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举入秦”——正在建设的西北地区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

“大举入秦”——正在建设的西北地区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

一、“引大入秦”——加紧建设的西北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付娜[1](2015)在《松花江干流沿岸自流灌溉发展合理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花江干流区域水土资源相对丰富,近年来沿江灌溉面积发展较快,但现有耕地灌溉率仅为24%,尚达不到黑龙江省的平均水平。沿岸灌区均为提水灌区,干流梯级建成后,沿岸部分提水灌溉的区域将实现自流灌溉,不能实现自流灌溉的区域也会由于外江水位提高而降低抽水扬程,从而减少抽水费用,减少能耗。

尧焰强[2](1994)在《世纪性的绿色丰碑——来自“引大入秦”的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功施于三代。"——《史记·河渠书》水土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水土生万物。中国古代就有水、土、木、金、火五行生万物之说。水给人类既带来幸福,又能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在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长河中,人总是一直跟水作斗争。《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淮南子·览冥训》里又说: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淫水涸。"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史书记载的有关水的故事,都反映了古代华夏人的祖先与水作斗争、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英雄业绩。难道不是?他们以勤劳、勇敢和智慧普写出一部又一部兴水之利、避水之害的光辉历史长卷,塑造了一座又一座水利事业的历史丰碑。

黄得菊[3](2018)在《引大灌区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分析引大入秦灌区基本情况和工程运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灌区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王钊[4](2012)在《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孕育着博大精深的农业灌溉文明和水文化。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水利建设的高雅缩影,是传承水文化、弘扬水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和大力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考虑农村建设中生产、生活、生态的诸多因素,研究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对于农田水利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和乡村景观的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查阅法、多学科融合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及实证法等进行研究,创新性的将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相融合。通过对农田水利、水文化、乡村景观等相关概念解读,探讨了古代农田水利、现代农田水利及其发展趋势、水文化的特征;研究了乡村景观的内涵、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相关性,通过两者融合形态的体系构建、探讨了具体的融合方式,并对我国农田水利景观地域特色资源进行调查;最后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高子灌区农田水利景观营造项目,进一步详细阐述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的具体方式及方法,证明了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综上所述,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创新性地提出农田水利的景观化发展趋势,水利是前提,是基础;景观是主题,是提升。2.通过对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分析解读,总结出景观生态学和水工美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的体系构建,即“点、线、面”的空间布局,“点”为水工建筑景观,“线”为河流、渠道景观,“面”为农田景观;3.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与地域特性两方面分析,提出具体的融合方式通过工程景观融合与文化景观融合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方式依据农田水利工程的不同功能与属性来确定农田水利景观的景观单元,分为取水分为取水枢纽景观、灌溉景观、雨水集蓄景观、井灌井排景观、田间排水景观、排水沟道景观、水工建筑景观、不同地域景观八个景观单元;第二种方式依据农田水利工程设定水的边界形状、规范水的流动速度,来确定农田水利景观的景观空间,分为静空间与动空间。4.在对我国农田水利景观地域特色资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拥有特色的山丘区蓄引提结合灌溉、河道自流引水灌溉、高扬程提水灌溉等10种农田水利灌溉类型的景观特色,并列出代表地区加以阐述。5.哈尔滨成高子灌区案例研究实现了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融合。该项目依托灌区农田水利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将“农田——水利”链作为设计构思的创新点,依据相关设计总则,规划形成了“点、线、面”的总体景观格局,“点”即农田水利景观节点;“线”即阿什河水利景观带;“面”即水利旅游中心区、基本水田保护区和经济果蔬区,并对相应景观进行了景观营造,创造出人与水和谐相处,既安静怡然与富有生机的乡村水利景观。

莫耀升,刘卫[5](1992)在《西北最大的调水工程——“引大入秦”》文中研究表明 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大通河水跨流域调至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自流灌溉工程。秦王川地处陇中干旱川区,地势平坦,土地辽阔,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和林牧业,但由于平均降雨量只有285毫米,蒸发量最高达1888毫米,长期干旱缺水,不要说灌溉无水,连人畜饮水也十分困难。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川区面貌,甘肃省从50年代就开始规划设计引大入秦工程,要从水源丰富的大通河引水进川。

刘水玉[6](1992)在《“引大入秦”——加紧建设的西北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文中研究表明 一项使千古荒原变为万顷田畴的自流灌溉工程——“引大入秦”正在甘肃加紧建设。这项跨流域的工程是国家和甘肃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正在修建的难度最大、规模居首的农田水利工程。 “引大入秦”是将发源于青海省的大通河水从甘肃省天祝县的天堂寺,穿山越岭东调至庄浪河,然

苏莉[7](2008)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兰州滨河区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滋养着黄河流域的中华儿女,而兰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就是黄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兰州为黄河所滋养、庇护,形成了山高水长、山水相依的城市基底。但和其他的滨河城市一样,在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对滨河区景观造成了破坏:水体污染、水岸破坏、景观凌乱、空间拥塞。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的意识逐渐觉醒,兰州黄河沿线的这一优良环境和资源特点引起了兰州市城建、园林、旅游等部门的关注,多年来针对此段河道开发利用的策划、规划逐渐增加,但基本功能仍然以美化城市、服务市民为主。滨水区是万物生命的源头,但在人类城市化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了致命性的破坏,但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独特的资源,具有多种效益优势,仍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城市化进程继续扩展的今天,按照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和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旅游开发与景观塑造,既可为旅游者提供新的旅游空间,又可以缓解滨水区压力,对其进行生态恢复,完全顺应了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的需求。随着中国聚居环境建设的不断扩展以及中国旅游业的加速腾飞,在大量的环境建设与旅游开发的实际项目中,风景规划设计与旅游规划设计已变得密不可分。本论文以兰州市滨河区为研究实体,在现有的滨河带建设基础上,深入研究在旅游开发要素的要求下,怎样以景观为依托,建设出具有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的滨河景观带,复兴兰州滨河区逐渐消失的历史文化滨水景观,创造出一个能充分展示现代城市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内涵、能够逐步对原有生态系统进行自我恢复、能使旅游者向往和乐于停留的开敞游憩空间城市滨水景观。论文主要由4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的理论体系及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论文的写作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兰州滨河区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兰州滨河区景观设计的现状。第三章在深入分析了兰州市滨河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运用景观与旅游AVC三力理论,对兰州市滨河区景观设计进行深层次剖析,进而分析得出兰州市滨河区景观设计的原则。第四章在已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兰州市滨河区景观进行整体设计,印证上述景观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王霖[8](2017)在《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水平日益提高,大多数人对纯天然植物、纯天然产品的喜爱程度逐步增加。玫瑰在食用、医用、外用等领域具有价值高、品质好等广泛用途,种植玫瑰不仅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苦水玫瑰作为我国的四大玫瑰品系之一,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已有二百多年的栽植历史。苦水玫瑰是永登县的特色支柱产业、富民产业,也是当地种植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为促进苦水玫瑰产业健康发展,形成集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兰州市及永登县各级政府部门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区、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强化品牌宣传推介力度、狠抓质量安全监管等措施,苦水玫瑰产业及相关产业得以迅速融合发展,在推动永登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但是受到新形势下共同面对的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玫瑰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还面临着资金支持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市场营销体系乏力等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归咎于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造成各类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率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与标准不相符合。因此,本文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甘肃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的大背景,结合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析新形势下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如何深入加快发展的问题,对今后壮大永登县农村经济实力及加快贫困地区人口摆脱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苦水玫瑰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应用SWOT-PEST分析方法探析苦水玫瑰产业升级内外部环境条件,得出了玫瑰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的战略参考与路径选择。最后,结合上述分析提出关于永登县玫瑰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思路及对策,从建立健全完善的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快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体系和不断加强政策保障三个大的方面出发,通过创建有特色、有地方优势的生产基地、开发创建连片深加工园区、打造休闲养身的农家生态园、打造和创建地区信息化电商平台、积极开展玫瑰文化主题宣传活动、建设整套产业链社会带动工程、加快有机绿色纯天然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快推进科研体系建设、提高质量标准以及增加多渠道资金投入和政府有效政策落地生根等渠道,跟紧当今社会进步的步伐,以生产集中规模化、品牌创建新颖化、营销途径多样化的发展理念,走“打造现代基地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知名品牌引领”道路,发挥地方与省内外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优势,举众人之力,打造永登县玫瑰产业强有力的竞争格局。

二、“引大入秦”——加紧建设的西北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引大入秦”——加紧建设的西北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松花江干流沿岸自流灌溉发展合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干流沿岸灌区现状
2 现有灌区自流灌溉面积
3 现有工程条件下的自流灌溉面积
4 干流梯级规划情况下的自流灌溉面积
    4. 1 哈尔滨以上段
    4. 2 哈尔滨至佳木斯段
    4. 3 佳木斯以下段
5 结 论

(3)引大灌区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2 引大灌区工程管理现状及运行管理情况
3 引大灌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灌区建筑物老化严重, 渠道输水能力受限
    3.2 末级渠系输水不畅, 农田灌溉问题突出
    3.3 灌溉水价成本倒挂, 管理单位举步维艰
    3.4 灌区信息化程度低, 灌溉管理技术落后
4 对策和建议
    4.1 积极争取工程改造资金, 加快灌溉工程建设进度
    4.2 规范灌区水利专业管理,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建设
    4.3 积极推进水价综合改革, 建立合理水价补偿机制
    4.4 建设完善灌区信息化系统, 提升灌区自动化管理水平

(4)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农田水利相关解读
    2.1 农田水利
        2.1.1 农田水利释义
        2.1.2 农田水利工程构成
        2.1.3 古代农田水利
        2.1.4 现代农田水利
        2.1.5 农田水利特征与发展趋势
    2.2 水文化
        2.2.1 水文化释义
        2.2.2 水文化表现形态
        2.2.3 水文化特征分析
        2.2.4 农田水利水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2.3 小结
3 乡村景观研究述要
    3.1 乡村与景观界定
        3.1.1 乡村概念的界定
        3.1.2 关于“景观”的界定
        3.1.3 乡村景观的提出
    3.2 乡村景观内涵与发展现状
        3.2.1 乡村景观内涵
        3.2.2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3 本章小结
4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
    4.1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联系
        4.1.1 农田水利工程创造乡村景观
        4.1.2 乡村景观传递水文化
    4.2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的理论基础
        4.2.1 景观生态学
        4.2.2 水工美学
    4.3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形态的体系构建
        4.3.1 “点”——水工建筑景观
        4.3.2 “线”——河流、渠道景观
        4.3.3 “面”——农田景观
    4.4 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具体方式
        4.4.1 工程景观融合
        4.4.2 文化景观融合
    4.5 我国农田水利景观地域特色资源分析
        4.5.1 山丘区蓄引提结合灌溉——淠史杭灌区
        4.5.2 河道自流引水灌溉——河套灌区
        4.5.3 井渠结合灌溉——泾惠渠灌溉
        4.5.4 高扬程提水灌溉——景泰川电力提水灌区
        4.5.5 荒漠绿洲农业灌溉——玛纳斯河灌区
        4.5.6 低洼地区灌排结合——江都排灌站
        4.5.7 水轮泵抽水灌溉——青山水轮泵站
        4.5.8 井灌区——华北平原井灌区
        4.5.9 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干旱区
        4.5.10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四川省仁寿县义和村
    4.6 小结
5 案例研究——哈尔滨市成高子灌区农田水利景观营造
    5.1 区域概况
        5.1.1 区位分析
        5.1.2 自然资源分析
        5.1.3 社会经济分析
        5.1.4 农田水利资源分析
        5.1.5 文化资源分析
    5.2 成高子灌区农田水利景观设计的定位
    5.3 景观重构设计的构思与理念
        5.3.1 “农田——水利”链——成高子之凝聚为设计构思的创新点
        5.3.2 设计总则
    5.4 总体景观格局
    5.5 景观营造
        5.5.1 阿什河观光带
        5.5.2 水利旅游中心区
        5.5.3 基本水田保护区
        5.5.4 经济果蔬区
    5.6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旅游开发背景下兰州滨河区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背景
        1.1.2 目的
        1.1.3 意义
    1.2 主要理论体系及相关概念
        1.2.1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基本概念
        1.2.2 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的基本概念
        1.2.3 景观与旅游相关研究理论的基本概念
    1.3 国内外滨水区发展状况
        1.3.1 国外滨水区发展概况
        1.3.2 国内滨水区建设概况
    1.4 论文研究方法
        1.4.1 理论研究方法
        1.4.2 调查研究的方法
        1.4.3 比较法
        1.4.4 分析法
第2章 兰州滨河区旅游开发与景观设计的背景与现状
    2.1 兰州市概况
        2.1.1 城市性质与地位
        2.1.2 地理区位
        2.1.3 自然条件
        2.1.4 绿化建设
        2.1.5 历史文化
    2.2 兰州市旅游开发现状与旅游发展战略
        2.2.1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阶段
        2.2.2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2.2.3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战略
    2.3 兰州市滨河区发展状况
        2.3.1 河道变迁与兰州城市发展历史沿革
        2.3.2 兰州河道环境特点
        2.3.3 兰州滨河区景观建设现状
第3章 基于旅游开发的兰州滨河区景观设计分析
    3.1 兰州市滨河区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
        3.1.1 兰州市滨河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3.1.2 兰州市滨河区发展旅游业的劣势
        3.1.3 兰州市滨河区发展旅游业的机遇
        3.1.4 兰州市滨河区发展旅游业的威胁
    3.2 基于旅游开发的兰州市滨河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3.2.1 文化延承性原则
        3.2.2 与城市肌理的融合性原则
        3.2.3 河流生态完整性原则
        3.2.4 滨水共享性原则
        3.2.5 审美性原则
第4章 兰州市滨河区景观整体设计
    4.1 宏观层面——“策划”——发展规划
        4.1.1 项目背景概况
        4.1.2 现状调查分析
        4.1.3 功能、定位、发展目标
        4.1.4 发展战略
    4.2 中观层面——“规划”——总体设计
        4.2.1 兰州滨河区核心区段总体形象设计
        4.2.2 景观分区与空间结构规划
    4.3 微观层面——“设计”——详细规划
        4.3.1 景观结点设计
        4.3.2 河道护岸设计
        4.3.2.1 河道平面处理
        4.3.2.2 河道竖向处理
        4.3.3 滨河建筑设计
        4.3.4 滨水交通设计
        4.3.5 环境小品设计
        4.3.6 夜景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产业升级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升级内涵
        2.1.2 产业升级目标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
        2.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4 产业集群理论
3 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永登县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候资源
        3.1.3 地貌土壤
        3.1.4 经济发展状况
    3.2 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发展现状
        3.2.1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3.2.2 加工能力显着提升
        3.2.3 销售水平明显提高
        3.2.4 需求量日益增加
        3.2.5 农业生态观光特色初步显现
        3.2.6 政策扶持渠道拓宽
    3.3 苦水玫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1 种植品种单一,规模化程度低
        3.3.2 栽植管理粗放,科技人才匮乏
        3.3.3 资金投入不足,加工技术落后
        3.3.4 品牌建设滞后,宣传力度不够
        3.3.5 销售机制与市场体系仍不健全
        3.3.6 龙头企业尚未开展电子商务模式
    3.4 解决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问题的关键—转型升级
4 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升级的SWOT-PEST分析
    4.1 SWOT-PEST分析模型简介
    4.2 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2.3 机遇分析
        4.2.4 挑战分析
    4.3 构建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发展的SWOT-PEST矩阵
    4.4 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发展战略
        4.4.1 SO策略:紧握外部机遇,挖掘内部优势
        4.4.2 WO策略:减小内部劣势影响,借助外部机会发展
        4.4.3 ST策略:发挥内部优势,迎接外部挑战
        4.4.4 WT策略:规避内部劣势,减轻外部威胁
5 新形势下促进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升级的建议
    5.1 创建体系完善的规划布局
        5.1.1 创建有地方特色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5.1.2 创建现代化玫瑰精深加工园区
        5.1.3 创建生态休闲养生产业基地
        5.1.4 创建玫瑰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加快电商服务
        5.1.5 开展玫瑰文化主题欢庆活动
    5.2 加快玫瑰产业链体系建设
        5.2.1 加快建立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5.2.2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服务体系
        5.2.3 加快种植基地建设
        5.2.4 加快加工体系建设
        5.2.5 加快科研体系建设
        5.2.6 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5.3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5.3.1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5.3.2 做好重点龙头企业培育
        5.3.3 加大玫瑰产业策划宣传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四、“引大入秦”——加紧建设的西北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花江干流沿岸自流灌溉发展合理性分析[J]. 付娜.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04)
  • [2]世纪性的绿色丰碑——来自“引大入秦”的报告[J]. 尧焰强. 飞天, 1994(09)
  • [3]引大灌区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黄得菊.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08)
  • [4]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D]. 王钊.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3)
  • [5]西北最大的调水工程——“引大入秦”[J]. 莫耀升,刘卫. 中国水利, 1992(06)
  • [6]“引大入秦”——加紧建设的西北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J]. 刘水玉. 了望周刊, 1992(01)
  • [7]旅游开发背景下兰州滨河区景观设计研究[D]. 苏莉. 河北大学, 2008(S1)
  • [8]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升级研究[D]. 王霖.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1)

标签:;  ;  ;  ;  ;  

“大举入秦”——正在建设的西北地区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