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一、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致词(论文文献综述)

侯燕[1](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杨建国,李清华[2](1996)在《《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以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师发表的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以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师发表的论文索引(说明:篇名后的数字,冒号前为发表年份,冒号后为当年期号。)毕继万如何理解和揭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1991:4(张占一)蔡日英说“似的”1981:1蔡振生“不A不B”结构浅析1988:...

黄仁国[3](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董学峰[4](2016)在《国家语言战略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国家语言战略的宏观视角出发,全面回顾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进程,并对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语言推广政策、语言推广机构的设置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比大量数据和材料,进而探讨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总计八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包括选题的缘由、研究对象的界定、关键词语的基本概念、研究意义、理论背景及研究框架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首先对汉语国际推广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其次对汉语国际推广的教材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再次对汉语国际推广师资素质、培养、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孔子学院的研究情况做了介绍。第三章重点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汉语国际推广的管理体制、孔子学院、汉语水平考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第四章对各国语言推广战略和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和美国为主要考察对象,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各国语言推广政策的经验与启示。第五章对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进行客观描述,根据孔子学院年度报告等材料,将孔子学院近10年的数据进行汇总、分类、比较、研究,从数据中总结、发现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一些规律。第六章主要是分析汉语国际推广面临的一些问题,从机遇和挑战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说明,从战略、制度、经费、项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剖析。第七章以汉语国际推广面临的问题为导向,探讨了推广模式多元化的可能性及相关政策的配套方案,提出多渠道筹措汉语国际推广的资金,全方位提高汉语国际教育质量并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等具体建议。第八章为结语,是对论文内容的全面总结,并指出本研究的缺点和不足,以及一些未及时展开讨论的研究。

《世界汉语教学》[5](1993)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记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壹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于1993年8月11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出席本届讨论会的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330多人,其中来自海外、港澳及台湾省的学者176人。会议收到并安排宣读220多篇论文。本届讨论会由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语言学院主办。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杨庆华(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北京语言学院院长),副主任吕必松(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长)、李海绩(国家教育委员会港澳台办公室主任)、程棠(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京语言学院副院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秘书长),程棠兼任秘书长。

孟素[6](2008)在《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跨文化交流历史久远。无论是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还是武装冲突,都在自觉和不自觉的冲撞中发生交流。跨文化对话是个比较新的词,是在全球化的大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对话的过程是双方表现和认识自己,对话的目的是相互理解、共创和平世界。成语跨文化对话是笔者提出的论点,以成语为媒介,开展跨文化对话,目前尚未见到类似的研究。之所以以成语为媒介,是由于成语是语言和文化的最完美的结合。成语在世界各个文化中都存在,而且表现了各个文化世世代代的智慧。成语可以揭示一个文化的核心,因而可以其为媒介去探索不同文化在不同层次上的异同。成语跨文化对话有理论基础,也有对话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各文化之间互相明白的、互通的概念。基于本人的工作性质和个人志趣,鉴于本人较扎实的汉、英双语基础,在成语内容上作了难度较高的选择:即以能深入反映哲学、道德、文化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汉语成语为基础,以英文成语为对应,分析东西方文化在表层、中层和核心上的异、同、通。随着开放意识的增强,中国希望了解世界的人越来越多。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和作用的提升,世界各国希望了解中国的人也越来越多,学中文的人数逐年增加。跨文化对话已成必然。汉语作为外语教学(通称‘对外汉语’)跨文化的性质,使其成为跨文化对话的首选途径之一。本文在成语跨文化对话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途径促进跨文化对话也提出了积极建议。本研究的重点包括:·跨文化对话的理论基础·中英成语的结构与内涵对比·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层面·对外汉语教学是成语跨文化对话的有效途径笔者希望看到更多的人通过成语的对比,通过在平等基础上真诚地跨文化对话,尊重和鉴赏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共创和平世界。

刘珣[7](2020)在《浅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中指出这些年来,在海外汉语教学蓬勃发展的同时,国内以主要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几乎同步地飞速发展。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从最初的4所发展到如今的417所,35年间猛增了100多倍。相关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围绕这一专业的讨论自然会出现一些不同观点的争论。笔者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的55年中,有20多年是参与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本科专业(对外汉语)和研究生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以及教师培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因此,对这个学科和这个专业的建设一直很有兴趣,也很有感情。本文想就这些争论之点,谈谈个人的不成熟的看法。

阮青进(NGUYEN THANH TIEN)[8](2015)在《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研究(1991-2014)》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的国际与地区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国际关系与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与世界各国利益密切相关的因素。在合作过程中,各国各民族或多或少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通过发展国际关系与合作,各国也能够从中得到政治和经济利益。冷战结束后,在国际关系中,除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关系以外,各国政府也日益重视文化交流与合作。而且,文化交流的作用在国际关系中越来越彰显。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的友好关系基础上得到发展。反过来,文化交流的发展也有助于推进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关系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并且,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从而使得自己文化更加丰富多样。此外,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交流还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载体,为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提升国家的形象和扩大影响力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关于在文化交流领域内的关系研究也就成为了国际关系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这项研究工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各个国家在文化交流中所采取的战略以及形成的实际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说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到目前为止,中国与越南学术界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国在政治外交和经贸领域的合作上,而很少涉及中越文化交流的专门研究。鉴于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研究的现状,本文试图对这一阶段的中越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两国文化外交政策、两国文化交流的基础和历程、两国文化上多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探讨,形成关于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合作较为系统的认识。同时,本文也对新时期两国文化交流作出评价,并为进一步促进今后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和一些思考。整篇论文是由绪论、主体部分六章和结论构成的。绪论部分分别介绍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等内容。第一章是邦交正常化以前中越文化交流回顾。中越文化交流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是山水相依的邻邦,具有便利的交往条件。众所周知,中越两国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交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两国文化交流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连绵不绝。交流活动有助于两国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增进彼此之间的互相了解。因此,这一部分对历史上两国文化关系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的问题进行了回顾。与此同时,该部分也陈述了中越文化交流的暂时中断以及两国文化交流恢复的过程,在纵观中越文化关系史的基础上来分析当代两国文化合作的经验教训。第二章论述了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基础。在新时期中越两国政治关系快速恢复和发展的同时,两国领导人也十分重视双方文化交流活动。双方领导已经对推动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达成了共识。两国政府签署了文化协定以及各项文化协定实施计划,为双方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提供法理依据。这就为中越文化交流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当今国际关系中,文化外交在各国对外政策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国家为推动本国文化走向世界,在国外扩大自己的利益和影响力而制定了文化外交战略。同时,各国政府还为成功实施文化外交的战略而提出了多个措施,大力利用文化软实力来实现国家利益。中国和越南也不是例外。因此,本文分别对中国文化外交以及越南文化外交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越文化外交战略与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关系。不难看出,文化外交战略的关键就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战略。换言之,文化交流是文化外交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大部分是在文化外交战略的指导下而展开的。从此角度看,可见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外交战略也就是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第三章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历程进行了探讨。纵观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历程,可以把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两国邦交正常化至20世纪90年代末(1991年至1999年),中越文化交流经历了一个从迅速恢复到全面发展的阶段。二是自2000年至今,中越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在两国政府指导下,双方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极为密切,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从中越两国在教育、影视、图书出版、文学艺术、体育、旅游、青年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过程的探讨,可见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文化交流活动较为活跃。交流的内容及形式丰富多样,多层次,多色彩,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交流的程度越来越深化。这就充分表明两国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门已经把双方所签署的文化协定和文化协定实施计划全面落实,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各个项目。可以说,两国间在文化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在两国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如中越文化交流不平衡,一些来自历史问题的障碍对双方文化交流合作产生不利的影响等。第六章是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评价与思考。笔者认为,在研究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间关系时,中越两国学术界主要集中探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问题。他们对两国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几乎还没进行深入研究和做出评价。因此,在本文的最后一章,在上文所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力图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做出初步评价,并为进一步加强两国间文化交流合作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结论部分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成就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强调,同时再次肯定文化交流对促进中越两国文化和中越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贾超芝杉[9](2018)在《南亚东南亚在昆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类世界步入了一个需要以文化价值互信互鉴作为合作基础,而不仅仅是依靠功能性需求来进行合作的阶段。求同存异是人们谋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策略,同质性被视为合作的重要基础,而文化的异质性往往被悬置一边。事实上,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累积的不同经验形成了不同文化群体各自进行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这种异质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从而促成不同人群之间的相互合作。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昆明吸引了众多南亚东南亚的跨国商人前来此地进行跨文化贸易。人们为了追求更为合理的资源配置而选择流动,来昆经商的南亚东南亚跨国商人亦不例外。自古以来,多条国际商路将昆明与世界各地相连,异域商品源源不断地由跨国商人携带至此地。跨国商人采取各种交通方式来到昆明,而作为当下较为常见的跨界流动方式,航空路线的采用给该群体的异域商业实践带来多样的影响。当他们流动至昆明后,其居住空间的选择从实质上讲是跨国商人对自身与异质性社会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的空间表征。同时,跨国商人根据不同的商品特质在多元的商业节点也展开了多样的贸易实践。南亚东南亚区域内各国的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各国商人携带至昆明出售的商品也具有较强的文化异质性。为了克服昆明市消费者对这些异域事物及其文化背景的陌生感,伴随文化展示的国际博览交易会便成为了初来昆明的跨国商人进行商品贸易的空间首选。在场与缺场的异文化因素同时作用于该交易空间,加之跨国商人的跨文化售卖策略,使得博览交易会成为了跨国商人与消费者可以相互体验彼此文化经验世界的综合化现象场。类似的现象场还有专业化的实体店铺空间以及开放化的虚拟网络空间。在跨文化贸易所依赖的多种现象场中,来自不同社会与文化的人群对彼此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随着跨国商人与异质性社会的接触逐步加深,他们遇到了因多种原因而导致的风险与冲突。针对来自异域陌生的跨国商人群体进行适当的管理是必要的,然而由于中方管理者对跨国商人的文化背景认知得不够全面和深入,使得后者在面对异域社会的管理制度时也遇到了一些不利于商业实践的风险。除此之外,跨国商人在昆明经商时需要与中间人、商业同行和消费者进行必要的交往,由于信息差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往往会导致货物丢失、钱财损失等情况。有基于此,南亚东南亚跨国商人会通过对时间、货币以及技术的充分运用,调整商品的售卖结构,寻求多元且适合自身的社会网络支持,以此来应对风险,并在风险中寻求新的商业机遇。在与异域他者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南亚东南亚跨国商人也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交换作为根本特征的共同体。虽然该群体由于进入异域社会而与自身所属社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断裂,在语言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的表达特征,然而,原有的文化传统依旧固着在他们身上,并在特定的时间得以呈现和表达。与此同时,南亚东南亚诸国驻昆明总领事馆成为跨国商人在异域重新整合自身的社会与文化身份的平台。同时,跨国商人通过与异域他者缔结跨国婚姻、组建跨国家庭等方式与异域文化形成了更深层次的异质性融合。这群异乡人通过商品贸易与世界各地的陌生人进行链接,也正是依靠着跨文化商业实践,他们在群体内部与群体外部共同形成了一个以相互交换并共享异质性作为重要特征的共同体。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的拓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离不开跨国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跨国商人在世界经济的微观之处创造了新的链接,同时影响了异文化群体间的认知与互动。在互联互通的世界中,作为联结异质性事物的中介者,跨国商人对自我有了一定程度的新认知,并且也在其他社会群体中留下了多元印象。基于此,异质性交换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异质性共享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而异质性的真正价值在于不断推进着人类的自由发展。从南亚东南亚跨国商人在昆明的商业实践及文化互鉴可以看出,以异质性作为人类群体相互合作的基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通过流动来不断推动异质性接触,在多元的现象场中进入彼此的经验世界,在多种风险冲突中逐步交融成具有复杂异质性的共同体,进而达到对于彼此文化价值的尊重与确信,以此来推动不同群体间的进一步合作。人类最终能达到何种文明水平,这依赖于不同的文化群体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相互包容并理解彼此的差异,通过运用异质性来进行合作。若能在共享部分价值观的同时依旧不断发掘异质性所包含的潜在价值,那么不同的个体、社会、国家和文化将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吕必松[10](1993)在《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致词》文中研究表明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各位来宾:我代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以及两个学会的全体会员,对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从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到现在,转眼之间又过去了三

二、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致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致词(论文提纲范文)

(1)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第三节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第四节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第二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第一节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访美
第三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第一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三节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第四节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第五节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第六节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第四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第一节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第三节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第四节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第五节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第六节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第五章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第一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第二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第四节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国家语言战略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理论背景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对文献资料的分析
    2.2 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2.2.1 教材研究现状和问题
        2.2.2 教材研究成果
        2.2.3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建议
    2.3 对外汉语教师研究
        2.3.1 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
        2.3.2 对外汉语教师培养研究
        2.3.3 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
    2.4 孔子学院研究
        2.4.1 孔子学院的现状分析
        2.4.2 孔子学院的办学模式
        2.4.3 孔子学院的文化软实力
        2.4.4 孔子学院的未来
第三章 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回顾
    3.1 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回顾
    3.2 对外汉语教学的三个时期
        3.2.1 开创期(20世纪50至70年代后期)
        3.2.2 探索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3.2.3 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
    3.3 汉语国际推广管理体制的现状
        3.3.1 国家层面
        3.3.2 省级层面
        3.3.3 高校层面
    3.4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
        3.4.1 孔子学院的数量与分布
        3.4.2 孔子学院的性质
        3.4.3 孔子学院的主要职能
        3.4.4 孔子学院的办学模式
        3.4.5 孔子学院的办学标准
    3.5 汉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3.5.1 对外汉语教师的聘用和认证条件
        3.5.2 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3.5.3 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计划
    3.6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
        3.6.1 第一阶段:从无到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3.6.2 第二阶段:从少到多(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3.6.3 第三阶段:从系列化到立体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
    3.7 汉语水平考试
        3.7.1 汉语水平考试的内容和构成
        3.7.2 新汉语水平考试的特点
        3.7.3 汉语水平考试的创新
    3.8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开展
        3.8.1 "汉语桥"中文比赛
        3.8.2 "汉语桥"外国中小学校长访华之旅
        3.8.3 "汉语桥"高中生夏令营
        3.8.4 "汉语桥基金"和援助国外中文图书馆
        3.8.5 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
        3.8.6 新汉学计划
        3.8.7 孔子学院大会
第四章 各国语言推广战略的比较分析
    4.1 欧洲地区语言的国际推广
        4.1.1 英语
        4.1.2 法语
    4.2 亚洲地区的国际推广
        4.2.1 日语
        4.2.2 韩语
    4.3 美洲地区语言的推广
        4.3.1 美国语言使用的基本情况
        4.3.2 美国语言推广的考试模式
        4.3.3 美国语言推广的政策
    4.4 中外语言推广机构及政策比较
        4.4.1 中外语言推广政策比较
        4.4.2 中外语言推广教育政策的执行机构
        4.4.3 中外语言推广教育政策特点
        4.4.4 中外语言推广机构及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第五章 汉语国际推广的相关数据分析
    5.1 汉语国际推广机构的发展情况
        5.1.1 孔子学院发展数据分析
        5.1.2 孔子课堂发展数据分析
        5.1.3 孔子学院(课堂)分布研究
    5.2 汉语国际推广的经费数据分析
        5.2.1 孔子学院经费总支出情况
        5.2.2 孔子学院阶段性投入项目
        5.2.3 孔子学院长期投入项目
    5.3 孔子学院师生、教材等数据分析
        5.3.1 孔子学院教师数据分析
        5.3.2 孔子学院注册学生数据分析
        5.3.3 孔子学院赠售教材、图书数据分析
第六章 汉语国际推广面临的问题
    6.1 汉语国际推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1.1 汉语国际推广面临的机遇
        6.1.2 汉语国际推广面临的挑战
    6.2 汉语国际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6.2.1 汉语国际推广的战略高度问题
        6.2.2 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问题
        6.2.3 汉语国际推广的"三教"问题
        6.2.4 汉语国际推广的经费问题
        6.2.5 汉语国际推广机构建设问题
第七章 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建议
    7.1 将推广模式多元化
        7.1.1 加强多方合作
        7.1.2 采取多渠道传播
    7.2 提升汉语国际推广的国际战略体地位
    7.3 完善相关政策及其配套方案
    7.4 多方募集孔子学院经费
    7.5 全方位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
        7.5.1 加强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
        7.5.2 加强教材编写的针对性
        7.5.3 努力实现教学方式本土化
        7.5.4 改善课程设置
    7.6 改进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7.7 建立质量评估体系
    7.8 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相结合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记要(论文提纲范文)

(6)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跨文化对话是东西方相互了解、共创和平世界的途径之一
    2. 跨文化对话从成语入手
    3. 成语跨文化对话之探讨的意义
    4. 研究目标和方法
第一章 成语跨文化对话的理论基础
    1. 跨文化对比研究
    2. 对话理论
    3. 跨文化对话和成语跨文化对话
    4. 对外汉语教学可在跨文化对话中积极发挥作用
    5. 小结
第二章 突破汉英成语形式对比范围
    1. 汉英成语的界说对比
    2. 汉英成语的外部形式对比
    3. 汉英成语的本土来源对比
    4. 汉英成语的外部来源对比
    5. 汉英成语使用情况对比
    6. 小结
第三章 深化汉英成语对比内容
    1. 中外成语的中介符号的对比
    2. 喻体与文化
    3. 对出处和出处年代的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运用汉英成语对比成果选择对话材料
    1. 筛选标准
    2. 来源、选择过程
    3. 结果、结果英语对应和英译反译
    4. 小结
第五章 生活方式——成语跨文化对话的表层
    1. 家庭关系
    2. 生活方式
    3. 生活环境
第六章 文化世界——跨文化对话的中层
    1. 对己
    2. 对人
    3. 处世态度
第七章 道德与哲学——成语跨文化对话的核心
    1. 伦理道德观念
    2. 辩证法思想
    3. 哲学观念
第八章 对外汉语教学:成语跨文化对话的途径之一
    1. 主动对话——对外汉语教学中带入成语对比
    2. 有效对话——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效使用成语
    3. 长期对话——对外汉语教学在对话中起到的长期作用
    4. 大面积对话——扩大影响面,向广大人群介绍中外成语
    5. 小结
结语与前瞻
    1. 进一步明确中、英文“成语”一词的界说
    2. 成语跨文化对话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 对外汉语是跨文化对话的途径之一
    4. 成语跨文化对话的有利条件和困难
    5. 克服困难,开展成语跨文化对话
    6. 结语
附表 A. 对外汉语教学同事们提供的成语素材
附表 B. 《中华文化研究》同事们提供的成语素材
附表 C. 本文所选取的成语在各类工具书中的收录情况
附表 D. 本文选取成语的结构、语音、字形及用法分析
附表 E. 英文中以“吃(EAT)”字组成的成语或习语
附表 F. 字词级别表
附表 G. 《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的成语
附表 H. 本文成语出处一览表
附表 I. 二十四史年代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7)浅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专业正名,明确培养目标和学科定位
二、继承近70年的优秀传统,从汉语教学的特点出发创新学科和专业
三、理顺本硕关系,加强本科建设,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
四、把握事业发展方向,扩展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8)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研究(199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关于“文化”与“文化交流”的概念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难点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邦交正常化以前中越文化交流回顾
    第一节 中越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第二节 中越文化交流的暂时中断
    第三节 中越文化交流的恢复
第二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基础
    第一节 新时期中越政治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 中越领导人对中越文化交流发展的共识
    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时代下中国与越南的文化外交战略
        一、当代国际关系中文化外交
        二、中国的文化外交
        三、越南的文化外交
    第四节 中越两国政府文化交流合作文件的签订
第三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历程
    第一节 邦交关系正常化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中越文化交流(1991年至1999年)
        一、中越文化管理部门代表团频繁互访
        二、中越两国多领域文化交流合作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的中越文化交流(2000年至2014年)
        一、中越两国文化管理部门的加强交往
        二、中越两国加强展开多项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
第四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上)
    第一节 教育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
        二、学术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新闻传播业与图书出版业的交流合作
        一、新闻传播业的交流合作
        二、图书出版业的交流合作
第五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下)
    第一节 电视与电影业的交流与合作
        一、电视业的交流与合作
        二、电影业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文学艺术的交流合作
        一、文学领域的交流合作
        二、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
    第三节 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
        一、体育的交流合作
        二、旅游业的交流合作
        三、中越青年交流
第六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评价及思考
    第一节 冷战之后的历史背景对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影响
    第二节 中越文化外交战略实施对两国文化交流的影响
    第三节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 文化交流对中越两国间全面合作关系的促进作用
    第五节 中越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越文化交流不平衡
        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对中越文化交流的消极影响
    第六节 对促进中越文化交流发展的思考
        一、加快推动互设文化交流办事机构
        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强化旅游交流合作
        四、积极开展互办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
        五、加强开拓互联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南亚东南亚在昆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田野点简介
    五、研究方法
    六、中心论点
第一章 流动:异质性接触
    第一节 跨文化贸易城市的选择
        一、世界贸易网络中的枢纽城市——昆明
        二、流动性与来昆贸易
    第二节 流动的路线与方式
        一、古代经昆明的国际商路
        二、21世纪以来经昆明的国际商路
        三、跨越边界的多元流动方式
    第三节 异域社会的多点接触
        一、多样性的居住空间
        二、多层次的商业节点
第二章 中介:现象场的形成
    第一节 作为中介的现象场
    第二节 综合化:博览交易会
        一、昆明的国际博览交易会
        二、异文化的在场与缺场
        三、商品的跨文化售卖策略
    第三节 专业化:实体的店铺
    第四节 开放化:虚拟的网络
第三章 风险:异质性冲突
    第一节 制度化风险的感知
        一、跨境的管制
        二、交易的约束
    第二节 异域陌生人的摩擦
        一、信息差与中间人
        二、不确定的同行信任
        三、未知的消费他者
    第三节 风险中机遇的寻求
        一、时间、货币与技术
        二、商品的结构性调整
        三、社会网络的自反性支持
第四章 交换共同体:异质性交融
    第一节 碎片化的商人个体
        一、多种语言的使用
        二、多元自我的表达
        三、传统文化的固着
    第二节 再整合的文化身份
        一、驻昆明总领事馆
        二、跨国婚姻与家庭
    第三节 异乡人的共同体
        一、异域同乡的内聚
        二、交换他者的耦合
第五章 互联互通:人类之网的新拓展
    第一节 跨国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
        一、世界经济的创新链接
        二、异文化间的认知互动
    第二节 跨国交往与身份认知
        一、跨国商人的自我认知
        二、跨国商人的他者定位
        三、跨国商人的中介性
    第三节 人类之网的异质性交换与共享
        一、异质性交换与全球化
        二、异质性共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异质性的价值与人类自由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致词(论文参考文献)

  • [1]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2]《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以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师发表的论文索引[J]. 杨建国,李清华.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03)
  • [3]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4]国家语言战略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D]. 董学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5]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记要[J]. 《世界汉语教学》. 世界汉语教学, 1993(04)
  • [6]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 孟素. 华中师范大学, 2008(04)
  • [7]浅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J]. 刘珣.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0(01)
  • [8]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研究(1991-2014)[D]. 阮青进(NGUYEN THANH TIEN).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9]南亚东南亚在昆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D]. 贾超芝杉.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致词[J]. 吕必松.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3(04)

标签:;  ;  ;  ;  ;  

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