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拉法测量表面张力

直接拉法测量表面张力

一、用直接牵引法测表面张力(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敬[1](2019)在《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掠海辐射源定位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雷达目标搜索与定位是反舰导弹飞行末端的重要引导方式之一。相对于反舰导弹,反—反舰导弹系统为实施有效拦截,需要对具有严重威胁并会带来致命后果的微波辐射源进行迅速精确定向,以便实施有效拦截。这类问题属于辐射源测向研究领域,相关干涉仪理论与技术相对于其它技术途径具有响应及时和适用于机动平台等突出优点,这对于反—反舰导弹系统尤为重要。在现代反舰导弹家族中,末端低空掠海飞行反舰导弹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类型,由于海面散射杂波的多径干扰,使反—反舰导弹系统对于反舰导弹末端引导雷达高精度测向变得十分困难。当大型舰船上的相关干涉仪以低仰角姿态被动探测低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时,因为海面散射引起的多路径效应导致相关干涉仪不能精确定位,甚至出现定位的空间坐标是目标镜像的情况。国内外针对短波测向定位的研究比较多,研制出了很多测向系统,比如相位干涉仪、相关干涉仪以及乌兰韦伯测向天线阵等,但是这些系统都不能解决辐射源引起的多路径问题。考虑到系统构造的复杂程度、性价比、可靠性、体积以及成本等问题,本文选择相关干涉仪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掠海辐射源定位系统。该系统的研究对提升我国海面舰船防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海面多径雷达散射效应的几何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随后研究并提出了适用于低仰角海杂波多径散射的相关干涉仪目标定位算法。在对系统进行综合规划的基础上,为系统射频组成模块分配关键技术指标。完成射频模块设计、加工和调测,最后对射频前端系统进行测试。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当舰船上的相关干涉仪以低仰角的姿态被动探测低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时,海面产生的多路径效应会导致测向偏差。传统标准相关干涉仪算法采用谱峰搜索的方式会导致运算时间过长,在不降低测向精度的情况下,提出利用基于维度拆分的相关干涉仪算法,该算法可大大提升测向速度,有利于实时测向。针对海面引起的多路径散射信号问题,提出利用空间谱估计算法,包括MUSIC算法和ESPRIT算法,对多目标进行空间坐标的定位分析。最后提出利用MVDR空域滤波和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对多路径散射矢量和信号进行空间方位的抑制,以达到降低多路径散射信号影响的效果。2、利用P-M谱构建海面模型,并因此建立多路径效应的几何模型。根据反舰导弹和相关干涉仪的高度、两者之间的距离、收发天线的方向图信息以及海面起伏特性,确定出海面雷达波有效散射区域。然后依据光亮点计算模型,在有效散射区域内寻找到与掠海辐射源有关的所有光亮点。最后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理论验证。系统工作过程和原理(以本文仿真场景为例)是:当低空突防的反舰导弹(天线为垂直极化)向舰船袭来时,相关干涉仪先打开垂直极化扫描方式,存储直达信号和海面散射多径信号的混合信号的空间相位β1。再打开水平极化方式,存储此时海面散射多径信号的空间相位β2。然后根据空间相位β1和β2,运用干涉仪算法和MUSIC算法可以计算出混合信号的空间坐标方位角30和俯仰角82°,总散射信号空间坐标方位角40和俯仰角860。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空间坐标关系,可以得出导弹的空间坐标方位角小于30,俯仰角小于820。后采用MVDR空域滤波算法来消除散射信号的影响,可以看出,加入MVDR空域滤波算法后,散射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分别被抑制了大约23dB和17dB,得到导弹的空间坐标方位角20,俯仰角800。比较导弹的方位角为00、俯仰角为790的场景设置,本文方法使相关干涉仪测向精度获得显着改善。(注:该部分提到方位角和俯仰角,是在本文的仿真场景下得到的)。3、相关干涉仪硬件系统的设计,总体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双极化无源相控阵天线,移相器,功分器,微波开关电路,延时线,低噪声放大器,带通滤波器,混频器,振荡器,中频滤波器(包括在混频器中),鉴相器以及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微波电路模块负责把接收到的微弱的低空突防的反舰导弹信号进行接收、滤波、放大和混频,得到200MHz中频信号。通过鉴相器得到包含信号空间相位函数,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从函数中解出相应的空间坐标值,得到反舰导弹的直达信号的空间相位,测出反舰导弹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本文主要设计了射频前端系统,所设计的接收机系统在参考超外差接收机的基础上,增加I、Q两路支路以加强对镜像信号的抑制,并用ADS仿真软件对射频前端系统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接收机系统动态范围86dB,噪声系数3.5dB,灵敏度-96dBm,系统带宽10MHz。最后在技术可行性分析基础上,为各个射频模块分配适合的关键技术指标。4、根据各个模块的技术指标,进行射频模块电路的设计。主要包括:阵列天线、移相器、开关电路、功分器、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本振等前端电路。先对各个模块电路进行原理图仿真,从理论上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然后实验验证方案,所设计模块技术指标基本与仿真结果一致。本文设计的下变频器,采用一个四次谐波镜像抑制混频器,把中心频率10GHz的射频信号与2.55GHz本振信号下变频到200MHz的中频信号,以避免直接产生9.8GHz本振信号时频率源不稳定和相位噪声过大的问题,且镜像抑制混频器能很好地抑制镜像信号的干扰。5、实验验证设计的射频前端模块。将阵列天线、功分器、开关电路、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和本振模块搭接,用一个带宽为2~18GHz的标准喇叭天线作为发射天线,发射天线与信号发生器连接,产生中心频率为10GHz及功率为-20dBm的单频点信号。观察频谱分析仪可看出当天线为垂直极化时的输出中频功率大约为-42dBm;当天线为水平极化时的输出中频功率大约为-44.5dBm。测试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并达到所需预期指标。因为缺少相关的测试仪器和该射频前端系统设计的不完备性,所以没有对动态范围、系统噪声系数、1dB压缩点以及IOP3等指标进行测试。6、在电子对抗中,压制干扰是常见的对抗方式之一。为了保证在侦查行动中,有效对敌方超高频频段信号进行压制以及保证我方大功率电子干扰设备隐蔽性,设计一款高度有效降低、尺寸减小,工作频带在800MHz~1.5GHz宽带天线尤为重要。在双圆锥宽带天线的基础上,制作出一个天馈网络以展宽限制尺寸的天线带宽。最后在外场试验中,峰值200W的发射极连接所设计的低轮廓宽带天线可以很好地屏蔽200米以内相应频段的信号;高温超导带通滤波器相对于普通微带滤波器具有更好的带外抑制能力和更低的带内损耗,降低系统电磁信号之间的互调干扰,因此在卫星通信和军事领域同样可以取代腔体滤波器。高温超导滤波器应用于基站收发系统中,可以降低接收机的噪声系数,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从而扩大基站覆盖范围和信道容量;在4G、5G无线基站中,配备了更多的收发系统就需要更多的高功率放大器和更多更大的散热片,为了降低基站成本、重量和散热问题,必须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Doherty功率放大器具有在保证输出功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效率的优势,因此在现代无线通讯系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设计了一款工作在1.7GHz~1.9GHz频段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饱和输出功率大于41dBm,饱和效率基本大于60%,功率回退6dB时效率依然在50%以上,相比其他的功率放大器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

洪思慧[2](2019)在《基于分子印迹识别材料的三唑磷仿生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唑磷(Triazophos)是一种中毒、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在谷物、水果和蔬菜上广泛使用。由于三唑磷化学稳定性好、半衰期长,使其在环境中极易残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自2016年12月31日,我国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三唑磷。目前三唑磷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确证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但这些方法通常存在仪器昂贵、分析时间长、抗体制备困难等诸多缺陷。因此,设计合成具有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制备成本低的仿生识别材料,建立灵敏、简单、快速、稳定、廉价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合成分子印迹特异性识别材料基础上,开展了三唑磷分子印迹仿生酶联免疫、仿生荧光免疫及静电纺丝分子印迹膜层析技术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1)以虚拟模板为设计理念,采用本体聚合和表面印迹法,获得了特异性识别能力好的分子印迹96孔阵列膜;合成三唑磷半抗原酶标记探针,建立了直接竞争仿生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0110000μg/L(R2=0.9770),灵敏度(IC50)为428μg/L,检出限(LOD,IC15)为0.006μg/L。对该方法进行实用性评价,在甘蓝和苹果中分别添加三个水平三唑磷农药(10、50、500μg/kg),回收率为70.5%119.8%,相对标准偏差为5.2%19.7%。并用HPLC-MS/MS对结果进行验证,相关性良好(R2=0.9927)。(2)通过酯键耦合技术,合成三唑磷半抗原CdSe/ZnS量子点标记探针,以制备的分子印迹96孔阵列膜为识别元件,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分子印迹识别技术的CdSe/ZnS量子点仿生荧光免疫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110000μg/L(R2=0.9817),灵敏度(IC50)为3.63 mg/L,检出限(LOD,IC15)为0.31μg/L。在甘蓝和苹果中添加三个浓度的三唑磷农药(10、50、500μg/kg),其回收率为109.6%118.9%,相对标准偏差为9.9%19.5%,并与HPLC-MS/MS获得的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995)。与传统荧光猝灭方法相比,使用CdSe/ZnS量子点作为荧光标记探针的竞争检测方法显示出良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快速响应和抗干扰能力。(3)利用静电纺丝制膜技术,合成了纳米纤维与分子印迹微球杂化的复合纳米膜,制备了三唑磷半抗原-IgG-FITC荧光探针,初步研制了特异性识别三唑磷农药的纳米膜层析试纸条,建立了对三唑磷农药快速响应的检测新方法。试验筛选和优化了纺丝液(种类、溶剂、浓度)、电纺条件、表面活性剂、MIPs浓度、荧光探针浓度、竞争方式等技术参数和制备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三唑磷浓度在20500μg/L范围内,具有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543),检出限为20μg/L。该方法解决了分子印迹作为仿生试纸条的识别元件存在的无法持久固定的技术瓶颈,拓宽了免疫层析试纸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章凯[3](2017)在《挤压工艺对Mg-3Al-3Zn-3Ca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纯镁的密度仅为1.74g/cm3,镁合金是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重量。另外,镁合金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刚度的特点以及良好的阻尼性能,使其在航天航空和汽车等领域具有巨大运用前景。与铸态相比较,变形镁合金具有相对良好的力学性能。本论文主要通过采用半连续水冷铸造的方法制备Mg-3Al-3Zn-3Ca(AZC333)合金铸锭,并且对合金挤压工艺进行了优化。对Mg-3Al-3Zn-3Ca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铸态Mg-3Al-3Zn-3Ca合金的金相组织呈典型的粗大树突结构。粗晶为α-Mg,晶粒尺寸约为185μm。第二相呈网状结构分布在粗晶α-Mg的晶界上,在基体中呈树枝状分布。其中连续网状结构为Al2Ca,半连续网状结构为Ca2Mg6Zn3。经过热挤压后,Mg-3Al-3Zn-3Ca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当挤压比(λ)等于16,随着挤压温度从623K降低到523K,合金的动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从91.2%降低到了78.8%,晶粒尺寸由6.86μm减小到3.14μm,Al2Ca和Ca2Mg6Zn3的尺寸大约分别为3μm和5μm;产生了明显的(0002)基面织构,强度也随之增强;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从264MPa、197MPa增加到334MPa、292MPa,伸长率则由20%减小到9%。当挤压温度为623K,挤压比由16增大到25时,合金的微观组织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力学性能也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在热挤压过程中,Mg-3Al-3Zn-3Ca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导致晶粒细化,产生了细晶强化,符合霍尔-配齐公式。根据霍尔-配齐公式计算得到挤压温度分别为523K、573K和623K合金的屈服强度分别为186MPa、208MPa和241MPa,明显都小于合金实际屈服强度,表明AZC333合金在热挤压过程中产生了第二相强化。当挤压温度从523K增加到623K时,合金的断裂韧性值由13.3521MPa·m1/2增加到了 21.6076MPa·m1/2。结果表明,同一成分变形镁合金的断裂韧性的变化与其本身塑性成正相关。温度为523K、573K、623K和673K和应变速率为1×10-3s-1和1×10-4s-1的高温拉伸结果表明,AZC333合金在温度等于或大于573K时,合金的延伸率大于100%,具有超塑性。随挤压和拉伸温度的升高,应变速率的减小,合金的延伸率增加。合金的最大延伸率出现在挤压和拉伸温度分别为673K和623K,应变速率为1×10-4s-1,最大值为227.6%。根据本构方程,计算得到挤压态Mg-3Zn-3Al-3Ca合金的超塑性变形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和激活能Q值。挤压温度为523K、573K和623K时,合金的m值分别为0.0318、0.0253 和 0.02842,Q 值分别为 343kJ·mol-1、312kJ.mol1 和 286.6kJ.mol-1。分析可知,挤压温度为523K、573K和623K时,合金超塑性变形机制为品格扩散协调的位错攀移控制蠕变。Al2Ca和Ca2Mg6Zn3由于变形位错的剪切作用被细化,最小尺寸分别可以达到1.1μm和0.2μm。这些细小粒子均匀分布在晶界能够作为形核质点促进动态再结晶和抑制晶粒的长大,还能够通过晶界滑移协调变形。

肖清[4](2016)在《三维网络SiC陶瓷/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维网络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它以独特结构和优异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先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了三维网络SiC陶瓷,其孔隙率80%,强度达3.42MPa,可用于制备复合材料。随后,采用原位反应无压浸渗法制备了三维网络SiC陶瓷/Al复合材料,研究了粉末配比和浸渗条件对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并用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计、XRD衍射分析、扫描显微镜、压力实验机等仪器研究了其结构、界面结合和硬度和抗压强度。研究发现,Mg的掺入影响材料的浸渗深度,当其含量少于5%时,浸渗效果差,8%的加入量比较适宜。Si粉的加入能控制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可抑制界面上Al4C3的生成。浸渗温度影响浸渗效果,低于800℃时,金属与陶瓷的润湿性差。800℃时,界面上开始发生化学反应,陶瓷与金属间出现界面相。当保温时间低于2小时,金属并未浸渗入陶瓷中。随着浸渗温度的提高,材料的致密度提高。通过对这些实验条件的调控,制备了界面结合良好的三维网络SiC陶瓷/Al复合材料,密度最高能达到2.784 g/cm3,导热系数为165.38 W/m·K,抗压强度达到832MPa。

任春雷[5](2014)在《膜蒸馏海水淡化和油水分离用疏水多孔陶瓷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问世以来,膜分离技术迅速发展,已经在石油化工、能源、食品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今最为重要的分离技术之一。随着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对膜材料的通量、稳定性、分离效率的要求也日趋苛刻。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工作表明,陶瓷膜(Al2O3、YSZ等)具有优于高分子膜的化学、热稳定性以及与之可比的膜蒸馏海水淡化性能。本论文在此基础上,围绕陶瓷膜的制备、表面修饰、海水淡化和油水分离性能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第一章为全文综述,首先介绍了多孔陶瓷膜的概念,包括膜结构、膜过程、膜制备和膜表征:接着概述了现有的海水淡化和油水分离的技术,评估了膜分离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二章研究了多孔陶瓷膜的相转化成型和表面改性方法。采用相转化成型的陶瓷膜包含海绵层和指状孔层。海绵层含有亚微米孔,厚度较小,因此可以作为起分离作用的功能层,而指状孔层含有孔径为数十微米的直孔,沿膜厚方向排列,传质阻力小,同时其厚度较大,因此为分离功能层提供力学支撑。通过在陶瓷膜表面嫁接氟硅烷,使得膜表面的纯水接触角从46°增至135°。采用水热法在陶瓷膜表面生长了ZnO纳米柱,然后在其上嫁接氟硅烷,获得了接触角大于150°的超疏水表面。第三章研究了氟硅烷分子在陶瓷表面的结合方式以及膜表面疏水层的稳定性。采用热重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陶瓷表面含有氟硅烷,其中大部分氟硅烷以物理吸附方式附着在陶瓷表面,采用高分辨率X光电子能谱分析揭示部分氟硅烷分子为化学吸附,即通过Si-O-M化学键嫁接到陶瓷表面。实验表明:膜表面的氟硅烷疏水层在空气中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在水和乙醇中则会缓慢流失。热分析表明:疏水陶瓷膜的工作温度应低于200℃,温度过高将导致氟硅烷修饰层破坏。第四章研究了基于平板状疏水陶瓷膜的膜蒸馏盐水淡化过程。采用相转化流延-高温烧结-表面嫁接氟硅烷制备多孔氧化铝膜,其透气性能优异,氮气渗透率高达1.0×106Lm-2hbar-1。由于陶瓷膜表面呈疏水性,允许水蒸气通过,而液态水及其所含的非挥发性物质无法透过,因此可以用于膜蒸馏盐水淡化。采用陶瓷膜进行膜蒸馏盐水淡化实验,将膜的一侧与浓度为2wt.%的NaCl热溶液(80℃)接触,另一侧与冷凝水(20℃)直接接触,测得水渗透通量为19.1Lm-2h-1,盐的截留率大于99.5%。疏水性陶瓷膜显示出良好的盐水淡化性能,与高分子膜可比,并且其稳定性优于后者。第五章受自然界中存在的“荷叶效应”(抗污染、自清洁)启发,提出通过在陶瓷膜表面构建超疏水层,以增强盐水淡化用陶瓷膜的抗污染性能。采用第二章所述方法制备了超疏水氧化铝中空纤维膜,采用该陶瓷膜进行膜蒸馏盐水淡化实验,发现其水通量和截盐率随时间降低的幅度显着低于常规疏水膜,证实超疏水膜具有更好的抗污染性能。第六章研究了多孔陶瓷的油水分离性能。采用相转化成型方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平板膜,包含上下贯通的指状孔,孔道直径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变化,上表面孔径约15~301μm,下表面约80~100μm。由于该陶瓷膜为亲水疏油性(水接触角为0°,水下油接触角约130°),纯水能够顺利透过,通量高达12.6Lm-2s-1kPa-1,油性物质无法渗透,辛烷截止压力为1.1kPa,采用该陶瓷膜进行油水分离试验(辛烷与水体积比30:70),分离效率达96.0%。氟硅烷改性后的氧化铝膜表面转变为疏水亲油性(辛烷接触角为0°,水接触角约为146°),辛烷通量高达12.7Lm-2s-1kPa-1,纯水截止压力为3.2kPa,采用改性后的膜进行油水分离试验(辛烷与水体积比70:30),分离效率达99.5%。由于制备的陶瓷膜具有很小的传质阻力,因此可利用料液自身的重量作为驱动力实现油水分离,能耗低,操作简单,可望大幅度降低油水分离的成本。第七章对本论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冯志鹏[6](2012)在《洗涤剂在洗衣机环境下的溶解、去污与漂洗行为的研究》文中认为洗衣粉是应用最广泛的合成洗涤剂之一,而在现在的衣物洗涤中,洗衣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多种功能的洗衣机为人们节省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研究洗衣粉在洗衣机洗涤环境下的表现变得越来越重要,洗衣机的洗涤过程事实上就是洗衣粉与机械力共同作用将污渍从纺织物上剥离的过程。洗衣粉在洗衣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研究洗衣粉在洗衣机环境下的洗涤性能可以帮助洗衣机研发人员更好的优化洗涤节拍,提高洗净性能、降低能耗和残留,最大化地发挥洗衣粉在洗衣机内的洗涤功效。本文研究了洗衣粉在洗衣机环境下的溶解性能,针对市面上衣物洗涤中最常用的两种洗衣粉:无磷洗衣粉和浓缩洗衣粉,首先做了两种洗衣粉在不同溶解水温下静态溶解实验,在没有机械力参与溶解过程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两种洗衣粉的溶解效率,相比较下,普通无磷粉溶解性较好。两种洗衣粉的溶解效率都随温度升高与时间延长而增大,如无机械力辅助溶解,需要10min左右的的溶解时间。对洗衣粉溶解过程的动力学拟合表明,德罗兹多夫方程能较满意的描述洗衣粉在洗衣机中的溶解情况,普通无磷粉的溶解常数k普遍大于浓缩洗衣粉,在静态溶解实验的基础上,添加一定的机械搅拌可以明显促进洗衣粉的溶解效率,但继续提高搅拌速度收益不明显,10r/min的间歇性搅拌对溶解已经有较明显的促进效果。对洗涤过程中常用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以及硬脂酸钠等三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按摩尔比分别对三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两两复配,应用悬滴法测定复配溶液的表面张力,LAS与AEO9在摩尔比3:7时有较好的复配效果,硬脂酸钠与LAS的复配体系在摩尔比为6:4时可以将表面张力降低到32.1mN/m。分别测定了三个复配体系各复配比例下的润湿力,数据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有利于润湿力的降低。对洗衣机漂洗效率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传统的碱性残留检测法基础上,运用两相滴定法测定残留漂洗液中活性物含量,计算了活性物漂洗率,同等漂洗条件下,活性物残留量高于碱性物质残留量,第1、2次漂洗差异明显,第3次漂洗后基本一致。运用两种检测方法分别测定了漂洗比、水温、含水率、漂洗时间对漂洗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漂洗程序的改进方案。漂洗效率随着漂洗水用量的增加而变大,但漂洗水用量太大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0.083的漂洗比在两次漂洗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漂洗效果。

袁芳兰[7](2012)在《添加废铝合金对高硅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铝及铝合金由于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近年来,基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零排放和零废弃的新材料、促进资源与材料的循环利用,开发生态环境材料,逐步建立新的循环型经济体系已成为21世纪人们的共识。铝及其合金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使用中几乎不被腐蚀,可以被无限次的回收和利用,每次回收所消耗的能量仅是原铝生产的5%。因此,废铝再生技术越来越受重视,许多学者对废铝回收各个环节的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主要探讨的是废铝合金的可再利用性及废铝添加种类及添加量对含镁高硅变形铝合金挤压型材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6063各个热处理状态下的力学性能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1)在铸造Al-11.5Si-0.65Mg合金过程中,采用向原料中添加10%、20%、30%废铝门窗和废轮毂时,挤压型材性能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和降低,但都优于采用原铝+合金元素所得型材的性能。说明高硅铝合金的生产中可以使用一部分废铝合金代替原铝或ZLD102合金;(2)与市场上应用广泛的6063合金T5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对比,添加废铝合金后型材的并且抗拉强度提高了57.3%,伸长率提高了152.5%,由此可知,再生铝在机械性能方面均优于6063,而且价格相对便宜,有替代的可能。(3)由扫描电镜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只要经过合理的除杂,废铝合金中的有害元素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可以保证再生铝的质量;(4)半连续铸造合金铸锭经挤压变形后,型材拉伸断口并未因废铝添加量及添加种类的改变而改变,均为韧性断裂。

龙玉民[8](2012)在《重塑粘性土cφ值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程实践当中经常涉及到粘性土,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粘性土地区的工程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不同含水率、孔隙比、含砂量的粘性土进行土工试验,来确定含水率、孔隙比、含砂量等因素对c、φ值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其原因,同时对击实而成的土样与压实而成的土样的c、φ值进行对比。研究成果如下:1.对选用的土及砂做了一系列土工试验,如烘干法测含水率试验、比重瓶法测颗粒密度、液塑限试验、击实实验等。测得土及砂的一些基本的物理性质及状态指标如下:土的风干含水率:w0=3%;颗粒密度:ρs±=2.68;塑限含水率:WP=21.2%;液限含水率:wL=34.5%;最优含水率:16.84%;最大干密度:1.751;砂的颗粒密度:ρs砂=2.64。2.通过分别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孔隙比、不同含砂量的压实粘性土进行抗剪强度试验,来研究土的含水率、孔隙比、含砂量对抗剪强度指标c、φ值的影响情况:含水率w对粘聚力c及内摩擦角φ均有较大影响,并且粘聚力c与内摩擦角φ都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孔隙比e对粘聚力c及内摩擦角φ值都有影响,并且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都随着孔隙比的增大而减小;含砂量s对粘聚力c及内摩擦角φ都有影响,并且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都随含砂量s的增大而减小。3.对击实土样与压实土样进行对比,分析其c、φ值的差异性:1)击实土c、φ值随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压实土的c、φ值随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相同含水率、孔隙比的压实土的粘聚力值要比击实土的粘聚力值高出很多;相同含水率、孔隙比的压实土的内摩擦角也稍高于击实土的内摩擦角。2)当含水率小于12.99%时,干密度对土的粘聚力的影响要比含水率大;当含水率大于12.99%,小于最优含水率Wopt时,含水率对粘聚力的影响要比干密度的影响大。3)当含水率小于最优含水率Wopt时,含水率对内摩擦角的影响要大于干密度对内摩擦角的影响。

肖晶晶[9](2011)在《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成机理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速公路中,沥青路面以其众所周知的良好使用性能受到众多国家的青睐。在我国,近期在建、重建或大中修的高速公路、一级以及国道主干线有90%以上采用了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这种混合料需将沥青和矿料加热到150℃以上,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还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和粉尘,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质量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在整个拌和、摊铺、碾压过程中均无需加热,实行常温态施工,节约了能源,改善了施工环境,减少了大气污染,并且延长了施工季节。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材料为无机材料水泥和有机材料乳化沥青复合而成,水泥在混合料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水泥水化与乳液破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使得这种新型路面材料结构更加复杂,既有与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相通的地方,又具备自己独有的特征。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的关键在于,在乳化沥青破乳之前,通过拌和将乳液在集料表面的分布状态调整到最佳,使乳液均匀的分散于集料表面,破乳后的乳液最终在集料表面形成连续致密的沥青膜。这就要求混合料必须具备足够的拌和时间,乳液破乳不能太快;而开放交通及工期等因素又要求混合料必须尽快破乳,形成强度,承载交通。复配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矛盾,通过乳液的性能检测、复配乳液的施工性能、复配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三个层次的比选,最终确定最佳复配方案为:1.0%SBT+0.8%MQK-1M。采用TAM Air八通道微量热仪,对比研究了水泥在纯水、酸性水溶液、乳化剂水溶液、乳化沥青中的水化反应情况,酸性环境阻碍了水泥水化的顺利进行;乳化剂对水泥具有缓凝作用,对最终水化程度影响不大;乳化沥青的包裹作用延迟了水泥的水化加速期。借助于ZetasizerNano Zeta电位分析仪对乳化沥青以及掺加不同剂量水泥和矿粉的乳化沥青悬浊液进行Zeta电位测定,结果显示水泥促进了乳液破乳,遇水带负电的水泥与阳离子乳化沥青混合,能促进结合料和集料的粘附性。基于AR2000ex型流变仪的乳化沥青以及水泥/矿粉乳化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泥能够加速混合料的凝结固化成型速度,使混合料在更短的时间内形成板结整体。以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低温劈裂强度、抗剪强度、肯塔堡飞散损失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细集料级配组成、粗集料级配组成以及关键筛孔通过率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对于细集料级配的变化相当敏感,细集料比例增大,有利于混合料整体性能的提高,但对于粗集料级配的变化不敏感。4.75mm、1.18mm和0.075mm筛孔通过率的变化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最大,推荐了细集料部分筛孔通过率变化幅度。借助CT扫描技术,结合宏观试验结果,系统研究了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细观空隙结构,提出其分布特征。随着乳化沥青用量的增大,混合料内部空隙尺寸减小;乳化沥青用量为8%,水泥掺量达到4%时,大尺寸空隙比例增高,CT可视空隙率增大。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分析表明,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内部结构比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疏松。稀浆混合料中气泡破裂后留下的“空位”,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后留下的空隙,水泥水化产物中存在的各种尺寸孔隙,集料内部孔隙以及压实后存在的集料与集料之间的间隙共同构成了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复杂的空隙结构。对不同结合料组成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进行力学特性(间接拉伸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模量特性)、路用性能(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特性、抗飞散性能)和耐久性能(疲劳特性)试验,其中SPT的动态模量试验结果显示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路面结构对模量的设计要求。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线的移位因子表明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低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基于以上试验结果,提出了不同交通量和不同气候条件下,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适用场合。

姚居峰[10](2009)在《酚醛改性淀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胎面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专利报道用玉米淀粉部分替代炭黑、白炭黑这样的传统填料可以改善胎面胶料的牵引性能和滞后损失,降低滚动阻力。本文采用乳液共沉法(LCM)制备淀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和淀粉/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并在其中加入改性剂以强化淀粉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研究了淀粉/天然橡胶和淀粉/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各项静态和动态性能。本论文首先采用自制酚醛(RF)改性淀粉糊,通过乳液共混法(LCM)制备了改性淀粉/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考察了RF改性淀粉用量(10-40phr)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F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改性淀粉用量的增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300%定伸应力、邵尔A型硬度和动态模量,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减小,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淀粉用量为20phr时,加入3.6 phr RF进行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次,比较了研究了RF改性20phr淀粉与相同体积分数的炭黑N330和Si-69改性白炭黑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淀粉/NR复合材料的定伸应力小于炭黑/NR,大于白炭黑/NR,其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小于炭黑/NR和白炭黑/NR,耐磨性介于炭黑胶料与白炭黑胶料之间;DMTA结果表明改性淀粉/NR的动态拉伸模量与炭黑/NR接近,要高于白炭黑/NR;与炭黑和白炭黑相比,改性淀粉提高了材料的抗湿滑系数。最后,将改性淀粉以5份等量替代炭黑在胎面胶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与直接共混法(DCM)法制备的淀粉/炭黑/NR复合材料相比,LCM法制备的淀粉/炭黑/NR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撕裂强度提高,扯断伸长率有所下降,定形变下的60℃动态损耗降低,动态压缩生热有所增加,耐磨性、耐切割性提高,抗湿滑系数相差不大;与未改性淀粉/炭黑/NR复合材料相比,RF改性淀粉/炭黑/NR复合材料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有所提高,定形变下的60℃动态损耗提高,动态压缩生热有所降低,耐磨性、耐切割性提高,抗湿滑系数下降;与炭黑胶相比,RF改性淀粉/炭黑/NR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略有降低,定形变下的60℃动态损耗降低,动态压缩生热有所增加,耐磨性、耐切割性下降,抗湿滑系数提高。

二、用直接牵引法测表面张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直接牵引法测表面张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掠海辐射源定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相关干涉仪研制背景和意义
        1.1.2 低轮廓天线、高温超导滤波器和Doherty功放研制背景和意义
    1.2 测向技术发展及现状
        1.2.1 测向体制
        1.2.2 国内外测向技术简介
    1.3 多路径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海面模拟的现有主要方法
    1.5 低轮廓天线、高温超导滤波器和Doherty功放的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干涉仪测角原理和DOA估计算法
    2.1 相关干涉仪的测角原理
        2.1.1 阵元相位差输出模型
        2.1.2 传统的标准相关干涉仪算法
        2.1.3 改进的标准相关干涉仪算法
        2.1.3.1 仿真实例
        2.1.4 维度拆分算法原理
        2.1.4.1 仿真实验
    2.2 DOA估计算法
        2.2.1 Music算法用于信号DOA估计
        2.2.1.1 仿真实例
        2.2.2 信号DOA估计的ESPRIT算法
        2.2.2.1 ESPRIT算法用于信号DOA估计的原理
        2.2.2.2 仿真实例
    2.3 空域滤波和数字波数形成
        2.3.1 仿真实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面多路径效应的建模与仿真
    3.1 引言
    3.2 多路径效应基本几何模型
        3.2.1 镜面反射模
        3.2.2 漫反射模型
    3.3 海面特性及描述
        3.3.1 海面的基本特性
        3.3.2 海面的分形描述
        3.3.3 基于海谱的海面描述
        3.3.3.1 频谱
        3.3.3.2 方向谱
    3.4 海面模拟
        3.4.1 基于海浪高度起伏为高斯分布的海面模拟
        3.4.2 基于分形的海面模拟
        3.4.3 基于海谱的海面统计模拟
        3.4.3.1 基于海谱的海面统计模拟
        3.4.3.2 仿真参数设置
        3.4.3.3 基于海浪谱的海面模拟结果
        3.4.4 几种海面模拟方法的比较
    3.5 海面的多路径效应的建模与仿真
        3.5.1 海面的多路径效应
        3.5.2 海面多路径效应的几何模型
        3.5.2.1 辐射源发射信号模型
        3.5.2.2 多路径信号的求解
        3.5.2.3 有效散射区的计算
        3.5.2.3.1 收发天线方向图圆锥与海面的截面
        3.5.2.3.2 漫散射区域的“闪烁表面”
        3.5.2.3.3 海面雷达波有效散射区
    3.6 多路径效应仿真结果与分析
        3.6.1 仿真场景
        3.6.2 仿真参数
        3.6.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射频前端系统规划论证
    4.1 射频接收前端的基本结构
        4.1.1 接收机射频前端的系统结构
        4.1.1.1 超外差结构
        4.1.1.2 零中频结构
        4.1.1.3 低中频结构
        4.1.1.4 数字中频结构
    4.2 射频接收前端主要技术指标
        4.2.1 本设计中射频前端主要技术指标
        4.2.2 接收机技术指标
        4.2.2.1 灵敏度
        4.2.2.2 噪声系数
        4.2.2.3 动态范围
    4.3 接收机的系统设计和仿真
        4.3.1 接收机的系统框图
        4.3.2 接收机的性能仿真
        4.3.2.1 系统动态范围
        4.3.2.2 链路增益
        4.3.2.3 噪声仿真
    4.4 射频前端系统各个模块的技术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射频前端各个模块的设计
    5.1 X波段阵列微带天线
        5.1.1 阵列天线指标
        5.1.2 天线单元仿真实现
        5.1.3 组阵的研究与设计
        5.1.4 泰勒线阵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
        5.1.5 阵列实测结果
    5.2 移相器的设计
        5.2.1 微带反射式模拟移相器的设计
        5.2.2 模拟移相器实物加工与测试
        5.2.3 五位数字移相器的设计
        5.2.3.1 联合仿真设计
    5.3 开关电路的设计
    5.4 X波段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5.4.1 低噪声放大器的实测结果
    5.5 滤波器设计
        5.5.1 实测结果分析
    5.6 混频器的设计
        5.6.1 X波段单平衡混频器的设计
        5.6.1.1 实测结果
        5.6.2 四次谐波镜像抑制混频器的设计
        5.6.2.1 四次谐波镜像抑制混频器的仿真
        5.6.2.2 四次谐波镜像抑制混频器的测试
    5.7 振荡器设计
        5.7.1 介质振荡器设计
        5.7.1.1 串联反射型DRO
        5.7.1.2 介质块电路
        5.7.2 介质振荡器整体设计
        5.7.2.1 实测结果分析
        5.7.3 频率源的设计
        5.7.3.1 锁相环的结构组成
        5.7.3.2 锁相环的设计
        5.7.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5.8 功率放大器设计
        5.8.1 X波段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5.8.1.1 测试结果
    5.9 射频前端系统验证
        5.9.1 射频前端系统整体验证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轮廓大功率宽带天线和高温超导滤波器以及Doherty功放设计
    6.1 低轮廓大功率宽带天线的研制
    6.2 高温超导带通滤波器
    6.3 Doherty功率放大器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作者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2)基于分子印迹识别材料的三唑磷仿生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三唑磷简介
    1.2 三唑磷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2.1 色谱(质谱)分析法
        1.2.2 免疫分析法
    1.3 分子印迹仿生免疫研究进展
        1.3.1 分子印迹技术简介
        1.3.2 分子印迹放射免疫研究进展
        1.3.3 分子印迹酶联免疫研究进展
        1.3.4 分子印迹荧光免疫研究进展
    1.4 分子印迹仿生免疫层析技术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三唑磷分子印迹仿生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化学品
        2.2.2 96 孔板表面分子印迹膜的制备
        2.2.3 分子印迹膜的表征
        2.2.4 吸附动力学实验
        2.2.5 三唑磷酶标探针的合成
        2.2.6 直接竞争BELISA流程
        2.2.7 BELISA的选择性
        2.2.8 添加回收实验
        2.2.9 HPLC及 HPLC-MS/MS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IPs膜合成条件的优化
        2.3.2 印迹膜的FT-IR光谱和SEM表征
        2.3.3 印迹膜的吸附性能
        2.3.4 BELISA反应条件的优化
        2.3.5 BELISA方法的交叉反应特性
        2.3.6 BELISA方法的参数
        2.3.7 实际样品的应用
        2.3.8 不同三唑磷检测方法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唑磷分子印迹仿生量子点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化学品
        3.2.2 96 孔板表面分子印迹膜的制备
        3.2.3 CdSe/ZnS量子点标记三唑磷半抗原探针的制备
        3.2.4 直接竞争CdSe/ZnS QDs荧光分析流程
        3.2.5 添加回收实验
        3.2.6 HPLC及 HPLC-MS/MS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分子印迹膜的性能
        3.3.2 CdSe/ZnS量子点标记三唑磷半抗原探针的表征
        3.3.3 BFIA反应条件的优化
        3.3.4 BFIA方法的交叉反应特性
        3.3.5 BFIA方法的参数
        3.3.6 实际样品的应用
        3.3.7 不同三唑磷检测方法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静电纺丝制膜技术的三唑磷分子印迹层析检测方法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仪器
        4.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4.2.3 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
        4.2.4 THBu-IgG-FITC荧光探针的合成
        4.2.5 层析试纸条的组建
        4.2.6 静电纺丝法在NC膜上制备分子印迹T线
        4.2.7 实验原理
        4.2.8 实验流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HBu-IgG-FITC荧光探针的紫外表征
        4.3.2 分子印迹T线制备方式的选择
        4.3.3 纺丝液的选择
        4.3.4 纺丝液溶剂的选择
        4.3.5 纺丝液浓度的优化
        4.3.6 电纺条件的优化
        4.3.7 纺丝液中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4.3.8 MIPs浓度的优化
        4.3.9 荧光探针浓度的优化
        4.3.10 非特异性封闭
        4.3.11 竞争方式的选择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主要问题
    5.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挤压工艺对Mg-3Al-3Zn-3Ca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镁及镁合金
        1.2.1 镁及镁合金的特点
        1.2.2 镁合金的分类
        1.2.3 镁合金的运用
    1.3 Mg-Al-Zn-Ca合金的研究现状
    1.4 镁合金的主要变形工艺
        1.4.1 锻造工艺
        1.4.2 轧制工艺
        1.4.3 挤压工艺
    1.5 镁合金的强化机制
        1.5.1 固溶强化
        1.5.2 加工硬化
        1.5.3 细晶强化
        1.5.4 第二相粒子强化
    1.6 镁合金的超塑性和断裂韧性
        1.6.1 镁合金的超塑性
        1.6.2 镁合金的断裂韧性
    1.7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内容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方案
    2.2 试验材料的制备
    2.3 固溶处理
    2.4 挤压
    2.5 性能测试
        2.5.1 硬度测试
        2.5.2 室温拉伸实验
        2.5.3 高温拉伸实验
        2.5.4 断裂韧性实验
    2.6 组织观察和分析
        2.6.1 金相分析
        2.6.2 XRD分析
        2.6.3 SEM微观组织观与EDS结果分析
第3章 AZC333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3.1 引言
    3.2 铸态合金
        3.2.1 铸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分析
        3.2.2 铸态合金的力学性能
    3.3 挤压温度对合金的影响
        3.3.1 挤压温度对合金的微观组织的影响
        3.3.2 挤压温度对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挤压比对合金的影响
        3.4.1 挤压比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影响
        3.4.2 挤压比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挤压态AZC333合金的断裂韧性和超塑性
    4.1 引言
    4.2 挤压温度对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
        4.2.1 挤压态AZC333合金的断裂韧性
        4.2.2 影响镁合金的断裂韧性的因素
        4.2.3 挤压态合金的断口形貌
    4.3 挤压温度对合金的超塑性的影响
        4.3.1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合金高温拉伸应力-应变的影响
        4.3.2 镁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机制
        4.3.3 挤压态AZC333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三维网络SiC陶瓷/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1.2 三维连续网络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1.3 三维连续网络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1.3.1 三维网络陶瓷的制备
        1.3.2 三维连续网络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1.4 三维连续网络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
    1.5 三维连续网络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1.6 三维网络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1.7 研究意义
    1.8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 三维网络SiC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2.2.2 实验工艺
        2.2.3 性能表征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SiC陶瓷浆料研究
        2.3.2 三维网络SiC多孔陶瓷制备
        2.3.3 三维网络SiC陶瓷的结构控制
    2.4 小结
第3章 三维网络SiC陶瓷/Al复合材料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原料与设备
        3.2.2 实验装置
        3.2.3 实验步骤
        3.2.4 三维网络SiC陶瓷/Al复合材料的测试及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维网络SiC陶瓷/Al复合材料制备影响因素研究
        3.3.2 三维网络SiC陶瓷/Al复合材料制备研究
    3.4 小结
第4章 三维网络SiC陶瓷/Al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4.1 铝合金粉组成对三维网络SiC陶瓷/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1.1 Mg含量影响
        4.1.2 Si含量影响
    4.2 浸渗工艺对三维网络SiC陶瓷/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2.1 浸渗温度影响
        4.2.2 保温时间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膜蒸馏海水淡化和油水分离用疏水多孔陶瓷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多孔陶瓷膜概述及海水淡化、油水分离技术简介
    1.1 引言
    1.2 多孔陶瓷膜概述
        1.2.1 膜结构
        1.2.2 膜过程
        1.2.3 膜制备
        1.2.4 膜表征
    1.3 海水淡化技术简介
        1.3.1 常规海水淡化技术
        1.3.2 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
        1.3.3 膜蒸馏海水淡化研究现状
    1.4 油水分离技术简介
        1.4.1 常规油水分离技术
        1.4.2 膜法油水分离技术
        1.4.3 膜法油水分离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氧化铝多孔陶瓷膜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制备与表征
        2.2.1 相转化流延法制备氧化铝多孔平板膜
        2.2.2 相转化纺丝法制备氧化铝中空纤维膜
        2.2.3 氟硅烷疏水层的修饰
        2.2.4 超疏水陶瓷表面的构建
        2.2.5 表征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氧化铝平板膜结构分析
        2.3.2 氧化铝平板膜孔结构调控
        2.3.3 双层流延法去海绵层/皮肤层技术
        2.3.4 氧化铝中空纤维膜结构分析
        2.3.5 氟硅烷修饰对陶瓷表面润湿行为的改变
        2.3.6 超疏水陶瓷表面结构与润湿行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氟硅烷用于陶瓷表面疏水改性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氟硅烷分子与陶瓷表面结合的机理研究
        3.2.1 热重分析
        3.2.2 漫反射红外光谱
        3.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3.3 氟硅烷疏水层稳定性研究
        3.3.1 热稳定性
        3.3.2 空气中稳定性及耐溶剂性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氧化铝多孔陶瓷膜在膜蒸馏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多孔膜膜蒸馏过程中的传质传热理论
        4.2.1 传质
        4.2.2 传热
    4.3 疏水氧化铝平板膜用于直接接触式膜蒸馏海水淡化
        4.3.1 氧化铝平板膜渗透性能测试
        4.3.2 氟硅烷修饰前后氧化铝平板膜渗透性能变化
        4.3.3 疏水氧化铝平板膜膜蒸馏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超疏水表面在海水淡化中的抗污染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超疏水表面背景介绍
        5.2.1 超疏水理论
        5.2.2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5.2.3 超疏水表面技术的应用
        5.2.4 超疏水表面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5.3 超疏水氧化铝中空纤维膜用于真空式膜蒸馏海水淡化
        5.3.1 超疏水氧化铝中空纤维膜渗透性能测试
        5.3.2 超疏水氧化铝中空纤维膜膜蒸馏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氧化铝多孔陶瓷膜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亲水疏油多孔氧化铝膜用于油水分离
        6.2.1 膜结构与表面接触角
        6.2.2 油水渗透、分离性能
    6.3 亲油疏水多孔氧化铝膜用于油水分离
        6.3.1 膜结构与表面接触角
        6.3.2 油水渗透、分离性能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文章
    会议
    专利
致谢

(6)洗涤剂在洗衣机环境下的溶解、去污与漂洗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洗衣粉概述
        1.1.1 世界洗衣粉工业
        1.1.2 洗衣粉助剂的发展
    1.2 现代洗衣机工业
    1.3 溶解动力学
    1.4 表面活性剂复配
        1.4.1 表面活性剂复配原理
        1.4.2 常见表面活性剂复配分类
    1.5 洗衣粉的漂洗
    1.6 课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粉状洗涤剂溶解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及原料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3.1 标准浓度硬水的配制
        2.2.3.2 溶解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两种洗衣粉溶解性能差异
        2.3.2 水温对普通无磷粉溶解效率的影响
        2.3.3 洗衣粉溶解动力学模型及数据处理
        2.3.4 浓缩洗衣粉各温度下的溶解效率研究
        2.3.5 浓缩洗衣粉溶解动力学模型及数据处理
        2.3.6 粉状洗涤剂溶解表观活化能及溶解温度选择
        2.3.7 粉状洗涤剂的动态溶解实验
        2.3.8 洗涤用表面活性剂在织物表面的吸附行为的研究
        2.3.8.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表面活性剂吸附量
        2.3.8.2 LAS 在洗涤织物上的吸附行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洗涤用表面活性剂复配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与仪器
        3.2.2 表面活性剂溶液复配
        3.2.3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LAS 与 AEO9复配体系
        3.3.2 LAS 与硬脂酸钠复配体系
        3.3.3 硬脂酸钠与 AEO9复配体系
        3.3.4 复配体系的润湿力
        3.3.5 复配体系的对洗衣机去污力的改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洗衣机中洗衣粉的漂洗行为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检测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性比较
        4.3.2 漂洗比对漂洗效率的影响
        4.3.3 含水率对漂洗效率的影响
        4.3.4 温度对漂洗效率的影响
        4.3.5 漂洗时间对漂洗效率的影响
        4.3.6 漂洗效率正交试验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添加废铝合金对高硅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铝硅合金的概述
        1.2.1 铝硅合金
        1.2.2 Al-Si合金的力学特点
        1.2.3 Mg对Al-Si合金的影响
    1.3 我国再生铝产业现状
        1.3.1 发展再生铝的重要意义
        1.3.2 国内废旧铝的分类分级
        1.3.3 国内金属铝废料来源
        1.3.4 国内废旧铝的主要集散地
        1.3.5 国内废旧铝料的再生与应运
    1.4 国内外铝再生产业对比
    1.5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背景及选题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实验过程及方法
    2.1 实验方案的制定
    2.2 半连续铸造Al-11.5Si-0.65Mg合金的制备
        2.2.1 合金成分的选择
        2.2.2 铸造实验原料制备
        2.2.3 铸造实验设备
        2.2.4 Al-11.5Si-0.65Mg铸造实验
    2.3 Al-11.5Si-0.65Mg合金锭的型材挤压工艺
    2.4 铸锭及型材的组织及性能检测
        2.4.1 试样制备
        2.4.2 合金组织检测及方法
        2.4.3 合金力学性能测试
第3章 合金组织观察及分析
    3.1 铝合金铸锭宏观组织分析
        3.1.1 试样制备
        3.1.2 添加废门窗铸锭的宏观组织特点
        3.1.3 添加废轮毂铸锭的宏观组织特点
        3.1.4 其他对比组铸锭的宏观组织特点
    3.2 铝合金铸锭微观组织分析
        3.2.1 半连续铸造合金微观组织特点
        3.2.2 添加废门窗铸锭的微观组织特点
        3.2.3 添加废轮毂铸锭的微观组织特点
        3.2.4 铸锭扫描及分析结果
        3.2.5 铝合金铸锭纵截面微观组织分析
    3.3 铝合金挤压型材微观组织特点
        3.3.1 型材金相试样制备
        3.3.2 添加废门窗挤压型材的纵截面微观组织特点
        3.3.3 添加废轮毂挤压型材的纵截面微观组织特点
        3.3.4 其他对比组挤压型材的纵截面微观组织特点
        3.3.5 挤压型材的横截面微观组织特点
        3.3.6 挤压型材拉伸断口分析
第4章 型材力学性能测定及分析
    4.1 挤压型材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重塑粘性土cφ值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粘性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抗剪强度指标
    2.1 引言
    2.2 抗剪强度指标的来源
    2.3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2.3.1 直剪试验
        2.3.2 三轴剪切试验
        2.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4 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因素
        2.4.1 含水率
        2.4.2 结构
        2.4.3 土的松密程度
        2.4.4 土的颗粒形状与级配
        2.4.5 矿物成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样的制备
        3.2.1 选土源
        3.2.2 选定标准砂
        3.2.3 压样模具
        3.2.4. 重塑土样的制备
    3.3 试验方法
        3.3.1 仪器设备
        3.3.2 试验步骤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试验所用土的基本性质
        3.4.2 含水率w对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影响
        3.4.3 孔隙比e对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影响
        3.4.4 含砂量对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击实土样与压实土样的对比
    4.1 击实实验
        4.1.1 实验目的
        4.1.2 基本原理
        4.1.3 击实试验仪器设备
        4.1.4 试样制备
        4.1.5 击实试验步骤
        4.1.6 试样的干密度
        4.1.7 击实曲线
    4.2 击实试验成果
    4.3 击实与压实土样的抗剪强度试验成果
        4.3.1 击实土的抗剪试验成果
        4.3.2 压实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成果
    4.4 抗剪强度指标分析对比
        4.4.1 土的粘聚力分析
        4.4.2 土的内摩擦角分析
        4.4.3 击实土与压实土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主要科研工作情况

(9)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成机理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中的乳化沥青复配技术
    2.1 乳化沥青的工作原理
        2.1.1 乳化机理
        2.1.2 稳定机理
        2.1.3 破乳机理
    2.2 乳化沥青的研制开发
        2.2.1 原材料
        2.2.2 制备流程
        2.2.3 pH值的影响
    2.3 乳化沥青的复配技术
        2.3.1 乳化剂的复配
        2.3.2 复配乳化沥青的施工性能
        2.3.3 复配乳化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在乳化沥青混合料中的物理化学作用
    3.1 水泥在乳化沥青混合料中的水化
        3.1.1 水泥水化反应热
        3.1.2 水泥在不同环境中的水化反应热
        3.1.3 水泥在乳化沥青混合料中的水化反应
    3.2 水泥促进乳化沥青破乳
        3.2.1 乳化沥青的双电层结构
        3.2.2 水泥对乳化沥青Zeta电位的影响
        3.2.3 水泥促进乳化沥青破乳
    3.3 水泥加速乳化沥青混合料固化成型
        3.3.1 乳化沥青的流变特性
        3.3.2 水泥对乳化沥青流变特性的影响
        3.3.3 水泥加速乳化沥青混合料固化成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影响
    4.1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态的适应性
        4.1.1 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态
        4.1.2 不同结构形态的混合料性能
        4.1.3 试验结果分析
    4.2 细料组成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4.2.1 不同细料组成的混合料级配
        4.2.2 不同细料组成的混合料性能
        4.2.3 试验结果分析
    4.3 粗料组成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4.3.1 不同粗料组成的混合料级配
        4.3.2 不同粗料组成的混合料性能
        4.3.3 试验结果分析
    4.4 关键筛孔通过率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4.4.1 关键筛孔通过率变化下的混合料级配
        4.4.2 关键筛孔通过率变化下的混合料性能
        4.4.3 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细观空隙特征
    5.1 基于表干法的混合料空隙分布特性
        5.1.1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测定方法
        5.1.2 乳化沥青用量对表干法空隙率的影响
        5.1.3 水泥用量对表干法空隙率的影响
    5.2 基于CT扫描技术的混合料空隙特征
        5.2.1 试验方案
        5.2.2 乳化沥青用量对混合料空隙特征的影响
        5.2.3 水泥用量对混合料空隙特征的影响
    5.3 基于细观试验的混合料空隙结构
        5.3.1 乳化沥青的特殊空隙结构
        5.3.2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特殊空隙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
    6.1 力学特性
        6.1.1 间接拉伸强度
        6.1.2 抗压强度
        6.1.3 抗剪强度
        6.1.4 模量特性
    6.2 路用性能
        6.2.1 水稳定性
        6.2.2 高温稳定性
        6.2.3 低温特性
        6.2.4 抗飞散性能
    6.3 耐久性能
        6.3.1 疲劳试验参数与方法
        6.3.2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6.4 基于材料性能的适用性
        6.4.1 基于材料性能的路面层位适用性
        6.4.2 基于材料性能的气候、地域适用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酚醛改性淀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胎面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简介
    1.3 橡胶填充补强剂
    1.4 淀粉简介
        1.4.1 淀粉的分子结构
        1.4.2 淀粉种类和性质
        1.4.3 淀粉的糊化与淀粉糊的性质
        1.4.4 淀粉的改性
    1.5 淀粉在橡胶中的研究进展
        1.5.1 淀粉应用于橡胶的工业化产品
        1.5.2 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1.6 酚醛树脂对淀粉和橡胶的交联作用
    1.7 轮胎用填料的简介
        1.7.1 绿色轮胎简介
        1.7.2 轮胎用填料新进展
        1.7.2.1 炭黑的研究进展
        1.7.2.2 白炭黑的研究进展
        1.7.2.3 炭黑白炭黑并用对橡胶的补强
    1.8 本课题的前期研究成果
    1.9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创新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
        2.1.1 原材料
        2.1.2 实验配方
    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2.3 实验工艺
        2.3.1 技术路线1-液共混法(LCM)
        2.3.2 技术路线2-直接共混法(DCM)
        2.3.3 淀粉/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3.1 乳液共混法(LCM)
        2.3.3.2 直接共混法(DCM)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2.4.1 硫化性能测试
        2.4.2 硫化胶的静态力学性能测试
        2.4.3 混炼胶、硫化胶的动态性能测试
        2.4.4 动态生热测试
        2.4.5 磨耗性能测试
        2.4.6 硫化胶密度的测定
        2.4.7 磨耗面观察
        2.4.8 抗湿滑测试
        2.4.9 耐切割测试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改性淀粉用量对淀粉/NR复合材料的影响
        3.1.1 硫化特性及混炼胶的RPA分析
        3.1.2 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3.1.3 硫化胶的动态性能分析
        3.1.3.1 RPA分析
        3.1.3.2 DMTA分析
        3.1.4 抗湿滑性能分析
    3.2 改性淀粉/NR与炭黑/NR和白炭黑/NR复合材料性能的比较
        3.2.1 硫化特性及混炼胶的RPA分析
        3.2.2 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3.2.3 硫化胶的动态性能分析
        3.2.3.1 RPA分析
        3.2.3.2 DMTA分析
        3.2.4 耐磨性能分析
        3.2.5 动态压缩生热
        3.2.6 抗湿滑性能分析
        3.2.6.1 接触角分析
        3.2.6.2 抗湿滑性
    3.3 淀粉/NR复合材料在胎面胶中的研究
        3.3.1 硫化特性及混炼胶的RPA分析
        3.3.2 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3.3.3 硫化胶的动态性能
        3.3.3.1 RPA分析
        3.3.3.2 DMTA分析
        3.3.4 动态压缩生热
        3.3.5 耐磨性能分析
        3.3.6 耐切割性能分析
        3.3.7 抗湿滑性能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四、用直接牵引法测表面张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相关干涉仪的掠海辐射源定位系统研究[D]. 吴文敬.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2]基于分子印迹识别材料的三唑磷仿生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 洪思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8)
  • [3]挤压工艺对Mg-3Al-3Zn-3Ca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 章凯. 湖南大学, 2017(07)
  • [4]三维网络SiC陶瓷/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肖清.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6(02)
  • [5]膜蒸馏海水淡化和油水分离用疏水多孔陶瓷膜研究[D]. 任春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3)
  • [6]洗涤剂在洗衣机环境下的溶解、去污与漂洗行为的研究[D]. 冯志鹏. 江南大学, 2012(04)
  • [7]添加废铝合金对高硅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D]. 袁芳兰. 东北大学, 2012(07)
  • [8]重塑粘性土cφ值影响因素研究[D]. 龙玉民. 中南大学, 2012(01)
  • [9]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成机理与特征研究[D]. 肖晶晶. 长安大学, 2011(11)
  • [10]酚醛改性淀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胎面胶中的应用[D]. 姚居峰. 北京化工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直接拉法测量表面张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