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风范 光耀千秋——经念周恩来逝世20周年 忆周恩来同志二三事(论文文献综述)
陈占彪[1](2007)在《“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 ——以鲁迅、胡适、郭沫若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活动、文学创作、思想文化的研究较多,而对“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观进行研究的很少,本论文考察的正是以鲁迅、胡适、郭沫若为代表的“五四”一代知识精英的知识分子观。我们讲知识分子,那么,何谓知识分子?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又是众说纷纭。本文认为知识分子既是一个知识人,又是一个社会人,他既要埋首书斋进行他的知识探求,同时又要面向社会履行他的公共关怀,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顾前者,那是学者,如果只顾后者,那是社会活动家。一个知识分子不能以知识探求为由而放弃他的公共关怀,同样,一个知识分子也不能因公共关怀而妨碍他的知识探求。此亦系本文的理论支持。循此而来,论文分别梳理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观和现代知识分子观。传统知识分子观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士”的认识上,春秋时期,是巫转变为士的一个关键时期,对“士”来说,他们是“以身殉道”的价值维护者、“抱道忤时”的社会批判者和“行己有耻”的道德示范者。随着清朝的覆亡带来封建制度的崩溃,列强的贪婪带来民族生存的压力,以及中西文化的冲撞与交流带来思想的开放等诸多因素辐轴际会,促成了“士”到“知识分子”的历史转变。正是在这种特殊历史阶段的剧变和混乱之中,对“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来说,他们是“殄除外虏”的民族主义者、“跑来跑去”的淑世主义者和“发扬踔厉”的个人主义者。在知识分子观传统的史的梳理和现代的面的扫描之后,论文选取了“五四”一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鲁迅、胡适、郭沫若这三人进行了“点”的研究,以期进一步阐发他们各具特点的知识分子观。由于他们是本文理论预设下的知识分子,所以他们的知识分子观呈现的绚烂景象莫不是由知识探求与公共关怀两者冲突激荡而成。于是,通过不同层面考察他们三人眼中的知识分子在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取舍,以及这种种取舍背后的踌躇和犹豫,使得“五四”一代知识精英的知识分子观显得颇为生动和丰富。围绕这个中心议题,论文分别通过四个层面进行论述,以期望能将他们三人各异的知识分子观尽可能立体地呈现出来,这四个层面分别是:出与入、人与政、学与政、文与政。“埋首书斋”往往被视为知识分子的本业和正道,“介入社会”往往被视为知识分子的副业和歧途。鲁迅、胡适、郭沫若他们既看重知识分子研习学术,又强调知识分子干预社会,尤其是后者,又常常为人们诟病和回避,然而他们在挺身而出、拍案而起、干预政治、参与社会这一点上,意见却高度一致。隐士与斗士、雅士与俗人、无为与有为、少事与多事、消极与积极、退避与进取之间,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拥抱后者,鄙弃前者。有了这么一个共通的看法为基础,考察他们对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的思考便构成了人与政这一层面的内容。由于知识分子在知识层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学术与写作两个领域,考察学术、写作与介入社会的矛盾与选择便构成了学与政、文与政这两个层面的内容。从人与政的关系来看,鲁迅认为知识分子与政治永远是对立的和疏离的、否定的和拒绝的,所以,知识分子当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斗士”。胡适认为知识分子应当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又要设身处地地为政治出谋划策,并履行知识分子的批评使命,只不过其批评的性质是建设的,非破坏的,批评的目的是补偏救弊的,非剑拔弩张的,批评的态度是委婉的,而非鲁直的,所以,知识分子当是一个“哀矜敬慎”的“诤士”。郭沫若认为知识分子应当投入政治的怀抱,为政治奔走,为政治效力,唯党命是从,以党是为是,所以,知识分子当是一个“衔命持笔”的“战士”。从学与政的关系来看,学术与政治仍是一团化不开的矛盾,扑腾在这个矛盾的“泥塘”里的知识分子将何去何从?鲁迅主张知识分子做一种“革命第一,学术第二”的“有学问的革命家”,胡适主张知识分子做一种“学术第一,革命第二”的“远离革命的学问家”,而郭沫若与他们不同,他主张知识分子做一种“革命的学问家”,那就是将学术与革命合为一体,将学术改造成革命的利器,直接参与到现实斗争之中。从文与政的关系来看,鲁迅与郭沫若的“文章”面临着“创作”与“批评”的矛盾,这个矛盾仍是出与入的关系,他们都主张一种能够直接参与社会,干预政治的批评文字,即都注重文章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鲁迅重视文章的抗争性,郭沫若重视文章的宣传性。而对胡适来说,他面临的是“思想文章”(谈思想)与“政论文章”(谈政治、甚至干政治)的矛盾,只不过这一矛盾体现在文章所发挥效用在方式上的间接与直接,速度上的迂缓与迅速,效果上的根本与枝叶之上,胡适徘徊往复于这两者之间,最后走到一条“既谈思想也不放弃政治”两者兼顾的路上。论文对鲁迅、胡适、郭沫若三人的知识分子观从四个层面,出与入,人与政,学与政,文与政加以论述,通过比较和分析,从而较为清晰地呈现出他们各自的特征,希望能为林林总总的知识分子理论建设新添一种资源。
狄安略[2](2013)在《中国外交官回忆录篇目索引(辑刊篇)》文中指出研究新中国外交史有很多困难,其中之一是档案史料的缺乏。虽然外交部从2004年起分三批开放了1949—1965年间形成的外交部档案,但对1966年以后的历史以及1949-1965年间的某些历史细节,外交官的回忆录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往由于担心泄密问题,外事工作者的回忆录和着作甚少。改革开放以来,这类着作逐渐多了起来。它们或以个人单本回忆录形式出版,或把多个外交官的回忆录结成一册出版。前者依靠书名、关键词、作者等信息,检索起来往往比较容易。但要想了解某个回忆录文集中是否有对自己研究有帮助的外交官回忆,则比较困难,必须依靠翻阅图书才能完成。有鉴于此,国际关系史档案整理小组拟整理这些文集中的篇目。限于篇幅和时间,本文先整理具有连续出版辑刊性质的文集。②每个条目收入作者、文章名、辑刊名及卷次、页码等,并按回忆录所涉及到的地域和专题等进行简单分类。另附征引辑刊列表。从汇集到的回忆文章来看,其作者大多是经历了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深外交官,他们的自述、访谈是中国外事工作的片段缩影,如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签订条约协定、建立经济文化合作关系,以及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互访、国际组织的往来、出席国际会议等。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事件亲历者当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有助于读者了解事件的真实面貌。当然,回忆录性质的着作有其缺陷和局限性,需要和其他类型的史料参照利用,自不待言。限于编者水平,本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相互交流,批评指正。
宋平[3](1996)在《道德风范 光耀千秋——经念周恩来逝世20周年 忆周恩来同志二三事》文中研究指明 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20年了。我同周恩来同志接触中的一些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可以说它们在某些方面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那是1941年9月,党组织从延安调我到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当时,周恩来同志任南方局书记,负责国共谈判、统一战线和国统区、敌占区党的地下工作。能到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我心里十分高兴。在延安,我多次听过周恩来同志的报告,受到很大教育,对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早有所闻。我想,到重庆后,他一定会问起延安的情况。为此,我就延安的学习、生产等方面的情况作
胡槿,周新民[4](1996)在《1995年中国近代史论文着作索引》文中认为1995年中国近代史论文着作索引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论文一、总论近代中国的历史道路沙健孙高校理论战线8期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危兆盖光明日报2月20日中国近代史研究状况忧思录苏全有中州学刊5期中国近代史几个问题评价的再评价李锦全哲学研究10期近年来中国近代...
蒙建军[5](2016)在《沈尹默承传书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书法传播的视角看,当代书法文化已经发生了显着变化。书法传播的本体——书法艺术的实用性减弱,艺术性更加彰显。书法传播的媒介、方式改变了书法传播形态。书法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为显着。书法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改变了书法生存及传播格局。在加强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书法文化,成为时代的必要课题。在这样的探寻中,沈尹默作为20世纪帖学书法的代表书家,书法实践与理论双修互证,自然成为了关键人物。研究沈尹默承传书法的目的,就是要借鉴他在书法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明确在书法发展中的贡献与意义。考察沈尹然承传书法活动,基本研究内容:沈尹然承传书法的内容。他通过创作体悟建立了一套以书写为基调的书学体系。其中,笔法、笔势和笔意构成了书法技法的主体内容,三者依次为基础的逻辑关系,形成沈尹然书法基础理论。笔法是书法艺术本体传播的基础,笔势是书法艺术创作的生发点,笔意是实现书法家审美理想和美育思想的理论根基。科学的执笔五字法、正确的运腕、合理的行笔在实现笔笔中锋的根本法则中,一统为笔法理论。笔势通过对书法点画的书写,创造出新的书法艺术形势。笔意从书法家实现个人美学追求的角度,引申出以帖学审美为基调的美学理想,蕴含着“活”的生命美学思想;从大众对书法艺术学习的实用角度,衍生出基于书法普及教育层面的具有实证精神的美育思想。沈尹然承传书法的变易。他的碑帖观念有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次是听到刺耳批评后,从喜欢帖学到学习碑派的自我转变。另一次是看到米芾书法照片触发而回归帖学,是科技发展传播的外部影响。建国后,沈尹然从事书法教育由人际传播转变为大众传播为主,书法创作由职业变为从事书法普及,书法展览活动由小厅堂的展出改变为大展厅的集中综合方式。书法承传的受众变化,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北大书法研究会、中国书学会和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代表,发生了教授学生——交游授徒——培训普及的转变。在书法承传的表达上,沈尹然文体上多用白话文,书体多写楷书、行书,追求明白、通畅的文风和端正、生动的书风。并且,他主要选择报纸等大众媒介来普及书法知识。沈尹然从书法艺术的求索者,转变为书法知识的传播者。沈尹默承传书法的不易。沈尹然始终不变的精神层面的坚守,时代精神起着总揽笼络的关键作用,也是沈尹默能始终处于时代前列的缘由。时代精神成为书法性质的要素之一,成为书法家融入时代,倡导时代书风的精神支撑。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士,科学观念深深嵌入到沈尹默的思想之中,体现在他对书法所涉物理、生理、法理和道理等方面的探寻,也反映出他通过“合”的思维来进行实证的方式。书法启蒙思想发轫于北大书法研究会的书法传授,成为他建国后积极进行书法普及教育的思想渊源。书法普及教育活动是沈尹然启蒙思想在书法艺术的具体应用,书写了民国书法发展与新时期书法复兴之间的过渡历史。“沈尹然意义”是沈尹默承传书法活动的概括与总结。书法家自我建构、书法发展模式建构和书法文化建构是沈尹默意义三个主要部分。法度、个性和时代精神是书法家自我完善的三个方面,更是建构成功书法家的三大要素。沈尹默倡导成立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建构了书法事业发展中理论研究、创作展览和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基本工作格局,对书法社团的成长和书法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新模式。沈尹然肯定书法艺术的文化身份,不仅使书法艺术拥有了与美术、音乐同等的艺术地位,甚至把书法艺术提升到代表传统文化的高级艺术。沈尹然建构了从书家自我成才到书法事业格局,从书法学科独立到书法文化生成的一条通途。以沈尹默传承书法为选题,考察其书法实践和理论,具有梳理书法艺术发展脉络、引导当代书法艺术研究与创作的现实意义。沈尹默追寻帖学书风的笔墨实践,是学习书法的重要借鉴。书法理论是钻研传统和自身笔墨体悟的经验凝结,有助于深入学习晋唐书风。回顾沈尹默一辈书法家对书法社团职能建设的开拓创新,可以深入了解书法组织成立的初衷,明确当代书法家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沈尹默重视书法的时代精神,书法文化的建构意义。在国内外文化传播活动中,中国书法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彭春凌[6](2011)在《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 ——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文中研究表明反孔批儒与语文运动,是通常所言的五四新文化的两面旗帜。它们与戊戌以降中国儒教传统转型过程中所内生的问题有直接的历史关联。本文提出“作为儒教转型之内生问题的新文化”,就是表明这层意思。谈到儒教传统与新文化的关系,既往的相关研究往往围绕新文化“逆流而上”,追溯其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本文的思路与之不同,相较而言,更强调历史的生成性,分辨“新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新生转进”之环节在特殊历史境遇中辨证展开自身逻辑的过程。具体的讲,全文着重论述戊戌以来的历史进程中,针对关涉“民族生命之站立”的若干重大问题,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代表的儒教精英知识人怎样调整自身的思想认知,根据自身的知识准备、环境际遇他们又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应对方案,而其成果通过怎样的途径、脉络乃至逻辑,如何影响到新文化中的反孔批儒与语文运动。文章力图条分缕析地梳理和呈现历史生成过程中多重的动力因子,期望融化世人眼中“新文化”的刻板印象——“打孔家店”、以白话的“活文学”对抗文言的“死文学”。与此同时,无论是儒教传统现代转换的路径和方向,还是“新文化”本来拥有的多维层次、多元空间,也能相应地获得历史的开启与激活。康有为、章太炎不仅是近代儒教不同派别的代表,分别为孔教运动的领导者与批儒思潮的发动人,两者之间进行着持续的思想对话;他们还同时是新文化人的老师或主要论敌,和新文化的代表人物间具有紧密、微妙的师生敌友关系。本文借助康有为、章太炎、新文化人构成的历史关系网络,使宏观的历史演变命题——儒教转型与新文化形成之间的关系,拥有了具体的承载对象和论述途径。文章立足于发掘新材料,探索新问题,从康有为、章太炎及相关的新文化人传记资料中多元、个别的因素出发,以详细的文本分析开始,进入与政治、社会剧变相联动,与明治日本、现代欧美思想相冲撞,与传统经今古文论争、汉宋学差异相勾连的思想转型历史。全文以儒教转型在四个层面的历史动力、内生问题为架构,分四章来展开论述。第一,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令中国的精英知识人必须面对吸附到明治日本“国体论”中的儒教,并在似同实异的跨文化语境中重审中国儒教的内涵。章太炎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殖民地台湾,在与康有为孔教思想的对话过程中直面如此既熟悉又陌生的儒教,深深思索变革期的中国自身伦理的根底、政治的图景与信仰的构成,进而时时甄别“真儒”与“伪儒”。随着日本侵华行为的扩展,这一方面的发展脉络也延伸到新文化人的批儒言论之中。第二,在基督教侵入的大背景下,传统信仰格局受到冲击,加之变法、革命等现实政治的不断推动,促使儒教精英知识人持续思虑正信何为,以及正信与淫祀异端的关系等问题。近代儒教的正信与异端之争,既体现在儒教与其他信仰形式之间,又发生于儒教自身之内,呈现出“外争”与“内斗”纠葛并存的复杂态势。到民初,儒教内部的紧张关系甚至超越了儒教与其他信仰的对立。儒教中以章太炎为代表的抵制“敬天”的一派,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崇尚“祀天”的一派视为“淫祀之首”、最大异端,最终与新文化的反孔教运动合流。第三,孔教曾经是帝制社会国家意识形态,教义上缺少现代“国民”的维度,在戊戌后持续高涨的“国民”思潮刺激下,它必然面临制度转型。康有为、梁启超师弟逐渐皆认同孔教“为国民义”,并提出“建立国教”与“发育学会”不同的转型方案。由于民初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两次帝制的“回潮”,同样深受“国民”思潮影响的陈独秀等新文化人视孔教为“奴隶”的道德,将其与复辟的政治捆绑在一起,持续批孔。孔教没有跨越其现代转型最大的屏障。第四,清世“经儒”的正统派以小学为基础,视“治经”为职志;在剧变的时代中,他们冲破了对其学问“纤细破碎”的质疑,以语文学的专长参与创构建国理想,同时亦安放自身的职业归宿。章太炎将考古的小学与经学剥离,转型为整理活语言、通俗致用的“语言文字学”,并创建“一返方言”的语文建国理想。在章门弟子钱玄同、周作人、沈兼士等参与的新文化语文运动中,章太炎的思想和观念逐渐被有选择地继承了下来,转成新文化人对中国语文进行积极建设的有效资源。
王彦力,赵亮,史利平,汪莉[7](2016)在《天津近代历史名校文化特色研究——以南开和耀华为例》文中指出"百年中国看天津",天津作为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的缩影,不仅仅是在近代世界格局风云变幻的短短几十年间,从一个府属县城跃居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际港口城市,造就了中西合璧、古今兼容、多元文化并存的独特城市风貌;更在于为保存、积淀、弘扬、创造、发展天津文化作出贡献的诸多天津近代历史名校。以南开、耀华为代表的诸多天津近代历史名校从建校至今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为天津发展、中国振兴作出巨大贡献,在
周力陈[8](2017)在《胡耀邦思想研究 ——介于观念与体系之间的考察》文中认为胡耀邦是中国当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改革先驱”的标签往往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年代和政治斗争上,对胡耀邦的革命者身份及其人生各阶段身份转化的方式和动力却关注不多。放大到胡耀邦的一生及其与20世纪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关系,其思想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本选题试图从“胡耀邦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么想”以及“想法有没有、有多少、是怎样变成行动的”等一系列问题出发,叙述胡耀邦所承继的文化和所习得的传统是如何从“革命”走向“第二次革命”的,揭示革命性与人情味是如何在中共领袖身上实现刚柔并济、兼容并包的。在从思想来源、消化过程与表达形态等方面对其生平思想进行整体叙述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中时段视角出发更加清晰地描绘出胡耀邦的思想形象,并对其思想价值与时代定位作出评议。本研究由导论、正文与结语三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缘起与旨趣,对关于胡耀邦及其思想的相关研究进行学术史回顾,指出目前胡耀邦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空间,介绍本文研究思路和唯物、历史、社会三者合一的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为“早年:’本色’的张力与限界”,从文化熏陶与观念养成的角度切入,重点讨论投身革命前胡耀邦的观念构成。从结构、局势、事件三个层面对影响胡耀邦走向革命的因素进行叙述和比较,在分析其思想基质的同时,着重以“局势”解释其成为革命者的心路历程和现实路径。第二章为“书生:弱势领袖的突出气质”,主要讨论胡耀邦与绝大多数革命者在思想气质上的最大不同点。好读书、真读书在胡耀邦的思想经历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尊重既源自其脾气秉性中的传统文化积淀,也与其早年遭受冤屈的革命经历息息相关。作为读书人的胡耀邦也因其书生气在革命队伍、军事战场和政治运动中有着与众不同的遭遇和表现。第三章为“革命:从苏区一路走来”,将革命性作为贯穿胡耀邦六十年革命生涯的基本特征,重点探讨“革命者”胡耀邦及其思想的成长演进过程。本章从社会关系入手,分析胡耀邦与老一辈革命家尤其是革命领袖的交往史,探讨其对胡耀邦政治起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革命性重要组成部分,在胡耀邦一生几大节点上屡屡发挥关键作用。纵观其生平与思想,革命的理想、精神和气势既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标准,也是其告别旧阶段、转向新时期的初心。第四章为“人情:一个传统的读书人与革命者”,主要论述胡耀邦性格特质中毁誉参半的部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革命理想成为其推动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动力之源,使其走出思想藩篱,不断尝试打开新局面。胡耀邦对于人心问题的理解和重视,使其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其所推崇的“人心为上”与当时的人道主义思想确有重合之处,但究其本源与指向,更多的仍然体现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具体路径层面,他总是希望通过对环境进行正面建设来引导世道人心的根本好转,而非直接针对人的思想或者人本身进行改造。第五章为“回归:胡耀邦对时代问题的回应”。从“文革”后至其辞职前的十年奋斗中,回归人性和常识的“正常化”成为其解析和解决时代问题的基本思路。在内政方面,他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正常轨道。在外交方面,他强调以正常国家的方式、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去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在理论方面,他一方面重视群众的理论兴趣,强调理论工作重要性,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实践标准让理论回到合适位置、发挥实际作用。在实践方面,其倡导全面改革既是形势所需,也是个性使然。结语部分通过思想成分分析,提炼概括胡耀邦思想主张的基本特性,提出其思想性更多来自于对立面的衬托,但其开明与开放是思想黄金时代的构成要素,并提出对胡耀邦的人物定位: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开拓者与扞卫者。
车守同[9](2006)在《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文中认为人类的政治活动,强烈地牵动着社会的变迁。 本篇论文,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尚严(庄严·慕陵)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台静农(台静农)这二位的生命历程、死生交情,扩大追溯到上个世纪申,在北京大学自由学风成长,历经文学发展、新旧冲突、艰苦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以及1987年两岸开放后的互动关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蒙受了百年苦难,使得知识分子从来在心灵深处,反复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因于信仰的不同,使海峡两岸不幸分治至今,国族无法统一,这毋宁是当代中国人的最大缺憾。 笔者是来自台湾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目睹成千上万优秀的知识分子跨海而来,他们或者大节凛然,坚忍图成:或者不泯名禄,不惑流俗。以理性克制感情及乡愁,甚至终生没有再回到神州故土,但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他们践履笃实,对民族的大爱,对文化的执着,可歌可泣,动人肺腑,亦足以成为民族的英范。 因此,透过这篇论文,笔者较为详尽的说明及分析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而且笔者深信,只要中华文化存在一天,中国人的血脉必能相连。
刘军平[10](2005)在《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采用多元客观的研究方法,试图对张岱年的哲学思想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研究,解剖和挖掘张岱年哲学思想的深层意蕴,显发张岱年哲学思想内在的逻辑性以及相适应的理论框架结构,凸显张岱年哲学思想的永恒的价值和独特的思想魅力。 百多年来,中国哲学在西方哲学大潮的冲击碰撞下走向新生,张岱年的哲学思想既是这一过程的见证人,又是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过程的参与者。如何借鉴西方哲学的特长,继承弘扬传统哲学的精华,创建新的哲学形态,是20世纪每一个哲学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张岱年成功地回应了上述诸问题,在继往开来的转型期,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富有洞见性的反思与创新,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本文第一章对张岱年的学思历程、学术渊源及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作了概括。在对张岱年本真生命的追寻过程中,我们既体悟到张岱年作为一代哲人把问学与道德集于一身的崇高品格,又鸟瞰式地领略了他对中国哲学卓越的贡献。作者认为,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自成体系的哲学家之一,张岱年的哲学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土壤之中。他既是传统的守望者,又是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第二章指出,传统对于张岱年来说,是一条永远割裂不断的脐带,赓续先贤文化生命的命脉是张岱年哲学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从这种意义上看,张岱年的哲学思想在理论形式,哲学命题上、言说方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意识。构成张岱年哲学理论的基础是孔子的仁学思想、老子的辩证法、以及《易传》的变易、刚健的精神。这三个方面是张岱年哲学创新的源头活水,他不仅对这三大源头有所阐发与认同,在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中张岱年无不从中寻找学理上的支撑,获得灵感,从而拓展了其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 第三章从张岱年“综合创新”的条件及路线图入手,主要考察了唯物与解析法的综合以及唯物与理想的综合。在唯物与解析的综合过程中,张岱年运用西方哲学的逻辑解析法,对传统唯物论的概念范畴、哲学命题作了探微入幽地廓清。本文认为,逻辑解析法对于张岱年来说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论证外界的实在性,其终极目的是通过辨名析理,清理中国哲学命题的意谓,为中国哲学创造性的转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事实上,张岱年证明外界实在性的着力点,放在了知觉与存在的关系、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对象等认识论问题上,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张岱年的外界、感觉、实践为主体的认识论模式。在事理关系上,张岱年主张的是“物统事理”和“物源心流”。这一立场基本上继承了中国哲学唯物论中关于事理的传统,还对前人的观点有所发展。在论证事、物、理皆为实有的过程中,作者透析了张岱年对张载、王船山、颜李哲学思想的阐发、批判与继承。作者认为,张岱年哲学思想中刚毅、主“动”的学说秉承于上述诸贤,是其哲学思想中不容忽视的一条主线。不仅如此,在事理的界定和论述上,张岱年采取开放的多元主义的立场,借鉴了罗素、怀特海的思想。毋庸置疑,张岱年的“综合创新”始终设定普遍主义的立场,它超脱了文化相对主义的基点,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径。在唯物与理想的讨论中,作者围绕张岱年关切的天人关系、生与理的合一以及群己一体的哲学命题展开研究,作者认为,张岱年提出的“动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重在强调天人关系的动态平衡、人与
二、道德风范 光耀千秋——经念周恩来逝世20周年 忆周恩来同志二三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德风范 光耀千秋——经念周恩来逝世20周年 忆周恩来同志二三事(论文提纲范文)
(1)“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 ——以鲁迅、胡适、郭沫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缘起与释题 |
研究文献概述 |
结构与特点 |
第一章 知识探求与公共关怀 |
第一节 何谓知识分子 |
1898年,两件不平凡的事 |
何谓知识分子 |
知识分子、学者及社会活动家 |
井水不犯河水的专业性与公共性 |
第二节 传统知识分子观 |
文字、神秘性及知识阶层 |
从"巫"到"士" |
"以身殉道"的价值维护者 |
"抱道忤时"的社会批判者 |
"行己有耻"的道德示范者 |
第三节 现代知识分子观 |
从"士"到知识分子(上):科举制度的废止 |
从"士"到知识分子(下):西方文化的冲击 |
"殄除外虏"的民族主义者 |
"跑来跑去"的淑世主义者 |
"发扬踔厉"的个人主义者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出与入 |
第一节 鲁迅:雅士·隐士·斗士 |
雅士:我是一个俗人 |
隐士:超然的心,是得像贝类一样 |
斗士:我爱对头,我反抗他们 |
第二节 胡适:有为知识分子 |
孔子是旧儒教的革命家 |
像崔浩那样排道非释 |
"不忍"与"做一个轰轰烈烈的梦" |
第三节 郭沫若:豪杰之士,莫不仗剑从戎 |
揽辔忧天下 |
姐姐,你只怪得我们所处的这个混浊的世界 |
士大夫以为然,中国革命成矣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与政 |
第一节 鲁迅:永远的抗议者 |
知识和强有力是冲突的 |
理想和现实不一致,这是注定的运命 |
我从来不肯和政治家去说 |
骂你爹,骂我娘 |
一定会有明明白白的是非之别 |
武力与文力:拼音字好像机关枪 |
我们现在有言论的自由么? |
第二节 胡适:王的诤臣 |
局外人的身份 |
"修正主义" |
平实、敬慎、婉转 |
第三节 郭沫若:党派知识分子 |
"党喇叭" |
把身上的污泥洗刷干净 |
从无限的批评到有限的批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与政 |
第一节 鲁迅:有学问的革命家 |
豫才现在如何? |
一个人走不了方向不同的两条路 |
读书,还是不读书 |
学术活动为哪般? |
第二节 胡适:变态社会中的镇静主义 |
"历史上的一个公式" |
镇静主义:歌德的故事 |
军事无力、文化有望、救出自己 |
我梦想受十年或十五年的监禁 |
第三节 郭沫若:以治学来干世 |
不甘心做一个旧本子里面的蠹鱼 |
烦琐无罪 |
是作为鱼雷而游泳的 |
张大伯被地主剥削了多少元利息? |
如果爱因斯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与政 |
第一节 鲁迅:文学=批评 |
他的创作时代,似乎走到了末路 |
反游戏派、反艺术派、反现代派 |
我是不相信文艺的旋乾转坤的力量的 |
第二节 胡适:谈思想,还是谈政治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少数人的责任 |
请兄不必仍做处女 |
干!干!干! |
失败的政治 |
"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去努力" |
第三节 郭沫若:歌唱着阳春的凯旋 |
我高兴做个"标语人","口号人" |
文艺上的"三反"运动 |
政治第一,政治正确 |
欢乐颂 |
我一生最厌恶最憎恨的就是虚伪造作 |
本章小结 |
结尾 |
参考书目 |
后记 |
(5)沈尹默承传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创新思考 |
一、论文思路框架 |
二、问题及创新的思考 |
第一章 沈尹然承传书法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法”的根本:笔法寻绎 |
一、笔法:笔笔中锋的原则 |
二、执笔:执笔五字法 |
三、运腕:腕随己左右 |
四、行笔:正如行路 |
第二节 “势”的创造:书写点画形势 |
一、书写点画 |
二、创造形势 |
三、书写的意义 |
第三节 “意”的拓展:审美理想与美育思想 |
一、帖学的审美基调 |
二、审美理想中“活”的生命美学 |
三、美育的理论基点和目标 |
四、美育思想的实证精神 |
第二章 沈尹默承传书法的变易 |
第一节 碑帖理路之变 |
一、转变的机缘 |
二、转变的内容 |
三、转变的原因 |
第二节 承传书法途径之变 |
一、书法教育:个人到大众传播 |
二、书法创作:职业到普及 |
三、书法展览:厅堂到展厅 |
第三节 传授书法受众之变 |
一、北大书法研究会:教授学生 |
二、中国书学会:交游授徒 |
三、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普及培训 |
第四节 承传书法表达之变 |
一、改变文体和书体 |
二、改变文风和书风 |
三、改变传播媒介 |
第三章 沈尹默承传书法的不易 |
第一节 时代精神 |
一、书法时代精神的提出 |
二、书法时代精神的内容 |
三、书法怎样反映时代精神 |
第二节 科学观念 |
一、科学观念来源 |
二、书法之“理”的探寻 |
三、书法之“合”的思维 |
第三节 启蒙思想 |
一、启蒙思想的来源 |
二、书法启蒙的表现 |
三、书法启蒙的现实意义 |
第四章 沈尹默意义:尺度、模式与身份 |
第一节 自我建构:树立书家尺度 |
一、目标:成为书法家而非善书者 |
二、途径:法则、个性和时代精神 |
三、尺度:继承传统的书家榜样 |
第二节 书法建构:实现发展模式 |
一、成立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 |
二、开创书法事业新格局 |
三、工作模式的深远影响 |
第三节 文化建构:确立文化身份 |
一、“书法是不是艺术”? |
二、书法的文化身份 |
三、发挥书法的文化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沈尹默先生骨灰安放仪式悼词 |
附录二 沈尹默年表简稿 |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
后记 |
(6)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 ——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作为儒教转型之内生问题的新文化 |
一、儒教转型的动力与问题 |
二、康有为、章太炎、新文化人构成的历史关系网络 |
第一章 "真儒术"认知拥有的明治日本触媒与新文化批儒思潮的跨文化性——章太炎从拥康到反康及其思路的延续 |
引论 章太炎1898从台湾遭遇明治日本 |
第一节 《答学究》与日本"国体论"伦理根底的差异 |
一、康有为形象从"忠臣"、"罪臣"到"乱臣"的滑落 |
二、《答学究》依据的道德观念 |
三、两种"大和魂"论述的对照 |
第二节 《客帝论》等文对明治政治图景的反动 |
二、《客帝》的真相 |
三、"中国"转型为现代政治实体的两个法理基础 |
四、与明治"国体"的龃龉 |
第三节 《儒术真论》的成立及章太炎学问独立意识的完成 |
一、"天意论"与《人定论》 |
二、"祝颂"与《绝颂》 |
三、《儒术真论》的成立 |
第四节 近代批儒思潮的跨文化性:从章太炎到周氏兄弟 |
一、"真儒术"与康章分歧 |
二、超越儒教圈的亚洲构想:《民报》时期的章太炎 |
三、周氏兄弟等"批儒"的跨文化性 |
第二章 儒教正信异端之争的近代裂变及其与新文化反孔教的合流——以《訄书·原教》篇的渊源及演变为线索 |
第一节 《訄书》初刻本(1900)"王鲁改制"、"鬻庙辟佛"思想与戊戌的改革 |
一、康有为戊戌"保大教、废淫祀"主张的背景 |
二、章太炎与康有为"鬻庙"思想的共振 |
三、章太炎与康有为"正祀"观念的同异 |
第二节 《訄书》重订本(1904)破"文野之见"、立"宗教信心"思想与晚清的革命 |
一、章太炎对姉崎正治的翻译(上):"假借"与表象主义 |
二、章太炎对姉崎正治的翻译(下):革命欲求与宗教信心 |
三、从《原教》(上)(下)到《齐物论释》 |
第三节 《检论》(1915)扬"圣人之知"、抵"淫祀之首"思想与新文化反孔教的合流 |
一、康章换位与民初政府"张正废淫"的举措 |
二、章太炎的正信建设:扬"圣人之知"与《周易》的《春秋》化 |
三、章太炎抵"淫祀之首"与新文化人反孔教的合流(上) |
四、章太炎抵"淫祀之首"与新文化人反孔教的合流(下) |
第三章 儒教对"国民"思潮的回应与新文化运动中反孔教之关系——康有为与梁启超、陈独秀 |
第一节 康梁在孔教能否为国民义思想上的分合 |
一、康梁戊戌后对孔教信仰的重建(上) |
二、康梁戊戌后对孔教信仰的重建(下) |
三、康有为对"国民义"的接纳与踌躇 |
四、康梁的"同行"与1915年后的再度"分途" |
第二节 陈独秀反孔批康的历史重探 |
一、陈独秀对应孔教与国民的三个层面及其论说的消长 |
二、与时政联动的反孔批康(上) |
三、与时政联动的反孔批康(下) |
四、多元舆论的敞开与中滞 |
五、余论 |
第四章 清世经儒小学传统的转型对新文化语文运动的影响——章太炎与其新文化弟子们 |
第一节 章太炎戊戌后将经儒之"小学"转型为"语言文字学"及其建国理想 |
一、从"小学"到"语言文字之学" |
二、以"一返方言"拒斥"汉字统一"论 |
三、以"一返方言"抵抗"万国新语"说(上) |
四、以"一返方言"抵抗"万国新语"说(下) |
五、小结 |
第二节 国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分途 |
一、周作人所倡方言调查与国语文学建设的关系 |
二、周作人对章太炎语文理想的师承 |
三、沈兼士、钱玄同等现代语言学家对章太炎思路的扬弃 |
四、国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分途 |
五、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章太炎致康有为佚信考释 |
附录二 章太炎刊发《台湾日日新报》诗文篇目汇总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天津近代历史名校文化特色研究——以南开和耀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开学校的文化特色研究 |
(一) 民族危亡中探求教育救国之道 |
1. 南开建校背景:中华不振 |
2. 南开建校目的:教育救国 |
3. 南开成就:用人才丈量中国近代史 |
(二) 南开教育文化特色:改造国民性 |
1. 爱国教育:为中华崛起 |
2. 立人为本:弘扬民族精神 |
3. 人才辈出品种多样 |
(三) 南开中学课程设置:“知中国” |
1.课程依据:开阔视野培养独立思考 |
2. 课程设置:改革传统教育的实验室 |
3. 学生自治团体:开辟经验具现代能力 |
(四) 南开教育教学管理 |
1.“私立非私有” |
2. 学校管理:高效廉洁 |
3. 教师聘任:优胜劣汰 |
4. 学生管理:半军事化 |
(五) 南开校长老师:榜样的力量 |
1.“南开校父”严修 |
2.“南开缔造者”张伯苓 |
3. 名师荟萃 |
( 六) 南开的教育改革:开放办学 |
1. 引进西学 |
2. 土化南开 |
二耀华学校的文化特色研究 |
(一) 租界抗争光耀中华 |
1. 耀华中学建校背景:租界林立 |
2. 耀华中学建校目的:光耀中华 |
3. 耀华成就:淑世淑身为我学界光 |
(二) 耀华教育特色:“勤朴忠诚”精神 |
1. 家国情怀 |
2. 勤朴忠诚 |
3. 淡泊宁静 |
(三) 耀华中学课程设置:通才教育 |
1. 德智体美全面教育 |
2. 文理并重 |
3. 社团活动 |
(四) 耀华教育教学管理:为国育才 |
1. 私立华人教育 |
2. 师资管理:严格而温情 |
3. 学生管理:严格又慈爱 |
(五) 耀华校长老师:爱校、爱生、爱教育 |
1. 校董庄乐峰 |
2. 赵天麟校长 |
3. 名师荟萃 |
(六) 耀华的教育改革:开放包容 |
1. 开放包容的爱国教育 |
2. 中西教育取长补短 |
3. 为我学界争光 |
(8)胡耀邦思想研究 ——介于观念与体系之间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论文设计 |
第一章 早年:“本色”的张力与限界 |
(一) 湖南:中国近现代史的一种独特气质 |
(二) 底层:作为胡耀邦观念史的发生空间 |
(三) 局势:田舍郎缘何投身共产主义革命 |
第二章 书生:弱势领袖的突出气质 |
(一) 无读不丈夫:一个实践者的思想资源 |
(二) 文人不相轻:尊重知识及其背后的人 |
(三) 秀才遇上兵:书生闹革命的三种境遇 |
第三章 革命:从苏区一路走来 |
(一) 读出真信仰:“去见马克思也是安然的” |
(二) “我是党的人”:从革命交往史看其思想参照 |
(三) 革命: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标准 |
第四章 人情:一个传统的读书人与革命者 |
(一) 赤子之心:从革命到改革的“初心” |
(二) 人心为上:革命书生的“人道主义” |
(三) 世道人心:胡耀邦的“环境政治论” |
第五章 回归:胡耀邦对时代问题的回应 |
(一) 面向现代化:“立场不变方法全新” |
(二) 面向世界:“我们是现实主义者” |
(三) 面向未来:胡耀邦的“千禧年情结” |
(四) 理论祛魅:对时代思想的突出贡献 |
(五) 全面改革:全体都有该改都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研究现状分析。 |
二、论文选题说明。 |
三、论文取材说明。 |
四、研究思路。 |
五、附带说明。 |
第一章 数点梅花天地心 (启蒙时代) |
第一节 慕陵师与台先生的家庭。 |
第二节 台、庄两位先生的初识。 |
第三节 鲁迅的影响。 |
第四节 离开北大—不同的职业·相同的兴趣。 |
第五节 抗战以前的命运发展。 |
第二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 (抗战播迁) |
第一节 国难之初的颠沛流离。 |
第二节 艰难岁月。 |
第三节 胜利复员。 |
第三章 便下襄阳向洛阳 (台湾光复) |
第一节 台先生来台时从上到下的好关系。 |
第二节 光复后的语言与文字。 |
第三节 光复后的台湾大学及中文系。 |
第四节 台先生来台初期情况。 |
第五节 许寿裳辞世让台先生开始面对现实。 |
第六节 乔大壮其人。 |
第四章 梦中忧患尚如山(两岸分治) |
第一节 离乱年代中流砥柱的傅斯年。 |
第二节 故宫文物播迁来台。 |
第三节 安定建设的开始。 |
第四节 从北沟文物陈列室到士林故宫博物院。 |
第五节 记忆上的错误。 |
第六节 台先生主政时期的台大中文系。 |
第七节 台先生是否遭到政治迫害。 |
第八节 官方观点的鲁迅。 |
第五章 清江一曲抱村流(文人生活) |
第一节 台先生的文风。 |
第二节 酒与人生。 |
第三节 台先生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
第四节 慕陵师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
第五节 慕陵师在书法上的成就。 |
第六节 台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就。 |
第六章 每依北斗望京华(两岸开放) |
第一节 两岸通信的经过。 |
第二节 大陆亲友的讯息。 |
第三节 前后去世。 |
第四节 回到故土。 |
第五节 安贫乐道。 |
第六节 中国结台湾情。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台静农嵇阮论。 |
(10)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本真生命的追寻:张岱年哲学导论 |
第一节、早期的求学和致思 |
一、出身于书香门第 |
二、结缘于北师大 |
第二节、成长于“清华学派”的青年才俊 |
第三节、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第四节、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第五节、张岱年的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 |
第二章、先秦哲学思想——张岱年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 |
第一节、仁学——继往开来的源泉 |
一、揭示仁之道——从“爱人”到“达仁” |
二、求真知之道 |
三、辩证客观地评价孔子 |
第二节、道:本根与反复 |
一、本根与本体 |
二、反复——张岱年辩证法的核心 |
第三节、《易传》:变易与刚健 |
一、易:变易与守常 |
二、生生:延续与变化 |
三、刚健:民族精神之源 |
第四节、综论 |
第三章、中国哲学的新构想:唯物、理想、解析的综合 |
第一节、综合创新的条件及其路线图 |
第二节、唯物与解析的综合 |
一、新唯物论与逻辑解析法 |
二、外界实在的理论论证与理的解析 |
三、知实论与离识有境 |
四、理在事中与物源心流 |
第三节、唯物与理想的综合 |
一、动的天人合一 |
二、生与理之两一 |
三、群己一体 |
第四节、综论 |
第四章、伦理价值研究的新开拓 |
第一节、伦理价值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新时代价值学说的开垦 |
第三节、以人为本 |
第四节、以和为贵 |
第五节、义与利统一 |
一、对义利观的基本看法 |
二、对墨家义利观的发展 |
三、理与欲的对立统一 |
第六节、综论 |
第五章、“中国哲学”学科自主性及方法论的反思 |
第一节、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界定 |
第二节、中国哲学的特殊旨趣 |
第三节、概念范畴研究的创新 |
第四节、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
一、问题与问题意识 |
二、问题意识与哲学思维 |
三、问题意识与认识途径 |
第五节、综论 |
结语 |
附录一、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
附录二、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附录四、刘军平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2002.9—2005.6) |
四、道德风范 光耀千秋——经念周恩来逝世20周年 忆周恩来同志二三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 ——以鲁迅、胡适、郭沫若为中心[D]. 陈占彪. 复旦大学, 2007(06)
- [2]中国外交官回忆录篇目索引(辑刊篇)[J]. 狄安略.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2013(02)
- [3]道德风范 光耀千秋——经念周恩来逝世20周年 忆周恩来同志二三事[J]. 宋平. 求是, 1996(01)
- [4]1995年中国近代史论文着作索引[J]. 胡槿,周新民. 近代史研究, 1996(05)
- [5]沈尹默承传书法研究[D]. 蒙建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6]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 ——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D]. 彭春凌. 北京大学, 2011(10)
- [7]天津近代历史名校文化特色研究——以南开和耀华为例[J]. 王彦力,赵亮,史利平,汪莉. 教育现代化, 2016(03)
- [8]胡耀邦思想研究 ——介于观念与体系之间的考察[D]. 周力陈.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D]. 刘军平. 武汉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