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水分运动与作物生长过程耦合机理模型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根绪,夏军,李小雁,杨达,胡兆永,孙守琴,孙向阳[1](2021)在《陆地植被生态水文过程前沿进展:从植物叶片到流域》文中研究指明陆地植被生态水文过程是生态学、水文学和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前沿领域,更是生态水文学的关键理论基础之一.近年来围绕植被生态与水相互作用的研究范畴涵盖了从植物细胞到大陆尺度的几乎所有空间尺度,在不同尺度上分别在生态学和水文学各自视角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从生态水文学交叉学科角度,迫切需要整合生态学与水文学多尺度相关研究进展,系统性地归纳和总结跨尺度理论和方法进展,梳理理论前沿热点问题.为此,本文从近年来关于陆地植被生态水文过程与模拟研究进展中,系统提炼和总结了以植物水分利用与调控机制、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与模拟、水循环关键过程的生态作用、植被生态作用下的径流形成与变化、植被生态水循环变化对大气降水过程的反馈影响等为主要研究热点的理论前沿方向,系统总结了这五方面在不同尺度及跨尺度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特别关注了基于过程机理的定量模型方面的发展状态.基于这些前沿热点面临的挑战性难题,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探索植物水分利用与调控的多尺度关联机制、发展基于过程机制的碳氮水耦合循环精准模拟方法、径流形成与动态变化的生态因素甄别与定量刻画等.对深入理解生态水文学国际前沿发展趋势,引导我国生态水文学学科的发展方向等有参考意义.
王璞,卢炤,霍再林[2](2021)在《水稻灌区基于多过程耦合的分布式水转化模型》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灌区灌溉-排水过程频繁,定量表征灌区水转化过程对于灌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水稻灌区供-耗-排过程的时空复杂性以及灌区水转化对地下水补排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灌区尺度基于灌排过程-农田土壤水分运动与作物生长过程-地下水运动过程耦合的分布式水转化模型,实现了对灌区的供-耗-排动态过程的定量表征。采用黑龙江省和平灌区水稻生长指标、灌区蒸散发量、地下水位变化以及排水沟流量等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精度。相对于传统灌区水转化模拟方法,该模型有效表征了灌区水转化所涉及的灌排过程、土壤水及地下水运动过程、作物生长过程的时空动态耦合,实现了灌区水转化的分布式动态模拟。同时,模型所需参数较少,避免了以往灌区水转化过程计算复杂的难点。该模型为水稻灌区多环节水转化过程模拟及用水效率评估提供了重要方法。
陈琳[3](2021)在《膜孔灌土壤水氮运移转化特性及作物耦合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针对我国旱区水资源短缺、农田自然条件和膜孔灌等特点,采用试验、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主要研究了层状土膜孔灌肥液自由入渗土壤水氮运移及氮素转化特性、施加γ-聚谷氨酸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施加γ-聚谷氨酸对菠菜生长和土壤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膜孔灌冬小麦水氮耦合效应,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为:(1)研究了夹砂层位置对层状土膜孔灌肥液自由入渗水氮运移及转化特性的影响,利用HYDRUS-3D模型对层状土膜孔灌肥液自由入渗土壤水氮运移和氮素转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膜孔灌累积入渗量受夹砂层的影响明显,膜孔入渗能力随夹砂层埋深的增大而增加;湿润锋面在土-砂交界处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随着夹砂层埋深的增加,湿润锋面形状逐渐趋向于半椭圆体;入渗结束时刻,夹砂层导致尿素态氮主要分布在上层粉壤土中,并沿着远离膜孔中心方向逐渐降低,主要分为高浓度区、高梯度区、低浓度区;再分布阶段,湿润体内尿素态氮含量由于水解反应呈降低趋势,膜孔中心附近土壤铵态氮含量较湿润锋处的大,并沿着远离膜孔中心方向逐渐减小,铵态氮集中分布在夹砂层以上土层中,并在土-砂界面含量明显增加,相同位置处的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水平湿润锋处的硝态氮含量较膜孔中心附近的增加快,且在土-砂界面处含量较大,硝态氮再分布浓度锋运移距离随夹砂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大。(2)研究了施加γ-聚谷氨酸对土壤水分特征参数、土壤入渗特性及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特性。施加γ-聚谷氨酸改变了土壤水分特征参数,提高了土壤持水能力,土壤入渗能力随γ-聚谷氨酸施量的增加而降低;利用RETC和HYDRUS-1D软件进行反演计算确定了施加γ-聚谷氨酸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参数。(3)研究了混施γ-聚谷氨酸浑水一维垂直入渗和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表层致密层的形成特性,利用HYDRUS-3D模型对施加γ-聚谷氨酸清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施加γ-聚谷氨酸膜孔灌自由入渗累积入渗量和土壤含水率分布模型。施加γ-聚谷氨酸膜孔灌单位膜孔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土壤容重和γ-聚谷氨酸施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施γ-聚谷氨酸会改变湿润土层剖面水分分布规律;建立了不同γ-聚谷氨酸施量的浑水膜孔累积入渗量简化计算模型;混施γ-聚谷氨酸浑水一维垂直入渗和膜孔灌自由入渗过程的落淤层厚度与入渗时间之间具有很好的幂函数规律,且随γ-聚谷氨酸施量的增加而增大。(4)研究了畦灌和膜孔灌条件下γ-聚谷氨酸施量对越冬菠菜出苗率、生理生长指标、产量和植株含水量、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土壤结构和土壤温度的影响。膜孔灌的菠菜出苗率比畦灌的高,施加γ-聚谷氨酸比不施加的高;膜孔灌0.20%γ-聚谷氨酸施量的菠菜的植株湿重和干重、产量、干物质累积量、菠菜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为最大;畦灌和膜孔灌均为施用γ-聚谷氨酸的菠菜根、茎、叶氮素含量及植株氮吸收量高,且膜孔灌的比畦灌的高;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γ-聚谷氨酸施量的增加而增大,且膜孔灌的较畦灌的高;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均随γ-聚谷氨酸施量的增加而降低,且膜孔灌的较畦灌的低;分形维数随γ-聚谷氨酸施量的增加而减小,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随γ-聚谷氨酸施量的增加而增大;且膜孔灌各γ-聚谷氨酸施量土壤的分形维数均较畦灌的小;施加γ-聚谷氨酸和膜孔灌均可降低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变化幅度。(5)利用HYDRUS-1D建立了膜孔灌冬小麦土壤水氮运移转化的模拟模型;揭示了膜孔灌条件下冬小麦土壤水氮运移及氮素转化特性、冬小麦根系吸收水氮特性。中水(55%~70%θ田)和低水(40%~55%θ田)条件下,适量的施肥量可缓解因缺水导致的较低的根系吸水速率;灌水量和施氮量及水氮耦合作用均对冬小麦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产效率、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及氮素表观回收率具有显着影响。
李玉晨[4](2021)在《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性质及生菜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生化黄腐酸(BFA)及矿源黄腐酸(MFA)作为土壤改良剂应用于陕西省长武县黄土区耕地土壤,研究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性质的改良作用与机理,分析BFA与MFA对生菜生长、光合作用的影响,探究BFA与MFA对缓解含有重金属土壤下生菜生长的作用,为提高黄土区土壤质量与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盆栽试验、理论分析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BFA与MFA对土壤理化性质、水分运移以及不同土壤环境下意大利生菜生长的变化影响,明确不同类型黄腐酸对黄土区耕地土壤性质与生菜生长指标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为黄土区黄腐酸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得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生化黄腐酸与矿源黄腐酸均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及电导率,在相同施加比例下的MFA较BFA对土壤pH与电导率作用更明显。向土壤中施加BFA与MFA还可以提高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降低土壤分形维数。在相同施加比例下,MFA的作用优于BFA。BFA与MFA能够显着提高土壤Zeta电位的绝对值,土壤细微颗粒不易聚沉,使土壤胶体更稳定,且MFA较BFA对土壤Zeta电位的影响更大。说明MFA可以更好的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改良土壤结构。(2)相同施加比例下的BFA与MFA对土壤水分运动特性存在差异。BFA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导水能力,增大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累积入渗量、入渗率、缩短湿润锋运移所需的时间,MFA则恰好相反。3种模型拟均可较好的模拟土壤水分下渗过程,其中修正的Kostiakov模型拟合效果最好。BFA可以增强土壤的入渗能力,而MFA则会减弱土壤的入渗能力,因此BFA更适用于黄土地区的干旱土壤。(3)适量BFA与MFA对种子萌发过程起促进作用,过量的黄腐酸BFA与MFA则会抑制种子萌发,MFA处理下的种子萌发各指标均优于BFA。BFA与MFA还可以促进意大利生菜的生长,增强其光合作用,有效缓解铅、镉重金属污染对生菜生长的影响,BFA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对作物生长的调节能力优于MFA。4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意大利生菜的光响应曲线,其中,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为本文中意大利生菜的最适宜模型。
张明智[5](2021)在《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影响机理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设施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菜篮子。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灌溉往往造成水资源浪费、降低灌溉水利用效率,而适宜地灌溉管理措施有助于作物实现节水增产高效益。膜下微喷灌采用膜下多组细小微孔出流的方式借助重力和毛管吸力将水分均匀分布于根区土壤,促进作物生长,但其对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研究膜下微喷灌对作物土壤微环境与作物生长的影响,可为优化设施农业灌溉技术、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设施农业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番茄试验与多目标优化分析,探究不同灌溉方式(膜下微喷灌、膜下滴灌、微喷带灌溉)、布设措施(微孔组间距、毛管布置密度)与灌水方案(灌水频率、灌水量)等农艺灌溉管理措施各因素对作物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作物生长(作物根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规律,明确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作物根系、植株生长对番茄产量影响的强度大小;揭示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的影响机理;提出温室膜下微喷灌灌溉管理技术体系指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膜下微喷灌提高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促进番茄节水增产。膜下微喷灌土壤剖面的湿润峰呈条带状,耕作层(0-40 cm)土壤湿润比较大且灌水均匀度高。适宜土壤水分促使膜下微喷灌番茄的根系形态发育优于膜下滴灌、微喷带灌溉。高水平形态发育的根系代谢旺盛,利于番茄土壤细菌ACE指数(种群丰度)与氮磷代谢功能基因丰度的增加。代谢旺盛根系与稳定细菌群落可增加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养分活化被番茄根系吸收利用,致使膜下微喷灌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优于膜下滴灌、微喷带灌溉19.39%与4.54%、21.03%与 58.04%。(2)微孔组间距30 cm微喷带灌溉可改善土壤水气分布,增加土壤氮磷代谢基因丰度,提高作物产量。微孔组间距30 cm微喷带灌溉不但促使番茄耕作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增加,而且降低土壤充水孔隙度。适宜土壤水气环境利于作物根系形态发育,促使该处理不但提高番茄土壤细菌氨基酸转运与代谢与氮磷代谢功能基因丰度,而且增加土壤酶活性,加强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能力,提升叶片光合速率,促使微孔组间距30 cm灌溉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高于50 cm约14.15%与11.27%、12.64%与10.35%。(3)一管3行(1根微喷带灌溉3行番茄)毛管布置密度灌溉增加根区土壤水分抑制性,限制作物根系形态结构,降低作物水分利用率。一管2行春番茄与秋番茄耕作层土壤体积含水率显着高于一管3行6.67%与6.69%。较低的土壤水分限制作物根系形态发育。高水平地根系形态发育可增加根系分泌物,促使一管2行灌溉番茄土壤细菌功能基因丰度与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较低地土壤细菌功能基因丰度与土壤酶活性限制番茄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与其形态发育,一管2行布置灌溉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一管3行34.76%与15.23%、31.94%与13.91%。(4)灌水频率5 d可增加耕作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加快土壤氮磷周转,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灌水频率3d时土壤湿润体较小且湿润持续期长;灌水频率7 d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存在明显的湿润与干燥区,导致灌水频率3d、7d番茄根系与土壤微生物易受低氧与水分胁迫,限制其功能基因丰度的增加。番茄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也随较低的土壤细菌氮磷代谢基因丰度而降低不利于土壤氮磷周转,限制作物根系形态发育与叶片净光合干物质积累,导致灌水频率5 d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较优。(5)每5 d灌水量为1.00Epan(Epan表示Φ20蒸发皿5 d累计蒸发量)可增强作物根系-土壤细菌-土壤酶活性正向互作强度,提高作物产量。1.00Epan灌水量处理下适宜的土壤水环境促使春番茄与秋番茄总根长高于0.70Epan、1.20Epan处理约9.98%与11.06%、2.10%与3.16%。较高的根系形态发育可优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根系形态快速发育与土壤细菌的代谢释放出更多土壤酶,较高酶活性促使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正向促进根系形态发育与作物干物质积累。作物根系-土壤细菌-土壤酶活性正向互作促使1.00Epan处理提高番茄产量的同时增加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基于土壤微环境、作物生长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膜下微喷灌在设施农业灌溉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改变膜下微喷灌灌溉管理措施,直接或间接调控土壤水分分布,改变作物根系生长和作物活性;根系形态的改变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和土壤酶活性,进而调节土壤养分周转,影响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设施农业膜下微喷灌应用中选择微孔组间距为30cm的微喷带,采用一管2行铺设模式,灌水频率为5 d,单次灌水量为1.00Epan的灌溉管理措施不但可改善土壤微环境,而且可提高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解江博[6](2021)在《活化水灌溉对土壤水盐运移及养分转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水土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发展一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有利于土地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灌溉水处理技术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内容。活化水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灌溉水处理技术在农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磁化、去电子、磁电一体化三种活化技术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活化水理化性质、水盐运移和养分转化试验研究,在明确活化水理化性质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探究了活化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转化的影响,并对活化水入渗和土壤水盐运移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活化水表面张力系数和粘滞系数减小,溶氧量增大。磁电一体活化水表面张力系数相对减少1.17~1.70%,粘滞系数相对减少3.82~4.21%,溶氧量相对增加8.57~10.87%,活化微咸水各理化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活化淡水。在0.1~0.7m/s流速范围内,流速不是影响活化水理化性质的主要因素。活化一次后各处理表面张力系数和粘滞系数均有所降低,但是随着活化次数的增加,各指标变化趋势明显减小。此外,提出了考虑表面张力系数、粘滞系数和溶氧量的活化水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与对照处理相比,活化水综合性能评价指标相对增加3.97~11.01%。(2)活化水灌溉能够提高土壤<0.053 mm团聚体含量和>0.25 mm团聚体含量,而0.053~0.25 mm团聚体含量减小,新疆库尔勒和陕西杨凌土壤团聚体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但活化水灌溉对新疆库尔勒土壤团聚体含量的影响更加明显。两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总量以及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土壤胶体电动电位和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新疆库尔勒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1.65~5.13%,交换性盐基总量增加1.18~3.54%,有效磷含量增加6.38~17.76%,速效钾含量增加1.51~5.31%;土壤胶体电动电位降低3.23~9.92%,硝态氮含量降低10.32~28.38%。土壤盐基饱和度、钠吸附比以及土壤铵态氮含量在不同水质和土壤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各活化处理中,磁电一体化处理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最大,两地土壤最佳的活化处理模式均为磁电一体化处理。(3)灌溉水活化处理对土壤水分入渗有促进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脱盐效果,并能够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降低土壤盐分质量浓度,其中磁电一体活化水效果最为明显。各活化处理对应的入渗模型参数均大于对照处理,进气吸力倒数α和形状系数n与对照处理相比均有所减小,而饱和导水率Ks和拟合参数β均有所增大,其中磁电一体化处理的变化幅度最大。土壤初始含水量增大能够加快土壤水分的入渗,但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小,随着土壤初始含水量增大,磁电一体活化水的脱盐效果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土壤初始含水量为θ3=2.9%时脱盐效果最佳。随着土壤初始含水量的增大,入渗模型参数随之增加,进气吸力倒数呈现出逐渐减小变化趋势,形状系数和饱和导水率与之相反,呈现出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拟合参数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土壤初始含水量为θ3=2.9%时为最大。
马晨光[7](2021)在《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对滨海盐碱地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密切结合当地的土壤盐渍化防治,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农田地下水位埋深浅、矿化度高、生育期降雨量不均匀等特点,采用化学改良的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室内外试验研究、模型模拟等手段,掌握冬小麦生长期间滨海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探明不同时期改良剂对水盐分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腐殖酸(HA)对土壤水分入渗有减渗作用且都与施量呈正相关关系,相比较而言CMC的减渗作用更明显。随着CMC和HA施量的增加,Philip模型参数吸湿率S和Green-Ampt模型的参数Ks*hf值均减少,呈现负相关关系,各参数与不同改良剂施量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CMC和HA增加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入渗相同时间,施量与淋洗盐分呈负相关;入渗到相同深度时,洗盐效果强于CK处理。(2)CMC的含量与饱和含水率θs、进气吸力倒数α呈正相关关系,与饱和导水率Ks、形状系数n呈负相关关系。CMC对水力参数影响程度的顺序依次为:饱和导水率、进气吸力倒数、形状系数、饱和含水率;HA饱和含水率θs随HA施量的增加而增大,饱和导水率Ks随HA施量的增加而减小,形状系数和进气吸力倒数在实验所选定的施量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HA对水力参数影响的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饱和导水率>饱和含水量。(3)冬小麦生育期,20-80 cm土层含水量与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各土层平均含水量在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0-20 cm土层含水量受到降雨和灌溉影响变化最为剧烈,70-80 cm 土层受自然状况影响小,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小。水分和盐分变化联系紧密,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同步。施加CMC和HA可以减缓田间水分散失速率。CMC抑制了降雨引起的洗盐过程同时也抑制蒸发引起的表层土壤积盐过程。由于HA室内试验对减渗效果影响弱于CMC,对田间洗盐过程抑制没有体现,抑制蒸发的效果稍弱于CMC。生育期所有处理总积盐率均小于对照。(4)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增加量与HA施量呈正相关关系,随着CMC施量增加各指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关系,最大值出现在30kg·hm-2处理,且处理的生长指标都高于对照处理。随着CMC施量增加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与HA的施量呈正相关关系。实验中腐殖酸施量为350 kg·hm-2时产量最优,250 kg·hm-2效率最优。CMC施量为30 kg·hm-2产量最优,推荐盐碱地改良优先施加腐殖酸250-350 kg·hm-2。(5)使用SHAW模型对滨海冬小麦生长期间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和土壤盐分进行模拟并对模型进行检验,SHAW模型用于滨海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盐热运移变化的模拟是可行的。使用SHAW模型对不同灌水量情况下的水盐分布特征分析,土壤湿润的深度和程度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土壤盐分淋洗效果与灌水量呈负相关关系。淋洗盐分时灌水定额应小于150 mm,每次最优灌水量20 mm,冬灌灌水量和该阶段降雨量之和应大于80 mm。
王泽祥[8](2021)在《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运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胡敏酸、富里酸作为土壤腐殖质的重要组成,由于在自身分子结构组成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作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成分,对土壤性质然而起到不尽相似的作用。本文将胡敏酸、富里酸应用于陕西省长武县黑垆土,通过开展一维垂直入渗、土壤水分常数、土壤培养等试验,结合数学模型分析其对土壤水分运动、持水特性、土壤基本性状、有效养分、表面电化学性质等造成的影响。探索了胡敏酸、富里酸对土-水间物理化学特性,定性地阐明,为进一步开展细化量化分析胡、富之间的差异奠定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胡敏酸比富里酸更加良好地促进降低容重,土壤容重与土壤腐植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富里酸处理组之间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更为显着,随着土壤两种腐植酸水平的提高,均能够增大大团聚体减少微团聚体含量。5%含量水平富里酸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改良效果更加良好,显着降低土壤的分形维数。不同组分腐植酸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常数而言,HA与FA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适度的土壤胡敏酸含量能提高土壤水分下渗速率。而土壤富里酸含量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土壤的持水性能,减缓了土壤水分运动过程。经E-Horton、E-Kostiakov、E-Philip三种熵入渗模型拟合所得拟合度R2均大于0.95,拟合置信度高,均能较好地描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规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随腐植酸含量水平提高发生右移。对同一种类质地分类的土壤而言,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土壤含水量越大,产生的滞后现象就越明显。(2)两种腐植酸都能对土壤酸碱度pH值起到遇酸调酸、遇碱调碱和稳定缓冲的功能,土壤胡敏酸含量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对电导率的变化不显着,能够提高土壤OC的含量。富里酸含量对pH值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达到显着水平。(P<0.05),与阳离子交换量、电导率均呈现显着正相关,对土壤有机碳作用不显着。在尿素、过磷酸钙施入土壤30天,胡敏酸在施加量2%时达到促进作用,铵态氮含量出现缓慢增大趋势,硝态氮变化幅度在3%-10%之间,出现明显增加趋势,富里酸在含量1%时就能显着提高有效磷含量,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土壤富里酸呈显着正相关。土壤有效磷对土壤腐植酸出现了正相关的关系。腐植酸自身有对应金属元素时,加入土壤后提高了土壤本体的水溶性盐含量。胡敏酸、富里酸都能够提高土壤表面电位、比表面积;减弱了土壤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场,且富里酸的作用更加显着。(3)随着试验时间推移,胡敏酸处理组间酸碱度pH出现先增大后减小趋于平稳,回归CK组pH值的变化趋势。在2%供试含量范围,土壤电导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变化幅度不显着。富里酸处理组间,酸碱度pH值在初期快速下降,在培养后期缓慢回升且趋于平缓。电导率出现了“N”形变化趋势,阳离子交换量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初期略微下降随后显着提高趋势且缓慢趋于平稳,在90d时高于CK组,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幅度在5%内,试验时间短未造成有机碳的积累。施加基肥后,铵态氮的含量在预培养的3d内快速升高,随后迅速下降至接近平缓,表明腐植酸的施入能够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且富里酸的增氮、保铵缓释效果更好。硝态氮的含量持续增加。富里酸较胡敏酸的作用效果更显着(P<0.05)。有效磷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在培养的0-30d释放量增加迅速,在60-90d有所回落;添加胡敏酸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现出“N”型走向。在培养结束后,高于初始CK水平。整体而言,土壤水溶性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不具有规律性。不同组分腐植酸施加入土壤后,随时间的推移,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均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培养时间对土壤表面电位、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位不具备明显的特征规律,土壤比表面积出现先增大后减小趋于平稳的变化,富里酸的作用效果更显着。
张全菊[9](2021)在《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试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试验,主要研究了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以及湿润体水氮分布规律,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一维垂直入渗和膜孔灌点源入渗试验不同试验处理中,Kostiakov和Philip入渗模型均能较好拟合入渗量和入渗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幂函数对湿润锋运移与入渗时间之间函数关系拟合较好。(2)一维垂直入渗试验中,肥液入渗过程中湿润锋比清水入渗时运移速度更快,氮肥浓度与入渗量正相关,温度与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深度正相关。氮肥浓度对研究变量的影响小于温度。(3)膜孔灌点源入渗试验中,温度升高和氮肥浓度增加土壤水分运移加快,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增加,湿润体体积增大,入渗结束和再分布过程中湿润体含水率分布更加均匀。(4)清水入渗时,湿润体内氮素被水分淋洗在含水率较低的湿润锋附近累积。肥液入渗时,湿润体氮素分布与含水率分布密切相关,含水率较高处NO3--N和NH4+-N含量也较高;氮肥浓度增大,相同含水率土壤中NO3--N和NH4+-N增加。由于NH4+-N和NO3--N带有不同电荷,在湿润体内的分布规律有所差别。5000 mg·L-1的肥液入渗结束时湿润体氮素分布与其他浓度差异较大,可能是浓度过大由含水率影响氮素含量远大于溶质运移的比例。温度影响水分入渗,溶质运移以及氮素转化等过程进而使氮素分布存在差异。温度升高,湿润体相同空间位置氮素含量增加,其中NH4+-N受温度影响十分明显。(5)膜孔灌点源入渗试验中,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水平和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温度和氮肥浓度均为正相关关系,湿润体平均体积含水率增量与温度正相关,与氮肥浓度负相关。温度对入渗量的影响小于氮肥浓度,对湿润锋运移和湿润体平均体积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大于氮肥浓度。建立研究变量与影响因素之间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均在0.95以上,经试验数据验证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可用于预测不同试验因素水平下的试验研究变量。
翟中民[10](2021)在《焉耆盆地博湖县灌区水盐平衡模拟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焉耆盆地博湖县绿洲灌区在开都河流域临近博斯腾湖区域,是焉耆盆地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灌区,该绿洲区域耕地灌溉需水量为该区域总需水量的90%左右,是典型的干旱缺水绿洲农业灌区。近些年以来,由于水资源紧缺越来越严重,非农业用水量的不断增加,用于灌溉的开都河水量存在明显的减少趋势,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因此,本文以博湖县灌区为研究尺度,以现场调研和文献查阅资料及研究区水盐监测数据等为基础,采用率定和验证后的Saltmod模型模拟预测及分析了未来15年不同灌排等条件下灌区耕地和盐荒地土壤盐分、地下水埋深等年际动态变化,并提出了适合本研究区的灌排发展建议,同时为改善焉耆盆地绿洲灌区土壤盐碱化以及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高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Saltmod模型进行4年率定和3年数据验证,显示模型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拟合效果很好;Saltmod模型在长期土壤盐分年际动态变化模拟预测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以用来模拟预测本研究区未来水盐动态年际变化研究。(2)经过模型率定和验证确定了本研究区自然排水量(Gn)为0.10 m3/(年·m2),根层淋洗率(Flr)为0.80,过渡层淋洗率(Flx)为0.50;现在灌溉排水条件下,研究区耕地土壤盐分15年后将提高2.64 dS/m,荒地盐分将提高8.60 dS/m,且荒地成为了集聚盐分的汇集区,在灌区盐分分布和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下水埋深年内的季节性变化较大,整体上年际变化不大,但生育期地下水埋深较浅不足1.0 m。(3)综合考虑本研究区盐分控制和作物需水及节水措施等,在不引起较大的地下水位变化,也不造成土壤盐分迅速增加的条件下,研究分析表明在现状生育期灌溉定额的基础上减少15%(3910 m3/hm2)左右,冬灌定额的基础上增加15%(2588m3/hm2)左右是本研究区较为适宜的灌溉组合方案,此方案可避免生育期灌溉定额太大水资源的浪费,又可以充分发挥冬灌洗盐的优越性。同时,基于增加排水排盐能力,减少渠道渗漏以及减少工程投资费用等考虑,认为本研究区最合理排水深度应该在2.0 m左右,渠系利用效率达到0.60左右可有效抑制土壤盐分增加。(4)经模型模拟分析,如果适当增大博湖县灌区的灌溉水矿化度,将可以减少开都河水淡水资源的浪费,而适量采用地下微咸水进行淡水和微咸水混合灌溉,本灌区水资源匮乏问题不仅将得到缓和,而且地下水埋深将会有所下降以及将大大减少地下水盐往上层土壤的积聚作用。根据模拟结果和灌区实际情况等综合考虑得出,本研究区灌溉水矿化度约为1.1dS/m时可以有效进行灌溉,且不会引起土壤盐分的迅速增加;适合本研究区地下微咸水和开都河水混灌比为1:1左右,地下水埋深保持在2.0 m左右,可维持水盐处于均衡状态。
二、土壤水分运动与作物生长过程耦合机理模型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水分运动与作物生长过程耦合机理模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陆地植被生态水文过程前沿进展:从植物叶片到流域(论文提纲范文)
1 陆地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热点问题 |
2 植物水分利用与调控机制:从植物个体到生态系统 |
2.1 植物水力调控机制与水分利用权衡 |
2.2 植物水分利用策略与根系水力再分配机制 |
2.3 最优冠层导度与模拟 |
3 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与模拟:从叶片到区域 |
4 水循环关键过程的陆地植被作用:从植物个体到区域 |
4.1 植被冠层截留 |
4.2 蒸散发过程 |
5 陆地植被生态因素作用下的径流形成与变化:从坡面到区域 |
5.1 样地尺度 |
5.2 坡面尺度 |
6 陆地植被覆盖变化对大气降水过程的反馈影响:从流域到大陆 |
7 结论与展望 |
(2)水稻灌区基于多过程耦合的分布式水转化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区域及水文监测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灌区水文监测与数据收集 |
3 灌区分布式水转化模型 |
3.1 模型框架 |
3.1.1 模型结构 |
3.1.2 边界条件 |
3.1.3 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
3.2 各过程定量表征方法 |
3.2.1 农田水转化与作物生长过程 |
3.2.2 地下水运动过程 |
3.2.3 灌溉输配水过程 |
3.2.4 排水过程 |
4 模型率定与验证 |
4.1 作物生长过程 |
4.2 灌区蒸散发 |
4.3 地下水埋深 |
4.4 排水流量 |
5 讨论 |
6 结论 |
(3)膜孔灌土壤水氮运移转化特性及作物耦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膜孔灌理论与技术研究 |
1.2.2 膜孔灌施肥农田土壤氮肥运移转化特性研究 |
1.2.3 层状土入渗特性与机理研究 |
1.2.4 γ-聚谷氨酸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 |
1.2.5 冬小麦全覆膜种植技术研究 |
1.2.6 土壤水氮运移及氮素转化模型数值模拟研究 |
1.3 研究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室内试验材料与装置 |
2.1.1 供试土壤及浑水泥沙 |
2.1.2 供试肥料及土壤保水剂 |
2.1.3 试验装置 |
2.2 室内入渗试验观测内容及方法 |
2.3 作物种植试验材料与装置 |
2.3.1 试验地概况 |
2.3.2 试验装置及方案 |
2.4 室外试验观测内容及方法 |
2.4.1 冬小麦土壤水氮运移及氮素转化试验 |
2.4.2 添加γ-聚谷氨酸越冬菠菜试验 |
2.5 HYDRUS模型简介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层状土膜孔灌肥液自由入渗水氮运移转化特性 |
3.1 层状土膜孔灌肥液自由入渗特性 |
3.1.1 试验设计 |
3.1.2 夹砂层位置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
3.1.3 夹砂层位置对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3.1.4 夹砂层位置对湿润体水分分布特征的影响 |
3.1.5 夹砂层位置对尿素态氮运移转化特性的影响 |
3.1.6 夹砂层位置对铵态氮运移转化特性的影响 |
3.1.7 夹砂层位置对硝态氮运移转化特性的影响 |
3.2 层状土膜孔灌肥液自由入渗水氮运移转化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2.1 水流运动控制方程 |
3.2.2 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确定 |
3.2.3 土壤无机氮素运移转化模型 |
3.2.4 土壤氮素运移转化参数确定 |
3.2.5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3.2.6 误差分析 |
3.3 层状土膜孔灌肥液自由入渗水氮运移转化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3.1 累积入渗量的数值模拟与验证 |
3.3.2 湿润体内含水量的数值模拟与验证 |
3.3.3 氮素含量的数值模拟与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施加γ-聚谷氨酸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研究 |
4.1 施加γ-聚谷氨酸对土壤水分特征参数、入渗特性以及持水能力的影响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施加γ-聚谷氨酸对土壤水分特征参数的影响 |
4.1.3 施加γ-聚谷氨酸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
4.2 表施γ-聚谷氨酸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研究 |
4.2.1 试验方法与观测项目 |
4.2.2 模型建立 |
4.2.3 表施γ-聚谷氨酸对单位膜孔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
4.2.4 表施γ-聚谷氨酸对土壤湿润体的影响 |
4.2.5 表施γ-聚谷氨酸对膜孔入渗土壤含水量分布的影响 |
4.2.6 表施γ-聚谷氨酸的膜孔灌自由入渗数值模拟 |
4.3 混施γ-聚谷氨酸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研究 |
4.3.1 试验方案 |
4.3.2 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研究 |
4.3.3 单位膜孔面积侧渗量和垂直一维入渗量之间的关系 |
4.3.4 湿润锋运移特性研究 |
4.4 混施γ-聚谷氨酸浑水一维垂直和膜孔灌自由入渗落淤层形成特性 |
4.4.1 混施γ-PGA浑水一维垂直入渗落淤层厚度变化规律 |
4.4.2 混施γ-PGA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落淤层厚度变化规律 |
4.4.3 混施γ-PGA浑水一维垂直入渗和膜孔灌自由入渗落淤层厚度变化的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施加γ-聚谷氨酸对菠菜生长和土壤结构的影响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2 数据处理 |
5.2 施加γ-聚谷氨酸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 |
5.2.1 γ-聚谷氨酸施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结构的影响 |
5.2.2 γ-聚谷氨酸施量对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
5.3 γ-聚谷氨酸施量对土壤含水率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
5.3.1 γ-聚谷氨酸施量对菠菜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
5.3.2 γ-聚谷氨酸施量对菠菜各生育期土壤温度的影响 |
5.4 施加γ-聚谷氨酸对菠菜生长的影响 |
5.4.1 施加γ-聚谷氨酸对菠菜出苗率的影响 |
5.4.2 施加γ-聚谷氨酸对菠菜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
5.4.3 施加γ-聚谷氨酸对菠菜产量和植株含水量的影响 |
5.5 施加γ-聚谷氨酸对菠菜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
5.5.1 菠菜各器官氮素含量和土壤氮素平衡 |
5.5.2 菠菜土壤磷平衡 |
5.5.3 菠菜土壤钾平衡 |
5.6 本章小结 |
6 膜孔灌冬小麦土壤水氮运移及转化数值模拟 |
6.1 HYDRUS-1D模型介绍与计算方法 |
6.1.1 考虑冬小麦生长的HYDRUS-1D土壤水氮模型构建 |
6.1.2 计算方法 |
6.2 膜孔灌冬小麦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 |
6.2.1 HYDRUS-1D模型土壤基本物理参数确定与验证 |
6.2.2 土壤含水率分布规律 |
6.2.3 冬小麦根系吸水速率模拟值与植株实际蒸腾速率 |
6.3 膜孔灌冬小麦土壤氮素运移转化数值模拟 |
6.3.1 膜孔灌HYDRUS-1D模型氮素运移转化参数确定与验证 |
6.3.2 冬小麦土壤氮素分布特性 |
6.3.3 水氮耦合对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
6.3.4 水氮耦合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
(4)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性质及生菜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 |
1.2.2 黄腐酸的性质 |
1.2.3 黄腐酸在改良土壤方面的应用 |
1.2.4 黄腐酸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性质与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研究 |
1.4.2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不同土壤环境下生菜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 |
1.5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土样 |
2.1.2 供试材料 |
2.2 室内试验 |
2.2.1 试验设计 |
2.2.2 室内试验 |
2.3 生菜种植试验 |
2.3.1 盆栽试验设计 |
2.3.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3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3.1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pH与电导率的影响 |
3.1.1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pH的影响 |
3.1.2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3.2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3.2.1 基本理论与指标计算 |
3.2.2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的影响 |
3.2.3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 |
3.2.5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几何平均直径的影响 |
3.2.6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分形维数的影响 |
3.3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
3.3.1 不同温度下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胶体Zeta电位的影响 |
3.3.2 不同pH下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胶体Zeta电位的影响 |
3.3.3 不同培养时间下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胶体Zeta电位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BFA与MFA对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 入渗模型及基本理论 |
4.2 BFA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
4.2.1 施加BFA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
4.2.2 施加BFA对入渗率的影响 |
4.2.3 施加BFA对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4.2.4 施加BFA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
4.3 MFA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
4.3.1 施加MFA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
4.3.2 施加MFA对入渗率的影响 |
4.3.3 施加MFA对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4.3.4 施加MFA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
4.4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 |
4.4.1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变化分析 |
4.4.2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 |
5.1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5.1.1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5.1.2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5.1.3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
5.1.4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
5.2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生长形态特征的影响 |
5.2.1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株高的影响 |
5.2.2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叶面积的影响 |
5.2.3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根长的影响 |
5.2.4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根粗的影响 |
5.2.5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生物量的影响 |
5.3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
5.3.1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叶绿素的影响 |
5.3.2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光合参数的影响 |
5.3.3 光响应模型及基本理论 |
5.3.4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1.2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影响 |
6.1.3 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生菜生长特性的影响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影响机理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室膜下微喷灌技术 |
1.2.2 灌溉对作物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1.2.3 灌溉对作物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4 灌溉对作物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2.5 灌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 |
2.1.2 许昌市灌溉试验站 |
2.2 试验设计方案 |
2.2.1 灌溉方式试验设计 |
2.2.2 基于膜下微喷灌的布设措施试验设计 |
2.2.3 基于膜下微喷灌的灌水方案试验设计 |
2.2.4 基于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中试试验 |
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3.1 土壤物理特性 |
2.3.2 土壤化学特性 |
2.3.3 土壤微生物 |
2.3.4 土壤酶性活性 |
2.3.5 番茄生长 |
2.4 数据分析 |
2.4.1 基础分析 |
2.4.2 综合评价法分析 |
2.4.3 空间分析法 |
2.4.4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1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
3.1.1 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土壤水热分布 |
3.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
3.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
3.2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
3.2.1 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
3.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
3.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
3.3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p H的影响 |
3.3.1 灌溉方式对土壤p H的影响 |
3.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p H的影响 |
3.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p H的影响 |
3.4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1 灌溉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灌溉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5.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5.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1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1.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2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4.2.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4.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4.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4.3 膜下微喷灌土壤细菌群落功能预测分析 |
4.3.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的影响 |
4.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的影响 |
4.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群落细菌功能的影响 |
4.4 土壤微环境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相关分析 |
4.4.1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土壤微环境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相关关系 |
4.4.2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土壤微环境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相关关系 |
4.5 讨论 |
4.5.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5.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5.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5.1.1 灌溉方式对根际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5.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5.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5.2 膜下微喷灌调控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2.1 灌溉方式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3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1 灌溉方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灌溉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
6.1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作物根系形态的影响 |
6.1.1 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根系形态的影响 |
6.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根系形态的影响 |
6.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根系形态的影响 |
6.2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株 |
6.2.1 灌溉方式对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6.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6.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6.3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6.3.1 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冠层湿度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6.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6.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6.4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6.4.1 灌溉方式对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6.4.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6.4.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6.5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6.5.1 灌溉方式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6.5.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的温室番茄果实品质影响 |
6.5.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6.6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6.1 灌溉方式对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6.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6.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响应 |
6.7 综合评判 |
6.7.1 基于TOPSIS法对不同灌溉方式下温室番茄的综合评价 |
6.7.2 膜下微喷灌温室番茄最优布设措施模型评判 |
6.7.3 基于空间法分析对温室番茄最优灌水方案方案的优化 |
6.8 膜下微喷灌土壤微环境与温室番茄生长的相关关系探究 |
6.8.1 土壤微环境与番茄生长相关性分析 |
6.8.2 基于结构方程分析土壤微环境、作物根系与植株生长对产量的影响 |
6.9 讨论 |
6.9.1 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
6.9.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
6.9.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
6.10 本章小结 |
7 基于不同区域的膜下微喷灌中试试验验证 |
7.1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7.2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7.3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7.4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6)活化水灌溉对土壤水盐运移及养分转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活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
1.2.2 活化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状况 |
1.2.3 活化水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活化水理化特性试验 |
2.2 活化水灌溉土壤培养试验 |
2.3 活化水一维垂直入渗试验 |
3 活化水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
3.1 活化水表面张力系数变化特征 |
3.1.1 流速对活化水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 |
3.1.2 活化次数对活化水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 |
3.2 活化水粘滞系数变化特征 |
3.2.1 流速对活化水粘滞系数的影响 |
3.2.2 活化次数对活化水粘滞系数的影响 |
3.3 活化水溶氧量变化特征 |
3.3.1 活化处理对溶氧量的影响 |
3.3.2 活化处理对溶氧量稳定值的影响 |
3.4 活化水理化性质综合评价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4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
4.1.1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
4.1.2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胶体电动电位的影响 |
4.1.3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
4.1.4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影响 |
4.1.5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盐基饱和度的影响 |
4.1.6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钠吸附比的影响 |
4.2 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
4.2.1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4.2.2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4.2.3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4.2.4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活化水灌溉土壤水盐运移变化特征 |
5.1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
5.1.1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 |
5.1.2 活化水灌溉下土壤水盐分布变化特征 |
5.1.3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
5.1.4 活化水灌溉对土壤水盐传输动力参数的影响 |
5.2 初始含水量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
5.2.1 初始含水量对磁电一体活化水入渗特征的影响 |
5.2.2 初始含水量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
5.2.3 初始含水量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
5.2.4 初始含水量对土壤水盐传输动力参数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对滨海盐碱地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改良剂在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 |
1.2.2 腐殖酸在盐碱改良的应用 |
1.2.3 羧甲基纤维素与盐碱地改良 |
1.3 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
1.3.1 越冬期水盐运动研究进展 |
1.3.2 SHAW模型应用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室内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3 田间试验 |
2.3.1 试验方案 |
2.3.2 试验观测项目与方法 |
3 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土水盐运移特征影响研究 |
3.1 模型简介 |
3.1.1 入渗模型 |
3.1.2 HYDRUS-1D |
3.2 羧甲基纤维素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
3.2.1 羧甲基纤维素用量对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的影响 |
3.2.2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土壤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3.2.3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
3.2.4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特征的影响 |
3.3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 |
3.3.1 土壤参数的校准与验证 |
3.3.2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 |
3.4 腐殖酸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
3.4.1 腐殖酸用量对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的影响 |
3.4.2 腐殖酸施量对土壤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3.4.3 腐殖酸施量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
3.4.4 腐殖酸施量对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特征的影响 |
3.5 腐殖酸施量对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 |
3.5.1 土壤参数的校准与验证 |
3.5.2 腐殖酸施量对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改良剂施量对滨海盐碱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
4.1 主要生育期内地下水位及降雨量变化特征 |
4.1.1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 |
4.1.2 降雨量变化特征 |
4.2 土壤水盐变化 |
4.2.1 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变化 |
4.2.2 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盐分的变化 |
4.3 不同改良剂对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
4.3.1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施量羧甲基纤维素对0-4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4.3.2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施量腐殖酸对0-4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4.4 不同改良剂对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
4.4.1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施量羧甲基纤维素对0-40cm土层土壤盐分的影响 |
4.4.2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施量腐殖酸对0-40cm土层土壤盐分的影响 |
4.5 两种改良剂的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改良剂对冬小麦生长特征的影响 |
5.1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冬小麦生长特征的影响 |
5.1.1 羧甲基纤维素钠施量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5.1.2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1.3 羧甲基纤维素钠施量对冬小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5.2 腐殖酸对冬小麦生长特征的影响 |
5.2.1 腐殖酸施量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5.2.2 腐殖酸施量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2.3 腐殖酸施量对冬小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5.3 改良剂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1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
5.3.2 作物系数及作物需水量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盐热模拟 |
6.1 SHAW简介 |
6.1.1 系统上边界能量和水通量 |
6.1.2 系统内的能量通量和水通量 |
6.1.3 土壤中的溶质通量 |
6.1.4 下边界条件 |
6.2 输入信息确定 |
6.3 参数率定 |
6.3.1 土壤含水率率定 |
6.3.2 土壤温度率定 |
6.3.3 土壤含盐量率定 |
6.4 SHAW模型的检验 |
6.4.1 土壤水分模拟检验 |
6.4.2 土壤温度模拟检验 |
6.4.3 土壤盐分模拟检验 |
6.5 基于SHAW模型的灌溉制度研究 |
6.5.1 模拟方案 |
6.5.2 灌水定额的确定 |
6.6 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运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结构和水分特性的影响 |
1.2.2 胡敏酸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1.2.3 富里酸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1.2.4 与不同组分腐植酸相关方面的研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特性及水分运动的影响 |
1.5.2 胡敏酸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1.5.3 富里酸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1.6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土样 |
2.1.2 供试腐植酸 |
2.2 试验设计 |
2.3 数据分析 |
3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特性及水分运动的影响 |
3.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3.1.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2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颗粒机械组成的影响 |
3.1.3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3.1.4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
3.1.5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大团聚体的影响 |
3.1.6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分形维数的影响 |
3.2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常数的影响 |
3.3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
3.3.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3.3.2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
3.3.3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入渗率的影响 |
3.3.4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
3.4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3.4.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脱湿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3.4.2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基本性状的影响 |
4.1.1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酸碱度p H值的影响 |
4.1.2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值的影响 |
4.1.3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电导率EC的影响 |
4.1.4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有机碳OC的影响 |
4.2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
4.2.1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铵态氮的影响 |
4.2.2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硝态氮的影响 |
4.2.3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有效磷的影响 |
4.3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水溶性盐的影响 |
4.3.1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水溶性钙的影响 |
4.3.2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水溶性镁的影响 |
4.4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
4.4.1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表面电位的影响 |
4.4.2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的影响 |
4.4.3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比表面积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1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基本性状的影响 |
5.1.1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酸碱度p H值的影响 |
5.1.2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电导率EC值的影响 |
5.1.3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值的影响 |
5.1.4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有机碳OC值的影响 |
5.2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
5.2.1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5.2.2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5.2.3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5.3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水溶性盐的影响 |
5.3.1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水溶性钙的影响 |
5.3.2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水溶性镁的影响 |
5.4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
5.4.1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表面电位的影响 |
5.4.2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的影响 |
5.4.3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比表面积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存在问题及后期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特性及水分运动的影响 |
6.1.2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1.3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膜孔灌理论与技术研究 |
1.2.2 土壤水氮运移及数值模拟研究 |
1.2.3 土壤水热条件对水氮运移影响研究 |
1.2.4 土壤水热盐耦合运移特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土壤基本参数 |
2.2 试验装置 |
2.3 试验过程 |
2.4 观测指标 |
2.5 数据分析 |
3 一维垂直入渗土壤水、氮、热耦合特性 |
3.1 试验方案 |
3.2 土壤入渗水分运移规律 |
3.2.1 累积入渗量 |
3.2.2 增渗率 |
3.2.3 湿润锋运移深度 |
3.3 本章小结 |
4 温度对膜孔点源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的影响 |
4.1 试验方案 |
4.2 温度对膜孔点源入渗水分运移的影响 |
4.2.1 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 |
4.2.2 湿润锋运移距离 |
4.2.3 湿润体含水率分布 |
4.3 温度对膜孔点源入渗氮素运移的影响 |
4.3.1 温度对清水膜孔入渗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
4.3.2 温度对肥液膜孔入渗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
4.4 膜孔灌点源肥液入渗含水率与氮素分布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氮肥浓度对膜孔肥液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的影响 |
5.1 试验方案 |
5.2 氮肥浓度对膜孔肥液单点源入渗水分运移的影响 |
5.2.1 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 |
5.2.2 湿润锋运移距离 |
5.2.3 湿润体含水率分布 |
5.3 肥液浓度对膜孔灌点源入渗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
5.3.1 湿润体NO_3~--N运移分布 |
5.3.2 湿润体NH_4~+-N分布 |
5.4 膜孔点源肥液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 |
5.4.1 湿润体NO_3~--含水率分布关系 |
5.4.2 湿润体NH_4~+-N与含水率分布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6 水、氮、热耦合条件下膜孔灌入渗土壤水分运移特性 |
6.1 试验方案 |
6.2 土壤水分入渗特性 |
6.2.1 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 |
6.2.2 湿润锋运移距离 |
6.2.3 湿润体平均含水率增量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焉耆盆地博湖县灌区水盐平衡模拟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盐运移规律研究进展 |
1.2.2 水盐平衡模型研究现状 |
1.2.3 焉耆盆地博湖县绿洲灌区盐碱化的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基本情况分析及样点布设 |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水文地质 |
2.1.3 土壤植被概况 |
2.1.4 灌排系统概况 |
2.1.5 气象 |
2.1.6 灌溉排水 |
2.1.7 种植结构 |
2.1.8 地下水埋深 |
2.2 研究区样点布设 |
2.3 模拟精度评价指标 |
3 SALTMOD模型原理及率定和验证 |
3.1 SALTMOD模型基本原理 |
3.1.1 水量平衡方程 |
3.1.2 盐分平衡方程 |
3.1.3 其他方程 |
3.2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3.2.1 模型基本参数 |
3.2.2 模型参数确定 |
3.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灌排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年际变化的模拟预测 |
4.1 现状灌排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年际变化 |
4.2 生育期不同灌溉定额条件对土壤水盐年际变化的影响 |
4.3 不同冬灌水量条件对土壤水盐年际变化的影响 |
4.4 不同排水沟深度条件土壤下水盐动态年际变化模拟预测 |
4.5 不同渠系水利用系数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年际变化模拟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5 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对土壤盐分年际变化的影响研究 |
5.1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根区土壤盐分的影响 |
5.2 地下微咸水与淡水混灌对土壤盐分及地下水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土壤水分运动与作物生长过程耦合机理模型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陆地植被生态水文过程前沿进展:从植物叶片到流域[J]. 王根绪,夏军,李小雁,杨达,胡兆永,孙守琴,孙向阳. 科学通报, 2021(Z2)
- [2]水稻灌区基于多过程耦合的分布式水转化模型[J]. 王璞,卢炤,霍再林. 水利学报, 2021(10)
- [3]膜孔灌土壤水氮运移转化特性及作物耦合效应研究[D]. 陈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不同类型黄腐酸对土壤性质及生菜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D]. 李玉晨.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影响机理的探究[D]. 张明智.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活化水灌溉对土壤水盐运移及养分转化的影响[D]. 解江博.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对滨海盐碱地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的影响[D]. 马晨光.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运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D]. 王泽祥.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研究[D]. 张全菊.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10]焉耆盆地博湖县灌区水盐平衡模拟及分析[D]. 翟中民.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