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黄文东老师调理脾胃经验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飞,龚雨萍[1](2020)在《黄文东治疗“痛泻”临床经验撷菁》文中指出黄文东教授治疗"痛泻"颇有经验,认为"痛泻"病机一为肝旺克脾,二为脾胃虚寒。治疗注重健脾升清,复脾生理,如首选四君健运脾气,擅用风药升发清阳,注重升降调理脾胃;其次配合抑肝养心之法,以平衡五脏,视病情需要温中暖脾,寒温并用。对疾病的发展进行动态观察,随变治之,用药轻灵流通,层次理法分明。附验案1则予以佐证。
孙洪生[2](2006)在《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身心压力增大,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们的患病率,而失眠的发生,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身心疲劳的状态。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学对不寐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寐病证,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不寐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不寐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于睡眠相关的中医学理论从其学术发展的背景下予以辨析。对现代医家诊治不寐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历代中医学家诊治该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不仅为临床辨治不寐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必将有助于开拓不寐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 本文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在阐述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并对不寐证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各论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不寐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寐证相关的重要的医学文献,内容涉及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最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关于不寐证辨证治疗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在全面总结不寐证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初步辨析了中医学营卫睡眠学说、阴阳睡眠学说、心神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与脑髓睡眠学说的理论实质与临床应用意义。主张以营卫统摄心神、魂魄等脏腑相关理论。对于不寐证营卫调治,在兼涉五脏六腑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当重阳明、少阴的观点,为不寐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顾敬平[3](2020)在《孟河医派中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孟河医派为研究对象,对该医派300多年发展历史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剖析,着重对孟河医派从医家到医派的发展,学术思想的形成与教育思想的关系,从师承教育到学校教育方式的演进等,力求探索、分析孟河医派发展过程中,教育思想的关键作用,以期初窥中医学术传承的一般规律或特点。中医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相比,是一种继承性教育,是通过中医教育达到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继承的核心内容是中医思维和中医学术思想,而不是继承的教育方式。这是由中医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背景下,中医教育思想也随之变化,同时也随着中医教育实践而不断深化,并始终围绕“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主线。历史上出现的多种中医教育方式,均是中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医教育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说,中医教育思想与中医学的发展休戚相关。以孟河医派为具化对象的中医教育思想研究,能够更加充实、生动的展示传统中医教育是如何逐渐融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并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的。目的:通过对孟河医派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厘清孟河医派在中医教育方面发展的脉络,从其不断演进的中医教育思想中,分析提炼出其中蕴涵的中医教育思想以及发展特点和规律,达到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作用,并为中医教育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学、中医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学、史学等学科的方法,探讨孟河医派的发展脉络和源流考证;运用中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对孟河医派的中医教育特色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与探讨。主要有文献调查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法、立体思维思考法、田野调查法、多学科联系综合法等。结果:(1)孟河医派在其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医者群体聚集和传承扩大,在繁盛的临床实践中,在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同时,不断丰富其学术思想的提炼和完善,进而完成了从独立医者到医派的转化。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顺利传承,印证了医派教育思想的合理性和活力。(2)在中医教育传承的漫长历史中,教育思想呈动态变化,其教育形式也随之改变,每个时期的教育思想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整个社会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孟河医派教育思想的研究,必须将其完整地带入时代背景之中加以分析,孟河医派教育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规律呈现出平稳发展期和改革探索期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3)教育思想特点及成因:(1)孟河医派教育思想与学术思想在表述上的近似性。其原因是由师承教育方式所致,在师承方式下,临床实践、学术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思”“行”的主导者的同一性,临床实践与教育实践并没有明确划分。(2)孟河医派重视经典、重视临床、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中医思维和人文社会教学等的教育思想,由各医家个性向流派共性演进,进而最终形成医派共识性教育思想的动态过程,是孟河医派各医家不拘门户,相互交流,开放包容的结果。(3)孟河医派学校教育,是在对西医院校借鉴的基础上形成,并逐步表现出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相对独立特征,中医专职教师队伍作为社会分工群体出现,学术思想成为教学内容,并以共识性文本——教材加以固化;教育思想则以保证学术思想的继承、创新、发展为己任,培养规模化、规范化的中医人才,服务社会。(4)孟河医派教育思想的特点促进了医派人才链的形成:(1)遵循了综合性、连续性、实践性中医学科性质特点。(2)遵循了中医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方式侧重实践性和经验、技艺的传授,注重传授者资格的认证,筛选受业者的标准也十分严格,保证了教与学双方的质量。(3)遵循了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教育目标明确,通过改革中医人才培养方式,完成从师承制向学校教育方式的转化,采用师承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复合模式,扩大培养基数,选拔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人员,实现了中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5)以“临床疗效”为媒介的中医文化教育,是孟河医派最重要的教育思想:(1)临床疗效来源于临床实践,而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技能、经验积累的源头,也是中医临床教学实践的前提。(2)临床实践、临床教学实践的基本定义,具有主体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3)中医文化教育涉及了中医教育外部规律和中医教育内部规律,是研究中医教育外部、内部规律之间的纽带和桥梁。(4)中医临床疗效,既是中医学术思想、教育思想发展的学术基础,也是中医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结论:(1)孟河医派学术思想与教育思想的辩证关系,及发展规律和特点,在师承制方式下表述的相似性,以及在学校教育方式下,外部因素对两者的影响呈现差异性,充分体现了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和对流派学术思想继承的关键作用。(2)孟河医派学经典、重人文、抓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和拜名师、择英才所体现的遵循中医学科性质,适应中医人才成才规律的教育思想,是孟河医派各医家对中医教育规律认识的智慧结晶。(3)孟河医派顺应历史潮流,创办中医学校,开创中医院校教育之先河,这种锐意改革、敢于创新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中医生存权、话语权、教育权的抗争、中医教育方式的变革和规模化、规范化培养大批中医人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4)孟河医派三百年发展的成功史实,是孟河医者群体潜心致力于医派发展的结果,也是孟河医者群体学术思想、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与外部因素博弈的真实写照。其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舒莹[4](2008)在《丁甘仁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甘仁(公元1865—1926),字泽周,江苏武进孟河镇人,为清末民初的江南名医,与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一起被称为孟河四大家,孟河四大家代表了孟河医派。与费、马二位成名于孟河不同的是丁甘仁成名于上海,是四大家中成名最晚的一位医家然而又是对中医事业发展最有影响的医家之一。他对近代中医药学术的主要贡献是在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破除门户之见,多方拜师,虚心请教,互相交流,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丁氏学派”,尤其在外感热病、喉痧的治疗上颇具特色。丁氏对近代中医事业发展杰出的贡献是改变了培养中医师师承家传的单一方式,开创了近代中医教育的先河,然而,对这样一位中医临床大家、中医教育家的人生轨迹、学术思想特点和丰富临床经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虽然在他逝世后弟子门人等研究与纪念文章不绝于世,初步统计从60年代至今学术论文共有近50篇,这些文章有的是纪念丁甘仁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一生的文章,其中虽然也有介绍丁氏生平事略的内容,但对丁氏一生中重要的医事活动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很难让后学者全面了解丁氏的成名经历,因而也就无法领悟到成为中医临床大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另外在研究丁氏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类文章方面,如黄文东先生的“丁甘仁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中对丁氏的学术思想及其在外感病方面的成就、在疑难重症方面的临床经验等进行了总结。再如郑氏等的“《丁甘仁医案》治脾胃十四法”;职氏的“丁甘仁治疗中风方法的研究”;方氏的“《丁甘仁医案》肿胀证治试析”;管氏的“丁甘仁治痢五法”等等,从上述研究情况可以看到,这些文章基本都是研究丁甘仁某一方面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相比于丁甘仁渊博医道和对祖国医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仅仅是只鳞片爪。鉴于丁氏所处年代与我们并不遥远,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如外感热病的治疗,其自成体系的临床经验在当今临床上仍有着一定的实用性。随着近年来各种传染病的抬头,有些疾病现代医学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治疗外感热病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决定了中医药在传染病的防治方面有着现代医学无法比拟的疗效。在当前兴起的地方医学流派孟河医派的学术研究热潮中,本人有幸拜丁氏后代、目前唯一在国内行医的四世孙丁一谔为师,有机会私淑丁甘仁,研读了丁氏的许多医案医集及门人弟子的纪念、研究文章,丁甘仁为中医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由此也萌生了全面整理、系统研究丁氏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丁一谔师父的大力支持,并表示在资料的收集、史料的提供、佐证方面给予帮助。丁老师的父亲—丁济民(丁甘仁之孙)生前不仅是一位中医专家,还是一位藏书家和历史学家,故丰富的医学资料是本项研究顺利的保证。因此,本着挖掘、传承“丁氏学派”学术思想的宗旨开展本项研究工作。首先将丁氏的《诊方辑要》、《晚年出诊医案》、及《丁氏医案》全部输入电脑,利用计算机进行频次统计,分别将丁氏所用药、所用方、所治病进行统计,功效分类,按频次大小进行排序,得出丁氏所擅用的药、方,擅治的疾病,再将这些药、方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与现代认识的异同点;将所擅治的病总结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从中受到启发,以指导我们临床实践。本论文从丁甘仁的医事活动、丁甘仁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两大部分对孟河医派的核心代表人物、清代末年誉满大江南北的着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丁甘仁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在丁甘仁的医事活动部分,论文回顾了出生在孟河名医之乡的丁甘仁如何从一个儒生转为医生最终成为中医界一代宗师的人生历程,展示了一位中医临床大家勤研深究中医典籍,转益多师临床学技,破除门户博采众长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为了发展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殚精竭虑,开创中医教育先河,成为中医教育家的崇高精神境界。丁氏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为近代上海第一所比较正规的中医高等学府,这所学校的开办对上海地区乃至全国中医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在长达数十年的开办过程中,先后毕业三十届共869位学生。就学弟子英才辈出,如第一届的丁济万、程门雪、黄文东等尤为佼佼者也。他们在继承丁甘仁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又各有创新,各有所长,被称为“丁氏学派”。同时文中还总结整理了丁氏门人弟子的师承方式,形成了“丁家师承脉络图谱”,从图谱中清楚地看到近现代中医界有深刻影响的中医名家大多为丁氏学派的传人。文中还介绍了丁济万、程门雪、黄文东和徐衡之这四位在中医界有深刻影响的丁氏学派传人的学术思想。论文第二部分,在全面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丁氏医案、文献的基础上,着重从①丁氏对脉学的研究,如脉诊在临症时的重要性、诊脉要领及诊脉技巧,集经典与费氏脉理之长,形成了自己的诊脉特色;②丁氏临床用药七大特点如注重药材质量、用药平淡、用药量轻、擅用鲜品、擅用炭药、擅用药露和擅用食品;③对丁氏用药进行统计发现丁氏所用药总数为459味,对这些药再进行使用频次排序,得出前十味用药,也就是丁氏最常使用的十味中药:分别是茯苓、大贝母、半夏、陈皮、伏神、竹茹、杏仁、白术、连翘、赤芍,可见这些药均是性味平淡且常用之药,是化痰、健脾、清热类药。结合案例分析,得出了这十味药的用药启示,同时也反映了丁氏“轻灵平和”的用药特点;④对丁氏医集中所有用方统计发现丁氏所用方剂总数为205张,对这些方再进行使用频次排序,得出前八位用方。也即是丁氏最常使用的八首古代成方:麻杏石膏汤、小柴胡汤、五苓散、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竹叶石膏汤、桂枝白虎汤和黄芪建中汤。这八首方中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不是仲景方外,其余均为仲景方,由此也可以看出丁氏临床上擅用经方的特点。将这八首方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发现这些方剂在不同疾病中的运用指征,得出对目前临床的启示;⑤丁氏对仲景《伤寒论》最有研究,推崇经方,擅用经方,在实际治疗时又与时方灵活巧妙地相结合。在205张所用方中经方50张,占总方的24.4%,经方使用频率为138次,占用方总频次的22.3%,并发现丁氏急症重症必用经方,善后调理多应用时方。⑥对丁氏所治疗的疾病种类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丁氏治病广泛,精通多科,擅长治疗的疾病除内科外,还涉及外科、妇科等,通过对每个专科所治病种案例数排序得出:内科最擅长治疗的疾病有湿温、咳嗽、风温;外科擅长治疗的病种有痈疽、咽喉病、瘰疬;妇科擅长治疗的病种有月经不调、胎前病、产后病。从内科擅治的前三位病来看以外感热病为主,这是丁氏最有治疗经验的疾病,也是他对近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主要贡献之一。外感热病的辨治,融“伤寒”、“温病”两大学说为一炉,宗《伤寒论》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泥于四时温病。在外感热病的辨证方面,运用伤寒六经辨证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寒温融合辨证体系。在外科病的治疗方面,丁氏注重整体观,把内科理论与外科处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内服外治相结合)。在治疗原则上,对于外科重症当溃脓后善用健脾和胃、益气托毒、助阳托毒等方法,使正气充足而托毒外出,同时配合各种外用膏药以提高疗效。在咽喉病的治疗方面,丁氏尤其擅长烂喉痧的治疗。曾自述“临证二十余年,于此症略有心得,诊治烂喉痧不下一万多次”。临床以温病卫气营血为辨证纲领;治疗原则“以畅汗为第一要义”;治疗方法概括为初、中、末三个期。从丁氏治病广泛提示我们中医有别于西医,中医分科不能太细,太细则有碍于名中医的培养,更有碍于中医事业的发展。丁氏为全科医家,医术高超,涉及面广,这是他成为一代名医的关键。上述六个方面研究总结了丁氏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特点,这其中既有他对前人临床经验的发掘、继承与弘扬,也有他融会贯通各家之长后形成的丁氏学术风格。探究他成为一代中医临床大家的成功治学经验,也为今天中医名家的造就指明了方向。由于丁甘仁成名于晚清时代,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及他对中医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并指导着中医临床。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启迪今天中医工作者的临床思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增强中医的信心,发挥中医药在防病保健方面的作用等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谢东宇[5](2009)在《孟河医派马派脾胃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及传承规律的研究》文中指出孟河医派是起源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孟河镇(现属常州市新北区)的一大地域性中医学流派。从明末至近代,孟河名医辈出,逐渐形成以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孟河医派。费伯雄为孟河医派的奠基者,马培之为孟河马派的创始人,两人同是孟河医派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医家,同为孟河医派之中坚。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孟河马派的医家们都十分重视脾胃功能,在治疗疾病时,总是注重照顾脾胃,并以醇正和缓、轻清简约为辨证用药特色。从马培之——贺季衡——张泽生——单兆伟这一孟河马派传承脉络来看,马培之、贺季衡、张泽生是师徒授受,单兆伟教授接受的是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双重教育,他们的脾胃学术思想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不断发展的。单兆伟教授作为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典范,对其传承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规律,再将其推广应用于其他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总结与传承过程中,希望寻求当今中医的最佳传承方法。目的:总结和整理孟河马派的形成发展、学术特色和研究现状,总结、继承和发扬孟河马派着名代表医家的脾胃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讨其脾胃学术思想传承规律对当今的中医人才培养有所启示和提供参考。方法:笔者在导师指导下,对孟河医派马派单兆伟教授这一支(马培之、贺季衡、张泽生、单兆伟)脾胃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其传承规律进行研究。①检索4位孟河医派马派着名医家(马培之、贺季衡、张泽生、单兆伟)的有关学术文献;②归纳、整理4位名老中医的医案着作中有关脾胃学说的学术思想,及其脾胃病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③从脾胃学说角度,分析其学术思想、诊疗经验;④总结出名老中医独特的学术思想及其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学术思想的传承规律,探求其学术思想的传承规律对当今中医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结果:①孟河马派医家对脾胃学说的研究及对脾胃病的治疗具有师承关系的特点,具有共性和互补性;②孟河马派医家的独特诊法对脾胃疾病的诊断,具有借鉴性;③孟河马派医家的独特疗法对脾胃疾病治疗机制的阐明,具有借鉴性;④孟河马派医家的学术传承规律对当今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意义,具有普遍性。结论:①孟河马派医家十分重视脾胃学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治疗上均重视保护胃气;②孟河马派医家对中医学,尤其是脾胃学说贡献巨大,在辨证立法及遣方用药方面具有鲜明特色;③孟河马派医家互相交流学习,注重人才培养,对当今中医人才培养具有指导作用;④孟河马派的研究为中医学的其他学科研究提供范例。
胡建华[6](1976)在《学习黄文东老师调理脾胃经验的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黄文东同志是我三十多年前学医的教师,以后又建立了师生关系。黄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已有五十多年了,经验非常丰富。在党的亲切关怀下和前辈的热情教导下,通过随师学习,使我得到不少收获。现在简要地介绍一下黄师在临床中重视调理脾胃的经验。黄师治疗疾病,非常重视调理脾胃。他说:“脾胃乃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久病体
王健[7](2012)在《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中医小肠病治法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胃肠病是中医脾胃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医学术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脾胃肠病学,对发展充实中医藏象学说、脾胃学说及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辨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导师白兆芝教授是山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脾胃病临床40余载,重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运用中医传统方法研究脾胃肠病学说,继承整理易水学派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率先在国内开展中医小肠腑病学的研究,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调理防治方法,在内科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继承和发扬白兆芝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弘扬传统中医学,本文在探析导师学术渊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导师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内科疑难病及中医小肠病的学术经验及临床经验。分两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探析导师的学术渊源。主要从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形成过程及成才之路、中医经典古籍渊薮、中医各家学派源流的关系、继承与创新---小肠腑病学新论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导师学术渊源及成才之路的分析,寻找继承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全面的整理与总结。首先对其学术思想进行高度概括,其次全面总结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内科疑难急重病的临床经验。通过对上述疾病病因病机、辨证要领、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常用药物及临证特点的论述,力求全面反映导师治疗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注重调理脾胃;治疗内科疑难重证,探求证治规律的学术思想。最后详细阐述导师辨治中医小肠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导师通过深入阐发小肠生理功能,系统发挥小肠病机学说,提出小肠腑病的主症、病位、常见病症、发病特点和基本证候,并精心研究小肠腑病临床辨证治疗心法。通过整理白兆芝教授辨治中医小肠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概括总结出白老师治疗中医小肠腑病的辨证施治规律,分别在上述病种后附有自己的认识与体会,从而对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了更深入地认识。从上述总结研究可以看出:白兆芝教授治疗脾胃肠疾病,重视对胃肠病病机转化规律的探讨和研究,善于总结此类疾病的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继承与创新并举,首次在国内对中医小肠腑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证候分布及基本用药规律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深化了对小肠生理病理及论治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小肠腑病学、中医脾胃病学说及中医证候学说。
王彦彦[8](2020)在《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医学术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网络文献检索系统、广州市各大图书馆、访谈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或后人、跟名老中医出诊学习等四种途径,对岭南中医名家治疗月经病学术思想、诊疗特色及临床经验等进行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发掘岭南地区月经病的发病特点和名家调治月经病的诊治规律,初步呈现岭南中医妇科医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源流及特色经验集成,为临床继承应用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用参与性研究方法初步验证其中一位名医的经验方的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为中医妇科后辈学习岭南中医妇科提供指引,为发挥岭南中医妇科优势,继承与发扬岭南中医妇科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工作主要通过广泛收集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相关历史记载、发表论文、医案医着、名医弟子的跟师记录、心得、经验总结及其他途径关于名医的一些记录等,搜集其中各岭南名医关于月经病诊治的学术背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有效病案等,通过比较研究的科研方法,归纳整理出岭南名医对于月经病诊治的特色和规律,形成“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同时对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诊疗特色进行整理研究,采用文献收集、名老中医自身总结、名家访谈、弟子访谈、跟诊学习等形式,采用传统及现代的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当代岭南妇科名医的学术思想、思辨特点、临床经验、方药特色、典型医案,总结其共性规律和特点,总结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在基于上述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特色总结下,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的一个经验方药,采用参与性临床研究,从方药、治法入手,凝练形成代表性研究方案,评价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结果:在岭南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岭南地区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受岭南文化的历史沉淀影响深刻。岭南中医妇科形成因素包括地域、经济文化、体质因素等。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构成代表有罗氏妇科、蔡氏妇科两支妇科派系,还包括以妇科病为专科的岭南医家及兼治妇科病的名家。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1)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培养数代岭南名医;(2)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3)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4)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5)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6)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7)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8)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本研究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治疗脾肾两虚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运用随机对照方法,与地屈孕酮片作为对照,结果如下:两组患者治疗后经行时间延长的主证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在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更为有效。经过三个月经周期的治疗两组H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两组间治疗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的疗效相当。两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经治疗后延长,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延长黄体期时间方面疗效相当。两组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BBT上升6-8天)经治疗后较前显着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均有可能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而改善黄体功能。但因两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不具可比性,尚不能证明中药组对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的有效性。结论:岭南气候地理的独特性造成了岭南地区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疾病特点及居民体质,如外邪常夹湿邪入侵人体,月经病患者也多气虚、阴虚及痰湿体质等;岭南地区还有采用当地中草药煲凉茶和煲汤的饮食文化习惯,因此药膳调经也成为岭南中医妇科的一大特色。岭南妇科流派传承特点:以代表性南海罗氏妇科为例,其调经特色在于:(1)崇尚景岳,调经首重阴阳;(2)脾肾为本,气血为用;(3)养阴保津,驱邪扶正,攻补有度;(4)治疗重视地域气候的差异;(5)善用南药,药性平和;(6)重视情志治病。罗元恺教授继承发扬,衷中参西,提出女性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这是岭南中医妇科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罗氏的传人欧阳惠卿、李丽芸、罗颂平、王小云等传承罗氏的学术思想,又各有发展创新。欧阳惠卿致力于补肾活血法在妇科领域常见病、难治病的应用研究,其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李丽芸充实了补肾法,提出经典的补肾八法,丰富了补肾调周法的经验。罗颂平立足天人合一,提出月经周期与太阴月节律同步的创新观点。王小云经多年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形成特色明显的中医“心身同治”学术思想,创新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同时岭南妇科流派传承人为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研究开创流派工作室,培养人才,为岭南妇科流派作出贡献。潮汕蔡氏妇科其传承以家传为主,兴盛至今的除了其百年不衰的疗效。近现代名医蔡仰高、蔡纯臣刻苦努力传承良好的家风医德,崇仲景学说,重脾肾,博采众长,重视祖方、偏方,又有创新。至现代蔡妙珊教授继承先辈经验,又结合吸收院校中医教学,将蔡氏妇科发扬壮大。临床验证方面,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8号健脾补肾方对脾肾不足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患者是有效的,其疗效与地屈孕酮片改善黄体功能不全型经期延长的疗效相当,而对改善患者脾肾不足型中医症状方面更优于地屈孕酮。此经验方具有临床可行性及可重复性。
李永红[9](2009)在《腹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病证。其病因多为风寒暑湿火等外邪入侵,以及热积、食积、酒积、气滞、血凝、寒积、痰积、虫积、血虚、气虚等内伤病因所致。腹痛病机为腹部脏腑经脉痹阻,或经脉失于温养,气血运行无力,而致气机阻滞不通而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关于腹痛的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明代以前,腹痛和胃脘痛经常混称,明代以后才将两者明确分开,专立腹痛病名。其资料散见于多种疾病,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预防调摄以及护理、康复等,中医学均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充分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腹痛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到民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揭示了腹痛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现代医家诊治腹痛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古今医家对此病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为现代临床辨治腹痛病证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并开拓腹痛病证研究和治疗的新思路。本文分为病名源流探讨、古代医家论治研究、名老中医经验总结、现代治疗研究,以及相关问题探讨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将腹痛病名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厘清了腹痛从症状名到病证名,从与胃脘痛混称到成为独立病名的发展脉络,并将与其相关或类似病名进行辨析。第二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腹痛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腹痛相关的重要医学文献,内容涉及腹痛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等多个方面。第三部分,整理总结了近现代名老中医对腹痛辨证治疗的经验和方法,并附以医案加以论证。第四部分,收集整理了现代对腹痛的病因病机分析、辨证诊断、用药特点、其他疗法、民族医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第五部分,对腹痛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腹痛治法需灵活多变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了自己对腹痛治疗中广义通法、汗法应用;芍药止痛并非只限于血虚类型;对“痛无补法”的探讨以及补法治疗腹痛的分析等各个方面的认识。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对腹痛治疗的认识和见解。
张淼[10](2015)在《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便秘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借助中医医案文献研究的专业知识,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及统计学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对便秘古今医案资料中相关数据的收集梳理与录入分析,从数理结果中总结便秘的证治规律,挖掘隐含的便秘因机证治信息,以冀能够为临床辨治便秘提供新的思路和角度。方法:①借助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收集并整理历代文献,以历史朝代为轴,根据历代医家对便秘的认识与治疗情况,全面完整地总结和分析对便秘因机证治的整体认识。②广泛搜集有明确治疗效果的便秘古今医案,对其中有效信息采取数据标准化处理,分别建立明清及民国时期便秘医案、现代便秘医案、慢性便秘医案与急性便秘医案的药物、症状数据库,利用SAS9.1统计软件对一各数据库分别进行频数、因子、聚类、典型相关等数理统计分析,并通过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从中探究潜藏的便秘因-证、症-证、药-证、症-药、病性-药、病位-药的各自关系,归纳总结不同历史时期便秘证治规律,并分析慢性便秘及急性便秘各自的证治特点及历代医家对便秘因机证治的整体认识。结果:根据数理统计结果,总结出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脾、肝、肺、肾、胃等多脏腑密切相关,并总结相关诱发因素及其与便秘证型的内在联系;根据症状数据,总结出临床常见的便秘单一证型以及复合证型;根据药物数据,总结出便秘的基本治法及常用方药,并挖掘出传统治疗中未予以充分关注的方药;通过对急、慢性便秘数据库的分析,总结急、慢性便秘的证治特点。结论:①对明清及民国和现代两个历史时期便秘医案的高频症状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出便秘的证型包括阴虚津亏证、气虚证、胃肠气滞证、阳气亏虚证、脏腑热盛证、寒滞胃肠证、积滞内阻证、肝郁气滞证8个单一证型,以及气虚血弱、肠腑失养证,气阴两虚、津亏肠燥证,脾虚不运、积滞内停证,肝气横逆、脾胃失和证,痰热壅肺、腑气不通证,营卫不和、气机不调证6个复合证型。②对不同时期高频药物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出便秘治法有滋阴增液法、和血润燥法、益气启秘法、温通开闭法、理气通幽法、清热通腑法、消积导滞法、活血化瘀法、润下通便法9种治法,并在理气通幽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衍伸出顺气导滞法、启肺开秘法、疏肝解郁法以及和解法等治法;总结出常用方药,如大承气汤、温脾汤、木香槟榔丸、凉膈散、五仁丸、肾气丸、滋肾丸、济川煎、左金丸、越鞠丸等,挖掘出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桂枝汤、白芍、丹参、牛膝等传统治疗中未予以足够关注的方药。③对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的高频症状和药物进行相关分析,总结急性便秘病以热秘表现为主,多用清热药、理气药、泻下药等药类,常用当归龙荟丸、大柴胡汤、木香槟榔丸等方;慢性便秘多见虚证或虚实夹杂表现,用药以补虚为主,清热药、理气药、泻下药也有较多用,常用济川煎、滋肾丸、保和丸、健脾丸等方。④对总库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探讨病因-症状、症状-药物、药物-药物、病性-药物、病位-药物之间的关系;对症状-药物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总结出便秘不同诱发因素对于病证的影响,并总结常用药对和症-药关系,对临床辨证用药给予提示。⑤通过整合全部数据结果,深入探讨便秘的因机证治规律,提出肠腑气、津之变为便秘病机的核心,治疗从调气、调津着手,尤重调气,遵循“开流、澄源、增运”的原则,以“通”、“动”为治疗宗旨,灵活地运用下法及风药,为临床辨治便秘予以启示。
二、学习黄文东老师调理脾胃经验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黄文东老师调理脾胃经验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黄文东治疗“痛泻”临床经验撷菁(论文提纲范文)
1 健脾升清,复脾生理 |
1.1 健运脾气,首选四君 |
1.2 升发清阳,擅用风药 |
1.3 调理脾胃,注重升降 |
2 抑肝养心,平衡五脏 |
3 温中暖脾,并用寒温 |
4 动态观察,随变治之 |
5 典型病例 |
6结语 |
(2)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总论 |
1 不寐病名源流概述 |
1.1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先秦至三国时期的医学文献 |
1.1.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
1.1.1.2 《黄帝内经》 |
1.1.1.3 《难经》 |
1.1.1.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1.1.2 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文献 |
1.1.3 宋辽金元时期的医学文献 |
1.1.4 明清时期的医学文献 |
1.2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 |
1.2.1 目不瞑 |
1.2.2 不得眠和失眠 |
1.2.3 不得睡 |
1.2.4 不得卧 |
1.2.5 不寐 |
2 不寐病证的病因病机源流概述 |
2.1 《黄帝内经》阳不入阴理论的确立 |
2.2 汉唐时期神志主导睡眠理论的发挥 |
2.3 宋元时期脏腑重心的变化 |
2.3.1 对肝脾肾的重视 |
2.3.2 受杂病病因病机学说的影响 |
2.3.3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
2.4 明清以来病因病机认识的多元化 |
2.4.1 对传统病因病机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
2.4.1.1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
2.4.1.2 对脏腑神志病机的发挥 |
2.4.1.3 对痰、瘀等病因病机的认识 |
2.4.1.4 对体质因素的认识与发挥 |
2.4.2 睡眠为脑所主病因病机理论的出现 |
2.4.3 现代认识的综合融化 |
3 不寐病证的辨证源流概述 |
3.1 辨证分型体系的发展 |
3.1.1 《诸病源候论》标志着分型体系的初步确立 |
3.1.2 《儒门事亲》成为不寐独立病证体系的肇始 |
3.1.3 明代以后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
3.2 辨证规律的认识 |
3.2.1 病证特点的认识 |
3.2.2 辨证方法的认识 |
4 不寐病证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
4.1 治法的发展 |
4.2 治方与用药的发展 |
4.2.1 晋唐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
4.2.2 宋元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
4.2.3 明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
4.2.4 清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
5 不寐病证的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源流概述 |
5.1 针灸疗法 |
5.2 心理、精神疗法 |
5.3 饮食疗法 |
5.4 外治疗法 |
5.5 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 |
6 不寐病证若干问题的思考 |
6.1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义 |
6.1.1 胃不和之“不得卧”辨义 |
6.1.1.1 关于文字字义之证 |
6.1.1.2 关于语源医理之证 |
6.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病机辨析 |
6.1.2.1 历代医家发挥 |
6.1.2.2 《内经》本义考 |
6.1.2.3 今人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阐扬 |
6.2 关于胆型不寐 |
6.2.1 不寐证型的变化与胆型不寐的记载 |
6.2.2 关于胆型不寐病机的认识 |
6.2.2.1 胆病不寐病机的演化 |
6.2.2.2 对胆病不寐病机内容的阐释 |
6.3 血瘀型不寐源起与发展 |
6.4 关于营卫阴阳、心神、魂魄、脑髓理论的思考 |
6.4.1 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
6.4.1.1 营卫睡眠学说 |
6.4.1.2 阴阳睡眠学说 |
6.4.1.3 心神睡眠学说 |
6.4.1.4 魂魄睡眠学说 |
6.4.1.5 脑髓睡眠学说 |
6.4.2 关于几种理论的思考 |
6.5 宗营卫睡眠理论,不寐当重阳明、少阴 |
各论 |
1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1.1 不寐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 |
1.1.1 对梦和睡眠的认识 |
1.1.2 早期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记载 |
1.1.3 睡眠理论的基本构建 |
1.1.3.1 睡眠受昼夜节律的影响 |
1.1.3.2 睡眠受到营卫之气的控制和阴阳蹻脉的调节 |
1.1.4 阳不入阴与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理论 |
1.1.4.1 《内经》首创阳不入阴的病机理论 |
1.1.4.2 张仲景论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 |
1.1.5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
1.1.6 致不眠药物的发现 |
1.1.7 治疗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
1.1.7.1 调和阴阳的治则与半夏汤的创制 |
1.1.7.2 治疗药物的记载 |
1.1.7.3 初步形成的治疗理念 |
1.2 先秦至三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1.2.1 梦由神示,卜知吉凶—甲骨文关于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记载 |
1.2.2 忧思难成眠—早期的非医学文献关于不寐病证的记载 |
1.2.2.1 《诗经》 |
1.2.2.2 《楚辞》 |
1.2.3 马王堆汉墓医书 |
1.3.3.1 对睡眠障碍的记载 |
1.2.3.2 以不得卧为胃经所生病 |
1.2.4 《黄帝内经》 |
1.2.4.1 关于睡眠的认识 |
1.2.4.2 关于不寐类病证的认识 |
1.2.5 《难经》 |
1.2.6 《伤寒论》 |
1.2.6.1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6.2 关于病因病机认识的特点 |
1.2.6.3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
1.2.6.4 病名称谓趋于规范 |
1.2.6.5 对于治疗学的贡献 |
1.2.7 《金匮要略》 |
1.2.7.1 关于不寐的发病 |
1.2.7.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7.3 不寐病证的治法治方 |
2 晋唐五代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2.1 不寐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的日益丰富 |
2.1.1 脏腑辨证理论对于不寐证认识的影响 |
2.1.1.1 重脏腑藏神功能 |
2.1.1.2 以心胆为辨治中心 |
2.1.1.3 胆冷说的形成 |
2.1.1.4 风病日益受到重视 |
2.1.2 药物与治方的丰富 |
2.1.2.1 治诸病通用药的记载 |
2.1.2.2 安神补气祛风方药的应用 |
2.1.2.3 大量医方的出现 |
2.1.2.4 药后食忌备受医家重视 |
2.1.3 睡眠养生法的进一步完善 |
2.2 晋唐五代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2.2.1 《脉经》 |
2.2.1.1 寸口脉的脏腑病位诊断 |
2.2.1.2 寸口脉的阴阳定位诊断 |
2.2.2 《针灸甲乙经》 |
2.2.2.1 阐发睡眠机理,强调阳不入阴的病理机制 |
2.2.2.2 邪入六腑,身热不得眠 |
2.2.2.3 进一步丰富了针灸治疗方法 |
2.2.3 《小品方》 |
2.2.4 《集验方》 |
2.2.3.1 脏热腑寒说的学术背景 |
2.2.3.2 胆冷与温胆汤之创制 |
2.2.3.3 重服药食忌 |
2.2.5 《华氏中藏经》 |
2.2.5.1 以脏腑辨证为其学术特色 |
2.2.5.2 析证以实、热、心为主 |
2.2.5.3 “六腑者阳之系”与胆冷说 |
2.2.6 《诸病源候论》 |
2.2.6.1 详列不眠四候 |
2.2.6.2 悉解致病之源 |
2.2.6.3 寒食散发致不眠 |
2.2.6.4 重视睡眠养生 |
2.2.7 《千金方》 |
2.2.7.1 重脏腑辨证,善使安魂镇魄之药 |
2.2.7.2 倡风病学说,习用补气祛风之品 |
2.2.7.3 求众法兼备,方富药宏治证广泛 |
2.2.7.4 悉养性之道,详论睡眠养生之法 |
2.2.8 《外台秘要》 |
2.2.8.1 医学文献中首载失眠病名 |
2.2.8.2 论宗巢氏,列治不眠方三门 |
2.2.8.3 独具慧眼,散佚文献资借鉴 |
2.2.8.4 用药审慎,方后食忌谨遵循 |
3 宋辽金元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3.1 不寐病证理论的发展与治方的极大丰富 |
3.1.1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
3.1.1.1 证候鉴别与病因病机的分析 |
3.1.1.2 从以心胆为中心转而重视肝脾肾 |
3.1.1.3 “阳气怫郁”、“九气致病”、“阴火上干”等病机理论的出现 |
3.1.3 治疗方法及方药的空前丰富与发展 |
3.1.3.1 日益丰富的治疗理念 |
3.1.3.2 以情相胜与汗吐下三法的应用 |
3.1.3.3 食治方与择时服药法 |
3.1.3.4 治疗方药的空前丰富 |
3.1.4 道家与睡功 |
3.2 宋辽金元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3.2.1 《太平圣惠方》 |
3.2.1.1 重从风论治,主张以质重滋腻之药石为治 |
3.2.1.2 滋润治劳渴,善用滋阴清热之药 |
3.2.1.3 阐发胆虚不眠病机,倡心胆同治 |
3.2.1.4 重食治,首载不寐食治方 |
3.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3.2.2.1 虚、风、痰、热及与心相关为其主要病机特点 |
3.2.2.2 香药的广泛应用 |
3.2.3 《圣济总录》 |
3.2.3.1 对病因病机理论的阐发 |
3.2.3.2 以治神为先的治疗理念 |
3.2.4 《普济本事方》 |
3.2.4.1 魂魄并重,求治肝肺 |
3.2.4.2 择时服药,自出机杼 |
3.2.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3.2.6 《针灸资生经》 |
3.2.7 刘完素及其着作 |
3.2.7.1 阐论火热致病的特点 |
3.2.7.2 阳气怫郁理论的运用 |
3.2.8 张子和与《儒门事亲》 |
3.2.8.1 列不寐证,开体例之先 |
3.2.8.2 汗、吐、下三法之用 |
3.2.8.3 九气致病,以情相胜 |
3.2.9 李东垣及其着作 |
3.2.9.1 脾胃内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
3.2.9.2 脾胃气虚、阴火上干的病机认识 |
3.2.9.3 调理脾胃是治疗的根本所在 |
3.2.9.4 善用风药的用药特色 |
3.2.10 朱丹溪及其着作 |
3.2.10.1 “心虚不得卧”与“胃虚不得眠” |
3.2.10.2 杂病论治法对不寐证治疗的影响 |
4 明代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4.1 不寐病证认识的多元化 |
4.1.1 不寐病名应用渐趋广泛 |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化 |
4.1.2.1 阳衰病机的提出 |
4.1.2.2 五脏皆致不眠的认识 |
4.1.2.3 胆涎与胆火病机的认识 |
4.1.2.4 病机重点认识的多元化 |
4.1.3 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
4.1.4 治疗方法与思路的多元化 |
4.1.4.1 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与养血安神 |
4.1.4.2 清心火为第一义 |
4.1.4.3 实则祛邪,虚则养血安神 |
4.1.4.4 外治法与食疗法的应用 |
4.1.4.5 用方模式与主治方的创见 |
4.1.4.6 医学理论与临床的进步对治疗思路的拓展 |
4.1.5 治疗用药知识的极大丰富 |
4.1.5.1 治不眠通用药的增多 |
4.1.5.2 关于用药宜忌的认识 |
4.1.5.3 对季节与脏腑病证相关用药的记载 |
4.1.6 气功与养生着作对不寐证防治的贡献 |
4.2 明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4.2.1 戴思恭及其着作 |
4.2.1.1 郁主中焦,治痰以顺气为先 |
4.2.1.2 不寐分证,首载阳衰与胆涎 |
4.2.2 《普济方》 |
4.2.3 龚廷贤与《寿世保元》 |
4.2.3.1 多从心胆论治的学术主张 |
4.2.3.2 提倡侧卧蜷曲的睡法实践 |
4.2.4 吴球与《活人心统》 |
4.2.4.1 病机论证,重乎气、血、痰 |
4.2.4.2 活套之方,妙在加减变化 |
4.2.5 江瓘与《名医类案》 |
4.2.6 徐春甫与《古今医统大全》 |
4.2.6.1 病机以思虑痰火为主 |
4.2.6.2 脉候之辨 |
4.2.6.3 治分标本虚实,重在心脾两脏 |
4.2.7 解桢与《医学便览》 |
4.2.7.1 五脏皆致不眠而心为所主的病机理论 |
4.2.7.2 脏腑气血四时模式的辨证用药 |
4.2.8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
4.2.8.1 对不眠及相关证的病因病机认识 |
4.2.8.2 丰富了不眠通用药 |
4.2.8.3 治疗方法的多样化 |
4.2.8.4 “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价值 |
4.2.9 缪希雍及其着作 |
4.2.9.1 论用药宜忌,补前人之不逮 |
4.2.9.2 弘治疗之法,以清心火为第一义 |
4.2.10 孙志宏与《简明医彀》 |
4.2.10.1 承袭阴虚血亏、阳盛痰火之论 |
4.2.10.2 创养阴血、降痰火、安心神之主方 |
4.2.11 汪绮石与《理虚元鉴》 |
4.2.11.1 虚损证治理论对不寐虚证的临证意义 |
4.2.11.2 安神必益其气,益气必补其精 |
4.2.12 张介宾及其着作 |
4.2.12.1 心神不安,为不寐证总病机 |
4.2.12.2 虚实分证,详解不寐证致病之因 |
4.2.12.3 无邪有邪,治法用药各有法度 |
4.2.12.4 阴阳命门,启发后世不寐证辨治 |
4.2.13 李中梓及其着作 |
4.2.13.1 考究前哲,分不寐为五型 |
4.2.13.2 伤寒不眠,皆属热证 |
4.2.14 秦昌遇与《症因脉治》 |
4.2.14.1 以火热为病机中心的认识和胆火的提出 |
4.2.14.2 精详系统的辨证分型 |
5 清代及民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5.1 不寐病证认识日趋完善 |
5.1.1 对病名的考辨 |
5.1.1.1 病名的使用趋于规范 |
5.1.1.2 名义考辨 |
5.1.2 关于病机理论的深刻发挥 |
5.1.2.1 以阴阳水火升降统括所有病机 |
5.1.2.2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
5.1.2.3 对心肾不交理论阐发 |
5.1.2.4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
5.1.2.5 以肝肾为病机中心的认识 |
5.1.2.6 对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的论说 |
5.1.2.7 对阳虚病机的发挥 |
5.1.2.8 对胆病病机的阐释 |
5.1.3 新的生理病理学说的出现 |
5.1.3.1 关于脑与不寐发生的关系 |
5.1.3.2 以目为病机重点的认识 |
5.1.3.3 虚损留瘀病机说的出现 |
5.1.3.4 对体质因素的揭示 |
5.1.4 关于辨证方法的认识 |
5.1.4.1 动静辨证论 |
5.1.4.2 对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的辨析 |
5.1.4.3 脏腑病位的辨证方法 |
5.1.4.4 系统的辨证分型 |
5.1.5 对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寐的区分 |
5.1.6 防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
5.1.6.1 对情志调摄的重视 |
5.1.6.2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
5.1.6.3 纯甘补虚、灵物安神的治疗经验 |
5.1.6.4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法的提出 |
5.1.6.5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主张 |
5.1.6.6 认知与心理行为等全面丰富的防治经验 |
5.2 清代及民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5.2.1 陈士铎及其着作 |
5.2.1.1 对心肾不交理论的全面发挥 |
5.2.1.2 心肾不交用药的创见 |
5.2.1.3 心肾不交仍需析因而论 |
5.2.1.4 辨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之异 |
5.2.1.5 胆病不寐说新诠 |
5.2.1.6 老人不寐宜补肾 |
5.2.2 沈时誉与《医衡》 |
5.2.3 王宏翰与《医学原始》 |
5.2.3.1 寤寐含义新诠—知觉说 |
5.2.3.2 寤寐知觉皆由脑所主的生理病理观 |
5.2.4 张璐与《张氏医通》 |
5.2.4.1 劳心思虑、喜怒惊恐的病因论 |
5.2.4.2 胆寒肝热、魂不归肝的病机说 |
5.2.5 冯兆张与《冯氏锦囊秘录》 |
5.2.5.1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
5.2.5.2 心肾神交、神寐归肾的病机论 |
5.2.5.3 对一过性不寐的认识 |
5.2.5.4 情志调摄与药物治疗结合的治疗观 |
5.2.6 程国彭与《医学心悟》 |
5.2.7 吴澄与《不居集》 |
5.2.7.1 首论左右不得眠 |
5.2.7.2 倡虚损积痰留瘀说,创补虚活血治法 |
5.2.7.3 分述十二型不寐之病机治疗 |
5.2.8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
5.2.9 汪文绮与《杂症会心录》 |
5.2.9.1 对阳不入阴理论的深刻发挥 |
5.2.9.2 对阳虚不寐病机的论述 |
5.2.9.3 倡纯甘补虚、灵物安神之治 |
5.2.9.4 梦悟医验,不寐证的调治要诀 |
5.2.10 曹庭栋与《老老恒言》 |
5.2.10.1 创不寐操纵二法 |
5.2.10.2 夜坐与行千步之法 |
5.2.10.3 对四季睡眠养生的不同主张 |
5.2.10.4 丰富全面的睡眠卫生认识 |
5.2.11 沈金鳌与《杂病源流犀烛》 |
5.2.11.1 阴虚火旺、肺肾失和的病机新说 |
5.2.11.2 五脏病位的辨证之法 |
5.2.11.3 系统的辨证治疗方法 |
5.2.12 汪必昌与《医阶辨证》 |
5.2.13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
5.2.13.1 重解剖研究,创“灵机记性在脑”说 |
5.2.13.2 明气血之机,弘活血补气化瘀之法 |
5.2.14 何其伟与《医学妙谛》 |
5.2.15 《医方辨难大成》 |
5.2.15.1 不寐动静辨证论 |
5.2.15.2 按病因病机证分九类 |
5.2.15.3 对肾阳、胆阳的重视 |
5.2.15.4 对易感体质因素的认识 |
5.2.16 张节与《张氏医参七种》 |
5.2.16.1 以肝肾为不寐发生的根本环节 |
5.2.16.2 胆、胃、心肾不交致不寐的病机亦归肝肾 |
5.2.17 郑寿全及其着作 |
5.2.17.1 按病机分为四类证候 |
5.2.17.2 重视阳虚在不寐发病中的作用 |
5.2.18 林佩琴与《类证治裁》 |
5.2.19 吴尚先与《理瀹骈文》 |
5.2.20 唐宗海与《血证论》 |
5.2.20.1 卧寐之辨 |
5.2.20.2 不得卧病在肺胃 |
5.2.20.3 不寐病在心肝兼及肺胃 |
5.2.21 张乃修与《张聿青医案》 |
5.2.21.1 病机不离乎阴阳水火升降 |
5.2.21.2 胃与肝胆为中枢 |
5.2.21.3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的治疗特色 |
5.2.21.4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特点 |
5.2.21.5 体丰之人致发不寐 |
5.2.22 王普耀与《医学体用》 |
5.2.22.1 以目解不寐之机 |
5.2.22.2 着意阐发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 |
6 现代对不寐病证的研究 |
6.1 现代医学的认识 |
6.1.1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
6.1.2 临床表现 |
6.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6.1.4 检查技术和方法 |
6.1.5 治疗 |
6.1.5.1 药物治疗 |
6.1.5.2 非药物治疗 |
6.2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
6.2.1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 |
6.2.1.1 情志所伤 |
6.2.1.2 饮食失节 |
6.2.1.3 病后、年迈、劳倦 |
6.2.1.4 禀赋不足 |
6.2.2 不寐证的辨证论治 |
6.2.2.1 辨证要点 |
6.2.2.2 分型论治 |
6.2.3 对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
6.2.3.1 综合辨证 |
6.2.3.2 从脏腑论治 |
6.2.3.3 从脑论治 |
6.2.3.4 从营卫论治 |
6.2.3.5 从气血论治 |
6.2.3.6 从阴阳论治 |
6.2.3.7 从虚、火、痰、瘀论治 |
6.2.3.8 从心理因素论治 |
6.2.3.9 顽固性不寐的辨治 |
6.2.3.10 老年和女性不寐的辨证特点的探讨 |
6.2.4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不寐病证的特点与经验 |
6.2.4.1 祝味菊等善用温潜 |
6.2.4.2 施今墨证分九法,药善用对 |
6.2.4.3 黄文东善用重镇安神、轻剂去实 |
6.2.4.4 李克绍主张不寐本于阴阳,标在心肝 |
6.2.4.5 方以正从瘀辨治 |
6.2.4.6 干祖望辨证心法 |
6.2.4.7 祝谌予辨治经验 |
6.2.4.8 杨云汉润燥清热,调和阴阳 |
6.2.4.9 邓铁涛重视痰、虚、瘀辨治 |
6.2.4.10 朱良春遣方用药善于通权达变 |
6.2.4.11 石冠卿擅从肝治 |
6.2.4.12 赵绍琴妙用小柴胡 |
6.2.4.13 何任辨治经验 |
6.2.4.14 吴一纯注重调治胆胃 |
6.2.4.15 颜德馨衡法治失眠 |
6.2.4.16 董德懋重调整阴阳,重镇与滋养、化痰并用 |
6.2.4.17 陈亦人综合辨治 |
6.2.4.18 胡毓恒论治七法 |
6.2.4.19 王翘楚从肝论治 |
6.2.4.20 吉良晨重在调治脏腑 |
6.2.4.21 吕同杰调整虚实阴阳治顽固性不寐 |
6.2.4.22 张磊从脏阴痰火论治顽固性不寐 |
6.2.4.23 田令群从火论治 |
6.2.4.24 周绍华辨治经验 |
6.2.4.25 郑绍周习用仲景之方 |
6.2.4.26 王多让从气血论治 |
6.2.4.27 唐宋辨证求因,治重神魂 |
6.2.4.28 赵玉庸从痰论治顽固性不寐 |
6.2.4.29 裘昌林整体辨证与调治心肝 |
6.2.4.30 陈伯涛重在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
6.2.4.31 陈祖皋善疗胃不和 |
6.2.4.32 徐明涟调肝治疗顽固性失眠 |
6.3 不寐证的药物治疗研究 |
6.3.1 治法研究 |
6.3.1.1 对仲景治不寐法的总结 |
6.3.1.2 综合辨治法 |
6.3.1.3 安神十法 |
6.3.1.4 治胃五法 |
6.3.1.5 治肝六法 |
6.3.1.6 疏肝理气活血法 |
6.3.1.7 平肝潜阳活血安神法 |
6.3.1.8 解郁安神法 |
6.3.1.9 育阴(开郁)法 |
6.3.1.10 辛散行气法 |
6.3.1.11 益气温阳法 |
6.3.1.12 升阳化湿法 |
6.3.1.13 调理阴阳法 |
6.3.1.14 阴阳分调法 |
6.3.1.15 双向调节法 |
6.3.1.16 通法 |
6.3.1.17 综合疗法 |
6.3.1.18 择时服药法 |
6.3.2 自拟方研究 |
6.3.2.1 通治方 |
6.3.2.2 通治加减方 |
6.3.2.3 证型用方 |
6.3.2.4 对证通用方 |
6.3.3 古方研究 |
6.3.3.1 不寐方的加减应用 |
6.3.3.2 不寐方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 |
6.3.3.3 古方新用 |
6.3.4 药物应用经验与单味药治疗研究 |
6.3.4.1 用药经验 |
6.3.4.2 单味药应用研究 |
6.3.4.3 单、验方治疗 |
6.3.5 常用中药非处方药治疗 |
6.3.6 中西医结合治疗 |
6.4 不寐证的针灸治疗 |
6.4.1 针灸辨证治疗 |
6.4.1.1 辨证分型治疗 |
6.4.1.2 诊治经验 |
6.4.2 腧穴治疗研究 |
6.4.2.1 腧穴治疗 |
6.4.2.2 特殊意义腧穴的研究应用 |
6.4.3 针灸治法研究 |
6.4.3.1 调阴阳跷法 |
6.4.3.2 泻阳补阴法 |
6.4.3.3 调和安神法 |
6.4.3.4 交通心肾法 |
6.4.3.5 子午流注纳甲法 |
6.4.3.6 烧山火法 |
6.4.3.7 夜针法 |
6.4.3.8 浮刺法 |
6.4.3.9 刺血法 |
6.4.3.10 豹文刺法 |
6.4.3.11 芒针透刺法 |
6.4.4 头针、颈针、眼针与腕踝针治疗 |
6.4.4.1 头针法 |
6.4.4.2 颈三针法 |
6.4.4.3 眼针法 |
6.4.4.4 腕踝针 |
6.4.5 耳穴贴压与耳针治疗 |
6.4.5.1 耳穴贴压 |
6.4.5.2 耳针 |
6.4.6 穴位磁疗与磁针 |
6.4.6.1 穴位磁疗 |
6.4.6.2 磁极针 |
6.4.6.3 磁圆针 |
6.4.6.3 磁提针 |
6.4.7 水针治疗 |
6.4.7.1 穴位注射西药制剂 |
6.4.7.2 穴位注射中药制剂 |
6.4.7.3 穴位注射中西药混合剂 |
6.4.8 埋线与埋针治疗 |
6.4.8.1 埋线疗法 |
6.4.8.2 埋针疗法 |
6.4.9 电针、皮肤针与蜂针治疗 |
6.4.9.1 电针 |
6.4.9.2 皮肤针 |
6.4.9.3 蜂针 |
6.4.10 灸法治疗 |
6.4.10.1 艾条灸 |
6.4.10.2 艾炷灸 |
6.4.10.3 温针灸 |
6.4.11 综合疗法 |
6.5 不寐证的按摩与气功治疗 |
6.5.1 按摩治疗 |
6.5.1.1 全身按摩 |
6.5.1.2 足部按摩 |
6.5.1.3 头部按摩 |
6.5.1.4 自我按摩 |
6.5.2 气功治疗 |
6.5.2.1 气功治疗的临床研究 |
6.5.2.2 气功治疗仪治疗 |
6.5.2.3 自炼功法选介 |
6.6 不寐证的其他疗法 |
6.6.1 外治疗法 |
6.6.1.1 贴敷 |
6.6.1.2 药熏 |
6.6.1.3 药浴 |
6.6.1.4 药枕 |
6.6.1.5 拔罐 |
6.6.1.6 刮痧 |
6.6.2 饮食疗法 |
6.6.3 运动疗法 |
6.6.4 音乐疗法 |
6.6.5 沐浴疗法 |
6.7 不寐证的实验研究 |
6.7.1 病证特点研究 |
6.7.1.1 激素水平 |
6.7.1.2 经络能量变化 |
6.7.2 方药研究 |
6.7.2.1 单味药研究 |
6.7.2.2 方剂治疗作用研究 |
6.7.2.3 方剂加减与配伍比例研究 |
6.8 不寐证的国外中医治疗研究 |
6.8.1 方证相对治法 |
6.8.1.1 诊断特点—阴阳、虚实 |
6.8.1.2 分证治疗 |
6.8.2 治方研究 |
6.8.2.1 治验与疗效观察 |
6.8.2.2 方剂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
6.8.3 针灸治疗研究 |
6.8.3.1 针灸疗效观察 |
6.8.3.2 针灸作用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的诊断标准 |
2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 |
3 不寐病证防治中药 |
4 不寐病证防治方剂 |
5 不寐病证防治OTC |
6 现代药理研究相关作用中药 |
(3)孟河医派中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中医学术流派教育思想概述 |
1.1 中医学术流派简析 |
1.1.1 中医学术流派概念 |
1.1.2 学术的含义 |
1.1.3 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 |
1.2 中医教育回顾 |
1.3 中医教育思想论述 |
1.3.1 中医教育思想与文化的共性关系 |
1.3.2 中医学术思想与中医教育思想的关系 |
2 孟河医派的起源与发展 |
2.1 孟河地域文化对孟河医派的奠基作用 |
2.2 孟河医学的形成到繁荣 |
2.2.1 医派产生的主体——医者群体及家族 |
2.2.2 医派产生的“灵魂”——学术思想 |
2.2.3 医派产生的社会价值——医德、医术、疗效 |
3 孟河医派教育思想的演进 |
3.1 社会历史背景的更叠 |
3.1.1 早期的学术及教育思潮 |
3.1.2 清末多元文化裂变对孟河医派教育思想的影响 |
3.2 孟河医派教育方式的变革 |
3.2.1 创建学校培养中医人才 |
3.2.2 师承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复合模式 |
3.2.3 中西汇通勇于创新的中医教育思想 |
3.3 孟河医派重要人物的中医教育思想 |
3.3.1 理论奠基:费伯雄 |
3.3.2 理论弘扬:马培之 |
3.3.3 教育变革:丁甘仁 |
3.4 孟河医派学术思想发展的特点 |
3.4.1 是孟河思想文化在医学上的反映 |
3.4.2 与中医理论特点保持一致性 |
3.4.3 贯穿“醇正和缓”学术思想的个性特征 |
3.5 孟河医派中医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过程 |
3.6 孟河医派学术思想与教育思想发展相关性探索 |
3.7 孟河医派学术思想与教育思想的共生关系 |
3.8 孟河医派教育思想演进的历史进程 |
3.9 孟河医派中医教育思想特点的思考 |
3.9.1 遵循中医学科特点的教育思想 |
3.9.2 遵循中医人才成才规律的教育思想 |
4 孟河医派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医教育启示 |
4.1 教育思想的演进提示中医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
4.2 当代中医生存现状提示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
4.2.1 中医与西医教育发展的对比分析 |
4.2.2 中医与西医医疗机构数、从业人数、就诊人数的对比分析 |
4.3 遵循中医成才规律对中医院校教育改革的启示 |
4.4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思考 |
4.5 中医临床实践与临床教学实践的解析 |
4.5.1 制约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教学原则实践的因素分析 |
4.5.2 临床实践和临床教学实践概念的解读 |
4.6 对当前中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
4.6.1 中医文化教育的建议 |
4.6.2 融汇新知,深化改革中医院校教育 |
4.6.3 明确教育目标,构建符合中医发展的教育体系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孟河医派教育思想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孟河医派传承谱 |
附录2 :孟河医家着作分类表 |
附录3 :历代名人名士对孟河医派(医家)的评价 |
附录4 :实地调查相关资料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丁甘仁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医事活动 |
第一节 书香门第,清寒出身 |
第二节 蒙学乡里,初涉岐黄 |
第三节 拜师访贤,悬壶姑苏 |
第四节 东移沪上,转益多师 |
第五节 仁济善堂,医术崭露 |
第六节 救治喉痧,名震沪申 |
第七节 办学建院,广传薪火 |
1、办学建院 |
2、广传薪火 |
2.1 声震上海的丁氏嫡传—丁济万 |
2.2 深研经典,尤重临床的中医大家—程门雪 |
2.3 中医界泰斗,内科学宗师—黄文东[12]] |
2.4 现代中医血液病学科的开拓者—徐衡之教授[13] |
第八节 博施济众,千古流芳 |
引用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 |
第一节 审察疾病,重视诊脉 |
第二节 临床用药,轻灵平和 |
1、丁氏用药统计 |
2、丁氏擅长使用的药 |
3.1 注重药材质量 |
3.2 用药平淡 |
3.3 用药量轻 |
3.4 擅用鲜品 |
3.5 擅用炭药 |
3.6 擅用药露 |
3.7 擅用食品 |
第三节 擅用古方,变通灵活 |
1、丁氏所用成方统计 |
2、丁氏最擅长使用的八首成方 |
3、擅长经方、灵活配伍 |
第四节 治病广泛,精通多科 |
1、最擅治疗的内科疾病 |
1.1 湿温病 |
1.2 咳嗽病 |
1.3 风温病 |
2、最擅治疗的外科疾病 |
2.1 痈疽病 |
2.2 咽喉病 |
2.3 瘰疬 |
3、最擅治疗的妇科疾病 |
3.1 经事失调 |
3.2 胎前病 |
3.3 产后病 |
引用文献 |
小结 |
附录 |
丁甘仁年表 |
孟河医派丁家师承脉络图谱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孟河医派马派脾胃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及传承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医学流派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
二、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繁荣的经验与启示 |
三、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刻不容缓 |
四、师承教育的特点及发展概况 |
五、孟河医派学术传承概况 |
六、孟河马派脾胃学术传承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孟河医派马派的形成发展、学术特色、传承脉络及研究现状 |
一、孟河医派的形成发展、学术特色 |
(一) 孟河医派的形成 |
(二) 孟河医派的发展 |
(三) 孟河医派之东渐 |
(四) 孟河医家相互学习 |
(五) 孟河医派的学术特色 |
二、孟河马派的形成发展、传承脉络及研究现状 |
(一) 孟河马派的形成发展 |
(二) 孟河马派的传承脉络 |
(三) 孟河马派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孟河马派着名医家脾胃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 |
一、马培之脾胃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 |
(一) 学术思想 |
(二) 临床应用 |
(三) 小结 |
二、贺季衡脾胃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 |
(一) 学术思想 |
(二) 临床应用 |
(三) 小结 |
三、张泽生脾胃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 |
(一) 学术思想 |
(二) 临床应用 |
(三) 小结 |
四、单兆伟脾胃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 |
(一) 学术思想 |
(二) 临床应用 |
(三) 小结 |
第四章 孟河马派脾胃学术思想传承规律研究 |
一、孟河医家学术相传 |
二、孟河医派学术思想亟需研究 |
三、孟河马派学术思想传承 |
(一) 马培之学术思想传承 |
(二) 贺季衡学术思想传承 |
(三) 张泽生学术思想传承 |
(四) 单兆伟学术思想传承 |
四、孟河马派脾胃学术思想传承规律 |
(一) 孟河马派脾胃学术思想的异同 |
(二) 影响脾胃学术思想异同的因素 |
(三) 孟河马派脾胃学术思想传承规律 |
第五章 孟河马派脾胃学术思想传承启示与借鉴 |
一、古今中医教育模式比较 |
二、孟河马派脾胃学术思想的传承 |
三、单兆伟教授是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
(一) 院校教育情况 |
(二) 师承教育情况 |
四、促进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 |
(一) 将师承教育引入院校教育,实行精英教育 |
(二) 分段实施院校与师承教育,实行个性化培养 |
(三) 将师承教育作为院校后教育,实行高层次人才培养 |
(四) 为师承教育立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中医小肠病治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白兆芝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1 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2 各家学说---历代医家关于小肠腑病学的论述 |
3 继承与创新--小肠腑病学新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与总结 |
1 学术思想概述 |
2 诊疗经验总结 |
第三部分 中医小肠病治法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一 中医小肠病治法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临床研究二 自拟健脾清肠化湿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疗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结论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中医小肠病证候规律调查表 |
(8)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源流 |
第一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形成的背景 |
一、岭南中医妇科的形成因素 |
二、岭南中医妇科的源流 |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 |
一、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 |
二、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 |
三、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 |
四、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 |
五、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 |
六、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 |
七、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 |
八、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 |
第三节 岭南中医妇科与国内其他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特色比较 |
第二章 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经验 |
第一节 研究纳入标准 |
一、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研究的纳入标准 |
二、流派研究的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四、纳入结果 |
第二节 清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 |
一、何梦瑶 |
二、刘渊 |
三、何守愚 |
四、潘名熊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名家 |
一、吕楚白 |
二、吕安卿 |
三、谢泽霖 |
四、郭梅峰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岭南妇科医家 |
一、罗氏妇科 |
二、蔡氏妇科名家 |
三、其他妇科名家 |
第三章 名家及传承人的访谈 |
第一节 访谈法研究概述 |
一、访谈方式 |
二、访谈的研究步骤 |
第二节 访谈名家 |
一、访谈中医名家李丽芸教授 |
二、访谈中医名家王小云教授 |
三、访谈中医名家蔡妙珊教授 |
第三节 访谈中医名家传承人 |
一、采访题目 |
二、采访时间地点 |
三、采访目的 |
四、访谈概要 |
第四节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传承主线 |
一、罗氏妇科的主要学术传承思想 |
二、蔡氏妇科学术思想传承 |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四章 李丽芸教授经验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观察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实验方案 |
四、观察指标 |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临床资料观察 |
二、疗效标准及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9)腹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腹痛的古代学术源流 |
1 腹痛的定义、范围及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 定义 |
1.2 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2.1 中医病名的历史沿革 |
1.2.2 腹痛病证范围的确定 |
1.2.3 腹痛病名的演化 |
1.2.4 腹痛病名的相关称谓 |
2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
2.1 概述 |
2.1.1 病名发展 |
2.1.2 病因病机 |
2.1.3 辨证诊断 |
2.1.4 治则治法 |
2.2 甲骨文对腹部相关疾病的记载 |
2.3 《山海经》出现"腹痛" |
2.4 《足臂十一脉灸经》 |
2.5 《史记》 |
2.6 《黄帝内经》 |
2.6.1 与腹痛相关的病证 |
2.6.2 病变脏腑与病因病机 |
2.6.3 辨证诊断 |
2.6.4 治则治法 |
2.6.5 疾病预后 |
2.7 《神农本草经》 |
2.8 《难经》 |
2.8.1 脉象特征 |
2.8.2 注重肾命 |
2.8.3 奇经腹痛 |
2.9 《伤寒论》 |
2.9.1 关于芍药止痛 |
2.9.2 各经腹痛特点 |
2.10 《金匮要略》 |
2.10.1 亡血失精腹痛 |
2.10.2 奔豚气上冲腹痛 |
2.10.3 寒气入侵腹痛 |
2.10.4 便闭腹痛 |
2.10.5 寒疝腹痛 |
2.10.6 淋病腹痛 |
2.10.7 疝瘕腹痛 |
2.10.8 肝水腹痛 |
2.10.9 黄疸腹痛 |
2.10.10 产后腹痛 |
2.10.11 妇科杂病腹痛 |
2.10.12 食积腹痛 |
2.11 《中藏经》 |
2.11.1 腹痛与脏腑病变相关 |
2.11.2 其他病证中的腹痛症状 |
2.11.3 痛证的脉象特征以及脉象的逆顺判断 |
2.11.4 治疗腹痛的药物 |
2.12 《脉经》 |
2.12.1 独取寸口诊断腹痛 |
2.12.2 脉诊分析腹痛病因病机 |
2.12.3 脉象反应脏腑疾病与腹痛的关系 |
2.12.4 根据脉象确定治法 |
2.12.5 奇经病腹痛的脉象特征 |
2.12.6 从脉象探查疾病预后 |
2.13 《针灸甲乙经》 |
2.14 《肘后备急方》 |
2.14.1 急腹痛可用捏脊 |
2.14.2 寒邪腹痛温中除寒 |
2.14.3 热邪腹痛清热止痛 |
2.14.4 积滞腹痛用汗法 |
2.14.5 中毒腹痛多用吐下 |
2.15 《小品方》 |
2.15.1 芍药止痛的论述 |
2.15.2 不同腹痛的证治药方 |
2.15.3 灸法治腹痛 |
2.16 《褚氏遗书》 |
2.17 《本草经集注》 |
2.18 《集验方》 |
3 隋唐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
3.1 概述 |
3.1.1 病名发展 |
3.1.2 病因病机 |
3.1.3 治则治法 |
3.2 《诸病源候论》 |
3.2.1 病名 |
3.2.2 明确提出腹痛与心痛为不同病证 |
3.2.3 病因三分法 |
3.2.4 见于其他病证中的腹痛 |
3.2.5 腹痛治疗多用导引 |
3.3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3.3.1 腹痛不荣与不通 |
3.3.2 重视运用食疗方治腹痛 |
3.3.3 治疗方药剂型变化多样 |
3.3.4 各种外治法的运用 |
3.4 《外台秘要》 |
3.4.1 归纳虫积腹痛 |
3.4.2 单方简便廉验 |
3.4.3 外治灵活应用 |
4 宋元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
4.1 概述 |
4.2 腹痛证治的发展 |
4.2.1 病名 |
4.2.2 病因病机 |
4.2.3 治法方药 |
4.2.4 方剂发展 |
4.3 《太平圣惠方》 |
4.3.1 丰富腹痛脉象 |
4.3.2 多从虚寒病因温补治疗 |
4.3.3 多用丸剂、散剂等成药配方,方便取用 |
4.3.4 发展食疗 |
4.3.5 进一步完善前人对虫积腹痛的论述 |
4.4 《圣济总录》 |
4.4.1 腹痛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
4.4.2 治疗腹痛多用丸、散、酒剂 |
4.4.3 根据病变脏腑来分别用药 |
4.4.4 外治法运用 |
4.4.5 食疗治腹痛 |
4.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4.6 《奉亲养老书》 |
4.7 《小儿药证直诀》 |
4.8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4.8.1 腹痛与心痛内容混杂 |
4.8.2 腹痛方剂归纳 |
4.8.3 脏腑病变所致腹痛 |
4.9 刘完素及其着作 |
4.9.1 《素问玄机原病式》 |
4.9.2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4.9.3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
4.10 张元素及其着作 |
4.10.1 《医学启源》 |
4.11 张从正及其着作 |
4.11.1 《儒门事亲》 |
4.12 李杲对腹痛的论述 |
4.12.1 《内外伤辨惑论》 |
4.12.2 《脾胃论》 |
4.12.3 《兰室秘藏》 |
4.13 《严氏济生方》 |
4.13.1 脏腑病变致腹痛 |
4.13.2 为情志不遂腹痛设立专方 |
4.13.3 擅用血肉有情之品 |
4.14 《仁斋直指方论》 |
4.14.1 腹痛的病因和对应方剂 |
4.14.2 腹痛的治疗特点 |
4.15 《饮膳正要》 |
4.16 朱丹溪对腹痛的论述 |
4.16.1 六郁所致气血郁滞引发腹痛 |
4.16.2 与腹痛相关脏腑沿用前说 |
4.16.3 初病与久病治法不同 |
4.16.4 食郁腹痛不可单用苦寒 |
4.16.5 诸痛不可补气 |
4.16.6 芍药只可用于血虚腹痛 |
4.16.7 提出了腹痛的分经证治原则 |
5 明代医家对腹痛的认识 |
5.1 概述 |
5.1.1 病名 |
5.1.2 病因病机 |
5.1.3 辨证诊断 |
5.1.4 治法方药 |
5.2 《医学正传》 |
5.2.1 浊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 |
5.2.2 治疗宜用温散 |
5.2.3 白芍并非所有证型所宜 |
5.2.4 不可拘泥"诸痛不可补气" |
5.3 汪机及其着作 |
5.3.1 《石山医案》 |
5.3.2 《医学原理》 |
5.4 《内科摘要》 |
5.4.1 腹痛多用温补 |
5.4.2 腹痛方剂 |
5.5 《古今医统大全》 |
5.5.1 详述"通则不痛"治疗机理 |
5.5.2 总结温散、和解、疏下等方法 |
5.5.3 小儿腹痛 |
5.5.4 注重对其他疗法的运用 |
5.6 《医学入门》 |
5.6.1 芳香药物行气止痛 |
5.6.2 足三里治腹痛 |
5.6.3 治疗腹痛药物 |
5.6.4 腹痛属外感寒类病证 |
5.7 《本草纲目》 |
5.7.1 治疗腹痛药物 |
5.7.2 芍药 |
5.8 《医方考》 |
5.8.1 寒证腹痛温通止痛 |
5.8.2 痰、食腹痛消除积滞 |
5.8.3 气血不畅理气活血 |
5.8.4 寒热失调治宜调和 |
5.8.5 瘀血腹痛活血通络 |
5.8.6 虫积腹痛用雄槟丸 |
5.8.7 寒因寒用的冰煎理中丸 |
5.8.8 急下存阴三承气 |
5.8.9 缓急止痛小建中 |
5.8.10 解表和里桂枝加芍药汤 |
5.8.11 肝郁脾虚痛泻要方 |
5.8.12 大便燥结通幽汤 |
5.9 《证治准绳》 |
5.9.1 邪正相搏是腹痛根本原因 |
5.9.2 腹痛部位与脏腑相关 |
5.9.3 诸多病邪中寒邪为多 |
5.9.4 概括了各类腹痛的特点和方药 |
5.9.5 多种治法丰富外治内容 |
5.10 《寿世保元》 |
5.10.1 腹痛治疗以案证方 |
5.10.2 治疗多用辛温之品 |
5.10.3 白芍对虚寒腹痛者不宜 |
5.10.4 对虚性腹痛详加论述 |
5.10.5 食盐、生姜等治疗腹痛 |
5.10.6 腹痛的灸疗法 |
5.11 《景岳全书》 |
5.11.1 从八纲论腹痛 |
5.11.2 从命门论腹痛 |
5.11.3 反佐之法治疗反酸腹痛 |
5.11.4 内有积滞不可骤用温补 |
5.11.5 饮水实验判断寒热 |
5.11.6 初步将胃脘痛与心痛、腹痛区分开 |
5.11.7 祛邪治腹痛 |
5.11.8 指出丹溪"诸痛不可补气"片面性 |
5.11.9 善用刮痧、针灸等外治法 |
5.12 《医宗必读》 |
5.12.1 腹痛的阴阳辨证特点 |
5.12.2 腹痛部位的三分法 |
5.12.3 宣肺理气治疗腹痛 |
5.12.4 不可拘泥"诸痛属实,痛无补法" |
5.13 《症因脉治》 |
5.13.1 确定腹痛部位 |
5.13.2 腹痛的辨证 |
6 清至民国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
6.1 概述 |
6.1.1 病名 |
6.1.2 病因病机 |
6.1.3 辨证诊断 |
6.1.4 治法方药 |
6.2 陈士铎及其着作 |
6.2.1 《石室秘录》 |
6.2.2 《辨证录》 |
6.3 《冯氏锦囊秘录》 |
6.3.1 通畅气血治腹痛 |
6.3.2 总结腹痛寒热虚实辨证特征 |
6.3.3 初病多通下,久病则升消 |
6.3.4 芍药只适用于虚性腹痛 |
6.4 《张氏医通》 |
6.4.1 寒性腹痛用温散之法 |
6.4.2 腹痛部位与脏腑经脉对应关系 |
6.4.3 总结治疗腹痛方剂 |
6.5 《医学真传》 |
6.5.1 腹痛分部位治疗 |
6.6 《金匮要略心典》 |
6.7 《医学心悟》 |
6.7.1 腹痛的八纲辨证 |
6.7.2 下法治疗的指征 |
6.7.3 瘀血腹痛的辨证特点 |
6.7.4 列专篇讨论腹痛 |
6.8 《医宗金鉴》 |
6.9 《临证指南医案》 |
6.9.1 脾虚腹痛益气健脾 |
6.9.2 寒湿腹痛温阳利湿 |
6.9.3 肝郁腹痛疏肝解郁 |
6.9.4 阳郁腹痛温中有通 |
6.9.5 湿浊中阻芳香化浊 |
6.9.6 阳虚腹痛温热除寒 |
6.10 陈修园及其着作 |
6.10.1 提出腹痛辨证的独到见解 |
6.10.2 腹痛治疗处方灵活 |
6.11 《医林改错》 |
6.11.1 瘀在膈下 |
6.11.2 瘀在少腹 |
6.12 《类证治裁》 |
6.12.1 腹痛治疗有新久之分 |
6.12.2 腹痛病因复杂,类型多样 |
6.12.3 腹痛的随症治疗 |
6.12.4 总结了腹痛脉象特点 |
6.13 《血证论》 |
6.13.1 腹痛与多种因素相关 |
6.13.2 腹痛与各类血证密切相关 |
6.14 《医学衷中参西录》 |
6.15 《丁甘仁医案》 |
6.16 《经方实验录》 |
下篇 腹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
1.1 病因病机 |
1.1.1 病因 |
1.1.2 病机 |
1.1.3 发病机制归纳 |
1.2 腹痛的辨证论治 |
1.2.1 辨证要点 |
1.2.2 腹痛的分型论治 |
2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腹痛的特点与经验 |
2.1 承庚方 |
2.2 严苍山 |
2.3 岳美中 |
2.4 张伯臾 |
2.5 秦伯未 |
2.6 程门雪 |
2.7 黄文东 |
2.8 董廷瑶 |
2.9 汪岳尊 |
2.10 刘云鹏 |
2.11 邓铁涛 |
2.12 董建华 |
2.13 石冠卿 |
2.14 曲衍海 |
2.15 熊魁梧 |
2.16 何宏邦 |
2.17 黄荣活 |
2.18 颜正华 |
2.19 张珍玉 |
2.20 何任 |
2.21 王静安 |
2.22 陈亦人 |
2.23 李寿彭 |
2.24 任继学 |
2.25 陈应贤 |
2.26 周耀庭 |
2.27 夏桂成 |
2.28 戴裕光 |
2.29 曹济民 |
2.30 周庚生 |
2.31 黄明志 |
3 腹痛的治疗研究 |
3.1 古方化裁 |
3.1.1 芍药甘草汤 |
3.1.2 四逆散 |
3.1.3 桂枝汤 |
3.1.4 小建中汤 |
3.1.5 半夏泻心汤 |
3.1.6 桂枝茯苓丸 |
3.1.7 当归芍药散 |
3.1.8 大成汤 |
3.1.9 藿香正气散 |
3.1.10 大顺红糖饮 |
3.1.11 平胃散 |
3.1.12 四磨汤 |
3.1.13 木香槟榔丸 |
3.1.14 补中益气汤 |
3.1.15 白术芍药散 |
3.1.16 良附丸 |
3.1.17 生化汤 |
3.1.18 柴胡疏肝散 |
3.1.19 膈下逐瘀汤 |
3.1.20 少腹逐瘀汤 |
3.2 自拟方 |
3.2.1 行气活血解粘汤 |
3.2.2 腹痛必应方 |
3.2.3 温中消食汤 |
3.2.4 缓急止痛汤 |
3.2.5 连朴茵砂汤 |
3.2.6 五香散 |
3.2.7 健脾消积汤 |
3.2.8 运脾止痛汤 |
3.2.9 益气疏理汤 |
3.2.10 开郁导气汤 |
3.2.11 理气活血汤 |
3.2.12 虚寒腹痛汤 |
3.2.13 温中止痛汤 |
3.2.14 益气活血汤 |
3.2.15 运脾导滞汤 |
3.2.16 安腹汤 |
3.2.17 解痉止痛汤 |
3.3 单味药 |
3.3.1 紫石榴 |
3.3.2 生姜 |
3.3.3 杨梅 |
3.3.4 大黄 |
3.3.5 黑脂麻 |
3.3.6 白酒 |
3.3.7 艾叶 |
3.4 中成药 |
3.4.1 镇痛酊 |
3.4.2 枫蓼肠胃康颗粒 |
3.4.3 腹痛安 |
3.4.4 化积止痛丸 |
3.4.5 麝香保心丸 |
3.4.6 胃苏冲剂 |
3.4.7 四磨汤口服液 |
3.4.8 复方丹参片 |
3.4.9 三红妇康精 |
3.4.10 溶石胶囊 |
3.4.11 金牛腹痛片 |
3.4.12 清开灵 |
3.4.13 复方甘草片 |
3.5 其他疗法 |
3.5.1 针灸治疗 |
3.5.2 穴位注射 |
3.5.3 拔罐 |
3.5.4 药物外敷 |
3.5.5 灌肠 |
3.5.6 按摩与气功治疗 |
3.5.7 民族医药 |
4 有关腹痛若干问题的思考 |
4.1 对腹痛宜和的认识 |
4.1.1 解表和 |
4.1.2 温而和 |
4.1.3 燥而和 |
4.1.4 润而和 |
4.1.5 清而和 |
4.1.6 消而和 |
4.1.7 补而和 |
4.2 对通法的认识 |
4.2.1 通法的发展脉络 |
4.2.2 通法涵义广泛,并非简单通下 |
4.2.3 广义的通法形式多样 |
4.2.4 运用通法必须详辨虚实 |
4.3 关于汗法治疗腹痛 |
4.3.1 汗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
4.3.2 汗法治疗腹痛的原理 |
4.3.3 汗法多样,可治疗各种腹痛 |
4.4 芍药止痛范围的扩展 |
4.4.1 芍药止痛,由来已久 |
4.4.2 前人有"血虚适用,虚寒勿与"之说 |
4.4.3 用之得当,范围扩大 |
4.5 对"痛无补法"的探讨 |
4.5.1 痛无补法理论的提出 |
4.5.2 痛无补法的局限性 |
4.5.3 补法运用必须详辨 |
4.5.4 实证不可妄补 |
4.5.5 虚证不可不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便秘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中医辨治便秘理论渊薮 |
(一) 便秘病名沿革 |
(二) 便秘主症究详 |
(三) 便秘临床分型考辨 |
(四) 便秘病因病机探究 |
(五) 便秘证治研究 |
二、现代医学对便秘的研究探赜 |
(一) 便秘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二) 便秘的临床分类 |
(三) 便秘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
(四) 便秘的诊断标准 |
(五) 便秘的治疗概况 |
第二部分 便秘古今医案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一) 研究对象 |
(二) 选案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 便秘医案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库的建立 |
(二) 统计分析方法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医案朝代分布概况 |
(二) 一般资料分布概况 |
(三) 辨证情况分析 |
(四) 各历史时期便秘医案证治规律研究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基于古今医案数理分析对便秘证治规律的总结 |
(一) 病因与便秘诊治的相关性总结 |
(二) 便秘病证分型总结 |
(三) 便秘方药治法总结 |
(四) 急、慢性便秘证治规律总结 |
二、基于古今医案数理分析对便秘证治规律的思考 |
(一) 便秘之诊,着眼气、津,执简驭繁 |
(二) 便秘之治,气、津着手,以调气为核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学习黄文东老师调理脾胃经验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文东治疗“痛泻”临床经验撷菁[J]. 李颖飞,龚雨萍. 江苏中医药, 2020(03)
- [2]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孙洪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3]孟河医派中医教育思想研究[D]. 顾敬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丁甘仁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研究[D]. 舒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5)
- [5]孟河医派马派脾胃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及传承规律的研究[D]. 谢东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5)
- [6]学习黄文东老师调理脾胃经验的体会[J]. 胡建华. 新医药学杂志, 1976(01)
- [7]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中医小肠病治法的临床研究[D]. 王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8]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D]. 王彦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9]腹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李永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便秘证治规律研究[D]. 张淼.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