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久地向中国赫鲁晓夫进攻(论文文献综述)
唐诗[1](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捍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周建仁[2](2014)在《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弱国为什么退出同盟?》文中研究表明同盟解体与同盟终止不同,同盟解体系因成员国有意识违反盟约或者在条约到期之前主动退出同盟而导致的同盟终止。本文即聚焦于研究在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不对称防御性同盟中的弱国为什么会选择退出同盟,从而导致同盟解体。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同盟解体的双变量理性解释框架,即同盟内部的战略分歧大小决定了同盟成本的高低,而弱国的自助能力强弱决定了其同盟收益的多少。同盟成本和同盟收益共同决定了同盟是维持还是解体。当同盟内部存在重大战略分歧时,维持同盟需要弱国做出重大战略牺牲,如果弱国自助能力足够强大,则同盟对其来说就不是生死攸关的,其愿意为维持同盟付出巨大牺牲的意愿就大大降低,因此存在重大战略分歧情况下,弱国拥有足够自助能力就很可能选择退出同盟,从而导致同盟解体。由于同盟成本主要是政治成本,同盟收益主要是安全收益,因此无法通过直接相减来判断同盟成本是否超过同盟收益,因此本文用无差异曲线来解释说明同盟所付出的政治成本和同盟所获得的安全收益如何影响同盟效用,继而解释说明在同盟存在重大战略分歧和弱国自助能力强大时,维持同盟对弱国来说具有负效用,从而促使弱国退出同盟。为了验证本文所构建理论的因果机制,本文首先进行了仔细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中苏同盟从建立到分歧继而分裂的全面考察,以及对中苏同盟进行案例内求异比较,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同盟解体理论。为了表明本文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本文还初步考察了2001-2008年的美韩同盟、1958年至1967年的美法同盟以及1957年后的美英同盟,并与1958-1966年中苏同盟进行案例间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同盟解体理论。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理论的普适性,本文构建了包含自变量战略分歧和弱国自助能力以及控制变量体系大国数量、民主国家和国内体制变化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回归分析表明自助能力和战略分歧在对同盟解体发挥影响上是互为条件的,在自助能力强的情况下,战略分歧对同盟解体有影响;在自助能力弱的情况下,战略分歧对同盟解体无影响。在战略分歧重大的情况下,自助能力强弱对同盟解体有影响;在战略分歧微小的情况下,自助能力强弱对同盟解体无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理论及其普适性。
游览[3](2015)在《统一战争视野下北越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政策演变(1945-197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越、中、美、俄等多边档案文献,以北越战争决策的演变以及越南党在处理印支三国战场相互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线,力图构建出河内决策层在整个统一战争过程中处理军事问题及外交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考察共产主义运动在印度支那的兴起以及越、老、柬三党联合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共产主义运动在印度支那三国的兴起最初只是以共同的意识形态为旗号的民族解放运动。但在冷战爆发的环境下,以越南党为核心,印支三国共产党人的联合抗法斗争也随之被卷入东西方阵营的对抗。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由越盟领导的反法斗争开始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另外一方面,越南革命优先性的主导地位逐步形成,越南的统一任务也随之被北越确定为整个印度支那的斗争目标。第二章叙述印支三国共产党人联合抗法的局面以及日内瓦停战协议对北越在印支地区政策的影响。由中国提供的军事支持以及老、柬战场的配合确保了共产党人在越南战场上占据了优势。但是在日内瓦的谈判会场上,共产主义的盟友没能全力支持北越的主张。迫于中、苏两党的意见以及客观军事条件的限制,越南劳动党不得不做出让步,将南越地区的部队撤往北方,同时要求老、柬抗战部队停止斗争,转而准备接受与王国政府达成政治妥协。从越南战略利益的角度考虑,北越尽力保住了巴特寮的根据地,但对于高棉共产党人北越只能选择放弃。这也为日后柬越两党关系的恶化埋下了伏笔。第三章主要叙述在所谓“和平政治”的环境下印支三国共产党人的活动及北越决定重新使用武力统一南方的经过。在《日内瓦协议》达成之后,南越、老挝、柬埔寨的共产党人很快遭遇到各种形式的残酷排挤和镇压。这一时期来自国际共运形势的变化以及老挝危机等因素都在促使北越考虑重新在南方开展武装斗争的可能。但在老挝及柬埔寨,北越依然坚持共产党人应当同王国政府合作,其中在老挝,北越继续在军事上支持巴特寮以确保根据地及中央运输通道不受影响,在柬埔寨则对西哈努克政府的中立政策表示支持,由此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一批对河内保持独立意识的共产党人开始掌控柬共的残余力量。第四章重点关注的是国际共产主义的因素对北越在印支地区战略方针的影响。尽管在中苏两国的干预下,老挝危机在1962年得到暂时的化解,但国际共运的分裂趋势已经难以扭转。在美国全面介入印支战争的迹象愈发明显的情况下,加之中苏两党在援助北越问题上迥异的态度,导致北越在苏共二十二大之后逐步倒向中国,并开始将老挝和南越的斗争结合起来。为此目标,越南劳动党决定携同老挝党同中共建立紧密合作。但这一局面随着1965年苏联新政府调整了对印支地区的政策,加大了对北越的援助力度而发生改变,加之中国党仍把意识形态及路线之争摆在首位,这导致越南劳动党开始偏离中共的路线,并加强对老挝人民党的控制以排挤中国因素的存在。与此同时,由于西哈努克政府奉行的“反美亲共”路线为南方越共的活动提供了可观的帮助,因而北越继续压制柬共的武装斗争。这也为柬共向中共靠拢的一个诱因。第五章讨论的是战争印度支那化背景下北越重建印度支那联合抗战阵线的意图。尽管1968年的春节攻势在心理上对美国政府的参战意志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共产党人付出的军事代价是极为惨重的。这也迫使北越不得不重视在巴黎的外交接触。然而紧接着尼克松政府战争越南化的方针并没有使共产党人在越南南方的军事处境得到迅速改善,这迫使河内不得不把目光重新投向越南以外的印支战场。此时,柬埔寨朗诺政变的发生成为北越扭转战略被动局面的关键,这促使劳动党决定重建印度支那联合抗战阵线,以实现越、老、柬三国战场的重新统一。然而越南党需要面对的是中国对西哈努克的控制以及对北越久怀不满的柬共。在联合抗美的现实需要面前,北越决定恢复对柬埔寨共产党人的支持并默认了中国在其间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但很快中、美、苏之间三角关系的互动对北越产生了巨大震动。为打破外交上的被动及巴黎谈判的僵局,越南劳动党于1972年再次发动规模空前的旱季攻势。同时劳动党也坚定了对老、柬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的信念,以图重新巩固印支三国的“特殊关系”。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是北越完成统一,越、柬共产党人夺取政权的经过以及越南党“特殊关系”方针的延续及影响。随着巴黎协定的签订以及美国人从印支半岛撤退,北越清除了实现统一的最后障碍。在实现内部意见的统一之后,北越开始积极筹备最后的统一战争。期间,为了避免南越战局再遭干涉,北越希望老、柬共产党人进行配合,分别举行停战谈判。其中老挝人民党遵循河内的旨意同王国政府再度建立联合政府。而柬埔寨共产党则拒绝接受越党建议,坚持推翻朗诺政府,并迅速倒向中国。到1975年,越、老、柬三国共产党人分别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夺取政权的目标。但对于完成统一任务的越南来说,印支三国间的传统合作关系却未能得以完全恢复。在得到中国方面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柬共领导人亦强硬拒绝回归越南党的“特殊关系”框架。越柬两个共产党政权之间爆发的战争已不可避免。
周树辉[4](2012)在《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文中提出中苏关系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最复杂最敏感最多变的外交关系。基于中苏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及中苏关系的演变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影响,对中苏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政治学界、历史学界尤其是党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但迄今为止,尚未见从某一特定个体一生对苏联(俄)的认识及其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系统研究中苏关系的论著。因此,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毛泽东的苏联(俄)观”可以简单界定为:在不同历史时期充当不同社会角色(有时同时肩负几个社会角色)的毛泽东对苏联(俄)及其执政党和政党领袖、国家领导人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毛泽东一生对苏联(俄)的认识经历了若干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的内容既有继承性,又有重大不同,呈现不同特点。影响毛泽东苏联(俄)观形成的因素极为复杂,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又有国家利益的因素,也有民族情感的因素,还有由于特殊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所致独特个性的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在某一时期某一事件上,一种因素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而在另一时期另一事件上,另一因素又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毛泽东的苏联(俄)观涉及面很广,既涉及到中共和苏(联)共的关系,又涉及到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关系(1921—1943),也涉及到中国政府(包括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的关系,还涉及到毛泽东个人与苏(联)共领导人及共产国际领导人的关系等。因此,毛泽东的苏联观具有立体性、多维性和复杂性。毛泽东的苏联(俄)观既是其个人的认识,而在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新中国的领袖后,他的苏联观在很大程度上又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苏联观。由于毛泽东在党和国家中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的苏联观不可避免地影响对内对外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对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乃至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毛泽东的苏联(俄)观充满了发展和变化,他在不同时期对苏联(俄)所采取的态度和策略也充满了变数。当然,变化之中也有不变,甚至可以说最关键的还是“不变”,这个“不变”,就是国家的独立、主权、安全和民族的尊严;这个“不变”,就是毛泽东始终不渝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这个“不变”,贯穿于毛泽东苏联(俄)观发展的全过程,是把握毛泽东苏联(俄)观的一条主线。毛泽东的苏联(俄)观有很多的经验,也有不少的教训,认真对其进行总结,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中俄关系,及其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和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论文除导论外,还有四章和结语。第一章:毛泽东早期苏(沙)俄观的逐步形成,共分三节外加小结,即“对沙俄的初步认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和小结。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毛泽东苏(沙)俄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第二章:中国革命视野下毛泽东的苏联观,共分四节外加小结,即“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和小结。主要研究的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夺取全国政权这一时期毛泽东苏联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第三章:中国共产党执政视野下毛泽东的苏联观,共分三节外加小结,即“建国初10年毛泽东的苏联观”、“中苏公开论战中毛泽东的苏联观”、“中苏对抗中毛泽东的苏联观”和小结,主要研究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毛泽东逝世这一时期毛泽东苏联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第四章:多维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俄)观,即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党际关系、国际共运、领导者独特个性等多维角度对毛泽东的苏联(俄)观进行总结。结语:毛泽东苏联(俄)观的深远影响和主要启示。
宋少军[5](2018)在《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战后全球冷战形势的不断发展,东南亚地区在亚太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安全博弈的重要地带。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不断介入以及在该地区投入安全力量的不断消长过程,其实质反映的是美国决策层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内这一地区出现的挑战性力量及自身实力的变化而采取的相应政策和手段的调整。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根本战略目的是为了维持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均势,实现本国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安全利益。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以美苏大国博弈为主要特征,其演变过程始终以大国在东南亚的安全博弈与地区国家试图加强联合以摆脱大国影响的互动关系为主线。本文以冷战时期美国在塑造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过程中的种种安全策略和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为主要研究视角,主要关注的是冷战时期随着美苏两国在全球力量的对比变化以及东盟国家力量的不断崛起过程中,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力量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如何实现将其全球影响力有效转化为地区领导力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国在冷战中后期随着自身实力相对下降是如何回应社会主义阵营以及东盟国家地区一体化力量对美国在该地区安全格局中的主导权的冲击等问题。冷战时期美国采取了何种具体方式和安全策略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美国在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战略和政策手段上的变化,其最终着眼点都是以维护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安全利益为前提的。冷战时期美国以争夺东南亚安全格局主导权为中心,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形式综合使用,较好地控制了东南亚安全格局朝着有利于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实现的方向发展演变。在冷战中后期,东南亚地区逐渐形成了美中苏三角平衡为主要特征的地区安全格局,三个大国间的战略竞合加上东南亚国家区域一体化力量的参与,共同决定着这一时期地区安全格局的演进方向和最终结局。
卢潇[6](2015)在《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东方蘑菇云(1949-1972年)》文中指出大体而言,人类国际关系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有更替、也有迭加的阶段:古代以自然关系为主的阶段,近代以经济关系为主的阶段和现代以技术关系为主的阶段。而技术作为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物,表现的也是某种关系。如果说,民用技术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军事技术反映的则是人与人、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或者说,国际关系作为一种核心的外部要素对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国际关系影响着军事技术的科研立项,影响着军事技术的研发进度,影响着军事技术的装备规模,影响着军事技术的作战应用。本文以中国核武器项目在1972年前的研发部署为案例,结合大量权威的官方文献、学术文本、口述史、回忆录及来自美国FRUS档案库、国家安全档案馆解密的美国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参谋长联席会议、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等有关单位的历史情报档案,对1949年到1972年间中国核武器项目的发展受国际关系的需求牵引的情况进行分析。全文内容分六章展开,其中第二章至第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重点阐述了国际关系作为一种核心的外部要素对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一命题,对于深化技术社会学理论研究,进一步总结我国核武器项目的历史经验均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第二章聚焦于中国核武器项目的上马与国际政治的关系,阐述了中国为什么会在经济落后和工业基础薄弱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核武器的原因。研究认为,核时代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决策者战略视野,国际安全环境催生了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政治需求,国家身份的建构强化了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心理动机,而技术的国际交流增强了中国研发核武器的技术可能。第三章探讨当时的冷战形势对中国核武器研发进度的影响,分析了美国的要挟与威胁、中苏核合作的中断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与中国在核武器领域的反应。研究认为,在这一时期,国际关系作为一种自变量影响了中国研发核武器的进度,一方面,国际关系的类型影响了核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国家间关系的转变延缓了中国原子弹的初期研发;而另一方面,国际政治形态成为了中国核武器项目推进的动力和约束力。从核武器的反向互动力的层面来说,这一时期中国的核武器计划影响了美国和苏联对中国的政策,核武器也成为了平衡三国关系的一种工具。国际政治上的关键性决策和事件对技术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反作用于国际关系。第四章从这一时期中国的核武器的装备规模出发,探讨中国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选择发展“适度”、“足够”核武库的原因。本章首先从这一时期3次标志性的核试验出发来分析中国进行有限核试验原因,然后从这一时期中国核导弹力量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中国相对均势的威慑战略,最后探讨了中国的核装备对国际形态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核武器的生产规模、装备类型、部署方式以及他国对中国核武库的认知与判断都受到国际政治互动以及国际战略态势的影响,同样中国核武器本身也是影响国际体系的驱动力。第五章则着眼于中国核武器的作战原则也就是中国核战略问题,从历史、现实以及中国对世界和平的整体责任三方面阐述自卫防御策略的产生、应用及其影响。研究认为,中国核战略的制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民族的战略传统、对国际政治形态的认识、国家身份的定位、国家形象的追求以及对本国在世界政治体制中发挥的影响和作用的认识。中国的核战略以防御和自卫为根本特征,也使得中国成为了维护国际核和平的积极力量。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从来不是单一的决定论。国际关系作为一种核心要素影响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而军事技术反过来也影响国际关系。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是动态发展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军事技术的立项、研发速度、装备规模以及作战应用都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同时,这些军事技术也成为了影响国际政治体系变革的元素,影响了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安全态势和外交态度。正是在国际关系互动中升起的东方蘑菇云,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以一种不再沉睡的雄狮形象重新矗立在国际关系的舞台上。
鲁宸伊[7](2015)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演变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两国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和两国交往程度的不断加深,中美关系日益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同时也是对全球格局和全球性事务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殊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之间这种特殊的双边关系在其形成过程中,不仅受到两国自身因素的推动,更为重要的是,受到包括苏联在内的国际大环境的深刻影响。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经历了近30年漫长的对抗与敌视。然而,即使两国在这段敌对的时间里,也并未彻底关闭相互了解的大门,两国政府通过对国际国内局势的分析及相关应对措施的研究,逐步意识到:克服两国之间存在的隔阂及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阻碍,通过相互接触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将是符合两国国家利益的双赢选择。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中美两国在经历了长期的对抗敌视之后,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缓和并建交,这一时期中美苏三方因素是如何对中美关系转折产生关键性推动作用的。具体来说,中国方面,20世纪60年代末,中苏两国之间的分歧不断恶化,最终导致两国关系破裂、中苏同盟瓦解。中苏关系的这一剧变直接促使中国政府调整对外政策,将避免和抵御来自苏联方面可能的威胁作为其外交政策的第一要务。这时,来自美国方面的缓和信号使得中国政府意识到,中美两国在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方面具有相同的立场,这就为中美缓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美国方面来看,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从经济、政治以及国民心理等各个方面给美国社会带来沉重打击,巨额的军费开支使美国不堪重负,直接引发国内经济危机,并与70年代爆发的能源短缺危机交织在一起,使美国综合实力受到严重削弱。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维持在美苏两极格局中的优势、并保持全球霸主地位令美国感到力不从心。与此同时,苏联方面在计划经济模式的指导下,社会经济得到有效提升,工业产值随之大幅增长,军事力量也迅猛发展,到60年代末,苏联与美国的差距已大为缩小。综合实力的增强使得苏联大力推行全球扩张战略,并企图与美国争夺全球霸主的地位。这就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利用第三方的力量来牵制苏联,此时,与苏联出现严重分歧且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的中国便成为美国政府优先考虑的对象。中美两国在对抗苏联霸权主义方面的共同目标成为推动中美缓和并最终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正是在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美双方经过多种形式的接触和谈判,才最终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中美两国应当充分吸收建交历程的经验,减少摩擦分歧,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双边关系,携手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杨泽喜[8](2011)在《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文中研究说明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外交是内政的延续,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对毛泽东时代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当然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时代背景、历史任务不同,因此,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毛泽东时代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样因为不同时期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发生变化,毛泽东时代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及时调整外交战略,以实现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关于毛泽东时代不同历史时期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选择的作用,本论文认为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的制定,解释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的合理性以及整合社会合力以推行对苏对美外交战略。在一定历史背景下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对毛泽东时代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作用有限,它是影响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真正决定中国外交战略选择的还是国家利益。第一章首先解释意识形态、外交战略等相关概念,论证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之间的关系。概念是立论的基础,概念不明确,论证就等于是在沙堆之上建塔,得出的结论自然缺乏说服力。其次论述毛泽东时代作用中国外交战略的意识形态是马列主义意识形态。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毛泽东时代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特征明显不同,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发生变化,中国外交战略随之发生变化。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主要是对所发生的外交战略变化相应进行指导和解释,以及整合社会合力顺利推行外交战略。第二章旨在论述新中国成立之前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作用中国共产党联苏联美外交战略。以追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为核心内容的民族主义现实诉求是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主要体现为在国际舞台上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主权地位和在中国寻求社会革命与社会进步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采取联美外交,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拒绝组织民主政府,中国共产党采取联苏外交,终于打败反动政权,将中国建成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这一阶段中国化的内涵集中表现为民族主义现实诉求,联苏联美是这一诉求在外交战略上的反映。第三章探讨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解释联苏反美外交战略的合理性。新政权成立后,美国不仅威胁中国国家安全,还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中国安全利益、政治利益以及经济利益主要受到来自美国的严重损害;中国与苏联不仅有相同的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而且苏联同中国一样也遭到美国的遏制与封锁,构筑中国联苏反美外交战略具备了现实的基础。联苏反美外交战略维护了中国国家安全,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阶段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表现特征是社会主义理性追求,这一意识形态表现特征在中国外交战略上的反映是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以应对美国对华遏制的严峻形势。第四章阐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阶级斗争扩大化如何影响中国反苏反美外交战略。这一时期,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表现特征集中体现为阶级斗争扩大化。国内建设出现严重“左”的错误后,中国领导人对形势发生错误估计,国内阶级斗争扩大化逐渐影响到外交关系。美国对中国的威胁没有解除,苏联由盟友演变为中国敌人,中苏两党关系由分歧到分裂,两国国家关系也逐步走向破裂,中国安全环境非常严峻。中国政府采取反苏反美外交战略,以有限的国力同时反对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局势渐趋缓和,中国采取激进外交战略虽然也维护了国家安全,但是代价太大,反苏反美外交战略有值得商榷之处。第五章详细论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作用下中国联美反苏外交战略。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这一时期表现特征体现为淡化阶级斗争,中国外交开始向客观务实的方向转化。文革时期的极“左”外交使中国外交陷于低谷,而苏联武力威胁显著上升,中国面临的安全环境逐渐恶化,中国领导人在国家安全上的认识与判断开始超越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传统认识选择联美反苏外交战略,具体体现为联合第一世界的美国,第二世界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构筑反对苏联战争威胁的国际统一战线。这一外交战略的重大转折,缓解了中国面临的安全压力,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选择全方位和平外交战略提供了某种思路与经验。
丁进孝[9](2014)在《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与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也是冷战后仅存的几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中越双方之间有着两干余年之久的友好交往历史,两国国情基本相似、文化相通、理想相同、经济相关。将近一千一百年之久,越南属于中国的郡县,又有近千年是中国的“藩属”。直到1885年6月9日,法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清政府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同时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从此结束了中越两国的宗藩关系。近代时期,两国人民都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和剥削,所以有着共同的目标以及愿望,因此双方应该相互帮助和支持。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地缘因素,自古以来中国是对越南影响最大的国家。中国革命成功之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950年1月18日,中越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在双方的关系上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中国在1950年至1975年的两场越南战争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帮助越南赶走了法国殖民统治者,后是在1960年至1973年期间,援助越南抗击美帝国,使越南成功把美帝国赶出自己的国土,并最终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可以说,中越两国的关系既是双方的问题,同时也与东南亚、亚洲以至世界局势有着密切联系。立足亚太是中国稳定周边的有力保障,中国对越南发展关系和越南对中国发展关系一样,是中越两国的既定外交政策。发展中越友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的原由及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学术界已有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述说明。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中越宗藩关系为背景的简述。自北宋时期至1885年6月法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为止,宗藩关系是维系中国和越南的纽带,在这条纽带上,中国位于天朝的地位,越南处于藩属的地位。宗藩关系表现在越南新王登基需得到天朝的册封,并定期向中国进献贡品,表示臣服,天朝则以回赐朝贡,维护藩国的安危,以尽其对藩国的义务和责任。近代以来,法国殖民者侵略越南后,中越宗藩关系就已经开始慢慢解体了。所以在越南抗法战争中,清朝政府和中国人民支持越南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越关系从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第二章阐述了中越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中越两党和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结晶。在这一时期,中越双方形成了“同志加兄弟”的友好关系。两国建交,为越南夺取抗法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中国也将得到越南人民的支持,有助于追歼中国大陆解放后逃往越南的国民党残部,巩固祖国的南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阐述了新中国政府积极支持越南反抗法国和美国的侵略,双方在抗法、抗美战争中相互支持与合作,使两国关系获得了前所末有的巩固和发展。同时,本文还指出中越在抗美战争中的有关裂痕与分歧。此外,简述了中美缓和及关系正常化等因素,使中越两国之间的裂痕一步一步加深。第六章就阐述了越南华侨华人对抗法、抗美的贡献。华侨华人自古以来与越南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无论是在郡县时期,还是宗藩时期,他们不仅给越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还带来了祖国进步的思想文化,为越南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特别是20世纪50年至60年代,在抗法、抗美斗争时期,广大华侨华人与越南人民同甘共苦,并肩抗法、抗美斗争,为争取越南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语部分进一步总结了中越关系成功的经验,并且指出双方关系的制约因素。虽然冷战结束后,两国立刻进入恢复正常化时期,同时取得了迅速和全面的发展。但是近些年来,两国领海争端、越台关系和越美关系发展迅速等因素,将不可避免地对中越关系造成影响。同时也提出对中越关系的发展展望,笔者认为两国在“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个字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精神指导下,可以肯定友谊、合作与发展,仍然是中越两国未来关系发展的主导趋势。
高飞[10](2003)在《从政治文化看50-6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文中指出20世纪50-6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是国际关系史上一个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案例。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中苏两党、两国由“同志+兄弟”的结盟友好变成了党际论战和国家对抗。本文认为,中苏关系的这一变化并非单纯的中苏两国政策失误造成的,在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类似的情况曾屡屡出现。因此本文认为50-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中存在的体系-单元政治文化矛盾是造成中苏关系悲剧的根本原因。 社会主义阵营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次级体系。维系这一体系存在的主要原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由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要求各国无产阶级以阶级认同代替对民族的认同,而“民族”又是凝聚近代国家的最重要因素,这就造成了各社会主义国家中普遍存在体系政治文化和单元政治文化之间的矛盾。虽然苏共通过“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中共通过“毛泽东思想”,分别对本国的国家利益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关系做出了诠释,在国家内部暂时解决了这一矛盾,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关系领域这种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相反,社会主义国家的二元性认同造成了这样一种结果:在各国国家利益、战略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各国之间就会出现“同志+兄弟”的关系,反之,就会出现马列主义理论上的论战和国家关系、国际问题上的冲突。 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际社会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了新的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求社会主义阵营体系各国执政党对此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中苏两党之间发生了严重分歧。为了消除分歧,双方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但是,由于中苏两党都自认为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都依照本国的政治文化及国家利益解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这就必然导致两党各执一词,都希望对方放弃现有立场回到自己提出的“正确的”总路线上来。 国际共运从一开始就存在理论论争的传统,按照列宁的解释就是不清除“莠草”,小麦就长不好。在这种政治文化思维模式影响下,由于中苏两国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革命道路的认识发生了分歧,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对方的是“莠草”。其结果只能使两党的观点分歧变成国际共运的路线之争,并最终导致大规模的理论论战。 此外,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党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党有责任将先进的思想观念“灌输”给工人阶级,并通过一整套“传动装置”——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将其意志影响到整个国家和社会。这一政治文化特点决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共产党人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党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党际友好能够变为国家的友好,党际论战必然导致国家关系的恶化。 50-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的体系和单元政治文化矛盾不仅导致了中苏两党分歧的产生,而且影响了双方矛盾的发展和扩大。总的来看,在解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问题上社会主义阵营存在体系主导国和一般单元国家利益上的矛盾,苏联依照自身利益诠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并以此为基础处理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必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曾有过的“中心”将本国的国家利益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混同起来,不考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和文化特点,脱离实际去阐述马克思主义,是无法得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认同的。只有超越意识形态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双边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关系才能得到稳步健康的发展。
二、持久地向中国赫鲁晓夫进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持久地向中国赫鲁晓夫进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和平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时代观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
(一)“和合”思想 |
(二)“和而不同”思想 |
(三)“义利双行”思想 |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
四、坚决捍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著作情况 |
(2)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弱国为什么退出同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同盟解体:现有研究及其不足 |
1.3.1 目标实现说 |
1.3.2 同盟类型说 |
1.3.3 国内政治说 |
1.3.4 军备同盟效用比较说 |
1.3.5 总结与批评 |
1.4 关于研究方法 |
1.5 论文章节结构 |
第2章 同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同盟解体研究的启示 |
2.1 势力均衡理论:演进历程及批评 |
2.2 威胁均衡理论:批评及最新发展 |
2.3 利益均衡理论:批评及最新发展 |
2.4 同盟形成理论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启示 |
2.5 同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同盟解体理论构建的启示 |
第3章 自助能力、战略分歧和同盟解体:一个理性的解释框架 |
3.1 本章引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探讨 |
3.1.1 需要关注解释苹果为什么落地的基础理论 |
3.1.2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两种假定 |
3.2 核心概念界定 |
3.2.1 同盟和不对称同盟的定义 |
3.2.2 战略分歧的定义 |
3.2.3 自助能力的定义 |
3.2.4 同盟解体的定义 |
3.3 同盟解体:理性的分析框架 |
3.4 战略分歧与同盟成本 |
3.5 自助能力与同盟收益 |
3.6 因果机制: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同盟解体 |
3.7 研究假设 |
3.8 本章总结 |
第4章 从分歧走向分裂:对中苏同盟关系的再考察 |
4.1 中苏同盟关系的确立(1949-1950) |
4.1.1 签订新约还是维持旧约 |
4.1.2 有关苏联在华特权问题 |
4.1.3 中苏同盟关系的重新确立 |
4.2 中苏同盟关系的蜜月期(1950-1957) |
4.2.1 中苏在朝鲜战争时期的协调与配合 |
4.2.2 苏联对中国的全面经济援助 |
4.2.3 中国在波匈事件中对苏联的支持 |
4.3 中苏同盟分歧的不断深化(1958-1966) |
4.3.1 中苏在对美战略上的根本分歧 |
4.3.2 中苏对国际共运领导权的争夺 |
4.4 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中苏同盟的最终分裂 |
4.4.1 中苏战略分歧的重大性 |
4.4.2 中国自助能力的根本提升 |
4.4.3 中苏同盟的最终分裂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对其它案例的初步检验 |
5.1 对 2001-2008 年美韩同盟的初步考察 |
5.1.1 美韩同盟战略分歧的重大性 |
5.1.2 韩国的自助能力 |
5.1.3 美韩同盟的维持 |
5.2 对 1958-1967 年美法同盟的初步考察 |
5.2.1 美法对同盟主导权的重大分歧 |
5.2.2 法国的自助能力 |
5.2.3 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机构 |
5.3 对 1957 年后美英同盟的初步考察 |
5.3.1 美英同盟战略的一致性 |
5.3.2 英国的自助能力 |
5.3.3 美英同盟的维持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自助能力、战略分歧和同盟解体:统计分析 |
6.1 本章引论 |
6.2 变量及其赋值 |
6.2.1 同盟解体 |
6.2.2 弱国自助能力与实力不对称 |
6.2.3 战略一致性与战略分歧 |
6.2.4 体系大国数量 |
6.2.5 民主国家与国内体制变化 |
6.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 相关性统计分析 |
6.5 Cox 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 |
6.5.1 以实力不对称和战略一致性构建的模型分析 |
6.5.2 以弱国自助能力和战略分歧构建的模型分析 |
6.6 本章结论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与价值 |
7.3 政策启示 |
7.3.1 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中朝同盟的影响 |
7.3.2 美日同盟解体的可能性探讨 |
7.4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统一战争视野下北越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政策演变(1945-1975)(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印支三国联合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与北越主地位的确立(1945-1951) |
第—节 印度支那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轫与战后初期印支半岛的形势 |
第二节 印支战争国际化的开始与越盟对老、柬抗战活动的支配 |
第三节 冷战对抗的影响与印支共“二大”后越南革命主导地位的确立 |
一、冷战阵营的介入及其对越盟战略方针的影响 |
二、印支三国分别建党局面的形成 |
第二章 从战争到和平:北越的选择及其对印支“三国合一”政策的冲击(1951-1954) |
第一节 印支三国的联合抗战与军事相持局面的突破 |
一、北越支撑军事斗争的举措 |
二、越、老、柬共产党人的联合抗战 |
第二节 印度支那的协议停战及其影响 |
一、越南劳动党的政治军事方针与印支和谈的前景 |
二、日内瓦的外交博弈与北越在印支三国问题上态度的转变 |
三、日内瓦协议对老、柬共产党人及北越战略方针的影响 |
第三章 印支三国共产党人的命运与北越斗争方针的转变(1955-1960) |
第一节 “和平”政治中的印支三国共产主义力量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恢复与巩固 |
二、老挝、柬埔寨的形势与共产党人的处境 |
三、协议选举的落空与南越反共堡垒的强化 |
第二节 越南劳动党斗争路线的转变 |
一、内外形势与劳动党内权力格局的变动 |
二、北越对南方立场的变化以及来自国际共运形势的影响 |
三、中苏分歧背景下北越对南方政策的确定 |
第三节 老挝、柬埔寨形势的演变与北越对印支斗争形势的基本立场 |
一、老挝政治危机的初现 |
二、西哈努克的“左转”及柬共新领导层的形成 |
三、越南劳动党对印支斗争形势的基本态度 |
第四章 国际共产主义力量的影响与北越统一战争方针下的印支抗战格局(1961-1967) |
第—节 老挝和平协议的达成与中、苏分裂对越南劳动党的影响 |
一、政治妥协与老挝和平局面的暂时出现 |
二、越南劳动党的南方工作方针的形成 |
三、中苏分裂背景下越南劳动党的选择 |
第二节 印度支那形势的变化与中、越、老三党合作局面的形成 |
一、从老挝新危机到南越佛教徒危机 |
二、南越、老挝斗争局面的结合 |
三、中、越、老的密切合作与印度支那“有限战争”的升级趋势 |
第三节 国际共运的新趋势及北越对老、柬抗战格局态度的分化 |
一、中苏彻底分裂与越南劳动党立场的变化 |
二、巴特寮的政治军事形势与河内对老挝人民党控制的加强 |
三、西哈努克的“反美亲共”道路与柬埔寨共产党的重现 |
第五章 战争的印度支那化与北越重建印支三国统一阵线的意图(1968-1972) |
第一节 战争越南化带来的压力及老挝战场的巩固措施 |
一、军事总攻方案的实施及其影响 |
二、战争越南化对北越战略方针的影响 |
三、越老合作下的老挝战场形势 |
第二节 柬埔寨政变与北越在印支地区战略方针的转折 |
一、政变前夕的柬埔寨局势 |
二、朗诺政变的发生与各方的反应 |
三、美国的军事介入与越老柬联合抗战方针的提出 |
第三节 东亚冷战形势的变化对北越印支政策的影响 |
一、1971年印支战场的形势与前景 |
二、中美缓和对北越军事方针的影响 |
三、印支三国共产党人的军事反攻 |
第六章 印支三国共产党人的胜利与北越“特殊关系”政策的延续(1972-1975) |
第一节 巴黎协定后印支三国共产党人的活动 |
一、北越武力统一方针的确立 |
二、老挝第三次联合政府的建立与越老“特殊关系”的加强 |
三、柬埔寨停火谈判的尝试与柬共倒向中国的趋势 |
第二节 共产党人在印度支那的胜利及三国间“特殊关系”的命运 |
一、红色高棉对金边的攻占 |
二、西贡的陷落 |
三、老挝政权的易帜 |
四、越南党“特殊关系”意识的延续及其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主要范畴的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重点与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毛泽东早期苏(沙)俄观的逐步形成 |
第一节 对沙俄的初步认识 |
一、北极熊 |
二、北山尽仇怨 |
三、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 |
第二节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一、安得国人有大哲学革命家如俄之托尔斯泰乎? |
二、对十月革命的欢呼和新民学会的成立 |
三、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北京、上海之行 |
四、湘江的怒吼——初+具马克思主义观点 |
第三节 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 |
一、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第二次北京、上海之行 |
二、对“美国精神”的清算 |
三、走俄国人的路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革命视野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欲拯救中国惟有靠俄国的干涉——一切均借俄助 |
二、我们不应该害怕加入国民党——致力国共合作 |
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党内农民问题的先知先觉者 |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里中取得的——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暴力革命论 |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走与俄国人不同的革命道路 |
三、一切权力归工农兵——苏维埃运动 |
四、山沟沟里也能出马克思主义——反对洋教条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抗战初期苏联对中国的真诚援助 |
二、苏联是抵抗法西斯暴力的中流砥柱——保卫中国、保卫苏联 |
三、终于独立自主了——欢呼共产国际的解散 |
四、肃清党内言必称苏联的教条主义影响——延安整风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内战,中华民族就有灭亡的危险?——坚持革命 |
二、国际援助一定会来——苏联对中共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暗中支持 |
三、想到莫斯科去,当面向您请教诸多问题——谋划新中国 |
四、没有苏联援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 |
五、“一边倒”——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视野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第一节 建国初10年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虎口夺食——艰难的谈判和中苏新条约的签订 |
二、终于相信我是马克思主义者了——抗美援朝 |
三、无比浓厚的伟大友谊——赫鲁晓夫首次访华和中苏短暂的蜜月期 |
四、揭了盖子,捅了娄子——斯大林这把刀子不能丢 |
五、以苏为鉴——探索走自己的路 |
六、社会主义阵营必须“以苏联为首”——莫斯科会议 |
七、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长波电台、共同舰队风波 |
八、要向全世界作战——不容批评的“三面红旗” |
九、半修正主义——赫鲁晓夫第三次访华 |
第二节 中苏公开论战中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列宁主义万岁——名为批南实则批苏 |
二、坚持团结,后发制人——布加勒斯特会议(中苏两党意识形态论战的全面爆发) |
三、背水一战,不怕破裂——第二次莫斯科会议 |
四、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纲领——苏共二十二大 |
五、坏兄弟、修大哥——中印边界冲突等 |
六、准备分裂——欧洲五国共产党会议 |
七、反帝,也要反修——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 |
八、豺狼当道,焉问狐狸——集中批赫鲁晓夫(“九评”) |
九、“三假三真,四联四反”——评1965年莫科斯三月会议 |
第三节 中苏对抗中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寸土必争—中苏边境武装冲突 |
二、要准备打仗——最危险的敌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 |
三、“一条线、一大片”——联美抗苏 |
小结 |
第四章 多维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俄)观 |
一、意识形态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二、国家利益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三、大国关系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四、周边国家关系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五、党际关系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六、国际共运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七、领导者独特个性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结语:毛泽东苏联(俄)观的深远影响和主要启示 |
一、毛泽东苏联(俄)观的深远影响 |
二、毛泽东苏联(俄)观的主要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安全格局 |
(二) 安全复合体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研究现状评析 |
四、论文研究方法、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点 |
(三)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美国因素与战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形成 |
第一节 美国对战后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 |
一、东南亚有可能被共产主义势力全面渗透控制 |
二、东南亚有发生“多米诺”式崩溃的潜在风险 |
第二节 美国对战后东南亚地区战略价值的重新认识 |
一、美国在东南亚国家利益的历史演变 |
二、东南亚在美国全球冷战格局中的战略价值 |
第三节 美国“冷战共识”与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初步形成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战后美国东南亚“冷战共识”的萌芽 |
二、朝鲜战争爆发与战后美国东南亚“冷战共识”的进一步发展 |
三、美国对越南的直接干涉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初步确立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与第一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45-1954) |
第一节 美国与中苏同盟的对抗:第一次印支战争中的大国博弈 |
一、第一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
二、第一次印支战争中美国与中苏同盟的对抗 |
三、日内瓦会议上的美国与中苏的博弈 |
第二节 第一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
一、美国对战后世界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 |
二、冷战初期遏制战略在东南亚的实施和发展 |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联盟 |
一、联盟战略在美国冷战战略中的确立 |
二、美国联盟战略在东南亚的运用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与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54-1975) |
第一节 美中苏三角均势: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的大国博弈 |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
二、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的大国博弈 |
第二节 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美国面临的“越南战争”困局 |
二、“缓和与大国均势战略”与尼克松主义的提出 |
三、尼克松主义与美国在东南亚的全面战略收缩 |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二:军事介入 |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美国军事介入政策的出台 |
二、第二次印支战在期间美国军事介入的过程 |
三、第二次印支战期间美国军事介入的成效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与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75-1991) |
第一节 美中“准同盟”的考验: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的大国博弈 |
一、第三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
二、第三次印支战争期间的大国博弈 |
第二节 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
一、里根“以实力求和平”战略的提出 |
二、美国在东南亚安全力量的重新布局 |
三、美国“撤离东南亚”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终结 |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三:开展援助 |
一、美国对“自由世界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政策的确立 |
二、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对外援助政策的实施及其成效 |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安全复合体: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回应 |
第一节 美苏介入形成的安全困境与安全区域主义的产生 |
一、东南亚国家间的矛盾冲突 |
二、美国等区域外大国的介入 |
三、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的产生 |
第二节 美国干预与东南亚安全复合体的内部整合 |
一、增强“国家抗御力” |
二、提高“地区抗御力” |
第三节 美国淡出与东南亚安全复合体的发展演进 |
一、早期建制:通过《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
二、完善应用: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完成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东方蘑菇云(1949-1972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理论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视角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与国际关系相关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 1949-1972 年中国核武器项目的历史与社会学研究 |
1.2.3 关于 1949-1972 年中国核武器项目与国际关系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视角、研究资料和创新点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资料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项目上马:大国地位的不懈追求 |
2.1 强国御敌的必然选择 |
2.1.1 国家身份建构激发强国诉求 |
2.1.2 国际政治形态拓展战略视野 |
2.1.3 国际安全环境催生政治需求 |
2.2 科技兴国的历史演进 |
2.2.1 科研实力的恢复与整合 |
2.2.2 核科学技术的发展 |
2.2.3 科学家推动核武器立项 |
2.3 苏联援助的有利时机 |
2.3.1 走向合作:中苏国家利益在核领域的展开 |
2.3.2 短暂蜜月:从和平利用到武器研发 |
2.3.3 中苏合作的初期成果 |
第三章 研发进度:外部压力的积极应对 |
3.1 中美敌对与美国的核威胁 |
3.1.1 第二次台海危机中美国对华核政策 |
3.1.2 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各种尝试 |
3.1.3 以核禁试为突破口瓦解中苏同盟 |
3.2 中苏关系的转变与中国原子弹的初期研发 |
3.2.1 596事件——中苏核合作开始破裂 |
3.2.2 苏联毁约的背后 |
3.2.3 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
3.3 中国在核领域的反应 |
3.3.1 增强独立自主研发的决心 |
3.3.2 加快研发速度回应核威胁 |
3.3.3 调整装备类型应对多方挑战 |
第四章 装备规模:适度足够的威慑原则 |
4.1 冲破阻碍的有限核试验 |
4.1.1 第一颗原子弹试验 |
4.1.2 第一颗氢弹试验 |
4.1.3 第一次两弹结合的试验 |
4.2 规模适度的装备部署 |
4.2.1 东风2号中近程弹道导弹的数量评估差距 |
4.2.2 东风4号弹道导弹的推迟部署 |
4.2.3 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CSS-X-4)发展的“延迟” |
4.3 中国核武库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
4.3.1 化解中苏边界冲突背后的核武器因素 |
4.3.2 打破中美关系僵局背后的核武器因素 |
4.3.3 核武器及中国与其它国家与地区的关系 |
第五章 作战原则:自卫防御的战略方针 |
5.1 防御战略的民族传统 |
5.1.1 灵活防御的军事传统 |
5.1.2 反核威压军事战略 |
5.1.3 追求防御效益最大化 |
5.2 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 |
5.2.1 谋求最低限度核安全 |
5.2.2 核武器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
5.2.3 自卫防御的有效性 |
5.3 中国核战略的国际影响 |
5.3.1 美苏核战略与国际核安全规范的退化 |
5.3.2 中国核战略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
5.3.3 核武器仍是核心的国防力量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中国的核武器项目:情报收集和分析中的问题,1964-1972 |
附录B 1949-1972 年中国核武器项目大事记 |
(7)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演变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苏关系的破裂 |
一、中苏在中印问题上的摩擦 |
二、中苏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 |
三、中苏在珍宝岛的武装冲突 |
第二章 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 |
一、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困境 |
二、美国经济与能源的危机 |
三、美国战略的收缩 |
第三章 中美对外战略的调整 |
一、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协调 |
二、中国重返联合国席位 |
三、中美战略的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8)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的条件 |
三、研究的思路 |
四、研究现状及述评 |
五、本研究的困难之处 |
第一章 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的相关理论 |
一、意识形态理论 |
二、外交战略理论 |
三、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的关系 |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外交战略中的意识形态及其表现特征 |
一、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作用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 |
二、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对苏对美外交中的表现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主义现实诉求与联美联苏外交战略 #37(新中国成立之前) |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民族主义现实诉求 |
一、民族主义与民族主义现实诉求内涵 |
二、民族主义现实诉求肇始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生态 |
三、中国民族主义现实诉求的历史进步性 |
第二节 联美联苏外交战略背景 |
一、日本侵略中国造成中华民族生存危机 |
二、美苏对国共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
第三节 民族主义现实诉求作用外交战略目标 |
一、民族主义现实诉求与民族独立的外交战略目标 |
二、民族主义现实诉求与人民民主的外交战略目标 |
第四节 民族主义现实诉求导引联美联苏外交战略 |
一、联美外交保证国家独立目标基本实现 |
二、联苏外交促成人民民主力量发展壮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理性追求与联苏反美外交战略 #88(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中期) |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理性追求 |
一、内部革命性质决定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
二、外部革命环境决定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
第二节 联苏反美外交战略背景 |
一、新政权在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中诞生 |
二、新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理性追求作用外交战略目标 |
一、社会主义理性追求目标之一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 |
二、社会主义理性追求目标之二是为了促进国家发展 |
第四节 社会主义理性追求导引联苏反美外交战略 |
一、联苏外交战略及其对中国安全与发展的积极作用 |
二、反美外交战略及反对美国对中国安全构成的威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阶级斗争扩大化与反苏反美外交战略 #145(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 |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呈扩大化趋势 |
一、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 |
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具体实践 |
第二节 反苏反美外交战略背景 |
一、美苏冷战对峙出现暂时缓和 |
二、中国国内建设出现严重"左"倾错误 |
第三节 阶级斗争扩大化对外交战略目标的影响 |
一、中国反对苏联的控制与干涉 |
二、中国反对美国所构成的安全威胁 |
第四节 阶级斗争扩大化对反苏反美外交战略的促成 |
一、党际、国家关系破裂中国构筑反苏外交战略 |
二、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构筑中国反美外交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淡化阶级斗争理论与联美反苏外交战略 #201(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 |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呈淡化趋势 |
一、国内政治领域淡化阶级斗争理论 |
二、外交关系领域淡化阶级斗争理论 |
第二节 联美反苏外交战略背景 |
一、苏联成为中国国家安全主要威胁 |
二、美国逐渐改变对华外交遏制政策 |
第三节 淡化阶级斗争理论影响外交战略目标 |
一、淡化阶级斗争凝聚国内因素反对苏联威胁 |
二、淡化阶级斗争聚集国际因素应对苏联威胁 |
第四节 淡化阶级斗争理论形成联美反苏外交战略 |
一、联美外交战略确保中美反苏战略关系形成 |
二、推动"三个世界"建立反苏国际统一战线 |
本章小结 |
综论 |
一、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在中国外交战略选择中的作用 |
二、毛泽东时代中国外交战略选择的历史特点 |
三、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选择留给当代的思考 |
参考资料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五、论文的布局 |
第一章 1950年前的中越关系简要回顾 |
第一节 封建社会时期中越宗藩关系的演变 |
一、宗藩关系概述 |
二、中越宗藩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
三、中越宗藩关系的特征 |
第二节 殖民地时期的中越关系 |
一、法国对越南的侵略和越中人民的抗法斗争 |
二、中法战争爆发后中越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
三、《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署与中越关系的变化 |
第三节 20世纪30至40年代中越两国的革命友谊 |
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对越南革命的支持和帮助 |
二、越南共产党和人民对中国革命的支持 |
第二章 中越新关系的开端 |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基础 |
一、中国外交战略观念中的传统思想 |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 |
第二节 越南对外政策基础 |
一、越南古代传统思想 |
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第三节 中越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
一、中越联络处建立的过程 |
二、中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第三章 中越联手抵抗法国的侵略(1950-1954) |
第一节 越南为独立自由而战争 |
一、中国国民党部队入越受降与法国重返侵略越南 |
二、越南人民坚强抵抗 |
三、越南努力寻求外援 |
第二节 中国援越抗法战略决策 |
一、援越抗法的决策 |
二、援越抗法的方针及内容 |
三、中国援越抗法的具体原则 |
第三节 中越联手抵抗法国的侵略 |
一、中国向越南派遣顾问与全面援越抗法 |
二、中国帮助越南建设正规部队和提高战斗力 |
三、中越联手抵抗法国的实施及成就 |
第四章 日内瓦会议前后中越关系更加紧密 |
第一节 1954年的国际形势 |
一、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
二、朝鲜战争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
三、美国政府对印度支那的政策 |
第二节 中越在日内瓦会议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努力 |
一、中越两国的准备 |
二、越南的八项建议 |
三、中国在会议上推动和平进程 |
第三节 日内瓦会议后中越关系的加强 |
一、日内瓦协议签订后各国的反应 |
二、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的越南局势 |
三、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 |
第五章 中越在抗美战争中的相互支持与合作(1954-1975)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全面发展的冷战局势 |
二、大国间的缓和趋势 |
三、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对中越关系的影响 |
四、美国对越南的干涉 |
第二节 中国援越抗美战略决策过程 |
一、中国对越南的外交政策 |
二、中国出兵援助越南抗击美国侵略 |
三、中国对越南援助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中越在越南战争中的矛盾与分歧 |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
二、中美关系在越南战争中的转变 |
三、中越在越南抗美战争中的矛盾与分歧 |
第六章 越南华侨对抗法、抗美的贡献 |
第一节 中国人移民越南的过程及原因 |
一、从秦代至公元968年丁部领统一安南 |
二、越南独立建国至1885年《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署 |
三、从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至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
四、从1950年至1975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 |
第二节 华侨华人对越南抗法、抗美的贡献 |
一、华侨华人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
二、华侨华人与越南人民坚持九年抗法战争(1946年至1954年)#177 |
三、越南华侨在日内瓦会议协议后积极参与抗美斗争 |
第三节 华侨华人在越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
一、越南华侨华人的社团组织 |
二、华侨华人的经济状况及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三、华侨华人的文化状况及其贡献 |
结语 |
一、中越关系的制约因素 |
二、中越关系未来趋势预测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件 |
博士攻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10)从政治文化看50-6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章 政治文化的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体系、单元与结构 |
第二章 社会主义阵营体系与单元政治文化的对立统一:中苏同盟的建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文化体系与结构 |
第二节 历史传统造就的中苏民族文化特征 |
第三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文化认同矛盾及其解决--中苏结盟 |
第三章 体系与单元政治文化矛盾的重现:中苏分歧与冲突 |
第一节 中苏分歧的政治文化成因及实质 |
第二节 中国对苏联的地位威胁和政策挑战 |
第三节 苏联追求苏美领导世界及其对中国的伤害 |
第四章 政治文化冲突解决模式的失效:从意识形态的论战到国家关系恶化 |
第一节 国际共运的论战传统与中苏大论战 |
第二节 中苏国家关系的恶化 |
第三节 从意识形态的论战到国家关系恶化的政治文化解释 |
结论 |
参考资料: |
四、持久地向中国赫鲁晓夫进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弱国为什么退出同盟?[D]. 周建仁. 清华大学, 2014(01)
- [3]统一战争视野下北越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政策演变(1945-1975)[D]. 游览.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4]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D]. 周树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5]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 宋少军. 云南大学, 2018(04)
- [6]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东方蘑菇云(1949-1972年)[D]. 卢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11)
- [7]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演变因素研究[D]. 鲁宸伊.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8)
- [8]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D]. 杨泽喜. 武汉大学, 2011(07)
- [9]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D]. 丁进孝.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10]从政治文化看50-6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D]. 高飞. 外交学院, 2003(03)