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学第二卷总目录

高原气象学第二卷总目录

一、高原气象第二卷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林海涛[1](2019)在《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文中研究说明春秋战国是古代中国从王国转向帝国的重要时期,中国在空间整合政治一统的同时,进入文化交融繁盛的新时期。“庄蹻入滇”历来被视为中原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的大事,素有“西南外徼,庄蹻首通”之说。然自唐代即有史家对其可信度提出质疑,延至当今,学界依旧论说纷纭、聚讼不休。随着时代推移,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愈放愈大,而历史真相愈加模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庄蹻入滇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作用做了新的探讨。提出个人浅见,以期对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边疆开发史、中国大一统发展史的研究有所裨益。庄蹻入滇是云南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大事。史学家对庄蹻入滇历来存在不同看法。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历史上确有庄蹻入滇一事。庄蹻不是农民起义领袖而是楚国将军,在此基础上对庄蹻入滇的历史背景、入滇原因、庄蹻在中国国家统一上的贡献诸问题,提出个人的研究心得。云南在汉朝以前堪称亚洲的泛第三极。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即有民间自发开通的“蜀身毒道”与印度等南亚诸国有经济、文化联系。秦国通过汉中、巴、蜀与西南夷相通;楚国通过黔中、牂舸与西南相连。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司马迁奉使西征。不辱使命,了解西南夷的社会历史,撰着可信可靠的《西南夷列传》等着述,故司马迁所着录的庄蹻入滇一事的应当可信。考订庄蹻入滇的原因。通过对战国后期,秦、楚相争,统一天下的背景,通过“庄蹻暴郢”和“楚子灭巴”相关文献及考古报告的综合分析,确定楚国面临秦国腹背夹击危险,于楚顷襄王十八年(前281)为纵长遣将军庄蹻伐秦,灭枳巴。这是秦楚相争的关键一步,对天下一统影响极大。通过梳理文献,对巴黔中地、楚黔中郡、秦洞庭郡、汉武陵郡地望演变做了考订,依托考古报告由点及面研究,绘制出秦、楚黔中控制区域示意图,首次提出《华阳国志》与《后汉书》所述楚庄蹻溯沅水,“既灭夜郎,而秦夺楚地,无路得归”的记述存在着与庄蹻伐秦行经路线自相矛盾之处,因而不足为信。在对长江、清江、乌江及沅水流域的地理地貌和历史时期通航情况、夜郎地望及巴蜀入滇道路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出庄蹻率军离楚都郢循长江上或间走清江,可调集巫郡、黔中郡的驻军,水陆并进合力伐秦克枳。秦将司马错断庄蹻返郢归路后,庄蹻出符关,沿赤水河南下入夜郎地,渡乌江,远至滇池。通过对历史时期楚国的水陆交通线,及舟师、车辆、疫病等涉及后勤保障的因素进行考察。计算出:如庄蹻率军陆行,平均每日行军约为40里。每二万战斗人员日均所需2000石口粮,需十数倍的后勤保障人员和80辆运车方可运送。又行军沿途猛兽毒虫频出,且后勤保障很难通过就地筹集的方式获得,因此庄蹻远征大军必须借助水道以通粮。在长江流域雨季所形成的下泄水流来临前的五月,趁东亚夏季风对流层下层较强的偏南风,从楚郢都逆流而上。并调集峡江楚巫郡和酉水上游楚黔中郡的驻军,分别从长江、清江、乌江及间道,水陆并进攻占了位于乌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枳,经符关,沿赤水河南下,进入夜郎地区,势力扩展到秦蜀郡。而沅水流域及巴蜀地区,总体上通航能力不强,且为蛮烟瘴雨之乡,大军通过极易爆发大规模的疫病。在考察汉承秦制推进天下一统,秦汉王朝与“西南夷”关系的基础上,探析历来被视为研究华夏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大事的庄蹻入滇的深远意义。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司马错率军阻断庄蹻从峡江退回楚故地归路后,庄蹻经符关,沿赤水河南下,进入今贵州黔西地区,南渡乌江进入黔中地区后南下,经黔西南入滇东南,拉开华夏王朝统一西南夷,开发云贵高原的序幕。庄蹻以兵威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是楚人和滇人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为汉武帝招徕西南夷,将大一统的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西南夷在楚、秦王国争夺天下,秦、汉王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在与华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为天下一统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崔瀚文[2](2013)在《中国西部冰川变化与湿地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冰川在从平衡线以上的积累区运动到平衡线以下的消融区时,逐渐融化为液态水,最后注入河流,成为众多江河的源头。不仅如此,其他类型湿地,如湖泊湿地、沼泽草甸湿地、河流湿地等,也受冰川融水补给的影响。文中研究区是中国冰川的主要分布区,自北向南共分布有14座山系,分别为阿尔泰山、天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其中天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等5座山系的总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中国冰川相应总量的79%和84%。中国西部冰川资源丰富,不同类型湿地,特别是湖泊及河流也广为发育。冰川及湿地为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水源。近年来,冰川面积持续减少,湿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明确冰川与湿地的变化情况,以及二者的响应关系,是了解湿地补给状况,合理开发湿地冰川资源,使二者可持续地为人类及生态环境中其他主体提供水源的基础。本研究以小流域为单元,分析中国西部50个小流域内冰川与湿地变迁规律及时空分布。根据影响冰川与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高程、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来划分小流域类型。利用改进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典型区向全区扩展方式,研究中国西部湿地对冰川变化的响应距离以及不同响应关系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得到的主要成果如下:1、本文利用274景MSS遥感影像、269景ETM+遥感影像、619景CBERS遥感影像,在MAPGIS软件平台上,通过人机交互解译的方式提取了1977年、2000年、2005年的冰川与不同类型湿地的信息。综合考虑三类数据源的空间分辨率及冰川、湿地的斑块特征,将10个像元确定为面积最小类别的最优分辨率,解译精度可以达到0.1km2。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得到了1977~2000年、2000~2005年冰川与湿地的时空动态变化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77~2005年冰川与湿地变化的总体趋势,研究了50个小流域内冰川与湿地时空动态变化的分布情况及变迁规律。2、综合考虑影响冰川与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本文选择高程、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三个因素,研究小流域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小流域的类别。对于高程因子,以1000m为间隔,共划分了10个高程等级。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出冰川与湿地的三类时空动态变化(增加、减少、稳定)在不同高程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影响冰川与湿地分布与变化的主要高程范围。对于气候因子,为了与冰川、湿地数据时相统一,选择了1972~1978年、1998~2002年、2005~2007年7~12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分别对应1977年、2000年、2005年的冰川与湿地数据。共计算了1977~2000年、2000~2005年50个小流域内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率,为小流域类型的划分提供依据。小流域类别的划分方法是在不同高程范围的基础上,组合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的不同变化方式。即每个高程范围内,有四类不同的小流域——月平均气温上升、月平均降水量增加,月平均气温上升、月平均降水量减少,月平均气温降低、月平均降水量增加,月平均气温降低、月平均降水量减少。因此,研究区内共有40类不同的小流域。选择典型区时,首选冰川与湿地广布以及变化明显的高程范围,并综合考虑月平均气温与月平均降水量变化率显着地小流域。3、本文引入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对其进行改进,利用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冰川与湿地的响应关系,并量化了二者的响应距离。分别选取全局自相关及局部自相关研究响应距离和不同响应关系的分布。在研究典型区冰川与不同类型湿地的响应距离分析时,选择了Moran’s I指数,利用欧几里得距离,以增加、减少的冰川、湿地斑块为研究对象,计算了不同类型小流域内冰川与湿地的响应距离和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所有类型湿地在气候因子变化类型为月平均气温上升、月平均降水量减少的小流域内,均与冰川呈显着响应。根据这一结论,由典型区向全区扩展,分析近30年来,研究区内所有月平均气温上升、月平均降水量减少的小流域内冰川与湿地的响应距离和响应关系的空间分布。全区的双变量局部自相关,以25km×25km的栅格内冰川与湿地的变化为研究对象,选择LISA图,来分布响应关系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典型区与全区的双变量自相关分析结果一致,趋势相同。响应关系可分为两类,即天然湿地(湖泊、河流、河流湿地、沼泽草甸湿地)与冰川变化呈负相关,人工湿地与冰川变化呈正相关。其中,河流湿地对冰川的响应较为显着。随着高程的降低,天然湿地与冰川的相关性在上升,响应距离在缩短;人工湿则反之。

顾淑彦,张景峰[3](2007)在《2006年敦煌学论着目录》文中认为专着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敦煌壁画全集·3敦煌北周》,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敦煌壁画全集·5敦煌初唐》,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敦煌壁画全集·9敦煌五代宋》,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

王鹏[4](2021)在《元代蒙古高原自然灾害地理研究》文中指出蒙古高原是欧亚大陆腹地,面积广大,地形多样,农牧生产结构并存,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其发生和分布有各种特点,如此分布特点受很多地理因素的影响。蒙古高原作为元朝统治者的兴起之地,元代文献中对蒙古高原的自然灾害也留下了很多记载。本文通过对各种关于自然灾害的史料记载的广泛搜集辨析和分类统计,总结分析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这三大类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情况,得出了元代蒙古高原旱灾、洪涝、冰冻、风雹、沙尘、地震、生物等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发现燕山山脉附近区域是元代蒙古高原自然灾害的高发区,而自然灾害在时间上呈现从元代早期到晚期逐渐加剧的趋势。结合其时空分布特点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这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发现气候和地形是影响自然灾害分布的重要自然地理原因,而人口密度和农业生产方式则是重要的人文地理原因。

孙美平,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许君利[5](2015)在《近50年来祁连山冰川变化——基于中国第一、二次冰川编目数据》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修订后的祁连山区第一次冰川编目(1956-1983年)和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2005-2010年),对祁连山区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祁连山区现有冰川2684条,面积1597.81±70.30 km2,冰储量约84.48 km3。其中,甘肃省和青海省各有冰川1492条和1192条,面积分别为760.96 km2和836.85 km2。2祁连山区冰川数量和面积分别以面积<1.0 km2的冰川和面积介于15 km2的冰川为主;冰川平均中值面积海拔为4972.7 m,并自东向西由4483.8 m逐渐上升为5234.1 m。3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和冰储量最大,占祁连山冰川总量的31.91%和35.11%;其次是哈尔腾河流域,巴音郭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最小,为2.20 km2;黑河流域是祁连山区冰川平均面积最小的四级流域,冰川平均面积仅0.21 km2。4近50年间祁连山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减少420.81 km2(-20.88%)和21.63 km3(-20.26%)。面积<1.0 km2的冰川急剧萎缩是该区冰川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海拔4000 m以下山区冰川已完全消失,海拔43505100 m区间冰川面积减少量占冰川面积总损失的84.24%。冰川数量和面积在各个朝向均呈减少态势,其中朝北冰川面积减少最多,朝东冰川面积减少最快,而西北朝向冰川变化最为缓慢。5祁连山冰川变化呈现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分异,东段冰川退缩较快,中西段冰川面积减少较慢。

王霁吟[6](2014)在《中国龙卷特征及其潜势预报之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龙卷是一种伴随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龙卷的尺度小、生命周期短,不易被常规观测手段捕捉,更不易提前预报和预警,给所经之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是受龙卷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东部地区更是龙卷多发。现今,我国发生的龙卷已引起国内学者们的关注,但仍没有很好的办法对其作出精确预测和预警。为将来能够及时有效地预报龙卷以降低龙卷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本文首先利用现有的指标参数调查近十年中国龙卷的发生环境,进而分析中国实际发生龙卷的天气背景和环境条件,定量地分析龙卷与非龙卷之间指标的差异,总结并建立适用于整个中国地区的龙卷潜势预报通用指标。此外,初步探讨了气溶胶通过云微物理过程对龙卷的可能影响。通过对2002-2009年的再分析资料分析,发现中国龙卷高发区在东部的华南、华北、华东和东北等地。从季节看,春季龙卷极易在华南地区发生且潜在发生的个数最多,夏季易在东北、华北、华东发生;从年际变化来看,8年间整个中国龙卷的潜在发生区域在缩小,数量也有明显减少的趋势。通过分区域的实发龙卷合成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利于龙卷发生的天气形势不同,华南地区为为“副高外缘暖高前缘型”,华东地区为“副高外缘冷涡型”,另外有台风引发的龙卷和少数其他地区发生的龙卷。适宜龙卷发生的总体环境场特征为:下湿上干的不稳定层结;一定的对流有效位能(大于1500J kg-1);0-6km风切变接近超级单体风暴所需的风切下限(3×10-3s-1);0-1km风切变超过超级单体风暴所需的风切下限(5×10-3s-1)。根据中国龙卷个例及对应的非龙卷平均态进行分析,初步建立起一个适用于中国的龙卷潜势预报通用指标:首先需要满足强雷暴的条件:①CAPE≥5501J kg-1,②1.637 log(S6)+2.316 log(CAPE)≥8.30,其次是引入可以区分强雷暴中龙卷与非龙卷环境的参数条件:③ 250S1-mILCL≥1000,④S1≥5m s-1,⑤ mlLCL≤1000m,其中,CAPE为对流有效位能,S1和S6为0-1km和0-6 km水平风垂直风切变,mlLCL为抬升凝结高度。该指标在2004-2011年问的命中率为23%左右,比旧指标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在空间范围上,预报的高值区与实际的高发区域吻合,只在广西、浙江等省份空报较多,而内陆的个别省份有漏报的现象。为探讨气溶胶通过云微物理过程对龙卷发生的可能影响,利用ARPS模式,针对2003年7月8日安徽无为超级单体龙卷过程,通过设置三种云滴浓度(3000cm-3、1000 cm-3和100cm-3)模拟研究气溶胶浓度变化对超级单体风暴和龙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云滴浓度背景下,虽然超级单体风暴的结构和演变有一定差异,但均有龙卷产生,且在高云滴浓度的试验中,产生的龙卷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表明气溶胶变化对龙卷有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中国的龙卷潜势预报通用指标,并探讨了云微物理过程对龙卷发生发展的影响。后续研究将把云微物理方面的影响加入指标,并综合利用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等进行研究分析。

杨帆[7](2017)在《秦阿房宫宫苑形制考》文中提出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国家全面形成的时期。阿房宫是秦国统一之后建造的朝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体现封建制国家意识形态的宫城,是当时国家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象征与物化载体,也是“国家主导文化”的物化载体。阿房宫在中国古代宫殿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关于阿房宫宏大的建筑规模和巧妙的布局结构学者们多有推测,近年来最新的考古工作进展更为考证阿房宫宫苑形制提供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史料证据。在2008年的西安市域绿化规划体系中将阿房宫遗址列入城市绿地系统格局中,确立了遗址公园作为阿房宫遗址保护与价值阐释的形式之一。本文从山水格局的角度结合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最新考古发现,分析了阿房宫的营建背景,并系统研究了阿房宫的宫苑形制。研究为了解秦代的“前殿”制度、皇家御苑的造园理念和当时逐渐趋于成熟的“山水观”提供了更多信息,补充了秦代宫城规划、宫殿建筑和皇家园林的历史,并为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以及周边历史文化景观带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论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梳理之后,从政治、军事和自然环境因素三方面对阿房宫的选址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多元方法复原了秦代关中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系统性的从阿房宫的规画、园林理法和前殿建筑形制三个维度进行了考证,具体涵盖了阿房宫营建背景、规画、园林理法、前殿建筑形制以及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五方面内容。最后,对阿房宫宫苑形制进行了总结。作者从风景园林的视角,采用文献考证法、类比推演法、推理演绎法、地理信息技术对以上内容开展研究。对阿房宫规画的考证表明,阿房宫的营建承袭了从商代传承到秦代的“中心——四方”的思想,也就是后代都城营建中的“择中”思想,具体体现在宫城和前殿的建筑中轴线上。之后从“仰观俯察”、“辩方正位”、“尝土相水”和“计里画方”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了阿房宫的规画。论证了阿房宫前殿与南山的“沣峪谷口”的对位关系,结合考古勘测成果推证了“沣峪谷口”为阿房宫宫城基线定位的参照点,同时还对当时阿房宫周边的道路交通体系进行了考证。对阿房宫园林理法的考证表明,秦代是中国“山水”观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秦代在皇家御苑中开创了“山水”园林,其中的“山水”蕴含了帝王的政治思想和抱负。通过复原阿房宫周边秦代历史自然水系池沼的空间分布和阿房宫所在区域的秦代历史地形环境,并结合阿房宫前殿遗址东侧的大面积的湖泊遗迹,对大、小尺度上的园林理法和水系功能做了研究。对阿房宫建筑形制的考证表明,周制为秦制产生的源头,两汉承袭了秦制,六朝的宫殿制度又是在汉制上发展而来。采用上看源起下看流变的研究方法,对阿房宫前殿建筑群的朝向、入口方位、轴线、结构单元、排列方式做出了假设与推证。对考古发掘的台基遗址和北墙的结构做了复原研究。对前殿建筑群中主殿,在台基的位置、规模、平面形状、主殿的东西厢情况、屋面形制、主殿建筑与庭院的空间关系做出了假设和推证。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从国家发展和政治的视角对阿房宫的营建背景做了系统分析。从复原周围历史、自然山水环境与阿房宫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入手,探讨了阿房宫的规划、园林和建筑形制问题。二是紧扣最新考古成果,对更深入的研究阿房宫宫殿选址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三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元技术对建筑群和主殿形制进行考证。通过前殿与“南山”之间的对望关系,并结合中国古代宫城、宫殿建造中的“择中”思想和轴线设置的传统找到了前殿建筑群的轴线,并对主殿的位置进行了推测,是对前人研究的补充。

包云轩[8](2005)在《褐飞虱降落过程的动力气象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迁飞性害虫的发生和灾变与其虫源性质、迁飞规律、起飞降落机制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起飞降落机制是这些因子中作用最大的一个,也是决定危害或灾变程度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危害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及地区水稻的重要害虫,具远距离迁飞性和突发性。在我国,每年冬春季仅局限于两广南部、台琼诸岛和云南南部的热带地区存活与危害;春夏之交开始北迁并陆续降落与危害江南大部;盛夏北迁至江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夏末秋初开始回迁,危害全国各水稻主要生长区。每年这种周期性的北迁南返与降落危害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尤其是大发生年,情况更为惨重。由于褐飞虱降落过程是其一系列迁飞行为中最复杂的,除了要考虑害虫本身的生理生态机制外,还要考虑导致降落的环境背景(特别是大气背景),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褐飞虱降落机制(特别是动力气象学机制)尚无系统的研究。因此,从研究褐飞虱降落的动力气象学机制着手,全面揭示其降落规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值预报技术对褐飞虱的迁入时段、降落区域和危害趋势作出实时预警,为农业部门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褐飞虱降落的动力气象学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GIS为平台,对我国1991~2000年、2003年褐飞虱南、北迁过程中降落规律的地学研究表明:北迁降落峰次多,持续时间长,降落区域广,降虫量也多;南迁降落峰次少,历时短,降落区域小,降虫量也少。北迁降落一般从4月上旬开始,8月下旬结束;南迁降落通常从9月上旬开始,10月下旬结束。南、北迁降落最频繁的地区都是湘、鄂、皖、赣相邻的地区,其次是黔东北稻区。 2.褐飞虱降落过程中的大气环流型、大气动力场和气象要素场构成了控制或影响该害虫降落的动力气象学背景。影响害虫降落的500hPa大气环流型有7种、700hPa大气环流型有7种、850hPa大气环流型有7种、地面天气系统有5种、不同高度综合大气环流格局有4类9型。 3.应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GRADS气象绘图软件,结合NCEP北半球网格点数值预报与客观分析产品、PCVSATTM接收的实时资料对1991~2000年、2003年期间我国境内发生的38个褐飞虱南、北迁重大降落过程的大气动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系统分析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大气动力场,选取能反映动力特征的涡度平流

谢自楚,王欣,康尔泗,冯清华,李巧媛,程磊[9](2006)在《中国冰川径流的评估及其未来50a变化趋势预测》文中提出基于中国冰川编目资料,应用冰川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功能模型,按照几种不同升温率的气候背景,对全国各大流域冰川径流进行了评估,并对未来50 a冰川径流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80年全国冰川总径流量615.7×108m3,在升温0.02 K.a-1及0.03 K.a-1情景下,2000年比1980年增大7.13%10.8%,径流总量增至659.66×108m3682.24×108m3;与此同时,冰川面积减少1.07%1.62%,冰储量也减少1.14%1.73%.2000—2030年全国冰川径流都将逐步增长,在2030年左右均达到了最高峰,径流增率ΔW/W0分别为9.6%及15.0%,总径流量分别为675.15×108m3,和707.91×108m3.2030年以后,全国冰川径流均开始从高峰缓慢回落,但直到2050年分别比初始径流量多8.6%及13.6%.因此,在2050年以前,特别是2030年前后是在上述气候情景下充分利用冰川融水的最好时机,但也是冰川洪水等灾害的多发期.就各流域来说,敏感型区径流高峰出现时间早而径流增率小,稳定型区则反之.如果出现极端的持续升温,如升温率为0.05 K.a-1,全国冰川径流增率可达26.5%,到21世纪末回落到1980年水平以下,而冰川储量损失达57%,届时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将急剧恶化.

杨煜达[10](2005)在《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地处北半球低纬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多种季风环流的影响。其气候的演变,有着自己显着的特点。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气候进行研究,讨论其气候变化的特点和机制,对亚洲季风和全球变化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利用档案、方志和文集等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资料,以恢复重建高分辨率的清代(1711-1911年)云南雨季开始期、昆明雨季强弱和冬季平均气温序列为中心,并进行相关的方法上的探索。主要的研究和结论如下: 通过系统的收集和整理档案、方志和文集中存留的史料,建立了目前最完备的云南历史气候史料ACCESS数据库。 初步探索清代气象情况奏报制度的形成,并通过对清代档案中降水、灾害和收成资料的具体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系统偏差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历史天气资料系统偏差的检验方法。 探索了科学可行的利用文献资料进行雨季开始期序列复原的方法,并成功地对云南1711-1911年间的雨季早晚进行复原。分析表明,云南雨季开始期在长时段上有明显的变化,并存在明显的准3年和11年周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南夏季风的变迁。同时发现,El Nino事件对云南雨季的开始期有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明显减弱的时期。可能意味着ENSO事件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存在某种震荡。 结合历史资料的情况,探索精度介于降水量复原和旱涝等级间的降水等级的复原方法,并尝试采用了更符合降水实际情况的偏态分布。采取了一系列针对资料存在的系统偏差问题的纠偏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分析表明,1711-1911年201年间昆明雨季降水可分为4个大的阶段,其变迁有自己的特点。太阳活动的长周期有可能影响到昆明的雨季降水。 建立冬季降雪和干季降水的双因子回归方程,恢复了1721-1855年间昆明的冬季平均温度序列,这是目前重建的低纬度地区第一个高分辨率的历史气温序列。并利用其它资料补出了1856-1900年间的10年冬季平均温度序列。分析表明,18-19世纪昆明皆处于偏冷的时期,但又有一定的波动,且昆明气温存在跃升现象。而和全国其它地方比较,则其冷暖的变化有很多的差异性。 对发生在1815-1817年间遍及云南大部分地区的大饥荒的气候成因进行了考察,指出大饥荒是连年夏秋低温导致的农作物大幅减产造成的,其原因为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喷发。这次低温应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但仅在低纬高原地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带附近造成较大影响。 对1905-1907年间云南连续性的严重旱涝灾害的天气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1905年和1907年的先早后涝都有El Nino事件的背景,而1906年的大旱

二、高原气象第二卷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原气象第二卷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时空
    三、研究综述
        (一) 史籍中的庄蹻入滇
        (二) 今人着述、研究论文中的庄蹻入滇
    四、研究趣旨
第一章 金道锡行与司马迁经略西南夷
    第一节 庄蹻入滇之前西南夷地区的交通概况
    第二节 楚国与西南的交通往来
    第三节 先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第四节 司马迁经略西南夷始获庄蹻入滇一事
第二章 庄蹻入滇起因、时间考
    第一节 秦、楚的崛起
    第二节 秦夺巴蜀布局天下
    第三节 楚国屡见欺于秦国
    第四节 射猎者说与楚伐秦得枳
    第五节 楚将军庄蹻领兵考
    第六节 楚得枳而国亡
    第七节 楚国复强与王翦灭楚
第三章 黔中地望与庄蹻归报无路考
    第一节 巴黔中与楚黔中
    第二节 秦、楚相争黔中
    第三节 《华阳国志》所载庄蹻泝沅水路线考谬
第四章 庄蹻离郢伐秦克枳入滇路线分析
    第一节 楚国在峡江地区的进退
    第二节 历史时期长江、清江、乌江的通航
    第三节 历史时期沅水流域的通航
    第四节 庄蹻道塞不通出夜郎考
第五章 庄蹻率军远征后勤保障可行性探究
    第一节 历史时期楚国的交通概况
    第二节 庄蹻远征后勤物资陆运的可行性研究
    第三节 疫病和猛兽对庄蹻远征的影响
    第四节 庄蹻远征后勤物资的水运保障研究
第六章 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的探析
    第一节 秦对中国统一及秦崩溃后的遗产
    第二节 汉承秦制与汉之为汉
    第三节 王朝与“西南夷”
    第四节 庄蹻入滇的深远意义
余论 庄蹻入滇与民族融合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对今后研究方向略作展望
致谢

(2)中国西部冰川变化与湿地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冰川实地监测
        1.2.2 基于遥感技术的冰川动态变化监测
        1.2.3 冰川、湿地与气候三者间的响应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地形地貌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第3章 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3.1 遥感数据源及时相的选择
    3.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3 遥感信息专题因子提取
    3.4 其他数据获取
第4章 小流域划分研究
    4.1 小流域研究意义
    4.2 小流域界线划分方法
    4.3 小流域分布
第5章 基于小流域的中国西部湿地与冰川变迁规律研究
    5.1 研究方案
    5.2 研究结果
        5.2.1 总体变化趋势
        5.2.2 小流域内湿地与冰川的组合方式分析
        5.2.3 小流域内湿地与冰川演化趋势
        5.2.4 小流域内湿地与冰川时空动态变化分布规律
第6章 中国西部湿地对冰川变化的响应分析
    6.1 响应分析研究方案
    6.2 小流域特征分析
        6.2.1 地形因素分析
        6.2.2 气候因素分析
    6.3 典型小流域选择研究
    6.4 典型区响应分析结果
        6.4.1 湖泊
        6.4.2 河流
        6.4.3 沼泽草甸湿地
        6.4.4 河流湿地
        6.4.5 人工湿地
    6.5 近 30 年来整个研究区响应规律
        6.5.1 湖泊
        6.5.2 河流
        6.5.3 沼泽草甸湿地
        6.5.4 河流湿地
        6.5.5 人工湿地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7.1 结论
    7.2 思考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2006年敦煌学论着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专着
论文
    一敦煌石窟考古与艺术
    二敦煌文献
    三敦煌社会与历史地理
    四敦煌宗教文化
    五敦煌文学与语言文字
    六敦煌学史
    七序跋、书评与书讯
    八石窟保护与信息、知识书库
    九学术研究及动态
    十其它

(4)元代蒙古高原自然灾害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五、史料介绍
第一章 元代蒙古高原概况和自然灾害的分类
    第一节 研究区域、时间段限及自然环境概况
        一、研究区域的范围
        二、时间段限及其分期
        三、自然环境概况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分类和简介
        一、联合国关于自然灾害的分类
        二、国内学术界及中国政府对自然灾害的分类
        三、本文对自然灾害的分类以及统计数据说明
第二章 元代蒙古高原的气象灾害
    第一节 元代蒙古高原的旱灾
        一、旱灾情况一览
        二、旱灾的空间分布
        三、旱灾时间分布
    第二节 元代蒙古高原的洪涝灾害
        一、洪涝灾害情况一览
        二、洪涝灾害空间分布
        三、洪涝灾害时间分布
    第三节 元代蒙古高原的风雹灾害
        一、风雹灾害情况一览
        二、雹灾空间分布
        三、雹灾时间分布
    第四节 元代蒙古高原的冷冻灾害
        一、冷冻灾害情况一览
        二、冷冻灾害空间分布
        三、冷冻灾害时间分布
    第五节 元代蒙古高原的沙尘灾害
        一、沙尘灾害情况一览
        二、沙尘灾害空间分布
        三、沙尘灾害时间分布
第三章 元代蒙古高原的地震灾害与生物灾害
    第一节 元代蒙古高原的地震灾害
        一、地震灾害情况一览
        二、地震灾害空间分布
        三、地震灾害时间分布
        四、相邻时期地震灾害情况比较
    第二节 元代蒙古高原的生物灾害
        一、生物灾情况一览
        二、蝗灾空间分布
        三、蝗灾时间分布
        四、蝗灾与旱灾的关系
第四章 元代蒙古高原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原因
    第一节 元代蒙古高原自然灾害的特点
        一、具有明显的自然地理单元特性
        二、部分灾害具有地域性
        三、季节分布不均匀
        四、自然灾害呈现由少到多的趋势
    第二节 元代蒙古高原自然灾害及分布规律的原因
        一、气候原因
        二、自然地理原因
        三、人文地理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近50年来祁连山冰川变化——基于中国第一、二次冰川编目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研究区概况
3数据与方法
    3.1数据源
    3.2冰川编目
    3.3误差评估
    3.4冰川面积变化计算方法
4结果与讨论
    4.1祁连山冰川现状
    4.2近50年祁连山地区冰川变化
5结论

(6)中国龙卷特征及其潜势预报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龙卷风简介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龙卷风若干特征分析
    2.1 资料与方法
        2.1.1 资料介绍
        2.1.2 参数指标的选取
        2.1.3 分析方法
    2.2 2002-2009年中国龙卷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2.2.1 龙卷事件的空间分布
        2.2.2 龙卷事件的时间变化
    2.3 产生龙卷风的环境特征
        2.3.1 华东十个典型龙卷过程环境背景场分析
        2.3.2 华南八个典型龙卷过程环境背景场分析
        2.3.3 由台风引发的龙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龙卷潜势预报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资料
    3.3 建立龙卷潜势预报指标
    3.4 龙卷预报实验
        3.4.1 新旧指标的概述
        3.4.2 新旧指标的统计检验
        3.4.3 龙卷潜势预报指标的检验
    3.5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气溶胶对龙卷事件影响的初探
    4.1 引言
    4.2 模式设置
        4.2.1 ARPS模式简介
        4.2.2 试验设计
    4.3 模拟结果
        4.3.1 风暴结构和演变
        4.3.2 风暴特征
        4.3.3 龙卷特征
        4.3.4 云微物理过程对龙卷的影响
    4.4 气溶胶的实际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秦阿房宫宫苑形制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阿房宫在中国古代宫殿史上的重要地位
        1.1.2 秦代园林在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史上的重要地位
        1.1.3 近年来的考古工作进展为考证阿房宫宫苑形制提供了可能
        1.1.4 对秦代宫城规划、宫殿建筑、皇家园林历史研究的补充
        1.1.5 为阿房宫遗址保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
        1.3.1 文献考证法
        1.3.2 类比推演法
        1.3.3 推理演绎法
        1.3.4 地理信息技术
    1.4 研究中的困难与可能性
        1.4.1 阿房宫在秦代没有建成
        1.4.2 从宫苑形制的流变过程推导考证
        1.4.3 阿房宫处于宫殿建筑形制发生变革的时期
        1.4.4 现代文献中主观附会的现象严重
        1.4.5 考证涉及考古学中仍争论的问题
    1.5 技术路线
    1.6 文章结构和章节安排
    1.7 国内外研究动态
        1.7.1 关于阿房宫的历史记载
        1.7.2 关于阿房宫的考古学研究
        1.7.3 关于秦代都城规划的研究
        1.7.4 关于周、秦、汉代宫苑园林的研究
        1.7.5 关于秦代前殿的起源——商、周时期宫殿建筑的研究
        1.7.6 关于秦代宫殿建筑的研究
        1.7.7 关于秦代前殿的流变——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宫殿建筑的研究
        1.7.8 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2 阿房宫的营建概述
    2.1 关中地区的历史环境和秦国的都城变迁
        2.1.1 关中地区的历史环境
        2.1.2 秦国都城变迁
    2.2 阿房宫兴建的历史原因
    2.3 阿房宫的政治属性与功能
    2.4 阿房宫的得名
        2.4.1 地名说
        2.4.2 距离说
        2.4.3 形制说
        2.4.4 方言说
    2.5 阿房宫的营建时间
3 阿房宫的规画考证
    3.1 阿房宫的营建思想
        3.1.1 择中观
        3.1.2 阿房宫工程的主持者——李斯
        3.1.3 制定章程
    3.2 仰观俯察,选址于“南山之阿”
        3.2.1 政治军事因素
        3.2.2 自然环境因素
        3.2.3 台塬地貌
    3.3 相土尝水,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3.4 辨方正位,望山筑宫
        3.4.1 辨方正位的传统
        3.4.2 关于秦咸阳城、汉长安城、秦始皇帝陵轴线和朝向问题的讨论
        3.4.3 以“南山之巅”为“辩方正位”的参照点
        3.4.4 依“前殿”立宫定向
        3.4.5 阿房宫与自然山水环境之间的联系
        3.4.6 阿房宫与其他宫殿之间的联系
        3.4.7 辨方正位的方法考证
    3.5 计里画方,以矩定宫邑
        3.5.1 阿房宫与阿城的关系
        3.5.2 阿房宫的规模考证
        3.5.3 阿房宫遗址的范围与分布
        3.5.4 “画方”与“计里”
        3.5.5 阿房宫前殿形态特征
    3.6 阿房宫的道路规划考证
        3.6.1 阿房宫与南山之间的道路
        3.6.2 阿房宫与渭北咸阳宫之间的道路
        3.6.3 阿房宫与其他地区的道路
4 阿房宫园林考证
    4.1 商都亳的池沼
    4.2 周朝时期的苑囿
        4.2.1 秦国苑囿(周朝诸侯国时期)
        4.2.2 周朝的其他苑囿
    4.3 以“山水园”寓意“天下
        4.3.1 古人对“天下”的理解
        4.3.2 秦代开创了寓意“天下”的皇家“山水园”形式
        4.3.3 中国历代皇家御苑中的“山水园”
        4.3.4 对阿房宫前殿附近湖泊遗址性质的考证
    4.4 阿房宫的水系格局考证
        4.4.1 阿房宫的水系利用
        4.4.2 阿房宫附近的河流
        4.4.3 阿房宫西侧池沼
5 阿房宫及前殿建筑形制考证
    5.1 中国古代宫殿外庭配列形制分期
    5.2 宫殿、宗庙、陵墓的建筑形制异同
    5.3 秦代的前殿制度
    5.4 秦里制与尺制推算
    5.5 引证宫殿考古发掘实例
        5.5.1 周代的宫殿形制
        5.5.2 秦行宫前殿的建筑形制
        5.5.3 两汉时期的前殿形制
        5.5.4 六朝时期的大朝正殿形制
    5.6 前殿建筑群形制考证
        5.6.1 阿房宫及前殿的朝向与主入口方位
        5.6.2 高台建筑
        5.6.3 阿房宫前殿轴线
        5.6.4 前殿后寝
        5.6.5 前殿建筑台基的复原
        5.6.6 以廊院结构为单元
        5.6.7 廊院结构的横向排列
    5.7 主殿形制考证
        5.7.1 平面为长方形
        5.7.2 主殿规模与形制考证
        5.7.3 四阿重屋(重檐庑殿、重檐四阿顶)
        5.7.4 主殿庭院和东、西厢
    5.8 古代建筑营造中的测量技术
        5.8.1 测量工具
        5.8.2 测水平与垂直
        5.8.3 测距离与高度
6 结论与讨论
    6.1 对阿房宫宫苑形制的总结
    6.2 阿房宫对后世的影响
        6.2.1 历史学的阿房宫
        6.2.2 文学中的阿房宫
        6.2.3 .图像的阿房宫
    6.3 阿房宫考古遗址的保护与价值阐释
        6.3.1 阿房宫遗址的保护与价值阐释模式
        6.3.2 遗址本体现状与保护措施
        6.3.3 遗址区域现状
        6.3.4 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范围
    6.4 研究创新与展望
        6.4.1 创新点
        6.4.2 对未来的展望
        6.4.3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成果
致谢

(8)褐飞虱降落过程的动力气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褐飞虱的迁飞规律及降落机制研究
        1. 褐飞虱的分布与为害
        2. 褐飞虱的虫源地
        2.1 境外虫源
        2.2 国内虫源
        3. 褐飞虱的迁飞规律
        3.1 起飞迁出
        3.2 空中运行
        3.3 降落扩散
        4. 褐飞虱降落机制的研究
        4.1 动力机制
        4.2 大气背景
        4.3 其他环境机制
    第二章 GIS及其在农业病虫测报中的应用
        1. GIS及其功能简介
        2. GIS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农业病虫害测报中的应用思路
        3. GIS在农业病虫害测报中的应用现状及主要成果
        3.1 森林病虫害测报
        3.2 草原病虫害测报
        3.3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
        4. 讨论
    第三章 PCVSAT~(TM)和MICAPS及其应用
        1. PCVSAT~(TM)简介及应用
        1.1 VSAT简介
        1.2 PCVSAT~(TM)简介
        1.3 气象业务中的PCVSAT~(TM)
        1.4 PCVSAT~(TM)的应用
        2. MICAPS简介及应用现状
        2.1 MICAPS简介
        2.2 MICAPS系统的特点
        2.3 MICAPS系统的优势
        2.4 MICAPS系统的应用
        3. PCVSAT~(TM)与MICAPS的集成及其在农业病虫测报上的应用
        3.1 PCVSAT~(TM)与MICAPS的集成
        3.2 PCVSAT~(TM)与MICAPS集成系统在农业病虫测报上的应用
    第四章 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应用
        1. MM5模式简介
        2. MM5模式的实现原理
        2.1 基本原理
        2.2 基本方程
        2.3 解法分析
        3. MM5模式的主要功能模块及其运行过程
        3.1 TERRAIN
        3.2 REGRID
        3.3 REWINS
        3.4 LITTLE-R
        3.5 INTERPF
        3.6 INTERPB
        3.7 GRAPH
        3.8 NESTDOWN
        3.9 MM5
        3.10 MM5模式的后处理
        4. MM5模式的主要应用
        4.1 在气象上的应用
        4.2 在非气象领域的应用
中篇 褐飞虱降落规律及其动力气象学机制的研究
    第五章 基于GIS的褐飞虱降落规律的研究
        1. 资料来源
        2. 原理和方法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1991~2000年中国褐飞虱降落的时空变化规律
        3.1.1 褐飞虱降落的时间变化规律
        3.1.2 褐飞虱降落的空间变化规律
        3.2 褐飞虱南、北迁重大降落过程
        3.2.1 北迁重大降落过程
        3.2.2 南迁重大降落过程
        4. 结论与讨论
        4.1 褐飞虱降落规律的GIS研究的初步结论
        4.2 影响降落的因素浅析
    第六章 褐飞虱降落的大气环流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虫情资料
        1.1.2 气象资料
        1.2 方法
        1.2.1 个例筛选
        1.2.2 虫情分析
        1.2.3 天气图的选择
        1.2.4 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宏观大气环流形势和主要天气系统的分型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500hPa等压面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宏观大气环流形势和主要天气系统分型
        2.2 700hPa等压面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宏观大气环流形势和主要天气系统分型
        2.3 850hPa等压面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宏观大气环流形势和主要天气系统分型
        2.4 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地面天气系统分型
        2.5 对不同高度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大气环流格局的综合分类定型
        2.5.1 低涡切变类
        2.5.2 西风槽类
        2.5.3 热带气旋影响类
        2.5.4 高压控制类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褐飞虱降落的大气动力学机制研究——2003年个例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虫情资料
        1.1.2 气象资料
        1.2 方法
        1.2.1 PCVSAT~(TM)简介
        1.2.2 GIS技术及其版本介绍
        1.2.3 MM5模式简介
        1.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褐飞虱降落的GIS分析
        2.2 褐飞虱降落的大气动力场分析
        2.2.1 涡度平流场
        2.2.2 K_i指数场
        2.2.3 S_i指数场
        2.2.4 水平流场
        2.2.5 涡度场
        2.2.6 散度场
        2.2.7 垂直速度场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3.1 研究的主要结论
        3.2 大气动力场对褐飞虱降落作用的讨论
    第八章 褐飞虱降落的大气动力场统计特征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虫情资料
        1.1.2 气象资料
        1.2 方法
        1.2.1 个例筛选
        1.2.2 GIS版本及虫情时空分析
        1.2.3 气象数据处理和分析
        1.2.4 MM5模式版本、参数设置、运行、输出、结果显示和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水平流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2 K_i指数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3 S_i指数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4 涡度平流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5 涡度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6 散度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7 垂直气流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气象要素场对褐飞虱降落影响的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虫情资料
        1.1.2 气象资料
        1.2 方法
        1.2.1 虫情数据处理与分析
        1.2.2 个例筛选与分析
        1.2.3 气象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风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2 气压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3 降水分布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4 温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5 湿度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十章 褐飞虱迁飞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虫情分析与个例筛选
        1.2.2 模式简介
        1.2.3 褐飞虱主要迁飞参数的确定
        2. 结果分析
        2.1 虫源地和降落区
        2.2 迁飞路径
        2.3 迁飞速率
        2.4 迁飞高度
        2.5 迁飞历时
        2.6 迁飞距离
        3. 讨论
下篇 基于GIS、MM5和MICAPS的褐飞虱降落过程的研究及预警
    第十一章 基于GIS、MM5和MICAPS的褐飞虱降落规律及其气象背景的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虫情资料
        1.1.2 气象资料
        1.2 方法
        1.2.1 虫情数据处理与分析
        1.2.2 气象数据处理与分析
        1.2.3 个例筛选与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时间变化规律
        2.2 空间变化规律
        2.3 南、北迁迁入量最多、危害最严重的降落过程
        2.4 气象背景分析
        2.4.1 大气环流形势
        2.4.2 低空迁飞流场
        2.4.3 卫星云系
        2.4.4 垂直气流场
        2.4.5 降水分布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十二章 迁飞性害虫实时迁入峰预警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1. 系统研发的基本原理
        1.1 散度与连续性方程
        1.1.1 散度
        1.1.2 连续性方程
        1.2 涡度与涡度方程
        1.2.1 涡度
        1.2.2 涡度方程
        1.3 垂直速度
        2. 系统软件设计技术
        2.1 软件运行环境
        2.2 系统网络结构
        2.3 技术框架
        2.3.1 参数设置模块的设计
        2.3.2 环流背景分析模块的设计技术
        2.3.3 MICAPS数据预处理技术
        2.3.4 昆虫轨迹起止条件的判断
        2.3.5 轨迹计算原理
        2.3.6 轨迹输出技术
        2.4 系统运行流程
        2.5 数据接口
        2.5.1 背景场数据
        2.5.2 轨迹计算数据接口
        2.5.3 轨迹输出计算接口
        2.6 系统文件结构
        3. 系统工作流程及应用示例
        3.1 系统安装
        3.1.1 将光盘上的两个文件夹拷到硬盘上
        3.1.2 修改系统目录的可读写属性
        3.1.3 安装注册软件
        3.2 系统启动
        3.3 系统帮助文档的使用
        3.4 “关于”窗口
        3.5 用户登录
        3.5.1 登录窗口
        3.5.2 用户权限
        3.6 系统工作流程图
        3.7 系统参数设置
        3.7.1 数据路径的设置
        3.7.2 框区设置
        3.7.3 轨迹起落点判断条件设置
        3.8 害虫迁飞的天气背景分析
        3.9 云图和探空曲线
        3.9.1 卫星云图
        3.9.2 探空曲线
        3.10 轨迹顺推计算
        3.10.1 初始时间设置
        3.10.2 计算轨迹起始点和降落点的条件设置
        3.10.3 查找轨迹起点
        3.10.4 插值计算
        3.10.5 轨迹计算
        3.10.6 850hPa和925hPa轨迹显示
        3.10.7 两层叠加显示
        3.11 轨迹逆推计算
        3.12 系统退出
        4. 研发体会
    第十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9)中国冰川径流的评估及其未来50a变化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冰川系统的划分及主要参数
3 中国冰川动储量的估算
4 2000年中国冰川径流的变化状况
5 2000\_2050年中国冰川系统径流的变化预测
    5.1 气候情景
    5.2 中国冰川资源变化的总趋势
    5.3 中国冰川径流在未来50 a的可能变化状况
6 讨论
    6.1 降水对冰川径流的影响
    6.2 升温模式的比较
    6.3 区域性预测及冰川系统模型的改进途径

(10)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导论
    一 本研究的问题与学术意义
    二 学术史的回顾
    三 研究中欲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
    四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
    五 ACCESS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
第二章:对清代档案奏报中的天气资料的初步研究:对资料系统偏差的检验方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有关云南天气资料的基本情况和分类
    三 清代气象情况奏报制度的初步探索
    四 资料的可靠性和系统偏差:利用理证法的考察
    五 资料的可靠性和系统偏差:利用对证法的考察
    六 资料的可靠性和系统偏差:本证法的考察
    七 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八 结论和讨论
第三章 清代云南(1711-1911)雨季开始期的复原与初步研究
    一 问题与资料
    二 对雨季的复原方法
    三 对复原结果的检验
    四 复原的雨季开始期序列的初步分析
    五 雨季开始期对El-Nino事件的响应
    六 简单的结论
第四章 对清代昆明地区(1711-1911)雨季降水强弱的恢复
    一 问题与学术史
    二 研究的新思路和原则:对现代降水资料的分析和历史资料系统偏差的校正
    三 雨季分阶段定级恢复的具体方法
    四 对复原序列的检验
    五 雨季降水强弱序列的初步分析
    六 简单的结论
第五章 对清代昆明地区(1721-1900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与初步分析
    一 问题和资料
    二 复原方法:双因子回归方程的建立
    三 历史降雪指数的重建
    四 对干季降水的分级重建
    五 同治、光绪两朝气温的插补:利用物候资料和寒冷事件对清代历史气温序列的考察
    六 对气温变化的初步分析
    七 简短的结论
第六章:嘉庆云南大饥荒(1815-1817)与坦博拉火山喷发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饥荒的进程与地理分布
    三 对灾害种类和程度的分析
    四 大饥荒与坦博拉火山喷发
    五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光绪云南大灾(1905-1907年)研究
    一 问题
    二 灾害的进程与地理范围
    三 大灾的天气背景分析
    四 大灾的社会原因分析
    五 灾害的社会应对措施
    六 结论和讨论
第八章 对清代云南气候变化与社会影响的初步分析
    一 问题
    二 清代云南气候变化的特点
    三 脆弱面:历史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四 社会对气候变迁的适应
    五 结论与讨论
附录:
    一 1711-1811年云南雨季开始期序列考订
    二 昆明地区雨季降水的分级考订(1711-1911)
    三 1721-1855年昆明地区冬雪指数序列考订
    四 云南干季降水的分级考订(1711-1911)
    五 参考文献
    六 所引文献表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课题、发表论文及着作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高原气象第二卷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D]. 林海涛. 云南大学, 2019(09)
  • [2]中国西部冰川变化与湿地响应研究[D]. 崔瀚文. 吉林大学, 2013(08)
  • [3]2006年敦煌学论着目录[J]. 顾淑彦,张景峰. 敦煌学辑刊, 2007(01)
  • [4]元代蒙古高原自然灾害地理研究[D]. 王鹏.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近50年来祁连山冰川变化——基于中国第一、二次冰川编目数据[J]. 孙美平,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许君利. 地理学报, 2015(09)
  • [6]中国龙卷特征及其潜势预报之初探[D]. 王霁吟. 南京大学, 2014(08)
  • [7]秦阿房宫宫苑形制考[D]. 杨帆.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褐飞虱降落过程的动力气象学研究[D]. 包云轩.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 [9]中国冰川径流的评估及其未来50a变化趋势预测[J]. 谢自楚,王欣,康尔泗,冯清华,李巧媛,程磊. 冰川冻土, 2006(04)
  • [10]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 杨煜达. 复旦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高原气象学第二卷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