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一个矛盾——毛泽东同志经济思想的一个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鹏飞[1](2019)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从中积累和汲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新时代迎来了新气象,我国在社会各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张张成绩单令世人瞩目,生产力水平不能再用落后来描述。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集中表现是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充分。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全新的研判,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是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才形成的。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层面来看,归根结底仍旧是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趋于多样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成为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瓶颈,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发展生产力上。本文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究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其中主要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关于未来理想和谐社会的理论和一些西方哲学家关于矛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第二部分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现实逻辑,分别从社会生产力维度、人民的需求层次维度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阐释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及特征,分别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的两个方面概述了其科学内涵,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接着又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相关思想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进行了解读。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层面的具体表现。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表现,分别从需求层次和人民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另一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分别从城乡、区域、行业、产业几个典型的不平衡发展表现形式进行了考察。又考察了不充分发展的几种典型表现:创新驱动的不充分,政治上民主与法制不充分、民生发展的不充分,紧接着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原因进行了一一剖析。第五部分针对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相关的路径分析。通过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系统性分析,我们对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写入党章,永远载入了中国的历史史册。
高欢欢[2](2020)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断向人们敲响警钟,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生态运动也迅速兴起并不断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代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迫切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思想和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才能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做出解释和回答,并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生态观和价值观。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年代,他们就已经预见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扩张性将会带来的生态危机,并对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论述,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和人类自身对这一问题的反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相关理论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成为研究热点。因此,笔者将学术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实践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据这个研究思路,将本文内容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问题的来源和研究思路,对学界研究成果进行检审与回顾,说明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甄别研究难点并找出应对之策,同时对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首先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身关系的论述,然后回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生态自然观、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论和布哈林平衡论的生态文明思想,最后梳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及习近平等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内容呈现出来。第二章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性奠基,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基础、正义论原则和文化学基础。第三章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性指引,论述从政治经济学到生态政治学的理论转变,从工人运动到生态运动的实践转变,以及从社会正义到生态正义的价值转变。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角度对西方工业化进行现实性批判,指出不同类型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厉批判增长主义、消费主义和浪费主义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第五章论述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及发展道路的创新,从执政方针调整、国家政策实施、环保立法保障这三个方面梳理并归纳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化推进过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后,结合当代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思考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以期有所收获。
刘永华,张侃,饶伟新,黄向春,应星,程美宝,刘昶,刘一皋,刘志伟,孟庆延,齐小林,郑振满,杨奎松,梁勇,郑莉,胡玉春,丁仁祥,王才友,满永,王奇生,黄道炫,张宏卿,黄文治,麻国庆,郭凡[3](2015)在《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文中研究表明自2004年起,本刊设立开放时代论坛,每年11月第一个周末定期举办,至今已逾十二届。开放时代论坛旨在邀集多领域学者,推进对前沿公共议题的跨学科讨论。自2015年起,本刊再设不定期的开放时代工作坊,旨在邀集某学科或某些相近学科的学者,对学科内与时势相接的重要学术问题作专门探讨。第一次开放时代工作坊于2015年1月13日至14日在中山大学举办,主题为"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我们希望从长时段、日常生活、地方社会的角度展现中国革命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延续性,以区别于惯行的党史研究。以下内容根据第一次开放时代工作坊录音整理而成,并经所有发言人审订。评论及讨论部分的小标题为编者所加。因篇幅所限,部分内容未能一并刊出。
高学栋[4](2004)在《经济全球化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问题是当代社会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针对这一课题,本论文试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结合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际,尤其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观察和思考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本质特征和未来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旨在论证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存在和发展之现实的可能性和伟大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在实质上是交往方式一体化过程,是人类发展生产力和扩大交往而展开的现实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指出,真正的历史过程必然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因此,一方面,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共同参与奠基和创造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人类不同文明、民族或国家参与这一过程的途径或方式又是迥然相异的。围绕全球化与东方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等几代伟人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的思考和探索,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又一次“飞跃”。东方社会主义道路实质上是东方落后国家的人民,在革命导师的思想影响下、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所选择的一条符合东方国情的发展生产力和扩大交往的途径。通过这一途径,东方人民积极应对西方列强剥削与压迫的挑战,抓住历史机遇、争取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与经济上的繁荣富强,创造性地参与全球化、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单极主导的格局,变被动为主动。 现实的全球化从起源上来说是西方资本主义所开启的。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世界市场的开辟和全球化的凸显。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发展生产力和扩大交往方面超越了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随着资本主义主导全球化的发展,亚细亚文明逐渐衰落、东方国家由先进变落后、东方落后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陷于被动。资本主义全球化是以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过程。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的难以克服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乃至全球化与产品的私有化,随着全球化而不断外化,由此激起了全球范围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思潮的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要证明,共产主义全球化必将替代资本主义全球化。共产主义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和对全球化的继承,从而在全球真正实现社会生产力和人类交往的高度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视角无疑是宏观的。他们于晚年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道路转向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带有国有制基因的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着天然的对抗性而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却存在相似性。东方落后国家是否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即东方落后国家如何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倾 注大量心血所思考的课题。马克思曾预言东方落后国家能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但前提条件是东西方革命互补,也就是说,通过全球化。一方面,资本主义在东 方落后国家与社会主义道路之间劈开一道“卡夫丁峡谷”;另一方面,全球化可 能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东西方革命的互 补性日渐渺茫,在此意义上,恩格斯于马克思之后忠告东方人民不要贸然投入“国 家社会主义”。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矛盾激化使一些东方落后国家的人民抓住 了全球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列宁晚年、毛泽东早年所 思考的东方社会主义道路无疑包含经济全球化的维度。他们已认识到,在全球化 的大背景下东方社会主义道路是可能的,但又是长期的和曲折的。换言之,经济 全球化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关系必然是辩证统一的。 然而,“左”倾建国思路从“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观点出发,一方面把全 球化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体化而加以拒绝;另一方面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 主义而否认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在这种“左”倾思潮的影响下,传统社会主义国 家逐渐背离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列宁晚年、毛泽东早年关于东方社会主义道路 的思考,从而脱离了全球化的大趋势,于二十世纪末叶相继出现了衰退。邓小平 于二十世纪80年代在总结全球化与东方古代文明、与东方落后国家,特别是, 与传统社会主义之间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毅然决然在中华大地实行全面的 改革开放,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 的主旨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历史环境”下为了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必须对内全面改 革,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对外全面开放,吸收资本主义的一 切肯定成果,包括科学技术、市场经济、股份制、政治文明等等,为人类早日实 现共产主义全球化做出较大贡献。二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生命 力。 人类历史了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
江丽[5](2016)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从纵向上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演进轨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萌芽主要集中于其中学时期、大学时期及短暂的"《莱茵报》时期"。出身工厂主家庭的恩格斯由于亲眼目睹工人被剥削的非人遭遇,转而抨击资本主义对外部自然及工人自身自然的双重迫害,其生态思想正萌生于此。伴随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完成,他们主要阐述"自然-人-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指出只有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现实的变革实践,代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制度,才能彻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和谐。晚年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建立在更为系统完备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提出"生态"的术语或概念,但其诸多着作中却蕴含极为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这两章以马克思恩格斯各个时期的相关理论文本为依据,分别从生态要素论、生态危机论、生态经济论、生态社会论、生态伦理论及生态审美论等六个方面对其生态思想进行尽可能深入的横向阐明,以展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深刻意蕴。第四章主要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前提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视和回应的理论问题是如何理性认识与科学检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向与实践追求,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一球两制之间的生态环境博弈背景下的种种问题。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之间在理论上是内在契合的,二者在实践中的不契合恰恰源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背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理性认识诸多制约因素,同时也须正视诸多现实契机,积极迎接挑战,抓住重要机遇,坚持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个自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等优势,建设"美丽中国"和"绿色中国",把"生态大国"转变成"生态强国"。第五章主要阐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结合自身国情和具体实际,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理论总结和深化。本章从人口资源环境观、发展观、科技观等三个维度概括提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框架,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六章主要阐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提出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前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硬实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力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等四个环节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为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李骁[6](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矛盾是事物固有属性和根本特征。事物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其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对其他矛盾起到影响作用的则是该事物的主要矛盾。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并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是党一以贯之的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指南。因此,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规律。新中国成立后,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迁可以划分为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后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等四个历史时期。过渡时期,党依据国内基本环境,在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根据这一论断,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并顺利进行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判断,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这论断没有坚持多久,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使得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了一定的曲折。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正确判断,认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此后,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党一直坚持和完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正确表述。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并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迁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把握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中出现的社会主要矛盾,并以此为基础,把发展国民经济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作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进程。
周万钧[7](1983)在《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一个矛盾——毛泽东同志经济思想的一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毛泽东同志经济思想中,充满着唯物辩证法,或者说在他的哲学着作中,蕴藏着丰富的经济学内容。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一个矛盾的科学命题及其阐发,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经济思想的这个特点,这正是经济学研究所迫切需要的。本文就此作一个初步研究,作为对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的一个纪念。
李斌[8](2010)在《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历经近90个春秋,跌宕峰回,波澜壮阔,无论成功与挫折,胜利与失败,归根结底,都在于是否坚持和正确运用了一条科学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思想路线,乃党之魂、国之根,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中研究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总体上讲,本文大体分为三大块。具体包括引言和第一章至第七章。第一大块为引言。引言对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说明。着重讲了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的三方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有关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研究现状;本文的基本思路、结构安排和主要特点。第二大块包括第一章至第六章。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孕育(1919-1929)。本章突出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孕育,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艰辛曲折的历史过程,这一历程实际上也就是一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的开端。主要论述了:中国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中国人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中,李大钊、陈独秀对此所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和青年毛泽东的哲学追求;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制定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纲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出了具体分析以及认识到了农民运动的重要性。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提出和系统阐述(1929-1937)。本章着重叙述了“思想路线”概念的提出;结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雏形;分析了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文章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初步阐述;最后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系统阐述。第三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1937-1945)。如同所有社会运动的发展过程一样,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波浪式地向前推进的。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摸索和积累后,这个进程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发生质的飞跃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明确提出;再通过1942年开始的在全党进行的整风,一条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路线得以在全党确立起来。第四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1945-1957)。本章主要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创造了一系列符合科学思想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1949年新中国成立,表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情出发,借鉴苏联经验,把马克思主义一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以此,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第五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曲折前进(1957-1976)。历史的发展有时发生瞬间转换,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就是这样。党的八大召开之后仅仅半年多时间,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历史就进入了曲折时期。1957年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随后是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中国共产党艰辛确立起来的科学思想路线陷入初度迷误。面对严酷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人力图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倡认真读书、大兴调查之风,“七千人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毛泽东的认识论经典着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都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进行了重新强调。但是,错误思想的趋向终究占据了主导地位,酿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灾难,使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遭受到了严重迷误。第六章,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发展(1976-2008)。粉碎“四人帮”以来是党近90年历史中发展比较平顺、唯一没有发生大的曲折和挫折的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从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视角来解读,从实践层面而言,坚持和贯彻科学思想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层面而言,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路线;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路线作出了全面阐述和深化;江泽民同志“与时俱进”思想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30年“十个结合”的历史经验以及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都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第三大块为第七章。第七章,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几点历史经验。这一章带有结束语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波澜壮阔,绚丽斑斓。本章主要是讲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所以然问题,并进一步作出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进行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概括。得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几点历史经验: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前提;全面地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根据;深入实际的科学调查研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路径;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素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保证。
左腾飞[9](2020)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文中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每个阶段同样充满着矛盾,其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支配作用的矛盾就是社会主要矛盾。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调整和变化。矛盾的性质,从建国之初的敌我矛盾,逐步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民内部矛盾;矛盾的内容,经历了从阶级之间的矛盾、到经济发展落后条件下的物质文化供需矛盾、再到发展模式调整背景下社会供需矛盾的转变。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起点,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构成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使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17年,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布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这是具有全局性、历史性和战略性的最新论断,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成为理论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系统阐明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逻辑、转化所引发的实践要求、作用、价值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明晰历史新方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本文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理论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多学科综合分析法,力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概括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评述国内外对本选题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总结了进一步探讨、研究及深化的空间,阐明了论文研究预期目标、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一章:社会主要矛盾基础理论及其发展演变分析。通过对社会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区分和对比,总结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矛盾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厘清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明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特点及转化标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经三次较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客观的、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基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主观论断,兼具主体性和属人特点,其本身就是矛盾统一体。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经历了复杂的过程,认识不断深化,对我们今天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作用。第二章着重研究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背景、转化原因和转化程度。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时代和实践的要求。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发生转化的最大背景和最重要原因就是新时代的到来。因此,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就必须对“新时代”这一矛盾转化背景进行分析。另外,还要正确把握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生成原因,还需要认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从而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及其转化程度、转化背景及其转化原因,形成丰富和立体的认识。第三章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整体分析,主要包括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后的矛盾主体、矛盾客体、主要矛盾的客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等内容的研究。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随着时代的发展,主体需要在实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需要,更加突显主体需要的全面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客体是现实社会生产供给能力,但新时代社会供给相对于人民全面的需要而言,有效供给相对不足,制约着主体需求的满足。本章内容具体分析了主体需要的特点,重点研究了现实社会生产不平衡不充分的内容及其产生原因,总结了现实生产供给对满足主体需要的制约问题,为我们认识这一制约新时代社会发展全局的矛盾提供切入点,更为我们下文解决矛盾提供发力点。第四章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了如何更好推进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矛盾不是终点,关键在于对问题的解决。其中,设立合理的目标和原则,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前提;增强社会有效供给能力,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发展,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要求和关键所在。矛盾的根本解决还在于制度的完善,要通过制度创新,激发社会活力和动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为人们美好需要的满足提供根本保障。第五章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和价值。从理论上看,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从实践上看,正确处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能够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全局发展提供着力点,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条件。解决好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还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能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积累经验,为建设美好生活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结语部分: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生、内涵、解决方案及现实价值进行概述,立足现实,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深化研究做出展望。
蔡丹[10](20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崭新概念,并对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这个讲话,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成熟以及“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提出的时间不长,目前学界对它的研究也是刚刚展开。因此加强对“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研究尤其是加强对其形成发展过程的研究,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为指导,主要采用史论结合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运用系统思维,从整体入手,尝试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整篇文章以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其基本内容涵盖总体布局思想的先期探索——初步形成——完善发展——“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最终确立等几个基本问题,其中穿插了总体布局思想的理论依据和“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的现实依据。文章主体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社会有机体的的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所具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第二章论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思想的可贵探索。主要探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进行的可贵探索及其取得的宝贵成果。毛泽东“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思想: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时间设定;“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等。第三章论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主要探讨:“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过程。邓小平“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三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邓小平“三位一体”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第四章论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深化和发展。主要探讨:“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正式确立和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新三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制定。江泽民“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江泽民“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所蕴涵的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战略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五章论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确立。主要探讨:“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党对社会建设的探索及其成就为社会建设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正式确立。“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科学涵义:四位各自的基本内涵以及四位一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第六章论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问题。主要探讨:关于毛泽东“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问题。关于建国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问题。“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要正确认识“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要正确处理推进“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是关键,围绕全面推进“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二、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一个矛盾——毛泽东同志经济思想的一个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一个矛盾——毛泽东同志经济思想的一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
2.1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 |
2.2 西方思想家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 |
2.3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
2.3.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矛盾理论 |
2.3.2 列宁的社会主要矛盾思想 |
2.3.3 毛泽东关于矛盾的思想 |
2.3.4 改革开放以来历任领导人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 |
3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现实逻辑 |
3.1 社会生产力维度 |
3.2 人民的需求维度 |
3.3 我国的基本国情 |
4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及特征 |
4.1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
4.1.1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 |
4.1.2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内涵 |
4.1.3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关系 |
4.2 唯物辩证法视域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 |
5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
5.1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表现 |
5.1.1 从需求侧维度分析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表现 |
5.1.2 从价值取向维度审视人民美好生活的具体表现 |
5.2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具体表现 |
5.2.1 不平衡发展的典型表现 |
5.2.2 不充分发展的典型表现 |
5.3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原因分析 |
5.3.1 不平衡发展的原因 |
5.3.2 不充分发展的原因 |
6 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分析 |
6.1 解决不平衡发展问题的具体路径 |
6.1.1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
6.1.2 协调区域发展,实行新的区域发展策略 |
6.1.3 处理好行业利益关系,缩小行业发展差距 |
6.1.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6.1.5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
6.2 解决不充分发展的具体路径 |
6.2.1 完善我国的创新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合理配置 |
6.2.2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
6.2.3 加强法治建设 |
6.2.4 落实惠民政策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
6.2.5 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
6.2.6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 |
6.3 新发展理念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的思想指引 |
6.4 改革开放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回顾与检审:学界研究状况 |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研究 |
2.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 |
3.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
(二)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提出 |
1.现实的紧迫性 |
2.理论的滞后性 |
(三)批判与建构:分析框架与研究构想 |
1.分析框架 |
2.研究构想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五)难点与对策:研究难点与应对之策 |
1.研究难点 |
2.应对之策 |
(六)核心概念界定: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 |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生态文明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与发展 |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
1.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2.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3.人与自身的辩证关系 |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1.列宁生态文明思想 |
2.普列汉诺夫生态文明思想 |
3.布哈林生态文明思想 |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1.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
2.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 |
3.江泽民生态文明思想 |
4.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 |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小结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性奠基 |
(一)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基础 |
1.自然之于人类的价值 |
2.人类之于自然的价值 |
3.剩余价值对生态价值的浪费 |
(二)生态正义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正义论原则 |
1.维护生态系统整体性 |
2.实现自然解放 |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实现共产主义 |
(三)生态启蒙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学基础 |
1.哲学基础 |
2.人类学基础 |
3.政治经济学基础 |
小结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性指引 |
(一)从政治经济学到生态政治学 |
1.关注重点的转移 |
2.基础理论的回归 |
3.价值理论的革新 |
(二)从工人运动到生态运动 |
1.工人运动的减少 |
2.生态运动的增加 |
3.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的对比 |
(三)从社会正义到生态正义 |
1.国家治理理论 |
2.科学技术评判 |
3.人类实践行为 |
小结 |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西方工业化的现实性批判 |
(一)大量生产——增长主义省思 |
1.经济扩张式大量生产 |
2.市场失灵式大量生产 |
3.资源抢占式大量生产 |
(二)大量消费——消费主义省思 |
1.享乐式大量消费 |
2.从众式大量消费 |
3.便捷式大量消费 |
(三)大量抛弃——浪费主义省思 |
1.农业中的大量抛弃 |
2.工业中的大量抛弃 |
3.第三产业中的大量抛弃 |
4.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抛弃 |
小结 |
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及实践创新 |
(一)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
1.政治制度保障 |
2.经济制度保障 |
3.文化建设保障 |
4.社会建设保障 |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的创新 |
1.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 |
2.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
3.“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
4.“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演进 |
1.中国共产党执政方针的调整 |
2.国家环境治理政策的全面实施 |
3.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逐步完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节 |
刘永华:造反故事与闽西土地革命 |
张侃:1949年前后民间宗教的纪年书写及其政治意涵——以温州东源村白氏科仪文书为个案 |
饶伟新:赣南苏区革命中的宗族与阶级 |
黄向春:“妖”与“魔”:50年代初福州的地方传统与革命话语 |
评论 |
应星:社会经济史和革命史的结合 |
程美宝:革命史研究中的“contextual”与“tex-tual” |
讨论 |
刘一皋:大的发展脉络还需要准确把握 |
黄道炫:革命史研究中的“意识” |
王奇生:可否“以小见大” |
麻国庆:“以小见大”需要关键词 |
回应 |
刘永华:“恩”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是建构性的 |
张侃:庶民的脑袋里是有国家的 |
饶伟新:回到族谱的编纂过程 |
黄向春:从“水上人”可以提“大问题” |
第二节 |
刘昶:抗日根据地的税收改革 |
刘一皋:中国革命后的社会整合与经济管理 |
评论 |
刘志伟:革命制造了或形塑了什么样的一个社会 |
回应 |
刘昶:村庄与外部社会的复杂关系 |
刘一皋:革命与传统 |
第三节 |
应星:苏区早期中共领袖、组织形态与乡村社会——以曾天宇及其领导的江西万安暴动为中心 |
孟庆延:从意识形态到地方社会:中央苏区查田运动再考察 |
齐小林:“报”在华北解放区参军动员中的多重呈现 |
评论 |
郑振满:进入地方史的脉络 |
杨奎松:从整体史的观点着眼 |
讨论 |
黄道炫:从经济角度去理解 |
刘永华:组织的存在弱化了个人之间的“报恩”关系 |
刘昶:要看到共产党的成功动员 |
回应 |
应星:政治史、社会史与经济史的结合 |
孟庆延:长时段的经济史如何与短时段的政治史、革命史结合 |
齐小林:做一个史源的分析 |
第四节 |
梁勇:哥老、团练与同志军:地域社会中的保路运动 |
郑莉:日常生活的革命——莆田侨乡的海外移民与跨国生存状态 |
评论 |
张侃:中国革命不能局限于中国 |
讨论 |
刘志伟:中国革命中的华侨与侨乡 |
程美宝:“秘密社会就是公民社会” |
杨奎松:民族主义的传播与中国革命的发生 |
黄道炫:如何看到“中共” |
回应 |
梁勇:社会经济史视野与政治思想史视野 |
郑莉:在大的历史脉络理解个案 |
第五节 |
胡玉春:从毛泽东赣南农村调查看赣南农民革命热情的产生 |
丁仁祥:东固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三个基础与毛泽东上山下乡的战略选择 |
王才友:政治社会史视野下的浙江革命史研究(1927—1937) |
满永:身体之治——中共革命的社会文化史研究 |
评论 |
王奇生: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条件是最适合革命的土壤 |
讨论 |
应星:文化史的研究难以落到实处 |
郭凡:穷革命与富革命 |
程美宝:“农民”概念的出现 |
刘永华:身体是社会文化史和革命史的对话领域 |
回应 |
胡玉春:朱毛分歧 |
丁仁祥:社会不公更有可能引发革命 |
王才友:浙江革命在长征前后的不同 |
满永:从“劳动管理”进入革命的身体研究 |
第六节 |
黄道炫:“动员”之惑——对“动员”过度使用的反思 |
张宏卿:关于革命史的研究方法、史料拓展与未来走向的一些思考 |
黄文治:方法、史料与革命史研究的心得 |
综合评论 |
杨奎松:应该看到并高度重视历史发展的渐进性与规律性 |
郑振满:把革命史和中国史、世界史打通,把革命史和现实生活打通 |
应星:“新革命史”需要“灰暗的、细致的和耐心的文献工作” |
王奇生:受到强烈关注的革命史 |
刘昶:拓宽革命史研究的时段和视野 |
刘志伟:学习在中国革命视野下做社会经济史研究 |
(4)经济全球化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引言 |
第一节 本文选题意义及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论题及其关键概念理解与阐释 |
第三节 本文写作的大体框架与基本内容 |
第四节 本文写作的主要方法论原则和观点 |
上篇 经济全球化 |
第一章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考 |
第一节 关于不同视角的全球化思考 |
一、 关于狭义全球化的思考 |
二、 关于广义全球化的思考 |
三、 关于宏观全球化的思考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两制”的关系 |
一、 经济全球化悖论--两重性 |
二、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 |
三、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 |
第三节 传统社会主义的全球化观念 |
一、 忽视日益加强的经济全球化 |
二、 无视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潜力 |
三、 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乌托邦 |
第二章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过程 |
一、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
二、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 |
第二节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全球化视角 |
一、 宏观的全球化视角 |
二、 微观的全球化视角 |
三、 未来的全球化视角 |
第三节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的内容 |
一、 全球化形成的契机 |
二、 全球化形成的动因 |
三、 全球化的“开启者” |
第四节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的意义 |
一、 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二、 全球化与未来“新人”的诞生 |
三、 全球化与共产主义的实现 |
第三章 托夫勒全球化思想 |
第一节 第一次浪潮与古代亚细亚生产方式 |
第二节 第二次浪潮与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 |
一、 第二次浪潮的特征 |
二、 第二次浪潮的法则 |
三、 第二次浪潮的危机 |
第三节 第三次浪潮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
一、 第三次浪潮的特征 |
二、 第三次浪潮的影响 |
三、 第三次浪潮的趋势 |
中篇 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东方古代文明 |
第一节 古老的东方文明 |
一、 一种曾普遍存在的生产方式 |
二、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次生形态 |
三、 东方古代文明的特征与嬗变 |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及其意义 |
一、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确立与经济全球化 |
二、 东方古代文明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 |
三、 东方古代文明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终结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东方社会主义道路 |
一、 经济全球化悖论性的凸显 |
二、 东方落后国家觉醒与复兴 |
三、 经济全球化的裂变与整合 |
四、 东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
下篇 东方社会主义道路在全球化中的探索 |
第五章 马克思的伟大构想与恩格斯的真诚预告 |
第一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马恩晚年思考焦点 |
一、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两种解释 |
二、 亚细亚次生阶段的特殊性 |
三、 亚细亚传统与东方社会历史 |
第二节 马克思晚年的思考 |
一、 如何看待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 |
二、 东方社会能否走社会主义道路 |
三、 东方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 |
第三节 恩格斯晚年的思考 |
一、 对于俄国农村公社命运的关注 |
二、 给予民粹派空想社会主义的回答 |
三、 不要冒失地投入国家社会主义 |
第六章 列宁开创的新纪元与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
第一节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历史环境” |
一、 资本主义还是东方专制主义国情 |
二、 土地国有化还是地方自治所有制 |
三、 如何看待十月革命这个“早产儿” |
第二节 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实践 |
一、 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 |
二、 新生政权初次受挫 |
三、 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
第三节 列宁晚年的思考 |
一、 重新认识俄国的亚细亚国情 |
二、 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根本地改变 |
三、 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的东西 |
第四节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 |
一、 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
二、 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的理论 |
三、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
第七章 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邓小平“第二次革命” |
第一节 最初的建国思路和实践 |
一、 一个着眼于中国国情的建国纲领 |
二、 最初七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
第二节 二十年的痛苦磨难和摸索 |
一、 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二、 “左”倾路线的形成与加强 |
三、 “文化大革命”成因的反思 |
第三节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一、 邓小平所坚持的一贯思想 |
二、 如何理解中国改革的革命性质 |
三、 如何理解这场革命的伟大意义 |
第四节 邓小平晚年的思考 |
一、 东方社会理论的三次飞跃 |
二、 东方社会理论的第四次飞跃 |
三、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崭新水平 |
四、 “三个面向”与全球化视野 |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与社会主义道路创新 |
第一节 新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
一、 不断加强的经济全球化 |
二、 知识经济取代传统经济 |
三、 合作与对话取代冷战与对抗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 |
一、 历史定位与根本任务 |
二、 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 |
三、 “三个有利于”标准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道路共振互动 |
一、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自身优势 |
三、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中国互动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股份制道路 |
一、 股份制对私人资本或生产的“消极扬弃” |
二、 股份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积极扬弃” |
三、 股份制意义在“左”倾路线的视野之外 |
四、 股份制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
总论 |
一、 宏观全球化与微观全球化之异同及其意义 |
二、 马克思“世界历史”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
三、 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伟大构想 |
四、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之间对立统一关系 |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与未来发展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5)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
二、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演进轨迹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萌芽 |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萌芽 |
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萌芽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 |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 |
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 |
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上) |
第一节 生态要素论 |
一、人与自然是有机一体、和谐共存的生态关系 |
二、实践是联结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基础 |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折射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生态危机论 |
一、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
二、生态危机的根源分析 |
三、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 |
第三节 生态经济论 |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之维 |
二、调节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
三、实行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循环经济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下) |
第一节 生态社会论 |
一、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平衡 |
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声 |
三、人与自然和解与人类本身和解的因果联系 |
第二节 生态伦理论 |
一、敬畏并善待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
二、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自然发生关系 |
第三节 生态审美论 |
一、自然美与创造美的统一 |
二、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美的世界 |
第四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前提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必然性分析 |
一、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法的追溯 |
二、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契合与不契合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视阈的可行性分析 |
一、国内制约因素的系统寻梳 |
二、世情国情境遇的可能契机 |
第五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 |
第一节 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论 |
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论 |
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论 |
三、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和谐之思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论 |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论 |
三、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创新的理论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
三、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 |
第六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前提 |
一、实践理念转变 |
二、发展方式转型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硬实力 |
一、资本投向 |
二、科技支撑 |
第三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介力 |
一、制度保障 |
二、依法治理 |
第四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 |
一、文化重塑 |
二、"美德互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新中国成立后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五、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要矛盾概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 |
二、列宁关于社会矛盾的论述 |
三、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 |
(一) 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
(二)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 |
四、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 |
(一)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主要矛盾 |
(二) 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反作用于社会基本矛盾 |
第二章 过渡时期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初步探索(1949-1956) |
一、过渡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基本环境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待完成 |
(二)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
(三) 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基本需求 |
二、过渡时期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初步探索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 |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三、过渡时期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初步探索产生的意义 |
(一)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二) 巩固了党和群众的关系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曲折探索(1956-1978) |
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基本背景 |
(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十大关系的提出 |
(二) “一五”计划的持续实施 |
(三)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曲折探索 |
(一) 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
(三) 两年徘徊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
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影响 |
(一) 生产力发展水平受到影响 |
(二) 国情认识上出现了偏差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形成与发展(1978-2012) |
一、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形成 |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的恢复 |
(二) 十一届六中全会: 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加深 |
二、党的十二大至十七大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坚持和发展 |
(一) 党的十二大: 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要结合国情 |
(二) 党的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三) 党的十四大: 将社会主要矛盾判断问题上升到指导理论地位 |
(四) 党的十五大: 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
(五) 党的十六大: 拓宽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 |
(六) 党的十七大: 继续完善了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发展所产生的意义 |
第五章 新时代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2012-至今) |
一、新时代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依据 |
(一) 新时代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理论依据 |
(二) 新时代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现实依据 |
二、新时代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形成 |
三、正确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 |
(一)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 |
(二)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变” |
四、新时代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重要意义 |
(一)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 |
(二) 确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方位 |
(三) 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后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变迁的启示 |
一、立足社会发展阶段,客观把握社会主要矛盾 |
二、了解人民群众需求,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
(一) 以人民为中心,认识社会主要矛盾 |
(二) 以人民为归属,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
三、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发展规律 |
(一) 坚持从基本矛盾中寻找主要矛盾 |
(二) 通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的意义 |
二、国内外有关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结构安排和主要特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孕育(1919──1929) |
第一节 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
一、中国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西方寻找真理 |
三、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二、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三、青年毛泽东的哲学追求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早期的初步运用 |
一、制定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纲领 |
二、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具体分析 |
三、对农民运动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提出和系统阐述(1929──1937) |
第一节 “思想路线”概念的提出 |
一、“思想路线”科学概念提出的背景 |
二、“思想路线”科学概念的提出 |
三、对“思想路线”科学概念的初步阐释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雏形 |
一、指出了与科学思想路线相对立的“保守路线”的表现与危害 |
二、提出了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 |
三、作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着名论断 |
第三节 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初步阐述 |
一、《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对科学思想路线的初步阐述 |
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对科学思想路线的初步阐述 |
第四节《实践论》和《矛盾论》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系统阐述 |
一、《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写作背景 |
二、《实践论》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
三、《矛盾论》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
四、《实践论》和《矛盾论》在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上的重大意义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1937──1945) |
第一节 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
一、倡导刻苦学习,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 |
二、提倡研究理论要面向实际 |
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普及 |
第二节 六届六中全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提出 |
一、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二、要求“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提出 |
第三节 延安整风和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确立 |
一、延安整风的特定历史背景 |
二、延安整风的基本历史进程 |
三、延安整风在全党确立了科学思想路线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1945──1957) |
第一节 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系统化 |
一、关于领导方法中的“两个结合” |
二、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中的认识论思想 |
三、党委会的几条工作方法 |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 |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在科学思想路线上的罅隙 |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形成 |
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形成的思想轨迹 |
二、《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初步阐释 |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进一步阐释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曲折前进(1957──1976)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初度迷误 |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与主要矛盾的偏离 |
二、“大跃进”运动与唯意志论的泛滥 |
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与主观空想的盛行 |
第二节 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重新强调 |
一、研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重新强调科学思想路线 |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新强调科学思想路线 |
三、“七千人大会”对科学思想路线的重新强调 |
四、《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对科学思想路线的重新强调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严重迷误 |
一、林彪集团对党的科学思想路线的歪曲和篡改 |
二、江青集团对党的科学思想路线的歪曲和篡改 |
三、坚持回归科学思想路线的不懈抗争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发展(1976──2008)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
一、历史转折关头把解决科学思想路线问题提到首位 |
二、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破除个人崇拜 |
三、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第二节 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作出了全面阐述和发展 |
一、科学概括了“实事求是”是整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
二、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科学思想路线的丰富内容 |
三、科学论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
四、深刻说明了坚持党的科学思想路线对于制定和坚持正确政治路线的意义 |
五、提出民主是坚持党的科学思想路线的重要条件 |
第三节 江泽民同志与时俱进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发展 |
一、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二、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三、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第四节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发展 |
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二、改革开放30 年“十个结合”的历史经验对科学思想路线的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发展 |
第七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几点历史经验 |
第一节 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前提 |
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 |
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全面地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根据 |
一、认清影响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认识中国国情的因素 |
二、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一切问题的基本根据 |
三、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 |
第三节 深入实际的科学调查研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路径 |
一、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
二、与总结历史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共产党内形成调查研究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
三、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整套科学的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第四节 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素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思想路线的基本保证 |
一、提高政治素质 |
二、提高哲学素质 |
三、提高知识素质 |
四、提高心理素质 |
五、提高道德素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研究的空间 |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论文研究目标 |
(二)论文研究内容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主要矛盾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
第一节 社会主要矛盾及相关内容阐释 |
一、社会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 |
二、社会主要矛盾内涵与特点 |
第二节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分析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条件论析 |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评判依据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演化 |
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演化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演化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新的阶段性特征 |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出更全面的价值诉求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 |
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反映了时代和实践要求 |
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过程 |
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原因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 |
一、“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历史继承关系 |
三、主要矛盾的“变”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不变”的逻辑统一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辩证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主体分析 |
一、人民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 |
二、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层次性和社会性 |
三、追寻美好生活的过程是人全面发展的过程 |
四、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人的劳动和奋斗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客体分析 |
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一般规定及内在关系 |
二、当代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时代内涵及其特点 |
三、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形成原因及存在基础 |
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运动趋势 |
第三节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辩证关系分析 |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与需要具有对立统一性 |
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制约 |
第四章 推动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
第一节 树立合理目标与原则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前提基础 |
一、解决好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目标 |
二、解决好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原则 |
第二节 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是解决新矛盾的关键所在 |
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民美好需要的物质基础 |
二、拓宽民主法治供给,满足人民不断发展的民主法治需要 |
三、深化文化发展体制改革,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精品文化需求 |
四、补齐民生建设短板,满足人民日益广泛的社会发展需要 |
五、保障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
第三节 完善现代化制度是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保障 |
一、以改革开放创新彰显活力,完善解决矛盾动力制度 |
二、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完善解决矛盾保障制度 |
三、明晰规范合理的衡量标准,完善矛盾解决评价体系 |
第五章 正确判断和处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科学判断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贡献 |
一、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发展新境界 |
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新飞跃的思想基石 |
三、成为全面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钥匙” |
第二节 正确处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价值 |
一、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发展的关键 |
二、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及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
第三节 解决好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世界意义 |
一、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经验 |
二、为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文献类 |
二、着作类 |
三、期刊与报纸论文 |
四、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述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
四、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基本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
二、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
三、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 |
一、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二、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
三、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共生的过程 |
四、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的过程 |
五、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展开的世界历史性的过程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二章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思想的可贵探索 |
第一节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贵探索 |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方面的探索 |
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政治方面的探索 |
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方面的探索 |
第二节 “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思想 |
一、“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 |
二、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时间设定” |
三、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经济社会“两步走”发展战略 |
第三章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邓小平“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三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
第三节 邓小平“三位一体”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三、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第四章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深化 |
第一节 “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正式确立和发展 |
一、“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正式确立 |
二、“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深化与发展 |
第二节 江泽民“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
第三节 江泽民“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蕴涵的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战略思想 |
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二、科教兴国战略 |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
四、西部大开发战略 |
第五章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确立 |
第一节 “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 |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需要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
三、党对社会建设的探索及其成就为社会建设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正式确立 |
第三节 “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科学涵义 |
一、四位的基本内涵 |
二、四位一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六章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
一、关于毛泽东“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问题 |
二、关于建国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问题 |
三、“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 |
四、全面推进“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一个矛盾——毛泽东同志经济思想的一个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分析[D]. 徐鹏飞. 河北经贸大学, 2019(05)
- [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高欢欢.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J]. 刘永华,张侃,饶伟新,黄向春,应星,程美宝,刘昶,刘一皋,刘志伟,孟庆延,齐小林,郑振满,杨奎松,梁勇,郑莉,胡玉春,丁仁祥,王才友,满永,王奇生,黄道炫,张宏卿,黄文治,麻国庆,郭凡. 开放时代, 2015(02)
- [4]经济全球化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D]. 高学栋. 复旦大学, 2004(01)
- [5]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江丽. 湖北大学, 2016(06)
- [6]新中国成立后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迁研究[D]. 李骁. 扬州大学, 2019(06)
- [7]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一个矛盾——毛泽东同志经济思想的一个研究[J]. 周万钧. 安徽财贸学院学报, 1983(S1)
- [8]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史研究[D]. 李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9]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D]. 左腾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D]. 蔡丹.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