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练习19 科技类(2)(论文文献综述)
郑雨婷[1](2020)在《生活情境塑造在对外汉语初中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较多,或理论研究,或教学实践分析。口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情境作为交际发生的具体环境,作为意义理解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情境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兴奋感和期待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与学生实际生活关切度高的情境则更容易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动机,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实现新的意义建构。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生活情境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借助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方式塑造生动、真实的情境以辅助教学。文章结合作者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前人的成果,将目前对外汉语初中级口语教学中的生活情境分为日常生活类、学习与工作类、情感观念类、历史文化习俗类、社会热点类、自然科技类六种。将生活情境塑造的方式分为实物、图片、多媒体、游戏活动塑造四种。同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对生活情境的整体需求,以及在不同教学环节学生更期待的生活情境塑造方式,为具体的教案设计及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对代表性口语教材中生活情境的统计分析,则有助于教师了解生活情境在教材中的整体分布情况,更好地开展课堂生活情境塑造,提升口语教学成效。
柯莹[2](2019)在《《发展汉语(二)》(初)与《汉语教程》(初)中文化项目的编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梳理采集《发展汉语(二)》(初)与《汉语教程》(初)总共2套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项目,通过探讨两套教材在文化项目编排上的优势与不足,来进一步讨论在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项目应该如何编排。首先,本文先通过建立文化项目数据统计表的方式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研究辅之,分析文化项目的编排特点。同时,再对学习《发展汉语(二)》(初)的华东师范大学的留学生和学习《汉语教程》(初)的上海财经大学的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设置文化项目测试题来对比两所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完教材后对文化项目的掌握程度,再通过两所学校学生对文化项目感兴趣程度的分析,对比两套教材在文化项目的设置上是否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通过结合学生对文化项目的掌握程度和感兴趣程度的调查,进一步地探讨两套教材在文化项目编排上的所呈现出的优势与不足。从两所不同学校留学生对文化项目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来看,在重合部分的文化项目的掌握上,《发展汉语(二)》(初)略高于《汉语教程》(初)。但是在不重合的部分,显然《汉语教程》(初)所设置的文化项目的学习效果要稍微好于《发展汉语(二)》(初)自己所设置的文化项目。从学生对文化项目的兴趣程度的调查这部分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学习这两套教材留学生都最感兴趣的知识文化项目有生活方式、地理概况,而交际文化项目是问候与道别、宴请与送礼和道歉与道谢。综上两个调查,笔者发现教材掌握程度较好的部分与兴趣程度是较为吻合的,学生的兴趣程度虽然不能完全决定学习效果,但是对文化项目的掌握程度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最后,笔者基于前文的研究,从初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编排的内容、方式和教学启示入手,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对全文做了系统性的总结,并对文章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周婧景[3](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提出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洪荧[4](2019)在《中印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下,我国逐步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教育界学者纷纷展开国内外教材的研究,以求为教材编写和使用提供建议。我国学者对于国外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近些年研究对象逐步转向到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以求从新的角度获得教育发展经验。印度作为我国邻国,人口众多,独立后经历过六次课程改革,且一直重视科技发展,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和物理学家,可见印度的理科教育发展有其优势之处。近些年来,大量印度学生持续来华留学,我国逐渐重视印度基础教育的发展,开始了解印度基础课程的特点。因此,比较中国和印度的初中物理教材不仅有利于帮助我国了解印度教材和我国教材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而且能为我国物理教学的实施提供帮助。为了充分了解国内外物理教材研究现状,笔者查阅了众多关于国内教材之间的比较以及中外教材比较研究的文献,还收集了印度教育教学的相关资料,发现我国中外教材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缺少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近些年我国学者的目光开始转向邻国——印度,主要对其计算机、数学等理科课程进行研究,但还未涉及初中物理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对中印初中物理教材进行具体比较对我国物理教学和课程的发展有借鉴作用。笔者选取全国使用广泛的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和印度NCERT版初中物理教材为研究对象,先分析、比较了中印两国的学制和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标准。通过对两国学制的比较,得出两国物理课程内容选取的特点,再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三方面对两国课程标准进行细致地比较,总结得出两国课程存在的共性与差异,结合教学得出一定的启示。接着,笔者对中印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的选择进行比较,帮助教材使用者对教材知识内容有更深地把握。对于知识内容的比较,先将苏科版和NCERT版教材的共同知识内容分为“声”、“力与运动”、“光”、“电与磁”、“能量”五个主题,通过对整体知识结构和各主题知识内容占比的统计,得出苏科版和NCERT版教材对于各主题知识内容的安排顺序和特点;并对各主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进行讨论,挖掘两版教材知识内容的优缺点;接着选取了中印初中物理教材中三个典型案例,分别是“牛顿第一定律”、“光的折射”、“欧姆定律”三部分知识内容,从内容编排、概念和规律、实验这个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得出两版教材在具体课题中内容形式、实验安排、生活素材等方面的特点。结合两国教材的优点,为我国实施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建议,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笔者展开中印两版教材内容的呈现的比较,对教材框架、栏目、插图、习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得出各呈现形式的特点,并结合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两国在教材内容呈现上的特色和优缺点。最后,对中印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分析进行总结,得出中印两版教材的异同之处,并结合两国教材的特色之处,为教材的编写提供新思路,为教师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提出建议。
牛会丽[5](2021)在《汉语中级精读教材适用性对比研究 ——以《汉语纵横》和《拾级汉语》为例》文中指出《汉语纵横·精读课本》(第二版)和《拾级汉语·精读课本》都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供来华留学生使用的汉语长期进修系列教材,两者中级部分的教学对象都是本科二年级的留学生,目前学界关于这两套教材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文本结构上进行分类、数据实证方面的研究缺乏。因此,本文对这两套目前中级精读教材市场占有率高、使用广泛的国际中文教学精读教材的中级部分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这两套教材各自的特点,为教材使用者选用教材提供参考。本文主要从课文、词汇、语法点、练习题四个角度出发结合使用满意度调查对《汉语纵横·精读课本》(第二版)(中级)和《拾级汉语·精读课本》(中级)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语中级精读教材选编的应然状态。在课文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两套教材课文的题材、体裁和来源。《汉语纵横》共涉及六种题材,且题材分布均衡;《拾级汉语》共涉及四种题材,相对来说分布并不均衡。两套教材都以记叙、议论和说明三种体裁为主,并包含少量的小说,不同的是《汉语纵横》中还有应用文,《拾级汉语》中还有童话。两套教材课文的来源都以报纸、期刊、网络和作家作品为主,但《汉语纵横》中未标明出处的课文较多。在词汇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两套教材的词汇量、词汇的编排形式以及词汇释义。两套教材的词汇量差别并不大,不同的是《汉语纵横》的词汇量由上册到下册呈递增趋势,《拾级汉语》呈递减趋势。两套教材都是以“序号——词语——拼音——词性——释义”的形式对词语表中的词语进行编排的,《拾级汉语》每课的生词在课文中都有所标注,而《汉语纵横》没有标注。《汉语纵横》对词语进行释义时,在英文的基础上添加了中文释义,而《拾级汉语》只有英文释义。在语法点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两套教材语法点的数目、编排形式和切分情况。《拾级汉语》的语法点数量多于《汉语纵横》。《汉语纵横》没有对每课的语法点进行分类,《拾级汉语》则将每课的语法点分为“注释”“词语选讲”“语言点”三个模块。两套教材都把那些包容量大、系统复杂的语法点切分成小语法项目。在练习题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两套教材配套练习题的编排体例、题量和题型。《汉语纵横》的配套练习题独立于教材之外单独成册,《拾级汉语》的练习题附在每课语法点讲解之后。《汉语纵横》练习题的数量多于《拾级汉语》。两套教材练习题的题型都很丰富。本文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了教师和学生两大教材使用主体对于教材的意见。整体而言,教师和学生对这两套教材都是比较满意的,但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了两大问题:《汉语纵横》练习题量太大,《拾级汉语》课文缺乏趣味性。在以上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汉语中级精读教材选编的应然状态。就课文而言,在选择题材时要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处理好时代性与保守性之间的关系,话题编排顺序要合理;在体裁编排时要注重体裁的广泛性、均衡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编排体裁顺序;课文的来源要广泛,以充分保证课文内容的丰富性。就词汇而言,词汇量需要与大纲要求相符合,随着课程的推进逐渐增加,对词汇复现率、超纲词汇特别关注;生词在课文中要加以标注以便于学生学习,每课词语表中的词语要标注拼音、词性、释义以及在大纲中的等级;在对词语进行释义时尽量使用汉语。就语法而言,语法点的数量要与大纲相符合;编排要呈现出系统性;在对语法点进行讲解时,要简洁明了,适当使用一些语言公式。就练习题而言,练习题要有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之分,编排时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好分单元编排,每个单元设置单元测试;练习题的数量不宜太多,每课十道大题为宜;题型要丰富,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适当编排一些背诵类的练习题。《汉语纵横·精读课本》(第二版)(中级)和《拾级汉语·精读课本》(中级)都是非常优秀的、值得选用的国际中文教学教材,但由于编写理念的不同,两者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本文就其各自的特点加以对比分析,以便学习两者的优点,改进不足之处,以期为国际中文教学工作者以及汉语学习者在选用教材时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日后国际中文教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贡献一己之力。
于萍萍[6](2019)在《新HSK和《发展汉语》的文化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汉语》作为国内外通行最广的对外汉语教材之一,其编写原则注重从交际目的出发,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汉语教材是传播与接收中华文化的媒介,汉语学习者也需要借助教材来通过考试。新HSK是目前汉语水平测试的权威代表,覆盖面非常广泛,在旧HSK的基础之上完善了分数、题型、等级等方面的内容,与现行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和教材紧密贴合,能够更加客观地检测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本文以《发展汉语》系列综合教材和新HSK真题为研究对象,对两者涉及的文化因素做出统计与分析,从而对比得出《发展汉语》和汉语水平考试的配合度,以此为教材文化因素的编写和考生应试提供客观合理的建议。本文共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第二章统计了《发展汉语》(含初级、中级和高级综合)的文化因素数据,然后从比重和内容方面,对整理出来的文化因素作出说明与分析。第三章统计了2018版三十套新HSK真题(含1-6级)的文化因素数据,然后从比重和内容方面,对整理出来的文化因素作出说明与分析。第四章对比《发展汉语》和新HSK文化因素的分布、复现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两者的配合度。第五章是结语,根据第四部分《发展汉语》和新HSK对比的结果,对汉语教材的编写和考生应试提出客观合理的建议。本文研究的创新点是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和新HSK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数据统计,从不同方面对比两者的配合度。最后结合《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的编写目标,对《发展汉语》教材文化因素的编写和考生应试提出几点建议。
曹晔华[7](2015)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建构与高校创新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推动新媒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科技传播也呈现出不断集成和创新的发展趋势。与蓬勃发展的科技传播事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传统科技传播人才陷入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手段单调落后的窘境,以及既拥有多层次科技传播知识结构、又拥有新兴科技传播技术与实践的交叉型科技传播人才存在巨大缺口。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传统媒体的转型和高校传播学专业培养的变革,都对培养新媒体环境下新型科技传播人才提出了巨大需求。基于此,本论文将研究重心定于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建构与高校创新培养机制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关于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探寻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相关高校人才培养的不足与起因,结合科学传播理论和胜任力模型理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然后基于素质模型和创新教育理论,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高校创新培养机制和协同条件建设等。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和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3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科技传播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科技传播专业当前存在如下问题,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目标涣散、科技传播实际技能培养不足和学术型师资难以支撑职业化教育等,其主要是因为教育体制僵化、管理体制封闭和教育导向扭曲,导致学制缺乏灵活性、学科建设孤立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国外发达国家科技传播教育兴起较早,发展也较为成熟,考察其办学特点,并总结其成功经验,再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完善国内科技传播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此,本文重点选取了美国、英国和日本3个发达国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发现美国专业设置非常细化、学制灵活、课程设置多样、教学组织形式自由、注重实践、高强度训练、师资业界背景深厚、关注本土和现实问题;英国专业设置细化,同时重视实践课程的安排;日本专业设置同样细化,此外培养目标明确、注重文理训练相结合、重视实践培养和课程设置丰富多样等特色突出。总的来说,美、英和日本等国科技传播教育各具特色,但专业细化和重视实践教育是其共有的特点,反观国内在此两点上均存在明显缺陷,发达国家科技传播专业建设的经验为我国高校科技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基于新媒体对科技传播人才提出的挑战,本文先是将科技传播人才分为了科技类媒体的新闻工作者、科技场馆类的优秀工作者、科普类作品创作与设计人才以及科普研究与开发人才四大类,然后运用专家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具备的素质维度和指标进行了界定,初步拟定了由政治素质等六大素质构成的基础素质维度,紧接着通过问卷调研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对专家访谈法以及文本分析法得出的素质维度进行因子分析,概括、凝练相应的素质维度和指标,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该素质模型主要由知识素质等七个素质维度和传播学知识等21项素质指标构成。该素质模型的构建对于高校科技传播专业学生的培养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和考核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最后,依托素质模型对科技传播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本文深入研究了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机制。从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实践训练和评估等环节,构建了覆盖科技传播人才高校培养全过程、有针对性的创新培养机制,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方向和阶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如招生上,探索了综合素质档案袋、自主招生面试、合作单位联合短期实习和评估等创新方式;培养方案上,针对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培养,分别设计了“3+X”两段式培养模式和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上,划分为本科生初阶课程体系(四大模块:公共课与数理基础课群、专业基础必修课群、专业理论选修课群和专业实践选修课群)和研究生进阶课程体系两大体系;教学方式上,针对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分类,分别采取校内导师制和校外导师制等等。在师资队伍优化、教学与实践平台搭建和实践氛围营造等协同条件建设方面,重点讨论了师资队伍的优化,设计了长期离岗和短期在岗,全职教师提升实践经验的体制机制改革,以及长短期聘请业界资深人士的方式,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总之,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本着创新和改革的精神,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科技传播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开发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方案,对培养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新型科技传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易胜[8](2018)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有机化学教科书中生活化内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应用广泛。同时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也服务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在高考试题中有机化学知识比例较大,选做有机的学生占大部分。和无机化学相比,有机化学学科思维方法、学习策略有较大差异性,对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科书的生活化逐渐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本文通过考查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四章第二节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生活化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活化内容教学的针对性建议,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研究的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力图为生活化内容教学提供一定参考。第二部分对有关核心概念作出界定,并做了理论基础的分析,然后对教科书中生活化内容进行统计。从内容分类以及呈现方式两个维度来看,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分为衣类、食类等八种类别和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十二个板块。其中食类内容最多,这与大量有机物的应用有关,也说明教科书比较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第三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对生活化内容的期望与教科书中呈现的内容作对比分析。大多数学生对生活化内容较感兴趣,教科书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堂上,但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对于学习书中该部分内容的主动意识也不够,课外实践较少。第四部分研究了有机化学教科书中生活化内容的功能,进行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的教学案例分析,做了教学效果评价。本研究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在此为依据向教师提出生活化内容教学的有关建议。基于上述文本分析,从三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化学教科书。对教科书编写者来说,要以生活化理念为编写指导思想;对教科书使用者教师来说,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书,尝试新教法,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生活化、课外作业的生活化;对教科书学习者学生来说,熟悉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实践,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体验化学问题,感受化学知识的价值。
成思[9](2018)在《《发展汉语·高级听力》听力材料与练习设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十分重要,只有学习者接受到有效的输入,才可能做到较好的输出。但对外汉语界对听力课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综合课和口语课的重视程度。听力教材是听力教学的依据,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而教材中听力材料的选取和听力练习的设置直接关系到该套听力教材的优劣。现有的关于听力教材的研究成果,多数关注的是初、中级听力教材的编写情况,对于高级听力教材编写情况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文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高级听力教材《发展汉语·高级听力》作为考察对象,分析其听力材料选取及练习设置方面的问题,旨在为今后高级听力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通过数据统计的方法,从该教材语料的来源、体裁和话题类型、语料长度和生词比例、录音语速、练习题的题型题量、题型难易度等角度考察《发展汉语·高级听力》的听力材料和练习设置。我们发现《发展汉语·高级听力》基本上能够满足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但也存在听力材料某些话题与体裁分布不合理、听力材料语速过慢、题型设计难度稍低、对听力微技能的训练不够全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结合已有听力教材编写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编写建议。
魏晓东[10](2019)在《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与验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质量不仅体现在学业成绩上,还综合体现在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上。《OECD学习框架2030》明确指出学生的终身发展所需要的37种素养,特别重视态度与责任的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宗旨,而科学态度不仅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科学素养的关键指标。由于科学态度的培养效果具有隐蔽性和潜在性,且科学态度的测评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测量学和统计学等诸多领域,因此,科学态度的测评一直是一个难题。初中阶段是学生科学态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测评工具。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已有科学态度测评工具,针对我国初中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工具,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本研究遵循国际科学教育实证研究的设计理念,分为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框架设计与工具开发、工具验证与提升策略三大部分。第一,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基于文献研究和实测分析,构建初中生科学态度的理论模型。初中生科学态度的理论模型含有9个一阶因子和3个二阶因子。一阶因子命名为“好奇”“求实”“质疑”“对科学知识的态度”“对科学活动的态度”“对科学事业的态度”“对科学学习目的的态度”“对科学学习价值的态度”和“对科学学习方式的态度”;二阶因子命名为“科学的态度”“对科学本体的态度”和“对科学学习的态度”。第二,框架设计与工具开发。根据构建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量模型以及对国外典型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比较研究,构建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测评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初中科学教育实际情况,开发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工具。通过试测分析,确定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是由33个项目组成的五点李克特量表。通过考查项目区分度、Cronbacha系数表明该工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通过理论构想、实践调查和专家评估等环节,保证该工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通过考查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表明该工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第三,工具验证与提升策略。通过比较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性别、年级和学校差异,证明该工具的适用性较好。该工具可以广泛应用于初中生科学态度评估,对我国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具有独特的适用价值。针对测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培养建议:开展校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重视学生科学态度发展的关键期,给予积极正向引导;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多个维度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缩小校际差异,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本研究基于对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望开发出一个符合我国教育背景的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帮助科学教育研究者和科学教师诊断初中生科学态度现状和问题,为科学态度的培养提供实证依据,从而有效开展初中科学教育工作。
二、练习19 科技类(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练习19 科技类(2)(论文提纲范文)
(1)生活情境塑造在对外汉语初中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对外汉语情境教学研究 |
1.2.2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
1.2.3 有关情境功能和作用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重点难点 |
第二章 对外汉语初中级口语教学中的生活情境塑造 |
2.1 生活情境塑造应用于对外汉语初中级口语教学的必要性 |
2.1.1 生活情境的界定 |
2.1.2 对外汉语初中级口语教学的特点 |
2.1.3 生活情境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
2.1.4 生活情境的塑造作用 |
2.2 生活情境的主要内容 |
2.3 生活情境的塑造方式 |
2.3.1 通过实物塑造情境 |
2.3.2 通过图片展示塑造情境 |
2.3.3 通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塑造情境 |
2.3.4 通过角色扮演等游戏活动塑造情境 |
2.4 生活情境塑造的原则 |
2.4.1 生活性原则 |
2.4.2 多元智能原则 |
2.5 生活情境塑造与学生的自我建构 |
2.6 生活情境塑造的具体实施过程 |
2.6.1 创设情境 |
2.6.2 发现问题 |
2.6.3 提出假设 |
2.6.4 推理假设 |
2.6.5 行动检验 |
第三章 初中级学习者对生活情境的需求调查 |
3.1 调查对象分析 |
3.2 调查问卷说明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学习者对口语课的满意度 |
3.3.2 学习者对课堂生活情境的整体需求 |
3.3.3 学习者对生活情境不同塑造方式的需求 |
3.3.4 学习者对不同教学环节生活情境的需求 |
第四章 生活情境塑造教材案例分析--以《发展汉语》初中级口语教材为例 |
4.1 《发展汉语》初中级口语教材简介 |
4.2 教材中生活情境分类统计 |
第五章 生活情境塑造教案设计--以《电脑已经修好了》为例 |
5.1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Ⅰ(第二版)教学设计 |
5.2 《电脑已经修好了》教案设计 |
5.3 教案反思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对外汉语初中级口语学习者对课堂生活情境的需求调查(中英版) |
附录2: 教材内容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发展汉语(二)》(初)与《汉语教程》(初)中文化项目的编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编写的研究 |
二、关于不同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研究的现状 |
第一章 《发展汉语(二)》(初)与《汉语教程》(初)中文化项目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材中文化项目统计的说明 |
一、文化项目统计的依据 |
二、统计内容的说明 |
第二节 《发展汉语(二)》(初)的文化项目的统计 |
一、文化项目的数据统计表格 |
二、文化项目数据的简要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汉语教程》(初)的文化项目的统计分析 |
一、文化项目的数据统计表格 |
二、文化项目数据的简要统计与分析 |
第二章 《发展汉语(二)》(初)与《汉语教程》(初)中文化项目的编排对比 |
第一节 文化项目的编排比重的对比分析 |
一、两套教材中知识文化项目编排比重的对比 |
二、两套教材中交际文化项目编排比重的对比 |
三、小结 |
第二节 文化项目编排内容的对比 |
一、语言教学服务原则 |
二、针对性原则 |
三、代表性原则 |
四、体现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则 |
五、知识性原则 |
六、小结 |
第三节 课文话题设置对文化项目编排的影响的对比 |
第四节 文化项目呈现方式的对比 |
一、《发展汉语(二)》(初)中文化项目呈现方式的分析 |
二、《汉语教程》(初)中文化项目呈现方式的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章 留学生对于文化项目的掌握情况与兴趣程度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卷内容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对文化项目知识掌握情况 |
二、学生对文化项目的兴趣程度以及与教材文化项目编排比重的匹配情况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两套初级阶段教材中文化项目编排的相关建议 |
第一节 两套初级阶段教材中文化项目编排所存在的问题 |
一、《发展汉语(二)》(初)中文化项目情况的总结 |
二、《汉语教程》(初)中文化项目情况的总结 |
第二节 关于文化项目编排的建议 |
一、文化项目编排的内容 |
二、文化项目编排的方式 |
第三节 教学启示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一) 研究动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范围 |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三、其他 |
注释 |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
注释 |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注释 |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
二、小结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
第三节 小结 |
一、0——3岁教育指南 |
二、3——6、7岁教育指南 |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
注释 |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思路与成果 |
二、理论之凝练 |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
一、研究展望 |
二、前瞻未来 |
注释 |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4)中印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物理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 |
1.2.2 中外物理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 |
1.2.3 中印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教材的相关概念 |
2.1.1 教材的定义 |
2.1.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2.1.3 教材的编写原则 |
2.1.4 教材内容 |
2.2 教材评价的相关概念 |
2.2.1 教材评价的实质 |
2.2.2 教材评价的作用 |
2.2.3 教材评价的原则 |
2.2.4 教材评价的方法 |
2.3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2.3.2 比较教育理论 |
3. 中印两国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比较 |
3.1 中印两国学制的比较 |
3.1.1 我国学制 |
3.1.2 印度学制 |
3.1.3 中印两国学制的比较分析 |
3.2 中印两国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比较 |
3.2.1 课程性质的比较 |
3.2.2 课程目标的比较 |
3.2.3 课程内容比较 |
3.2.4 结论与启示 |
4.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内容选择比较 |
4.1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知识内容的比较 |
4.1.1 整体知识内容的比较 |
4.1.2 “声”主题知识内容的比较 |
4.1.3 “力与运动”主题知识内容的比较 |
4.1.4 “光”主题知识内容的比较 |
4.1.5 “电与磁”主题知识内容的比较 |
4.1.6 “能量”主题知识内容的比较 |
4.2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典型案例的比较 |
4.2.1 中印教材“牛顿第一定律”部分的比较 |
4.2.2 中印教材“光的折射”部分的比较 |
4.2.3 中印教材“欧姆定律”部分的比较 |
5.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呈现的比较 |
5.1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框架结构的比较 |
5.1.1 苏科版教材的框架结构 |
5.1.2 NCERT版教材的框架结构 |
5.1.3 小结 |
5.2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栏目的比较 |
5.2.1 栏目的特点 |
5.2.2 栏目数量的比较 |
5.2.3 小结 |
5.3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插图的比较 |
5.3.1 插图数量的比较 |
5.3.2 插图类型的比较 |
5.3.3 小结 |
5.4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习题的比较 |
5.4.1 习题数量的比较 |
5.4.2 习题类型的比较 |
5.4.3 小结 |
6.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汉语中级精读教材适用性对比研究 ——以《汉语纵横》和《拾级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课文对比分析 |
第一节 课文题材对比分析 |
一、题材选择情况 |
二、题材类型对比分析 |
第二节 课文体裁对比分析 |
一、体裁分布情况 |
二、体裁类型对比分析 |
第三节 课文来源对比分析 |
一、课文来源情况 |
二、课文来源对比分析 |
第二章 词汇对比分析 |
第一节 词汇量考察 |
第二节 词汇编排形式 |
第三节 词语释义 |
一、英文释义 |
二、中文释义 |
第三章 语法对比分析 |
第一节 语法点数目 |
第二节 语法点的编排形式 |
第三节 语法项目的切分 |
第四章 练习题对比分析 |
第一节 练习题的编排体例 |
第二节 练习题量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练习题型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使用满意度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教师访谈情况分析 |
一、《汉语纵横》的访谈情况分析 |
二、《拾级汉语》的访谈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二、问卷调查的对象 |
三、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
四、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汉语中级精读教材选编的应然状态 |
第一节 课文选编的应然状态 |
一、题材选择 |
二、体裁选择 |
三、选文来源 |
第二节 词汇选编的应然状态 |
一、词汇量 |
二、词汇编排体例 |
三、词汇释义建议 |
第三节 语法选编的应然状态 |
一、语法点的数量和编排 |
二、语法点的讲解 |
第四节 练习题选编的应然状态 |
一、练习题的编排 |
二、练习题的数量 |
三、练习题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汉语纵横》中级封面(第三册) |
附录二 《汉语纵横》中级封面(第四册) |
附录三 《拾级汉语》中级封面(第五册) |
附录四 《拾级汉语》中级封面(第六册) |
附录五 《拾级汉语》中级封面(第七册) |
附录六 《拾级汉语》中级封面(第八册) |
附录七 《汉语纵横》适用性调查问卷 |
附录八 《拾级汉语》适用性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新HSK和《发展汉语》的文化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发展汉语》文化因素的统计分析 |
2.1 “初综”统计分析 |
2.2 “中综”统计分析 |
2.3 “高综”统计分析 |
2.4 《发展汉语》文化因素整体分布 |
3 新HSK真题文化因素统计分析 |
3.1 新HSK各级文化因素统计分析 |
3.2 新HSK文化因素整体分布 |
4 《发展汉语》和新HSK的文化因素对比 |
4.1 《发展汉语》和新HSK的文化因素综合分析 |
4.2 《发展汉语》与新HSK的文化因素匹配度 |
5 结语 |
5.1 教材文化因素的设置及应试建议 |
5.2 研究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建构与高校创新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构建创新型社会环境的需要 |
1.1.2 助力传统媒体转型的需要 |
1.1.3 推动高校传播学专业培养变革的需要 |
1.2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1.2.1 关于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的研究 |
1.2.2 关于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的研究 |
1.2.3 关于高校相关人才培养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预期成果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述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1.1 新媒体 |
2.1.2 科技传播 |
2.1.3 人才培养机制 |
2.2 相关理论阐述 |
2.2.1 科学传播理论 |
2.2.2 胜任力模型理论 |
2.2.3 创新教育理论 |
第3章 当前国内外高校关于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3.1 国外高校关于科技传播人才培养发展现状 |
3.1.1 美国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现状 |
3.1.2 英国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现状 |
3.1.3 日本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现状 |
3.2 国内高校关于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概述与分析 |
3.2.1 培养现状 |
3.2.2 存在问题 |
3.2.3 原因分析 |
3.3 国外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的借鉴和启示 |
3.3.1 专业细分程度高,注重实践教育 |
3.3.2 教学形式自由,民主氛围浓厚 |
3.3.3 本土化教学和研究,关注现实问题 |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建构研究 |
4.1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特征与分类 |
4.1.1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特征 |
4.1.2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分类 |
4.2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维度分析与指标选取 |
4.2.1 素质模型维度分析方法 |
4.2.2 素质模型维度界定 |
4.2.3 素质模型维度指标选取 |
4.3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实证研究 |
4.3.1 研究设计 |
4.3.2 问卷分析 |
4.4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素质模型建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素质模型下科技传播人才的高校创新培养机制 |
5.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培养科技传播人才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
5.1.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培养科技传播人才的指导思想 |
5.1.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目标 |
5.2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高校培养机制框架构建 |
5.2.1 创新人才招生与选拔机制 |
5.2.2 优化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
5.2.3 多元化导师教学与指导方式 |
5.2.4 构建科研与实践训练机制 |
5.2.5 建立基于胜任力的评估机制 |
5.3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高校培养协同条件建设 |
5.3.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科技传播师资队伍优化 |
5.3.2 新媒体环境下教学与实践平台搭建 |
5.3.3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实践氛围营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素质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B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素质维度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研究成果 |
(8)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有机化学教科书中生活化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高中有机化学的地位与作用 |
1.1.2 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现状 |
1.1.3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核心素养研究的相关综述 |
1.2.2 对化学教科书研究的相关综述 |
1.2.3 对生活化内容研究的相关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2 高中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的理论探讨 |
2.1 素养相关概念的阐述 |
2.1.1 素养 |
2.1.2 化学素养 |
2.1.3 核心素养 |
2.1.4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
2.2 生活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生活的涵义 |
2.2.2 生活化内容的涵义 |
2.2.3 化学教科书中的生活化内容的涵义 |
2.3 生活化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生活教育理论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3 终身学习理论 |
2.3.4 STSE教育理念 |
3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的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工具 |
3.2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的分类统计 |
3.2.1 生活化内容类别统计 |
3.2.2 生活化内容类别统计分析结论 |
3.3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的呈现方式统计 |
3.3.1 生活化内容呈现方式数量统计 |
3.3.2 生活化内容呈现方式统计分析结论 |
4 对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的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4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4.4.1 学生对有机化学教科书的阅读情况和对其中生活化内容的兴趣 |
4.4.2 学生在课堂上对教科书生活相关内容的学习方式 |
4.4.3 学生课外对于教材中生活化内容的拓展和应用 |
4.4.4 在化学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态度 |
4.4.5 学生对化学教科书生活化内容的需求 |
5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的教学 |
5.1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的功能分析 |
5.2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的教学案例分析 |
5.3 教学效果分析 |
5.3.1 学习量规评价 |
5.3.2 练习反馈评价 |
6 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的建议 |
6.1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的编写和使用建议 |
6.1.1 对于教科书编写者来说 |
6.1.2 对于一线化学教师来说 |
6.1.3 对于学生来说 |
6.2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的教学建议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有机化学教科书生活化内容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生活化内容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习测评量规表 |
附录四 《醇酚》测试题 |
致谢 |
(9)《发展汉语·高级听力》听力材料与练习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综述 |
1.3.1 汉语听力教材研究现状 |
1.3.2 《发展汉语·听力》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2. 《发展汉语·高级听力》听力材料分析 |
2.1 听力材料的来源分析 |
2.2 听力材料的话题与体裁分析 |
2.2.1 听力材料的话题分析 |
2.2.2 听力材料的体裁分析 |
2.3 听力材料长度和难易度分析 |
2.3.1 听力材料长度分析 |
2.3.2 听力材料难易度分析 |
3. 《发展汉语·高级听力》练习设置分析 |
3.1 练习题量分析 |
3.1.1 题量判定标准 |
3.1.2 总题量与平均题量 |
3.2 练习题型分析 |
3.2.1 练习题型的编排顺序 |
3.2.2 练习题型统计 |
3.2.3 练习题题型分类 |
3.2.4 题型难易度 |
3.3 听力微技能训练题型分析 |
3.3.1 听力微技能训练情况分析 |
3.3.2 听力微技能训练题量统计 |
4. 对听力教材编写的建议 |
4.1 对听力材料编写的建议 |
4.1.1 对听力材料来源、话题及体裁选取的建议 |
4.1.2 对听力材料长度及难易度设置的建议 |
4.2 对练习设置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与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趋势分析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态度 |
(二)科学态度 |
二、理论基础 |
(一)科学哲学理论 |
(二)科学学习理论 |
(三)教育测量理论 |
(四)结构方程理论 |
第二章 初中生科学态度理论模型的构建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的相关研究 |
(一)模型的内涵与类型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理论模型的构成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构建的目的 |
(一)凝结理论:整体结构的直观体现 |
(二)细化内涵:要素内部关系的总结 |
(三)引领框架:推动测评工具的开发 |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构建的原则 |
(一)科学合理原则 |
(二)符合实际原则 |
(三)可测可评原则 |
四、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模型构建的主要依据 |
(一)常用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评价维度 |
(二)科学素养大型测评理论框架 |
(三)初中科学类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态度 |
五、初中生科学态度的理论模型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的形成模型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的表现模型 |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量模型 |
第三章 典型科学态度测评工具比较研究 |
一、国际典型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研究 |
(一)SAI测评工具分析 |
(二)STAQ测评工具分析 |
(三)TOSRA测评工具分析 |
(四)mATSI测评工具分析 |
(五)ROSE测评工具分析 |
二、国际科学素养评价项目中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研究 |
(一)PISA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分析 |
(二)PCAP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分析 |
三、对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的启示 |
第四章 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开发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测评框架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构建的原则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构建的模式 |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构建的方法 |
(四)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框架的构建 |
二、科学态度量表初稿的编制与第一次试测 |
(一)编制初稿 |
(二)第一次试测 |
(三)问卷修改 |
三、科学态度量表的第二次试测与结果分析 |
(一)项目分析 |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三)信度分析 |
(四)问卷修订 |
四、科学态度量表的第三次试测与结果分析 |
(一)项目分析 |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三)信度分析 |
(四)验证性因素分析 |
(五)问卷修订 |
第五章 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的验证 |
一、目的与对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二、数据与分析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的总体情况 |
(二)不同性别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研究 |
(三)不同年级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研究 |
(四)不同学校的初中生科学态度研究 |
(五)科学态度与科学能力的关系研究 |
三、主要结果与培养建议 |
(一)主要结果 |
(二)培养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初中生的科学态度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存在 |
(二)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是数据拟合较好的模型 |
(三)初中生科学态度量表是符合我国教育背景的本土化测评工具 |
(四)初中生的科学态度总体表现较积极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 |
(五)初中生的科学能力对科学态度有显着的预测作用 |
二、研究反思 |
(一)初中生科学态度模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二)测试样本量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
(三)争取建立初中生科学态度量表常模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初稿 |
附录2: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第二稿 |
附录3: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第三稿 |
附录4:初中生科学态度测量工具第四稿 |
附录5:九年级科学能力测试题初稿 |
附录6:九年级科学能力测试题正式稿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四、练习19 科技类(2)(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活情境塑造在对外汉语初中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 郑雨婷. 山东大学, 2020(10)
- [2]《发展汉语(二)》(初)与《汉语教程》(初)中文化项目的编排研究[D]. 柯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3]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4]中印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D]. 洪荧. 扬州大学, 2019(02)
- [5]汉语中级精读教材适用性对比研究 ——以《汉语纵横》和《拾级汉语》为例[D]. 牛会丽.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6]新HSK和《发展汉语》的文化因素分析[D]. 于萍萍.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建构与高校创新培养研究[D]. 曹晔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3)
- [8]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有机化学教科书中生活化内容的研究[D]. 易胜.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7)
- [9]《发展汉语·高级听力》听力材料与练习设置研究[D]. 成思.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初中生科学态度测评工具开发与验证研究[D]. 魏晓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