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几何作图的教学中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芳[1](2019)在《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发展史(1949-2012) ——基于《数学通报》文献分析》文中指出在平面几何学习中,作为几何学根基的作图一直处于核心地位,这不仅因为作图是平面几何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初中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严谨逻辑思维的形成阶段。因此无论是从初中生对作图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是为后续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角度出发,探寻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一方面能够丰富几何教育史的研究,为今后中国数学课程改革及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另一方面能为几何课堂教学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数学教育处于转型阶段,随着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逐渐融入,学校教育中的作图以及对其进行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随着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数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提出的作图要求无论是在作图设备还是具体学习要求都在逐渐降低,随之对作图的研究亦减少。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依据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的作图要求,以发表在《数学通报》和《中学数学》的作图研究文章为主要研究素材,将1949-2012年的发展历程分为1949-1957年、1958-1966年、1978-1985年、1986-2000年以及2001-2012年(其中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十年不做研究)五个时期,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分别从作图理论、作图解决问题、单具作图、作图与代数间联系、作图教学、作图争论及作图谬误性问题七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作图实例做进一步阐释,以期清晰地再现1949—2012年间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的发展历程。本研究得到如下发展特点:(1)在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过程中,作图的范围及难度逐渐缩小,许多作图要求被放宽甚至淡出人们的视野;(2)作图研究背景逐渐趋向多元化;(3)作图题的解题程序虽在弱化,但逐渐重视挖掘作图过程中蕴含的思维方法。本研究总结结论如下:(1)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一线教师在作图研究中的参与度逐渐增强。(2)作图研究文章的重心逐渐发生变化,1949-1960年间侧重于对作图理论的介绍,1960-1966年对之前数学教育进行调整,以作图教学为主,1978-1985年虽然作图教学研究仍然占据研究主流,但此时更侧重于作图基础的教学;1986-2000年间作图教学及作图解决问题成为研究主流;而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2001-2012年间作图研究的重心开始转向研究初中数学课堂中使用计算机等进行作图的理论研究。(3)虽然在1949-2012年间都比较重视对作图理论方面的研究,但研究重心各有不同。1949-1957年间侧重于翻译和引进,1958-1966年以及1978-1985年间更侧重于作图教学建议以及教学经验,1986年之后作图理论的研究重心转向作图的变式教学以及几何画板在数学课堂的融入。
张彩云[2](2019)在《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史(190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如柏拉图所言,数学是从现实世界到理念世界的桥梁,图是用思维把握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工具。造型艺术中的设计图、各种工程中的设计图和数学中的图或图像,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其出发点都是作图,这就决定了几何作图的极端重要性。作图是一种掌握技能、养成习惯、锻炼思维和培养能力的过程。自1607年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被译介到中国以来,逐渐地改变了中国的数学教育,中国人对几何作图有了崭新的认识。尤其在清末民国时期,几何作图已成为中小学数学教育乃至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以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及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为研究对象,以数学教育史为背景和视角,以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将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在1902-1949年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依照国家政体的变革、教育史上的大事件及其自身的发展趋势,分为清末时期(1902-1911)、民国初期(1912-1922)、民国中期(1923-1935)、民国后期(1936-1949),旨在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在1902-1949年间的发展脉络,总结其发展特点,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力求为当今的几何教育及几何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和启示。本研究从如下六个部分展开论述,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清末时期(1902-1911)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这一时期,学制初创,新式的学堂亟需与之相匹配的、合用的教科书,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的种类有引进、翻译、编译、自编四种形式,出版发行的总数超过20种,涉及的出版机构有13家,编撰者有20多位,在今日看来,可谓“百花齐放”。这些教科书风格迥异地表现出两种派系的各自风貌,国人自编本和非自编本透露出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即使是来自不同国家的非自编本之间也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该时期从自编本和非自编本中选取了由孙钺自编的《最新中学教科书用器画》,闫永辉编译自日本的《新式中学用器画》,张廷金、余亮翻译自英国的《中学应用几何画教科书》为例,从教科书编撰理念、编排形式、内容结构、名词术语等维度进行了分析。二、民国初期(1912-1922)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这一时期政体发生了变革,教育制度开始影响几何作图教科书的发展,继清末之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虽然数量上有所减少,但质量更胜一筹。几何作图教科书在进入课堂以后经历实践的考验和淘汰,基本实现了从清末引进、翻译、编译到自编的嬗变。自编教科书的编撰能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在进入课堂后更深入人心,促进了几何作图的教学,也实现了其创新发展。本章在阐述教育制度及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出版的,在当时影响较大、再版次数较多、使用周期较长、著名出版社出版的,由黄元吉编撰的《共和国教科书用器画》、王雅南编撰的《新制用器画》、求是学社编撰的《新撰平面几何画法》进行了多个维度的考察。三、民国中期(1923-1935)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1922年的“新学制”颁布后,随之新的教育规章制度出炉,在1923颁布的《中学算学课程纲要》中出现了几何作图教学的具体要求,1929颁布的《中学算学暂行课程标准》亦然,1932年颁布的《中学算学课程标准》中更有“在教授图形相关性质时与图画科联络或宜与用器画取得联系”、“几何作图题,要用器画好,力求整洁”等明确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几何作图教科书的编撰、出版产生了影响,促进了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的繁荣发展。该部分在阐述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出版的,在当时使用周期较长、影响较大、特色鲜明的,由冯编撰的《应用用器画教科书》、王济仁编撰的《平面立体几何画法》、薛德炯编译的《用器画法平面几何之部》和《用器画法立体几何之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四、民国后期(1936-1949)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在1936-1949年间又进行了三次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其中对几何作图的要求更详细、更具体。1937年抗战的爆发使得国民政府借机成立了“七联社”及后来的“十一联社”,结束了清末以来40多年教科书市场自由竞争的局面,实现了教科书的国定制,产生了国定本教科书。这对此时期的几何作图教科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导致仅有商务印书馆一家出版了几何作图教科书,还是针对职业学校编撰的。故此,该部分在概述当时社会背景和数学课程标准中几何作图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使用和出版的,由朱铣、徐刚合编的《平面几何画法》、《立体投影画法》、《简易透视画法》和王品端编撰的《平面几何画法》、《投影画法》进行了考察。五、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该部分又分为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分初中和高中;二是几何教科书外的作图研究,首先对该时期期刊论文中几何作图研究进行整体梳理,然后以著名数学教育家傅种孙为代表对其几何作图思想进行了个案分析。以期从侧面揭示影响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的因素。六、结论。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上归纳了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诸多特点;其次,分析了影响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建设和发展的因素;再次,提炼了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史研究的启示与借鉴;最后,提出了继本研究之后,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主要解决了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以1902-1949年为时间域,探讨了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的发展历程。第二,根据各学制、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及教科书审定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几何作图教科书的编写背景、编撰理念、编写体例、编排形式、内容结构、名词术语、几何作图典型案例等方面逐一进行考察,总结了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宏观和微观特点。第三,考察了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内容,从侧面揭示了影响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的因素。
西峰山[3](2015)在《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教学论和课程论,把教学活动分成“教”和“学”两个维度,从每个维度的各个环节(即前期准备、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遵循的原则、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对《数学通报》中的有关平面几何教学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建国初期15年间的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数学通报》中文章的体现将该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1951—1957,学习苏联时期;1958—1960,教育改革时期;1961—1966,自我完善时期。其次,对每一阶段从背景的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和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等三个层次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背景概述主要对该阶段的数学教育政策和当时的教学大纲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对该阶段发表的平面几何文章在总体文章中所占比重和对它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先从教学的六个环节对这些文章进行进一步分块统计,再对每一块(环节)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先对每环节进行类化,再深入探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建国初期平面几何教学的如下特点:1.教学准备:备学生方面,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并注意个体差异;备教材方面,选材注重数学在历史上的贡献;教师能力方面,主要是注重教育实习。当时为了提高备课质量,还注意到了集体备课方面的问题。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苏联时期受到苏联的影响,教材的选择和编排非常重视系统性和严密性;教学改革时期更注重与实际的结合;自我完善时期,意识到改革的极端性,教学内容方面在不损坏内容系统性的和适当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核心对教材进行筛选和精简。3.教学方法选择:当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等。练习法中有案例分析法和复习法;而案例分析法可分为定理的证明方法、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法等三种。4.教学原则:当时遵循的教学原则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顺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启发式原则等。培养学生能力时初级阶段遵循直观性原则,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力时再以启发式原则为主,并且教学过程中注意对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即时巩固与练习,因此要用巩固性原则。5.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目的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相结合的理念。1963年第一次通过大纲提出“三大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排方面:学习苏联时期主要侧重知识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育改革时期主要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自我完善时期主要围绕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进行编排。6.教学评价与反思:当时数学教育者们已经开始关注教学评价与反思,并组织发表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通过分析《通报》上的文章可以了解到:当时已经关注到了教学的每个环节,即教前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有教学过程的反思(方法、设计、原则)等。
王旭[4](2019)在《初中平面几何作图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平面几何作图教学,是几何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几何教学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作图教学的内容有明确的要求。平面几何作图教学不但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平面几何作图教学对数学范畴外的一般素养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以往的文献中,关于平面几何作图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尺规作图方法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平面几何作图教学的研究十分少见,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平面几何作图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首先,简要论述平面几何作图教学内容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的发展变化,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平面几何作图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对平面几何作图教学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调查学生平面几何作图学习情况,发现了以下五个问题:第一,学生喜欢平面几何作图的学习,但不了解几何作图对数学学习的作用,喜欢存在盲目性;第二,学生没有养成使用作图工具进行规范作图的习惯;第三,学生不了解如何将几何作图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第四,学生在学习平面几何作图时的参与性不高;第五,不了解作图原理、无法准确记忆作图步骤是学生学习平面几何作图的最大障碍。结合调查问卷和课堂观摩,分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第一,学生是喜欢平面几何作图的,这是教学的有利因素,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平面几何作图对数学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的兴趣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固定学生对平面几何作图学习的兴趣;第二,学生规范的作图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是应注意将规范的作图习惯的培养整合于日常的几何教学的过程中,不急于求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逐渐的养成规范的作图习惯;第三,学生不了解如何将几何作图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看重平面几何作图知识本身的教学,而忽视了它与实际的联系,因此,教师应重视平面几何作图的应用性教学;第四,学生在学习平面几何作图时,自己动手作图的参与性不高,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过度依赖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所带来的便利,忽视了自身的示范性对学生学习平面几何作图的影响,学生没有模仿教师作图的过程,没有学会,就无法亲自参与,因此,教师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平面几何作图教学,重视教师的演示教学对学生学习平面几何作图的影响;第五,学生不了解作图的原理、无法准确的记忆作图的步骤是学生学习平面几何作图的最大障碍,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作图的原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通过作图原理来分析作图的步骤,达到准确记忆作图步骤的效果。再次,本文几何教学建议给出了《过已知点作圆》的教学设计并对《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了案例分析,希望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建议。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在研究中所获得的启示,并分析了在调查研究和理论学习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本文在更为广义的初中平面几何作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调查,而不把研究对象局限于尺规作图,旨在丰富平面几何作图教学的相关研究,并为一线教师的平面几何作图教学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参考性的意见。
周璐[5](2019)在《基础教育数学教材语言研究》文中指出学科教材是培养公民学科知识技能和学科素养的重要依托、必要途径。学科教材语言与学科知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由于知识的领域性,表述的专业性,从学生学科教育知识学习来看,日常交际语言水平高,并不等于学科语言能力就高,而学科语言能力的高低一定会影响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运用。这个认知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至目前,由于学科教材语言的基本问题未被充分探讨,学界对其地位和价值认识仍然不足,除了领域概念、定理、命题外,我们不知道,实际影响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语言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文欲以此为研究的目标,以典型的学科教材语言——数学教材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从性质、构成、分布及类型划分展开研究,试图从语言类型划分和知识表述的特征上,发现问题所在,并对学科教材语言研究理论建构进行探索。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学科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为此,本研究拟将关注的重点置于基础教育阶段,旨在理清数学教材语言的类型与构成以及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等重难点问题。本文围绕着数学教材语言的构成、领域性、特殊性展开,采用语料库数据驱动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数学术语作为切入点,由内核向外缘,由术语向非术语,由对象语言向学科专用叙述语言、通用叙述语言推进,对数学教材语言的使用实态、分布、构成与类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并重点关注数学学科范式语言的使用,取得了以下几项研究结论:1.针对学科教材语言的特殊性,融合了功能语境理论与语言实态观,构拟了其构成及类型的模型,揭示了其所具有的内部层次性、连续体等特征。尤其是对学科教材语言进行了三分:对象语言、学科专用叙述语言以及通用叙述语言。本文将学科专用叙述语言从叙述语言范畴里离析出来,提出了“学科范式语言”的概念,认为其包括对象语言和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是数学教材语言特殊性的重要体现,由此将学科教材语言研究与语文教材语言研究作了根本上的区分。构建了基于真实文本构成的数学教材语料库,以术语组合为基础,将数学教材词语从语义功能的维度进行了类型范畴的划分;同时,还构建了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库,以语言实态的描写、分析及统计显示了所构拟模型的合理性。2.深入解析学科教材语言的知识性特征,从语义、语法聚合以及词与词组合的角度去探析数学教材词级、短语级的语言单位的使用实态与分布,并重点讨论了其与知识对象间的互动,分别建立了数学术语、数学术语组合、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与基础教育数学学科知识主题的映射关系,推进了对语言与知识的关系、语言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学科语言性质特征的探讨,提升了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3.发掘数学教材领域特色语言单位——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其具有较强的知识对应性、结构有限性以及低扩展性等特征,是学科教材语言特殊性的重要体现。基于数学教材语言使用实态,本文构建了包含10个属性字段、451条记录的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知识库,其中包含了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与知识主题、初现年级间的对应关系。该知识库在学科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高、实用性强,有利于推动对领域构式的探讨,辅助学生对学科专业表述的掌握,以及推进专门针对学科教育特点的领域语言规范的制定与实施。4.使用语料库、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语言学方法,分析语言事实,确定数学语言学习的重点为学科范式语言,是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核心;学习难点为跨域术语以及长距短语。据统计,属于学科范式语言的词数量为3843,典型的术语组合数为9147,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数为451,数量共计为13651。其中,领域专用度和通用度都不高的跨域术语,以及具有中高等级复杂度的多重修饰语的长距短语,最值得注意。针对语言难点的学习,本文还提出诸如强化术语义与一般义之间的区别性特征、突出隐性义素、重视“语数形”不同模态转换能力培养等教学策略。同时,本文分别构建了包含10个属性字段的跨域术语数据库,以及17个属性字段的长距组合数据库,以供语言研究、数学学科教育研究使用。5.以数学教材语言构成及类型的基本理论为依托,在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面向应用构建多表、多库相互关联,多属性、多层级的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该库为多模态型动态资源库,主要分为文件资源库及数据资源库两大子库,其中数据资源库又可分为学科范式语言数据库(包含对象语言数据库、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数据库)和通用叙述语言数据库。数据资源库包括9个子数据库、25899条数据记录以及102个属性字段,平均属性字段数为11。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的构建,可以作为对学科教材语言、数学教材语言、学科汉语深入研究的资源,也可为数学学科知识教育、相关教育领域语言规范制定提供参考。本文突破了以往学界以定性、举例式分析学科教材语言、数学教材语言、数学语言的研究方法,弥补了忽略学科教材语言特殊性,仅从频次与词形的维度分析学科特色词、数学学科特色词的研究缺失,避免了囿于某种理论致使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所存在的偏差,尽量吸收、融合各方长处,考察研究遵循客观、写实的原则,实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优势互补,以促进本文研究目标的实现。研究中提出的面向术语自动标注的术语分类以及构建的多属性标注的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中文信息处理,尤其是领域自然语言处理。对学科教材语言的考察不应仅限于某个年段的数学教材语言,若能将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进一步扩大与延伸,使其发展成为多学科的、动态的、多元的资源库,以反映学科语言的使用现状、发展变化趋势以及共性、个性特征,于语言相关本体及应用研究大有裨益。
孙超[6](2019)在《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研究(1950-1958)》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其工作重心也由夺取政权转向巩固政权,由革命战争转向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要建设新中国就需要有大量政治觉悟高、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而当时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因此,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通过团结、改造旧知识分子为国家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工农干部和工农青年,将他们培养成为新型知识分子,成为新中国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本文以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为考察对象,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求其历史经验与启示。第一章,主要论述工农速成中学的历史渊源。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大地上兴起了以“教育救国”为宗旨的平民教育运动,平民教育最终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逐渐转变为以改造社会,进行政治启蒙为目的的工农教育运动。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战略重心转移到农村,带有速成性质的工农教育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起到了动员、组织、教育广大工农革命的重要作用。苏区工农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工农教育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工农教育既有速成性、为革命战争服务等工农教育的一般特征,也表现出各个时期工农教育的阶段性特点。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创办工农速成中学,一定程度上是革命根据地时期工农速成教育的延续并加以正规化的过程。第二章,主要分析工农速成中学创办的社会背景。创办工农速成中学是教育向工农开门,教育为工农服务的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这种教育方针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农阶级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迫切需要,激发了工农阶层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而当时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上;再者,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学习苏联,苏联的教育理论和办学模式深刻影响中国教育,工农速成中学也是学习苏联教育的产物。第三章,主要从纵向上历史地考察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沿革历程。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发展轨迹基本上与整个国家工农速成中学的发展演变相似,大概经历了试办、定型、推广、附设、停办等几个发展阶段。所不同的是,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与国家有关工农速成中学政策调整之间并不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被动执行,而是存在着更加紧密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形成了双向的共同演进机制。无论从附设于高等院校还是分类教学计划的实施,都可以看出北京工农速成中学的实践探索与国家顶层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各自情况不同,北京市各个工农速成中学又都在相对统一的历史沿革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态,从而为世人展现丰富多元的办学景象。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是深入工农速成中学内部分析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教学和组织管理情况。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教学改革实验既不能脱离普通中学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又要在升学任务的驱动下实施有利于“速成”的教学计划,这种两难选择使得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一方面需要在总体上进行课程、教材、教法的实践探索,另一方面,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上又要保持各个学科的教学特色。在学校的组织管理上,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由于承担着实验的任务,因此在招生管理、学生管理、师资待遇、毕业生等办学的诸多方面都进行了许多具有新意的探索和尝试,为中央教育部制定全国性的工农速成中学组织管理措施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借鉴。在招生上,依据国家规定的招生条件严格加以执行落实;在学生管理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妥善解决学生入学待遇以及学生退学问题,解决工农学员的后顾之忧;在师资管理上,优先保障工农速成中学教师的待遇和编制,为工农速成中学的成功举办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这些举措为工农速成中学最终取得办学成效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第六章,主要对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办学模式进行总结与反思。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教育对象是带有浓厚政治底色的工农成人青年;二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学员升入高等学校做准备;三是,教育的方式强调“速成”,用3-4年的时间完成中学6年的课程任务。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办学基本经验是:加强党对工农速成中学的领导;认真贯彻“试验先行,稳步推进”的办学思路;建设一支热爱工农教育事业、又红又专的教职工队伍;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放在激励学生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上。在历史上,北京市及其他地区的工农速成中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农阶层受教育的权利,巩固和维护了新生的国家政权;提高了工农干部的文化水平,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的建设人才,为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巩固和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制度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尝试和借鉴,其历史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工农速成中学自身也存在着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制约因素。首先,工农速成中学是苏联“学术性”教育模式和延安“革命性”教育模式的简单糅合下产生的,但这两种教育模式之间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自然而然”地形成合力;其次,将革命“速胜”的思维简单地转变为教育“速成”,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虽然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较高,但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学业负担过重,使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在身体和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教学质量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苏洪雨[7](2009)在《学生几何素养的内涵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生的几何素养是指,学生在解决具有一定背景的问题的过程中,面对不同形式的几何对象,使用适当的几何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表现出的几何思维水平和几何应用能力,这个能力的表现受到学生几何信念和对几何文化理解的影响。基于对国际视野下的几何课程与教学的理解,本研究通过解析几何素养的内涵,以及构建几何素养评价模型,对当前我国初中生的几何素养进行评价与分析。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解析几何素养内涵,构建评价模型。在分析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几何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数学家、中学数学教师的访谈,本研究讨论了几何素养的内涵,确定了评价几何素养的四个主要因素和两个一般因素。其中,主要因素包括:几何知识、能力、应用和背景;一般因素是几何信念和几何文化。根据几何课程、数学家和中学数学教师对不同因素的重视程度,确定各个主要因素在几何素养中的权重,从而构建评价几何素养的体系和模型。第二,中学生几何素养的评价分析。在设计出评价学生几何素养的体系和模型之后,本研究对七年级和八年级共800多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和调查。由几何素养评价模型,结合学生的回答结果,本研究将学生的几何素养分为5个水平,分别是:孤立性、功能性、多元性、综合性和评判性水平。调查分析发现,初中生的几何素养主要表现为功能性水平和多元性水平,七、八年级的学生表现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七年级学生的几何素养表现以水平1和水平2为主;八年级学生的几何素养主要在水平2和水平3.除了对学生总体几何素养进行分析之外,本研究还对学生在几何素养各个评价维度上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第三,基于项目活动的学生几何素养研究。为了了解学生几何素养的发展,本研究结合几何项目活动,全息探究学生几何素养的表现。研究发现,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几何素养有四个特点:综合性、交互性、过程性和应用性。几何项目活动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几何素养的发展。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几何素养水平,这主要是因为项目活动主题的选择和学生自身的几何素养所造成的。本研究从学生学习几何的各个维度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几何素养,这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起点。研究中所建立的几何素养评价体系,还需要更多实践的检验,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几何素养。
高玲玲[8](2018)在《初中生尺规作图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西安两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尺规作图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几何作图方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是有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数学课标(2011版)》中对尺规作图有具体的教学要求,且各个省份在中考题中考察形式多样。为了了解初中生尺规作图能力的现状,笔者通过查阅和整理尺规作图的相关文献,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标(2011版)》的要求,根据陕西省中考历年考题、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点和习题编写了测试卷。本次调查研究选取了西安两所中学,经历了预测和正测两个环节,目的在于了解初中生尺规作图能力的现状。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的尺规作图能力整体来说不理想。学生存在没有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对“尺”的认识不够、不清楚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不区分尺规作图与一般几何作图和没有良好的作图习惯这几个问题。笔者也从教材、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初中生尺规作图能力的因素,笔者认为教材对尺规作图的要求和内容编排、教师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几何学习的基础和兴趣都会对初中生尺规作图的能力造成影响。根据尺规作图的影响因素和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整理,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在一线教师的帮助下,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作图意识;加强教材的研究和使用,进行整体教学;加强变式作图教学,提高作图分析能力;融入尺规作图数学文化,提高学生作图兴趣;加强学生作图习惯的培养;注重开展作图分析评价环节。
李佳[9](2020)在《数学教育软件比较及其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数学教育软件作为新兴的教学辅助工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也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根据调查研究,几何画板、Geo Gebra与超级画板软件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师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研究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案例分析法。首先结合了相关案例来分析比较以上三款软件的功能特点;再对高中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教育软件的使用情况;对问卷中部分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让一线的老师们对使用的数学教育软件做出评价并对其开发提出建议;最后分别设计了这三款软件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案例以供教学参考。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图形教学中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对几何图形进行多种变换与多次迭代。它是探究平面几何图形性质和变换规律的有效工具。超级画板的功能很全面,尤其是还可以制作课件等,但是它的功能并不像另外两款软件一样专攻于某一方面。Geo Gebra在函数、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的教学中都占有优势,但是它的兼容性不高,操作较为复杂。2.大多数教师会使用几何画板来辅助教学,其次是Geo Gebra、超级画板和其它软件。三款软件在教师中的受众不同,功能特点也各有千秋。基于以上软件的比较研究和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对教师和软件开发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教师来说,要根据软件的功能特点、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合理地使用数学教育软件,并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案例来辅助数学教学。对软件开发者来说,要注重软件的综合性能,加强与Power Point、Excel及La Te X等其它软件兼容,实现共享;提高与数学知识点、数学解题教学的融合。
张彩云,代钦[10](2019)在《民国时期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及其特点》文中研究指明1引言民国时期是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中国数学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过渡阶段.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经历了清末以翻译为主、自编为辅的蹒跚起步后到民国时期基本上实现了自编为主的蓬勃发展.清末,伴随着新学制的呱呱坠地和科举制的寿终正寝[1],现代数学进入中国的学堂,现代意义下的数学教育也在西方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和新知识分子群
二、在几何作图的教学中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几何作图的教学中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发展史(1949-2012) ——基于《数学通报》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几何作图历史简介及相关概念 |
2.1 几何作图历史简述 |
2.2 三大作图难题历史及解决历程简述 |
(1)化圆为方 |
(2)倍立方体 |
(3)三等分角 |
2.3 研究对象简介 |
2.4 作图研究分类 |
(1)作图理论 |
(2)作图解决问题 |
(3)单具作图 |
(4)作图与代数间联系 |
(5)作图教学 |
(6)作图争论 |
(7)作图中的谬误性问题 |
第3章 1949-1966 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及其特点 |
3.1 1949-1957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3.1.1 教学大纲中初中几何作图要求变迁概述 |
3.1.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
3.1.3 作图专有名词 |
3.1.4 平面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3.1.5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整体概况及其原因分析 |
3.2 1958-1966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3.2.1 教学大纲中初中几何作图要求变迁概述 |
3.2.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
3.2.3 平面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3.2.4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整体概况 |
3.3 小结 |
第4章 1978-2000 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及其趋势 |
4.1 1978-1985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4.1.1 教学大纲中初中几何作图要求变迁概述 |
4.1.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
4.1.3 作图专有名词 |
4.1.4 平面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4.1.5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整体概况及其原因分析 |
4.2 1986-2000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4.2.1 教学大纲对初中几何作图要求变迁概述 |
4.2.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
4.2.3 平面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4.2.4 作图研究整体概况 |
4.3 小结 |
第5章 2001-2012 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及其特点 |
5.1 课程标准对初中几何作图要求的变迁 |
5.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
5.3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作图要求之变迁 |
6.1.2 初中平面几何各类作图研究之变迁 |
6.2 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发展特点 |
6.3 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影响因素 |
6.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史(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过程与思路 |
1.7 创新之处 |
第2章 清末时期(1902-1911)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 |
2.1 背景 |
2.2 学制初定及教科书编写 |
2.2.1 清末学制的初定 |
2.2.2 教科书编写概况 |
2.3 个案分析 |
2.3.1 孙钺编《最新中学教科书·用器画》 |
2.3.2 闫永辉编《新式中学用器画》 |
2.3.3 张廷金、余亮译《中学应用几何画教科书》 |
2.3.4 个案教科书内容分类量化比较分析 |
2.3.5 个案教科书作图题比较分析 |
2.3.6 个案教科书名词术语比较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民国初期(1912-1922)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 |
3.1 背景 |
3.2 教科书审定及编写 |
3.3 个案分析 |
3.3.1 黄元吉编《共和国教科书·用器画》 |
3.3.2 王雅南编《新制用器画》 |
3.3.3 求是学社编《新撰平面几何画法》 |
3.3.4 个案教科书内容设置比较分析 |
3.3.5 个案教科书作图题比较分析 |
3.3.6 个案教科书名词术语比较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民国中期(1923-1935)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 |
4.1 教育制度 |
4.1.1 背景 |
4.1.2 课程纲要中对作图的要求 |
4.2 教科书审定及编写 |
4.3 个案分析 |
4.3.1 冯编《应用用器画教科书几何画》 |
4.3.2 王济仁编《平面立体几何画法》 |
4.3.3 薛德炯编《用器画法平面几何之部》、《用器画法立体几何之部》 |
4.3.4 个案教科书内容设置比较分析 |
4.3.5 个案教科书作图题比较分析 |
4.3.6 个案教科书名词术语比较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民国后期(1936-1949)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 |
5.1 教育制度 |
5.1.1 背景 |
5.1.2 课程标准中对作图的要求 |
5.2 教科书审定及编写概况 |
5.3 个案分析 |
5.3.1 朱铣、徐刚编《平面几何画法》、《立体投影画法》、《简易透视画法》 |
5.3.2 王品端编《平面几何画法》、《投影画法》 |
5.3.3 个案教科书内容设置比较分析 |
5.3.4 个案教科书作图题比较分析 |
5.3.5 个案教科书名词术语比较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 |
6.1 初中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 |
6.1.1 清末时期以《普通教育几何教科书·平面之部》为例 |
6.1.2 民国初期以《共和国教科书·平面几何》为例 |
6.1.3 民国中期以《现代初中教科书》为例 |
6.1.4 民国后期以《实验几何学》为例 |
6.2 高中几何教科书中的作图 |
6.2.1 清末时期以《最新中学教科书几何学·立体部》为例 |
6.2.2 民国初期以《共和国教科书·立体几何》为例 |
6.2.3 民国中期以《新中学教科书高级几何学》为例 |
6.2.4 民国后期以《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立体几何学》为例 |
6.3 几何作图研究 |
6.3.1 期刊论文中的几何作图研究 |
6.3.2 著名数学教育家几何作图思想—以傅种孙为例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1902-1949年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特点 |
7.1.1 宏观特点 |
7.1.2 微观特点 |
7.2 影响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的因素 |
7.2.1 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
7.2.2 教育制度、课程标准、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影响 |
7.2.3 教科书编撰者群体的影响 |
7.3 启示与借鉴 |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个案几何作图教科书目次 |
附录2 个案中学几何教科书目次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历史研究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平面几何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关于“教”的理论基础 |
2.1.1 教的准备 |
2.1.2 教的内容分析 |
2.1.3 教学方法选择 |
2.1.4 教学原则 |
2.1.5 教学设计与实施 |
2.1.6 教的评价与反思 |
2.2 关于“学”的理论基础 |
2.2.1 学的准备 |
2.2.2 训练内容分析 |
2.2.3 学习方法选择 |
2.2.4 学习策略 |
2.2.5 学习计划与实施 |
2.2.6 学习评价与反思 |
2.3 平面几何教学概述 |
2.3.1 平面几何教学基本概念 |
2.3.2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 |
第3章 学习苏联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3.1 背景的概述 |
3.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3.3 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 |
3.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3.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教育改革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4.1 背景概述 |
4.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4.3 平面几何教学发展脉络及特点 |
4.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4.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5章 自我完善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5.1 背景概述 |
5.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5.3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 |
5.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5.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历史背景 |
6.1.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 |
6.2 教学启示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初中平面几何作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是《课标》的要求 |
1.1.2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相关内容简述 |
2.1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内容的变迁简述 |
2.2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
2.2.1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几何学基本事实 |
2.2.2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几何概念 |
2.2.3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 |
2.2.4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在其它方面的作用 |
2.3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方式分析 |
2.3.1 在教学中使用手动作图的优点与缺点的分析 |
2.3.2 在教学中使用电脑绘图的优点与缺点的分析 |
第3章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设计 |
3.2.1 调查对象 |
3.2.2 问卷编制 |
3.3 调查实施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分析 |
3.4.2 平面几何作图对数学学习的作用的调查结果分析 |
3.4.3 平面几何作图的习惯的调查结果分析 |
3.4.4 影响平面几何作图学习的因素调查结果分析 |
3.4.5 平面几何作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调查结果分析 |
3.4.6 学生在几何作图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调查结果分析 |
3.5 平面几何作图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述 |
3.5.1 缺乏对学生学习平面几何作图兴趣的培养 |
3.5.2 缺乏对学生学习平面几何作图习惯的培养 |
3.5.3 不注重平面几何作图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
3.5.4 不注重教师的示范性对学生学习平面几何作图的影响 |
3.5.5 缺乏平面几何作图原理的分析及步骤的规范 |
3.6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建议 |
3.6.1 重视培养学生对平面几何作图学习的兴趣 |
3.6.2 重视培养学生的平面几何作图习惯 |
3.6.3 重视平面几何作图应用教学 |
3.6.4 重视教师的示范性对学生学习平面几何作图的影响 |
3.6.5 教学中应注意作图原理的分析和作图步骤的规范 |
第4章 平面几何作图教学内容设计案例分析 |
4.1 《过已知点作圆》的教学设计 |
4.2 《角平分线的性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研究的启示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础教育数学教材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学界研究实态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语料 |
第六节 论文的组织 |
第二章 数学教材语言的性质与类型划分 |
第一节 语域、功能与数学教材语言 |
第二节 数学教材的词汇语法选择与言语行为模式 |
第三节 数学教材语言的实态与类型 |
第四节 数学教材语言的内部层次性 |
第三章 数学教材术语的性质、结构及分布研究 |
第一节 数学教材术语的结构、语义的分布 |
第二节 数学教材术语的类型分布与使用 |
第三节 数学教材术语“的字结构”的使用实态 |
第四章 数学教材跨域术语分析 |
第一节 数学教材跨域术语的界定 |
第二节 数学教材跨域术语的领域专用度 |
第三节 数学教材跨域术语领域专用度分级的应用 |
第五章 数学术语的组合研究 |
第一节 数学术语组合的抽取与跨距研究 |
第二节 数学术语组合的概况与类型 |
第三节 基于术语组合的数学教材语言的类型及范畴分析 |
第四节 数学术语组合的典型性分析 |
第六章 数学教材长距短语分析 |
第一节 数学教材长距短语的语言特征分析 |
第二节 数学教材长距短语的知识表述功能 |
第三节 数学教材长距短语的难度与学习 |
第七章 数学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研究 |
第一节 数学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的界定 |
第二节 数学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的性质及特征 |
第三节 数学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的抽取 |
第四节 数学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的使用与分布 |
第五节 数学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的使用问题 |
第八章 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建构研究 |
第一节 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的整体定位及架构 |
第二节 数学教育对象语言数据库的构建 |
第三节 数学教育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数据库的构建 |
第四节 数学教育通用叙述语言数据库的构建 |
第五节 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的应用说明及示例 |
第九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研究(1950-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学术史回顾 |
(一)文献概述 |
(二)研究内容的分析 |
(三)对目前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工农速成中学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工农速成教育的思想源流 |
一、五四运动前后平民教育运动的兴起 |
二、中国共产党对平民教育运动的改造 |
三、建党初期工农教育运动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工农教育实践 |
一、苏区时期的工农教育 |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工农教育 |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工农教育 |
第二章 工农速成中学创办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文化翻身:教育为工农服务,向工农开门 |
一、体现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 |
二、满足工农阶级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迫切需要 |
三、对知识分子的成分和结构进行改造 |
第二节 建设国家:迎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 |
一、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 |
二、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三、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 |
第三节 以俄为师:苏联工农速成模式对工农教育的影响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苏联的创造性发展 |
二、工农速成中学在苏联的实践 |
三、“以俄为师”教育思潮在中国 |
第三章 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创办 |
一、积极响应国家建立工农速成中学号召 |
二、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 |
三、配备高水平的干部队伍和师资力量 |
四、多方协调解决校舍问题 |
第二节 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发展 |
一、推广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经验 |
二、进一步规范工农速成中学办学行为 |
三、为工农速成中学确定制度依据 |
四、附设于高等学校政策的执行 |
第三节 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终结 |
一、工农速成中学办学过程出现的问题 |
二、工农速成中学停止招生的过程 |
三、工农速成中学的善后工作 |
四、工农速成中学的短暂恢复 |
第四章 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教学实验 |
第一节 课程、教材、教法上的探索 |
一、以精简为主要导向的课程设置调整 |
二、工农速成中学教材的设计和编排 |
三、工农速成中学教法上的改革和探索 |
第二节 工农速成中学在各学科教学改革上的探索 |
一、语文教学中采取文学、语言分科教学策略 |
二、数学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情况采取分层教学策略 |
三、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 |
四、历史教学中取消抄写笔记,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 |
第五章 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的组织管理 |
第一节 工农速成中学的招生工作 |
一、工农速成中学的招生条件 |
二、工农速成中学招生办法 |
三、工农速成中学的生源状况 |
第二节 工农速成中学的师资管理 |
一、工农速成中学的师资状况 |
二、工农速成中学教师的待遇及管理 |
第三节 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管理 |
一、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二、充分保障学生生活待遇 |
三、妥善处理学生退学问题 |
第四节 工农速成中学的毕业升学工作 |
一、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升学政策的演变 |
二、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状况 |
三、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升学后的教育 |
第六章 工农速成中学的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工农速成中学的性质、特点及办学经验 |
一、工农速成中学办学的性质及特点 |
二、工农速成中学基本办学经验 |
第二节 工农速成中学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
一、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二、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建设的人才 |
三、为教育制度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尝试和借鉴 |
第三节 工农速成中学办学模式的反思 |
一、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的“泛政治化”问题 |
二、没有处理好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经验之间的关系 |
三、在办学实践中存在急于求成的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学生几何素养的内涵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影子的启示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问题的阐述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素养与素质 |
2.2 数学素养 |
2.3 几何素养 |
2.3.1 几何课程 |
2.3.2 几何思维 |
2.4 文献述评总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的理论背景 |
3.1.1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
3.1.2 SOLO分类法 |
3.1.3 扎根理论 |
3.2 研究对象 |
3.2.1 教育工作者 |
3.2.2 学校 |
3.2.3 学生 |
3.3 研究工具 |
3.3.1 访谈 |
3.3.2 测试题 |
3.3.3 调查问卷 |
3.3.4 录像分析 |
3.4 数据收集 |
3.5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6 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 |
3.7 研究方法总结 |
第4章 关于学生几何素养内涵的调查与分析 |
4.1 国际数学课程视野下的几何素养 |
4.1.1 国际课程视野下几何素养内涵的分析 |
4.2 数学家视野下的几何素养 |
4.2.1 几何研究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
4.2.2 几何的内容 |
4.2.3 几何技能和能力 |
4.2.4 几何中的思想方法 |
4.2.5 空间想象能力 |
4.2.6 几何中的推理 |
4.2.7 几何的应用和创造 |
4.2.8 几何文化和信念 |
4.3 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几何素养的理解 |
4.3.1 对于几何内容应该怎样备课? |
4.3.2 几何知识包括哪些? |
4.3.3 几何能力包括哪些? |
4.3.4 几何中的思想方法 |
4.3.5 影响几何素养的其他因素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几何素养评价的指标和模型设计 |
5.1 几何素养的评价维度 |
5.2 对几何素养评价维度的探究 |
5.2.1 几何知识 |
5.2.2 几何技能 |
5.2.3 几何能力 |
5.2.4 几何应用 |
5.2.5 几何背景 |
5.2.6 几何文化和信念 |
5.3 影响几何素养的因素之权重分析 |
5.3.1 课程角度的几何素养指标权重分析 |
5.3.2 数学家角度的几何素养指标权重分析 |
5.3.3 中学教师角度的几何素养指标权重分析 |
5.4 几何素养的评价体系的模型构建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中学生几何素养的评价分析 |
6.1 被试 |
6.2 测试题与程序 |
6.2.1 预测试 |
6.2.2 测试题 |
6.3 学生几何素养的水平划分 |
6.3.1 水平1:孤立性水平 |
6.3.2 水平2:功能性水平 |
6.3.3 水平3:多元性水平 |
6.3.4 水平4:综合性水平 |
6.3.5 水平5:评判性水平 |
6.4 学生几何素养的评价分析 |
6.4.1 学生几何素养的总体表现 |
6.4.2 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 |
6.5 几何信念 |
6.6 几何文化 |
6.7 本章总结 |
第7章 基于项目活动的学生几何素养研究 |
7.1 学生几何素养评价的挑战 |
7.1.1 "全等与变换"的数学项目活动案例 |
7.1.2 学生评价、数学项目活动和几何素养 |
7.2 研究方法 |
7.2.1 几何项目活动的开展 |
7.2.2 数据资源 |
7.2.3 理论基础 |
7.2.4 编码 |
7.2.5 研究对象 |
7.3 结果 |
7.3.1 项目活动中的学生几何素养内涵 |
7.3.2 学生几何素养的发展 |
7.3.3 项目活动中的学生几何素养的比较 |
7.4 本章总结 |
第8章 研究的结论和展望 |
8.1 国际视野下几何素养评价体系的建立 |
8.1.1 几何素养的内涵 |
8.1.2 几何素养的评价体系 |
8.2 当前初中生几何素养水平评价 |
8.3 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几何素养 |
8.4 研究过程的反思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关于中学生几何素养的访谈问卷(数学专家) |
附录2:基于问题情境的几何素养访谈问卷——初中教师 |
附录3:基于问题情境的几何素养访谈问卷——高中教师 |
附录4:初一年级基本几何素养测试(预测题) |
附录5:七年级和八年级几何测试题 |
附录6:关于几何信念和几何文化的问卷 |
后记 |
(8)初中生尺规作图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西安两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问题的阐述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尺规作图认识与理解的相关研究 |
(二)尺规作图对几何学习重要性的相关研究 |
(三)培养学生数学作图能力的相关研究 |
(四)有关尺规作图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初中生尺规作图能力调查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测试卷的设计 |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 |
(四)访谈内容的设计 |
五、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结果分析 |
(二)测试卷的结果分析 |
六、尺规作图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 |
(一)初中生尺规作图过程中存在问题 |
(二)影响初中生尺规作图能力的因素 |
七、教学建议 |
(一)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作图应用意识 |
(二)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使用,进行整体性教学 |
(三)加强变式作图教学,提高作图分析能力 |
(四)融入尺规作图数学文化,提高学生作图兴趣 |
(五)加强学生作图习惯的培养 |
(六)注重开展作图分析评价环节 |
八、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生尺规作图能力现状的测试题 |
附录二 :初中生尺规作图的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初中生尺规作图的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教师尺规作图知识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9)数学教育软件比较及其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数学教育软件的概念界定 |
2.2 几何画板软件的概述 |
2.3 超级画板软件的概述 |
2.4 Geo Gebra软件的概述 |
2.5 三款软件的研究综述 |
2.5.1 几何画板的研究综述 |
2.5.2 超级画板的研究综述 |
2.5.3 Geo Gebra的研究综述 |
2.5.4 三款软件比较的研究综述 |
3 Geo Gebra、几何画板、超级画板的功能比较 |
3.1 比较维度的选取 |
3.2 图形与几何领域 |
3.2.1 以“割圆术”为例对迭代功能的比较 |
3.2.2 Geo Gebra在月牙模型中的应用 |
3.2.3 以椭圆的点的轨迹为例对轨迹跟踪功能比较 |
3.2.4 平面几何与以圆锥与切面相切为例的立体几何比较 |
3.3 统计与概率领域 |
3.4 功能比较结果分析 |
4 三款数学教育软件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教师的访谈 |
4.1 三款软件在数学教师中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
4.1.1 调查对象 |
4.1.2 问卷的编制 |
4.1.3 问卷结果分析 |
4.1.4 调查结论 |
4.2 数学教师对三款软件的评价与设计建议访谈 |
4.2.1 访谈内容及目的 |
4.2.2 访谈对象 |
4.2.3 访谈结果及分析 |
5 三款软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5.1 案例的选取原则 |
5.2 Geo Gebra在探究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象关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5.2.1 教学内容分析 |
5.2.2 Geo Gebra应用于教学案例的片段分析 |
5.2.3 反思评价 |
5.3 Geo Gebra在《探索勾股定理》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
5.3.1 教学内容分析 |
5.3.2 Geo Gebra应用于教学案例的片段分析 |
5.3.3 反思评价 |
5.4 几何画板在探究二次函数与等边三角形的迭代问题的应用案例分析 |
5.4.1 教学内容分析 |
5.4.2 几何画板应用于教学案例的片段分析 |
5.4.3 反思评价 |
5.5 超级画板在蒲丰投针试验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
5.5.1 教学内容分析 |
5.5.2 超级画板应用的教学案例分析 |
5.5.3 反思评价 |
5.6 教育软件的教学效果 |
6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3 反思与展望 |
6.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2 研究的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学教育软件在高中数学教师中的使用情况调查 |
附录2 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学教育软件的评价及建议访谈 |
致谢 |
(10)民国时期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及其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民国时期课程标准对几何作图的规定 |
3 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 |
3.1 几何作图教科书出版概况 |
3.2 民国时期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举例 |
(1) 民国初期的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 |
(2) 民国中期的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 |
(3) 民国中后期的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 |
3.3 民国时期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中作图举例 |
3.4 几何作图教科书编写理念及编排体例 |
3.5 几何作图教科书内容特点 |
4 结语 |
四、在几何作图的教学中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发展史(1949-2012) ——基于《数学通报》文献分析[D]. 王瑞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2]中国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史(1902-1949)[D]. 张彩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3]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D]. 西峰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4]初中平面几何作图教学研究[D]. 王旭.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5]基础教育数学教材语言研究[D]. 周璐. 厦门大学, 2019(08)
- [6]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研究(1950-1958)[D]. 孙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学生几何素养的内涵与评价研究[D]. 苏洪雨.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
- [8]初中生尺规作图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西安两所中学为例[D]. 高玲玲.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9]数学教育软件比较及其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D]. 李佳.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10]民国时期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发展及其特点[J]. 张彩云,代钦. 数学通报,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