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盟前山地区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萌[1](2020)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新区生态网络构建 ——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可持续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长久议题。城市新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将以绿色生态健康为导向。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更加重视,以及近来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新区的生态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城市新区生态网络,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基于生态位理论对生态网络的构建方法与优化策略进行探索,围绕以下几个内容展开:首先,对生态位理论进行研究并提取六大原理,通过理论演绎得到七项生态网络构建原理:(1)基于生态位的多样理论—生境及物种多维多样理论;(2)基于生境最小阈值理论—建成区-生态网络底线控制;(3)基于生态位的“态势”理论—城市新区-生态空间“态势”理论;(4)基于生态位的分异理论—生态网络主体分异理论;(5)基于生态位的重叠理论—生态网络交叠干预理论;(6)基于生态位的压缩理论—生态网络压缩干扰理论;(7)基于生态位的扩充理论—生态网络扩充泛化理论。其次,依据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网络构建原理,结合专家打分法和模糊德尔菲法,提取并确定生态网络构建的六项指标:多样度、渗透度、态势度、分异度、交叠度、压缩度,形成了一套包含“生态资源分析-生态网络构建-优化调整策略”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多维指标体系。总结出各项指标的具体测度内容和方法,采用专家群决策法,确定了合理的各指标三级分类。然后,依据六大指标的测度与分级结果,结合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对各项指标的评级值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评价,并提出分策略建议。最终得到七项生态网络整体优化策略建议:(1)基于生态位多样理论的生态网络核心保护策略;(2)基于生态位最小阈值理论的生态网络系统协同联系策略;(3)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局部区域控制扩张策略;(4)基于生态位分异理论的生态网络分异定位与分级保护;(5)基于生态位重叠理论的生态交叠修复策略;(6)基于生态位压缩理论的用地布局优化策略;(7)基于生态位扩充理论的生态扩充提高评级值策略。最后,以广州南沙新区为例进行实践研究。采用分层次解析的方法对南沙新区整体和“六镇三街”分别进行研究,对其进行生态网络构建指标的测度。结合多维指标的生态网络构建结果与片区发展定位分析,提出生态网络优化策略建议,最终得到南沙新区整体和“六镇三街”相应的生态网络格局方案。本研究突破了传统生态网络构建的视角,完善了新形势下城市新区生态网络构建的理论体系,扩充了生态位理论的应用领域。探索了一套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生态网络构建多维指标体系,可快速构建城市新区生态网络并进行评判与优化。此方法可以为城市新区生态空间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吴冬霞[2](2020)在《浙西建德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研究(1700-1978)》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发展的不均衡性,全球土地利用方式不断转换,并引起土地覆被在不同时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山区作为全球生态脆弱区,对人类活动的反应比其它地形区更强烈,山区环境变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变化的速度,且增加其复杂性,而这将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近300年来,在人口、政策、技术等因素的作用下,浙西山区的土地利用及覆被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改变了浙西山区的环境,且以流域整体性来看这会对浙东以至长三角地区的环境与生产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为深入理清浙西山区环境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驱动力机制,本文综合利用人类学和历史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浙西的山地中小流域为研究范围,通过对流域和聚落两个尺度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分析,重建历史时期山地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历史进程。全文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第一章,重建了近300年来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与自然驱动力的关系。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口驱动力与历史时期流域土地开发的关系演变。第三章,主要探究对流域土地开发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驱动力因素。第四章,梳理了近300年来高垣溪流域的农田水利技术发展及其对土地开发的影响。
李建飞[3](2020)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生长季NDVI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以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为例》文中认为乌兰察布市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其植被覆盖变化直接关系着京津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为了合理评价其生态建设效果及监测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以2000-2015年MODIS中国500m NDVI月合成产品数据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同期降水和气温数据、2000年及2015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DEM数据等,采用趋势线分析法、差值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残差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开展乌兰察布市近16a来生长季NDVI像元尺度上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植被NDVI介于0.354和0.555之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且总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2)2000-2004年、2005-2009年、2010-2015年乌兰察布市植被覆盖呈改善→退化→改善的过程演变。且植被覆盖改善较退化速度慢,植被退化后恢复缓慢。(3)乌兰察布市植被MRD的变化自西北向东南为小于平均值、等于平均值和高于平均值,其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0.88%、13.25%、45.87%;SDRD稳定区、次稳定区、不稳定区3种类型相互交错分布于全市范围内,分别占全市面积的29.40%、63.23%、7.37%;植被时间稳定性代表点及次稳定性代表点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2.67%、9.56%。(4)乌兰察布市植被生长受降水、气温的双重影响。NDVI与年均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r=0.730,P=0.001),并通过了0.01水平显着性检验,与气温呈负相关(r=-0.351,P=0.182),二者相关关系不显着,相较气温而言降水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在排除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降水和气温对乌兰察布市植被NDVI的贡献自西北向东南由0.213逐渐增加至0.805。(5)研究区植被NDVI平均值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升高,而坡向对NDVI的影响不大,各个坡向等级上的NDVI平均值都较小。(6)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土地利用类型总体上呈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草地、林地、居民用地、水域面积增加的变化格局;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换导致NDVI均值的变化均大于0,其中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对NDVI均值的变化贡献最多。(7)人类活动对植被指数起消减作用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5.92%,对植被指数起积极作用的区域占研究区面积的44.08%。
汪芳甜[4](2018)在《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文中指出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一个半农半牧的生态脆弱地带,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是近百年来的艰巨任务。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情况、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以及退耕还林实施成效等问题成为了区域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关注内容。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提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体系及影响因素,并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地区—乌兰察布市为例,进行了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及其影响成因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与结果如下:(1)从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覆被变化的视角,构建了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体系,基于这一体系,提出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影响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坡耕地与高海拔耕地、景观格局变化与植被覆盖变化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并从农户视角提出退耕工程的实施效率与非退耕区农户行为是影响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内在和外在原因。(2)退耕还林通过增加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少坡耕地与高海拔耕地生产、促进景观格局稳定,促使区域生态环境变好。退耕实施以来,林草面积净增加205765.7hm2,重点分布于区域0-6°坡度与1300-1600m海拔范围,其中,>15°坡度的耕地及>1600m海拔范围的耕地退耕分别为16.55%与7.45%。退耕实施背景下,退耕还林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的36.62%,非退耕区主要包括耕地集约、耕地撂荒与耕地退减三种方式,其土地利用变化合计达到44.40%。在>10。坡度与大于1500m海拔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撂荒为主。相较于上述三种人类活动,退耕还林对景观重构的影响更大,并促使区域景观破碎化加剧,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结构更加稳定。(3)退耕实施以来,退耕工程区与研究区域整体植被覆盖趋于好转,植被改善的区域均集中于前山地区,退化区域均集中于后山地区,同时,耕地集约“增强”了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而耕地撂荒“削弱”了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在人类活动与气候综合影响下,退耕工程区NDVI增加的比例(20.18%)远大于NDVI减少的比例(3.13%),植被NDVI增加的区域集中于前山地区,减少的区域集中于后山地区。去除气候对NDVI的影响后,退耕工程区与区域整体植被均变好。退耕还林是对区域植被恢复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式,在土地利用变化区域,退耕还林对植被恢复的贡献(36.41%)要大于耕地集约(31.53%),而在植被退化区域,退耕还林与耕地撂荒均引起植被退化,且退耕还林的影响(30.33%)大于耕地撂荒的影响(20.73%)。(4)退耕工程区瞄准效率低、农户低管护水平通过影响退耕还林实施分布与后续植被生长,成为削弱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内因。在退耕工程区,农户退耕地块主要以坡耕地为主,同时存在大量平地退耕的现象,平地退耕导致区域退耕瞄准效率低,且前山地区退耕的瞄准效率较后山地区高;农户林草种植选择不当、补种不及时、偷牧、农业灌溉、管护措施缺乏等低管护水平行为导致区域植被成活率低、长势差。在非退耕工程区,退耕工程的低瞄准效率促进了自己自足型农户与外出打工型农户耕地撂荒。农村水利设施条件齐全、耕地质量好与农业劳动力充足促进了农户耕地集约,从而成为“增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外因;同时,耕地质量差与农业劳动力缺乏加剧了耕地撂荒,从而成为“削弱”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外因。
张雪葳[5](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罗诗峰[6](2006)在《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文中提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生态环境重要的制约因素,本文选择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典型区域乌兰察布盟为研究区,总结了当地的水资源背景与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乌兰察布盟自然环境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此外,在对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及其分类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估算该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思路与方法,并对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中所涉及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进行了实例研究。根据乌兰察布盟生态系统类型,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农田、林地、水土保持、草地、河道、湖泊和沼泽湿地生7大类,通过对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分析,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该地区的计算方法,分别对各类型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估算和初步分析。取得如下主要结论: 1.通过对乌兰察布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当地水资源比较匮乏,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开利用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比较严重;农业用水定额偏高;生态环境需水被大量挤占,森林、湿地、草地等用水得不到保障,地表水体的面积也在逐渐减小。2.针对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一片空白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提出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根据乌兰察布盟生态系统类型,分别对七种生态类型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分析,计算得到农田、林地、草地、水土保持、主要河流、湖泊、沼泽湿地2000年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22.81亿m3、10.47亿m3、93.96亿m3、0.09亿m3、9.87亿m3、0.62亿m3、1.28亿m3。其中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29.23亿m3;主要河流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为9.87亿m3。由此得出2000年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39.10亿m3;2005年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40.61亿m3;预测得出2010年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44.04亿m3,2020年为145.66亿m3。3.通过对各种系统类型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计算,并与当地降水资源转化水资源量进行比较,就目前当地水资源而言,降雨无法满足植被生态环境需水,乌兰察布盟的生态环境需水很难得到保证。从长远来看,随着该地区生态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用水的需求量是呈现显着上升趋势,水资源短缺将进一步扩大。因此,乌兰察布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保证一定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注重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缓解水资源的供求矛盾。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的展开为该区科学规划、
郭玉红[7](2003)在《乌盟前山地区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浅析》文中研究指明乌盟前山地区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水土流失极其严重 ,通过对该区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等的研究 ,总结出了该地区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和治理方向 ,为今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王荣贵[8](2003)在《赴西部地区考察高新农业技术总结报告》文中提出 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的西部农业技术考察团,从人文、自然气候、生态生产条件与乌兰察布盟(以下简称乌盟)有很多相似相近之处,西部农业和农业技术方面对乌盟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有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使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陈炜,郭凤典[9](2003)在《西部高寒干旱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刍论——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西部高寒干旱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整个西部的大发展中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 ,列举其主要生态问题 ,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论述该地近年来在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 ,以及成效 ,从而得出相关的启示 :应加强环境资源再生能力建设 ,进行制度创新 ,尊重科学规律 ,采用科学手段等。
陈炜,张建国[10](2003)在《论乌兰察布盟的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乌兰察布盟的生态问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与河北坝上地区具有典型性 ,本文通过分析其主要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论述该地区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建设方面的措施与成效 ,并就可持续发展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乌盟前山地区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盟前山地区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新区生态网络构建 ——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新区扩张导致的生态衰退伴随着生境破碎化 |
1.1.2 生态空间规划的网络化趋势 |
1.1.3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生态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畴的界定 |
1.3.1 城市新区 |
1.3.2 城市生态网络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述评 |
2.1 生态网络的相关研究述评 |
2.1.1 生态网络的概念与内涵 |
2.1.2 生态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生态位理论的相关研究述评 |
2.2.1 生态位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生态位基础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网络构建 |
3.1 生态网络构建原理 |
3.1.1 基于生态位的多样理论——生境及物种多维多样性理论 |
3.1.2 基于生境最小阈值原理——建成区-生态空间底线控制 |
3.1.3 基于生态位的态势理论——城市新区生态空间“态势”理论 |
3.1.4 基于生态位的分异理论——生态网络主体分异理论 |
3.1.5 基于生态位的重叠理论——生态网络交叠干预理论 |
3.1.6 基于生态位的压缩理论——生态网络压缩干扰理论 |
3.1.7 基于生态位的扩充理论——生态网络扩充泛化理论 |
3.2 生态网络构成要素识别 |
3.2.1 生态廊道 |
3.2.2 生态斑块 |
3.2.3 生态节点 |
3.3 生态网络构建指标及测度方法 |
3.3.1 多样度 |
3.3.2 渗透度 |
3.3.3 态势度 |
3.3.4 分异度 |
3.3.5 交叠度 |
3.3.6 压缩度 |
3.4 指标筛选和分级方法 |
3.4.1 指标筛选方法 |
3.4.2 指标分级方法 |
3.5 生态网络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5.1 遥感影像解译及图像处理 |
3.5.2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中提取及数据处理 |
3.5.3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5)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南沙新区的生态网络构建与分策略建议 |
4.1 广州南沙新区基本概况 |
4.1.1 南沙新区整体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梳理 |
4.1.2 “六镇三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梳理 |
4.1.3 南沙新区整体及“六镇三街”的发展定位与交通条件 |
4.2 南沙新区生态渗透度与多样度测度 |
4.2.1 生态空间的渗透度 |
4.2.2 生态资源的多样度 |
4.2.3 物种的多样度 |
4.2.4 基于多样化的分策略建议 |
4.3 南沙新区生态空间“态势”测度 |
4.3.1 生态空间和建设用地的“态” |
4.3.2 生态空间和建设用地的“势” |
4.3.3 基于“态势”度的分策略建议 |
4.4 南沙新区生态网络分异度测度 |
4.4.1 生态廊道的识别与分异度测度 |
4.4.2 生态斑块的识别与分异度测度 |
4.4.3 生态节点的识别与分异度测度 |
4.4.4 人工廊道的识别与分异 |
4.4.5 基于分异度的分策略建议及构建结果 |
4.5 南沙新区生态网络交叠度测度 |
4.5.1 生态交叠点的识别与交叠度 |
4.5.2 生态交叠域的识别与交叠度 |
4.5.3 基于交叠度的分策略建议 |
4.6 南沙新区生态网络压缩度测度 |
4.6.1 生态压缩域的识别与压缩度 |
4.6.2 基于压缩度的分策略指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网络优化策略建议及南沙新区实践 |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网络构建指标体系 |
5.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网络扩充优化策略 |
5.2.1 基于生态位多样理论的生态网络核心保护策略 |
5.2.2 基于生态位最小阈值理论的生态网络系统协同联系策略 |
5.2.3 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局部区域控制扩张策略 |
5.2.4 基于生态位分异理论的生态网络分异定位与分级保护 |
5.2.5 基于生态位重叠理论的生态交叠修复策略 |
5.2.6 基于生态位压缩理论的用地布局优化策略 |
5.2.7 基于生态位扩充理论的生态扩充提高评级值策略 |
5.3 广州南沙生态网络策略建议及优化结果 |
5.3.1 广州南沙新区整体生态网络 |
5.3.2 广州南沙“六镇三街”生态网络 |
5.3.3 广州南沙生态网络的城市用地分类落实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与成果 |
2 创新性研究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网络构建指标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2 生态网络构建指标分级合理性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浙西建德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研究(1700-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区域 |
五、资料与方法 |
第一章 自然环境:山地流域开发基础 |
第一节 土地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第二节 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的时空演变 |
第三节 流域土地开发过程中的自然驱动力 |
第四节 聚落土地开发与自然驱动力 |
小结 |
第二章 流域土地开发中的人口驱动力 |
第一节 流域人口迁移与土地开发 |
第二节 流域人口数量与土地开发 |
第三节 流域内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流域土地垦殖的政治驱动力 |
第一节 清代流域土地开发的政治驱动力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制度、政策与土地开发 |
第三节 新中国政策制度实施与土地开发 |
小结 |
第四章 农业技术与土地开发的关系 |
第一节 流域水利建设对山地开发的驱动 |
第二节 农业技术、单位面积产量与土地开发的关系 |
第三节 高垣村水利发展与耕地开垦的空间选择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江省建德市大洋镇高垣村考察报告 |
致谢 |
(3)北方农牧交错带生长季NDVI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以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NDVI时空动态变化分析研究进展 |
1.2.2 NDVI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城市发展概况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数据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NDVI最大值合成法及均值法 |
3.2.2 趋势线分析法 |
3.2.3 差值法 |
3.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与残差法 |
3.2.5 时间稳定性分析 |
3.2.6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4 NDVI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
4.1 NDVI时间变化趋势 |
4.2 NDVI空间分布特征 |
4.3 NDVI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
4.4 植被时间稳定性分析 |
4.5 小结 |
5 NDVI影响因素分析 |
5.1 自然因素对NDVI的影响 |
5.1.1 气象因素(降水、气温)对NDVI的影响 |
5.1.2 地形对NDVI的影响 |
5.2 人为因素对NDVI的影响 |
5.2.1 土地利用对NDVI的影响 |
5.2.2 人类活动对NDVI的影响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
2.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覆被变化 |
2.2 生态效应评价 |
2.3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作用机理 |
2.4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体系 |
2.5 基于农户行为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影响分析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库构建 |
3.1 北方农牧交错带概况 |
3.2 乌兰察布市概况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四章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
4.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4.2 退耕还林工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3 退耕还林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4 退耕还林的景观生态效应评价 |
第五章 基于植被覆盖变化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5.2 研究区2000-2014年植被NDVI变化 |
5.3 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
5.4 人类活动作用下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
第六章 基于农户行为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影响分析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6.2 退耕还林工程区实施效率分析 |
6.3 非退耕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影响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分析 |
1.2 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水资源特点分析 |
2.4 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第三章 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分类及其计算方法研究 |
3.1 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及分类 |
3.2 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思路 |
3.3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及其比较 |
第四章 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1 乌兰察布盟现状土地利用格局 |
4.2 计算面积的确定 |
4.3 农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4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5 林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6 草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7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8 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4.9 沼泽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概算 |
4.10 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
第五章 基于生态环境需水的水资源合理利用 |
5.1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原则 |
5.2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 |
5.3 乌兰察布盟生态环境建设探讨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乌盟前山地区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治理分区及措施布局 |
2.1 土石山区 |
2.1.1 自然环境评价 |
2.1.2 防治措施 |
2.2 黄土丘陵区 |
2.2.1 自然环境评价 |
2.2.2 防治措施 |
2.3 熔岩台地、丘陵区 |
2.3.1 自然环境评价 |
2.3.2 防治措施 |
(9)西部高寒干旱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刍论——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乌兰察布盟主要生态问题 |
1.1 草场退化 |
1.2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
2 生态问题原因探析 |
2.1 对环境资本的忽略 |
2.2 政策的偏差与失误 |
2.3 自然生态环境脆弱 |
3 乌兰察布盟生态建设措施及其成效 |
3.1 退耕还林还草 |
3.2 封山禁牧 |
3.3 成 效 |
4 启 示 |
4.1 加强环境资源再生能力建设 |
4.2 进行制度创新 |
4.3 尊重科学规律, 采用科技手段 |
(10)论乌兰察布盟的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乌兰察布盟的主要生态问题 |
1.1 风蚀沙化,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降低 |
1.2 草场退化, 植被破坏, 鼠害严重 |
2 生态问题原因分析 |
2.1 认识的误区与制度的缺陷 |
2.2 人口的压力与政策的偏差 |
2.3 当地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 |
3 近年来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
3.1 “进一退二还三”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
3.2 舍饲圈养与轮牧制度 |
3.3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新探索 |
4 进行可持续发展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4.1 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协调一致 |
4.2 尊重科学, 因地制宜, 建立科技支撑与保障体系 |
4.3 协调利益关系, 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
四、乌盟前山地区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新区生态网络构建 ——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例[D]. 李亚萌.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浙西建德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研究(1700-1978)[D]. 吴冬霞.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北方农牧交错带生长季NDVI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以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为例[D]. 李建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D]. 汪芳甜.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5]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D]. 罗诗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7]乌盟前山地区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浅析[J]. 郭玉红. 内蒙古水利, 2003(04)
- [8]赴西部地区考察高新农业技术总结报告[J]. 王荣贵.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S1)
- [9]西部高寒干旱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刍论——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J]. 陈炜,郭凤典.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3(02)
- [10]论乌兰察布盟的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 陈炜,张建国.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