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频率数字在人体科学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涵[1](2021)在《荆州市高校学生宿舍建筑风环境模拟分析及优化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鹏举[2](2021)在《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人体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人体成分分析通过分析组成人体的成分及其比例了解人体基本健康状态,在疾病预防和诊断、康复评估及健身指导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生物电阻抗技术具有无创、无害、低成本且操作简单等特点,是人体成分分析仪器广泛采用的基础测量技术。目前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人体成分分析仪器大多采用经验公式模型,预测结果精度不高。本文重点研究基于生物电阻抗测量结合智能算法的人体成分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介绍了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的方法理论,以及当前基于生物电阻抗法的人体成分预测模型的发展,分析了现阶段人体成分分析采用的由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确立的经验公式模型的局限性。以火龙果(Red-Pitaya)FPGA开发板为核心,设计了用于人体成分分析的八电极生物电阻抗谱(BIS)测量系统,详细介绍了信号激励模块、响应采集模块和模拟开关模块。该系统采用多频率正弦(multisine)信号作为测量激励,可实现1.91kHz~950.81kHz范围256频率点的人体BIS同步测量;通过标准三元件重复50次测量实验,幅值标准差在1.41Ω以下,相位标准差在1.98°以下;通过与SFB-7仪器进行误差对比,阻抗幅值绝对误差小于1.45Ω,相位绝对误差小于1.80°;BIS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良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人体BIS数据降维处理,数据维度由256*6降到256*1,降维后数据包含原始阻抗幅值99.82%以上信息,相位99.28%以上信息;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GA优化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机三种智能算法建立人体成分预测模型;通过三种模型预测结果与SFB-7仪器测量结果对比分析,GA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优于其他两种模型;其预测结果与SFB-7仪器测量结果相比,细胞内液(ICW)的相对误差小于4.97%,细胞外液(ECW)的相对误差小于4.69%,人体总水分(TBW)的相对误差小于3.82%,非脂肪量(FFM)的相对误差小于3.60%。
宋亚佩[3](2021)在《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理论阐释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历代总结提炼的传统体育养生功法被深深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知者甚少。现如今,新时代健身气功事业蒸蒸日上,其未来发展将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活化工作提上日程,但养生典籍浩如烟海,养生功法不计其数,盲目地开展活化工作除了耗费大量的精力,也不利于传统体育养生的技术动作系统融入健身气功功法之中。基于此,如何将历代着名养生典籍中的传统体育养生技术动作以分解、分类的角度进行系统化梳理是现在亟需攻克的主要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理论阐释的研究中,主要选取历代着名养生典籍、文字记载频次较多的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技术动作及健身气功功法基础、近现代养生功法技术等内容,从技术分解、分类的两个角度,总结传统体育养生技术动作的文字表述,开展活化工作并拍摄具有代表性功法的技术动作的图片,统一规范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划分标准,扩展健身气功基本技术库,深入研究健身气功基本技术及理论。首先,以分解的角度解构健身气功基本技术,是将传统体育养生技术动作“拆分”后分别进行论述,而“拆分”后的基本技术大多属于健身气功“三调合一”中的调身、调息、调心技术的一项。其一,从健身气功基本调身技术的研究发现,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技术百般变化、姿势不一,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多数技术动作始终围绕着功法元素、功法轨迹、功法姿势,在不同书籍功法技术的文字记载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出入,所以本研究不仅探析了传统体育养生技术的历史发展,还以图片拍摄的形式将技术动作的数据留存。其二,从健身气功基本调息技术的研究发现,为了更好的辨析“气”的运行状态,需要参阅大量研究文献,辨析百家之谈的原理,本研究是以反观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呼吸的名称差异化及呼吸方式和运行原理为突破点,将调息基本技术分为摄气、行气、固气、吐气四个运行步骤,高度提炼人体呼吸方式的共性,着重阐释各调息阶段的要求,目前全球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情况也说明了呼吸对人体生存的重要性。其三,在健身气功基本调心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本研究整合了不同的调心技术的练习方式,分为技术状态、技术形式两大类。调心是“三调合一”的主导,也是练习健身气功的难点,尤其是对于初练者来说很难达到相应要求,因此为了避免习练者进入玄妙、迷信的歧途中,本研究仅把传统体育养生功法中可行性较大的调心技术加以表述。其次,以分类的角度解构健身气功基本技术,是将传统体育养生技术动作的文字记载“划分”后分别进行论述,而“划分”后的技术动作及要点主要包括健身气功的练习形式、练习方式、练习功用三方面。其一,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练习形式是结合时代要求,加强动功技术;紧贴健康需求,开发静功技术。其二,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练习方式可分为注重身心合一的徒手练习和促进身械协调的器械练习。其三,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练习功用可分为坚持以疗病为根本的技术、注重以养生为前提的技术、强化以壮力为核心的技术,合理综述五脏、躯干、人体系统常见症状的治疗依据和锻炼方式,满足青少年、中老年、职业群体与残疾人群的健康需求。最后,本研究以分解、分类的角度共同研究健身气功基本技术,创新性探索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理论阐释的研究方向。
王肖旋[4](2021)在《多因素交互影响下振动在下肢皮肤表面传递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生物动态响应被广泛应用于振动效应及安全性的评估中,其受到激励特性,介质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紧张性振动反射等振动效应的机理推测,本研究对振动在人体下肢皮肤表面的生物动态响应进行测量,分析多因素(因素一:振动强度;因素二:姿势;因素三:小腿方位;因素四:小腿位置)影响下振动在下肢皮肤表面的传递特征(传递过程中振幅传递率及相邻标志点间距变化最大范围作为生物动力学响应指标),借以给振动下人体的响应提供生物力学角度的分析。研究方法:本研究对15名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年龄:23.5±1.4;身高:167.1±6.0cm;体重:63.4±9.9kg)下肢皮肤表面所粘贴的反光标志点(直径:2.5mm)进行运动学参数采集。小腿四个方位定义为:前侧:胫骨粗隆至胫前肌肌腱与内外踝连线等高处;后侧:腘窝至足跟处;内侧:胫骨平台内侧面至内踝;外侧:胫骨平台外侧面至外踝,在各方位内等间距粘贴16个反光标志点作为小腿不同位置因素。参与者分别以四种姿势站立于振动台上接受振动(膝关节屈曲10°、膝关节屈曲30°、膝关节屈曲60°、前足支撑),以随机顺序接受六种振动强度(23.4Hz,1.32g;30.1Hz,1.75g;35.4Hz,2.31g;40.5Hz,3.00g;45.8Hz,3.63g;51.1Hz,4.32g;g=9.8m/s2)的全身垂直振动。使用红外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将标志点作为振动传递路径上的振子,以1000Hz采样频率对小腿及台面振子进行坐标采集,单次干预时间为15s,振动干预间隔为1min,共24种振动情况(4姿势*6频率)。使用傅里叶变换对每个振子z轴运动轨迹进行拟合,根据拟合得到的参数计算振子振幅传递率及相邻振子间距变化最大范围(Range of Spacing Change,RSC)。采用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Multi-way repeated measures ANOVA)观察振动频率、姿势、小腿方位及小腿位置对生物动态响应指标的影响,若存在因素间的交互,采用简单效应分析进行下一步的检验,采用Bonferroni post-hoc检验进行事后简单两两比较,统计显着性水平p设为0.05。研究结果:振动强度、姿势、小腿方位及位置四因素对振幅传递率与RSC无交互作用,但其中任意三个的组合对传递率存在显着性交互作用。振动强度、姿势、方位对传递率存在显着性的交互作用,事后检验发现,随着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增加,传递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当振动强度达到(2.31g,35Hz)时,小腿后侧与内侧在膝关节屈曲角度为30°时的传递率显着高于膝关节屈曲10°下的传递率(p<0.05)。随着强度的增加,在小腿的前侧与外侧也出现了传递率随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加而显着增加的现象(p<0.05)。对于前足支撑姿势而言,随着振动强度的增加,下肢传递率出现显着性的降低(p<0.05),相比较屈曲膝关节而言,前足支撑下的传递率更低(p<0.05)。振动强度、姿势、位置对传递率也存在显着性的交互作用,事后检验发现,当振动强度大于(45.8Hz,3.63g)时,三个姿势之间才存在显着性的差异,随着振动强度的增加,出现显着性差异的振子位置也更高,随着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增加,出现显着性差异的振子位置也更高。本研究中将同侧不同位置振子传递率相互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的个数作为非线性的程度,经过卡方检验后发现,姿势与方位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x2=8.272,p=0.219>0.05),强度则与方位之间存在交互作用(x2=68.341,p<0.05)。对于另一个指标RSC而言,其受到振动强度、姿势与方位的共同影响,事后检验发现,仅在小腿内侧、外侧发现了随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加RSC显着增加的现象(p<0.05),且后侧、内侧和外侧的RSC显着性高于小腿前侧的RSC(p<0.05),随着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增加,这样的现象愈发明显。对于生物动态响应的计算而言,通过对高速的红外光学动作捕捉系统所采集的振子空间坐标进行拟合,台面振子的平均Pearson相关系数为0.96,小腿上振子平均Pearson相关系数为0.90。研究结论:1.下肢生物动态响应受到振动强度、接受振动时姿势、小腿方位或不同的高度的共同影响,姿势的影响对于四个方位表现出一致,而强度的影响对于四个方位并不一致,其中小腿内侧生物动态响应对于强度的改变最为敏感。2.25Hz-50Hz振动对小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小腿下方(跟腱处),基于紧张性振动反射(TVR)等机理,使用相邻振子间距变化最大范围(RSC)对于振动效应机理的支撑作用更加直接,参考RSC指标对振动剂量选取或许意义更大。
吴荣悦[5](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家用远程上肢康复动作识别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我国是世界上脑卒中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其中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障碍,致残率达到了100%。故上肢功能康复已成为现代康复医学和医疗工程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目前国内针对上肢康复的训练方案多以专业的康复医院为依托,对患者及家属带来经济、生活等多方面压力。为了解决脑卒中患者在传统康复训练过程中存在的经济、生活、心理、康复效果等多方面问题,本文设计出一整套针对患者居家康复的家用上肢康复系统。研究方法:本项目开发的家用远程上肢康复动作识别系统,首先采用Open Pose算法在Open CV平台上进行人体跟踪和识别及关节角度程序设计,开发出关节角度测量模块,并在Open CV平台上开发相应的训练游戏;然后,用Py Qt5工具包将上述模块进行UI封装,开发出相应客户端;最后,采用Django框架和Bootstrap前端框架,开发所需的web模块。以上各个模块间的数据分享,则由My 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完成服务器端模块的配置。为了论证出关节角度测量模块设计的可行性和误差源,本文设计了上肢康复系统对关节活动度测量精度的实验。选取一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受试者,采用两种测量方法——Vicon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家用远程上肢康复动作识别系统——对受试者进行左侧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屈后伸,以及肘关节屈伸三种关节运动角度的外同步测量,并对实验数据加以对比。研究结果:该系统可实现患者居家根据游戏进行康复训练,对反应时长、关节活动度、上肢动作完成度等训练效果均能够实时直观展示,同时实现训练效果数据的记录、保存和上传;训练数据可长期保存并上传云端,便于医师在web端及时查看;清晰掌握患者居家康复进展情况,以便在线指导更为科学、及时。“肩关节外展内收”、“肩关节前屈后伸”、“肘关节屈伸”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94、0.995和0.990,可初步得出,两种测量方式测得的数据一致性较好。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表明,肩关节外展内收采样249个数据点,有6个样本点位于95%一致性界限范围(-13.2,7.5)以外,占比2.4%,两种测量方式差值的均值绝对值为3.1o,误差百分比(两种测量方式最大误差和活动范围的比值)为10.4%;肩关节前屈后伸采样201个数据点,有10个样本点位于95%一致性界限范围(-11.8,6.9)以外,占比4%,两者差值的均值绝对值为2.5o,误差百分比为8.9%;肘关节屈伸采样250个数据点,有9个样本点位于95%一致性界限范围(-4.2,9.5)以外,占比3.6%,两者差值的均值绝对值为2.6o,误差百分比为10.8%。实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新系统在进行自动化测量时,会根据不同测量项目,产生某一方向的系统误差。这是由于关节在旋转过程中,二维成像的局限性导致的,详细原因如下:1.自动识别算法的局限性,导致关节点识别不稳定;2.由于关节在旋转过程中,皮肤和肌肉会相对于骨骼在旋转平面内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从而使旋转后采集的关节点不再是旋转之前采集的位置。研究结论:本文设计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家用远程上肢康复动作识别系统,充分利用并发挥了计算机视觉和便携式硬件设备的优势,能够实现对动作的识别。在上述三种活动中,两种测量方法数据的差值不随测量角度均值的变化而变化,即他们相互独立,超出95%一致性界限范围的数据量均小于5%,一致性程度较好,在康复领域认可的误差范围内。
王婷婷[6](2021)在《髌周内面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髌周内面推拿对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活动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期优化推拿治疗本病临床治疗方案,并提供一定的临床研究参考资料。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南平市人民医院的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通过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查收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髌周内面推拿治疗加上常规推拿治疗,对照组运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躯体功能测试改善情况评估结果;并评估首次治疗后VAS评分、30秒座椅站立测试、膝关节活动度情况,以观察其即刻疗效。收集数据并使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组内比较:一疗程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躯体功能测试(30秒座椅站立测试、40米步行测试、12级爬楼梯测试)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VA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躯体功能测试(30秒座椅站立测试、40米步行测试、12级爬楼梯测试)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躯体功能测试(30秒座椅站立测试、40米步行测试、12级爬楼梯测试)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即刻疗效:(1)组内比较:首次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30秒座椅站立测试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首次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降低及膝关节活动度范围增大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30秒座椅站立测试单次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评价:试验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1.髌周内面推拿结合常规推拿手法及单纯常规推拿手法均能改善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躯体功能。2.髌周内面推拿结合常规推拿手法在改善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屈伸功能即刻效果更为显着。3.髌周内面推拿结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优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效果肯定,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王玉娇[7](2021)在《纳米气泡对多肽和蛋白自组装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多肽或蛋白质在某些条件下会从其可溶形式转化为高度有序的纤维聚集体,这种普遍的现象在许多领域都非常重要。研究表明,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症(AD)、帕金森病(PD)、亨廷顿病(HD)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是由多肽或蛋白的错误折叠和聚集引起的。多肽或蛋白自组装成有序的线性结构是许多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生物传感器、药物输送、催化、组织支架、二氧化碳捕获和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等方面也突显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研究多肽或蛋白在体内或体外的组装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多肽或蛋白的组装聚集和疾病病理学的关系并探索其在许多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多肽或蛋白的聚集或组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溶剂、温度、p H、离子、蛋白浓度、表面和界面等各种因素,都影响着其组装行为以及形成的聚集体的结构和形态。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表面和界面在多肽或蛋白组装聚集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表面和界面到处都有,生物体内存在大量的表面和界面,包括各种细胞的表面、各种细胞器的表面等;同样,在体外实验中,实验用品如容器壁本身会存在大量表面,溶液实验中也会存在大量界面,尤其是气-液界面,这个因素无处不在却经常被忽略。近来,有研究表明宏观尺度的气-液界面附近会富集淀粉样蛋白,导致纤维化显着增加,气-液界面的存在影响α-Synuclein蛋白纤维的形成和生长。但是在纳米尺度上,气-液界面如何影响多肽或蛋白的组装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纳米气泡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被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水/污水处理、农业、工程学、纳米材料、超声造影剂、水产养殖和药物输送等,但是其作用机制并不清楚。纳米气泡尺寸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气-液界面比率,因此,它为在纳米尺度上研究气-液界面对蛋白和多肽组装的影响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平台。综上所述,本论文创新性地把纳米气泡导入到蛋白(多肽)分子的水溶液中,研究其对蛋白(多肽)分子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由此所得到的纳米气泡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崭新信息,将有助于理解纳米气泡如何对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作用等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论文的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简要总结如下。在第一章,本论文详细介绍了蛋白和多肽自组装的重要性,阐述了蛋白和多肽自组装的相关机制,介绍了表征蛋白和多肽自组装的各种方法。另外,对纳米气泡的起源、分类和产生纳米气泡的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归纳,让读者对纳米气泡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在第二章,考虑到多肽分子的结构简单,设计方便,成本低廉,本文优先选用了一个含有11个氨基酸残基的模型肽(NH2-Gln-Gln-Arg-Phe-Gln-Trp-Gln-Phe-Glu-Gln-Gln-NH2,P11),研究了溶液中产生的纳米气泡对该P11多肽自组装的影响。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纳米气泡后,多肽P11在云母表面形成9-13 nm高的螺旋状纤维,而且这种结构的纤维是从溶液中沉积到云母表面的,不是在云母表面生长的,基本不具有表面取向性;而未引入纳米气泡的对照组,P11可以在云母表面生长,其生长取向受云母晶格的影响,最终不断生长为3 nm高的纤维结构。这些结果说明纳米气泡促进了P11的积聚,且产生了新的纳米纤维结构。本文还发现引入纳米气泡后,多肽P11溶液中的β-折叠二级结构增加,说明纳米气泡促进了多肽P11从无规则卷曲到β-折叠的转变,从而促进P11的积聚。硫磺素T(Th T)荧光测量结果显示经过不同的孵育时间后,纳米气泡处理的多肽P11溶液的荧光强度值更高,同样证实了纳米气泡确实会促进P11多肽的自组装。另外,本文还对纳米气泡促进多肽纤维化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在第三章,本论文研究了纳米气泡对蛋白分子自组装行为的影响。众所周知,蛋白质是比多肽更加复杂的体系且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功能,因此研究纳米气泡对蛋白自组装的影响更加有实际意义。本研究选择了一个常见的淀粉样蛋白—胰高血糖素蛋白(HSQGT FTSDY SKYLD SRRAQ DFVQW LMNT),含有29个氨基酸残基,主要在胰腺α细胞中合成,已被广泛用于胰岛素诱导的低血糖症的紧急治疗中。研究表明纳米气泡不仅影响胰高血糖素分子自组装的程度,还对其二级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在形貌结构上,纳米气泡会促进胰高血糖素蛋白形成高度为4 nm左右的纤维结构,而在对照组,纤维的高度仅有2 nm左右。硫磺素T(Th T)荧光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研究表明纳米气泡促进胰高血糖素分子更多地向β-折叠结构转化。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纳米气泡促进胰高血糖素蛋白形成数量更多的纤维。溶液中生成的纳米气泡的存在时间大概为3-4个小时左右,因此我们推测纳米气泡是在蛋白组装前期影响胰高血糖素组装积聚。在第四章,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新的研究方向和值得研究的内容。
赵如玉[8](2021)在《健康老年人居家用上肢训练器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现象加剧,老年人对于居家健身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老年人普遍存在肩关节痛和上肢肌肉组织萎缩的问题,而健康老年人会通过主动健身来提高上肢功能。但现有的家用健身产品市场上,针对老年人上肢训练的产品还比较匮乏,健身器械与居家环境的适配性不高,存在上肢向身体后侧运动训练产品的市场空白。本研究以此为契机,针对老年人上肢锻炼薄弱的问题,展开健康老年人居家用上肢训练器的设计研究,满足老年人在居家环境中对上肢训练的需求,并解决家用型健身产品与住宅空间相容性差的问题。针对现有上肢健身产品训练方式不足的问题,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层次分析法、实验分析法对老年人上肢关节活动度进行主观难易度判断和与标准值的差异性比较,发现老年人上肢肩关节水平伸展和肩关节伸展活动能力差,明确了上肢训练器的训练形式。然后针对健身产品与居家环境适配性差的问题,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和行为分析法对老年人日常居家行为和一天的活动路线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产品与家具椅结合的可能。从老年人心理、生理、行为特征和环境特征,结合对现有上肢训练器产品的问题点总结,得到总的用户需求。针对用户需求难以客观转化为产品设计方案的问题,本研究利用QFD-AD集成模型理论,对收集到的老年人用户需求通过“Z”字形映射,转化为产品的功能需求、进而转化为产品的设计参数,最终得到五个结构设计方案,再利用最小信息公理求解信息量最小的方案,即最优产品解。对最终产品利用老年人体数据进行人机尺寸分析,最后利用JACK人机虚拟仿真软件客观的评价产品的可用性,评价结果良好,满足老年用户群体的需求。本研究创新的将QFD-AD集成模型理论应用到老年健身器材领域上,并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同时本研究从主客观两方面对老年人上肢关节活动度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到老年人上肢最需要训练的方式,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陈景[9](2021)在《中小学校服款式设计开发数字化信息平台研究--基于“千恪”校服品牌 ——基于“千恪”校服品牌》文中研究表明校服的市场容量决定产业的发展规模,预示着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近些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和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中小学在校学生的数量不断攀升,刺激校服需求进一步扩大,推动校服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不少校服企业开始走市场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打造知名校服品牌,提升校服品牌的影响力。“千恪”是安徽省明光市的知名校服品牌,隶属安徽省明光鑫烨文教用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当地有名的优秀企业和高新技术建设企业,十分重视数字化技术在校服产业中的应用。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的数字化水平,实现“立足定远,辐射安徽”校服品牌发展目标,该企业在数字化技术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致力于将其应用于生产的各个环节,推动生产实践的科技化、特色化发展,提升校服产品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构想借助服装数字化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对“千恪”校服设计研发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构建校服款式设计信息平台。将AI、CAD、V-Stitcher等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校服产品设计开发的各个环节,并借助数据库技术和网页技术将各个环节的设计元素资源进行分类存储,实现校服设计资源的快速调用和循环利用,从而提高了校服设计开发的效率。论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收集国内知名校服品牌的成品款式图590例,并按照系列、品类、风格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然后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各个系列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中小学校服在廓形、色彩、材质、部件和图案五个设计元素上的特点。根据分析结果对校服设计元素进行二级分类,以此作为“千恪”校服在设计研发过程中的设计元素的分类原则。这些分类指标也可以成为中小学生校服信息平台中数据库结构设计的逻辑依据和数据的检索指标。(2)结合市场调研结果和校服设计开发的流程,对“千恪”校服的设计研发过程进行数字化创新性改造,并构建中小学校服款式设计信息平台。在校服数字化设计流程上,将AI、PS、CAD、Vstitcher等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款式开发、二维样板制作和三维样衣虚拟环节,研究了“千恪”校服在廓形、材质、色彩、部件和图案元素在设计开发过程的快速组合调用的技术路径。其中重点研究了本地文化元素在图案上的创新性融合设计,以满足校服特色化发展的需求。对得到的校服数字化技术流程和图案数字化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并据此完成各类款式图48款,图案设计72例,仿真样本21例,为后续中小学校服信息平台的各类数据库提供了数据资源的支持。(3)中小学校服款式设计开发信息平台是一款集宣传展示和设计资源存储与调用的综合性平台。根据其相应的设计需求对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块、数据库模块、数据表结构和系统建模分别进行了设计。整个信息平台的功能结构框架分为两级,一级页面由首页、标准.资讯、成衣校服、定制设计、校服科技五个部分构成,其中首页、标准.资讯和校服科技为静态页面,作为公司宣传使用,具有活动发布、信息更新和标准查询等功能。成衣校服、定制设计均设有二级数据库,存储相应的设计素材,具有数据浏览、数据编辑、数据检索和数据下载的功能。在技术开发上,整个系统基于Win10操作平台,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ootstrap、IDLE、Flask服务器、My SQL数据库等技术进行开发,运用Python语言完成前后台界面的搭建,实现系统整体的运行。本课题对“千恪”校服的设计元素和产品开发流程进行了数字化工程的探索研究,契合了当下服装数字化发展趋势,也符合校服品牌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潮流。中小学生款式设计开发信息平台的搭建,不仅实现了设计资源的存储和快速调用,提高了校服设计开发的效率,还整合了校服款式开发的各个环节,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联动开发,提高了企业的数字化科技水平,大大地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冯春艳[10](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二、频率数字在人体科学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频率数字在人体科学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人体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人体成分组成 |
1.3 生物电阻抗测量研究现状 |
1.4 人体成分模型研究现状 |
1.5 生物电阻抗测量系统介绍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2. 生物电阻抗理论基础 |
2.1 生物阻抗模型 |
2.2 人体整体阻抗模型 |
2.3 人体分段阻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BIS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2 FPGA控制模块 |
3.3 激励信号发生模块 |
3.3.1 信号发生电路 |
3.3.2 电流源电路 |
3.4 响应信号采集模块 |
3.4.1 信号采集电路 |
3.4.2 有源电极 |
3.4.3 电压测量电路 |
3.5 模拟多路复用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4.BIS测量系统程序设计及实验分析 |
4.1 BIS测量程序设计 |
4.2 BIS测量算法设计 |
4.2.1 Multisine激励信号 |
4.2.2 BIS整周期同步测量 |
4.2.3 FFT原理 |
4.2.4 阻抗谱计算 |
4.3 BIS测量系统SNR和误差分析 |
4.3.1 BIS测量SNR分析 |
4.3.2 BIS误差分析 |
4.4 人体BIS测量 |
4.4.1 实验准备 |
4.4.2 人体BIS测量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人体成分分析模型建立 |
5.1 BIS数据预处理 |
5.1.1 主成分分析数据降维 |
5.1.2 BIS数据降维 |
5.2 数据库建立及人体特征参数 |
5.2.1 数据库建立 |
5.2.2 人体特征参数 |
5.3 BP神经网络模型 |
5.3.1 BP神经网络 |
5.3.2 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5.3.3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分析 |
5.4 G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 |
5.4.1 GA优化BP神经网络 |
5.4.2 GA优化BP神经网络设计 |
5.4.3 GA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分析 |
5.5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 |
5.5.1 支持向量回归机 |
5.5.2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设计 |
5.5.3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预测分析 |
5.6 模型对比分析 |
5.7 人体成分分析预测 |
5.8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理论阐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概念 |
1.2.2 体育基本技术研究 |
1.2.3 武术基本技术研究 |
1.2.4 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研究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点 |
2 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技术释义 |
2.2 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理论依据 |
2.3 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理论原则 |
2.3.1 原真性原则 |
2.3.2 时代性原则 |
2.3.3 全面性原则 |
3 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分解阐释 |
3.1 调身基本技术分析 |
3.1.1 调身技术的动作元素 |
3.1.2 调身技术的动作轨迹 |
3.1.3 调身技术的动作姿势 |
3.2 调息基本技术分析 |
3.2.1 调息技术的摄气练习 |
3.2.2 调息技术的行气练习 |
3.2.3 调息技术的固气练习 |
3.2.4 调息技术的吐气练习 |
3.3 调心基本技术分析 |
3.3.1 调心技术的主要状态 |
3.3.2 调心技术的主要形式 |
4 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分类阐释 |
4.1 基本技术的练习形式 |
4.1.1 结合时代要求,加强动功技术 |
4.1.2 紧贴健康需求,开发静功技术 |
4.2 基本技术的练习方式 |
4.2.1 注重身心合一的徒手练习 |
4.2.2 促进身械协调的器械练习 |
4.3 基本技术的练习功用 |
4.3.1 坚持以疗病为根本的技术 |
4.3.2 注重以养生为前提的技术 |
4.3.3 强化以壮力为核心的技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多因素交互影响下振动在下肢皮肤表面传递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词缩写表(Abbreviations)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振动效应 |
2.1.1 肌肉力量 |
2.1.2 爆发力 |
2.1.3 平衡能力 |
2.1.4 骨密度 |
2.2 振动效应机理 |
2.3 影响振动效应的因素 |
2.4 振动的生物力学描述 |
2.4.1 振动的定义 |
2.4.2 振动的描述 |
2.4.3 受迫振动 |
2.5 生物动态响应 |
2.5.1 生物动态响应基本概念 |
2.5.2 生物动态响应的测量 |
2.5.3 影响动态生物响应的因素 |
2.6 综述总结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对象 |
3.2.1 纳入标准 |
3.2.2 排除标准 |
3.3 仪器设备 |
3.3.1 全身振动台 |
3.3.2 Qualisys三维运动学捕捉系统 |
3.3.3 其他实验用品 |
3.3.4 信号采集处理软件 |
3.4 实验步骤 |
3.4.1 正式实验前准备工作 |
3.4.2 受试者信息采集 |
3.4.3 粘贴反光点 |
3.4.4 调整关节角度及振动频率 |
3.4.5 实验流程 |
3.5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5.1 数据采集 |
3.5.2 数据处理 |
3.6 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基本信息 |
4.1.1 参与者基本信息 |
4.1.2 振动台参数 |
4.1.3 Marker点粘贴情况 |
4.2 多因素对传递率的影响 |
4.2.1 强度、姿势与方位对传递率的影响结果 |
4.2.2 姿势、强度及位置对传递率的影响结果 |
4.2.3 姿势或强度对于不同方位下振动传递非线性程度的影响 |
4.3 多因素对于间距变化范围的影响 |
4.4 拟合程度结果 |
5 综合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局限与展望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基于深度学习的家用远程上肢康复动作识别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传统的人体捕捉系统 |
2.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姿态估计算法的研究现状 |
2.3 关节角度测量发展综述 |
2.4 基于人体姿态识别的康复训练系统的发展 |
3 上肢康复动作识别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
3.1 系统设计目标 |
3.2 系统总体设计要求和组成 |
3.3 系统主要技术介绍 |
4 上肢康复动作识别系统软件设计 |
4.1 基于深度学习的关节角度测量模块设计 |
4.1.1 基于Open Pose算法的关节点检测 |
4.1.2 数据集和模型选取 |
4.1.3 模型检测过程代码 |
4.2 系统功能分析 |
4.2.1 系统角色设定 |
4.2.2 系统功能框图 |
4.3 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设计步骤 |
4.4.2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4.4.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4.5 康复训练和关节活动评定客户端 |
4.5.1 需求分析 |
4.5.2 功能设计 |
4.5.3 游戏设计思路 |
4.6 康复训练和关节活动评定web客户端 |
4.6.1 需求分析 |
4.6.2 架构设计 |
5 家用远程上肢康复动作识别系统的实现 |
5.1 康复训练和关节活动评定客户端实现 |
5.1.1 患者信息管理模块的实现 |
5.1.2 主界面实现 |
5.2 康复训练和关节活动评定web客户端实现 |
6 系统信效度的实验研究 |
6.1 关节角度测量模块精度验证实验 |
6.2 测试方法与步骤 |
6.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髌周内面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分组及单盲法 |
2.3 干预方案 |
3 疗效观察指标及方法 |
3.1 VAS评分 |
3.2 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
3.3 膝关节活动度测量 |
3.4 躯体功能客观测定 |
3.5 疗效观测时间 |
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5 不良事件处理 |
6 脱落病例处理 |
7 统计学方法 |
8 质量控制 |
9 伦理原则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比较 |
3 各观察指标对比 |
3.1 VAS评分情况比较 |
3.2 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情况比较 |
3.3 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比较 |
3.4 躯体功能客观测定比较 |
3.5 即刻疗效比较 |
4 临床疗效比较 |
5 不良事件统计 |
分析与讨论 |
1 中医对KOA认识与治疗 |
1.1 病因病机 |
1.2 中医治疗 |
2 西医对KOA认识与治疗 |
2.1 发病机制 |
2.2 治疗方面 |
3 髌周内面推拿治疗KOA的选择依据 |
3.1 推拿治疗KOA依据 |
3.2 选择髌周内面推拿依据 |
3.3 髌周内面推拿手法 |
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4.1 VAS评分 |
4.2 WOMAC疼痛量表 |
4.3 膝关节屈伸活动度 |
4.4 躯体功能客观测试 |
5 结果分析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VAS、WOMAC指数积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分析 |
5.3 即刻疗效比较分析 |
5.4 躯体功能客观测定比较分析 |
5.5 临床疗效分析 |
6 存在不足与研究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纳米气泡对多肽和蛋白自组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肽和蛋白自组装的重要性 |
1.2 多肽和蛋白自组装的相关机制 |
1.2.1 静电力 |
1.2.2 氢键 |
1.2.3 π-π堆积力 |
1.2.4 疏水相互作用 |
1.2.5 范德华力 |
1.3 多肽和蛋白自组装的影响因素 |
1.3.1 溶剂 |
1.3.2 温度 |
1.3.3 pH |
1.3.4 表面和界面 |
1.4 多肽和蛋白自组装的各种表征手段 |
1.4.1 原子力显微镜 |
1.4.2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
1.4.3 荧光探针检测方法 |
1.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1.4.5 圆二色谱 |
1.5 纳米气泡的发现与发展 |
1.6 纳米气泡的定义与分类 |
1.6.1 表面纳米气泡 |
1.6.2 体相纳米气泡 |
1.6.3 其他类型的纳米气泡 |
1.7 纳米气泡的制备方法 |
1.7.1 乙醇-水替换方法 |
1.7.2 电化学法 |
1.7.3 压力变化法 |
1.7.4 其他方法 |
1.8 关于本篇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纳米气泡对多肽P11 自组装的影响研究 |
2.1 多肽P11 的起源和研究意义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多肽P11 实验样品的选取与条件探索 |
2.2.2 AFM气相下表征多肽P11 组装体的形貌结构 |
2.2.3 AFM液相原位实时监测多肽P11 自组装过程 |
2.2.4 ThT荧光分子探针检测多肽P11 自组装动力学 |
2.2.5 CD谱表征多肽P11 的二级结构变化 |
2.2.6 NTA检测PBS中产生的纳米气泡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研究 |
2.3.1 多肽P11 的溶解条件和AFM观测到的自组装纤维 |
2.3.2 多肽P11 的临界自组装浓度 |
2.3.3 纳米气泡对多肽P11 自组装纤维高度的影响 |
2.3.4 纳米气泡对多肽P11 实时原位自组装过程的影响 |
2.3.5 多肽P11 自组装成的新型螺旋结构的统计分析 |
2.3.6 纳米气泡对多肽P11 自组装动力学的影响 |
2.3.7 纳米气泡对多肽P11 二级结构的影响 |
2.3.8 纳米气泡的数量以及尺寸分布研究 |
2.3.9 通过实验排除压强和溶解气体的影响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纳米气泡对胰高血糖素蛋白的自组装的影响研究 |
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3.2 实验材料与检测方法 |
3.2.1 胰高血糖素蛋白的溶剂选取与条件探索 |
3.2.2 AFM气相环境下表征胰高血糖素蛋白组装体的形貌结构 |
3.2.3 AFM液相原位实时监测胰高血糖素蛋白自组装过程 |
3.2.4 SEM表征胰高血糖素蛋白的自组装纤维结构 |
3.2.5 TEM表征胰高血糖素蛋白的自组装纤维结构 |
3.2.6 ThT荧光分子探针检测胰高血糖素蛋白自组装动力学 |
3.2.7 FTIR表征胰高血糖素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 |
3.2.8 NTA检测去离子水中产生的纳米气泡 |
3.2.9 胰高血糖素蛋白浓度检测手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研究 |
3.3.1 胰高血糖素蛋白的溶解条件和自组装 |
3.3.2 纳米气泡对胰高血糖素蛋白自组装纤维高度的影响 |
3.3.3 纳米气泡对胰高血糖素蛋白实时原位自组装过程的影响 |
3.3.4 纳米气泡对胰高血糖素蛋白自组装纤维长度的影响 |
3.3.5 纳米气泡对胰高血糖素蛋白自组装动力学的影响 |
3.3.6 纳米气泡对胰高血糖素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3.3.7 纳米气泡的数量以及尺寸分布研究 |
3.3.8 纳米气泡在“种子”实验中对胰高血糖素蛋白自组装的影响 |
3.3.9 纳米气泡对胰高血糖素蛋白单体浓度的影响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研究结果总结 |
4.2 对于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健康老年人居家用上肢训练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上肢训练的研究现状 |
1.2.2 家用上肢训练器的研究现状 |
1.2.3 现有上肢训练器面临的问题 |
1.2.4 QFD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5 公理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6 QFD-AD集成模型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老年人群需求与上肢功能分析 |
2.1 健康老年人的界定 |
2.2 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征分析 |
2.2.1 生理特征 |
2.2.2 心理特征 |
2.3 老年人居家环境与行为调研分析 |
2.4 老年人居家健身需求分析 |
2.5 老年人上肢运动功能研究 |
2.5.1 上肢运动功能定义 |
2.5.2 老年人上肢关节活动的实验研究 |
2.5.3 老年人上肢活动主观难易度分析 |
2.5.4 老年人上肢活动最大关节角度分析 |
2.5.5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家用上肢训练器的分析和QFD-AD的应用 |
3.1 家用上肢训练器的调研分析 |
3.1.1 上肢训练器的定义及分类 |
3.1.2 家用上肢训练器存在的问题 |
3.1.3 家用上肢训练器的功能分析 |
3.1.4 家用上肢训练器的造型分析 |
3.2 QFD-AD在家用上肢训练器中的应用 |
3.2.1 上肢训练器的用户需求权重分析 |
3.2.2 上肢训练器的设计需求分析 |
3.2.3 上肢训练器的设计参数求解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实践 |
4.1 设计方案及草图 |
4.2 模糊信息公理求解最佳设计方案 |
4.3 设计定位 |
4.3.1 功能定位 |
4.3.2 造型定位 |
4.3.3 技术定位 |
4.4 产品方案 |
4.4.1 产品方案展示 |
4.4.2 产品方案优化 |
4.5 人机工程学分析 |
4.5.1 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 |
4.5.2 上肢训练器的使用模式分析 |
4.5.3 肩关节伸展训练人机分析 |
4.5.4 休闲座椅模式人机分析 |
4.5.5 肩关节水平伸展训练人机分析 |
4.6 最终方案 |
4.7 样机制作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评价 |
5.1 JACK人机工程学设计与分析 |
5.2 JACK虚拟环境下上肢训练器人机分析及评价 |
5.2.1 建立仿真组 |
5.2.2 建立数字人模型 |
5.2.3 仿真组与数字人模型姿态匹配 |
5.2.4 上肢可达域分析与评价 |
5.2.5 上肢静态受力强度分析与评价 |
5.3 产品可用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存在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小学校服款式设计开发数字化信息平台研究--基于“千恪”校服品牌 ——基于“千恪”校服品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 |
1.4.3 研究难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校服起源和发展 |
2.1.1 国外 |
2.1.2 国内 |
2.2 中小学校服产业现状和相关标准 |
2.2.1 国外 |
2.2.2 国内 |
2.3 中小学校服设计开发 |
2.3.1 款式设计 |
2.3.2 订购系统 |
2.4 相关数字化技术 |
2.4.1 三维虚拟技术 |
2.4.2 数据库技术 |
3 中小学校服现状调研 |
3.1 中小学校服产品调研及分析 |
3.1.1 样本收集与归类分析 |
3.1.2 设计元素分析 |
3.2 “千恪”校服调研及分析 |
3.2.1 问卷调研 |
3.2.2 实践调研 |
3.2.3 “千恪”校服特色图案设计 |
3.3 “千恪”校服款式设计方案 |
3.3.1 设计元素属性分类 |
3.3.2 校服数字化流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千恪”校服设计数字化改造技术方案 |
4.1 数字化技术平台概述 |
4.1.1 平台概述 |
4.1.2 功能特点 |
4.2 数字化改造的技术流程说明 |
4.2.1 校服款式开发 |
4.2.2 校服结构数字化设计 |
4.2.3 校服三维虚拟数字化设计 |
4.3 校服设计元素的数字化设计 |
4.3.1 廓形元素数字化设计 |
4.3.2 材质元素数字化设计 |
4.3.3 色彩元素数字化设计 |
4.3.4 部件元素数字化设计 |
4.4 校服图案数字化设计 |
4.4.1 图案元素设计 |
4.4.2 图案工艺设计 |
4.4.3 图案仿真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千恪”校服款式设计信息平台的搭建 |
5.1 信息平台建立目标 |
5.1.1 信息平台目标 |
5.1.2 信息平台设计原则 |
5.1.3 网站定位 |
5.2 信息平台整体功能模块设计 |
5.2.1 信息平台对象 |
5.2.2 信息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5.2.3 信息平台整体框架和概念模型设计 |
5.3 信息平台功能模块实现 |
5.3.1 信息平台开发工具 |
5.3.2 数据库表设计 |
5.3.3 前后台功能模块实现 |
5.4 信息平台应用实例验证与评价 |
5.4.1 信息平台实例验证 |
5.4.2 信息平台应用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小学校服款式产品样图 |
附录2 校服行业相关标准 |
附录3 明光中小学生校服款式问卷调查 |
附录4 款式设计图 |
附录5 部件设计图部分样品 |
附录6 图案设计部分样品 |
附录7 校服款式仿真图 |
附录8 信息平台系统运行部分代码 |
致谢 |
(10)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
二、 研究问题 |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 概念界定 |
(一)核心概念 |
(二)相关概念 |
(三)小结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
三、 研究取向 |
(一)质的研究 |
(二)个案研究 |
四、 具体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文本分析法 |
(五)行动研究法 |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转变理论 |
(二)知识结构理论 |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
(一)教学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三、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确定研究对象 |
(三)制定行动计划 |
四、 行动实施 |
(一)系统提取 |
(二)揭示前概念 |
(三)激发元认知 |
(四)抽象概括 |
五、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六、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五、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研究反思 |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
一、 研究结论 |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
二、 研究建议 |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
三、 研究不足 |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 研究展望 |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频率数字在人体科学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荆州市高校学生宿舍建筑风环境模拟分析及优化策略[D]. 陈涵. 长江大学, 2021
- [2]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人体成分分析方法研究[D]. 王鹏举.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健身气功基本技术的理论阐释研究[D]. 宋亚佩.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4]多因素交互影响下振动在下肢皮肤表面传递的特征研究[D]. 王肖旋.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5]基于深度学习的家用远程上肢康复动作识别系统[D]. 吴荣悦.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6]髌周内面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D]. 王婷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纳米气泡对多肽和蛋白自组装的影响研究[D]. 王玉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8]健康老年人居家用上肢训练器设计研究[D]. 赵如玉. 东华大学, 2021(01)
- [9]中小学校服款式设计开发数字化信息平台研究--基于“千恪”校服品牌 ——基于“千恪”校服品牌[D]. 陈景. 东华大学, 2021(09)
- [10]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