8001000m。

石志华[8](2020)在《浙江新昌地区“上火山岩系”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南沿海中-新生代火山岩一直是国内外地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研究区位于浙江省新昌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山岩带最为发育的浙闽地区,区内广泛分布着一套多期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沉积岩系。根据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大面积分布的火山岩地质特征及火山地层之间的区域性不整合性质,前人将晚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划分为“上、下火山岩系”,本文选择对“上火山岩系”展开系统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并取得了以下成果:新昌火山构造洼地属于Ⅱ级火山构造,由苍岩火山喷发中心、拔茅复活破火山、东茗复活破火山三个Ⅲ级火山机构组成。“上火山岩系”由三个地层组成,分别为馆头组、朝川组和方岩组。馆头组主要为一套河湖相砾岩-凝灰质砂岩-页岩夹爆发相流纹质(含角砾)晶玻屑凝灰岩;朝川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为一套河流相-湖泊相红色细碎屑沉积岩,夹爆发相流纹质含角砾晶玻屑凝灰岩;方岩组一段为厚层块状砾岩,夹1-2层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和流纹岩,二段下部为流纹质含角砾晶玻屑凝灰岩—角砾凝灰岩,上部为火山口湖相凝灰质砾岩-砂岩-泥岩,火山口中心可见球泡流纹岩和集块角砾岩类。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表明:所测锆石为岩浆结晶成因锆石,测得两组馆头组年龄分别为105.7±1.9Ma和110.5±2.2Ma,对应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呈现高K、高铝,相对富碱和低Mg、低Ti、高Na,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方面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Nd、Pb富集,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向右倾斜,呈现出大陆弧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呈现明显的铕负异常,轻稀土富集,重稀土较平坦特征,LREE/HREE及LREE的分异程度降低的趋势,暗示随着地层变新,岩浆分异程度逐渐降低的特征。结合年代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通过构造判别图解表明“上火山岩系”火山岩形成于大陆弧构造环境,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亚欧大陆拉伸阶段;并形成于弧岩浆作用相对较强的阶段,且岩浆经历了程度较强烈的分异演化。

赵睿[9](2020)在《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及其相邻海域,被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所环抱,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板缘与板内构造复杂交织的区域背景下,频繁遭受挤压、拉伸和剪切作用影响,拥有十分复杂的地貌特征、活跃的地壳变形活动、以及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对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等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盆地动力学角度,围绕中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和构造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这一科学问题,以三个盆地作为三个切入点分别揭示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双强作用”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运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渐新世上干柴沟组物源突变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运动、琼东南盆地北部晚中新世以来陆架边缘不对称沉积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响应关系。解释上述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的深部动力成因机制,继而分析我国大陆周缘板块运动所产生的伸展、挤压和走滑等不同深部动力背景下,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相应的构造和沉积充填演化、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特征;进而阐明新生代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对大陆周缘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位于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南堡凹陷,近几年有可观的油气发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时期(Ed,28.5-23.8Ma)强烈断陷和强烈拗陷引起的强烈沉降作用进行刻画。采集南堡凹陷地区钻井岩心,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新生代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母岩岩浆经历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壳混染、轻度分离结晶过程,并且以强烈的U、Pb、Sr和Ti元素正异常,低Rb/Ba和Rb/Sr比值为特征。南堡凹陷东营组玄武岩还具有以下特征:亚碱性、E-MORB型(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s)稀土配分模式,母岩岩浆来自部分熔融较高(30%-50%)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带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3%-1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的混源岩浆房。而南堡凹陷沙河街组和馆陶组时期的岩浆或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东营组时期的岩浆特征有所不同:碱性、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呈OIB型(oceanic island basalts),它们的岩浆来自于熔融程度低于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岩浆房。结合前人对东北亚深部地幔转换带(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之上的形成于30Ma左右的地幔楔(mantle wedge)的研究,认为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引起了软流圈扰动和上涌,并提高了幔源岩浆房部分熔融程度;而在此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的薄弱区,如南堡凹陷所在的郯庐断裂带将会重新活跃并容易被改造破坏;所以,南堡凹陷东营组强烈拗陷和强烈断陷所造成的“双强作用”,以及活跃的火山作用都是对深部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的复杂响应。此外,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作用影响下,黄骅坳陷东营组时期的沉降中心转移至南堡凹陷,东西向断裂受南北拉张作用而活动强烈,也是“双强作用”的成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端的柴达木盆地清晰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历史。本次研究报道了始新世末—渐新世初期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构造带沉积和构造记录中的右旋现象,该现象被解释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证据如下:首先,物源方面,重矿物组合特征指示方向从西南转向西,顺时针旋转约45°;其次,倾角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顺时针旋转了约25°;再次,冷湖构造带内东—西走向断层活动性减弱,北西—南东走向断层活动性显着增强。砂岩百分含量显示,冷湖构造带沉积物供给强度从始新世的持续减弱到渐新世突然增强,与断层活动性的变化同步。本次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北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包括初始碰撞和完全碰撞都有着同步响应。渐新世末期,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引起的远程效应,使阿尔金断裂重新活化,开始左行走滑并在柴达木盆地产生北东向挤压应力分量,在祁连山前的冷湖地区发生顺时针旋转,控制构造应力场及物源发生相应右旋现象。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晚中新世以来堆积了不对称陆架—陆坡斜坡体。本次研究通过二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陆坡斜坡体形成所需的古沉积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临近的海南岛所能提供的古沉积物通量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3至17倍。这一巨大的差别指示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上的沉积物不仅仅来自于海南岛,反而更像是来自于一个更大的物源体系。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西段与东段相比,有着更为强烈(数十千米)的西南向迁移特征,东段则仅有1到2千米,指示一个集中于西段的强大物源体系的注入造成了琼东南陆架斜坡体高度不对称生长。结合琼东南陆架之上尤其是中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物的细粒岩性特征,推测其主要来自红河物源并以沿岸流的形式由北部湾陆架向东南搬运。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富泥质环境下陆架—陆坡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模式,即高水位时期绝大部分斜坡沉积体在同沉积下降的陆架上以浮泥形式斜向扩散。这一长期的(约107年)横向不对称堆积机制与世界其它地区源—汇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物斜向搬运方式有所差别。本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受新生代及现代海平面升降影响的富泥质陆架环境中沉积物斜向搬运和扩散现象的首次报道。此外,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的叠加作用有关。约10.5Ma红河断裂带开始右行走滑并在5.5Ma左右进入高潮,导致红河物源沉积物供给增大,同时产生的构造应力叠加在琼东南盆地西北部已有的东西向断裂之上发育走滑拉分活动,引起西部基底加速沉降产生巨大可容纳空间,沉积了巨厚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总体上,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过程的持续进行,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周围块体向四周挤出,该过程产生侧向推挤作用迫使中国大陆整体向东运动。自此中国大陆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隆升运动为动力源头,沿构造应力场呈扇状向东缘发散的统一体。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块具有连续的地壳运动特征。该整体过程产生的挤压应力作用和太平洋等板块的运动作用产生复合效应,在早期拉张、挤压和走滑应力场上叠加,控制已形成的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的演化,在各自盆地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过程中形成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作为响应。

朱戈[10](2020)在《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指出南海位于太平洋域和特提斯域这两大全球构造体系的交汇处,地质作用强烈,构造变形复杂。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晚中生代主动大陆边缘变成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的过程,是揭示大陆边缘构造反转的重要区域。研究南海北部地壳结构特征,是解决诸如新生代岩石圈张裂、南海北部陆缘构造反转以及地壳高速层成因等系列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前提。本文系统整理了前人关于南海北部区域的33条地震剖面数据,共计9540km,将其数字化得到3万余个地层结构数据点,插值构建出南海北部地区的三维地壳结构模型。南海北部地壳可划分为海底面、沉积层底界、上地壳底界和莫霍面等四个界面。其中,南海北部海底面深度(水深)范围处于0-4.5 km内,靠近华南大陆一侧较浅,在中央海盆处深度达到4 km以上,总体呈现出西北浅、东南深的趋势。沉积层底界深度处于1-12 km内,也呈现出西北浅、东南深的趋势,但在西侧的白云陆坡处沉积层底界深度较周围更深。上地壳底界深度为4-18km,最深处为台湾岛东部海域和琼东南盆地,最浅处为台西南盆地,大部分海域的上地壳深度处于8-10 km,总体趋势为东北处和西南处上地壳深度较深,中间区域较浅,但在白云陆坡北部处有部分区域上地壳深度较深。南海北部区域莫霍面深度为8-35 km,在北部陆架区域最深,在东部海盆区最浅,总体呈现出西北深、东南浅的趋势。四个界面将地壳划分为沉积层、上地壳和下地壳三个地壳层,南海北部沉积层厚度范围为0-12 km,大部分区域内沉积层厚度小于2 km,台湾岛东侧海域最厚且达12 km,白云陆坡处沉积层厚度达到4-8 km,推测可能是华南大陆的沉积物通过珠江口运移至白云陆坡沉积所致。上地壳厚度范围为0-15 km,整体上为西北和西部地区厚度较大,多为8-15 km,向中央海盆区域逐渐减薄至4 km以下。下地壳厚度的整体趋势为西北地区大,一般在14-25 km,向东南方向中央海盆区域逐渐减薄至10 km以下,最薄处小于5 km。南海北部地壳厚度为4-35km,从西北方向(>20 km)往东南方向逐渐减薄,至在中央海盆区域小于10km。厚度大于典型洋壳(5-7 km)而小于陆壳(>35 km),体现了边缘海的地壳结构特征。南海北部下地壳高速层可能存在的区域为台西南盆地南侧、珠江口盆地东侧、珠江口盆地西南侧、西北次海盆西南侧和西北次海盆南侧。珠江口盆地和台西南盆地高速层所在区域地壳厚度较厚,不利于上地幔橄榄岩蛇纹石化形成高速层,推测此两处高速层为南海扩张之后的岩浆活动导致的底侵而成。

二、华南沿海晚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南沿海晚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海口石山火山群典型熔岩隧道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火山熔岩隧道研究背景与现状
        1.1.1 火山熔岩隧道研究进展
        1.1.2 调查方法概论
        1.1.3 研究区现状
    1.2 选题意义与选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3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2.1 石山火山群交通位置
    2.2 石山火山群自然地理概况
    2.3 石山火山群地质概况
第三章 火山熔岩隧道地貌及其分布
    3.1 典型火山熔岩隧道地貌特征及分布
        3.1.1 仙人洞熔岩隧道
        3.1.2 七十二洞熔岩隧道
        3.1.3 火龙洞熔岩隧道
        3.1.4 乳花洞熔岩隧道
    3.2 熔岩隧道内微地貌景观与成因
        3.2.1 凹槽和划痕
        3.2.2 天窗和天生桥
        3.2.3 熔岩石笋
        3.2.4 岩阶和管中管
        3.2.5 熔岩钟乳石
        3.2.6 逃气孔
        3.2.7 洞顶内衬同心层
        3.2.8 纵向和横向裂缝
        3.2.9 次生沉积矿物
    3.3 熔岩隧道内动植物
        3.3.1 隧道内特殊景观“冰晶”
        3.3.2 动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熔岩隧道火山年代学
    4.1 火山岩年龄测定概述
    4.2 火山岩活动期次与特征
        4.2.1 中新世蓬莱期火山岩
        4.2.2 上新世金牛岭期火山岩
        4.2.3 早更新世多文岭期火山岩
        4.2.4 中更新世东英期火山岩
        4.2.5 晚更新世道堂期火山岩
        4.2.6 全新世雷虎岭期火山岩
    4.3 火山喷发方式
    4.4 典型熔岩隧道的形成时代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熔岩隧道成因机制
    5.1 熔岩隧道经典形成模式
        5.1.1 平稳流限制性地形模式
        5.1.2 非平稳流限制性地形模式
        5.1.3 平稳流非限制性地形模式
    5.2 熔岩隧道影响因素
        5.2.1 地形、地貌
        5.2.2 火山岩类型
        5.2.3 机械侵蚀和热侵蚀作用
    5.3 石山火山群典型熔岩隧道成因机制
        5.3.1 七十二洞熔岩隧道
        5.3.2 仙人洞熔岩隧道
        5.3.3 火龙洞、乳花洞熔岩隧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内外熔岩隧道对比与评价
    6.1 国内典型熔岩隧道比较
    6.2 国外典型熔岩隧道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结论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3)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3.2 断裂构造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3.3 节理构造
    3.4 褶皱构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广西涠洲岛晚新生代玄武岩地幔源区特征及岩浆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南地幔柱研究现状
        1.2.2 南海及周缘地区晚新生代玄武岩研究现状
        1.2.3 涠洲岛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涠洲岛火山地质特征与样品采集
    2.1 火山地质特征
        2.1.1 横路山火山
        2.1.2 横岭山火山
        2.1.3 南湾火山
        2.1.4 大岭火山
        2.1.5 钻孔火山岩特征
    2.2 样品采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3.1 样品处理
    3.2 分析方法
        3.2.1 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3.2.2 全岩主量元素含量分析
        3.2.3 全岩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3.2.4 全岩Sr-Nd-Pb同位素比值分析
第4章 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测试结果
    4.1 岩相学特征
    4.2 矿物学特征
    4.3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4.4 全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幔源区特征及岩浆成因
    5.1 地壳物质混染
    5.2 岩浆结晶分异
    5.3 源区岩石学特征
    5.4 地幔端元组成
    5.5 岩浆成因模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1.2.1 银川盆地
        1.2.2 河套盆地
        1.2.3 山西盆地
        1.2.4 渭河盆地
    1.3 研究现状
        1.3.1 体波走时层析成像
        1.3.2 地震各向异性研究
        1.3.3 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1.3.4 人工地震、GPS及其他方法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2.1 数据和方法
        2.1.1 数据及数据处理流程
        2.1.2 方法
    2.2 检测板测试
    2.3 相速度结果及与地震面波相速度结果对比
        2.3.1 相速度结果
        2.3.2 与基于程函方程的地震面波成像结果的对比
    2.4 讨论
        2.4.1 鄂尔多斯块体
        2.4.2 河套盆地及大同火山区
        2.4.3 山西断陷带
    2.5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相速度小结
第三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结构
    3.1 方法及数据处理
        3.1.1 方法原理
        3.1.2 数据及处理方法
    3.2 不同构造区的平均1-DS波速度结构
    3.3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区域S波速度结果
    3.4 基于S波速度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的各向异性
    4.1 方法和数据
        4.1.1 方法
        4.1.2 数据
    4.2 地震各向异性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缘的各向异性研究
    5.1 数据与方法
    5.2 青藏高原东缘各向异性结果分布图
    5.3 讨论
        5.3.1 四川盆地地震各向异性与形变研究
        5.3.2 西南地区内部分熔融对各向异性的影响
        5.3.3 松潘甘孜块体和西秦岭造山带的壳幔变形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琼北长流地区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长流地区第四纪活动断裂研究现状
        1.2.2 隐伏断裂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琼北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2.1 位置与交通
    2.2 地质构造及活动断裂特征
    2.3 区域新生代地层
    2.4 地震活动特征
    2.5 第四纪火山活动特征
第三章 马袅-铺前断裂带西段晚更新世活动特征
    3.1 马袅-铺前断裂带西段几何展布
    3.2 晚更新世断裂活动的主要证据及运动性质的判定
        3.2.1 晚更新世断裂活动的主要证据
        3.2.2 运动性质的判定
    3.3 断裂活动时代的测定
第四章 琼华-莲塘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4.1 琼华-莲塘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4.2 活动断裂的地貌证据
    4.3 断裂第四纪活动时代的约束
        4.3.1 苍龙村剖面
        4.3.2 琼华村剖面
        4.3.3 海口砖瓦厂剖面
    4.4 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
第五章 老城-西秀断裂带的发现及第四纪活动性
    5.1 老城-西秀断裂带的新发现及其空间展布
    5.2 老城-西秀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的证据
        5.2.1 构造地貌特征
        5.2.2 地球物理特征
        5.2.3 钻探验证
        5.2.4 断层活动时代的确定
    5.3 老城-西秀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5.4 北北东向断裂形成机制及工程地质意义初探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从岩石成因到火山岩储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新南海打开机制模型的研究现状
        1.2.2 珠江口盆地构造-地层研究现状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演化历史
        2.1.1 神狐运动
        2.1.2 珠琼运动一幕
        2.1.3 珠琼运动二幕
        2.1.4 南海运动
        2.1.5 东沙运动
    2.2 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2.2.1 裂陷阶段
        2.2.2 坳陷(裂后)热沉降阶段
        2.2.3 块断升降阶段
    2.3 地层特征
        2.3.1 神狐组
        2.3.2 文昌组
        2.3.3 恩平组
        2.3.4 珠海组
        2.3.5 珠江组
        2.3.6 韩江组
        2.3.7 粤海组和万山组
    2.4 惠州凹陷地质背景简介
第3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3.1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岩性识别
    3.2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岩相分类体系和识别标准
        3.2.1 火山通道相
        3.2.2 侵出相
        3.2.3 爆发相
        3.2.4 火山沉积相
    3.3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测井相分析
        3.3.1 火山通道相
        3.3.2 侵出相
    3.4 小结
第4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年龄
    4.1 样品分析测试
        4.1.1 样品采集
        4.1.2 年代学分析方法
    4.2 锆石年代学特征
第5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5.1 研究方法
    5.2 地球化学特征
        5.2.1 主量元素
        5.2.2 微量元素
第6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岩石成因
    6.1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构造背景
    6.2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构造环境判别
    6.3 有关埃达克岩的讨论
    6.4 有关火山岩源区的讨论
    6.5 地球动力学意义
    6.6 小结
第7章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成因和物性关系
    7.1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7.1.1 原生孔隙
        7.1.2 次生孔隙
        7.1.3 原生裂缝
        7.1.4 次生裂缝
    7.2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7.2.1 面孔率的计算
        7.2.2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7.2.3 毛管压力曲线形态
    7.3 火山岩储集空间成因与及其与物性之间关系
        7.3.1 早期成岩作用阶段
        7.3.2 晚期成岩作用阶段
        7.3.3 构造活动及充填作用
    7.4 小结
第8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分布规律及火山岩岩相刻画
    8.1 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刻画方法
        8.1.1 资料准备及研究步骤
        8.1.2 地震剖面选择与地震层序划分原则
        8.1.3 地震层位标定
        8.1.4 火山岩平面分布与厚度预测
    8.2 火山-沉积盆地充填地质地震剖面分析
    8.3 利用地震属性刻画火山岩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8.4 珠江口盆地过惠州凹陷地震剖面地质-地球物理联合解释
        8.4.1 重、磁异常数据处理
        8.4.2 骨干剖面岩性地质-地球物理联合解释
    8.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浙江新昌地区“上火山岩系”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1.2 研究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3 关于新昌地区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6 论文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属性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火山机构及构造
    2.5 火山岩相划分
第3章 “上火山岩系”火山岩类岩石学特征
    3.1 新昌地区“上火山岩系”岩性及组合
        3.1.1 馆头组(K1gt)
        3.1.2 朝川组(K1cc)
        3.1.3 方岩组(K2f)
    3.2 流纹岩
    3.3 英安岩
    3.4 安山岩
    3.5 玄武岩
    3.6 火山碎屑岩
第4章 “上火山岩系”年代学特征
    4.1 样品制备与测试流程
    4.2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第5章 “上火山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5.2 常量元素组成
    5.3 微量元素组成
    5.4 稀土元素组成
第6章 “上火山岩系”构造背景讨论
    6.1 岩石成因
    6.2 构造环境判别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图版及说明

(9)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2.1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资料使用情况
        1.4.2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新生代板块构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
    2.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及周缘板块运动
        2.1.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
        2.1.2 太平洋板块运动特征
        2.1.3 印度板块运动特征
    2.2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2.2.1 东部拉张型(裂谷)盆地
        2.2.2 西部挤压型(前陆)盆地
        2.2.3 过渡派生型(走滑)盆地
第三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双强作用”——对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3.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3.2 南堡凹陷东营组强断陷、强拗陷复合作用——“双强作用”
        3.2.1 强断陷活动特征
        3.2.2 强拗陷活动特征
        3.2.3 南堡凹陷东营组“双强作用”的独特性
    3.3 “双强作用”与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3.3.1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样品采集、处理
        3.3.2 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
        3.3.3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及岩浆演化讨论
        3.3.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3.5 “双强作用”成因分析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物源方向变化——对印度板块运动的响应
    4.1 冷湖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4.2 冷湖地区渐新世物源方向变化
        4.2.1 重矿物组合指示古物源方向变化
        4.2.2 倾角测井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变化
        4.2.3 砂岩百分含量指示古沉积物供给强度、方向变化
    4.3 冷湖地区古近纪构造演化特征
        4.3.1 地震数据解释和构造几何学分析
        4.3.2 主干断层识别
        4.3.3 断层活动性特征
        4.3.4 基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古水流方向恢复
        4.3.5 构造应力场变化
    4.4 柴达木盆地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响应
        4.4.1 对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的响应
        4.4.2 对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的响应
第五章 琼东南盆地新近系巨厚陆架边缘沉积体——对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的响应
    5.1 琼东南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5.2 琼东南盆地新近纪陆架边缘斜坡体
        5.2.1 数据和方法
        5.2.2 海南岛河流沉积物携载量
        5.2.3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供应量
        5.2.4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形成所需沉积物通量与海南岛沉积物供给量不匹配现象
        5.2.5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来源
    5.3 陆架—陆坡斜坡体的“斜向”堆积模式
    5.4 陆架边缘巨厚沉积体构造控制因素
第六章 板块运动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影响
    6.1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及地壳运动特征
    6.2 中国大陆新生代构造运动深部动力机制
    6.3 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6.4 盆地构造与沉积对板块运动响应的方式与识别标志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南海北部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
    2.1 南海的区域地质背景
    2.2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球物理特征
    2.3 南海地区岩浆活动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速度结构剖面数据提取
    3.3 构建三维结构模型
第四章 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
    4.1 海底面与沉积层底界
    4.2 上地壳底界与莫霍面
    4.3 下地壳高速层的分布
第五章 讨论
    5.1 边缘海地壳结构特征
    5.2 南海北部下地壳高速层的成因讨论
    5.3 南海北部陆缘张裂变形机制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四、华南沿海晚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及邻区岩浆岩时空分布特征及机制[J]. 祝嵩,姚永坚,李学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04)
  • [2]海口石山火山群典型熔岩隧道调查研究[D]. 董跃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广西涠洲岛晚新生代玄武岩地幔源区特征及岩浆成因[D]. 杨文健.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5]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D]. 刘靖.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6]琼北长流地区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D]. 李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从岩石成因到火山岩储层[D]. 李思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8]浙江新昌地区“上火山岩系”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D]. 石志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D]. 赵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10]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地质意义[D]. 朱戈. 南京大学, 2020(02)

标签:;  ;  ;  

华南沿岸晚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